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师经(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 佛经

药师经(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游化诸国,至广严城,住乐音树下。与大比丘众八千人俱,菩萨摩诃萨三万六千,及国王、大臣,婆罗门、居士,天龙八部,人非人等,无量大众,恭敬围绕,而为说法。

尔时、曼殊室利法王子,承佛威神,从座而起,偏袒一肩,右膝著地,向薄伽梵,曲躬合掌。白言:'世尊!惟愿演说如是相类诸佛名号,及本大愿殊胜功德,令诸闻者业障销除,为欲利乐像法转时诸有情故'。

尔时、世尊赞曼殊室利童子言:'善哉!善哉!曼殊室利!汝以大悲,劝请我说诸佛名号,本愿功德,为拔业障所缠有情,利益安乐像法转时诸有情故。汝今谛听!极善思惟!当为汝说'。

曼殊室利言:'唯然,愿说!我等乐闻!'

佛告曼殊师利:'东方去此,过十殑伽沙等佛土,有世界名净琉璃,佛号药师琉璃光如来、应、正等觉,明行圆满、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薄伽梵。'

'曼殊室利!彼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本行菩萨道时,发十二大愿,令诸有情,所求皆得'。

'第一大愿:愿我来世,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自身光明炽然照耀无量无尽无边世界,以三十二大丈夫相,八十随形庄严其身;令一切有情如我无异'。

'第二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身如琉璃,内外明彻,净无瑕秽;光明广大,功德巍巍,身善安住,焰网庄严过于日月;幽冥众生,悉蒙开晓,随意所趣,作诸事业'。

'第三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以无量无边智慧方便,令诸有情皆得无尽所受用物,莫令众生,有所乏少'。

'第四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诸有情行邪道者,悉令安住菩提道中;若行声闻独觉乘者,皆以大乘而安立'。

'第五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有无量无边有情,于我法中修行梵行,一切皆令得不缺戒、具三聚戒;设有毁犯,闻我名已还得清净,不堕恶趣!'

'第六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诸有情,其身下劣,诸根不具,丑陋、顽愚、盲、聋、喑、哑、挛躄、背偻、白癞、颠狂、种种病苦;闻我名已,一切皆得端正黠慧,诸根完具,无诸疾苦'。

'第七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诸有情众病逼切,无救无归,无医无药,无亲无家,贫穷多苦;我之名号一经其耳,众病悉除,身心安乐,家属资具悉皆丰足,乃至证得无上菩提'。

'第八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有女人为女百恶之所逼恼,极生厌离,愿舍女身;闻我名已,一切皆得转女成男,具丈夫相,乃至证得无上菩提'。

'第九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令诸有情出魔罥网,解脱一切外道缠缚;若堕种种恶见稠林,皆当引摄置于正见,渐令修习诸菩萨行,速证无上正等菩提!

'第十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诸有情王法所加,缚录鞭挞,系闭牢狱,或当刑戮,及余无量灾难凌辱,悲愁煎逼,身心受苦;若闻我名,以我福德威神力故,皆得解脱一切忧苦!'

'第十一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诸有情饥渴所恼,为求食故造诸恶业;得闻我名,专念受持,我当先以上妙饮食饱足其身,后以法味毕竟安乐而建立之'。

'第十二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诸有情贫无衣服,蚊虻寒热,昼夜逼恼;若闻我名,专念受持,如其所好即得种种上妙衣服,亦得一切宝庄严具,华鬘、涂香,鼓乐众伎,随心所玩,皆令满足'。

'曼殊室利!是为彼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应、正等觉行菩萨道时,所发十二微妙上愿'。

'复次、曼殊室利!彼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行菩萨道时,所发大愿,及彼佛土功德庄严,我若一劫、若一劫余,说不能尽。然彼佛土,一向清净,无有女人,亦无恶趣,及苦音声;琉璃为地,金绳界道,城、阙、宫、阁,轩、窗、罗网,皆七宝成;亦如西方极乐世界,功德庄严,等无差别。于其国中,有二菩萨摩诃萨:一名日光遍照,二名月光遍照。是彼无量无数菩萨众之上首,次补佛处,悉能持彼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正法宝藏。是故曼殊室利!诸有信心善男子、善女人,应当愿生彼佛世界'。

尔时、世尊,复告曼殊室利童子言:'曼殊室利!有诸众生,不识善恶,惟怀贪吝,不知布施及施果报,愚痴无智,阙于信根,多聚财宝,勤加守护。见乞者来,其心不喜,设不获已而行施时,如割身肉,深生痛惜。复有无量坚贪有情,积集资财,于其自身尚不受用,何况能与父母、妻子、奴婢作使,及来乞者?彼诸有情,从此命终生饿鬼界,或傍生趣。由昔人间曾得暂闻药师琉璃光如来名故,今在恶趣,暂得忆念彼如来名,即于念时从彼处没,还生人中;得宿命念,畏恶趣苦,不乐欲乐,好行惠施,赞叹施者,一切所有悉无贪惜,渐次尚能以头目手足血肉身分施来求者,况余财物?'

'复次、曼殊室利!若诸有情,虽于如来受诸学处,而破尸罗;有虽不破尸罗而破轨则;有于尸罗、轨则,虽则不坏,然毁正见;有虽不毁正见而弃多闻,于佛所说契经深义不能解了;有虽多闻而增上慢,由增上慢覆蔽心故,自是非他,嫌谤正法,为魔伴党。如是愚人,自行邪见,复令无量俱胝有情,堕大险坑。此诸有情,应于地狱、傍生、鬼趣流转无穷。若得闻此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便舍恶行,修诸善法,不堕恶趣;设有不能舍诸恶行、修行善法,堕恶趣者,以彼如来本愿威力令其现前,暂闻名号,从彼命终还生人趣,得正见精进,善调意乐,便能舍家趣于非家,如来法中,受持学处无有毁犯,正见多闻,解甚深义,离增上慢,不谤正法,不为魔伴,渐次修行诸菩萨行,速得圆满'。

'复次、曼殊室利!若诸有情悭贪、嫉妒,自赞毁他,当堕三恶趣中,无量千岁受诸剧苦!受剧苦已,从彼命终,来生人间,作牛、马、驼、驴,恒被鞭挞,饥渴逼恼,又常负重随路而行。或得为人,生居下贱,作人奴婢,受他驱役,恒不自在。若昔人中曾闻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由此善因,今复忆念,至心归依。以佛神力,众苦解脱,诸根聪利,智慧多闻,恒求胜法,常遇善友,永断魔罥,破无明壳,竭烦恼河,解脱一切生老病死忧悲苦恼'。

'复次、曼殊利室!若诸有情好喜乖离,更相斗讼,恼乱自他,以身语意,造作增长种种恶业,展转常为不饶益事,互相谋害。告召山林树冢等神;杀诸众生,取其血肉祭祀药叉、罗刹婆等;书怨人名,作其形像,以恶咒术而咒诅之;厌魅蛊道,咒起尸鬼,令断彼命,及坏其身。是诸有情,若得闻此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彼诸恶事悉不能害,一切展转皆起慈心,利益安乐,无损恼意及嫌恨心,各各欢悦,于自所受生于喜足,不相侵凌互为饶益'。

'复次、曼殊室利!若有四众:苾刍、苾刍尼、邬波索迦、邬波斯迦,及余净信善男子、善女人等,有能受持八分斋戒,或经一年、或复三月受持学处,以此善根,愿生西方极乐世界无量寿佛所听闻正法而未定者,若闻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临命终时,有八大菩萨,其名曰:南无文殊师利菩萨,南无观世音菩萨,南无得大势菩萨,南无无尽意菩萨,南无宝檀华菩萨,南无药王菩萨,南无药上菩萨,南无弥勒菩萨。是八大菩萨乘空而来,示其道路,即于彼界种种杂色众宝华中,自然化生'。

'或有因此,生于天上,虽生天上,而本善根,亦未穷尽,不复更生诸余恶趣。天上寿尽,还生人间,或为轮王,统摄四洲,威德自在,安立无量百千有情于十善道;或生刹帝利、婆罗门、居士大家,多饶财宝,仓库盈溢,形相端严,眷属具足,聪明智慧,勇健威猛,如大力士。若是女人,得闻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至心受持,于后不复更受女身'。

'复次、曼殊室利!彼药师琉璃光如来得菩提时,由本愿力,观诸有情,遇众病苦瘦挛、干消、黄热等病;或被厌魅、蛊毒所中;或复短命,或时横死;欲是等病苦消除所求愿满'。

'时彼世尊,入三摩地,名曰除灭一切众生苦恼。既入定已,于肉髻中出大光明,光中演说,大陀罗尼曰:"那谟薄伽筏帝,裨杀社窭噜,薛琉璃钵剌婆喝啰阇也,怛陀揭多耶,阿罗诃帝,三藐三勃陀耶。怛侄阤:唵,鞞杀逝,鞞杀逝,鞞杀社,三没揭帝娑诃"'。尔时、光中说此咒已,大地震动,放大光明,一切众生病苦皆除,受安隐乐。

'曼殊室利!若见男子、女人有病苦者,应当一心,为彼病人,常清净澡漱,或食、或药、或无虫水、咒一百八遍,与彼服食,所有病苦悉皆消灭。若有所求,志心念诵,皆得如是无病延年;命终之后,生彼世界,得不退转,乃至菩提。是故曼殊室利!若有男子、女人,于彼药师琉璃光如来,至心殷重,恭敬供养者,常持此咒,勿令废忘'。

'复次、曼殊室利!若有净信男子女人,得闻药师琉璃光如来应正等觉所有名号,闻已诵持。晨嚼齿木,澡漱清净,以诸香花,烧香、涂香,作众伎乐,供养形象。于此经典,若自书,若教人书,一心受持,听闻其义。于彼法师,应修供养:一切所有资身之具,悉皆施与,勿令乏少。如是便蒙诸佛护念,所求愿满,乃至菩提'。

尔时、曼殊室利童子白佛言:'世尊!我当誓于像法转时,以种种方便,令诸净信善男子、善女人等,得闻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乃至睡中亦以佛名觉悟其耳。世尊!若于此经受持读诵。或复为他演说开示;若自书、若教人书;恭敬尊重,以种种华香、涂香、末香、烧香、花鬘、璎珞、幡盖、伎乐,而为供养;以五色彩,作囊盛之;扫洒净处,敷设高座,而用安处。尔时、四大天王与其眷属,及余无量百千天众,皆诣其所,供养守护。世尊!若此经宝流行之处,有能受持,以彼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及闻名号,当知是处无复横死;亦复不为诸恶鬼神夺其精气,设已夺者,还得如故,身心安乐'。

佛告曼殊室利:'如是!如是!如汝所说。曼殊室利!若有净信善男子、善女人等,欲供养彼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者,应先造立彼佛形像,敷清净座而安处之。散种种花,烧种种香,以种种幢幡庄严其处。七日七夜,受八分斋戒,食清净食,澡浴香洁,著清净衣,应生无垢浊心,无怒害心,于一切有情起利益安乐,慈、悲、喜、舍平等之心,鼓乐歌赞,右绕佛像。复应念彼如来本愿功德,读诵此经,思惟其义,演说开示。随所乐求,一切皆遂:求长寿,得长寿,求富饶,得富饶,求官位得官位,求男女得男女'。

'若复有人,忽得恶梦,见诸恶相;或怪鸟来集;或于住处百怪出现。此人若以众妙资具,恭敬供养彼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者,恶梦、恶相诸不吉祥,皆悉隐没,不能为患。或有水、火、刀、毒、悬险、恶象、师子、虎、狼、熊、罴、毒蛇、恶蝎、蜈蚣、蚰蜒、蚊、虻等布;若能至心忆念彼佛,恭敬供养,一切怖畏皆得解脱。若他国侵扰,盗贼反乱,忆念恭敬彼如来者,亦皆解脱'。

'复次、曼殊室利!若有净信善男子、善女人等,乃至尽形不事余天,唯当一心,归佛法僧,受持禁戒:若五戒、十戒,菩萨四百戒、苾刍二百五十戒,苾刍尼五百戒。于所受中或有毁犯,怖堕恶趣,若能专念彼佛名号,恭敬供养者,必定不受三恶趣生。或有女人,临当产时,受于极苦;若能志心称名礼赞,恭敬供养彼如来者,众苦皆除。所生之子,身分具足,形色端正,见者欢喜,利根聪明,安隐少病,无有非人,夺其精气'。

尔时、世尊告阿难言:'如我称扬彼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所有功德,此是诸佛甚深行处,难可解了,汝为信不?'

阿难白言:'大德世尊!我于如来所说契经不生疑惑,所以者何?一切如来身语意业无不清净。世尊!此日月轮可令堕落,妙高山王可使倾动,诸佛所言无有异也'。

'世尊!有诸众生,信根不具,闻说诸佛甚深行处,作是思惟:云何但念药师琉璃光如来一佛名号,便获尔所功德胜利?由此不信,还生诽谤。彼于长夜失大利乐,堕诸恶趣,流转无穷!'

佛告阿难:'是诸有情若闻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至心受持,不生疑惑,堕恶趣者无有是处'。

'阿难!此是诸佛甚深所行,难可信解;汝今能受,当知皆是如来威力。阿难!一切声闻、独觉,及未登地诸菩萨等,皆悉不能如实信解,唯除一生所系菩萨。阿难!人身难得;于三宝中,信敬尊重,亦难可得闻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复难于是'。

'阿难!彼药师琉璃光如来,无量菩萨行,无量善巧方便,无量广大愿;我若一劫,若一劫余而广说者,劫可速尽,彼佛行愿,善巧方便无有尽也!'

尔时、众中,有一菩萨摩诃萨,名曰救脱,即从座起,偏袒一肩,右膝著地,曲躬合掌而白佛言:'大德世尊!像法转时,有诸众生为种种患之所困厄,长病赢瘦,不能饮食,喉唇干燥,见诸方暗,死相现前,父母、亲属、朋友、知识啼泣围绕;然彼自身卧在本处,见琰魔使,引其神识至于琰魔法王之前。然诸有情,有俱生神,随其所作若罪若福,皆具书之,尽持授与琰魔法王。尔时、彼王推问其人,计算所作,随其罪福而处断之。时彼病人,亲属、知识,若能为彼归依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请诸众僧,转读此经,然七层之灯,悬五色续命神旛,或有是处彼识得还,如在梦中明了自见。或经七日,或二十一日,或三十五日,或四十九日,彼识还时,如从梦觉,皆自忆知善不善业所得果报;由自证见业果报故,乃至命难,亦不造作诸恶之业。是故净信善男子善女人等,皆应受持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随力所能,恭敬供养'。

尔时、阿难问救脱菩萨曰:'善男子!应云何恭敬供养彼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续命旛灯复云何造'?救脱菩萨言:'大德!若有病人,欲脱病苦,当为其人,七日七夜受持八分斋戒。应以饮食及余资具,随力所办,供养苾刍僧。昼夜六时,礼拜行道,供养彼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读诵此经四十九遍,然四十九灯;造彼如来形像七躯,一一像前各置七灯,一一灯量大如车轮,乃至四十九日光明不绝。造五色彩旛,长四十九褶手,应放杂类众生至四十九,可得过度危厄之难,不为诸横恶鬼所持'。

'复次、阿难!若刹帝利、灌顶王等,灾难起时,所谓:人众疾疫难,他国侵逼难,自界叛逆难,星宿变怪难,日月薄蚀难,非时风雨难,过时不雨难。彼刹帝利灌顶王等,尔时应于一切有情起慈悲心,赦诸系闭。依前所说供养之法,供养彼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由此善根及彼如来本愿力故,令其国界即得安隐,风雨顺时,谷稼成熟,一切有情无病欢乐。于其国中,无有暴恶药叉等神恼有情者,一切恶相皆即隐没;而刹帝利灌顶王等寿命色力,无病自在,皆得增益'。

'阿难!若帝后、妃主,储君、王子,大臣、辅相,中宫、彩女,百官、黎庶,为病所苦,及余厄难;亦应造立五色神旛,然灯续明,放诸生命,散杂色花,烧众名香;病得除愈,众难解脱'。

尔时,阿难问救脱菩萨言:'善男子!云何已尽之命而可增益'?救脱菩萨言:'大德!汝岂不闻如来说有九横死耶?是故劝造续命旛灯,修诸福德,以修福故,尽其寿命不经苦患'。阿难问言:'九横云何'?救脱菩萨言:'若诸有情,得病虽轻,然无医药及看病者,设复遇医,授以非药,实不应死而便横死。又信世间邪魔、外道妖孽之师妄说祸福,便生恐动,心不自正,卜问觅祸,杀种种众生,解奏神明,呼诸魍魉,请乞福祐,欲冀延年,终不能得。愚痴迷惑,信邪倒见,遂令横死入于地狱,无有出期,是名初横。二者、横被王法之所诛戮。三者、畋猎嬉戏,耽淫嗜酒,放逸无度,横为非人夺其精气。四者、横为火焚。五者、横为水溺。六者、横为种种恶兽所啖。七者、横堕山崖。八者、横为毒药、厌祷、咒诅、起尸鬼等之所中害。九者、饥渴所困,不得饮食而便横死。是为如来略说横死,有此九种,其余复有无量诸横,难可具说!

'复次、阿难!彼琰魔王主领世间名籍之记,若诸有情,不孝五逆,破辱三宝,坏君臣法,毁于性戒,琰魔法王随罪轻重,考而罚之。是故我今劝诸有情,然灯造旛,放生修福,令度苦厄,不遭众难'。

尔时、众中有十二药叉大将,俱在会坐,所谓:

宫毗罗大将,伐折罗大将,迷企罗大将,安底罗大将,頞你罗大将,珊底罗大将,因达罗大将,波夷罗大将,摩虎罗大将,真达罗大将,招杜罗大将,毗羯魔大将:此十二药叉大将,一一各有七千药叉,以为眷属。

同时举声白佛言:'世尊!我等今者蒙佛威力,得闻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不复更有恶趣之怖。我等相率,皆同一心,乃至尽形归佛法僧,誓当荷负一切有情,为作义利,饶益安乐。随于何等村城围邑,空闲林中,若有流布此经,或复受持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恭敬供养者,我等眷属卫护是人,皆使解脱一切苦难,诸有愿求悉令满足。或有疾厄求度脱者,亦应读诵此经,以五色缕,结我名字,得如愿已,然后解结'。

尔时、世尊赞诸药叉大将言:'善哉!善哉!大药叉将!汝等念报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恩德者,常应如是利益安乐一切有情'。

尔时、阿难白佛言:'世尊!当何名此法门?我等云何奉持?'佛告阿难:此法门名说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亦名说十二神将饶益有情结愿神咒;亦名拔除一切业障;应如是持'!

时薄伽梵,说是语已,诸菩萨摩诃萨,及大声闻,国王、大臣、婆罗门、居士、天龙、药叉、健达缚、阿素洛、揭路荼、紧捺洛、莫呼洛伽、人、非人等一切大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分类:佛经  书名:药师经  作者:[唐]玄奘(译)
药师经(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 佛经

白话《药师经》(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我亲耳这样听佛说:佛祖曾在许多国度游化宣教。他来到了广严城,止步安住于清凉的树林中,微风吹动树叶,发出沙沙的美妙声音。佛的四周簇拥着八千位大比丘,又有三万六千位大菩萨,还有诸多的国王、大臣、婆罗门以及在家的佛教居士,此外还有天龙等不属于人类的有情之类。无量多的大众,全都恭敬地围绕在佛的周围。佛正准备为他们说法呢。

这时候,文殊师利作为佛法的继承人,因感受到佛祖的神圣威力,便离座而起,来到佛祖跟前,他褊袒着右肩,单腿跪下,以右膝着地,伏身且合十向薄伽梵致敬,说道:世尊,希望您能够为我们演说诸如净土经中所说的不同佛的名号,他们的宏大誓愿及其功德。以便一切听闻您说法的人,能够得以消除业障罪报,使一切众生在佛法衰替的时代仍然能够得到您的恩泽,享受利乐。

于是,世尊便称赞文殊师利童子说;善哉,善哉!文殊师利啊!难得你有如此的大悲之心,向我劝请,让我演说诸佛名号,他们所具有的本愿功德,为的是拔除那些纠缠众生,使其不得安乐的业障。使一切生活在未来末法时代的众生得到大利益。现在你们就好好听着吧,仔细地思索吧,我就来为你们敷设讲演正法。

文殊师利说:我等听命,唯愿世尊为我们演说开示,我们乐于听闻领受。

佛祖于是对文殊师利说:由此而往东方,经过十个恒河那么多的沙粒数一样多的世界,便会到达一个叫净琉璃的世界。那个佛国的教主名为药师琉璃光如来,又有应供、正等觉、明行圆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天人师、调御丈夫、佛、薄伽梵等等。

文殊师利啊!那位药师琉璃光如来世尊,在当初发心修菩萨行的时候,就许下了十二个宏大誓愿,一定要使一切众生的祈愿都得到满足。

他的第一大誓愿是:惟愿在未来世,当我得以成就无上正等正觉时,自己的身体成为光明火炬,熊熊燃烧,照耀无量无边的世界,使一切众生都像佛陀一样,具有美好庄严的身形像貌,也有三十二种大人相,和八十种随形好。

他的第二大誓愿是:惟愿在未来世,当我得以成就无上正等正觉时,我的身体如同净琉璃一般,通体透明,内外清澈,纯洁无瑕,光明炽盛,以无边的功德装饰自身。此身善于安住不动,如同巍巍的须弥山;此身为光焰交织笼罩,其光明胜过日月。切置身于幽冥之中的众生,都因为这光明而使自己痴暗的心境得以开晓启蒙,随顺他们的心愿而实现一切所求,他们的一切事业也都因之无不成功。

他的第三大誓愿是:惟愿在未来世,当我得以成就无上正等正觉时,我能够以无量无边的智慧方便,创造出无穷无尽的物质财富,让世间一切众生得以充分受用,而且永远没有匮乏。

他的第四大誓愿是:惟愿在未来世,当我得以成就无上正等正觉时,若世间尚有奉行邪门外道的有情众生,则一定让他们安然进入觉悟之菩萨道;而那些奉行声闻和独觉解脱道法的人,都一定要使他们依傍大乘而得安立。

他的第五大誓愿是:惟愿在未来世,当我得以成就无上正等正觉时,那怕是无量无边的有情众生,如果他们在我的正法中修习清净行,我一定让他们的戒行尽得囱满,一无残缺,通通具有大乘菩萨所必须的三聚戒,亦即摄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三者。假设有人毁犯禁戒,只要听闻我的名号,!便可以恢复清净,免除罪障,不会因之再堕入恶趣三途。

他的第六大誓愿是:惟愿在未来世,当我得以成就无上正等正觉时,一切众生之中。若有什么人身体下劣,种种器官若有所缺陷,比如形容丑陋、愚蠢顽固、眼瞎耳聋、声音嘶哑、哑巴、瘸手、驼背、麻疯、颠狂;又若有什么人受到任何疾病韵折磨,但只要他们听到我的名号,使会立即获得端正的形貌和清明的智慧,所有器官也都完美无缺,一切病痛霍然而除。

他的第七大誓愿是:惟愿在未来世,当我得以成就无上正等正觉时,一切有情众生当中,如果有什么人受到疾病的煎熬,无人解救,无所依托,无医无药,无亲戚朋友家眷照料,贫困无告,孤苦伶仃,但他只要耳中听见我的名号,则众病尽皆消除;且得身心安乐;一切资生所需用具,以至家庭眷属,无不丰足无缺,以至于因此而得证无上正等正觉。

他的第八大誓愿是:惟愿在未来世,当我得以成就无上正等正觉时,若有女人因为女子才有某种缺陷所折磨苦恼,从而生出厌离女身的意念,希望舍弃女性特征,转为男身,她们只要听见我的名号,就可以立转女为男,并具有大乘菩萨的大丈夫相,以至因此而证得无上正等菩提。

他的第九大誓愿是:惟愿在未来世,当我得以成就无上正等正觉时,让一切有情众生都能挣脱所有恶魔的绢索罗网,不受一切外道邪说的纠缠,他们中间若真有什么人曾堕于邪恶见解的榛荆葛藤的密林,就应当因我的方便力,而引导他们,摄持护卫他们,使他们得以安立于正见之中,然后再逐渐地使他们修习四摄六度的诸种菩萨行,以求尽快地证得无上正等菩提。

他的第十大誓愿是:惟愿在未来世,当我得以成就无上正等正觉时,若一切有情众生中间,有什么人受到王法的追究,遭受捆绑鞭挞,系闭于牢狱之中,或将遭受刑罚乃至杀戮,或者面临种种无量灾难,欺凌侮辱,身心正处于悲愁痛苦的煎熬逼迫之中,但只要他们听闻我的名号,凭我的福德威力,便可以使之解脱一切忧愁悲苦。

他的第十一大誓愿是:惟愿在未来世;当我得以成就无上正等正觉时,若--切有情众生中,有什么人生活困苦,为饥渴所逼恼,为求饮食而造恶业,则他只要听闻我的名号,专心忆念我的名,受持奉行我的法,我便会把上好美味的食物供给他,使其身体饱足,然后又施与正法的美味,使其得以建立其中,得享毕竟安乐。

他的第十二大誓愿是:惟愿在未来世,当我得以成就无上正等正觉时,若一切有情众生之中,若有什么人生活困苦,衣不蔽体,或为蚊虻困扰,或昼夜冬夏被寒热逼恼,则他只要听闻我的名号,专心忆念我的名字,受持奉行我的正法,那么随应他的需要,便可以得到种种上等妙好的衣服,还可以得到一切众宝装饰的用具,享受鲜花和香料,·音乐和歌舞,一切玩乐,随心所欲,都得实现。

文殊师利啊!以上所说便是世尊药师佛琉璃光如来、应供、正等觉在修习菩萨道行时,所立下的十二个无上微妙的誓愿。

再者,文殊师利啊!那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在行菩萨道时,许下的广大悲愿以及他国土所具有的殊胜功德、清净庄严,是我在一劫之中,以至不止一劫,都不能够说尽的啊!在他的佛国之中,从无始以来,永远清净,那里没有女人的形态存在,也没有恶趣三途;没有人们因痛苦而发出的呻吟;那里的土地铺满琉璃,道路以金绳为界,而城阙、宫阁、轩窗、织物,全都是用七宝做成。其国土具有的功德庄严,与那阿弥陀佛的西方极乐世界没有两样,实在可说是等无差别。在那国土之中,有两大菩萨辅助药师琉璃光如来,一位叫日光遍照菩萨,另一位叫月光遍照菩萨。在无量无数的菩萨之中,他们居于上首。他们都处在一生候补成佛的地位,完全能够受持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的一切正法宝藏。正因为如此,文殊师利啊!所有一切怀有信心的善男子、善女人,都应当立誓往生那药师琉璃光如来的佛国净土。

这时候,世尊又对文殊师利童子说:文殊师利啊!有这么一些众生,他们不识善恶,满心贪吝。一点不知道布施及布施所能得到的果报。愚昧而一无所知,缺少正信的根基,一味集聚财富,费尽心机加以守护。一旦遇见有人来求施舍,心中的难受简直非同一般;万不得以而作施舍,那情形有如以刀割心,痛惜得不得了。此外还有许多贪鄙悭吝的有情众生,他们囤集了大量的财宝,但他们自己尚且不肯享用,何况要让他们把财富给予自己的父母、妻子、奴婢、雇工以及前来乞讨的人?像这样的有情众生,从此世间命终之后,将会转生于饿鬼界,或者转生在畜生界。

但仅仅由于他们往昔在人世听说过药师琉璃光如来的名号,所以今天在恶趣之中,因遭遇痛苦而忆起药师如来的名号。就在他作此忆念的时候,使结束了三恶道的生存状态,迅速地转生于人世,生于人世之后,依据对宿世的忆念,又怀着对恶趣的恐惧,不以五欲之乐为乐,且欢喜多行施舍,利益他人;又能赞叹那些肯作施舍的人;对自己所有的世间资财悉地贪惜,进一步还能够以自己的头颅、眼目、手脚、血肉和身体的任何部分,毫不吝惜地施舍给乞求者,至于说到一般的钱财,就更不会舍不得放弃了。

再者,文殊师利!如果有情众生当中,有的人虽然接受了佛祖的种种教说,但却毁犯戒律;有的人虽然未曾毁犯戒律,但却破坏了僧伽的生活法则;有的人虽然并未毁犯戒律或者破坏僧伽法则,但却丧失了正确的见解;有的人虽然并未丧失正确的见解,但却忽略了法门无量、学无止境的道理,不能从多闻而获益;又有的人虽然承认修学没有止境,应以多闻为正当方法,但却依增上法而起傲慢心。由于这种傲慢心的蒙蔽,往往以为只有自己正确,别人总是错误的;甚而不惜猜忌诽谤正法,甘与邪魔为伍。像这样的愚人,不单自己行于邪见,也使无量众生堕于邪见的险坑二像这种怀有增上慢邪见的众生,本应在地狱、畜生、饿鬼之类的三恶道中轮回不已,但如果能够听闻药师琉璃光如来的名号,舍弃一切恶行恶见,依据善法修行,也就可以不再堕入恶趣。

假设还有不能舍弃恶行恶见而修习正法的众生,但只因为有了那药师如来的本愿威力,使他们当下现前得闻药师琉璃光如来的名号,从而结束恶趣生命,转生人世,得以住于正见,精进修习,善能调伏内心的意乐,从而能够舍离家庭,出家求道,在如来教导的种种正法中,受持诸种戒律法轨而无所毁犯;从正见出发,追求多闻,努力了解契经的深刻含义,抛弃自以为是的增上慢心,不再毁犯正法,不再与魔为伍,循序渐进地修习菩萨六度万行,以期迅速得到圆满果德。

再者,文殊师利!如果有情众生当中,有的人悭吝贪鄙,嫉妒别人的荣华富贵,每每自我吹嘘,抵毁贬损他人,则将来会堕三种恶趣,在无量千岁中间,忍受诸般剧烈痛苦;不仅如此,受尽剧苦,命终之后,还要转生于此人世间,但变作牛马、驼驴,终生遭受鞭笞捶打,忍受饥渴煎熬;不仅如此,又要日日负重,至死跋涉在尘土飞扬的道上;即令能够转生为人,他的地位也很卑贱,给人充当奴婢,任人驱使奴役,永远不得自在。但即令如此,这样的人如果在往昔听闻过那药师琉璃光如来的名号,由于这一善因的缘故,今生对那药师如来有所忆念,至心归依药师如来。凭着如赤佛祖的威神之力,得到护佑,从而解脱一切痛苦;与此同时,他的诸根变得聪利,领有智慧而能多闻,不断追求殊胜佛法,常常有幸得遇善知识的朋友,永远断除邪魔外道的罗网,粉碎无明烦恼的蒙蔽,枯竭险恶汹涌的生死大河,解脱一切生死病死、忧悲苦恼!

再者,文殊师利!。如果有情众生当中,有的人喜欢挑拔离间,互相争讼斗殴,恼乱自己也恼乱他人,通过自己的思想、行为、语言造作增长身语意的种种恶业,相互损害,辗转报复,时时造成对众生不饶益的坏事;有的人以祷告召使山精树鬼,或坟冢幽灵,乞以害人;有的人杀牛马鸡羊作牺牲,以其血肉祭祀药叉和罗刹鬼等;有的人将仇人的名字书写下来,或用泥木草等扎成怨家形象,再用恶咒术加以诅咒;或利用厌魅之道及蛊毒等加以谋害;甚而至于用咒术唤起尸鬼作祟,断仇人性命,伤害其身体。而那些受人毒害的有情众生,如果得以听闻药师如来的名号,则上面所说的种种恶事都不能加害于他们。一切瞠害恼人者的恶意也就相应化解,仇家之间反而生出慈决议,不断增进种种利益,共同享有安乐,彼此摆脱损恼意和嫌恨心,发慈言爱语而使各各生出欢乐愉悦的心,对自己所遭遇的处境毫无怨言,反倒生出了喜悦和满足的心情,彼此之间自然不会再侵害凌辱,而能相互饶益。

再者,文殊菩萨!如果有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等四众以及一切善男子善女人,他们具有清净信心,又能够持守不杀生、不妄语、不偷盗、不饮洒、不着花、不涂香、自己不作也不观歌舞表演、不卧高广大床,这叫能守八关斋戒;或者经过一年或者经过三月,这些人接受并坚持如来教导的戒律学处,凭着因此而有的善根,回向愿生西方极乐世界无量寿佛清净国土的一切众生,使在那里得闻彼佛演说正法;如是众生中如有还未得到确定保证的,如果听闻了那药师琉璃光如来的名号,则他们在生命即将结束的时候,就会有八大菩萨从空中前来迎接指引。这八位菩萨是:文殊师利菩萨、观世音菩萨、得大势菩萨、无尽意菩萨、宝檀华菩萨、药王菩萨、药上菩萨、弥勒菩萨。像这样的正信之人因而可以在那清净的佛国净土中得以自然化生,他们出生时,四周尽是些五颜六色大如车轮的宝花;或者有的人因信心愿力稍差而得转生天界的,虽然尚未生在佛国净土,但其根本善根再不会耗尽,即令其寿终也不会再堕入三种恶道。在天上享尽寿命之后,他们便会重新生在人世,或者作为转轮圣王,统摄四大部洲,享极大的威势权力,一切皆能如愿自在。由于正法统治,所以能够安立无量百千的有情众生,使他们在生命中充分实践十善道的愿则。或者有的人在人世还生为刹帝利、婆罗门或居士大家,多饶财宝,仓库盈溢;他们自己的形象也都美好端正;其父母、兄弟、妻室、儿女具足;他们自己生来聪明智能,知识广博,像大力士一样强健勇敢,威猛无比。如果他们是女人,则只要听闻了药师琉璃光如来的名号,至心领受奉持,则愿她们愿意,将来便不会再转生为女人。

再者,文殊师利!那药师琉璃光如来在成就大菩提正觉时,因为其在菩萨因地时所发本愿的力量,他便能够以慈悲之眼观察世间有情,遇众生有无量多的痛苦,如像羸瘦肺劳、糖尿渴症、黄疸肝病等等;或者遇见众生被魔厌所扰、被蛊毒所伤;或者有的短命,有的横死;但药师如来会发大慈悲,要让一切众生的病痛苦难皆得消灭,让他们祈求消灾弥难的一切愿望都得满足。由此愿心,那药师琉璃光如来便入三摩地定,要为施设方便而说神咒。那药师琉璃光如来所入的定又叫"除灭一切众生苦恼定"。佛入定后,从其头顶的肉髻中发出大光明。在那四射的光芒的笼罩中,佛开始演说大陀罗尼咒:

南谟薄伽梵帝,鞟杀社窭噜,薜琉璃钵剌婆,喝罗阁也,怛陀揭多耶,阿罗诃谛,三藐三勃陀耶怛侄他,崦!聛杀逝聛杀逝,聛杀社三没揭谛,莎诃。

那药师琉璃光如来当时在光明之中宣说这大陀罗尼神咒完毕,则大地发生六种震动,天地间放大光明,一切众生所有痛苦疾病立时会得消除,人人都得安稳快乐。

文殊师利啊!如果看见男子女人中有为疾病所折磨的,就应当一心一意地为他们念咒除病。为此就要经常洗澡漱口,保持身口的清净无染,将病人所用的食物、药品或者没有小虫的干净饮水念咒一百零八遍,然后才给病人服用,一切病患就会霍然尽除。至于健康的人,如果能够至心念诵此大陀罗尼咒,就会得到那药师琉璃光如来的神力加被,如其所愿而得无病无灾、益寿延年;那怕命终之后,也得往生东方净琉璃世界,决定得不退转,乃至究竟证得大菩提。

正因为如此,文殊师利啊!如果善男子善女人中,对于那药师琉璃光如来,能够至心殷勤尊重、虔敬供养的,就应该时时受持念诵,万万不可将此咒废忘。

再者,文殊师利!如果怀有清净信心的善男子善女人,对于那药师琉璃光如来的一切名号,如像应供、正等觉等等,能够经常恭敬地念诵奉持,清晨嚼齿木、行沐浴,得身口清净;而后又能够以种种香花、烧香、涂香,并演奏伎乐等歌颂赞叹,供养如来佛祖的形象;不仅如此,他们还能对于那药师琉璃光如来功德本愿经加以供养受持,或自己抄写,或请人抄写,一心信受奉持,听闻其中的深义,实践其中的教诲;不仅如此,他们又能对那宏扬药师如来法门的经师广修供养,向他们施舍一切所需的生活资具,绝不让经师们感受些微的匮乏。如能做到这些,就可以经常得到诸佛如来的护念摄持,从而一切愿望皆得满足,乃至最终得到大菩提。

于是,文殊师利童子便对佛祖说:世尊,我在此立下誓愿。我将在未来时节,在那像法时代,行种种方便,让一切有清净信心的善男子善女人等,能够听到那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的名号,那怕他们身处在睡梦之中,也能名因为耳闻佛的名号而觉悟。一切众生之中,如果能够对此经信受奉持读诵,或有能够给他人演说讲解;如果能够自己抄写经典,或者能够请他人代为抄写此经,以种种花香、涂香、末香、花鬉、璎珞、幡盖、伎乐等供养此经;以五色彩帛作袋子贮放此经;洒扫地方,安设高座,以净处供养此经。这种时候,四大天王及其所有眷属,还有无量百千的诸天之众,都会来到此人的清净法坛,对修此药师琉璃光如来法门的人加以供养、摄持、护卫。

世尊!若依我的誓愿,凡此宝经流行的地方,只要有人能够信受奉持那药师琉璃光如来的法门,那么凭着那药师琉璃光如来的本愿功德之力,凭着那听闻彼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所得的忆念功德,则此处便不再会有非分的横死灾难,一切诸恶鬼神也不再能得逞其害,夺人的精气色力;就算真有夺人精气色力的,也能够使之恢复精力,并使身心享受安乐而一无所虞。

佛祖于是告诉文殊师利说:正是如此,正是如此!如你所说的一样。文殊师利啊!如果有怀清净信心的善男子善女人等,打算供养那药师琉璃光如来,他们应该首先树立那佛的形象,再敷设清净高座安放佛像;散种种鲜花,熏烧种种香料,又以种种幡幢装饰供养之处;此外,在行供养之前七天,还应该实行七天七夜的八关斋戒,食洁净饮食,并以香汤沐浴,着清洁衣物,更为重要的是保挎内心的宁静,绝没有污浊垢染,也没有愤怒与嗔害,对于一切有情众生满怀善意,一心要使其得利益,使其得安乐;满腔是慈、悲、喜、舍的四种无量平等心。在这样的情形下面,才来作弦歌鼓乐,恭敬赞叹,右绕佛像,虔心礼敬。此外,还应忆念那药师琉璃光如来的本愿功德,怀着这种忆念去读诵那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仔细思索它的意义,再向别人演说开示。

对于这样的善男子善女人,无论他们有什么样的追求,都能一切如愿以偿:欲求长寿者便得长寿;欲求财富者便得财富;欲求官位者便得官位;欲求儿女便得儿女。

如果有什么人偶然做了恶梦,有种种恶相现前,或见猫头鹰、乌鸦之类的怪鸟来集家中;或于住处有异声怪相,以至有鬼魅等出现。如遇这些情况,此人只需置办美好的物品,恭敬地供养那药师琉璃光如来,则一切恶梦恶相以及种种不祥之兆,都会消失隐没,不能为患作怪。

如果面对水火刀毒,身临悬崖绝壁、危墙险桥,或受恶象、狮子、虎狼、熊罴、毒蛇、恶蝎、蜈蚣、蚰蜒、蚊虻等怖畏所威胁,只要能够全心全意地忆念药师佛如来,至诚恭敬地供养他,便可以摆脱一切危险与恐怖。

再者,文殊师利啊!如果有清净信心的善男子善女人等,直到尽形寿而毕生不曾事奉大自在天、湿婆神等天魔外道,一心一意地归依佛法僧三宝,接受并持守佛为弟子们制定的五戒、十戒、菩萨四百戒、比丘二百五十戒、比丘尼五百戒等,假如有所毁犯,自然会害怕堕入三种恶道,如能专心持念那药师琉璃光如来的名号,并作恭敬供养,必定不至遭受转生三恶道的报应。

或者有的女子,临到生育小孩时,受极大的痛苦折磨。此时她如果能够至心称名念佛,礼赞那药师琉璃光如来,恭敬供养佛祖世尊,便可以消除一切痛苦。不仅如此,她所生的小孩,也就四肢五官具足,形容相貌端正,人人见了都会喜欢。这样的孩子;聪明智慧,健康少病,安安稳稳,一切非人的鬼魅之类均不能够夺去他的精气色力。

这时候,世尊告诉阿难说;像我这样称赞颂扬那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的所有功德,这是十方诸佛最奥妙、甚深刻的行愿之处,在众生看来是非常难以理解的,你对此是否怀着信心呢?

阿难回禀佛祖说:大德世尊啊!对于如来所说的契合世间出世间一切真实的经典,我是不会有任何疑惑的。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凡如来动身发语,起心生念,无不具有清净本质。世尊啊!天上的太阳和月亮可以坠落,巍巍的须弥山可以倾斜倒塌,但只要是我佛如来所说的话,就是永远真实不虚的,不会变异的。

世尊!有一些众生的信心根基并不牢固,一旦听说十方诸佛的甚为深奥的愿行,便会这么样思考:如何说只要忆念那药师琉璃光如来佛的名号,就可以获得如此之多的微妙功德及殊胜利益呢?就因为这么一点疑惑,他们便会生出毁谤之心,从而在生死的漫漫长夜里,丧失了极大的利益,堕入了三种恶道,于无穷无尽的苦海中,流转不尽,永无出期。

佛祖于是对阿难说:像这样的有情众生,如果能够听闻那药师琉璃光如来的名号,而且至心信受奉持,不生疑惑,要说他们也会堕于恶趣而转生,是绝不可能的事!

阿难啊!我说的是诸佛的悲智所行境界,其深刻与奥妙是一般众生难以真实信受、明确了解的。你之所以今天能够信受奉持,完全是因为那药师琉璃光如来的大神威力!阿难,我今天所说的这些,除了那下一生就可以成佛的菩萨,正是所有一切声闻、独觉以及尚未达到初地阶段的菩萨所不能如实地信奉进解的。

阿难啊!得生到这个世界上,得具备这一人身,实在不容易啊!要说在三宝之中,如要始终保持虔信、恭敬、尊重,也是不容易的事啊!至于要得到机会去听闻那药师琉璃光如来的名号,同样也是更不容易的事啊!

阿难,那药师琉璃光如来,在过去的菩萨因地中,因修无量多的菩萨行而获得极大的功德,也就有无量多的善巧方便以拯济众生,他许下了无比广大的悲愿要使众生离苦得乐。我如果要以一劫或者一劫以上的时间来敍说那药师琉璃光如来的功德行愿,是讲也讲不完的。在我看来,一个大劫的时间毕竟也是有尽头的,可那药师琉璃光如来佛的行愿功德、善巧方使,是用无穷多的时间也无法说尽的啊!

佛祖说到这里,环绕他周围恭听说法的诸大众中,有一位叫做救脱的大菩萨,从座中起身,来到佛祖跟前,他袒露一肩,右膝着地,双手合十,伏身向佛祖致敬。然后说道:大德世尊!我佛入灭后千年,便至像法时代,到那时候,有情众生善根微薄,业障深重,为种种病患折磨,经年卧病,体弱羸瘦,难进饮食,喉唇干燥,眼见四面八方黑云笼罩,死亡征兆迫在眉睫;此时父母、兄弟、妻子、亲属、朋友、老师、尊长纷纷围绕床前,啼哭啜泣;而病人自己身卧病榻,眼见阎罗王的差役,前来勾其神识,将其带到阎罗法王的跟前,听候审判。这神识平时追随人身,不离左右,人的言行举止的所有善恶感应,它都以或罪或福的形式记录下来。到了阎罗法王处,这神识便将记录交给法王。阎罗王于是审讯其人,计算其平时所作善恶,按其应得罪福给予奖惩。

这种时候,病人的亲属、师友如果能够为他归依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延请僧众,一遍一遍地转读此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同时点燃每层七盏,七层一共四十九盏的延寿长明灯,悬挂五种颜色的续命神幡,则或许会有可能使病人的神识得以返回,使病人重新活过来。凡这种神识得以返回的病人,如同从大梦中醒来,对于梦中所见清楚明了。其神识或经七天,或经二十天,或经三十五天,或经四十九天还来,如同刚从梦中苏醒,对自己善与不善业所得的一切果报,都有清楚的记忆。由于自己亲自证见了业果报应的缘故,至死也都不会再造作恶业了。所以说啊,凡有清净信心的善男子善女人,都应该信受奉持药师琉璃光如来的名号,按照自己的能力大小,尽心地恭敬地供养那药师琉璃光如来。

这时候,阿难便向救脱菩萨问道:善男子!应当如何恭敬地供养那药师琉璃光如来呢?应当如何作那续命的幡灯呢?

救脱菩萨回答说:大德啊!如果有病人要想摆脱病痛,那他的亲属、师友就应该为这病人先以七天七夜来行八关斋戒;应该尽自己所能,备办饮食和别的用品,延请比丘僧人并加以供养;又在昼夜的六个时辰中,虔诚地供养礼拜那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读涌此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四十九遍;点燃四十九盏长明灯;塑造七尊药师琉璃光如来佛像;每尊像前各置七盏明灯,每盏灯应大如车轮。四十九日中,这些灯光明不绝;又制作五种颜色的彩幡,使其长四十九拃手;另外还应给四十九种杂类众生放生,这样便可以度过危厄的灾难,而不至遭受横恶鬼魅的把持。

另外,阿难啊!如果刹帝利灌顶王等世间国王遭受灾难,即所谓的世间瘟疫难、他国侵逼难、国内叛逆难、星宿变怪难、日月薄蚀难、狂风暴雨难、久旱不雨难等,则这些刹帝利灌顶王等世间君主,便应该对一切有情众生起慈悲之心,先是大赦天下囚犯,并且依照前面所说的供养那药师琉璃光如来的方法,虔敬地实行供养,由于这样所积累的功德善根,再加上那药师琉璃光如来的本愿之力,便可以使国界安稳、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一切有情无病而欢乐,在他们的国土之上,不会有任何暴恶的药叉等为害作祟,恼乱有情;--切险恶的征兆都不会出现;至于那刹帝利灌顶王自己,则寿命增长、色力充沛、身心无病、自在快乐,举国上下也都各得增益。

阿难啊!如果帝后、王妃、太子、大臣、辅相、太监、宫女、百官、百姓等,为病所折磨苦恼,或者蒙受了别的灾难,也应该建立起五色神幡,点燃续命的长明灯,为各种各样的有生命物类放生,散各种各样的鲜花,焚各种各样的熏香,最终使一切病痛得以解除,使一切灾难得以消灭。

这时候,阿难便向救脱菩萨问道:善男子,为什么已经到头的生命还可以延续增益呢?救脱菩萨回答说:大德,你难道不知道如来曾说过,有九种横死吗?所以他才劝我们建造续命灯幡、修习善业、广求福德。由于修习福德,积累善业的缘故,直到寿终正寝,人都不会遭受痛苦。

阿难问道:有哪九种横死呢?

救脱菩萨回答说:首先,若诸有情众生,虽然得病不太严重,但却没有医生诊断,得不到药物治疗;或者,虽然有医生治疗,但却给错了药,结果本不应当死而死去,这是一种横死。另外又有的人相信外道邪魔、妖孽巫师,听信他们妄说有福有祸,结果心中惊惶失措,日夜忐忑不安,自己心中丧失端正,便去请人看相算命,求签问卦,为追寻被祸的根源,不惜杀害生命。他们作法祭祀神灵,召请役使鬼魅,只为祈得福佑,长享平安,贪图长命延年。殊不知,这并不能如愿以偿。愚昧无知,信随邪魔,起倒乱见,终遭横死,沉沦地狱,无有出离之期,这便是初横死。

第二,因违犯王法而遭刑律诛杀。

第三,畋猎游乐,耽于淫欲,嗜酒无度,以至于邪鬼恶神趁机夺其精气而遭横死。

第四,遇火灾而横死。

第五,溺水而遭横死。

第六,为种种恶兽啖食而死。

第七,堕悬崖断壁而遭横死。

第八,为毒药、厌祷、咒诅、起尸鬼等加害而死。

第九,受饥渴煎熬,不得饮食而横死。

所有这些只是略举九种横死。说起来其它的横死还有好些,实在是难以一一仔细列出的。

再者,阿难!那阎罗法王主领着世间一切众生的生死簿。一罚。因此我今天在这里劝告一切有情,为度苦厄,免遭众难,一定要燃灯造幡,供养那药师琉璃光如来佛,一定要放生积善,广修福德。

这时候,听佛说法的会众之中,有十二员药叉大将各各在座,他们是所谓的宫毗罗大将、伐折罗大将、迷企罗大将、安底罗大将、额你罗大将、珊底罗大将、因达罗大将、波夷罗大卒、摩虎罗大将、真达罗大将、招杜罗大将、毗羯罗大将。这十二名药叉大将,各各领有七千名药叉作为下属。所有药叉同时举声向佛禀告:

世尊啊!我们今天承蒙您的神威加被,得以听闻那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的名号,我们已经完全摆脱了对那可能转生到恶趣的结局的恐惧。我们相互鼓励,同心同德,乃至尽形寿也要归依佛法僧三宝;我们立誓要担负天下一切众生的苦难,为他们作种种义利,使其得饶益得安乐;无论在什么地方,无论在任何村邑、城镇、国家、山间、林中,只要有此经流行传布,只要有人奉持那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的名号而作恭敬供养的,我们以及我们所有的眷属,都会守护他、保卫他,使他免遭一切苦难的侵害;如果他有什么愿望企求,都会得到满足;如果有别的什么人遇到疾病或者厄难,而希望得到解脱,也只需要读诵那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并以五种颜色的丝缕作结,称念我的名字,我就一定使他如愿以偿,病愈难除,而后解结。

于是,世尊便对诸药叉大将加以赞叹,连声称说:善哉!善哉!大药叉将!你们能够思念报答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的恩德,你们还要常常如此利益安乐一切有情啊!

这时候,阿难便对佛祖说道:"世尊!应当如何称名此法门呢?我等应该如何信奉持守此法门呢?

佛祖告诉阿难说:此法门名叫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又叫十二神将饶益有情结愿神咒,又叫拔除一切业障法门。你们就应该像我说的这样持守信奉这一法门。

此时,佛祖说完这番话,所有大菩萨和佛身边所有的声闻大弟子,在场同闻佛法的国王、大臣、婆罗门、居士、天、龙、药叉、干达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喉罗迦、人及非人等等,一切大众,都因为佛祖宣说法语而皆大欢喜,人人无不顶戴奉行。


分类:佛经  书名:药师经  作者:[唐]玄奘(译)
《古印度佛教人物》释迦牟尼 | 佛经

《古印度佛教人物》 释迦牟尼(Sakyamuni)


佛教创始人。本名悉达多,意为"义成就者"(旧译"义成"),姓乔答摩(瞿昙)。因父为释迦族,成道后被尊称为释迦牟尼,意为"释迦族的圣人"。其他称号有佛陀(觉者)、世尊、释尊等。

早年

相传释迦牟尼是古印度吠陀时期著名的王族懿师摩王(义鸠王),即汉译"甘蔗王"的后裔,迦毗罗卫(劫比罗伐 堵)国的太子,属刹帝利种姓。迦毗罗卫是释迦族集居的小城,位于喜马拉雅山脚下,今尼泊尔南意部与印度毗邻的提罗拉科附近,当时是拘萨罗国的属国。在4世纪法显游历印度时,这个国家已日见衰落。19世纪末,考古家在这里发掘出一个藏有遗骨的石壶,上面刻有公元前数世纪流行的婆罗谜文字,意为释迦族供奉的佛骨。另外,在迦毗罗卫发现有阿育王巡幸时所建的石刻,从而证实了它大概的地理位置,以后尼泊尔政府一直在进行考古发掘。

释迦牟尼的父亲,是迦毗罗卫的国王,名首图驮那,汉译净饭王。母亲名摩诃耶。是与迦毗罗卫场城隔河相对的天臂城善觉王的长女。根据当时的风俗,摩耶夫人回母家分娩,途经蓝毗尼花园,即今尼泊尔南部波陀利耶村的罗美德寺院处,生下了释迦牟尼。

有关释迦牟尼的生年,由于古印度典籍没有时确的记载,各国所传和学者研究,一般都是从佛教本身的史籍去考证,并从座年推算。因此说法不一,竟有60种之多。最早一说和最晚一说之间,相距达数年。斯里兰卡、印度、缅甸、泰国、老挝、柬博寨等南传佛教国家,一般认为释迦牟尼生于公元前624年,卒于公元前544年,并以此为依据,在1956~1957得举行纪念释迦牟尼尼涅槃2500周年的盛大活动。西方学者根据南传史料,对佛灭年年代有公元前489、487、486、484、483、482、478、477诸说;日本宇井伯寿根据北传史料,从阿育王即位年代公元前271年上溯116睥,推定为公元前466生、386年卒。中村元又据阿育王即位年为公元前286年,推定佛陀的生卒年为公元前463~前383年。中国年代学者依南齐僧轵跋陀罗所译《善见律毗婆沙》师资相传的"众圣点记",即释迦牟尼逝世的当年,优波离结集律藏,并在是年七月十五日,在收后记下一点,以后每年添加一点,至南齐永明七年(489),共计得975点。由此上推,则释迦牟尼生于公元前565年,灭于公元前486年,大体上与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同代,而比孔子早逝七年。此说也为日本 、印度、等国的佛教学者所采用。 中国藏传佛教格鲁派,又传有公元前1041年生、前961年灭之说。

摩耶夫人在释迦牟怪出生后的第七天去世。幼年时代的释迦牟尼是由他的姨母波提养育的。他从小学习当时教养王族应具备的一切学问和技艺(即五明)。16岁(另有17岁、18岁之说)时,娶表妹耶输陀罗为妃,生下儿子罗睺罗。

出家

佛陀的贵族生活是优裕舒适的。《中阿含经》卷二十九记载他的回忆说,他拥有适合不同季节的居住的三座宫殿(三时殿),有冬天御寒的,处长天避署的,雨季防潮的;衣着华贵,饮食丰盛;歌舞于庭,极尽享受之乐。他的父亲净饭王也对他寄予厚望,希望他能继承王位,成为统一天下的"转轮王"。但是,释迦牟尼却在29岁(一说19岁时出家修行。究其原因,有社会的,也有个人的。佛陀所处的时代正是古印度各国之间互相讨伐、并吞,阶级和民族矛盾十分尖锐之际,他所属的释迦族,受到邻国强权的威胁,朝不保夕。他已预感到难免覆灭的结局,因而认为世间"无常"。另外,他又目睹人自有生以后,接踵而来的老、病、死情景,联想到自己也摆脱不了同样的命运,从而产生了人生难脱苦难的烦恼,而当时婆罗门教的思想和行事,又不能使他在精神上获得解脱之道,终于舍弃王位,出家修行。

出家后,他先到跋伽山人的苦行林,那里有很多修行者,他们以种种苦行折磨肉体,以求得精神的解脱。释迦牟尼不满意这种做法,滞留一宿便离去他的父亲所到他的出家的消息,甚为悲伤,经派人劝说无效,便在亲族中选派了阿若憍陈如、阿说示、跋提、十力迦叶、摩诃男的利等五人伴随他。

释迦牟尼南渡恒河,到摩揭陀的首都王舍城,国王频婆沙罗会见了他。尔后,他寻访隐栖于王舍城附近山林的数论派信奉者阿罗逻·迦罗摩和郁罗迦·罗摩子,修习禅定。然而他们的教义,在释迦看来,仍然不是真正的人生解脱之道。于是他又来到伽山若行林,在尼连禅河边静坐思维,实行苦行。经过6年,仍没有获得所期望的结果。他决定抛弃绝食和苦行,来到菩提伽耶一棵毕钵罗树下,经跏趺坐,静思冥索,最后终于觉悟成道,时年35岁。

传教

释迦牟尼证悟以后,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的观察和分析事物的观念。为了使他的思想学说被他人所理解和接受,他便开始了长达45年的传教活动。佛陀在波罗奈斯城外的鹿野苑,向阿若憍陈如等五人,宣说四谛、十二因缘、三十七菩提会、五蕴、四禅和三明等教说,五人皈依了他,成为最初的佛弟子。这次说教,佛教称为初转*轮。与此同时,又度波罗奈斯长者之子耶舍及其亲友出家。此外,化度了原先祀火的婆罗门迦叶三兄弟以及沙门"六师"之一的怀疑论者散惹夷(删阇耶)的学生舍利弗和目犍连,此后在他的故乡又说服了他的很多亲属如堂弟提婆达多、儿子罗睺罗皈依了佛教。

释迦牟尼传教的区域,主要是恒河流域的中印度。大致是北到迦毗罗卫,南到王舍城,东到瞻波,西到乔赏弥(拘 弥)。其直传弟子的活动地区和影响所及,东至恒河流域下游,南至高达维利河畔,西至阿拉伯海沿岸,西北至怛义尸罗等地区。佛陀居住时间最长的是拘萨罗国的舍卫城和摩揭陀国的王舍城。前者有富商须达多和太子祗陀(逝多)捐赠的祗园精舍(又名"给孤独园"),后者有竹林精舍,为释迦牟尼对众人说法布教的重要场所。跋耆、鸯伽、末罗、伽尸等国,他也曾居留说法。

牟尼的传教的方式,是随机的施设,不拘一格。他用偈颂、散文、故事、譬喻、直叙、问答等各种形式,在不同的场合,针对不同的对象,宣说不同的内容。对僧众谈论出离生死、证得无上正觉,对俗人谈论道德的行善。他准许弟子可不用规范化的梵语,而用地区方言进行说教。这就使得他的思想学说在社会上得到广泛的传播。

僧伽

佛陀在传教过程中建立了佛教的组织--僧伽(僧团),一般认为,释迦牟尼在鹿野苑初次演教,阿若憍陈如等五人皈依佛教,便是佛教僧伽之始。这个僧团在传教过程中逐渐扩大,开始只收男弟子(比丘),以后,他的姨母波阇波提入教后,才开始接纳女弟子(比丘尼)。

僧团在开始的时候并无严格的制度,凡是信仰佛陀的学说,不分种姓贵贱,均可加入。在僧团内部过着平等的生活。以后为了防止僧团的混杂,避免与世俗社会的法律秩序和其他伦理道德相龉,使僧团更好地开展活动,才制定了奴隶、负债者、杀人犯、盗贼(悔过的除外)、残废、病人以及年不满20岁者不能加入僧团的具体的规定。

起初,僧团以云游乞食为主,无固定的住处。后来为了适应雨季安居和集地的需要,才开始在僧众的所在地,建立了僧院。在僧众集体生活的过程中,又陆续制定了有关衣着、饮食、用具、礼仪、居所、医药等日常生活细则,作为僧团全体成员共同遵守的戒律内容。

佛陀在创立僧团的同时,还给在家的信徒以相应的地位。凡遵守不杀生等"五戒"的俗人,均可以成为佛弟子。他们在修行同样可以证得涅槃。相传,耶舍的父母是最初的在家弟子--优婆塞和优婆夷。此后,在家信徒人数不断增多,成为与僧团并行的拥护佛教的社会力量。

涅槃释迦牟尼晚年居住在王舍城。相传,他曾多次召集住在那里的僧人,向他们讲了有关保持僧团不衰的原则,要求他们"依法而不依他处",然后离开王舍城北行,开始了他最后的游化。他带领弟子们,经过那烂陀、波吒厘弗多罗,渡恒河,到达吠舍离,受到当时富裕的妓女庵婆波利(庵摩罗)的供奉。以后便来到吠舍离附近的贝鱼伐那村(竹林村)。时值雨季,释迦牟尼决定在那里安居,留阿难陀一人随从,其余弟子均分散到各处居住。在雨季中,他患了重病。雨季过后,又继续起程,向西北地区巡游讲说。到了南末罗国的波伐城(亦译"婆瓦村"),驻锡铁匠纯陀的芒果林中,并吃了他供献的食物。食后,释迦牟尼中毒腹写,病情转重。行至离拘尸那迦城(今印度联合联合邦迦夏城)附近的希拉尼耶伐底(或译阿利罗跋提、阿恃多伐底)河边的娑罗林,在两棵沙罗树之间,右胁而卧,半夜入灭。临终前,他告诫弟子要依法精进修行。又为求见的婆罗门须跋陀罗说法,使他成为最后一个弟子。终年80岁。

释迦牟尼逝世后,遗体火化。遗骨(舍利)为摩羯陀王阿阇世、吠舍离的离车毗族、迦毗罗卫的释迦族、阿摩罗迦波的布利族、罗摩伽摩的俱利子族、波伐的末罗族(南末罗国)、拘尸那迦的末罗族(北末罗国)和呔多底波的婆罗门分得,各建舍利塔供养。

史料

有关释迦牟尼一生的事迹,在早期佛教经藏四阿含和小乘律藏中,尚无专让的记述。三藏的结集者,主要记录释牟尼的言辞。但是经藏和律藏在记录言辞中,详细地记述了每一段教和制订第一条戒律的原委。这些记述,虽属片断,但也包含了佛陀直接接触的那些人对佛陀的思想和行事的回忆(其可靠性如何,已无法考证)。另外,在经、律中通过佛陀自己之口,记载了他自己早期生活的经历。在早期经藏和律藏中,记载释迦牟尼家世和出家经过的,有《长阿含经》中的《大本经》等;记载初转*轮时情影的,有《杂阿含经》中的《转*轮经》等;记载教化活动的有《摩诃僧祗律》、《四分律》、《五分律》等以及阿含经中的诸小经;记载释迦牟尼晚年生活的有《长阿含经》、《般泥洹经》以及《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杂事》等。

后来,随着佛教向印度次大陆发展,统一的佛教分成很多的派别,同时受到了印度教、耆那教的偶像崇拜以及希腊文化的影响,在部派佛教中出现了对教祖的崇拜,把佛陀描写为神通广大、威力无穷、大智大慧,具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如手长过膝、面颊如满月、梵音深远、胸表卍字等。这就出现了专门记载释迦牟尼生世行业,被称为"本生"、"本起"、"本行"的一类经典。如《修行本起经》(异译《瑞应本起经》、《经过现在因果经》、《佛本行集经》)、《普曜经》等。它们的特点是把原行散见于经藏和律藏中的资料联贯起来,使一事与他事前后衔接,缀成佛陀的传记。但在内容上完全是泻染和神化佛陀,使佛陀成为一个理想化的崇仰对象。这些经典最长的也只主要记述了释迦牟尼成道后最初几年的活动。以后马鸣写了《佛所行赞》,他根据传说和资料,描绘了佛陀一生的经历,成为最早的一部完整佛传。

中国僧人撰写的释迦牟尼传记,有梁僧佑的《释迦谱》五卷和唐道宣《释迦氏谱》一卷。此外,在宋志磬的《佛祖统纪》中有编年体的《教主释迦牟尼佛本纪》。

有关释迦牟尼生平的史料,除了佛教经典的记载以外,还有文物资料。近代,印度和其他国家的考古学家、佛学家根据法显的《佛国记》和玄奘的《大唐西域记》的记载以及印度保存的不完整史料,在佛陀的诞生、成道、初转*轮、涅槃处等陆续发掘出一些古建筑的遗址和文物,并以证明了佛陀是一个历史性的人物。

(边部)


分类:佛经 书名:《古印度佛教人物》 作者:方文等
药师经 | 佛经

药师经

 
《药师经》原文
《药师经》经文 白话《药师经》
《药师经》其他相关解读
南怀瑾:《药师经的济世观》

《古印度佛教人物》十大佛弟子 | 佛经

《古印度佛教人物》 十大佛弟子


释迦牟尼的十个著名门徒。传说他们各有一方面的独特专能。

【舍利弗】 据《佛本行集经·舍利目连因缘品》、《增一阿含经》卷三、《大智度论》卷十一等记载,古印度摩揭陀国王舍城人,属婆罗门种姓。谓其持戒多闻,敏捷智慧,善讲佛法,称为"智慧第一"。

【目犍连】 或作大目犍连,略称目连。据《佛本行集经·舍利目连因缘品》、《增一阿含经》卷三等记载,古印度摩揭陀国王舍城郊人,属婆罗门种姓。初与舍利弗同师"六师外道",精通教法。皈依释迦牟尼后,侍佛左边。传说其神通广大,称为"神通第一"。

【迦叶】 或称大迦叶。据《佛末得集经·大迦叶因缘品》、《增一阿含经》卷三竺记载,下列屯度摩揭陀国王舍城人,属婆罗门种姓。谓其苦行有德,少欲知足,常修"头陀行"(佛教12种苦修的总称),称为"头陀行第一"。传为佛教第一次结集的召集人。

【阿尼律陀】 意译"如意"、"无贪",或译阿那律。据《佛本行集经》卷十一、十九和《大智度论》卷三等记载,迦毗罗卫国人,甘露饭王之子,释迦牟尼之堂弟。传说出家之初,因懈怠贪睡受责,后乃立誓不眠,勤勉精进,得天眼通,能见天上地下六道众生。称为"天眼第一"。

【须菩提】 又作须浮提、苏补底,意译"空生"、"善吉"、"善现"、"妙生"等。据《撰集百缘经·须菩提恶性缘》、《增一阿含经》卷三等的记载,古印度拘萨罗国舍卫城人,属婆罗门种姓。以能深入理解佛法性空,故称为"解空第一"。

【富楼那】 富楼那弥多罗尼子的略称,意译"满慈子"。据《佛本行集经·富楼那出家品》、《增一阿含经》卷三等的记载,迦毗罗婆苏(即迦毗罗卫)人。国师婆罗门之子。传说一出家即证阿罗汉果。因善于讲解佛教义理,以辩才出众,称为"说法第一"。

【迦旃延】 旧译迦旃子、迦旃延子、迦多衍那等;常称摩诃迦旃延、大迦旃延。据《佛本行集经·那罗陀出家品》、《中阿含经》卷二十八等记载,古印度阿槃提国婆罗门之子。原出家学"外道",后从释迦出家。谓能分别诸经,善说法相,称为"论议第一"。

【优婆离】 又作优婆利、优婆离、邬波离、优波利等,意译"近取"、"近执"。据《佛本行经集·优婆离因缘品》、《五分律》卷3等记载,古印度迦毗罗卫国人,属首陀罗种姓。出家后奉持戒律,无所触犯,称为"持律第一"。相传佛教第一次结集时,由他负责阐述戒律。

【罗睺罗】 亦译罗护罗、罗怙罗、意译"覆障"、"障月"、"执月",也称"罗云"。据《佛本行集经·罗 罗因缘品》、《翻译名义集》卷一等的记载,为释迦牟尼在俗时夫人耶输陀罗所生。15岁出家,为佛教有沙弥之始。谓其"不毁禁戒,诵读不懈",密行超人,称为"密行第一"。

【阿难陀】 略称阿难,意译"欢喜"、"庆喜"。据《佛本行集经》卷十一、《大智度论》卷三、《五分律》卷三等的记载,为释迦牟尼的堂弟。释迦成道回乡时跟从出家。25岁起侍众释迦25年。曾劝请释迦接纳妇女为僧团成员,从此佛教僧团中始有僧尼二众。传说佛教第一次结集时,由他诵出经文。现存佛教经典以"如是我闻"四字为卷首语,以表明经文内容确系阿难陀亲耳听佛所说。谓其长于记忆,称为"多闻第一"。  

(李荣熙 无湛)


分类:佛经 书名:《古印度佛教人物》 作者:方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