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生产资料所有制方面的社会主义革命,基本上完成了,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已经建立起来,“谁战胜谁”的问题有利于社会主义地解决了,剥削阶级正在彻底消灭。1957年,由于击溃了资产阶级右派分子,在政治思想战线上也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
在中国,过渡时期生产关系方面的任务已经解决了。过渡时期的发展生产力,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以及建立社会主义物质生产基础方面的任务,一定会在最近两三个五年计划期间完成。只有解决了技术改造方面的这些任务之后,中国的社会主义社会才完全建成。
――摘自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
[毛泽东读书的笔记和谈话]
建设社会主义,原来要求是实现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科学文化现代化,现在要加上国防现代化。
――摘自毛泽东1959年12月至1960年2月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谈话(见《党的文献》1993年第4期)
[解析]
“教科书”写道,到1957年中国已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过渡时期的生产关系方面的任务已经解决了。发展生产力的任务一定会在两三个五年计划期间完成,毛泽东对“教科书”的写法表示了不同的意见。在“教科书”关于“谁战胜谁的问题有利于社会主义地解决”和“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等处,毛泽东画了横线并在旁批道:“当时我们自己也只是说取得了决定性胜利。”显然,毛泽东认为’教科书”的写法不确,是讲了过头话。关于发展生产力问题,毛泽东把建设社会主义的内容归纳为四个现代化,即: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科学文化现代化、国防现代化。并认为:“在我们这样的国家,完成社会主义建设是一个艰巨任务,建成社会主义不要讲得太早了。”
在1956年以前,毛泽东在论述过渡时期总路线时,一直是把目标定在“建成”社会主义上面。1954年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的讲话,1955年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的讲话,毛泽东一次又一次地提出,要花三个五年计划的时间为建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打一个基础,经过十个五年计划的时间建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1956年党的八大期间,毛泽东在会见外国共产党代表时曾说,中国的前途就是搞社会主义。要使中国变成富强的国家,需要五十年到一百年的时光。中国是一个大国,它的人口占全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但是它对人类的贡献是不符合它的比重的,将来这种状况会改变的。
1958年“大跃进”“穷过渡”的惨痛教训使毛泽东开始深入思考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问题和社会主义社会发展阶段的问题。在第二次郑州会议上,毛泽东再一次提出究竟什么叫建成社会主义的问题,他认为,中国到建成社会主义要经过一系列阶段。完成农业机械化、电气化、国家工业化等等任务,还只是第一阶段,以后还要有第二、第三个提高的阶段,逐步完成社会主义建设。这个时期,毛泽东不仅是从生产关系的关头程度来考察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而且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来规定社会主义的阶段特征。他把建成社会主义的标准规定为工业、农业、科学、国防四个现代化,使得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更加明确,更加激发中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和创造精神,这说明,在探讨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实践中,毛泽东对于建成社会主义的认识在不断发展和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