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主题阅读【文集文稿、文集、传记、回忆录、研究资料大汇总】

lsgj053
lsgj053
lsgj053
lsgj053
lsgj053



第一节 《讲话》的缘由与视角






  《讲话》并不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文艺理论教科书,毛泽东也无意要建构一个文艺理论体系或教本。他是从一个特定的视角来谈论文艺理论,规定文艺运动的基本方向的,而这个特定视角又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

  一座谈会的因起

  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整顿党的作风》等讲话中,倡导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在《讲话》中他又重申了这一条原则,指出讨论文艺问题也必须从现在的事实出发。这个事实就是:中国进行了5 年的抗日战争;全世界的反法西斯战争;中国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在抗日战争中的动摇和对于人民的高压政策;“五四”以来的革命文艺运动对于革命的伟大贡献及其许多缺点;八路军新四军的抗日民主根据地,在这些根据地里面大批文艺工作者和八路军新四军以及工农的结合;根据地的文艺工作者和国民党统治区的文艺工作者的环境和任务的区别;目前在延安和各抗日根据地中已经发生的争论问题等等。毛泽东在这里实际上挑明了在文艺界实行整风与召开延安文艺座谈会的原因。

  从当时的时局来看,无论反法西斯势力还是革命势力,都处于艰难时期。从反法西斯阵线来看,苏联的卫国战争在1941 年6 月还处在退却与防守阶段,日本于1941 年12 月又发动太平洋战争,中国、苏联和其他盟国都处于德、意、日三国法西斯的进攻之中。在中国战场上,抗日战争从1938 年10月起已进入相持阶段,其特点是,一方面,日本帝国主义已把对国民党进攻为主的方针,改为对共产党进攻为主,特别是在1941 年和1942 年,更加集中兵力对各抗日根据地实行所谓“扫荡”战,使根据地人力、财力和土地损失很大;另一方面,由于日本帝国主义的诱降政策,国民党采取了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方针,连续发起了几次反共高潮。如毛泽东所说:“这个阶段,不但和抗日的第一第二年不同,也和抗日的第三年第四年不同。抗日的第五

  ① 以下简称《讲话》。第六年,包含着这样的情况,即接近着胜利,但又极端的困难,也就是所谓‘黎明前的黑暗’的情况。”①在这种情况下,党中央在政治上采取又联合又斗争的策略,军事上军民浴血奋斗,经济上实行精兵简政和发展生产的方针,搞“挖土经济”,以解决财政上的困难与生活上的极端困苦等问题。

  从当时延安文艺界的状况来看,文艺人才可谓称盛一时。这支文艺队伍有些是从苏区根据地转移过来的,但大量的是抗战初期以来从大城市进入延安和各抗日根据地的。直到1941 年,党还帮助最后一批文艺工作者脱离国民党的高压政策,通过封锁线来到延安。随着大批文艺工作者陆续集中延安,就在党的领导下,逐渐成立了鲁迅艺术学院和边区文化界救亡协会、文艺界抗敌协会,以及许多专业演出团体。直到文艺座谈会召开以前,同时出版的文艺期刊就有《草叶》、《谷雨》、《文艺月报》、《诗刊》等。《解放日报》专辟《文艺》副刊,大型综合杂志《中国文化》和青年、妇女期刊,也登载文艺作品。这支文艺队伍的形成,是“五四”以来新文化运动逐渐走向现实革命斗争的积极成果。他们到达根据地之后,投身到了战争环境,感受到了强烈的革命气氛,为根据地军民许多可歌可泣的事迹所吸引,并且和工农兵群众有了一定的接触和结合。延安和陕甘宁边区的文艺工作者,在抗战初期及其以后的一段时间,作出了相当的成绩,他们用自己的作品与演出为抗日战争服务,采取适合战时情况和群众便于接受的形式,受到群众的欢迎。但是,“五四”运动中的那种脱离群众的小资产阶级思想情调也一直传存下来,“当环境较好时,作者就在革命这一只船上踏得重一点,分明是革命者,待到革命一被压迫,则在文学的船上踏得重一点,他变了不过是文学家了”,“激烈得快,也平和得快,甚至于也颓废得快”,“这样的翻着筋斗的小资产阶级,即使在做革命文学家,写着革命文学的时候,也最容易将革命写歪”

  ②。这一缺点也在不同程度上存在于延安的许多文艺工作者身上。他们的许多人是从上海“亭子间”来到“山顶上”的,所面临的环境变了,从国民党统治区的大城市到了农村革命根据地;所面临的服务对象与工作任务也变了,他们所面对的不是城市学生、职员、店员等等,而是根据地的广大工农兵群众和他们的干部,其中尤其是占人口绝对优势的农民群众,他们文化落后,风俗习惯上和思想上也存在一些落后因素。在这种状况下,许多新到延安的文艺工作者并不能一下子适应新的环境与对象,存在着文艺上的教条主义,即用“城市观点”与“正规化”来服务于新的对象。特别是那种小资产阶级的情调使他们与群众在实际工作与行动上很难结合起来。尤其是在1940 年以后,由于局势的紧张与生活的艰苦,这种非无产阶级思想的弱点与问题,就集中、迅速、尖锐地暴露出来了,一度造成了延安文艺界的思想混乱状况。在文艺思想上,出现了不少错误观点。有的人把学习马列主义理论与文学创作对立起来,说“最近整个脑子都装满了革命理论,一首短诗也写不出来了”①;有的公开强调小资产阶级作家始终是中国新文学运动的主力;有的强调艺术第一,倡导资产阶级人性论;有的对待革命现实和革命群众的态度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未能正确处理歌颂光明与暴露黑暗的问题等等。当时延安文艺界比较普遍地存在着文艺创作上的教条主义、脱离实际、关门提高以及小资① 《毛泽东选集》第3 卷,第880 页。② 鲁迅:《二心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51 年版,第112~115 页。① 见欧阳山:《马列主义和文艺创作》,《解放日报》1941 年5 月19 日。产阶级的自我表现等倾向。这些错误观点都是在当时时局严重困难的时候集中尖锐地表现出来的,与革命环境显得极不协调。

  有一件事使上述情况更加严重与复杂起来,更加引起了毛泽东与党中央的重视,它直接促成了延安文艺座谈会的召开,这就是著名的“野百合花”事件。1942 年3 月13 日和23 日,延安《解放日报》刊登了王实味的小品文《野百合花》,此后王实味又接连写了《政治家、艺术家》与《硬骨头与软骨病》,发表在《谷雨》和中央研究院墙报上。王实味在文中比较集中地反映了当时文艺界的一些错误思想,并以更加激进的方式表现出来。文中说什么“到处乌鸦一般黑”、“衣分三色,食分五等,却实在不见得必要与合理”,用政治家“灵魂肮脏”的说法来号召艺术家改造政治家,认为“大人物”的“小事情”也至关重要。王实味的《野百合花》发表后,和有的人写的杂文一起,被国民党特务机关编印成材料,并改编成戏剧上演,借以攻击中国共产党和延安生活,加重了事态的严重性。

  《野百合花》马上引起了毛泽东的重视,也激起了广大干部与群众的不满,由此也牵出了延安文艺界存在的一些问题。毛泽东认为文艺界“还严重地存在着作风不正的东西,同志们中间还有很多的唯心论、教条主义、空想、空谈、轻视实践、脱离群众等等的缺点,需要有一个切实的严肃的整风运动”①,遂有延安文艺座谈会的召开。二《讲话》的视角为了表示对文艺界的高度尊重,毛泽东与凯丰以个人名义联合下请柬的方式召开座谈会,座谈会在杨家岭中央办公厅的小礼堂举行,到会的有文学、戏剧、音乐、美术、电影等各方面文艺工作者200 多人,从1942 年5 月2日开始到5 月23 日结束。座谈会的全体会议一共开了三次。第一次是在5月2 日,毛泽东首先作了“引言”的讲话,启发大家畅所欲言;第二次是在5 月18 日,大会进行讨论,毛泽东出席参加,会议讨论“剧运方向”、“戏剧界团结”等问题,在关于普及与提高的问题上发生了争论;第三次是在5月23 日,先是大会发言,再是朱德讲话,最后毛泽东作了“总结”。“引言”与“总结”构成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要科学地认识毛泽东《讲话》的思想及其主题,首先必须弄清毛泽东是从什么角度和方法去考察他所面对的文艺现象和回答文艺界出现的问题的。

  文艺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社会精神现象,它的复杂特性可以使人们对它的研究是多角度的。人们可以从哲学、文化学、社会学、人类学会研究;也可以从心理学、审美学甚至符号学、形态学、发生学等角度去进行考察。不同的角度和方法有不同的出发点、侧重点,为人们提供了切入文艺现象不同层面的可能。但无论哪一种角度,都不可能阐释全部文艺问题,穷尽文艺的所有特性,建立包罗万象的毫无遗漏的文艺理论体系。当然,不是一切角度和方法都不分轩轾,同等重要。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开辟了人类运用唯物史观从整体上认识社会现象和社会运动规律的新时代,第一次把社会学提到科学的水平,从而也就第一次真正为艺术社会学奠定了方法论的基础。法国当代著名的文艺社会学家雅克・莱纳尔德说:“从十九世纪开始,马克思主义就

  ① 《毛泽东选集》第3 卷,第875 页。给了文学方面的社会学研究一个很好的出发点。”①马克思、恩格斯科学地揭示了文艺的社会意识形态性质,并以此为基本点解剖了一些重要的文艺社会现象,论证了文艺要表现无产阶级及其革命斗争。他们也考察了文艺的审美本性,强调它是人类掌握世界的特殊方式。但马、恩的重点毕竟是放在从作为基础的经济事实中探索出包括艺术观念在内的各种思想观念以及由这些观念所制约的行动,以致“为了内容而忽略了形式方面,即这些观念是由什么样的方式和方法产生的。”②所以他们对文艺理论的贡献,对后世影响最大的,主要还是在文艺的社会学研究方面。列宁处在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已经成为直接实践问题的时代,空前激烈的政治军事经济斗争决定了他对马、恩文艺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偏重于文艺社会学思想。著名的《党的组织和党的文学》旗帜鲜明地提出了“文学事业应当成为无产阶级总的事业的一部分”,但他提醒人们不要把党的事业的文学部分同党的事业的其他部分刻板地等同起来”①。十月革命后,列宁更加明确地提出“艺术属于人民”,艺术应当直接地服务于劳动群众② 并制定了在批判继承文化艺术遗产的基础上建设无产阶级文化艺术的理论与政(,) 策,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学艺术提供了正确的指导方针。

  《讲话》的视角与立足点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是一脉相承的。《讲话》的原版本中引用了列宁《党的组织与党的文学》中“齿轮与螺丝钉”的比喻,收入《毛泽东选集》时增引了“为千千万万劳动人民服务”。延安文艺座谈会过程中,列宁的这篇文章是重要的学习文件,5 月14 日《解放日报》摘要刊发了该文。以毛泽东的审美趣味与个人修养,他当然深请文艺的审美特性,事实上,《讲话》也未完全忽视这一点,但《讲话》毕竟注重的是文艺与社会的关系。在考察文艺现象的诸多视角中,他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阶级革命家,选择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视角与方法。而论其原因,最根本的是时代使然。如上所说,那是一个中国社会发生根本动荡的年代。民族斗争与阶级斗争的暴风骤雨把文艺家从“象牙之塔”中驱赶出来,当他们带着灵魂深处的“象牙之塔”来到延安和各抗日根据地后,同“人民大众当权的时代”、同生活极端艰苦的斗争环境,同正在和敌人作残酷流血斗争的人民群众发生了冲突,也就是毛泽东说的“文艺工作者和自己的环境、任务不协调”。这种不协调比较集中地反映了中国革命文艺运动长期存在而又长期没有克服的一个根本弱点,即文艺工作者和人民群众没有完全结合。于是文艺家们在面临“中国向何处去”这个问题的同时,还面临着“文艺向何处去”的选择。因此,毛泽东站在唯物史观的制高点上,以整个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战略和策略的眼光,从无产阶级担负的伟大历史使命出发去考察和领导中国革命的文艺运动,就不能不选择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视角与方法,对文艺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的宏观认识与把握。

  然而,《讲话》也不是要写文艺社会学的教本,它只是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文艺运动的实际结合起来,解决文艺运动的方向性问题。《讲话》明确指出:“我们讨论问题,应当从实际出发,不是认定义出发。如果按照

  ① 转引自花建、于沛《文艺社会学》,第465 页。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 卷,第500 页。① 《列宁选集》第1 卷,第648 页。② 《列宁论文学与艺术》第435 页。教科书,找到什么是文学、什么是艺术的定义,然后按照它们来规定今天文艺运动的方针,来评判今天所发生的各种见解和争论,这种方向是不正确的。我们是马克思主义者,马克思主义叫我们看问题不要从抽象的定义出发,而要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从分析这些事实中找出方针、政策、办法来。”①..因此,《讲话》不是从定义出发去写文艺理论教科书,而是从实际出发探求中国革命文艺运动的特殊规律;通过对中国革命文艺运动这一特殊对象的研究,揭示出文艺的一般与革命文艺的一般。毛泽东是从唯物史观与社会学的而不是美学的角度去考察文艺现象的社会本质、功能和发展,虽然也涉及到文艺的审美属性,但主要还不是以美学家的眼光从美学理论本身去阐发,而主要是以政治家的眼光从社会学的视角去触及。他考察文艺问题的基点是更高的层次,这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是这样。从理论上来说,唯物史观的方法是更根本的方法;从实践上来说,反帝反封建是中国革命的主题,特殊他讲,当时的革命正处在“黎明前的黑暗”时期,离开这一社会实践,一切都是主谈。因此,《讲话》的主要内容就是围绕文艺与社会实践的关系,来解决文艺界存在着的立场问题、态度问题、工作对象等问题。其主题就是为文艺运动定向,即规定文艺运动的功能方向――促进革命运动;服务方向――面向广大革命群众;创作的途径与方向――深入革命生活,而为广大革命群众服务则是最根本的方向。
lsgj053

Add comment


Security code
Refre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