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的《实践论》,是为着用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观点去揭露党内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这些主观主义的错误而写的。重点是揭露轻实践的教条主义这种主观主义,所以题为《实践论》。
这篇哲学著作,除以它精湛的思想、严密的论证给人以深刻教益外,还因其大量的警句给人留下难忘的记忆。主要有三种形式:
第一种是恰当的引用。如在讲概念、判断、推理的问题时,引用了《三国演义》上的“眉头一皱计上心来”。然后解释说:“我们普通说话所谓‘让我想一想’,就是人在脑子中运用概念以作判断和推理的工夫。”
在讲到理论的重要性时,引用列宁《做什么?》中的话,“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在讲到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时,又引用了斯大林的话:“理论若不和革命实践联系起来,就会变成无对象的理论,同样,实践若不以革命理论为指南,就会变成盲目的实践。”
以上警句的引用。由于引用的是经典和革命领袖的话,又引用恰当,所以论述显得少而精,既肩力地阐明了道理,又加强了论述的权威性。
第二种是巧用熟语,如在讲成功与失败的关系时,文章讲:“所谓‘失败者成功之母’,‘吃一堑长一智’,就是这个道理。”在讲到理论来自实践时,毛泽东批评了那些轻视实践的偏见。他说:“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之所以能够作出他们的理论,除了他们的天才条件之外,主要地是他们亲自参加了当时的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的实践,没有这后一个条件,任何天才也是不能成功的。”在正面阐述了理论来自实践后,接着从反面指出:“‘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在技术不发达的古代只是一句空话,在技术发达的现代虽然可以实现这句话,然而真正亲知的是天下实践着的人,那些人在他们的实践中间取得了‘知’,经过文字和技术的传达而到达于‘秀才’之手,秀才乃能间接地‘知天下事’。”这里借“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说明了“秀才”与“事”,直接理论与间接理论的关系,最终肯定到头来理论还是来自实践的道理。此外毛泽东还嘲笑了那些所谓“知识里手”。他说:”世上最可笑的是那些‘知识里手’,有了道听途说的一知半解,便自封为‘天下第一’,适足见其不自量而已。”这里用了“道听途说”、“一知半解”,把脱离实践的教条主义者的两种表现反映出来。“道听途说”是说这些人既不亲自实践,又不作深入的调查,只是走马观花、偏听偏信;“一知半解”,是说他们只生吞活剥马克思主义书籍中的只言片语,去吓唬人们。所以说这些人‘不自量”。
文中还用“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说明离开实践的认识是不可能的。
以上这些熟语(包括成语、惯用语等)的巧用,简明生动地阐明了深奥的道理。
第三种是毛泽东独创的警句。在讲到真理标准时,用了三个警句:“判定认识或理论之是否真理,不是依主观上觉得如何而定,而是依客观上社会实践的结果如何而定。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的实践。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沦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
在讲到感性与理性的关系时,用了两个警句:“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更深刻地感觉它。感觉只解决现象问题,理论才解决本质问题。”
在谈到对待知识的正确态度时,文中写道:“知识的问题是一个科学问题,来不得半点的虚伪和骄傲,决定地需要的倒是其反面――诚实和谦逊的态度。”并用“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这一种比喻性警句,说明了“你要有知识,你就得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和“你要知道革命的理论和方法,你就得参加革命”等知识、理论和方法与实践、革命的必然联系,使道理深入浅出,通俗明白。
在阐述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跃进的过程时,用了人们已朗朗上口经常使用的警句:“要完全地反映整个的事物,反映事物的本质,反映事物的内部规律性,就必须经过思考作用,将丰富的感觉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工夫,造成概念和理论的系统,就必须从感性认识跃进到理性认识。”这里仅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十六个字,就把人们的认识过程高度概括出来,造成人们争相引用、屡见不鲜的现象。
在谈到认识的能动作用时,文中写道:“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认为十分重要的问题,不在于懂得了客观世界的规律性,因而能够解释世界,而在于拿了这种对于客观规律性的认识去能动地改造世界。”接着又指出:“如果有了正确的理论,只是把它空谈一阵,束之高阁,并不实行,那末,这种理论再好也是没有意义的。”
在谈到相对真理与绝对真理的关系时,写道:“无数相对真理之总和,就是绝对的真理。”而在解释认识论的含义时,又写道:“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
这些精到的论述,都以简练而涵义深刻动人的句子,把人们从纷坛复杂的各种现象中引到抽象概括的理性殿堂,从而变为工作实践的准绳。
总之,《实践论》大量警句的使用,不仅帮助人们懂得了许多深奥的道理,而且大大促进了人们的普遍记忆和使用,成为人们实践活动的有力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