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世纪的中国历史风云,是与毛泽东的名字紧密相联的。为纪念毛泽东诞辰100 周年,我们倾吐心血,凝成此书,献给这位历史伟人。
一
毛泽东诗云:“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在中国历史上,只有毛泽东,才在政治、军事、思想等诸多领域,独领风骚。他的一生,曾主宰过中国的命运,影响过世界的风云;他的精神品格,曾是时代与民族的人格化身;他的思想,曾塑造过一代乃至几代中国人的心灵;他曾被人民尊崇为紫气东来、灵光四射的神。
中国人民把毛泽东推上神坛,自有其历史的原因。在中国近代史上,为了重振民族雄风,拯民于水火,多少仁人志士,前仆后继,留下悲歌曲曲:洪秀全铁马金戈,浴血沙场;康有为奋笔疾书,维新变法;孙中山奔走呼号,革命图强,如此等等,都未能实现民族夙愿。毛泽东接踵而起,卧薪尝胆,唤起民众,使中国摆脱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屈辱地位,继而带领中国人民,艰苦创业,奋发图强,力图使中国跻身于世界民族之林。正是这种伟大的历史功绩,民众欢呼他为“人民的大救星”。
但毛泽东毕竟不是神,而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在革命的历史进程中,在他的晚年,也犯过严重错误,给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造成过重大损失。对此,一场真理标准大讨论,开始了对这位历史巨人的功过评价,使毛泽东从天上回到人间,从神还原为人。对毛泽东的研究,呈百花竞放之态。在这种研究中,有不少客观分析评价的力作,新见迭起,启人心思。但也确实存在轻薄为文的现象,引起了人们的思想混乱。
时隔不久,一股“毛泽东热”在中国大地悄然兴起,人们悬挂毛泽东的像章,聆听毛泽东的颂歌,搜集毛泽东的著作,抢购有关毛泽东的传记作品,进行各种纪念活动,组织毛泽东著作学习小组,如此等等。如果说60 年代人们对毛泽东的崇拜,可以称之为造神运动的话,那么,现实的“毛泽东热”蕴含着怎样的社会心理呢?
一是出于对恢复党的优良传统的期望。毛泽东终生提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他以此为宗旨,要求共产党人与人民群众始终保持着血肉联系;他以身作则,将自己的整个生命都献给了人民,一生保持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严格要求自己的亲属子女,不许他们享受任何特权。此种遗风余韵,与现实的某些现象构成强烈的反差,令人们怀念不已。
二是出于对社会风气好转的期望。毛泽东的伟大功绩,不仅在于建造了人民政权,而且在于根治了旧社会遗留下来的浓疱烂疮,荡除了一切社会丑恶现象,人民安居乐业,精神奋发。现在人们把毛泽东的画像挂在车上,供上神坛,以取代钟馗,驱“鬼”祛“邪”,免遭横祸,平度安康,期望着社会秩序的根本好转。
三是出于对毛泽东成功奥秘、人格力量源泉的探索。在现代西方思潮不断涌入的背景下,青年学生欣赏萨特、弗洛伊德、尼采,企求从中寻找“自我选择”、“自我实现”的出路,他们经历了一段心灵探索之苦,体验到无论是萨特,还是尼采,要么与中国现实相悖,要么与以集体为本位的社会价值取向格格不入,“自我设计”不成,于是他们寻找毛泽东。
然而,所有这些,多偏重于情感,缺乏理性认识。现代中国人对于毛泽东,应该弱化情感倾向,强化理性思考。不是要寻找毛泽东,而是要认识毛泽东。从情感出发,容易导致崇拜,甚至连伟人的错误也予以接受,无益于人们保持清醒的头脑。要理解、认识毛泽东,就需要对毛泽东这位历史巨人一生的理论与实践、经验和教训,从具体的历史条件之中,进行认真的研究与总结。
这是一个艰巨的任务,也是研究者的历史责任。我们试图为此尽点微薄之力。
二
本书的任务,是对毛泽东整个革命生涯,即从早期到晚期,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形成的思想主题,进行历史渊源的探索,以展示毛泽东的思想形成、发展的历史轨迹。
所谓毛泽东思想的历史轨迹,不是简单地概括毛泽东在各个历史阶段中所提出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具体内容,不在于叙述毛泽东经由的历史事件的一般过程,而是要透过这些具体历史事件去考察毛泽东的基本思路,揭示毛泽东思想的来龙去脉。显而易见,本书所确定的研究对象,与通常所理解的作为全党指导思想的“毛泽东思想”这一概念,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从联系来说,所谓科学意义上的“毛泽东思想”,“体现在毛泽东全部的科学著作中”,因此,理所当然地属于我们研究的范围。反过来说,通过揭示毛泽东思想发展的历史轨迹,可以深化理解和认识科学意义上的“毛泽东思想”。从区别来说,我们所确定的研究对象主要是毛泽东个人的思想发展,虽然也旁及中国共产党其他领导人的见解对于形成毛泽东某些思想的作用,但毕竟偏重于毛泽东个人,而不是“集体智慧”的总汇。同时,既然以毛泽东个人为研究对象,那么,这里所要描述的毛泽东思想发展轨迹,在时间跨度上既要追溯到毛泽东的早期,又要延展到毛泽东的晚期;从内涵上来说,既包容了科学意义上的“毛泽东思想”,又涉及了毛泽东早期的“非科学”成分和晚年的一些错误思想。
毛泽东思想发展的历史轨迹,主要是在社会历史背景与革命实践、各种文化渊源以及个人文化心理素质等各个方面的交融互合中展示出来的。因此,在研究过程中,以下三个方面是我们所特别注重的:
一是社会历史背景与革命实践,这是毛泽东思想产生、发展的客观基础。任何思想的形成,总有其现实的根源,是对现实问题的反映与思考,不论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毛泽东一生经历了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各个历史时期。社会历史实践的进程规定了毛泽东思想发展辚辚相接的各个阶段的主题。他思考的焦点,他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方式,都是与现实实践、社会历史背景紧密相关的。早期革命志向的萌芽发展,中期关于中国革命理论的精心设计,晚期的理论与实践及其失误,都可以从现实中找到制约因素。当然,社会历史背景中的世界风云,共产国际运动的种种因素,都是不容忽视的。
二是各种文化渊源。任何思想,“都具有由它的先驱者传给它而它便由以出发的特定的思想资料作为前提。”①中国近现代社会是古今中西文化汇合冲突的时代,毛泽东对中西文化具有自己的独特见解,总的观点是批判吸收,在西学中,他早期吸收各种新思想,后来接受马克思主义,在延安时期曾发奋读书,艾思奇、李达等人翻译和介绍的马列主义著作,一再批读,即使晚年日理万机,也拨冗研读苏联《政治经济教科书》。因此,马克思主义,尤其是其中的阶级斗争学说、唯物辩证法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源头。另一方面,毛泽东又浸染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对传统文化的兴趣至老不衰,其熟练程度也为行家们所折服。他总是从中吸取养料,获得灵感,运用于现实。无论是延安时期的皇皇大论,抑或是晚年的即兴讲话,对传统典籍,旁征博引,妙语连珠。毛泽东对各种文化渊源的吸收、选择和运用,既有极为成功之处,也有一些消极因素,对其思想发展轨迹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三是个人素质。个人素质对于主宰一个时代的思想意识来说,是偶然的因素。但如同历史进程中的偶然因素不可忽视一样,思想家的个人素质对其思想的产生与发展的影响更显得重要。例如,毛泽东出身农民,他的生活环境,他对贫苦农民的深切了解与同情,对于认识农民在中国革命中的作用就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又如,就毛泽东思维结构来说,具有二重特征:一方面是求实态度,另一方面则是高扬理想、伦理意志与主观能动性,二者结合,相互制衡,在中国革命的特殊环境――复杂而又艰苦的斗争中,获得互补效果。但晚年失衡,弱化一面而强化另一面,造成严重失误。所以,毛泽东的个人素质对毛泽东思想发展来说,也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从上述三个方面的相互作用中,运用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观点,动态地把握和揭示毛泽东思想发展的历史轨迹,是本书力求达到的目的。
三
当毛泽东降临人间的时候,中国已处于瓜分豆剖的民族危机之中。为了寻找中国的出路,各种社会思潮纷至沓来,中西文化汇合冲突,激起了中国历史的层层巨浪。作为时代的弄潮儿,毛泽东南北奔波,上下求索,开始了探求救国救民道路的历程。
探索伊始,在思想上,一方面,由于农家传统、封建教育的制约,西方社会思潮的影响,他思想上经历了“无我论”、“唯我论”、“无政府主义”、“改良主义”的急剧变化。另一方面,由于农村艰苦环境的熏陶,长期的、多样的社会实践的磨练,马克思主义的影响,他终于看透了,中国“政治腐败已甚,暮气已深,改良一途,绝无希望”,终于找到了马克思主义道路。自此,实现了由唯心论到辩证唯物主义,由民主主义者到共产主义者的转变。但是,马克思主义并没有为中国革命提供现成的答案。如何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找到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成为毛泽东思考的一个重要课题。他身背雨伞,脚穿草鞋,深入城乡,调查研究,组织建党,从事工运。中国的国情、历史的经验、实践的教训,给予他以新的启示,使他把革命的视角投向了农村。思想的闪光,一旦射入这个园地,这片沉睡的古老土地,立即焕发出革命的勃勃生机。红旗卷起农奴戟。如火如荼的农民运动,成就了多年来未曾成就的革命大业。
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被逼上梁山,把秋收起义部队带上井冈山。在以农民为主体的小资产阶级汪洋大海包围的革命队伍中,如何避免重蹈历史上农民起义占山为王、落草为寇的覆辙,这是摆在革命面前的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毛泽东紧紧抓住用无产阶级思想建党建军这个根本原则。他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以强大的思想政治工作为手段,建立了一支新型的人民军队,把军队置于党的绝对领导之下,保证了军队的无产阶级性质。他用无产阶级思想建设党的队伍,批判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保证了党在革命中的领导地位。他以此为基础,积极地开展土地革命,进行根据地的政权建设,从而提出了以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解决了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问题,开创了“星火燎原”的新局面。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 卷,第468 页。
然而,日本帝国主义的入侵,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毛泽东以民族利益为重,确立抗日救亡的政治新主题。他率领工农红军,“万里崎岖,为国效命”,跨越千山万水,历尽人间艰辛,转战陕北。他处在民族斗争和阶级斗争的急流旋涡之中,审时度势,力挽狂澜;思骋神驰,宏论连篇,开始了以全面总结我党历史经验为内容的理论建树的黄金时期。
他追溯我党的血战史,预测抗日战争的未来,愤笔疾书,写了《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论持久战》等宏篇巨论,建构了独特的军事体系,在马克思主义军事园地里,培育了一朵瑰丽的奇葩。
他重游一直眷恋的哲学领域,将政治路线、军事战略置于哲学的殿堂,凝炼成《实践论》、《矛盾论》等赫赫大作,确立了我党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他俯瞰中国社会纷繁复杂的现实,深刻地揭示了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逻辑进程,新民主主义的理论应运而生。设定了中国革命的两篇文章,绘制了中国革命发展的胜利蓝图。为了实现这幅蓝图,他制定了人民至上的伦理准则,规定了文艺的正确方向,开展了以整顿“三风”为宗旨的整风运动。..至此,毛泽东作为一个集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革命家于一身的民族巨人出现在中国的政治舞台上。正是这种民族巨人的形象,使他成了全党折服、人民敬仰、共产国际承认、敌人惧怕的无产阶级的革命领袖。
革命的领袖地位和非凡的智慧胆略的有机结合,形成了巨大的权威力量。毛泽东指挥千军万马,与蒋介石反动派展开了中国两个命运的大决战,辽沈战役扼其颈,平津战役捉其尾,渡江战役追其穷,在中国大地上运作了波澜壮阔的战争奇观,创造了人类战争史上空前的伟绩。从此,结束了蒋介石在中国的统治,宣告了中华民族的新生。
毛泽东居功思危。在他看来,革命的胜利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今后的路更长,事业更伟大。他一再告诫全党,不能居功骄傲,要防止糖衣炮弹的袭击,要保持革命战争年代那股劲,要不断革命,将革命进行到底。
毛泽东在建立人民政权后,运用政权的力量横扫一切污泥浊水,整治旧社会遗留下来的浓疱烂疮。在极短的时间内,把一个百孔千疮、破烂不堪的旧社会,改造成了井然有序、生机盎然的新中国。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的转变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条件。
中国革命的两篇文章如何做,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曾有过初步的设想。他根据中国的国情,根据历史的尺度,主张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
会主义革命之间,需要一个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但是,由于当时的历史条件,没有也不可能具体规定过渡时期的具体时间。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以后,毛泽东根据当时国内外的基本形势和广大人民的心愿,批评了“巩固新民主主义秩序”的观点,提出了用15 年的时间实现“一化”、“三改”的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开始了社会主义革命的进程,只用3 年的时间就基本完成了三大改造的任务。与此同时,毛泽东以苏联为借鉴,提出了第三条工业化道路,为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提出了指导性的方针。但是,在三大改造的过程中,原定15 年的时间,结果只用了3 年。这种速度,产生了两种效应:一是出现了操之过急、工作过粗、形式过滥的现象;二是使毛泽东产生一种错觉,认为社会主义建设可以用意志的力量进行超常规的发展,毛泽东晚年的“左”倾思想由此肇端。
三大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但社会主义社会还有没有矛盾的问题,尖锐地提到全党面前。毛泽东依据对立统一的普遍规律,提出了社会主义基本矛盾和两类社会矛盾的学说。虽然承认社会主义社会还存在着阶级斗争,但确认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社会主义社会政治生活的主题,把经济建设视为全国人民的中心任务,这就恢复了被斯大林中断了的历史辩证法,解决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一个难题。
但是,随后不久,由于国际反动势力的反共叫嚣,共产主义运动中的风云变幻,国内阶级斗争在一定范围内的激化,毛泽东又把阶级斗争当成社会的主要矛盾。这样,毛泽东在主要矛盾和中心任务之间,陷入了“二律背反”的迷津。在经济建设上,他想凭借精神意志力量来创造经济发展的奇迹,掀起了“大跃进”的狂热。在阶级斗争上,出现了反右斗争扩大化,甚至把斗争的触角伸进了党内。“左”倾思想在两个方面都得到了发展。社会主义建设遭到了客观规律的严重惩罚,付出了昂贵的代价。在革命战争年代曾发挥过巨大作用的主观能动的精神力量走向了自己的反面。
“三面红旗”的严重挫折,引起了毛泽东的痛苦反思,提出了重新认识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问题,对国家政治生活、经济管理体制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整。但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所有这些调整,都未能动摇毛泽东晚年“左”倾思想的哲学基础。所以,当国际阶级斗争的形势发生变化,国内政策调整出现意见分歧的时候,一种“党变修、国变色”的严重忧患意识涌上了毛泽东的心头。为了“捍卫”社会主义的“纯洁性”,为世界革命做出应有的贡献,他重提阶级斗争问题,强调反修防修,终于陷进“文化大革命”的深渊。此时此景,毛泽东虽然憧憬着世界革命,但无法掩盖蒙在他心灵上的悲怆。他依照自然的法则,带着尚未了却的心愿,怀着对社会主义前程的深深忧虑和对人世的眷恋,冥漫九泉,拜会于马克思的灵前..
然而,历史的脚步不会停留下来。毛泽东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未竟事业,由新一代中国共产党人继承下来,他们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继续结合起来,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在中国大地上蓬勃兴起,中国的国际威望空前提高。如果毛泽东九泉有知,相信一定能消除忧虑,感到无限的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