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喻经》译文及注解,佛经

《百喻经》译文及注解--估客驼死喻


【译文】

譬如商人四处流动做买卖,恰好在路途之中,骆驼突然死了。上面所载的大多是珍宝、细软、上好的木棉布以及其他种种杂物。骆驼既然已经死了,就把皮剥了下来。商人要继续前行,就让两个徒弟留守着,吩咐道:「好生看管驼皮,不要让它受潮烂掉了。」过后天落雨了,两人愚痴如榆木脑袋,尽是用上好的木棉布覆盖在皮上,布都烂坏了。皮和布的价值,显然是很悬殊的。因为愚痴,才拿木棉布去盖骆驼皮。

世上的人也是这样。不杀生,可以譬喻于白棉布:驼皮就譬喻财货:天落雨打湿烂掉了,譬喻那由于放逸而败坏了善行。不杀生的戒律,就是修得佛的法性身的绝妙的行因,然而却不能修持,只是用财货去造塔建庙,供养众僧,舍本逐末,由于放弃了基本的修持,就漂流在人、天等五道中轮回生死,不能使自身出离生死,所以修行者应当精心持不杀戒。

【原典】

譬如估客游行商贾,会于路中而驼卒死。驼上所载多有珍宝细软①上㲲(die)②种种杂物。驼既死已,即剥其皮。商主舍行,坐③二弟子而语之言:「好看驼皮,莫使湿烂。」其后天雨,二人顽嚚④,尽以好㲲(die)覆此皮上,㲲(die)尽烂坏。皮㲲(die)之价,理自悬殊。以愚痴故,以㲲(die)覆皮。

世间之人亦复如是。其不杀者,喻于白㲲(die):其驼皮者,即喻财货;天雨湿烂,喻于放逸败坏善行。不杀戒者,即佛法身⑤最上妙因⑥,然不能修,但以财货造诸塔庙供养众僧,舍根取末,不求其本,漂浪五道,莫能自出,是故行者应当精心持不杀戎。

【注释】

①细软:珠宝、绸帛等轻便而易于携带的贵重物品。

②㲲(die):音牒,古印度人抽捻木棉花,纺为缕,织作布,就叫做㲲(die)。

③坐:留驻、守定,此处作使动词用。

④嚚:痴、愚。

⑤法身:法性身。佛的法身,满十方虚空,无量无边,无量光明,无量音声。常现出种种身相,种种名号,种种生死,种种方便,救度众生。

⑥妙因:绝妙的行因,是菩萨的大行。释典常言:妙因斯满,极果顿圆。


分类:佛经 书名:《百喻经》译文及注解 作者:求那毗地(译)
《百喻经》译文及注解,佛经

《百喻经》译文及注解--磨大石喻


【译文】

譬如有人磨治一块大石头,花费许多气力,历经漫长岁月,磨成一只玩具小牛。用去的功夫极大,期望的目标轻微。

世上的人也是这样。磨治大石块,譬喻做学问精勤劳苦;做成小牛,譬喻为了名望,互相攻击。做学问么,研究思索精微的玄理,广泛通晓种种知识,理应步步实践,去求得那遥远但究竟圆满的殊胜之果。一旦为了求名誉,骄傲自大,就会增长过患。

【原典】

譬如有人,磨一大石,勤加功力,经历日月,作小戏牛。用功既重,所期甚轻。

世间之人亦复如是。磨大石者,喻于学问,精勤劳苦;作小牛者,喻于名闻,互相是非。夫为学者,研思精微,博通多识,宜应履行,远求胜果。方求名誉,憍慢贡高,增长过患。


分类:佛经 书名:《百喻经》译文及注解 作者:求那毗地(译)
《百喻经》译文及注解,佛经

《百喻经》译文及注解--奴守门喻


【译文】

譬如有人将要出门远行,吩咐仆人道:「你好好守着门,并看管住驴子和绳索。」主人走后,邻村的人家这时正在奏乐,这仆人很想去听,心中动摇,不能自安,随即便用绳索系了门,放在驴上,赶着,到那奏乐的地方,去听音乐。仆人离去之后,屋中的财物都被贼偷去了。主人回来,问仆人道:「财宝那儿去了?」仆人答道:「主人先前嘱咐看守门、驴及绳子,除了这些以外,我就不知道了。」主人说:「留你守门,正是为了财物。财物丢失了,还要门作什么用?』

流转于生死的愚人,贪恋着爱欲的仆人,也是如此。如来教诫道:要常常护住引出种种烦恼、进入种种妄尘的六根这扇门,不要让色、声、香、味、触、法这六尘之贼进来,守住烦恼这头驴,不要让它随意驰走,看好爱欲这条绳索。然而有些比丘不奉行佛的教诲,贪求利养:装得清白,在幽静处坐禅;其实心意流驰,贪恋五欲,被色声香味迷惑住了。烦恼占据了整个的心,爱索缠缚住了整个的身,使得正念、觉意、道品之类的财宝都散失掉了。

【原典】

譬如有人将欲远行,勅其奴言:「尔好守门,并看驴索。」其主行后,时邻里家有作乐者,此奴欲听,不能自安,寻以索系门置于驴上,负至戏处,听其作乐。奴去之后,舍中财物贼尽持去。大家①行还,问其奴言:「财物所在?」奴便答言:「大家先付门、驴及索,自是以外,非奴所知。」大家复言:「留尔守门,正为财物。财物既失,用于门为?」

生死愚人,为爱奴仆,亦复如此。如来教诫,常护根门,莫苦六尘,守无明驴,看于爱索。而诸比丘不奉佛教,贪求利养;诈现清白,静处而坐;心意流驰,贪着五欲,为色声香味之所惑乱。无明覆心,爱索缠缚,正念②、觉意③、道品④财宝悉皆散失。

【注释】

①大家:王人。

②正念:能专心忆念佛法,叫做正念,心若是流驰散逸了,就应当摄它回来,使其止于正念上。

③觉意:又作菩提心、无上道心,即求无上菩提之心。

④道品:是达到涅槃境界的道法的品类,有三十七科。


分类:佛经 书名:《百喻经》译文及注解 作者:求那毗地(译)
《百喻经》译文及注解,佛经

《百喻经》译文及注解--欲食半饼喻


【译文】

譬如有人因为饿了,一口气吃了七枚煎饼。吃到六枚半的时候,便觉得饱了。这人懊恼后悔起来,抬手打着自己,说:「我现在已饱足了,都赖这半枚饼的原因。前面那六枚饼,就这么空佬佬地浪费掉了。倘若知道吃了这半个饼就能饱了,应先吃它才是。」

世上的人也是这样,自古以来,就永远没有什么快乐的事情,然而世人痴愚颠倒,横空生出快乐的念头来,就像那个痴人,对半块饼产生会饱的想法。世人实在无知,竟以富贵为乐。那富贵么,追求之际很苦,待到获得了,守护住它也很苦,此后一旦又失去了,忧思念想又是苦,在早中晚三时中,都没有什么快乐。就好比衣食可以遮寒祛饥,便在辛苦营求中横空生出快乐的念头来。诸佛都说:「欲界、色界、无色界这三界中都没有什么安乐,只都是大苦而已。」世上的人颠倒迷惑的缘故,方才横空生出快乐的念头来。

【原典】

譬如有人,因其饥故,盒七枚煎饼。食六枚半已,便得饱满。其人恚悔,以手自打,而作是言:「我今饱足,由此半饼。然前六饼,唐自捐弃。设知半饼能充足者,应先食之。」

世间之人亦复如是,从本以来,常无有乐,然其痴倒,横生乐想。如彼痴人,于半番饼生于饱想。世人无知,以富贵为乐。夫富贵者,求时甚苦,既获得已,守护亦苦,后还失之,忧念复苦,于三时中,都无有乐。犹如衣食,遮故名乐,于辛苦中横生乐想。诸佛说言:「三界无安,皆是大苦。」凡夫倒惑,横生乐想。


分类:佛经 书名:《百喻经》译文及注解 作者:求那毗地(译)
《百喻经》译文及注解,佛经

《百喻经》译文及注解--偷犁牛喻


【译文】

譬如有一个村子的人联手偷了一头髦牛,一起吃了。丢牛的人循着足迹,找至村中,叫住这个村的人打听情况,问道:「牛在这村不?」偷牛者答道:「我们其实没有村子。」失主又问:「你们村中有池,在那池边一起吃了这牛不?」村里人答道:「没有池。」失主又问:「池边有树不?」村里人答道:「没有树。」失主又问:「你们偷牛之时,在村子东边不?」村里人答道:「没有东边。」失主又问:「当你们偷牛的时候,不是正午吗?」村里人答道:「没有正午。」失主问道:「纵然可以没有村,没有树,天下哪可没有东边,没有时间?可见你们说谎了,完全不可相信。你们偷牛吃了不?」村里人答道:「确实吃了。」

破戒的人也是这样,把罪过掩盖藏匿起来,不肯发露,死后就堕入了地狱。诸天的善神以天眼来观察,就掩盖藏匿不了了,就如那些偷牛吃的人,无法欺骗抵赖了。

【原典】

譬如一村,共偷犁牛①而共食之。其失牛者逐迹至村,唤此村人间其由状而语之言:「在尔此村不?」偷者封曰:「我实无村。」又问:「尔村中有池,在此池边共食牛不?」答言:「无池。」又问:「池傍有树不?」封言:「无树。」又问:「偷牛之时,在尔村东不?」封曰:「无东。」又问:「当尔偷牛非日中时耶?」对曰:「无中。」又问:「纵可无村及以无树,何有天下无东、无时?知尔妄语,都不可信。尔偷牛食不?」对曰:「实食。」

破戒之人亦复如是,覆藏罪过,不肯发露,死入地狱。诸天善神以天眼观,不得覆藏,如彼食牛,不得欺拒。

【注释】

①犁牛:犁,音毛。兽如牛而尾长,名叫犁牛。

【解说】

为了抵赖,直至否定时间和空间的存在,否定基本事理,常是说谎者的手法,因而也是检测说谎与否的标尺。


分类:佛经 书名:《百喻经》译文及注解 作者:求那毗地(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