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3 年春,抱有伟大志向的毛泽东,因父亲不赞同他自修,从而断绝了经济供给,于是便与两个好友一起考入不收学费、膳宿费也很低廉的湖南省立第四师范学校。1914 年2 月,第四师范合并于公立第一师范,毛泽东被编入第8 班学习。至1918 年毕业,毛泽东度过了前后达5 年半的学生生活,在这5 年半的时间里,他一心寻找拯救国家和改造社会的真理,其思想处在新旧交替的急剧变化之中。他后来回忆说:“我的政治思想在这个时期开始形成。我也是在这里获得社会行动的初步经验的。”③他在这一时期所写的主要著作《体育之研究》、《给黎锦熙的六封信》、《〈伦理学原理〉批注》,其内容体现了他在探求真理过程中的政治倾向与哲学观点。
一改造哲学
辛亥革命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统治,孙中山以为革命已经成功,退出政界,搞他的实业计划去了。但革命后的现实却令人失望,“五四”前期新文化运动的启蒙思想家,认定革命失败的原因就在于政治上要求共和立宪,而思想上则没有触动与这种要求相矛盾的封建统治的基础。因此,他们奉精神革命为主旨,发动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思想启蒙运动,陈独秀所谓“伦理的觉悟为吾人最后觉悟之最后觉悟”,一方面反映了这场思想启蒙运动的历史必然性,另一方面则陷入了把社会革命归结为精神革命的唯心史观。毛泽东“改造哲学”以改造社会的思想,正是在这种社会思想文化氛围下形成的。
不过,当时对毛泽东的影响最直接的还是他在一师的老师杨昌济先生。杨昌济(1871―1920)又名怀中,字华生,30 余岁以前曾长期致力于研究中国文化传统,对朱熹、王夫之、曾国藩等人尤为拜服。1903 年曾赴日本、英国、德国留学10 余年,专攻哲学与伦理学,可谓是一位学贯中西的学者。深厚的旧学根底与西学熏陶,以及他兼取古今融合中外的态度,使其思想的渊流极为复杂。但勿庸讳言,在其博杂的思想体系中,中学仍居主流。1913 年回国后,杨昌济执教于湖南省第一师范,直至1918 年应蔡元培之邀任北大教授,在长沙达5 年半时间,与毛泽东在一师的学习时间相始终。时人记载他“在长沙五年,弟子著录以千百计,尤心赏毛泽东、蔡林彬”①,而毛泽东则在其书信中多次称赞扬先生“涵宏盛大,以为不可及”②,“弘通广大,最所佩服”③。他后来在与斯诺的谈话中还回忆说:“给我印象最深的教员是杨昌济”①,“在我的青年时代杨昌济对我有很深的影响。”②杨昌济对毛泽东青年时代有着多方面的影响,就改造哲学以改造社会而言,虽然其思维路向与新文化启蒙运动一致,但其具体内容却与杨昌济的影响至为密切。
③ 斯诺:《西行漫记》第121 页。① 参见《杨昌济文集》第375 页。② 《毛泽东早期文稿》第14 页。③ 《毛泽东早期文稿》,第478 页。① 斯诺:《西行漫记》第121 页。② 斯诺:《西行漫记》,第127 页。
杨昌济认为“一时代有一时代之哲学思想,欲改造现在之时代较为进步之时代,必先改造其哲学思想。吾国近来之变革虽甚为急激,而为国民之根本思想者,其实尚未有何等之变化。正如海面波涛汹涌,而海中之水依然平静。”③因此,当今之急,就是要从改造哲学入手,从而改变国民之思想。
对于杨昌济的观点,毛泽东心领神会。他在给黎锦熙的信中说:“愚以为,当今之世。宜有大气量人,从哲学、伦理学入手,改造哲学,改造伦理学,根本上变换全国之思想。如此大纛一张,万夫走集;雷电一震,阴噎皆开,则沛乎不可御矣!”④毛泽东进一步论述了从改造哲学入手以改造社会的理论根据。在他看来,社会制度的基础是思想与道德,“夫思想主人之心,道德范人之行,二者不洁,遍地皆污。盖二者之势力,无在不为所弥漫也。”
⑤中国之所以积弊甚深,就因为思想太旧,道德太坏,虚而不实,伪而不真,几千年流传至今,根深蒂固,非有大力不易摧陷廓清。因此,只有改造哲学,从根本上变换全国之思想,才能达到改造社会的目的。他不是把哲学变革看成社会变革的必要准备,而是看成社会变革的动因与实质。为了“从根本上变换全国之思想”,毛泽东从杨昌济那里获得并发挥出一整套思想。
首先是要探得“大本大源”。杨昌济曾经指出,要当一个政治家,必须有“学问”,“今之从事政治运动者,多缺此一段预备功夫,故事到手来,总办得不好。譬如庸医杀人,误国事不浅也。”①杨昌济的所谓“学问”,即指哲学,也就是“大本大源”。他向学生提问:“万弊都有个由来,只救枝叶,成得甚事?试举其例。”②毛泽东具体发挥了这一思想:“今日变法,俱从枝节入手,如议会、宪法、总统、内阁、军事、实业、教育,一切皆枝节也。枝节亦不可少,惟此等枝节,必有本源。本源未得,则此等枝节为赘疣,为不贯气,为支离灭裂”③。他分析了当代人物无术以救天下的原因就在于没有“学问”,即没有探得“大本大源”。如袁世凯,此人与学问无缘,“只能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