mym017
mym017
mym017
mym017
mym017



三、宜将剩勇追穷寇――把反对美国帝国主义政策的斗争进行到底






  戳穿司徒雷登支持蒋介石进行和谈的阴谋内战全面爆发后仅一年,1947年7月,中国人民解放军便由防御转入了反攻。从1946年7月到1947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共歼敌正规军97个半旅,共俘敌46万3千人,毙伤了31万2千人,争取起义5千人,合计消火敌正规军78万人;歼敌非正规军114个团、54个营、一个日本大队,共俘敌21万4千人,毙伤11万4千人,争取起义5个团、2个营共1万2千人,合计消灭敌非正规军34万人。以上两项合计,共歼敌军426个刚、俘敌67万7千人,毙伤敌人42万6千人,争取起义1万7千人,合计消灭敌军112万人。①..

  毛泽东指出,战争进程的发展,证明蒋介石政府“是一个外强中干的政府”,②之中国事变的发展,比人们的预料要快些。人民解放军的伟大胜利,标志着人民革命战争己发展到一个转折时期。“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这是蒋介石的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是一百多年以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是一个伟大的事变。”为了适应新形势的要求,1947年9月,中共中央将战争初期提出的“以自卫战争粉碎蒋介石的进攻”的口号改为“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日号。10月,毛泽东在他亲自拟定的《中同人民解放军宣言》中,提出了“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等八项基本政策,提出了将革命进行到底的要求:对于一切战争罪犯,必须缉拿归案,那怕追寻他们至天涯海角。在中国人民革命节节胜利的情况下,美国政府又祭起“和谈”的法宝,企图为蒋介石争取喘息之机。马歇尔使华期间,1946年7月,根据马歇尔的提议,杜鲁门任命所谓“享有对全体中闰人民都友好的美国自由派人士的名声”的燕京大学校长司徒雷登为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是出生在中国的美国人,长期在中国生活和工作,在中国有广泛的社会联系。他在中国办过多年的教会学校,在抗战期间坐过日本人的监牢,平素口称爱美同也爱中同,因而在中国知识分子中很有一些影响。司徒雷登自我感觉良好,曾说“中国人知道,我爱他们的国家,关心他们的国计民生。在不受任何限制的情况下,对实行广泛的合作与和平解决他们的内部冲突这一点,我所采取的开明态度和所抱的信念,他们也是了解的。我由此也就取得了他们的极大信任。”①..

  司徒雷登在协助马歇尔担任国共谈判调解人期间,竭力袒护国民党,为国民党发动内战争取时间。他对中共的动向极为关切,对于毛泽东的言行注意搜集。1947年12月25日,中共中央在陕北米脂县杨家沟召集会议,毛泽东作了《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的报告。司徒雷登在搜集到此报告以后,详加研究,并空邮送呈美国国务院。1948年1月9日,他在致马歇尔国务卿的报告中,对毛泽东的报告发表了如下评论:

  “(一)胜利信心的语调,认为共产党在中国取得胜利的基本条件已经获得,虽然毛氏小心地指出还需要更大的牺牲。(二)继续与讥讽地攻击美国是世界的大敌人,是对中国连续不断的内战负责者。毛氏无尽地重复申述此点,说反动的美国帝国主义是中国人民的大敌人。虽然近数月来,都看到了日渐增多的对美攻击,但这是头一次该党最高领袖之一,公开参加这种叫嚣。

  ①《中国人民解放军一九四六年七月至一九四七年六月战绩战报》,见《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概况》,人民出版社1954年版。②《毛泽东选集》第4卷,第二版,第1227页。①《在华五十年――司徒雷登回忆录》北京出版社,1982年,第205页。

  就大使馆所能断定的来说,毛氏的详尽分析共产党战术与战略是对共产党军队确定如何作战的一个非常率直的解释。共产党毫不迟疑他说明他们的战略,也许是表示共产党对国民党军事思想与情报之鄙视,应该承认这种战略到现在为止并不是没有成功的。

  该宣言非常注意说明应不顾一切遵行土地改革纲领之必要,以满足农民的希望而不顾对那些占有土地者的代价如何。这与大使馆近数月来所收到的关于土地纲领之进展的零散报告是一致的。

  有意义的是,他们呼吁中农的支持,毛氏说他相信中农将愿意为共同幸福而作某些个人牺牲。不过,对于任何反对土改者不予宽容的威胁,无宁是说明了共产党人不拟专赖良心以求合作。与中农调和的姿态也只能认为是一种宣传策略,可以随意改变的。

  重要的是,这一声明与一年前陆定一的新年文告相比较,是更进一地离开毛氏1945年4月向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的特点即口头上的协调与温和。大使馆觉得毛氏与全世界其他共产党领袖所提出的论点和谩骂有着显著共同之处。大使馆也觉得,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跟从着列宁在其四月论文中所提出的理论路线的(除了目前情况所需要的一些例外,更甚于过去任何时期)。目前一切证明指出共产党愿意并企图去采取与利用任何可能的手段以达到最后目的,即完全的权力。甚至于暖昧不明的字汇也不能模糊这样的事,这就是毛氏所说,而且也不能掩盖他认为这将实现的信心。”

  ①司徒雷登的上述评论,对毛泽东代表中国人民反对美国支持蒋介石发动内战所表示的强硬态度感到惊慌,把它诬蔑为“叫嚣”、“谩骂”,尽管他使用了这些非常敌视的字眼,但是他又不得不承认,毛泽东和中共领导中国人民,对蒋介石的进攻无比蔑视,他们有决心、有信心从蒋介石手中夺取政权。这些不能不使他为美国在中国的失败而深深地忧虑。

  一年多的中国内战,使这个“中国通”的司徒雷登看到蒋介石的军队“素无斗志,贪污腐化,臃肿无能”,在战争中不堪一击,依靠武力根本不能战胜中共,因而,他乃主张与中共进行和谈,达成“纯粹地域性的、只是暂时的休战”,②来为国民党争取喘息之机。

  1947年1月16日,蒋介石通过司徒雷登通知中共南京发言人王炳南,声称将派张治中来延安谈判和平。这是司徒雷登和蒋介石导演的又一次欺骗中国人民的“和谈”。

  中共中央负责人为此指出:如果去年一月马歇尔与蒋介石代表张群亲手签字的停战协定,可以被蒋介石撕毁干净,而马歇尔则主张片面援蒋,发动内战,则现在又由一个美国人介绍一个姓张的来开所谓“和谈”,试问有何办法证明不是欺骗?

  21日《解放日报》发表社论,尖锐揭露司徒雷登导演假“和谈”的欺骗性质。社论指出,以蒋介石这样一个毫无信义,而且以背信弃义为当然荣誉的人,再加上一个同样毫无信义的美国“调人”来导演,现在居然又嚷起“和平”来了。这岂不是活见鬼?

  ①《中美关系资料汇编》第一辑,第850―851页。②《中美关系资料汇编》第一辑,第322页。

  毛泽东也指出,蒋介石的“和谈”,就是要“现地停战”下来,让他得到休整时间,巩固统治区,补充军队,“改组政府”。取得美国政府五万万或更多的借款和军火援助,有了再来大举进攻的力量,那时蒋介石还必定要更加无法无天。“殷鉴不远”,就在去年。①我们一定不要上蒋介石和司徒雷登的当。

  司徒雷登对假“和谈”有特殊爱好。1948年7月16日,司徒雷登往访蒋介石,与蒋谈到“与共产党成立协议以谋取和平”的问题,蒋介石予以推脱。司徒雷登谋求的“和平”,其目的不是要在中国成立一个民主联合政府,而是想要造成中国的分裂状态和地方割据状态。就是要在“一个松他的联合的基础上来安排停战,并在划分领土时尽可能留出一片广大的中国地区,保存着一个或者几个没有共产党参加的政府。”如果中同回到地方割据状态,美国的经济援助应该用以加强地方政府,“使中国人民的反共的基本特质能够继续坚持,并相应地削弱对于共产党的同情。”美国政府不同意司徒雷登的上述建议,认为按这种办法去做,可能造成如同东欧联合政府那样,最终为共产党所吞并。8月12日,美国政府指示驻华使馆称:“一、美国政府不可做出任何直接或间接的表示,以支持、鼓励和接受有共产党参加的中国联合政府;二、美国政府无意再度担任中国的调解人。”①..

  1948年11月26日,南京政府改组,孙科出任行政院长,吴铁城任行政院副院长并代理外交部长。12月28日,司徒雷登往访吴铁城。吴铁城向司徒雷登表示,政府在军事上己允办法,准备考虑“光荣的和平”。他试探请求美、苏、英、法四国出面调停是否可行。12月25日,以李宗仁、白崇禧为代表的桂系,又向苏联发出“和平解决”的要求。美国政府也颇希望国民党在“在光荣的条件上获得和平”。美国政府和司徒雷登的一轮新的“和平”攻势,又在喧嚣的锣鼓声中开始了。

  对于蒋介石政府,司徒雷登和美国政府策划的这一轮新的“和平”阴谋,毛泽东坚决予以戳破。1948年12月30日,毛泽东为新华社撰写了《将革命进行到底》的新年献词,从几个方面揭穿了美国和蒋介石卖国政府策划的这一“和平”阴谋。

  首先,毛泽东指出,从反动派的本质看,他们绝对不会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无论是中国的反动派,还是美国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侵略势力,他们都不会自动退出历史舞台,向人民投降。美蒋在他们发动的反革命战争一败涂地的情况下,单纯的军事斗争已不能挽救其失败的命运,转而重视政治斗争的方法。他们利用“和平”的阴谋,正是他们进行政治斗争的一种形式。另一种形式,就是司徒雷登所说那样,力图在中国建立非共产党的政府,以便使他们在中国继续立脚下去。毛泽东向全国人民揭露:“美国政府的政策,已经由单纯地支持国民党的反革命战争转变为两种方式的斗争:第一种组织国民党残余军事力量和所谓地方势力在长江以南和边远省份继续抵抗人民解放军;第二种,在革命阵营内组织反对派,极力使革命就此止步;如果再要

  ①《毛泽东新闻工作义选》第262页。①《中美关系资料汇编》第一辑,第908页。前进,则应带上温和的色彩,务必不要太多地侵犯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利益。”①..

  其次,毛泽东指出,只有彻底消灭反动派,中国才能有真正的和平。他以历史事实说明,从1936年12月西安事变以来,到1945年重庆谈判和1946年政治协商会议以来,中共和中国人民无不抱着善良的愿望,希望国民党能建立国内和平,但是它们一次又一次地撕毁和平协议,把战争强加给人民。现在,当他们在军事上面临无可挽回的失败的时候,“忽然竭力装作无害而且可怜的样子”,大谈什么“光荣的和平”,粉饰他们“从来是追求和平的”。美同的官方人士现在不但热心于中国的“和平”,而且一再表示,从1945年12月莫斯科苏、美、英三国外长会议以来,美国就遵守着“不干涉中国内政的政策”。毛泽东指出,只要从历史事实中便可以知道,蒋介石反动派和美国政府玩弄“和平”,只不过形势对他们非常不利,他们不过是一条冻僵了的蛇,如果我们接受它,一旦它苏醒过来,便会对人民狠狠地咬上一口,而置人民于死地。因此,对于恶人不应有丝毫的怜悯,“只有彻底地消灭了中国反动派,驱逐了美国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出中国,中国才能有独立,才能有民主,才能有和平。”②毛泽东号召全国人民将革命进行到底,把蒋介石及美国在华势力彻底消灭。

  1949年1月1日,蒋介石发表“求和”声明,提出了所谓“和平”的五个条件。1月4日,毛泽东发表《评战犯求和》的评论,14日,毛泽东以中共中央主席身分发表《关于时局的声明》,一针见血地指出,蒋介石提出的所谓“和平”乃是虚伪的,是蒋介石这一伙杀人凶犯及其美国主子所迫切需要的东西。“和平”可以,“和平”而有害四人家族和买办地主阶级国家的“独立完整”,那就万万不可以。“和平”而有害于“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中美空中运输协定”、“中美双边协定等项条约”,有害于美同在华驻扎海陆空军,建立军事基地,开发矿产和独占贸易等项特权,有害于将中同作为美国殖民地的地位,那就一概不可以。为此,毛泽东提出了和平谈判的八项先决条件。

  司徒雷登对毛泽东的声明简直气急败坏。他感到毛泽东提出的八项条件“极其苛刻,几乎等于让人无条件投降。”①尽管如此,他认为暂时达到和平毕竟对国民党统治有利。因而他应国民党政府的请求,要求美、英、法、苏四国出面斡旋。“我请求四国政府单个行动或采取共同的步骤从中斡旋,以求把敌对双方撮合到一块。有关国家政府也都及时作了回答,但都婉言拒绝了。”②司徒雷登的使命宣告失败。毛泽东针对此事发表评论说:“蒋介石于一月八日派张群到汉口去要求白崇德的支持,同日向美英法苏四国政府要求干涉中国的内战。但是这些步骤全都失败了。”③..

  毛泽东第一次点名揭露司徒雷登在贩卖“和平”阴谋中所起的恶劣作用。2月15日,他在为新华社写的评论中写道:其实,和平攻势这个法宝出产于美国工厂,还在大半年以前就由美国人送给了国民党,司徒雷登本人曾

  ①《毛泽东选集》第4卷,第二版,第1374页。②《毛泽东选集》第4卷,第二版,第1376页。①《在华五十年――司徒雷登回忆录》第208、209页。②《在华五十年――司徒雷登回忆录》第208、209页。③《毛泽东选集》第4卷,第二版,第1409页。经泄露了这个秘密。他在蒋介石发出所谓元旦文告以后,曾告中央社记者,该记者因发表了这段“不得发表”的话而丢了饭碗。毛泽东对于司徒雷登一手玩弄“和个”,一手欺骗中国人民的伎俩,甚为鄙视,称他是搬起“和平攻势”的石头,最后却打在自己的脚上了。

  司徒雷登在离华的最后时刻试图见到毛泽东1949年1月21日,蒋介石在内外交困的情况下,出于无奈被迫宣告“引退”,由副总统李宗仁“代理”总统。22日,毛泽东在他改写的新华社发表的《蒋介打“引退”真相》的消息中,揭露蒋介石的“引退”只是美国政府换马的把戏,司徒雷登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李宗仁是美国政府久已内定的必要时机代替蒋介石的工具,正是因为这样,美国人才支持他当了伪副总统。美国政府在去年十二月以来曾用各种方式再三催促蒋介石退到幕后去。据去年十二月十八日合众社上海电称:杜鲁门曾于去年十二月直接致函蒋介石,问他‘是否已考虑他辞职或继续执政的问题’。”李宗仁上台后,在美国支持下,以“和谈”为烟幕,欺骗人民,同时通过傅泾波、司徒雷登向美国乞求军火,兜售划江而治的计划,阻止人民解放军渡江南进。但他的企图很快破产。4月20日午夜,中国人民解放军千帆更张、万船竞发,胜利地渡过了长江,23日占领南京。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节节胜利,迫使国民党政府不得不迁到广州。l月26日,司徒雷登和其他国家驻南京使团的大使接到国民党外交部的正式照会,宣布中华民国政府将迁往广州,要求各外交使团随行。司徒雷登和北大西洋条约国家的大使就此问题进行了讨论。

  在1月19日的会议上,他们一致同意向各自的政府建议,如果国民政府迁往广州,每一位大使可选派下属高级官员和其他属员随同前往,大使本身原地不动,以便继续保持接触。美国国务院也有此决定,杜鲁门经过反复考虑,同意了国务院和司徒雷登在南京原地不动的决定。司徒雷登在谈到他留在南京的目的时说:“我非常想多留一段时间,以便观察共产党人的意图,同时也给他们机会来讨论他们与美国的关系。如果他们不愿意同我商谈,那就什分清楚地表明,共产党人不愿意同任何美国官员这样商谈,我们也就能够根据情况来制定我们的政策。我还希望所有的外交官继续同我们一起行动,所以我要北大西洋集团的使节在下一个礼拜再举行一次会议。他们完全同意我的意见,于是就向各个使节派出国的首都,也包括华盛顿发了函件。”

  ①司徒雷登相信他在中国的个人关系具有特殊的价值。他认为,以前燕京大学校长的身分,可以影响许多已经在共产党中处于重要位置的他的学生。“他作为许多年轻的共产党领导人的老师,将会使他们制定有利于西方的政策。”②3月10日,他给新任国务卿艾奇逊发去一份长篇急电,建议美国政府授权他“不以美国官方代表的资格,而是以个人的资格”和中共领导人进行接触。司徒雷登试图以他的特殊身分向中共领导说教,要他们相信美国过去一直是中国的朋友,他要警告那些中共领导人,如果他们不能给中国带来真正的自由和现代民主,而把苏联的专制政体的模式移置中国,美国就会“感到有义务去援助任何有组织的核心抵抗力量”,并“利用我们可能利用的一

  ①《在华五十年――司徒雷登回忆录》第231页。②〔美〕爱德温・W・马丁著:《抉择与分歧》,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90年,第30页。

  切手段,把真正的自由交还给中国人民。”司徒雷登以一副帝国主义者的口吻,盛气凌人地还想给中共领导人一次当面教训。4月6日,艾奇逊回电授权他与中共领导人会谈,但要求他不要把话说绝,不要走漏风声,以免引起国会反对派反对。

  毛泽东亲自掌握中共外交政策,他提出“另起炉灶”、“打扫干净房子再请客”的方针,不急于同帝国主义国家建交。他指出,不急于解决帝国主义承认的问题,旧中国长期为帝国主义控制,应该清除帝国主义在华的特权、势力和影响以后,再与帝国主义建交,这样对防止孙悟空钻进铁扇公主肚子里捣乱有好处。周恩来也指出,必须“先把帝国主义在我国的残余势力清除一下,否则就会留下它们活动的余地。”①对于美国,毛泽东则着重强调要“丢掉幻想,准备斗争”,就是中共与美国的关系可能进一步恶化,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1949年1月,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毛泽东强调,要将美国直接出兵占领中国沿海若干城市进行武装干涉的可能性,计算在作战计划内,以免在事变万一到来时,处于手足无措的境地。他指出,美国帝国主义的对华政策处在变化之中,在人民解放军接近全国胜利的时候,他们甚至会不惜用承认人民共和国的方法,以求得合法地位,实施“内部破坏”政策,这一点我们也不能不引起注意。

  根据上述精神,l月19日,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外交工作的指示,指出:许多帝国主义国家的政府,尤其是美国帝国主义政府,是帮助国民党反动政府反对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的,因此,我们不能承认这些国家现在派在中国的代表为正式的外交人员。凡属被国民党政府承认的任何国家的大使馆,公使馆,领事馆及其所属的外交机关和外交人员,在人民共和国和这些国家建立正式外交关系以前,我们一概不予承认,只把他们当作外国侨民看待,但保护他们的一切合法利益和人身安全。

  3月5日,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卜的报告中,进一步阐述了中共的外交政策:不承认国民党时代的任何外交机关和外交人员的合法地位,不承认国民党时代的一切卖国条约的继续存在,取消一切帝同主义在中国开办的宣传机关,立即统制对外贸易,改革海关制度。关于帝国主义对我国的承认问题,毛泽东指出,不但现在不应急于去解决,而且就是在全国胜利以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也不必急于去解决。我们是愿意按照平等原则同一切国家建立外交关系的,但是从来敌视中国人民的帝国主义,决不能很快地以平等的态度对待我们,只要一天它们不改变敌视的态度,我们就一天不给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同以合法的地位。

  毛泽东和中共中央制定的外交政策,使司徒雷登大为恼火。他把毛泽东的外交路线看作是对帝国主义国家的拒绝。但是,他负有“特殊使命”,因而只能以无可亲何的心情等待事态发展。“既然共产党坚决不承认与国民党有着过于密切同盟关系的‘帝国主义’国家,我也就以一个普通美国公民的身分听从于事实上的地方当局代表所作的安排与指点。”①他十分急于与共产党领导人接触,以探听中共的真实意图。

  司徒雷登对中共外交路线的理解是片面的。毛泽东制定的外交路线,是独立自主的外交路线,并不含有丝毫的排外性质,它是为着与各国建立正常

  ①《周恩来选集》下卷,第85页。①《在华五十年――司徒雷登回忆录》第241页。的外交关系而积极工作的。基于此,5月初,周恩来在中南海召集了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外事会议,考虑到美同大使司徒雷登还留在上海,决定派黄华到南京去从事外交工作。

  5月6日,司徒雷登派他的秘书傅径波求见中共南京军管会外侨事务处主任黄华(即王汝梅)。黄与傅泾波有同学关系,同为燕京大学的毕业生。7日,黄华接见了傅泾波。傅首先代表司徒雷登申辩说:他一年来逐渐了解了过去对国民党认识的错误,美国已经停止援助蒋介石。司徒雷登在国外被任命为大使,对外交不内行,对国务院不熟悉,加之马歇尔被国民党包围,乃铸成1946年马歇尔调停失败,被调回国的错误,故不能过分责怪司徒雷登。这次国民党撤退前,何应钦希望他去广州,而他决定留在南京不走,是希望同中共接触,这点已获艾奇逊国务卿同意。黄华对美国援蒋打内战的政策进行了严厉的谴责,指出美国援助蒋介石的政策造成了中国人民的重大损失,创痛极深。美国现在尚未放下屠刀,怎能期望中国人民恢复好感。空言无补实际,需要美国首先多做有益于中国人民的事,才能逐步取得中国人民的谅解。①..

  5月13日,黄华以私人身分前往司徒住处,会见司徒雷登。司徒雷登表示,愿同新中国建立新关系,希望中国政府能广泛地吸取民主人士参加。并说,美国已经停止援助蒋介石,不愿意参加中国内战。他己建议将上海经济合作分署所存粮食、棉花等援助蒋介石的物资,待上海解放后即移交我方以支援上海恢复生产。黄华表示,粮食、棉花等我不接受(因为我们将从国民党手中接收),美国既然表示不干涉中国内政,就应将美国驻在青岛等地的海军舰只和陆战队撤走,以免发生冲突,司徒答应转告有关方面。

  6月6日,黄华约司徒雷登和傅径波到外事处第二次会晤。司徒雷登对美国的侵略性外交政策进行多方辩护,井对中国内政问题指手划脚。黄华指出,美国政府应明确断绝与国民党政府的关系及停止援助蒋介石,用以表明美国放弃已经失败的干涉政策。现在美国仍支持反动政府进行反人民的战争,建立外交关系问题无从谈起。

  6月8日,傅泾波告诉黄华,司徒认为美国现在(对新中国的关系)很难作正式表示,需司徒雷登返美后努力。但他需要知道中共更高级方面的意见,回去讲话才有力量。他希望在返美前能到北平会见周恩来一次,井声称他想去北平的意图是得到美国国务院副国务卿魏伯的指示的。会见后,黄华把司徒雷登的要求向中央作了汇报,中共中央同意司徒雷登来北平一访,但考虑通过非官方联系较好,乃通过燕京大学校长陆志韦于6月16日给司徒雷登一封英文邀请信。信中说,陆志韦会见周恩来先生,周感谢司徒雷登的问候,并说司徒雷登如要求来北平,可望获得当局同意。司徒雷登希望黄华去电北平,问明陆志韦来信是否可靠。6月28日,黄华告诉司徒雷登:己获北平来电,同意他的燕大一行。他希望与当局晤面也有可能。司徒雷登听此消息,极为高兴。他在日记中写道:

  6月24日,星期四。

  周雨康(译音)从北平返回。..得知黄华是因为我而被派到这里来的――汇报了我去北平的要求――毛表示我可以作为许多中共党员的老朋友受到欢迎――没有瞒着美国人的东西,等等。黄华显然汇报了我去北平的请求。

  ①外交邓外交史编辑室编:《新中国外交风云》,世界知识出版社,1990年,第266月28日,星期二。

  傅拜访了黄华,被告知收到陆志韦(燕京大学校长)的一封措词强烈的信,同意我去北平访问。他说毛、周衷心欢迎我去,但明显重申这一消息是他下午时带来的另一封电报――黄华来了,带着那封电报,呆了大约一个小时。①..

  从司徒雷登的日记中,反映出司徒雷登是从两条线和中共领导人联系的。一条是通过黄华,另一条是通过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的负责人陈铭枢。6月10日,陈铭枢前往北平时曾在南京会见司徙雷登。陈铭枢将上北京参加政协筹备会,司徒请他探问是否有与中共最高领导会晤的可能。6月24日下午5时,司徒雷登向华盛顿报告说:

  “我已间接地得到了陈铭枢的消息,他已同毛泽东和周恩来谈过话,他认为谈话结果完全令人满意。他报告说,他很快会经南京回上海,希望我能推迟原定的返美时间。虽然进一步的分析尚待我直接从陈铭枢那里得到消息才能作出,但我认为,他能如此迅速地见到这两位中共最高领导人,并得到他们的同意提前返回南方,这本身己很有意义。”②..

  司徒雷登向国务院报告此行的目的。他认为,北平一行与毛、周晤谈,他有机会直接向毛和周表明美国的观点,表明美国对共产党进行世界革命的担心,并把有助于“判断中共倾向的最权威的消息”带给华盛顿;另外还会加强中共内部比较开明的反苏派势力,并“表明美国富于想象和冒险的坦率态度,这一态度有助于改变中国的政治倾向,或许会对中美关系的未来产生有利的影响。”③此行也会有消极后果,可能在国内引起批评,使国务院为难;美国的盟国可能感到美国率先破坏了对付中共的统一战线而引起非议;此行会提高毛泽东和中共在国内和国际的威望等等。但总的来说,此行还是有意义的。他强调说毛、周、黄都“非常希望”他能成行,并等待答复。他希望国务院尽快作出指示。与此同时,司徒雷登积极准备成行,他通知在北平的朋友们说,他有可能上北平。但美国国务院此时却以“国内可能产生不利反应”为由,于7月1日指示司徒雷登不能去北平。司徒雷登遂于7月2日告知黄华。

  黄华回忆说:“7月2日,傅径彼来访说,艾奇逊来电称,司徒雷登须于7月25日以前赶回华盛顿,中途不要停留。并决定司徒宙登现在不去北平,以免引起各方评论。他回闷短暂停留后返回中国,届时可去北平。我即告他,北平系根据司徒雷登之清而同意他去访问燕京大学的,去与不去由司徒雷登自己决定。傅泾波问司徙雷登返美后如何保持联络,我告以现在考虑不到联络的需要。”①..

  7月6日,司徒雷登向艾奇逊报告,他将在7月12至13日会见由北平返回上海的陈铭枢,并从他那里得到毛、周的消息。在同他会晤后,立即返回华盛顿。

  7月9日,陈铭枢会见了司徒雷登,并将他们的几次谈话整理成备忘录,交与司徒雷登。备忘录共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是中国革命的分阶段简

  ①《司徙雷登日记》第42―43页。②中同革命博物馆党史研究室:《党史研究资料》,1991年第5期,第25页。③《美国外交文件集》1949年第8卷,第766―767页。①黄华:《南京解放初期我同司徒雷登的几次接触》,《新中国外交风云》第31页。史;第二是人民新世界在中国出现。这一点共分四个方面叙述。陈铭枢向司徒雷登介绍了他对毛泽东及中共领袖的观感,对人民解放军、支前民工和共产党的干部与群众关系的深刻印象。

  他向司徒雷登介绍对毛泽东的印象时说:“我这次在北平看到,上至毛泽东,下至他们所有的人,都取消了正式拜访和类似的空洞形式。如果你因一件重要的事情需要见到某人,那么他们将会给你安排一次会见,或者不等你提出会见要求,就可能亲自来看你,那里绝对没有寒喧。谈话仅限于讨论或解决实际问题。在他们中间,没有一个不表现出最普通人的一面,毛先生尤其如此。当一看见毛先生的和蔼态度时,你立即会无意识地觉得‘这真是一位人民领袖’。可以说,如果你脱离人民,你就见不到毛泽东。毛泽东就是人民。同样,如果你脱离人民,你也见不到中共,中共就是人民。至于他们的学习精神,他们对于批评和自我批评制度――他们专门用这一制度来促进政治革新,并把它作为一种建设的动力。”①

  陈铭枢针对司徒雷登对中共“一边倒”的方针和毛泽东的《论人民民主专政》及在新政协筹备会上的讲话所作的错误理解进行了说明。陈铭枢要求司徒雷登注意到,中共原则立场的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中共坚决反对一切外来干涉中国内政的帝国主义政策,维护国家主权和独立,尤如毛泽东指出那样:“中国必须独立,中国必须解放,中国的事情必须由中国人民自己作主张,自己来处理,不容许任何帝国主义国家再有一丝一毫的干涉。”②另一方面,中共愿意与任何国家在平等的、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基础上,建立外交关系和友好合作关系。“任何外国政府,只要它愿意断绝对于中国反动派的关系,不再勾结或援助中国反动派,并向人民的中国采取真正的而不是虚伪的友好态度,我们就愿意同它在平等、互利和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的原则的基础上,谈判建立外交关系的问题。中国人民愿意同世界各国人民实行友好合作,恢复和发展国际问的通商事业,以利发展生产和繁荣经济。”①

  毛泽东在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上的这两段讲话,全面地解释中共外交政策的基本点,这些基本点当然完全适合美国,而且主要是针对美国讲的。毛泽东并不拒绝和美国建立外交关系,但是他要求这种外交关系必须坚决改变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强加给中国人民的不平等的外交关系的旧格局,建立崭新的平等的外交关系的新格局,这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奋斗所要达到的根本目标之一,美国能够做到这一点,就能够与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

  美国的研究者们后来针对毛泽东的态度指出,实际上“毛和周委婉地暗示,他们可以接受美国的建议,接受包括美国准备改正错误,给中国以平等对待的表示。他们不会乞求,而是等待长期以来压迫中国的西方甘冒风险地迈出第一步。”②但是,司徒雷登从帝国主义者的立场出发,不能理解毛泽东的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而是愚蠢地认为中共一定会“乞求”。为此陈铭枢在备忘录中告诉他:要理解毛泽东先生和他的党对中国未来所担负的这种使命,我们就必须从根本上彻底理解前述两项主张的对立统一。我作这些阐释,

  ①《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上海分部主席陈铭枢将军备忘录》,《党史研究资料》,1991年第5期。②《毛泽东选集》第4卷,第二版,第1465页。①《毛泽东选集》第4卷,第二版,第1466页。②〔美〕孔华润:《美国对中国的反应》,复旦大学出版社,1989年8月,第175页。

  旨在帮助您正确判断,因为您在评论毛泽东在新政协筹备会的开幕式上的讲话时,己表现出不赞成和怀疑。①在陈铭枢的夫人罗海沙为陈铭枢所作的备忘录中,记载了毛泽东对中美关系的态度,毛泽东要求陈铭枢将这些意思转告司徒雷登。

  陈铭枢转告说:毛泽东很关心中美关系,毛(泽东)仍然能准确地说出去年司徒雷登同陈的会晤日期。中共对司徒雷登寄予了希望,可以说是对未来的中美关系所寄予的希望。这里所说的“希望”,当然不是指美国会沿着苏联的道路前进,或者投入苏联的怀抱,而是希望美国从今以后不再在中国援助蒋介石的反动政府;希望美国能象罗斯福总统、史迪威将军和华莱士先生那样有事和制定政策。如果美国能象这样对待中国,中国自然也会同样友好地对待美国。

  毛泽东私下告诉陈铭枢先生,请司徒雷登先生读读他6月20日的讲话,他将从中知道他(毛)的态度。当然,他指的是这篇讲话的最后一部分,他在其中表示希望说,中国愿意在独立和主权的基础上同所有的国家建立外交和商业关系。至于美国和美国帝国主义的称法是有区别的。美国是指美国政府的绝大部分,这部分对中国持友好态度。至于“美国帝国主义”,是指美国政府中那些制定敌视中国人民的政策的人。②

  陈铭枢转告司徒雷登的毛泽东的意见,应当说是可靠的。毛泽东从来没有把中美关系看死。如同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在变动中一样,中美关系也处在不断的变动之中。过去中美处在不平等的关系之中。中国人民革命改变了这种关系,中美必须建立一种崭新的平等的关系,这种新型的平等关系符合中美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也符合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因而毛泽东在中美关系问题上的基本态度是朝前看的、开放的和世界性的,同时是超越意识形态和国家制度的。历史已经过去,只有朝前看才有前途。抛开历史包袱对于中、美都是必要而有益的。只要美国政府本着朝前看的态度,改变敌视中国人民的帝国主义政策,中美之间良好的关系就能建立起来。可以说,毛泽东从来对中美关系都抱着积极的态度,他在任何时候都关心着中美人民友谊的发展,也关心着中美新型关系的建立和发展。他既有恢宏的气度,又有足够的耐心。但是,司徒雷登戴着有色眼镜,他看不到这一点,当陈从北平回来时,将载以谈话内容的书面报告交给司徒雷登。阅后,司徒雷登感到十分沮丧,因为报告中,“没有任何偏离他们目前政治路线以改善与美国关系的迹象。”①司徒雷登的看法在美国政府中很有代表性,美国政府不可能在短时期内改变对中国新政权的态度。

  由于美国的方针既定,美国政府不愿放弃对国民党政府的支持,并错误地把中国归结为苏联的卫星国,这就注定美国在关键时刻不可能采取纠正错误的政策,中美关系由此走进死胡同。

  8月2日,司徒雷登及秘书傅泾波等一行八人,乘美国运输机,按指定的航线由南京飞冲绳返美。就在司徙雷登离华的第三天(8月5日),美国国务院发表了关于中美关系的白皮书和艾奇逊国务卿给杜鲁门总统的信。正如毛泽东指出,司徒雷登成为美国侵略政策彻底失败的象征。毛泽东看破了司徒雷登在南京原来不是要与中共进行联系,为建立新的中美关系而努力,而是想要通过他的努力,保持美国在中国旧的基础和造成一种反共的新势力,他的意图不能实现,便只好悻悻地回国了。毛泽东不无嘲讽地写道:

  ①《党史研究资料》,1991年,弟5期。②《党史研究资料》,1991年,弟5期。①《美国外交文件集》第8卷,1949年,第782―783页。

  “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南京的美国殖民政府如鸟鲁散。司徒雷登大使老爷却坐着不动,睁起眼睛看着,希望开设新店,捞一把。司徒雷登看见了什么呢?除了看见人民解放军一队一队地走过,工人、农民、学生一群一群地起来之外,他还看见了一种现象,就是中国的自由主义者或民主个人主义者们也大群地和工农兵学生等人一道喊日号,讲革命。总之是没有人去理他,使得他‘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没有什么事做了,只好挟起皮包走路。”

  ①“司徒雷登走了,白皮书来了,很好,很好。这两件事都是值得庆祝的。”看得出,毛泽东在处理中美关系上,抱着极大的自信,对于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他有充分的思想准备。

  ①《毛泽东选集》第4卷,第二版,第1496、1497页。
mym017
mym018
mym018
mym018
mym018
mym018



四、评“白皮书”――美中关系的历史性总结






  毛泽东作出“一边倒”的决策司徒雷登把中美关系的最终破裂,归结为毛泽东对苏联实行“一边倒”的政策,从而为美国敌视中共政权的作法辩护。他宣称,为了严厉打击中国内外那些以为经济困难就会迫使共产党和西方特别是同美国达成某种妥协的人,毛采取了一条绝不调和的路线:一方面以《论人民民主专政》和苏联拥抱,一方面否决那些认为西方的援助是必须的想法以及请求这种援助的意图。①很显然,司徒雷登对毛泽东实行的“一边倒”外交政策进行了曲解,当然这种曲解具有必然性,这不是他一个人的认识,当时美国政府的决策者们从他们一贯的帝国主义逻辑出发,也会产生这种曲解。

  毛泽东和中共实行的对苏联的“一边倒”政策的实质是什么?是不是“一边倒”就意味着中国倒向了苏联的怀抱,成为了苏联的卫星国或附庸?是不是就意味着中共政权在国家关系上将采取和美国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不合作和敌视的态度?当时美国的政治家们对中共的“一边倒”政策缺乏认真的分析,也不愿意认真分析,他们从冷战的立场出发,毫不犹豫地把中共归结为苏联的卫星国,对中国采取了敌视的态度。他们对毛泽东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不熟悉,不理解,也不愿放弃干涉别国内政的帝国主义立场。

  在陈铭枢提交司徒雷登的谈话备忘录中,陈铭枢根据毛泽东、周恩来谈话的原意,对“一边倒”作了准确的说明:

  “一边倒”这个术语指的就是政治路线,它决不能被误解为依赖别人的意思。如果那样理解,将是一种侮辱。它应当被理解为,我们的政治路线完全是我们自己的。它还应当进一步被理解为,事关我们的民族独立,决不可能有依赖别人的问题。

  而且,民族立场和政治路线不容混淆。这两个问题本质上是一致的,但又彼此对立。如,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俄国的政治路线与英、美不同;然而,从民族立场的观点出发,俄国却能够同英、美并肩战斗。另一个例子是你们的华莱士先生,他对人民深怀同情,这自然与杜鲁门总统的立场相反。尽管如此,却不能说华莱士先生在美国的民族立场这一个问题同杜鲁门总统有分歧,因为在这件事情上,他必定有着深厚的爱国热情。现在的中国革命,除了要根除封建和买办的影响,抛弃所有的外国锁链之外,还必须捍卫民族的独立和国家主权的尊严。我们必须赢得一个长久的和平建设时期,必须取得一个强大的地位。①..

  陈铭枢记录的毛、周对“一边倒”的解释,强调了政治路线和民族立场的区别和联系。这是理解毛泽东制定的“一边倒”政策的关键。

  “一边倒”必须准确地理解为中共的政治路线。中共是为共产主义而奋斗的无产阶级政党,在现阶段,它是为了完成反帝反封建的目标而奋斗的,就政治路线的基本立场和意识形态来说,它与社会主义的苏联具有一致性;它要通过新民主主义制度而达到建立社会主义的制度,就这一点说也与苏联具有一致性。一边倒从现象上来说是倒向苏联,从本质上说是倒向社会主义制度。就政治路线说,中共从来就是“一边倒”的,毛泽东在他一系列著作

  ①爱德温・w・马丁:《抉择与分歧》,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90年,第56页。①《党史研究资料》,1991年第5期,第27页。和讲话中从来毫不隐晦地阐明中共追求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主张,原因是只有社会主义的制度才能实现民族的独立、国家的解放和繁荣富强,当然实现社会主义制度应当分步走,这是另外一回事情。不坚持这种一边倒,中国就没有出路和前途。早在1948年,毛泽东便指出,在世界范围内,在中国没有“第三条道路”好走,不是站在社会主义苏联一面,就是站在帝国主义的一面。“三十一年的历史难道还没有证明:一切既不满意帝国主义,又不满意苏联的人们,一切站在帝国主义者的反革命战线和反对帝同主义及其在各国的走狗的人们的革命战线之间的所谓‘中间路线’,所谓‘第三道路’的虚伪的彻底破产吗?”①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毛泽东痛切地指出:一边倒,是孙中山的四十年经验和共产党的二十八年经验教给我们的,深知欲达胜利和巩固胜利,必须一边倒。积四十年和二十八年经验,中国人不是倒向帝国主义一边,就是倒向社会主义一边,绝不例外。骑墙是不行的,第三条道路是没有的。我们反对倒向帝国主义一边的蒋介石反动派,我们也反对第三条道路的幻想。②

  “一边倒”作为政治路线,保证中国有独立富强的前途,就这一方面说,它和民族立场具有一致性。但是,“一边倒”并不取代民族立场,就是说苏联虽然是社会主义之首,中国对苏联实行“一边倒”,并不意味着中国便没有自己的民族立场或取消自己的民族立场,如果是那样中国便没有独立,这和从前有什么两样呢?“一边倒”是毛泽东独立自主的外交路线的体现,在政治路线上“一边倒”意昧着中共政权选择倒向社会主义制度的苏联,这是独立自主作出的决定,决不是苏联从民族立场上压迫中国的结果;这就是“我们的政治路线完全是我们自己的”的意思。在民族立场上,独立自主是“一边倒”的题中应有之意,“一边倒”意味着中共政权为着已获得的独立,必须为捍卫自己的独立主权而斗争,“一边倒”就是捍卫独立和主权的一种措施,因为社会主义的苏联是支持中国反对帝国主义的殖民主义政策的。所以“一边倒”实质上包含捍卫民族的独立和国家主权的尊严的根本要求。只要尊重中国的独立和主权,“一边倒”的外交政策便并不拒绝与任何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明确宣布中共“一边倒”的外交战略方针,在当时具有现实的针对性。5月27日上海获得解放。上海是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主要基地,上海的解放表示中国人民已经确立了民族独立的基础。美英帝国主义者曾一再顶言:你们不敢占领上海,因为你们无法管理它,除非你们向我们屈服。毛泽东对美英帝国主义者的嘘声恫吓轻蔑不置。上海回到人民怀抱中,人民有能力把它治理好。毛泽东要求西方国家改变过去殖民主义的态度,“这些外国政府如果愿意开始从中国事变中吸取教训,那么他们就应该着手改变它们干涉中国内政的错误政策,采取和中国人民建立友好关系的政策。”①

  但是,帝国主义者并不相信革命的逻辑,而只相信他们自己的逻辑。6月25日,国民党海军在美、英支持下,开始对上海港及其他中共军队已解放的港口进行封锁,试图通过封锁,用经济压力使共产党在政策上向西方屈服。

  ①毛泽东:《全世界革命力量团结起来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1948年10月17日。②《毛泽东选集》第4卷,第二版,第1472―1473页。①《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第387页。6月30日,国民党《中央日报》在《关闭匪区港口、断绝航运、摧毁匪区经济》的大字标题下,大肆鼓吹以上海为封锁对象。美国支持蒋介石对中共的封锁。(1951年,美国又操纵联合国通过了十六国参加的对华禁运的决定)这种封锁确实给新生的政权造成了很大的困难。毛泽东和中共面临着帝国主义经济扼杀的新的考验。毛泽东清楚地意识到这也是一场严峻的斗争,这是美国帝国主义对中国实行干涉的又一形式。毛泽东愤怒地揭露美国帝国主义的无耻行径说:现在,只有广州、台湾等处一小片地方的门户,还向艾奇逊们开放着,第一个神圣的原则在那里“依旧维持”着。其余的地方,比如上海吧,解放以后本来是开放的,现在却被人用美国的军舰和军舰上所装的大炮实行很不神圣的原则:门户封锁。

  然而,美国的封锁必须打破。“一边倒”就是对美国支持蒋介石进行的封锁政策的一个针锋相对的回答。42年后,薄一波在回忆毛泽东这一外交战略方针的制定时,他肯定毛泽东的这一外交战略方针具有深远的意义,他引用邓小平1949年7月19日致华东局诸同志的信中,对这一方针的制定的精辟论述来说明这一问题。邓小平指出:

  “帝国主义的各种花样直到封锁,其目的在于迫我就帝国主义之范,而一个多月的经验看出,帝国主义就我之范也非易事。这一时期双方斗争实际上都是试探的性质,直到英美摊出封锁的牌。封锁,在目前说来,虽增加我们不少困难,但对我们仍属有利,即使不封锁,我们的许多困难也是不能解决的。但封锁太久了,对我则是极不利的。打破封锁之道,毛泽东强调从军事上迅速占领两广云贵川康青宁诸省,尽量求得早日占领沿海各岛及台湾。同时我们提出的外交政策的一面倒,愈早表现于行动则对我愈有利(毛主席说,这样是主动的倒,免得将来是被动的倒);内部政策强调认真的从自力更生打算,不但叫,而且认真着手做(毛主席说,更主要的从长远的新民主主义建设着眼来提出这个问题),毛主席说这两条很好,与中央精神一致,我们这样做,即占领全国,一面倒和自力更生,不但可以立于坚固的基础之上,而且才有可能迫使帝国主义就我之范。”①..

  邓小平对“一边倒”的说明,很清楚地表明,就现实针对性说:第一,它是对美、英封锁政策的一个反击,是打破封锁之道的措施;我们有了一个可靠的同盟军,有利于我们放手进行国内建设工作和共同对付可能的帝国主义侵略,争取世界和平。很显然,实行一边倒在战略上能起到平衡美国对国民党的支持。第二,它是使我立于坚固基础之上的三大措施之一。这三大措施(占领全国、一边倒和自力更生)的全面实施,就可能迫使帝国主义就我之范,即在平等互利、尊重主权独立的基础上和我们建立外交关系,同时不敢对我进行轻举妄动。第三,一边倒既然是外交路线,它就不能取代对内政策,对内政策的根本立脚点是自力更生。如果用一边倒取消自力更生,一边倒就会以丧失民族独立为代价,中国革命的一切努力就将白费。所以一边倒与自力更生是相辅相成的。第四,一边倒不仅不排斥和西方建立正常外交关系,而且决不排斥和西方进行正常的经济贸易。1949年,毛泽东访苏期间,11月22日,他电告中共中央:“在准备对苏贸易条约时应从统筹全局的观点出发,苏联当然是第一位的,但同时要准备和波捷德英日美等国做生意。”

  ①《邓小平文选》(1938―1965年),第135页。

  ①即使在没有外交关系的情况下,毛泽东也是高度重视和美国的经济往来的重要性的。可见,一边倒的政策决不是一种偏狭的政策,也不是在外交上自我孤立的政策,它既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又具极大的开放性;既具有倾向性,又具有广泛性;既具有社会制度的固有特性,又具有超越社会制度的灵活特征。如果美国政府能够冷静而灵活地理解这一政策,在中美关系上便不会走向极端。当然美国的固有政策,当权者一贯的偏见,以及美国国内情况,都限制了美国政策可能对这一政策作出清醒而如实的理解。中美之间长达22年的隔绝开始了。

  毛泽东评美国政府的“白皮书”就在司徒雷登离开中国后三天,8月5日,美国政府发表了中美关系的白皮书。白皮书的发表引起了世界的广泛关注和讨论,也引起了中国人民的关注和讨论。白皮书的讨论涉及中美关系,中苏关系,一百年来的中外关系,中国革命力量和世界革命力量的相互关系,国民党反动派和中国人民的关系,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各界民主人士在反帝国主义斗争中应取的态度,自由主义者或所谓民主个人主义者在整个对内对外关系中应取的态度,对于帝国主义的新阴谋如何对付等等问题。毛泽东认为这样的讨论很有必要,很具有教育作用。他要求通过白皮书的讨论,使广大群众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的本质有一个透彻的认识,对历史上的中美关系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为此,新华社接连发表了关于美国白皮书的六篇评论,其中《丢掉幻想,准备斗争》、《别了,司徒雷登》、《为什么要讨论白皮书?》、《“友谊”,还是侵略》、《唯心史观的破产》等五篇评论为毛泽东所写。这五篇评论,是毛泽东对1840年以来中美关系的系统总结,(以下引文出自这几篇文章,不再注明出处)。

  毛泽东尖锐指出,近代中美关系史,就是美国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历史。他严厉驳斥艾奇逊在白皮书中把“侵略”说成“友谊”这种黑白颠倒,系统地回顾了美国对中国的侵略。他指出,美国对中国的侵略,具有如下特点:

  第一,时间最长。“自从一八四○年帮助英国人进行鸦片战争起,直到被中国人民轰出中国止”,共计109年,美国从来没有放松对中国的侵略。特别是这109年的最后3年,美国把对中国的侵略推向了高峰,“最近三年来表面上是蒋介石实际上是美国进攻中国人民的战争。”美国对中国的长期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使中国人民沦人万劫不复的苦难之中。

  第二,手段最狡猾。美国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除了和其他帝国主义一样直接采用武力的一手、赤裸裸的一手外,还大量地采用欺骗的一手、隐蔽的一手或趁火打劫的一手。“美国是最早强迫中国给予治外法权的国家之一”,“中美两国有史以来第一次签订的一八四四年的望厦条约。就是在这个条约里,美国除了强迫中国接受五口通商等事而外,强迫中国人接受美国传教也是一条。”美国是门户开放、机会均等侵略原则的倡导者和鼓吹者。它最善于打扮和粉饰自己,明明是侵略,偏要说成是“友谊”;明明是掠夺,偏要说成是门户开放;明明破坏中国的领土主权完整,偏要说成是“尊重中国行政和领土的完整”;明明是一手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偏要说成是“反对任何外国控制中国”,如此等等。它要达到这样的目的,中国人民对他们

  ①转见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第40页。的侵略必须表示感谢,必须把这一切看成是“友谊”的表现。美国帝国主义者,把对中国侵略的109年的历史,说成了一部对华的“友谊”史,但是,这样的“友谊”杀死了几百万中国人,使中国的“行政和领土都是破碎得不像样子了”。毛泽东愤怒地戳穿其“友谊”的实质:所有109年美国帝国主义给予中国的“友谊”,特别是最近数年帮助蒋介石杀死几百万中国人这一项伟大的“友谊”,说穿了都是为着一个目的,就是掠夺中国、破坏中同行政和领土完整、干涉中国内政。这就是美国老爷的逻辑,艾奇逊的逻辑。毛泽东反复说明美国对中国的侵略,具有很大的欺骗性和狡猾性,不看到这一点是不行的。

  第三,最注重于精神侵略。毛泽东重申他在1923年就形成的对美国侵略特点的判断,指出最注重精神侵略是美国侵略中国的突出特点。这种精神侵略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实行帝国主义的文化侵略。毛泽东指出,美国帝国主义比较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在很长时期内,更加注重文化侵略方面的活动,由宗教事业而推广到“慈善”事业和文化事业上。据有人统计,美国教会、“慈善”机关存中国的投资,总额达四千一百四十万美元;在教会财产中,医药费占百分之十四点七,教育费占百分之三十八点二,宗教活动费占百分之四十七点一。我国许多有名的学校如燕京、协和、汇文、圣约翰、金陵、东吴、之江、湘雅、华西、岭南等,都是美国人设立的。司徒雷登就是从事这些事业出了名。因而做了驻华大使。美国的文化侵略,据艾奇逊说,给中国人带来了“盖世无双的技术”、“高度文化”和“新思想”,据说还带来了“进取性”、“友谊”等等。其实艾奇逊心中有数,所谓“那些在宗教、慈善事业和文化方面团结中美两国人民的纽带,一直在加深着美国时中国的友谊”是有来历的。它的目的就是要征服人心,只有征服了中国人的心,中国人才能安心做奴隶,美国的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才能氏久。其次,注意培养亲美知识分子。毛泽东指出,美国帝国主义者对于在中国培养亲美的知识分子特别热心,这是他们在中国办学校和吸引大批学生到美国留学的原因。“西方资产阶级需要买办和熟悉西方习惯的奴才,不得不允许中国这一类国家丹办学校和派遣留学生。”他们在中国造成了少数为帝国主义服务的洋奴,美国帝国主义者把这些人看做精神侵略的开路先锋,对他们寄托了很大的希望,通过他们把西方的价值观源源不绝地输送到中国来,征服中国人民的思想。就是它在中国遭致大失败的时候,它还要在北平、在天津、在上海洒一点救济粉,看一看什么人愿意弯腰拾起来。

  美国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上述特点,表明美国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既具有共性又具有特殊性,因而有必要予以特殊地分析。但是,不管怎样,美国的军事侵略,“加上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的侵略和压迫,造成了中国人对帝国主义的仇恨。”这是必然的,不可避免的。应当说,这一点也是美国帝同主义者预料到了的,只不过他们不肯承认罢了。

  帝国主义的侵略激起了中国人民的反抗。早在1858年,马克思针对中国的问题,便指出过:对立统一是否是一个万应原则,只要从中国现在发生的事情中便能得到证明。马克思预言,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如同对立统一规律揭示那样,一定会走到它的反面,激起中国人民的强烈反抗和斗争。反抗帝国主义的侵略,实现中国文明的伟大复兴,这便是中国革命的根本原因。美国白皮书根本不承认这一点,艾奇逊说什么:中国人口太多了,饭少了,于是便发生了革命。艾奇逊这样说,便是要掩盖帝国主义侵略中国而引起中国革命这个铁的事实。

  艾奇逊的看法如此不高明,以至于他连一个稍有实际眼光的美国人都不如。美国作家杰克・贝尔登便指出,中国革命同任何其他社会大革命一样,其前提是:一、社会处于解体中,它已病人膏盲,再也无法解决本国的迫切问题和保障人民的生活条件;二、人民痛恨现政权,广大群众中出现了革命情绪,人们被逼得走投无路,为了找到活路,准备不惜一切牺牲,铤而走险,视死如归;三、统治集团内部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这个集团丧失了一切创造精神,对把社会拉出死胡同毫无信心;四、出现了一个新集团或政党,能够利用上述各种因素来取得对社会的控制,并实施它自己的拯救社会的纲领。在贝尔登看来,一百年来中国社会就存在着用革命加以改造的迫切必要性。但这革命一直没有完成,原因很简单:外来帝国主义的力量太大,不准中国人民掌握自己的命运。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果,作为远东最危险、最强大的帝国主义的日本被打败了,西欧的帝国主义也遭到削弱,这才使中国革命成为可能,并使它转入一个新方向。①杰克・贝尔登对中国革命发生的原因的看法,基本是符合实际的,但分析并不深入。

  毛泽东针对艾奇逊的观点,指出只有把中国革命与西方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的侵略联系起来,才能达到真正透彻的认识。

  首先,帝国主义的侵略,包括美国帝国主义的侵略,是造成中国革命的根本原因。毛泽东断言,近代中国历史,就是一部帝国主义的侵略史。自从1840年英国入侵略中国以来,接着就是英法联军进攻中国的战争,法国进攻中国的战争,日本进攻中国的战争,英国、法国、日本、沙皇俄国、德国、美国、意大利、奥地利等八国联军进攻中国的战争,日本和沙皇俄国在中国领土内进行的战争,1931年开始的日本进攻东北的战争,1937年开始继续了八年之久的日本进攻中国全境的战争,最后是这三年来表面上是蒋介石实际上是美国帝国主义进攻中国人民的战争,所有这一切侵略战争,造成了中国人民对帝国主义的仇恨,使中国人想一想,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迫使中国人的革命精神发扬起来,从斗争中团结起来。这就在中国境内引起了“骚动和不安”,“即是革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命”。毛泽东讥讽艾奇逊看问题太不实际,他把中国革命说成是人口多了,是吃饭问题引起的,或是“西方的影响”的结果,这统统都是唯心史观的谬论。革命的深层原因是什么呢?就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相结合而产生的半殖民地半封建腐朽生产关系,对中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严重束缚;在于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争夺和变中国为殖民地所引起的种种社会矛盾的高度集中和斗争尖锐化。美国政府的主要决策人杜鲁门和艾奇逊回避这一铁的事实,是因为中国革命使他们感到刻骨铭心地难受,承认这一点会使他们更加伤心。

  其次,毛泽东指出,不仅帝国主义的侵略引起了中国人民的革命,而且还为人民革命准备了各方面的条件,事物总是一分为二的,美国帝国主义和各国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造成了它们始料不及的结果,为了侵略的需要,帝国主义给中国造成了买办制度,造成了官僚资本。但是,帝国主义的侵略又刺激了中国社会的经济,使它发生了变化,造成了帝国主义的对立物――中国的民族工业、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而特别是造成了在帝国主义直接经营的企业中、在官僚资本主义的工业中、在民族资产阶级的企业中做工的中

  ①杰克・贝尔登:《中国震撼世界》第3―4页。国无产阶级。这就使中国社会产生了新的生产关系、先进的阶级和最先进、最革命的阶级,为中国革命准备了经济条件和阶级基础。为了侵略的必要,帝国主义以不等价交换的方法剥削中国的农民,使农民破产,给中国造成了数以万万计的广大贫农群众,这就给中国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准备了最广大的、强有力的同盟军。为了侵略的必要,帝国主义给中国造成了数百万区别于旧式文人或士大夫的新式大小知识分子,而帝国主义只能控制其中一部分人,甚至极少数人,其他不能控制的都是走到了反面。他们造反了,不愿意跟着帝国主义和蒋介石国民党走了。为了侵略的必要,他们不惜用最恶毒的字眼,把中共形容成一群青面獠牙、十恶不赦的人,但是,“事情是这样地奇怪,就是这样的一群,获得了数万万人民群众的拥护,其中也获得了大多数知识分子尤其是青年学生们的拥护。”总之,帝国主义的侵略给中国人民革命准备了精神条件和物质条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强大的物质装备,大部分是从美国帝国主义得来的,一部分是从日本帝同主义得来的,一部分是制造的。”正是在这些条件逐步具备的情况下,中国便发生了革命,而巨经过若干失败之后,终于取得了革命的成功。

  毛泽东认为,美国政府当它在中国彻底失败的时候,公布它的白皮书,实在是好事而不是坏事。它有利于中国人民利用白皮书做反面教材,认真总结百余年的中美关系,对美国帝国主义对中国的长期侵略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它有利于利用白皮书做反面教材,提高对帝国主义本质的认识,使那些对美国帝国主义政策还抱着糊涂观念、糊涂认识的人清醒过来。“因为它给了中国怀有旧民主主义思想亦即民主个人主义思想,而对人民民主主义,或民主集体主义,或民主集中主义,或集体英雄主义,或国际主义的爱国主义,不赞成,或不甚赞成,不满,或甚不满,甚至抱有反感,但是还有爱国心,并非国民党反动派的人们,浇了一瓢冷水,丢了他们的脸。特别是对那些相信美国什么都好,希望中国学美国的人们,浇了一瓢冷水。”

  白皮书的发表表明,美国全球战略遭到了重大失败。毛泽东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的全球战略主要分为欧、亚、非三个部分。在亚洲,中国是重心。如果美国夺取了中国,把中国变成了它的殖民地,那么整个亚洲便是它的了。有了亚洲巩固的阵地,加上它认为已经巩固了的美洲阵地,那么,它便可以放心地集中力量向欧洲进攻了。因而中国的得手,是美国实现全球战略的关键。这就是为什么美国要出钱出枪,让蒋介石出人,替美国人打仗杀中国人的原因。但是,中国革命的胜利打破了美国全球战略的如意算盘,美国的侵略政策在中国彻底失败了,这个责任不小,引起了美国垄断资产阶级集团内部的公开争吵。艾奇逊不得不发表白皮书,为他们推卸责任。但是,美国政府中的人们的个人责任可以推卸,美国对中国侵略的责任却不可推卸,这种侵略永远写进了历史中。

  毛泽东强调,中美人民之间是存在友谊的,中美人民是要世世代代友好下去的。美国帮助蒋介石打内战,决不是美国人民的民意,是华尔街的“民意”,是“强奸了美国的民意”。美国人民的民意限制了美国帝国主义的侵略,他们所以不敢直接出兵干涉中国内政,其中原因之一就是“顾虑美国人民反对它,因此不敢下动员令。”中美两国人民的友谊,现在还没有发展到“极亲密”的程度,这是因为“中美两国反动派的阻隔”,是“因为两国反动派向两国人民撤了许多谎,拆了许多烂污,就是说做了许多的坏宣传和坏事,使得两国人民的联系极不密切。”中国革命拆除了美国反动派在中美人

  民中设置的障碍,“对于两国人民,中国革命的胜利和中美反动派的失败,是一生中空前地愉快的事。”毛泽东相信,随着中国人民的胜利,必将开辟中美人民友好关系的新篇章,中美人民的友谊将要发展到极亲密的程度。尽管中美关系暂时处于低谷,但中美人民友谊的发展是任何力量也阻挡不往的,他坚信这种情况必将出现。

  毛泽东评美国国务院的白皮书,高屋见瓴、深刻透辟。他从错综复杂的中美关系的种种现象中,抓住其发展的基本线索和实质,科学地总结109年来的中美关系史,对于美国国务院白皮书宣传的种种唯心史观的观点,在中美关系上散布的一些颠倒黑白、混淆是非的说法予以了澄清。在中国人民胜利地结束了一个旧时代,开辟了一个新时代的时候,对过去的历史作一个冷静的客观的回顾,对于广大群众是必要的,对于领导新的人民斗争也是必要的。毛泽东虽然总结历史,但是并不要求背上历史的包袱,他对中美关系总的是朝前看的,他希望美国制定政策的人们,以109年侵华历史教训为戒,改弦更张,在平等互利、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独立完整的基础上,重新谱写中美关系的新篇章。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告》中,庄严宣告:“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就在毛泽东在天安门上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际,几乎同时接到苏联承认和美国不予承认的消息。美国宣布继续承认蒋介石台湾政府,这样,美国便继续把自己捆在109年来的历史上,中美之间的对抗将继续下去,历史的转机还需要等待。
mym018
mym020
mym020
mym020
mym020
mym020



一、必须高举反对美国侵略的旗帜






  举行抗美授朝战争是美国所逼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6月27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发表声明,宣称朝鲜战争是共产党领袖们的“狂妄”行动,是北朝鲜对南朝鲜的“侵略”;为此,“民主政治”必须“发挥作用”,否则共产党就会“向更靠近我们海岸的国家进行侵略”,“即就会爆发第三次世界大战”。①。杜鲁门狂妄地认为,当今世界的历史状况是,“几乎每个国家都必须在两种生活方式之间作出选择”。一种是建立在象美国那样的“民主体制”之上;另一种是建立在“恐怖与压迫”之上,后者以苏联为典型。他肯定朝鲜战争中,“民主体制”必须毫不犹豫地战胜“恐怖与压迫”的体制。为此,他决定,美国海军和陆军给予南朝鲜部队以掩护和支持,并命令美军第七舰队开进台湾海峡,明目张胆发动侵朝战争,并侵占我国领土,武装干涉中国内政。

  同日,美国操纵联合国安全理事会,通过要求联合国各会员国协助美国武装干涉朝鲜内政的决议,这样,朝鲜战争转变为以美国为首的多个国家参与的侵略战争。

  7月1日,美军陆军第8集团军直接参加朝鲜地面作战。7月7日,美国操纵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授权美国统率侵朝干涉军。8日,杜鲁门任命麦克阿瑟为侵朝“联合国军”总司令。7月中旬,李承晚将南朝鲜军队也交给麦克阿瑟指挥。

  美国方面对于打赢这场侵略战争充满了信心。军方人士认为杜鲁门的政治声明还不够坚决。应当不惜一切代价把正在反攻中的朝鲜人民军打垮,消灭北朝鲜共产党政权。6月30日,艾森豪威尔在五角大楼说:“如果我们不采取坚定立场,过不多久我们就将遇到十几个朝鲜。”“我的观点是,诉诸实力本质上就不应该是片面的。一旦决定诉诸实力,就应该认真准备起来,尽一切可能的合法手段行动起来。”“我们必须研究应变的各个方面,包括

  ①《杜鲁门回忆录》第2卷,三联书店1974年,第394页。最后不得不使用原子弹(这事老天不容)。”①很显然,美国一开始便决心要彻底占领朝鲜,甚至设想借此扩大战争或使用原子弹,不仅在朝鲜实行它的殖民统治,而且如同历史上曾做过的那样,再次把亚洲作为它的侵略战场。

  9月15日,在侵朝总司令麦克阿瑟亲自指挥下,美军在仁川登陆。16日美军正面战线的4个师和南朝鲜6个师,配合仁川登陆的美军,对朝鲜人民军实行夹击,朝鲜人民军腹背受敌。28日,美李军占领汉城。27日,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向麦克阿瑟下达美军越过三八线的命令,28日,麦克阿瑟作出越过三八线的计划。29日,美第8集团军进抵三八线。同时南朝鲜伪军在东海岸襄阳地区越过三八线向北进攻。为此,10月1日深夜,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首相、朝鲜劳动党中央总书记和外相朴宪永致电毛泽东,请求中国出兵朝鲜,对朝鲜人民反侵略的战争给予特殊援助。

  朝鲜战争的爆发是毛泽东始料不及的。他作出最后决策,派遣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抗击美国帝国主义的侵略,也是极其慎重考虑的结果。他的基本出发点是,对于侵略者的侵略必须予以反击,不管这种侵略来自何等强大的对手,如果不回击侵略者的狂妄挑战,便没有正义、没有和平、没有主权和国家尊严可言。1951年10月23日,他在政治协商会议一届三次会议上回顾出兵朝鲜的必要性时说:“大家明白,如果不是美国军队占领我国台湾、侵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和打到我国的东北边疆,中国人民志愿军是不会和美军作战的。但是既然美国侵略者已经向我们进攻了,我们就不能不举起反侵略的旗帜,这是完全必要的和完全正义的,全国人民都已明白这种必要性和正义性。”①..

  的确,毛泽东和中共中央决定出兵朝鲜,并非是一开始就作出的决策。完全是在美国扩大侵略,使形势继续恶化,严重威胁朝鲜人民民主主义国家的生存和我国安全而不得不作出的反应,完全是站在反击侵略者的立场上的。

  建国之后,毛泽东把全部工作的重心放在解决国内问题上。还在建国前夕,他便考虑到新中国成立之后,必须以最快的速度肃清同民党反动派的残余力量,统一全中国,有系统地和有步骤地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和国防的建设工作。他指出:“中国民主联合政府一经成立,它的工作重点将是:(一)肃清反动派的残余,镇压反动派的捣乱;(二)尽一切可能用极大力量从事人民经济事业的恢复和发展,同时恢复和发展人民的文化教育事业。”②毛泽东肯定,新中国将在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前提下,把主要力量集中在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上。随着经济建设的高潮到来,不可避免地将要出现一个文化建设的高潮。建国之后,他重申,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将遵照共同纲领在全国境内实施人民民主专政。它将解放全国领土,完成统一中国的伟大事业。同时,“它将领导全国人民克服一切困难,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扫除旧中国所留下来的贫困和愚昧,逐步地改善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提高人民的文化生活。”③..

  为此,1950年6月6日,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毛泽东作了《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而斗争》的书面

  ①罗伯特・H・费雷尔:《艾森豪威尔日记》,新华出版社,1987年,第234页。①《三大运动的伟大胜利》,1951年10月23日。②《毛泽东选集》第4卷,第二版,第1466页。报告,为了使财政经济状况实现基本好转,他提出了八个方面的国内工作。23日,在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第二次全国会议上,他提出,会议的中心议题,是将旧有的上地制度加以改革的问题。在新形势下,围绕大规模土改运动和经济建设的要求,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任务也有了新的规定,主要是完成解放西藏、台湾,消灭残余土匪,参加生产建设,提高部队文化水平和进行整编复员等任务。

  上述情况说明,毛泽东把眼光和精力重点集中于巩固人民民主专政和进行大规模经济与文化建设上。中国人民热爱和平,希望有一个和平劳动和建设的机会,也希望有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

  当然,毛泽东丝毫没有放松对美国帝国主义政策的警惕。早在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上,他便反复告诫与会代表:“在这里,我认为有此必要唤起人们的注意,这就是:帝国主义及其走狗中国反动派对于他们在这块土地上的失败,是不会甘心的。他们还会要互相勾结在一起,用各种可能的方法,反对中国人民。”①毛泽东估计,美国敌视新中国的行动大致可能有如下几种:一是派遣他们的走狗钻进中国内部进行分化和捣乱工作;二是,唆使中国的反动派,加上他们的力量,封锁中国的海港;三是派出一部分兵力侵扰中国的边境。可见,他已经估计到美国帝国主义有可能在中国边境上发动侵略。但是,不管发生什么情况,毛泽东都有思想准备,他要求全国人民团结起来,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粉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任何一项反对中国人民的阴谋计划。

  9月21日,毛泽东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他要求建立一支强大的陆军、空军和海军,不允许任何帝国主义者再来侵略我国国土。在中共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他向全党提出了与帝国主义斗争到底的要求。1950年1月18日,他在与刘少奇的电报中,要求做好民主人士的工作,消除他们的恐美病。他指出:美国撤退在华的一切官方人员,此事对我们极为有利,惟民主人士中害恐美病者可能对我们征用外国兵营等行动有所不满,请注意解释。

  l月19日,他亲自为新华社草拟驳斥美国国务卿艾奇逊的造谣和谈话的新闻稿,严厉谴责美国国务卿艾奇逊的造谣。艾奇逊1月12日在美国全国新闻俱乐部的长篇演讲中造了一连串的谣言,艾奇逊的通篇演讲,都是以谣言掩盖美国对中国的侵略政策,没有一个字不在撒谎。用一切办法钻进中国来,将中国变为美国殖民地,这是美国的基本政策。用六十万万美元在最近数年中帮助蒋介石杀了几百万中国人,这就是所谓美国的利益和中国人民的利益“是井行不背〈悻〉的”谎言。毛泽东驳斥艾奇逊关于中国的满州已成为苏联占领地的谣言,他不无讥讽地说:谢谢上帝,美国帝国主义者们在中国人民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扫荡之下,除了造作这样的谣言以外,已经没有别的更好办法了。所谓中国共产党是苏联的走狗,苏联已经或正在或将要吞并中国这类低能的造谣诬蔑,只能激起中苏两国人民的愤慨,加强中苏两国的友好合作,此外不会有别的结果。①

  毛泽东对美国帝国主义政策的高度警惕和针锋相对的斗争立场,是他作出志愿军人朝作战决策的思想基础。但是,中国人民必须集中精力医治战争的创伤,百废俱兴,百业待举。毛泽东认为,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不能转

  ①《毛泽东进集》第4卷,第二版,第1415页。移国内工作的重心。为此朝鲜战争一开始他便决定:中国人民必须支持朝鲜人民反对美国侵略的正义战争,但是尽量争取采用其他形式,不一定出兵朝鲜。

  1950年6月28日,美国出兵朝鲜之后第二天,他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八次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

  “中国人民早已声明,全世界各国的事务应由各国人民来管,亚洲的事务应由亚洲人民来管,而不应由美国来管。美国对亚洲的侵略,只能引起亚洲人民的广泛和坚决的反抗。杜鲁门在今年一月五日还声明说美国不干涉台湾,现在他自己证明了那是假的,并且同时撕毁了美国关于不干涉中国内政的一切国际协议。美国这样地暴露了自己的帝国主义面目,这对于中国和亚洲人民很有利益。美国对朝鲜、菲律宾、越南等国内政的干涉,是完全没有道理的,全中国人民的同情和全世界人民的同情都将站在被侵略者方面,而决不会站在美帝国主义方面。他们将既不受帝国主义的利诱,也不怕帝国主义的威胁。帝国主义是外强中干的,因为它没有人民的支持,全国和全世界人民团结起来,进行充分的准备,打败美帝国主义的任何挑衅。”①

  毛泽东的上述讲话,第二天刊登在《人民日报》上,这是建国后毛泽东对美国政策第一次发表的公开评论,是对美国在朝鲜的侵略行径的公开谴责。毛泽东的态度是严厉的,他谴责和蔑视美国帝国主义,再次宣布它是“外强中干”的,这种无畏精神,表示了中国人民对朝鲜人民反美斗争的道义支持和鼓舞,但还看不出任何直接出兵朝鲜的迹象。

  西方多数学者认为,是形势而不是战略促使北京决定介人朝鲜战争。应当说,这个看法是符合实际的。但是只说对了一半,毛泽东一旦作出出兵朝鲜的决策,便把这一行动纳入了战略考虑之中。

  从美军人侵朝鲜开始阶段看,毛泽东和中共主要是积极地从道义上和其它形式上支持朝鲜人民的正义战争,希望以和平的方式解决朝鲜问题。美军入侵朝鲜后第二天,6月28日中国政府外交部长周恩来发表《关于反对美国总统杜鲁门六月二十七日声明和美国武装侵略我国的声明》;29日人民日报发表《斥帝国主义强盗杜鲁门的非法声明》;7月6日外交部长周恩来发表《为反对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关于朝鲜问题的决议事致联合国秘书长赖依并转安全理事会各会员国的声明》,14日,中国人民反对美国侵略台湾朝鲜运动委员会发出《关于举行“反对美国侵略台湾朝鲜运动周”的通知》;8月1日,朱德总司令在北京各界庆祝八一建军节反对美国侵略台湾朝鲜示威大会上发表演说,7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拥护和平解决朝鲜问题的提议》,14日,毛泽东致电朝鲜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金科奉委员长,祝贺朝鲜解放五周年。所有这些声明、社论、电报等文件,一方面严厉谴责美国帝国主义对朝鲜的侵略,另一方面从道义上支持朝鲜人民的英勇斗争。正如毛泽东在给金科奉的电文中指出那样:“中国人民热烈拥护朝鲜人民为抵抗美国帝国主义侵略及争取民族独立和国家统一而进行的正义战争,并深信朝鲜人民一定能赢得最后的胜利。”毛泽东和中国政府,都希望朝鲜战争能够和平解决,减少朝鲜人民遭受的战争痛苦,并利于亚洲的安全和稳定。8月20日,周恩来致电联合国安理会主席马立克和秘书长赖依,支持苏联和平调处朝鲜问题,强调朝鲜问题必须予以和平解决。

  ①见1950年6月29日《人民日报》。

  其后的事态发展中,美国不断扩大侵朝战争,并派遣美机多次侵入我国领空,对我边境和平居民进行扫射,在辑安城、安东市区、临江城等地扫射、投弹、侦察,美舰并袭击我商轮,制造种种挑衅。尽管如此,我方仍保持了极大的忍耐和克制的态度,希望能通过联合国制裁美国的侵略行径和扩大战争的冒险行动。朝鲜事态继续升级,严重影响了我国领土安全。

  中朝两国唇齿相依,唇亡齿寒,救邻即是救己,不是惹火烧身,而是敌人欺人太甚。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毛泽东认为,如果我们不高举起反侵略的旗帜,美国便会认为我们软弱可欺,其侵略行径将更加嚣张。即使我们有再大的困难,要冒多大的风险,也必须针锋相对的与其斗争。这样,一场由美国侵略逼出来的战争,便无可避免,中美直接对抗的战争帷幕迅速拉开。

  毛泽东作出与美军直接对抗的决策关于出兵朝鲜,这是一个事关重大的战略决策。毛泽东既十分慎重又十分果断。从中不难看出他博大的视野和临危不惧的雄才大略。

  9月15日,美军集中260余艘舰艇,50余架飞机,掩护其步兵和李承晚伪军共七万余人,在朝鲜西海岸仁川登陆。朝鲜人民军被南北分割,处于被动态势。侵朝军总司令麦克阿瑟气焰万丈。当9月21日他接到美国防部参谋长联席会议新的训令,要他在北进计划中列出如果苏联和中共出兵将采取何种限制行动的对策计划时,麦克阿瑟大为不满,他宣称:这一战争是莫斯科和北京赤化亚洲的首次尝试,侵略的祸首是莫斯科和北京,我们正与祸首对抗。因此,要想在亚洲恢复和平,就决不应该限制军事行动。即使苏联和中共介人,也要粉碎他们,以拔掉共产主义者征服亚洲的毒牙。如果苏联和中共进驻北韩,联合国军在三八线停止进军,那末,共产主义者就会重新发动侵略。为此,麦克阿瑟在回答华盛顿的电报时说:除非和直到敌人停止抵抗,我将把整个朝鲜都视为对我们的军事行动是开放的。”①9月28日,美李登陆部队占领汉城,两天后越过三八线疯狂向北进犯。由南朝鲜国防部战史编纂委员会编写出版的《韩国战争史》(我译为《朝鲜战争》),用洋洋得意之笔描写了仁川登陆到越过三八线后的情形:“历史性的仁川登陆成功后,国军和联军发起总反攻,一举突破三八线,以破竹之势北进,10月10日攻陷元山,10月19日进入平壤,10月26日占领楚山,10月30日占领惠山,前进到朝满国境,胜利的气势达到了顶点。”②..

  对于美国气势汹汹地扩大侵略,毛泽东和中国政府不能置之不理。9月27日,应印度驻华大使潘尼迦的请求,中国人民解放军代理总参谋长聂荣臻在军委对外联络处约见了他。潘尼迦向聂荣臻老话重提,他提起1949年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时,麦克阿瑟对美联社记者所说:“给我500架飞机就可以摧毁他们”的狂言,他很耽心美国扩大侵朝战争会威胁到中国的安全,“中国的工业将遭受破坏”,“中国的建设将拖后十年、八年”。聂代总长坚定地告诉他:“一旦战争起来了,我们除了起而抵抗之外,是别无他途可循的。当然,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帝国主义有它们自己的弱点,因此我们今天的任务是争取和平、制止战争的发生和发展。”①..

  9月30日,周恩来在建国一周年庆祝大会上宣告:“中国人民决不能容

  ①[美]小克莱布尔:《麦克阿瑟》,解放军出版社,1977年,第341页。

  ②固城、齐丰、龚黎译编:《朝鲜战争》第1卷,黑龙江朝鲜民族出版社,1987年,第1页。①柴成文、赵勇:《板门店谈制》解放军出版社,1984年,第74页。忍外国的侵略,也不能听任帝国主义者对自己的邻人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这就清楚表明中国政府有可能出兵朝鲜,制止侵略。10月3日,周恩来通过印度驻华大使明确转告美国政府,如果美军越过三八线,我们不能不管。周恩来要突出一个“管”字,他要印度大使注意到这个“管”字的意义,如果美国再如此猖狂下去,我们可就要“管”了。但是,美国对中国政府传递的这些信息置若罔闻。杜鲁门小视毛泽东和中国政府,错误地认为毛泽东和中国政府不敢与之直接对抗。他在回忆录中写道:“十月三号国务院收到了许多封电报,报告同一件事情:中国共产党威胁着要参加朝鲜作战。中国共产党政府现任外交部长周恩来曾召见印度驻北平大使潘尼迪,并且告诉他,如果联合国军队越过三八线,中国就要派遣军队援助北朝鲜人。不过,如果只是南朝鲜人越过三八线,中国将不采取这种行动。”“看来周恩来的声明只是对联合国的恫吓,扬言要在朝鲜进行干涉。”②杜鲁门无知地藐视中国,他断定毛泽东和中国政府不敢下出兵朝鲜的决心。迈克尔・沙勒认为,经过三年的失意的冷战之后,有一位美国将军正在真正的战场上打败共产党人。只要麦克阿瑟的行动是成功的,杜鲁门政府就将顺水推舟,坐享其成,用不着理会中国的警告。③..

  杜鲁门在这个问题上失算了。从国庆节开始,毛泽东便召集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和政治局成员讨论研究出兵援助朝鲜的问题。那几天与会同志进行了深入讨论,围绕关于出兵与不出兵的利和弊,毛泽东让大家敞开思想发言,充分发扬民主,真正做到畅所欲言。对于各方面的意见,他都认真倾听,他自己也反复分析各种情况。由于思想高度集中,他连续几天不能人眠,吃安眠药也睡不着。10月2日,经过三天的讨论,意见初步集中,毛泽东下了出兵朝鲜的决心。当日,毛泽东为中共中央起草了致斯大林的电报,说明必须出兵朝鲜的理由和我党的决心、措施等六条。

  关于出兵朝鲜的理由,毛泽东指出,美国帝国主义的疯狂的军事行动,已有全部变朝鲜为殖民地的可能,因此,必须派出一部分部队以志愿军的名义,与美伪军作战,援助朝鲜同志。“因为如果让整个朝鲜被美国人占去了,朝鲜革命力量受到根本的失败,则美国侵略者将更力猖撅,于整个东方都是不利的。”①美国政府无视中国的安全和利益,把军队开到中国边境炫耀武力;它把战舰开进中国领海巡逻,保护被推翻了的国民党,这是中国政府绝不能容忍的。毛泽东想得更深远,他把出兵朝鲜提到战略高度来认识。出兵朝鲜,是打破美国亚洲战略的关键环节,不如此,美国在亚洲便会取得步步进逼的主动态势。

  关于和美国对抗的思想准备,毛泽东指出,既然决定出兵朝鲜,我们便有充分的思想准备,这个思想准备包括两方面:“第一,就是要能解决问题,即要准备在朝境内歼灭和驱逐美国及其他国家的侵略军;第二,既然中国军队在朝鲜境内和美国军队打起来(虽然我们用的是志愿军名义),就要准备美国宣布和中国进入战争状态,就要准备美国至少可能使用其空军轰炸中国许多大城市及工业基地,使用其海军攻击沿海地带。”①毛泽东充分估计志愿军入朝作战,在中美关系上可能产生的严重后果,就是美国把侵略战火扩大

  ②《杜鲁门回忆录》下卷,第432―433页。①《毛泽东军事文选》第345页。①《毛泽东军事文选》第345页。到中国本土,使中国的工业和经济遭致严重破坏。毛泽东认为,即使会产生这样严重的后果,出兵朝鲜,仍然是值得的。不如此,其后果将会更加严重,美国将疯狂地在整个亚洲推行其武装干涉的殖民政策,那么不仅中国、亚洲将永无宁日,世界局势也将变得严重而动荡不安。

  毛泽东以中国人民长期和帝国主义及反动派斗争的一贯经验为据,肯定出兵朝鲜之后,要避免中美关系朝最严重的后果发展,关键在于能否集中力量把美国军队打败,只有给予它狠狠的教训,才能使它不敢小视中国。他向斯大林指出:只要我军能在朝鲜歼灭美国军队,主要地歼灭其第八军(美国的一个有战斗力的老牌军),则第二个问题(美国和中国宣战)的严重性虽然依然存在,但是,那时的形势就变为于革命阵线和中国都有利了。在这种情况下,即使美国和中国宣战,这个战争也就规模不会很大,时间不会很长。最为不利的情况就是中国军队在朝鲜境内不能大量歼灭美国军队,两军相持成为僵局,而美国又已和中国公开进入战争状态,战争将长期持久地进行下去,这就会使中国现在已经开始的经济计划归于破坏,并引起对美国还有恐美病的民族资产阶级和一部分人民对我们不满。因此,毛泽东决定,必须坚持我军过去的老办法,不打则已,打则必胜,胜利越大,主动权越多。要避免最坏的后果,不能乞求,也不能抱有侥幸心理,只能以胜利去争取。从决定出兵朝鲜一开始,毛泽东便决定要狠狠教训侵朝美国军队。

  毛泽东进而向斯大林指出,保证我军决胜的策略,就是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在战役上做到一能全歼,二能速决。虽然我军从装备上远远劣于美军,但我军能集中兵力、形成优势。这就是说,应当准备着当美军统帅部在一个战役作战的战场上集中它的一个军和我军作战的时候,我军能够集中四倍于敌人的兵力(即用我们的四个军对付敌人的一个军),和一倍半至两倍于敌人的火力(即用二千二百门至三千门七公分口径以上的各种炮对付敌人同样口径的一千五百门炮),而有把握地干净地彻底地歼灭敌人一个军。

  可以看出,在最初决定出兵朝鲜和美国军队作战时,毛泽东便集思广益,周详地考虑了与侵朝美军作战的种种重大问题。充分体现了他不打无准备之战的一贯军事思想。毛泽东作出出兵朝鲜的决策,既周密地考虑了各种风险和问题,同时充分考虑了国际主义的要求。他对薄一波说:“我们确有困难,一些同志不主张出兵,我是理解的,但我们是个大国,不打过去,见死不救,总不行呀!”①可以说,从10月2日起,出兵朝鲜的决策基本定下,以后虽然还在继续讨论这个问题,只是对这个决策的推敲,深化和完善,并不是动摇这个决策。

  出兵朝鲜,会不会引起第三次世界大战?这是在作出出兵朝鲜时,许多人普遍耽心的问题。毛泽东从他早就提出的中间地带理论和两大阵营理论分析问题,指出不存在这种现实可能性,不必作这样的耽忧。他说:美国如果竟敢在此时爆发世界战争,则其失败将更彻底,因为现在美国的军事准备尚未完成,而和平阵营势力则大于英美势力。我们要和平,不要战争,但不能听任美国侵入中朝边界而置之不理。他肯定出兵朝鲜不仅是必须的,而且是紧迫的。

  10月2日之后,中共中央政治局继续讨论出兵朝鲜问题,对于还持不同意见的同志,毛泽东做了说服工作。他说:你们说的都有理由,但是别人危

  ①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上卷、第43页。急,我们站在旁边看,怎样说,心里也难过。4日,彭德怀由西安乘飞机赶到北京参加会议。他坚决支持毛泽东出兵朝鲜的决策,主张给予美军迎头痛击。鼓德怀说,美国占领朝鲜,与我隔江相望,威胁我东北;又控制我台湾,威胁我上海、华东。它要发动侵略战争,随时都可以找到借口。老虎总是要吃人的,什么时候吃,决定它的肠胃,向它让步是不行的。它既要来侵略,我们就要反侵略。不同美帝国主义见个高低,我们要建设社会主义是困难的。我有全国政权,有苏联援助,比抗战时期要有利得多。彭德怀的坚决态度,使毛泽东把人朝作战的重担放在了他的肩上。①

  10月6日,毛泽东召开了最高军事会议,研究人朝作战具体问题,会上决定由周恩来及林彪赴苏联与斯大林商谈,争取苏联供给武器并出动空军,以支持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

  10月8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毛泽东发布关于组成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命令:

  (一)为了援助朝鲜人民解放战争,反对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们的进攻,惜以保卫朝鲜人民、中国人民及东方各国人民的利益,着将东北边防军改为中国人民志愿军,迅即向朝鲜境内出动,协同朝鲜同志向侵略者作战并争取光荣的胜利。

  (二)中同人民志愿军辖第13兵团及所属之38军、39军、40军、42军及边防炮兵司令部与所属之炮兵1师、2师、8师,上述各部须立即准备完毕,待命出动。

  (三)任命彭德怀同志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

  (四)中国人民志愿军以东北行政区为总后方基地,所有一切后方工作供应事宜、以及有关援助朝鲜同志的事务,统山东北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高岗同志调度指挥并负责保证之。

  毛泽东的上述命令,使志愿军处于临战状态,箭在弦上,待机而发。他在下达命令的同时,并通过驻朝大使倪志亮转告金日成中国党和政府的上述决定。金日成在得知中国人民志愿军将人朝参战的消息后,十分高兴,他对我国驻朝大使倪志亮和武官柴成文说:太好了!太好了!请你们向毛主席、向中共中央转达我和朝鲜党和人民的衷心感谢!他对毛泽东和中共中央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深表敬佩。他说:“过去我们并肩战斗,打败了一个日本帝国主义,现在让我们并肩战斗,再打败一个美帝国主义。”①

  8日后,情况又有了新的变化。周恩来在苏联黑海之滨的克拉斯诺波梁纳休养地向斯大林介绍了中共出兵朝鲜的决定,要求苏联提供一定援助。周恩来说,新中国成立不久,财力不足,武器弹药运输工具都有困难,空军也刚刚组建,这些方面需要苏联援助。斯大林在支持中国出兵朝鲜问题上表现出犹豫不决,缺乏国际主义的考虑。据当时随同周恩来一道去苏联的中共中央办公厅机要秘书康一民回忆说:周总理此行的目的是,告诉苏联领导人,中国决定出兵抗美援朝,并且要求苏联给中国军事援助和派空军进驻东北及北京、天津、上海等沿海大城市。总之,抗美援朝,由中国人出人,苏联出武器就行了。其他问题,苏联就不用管了。斯大林答应先装备中国十个师,并同意派空军到东北安东一带和沿海大城市驻防。因此,中苏双方在会谈中

  ①《聂荣臻回忆录》下,解放军出版社,1984年,第736页。①柴成文,赵勇著:《板门店谈判》,解放军出版社,1989年,第85页。就抗美援朝问题取得了一致意见。由于会谈十分顺利,因此周恩来在第二天就返回莫斯科。刚回莫斯科不久,莫洛托夫打电话给周总理,说:现在,我们不赞成你们出兵了,也不准备给你们军用装备了。这时,周总理发了脾气,说刚刚决定的事情,还没隔几小时,怎么你们就推翻了呢?周总理说,不行!不管你们怎么样,我们中国已经决定了,是一定要出兵的。周总理同莫洛托夫争论的结果是,苏联方面仍旧同意中国出兵并给予军事援助。①周恩来代表中共中央在出兵问题上,态度坚决,毫不动摇,与斯大林恰成对比。斯大林对中国出兵朝鲜与美军作战能否取胜表现出明显动摇和怀疑,出自一种狭隘的考虑。他认为如果中国在朝鲜战场上失败,苏联又出动空军掩护过中国军队,那么美国便会将矛头转而指向苏联,苏联就会和美国发生对抗,就有可能引起第三次世界大战,这对苏联非常不利。因此,虽然斯大林答应给予军事援助,但仍不出动空军。他表示,他们的空军还没有准备好,没有空军支援中国军队。②..

  为此,12日,毛泽东通知高岗、彭德怀立即赴京商谈,并决定志愿军暂时不动。彭德怀到京后,中共中央政治局再次讨论在没有苏联空军掩护下是否立即出兵朝鲜的问题。会议决定,即使没有苏联空军掩护,中国军队也必须立即出兵朝鲜。13日,毛泽东再次致电斯大林,通报中共中央不可动摇的决心:

  (一)政治局商量结果,一致认为我军还是出动到朝鲜为有利。在第一时期可以专打伪军,我军对付伪军是有把握的,可以在元山、平壤线以北大块山区打开朝鲜的根据地,可以振奋朝鲜人民。在第一时期,只要能歼灭几个伪军的师团,朝鲜局势即可起一个对我们有利的变化。

  (二)我们采取上述积极政策,对中国,对朝鲜,对东方,对世界都极为有利;而我们不出兵,让敌人压至鸭绿江边,国内国际反动气焰增高,则对各方都不利,首先是对东北更为不利,整个东北边防军将被吸住,南满电力将被控制。总之,我们认为应当参战,必须参战,参战利益极大,不参战损害极大。①..

  很明显,13日的政治局会议,不是回到前几日的情况中,继续讨论参战不参战的问题,而是讨论在没有苏联空军掩护的情况下,是立即出动还是推迟出动的问题。从电报中看得出,斯大林的态度,并未动摇毛泽东的决心。他没有表现出动摇和犹豫,相反,毛泽东对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战斗力充满了信心,他坚持把抗美援朝纳入建国后通盘考虑的战略构想中。其后,毛泽东有了抗美援朝、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三大运动相结合,“三套锣鼓一齐敲”的设想。他考虑得很深远、很有气魄。虽然中国面临的困难很大,但是必须敢于斗争,这不能不使斯大林深受感动。

  毛泽东这时在出兵问题上已义无反顾,他全部身心扑在志愿军入朝作战的战略布署上。他决心要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胜利之军来一次强硬较量。但是在作战上,他是十分慎重的。他坚持一贯的原则:慎重初战。他亲自布署入朝事宜。14日,他给陈毅一个电报,命令由宋时轮任兵团司令员兼政委的第9兵团,依照前定计划在泰安曲阜区域集结整训待命开往东北;命令高射炮团火速开往东北,以实施对美机的防空。他预计到,我军在没有空军掩护的情况下,美军的空军将是十分猖獗的。

  ①齐德学对康一民的访问记录,1989年2月12日,齐德学著:《朝鲜战争决策内幕》第62、63页。②洪学智:《抗美援朝战争回忆》,解放军文艺出版社,1990年第26页。①《毛泽东军事文选》第347页。

  同日,毛泽东给尚在苏联的周恩来两封电报。在这两封电报中,毛泽东告知朝鲜美伪军的作战态势,并通报了我军入朝后的对策,以便周恩来转告斯大林。

  美李军越过三八线之后,遭到朝鲜人民军的英勇抵抗,进展迟缓。美伪军方面,美第1师、美第2师、美第24师,第25旅及伪军第1师集结汉城以北三八线上的开城金川地区,作进攻平壤的准备。美军是否进攻平壤,似乎尚未最后决定。李承晚伪军首都师、第3师已集结到元山,第6师、第7师、第8师正在逐步向元山区域集中,从海上得到补给。美陆军第1师在汉城、美军第25师在大田、水原线,美第7师在大邱、釜山线、美第8军军部在大田,伪军两个师在南部各地被阻,朝鲜大部地区敌情是空虚的。朝鲜人民军方面,10月10日金日成在平壤发表“用鲜血保卫祖国每一寸土地”的广播讲话,在美伪军进逼平壤时撤至平壤东北160公里处的德川,继续指挥尚能作战的部队在三八线坚决对敌。

  为此,毛泽东向周恩来转述了彭德怀于12日在安东与朝鲜内务相朴一禹和志愿军兵团领导,共同商定的入朝后志愿军的布署和作战计划。我军入朝后,以一个军进至平壤东北方面约二百公里的德川县山岳地区,而以其余三个军及三个炮兵师位于德川以北的熙川、前川、江界地区。如此布署,第一,可以便美伪军有所顾虑而停止继续前进,保持平壤、元山线以北地区至少是山岳地区不被敌人占领。这样,我军可以不打仗,而争取时间装备训练。第二,如元山、平壤两敌向北进攻德川等山岳地区,则我军可以必要的兵力箝制平壤之敌而集中主力歼灭由元山方向来攻之伪军。只要歼灭一二个或二三个完整的伪军师,局势便大为松动了。毛泽东完全赞成彭德怀的意见,并再次告知彭德怀完全支持他的决策,认为参战为必需和有利。

  同日,毛泽东再给周恩来一电报,通报中央军委对入朝作战正式布署,指出:

  我已告彭德怀在他到德川研究情况以后,在平壤、元山铁路线以北德川、宁远公路线以南地区构筑两道至三道防御线。如敌来攻则在阵地前面分割歼灭之,如平壤美军元山伪军两路来攻则打孤立较薄之一路。现在的决心是打伪军,也可以打某些孤立的美军。如时间许可则将工事继续增强,在六个月内如敌固守平壤、元山不出,则我军也不去打平壤、元山。在我军装备训练完毕,空中和地上均对敌军具有压倒的优势条件之后,再去攻击平壤、元山等处,即在六个月以后再谈攻击问题,我们这样做是有把握和很有利益的。

  可以看出,毛泽东对志愿军入朝后的布署的基本要点是,首先取防御态势,构筑牢固的防线,争取有六个月的装备和训练时间,然后再举行大规模的反攻。这样的布署,圆满地照顾到两个方面的情况:一方面是必须尽快出兵,不能拖延,否则局势如果迅速恶化,将对出兵发生很不利的影响;另一方面,尽快出兵又有很大困难,首先是部队装备训练就是很大困难,显得十分仓促。这个问题也必须解决,事实上,志愿军的高级将领们对这种准备不足,仓促出兵便很有顾虑。杜平回忆说:“说实在的,就是在出兵前两天,我们兵团几个负责人还在考虑,由于准备不足,困难不少,是否推迟出动的时间。我们曾联名致电彭总,说明在我高射炮火太少,又无空军配合的情况

  下出动,弊多利少。”①他们建议,在三两个月内新的装备确有保证(尤其是空军能够出动),则可按原计划进行。否则推迟出动的意见是很值得考虑的。毛泽东综合考虑了上述两方面实际情况,他判断出兵朝鲜宜早不宜迟,但装备训练方面存在的问题也要充分考虑,因而制定了以上布署,让志愿军迅速过江,过江之后占领阵地,再以六个月的时间进行装备训练。

  15日,毛泽东电告高岗,志愿军定于10月18日,至迟19日开始渡江入朝,粮食弹药等项应立即渡江往前运送。同日,彭德怀从北京飞回安东。当日毛泽东再给高岗彭德怀并告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3兵团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邓华,鉴于三八线上之美英军及伪军已于13日占领金川,准备继续向平壤进攻,美陆战师准备从镇南浦登陆协攻平壤,由中路前进原拟向元山集结之伪军第六第八两师也转向平壤攻击的情况,毛泽东要求志愿军先头部队最好能在17日出动,23日到达德川地区,从25日开始构筑工事以制敌先机,争取主动。

  16日,彭德怀在安东召开志愿军师以上干部会议,传达了党中央和毛泽东主席出兵参战的决策和志愿军入朝作战的任务。按12日商定的布置和毛泽东的指示,确定了入朝后的部署。

  17日,毛泽东再次电召彭德怀、高岗到北京。主要是周恩来17日将回到北京,他让彭、高及政治局其他同志共同听取周恩来苏联之行的情况汇报后,对出兵的具体措施再行周密考虑。但是,不论周恩来传达的斯大林的意见如何,立即出兵的决策很显然是不会改变的。毛泽东在17日给彭、高的电报中肯定地指出:(一)先头两个军请准备于十九日出动,明(十八)日当再有命令;(二)请彭高二同志于明(十八)日乘飞机来京一谈。

  18日晚9时,毛泽东给在安东的13兵团司令员邓华等人一封电报,指示四个军及三个炮兵师按预定计划进入朝鲜作战,从19日从安东和辑安线渡过鸭绿江。为了严格保守机密,渡江部队每日黄昏开始至翌晨4时止,5时以前隐蔽完毕并切实检查。为了取得经验,19日只准备渡两个至三个师,第二晚再决定增加或减少。19日,当志愿军正式渡江入朝开始后,毛泽东又给中共中央中南局、华东局、西南局、西北局及各负责同志一封电报,要求入朝作战只做不说,不将此事在报纸上做任何公开宣传,仅使党内高级领导干部知道此事,以便在工作布置上有所准备。

  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浩浩荡荡,按西线、中线、东线三个方向秘密渡过鸭绿江,向预定作战地区开进。出动前,以团、连为单位召开誓师大会,提出了“打好出国第一仗”的口号,我军斗志昂扬,毛泽东充分肯定誓师会的做法,要求将志愿军誓师大会的誓词、口号和其他办法交给随后入朝的六十六军。”①..

  伟大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战争开始了,在毛泽东和党中央的果断决策下,中国人民高举反侵略的旗帜,展开了和美国侵略者的直接对抗。

  实践证明,毛泽东果断地决策出兵朝鲜完全正确。这个决策迎头痛击了美伪军的不可一世的嚣张气焰,挫败了美伪军的进攻势头,使美军在朝鲜的战略计划流于破产。决策出兵朝鲜这迎头一棒,使美伪军指挥者始料不及,大力震惊。韩国战史狼狈地写道:“就在这梦寐以求的国土统一即将成就的

  ①杜平:《在志愿军总部》,解放军出版社,1989年3月,第40页。①杜平:《在志愿军总部》第44页。时候,祸从天降,遭到了中共大兵团的进攻,战局发生逆转,我军不得不冒着朔风雪寒,饮恨全面撤退。”①狂妄不可一世的侵朝军总司令麦克阿瑟,曾经根本不相信中国有能力出兵朝鲜,即使有可能出兵,但他认为,中共已坐失良机,如果在8月份关键性的釜山战役之时,仅需派出二个师的兵力,即可扳成平局,但此刻已太晚了。因而他指示美军可以放心大胆北进。在三八线上,他指示美军第8集团军司令沃克和第10军司令阿尔蒙德,“所属的全部部队以尽可能快的速度向北推进。”他狂妄地宣称:消灭北朝鲜军队、平定全朝鲜,让士兵回家过圣诞节。但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打破了他的如意算盘,这位不可一世的将军的意志也不能不发生动摇。他在一份公开的发表的公报中说道:“我们一开始与之交战的北朝鲜部队已被消灭,或丧失了战斗力..,但现在一支新的生力军在与我们对垒,这支部队可能得到了大规模外国后备部队的支持,这个敌人可以垂手得到足够的后勤补给,但却处在我们目前军事行动的限区之外。”②看得出,这位从不认输的美国将军,面对从天而降的中国人民志愿军,不仅吃惊恼火,而且已惊惶失措了。

  毛泽东作出入朝作战的决策,体现了高度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的结合,也充分体现了中国人民不怕困难,不畏强暴和敢斗邪恶的无畏精神,同时,进行抗美援朝战争也是对美国向中国挑战的一个有力回答。正如美国学者所指出:既然美国(尤其是麦克阿瑟将军)想早一天检验中国的战斗精神,那么毛便决心迎击美国军队!①

  ①《朝鲜战争》第1卷,第1页。②小克莱・布莱尔:《麦克阿瑟》第353页。①袁明、[美]哈里哈丁主编《中美关系史上沉重的一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295页。
mym020
mym019
mym019
mym019
mym019
mym019



第五章 抗美援朝:与美国的直接较量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中国人民面临的紧迫任务,是迅速荡涤旧社会的污泥浊水,建设一个独立富强、繁荣昌盛的新中国。但是,美国在朝鲜发动了侵略战争,把战火烧到了新中国的大门口。这是对中国人民的严重挑衅和威胁,也是对中国人民斗争意志的严峻考验。毛泽东毅然决定,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目的,必须高举反侵略的旗帜,举行一场正义的战争,和美帝国主义面对面地直接进行较量,把美帝国主义打败。毛泽东在这场战争中,显示了他与美国帝国主义政策斗争到底的不可动摇的决心。他对美国帝国主义气势汹汹的侵略行径表示了极大的蔑视。他的不信邪、不怕压、敢硬顶的斗争精神,在抗美援朝中再次发扬光大。中国人民再一次充分显示了不畏强暴、英勇斗争、威武不屈的民族精神。经过解放战争和朝鲜战争,美国政府的决策者们认识了毛泽东和中共,对于毛泽东和毛泽东所领导的新中国,他们再也不敢轻率从事。
mym019
mym021
mym021
mym021
mym021
mym021



二、不打则已,打则必胜






  毛泽东彭德怀给美伪军的迎头一击毛泽东在谈到军事计划的制定时说:“认识情况的过程,不但存在于军事计划建立之前,而且存在于军事计划建立之后。”“如果计划和情况不符合,或者不完全符合,就必须依照新的认识,构成新的判断,定下新的决心,把自己的计划加以改变,使之适合新的情况。部分地改变的事差不多每一作战都是有的,全部地改变的事也是间或有的。”②志愿军入朝后,便遇到敌情迅速变化的情况,毛泽东、彭德怀根据新情况,果断地变更了原定的作战计划,准确抓住战机,指导中国人民志愿军夺取了对美伪军的首战胜利。

  10月19日,志愿军在向朝鲜开进之际,朝鲜内务相朴一禹在安东向彭德怀介绍了朝鲜的局势。他指出,朝鲜局势正在急剧恶化之中。17日,侵朝美军总司令麦克阿瑟下达了“联合国军第4号作战命令”,改变了原定美军第8集团军和美军第10军在平壤――元山蜂腰部汇合的计划,命令这两支部队继续急进,直到鸭绿江边。18日,美伪军队以三面包围的态势,向平壤发动强攻。下午,美伪军已突破了人民军的两道防线,在空军和炮兵的支持下,向平壤发起了总攻。当天,美军第1军的3个师占领平壤。20日,美军187空降团在肃川、顺川降落,企图切断自平壤北撤的朝鲜人民军的退路。从朴一禹介绍的情况看,美军进攻的速度,比毛泽东、彭德怀预料的要快得多。

  20日平壤陷落之后,美伪军以嚣张的气焰继续大摇大摆分兵冒进。至20日,西线伪第2军第6师为先头部队,向楚山和碧淹进击;伪军第8师跟进,以攻占熙川和江界,而尔后向满浦进击。伪7、8二个师已进至顺川、新仓里、成川、破邑一线,距离我预定的防御阵地球场、德川、宁边等地仅70至100公里;东线伪首都师已进占五老里、洪原等地,到达了我军预定防御地区。而我军已渡江的5个师仅进至鸭绿江南岸新义州以东的塑州、满浦地区,离进入预定防区尚有120――270公里。看来,我军要赶在美伪军之前进入预定防区,己不可能。

  毛泽东根据敌情的迅速变化,断然决定改变入朝前我军作战部署,不再是首先打防御战,而是争取有利机会打运动战。19日,他在与志愿军各首长的电报中,便有“站稳脚,寻机打些运动战”的初步指示。21日,他在与彭德怀和志愿军诸首长的二个电报中指示,根据敌情新变化,原有作战部署必须改变。“现在是争取战机问题,是在几天之内完成战役部署以便几天之内开始作战的问题,而不是先有一个时期部署防御然后再谈攻击的问题。”必须利用美伪军尚未察觉我军已经入朝,敢于兵分东西两路,分兵冒进的情况,抓住这个于我有利之机,精心布署,以运动战的形式,歼灭伪军三几个师,争取打好出国第一仗。他向诸首长分析敌情:伪首都师由咸兴向长津前进,伪3师似将进至咸兴。伪6师改由破邑向北,目的地第一步在德川,第二步可能向熙川。伪7、8两师第一步向顺川、军隅里、安州,第二步可能向泰川、龟城。以上五个师的最后目的地是鸭绿江界的新义州一线。估计伪首都师和伪3师要7天左右才能到达长津,然后折向鸭绿江边。据此,毛泽东指出,我军第一仗如果不打这两个师,那么只须用42军1个师的兵力在长津

  ②《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180页。地区阻击敌人即可。42军主力应放在孟山以南地区,即伪6师的来路,以便切断元山、平壤间的铁路线,钳制元平两地之敌,使之不敢北援,便于我集中3个主力军各个歼灭伪6、7、8等3个师。如果伪6师由破邑至德川路上能有朝鲜人民军一部作有力的阻击,则该敌可能要到10月24日或25日才能占领德川。如果我40军全部能于23日赶至德川宁远地区,则可以绕至伪6师的后方,让出正面给38军或39军使用,如果行动太迟,那么伪6师便有可能先占领德川。因此,关键在于运动神速,先敌之机。他指示13兵团司令部应即去彭德怀同志所在地点和彭总汇合在一起,并改组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部,以便部署作战。我军要不惜牺牲、不怕艰苦,以7至10天的时间,打好出国第一仗,争取全胜,以开始转变朝鲜战局。

  根据毛泽东的设想,我军应抓住时机,全歼冒进之伪6、7、8等3个师,以扭转战局。毛泽东的设想与彭德怀新的作战计划不谋而合。21日,彭德怀在与中央军委的电报中,提出必须改变原决心和部署,在运动中寻机歼敌的意见。在征求金日成首相同意之后,彭德怀、邓华作出集中3个主力军于西线作战,分别歼灭伪6、7、8师的布署:东线以42军的10个师加上1个炮兵团坚守长津地区,阻击伪首都师、伪第3师,以该军主力控制小白山地区,视情况再向孟山以南地区挺进。西线,以40军进至德川、宁边地区,38军进到熙川,39军进到泰川、龟城地区,尔后视情况寻机坚决歼灭当面之敌。我军必须先敌抢占熙川、长津两个战略要点,造成在云山、熙川地区围歼伪6、7、8师的态势。39军东进后,新义州、定州地段空虚,为防止敌人海上登陆,彭德怀电请中央军委让66军立即从天津出发开往安东,以1个师负责新义州、定州交通线,主力作为志愿军预备队。①..

  毛泽东高度重视首战必胜的意义,他密切注视朝鲜我军与美伪军态势的变化,精心考虑作战计划的实施和有关问题直至细节。21日20时,他与彭、邓一电报,指示应迅速抓住战机:(一)现得悉伪6、8两师20日经德川向熙川推进。(二)我40军欲先敌赶至德川时间上是否来得及,如不可能则似以在熙川附近地区部署为好。凌晨4时,他再与彭、邓一电报,提醒注意占领关键要地,注意隐蔽和司令部安全,要求:(一)请注意控制平安[南][平]安北咸镜三道交界之妙香山小白山等制高点,隔断东西两敌,勿让敌人占去为要。(二)敌人测向颇准,请加注意。(三)熙川或其他适当地点应速筑可靠防空洞,保障你们司令部的安全。同日,他写信告诉胡乔木,必须严密封锁志愿军入朝作战消息,外国通讯社如对志愿军有反映,请注意在四五天内不要登载在《参考消息》上。

  27日,毛泽东在接到彭德怀关于作战布署的电报后,立即与彭、邓一电报,同意彭、邓的部署,并进一步分析战况,对有关作战问题再次下达具体指示。毛泽东在电报中说:根据伪军2军团长20日16时30分称:第6师正集结顺川新仓里面,拟命其抵新义州。第8师正集结成川顺川间休整,但严禁抵顺川。伪2军团指挥所在三登。据此可以判断,如果在数日之内,敌机还没有发现我军的开进,那么伪6师将经新安州进至博川及其以西地区、伪8师将进奉军隅里及其以北地区,伪7师则在顺川作预备队。如21日伪6师、8师继续前进,则22日,伪6师可进至新安州,8师可能进到军隅里,为此,毛泽东要求我军行进必须尽量封锁消息,防止敌人察觉,以便利用有利时机消灭敌人。“因此我军行进路线必须避开定州、博川、军隅里一线及其以北约二十公里地区不走,而走以北路线,否则,就会过早被敌人发觉,敌将停止前进,或竟缩回去。而此次作战,则以在博川、军隅里一线及其以北地区围歼该敌为最有利。”

  ①洪学智:《抗美援朗战争回忆》第45―46页。

  关于美军情况,毛泽东指出,据有关情报称,美10军团的首都师,由咸兴向北青城推进,第3师集结咸兴,其军团部也在向咸兴移动。估计美军暂时不会去长津。为此,我军40军和39军在围歼伪6师、8师两师时,必须派一个师的兵力占领长津,并派兵控制妙香山、杏川洞、小白山等,以确实隔断东西之敌。当战斗紧急时,伪7师和在平壤的伪1师可能出动增援,因而也要作好打击的准备。毛泽东把侧重点放在打击伪军上,指示对美军暂时避其锋芒,并周密部署了围歼伪6、8师的计划。

  毛泽东决心要在志愿军入朝后,以一仗吃掉伪军2至3个整师的战绩,震慑伪军和美军,一举打出志愿军的赫赫声威,使美国帝国主义不敢藐视我英雄的中国人民军队,使朝鲜战局稳定下来。从22日到25日,他通过电报频繁向志愿军司令部发出指示,从各方面要求保证这一战略要求的实现。这些指示主要包括如下内容:

  第一,力争在吃掉伪军两三个甚至三四个师的有利条件下,采用包围城市的办法,置敌人于彻底的被动地位。毛泽东认为,彭德怀的作战方针是稳当的。我们应当从稳当的基点出发,不做办不到的事。他深知彭德怀指挥作战的特点,一是稳,二是韧。他欣赏彭德怀的长处,只有这样才能咬住敌人,抓住战机。毛泽东设想,如果首先能够做到在敌人完全没有预料到的情况下,向敌人发起突击,全歼敌人二三个甚至三四个师,那么就将打乱敌人的部署,使敌人处于被动的地位。如果我军能有效地利用夜间行军,避开敌军轰炸,并能继续进行野战,攻打敌人的许多孤立据点,除少数大城中我暂时无能力攻打外,其余地方的敌人均被我歼灭。如此,就有迫使美国和我进行外交谈判的可能,或者侍我飞机大炮的条件具备之后把这些大城市逐一打开。在这种情况下(在运动战及打孤立据点的作战中歼灭几个美国师及伪军师),即使美国再调5个至10个师来朝鲜,形势仍然于我有利。毛泽东强调,以上设想是否正确,有待于这次战役及几个月后的经验和证明。如果不能做到上述各点,形势将变得于我不利。因此,他要求,应力争在敌机炸扰下仍能保持旺盛的士气进行有力作战,力争在敌人从美国或其他处增调兵力到朝鲜以前多歼灭几部分敌人的兵力,使其增补赶不上损失。总之我们应在稳当可靠的基础上争取一切可能的胜利。看得出,毛泽东的基本设想是:通过首战全歼伪军几个师以求站住脚跟,然后采用我军一贯以占领广大薄弱地带包围大城市的作法,取得全局主动,以迫使敌人和我们坐下来谈判或利于我军最后决胜。这种指导思想,主要地运用了我军过去形成的经验和基本作战原则。

  第二,高度重视全歼伪1、6、8师的战略意义,要求充分发扬我军优势和一贯战法,保证将首次战役打好。毛泽东要求我军行军必须迅速,与敌人拼速度,“否则将失去先机”,拟于全歼的敌人,一定要“分数路出发包围攻击之”;要发扬连续作战和集中兵力的原则,“集中尽可能多的兵力,准备连续打几仗”;为了确保战略计划不至于过早暴露而影响全局战果,部队要注意“隐蔽集结”,要注意避免“与敌过早接触”,要注意在战役总攻发起前“避免和敌打响”;对于伪敌,要让出一些地方,以利于诱敌深入,特别是在敌人尚未发现我军的情况下,要“注意诱敌深入山地然后围歼之”;

  “我各部派遣远出之侦察队均要伪装朝鲜人民军,而不要称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借以迷惑敌人。”毛泽东对战役实施中的若干细节作了详细安排。

  第三,坚持首战暂时不打美军。25日,毛泽东指示彭、邓:美24师和英27旅一道已过新安州清川江,据说美军战斗力比伪军为弱,但第一仗似以打伪军为主为适宜。毛泽东认为尽管据说美军战斗力比伪军为弱,但在确实敌情不明的情况下,暂时不打以免胶着起来贻误战机。26日,他与彭、邓电报指示说:美24师英27旅已在新安州一带渡过清川江,请令39军勿去龙山[洞]宁边,暂时避开(如果可能的话)美英军,以免被其纠缠住,而应由泰川向云山及其以北方向前进寻找伪1师作战,与40军38军配合,首先歼灭伪1、6、8等师,然后再打美英军。如伪1师与美英军在一起则暂时也不要打伪1师、待伪6、8师歼灭后寻机再打该敌。26日,他指示彭德怀,应命令39军迅速进至云山温井线,以有力一部隔断伪1师与美英军的联系,以主力配合40军一部保证迅速歼灭伪1师,然后改向南面防御,待伪6师伪8师均被歼灭后,看情况再定对美英军作战的部署。毛泽东指示,暂不打美军,其目的是为求得在战役上速决,首先吃掉弱敌。他心目中的中心目标是打美军,但是在打美军之前必须弄清情况,取得经验,使我军有充分准备。

  毛泽东上述构想和部署,反映了他既高瞻远瞩,不拘泥于眼前和局部的深谋远虑的战略眼光,又反映了他冷静、科学、足智多谋的战术考虑。他深知志愿军面临的是凶恶的美国侵略军,必须大胆而谨慎,周密而果断,才能克敌制胜。

  25日,战场出现突然情况,使毛泽东的上述部署受到影响,不得不作部分改变。

  25日拂晓,伪第1师先头部队,在坦克大炮掩护下,以摩托化步兵开路,沿云山至温井公路北犯,进入志愿军40军120师360团阻击区域,遭到我军突然打击。与此同时,伪第6师第二团1个先头加强步兵营,由温井向北镇进犯,进至我118师354团在丰中洞、两水洞的埋伏圈时,在353团的配合下,被我军分割包围。将其大部歼火,活捉伪军数百人、美军顾问3名。当晚,40军118师、120师主力乘胜占领温井,切断已进至楚山、古场的伪2师第7团退路。这样,第一战役的序幕便拉开了。

  我军虽然旗开得胜,但是有可能过早地暴露了我军。而且敌人以师、团为单位分兵冒进,战线拉得很开,要集中兵力围歼敌人3个师有较大困难。彭德怀决定改变原作战方案,采取一个个包饺子的办法,把敌人分师分团包围起来吃掉。25日21时,他在致军委的电报中说:“敌以坦克数辆和汽车十数辆组成一支队,到处乱窜,我企图一仗聚歼两三个师甚困难,亦再难保守秘密。故决定以军和师分途歼灭敌之一个团和两个团(今晚己开始),求得第1战役中数个战斗歼灭敌一两个师,停止敌乱窜,稳定人心,是十分必要的。”①..

  毛泽东尊重战场的变化,充分尊重一线指挥员的决定。26日,他在与彭德怀、高岗的电报中肯定:“先歼敌儿个团,逐步扩大,歼灭更多敌人,稳定人心,使我军站稳脚跟,这个方针是正确的。”但他强调歼灭伪军三个师的计划不应改变,不如此不能震慑敌人。他指出:“我军第一个战役须确定以歼灭上述三个伪军师(即1、6、8师――引者注)为目标,分为几个大

  ①《毛泽东军事文选》注释5,第686页。小战斗完成之,然后再打美英军。”毛泽东此时认为,如有可能采用聚歼的办法消灭敌人二、三个师,仍然是最理想的目标。26日,彭德怀根据情况变化,决定放弃首歼熙山之敌的计划,以40军坚决阻击向温井进攻之敌,对伪6师第7团采取围而不歼的战法,引诱熙川、云川伪军6~7个团的敌人,然后集中38、39、40军将敌人围歼于云山以北。毛泽东极赞成此计划。28日,他在与彭、邓的电报中肯定:你们两个新的部署电都是好的,以115师及50军一部围击伪7团于楚山桧木洞之间(请注意于两三天内包围而不歼灭,让其大唤大叫),吸引1、6、7、8等四个师北援,以便主力聚歼。他指示,只要确实抓住古场、楚山的伪7团,使其不能逃脱,如此则伪1、6、8师非增援不可,我军便有仗可打。

  但是,敌人与我军对峙一天以后,大队龟缩不动,伪8师第10团仅两个营由熙川来援,伪8师主力仍在熙川、球场地区,伪1师也停止在云山以北地区,我军诱敌深入的意图没有实现。

  为此,彭德怀再次部署在云山地区将伪军第1师包围起来待机歼灭的计划,并对敌暂时实行围而不歼,吸引熙川伪8师来援,以便一齐聚歼。与此同时我40军经过一夜激战,于29日晨消灭伪6师和伪8师共4个营。由于38军在穿插过程中不能及时到达熙川,致使伪8师逃逸。鉴于此,彭德怀改而决定歼灭云山之敌。

  此时,伪第6师、第8师各两个营虽为我军全歼,但美伪军并未引起足够警戒。自从美军仁川登陆后,美伪军中弥漫的骄横气焰一直未消减。麦克阿瑟总司令部认为,中国军队只是“象征件的出兵”,“中国人在虚张声势,保住脸面,或仅仅是试图保护鸭绿江上的许多水电站而已。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从情报来源得到他们的大部队已进入北朝鲜的任何确凿的证据。”①麦克阿瑟把我军看做小打小闹,他调整部署,用美军代替吃了败仗的伪军,继续向北冒进。美第24师、英27旅分别进至龟城、宜川地区:美第1军骑兵第1师已从平壤调至云山,增援伪1师;伪8师退守球场,伪第7师东调球场、德川;伪第1师撤至宁边及东北地区,以保障和加强其侧翼;美第9军第2师由平壤北调安州地区,作为美军第8集团军预备队。

  根据美伪军的上述部署,彭德怀和志愿军司令部决定,实行战役迂回,结合正面突击的办法,集中于敌三倍的兵力,给予伪军致命打击,并视情况聚歼美英军。这是志愿军司令部第一次作出直接歼灭美英军的作战部署。

  30日,毛泽东回电同意直接歼灭美军。他肯定:“你们以全部歼灭当面敌人伪1师伪7师英27旅美24师及美骑1师一部及伪6师伪8师残部为目标是完全正确的。”与美军直接作战的决策便这样作出,这个决策具有历史意义,中美之间的对抗,由间接冲突,最终发展为直接冲突,中美两军在现代历史上的第一次交锋的帷幕迅速拉开。

  根据战役要求,为了确保集中优势兵力聚歼美军,31日,毛泽东致电志愿军第9兵团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宋时轮等,要求9兵团迅速开进朝鲜一个军,其余两个军接着开动,该兵团到达指定地点后受志愿军司令部指挥,“以寻机各个歼灭南朝鲜首都师第3帅美军第7师及陆战第1师等”。

  11月1日,我军向云山猛烈进攻,云山美骑1师第8团和伪军第1师第12团遭到致命打击。敌人的坦克、汽车被炸毁堵塞在公路上,美军士兵狼奔

  ①[美]小克莱・布莱尔:《麦克阿瑟》第350页。

  豕突,四处逃窜,战场一片混乱。志愿军总部政治部主任杜平回忆说:“美国兵从来未碰到过如此神速的猛扑,如此果敢的拼杀,一个个象患了‘撤退症’,争先恐后沿公路逃跑。”①杜平回忆美军的狼狈情况,完全符合实际。小克莱・布莱尔在麦克阿瑟的传记中,描写了美军遭到致命打击时的恐怖情景:“11月1日至2日夜间,中国人哨子和冲锋号齐鸣,俄制火箭齐放,向美军第8骑兵团发起了攻击,给该团造成惨重损失。遭此打击后,沃克停止进攻,撤到清川江一线。他向麦克阿瑟报告说,他遭到了‘组织有方、训练有素的生力军,其中一些是中共军队’的伏击。他缺乏食物、弹药,缺乏一切。”②至11月3日,我志愿军将被围之美第1师第8团之大部和伪军第1师第12团全部歼灭,取得辉煌战果,迫使美伪军全线大溃退。云山成为美军士兵第一个孤魂长眠之地。

  第1战役于11月5日结束。我军给伪第6师以歼灭性的打击,重创伪第1、第8师和美骑兵第1师,歼灭英军27旅一个榴弹炮营,共歼敌1万5千余人,把美伪军从鸭绿江边一直打退到清川江以南,粉碎了麦克阿瑟企图于“感恩节”前占领全朝鲜的计划,取得了第1战役的伟大胜利。

  志愿军歼灭美军的胜利,具有重大意义。美国作家罗素・斯泊尔指出,在麦克阿瑟看来,近代中国历史上各种军队都污七八糟,自从军阀混战以来这些军队从未有所改进。几百年来中国军队从未战胜过第一流的外国军队。因此,麦克阿瑟甚至希望中共军队会撞在他的枪口上。他在威克岛曾对杜鲁门宣称:“如果中共军队渡过鸭绿江,我将以人类历史上最大的屠杀来对付他们。”①为时不久,得到教训和惩罚的不是中共军队,而是麦克阿瑟。这位五星上将统率的所谓世界第一流的军队,可耻地败在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脚下。毛泽东和中共的仁义之师,旗开得胜,打出了军威和国威。毛泽东舒展开了他紧锁的眉头。

  毛泽东和柳亚子的词以“妙香山上战旗妍”结尾第一次战役给麦克阿瑟的美国侵略军以迎头一棒,但是这位傲慢、自负、目空一切的美国五星上将并没有清醒过来,他浅薄地认为中共大规模出兵朝鲜的可能性很小,美军面临的共军只是小股部队的骚扰而已,共产党是雷声大、雨点小,不可能派多少兵入朝。

  11月4日,麦克阿瑟在与杜鲁门的报告中,对中共出兵朝鲜的可能性作了如下分析:第一,中国共产党政府打算以其全部强大的军事力量进行干涉,在它认为适当的时机公开宣布这一行动。第二,它将隐蔽地给予军事援助,但是为了外交上的理由,尽可能地掩盖起事实的真相。第三,允许并唆使或多或少也算志愿的人员源源不绝地越过国境,加强并援助北朝鲜的残余部队,使他们能够为了在朝鲜保留一个名义上的立脚点而继续斗争。第四,这样的干涉,也是存在的,是因为他们相信除了南朝鲜部队外,联合国部队是不会在朝鲜的极北地区使用的。①..

  麦克阿瑟认为,第一种或然性代表一种具有最严重国际意义的重大决

  ①杜平:《在志愿军总部》第65贞。②小克莱・布莱尔:《麦克阿瑟》第35O―351页。①罗素・斯泊尔:《韩战内幕》,中国广播出版社,1990年,第171页。①《杜鲁门回记录》下卷,第446页。定。虽然这种可能性似乎已经很明显,但是,另一方面,也有很多和这种看法相反的逻辑上的基本理由,而且也还没有足够的证据,使人能够很快地同意这种看法。为此,麦克阿瑟决定,必须继续向北进攻,挽回美军在朝鲜的败局和面子。

  11月6日,麦克阿瑟决定轰炸鸭绿江的公路和铁路大桥,杜鲁门同意了他的决定。

  同日,麦克阿瑟发表公报,对我国进行大肆污蔑。11月11日,我国外交部发言人发表《关于我国人民志愿军援朝抗美是完全合理的正义行为的声明》,严厉驳斥麦克阿瑟,指出:麦克阿瑟的报告和奥斯汀的声明,从头到尾是歪曲事实,颠倒是非,装腔作势,藉以吓人。真正的事实是美国侵略中国领土,侵犯中国主权。中国人民有一切理由控诉美国政府对中国的挑衅与侵略。中国人民出兵朝鲜、志愿援助朝鲜人民反抗美国侵略,是出于义愤、完全合理和正义的行动。

  麦克阿瑟不顾中国人民的严正抗议,悍然出动大批飞机轰炸鸭绿江大桥。黑压压的美国飞机布满了鸭绿江天空,狂轰滥炸。据韩国战史宣称,到11月25日,美军及联合国侵略军共出动飞机72224架次,投弹共41127吨,发射火箭弹9585枚,炸毁铁路车辆和汽车7361辆,炸毁隧道79处。丹东市区60%成为废墟。

  麦克阿瑟兴高采烈地向华盛顿保证,他能够“阻止具有足够力量的增援部队跨过鸭绿江”,中共军队绝不会对他的部队造成任何真正的威胁。麦克阿瑟认为他的空中攻势已经奏效,便确定11月24日,感恩节的第2天再次发动进攻。11月7日,麦克阿瑟在东京与美国驻南朝鲜大使约翰・穆乔会晤时说:我们将发起攻势,在10天之内,就可以彻底消灭北朝鲜和中共军队。

  麦克阿瑟的进攻计划得到五角大楼参谋长联席会议批准。麦克阿瑟在西线部署了美军第2师、第24师、第25师和骑兵第1帅,英军第27、29旅,土耳其旅和南朝鲜第1、6、7,8等共8个帅零3个旅共13万余人;在东线美军共有第3、7及陆战第1师,南朝鲜首都师、第3师等,共9万余人。

  针对美军的部署,毛泽东和彭德怀决定再次给予敌人沉重打击。11月5日,毛泽东致电彭德怀、高岗、指出:我军必须争取在元山顺川铁路线以北区域创造一个战场,在该区域消耗敌人的兵力,把问题摆在元山平壤线的正面,而以德川球场宁边以北以西区域为后方,对长期作战方为有利。8日,彭德怀、邓华致电军委,提出:敌为牵制我主力,有沿清川江北进,配合其东线迂回江界企图,我以逸待劳,便于后方运输,拟仍以诱敌深入,各个歼击方针。9日,毛泽东回电,肯定“目前部署及下一步作战意图均很好,请即照此稳步施行”。毛泽东要求为确保歼敌之需,必须切实保证运输和粮弹供应。他明确指示,必须争取在本月内至12月初的一个月内东西两线各打一二个仗,共歼七八个团,将战线推进至平壤元山间铁路线区域,我军就在根本上胜利了。

  毛泽东强调,对于美军,为取得全歼的效果,必须集中数倍兵力对付之。12日,他致电彭、邓、朴(朴一禹):美军陆战第1师战斗力据说是美军中最强的,我军以四个师围歼其两个团,似乎还不够,应有一个至两个师作预备队,9兵团的26军靠近前线,作战准备必须充分,战役指挥必须是精心组织的。

  13日,毛泽东在周恩来为他起草的致斯大林的电报稿中,添写了一段话,强调指出:据我观察,朝鲜的战局,是可以转变的。现在我志愿军16个师在朝鲜西北战线方面,已给了敌人第一个打击,已经初步地立稳了脚跟,只要能再给该线敌人(8个师)以一个至二个较大的打击,就能将该线的防御局面改为进攻局面,而这是可能的。东北战线方面,我志愿军仅有两个师,敌人(5个师)还很猖獗,现在增派8个师去,准备给敌人一个打击,转变该线战局。毛泽东认为,目前美军对我大规模人朝作战还缺乏准确判断,麦克阿瑟骄傲横蛮,信铁不信气,十分藐视我军。骄兵必败,这正是我军聚歼美军之据。只要我军稍示其弱,迷惑麦克阿瑟,诱其深入便可抓住战机,予以痛击。

  毛泽东、彭德怀采取示弱诱敌的办法,使美军骄纵大意,盲目深入。志愿军前线各部队采取了一系列诱敌措施:开始逐步减少节节抗敌的时间,使敌军误认为我军军力不支;在撤退的路上丢弃一些缴获的破旧器材和枪支,使敌人误认为我已溃不成军;我转入侧翼和山区的部队,严密伪装,保持行动肃静。①所有这些措施收到了诱敌深入的良好效果。罗素・斯泊尔认为,志愿军的这些行动,助长了麦克阿瑟再次复生乐观情绪。在最为关键之际,中国军队突然无影无踪了。11月6日黎明前,驻守在清川江北部美第8集团军防线前部的澳大利亚军队,遭到了中国1个师的不断攻击。但是,天刚破晓,攻击即完全停止了。这些部队沿山岭向北撤退,突然难以置信地神秘消失了。中国军队的士兵轻装前进,利用黑夜行军,白天则小心地隐蔽起来。他们隐蔽如此巧妙,似乎钻人了地下。美国空军对北朝鲜的狂轰炸滥炸,杀死了无数平民,但对中国军队没有造成值得一提的损失。麦克阿瑟再次向鸭绿江挺进,他认为中国军队已经离去。他拥有10万之众的军队,可以将敌人陷入中国边境狭长地区的钳形包围之中。麦克阿瑟的狂妄和轻率使他的失败不可避免。

  为了扩大我军政治影响,并进一步迷惑敌人,彭德怀、杜平等志愿军司令部首长决定释放一批美伪军战俘。毛泽东当即批准了这个决定。18日,他在与彭、邓、朴的电报中说:(一)你们释放一些俘虏很对,应赶快放走,尔后则应随时分批放走,不要请示;(二)敌方对我实力还认为是六万至七万人,“并不是一个不可侮的势力”,这点对我有利;(三)美英法对我毫无办法,悲观情绪笼罩各国,只要我军多打几个胜仗,歼灭几万敌军;整个国际局势就会改观。毛泽东强调诱敌深入必须成功,给敌人一个沉重打击,以振奋国际社会主持正义的舆论。24日,毛泽东电示彭德怀等志愿军司令部首氏,肯定我军释放俘虏的作法说:你们释放俘虏的行动,已在国际上收到极好的效果。请准备于此次战役后再释放一大批,例如三四百人。

  22日,他为中央军委拟发给志愿军第19兵团和华东、中南、西南、西北、华北各军区的电报,要求19兵团及各军区部队,必须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使其在物质上、思想上都要有充分的准备。特别是要鼓舞士气,清除对美军战斗力作过高估计的片面认识,敢于和美军打硬仗。他指示将开进入朝的19兵团首长及各军区首长:你们应在19兵团部队中进行充分的思想动员,要有同美国人作战的高度的思想准备,要准备克服各项可能的困难,只要能如此,美国人是可以战胜的,美国军队比起蒋介石某些能战的军队其战斗力还要差些。至于装备等项待你们到达山东后当为你们解决。各军区,特别是华东、

  ①杜平:《在志愿军总部》第80页。华北、华南,同样须对部队进行打美国人的教育,提高斗志,准备随时打击侵略者。

  11月24日清晨,天空晴朗,麦克阿瑟展开了全线进攻。美第8集团军气势汹汹,在大炮坦克飞机的掩护下蜂涌而来,在几乎没有遭到抵抗的情况下前进了12英里。但是惩罚的铁拳迅猛击来,25日,我志愿军展开了全线的猛烈反攻。小克莱・布莱尔写道:

  “但是11月25日天黑不久,灾难降临了。约二十多万中国人穿插沃克的第8集团军与阿尔蒙德的第10军之间的空隙,向第8集团军的右翼――韩国第2军发起了攻击。韩国部队崩溃了,仓皇逃跑,使中部美国第9军暴露出来。第9军先是收缩,然后坚守,最后撤退了。在左边,第1军和第9军一起后退。两天后,11月27日,在东部战场,另一支中国集团军攻击了第10军――奥利佛・史密斯的第1陆战师,中国军队插到背后,将海军陆战队围困在楚新水库地区。事情很快就十分明显了,联合国军遭遇的是第一流的军队。令人十分吃惊的是,中国人纪律严明,指挥有方。沃克的第8集团军被这突然袭击完全打晕了头,很快开始全线后撤。”①..

  志愿军铁拳对美军的打击,使麦克阿瑟惊惶失措。这位从不认输的美国五星上将在与华盛顿的报告中说:投入北朝作战的中国军队是大量的,而且数量在继续增加,打着志愿或其他旗号进行小规模支援的任何借口再也站不住脚了。我们面对的是一场完全新型的战争。他向参谋长联席会议提出增派援兵的紧急请求。他说:本职指挥的小小部队,在不宣而战的情况下面对着整个中国。

  当麦克阿瑟清醒过来,向美国五角大楼提出增兵的请求时,毛泽东要求志愿军乘胜追击,给予美军以歼灭性的打击,争取大胜。28日,他致电彭德怀、邓华等志愿军司令部诸首长:(一)庆祝你们歼灭伪2军团主力的大胜利。(二)目前的任务是集中我42军38军40军39军歼灭美骑1师第2师第25师等三个师的主力。只要这三个师的主力歼灭了,整个局势就很有利了。毛泽东强调,这是很重要的一仗,务必打好。同日深夜,毛泽东再次致电彭德怀、邓华等志愿军司令部诸首长,要求高度重视,充分认识此役的军事意义和政治意义,必须抓紧战机,达到战役预定目标。他指出:你们11月28日给西线各军电及同日15时给9兵团电均是很正确的。此次是我军大举歼敌根本解决问题的极好时机,西线争取歼灭5个美英师及4个南朝鲜师,东线争取歼灭两个美国师及1个南朝鲜师,是完全可能的,整个战役准备打20天左右,分为许多个大小作战,中间包括几次小休整,每次少者一天二天,多者三天四天,整顿队势,接着再打,这样就全体说来,牺牲反会比较少一些,比较更节省一些。望你们鼓励士气,争取大胜。

  志愿军以同仇敌忾之势沉重打击美军。第38军113师急速行军插至三所里,切断敌人由军隅里经三所里向顺川逃跑的退路,接着113师占领龙源里,把敌人退路彻底堵死。我军完成了对美第2、第25师及土耳其旅余部和美骑1师、伪第1师各一部的三面包围。从29日起,龙源里、三所里激战猛烈进行。我39军、40军也分别得手,歼灭大量敌人。113师在三所里、龙源里阻击敌人取得辉煌成绩。12月1日,美第8集团军司令沃克命令围困于三所里和龙源里的美军向安州方向突围,敌人丢弃一切辎重,仓皇逃命。

  ①小克莱・布莱尔:《麦克阿瑟》第358页。西线我军经过激战,歼敌伪7师、伪8师和土耳其旅大部,给美第2师、第25师歼灭性打击,重创美骑1师,缴获大量武器物资。东线我军经过数日奋战,消灭美陆战第1师1个团大部和伪首都师1部。

  11月30日,杜鲁门在美军惨败的情况下,威胁要使用原子弹。但毛泽东毫不理睬他的讹诈性威胁。12月2日,毛泽东以军委名义致电彭、邓等首长:“庆祝我9兵团两次歼敌大胜利”。指示我军乘胜前进,将主力移至平壤元山间作战。

  同日,毛泽东致电天津市工商界李烛尘等人,高度赞扬天津工商界举行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示威大游行的正义行动。他指出,天津工商界42989位爱国同胞的示威大游行,是人民群众对美国侵略政策认识的一次大提高。你们认清了美国帝国主义者发动侵略中国和朝鲜的反动本质,你们不受他们的欺骗,不怕他们的恐吓,坚决地站在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立场上,并在11月30日举行了正义的示威游行,这是值得欢迎的。美国帝国主义者对于中国人民做了很多的欺骗宣传,一切爱国者都不应相信这些欺骗言论。美国帝国主义者侵略朝鲜,侵略中国的台湾,轰炸中国的东北,并使用各种流氓手段恐吓中国人民,一切爱国者都应有决心反抗美帝国主义的侵略,并不受他们的恐吓。中国人民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志愿军的英勇行动,是值得赞扬的。

  毛泽东为广大工商界爱国觉悟的提高和对美国帝国主义侵略政策的认识的提高感到由衷的高兴,他认为这是中国人民一定能战胜美国侵略者的根据所在。早在11月12日,他就在北京市委关于抗美援朝运动开展情况的报告上批示,要求全国加强对抗美援朝认识的教育,象北京市委所做那样,肃清美帝国主义在华的影响,肃清部分群众中的崇美、恐美心理,组织群众支援抗美援朝战争,并随时纠正抗美援朝运动中所发生的偏向。现在,他看到全国各界群众抗美援朝觉悟大提高,抗美援朝运动热火朝天。他高度赞扬中国人民革命精神的又一次大焕发。他向全国人民提出了建立一条反帝国主义统一战线的任务:全国工人、农民、知以分子及工商业家,凡属爱国者,一致团结起来,反对美帝国主义的侵略,是完全正确的。我希望全中国一切爱国的工商业家,和人民大众一道,结成一条比过去更加巩固的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统一战线,这就预示着中国人民在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神圣斗争中一定要得到最后胜利。

  12月3日,毛泽东致电彭、邓等志愿军首长,要求再次采用围敌诱援的办法,引诱增援敌人出动,予以围歼。电报说:我兵团数日作战,已取得很大胜利,不但在下碣隅里地区将陆战第1团及其他数部增援队基本歼灭,而且在新兴里地区将美7师1个多团完全消灭。敌方在数日内可能增援的部队,只有两个李承晚师和美7师1个多团。如我军能将这些增援部队各个歼灭,在朝鲜战场上将起很大变化。因此,(一)请宋、罩考虑,将26军迅速南调,执行打援任务;(二)对柳潭里地区之敌,除歼灭其一部外,暂时保留一大部,围而不歼,让其日夜呼援,这样便可吸引敌人一定到来,使我有援可打。如果柳潭里地区之敌被我过早歼灭则援敌一定不来了,他们将集中咸兴一带,阻我南进,对我下一次作战不利。

  毛泽东认为,如果能再围歼伪军两个师和美军1个团,进一步扩大战果,便可以大大稳定朝鲜局势,迫使美军停止进攻。在打援作战中,要沉得住气,不宜过早歼灭被围之敌。他进一步发挥了我军在辽沈战役中围锦打援的办法。

  12月4日美伪军在我沉重打击下,大肆溃退毛泽东指示我军应乘胜追击,派1个师或1个师的主力,向平壤前进,相机占领平壤。

  志愿军的伟大胜利使毛泽东兴奋不己。这种胜利大长了人民的志气,大灭了敌人的威风。他抑制不住兴奋的心情,挥毫亲自草拟战报,要胡乔木立即登报、广播,让全国人民和全世界人民知道。新闻稿指出:在这次战役中,“美国侵略军的第2师、第25师、土耳其旅、李承晚匪军的第6师、第7师、第8师等部,受到了歼灭性的打击,各该部残敌,均向南狂奔逃命。在此次作战中受打击较少的美侵略军骑兵第1师、步兵第2师、英澳第27旅及李承晚匪军第1师等部,则交番掩护,节节南逃。英勇的朝鲜人民军和我国人民志愿军全线追击,业己占领安州、新安州、价川、肃川、战川、江东等城。东线方面,被朝鲜人民军及我闰人民志愿军在咸兴与北面长津湖一带地区所切断和包围的美侵略军陆战第1师、步兵第7师两个师的主力,已被歼灭一大部分,残敌继续被歼击中。又咸兴与向北面增援的敌军,已被数次击溃,并受到了歼灭性的打击。侵占城津、清津及鸭绿江边惠山镇等处的美侵略军步兵第7师1个团及李承晚匪军的首都师、第3帅等部,正在慌忙地向咸兴、元山方向逃窜。东西两线敌军,恐慌万状,急于逃命。平壤城内之敌,正在罪恶地屠杀人民,焚毁物资及该城发电设备,大火弥漫平壤城。朝鲜人民军和我国人民志愿军正向平壤方向攻击中。”①..

  这是毛泽东在抗美援朝中亲自草拟的第1份战报,足见毛泽东对这次朝中军队伟大胜利的高度重视。这份战报成为毛泽东对美国侵略政策的一份应战书,表明了他极其蔑视外强中干的美国侵略军的英雄气概。12月5日,美伪军不战而丢弃平壤,撤至三八线一带。6日,朝中军队解放平壤。毛泽东以无比兴奋的心情再次草拟战报新闻稿,向全世界宣布平壤解放。他写道:朝鲜人民军和我国人民志愿军本日解放平壤。美国和其他国家的侵略军以及李承晚匪军残部,向平壤以南溃退。朝鲜人民军和我国人民志愿军的正规部队,于十二月六日下午二时进入平壤城。①..

  收复平壤标志着第二次战役胜利结束。毛泽东在战报新闻稿中,第一次使用人民志愿军的“正规部队”的提法,公开了我军入朝作战部队的实力,以此警告麦克阿瑟,如果麦氏胆敢把我志愿军人朝视作儿戏,只能遭致失败的可耻下场。

  第二次战役,我军取得了伟大胜利。但我们也付出了代价和牺牲。在中美这场短兵相接的对抗中,我志愿军战士受饥挨饿,在冰天雪地下,不惜英勇牺牲以消灭敌人。毛泽东为中朝人民的安宁、为世界和平也贡献了他的长子毛岸英。12月25日,就在志愿军打响第二战役的第1天,美机轰炸志愿军总部,毛岸英不幸牺牲。

  按照彭德怀的说法,毛岸英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的第一个战士。在毛泽东作出由彭德怀任志愿军司令员率军赴朝时,毛岸英便第一个找彭德怀报名到朝鲜参战。那时他在北京机器总厂任党总支副书记,刚结婚不过一年。他要求到朝鲜前线去经受战火的锻炼,毛泽东支持了他的请求。

  毛岸英这个中国人民优秀的儿子,早在1942年反法西斯战争处于关键时刻时,他便给斯大林写信,要求到前线参加反法西斯的战斗。他写道:“我爱苏联就象爱中国一样。我不能眼看德国法西斯的铁蹄蹂躏您的领土,我要替千千万万被杀害的苏联人民报仇。我坚决要求上战场,请您一定批准我的请求!”

  ①《人民日报》,1950年12月5日。①《人民日报》,1950年12月7日。

  毛岸英作为第一批渡江入朝战士,被分配在志愿军总部工作,担任彭总的秘书和俄文翻译。12月25日,几架美军轰炸机向我志愿军总部投掷了凝固汽油弹,毛岸英和高瑞欣参谋来不及撤出办公室,被烈火包围,不幸以身殉职。

  彭德怀司令员在回国向毛泽东汇报工作时,向毛泽东汇报了毛岸英牺牲的经过,以及他的忠骨埋在志愿军总部驻地的简要情况,毛泽东听后沉思良久,掐着指头数了一遍,点点头说:

  “岸英刚满28岁,他尽到了自己的责任。”“革命战争,总是要付出代价的。为了国际主义,反击侵略者,中国人民把自己最优秀的儿女,组成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牺牲了多少个优秀战士,岸英是属于革命烈士中的一员。你回去要讲,岸英是志愿军的一名普通战士。至于岸英的遗体没有运回国内,埋在朝鲜的国土上,体现了我们与朝鲜军民同甘苦、共患难的革命精神,也说明我们中朝两国人民的友谊是用革命烈士的鲜血凝成的,你们做得对、做得很好。”①..

  毛泽东的儿媳刘恩齐因岸英的去世万分悲痛,毛泽东这个通达宇宙、胸襟博大的伟人,没有用一般的语言去安慰她。他抄录了李白的诗句送她: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是啊,宇宙天地万物流转,个人在其间仅一尘埃而已。唯有将自己的生命融于宇宙,顺乎宇宙之规律,才能永生!在毛泽东看来,惩罚那些把自己的欢乐建立在千百万人的流血死亡基础上的战争刽子手,不正是为万民争存,顺乎宇宙之规律吗!

  毛岸英的牺牲,丝毫也动摇不了毛泽东教训美国侵略者的钢铁意志。他把对儿子的思念和个人痛苦深深地埋在心中,集中全付精力指挥这场中美军队历史上的大对抗。他为志愿军的胜利感到欣慰,高度肯定这些胜利的深远意义。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他说,“这次战争,我们本来存在三个问题:一、能不能打;二、能不能守;三、有没有东西吃。能不能打,这个问题两三个月就解决了。敌人大炮比我们多,但士气低,是铁多气少。”

  “铁多气少”,这是毛泽东对美国军队士气的评价。这个评价既是实事求是的,又是充满了革命豪气的。美国钢铁再多,如果士兵没有士气,不是也必然败北么!毛泽东拿起老友柳亚子先生写赠的词《浣溪沙》仔细欣尝:白鸽连翩奋舞前,/工农大众力无边,/推翻原子更全圆。/战贩集团仇美帝,/和平保垒拥苏联。/天安门上万红妍。/毛泽东读罢,不禁诗兴大发,欣然命笔和柳亚子原韵写成《浣溪沙》一首: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