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三〔65〕路线的理论基础(一九三○年十二月一日)|周恩来选集
  • 立三〔65〕路线的理论基础(一九三○年十二月一日)

立三〔65〕路线的理论基础(一九三○年十二月一日)


 
  
  【题解】
  这是在中共中央机关工作人员会议上所做的批判立三路线的报告节录。
  
  【正文】
  我们要纠正立三路线的错误,不仅是复述国际〔66〕的路线,必须对立三路线有彻底的揭发与批评。立三路线之形成不是偶然的,如果在党内没有形成这一路线的基础,则它不会在党的领导机关起领导作用。因此,我们必须在下面三个条件之下来认识立三路线之形成:1.历史的条件,六次大会后有些根本问题没有得到适当的解释;2.党内无产阶级成份薄弱,小资产阶级成份占了很大的数量,这使党的路线有忽"左"忽右的表现;3.立三的思想,在过去的讨论中没有受到强烈的反对。这三个条件,帮助了它在领导机关中起了领导作用。
  同时,我们在这里,必须认识立三路线之理论的基础:
  (1)不懂得正确地估计阶级斗争力量的对比。国际来信所指出的,立三路线不懂得正确地分析客观形势及正确地估计阶级斗争力量的对比,这完全是正确的。我们可以从他的文章、报告以及他起草的六月十一日的决议案〔67〕中得到充分的材料来证明。当初立三同志分析敌人的力量时,总是只注意敌人的弱点,或将敌人的某一弱点特别夸大;估计主观的力量时,则只看到强点而掩盖了自己的弱点。所以六月十一日决议案对世界革命及中国革命的进展问题,估量到帝国主义及统治阶级时,把他们看成是无能为力、只有等待崩溃的状态,对于革命力量的估计,不仅夸大了红军的发展,尤其对于城市工人斗争的发展及其觉悟性与组织性夸大了,不合实际。这两方面的会合,对于革命形势的估量自然变成为不正确的了。这是立三同志之非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分析问题之观点。
  (2)否认革命发展之不平衡的特点与对革命高潮认识的错误。不仅在中国问题上,在世界革命形势的估量上也是如此。中央七十号通告〔68〕中提出中国革命的发展将走向平衡。这一句话,在表面看来是没有问题的,但已经种下了以后错误的根源。在立三同志起草的向国际的报告中说:中国革命之发展,不平衡其表面,平衡其实质。这完全否认了革命发展的不平衡,所以当时中央工作人员会上与陈韶玉〔69〕的争论,对这一点也完全错误了。立三同志的观点,认为中国革命爆发必然地引起世界革命之同时的爆发。对长沙事件〔70〕,党的宣言说,中国革命之爆发必然掀起世界之普遍的武装暴动。立三同志想以世界革命第三时期〔71〕的特点来取消革命发展的不平衡。这是他对于世界革命的观点,同时也就是他对于中国革命的观点。他否认不平衡的观点,是将革命高潮解释成为直接革命形势。六次大会〔16〕的决议案中说,"将来的新的高潮,更加要使党将准备武装暴动以至实行武装暴动,认做当前的实际任务"。这就表明由高潮到直接革命形势,虽然中间没有万里长城隔着,但是有一个过程的。而回国后的第一号通告却说,将来新的高潮的到来,武装暴动的口号将要从宣传的口号变成为行动的口号,这便已经将革命高潮与直接革命形势模糊了。去年中国党接到国际十次大会的决议〔72〕,说中国革命运动已开始了新的高潮。在江苏省的代表大会上我曾说明这一问题,所谓新的高潮与直接革命形势是不同的,现在已经有了新的高潮,但还不是直接革命形势。这个问题当时并未引起政治局热烈的讨论,只是在文件上有一点修正,这也足以证明中国党之理论基础的薄弱,同时也就助长了立三路线的形成。立三同志说,坡的阿姆(подъём)的意义不应译作高潮,革命高潮与直接革命形势是一个东西。如果这样,那末,六次大会的决议案中"在总的新高潮之下,可以使革命先在一省或数省重要省区之内胜利"一句话,便应改作"在总的直接革命形势之下,可以使革命先在一省或数省重要省区之内胜利"了。既是总的直接革命形势之下,那里还有什么革命先在一省或数省重要省区的首先胜利呢!当然,在他这样的认识之下,所谓今天是湘鄂赣之首先胜利,但必须得到武汉,武汉之首先胜利也就是全国革命胜利之开始的理论,是一点不奇怪的。所以他会提出组织西伯利亚的华侨回国,要蒙古出兵参加中国苏维埃联邦,要苏联出兵打日本。当然,这不仅是由于否认革命发展之不平衡一点,一切盲动主义、命令主义都同时爆发。
  (3)组织观念不正确。立三同志对于组织的解释,常常以加强主观力量来回答,他完全是站在机会主义的观点上。他在全国苏维埃区域代表大会〔73〕的报告中,将主观力量放在革命发展的条件以外,而只分析客观的条件。他说革命形势一到,主观力量不成问题,例如"五卅"时期〔3〕与武汉时期。他虽然在"八一"、"八三"的会〔74〕上提出要"加强组织",但这一"加强组织",他是认为革命形势已经一般的成熟,只要一组织便起来了。所以他只要用武装暴动的口号来号召,在上海则以四次暴动的口号来号召。这完全将组织力量放在革命形势成熟条件以外,实际上必然走到取消组织的路上去。总行动委员会的组织不仅取消了团,实际也取消了党。
  (4)在估量斗争形势与布置工作中含有军事投机与军事冒险的观点。立三同志对于红军及农民斗争之发展与组织,有奇怪的意见。这一方面是由于由农村来的人随便报告一些数目字可以帮助他,但根源还不在于此。在"八一"、"八三"的会上他认为:红军进攻武汉,工人必然会起来暴动。另一个政治局同志在《红旗》上说:单纯用红军进攻武汉,我们是反对的;但如果说红军逼近了武汉,工人斗争还不能起来,这也是错误的,工人一定会起来。立三同志之另一观点是建筑在南京士兵暴动的身上,他以为南京士兵一暴动,一定可以占领南京,响应武汉,引起上海总同盟罢工。因此,他以为红军逼近了武汉,武汉工人暴动,南京占领,上海暴动;同时蒋介石在陇海路的军阀战争中失败,冯玉祥〔75〕在河南也因农民暴动而失败;北方军队南下,北方空虚,则北方农民也可以起来暴动,因此要求蒙古出兵,苏联出兵。用这样的分析来决定与布置举行武装暴动,这完全是军事投机的观点,是想在军阀战争中取巧的观点。
  (5)用托洛茨基的理论来补充他革命转变的理论。立三同志在六月十一日的决议案中说:一省数省胜利的开始,也就是革命转变的开始。这实际上是取消了民主革命政纲之中心的任务。所以他影响到苏代会关于土地问题的决议,用过早的办法,企图在现在的苏维埃区域实行社会主义的政纲。
  
关于粉碎第四次"围剿"〔76〕的电报(一九三三年一月--三月)|周恩来选集
  • 关于粉碎第四次"围剿"〔76〕的电报(一九三三年一月--三月)

关于粉碎第四次"围剿"〔76〕的电报(一九三三年一月--三月)


 
  
  【题解】
  一九三三年二月至三月,蒋介石调集四五十万兵力对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第四次"围剿"。这时,以王明为代表的第三次"左"倾机会主义路线已统治中央领导机关。他们不仅提出了一条"左"倾的政治路线,而且提出了一条错误的军事路线。在第四次反"围剿"开始时,毛泽东同志已被排挤离开了红军。周恩来、朱德等同志在前线指挥作战,他们在实践中认识到中央和苏区中央局要求红军先发制人、攻占敌人重兵驻防的坚城南丰和南城的命令是错误的。周恩来同志向中央和苏区中央局提出了集中兵力在运动战中各个歼灭敌人的方针。在周恩来、朱德同志的指挥下,第四次反"围剿"取得了胜利。这次战役先后歼敌五十二师、五十九师和敌主力十一师,缴枪万余枝。这里收入的电报,前八件是周恩来同志给中央和苏区中央局的,第九件是和朱德同志联合署名发布的命令。
  
  【正文】
  一一月二十七日的电报
  (甲)金溪战役〔77〕后,我军继取备战姿势,调动敌人与征集资材,即三军团开往贵溪亦本此旨。敌此次被我调动,一方企以信江之敌吸引我军,以抚州来敌截击我于金溪之北,一方则又因对我情况不明,深惧前辙,故抚州之敌前进极缓,且向北靠,至今日吴、罗、周三师〔78〕仍在浒湾、琉璃冈、黎墟一线。我方面军集中南移,只一天便达金溪东南部,以备战姿势吸引敌人。但敌今日已侦知我主力不在金溪以北,故又改变计划,以吴、周两师集中浒湾附近,罗师退回抚州,二十三师仍西移乐安,回复其原定进攻部署。
  (乙)我军决利用此两日时机,发动战斗员将金溪南之七八百病伤员一律后运至黎川地域,以便后方来运。俟敌二十三师明后日向西移动后(最好罗师也西移),我军即以十一军一部游击浒湾,一部佯攻南城,迷惑并牵制敌人。以十二军牵制邵武之敌,另以全力渡河,直攻南丰城,并准备在抚河西消灭敌人增援队,以突破抚河围攻线。
  (丙)本来依现时敌情,即抚河流域敌之两个较强的"进剿"军还未组织完备以前,我军能在抚河东岸会合十一军求得运动战消灭敌人主力,确比围攻南丰暴露我军企图去打敌增援队为好,且抚河东这一地域,幅员并不窄,地形尤好,尤便征集资材,只是后方连络远不便运输,主要还由于南丰、广昌、建宁、黎川的赤化工作差。但我之利即敌之不利。敌几次想在河东岸以一翼吸我一翼截击我之战略求战,但南丰、南城、金溪三次战役〔79〕,都因被我集中力量迅速击破或消灭其一翼而失败。故敌在抚河东岸作战,非俟其强有力之两个"进剿"军组织完备后,才敢猛进。上次礼西赵(南城)胜利后我以备战姿势在黎川待机,这次金溪胜利后我在金溪待机,都因敌不敢冒进坚守城防致不得在运动战中连续战斗而必须转移地区,因此由南丰东而南城东而浒湾东。我军万分谨慎地弄清敌情,以迟迟进逼的战略调动敌人,求得运动战的胜利,决无忽视敌之进攻与截击的观念。上次东出邵武引敌,因我恐敌截击回师过早,致敌吴、周两师已半至硝石又复缩回,这证明一切战略决定都与敌情、地形、任务有关。假使敌之抚河两强有力纵队已成,又如这次三军团逼近贵溪处于不利阵势,则战略便须改变。故十军渡河时,曾、邵、唐〔80〕等主张三军团过河攻贵溪,我们便立电反对。
  (丁)现时敌既执行其组织三个"进剿"军与"清剿"军坚守城防的进攻部署,我自须夺取先机,立即转移作战地区,调动敌人以破坏其进攻部署,转移抚河西岸即由此。但须说明,这次宜黄、乐安战役〔81〕以后,敌对城防已更坚守,其虽有主张放弃机械城防的,但必在我进攻与胜利调动敌人和消灭野战敌人条件下。我独立师两次袭击入崇仁,便由于我东岸的胜利和进攻。因此转到抚河西,须攻城才能立即调动敌人,因南丰、南城、宜黄、抚州都在河西岸,不能如东岸一直深入抚州附近去威胁与调动敌人。攻城与消灭增援队一有暴露企图二有易受夹击的不利,故不如在东岸自如。因此在东岸目前如不能求得运动战,决不应轻易过河。这须请你们注意。
  二一月三十日的电报
  甲、二十七日夜得确报,罗、周、吴三师企图乘我军南移,压迫我军于远距离外,定二十八日开金溪、左坊、琅琚之线,二十九日开珀圩、黄狮渡、琅琚之线,三十日罗师经礼西赵回南城,周、吴两师回浒湾。因此,我方面军乃更集中,准备在其三师分开时,首先消灭罗师。但二十八日敌仅达肖公庙、浒坊、琅琚之线,陈诚〔82〕更以"进剿"尚未准备完毕停止远追,于是二十九日敌复向回缩。今日十一师又开回浒湾、河西之东馆待命,十四师、九十师集中浒湾附近,二十三师已西移乐安,五师到贵溪,八十三师二月半后来赣。蒋介石二十九日已抵南昌,其进攻布置当更加紧加速。
  乙、敌不愿在布置完毕前,轻易冒进与分兵损实力,已甚明显。周至柔师现正急图补充,吴奇伟师正在整理,吴本人已往见蒋。在此敌情下,连续的残酷的战斗转眼就到。我如立即转到抚河西,只有攻城才能调动敌人。攻城除前电所述,一暴露企图,二易受夹击之不利外,还有三损伤大,四不能筹款,五耗费时日的不利。在大战前如蒙此不利,而坚城又攻不下,增援军三个师并进又不便打,则不仅未破坏敌人进攻部署,且更便利于敌人的进攻。因此在敌人部署完毕前,如能在抚河东岸连续求得运动战解决敌人,我都不主张立即过河攻城。即使敌暂不出击,仍可筹一笔款(金溪胜利后共得现款二十万),以利大战经费,并可加强十一军的赤化金溪、资溪,以更利于牵制敌五、六两师之编入"进剿"军。如敌因蒋来与我在抚河东岸,立即向苏区深入截击,我军自当迅速移转至苏区边境,背靠苏区决战。
  丙、上述意见,朱、王〔83〕等同志大都同意。只中央累电催我们攻破城防,与我两电所陈战略实有出入。但我终觉消灭敌人尤其主力,是取得坚城的先决条件。敌人被消灭,城虽坚,亦无从围我,我可大踏步地直入坚城之背后,否则徒损主力,攻坚不下正中敌人目前要求。中央局诸同志同意此意见否,望于明日简电复,过期因时机不容再缓,我当负责决定,同时仍请中央给以原则指示。
  三二月七日的电报
  甲、中央局命令攻南丰,我们部署意见:
  (一)乘敌第八师有两团欠一营在新丰街,一营在里塔圩之时,我以一部兵力袭击新丰,以主力由南丰下游渡河,断新丰之敌向南丰退路,并直扑南丰城。城内外敌仅四团,有被我强袭入可能,在强袭时,南丰东岸亦配置一部兵力。
  (二)以十一军主力逼近浒湾,一部向南城对岸游击,威胁并牵制敌人,其工作团则努力赤化金溪、资溪。二十一军向永丰逼近。独四、五师在宜黄、乐安以南行动。
  (三)如强袭不成,而已驱逐城外工事中敌人,则可一面坑道作业,一面准备打击增援队。
  (四)如城外工事中敌人尚未驱逐,而敌增援队已至,则只能准备打击增援队。
  (五)如我牵制敌人兵力不奏效,敌以增援队三四师由马路并进,迎击则我受夹击,侧击则便于城内外敌人会合,如此则便须转移地区,攻宜黄、乐安调动敌人,于山地运动战中解决。因山地易于牵制一部,消灭一部,而由马路并进,便甚难牵制。
  乙、上述部署不是呆板的,敌情地形有变尚须活用。万一南丰下游因雪水下融不便徒涉,而须改由南丰上游渡河,则我之企图易先暴露,新丰两团便无法截断,南丰城防便可增至六团,且敌可以十一、九十两师先向南丰开来策应。如是将更不便我强袭,便须经过苏区改攻宜黄或乐安去调动敌人,求得运动战中解决敌人。
  丙、这一部署与中央局命令原旨有出入。我认为攻下南丰最好,但攻下宜黄、乐安,在运动战中消灭增援敌人,仍然可乘胜直胁抚州,且更便运转。你们同意否?或仍坚持唯一是猛攻南丰,虽大损失亦所不惜,虽敌三四师由马路并进亦非与之决战不可?请于今日十八时前立电复,以便明日行动。
  丁、不攻南丰或宜黄、乐安,先攻南城,在目前敌情与地形上是不可能的事,请中央注意。
  四二月十三日的电报
  甲、昨日继续侦察南丰堡垒工事,只西北门外堡垒利用夜色可接近强袭。黄昏后我军开始攻击,与敌激战一夜,夺取敌人大小重要堡垒十数个。但城外仍有二十多个堡垒在敌人手中,且极险要,堡垒后又有开旷地。已夺得工事离城边尚远,城墙上又有炮楼。敌守堡垒多一班一排,最重要的不过一连,我攻堡垒费时久,险要的须围困。整夜激战结果,我缴获不足一营,损失却过三百。三军团为主攻,师长彭鳌〔84〕及两团长均阵亡。攻城激战虽夜雨,士气极旺。
  乙、十日,我十一军已牵制敌八师之一团于新丰街,十一日,二十二军又伸出里塔圩断其归路,故南丰敌为五团。今日,南丰敌在河南之一团,因夜中十二军在河东占第一个堡垒,亦撤回城内,并断浮桥,显示其守城待援之决心。敌对增援部署约以三路分进:两师由南城,一师由宜黄,两师由乐安。敌十一师已向宜黄开动。
  丙、据此情况,我们遂改强袭南丰为佯攻,决心先消灭增援队。现部队正在南丰西部一带集结,今明两日弄清敌军行进路线后,当求得于预期遭遇的运动战中消灭敌之一翼,以各个消灭之。
  五二月十五日的电报
  甲、确报,当我军在黎川时,敌大举部署为陈诚领中路军分三个纵队:第一纵队罗卓英,为第十一、五十二、五十九三个师,集中宜黄、棠荫;第二纵队吴奇伟,为第十、第十四、九十三个师,集中抚州、龙骨渡;第三纵队赵观涛〔85〕,为第五、第六、第九、第七十九四个师,集中浒湾、金溪,以一部出资溪。四十三师集中宜黄、乐安间,为预备队。都限二十日前集中完毕。第四、第八十三师为总预备队。
  乙、我军围攻南丰既急,敌即提前集中,以十一师十四日开至宜黄、棠荫,以五十二、五十九两师开乐安,准备由东陂、黄陂、新丰市截击我军,现均向乐安前进。以第二纵队向南丰前进,十四日九十师到东馆,十四师亦有开动讯,十师尚未动。第三纵队集中时间与地点未变。四十三师向宜黄开,十四日到公陂,宜黄原有其一团。二十七师已集中永丰、新淦。
  丙、我们现改强攻为佯攻与监视南丰之敌,准备消灭其增援队。敌又有改变进击路线可能。敌对我军猛攻坚城,认为可以损伤与疲劳我兵力,并吸引我于坚城之下,便于其增援队之截击与连续战斗,已定十八日开始"进剿"。
  丁、现我军集结兵力于南丰城、里塔圩以西地域,背靠苏区,更积极佯攻南丰,引致敌仍依原定路线"进剿",以便我首先迎击与消灭其右翼。
  戊、猛攻南丰我军伤亡全数过四百人。
  六三月二日的电报
  甲、我军与敌激战三昼夜,第三日本可将敌十一师继续消灭或击溃,只因山地战各军联络与我指挥均不易达到,故在第二日消灭五十二师及五十九师大部后,各军位置不利于出击十一师增援队,致昨日战斗未完全解决,只继续消灭五十九师,但胜利是空前的。本日,因敌二纵队三个师已于昨日西向增援,今日可到新丰市、东陂、黄陂,截我归路,我将陷于被包围中,且战场未清理,伤兵未撤,战利品到处堆积,故于今日在胜利中撤退,开始向小布、南团、东韶、水口地区集中,准备继续战斗。
  乙、因此胜利,敌已纷纷调动,除十一师、二十八师已来河口外,第九师由南城今日抵杏坊,二纵队由南丰、里塔圩、新丰移至永兴桥、饶坊之线,明日逼近东陂、黄陂,三纵队一部一日已占领硝石,今日五师又被调龙骨渡,六师、七十九师则改在南城河西集中。
  七三月四日的电报
  甲、这几天,敌完全处于被动。二纵队三个师原拟由新丰市截击我归路,嗣知五十二、五十九两师消灭,乃改向黄陂开进。及闻我军已离黄陂,敌十四师急由党口、饶坊北开演口,十师、九十师停在崇五都,十一师进黄陂,九师赶到河口,今日均未动。三纵队之第五师被调龙骨渡,今日又令由岳口回南城。三纵队现已改向南丰进,先头明日可到。
  乙、闽敌刘和鼎〔45〕昨日率一旅一团进太宁。十九路军以区寿年师及张炎旅三日集中永安为右翼,以沈光汉及张贞师为左翼。右翼定八日进连城。这一部署是黄陂战役前预定的。
  丙、陈诚中路军的进攻路线已改变。三纵队改走南丰,一、二纵队(现只五个师)或将更靠近,出东陂、黄陂、新丰市,求我主力决战于东韶、河口,而以三纵队趋广昌,出头陂、东山坝,截我归路。
  丁、我军拟俟集中后(一军团带胜利品,经招携路较远)仍选敌一翼,求于运动战中消灭之。
  八三月十六日的电报
  甲、北面敌两纵队各三个师靠拢并梯次轮番向东南搜索前进。今日其前纵队十四师始达新丰市,九十师达侯坊,十师达草台冈;后纵队九师达东陂,五师达黄陂,十一师达安槎、蛟湖。预备队七十九师在宜黄,有两团在河口,六师在抚州,许克祥全师在南城,刘绍先师在乐安、崇仁,余无变动。
  乙、我们已调十一军,十八日可至广昌西北,配合独立师、团及地方武装,牵制并抑留敌进攻广昌之前纵队。我主力决以待机姿势,准备侧击敌之后纵队,并首先消灭其行动中后卫部队,以便连续作战,各个击破敌人。
  丙、我方面军昨日已开始移动,因敌两纵队太靠拢,故尚在待机中。但这是四次战役决定胜负的战斗,已下最大决心,准备一切牺牲,部署与敌三个师决战的阵势和动员。
  九三月二十日的电报
  甲、敌情另电告。
  我十一军已于十八日到广昌附近,拟于二十日起领导地方武装牵制向广昌去的敌人前纵队,并以主力阻敌回援,以掩护我军右侧背。
  乙、我军拟于二十一日拂晓,采取迅雷手段,干脆消灭草台冈、徐庄附近之十一师,再突击东陂、五里排之敌。
  丙、五军团、十二军、宜黄独立团为右翼队,归董、朱〔86〕指挥,应于二十一日拂晓以主力进攻草台冈、徐庄敌左侧背,以一部从摇篮寨方面牵制东陂之敌,其预定动作如次:
  (1)第十二军(附宜黄两独立团)应于二十日黄昏时到斜蕃附近,二十一日取捷路到侯坊上游适当地点渡河,占领灵埂山、三角砦一带,侧击侯坊、徐庄、雷公嵊之敌,并以一部领导宜黄老独立团,往石背、摇篮寨游击东陂之敌。新独立团往新丰市西南地带,挖毁由东向西的交通路(防敌回援),并警戒我右侧背。
  (2)第五军团应于二十日到端溪附近,并派队伪装逼近侯坊游击。二十一日拂晓沿落马山、霹雳山进攻侯坊、徐庄、雷公嵊之敌。
  丁、第三军团、第一军团、二十一军、独立第五师为左翼队,归彭、滕〔87〕指挥,应于二十一日拂晓先迅速消灭草台冈附近之敌,再突击东陂之敌,其预定动作如次:
  (1)第三军团应于二十日以掩护队占领界上、雷母山之线,掩护其主力于黄昏时到东边岭、亮溪附近,二十一日拂晓由西南向东北进攻草台冈之敌。
  (2)第一军团应于二十日以掩护队占领三溪附近,掩护其主力于黄昏时到大坪、徐坊、b洲之线,二十一日拂晓即由西向东突击铁石坳附近之敌,以截断东陂与草台冈敌人之联系。
  (3)二十一军(直受林〔88〕、聂〔89〕指挥)应于二十日以掩护队占领王都、上堡附近,掩护其主力于黄昏时到达古王坑、邱坪附近,二十一日拂晓即由西向东进攻东陂之敌。
  (4)独立第五师(直受林、聂指挥)应于二十一日拂晓由吴城出秀山,由北向南佯攻五里排之敌,并警戒我左翼侧。
  戊、两翼队战斗分界线由东边岭到东陂大路之右侧(道路归左翼队)。
  己、第二十二军为总预备队,二十日在现地不动,二十一日随第一军团左后方前进,必要时由林、聂直接指挥。
  庚、第一军团卫生部准备在长罗开设野战医院。三军团卫生部准备在徐庄、荫水开设兵站医院。后方联络线仍照作战计划规定。
  辛、总部拟明(二十一)日到亮溪附近。
  
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一九三七年七月十五日)|周恩来选集
  • 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一九三七年七月十五日)

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一九三七年七月十五日)


 
  
  【题解】
  这是为中共中央起草的宣言。此宣言起草于一九三七年七月四日,七月十五日由中共中央交付国民党,至九月二十二日国民党中央社才发表。
  
  【正文】
  亲爱的同胞们: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谨以极大的热忱向我全国父老兄弟诸姑姊妹宣言,当此国难极端严重民族生命存亡绝续之时,我们为着挽救祖国的危亡,在和平统一团结御侮的基础上,已经与中国国民党获得了谅解,而共赴国难了。这对于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前途有着怎样重大的意义啊!因为大家都知道,在民族生命危急万状的现在,只有我们民族内部的团结,才能战胜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现在民族团结的基础已经定下了,我们民族独立自由解放的前提也已创设了,中共中央特为我们民族的光明灿烂的前途庆贺。
  不过我们知道,要把这个民族的光辉前途变为现实的独立自由幸福的新中国,仍需要全国同胞,每一个热血的黄帝子孙,坚韧不拔地努力奋斗。中国共产党愿当此时机,向全国同胞提出我们奋斗之总的目标,这就是:
  (一)争取中华民族之独立自由与解放。首先须切实地迅速地准备与发动民族革命抗战,以收复失地和恢复领土主权之完整。
  (二)实现民权政治,召开国民大会,以制定宪法与规定救国方针。
  (三)实现中国人民之幸福与愉快的生活。首先须切实救济灾荒,安定民生,发展国防经济,解除人民痛苦与改善人民生活。
  凡此诸项,均为中国的急需,以此悬为奋斗之鹄的,我们相信必能获得全国同胞之热烈的赞助。中共愿在这个总纲领的目标下,与全国同胞手携手地一致努力。
  中共深切知道,在实现这个崇高目标的前进路上,须要克服许多的障碍和困难,首先将遇到日本帝国主义的阻碍和破坏。为着取消敌人的阴谋之借口,为着解除一切善意的怀疑者之误会,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有披沥自己对于民族解放事业的赤忱之必要。因此,中共中央再郑重向全国宣言:
  一、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为中国今日之必需,本党愿为其彻底的实现而奋斗。
  二、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
  三、取消现在的苏维埃政府,实行民权政治,以期全国政权之统一。
  四、取消红军名义及番号,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之统辖,并待命出动,担任抗日前线之职责。
  亲爱的同胞们!本党这种光明磊落大公无私与委曲求全的态度,早已向全国同胞在言论行动上明白表示出来,并且已获得同胞们的赞许。现在为求得与国民党的精诚团结,巩固全国的和平统一,实行抗日的民族革命战争,我们准备把这些诺言中在形式上尚未实行的部分,如苏区取消、红军改编等,立即实行,以便用统一团结的全国力量,抵抗外敌的侵略。
  寇深矣!祸亟矣!同胞们,起来,一致地团结啊!我们伟大的悠久的中华民族是不可屈服的。起来,为巩固民族的团结而奋斗!为推翻日本帝国主义的压迫而奋斗!胜利是属于中华民族的!
  抗日战争胜利万岁!
  独立自由幸福的新中国万岁!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
关于西安事变的三个电报(一九三六年十二月)|周恩来选集
  • 关于西安事变的三个电报(一九三六年十二月)

关于西安事变的三个电报(一九三六年十二月)


 
  
  【题解】
  在日本帝国主义要把中国变为它的殖民地的严重形势下,以张学良将军为首的国民党东北军和以杨虎城将军为首的国民党第十七路军,受红军和人民抗日运动的影响,要求蒋介石停止内战,一致抗日,被蒋介石拒绝。一九三六年十二月十二日,张、杨联合行动,在西安逮捕了蒋介石。以汪精卫、何应钦为首的亲日派,准备乘机发动大规模内战,除掉蒋介石并取而代之。当时,中共中央坚持了反对新的内战、和平解决西安事变、逼蒋抗日的方针,并派周恩来、博古(秦邦宪)、叶剑英同志为代表去西安。经过周恩来等同志艰苦的工作,西安事变终于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了时局转换的枢纽,在新形势下的国内合作形成了,不久,全国的抗日战争发动了。这三份电报是在谈判过程中发给中共中央的,其中后两份是和博古同志联合署名的。
  
  【正文】
  一与宋子文谈判情况(一九三六年十二月二十三日)
  (甲)宋子文、宋美龄、蒋鼎文〔90〕昨到西安。蒋暗示宋改组政府,三个月后开救国会议,改组国民党,同意联俄联共。
  (乙)今日我及张〔91〕、杨〔92〕与宋谈判。
  第一部分,我提出中共及红军六项主张:
  子、停战,撤兵至潼关外。
  丑、改组南京政府,排逐亲日派,加入抗日分子。
  寅、释放政治犯,保障民主权利。
  卯、停止剿共,联合红军抗日,共产党公开活动(红军保存独立组织领导。在召开民主国会前,苏区仍旧,名称可冠抗日或救国)。
  辰、召开各党各派各界各军救国会议。
  巳、与同情抗日国家合作。
  以上六项要蒋接受并保证实行。中共、红军赞助他统一中国,一致对日。宋个人同意,承认转达蒋。
  第二部分,宋提办法及讨论情况:
  子、宋提议先组织过渡政府,三个月后再改造成抗日政府。目前先将何应钦、张群、张嘉、蒋鼎文、吴鼎昌、陈绍宽〔93〕赶走。推荐孔祥熙为院长,宋子文为副院长兼长财政,徐新六或颜惠庆长外交,赵戴文或邵力子(张、杨推荐)长内政,严重〔12〕或胡宗南长军政,陈季良或沈鸿烈长海军,孙科或曾养甫长铁路,朱家骅或俞飞鹏长交通,卢作孚长实业,张伯苓或王世杰长教育。我们推宋庆龄、杜重远、沈钧儒、章乃器〔94〕等入行政院。宋力言此为过渡政府,三个月后抗日面幕揭开后,再彻底改组。我们原则同意,要宋负责;杜、沈、章等可为次长。
  丑、宋提议由蒋下令撤兵,蒋即回京,到后再释爱国七领袖〔95〕。我们坚持中央军先撤走,爱国领袖先释放。
  寅、我们提议在这过渡政府时期,西北联军先成立,以东北军、十七路军、红军成立联合委员会,受张领导,进行抗日准备,实行训练补充,由南京负责接济。宋答此事可转蒋。
  卯、在蒋同意上述办法下,我们与蒋直接讨论各项问题(即前述六项)。宋答可先见宋美龄(子文、学良言她力主和平与抗日)。
  (丙)如你们同意这些原则,我即以全权与蒋谈判,但要告我,你们决心在何种条件实现下许蒋回京。请即复。
  二与宋子文、宋美龄谈判结果(一九三六年十二月二十五日)
  (甲)与宋子文、宋美龄谈判结果。
  子、孔、宋组行政院,宋负绝对责任保证组织满人意政府,肃清亲日派。
  丑、撤兵及调胡宗南等中央军离西北,两宋负绝对责任。蒋鼎文已携蒋手令停战撤兵(现前线已退)。
  寅、蒋允许归后释放爱国领袖,我们可先发表,宋负责释放。
  卯、目前苏维埃、红军仍旧。两宋担保蒋确停止剿共,并可经张手接济(宋担保我与张商定多少即给多少)。三个月后抗战发动,红军再改番号,统一指挥,联合行动。
  辰、宋表示不开国民代表大会,先开国民党会,开放政权,然后再召集各党各派救国会议。蒋表示三个月后改组国民党。
  巳、宋答应一切政治犯分批释放,与孙夫人商办法。
  午、抗战发动,共产党公开。
  未、外交政策:联俄,与英、美、法联络。
  申、蒋回后发表通电自责,辞行政院长。
  酉、宋表示要我们为他抗日反亲日派后盾,并派专人驻沪与他秘密接洽。
  (乙)蒋已病,我见蒋,他表示:
  子、停止剿共,联红抗日,统一中国,受他指挥。
  丑、由宋、宋、张全权代表他与我解决一切(所谈如前)。
  寅、他回南京后,我可直接去谈判。
  (丙)宋坚请我们信任他,他愿负全责去进行上述各项,要蒋、宋今日即走。张亦同意并愿亲身送蒋走。杨及我们对条件同意。我们只认为在走前还须有一政治文件表示,并不同意蒋今天走、张去。但通知未到张已亲送蒋、宋、宋飞往洛阳。
  (丁)估计此事,蒋在此表示确有转机,委托子文确具诚意,子文确有抗日决心与改院布置。故蒋走张去虽有缺憾,但大体是转好的。
  (戊)现在军事布置仍旧,并加紧戒备。
  (蒋临行时对张、杨说:今天以前发生内战,你们负责;今天以后发生内战,我负责。今后我绝不剿共。我有错,我承认;你们有错,你们亦须承认。)
  三关于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的局势和我们的方针(一九三六年十二月二十九日)
  我们以下的意见供你们参考:
  一、西安事变之和平解决,意味着中国的政治生活走入一个新的阶段的开端。就是:
  子、进攻红军战斗走向停止;
  丑、对外退让政策将告终结;
  寅、国内统一战线初步局面的形成;
  卯、陕甘两省变成抗日根据地之现实的可能性。
  二、西安事变及其和平解决,指示着阶级力量之分化及重新结合,特别是资产阶级营垒之决定性的分化过程,其意义就在推动和加速了资产阶级营垒中左派之集中,打击了中间道路之思想。然而分化过程没有终结,大致的情况仍然存在着三个营垒:抗日、降日、中间。新的变动就在:
  子、抗日力量的增强与合法化(至少部分地);
  丑、亲日派遭受一致命打击;
  寅、中间派开始接近于左派(虽然依旧不免动摇地缓慢地,即保存中间之基础)。
  方针:打击亲日派,巩固以西北为中心之左派,影响与吸收中派。
  三、孔、宋政府是一个过渡的政府。这个政府在目前基本问题--对日问题上将采取较强硬的态度,在民主问题上或许可有一小步之前进,但显然在许多方面仍然会继续着旧的路线。我们对孔、宋政府,应当以过渡政府看待,即是:推动与赞助其抗日倾向,争取逐步的即使不大的民主改革,同时丝毫不放松对他的批评。如一切过渡政府一样,有着必然的摇摆与不同可能的前途,我们应与他每一个摇摆斗争,而争取他过渡到抗日政府。
  四、在这个情况下召集抗日救国会议的运动,在发动、觉醒、组织群众及推动时局的进展上,均具有重大之意义。应该把要求南京召集和平会议和人民的促进运动联结起来。但会议召集的时期及胜利的保证,依靠于促进运动之开展,这是局势开展之一个重要的环节,加强抗日统一战线的群众性的关键。
  五、局势开展之另一个中心环节是巩固西北,将西北变成抗日根据地和统一战线的模范地区的可能性变为现实性。这需要:
  子、规定和实现三方面共同合作的纲领和西北的军事计划;
  丑、张、杨两部之巩固与改造,红军的休整与在新的基础上之正规化,以及三方面的休戚相关的互相尊重的合作和互助;
  寅、群众运动之开展和发动,在这个基础上地方政权之民主化与改造;
  卯、宁、青、甘西之解决回民问题。
  六、坚持全国团结一致抗日的组织者与发动者的立场:一方面,在抗日与打击亲日分子的基础上,和南京左派合作,吸取中间派到我们方面来;另一方面,结合南京之外的各派,以西北为中心,以抗日为目的和条件,为推动南京向左之力量。
  七、转变党的全部工作,使之适合于新的环境,成为全国政治生活中的主导者。
  子、恢复在大城市,首先在工人阶级中的党的工作。
  丑、改变各地零散的游击队为农民自卫武装,并成为农民运动之策源地。
  寅、迁移中央至便于领导全国政治生活之地区。
  卯、教育与重新教育干部。
  
目前抗战危机与坚持华北抗战的任务(一九三七年十一月十六日)|周恩来选集
  • 目前抗战危机与坚持华北抗战的任务(一九三七年十一月十六日)

目前抗战危机与坚持华北抗战的任务(一九三七年十一月十六日)


 
  
  【题解】
  这是在山西临汾一次群众大会上的演讲,刊载于汉口《群众》周刊第一卷第二期。
  
  【正文】
  一目前抗战形势及其危机
  在上海、太原相继失陷后,目前抗战局势正遇着一个新的危机。这个危机的特点,是政府军队抗战颇难为继而全民抗战犹未兴起的青黄不接,国内外调停的空气相当抬头。具体地分析来看:
  甲、在战局方面--日寇已占领上海,突破松江,我军防线已退至嘉善、苏州、昆山、浏河之线;华北方面,敌人自占领太原后,已进逼汾阳、介休、子洪镇之线;平汉、津浦亦有前进消息。日寇企图是想在稍加整理后,压迫我大军退过黄河南岸,以便其向全世界宣告:华北战事已告段落,上海亦已占领。它将从事于华北自治,上海中立,分化蒙回,捣乱华中、华南的计划。这一计划可以在口头的停战协定掩护之下来进行,以欺蒙列强,利诱汉奸。这比明枪真火来得毒辣!
  乙、在国际方面--九国公约会议〔106〕,虽表示了英美的接近与积极,但他们中心仍在调停。他们不愿考虑制裁手段,因此,日本愈强硬他们愈无办法;而其调停中心,仍在企图苟安,这只有损害中华民族利益才能做到。因此,驻沪领事团公开从事和平运动,德意完全赞成日本说话,日本不但拒绝参加九国公约会议,并提出它的六项要求〔107〕,英美并预言,如果日本态度强硬,中国坚持抗战,他们将使九国公约会议延续下去,准备觅取新机从事调停。苏联因英美态度如此,自不能单独行动,虽说它在道义上在实际上已给了中国以有力的帮助。
  丙、在军事上--中国正规军队现已用到相当的数目,而全民全面的动员,军队的改造,战略战术的改变,后方工作的改善,在全国范围内依然没有开始。战争的失利,部队的损伤,给养的不充,这使部分的军人发生颓丧失望的心理。如恃着现有的正规军持久抗战,其胜利信心确已锐减。
  丁、在民众动员方面--三四月来,不但政权没有开放,民运也没有开放。直到现在,党部仍固执其统制民运的政策。因此,包而不办是普遍现象。于是,许多大城市民运反不如过去局部抗战时的活跃,前线得不到民众的响应,后方得不到民众的援助,民众武装不能组织。这是给日本造顺民,给自己造反对者。不怕战争失利,最怕战争失了人心!失掉民众,这是万劫不复的。
  由于上述的严重现象,遂至国内外妥协调解空气渐渐抬头而发生了下列的危机:
  甲、汉奸政权的活跃--华北自治政府〔108〕,上海、华北维持会〔109〕,内蒙独立〔110〕,汉奸的活跃等等。
  乙、投降主义的生长--亲日派的活跃,主张对日直接谈判;英美系的软弱,主张依靠英美谈判条件,没有自力更生的信心;对苏联失望的人,主张结束战争。这一切都是投降主义的变相。汪〔111〕说主和者是汉奸;蒋亦说抗战到底,目前讲妥协者是汉奸。政府给中国代表团的训令,亦说日军不从中国撤退,没有调解的余地。这是反对投降主义的当头棒!
  丙、特殊化〔112〕思想的增长--冀察特殊化的影响,至今尚引诱着许多人企图在此特殊化之下苟安。这可能吗?绝对不可能,而且这是制造汉奸、颓丧民气、出卖正义的过渡政治机构。故对日绝交十分必要。战败不能使中国民族屈服,特殊化可使中国民族万劫不复!
  丁、失败主义情绪的发生--认为军事失败,一切都无办法,不是一拼求幸,便是退求自保。拼而求幸,胜已不可能,便更倾向于退过黄河以自保。果真在华北已无战的可能吗?如无可能,退过黄河也不能自保。故无命令自由退过黄河的,是等于让日寇来便利统治华北。
  我们要为消灭这一切现象与克服这一切危机而奋斗,而战斗到底。要如此,就必须坚持抗战到底。只有全民众起来抗战,抗战才能持久;只有坚持抗战,才能得到国际友邦的赞助,才能拒绝任何不利于我们的调停,才能最后战胜敌人。
  二坚持华北抗战的可能及其前途
  抗战危机发生了,日寇更集中全力来加深我们的危机。其中心的一环,仍在压迫我军迅速退过黄河,拿着华北,好做文章。上海原是其牵制方面,次作战线,谁知沪战中的损失出乎敌人意料之外,因而进迫苏州,现正向南京前进。但日寇的战略中心,第一步仍在取得华北。故华北的抗战如真告一段落,抗战的危机便严重到万分,而且日寇也可以喘一口气再干。
  因此,坚持抗战必须以坚持华北战争为中心。华北抗战能持久,日寇将无法实现其全部阴谋。目前太原已失,华北抗战能继续么?能持久么?我们回答:绝对地能。
  第一,假使中央能有得力的生力军开来,能实行各线配合的出击,能增加生力军到敌人后侧,改变过去专守防御的战略战术,能动员广大民众参战,则华北战争可转变目前的危机,进入胜利的反攻!
  第二,如果上述这些条件一时做不到,甚至于敌人继续前进,占领了我们的渡河点--风陵渡,企图占领我们黄河要口,我们也还是有办法在华北在山西进行持久抗战。这持久战有下列各条件:
  甲、敌人的兵力没有可能统治全华北,不仅是乡村占不了,城市也占据不了太多。即使是铁路公路要道,也不能普遍占据。因之,敌人不能不用汉奸部队来统治许多城镇,用他的重兵火力巩固他的交通要道,用他的主力来和我们的部队作战。正好,我们便以游击部队消灭汉奸,武装民众,以一部轻装部队袭击、截断敌人大道交通,劫夺敌人辎重弹药,并以主力部队在山地寻求敌人一部而消灭之。这是完全有可能的。证以八路军在敌人后方恢复了十四个县城,烧毁了二十二架飞机,最近又夺回了南怀化〔113〕,击败了敌人许多前进的部队,就可以相信。
  乙、在地形上,持久战也是可能的。因为敌人兵力的准备,只能适用于铁路公路线上,最不适应于山地,且不熟识中国内地道路。而山西全境、冀察西部、热冀边地,都是山地,最便于我军的活动、存在与扩大。
  丙、在气候上,外国人总不能较中国人适应,尤其是冬春两季,更于日军不利。
  丁、民众的条件是基本的。日寇侵略中国,不论他怎样欺骗利诱,只能收买少数汉奸,大多数人民的财产是遭蹂躏的。故民众的反抗,是持久战的最主要的条件。敌人愈摧残,群众将愈觉醒起来,为民族的最后生存而奋斗。
  戊、民众武装已有了初步的发展。特别是晋冀察边的广大发展,将是我华北持久战的模范根据地。
  己、政府领袖和军队的决心成为争取华北持久抗战的主要条件。现在蒋、阎〔96〕及不少军队,正在加强着这个战争。我们还望他们有进一步的全局的布置。
  庚、最后,八路军留在华北作战,也为推动和领导华北持久抗战的重要因素。因为八路军是红军改编的,他有着长期运动战及游击战的素养。他将要发挥在这方面的特长,来影响友军,来组织和领导广大民众齐来抗战。
  这一切有利的条件,将决定着华北持久抗战的极大可能。这个抗战的性质,在极困难的时候,将成为以游击战争为主体,来坚持华北抗战。这虽然会有一个时候,但它决不同于六年来的东北四省。它的持久战,将影响和推动着全国抗战的开展,掩护全国新的军队的组织;全国抗战的开展,也正支持着它,同时也使着日本无法结束它的战争,而要影响着全世界援助中国抗战的运动。因此,这个游击战将有胜利的前途。它要在持久战中,壮大自己,武装人民,恢复许多城镇,破坏敌人交通,消灭部分敌人,最后得到全国生力军的参加,可以转到胜利的反攻,收复失地,驱逐日寇帝国主义出中国!
  三坚持华北抗战中我们的任务
  怎样来坚持华北抗战呢?这是我们现在要说的问题,也就是实现华北持久战的任务如何?最主要的,我提出四项问题:
  第一,军队的改造。原有的正规军,虽越打越少,但打仗要用组织好了的军队来打,因此,改造旧军,成立新军,便成为目前迫切的任务了。改造军队,目的不是在换一批人,而是在改造他的组织制度。在这里,今后在华北作战的部队,其组织必须适合山地运动战和游击战,应采用"三三制"〔114〕,而附有游击队及轻便后方辎重与多数的通讯资材的编制。其次,政治工作制度必须建立,而且要成为军队的生命线来巩固部队。提倡自觉纪律,保障部队与人民的密切关系。其三,部队的生活必须改善。政治生活要平等,连队经济要公开,士兵生活要提高,官兵要团结一致。其四,部队的指挥要给以独断专行的权力,要使其能独立作战,分区活动,不怕留在敌人背后,不怕被敌人切断。其五,作战的战略战术要改变,要认识现在是野战,是运动战,是游击战,争人不争地。其六,要建立各部队的后方,要有源源不绝的后方接济,在困难时也要独立自给。这样的军队是活的,是人民的,是革命的军队。这样的军队,这样的指挥,便能坚持华北抗战到最后的胜利!
  第二,开放政权。现在,全华北已不是中华民国的统一政权,而是日寇汉奸的政权。日寇的自治是伪自治,我们应该以真自治来发动民众,开放政权。因此,目前华北的政权,应该是国民政府一部分的地方政权。首先,它在制度上,应该是民主政治,应该团结全华北的抗日人民,不论何党何派何军,均应容纳他们的代表,来共同担当国事,主持救亡大计。其二,在组织上,应该从县区上施行地方自治自给,以坚持中华民国的正统,然后及于省区。其三,在政策上,应实行抗日的纲领。我们提议应该根据共产党提出的十大纲领〔115〕来实施战区的救亡政策。
  第三,开放民运。华北若再不开放民运,军队就无法补充,作战将无人援助,民众武装将无法建立,强悍者将受日寇的屠杀,懦弱者将变为日本顺民,狡黠者将变为汉奸,而奸商劣绅将首先悬挂日旗担任维持。我们如不愿意这样,只有无丝毫迟疑地宣传民众,发动民众,组织民众,武装民众,起来共同担当华北的持久游击战。首先,应向民众作广泛深入的抗日宣传。其二,要组织广大的民众在工会、商会、农会和学生会之中,并吸引他们到政治团体中来。其三,要发动民众为保护其自身利益而斗争,并联系到民族利益上来。其四,要组织他们在武装训练之中,引导其参加人民自卫队、游击队、义勇军,并吸引到部队中来。
  第四,肃清汉奸。坚决反对投降主义、失败主义及特殊化的倾向,是争取持久战的先决条件。只有反对这些汉奸,才能团结全华北人民,全华北军队,影响全中国,乃至全世界,坚持华北持久战争,而取得最后胜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