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是存在于一切社会形态、贯穿于每一社会形态始终的基本矛盾。它决定每一社会形态的性质,制约着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是人类社会一切现象的总根源。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一般原理,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曾经做了精辟的论述。但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社会基本矛盾的地位、作用及表现形式如何,无产阶级政党应该怎样处理社会主义条件下的矛盾,却是一个尚未解决的问题。时代在呼唤着指导实践的正确理论。这就是毛泽东在我国确定社会主义之后所面临的一个重要的历史使命。
一尚未解决的难题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对社会基本矛盾的一般原理做过精辟的论述,指出:“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①..并且对社会基本矛盾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具体体现做了明确的表述。恩格斯指出:“生产已经成为社会的活动;而交换以及和它相伴随的占有,仍旧是个体的活动,单个人的活动:社会产品被个别资本家所占有。这就是产生现代社会借以运动并在大工业中表现得特别明显的一切矛盾的基本矛盾。”②但是,对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具体情况,由于历史的条件和实践的局限,他们没有也不可能做出现成的答案。
列宁在领导俄国革命的实践中,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原理,他把人类社会看成是一个“十分复杂充满矛盾但毕竟具有规律的统一过程”。他指出:“以往的历史理论,至多是考察了人们历史活动的思想动机,而没有考究产生这些动机的原因,没有摸到社会关系体系发展的客观规律性,没有看出物质生产发展程度是这种关系的根源。”③他把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看成是“骨骼”和“血肉”紧密联系的有机整体。正是这种联系,协调社会不断发展。
列宁根据十月革命后国际国内革命斗争的实践,第一次对社会主义制度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 卷,第194 页。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 卷,第490 页。③ 《列宁选集》第2 卷,第586 页。下的基本矛盾作了探讨。具体包括如下内容:第一,他具体研究了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矛盾体系,指出了这个时期的基本矛盾是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矛盾。这个矛盾反映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在过渡时期所具有的本质特征,围绕这个矛盾而展开的斗争实质上是解放生产力的斗争。第二,揭示了社会主义社会是在不断地解决生产力与经济制度之间的矛盾中得到发展的。列宁指出:“今后在发展生产力和文化方面,我们每前进和提高一步,都必定同时改善和改造我们的苏维埃制度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各种形式。”①第三,列宁在过渡时期非常复杂的情况下,探讨了作为社会所固有的矛盾的特征以及解决这一矛盾的方法和形式。他指出:“对抗和矛盾截然不同。在社会主义下,对抗消灭了,矛盾存在着。”②而解决这一非对抗性矛盾的形式和方法就是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些探索为我们了解对立统一规律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所表现出来的主要特点提供了一把钥匙。然而,由于列宁过早地逝世,没有经历较长的社会主义实践,特别是没有经历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的社会实践,因此,也没有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作出具体的考察和明确的论述。
斯大林对社会主义上层建筑的本质和对经济基础的能动作用有过正确的论述。他说:“上层建筑是由基础产生的,但这决不是说,上层建筑只是反映基础,它是消极的、中立的,对自己基础的命运、对阶级的命运、对制度的性质是漠不关心的。相反地,上层建筑一出现,即成为极大的积极力量,积极促进自己基础的形成和巩固,采取一切办法帮助新制度去根除和消灭旧基础和旧阶级。”③但是,斯大林面对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的问题,无论是理论上的,还是实践上的,都陷入了形而上学的困境。
苏联从1917 年至1936 年,经过20 年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阶级关系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对此,斯大林在《关于苏联宪法草案》的报告中,宣布剥削阶级消灭了。但是,他为了突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片面强调社会主义制度下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一面,否定它们之间存在着矛盾,提出了社会主义制度下“生产关系同生产力状况完全适合”①的论断。同时他对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这两个概念根本没有提及。斯大林这个观点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支配着苏联理论界。1940 年,苏联《在马克思主义旗帜下》杂志开展了关于社会主义制度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问题的讨论,该杂志编辑部关于这场讨论的结论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完全适合。也就是说,否定社会主义制度下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仍然存在矛盾的形而上学的观点,在那时苏联理论界占了统治地位。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斯大林对自己的错误观点作了改正,他在《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一书中,承认社会主义制度下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存在矛盾,而且认为,如果领导执行不正确的政策,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生产关系就可能变成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极严重的障碍者”②。
斯大林虽然在事实面前不得不承认社会主义制度下基本矛盾的存在,但
① 《列宁全集》第33 卷,第89 页。② 《列宁全集》第60 卷,第282 页。③《斯大林选集》(下集),第502 页。
①《斯大林选集》(下集),第449 页。
②《斯大林选集》(下集),第590 页。
是,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他也没能迈出新的步子。因此,有关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理论基本上处于一种停滞状态,停留在1936年的水平上,战后出现的绝大多数社会主义国家,都把这种理论当作“绝对权威”照搬运用。可见,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之前,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问题,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没有得到很好解决。这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尚未解决的难题。
二崭新的理论概括
1956 年,正当我国社会主义三大改造任务基本完成,刚刚进入社会主义的时候,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出现了许多波折。由于全盘否定斯大林,诱发了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矛盾的激化,波兰和匈牙利连续发生了三起动乱。波匈事件在全世界引起了强烈震动。苏联作为一个已经建成的社会主义社会,也日益暴露出其内在的、固有的矛盾。这种种情况,向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提出了一系列值得深思的问题:为什么自称没有矛盾的社会主义社会会发生如此严重的动乱,这些动乱的原因是什么?应该怎样根据这些事实来重新认识社会主义,以便制定出符合实际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针对实践提出的问题,毛泽东作出了崭新的理论概括。1957 年1 月,毛泽东在《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的讲话》中,批评了斯大林“在一个长时间里下承认社会主义制度下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①没有认识到这种矛盾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向前发展的基本矛盾。这样,我们党开始把社会主义基本矛盾作为全面性的问题推到了议事日程。1957 年2 月27 日,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发表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正式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概念。之后,为了进一步澄清党内外的种种疑虑,毛泽东又亲自南下宣传,反复向干部阐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思想。他南北奔波,到处宣讲。其目的只有一个,为适应主要矛盾和工作重点转移的历史要求,力图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加速我国的经济、技术和文化的发展,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国家。
毛泽东的讲话,立即在国际上引起了极大的反响。1957 年6 月18 日,英国《曼彻斯特卫报》在一篇社论中说:“这篇讲话对世界共产主义的影响可能比赫鲁晓夫的秘密演说还大。因为,毛泽东的讲话完全是在积极地提出新的思想和政策,而赫鲁晓夫主要是消极地贬斥过去。”法国《世界报》6月20 日社论指出:“..肯定地说,共产主义学说在分化,同莫斯科抗衡的北京,在马克思主义阵营中的影响在与日俱增。”
在社会主义国家中,对毛泽东的讲话,有人反对,也有人赞同。赫鲁晓夫针对毛泽东的讲话称,苏联不存在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矛盾。苏并中央宣传鼓动部长康斯坦丁诺夫甚至说,苏联不存在人民内部矛盾。苏联哲学博士祖鲁努索夫则高度赞扬了毛泽东的讲话,称毛泽东的报告是马列主义的新发展,如领导与群众的关系问题,从来就没有人作过这样辩证的全面的分析,报告不仅总结了中国的经验,而且概括了苏联的经验。1957 年6 月22 日,波兰《人民论坛报》发表的《大家都来谈毛泽东的报告》一文中说:“这是
① 《毛泽东选集》第5 卷,第356 页。苏共二十大后第一个根据近年的问题和经验如此大规模地发挥社会主义理论的尝试。中国的思想和实践的伟大成就中的许多问题使我们活跃起来,引起我们的思想共鸣。”
毛泽东的讲话,尤如一阵春风,吹遍全国。党内外迅即出现了思想解放的活跃空气,澄清了人们对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以独创性的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思想宝库。
第一,毛泽东认为,在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着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两对基本矛盾。社会主义与其他社会形态一样,也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的对立统一。没有上层建筑这一层,就不能构成社会形态。当然,从两对基本矛盾的关系看,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更为根本,是起最后决定作用的矛盾,但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也必须经过上层建筑领域的革命,通过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解决而解决。社会主义两对基本矛盾的概念,概括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全貌,从而否定了”社会主义基本矛盾只有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一对”的观点。
第二,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主义社会一切矛盾的基础的思想。无论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阶级斗争,还是人民内部的矛盾,都是社会基本矛盾派生出来的。这就为社会主义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中繁纷的矛盾现象,找到了一个总根源,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
第三,指明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特点,是既相适应又相矛盾。我国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已经建立起来,它是和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的,但是,它又很不完善。这些不完善的方面和生产力的发展又是相矛盾的。除了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发展这种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的情况外,还有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的情况。社会主义社会正是在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的运动中不断前进的。
第四,毛泽东发现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运动是一个辩正的发展过程。矛盾不断产生,又不断解决。旧的矛盾解决之后,新的问题又会出现,生产力是最活跃的因素,随着生产力不断发展,必须及时地不断地调整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以促进生产力的迅速发展。这样,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就经常不断地处于平衡――不平衡――平衡的运动中,这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辩证法。
第五,毛泽东强调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同旧社会具有根本不同的特点和性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关系是以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为特征,所以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集中地表现为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表现为两大对抗阶级之间的生死搏斗,表现为剧烈的阶级斗争。在社会主义社会中,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建立了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相互关系和分配关系都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由原来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逐步改变为互助合作的关系。同时,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也是相适应的。它和人民群众的矛盾,是人民内部的矛盾,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不断地得到解决。这就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找到了根本动力。
三社会主义社会的动力系统
毛泽东对于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的问题在不同场合有许多不同的说法,一说生产力是最革命的因素,二说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真正动力,三说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所有这些,都是从不同侧面,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原因。但是,人们在讨论社会发展动力的时候,往往各执一端,形成了历史发展的多元论,无法回答现实提出的种种问题。
毛泽东认为在考察社会主义发展动力时,不能把视角投向某一方面,也不能用数学的方法,将儿种力量简单相加,而应该以系统的观点,从客观上进行综合考察,这样,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前进的,不能归结为单一力量的影响,而是动力系统即合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第一,经济动力。毛泽东认为,生产力是社会生活中最活跃、最首要的因素,是存在着一系列内部矛盾的无比强大的力量,是推动社会进步合力中最坚实的成分。他说:“生产力是最革命的因素,生产力发展了,总是要革命的,生产力有两项,一项是人,一项是工具。工具是人创造的。工具要革命,它会通过人来讲话,通过劳动者来讲话,破坏旧的生产关系,破坏旧的社会关系..善讲不听,就会武讲。”①在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特征的社会主义社会,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矛盾,劳动者与科学技术的矛盾,科学技术与生产资料的矛盾,主要表现不是在社会的结合之中,而是在技术的结合之中,是以纯粹的经济形式表现出来的。
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力发展很不平衡,是铁器时代、蒸汽时代、电子时代和原子时代生产力并存,是以蒸汽时代和电子时代为主导的生产力水平。因此,体现在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矛盾中,主要是科学技术的社会能力低,科学技术不能有效地渗透到劳动者和生产资料中去,使两者达到最高的技术结合,加之技术经济管理的科学水平低,不能使劳动者和生产资料实行最佳的社会结合,使本来较低的科学技术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在劳动者与科学技术的矛盾中,主要是教育工程生产人才的能力低,多数劳动者的文化素质不高,不懂科学技术,熟练工人、技术员水平的劳动者人数不多,工程师水平以上的劳动者人数更少。在科学技术与生产资料的矛盾中,主要是生产资料的技术构成的水平不高,生产工具陈旧落后,现代化的生产工具不能配套,不能充分发挥它的有效作用。根据这一特点,毛泽东强调,要在生产力领域内,广泛地开展技术革命,把科学技术现代化作为四个现代化的关键来抓,把党的工作重心放到技术革命上去,深入开展群众性的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运动,通过挖潜、改造、部分革新和全部更新的方式,尽快革除那些陈旧、落后的生产工具,开拓新的劳动对象。与此相适应,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提高教育工程生产人才的能力,提高劳动者的科学技术水平,促进劳动者与生产资料,劳动者与科学技术,科学技术与生产资料在更高技术和更高水平上的统一。这样,生产力内部矛盾和为解决这些矛盾而进行的社会主义建设,就成为推动我国现阶段社会发展的最伟大的动力。
第二,政治动力,社会基本矛盾表现在阶级关系、人际关系上,构成推动社会前进的政治动力系统。马克思曾把阶级斗争看作是社会历史发展的直接动力,这是因为在阶级社会里,社会基本矛盾往往是通过阶级斗争直接表现出来的。毛泽东认为,在社会主义社会,阶级关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基本矛盾的具体形态已经发生了根本变化,其政治的动力作用则通过两类社会矛盾表现出来。其一,阶级斗争仍然是社会主义动力系统中一个重要的组
① 《毛泽东选集》第5 卷,第319 页。成部分。毛泽东认为,在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三大改造之后,暴风骤雨式的阶级斗争已经过去,但是由于历史的、现实的原因,阶级斗争依然存在。因此,根据阶级斗争的现实情况,坚持阶级斗争,对于打击敌人的破坏活动,保卫人民的正当利益,维护社会生产的正常秩序,这对于推动社会主义事业的顺利发展是不可缺少的条件。阶级斗争在社会的合力中,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在解决敌我矛盾中,不论是以威慑的斗争手段打击敌人,还是以强大的政治攻势瓦解、转化敌人,都会为社会发展增添力量。因此,他极力反对和批判否认阶级斗争作用的观点。但是,由于历史的种种原因,毛泽东没有看到阶级斗争的性质、形式、地位和发展趋势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它作为推动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已经愈来愈小了,反而提出“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犯了阶级斗争扩大的错误。其二,正确解决人民内部矛盾,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强大的直接动力。毛泽东认为,在我国现阶段的政治关系中,工人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已经基本解决,工农群众同知识分子的关系已经趋于融洽,工人阶级与农民阶级之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两者之间的矛盾日趋缓和。但是,人民群众与官僚主义者的矛盾突出起来,由于我党所处的执政党地位,有少数人利用手中的权力,谋取个人私利,有些则高高在上,当官做老爷。这种情况,已经引起了人民群众的不满。正确处理这些矛盾,已经成为社会主义政治生活的主题。因此,正确解决这些矛盾,必将成为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一股强大的动力。
第三,精神动力。就是精神力量在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毛泽东无论在过去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都突出地强调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强调远大的革命理想,饱满的政治热情,为了革命利益而自我牺牲的精神。这是人改造旧社会、建设新社会、推动社会主义建设向前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是精神的原子弹。因此,他认为,政治是统帅,思想是灵魂。他提出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在他看来,精神力量,一方面,就其本身来说,具有强大的能动作用,可以反作用于政治制度,并通过政治制度,反作用于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反作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成为推动社会前进的精神动力;另一方面,就思想领域来说,存在着各种思想流派,它们彼此进行激烈的论争,并通过各种不同的渠道,作用于社会生活,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精神力量。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中,马克思主义占统治地位。但是,国际资产阶级思想影响依然存在,国内封建残余意识依然存在,小资产阶级的私有观念到处在泛滥,侵袭着人们的灵魂。因此,我们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武器,进行不懈的斗争。在斗争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教育和激励人民群众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进行“斗私批修”,增强集体观念,发扬优良的革命传统,坚定共产主义信念,提倡愚公移山精神,为实现四化而艰苦创业,奋发图强。这些对于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腾飞,是一股巨大的精神力量。
经济动力、政治动力、精神动力三者不是孤立地、单一地分别作用于社会生活,而是作为一种合力,以集合性、相关性、动态性为特征共同作用于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社会合力结构中最根本的动力,政治动力是经济动力的现实表现,是推动和决定精神动力的基本因素,又是联系精神动力和经济动力的中介。精神动力则是经济动力和政治动力作用方向的指南针,是社会航船的方向盘,又是社会腾飞的点火器。
社会主义社会的动力系统,由于社会主义矛盾性质的变化,与恩格斯所说的合力性质相比,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恩格斯所说的合力论,主要是针对原始社会末期到自由资本主义时期阶级斗争的实际而作出的理论概括,是以阶级对立和阶级斗争为客观依据的。在这一阶段,由于生产与需要的根本矛盾不能得到解决,由于剥削阶级与被剥削阶级在物质利益上的根本对立,也由于生产力的低下,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手段的落后所造成的认识水平的不同,甚至个人的性格、爱好、气质、民族传统的差异等等。所有这些,都表现为个人意志和各个阶级的相互冲突。在这些冲突中,每个人,每一阶级和社会集团进行反复较量,以图调整,解决社会各个方面的矛盾,而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相对处在不自觉的,盲目的状态之中。而社会主义的动力系统,合力结构具有许多不同的特点。
第一,社会主义社会的动力系统不再是以个人意志的相互冲突为根据,而是以协调一致为前提。在阶级社会,推动社会前进的合力,由于阶级的对立和斗争,合力的作用是在各个阶级相互冲突中实现的。而社会主义社会,从根本上消灭了剥削制度,生产资料的全民所有制、集体所有制占统治地位,生产的目的与社会的需要基本保持一致。社会基本矛盾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的力量自我调节加以解决。虽然在一定范围内仍然存在着阶级斗争,但日趋缓和。全体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国家利益基本一致。在四项基本原则的指导下,社会各个成员的意志、各个阶级、各民主党派的意志在总体上能够保持一致。因此,社会主义社会的动力系统,在总体上消除了冲突,克服了内耗,趋向协调,保持一致。
第二,社会主义社会的动力系统不再以无数个相互冲突的平行四边形为基础,而是以整体性的团结一致、通力合作的共同意志为原则。社会主义的生产资料是公有制占主导地位的。这与社会化生产是基本相适应的。即使存在个体所有制成分,也只是公有经济的补充,受着公有制经济的制约。国家各部门和各企业结成一个根本利益一致的统一整体,劳动者正成为全民所有制经济组织和集体所有制经济组织中的联合劳动者,他们是生产资料的主人。企业的一切生产和经营活动都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公共的和个人的需要这样一个共同的目的。国家与企业之间的物质利益,国家与劳动者个人的物质利益,中央与地方之间的物质利益等等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人们之间建立的是平等互助合作的关系,各阶层、各党派都在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下开展工作。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新的技术革命具有全球性、复杂性、整体性的特点,日益趋向开放,彼此联合密切。因此,社会主义社会的动力系统越来越呈现出整体性的趋势。
第三,社会主义社会各种力量不再以毫无自控能力,毫无预见能力的盲目性的形式融入合力之中,而是高度自觉地为合力做出自己的贡献。人类社会初期,由于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人们对自然界处于盲目无知的状态,他们仅仅为争取自己的生存而斗争,并不是有意识地创造历史。在很大程度上,他们依靠大自然的恩赐,屈服于大自然的威力。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生产力水平日益提高,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创造出以往时代不可想象的生产力。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日益深刻,改造自然的自觉性大大加强了。但是,由于阶级的局限性和偏见,对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仍然处于盲然无知的状态。因此,个体意志处于毫无自控能力、毫无预见能力的盲然形式作用于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建立了生产资料公有制,劳动人民既是生产者,又是管理者,创造历史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得到充分
的发挥。社会主义文化水平的提高,科学技术的发达,人们认识世界的能力,改造世界的手段不断提高。特别是能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揭示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预示未来的发展趋势,憧憬共产主义的美好前景。因此,在这个动力系统中,每个成员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齐心协力,都为共产主义的远大目标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