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etails
- Category: 佛经
《中论》第04卷 观十二因缘品第二十六(九偈)
问曰:汝以摩诃衍说第一义道,我今欲闻说声闻法入第一义道。
答曰:
众生痴所覆, 为后起三行,
以起是行故, 随行堕六趣。
以诸行因缘, 识受六道身;
以有识著故, 增长于名色。
名色增长故, 因而生六入;
情尘识和合, 而生于六触。
因于六触故, 即生于三受;
以因三受故, 而生于渴爱。
因爱有四取, 因取故有有;
若取者不取, 则解脱无有。
从有而有生, 从生有老死,
从老死故有, 忧悲诸苦恼。
如是等诸事, 皆从生而有,
但以是因缘, 而集大苦阴。
是谓为生死, 诸行之根本,
无明者所造, 智者所不为。
以是事灭故, 是事则不生,
但是苦阴聚, 如是而正灭。
凡夫为无明所盲故,以身口意业,为后身起六趣诸行;随所起行有上中下,识入六趣随行受身。以识著因缘故名色集,名色集故有六入,六入因缘故有六触,六触因缘故有三受,三受因缘故生渴爱,渴爱因缘故有四取,四取取时以身口意业起罪福,令后三有相续,从有而有生,从生而有老死,从老死有忧悲苦恼种种众患,但有大苦阴集。是故知凡夫无智,起此生死诸行根本,智者所不起,以如实见故,则无明灭,无明灭故诸行亦灭,以因灭故果亦灭,如是修习观十二因缘生灭智故是事灭,是事灭故乃至生老死忧悲大苦阴皆如实正灭,正灭者毕竟灭。是十二因缘生灭义,如阿毗昙修多罗中广说。
分类:佛经 书名:中论 作者:[姚秦]鸠摩罗什(译)
- Details
- Category: 佛经
《中论》第04卷 观邪见品第二十七(三十一偈)
问曰:已闻大乘法破邪见,今欲闻声闻法破邪见。
答曰:
我于过去世, 为有为是无,
世间常等见, 皆依过去世。
我于未来世, 为作为不作,
有边等诸见, 皆依未来世。
我于过去世,为有、为无、为有无、为非有非无,是名常等诸见依过去世。我于未来世,为作、为不作、为作不作、为非作非不作,是名边无边等诸见依未来世。如是等诸邪见,何因缘故名为邪见?是事今当说。
过去世有我, 是事不可得;
过去世中我, 不作今世我。
若谓我即是, 而身有异相;
若当离于身, 何处别有我?
离身无有我, 是事为已成。
若谓身即我, 若都无有我,
但身不为我, 身相生灭故;
云何当以受, 而作于受者?
若离身有我, 是事则不然;
无受而有我, 而实不可得。
今我不离受, 亦不即是受,
非无受非无, 此即决定义。
我于过去世有者,是事不然。何以故?先世中我不即作今我,有常过故,若常则有无量过。何以故?如人修福因缘故作天,而后作人;若先世我即是今我者,天即是人。又人以罪业因缘故作旃陀罗,后作婆罗门;若先世我即是今我者,旃陀罗即是婆罗门。譬如舍卫国婆罗门名提婆达,到王舍城亦名提婆达,不以至王舍城故为异。若先作天后作人,则天即是人,旃陀罗即是婆罗门,但是事不然。何以故?天不即是人,旃陀罗不即是婆罗门,有此等常过故。若谓先世我不作今我,如人浣衣时名为浣者,刈时名为刈者,而浣者与刈者虽不异,而浣者不即是刈者;如是我受天身名为天,我受人身名为人,我不异而身有异者,是事不然。何以故?若即是者,不应言天作人,今浣者于刈者,为异、为不异?若不异,浣者应即是刈者,如是先世天即是人,旃陀罗即是婆罗门,我亦有常过。若异者,浣者即不作刈者,如是天不作人,我亦无常,无常则无我相,是故不得言即是。
问曰:我即是,但因受故分别是天、是人。受名五阴身,以业因缘故分别是天、是人、是旃陀罗、是婆罗门,而我实非天、非人、非旃陀罗、非婆罗门,是故无如是过。
答曰:是事不然。何以故?若身作天、作人、作旃陀罗、作婆罗门,非是我者,则离身别有我。今罪福生死往来,皆是身非是我,罪因缘故堕三恶道,福因缘故生三善道,若苦乐、嗔喜忧怖等,皆是身非我者,何用我为?如治俗人罪,不预出家人;五阴因缘相续罪福不失故有解脱,若皆是身非我者,何用我为?
问曰:罪福等依止于我。我有所知、身无所知故,知者应是我;起业因缘罪福是作法,当知应有作者,作者是我,身是我所用,亦是我所住处。譬如舍主以草木泥塈等治舍,自为身故随所用治舍有好恶;我亦如是,随作善恶等得好丑身,六道生死皆我所作,是故罪福之身皆属于我,譬如舍但属舍主不属他人。
答曰:是喻不然。何以故?舍主有形,有触有力故能治舍。汝所说我无形无触故无作力,自无作力亦不能使他作。若世间有一法无形无触能有所作者,则可信受知有作者,但是事不然。若我是作者,则不应自作苦事。若是念者,可贪乐事不应忘失。若我不作苦而苦强生者,余一切皆亦自生,非我所作。若见者是我,眼能见色,眼应是我。若眼见而非我,则违先言见者是我。若见者是我,我则不应得闻声等诸尘。何以故?眼是见者,不能得闻声等尘故。是故我是见者,是事不然。若谓如刈者用镰刈草,我亦如是以手等能有所作者,是事不然。何以故?今离镰别有刈者,而离身心诸根无别作者。若谓作者虽非眼耳等所得亦有作者,则石女儿能有所作,如是一切诸根皆应无我。若谓右眼见物而左眼识,当知别有见者,是事不然。今右手习作,左手不能,是故无别有作者。若别有作者,右手所习,左手亦应能,而实不能,是故更无作者。
复次,有我者言,见他食果口中涎出,是为我相,是事不然。何以故?是念力故非是我力。又亦即是破我因缘,人在众中愧于涎出,而涎强出不得自在,当知无我。复次,又有颠倒过罪。先世是父,今世为子,是父子我一,但身有异;如从一舍至一舍,父故是父,不以入异舍故便有异。若有我,是二应一,如是则有大过。若谓无我,五阴相续中亦有是过,是事不然。何以故?五阴虽相续,或时有用,或时无用。如蒲桃浆,持戒者应饮,蒲桃酒不应饮,若变为苦酒还复应饮;五阴相续亦如是,有用、有不用,若始终一我有如是过,五阴相续无如是过。但五阴和合故假名为我无有决定,如梁椽和合有舍,离梁椽无别舍;如是五阴和合故有我,若离五阴实无别我,是故我但有假名无有定实。汝先说离受别有受者,以受分别受者是天是人,是皆不然。当知但有受无别受者,若谓离受别有我,是事不然。若离受有我,云何可得说是我相?若无相可说,则离受无我。若谓离身无我但身是我,是亦不然。何以故?身有生灭相,我则不尔。复次,云何以受即名受者?若谓离受有受者,是亦不然。若不受五阴而有受者,应离五阴别有受者,眼等根可得而实不可得,是故我不离受,不即是受,亦非无受,亦复非无,此是定义。是故当知,过去世有我者,是事不然。何以故?
过去我不作, 是事则不然;
过去世中我, 异今亦不然。
若谓有异者, 离彼应有今,
我住过去世, 而今我自生。
如是则断灭, 失于业果报,
彼作而此受, 有如是等过。
先无而今有, 此中亦有过;
我则是作法, 亦为是无因。
过去世中我,不作今我,是事不然。何以故?过去世中我,与今我不异。若今我与过去世我异者,应离彼我而有今我,又过去世我亦应住彼,此身自更生。若尔者即堕断边,失诸业果报。又彼人作罪、此人受报,有如是等无量过。又是我应先无而今有,是亦有过,我则是作法,亦是无因生。是故过去我,不作今我,是事不然。
复次,
如过去世中, 有我无我见,
若共若不共, 是事皆不然。
如是推求过去世中邪见有、无、亦有亦无、非有非无,是诸邪见,先说因缘过故,是皆不然。
我于未来世, 为作为不作,
如是之见者, 皆同过去世。
我于未来世中,为作、为不作,如是四句,如过去世中过咎,应在此中说。
复次,
若天即是人, 则堕于常边;
天则为无生, 常法不生故。
若天即是人,是则为常。若天不生人中,云何名为人?常法不生故,常亦不然。
复次,
若天异于人, 是即为无常;
若天异人者, 是则无相续。
若天与人异,则为无常;无常则为断灭等过,如先说过。若天与人异,则无相续;若有相续,不得言异。
复次,
若半天半人, 则堕于二边,
常及于无常, 是事则不然。
若众生半身是天、半身是人,若尔则有常、无常,半天是常、半人是无常,但是事不然。何以故?一身有二相过故。
复次,
若常及无常, 是二俱成者,
如是则应成, 非常非无常。
若常、无常二俱成者,然后成非常非无常,与常无常相违故。今实常无常不成,是故非常非无常亦不成。
复次,今生死无始,是亦不然。何以故?
法若定有来, 及定有去者,
生死则无始, 而实无此事。
法若决定有所从来、有所从去者,生死则应无始。是法以智慧推求,不得有所从来、有所从去,是故生死无始,是事不然。
复次,
今若无有常, 云何有无常,
亦常亦无常, 非常非无常?
若尔者,以智慧推求,无法可得常者,谁当有无常?因常有无常故,若二俱无者,云何有亦有常亦无常?若无有常无常,云何有非有常非无常?因亦有常亦无常故,有非有常非无常。是故依止过去世常等四句不可得。
有边、无边等四句依止未来世,是事不可得,今当说。何以故?
若世间有边, 云何有后世?
若世间无边, 云何有后世?
若世间有边,不应有后世,而今实有后世,是故世间有边不然。若世间无边,亦不应有后世,而实有后世,是故世间无边亦不然。
复次,是二边不可得。何以故?
五阴常相续, 犹如灯火焰,
以是故世间, 不应边、无边。
从五阴复生五阴,是五阴次第相续,如众缘和合有灯焰,若众缘不尽灯则不灭,若尽则灭,是故不得说世间有边、无边。
复次,
若先五阴坏, 不因是五阴,
更生后五阴, 世间则有边。
若先阴不坏, 亦不因是阴,
而生后五阴, 世间则无边。
若先五阴坏,不因是五阴更生后五阴,如是则世间有边。若先五阴灭已,更不生余五阴,是名为边,边名末后身。若先五阴不坏,不因是五阴而生后五阴,世间则无边,是则为常;而实不尔,是故世间无边,是事不然。世间有二种,国土世间、众生世间,此是众生世间。
复次,如四百观中说:
真法及说者, 听者难得故,
如是则生死, 非有边、无边。
不得真法因缘故,生死往来无有边。或时得闻真法得道故,不得言无边。
今当更破亦有边亦无边,
若世半有边, 世间半无边,
是则亦有边, 亦无边不然。
若世间半有边半无边,则应是亦有边亦无边。若尔者,则一法二相,是事不然。何以故?
彼受五阴者, 云何一分破,
一分而不破? 是事则不然。
受亦复如是, 云何一分破,
一分而不破? 是事亦不然。
受五阴者,云何一分破、一分不破?一事不得亦常亦无常。受亦如是,云何一分破、一分不破?常无常二相过故。是故世间亦有边亦无边则不然。
今当破非有边非无边见,
若亦有无边, 是二得成者,
非有非无边, 是则亦应成。
与有边相违故有无边,如长相违有短。与有无相违,则有亦有亦无;与亦有亦无相违故,则有非有非无。若亦有边亦无边定成者,应有非有边非无边。何以故?因相待故。上已破亦有边亦无边第三句,今云何当有非有边非无边?以无相待故。如是推求,依止未来世有边等四见皆不可得。
复次,
一切法空故, 世间常等见,
何处于何时, 谁起是诸见?
上以声闻法破诸见,今此大乘法中说:诸法从本以来毕竟空性,如是空性法中无人无法,不应生邪见、正见。处名土地;时名日月岁数;谁名为人,是名诸见体。若有常无常等决定见者,应当有人出生此见。破我故无人生是见,应有处所色法现见尚可破,何况时方!若有诸见者应有定实,若定则不应破;上来以种种因缘破,是故当知见无定体,云何得生?如偈说:何处于何时,谁起是诸见?
瞿昙大圣主, 怜愍说是法,
悉断一切见, 我今稽首礼!
一切见者,略说则五见,广说则六十二见,为断是诸见故说法。大圣主瞿昙,是无量无边不可思议智慧者,是故我稽首礼!
分类:佛经 书名:中论 作者:[姚秦]鸠摩罗什(译)
- Details
- Category: 佛经
《中论》
《中论》亦名《中观论》或《正观论》,其内容是在说明中道观的真理,因此从所诠得名,所以称为《中观论》。如果从能观而言,此"观"是一种中道正观,因此亦名《正观论》。" 《中论》是三论宗立宗的三部论之一,为龙树菩萨的代表著作。也是佛教众论藏中的一部重要论着。是阐述"般若"思想的代表著作之一。主要叙述佛教的性空思想,阐明一切法自性本空,诸法实相不可得的理论观点。是学习三论思想的主要著作,也是研究佛教性空思想的主要论着。 |
《中论》序 | ||
《中观》第一卷 | ||
破因缘品第一 | 破去来品第二 | 破六情品第三 |
破五阴品第四 | 破六种品第五 | 破染染者品第六 |
《中观》第二卷 | ||
破三相品第七 | 观破作作者品第八 | 破本住品第九 |
破燃可燃品第十 | 破本际品第十一 | 破苦品第十二 |
破行品第十三 | ||
《中观》第三卷 | ||
破合品第十四 | 观有无品第十五(有十一偈) | 观缚解品第十六(十偈) |
观业品第十七(三十三偈) | 观法品第十八(十二偈) | 观时品第十九(六偈) |
观因果品第二十(二十四偈) | 观成坏品第二十一(二十偈) | |
《中观》第四卷 | ||
观如来品第二十二(十六偈) | 观颠倒品第二十三 | 观四谛品第二十四(四十偈) |
观涅槃品第二十五(二十四偈) | 观十二因缘品第二十六(九偈)观 | 邪见品第二十七(三十一偈) |
龙树《中论》思想述义 | 南怀瑾:《唯识与中观》 |
- Details
- Category: 佛经
龙树《中论》思想述义
《中论》是三论宗立宗的三部论之一,为龙树菩萨的代表著作。也是佛教众论藏中的一部重要论着。是阐述"般若"思想的代表著作之一。主要叙述佛教的性空思想,阐明一切法自性本空,诸法实相不可得的理论观点。是学习三论思想的主要著作,也是研究佛教性空思想的主要论着。为佛学爱好者和佛学研究者所必读的佛学著作。《中论》在佛教各大宗派都非常的重视,尤其是对《中论》的三是偈:"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被誉为是诸论的"精髓",是整个佛教思想的浓缩,表明了佛教真俗二谛的思想根源。但在三论宗对龙树的《中观》思想有不同于其它宗派的思想内含。为了能使对《中论》爱好者一个整体思想认识,今本文仅从三论学的观点,对龙树的《中论》思想作一点概述。
一、解释论题
《中论》亦名《中观论》或《正观论》,其内容是在说明中道观的真理,因此从所诠得名,所以称为《中观论》。如果从能观而言,此"观"是一种中道正观,因此亦名《正观论》。"中"是正确真实之义,离颠倒戏论而不落空有二边。"中"又是正而不偏,是中正不邪之义,即是中道实相。"观"是用智慧观察体悟,即观察一切诸法的真实相,不观有无颠倒的实相慧。"观"又是观行、思量义,即观诸法实相,以观心而行于正法。"论"是言论、文字,了别之义,即说明诸法实相,中道义的经论等语言文字。故"中观论"者是龙树菩萨解释佛经而引导众生悟入诸法实相的言论文字。如昙影大师言:"问答析征,所以为论"。僧叡亦云:"以论为称者尽其言",故名为《中论》。又古德云:"言辩于口,观称其心"故名为《中观》。
又"中"者有简别之义,即中者是中间义。因为《中论》在龙树的三大论中,《无畏论》广,《十二门论》略,而《中论》处于中间,广略适中故称《中论》。如内容太广、篇幅过长,一般人不易学完。如太略而又言简意精,一般人也不易了解全论的思想。因此,《中论》内容适中,意义全面,适合于大多数人学习和研究。如果学懂了《中论》的思想理论,就基本上可以完全掌握了龙树的"中观"思想,所以本论名为《中论》。
若以通而言之,三字皆中皆观皆论。所言皆中者,中道之理实而不偏,故中道之内理名为中,因中道之理能发观,故观亦名为中。因中道之观而发论,此论亦名为中。三字皆观者,中是义相观,观是心行观,论是名字观,故皆名为观。亦如三种般若观,中是实相般若,观是观慧般若,论是名字般若。三字皆论者,论是能论故名为论,余二是所论,亦名为论,故皆名为论。若就别而言者,中道实相之理正而不偏,故以中为名;智慧能达照实相之理,故以观为称;论是言教,故名为论。
今离释三字者有四义:一者、依名释义,中以实为义,中以正为义。中以实为义者,立于中名,为欲显诸法实相故。如叡师云:"以中为名者照其实也"。中以正为义者,正名为中道,离偏曰中,对邪名正,故知中以正为义。二者、教理释义,中以不中为义,因为诸法实相,非中非不中,无名相法为众生故,强名相说,欲令因此名相以悟无名,故说中为显不中。三者、相互释义,中以偏为义,偏以中为义,因为中偏是因缘之义,故说偏令悟中,说中令识偏。如经云:"说世谛令识第一义,说第一义令识世谛故。"四者、无方释义,中以色为义,中以心为义,中以一切法为义。故《华严经》云:一中解无量义,无量中解一,故一法得以一切法为义,一切法得以一法为义。
所言"中"者有四种:一者对偏中,即对大小二乘学者断常偏病,而说中道之法,是故名为对偏中;二者尽偏中,即大小乘学人皆有断常偏病,所说之中则不成为中,若能偏病断尽,则唯表于中,故名为尽偏中;三者绝待中,即本来是对偏病而说中,偏病既除中亦不立,本来非偏非中,为教化众生,强名为中,故名为绝待中;四者成假中,即有无为假,非有非无为中,由于有无二边之见,故说非有非无之中,所以此中是为成于假,故名为成假中。
所言"观"者有二种:一者小乘有得之生灭观,即是说境无生灭,而智有生灭。烦恼断故是灭,修智慧即是生,如此烦恼则成本有今无,智慧则成本无今有,此是境智殊生灭异。如此观诸法皆是生灭断常之见,故名为生灭观。二者大乘无所得之无生灭观,即是境智不二,境无生灭,智亦无生灭。烦恼本自不生,今亦不灭,智慧本自不灭,今亦不生。此是境智不二,有无平等。此"观"是以了达之义,亦观照为义。即了达诸法实相,观照断常生灭之见。
所言"论"者是论辩之义,亦是尽言之义。故云尽其言穷其虑,若一言不尽,则众异扶疏,若一虑不穷,则颠倒乱起。今尽其言故众异息,尽其虑故颠倒净。所以论者是言尽虑穷也。如叡师所说:"以论为称者尽其言也"。
二、造论缘起
佛所说的法名为经,说经者为教化众生,菩萨造论为释经。佛说的法能使众生通向涅槃之道,故名为"经"。而众生则由于无明所障,迷失佛所说之法,不知其理。如望指为月,而不识真月。菩萨为使众生悟入佛之知见,而造论解释佛经。故《中论序》云:"称为论者尽其理也"。
佛灭度之后由于对教理和教规教仪的认识和理解不同,使佛教开始分岐,形成部派佛教。开始分出根本、大众二部,从大众部又分出十部,上座部又分为八部,共为二十部。佛灭五百年之后,佛教又分为五百部,称为部派佛教时期。由于对佛教教仪的分岐和部派的分裂,使佛教渐渐衰败,外道兴盛。此时佛教不仅在外部势力的压迫下,失去了弘教利生的权利。更重要的是佛教内部由于小乘部派的分裂,使得部派之间不和相互排斥。佛教已走向了崩溃的边缘,任凭外道的摆布和蹂躏。寺院被外道侵战,僧侣不得在寺内鸣钟击鼓,讲经说法等佛法事活动。更加无力与外道辩论弘扬佛法,使得佛教当时面临危机一蹶不振。正如《序论》中所言:"夫滞惑生于倒见,三界以之而沦溺。"
由此而感四依菩萨出世承救佛教于水深火热之中,承救众生于六道轮回之中。所以造论来释佛经,破斥外道,振兴佛教。使之失教者能弃迷而回归正道,使之外道而生畏归依佛教。因此,《三论玄义》云:"上弘大法,下济沉沦。"尤其是当时佛教内部小乘排斥大乘佛法,小乘人闻说一切法空如刀伤心,认为我空而法实有,断烦恼而证涅槃得到解脱。所以龙树菩依《般若经》着《中论》,以般若思想诸法实相毕竟空寂,一切法皆空的理论而破斥小乘的法执之边见。众生皆因有无之见而不能真正悟入佛之知见,龙树把佛教思想升华为"空"之中道思想,以破上座部与大众部各家之争论,振兴大乘佛教于世间,教化众生于沉沦。因此,龙树菩萨造此《中论》。
三、《中论》之思想
《中论》的主要思想也就《中论》的宗旨大意。既然《中论》以二谛为宗,因此《中论》的主要思想也就是二谛思想。二谛是一切佛法之根本,因此《中论》的思想可以从某种意义上讲代表了佛法的主要思想。在学习《中论》之前了解一下《中论》的中心思想是非常重要的。本论将佛说的法分为二种:一是世间法,即世俗谛。二是出世间法,即第一义谛。所以《中论》说:"诸佛依二谛,为众生说法,一以世俗谛,二第一义谛。"由此可知此二谛皆是对治众生的空有二执,皆是引导众生欲令悟入中道实相的巧妙方法,所以说此二谛皆是言教。
"谛"是真实不虚之义,二谛者皆是指一切事物所具有的两种真实现象。"第一义谛"指圣者自觉的殊胜境界,非凡夫所共知。"世俗谛"指凡夫的常识境界,即世间的各式各样的生活事相和一切事物。凡夫皆认为是真实存在,而圣人则认识到缘起性空,一切法皆是假有没有实体,此空对圣者而言是真实,故此二法皆称为"谛"。所以此二谛称为凡圣二谛,也叫真俗二谛。如经中说:"诸法无所有,如是有,如是无所有。愚夫不知名为无明。"众生因为无明不见诸法无自性,而执着为实有此自性,成为世俗谛。而菩萨能够通达诸法无自性空,照了诸法实相,本自清净,毕竟空寂,即是第一义谛。所以说世俗谛者,一世法性空,而世间颠倒故生虚妄分别,见一切法皆是实有,此于世间是实;诸圣贤真知颠倒性故,知一切法皆空无自性,此于圣人是实。其实此二者皆是佛陀的言教方便而说,一切法皆是缘起无自性,何有真实之法。故诸佛说世谛为悟第一义谛,若不依世谛不见第一义谛,不得第一义谛则不得涅槃。因此,佛依缘起说二谛教,目的在于使学教者能依教而悟入涅槃大道。
本来世俗谛为凡夫所认识的颠倒虚妄,本不成为谛。但因在凡夫的心境上是真实现起执为实有,故随顺世间而说为真实。圣人知一切法空,一切世间虚妄不实,但知空为实有,故佛随顺圣者而说空法是真实。实际上二者皆空,从空中见不空,悟空而不住空。若知世俗谛是缘起假名有,真谛是本性空。此本性空是依俗谛讲空,在缘起事物显现来讲本性是空,因此不能离俗谛讲空。如《十二门论》云:"众缘所生法,是无自性者,若无自性者,云何有是法。"是故说缘起法无自性,无自性既空,此空为二谛中道。如《中论》云:"众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
《中论》主在破内傍破外,也就是说《中论》所破的对象是佛教内部,而外道不是主要对象。因为当时主要是佛教小乘内部争执,而外道还没有真正威胁到佛教内部。由于佛教内部的不和,使得佛教分裂和衰败,给外道以可乘之机。只要能解除佛教内部的矛盾,就可以对治外道的威胁。故僧叡大师说:"百论治外以闲邪,斯论祛内以流滞。"因此说龙树造《中论》的目的本来在于调解当时佛教内部各部派的争执,故言"祛内以流滞"。使佛法流传于后世,不至于停止于一些错误的见解和执见之中。仅管对为破斥各种邪见而建立了"空观"思想,但对此空观由于各家的认识不同,观点也不相同。一般有三种说法:一是分破空,也就是后来天台所主张的"析法空"。即是在对事物的观察上利用分析的方法,认识和理解了一切法皆是因缘假合,无有实体自性是空。二是观空,亦名为唯识空,即是在感情的苦乐上,观一切法随观念的不同而转变为好恶。此是境随心转,所以主张境空。三是本性空,就是观察一切法的自性本来是空。既不是境空,也不是境不空,而是观想为空。观想一切法从因缘而生,缘起无自性,一切法皆是假名,故缘起即是性空。如偈颂曰:"若人见有无,见自性他性,如是则不见,佛性真实义。"
由此而说,《中论》的主要思想在于谈"缘起性空"的思想,建立自性本空的中道义。因此有人说《中论》是有破有立,破"有无"立中道。其实立中道义是为了破有无,显现空义。若有无皆空者,空亦不立。造论的目的在于破除众生之妄见和执着,如因病施药,病除药亦不留,唯有空有俱寂。虽有宛然而空,虽空宛然而有,非空非有,非非空非非有,离四句绝百非,是为中道。因此,诸法实相者,释迦掩室,净名杜口,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是为中道实相。也是本论的中心思想。今龙树菩萨为愍众生故假名造论,引导众生。今学教者不可再以假名而有或者着,此是菩萨造论之本义也。
四、《中论》对大乘佛教的影响和作用
龙树菩萨的中观学在佛教中,无论是印度、西藏或汉传佛教都有很大影响。在印度龙树的《中论》是大乘佛教复兴的开蒙,中观和唯识被称为佛教在印度的两大哲学体系。其中龙树的《中论》就代表了中观学派,为中观学派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对《中论》的注释在印度就有七十余家,可见《中论》在印度对佛教发展的影响和作用非同一般。后来龙树和其弟子提婆等建立了"中观"思想体系,破外道斥小乘,而振兴了大乘佛教思想。从此大乘佛教大兴于世间,流传至今经久不息。
后来中观与唯识一同传入西藏,成为藏传佛教的根本思想体系。尤其中观学在藏传佛教中被尊为最高佛教思想理论。因此《中论》在藏传佛教中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对于藏传佛教的完善和发展也具有很大的作用。中观学自罗什法师传入汉地的初期,就对汉地的大乘佛教产生了具大影响。在此之前虽也有谈"空"的思想,但都不理解"空"的真实含意,而用"格义"来解释"空"的意义,因此皆是偏空,而没有真正理解空的意义。自罗什以后中国人才真正了解了大乘佛教思想。因此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中论》的传译促使了中国大乘佛教思想的形成。
所以,以《中论》为代表的三论宗成为中国大乘佛教八大宗之首。也是八大宗形成最早的一个,正是由于三论宗的形成促使了其它宗派的相继形成。《中论》的传译弘扬中观学在中国的发展,同时对当时"般若"学的传播起到了驳乱返正的作用。如《中论序》中说:"而今而后,谈道之贤,始可与论实矣!"《序》中还说:"敢预学者之流,无不玩味斯论。"这说明了《中论》对中国佛教或整个佛教都产生过很大的作用,尤其对大乘佛教的发展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结 论
本文由于篇幅有限不能全方面详细论述《中论》整个思想,《中论》的主要思想是"二谛"思想,而"二谛"思想是佛教的整体思想,所以了解《中论》的思想对研究整体佛教思想有重要意义。佛教的"二谛"思想在《中论》中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和运用,龙树通过破外人的种种邪知邪见、定执定见,来阐明了佛教"二谛"思想的中道观。学教之人由于对佛教言教的错误理解,学教而迷教成为定知定见,执着于佛教"空"的思想境界,成为所谓的"有所得"思想,而龙树的《中论》所要表达的就是超越了有所得"空"的思想,使人们通过学教认识到佛教"空"亦所得的思想。这种"无所得"亦是无所得的思想,才使佛陀出说教的本意,也是一切法的诸法实相。
分类:佛经 书名:中论 作者:[姚秦]鸠摩罗什(译)
- Details
- Category: 佛经
《诸法无行经》上卷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共大比丘僧五百人俱。菩萨九万二千人,其名曰:众德庄严菩萨摩诃萨、师子游步菩萨、光无障净王菩萨、高山顶自在王菩萨、爱喜净光菩萨、光蔽日月菩萨、妙净须菩萨、身出莲华光菩萨、梵自在王音菩萨、游戏世师子王音菩萨、金色净光威德菩萨、柔软身菩萨、金色相庄严身菩萨、十光破魔力菩萨、诸根威仪善寂菩萨、德如高山菩萨、天音声菩萨、法力自在游行菩萨、山德净身菩萨、妙德菩萨摩诃萨,如是等九万二千人。
尔时,师子游步菩萨,见是大会,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向佛,以偈问曰:
"世尊大导师, 名德称无量,
今此大众集, 愿说寂灭法。
邪见诸爱慢, 嫉妒瞋恚性,
云何即是道? 大音方便说!
云何涅槃相, 与世法无异,
诸法无有二? 大悲为演说!
云何诸法性, 毕竟无有碍,
其性如涅槃, 亦同于解脱,
无缚亦无解, 亦复如虚空?
迦罗频伽音, 大梵清净声,
身色喻天金, 净命无量德,
演说实相法, 毕竟无缚解。
云何此五盖, 而等于菩提?
云何是菩提, 即同诸业性?
是法是非法, 云何同一相?
如是毕竟净, 唯愿为演说!
无数无非数, 诸法毕竟灭,
一切种智相, 及以菩提道,
二法云何无? 唯愿为演说!
无作无非作, 无著无非著,
毕竟无众生, 诸法中无碍,
无戒无忍辱, 亦无有毁戒,
无智亦无慧, 亦无非智慧,
是法常清净, 唯愿为演说!
云何一切法, 寂灭如虚空,
无心心数法, 无见断证修?
一切诸众生, 同如虚空相,
一相法亦无, 心行亦叵得。
诸法无生灭, 无学无罗汉,
亦无辟支佛, 亦无求菩萨。
无住无休止, 无来亦无去,
诸法无动相, 常住如须弥。
无相亦无色, 色性即是道,
色性佛道一, 如是法愿说!
云何无佛法, 亦无有众僧,
是三宝一相? 唯愿为演说!
无空无无相, 亦无有无作,
不合亦不散, 名相法亦无。
诸法毕竟空, 如响无作者,
无生无无生, 无灭无往来,
无天无龙神, 夜叉紧那等,
无人无地狱, 无饿鬼畜生,
无众生五道, 愿说如是法!
如导世师人, 外道非见者,
其有所演说, 云何等无二?
诸文字语言, 是法皆一相,
世尊大慈愍, 愿开是法门!"
尔时,世尊赞师子游步菩萨摩诃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所问者甚为希有,一切世间之所难信。善男子,止!止!勿问。所以者何?新发意菩萨,于此空见、无相见、无作见、无生见、无所有见、无取相见、佛见、菩提见,所不能及。善男子,如此法者,不应在新学菩萨前说。何以故?若闻是法或断善业,于佛道中则行邪道--若堕断灭、若堕计常,不知如来以何方便随宜所说。"
尔时,师子游步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哀愍世间,愿必为说!当来世中有菩萨空见、无相见、无作见、无生见、无所有见、无取相见、佛见、菩提见者,分别是空是无相无作好常赞学,勤于事业乐著文辞,以辩说为妙贵于名利,如是之人闻如来说是无文字法毕竟清净,当舍是诸见。是诸菩萨随众生所能信解,以方便力而为说法,虽说少欲知足而不以为最,虽说经戒亦不以为最,虽说在众过恶亦知一切法远离相,常称赞独处不在愦闹而不以为最,虽赞发菩提心而知心性即是菩提,虽赞大乘经而知一切诸法皆是大相,虽说菩萨道而不分别阿罗汉、辟支佛、诸佛,虽赞布施而通达布施平等相,虽赞持戒而了知诸法同是戒性,虽赞忍辱而知诸法无生无灭无尽相,虽赞精进而知诸法不发不行相,虽种种赞叹禅定而知一切法常定相,虽种种赞于智慧而了智慧之实性,虽说贪欲之过而不见法有可贪者,虽说瞋恚之过而不见法有可瞋者,虽说愚痴之过而知诸法无痴无碍,虽示众生堕三恶道怖畏之苦而不得地狱、饿鬼、畜生之相。如是诸菩萨,虽随众生所能信解,以方便力而为说法,而自信解一相之法,所谓空、无相、无作、无生、无所有、无取相。世尊,唯愿说是不可思议方便之法,一切声闻、辟支佛与新发意菩萨所不能及,但为信解甚深一相法者说之。"
尔时,佛告师子游步菩萨摩诃萨言:"善男子,汝今谛听,善思念之,吾当为汝解说此义。"
"唯然,世尊,我当受之。"
尔时,世尊以偈答曰:
"若人欲成佛, 勿坏于贪欲,
诸法即贪欲, 知是则成佛。
贪欲及恚痴, 无有能得者,
是法皆如空, 知是则成佛。
见非见一相, 著不著亦然,
此无佛无法, 知是名大智。
如人于梦中, 得道度众生,
无道无众生, 佛法性亦然。
道场无所得, 若得则不有,
明无明一相, 知是为世尊。
众生即菩提, 菩提即众生,
菩提众生一, 知是为世尊。
譬如巧幻师, 幻作种种事,
所见无有实, 无智数若干;
贫瞋痴如幻, 幻不异三毒,
凡夫自分别, 我贪我瞋恚,
如是愚痴人, 则堕三恶道。
实相无贪恚, 痴亦不可得,
分别如幻法, 自性烦恼热。
实相无烦恼, 无众生无佛,
分别无生法, 凡夫愿作佛。
不见诸佛法, 亦不见众生,
知是法相者, 疾成众生尊。
若人求菩提, 则无有菩提;
是人远菩提, 譬如天与地。
知诸法如幻, 速成人中上!
若人分别戒, 是则无有戒;
若有见戒者, 是则为失戒;
戒非戒一相, 知是为导师。
如梦受五欲, 娱乐自快乐,
分别见女色, 此中实无女;
戒毁戒如梦, 凡夫分别二,
实无戒毁戒, 知是为导师。
凡夫著名字, 不知语言性,
名字非名字, 知是得无生。
自谓是菩萨, 读诵为人说,
己身无所行, 但依恃种性,
但读经求道, 常见他人过,
著威仪文颂, 见人敬自贵,
恃种性文颂, 不知法实相,
如是之人等, 终不能得佛。
为说诸法空, 恶心好诤讼,
是人无佛法, 亦无有菩提。
知瞋忍同相, 达是终不瞋;
不了众生性, 是则生瞋恚。
自言菩萨者, 复作如是说:
我慈悲一切, 成佛度众生。
他恼生瞋恚, 怀忿不与语,
常求他人过, 乐于斗诤讼,
亦称叹忍辱, 及说诸法空,
我心多憍慢, 常观他人过,
贪著于美味, 昼夜念五欲。
是人入城邑, 自说度人者,
悲念于众生, 常为求饶益,
口虽如是说, 而心好恼他;
我未曾见闻, 慈悲而行恼,
互共相瞋恼, 愿生阿弥陀。
若人如恒沙, 恶口加刀杖,
如是皆能忍, 则生清净土。
佛土非佛土, 知如虚空相,
不分别国土, 及国土功德,
如是之人等, 能生诸佛国。
自言忍众恶, 见菩萨如佛,
我未曾见闻, 佛相而瞋者。
各自美毁他, 乐檀越知识,
言我所教化, 护使令如法,
汝应我所度, 莫亲近余人!
彼人行不纯, 常处于愦闹,
是人于佛道, 不能勤修行。
真求佛道者, 昼夜各三时,
顶礼诸菩萨, 应生恭敬心,
随其所行道, 不说其过失。
若见著五欲, 不说其过恶,
应当念彼人, 久后亦得道,
次第行业道, 不可顿成佛,
或非久发心, 是以行此事。
勿分别贪欲, 贪欲性是道,
烦恼先自无, 未来亦无有,
能如是信解, 便得无生忍。
观好恶音声, 知非音声性,
当入无文字, 实相之法门。
若能信是法, 则无淫怒痴,
观贪欲愚痴, 即是无量相。
是二无文字, 以文字故说,
诸有文字处, 是皆无有实。
一切诸音声, 观是一音性,
佛说及邪说, 是皆无分别。
法虽以言说, 实无法无说,
能入一相门, 则得无上忍。
是忍是非忍, 勿作是分别,
于欲瞋恚心, 勿计其中利,
知是二无生, 当为世中尊。
东西南北方, 如恒河沙土,
皆碎为微尘, 一尘为一国,
满中诸珍宝, 于无央数劫,
供养诸如来, 其所得功德;
若人闻是经, 过彼百千倍!
若有出家人, 一心求佛道,
我嘱累是人, 此秘密要法。
若有诵是经, 及以解其义,
无量总持辩, 自然皆当得。
利根无尽慧, 乐说之辩才,
无量亿诸佛, 皆亦与是人,
诸经妙法宝, 自然皆能说!"
尔时,师子游步菩萨白佛言:"世尊,今说是偈,有几所人得自利益?"
佛言:"善男子,汝见是大众不?"
"唯然,已见。"
佛言:"今说此法时,会中有无量无数众生共集,与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紧那罗、迦楼罗、摩睺罗伽等满在虚空。以说法之明,乃至他方世界多所饶益。九万二千夜叉神皆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增上慢比丘有五百人未得谓得,闻是法无增上慢,得真法信,解一切法皆是一相,不受诸法故漏尽得解脱。于是菩萨众中六万二千人,信解诸法无障碍相,得无生法忍。何以故?如是说法,于诸说法中最为第一。
"善男子,如我于燃灯佛所,信解诸法一相无碍,然后乃得无生法忍,具足六波罗蜜。所以者何?若菩萨于恒河沙劫,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若不知如是法相,是人或能断灭一切善根。善男子,汝见提婆达多有大功德善根,成就三十二大人相,有如是功德,不知如是法相故,断灭善根堕大地狱。
"善男子,当知虽久发心有大功德,不入是法门,皆能断灭善根功德。善男子,如过去无量无边不可思议阿僧祇劫,有佛名高须弥山王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佛世尊,寿命九千九百千万亿那由他岁。国土名金焰明,其国皆以黄金为地,其所说法亦以三乘度脱众生。其佛初会有八十百千万亿那由他声闻弟子,次第二会七十百千万亿那由他声闻弟子,第三会六十百千万亿那由他声闻弟子,第四会五十百千万亿那由他声闻弟子,皆得阿罗汉,舍诸重担逮得己利,尽诸有结正智得解脱。比丘尼众倍于上数,优婆塞众亦倍上数,优婆夷众亦倍上数,菩萨众亦倍上数,皆得阿惟越致无生法忍,皆得无量无边陀罗尼门三昧门,能转不退法轮,何况新发菩萨意者!又发辟支佛道心者亦无量无边。善男子,尔时彼佛会中弟子众数无量无边。彼金焰国中皆以七宝为树,于其宝树常出法音,所谓一切诸法空音、无相音、无作音、无生音、无所有音、无取相音。其国人民闻是法音,自然皆得诸法实相心得解脱。其佛灭后,法住千岁,诸宝树音亦不复出。
"善男子,是高须弥山王佛,以法嘱累净威仪菩萨令守护法,嘱累已后便入无余涅槃。时有比丘名有威仪,持戒不净得四禅、四无色定及五神通,善诵毗尼藏乐于苦行,不能善知他心。其弟子众亦皆苦行贵头陀法。是净威仪法师,持戒清净,于无所有法中得巧方便。复于一时,净威仪法师将诸弟子,到有威仪比丘住处与共同止。净威仪法师怜愍众生故,从所住处常入聚落食讫而还,教化百千万家皆作弟子,令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其弟子众亦善教化,到诸聚落而为说法,令若干百千众生皆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有威仪比丘常乐住塔寺,其弟子众不持净戒而乐行头陀。有威仪比丘勤行精进其心决定,自以所行化诸弟子,贪著善法有所见得,所谓说一切有为法皆无常、皆苦、一切法无我,不能善行诸禅定法,亦不能善于菩萨所行之道,本心不纯故。
"净威仪法师善知众生诸根利钝,知有威仪比丘心故,不复常入聚落;其诸弟子如本不异。有威仪比丘见净威仪法师诸弟子众常入聚落,生不净心,即鸣揵椎集众立制:'汝等自今已去不应入于聚落!不能一心徐行静默,数入聚落得何等利?佛所称赞阿练若住处,汝等当行禅乐,莫好入他家。'净威仪法师诸弟子众,不受其语犹入聚落;后于一时,有威仪比丘见从聚落中出,更鸣揵椎集众,说如是言:'若复更入聚落者,不复得住于此。"尔时,净威仪法师将护有威仪比丘故,告诸弟子:'汝等从今已去勿入聚落。'即如师教不入聚落。尔时,诸人民众不见其师及诸弟子故,皆怀忧恼善根退失。净威仪法师过三月自恣竟,从是中出至余僧坊,于其所止师徒还入城邑聚落为人说法。后时有威仪比丘,见净威仪法师还入他家,见其弟子毁失常仪,复生不净恶心作是念:'是比丘破戒毁戒,何有菩提?'便语众人:'是比丘杂行,去佛道甚远。'
"有威仪比丘起是业已,后时命终,是业果报故,堕阿鼻大地狱,九百千亿劫受诸苦恼。从地狱出,六十三万世常被诽谤。其罪渐薄,后作比丘三十二万世,出家之后是业因缘反道入俗。又余罪业因缘故,于净明佛所出家入道,殷勤精进如救头燃,千万亿岁中乃至不得柔顺法忍,无量千万世诸根闇钝。师子游步,于汝意云何?尔时有威仪比丘,岂异人乎?勿造斯观,则我身是。我时起是微细不净心,受此罪业堕于地狱。
"师子游步,若人不欲起是微细罪业者,于彼菩萨不应起于恶心。菩萨诸所行道皆当信解,不应起于瞋恨之心,应作是念:'我不能善知他人心,众生所行是亦难知。'善男子,如来见是利故常说是法。是故行者不应平量于人,唯有如来及似如来者乃能知是。是故行者若欲自护其身,慎莫平量于人而相违逆。菩萨若欲修集佛法,常当昼夜勤心专念。深发菩萨心者,不当好求人长短。菩萨若能教三千大千世界中众生令行十善,不如菩萨如一食顷一心静处念一相法门,乃至闻受读诵解说,是人福德胜彼甚多!何以故?诸菩萨用是法门能灭一切业障罪,亦于一切众生之中离憎爱心,便能疾得一切种智。"
尔时,文殊师利法王子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说灭业障罪,云何灭业障罪?"
佛告文殊师利:"若菩萨见一切法性无业无报,则能毕灭业障之罪。又文殊师利,若菩萨见贪欲际即是真际,见瞋恚际即是真际,见愚痴际即是真际,则能毕灭业障之罪。又文殊师利,若菩萨能见一切众生性即是涅槃性,则能毕灭业障之罪。所以者何?若人自有所见即能起业。无知无闻凡夫愚人,不知诸法毕竟灭相,故自见其身亦见他人,以是见故便起身口意业。是人妄见忆想分别,作是念:'我是贪欲、瞋恚、愚痴。'如是分别故,于佛法中出家学道,复作是念:'我是持戒修梵行人,我当越度生死,得于涅槃免诸苦恼。'是人分别诸法,是善、是不善,是应知、是应断,是应证、是应修,所谓苦应见、集应断、灭应证、道应修,而复分别:'一切诸行皆悉无常,一切诸行皆悉是苦,一切诸行皆三毒炽然,我当疾舍此有为法。'常作如是思惟,于诸行中种种取相而生厌心,尔时便作是念:'见诸行如是,是名见苦;恶厌诸行,是名断集;分别诸行,见于灭谛。'即作是念:'我今见灭,是名证灭。我当修道!'便至静处念如是法,作是念已摄心定住。是人先得厌心,今得定心故于诸行中心便舍离,而自愧厌不喜不乐,复作是念:'我今于一切法中已得解脱,更无所作。我身已得阿罗汉道!'是人命终之时见受生处,即菩提中心生疑悔,以此疑故命终之后堕大地狱。何以故?是人于无生法中而分别故。"
尔时,文殊师利法王子白佛言:"世尊,今云何应观四圣谛?"
佛告文殊师利:"若行者能见一切法即是无生性,是名见苦。若能见一切法不集不起,是名断集。若能见一切法毕竟灭相,是名证灭。若能见一切法无所有性,是名修道。文殊师利,若行者能如是见四圣谛,是人不作如是分别:是法善、是法不善,是法应见、是法应断,是法应证、是法应修,所谓苦应见、集应断、灭应证、道应修。所以者何?凡夫所行贪欲、瞋恚、愚痴,行者见是法皆空、无生、无所有、不可分别,但积集虚妄。尔时于法无所取无所舍,于三界中心无所碍,见一切三界毕竟不生,见一切善不善法虚诳不实,如幻如梦如影如响如焰。行者见贪欲性即是涅槃性,瞋恚性即是涅槃性,愚痴性即是涅槃性。若能见一切法性如是,便于一切众生之中不起憎爱。所以者何?是行者不得是法,若生爱处、若生憎处,安住虚空心中,乃至不见佛、不见法、不见僧,是则不见一切法。若不见一切法于诸法中则不生疑,不生疑故则不受一切法,不受一切法故则自寂灭。文殊师利,长老须菩提,知如是法故不来礼佛足。须菩提尚不得自身,何况得如来身?不得自身而得如来身者,无有是处。"
文殊师利复白佛言:"世尊,行者云何应观四念处?"
佛告文殊师利:"当来世有比丘如是说:观内身处,若观不净是身念处,观乐皆苦是受念处,观心生灭性是心念处,观坏和合相但得法相是法念处。"
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今云何真观四念处?"
佛言:"止!止!文殊师利,不须问也。如来随宜说法难可得解!"
文殊师利言:"世尊,愍念众生故,愿必为说。"
佛告文殊师利:"若行者见身如虚空,是为身念处。若行者见受不得内、外、两间,是为受念处。若行者知心唯有名字,是为心念处。若行者不得善法、不得不善法,是为法念处。文殊师利,应如是观四念处。"
文殊师利复白佛言:"世尊,行者云何应观八圣道分?"
佛告文殊师利:"若行者见一切法平等无二无分别,是名正见。见一切法无思惟无分别,以是见故是名正思惟。见一切法无言说相,善修语言平等相故,是名正语。见一切法不作相,作者不可得故,是名正业。不分别正命邪命,善修习平等命故,是名正命。不发不起一切法,以无所行故,是名正精进。于一切法无所忆念,诸忆念性离故,是名正念。见一切法性常定,以不散不缘不可得故,是名正定。文殊师利,行者应如是观八圣道分。"
文殊师利复白佛言:"世尊,行者云何应观五根?"
佛告文殊师利:"若行者信一切法毕竟不生,从本已来常自尔故,是名信根。于一切法中心无所住,远近相离故,是名精进根。于一切法无所忆念,缘性离故不系念于缘,是名念根。于一切法无所思惟,二法不可得故,是名定根。见一切法常空离于生相,是名慧根。文殊师利,行者应如是观五根。"
文殊师利复白佛言:"世尊,行者云何应观七菩提分?"
佛言:"文殊师利,行者能见一切法无忆念,是名念菩提分。若一切法若善、若不善、若无记,不可选择不可得无决定故,是名择菩提分。若不取一切三界相,善坏三界故,是名精进菩提分。若一切有为法中不生喜相,善坏有喜相故,是名喜菩提分。若一切法中除却其心,缘相不可得故,是名除菩提分。若一切法不可得,善修坏相故,是名定菩提分。若于一切法无所依止,不贪不著,不见一切法故得舍心,是名舍菩提分。文殊师利,行者应如是观七菩提分。
"若行者能如是见四圣谛、四念处、八圣道分、五根、七菩提分,我说是人名为已得度者,到于彼岸,出在陆地无畏之处,已离重担除诸尘垢。是人名为无所有者、无所忧者、无所受者,是名阿罗汉,是名沙门,是名婆罗门,是名比丘,是名澡浴洁净者,是名智者,是名解者,是名闻者,是名佛子,是名释子,是名破刺棘者,是名却关键者,是名已度堑者,是名出欲求者,是名开门扇者,是名贤圣胜相者。文殊师利,若有比丘成就如是法者,于天人世间名为福田应受供养。文殊师利,是比丘若欲不虚食国中施者,破坏魔网者,欲度生死海者,欲得涅槃者,欲脱一切苦恼者,欲为一切天人世间作福田者,应当勤修习如是之法。"
说是法时,三万二千诸天得诸法实相,各以天曼陀罗华而散佛上,白言:"世尊,若人得闻如是之法,是人名为善出家者,何况信受读诵如所说行!世尊,若有须臾闻是法者,是则名为无增上慢。"
尔时,文殊师利法王子白佛言:"唯愿世尊,当说陀罗尼!以是陀罗尼故,令诸菩萨得无碍辩才,于诸音声无所怖畏,能令诸法皆作佛法,又信解诸法皆是一相。"
佛告文殊师利:"汝今谛听,当为汝说不动种性法门。诸菩萨得入是法门者,能以智慧光明照一切法,疾得无生法忍。"
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云何名不动处种性法门?"
佛告文殊师利:"一切众生其心皆一,是名种性。"
"世尊,云何是事名为种性?"
佛告文殊师利:"一切众生皆无有心,缘性不可得故,是名种性。文殊师利,一切众生皆同一量,是名种子。"
"世尊,云何是事名为种性?"
佛言:"一切众生皆如虚空量,终归无障碍,是名种子。文殊师利,一切众生皆是一众生,是名种子。"
"世尊,云何是事名为种性?"
"文殊师利,一切众生皆是一相,毕竟不生,离诸名字,一异不可得故,是名种性。文殊师利,贪欲是不动相。"
"世尊,云何是事名不动相?"
佛言:"文殊师利,贪欲是不动相,安住法性中以不住故。是贪欲不可得,性常离故,是名不动相。文殊师利,瞋恚是金刚。"
"世尊,云何是事名为金刚?"
"文殊师利,瞋恚不可断不可坏,亦如金刚不可断不可坏。一切法亦如是不可断不可坏,诸法本不决定故,是名如金刚。文殊师利,愚痴是智慧性。"
"世尊,云何是事名智慧性?"
"文殊师利,一切法离智慧亦离愚痴。譬如虚空无有智慧亦无愚痴,一切法亦如是,无有智慧亦无愚痴。智慧、愚痴智可知法,从本已来俱寂灭故,是名愚痴、智慧处。文殊师利,色阴是不动处。"
"世尊,云何是事名不动处?"
"文殊师利,如天帝之幢深根安固不可动摇,一切法亦如是,以不住法故安住法性中。是法无来处无去处,无取无舍,安住无住处故,是故色名不动相。文殊师利,受阴是灭性。"
"世尊,云何是事名为灭性?"
"文殊师利,一切诸受相性常寂灭故。诸受非内外,非东方、非南西北方、四维、上、下来。何以故?若乐受在内,一切众生常应受乐;若苦受在内,一切众生常应受苦;若不苦不乐受在内,一切众生应受不苦不乐。文殊师利,今一切诸受实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两中间,不在东方、南西北方、四维、上、下,是故一切诸受如草木瓦石,毕竟不生不灭无相,是故受名寂灭相。文殊师利,想阴是种性。"
"世尊,云何是事名为种性?"
"文殊师利,是想皆忆想分别起,从虚妄中生,如空拳,如野马,本性自离,是故想阴名种性。文殊师利,行阴是种性。"
"世尊,云何是事名为种性?"
"文殊师利,一切诸行离数无数入平等数。譬如芭蕉毕竟无实,本性自尔;一切法亦如是,无名字无性故,是故行阴名为种性。文殊师利,识阴是种性。"
"世尊,云何是事名为种性?"
"文殊师利,是识如幻,无实无起无生,空无相无性。如五指涂空,空无相现,是故识阴名为种性。文殊师利,色是种性。"
"世尊,云何色为种性?"
"文殊师利,譬如镜中像,虽可目见而无有实;一切色亦如是,虽见无实,但诳眼诳心虚妄不实,是故色名种性。文殊师利,声是种性。"
"世尊,云何声为种性?"
"文殊师利,一切法无别异相,毕竟空如山中响,是故声为种性。文殊师利,香是种性。"
"世尊,云何香是种性?"
"文殊师利,一切法无香相,性无知故空如虚空,鼻、香、识者皆不可得,是故香为种性。文殊师利,味是种性。"
"世尊,云何味为种性?"
"文殊师利,味性即是不可思议性,不可知离于知故,自性常离故,是故味名种性。文殊师利,触是种性。"
"世尊,云何触为种性?"
"文殊师利,触如虚空,其性自离无触无合。一切法亦如是,善坏身故,离于触相、触者不可得故,是故触是种性。文殊师利,法是种性。"
"世尊,云何法为种性?"
"文殊师利,一切法无相无心,离心性,离名字,无决定故皆是法性相,是故法是种性。文殊师利,地是种性。"
"世尊,云何地为种性?"
"文殊师利,一切法无坚相无软相,虚妄和合人以为坚,是故地为种性。文殊师利,水是种性。"
"世尊,云何水为种性?"
"文殊师利,一切法无湿无合,如野马无水,是故水为种性。文殊师利,火是种性。"
"世尊,云何火是种性?"
"文殊师利,一切法无热,离虚妄热相,本性寂灭离颠倒故,分别其实无定无生,是故火名种性。文殊师利,风是种性。"
"世尊,云何风为种性?"
"文殊师利,一切法无障无碍无相无性,不动摇故,离风相故,是故风名种性。文殊师利,佛是种性。"
"世尊,云何佛为种性?"
"文殊师利,一切法无觉无知,离知相故,是故佛名种性。文殊师利,法是种性。"
"世尊,云何法为种性?"
"文殊师利,诸法不可坏不可断,离坏断故,无相无名无性出言语道,是故法名种性。文殊师利,僧是不动相。"
"世尊,云何僧为不动相?"
"文殊师利,圣众安住如法性、实际、定乱平等中,安住智慧愚痴、解脱烦恼平等一切法中,心无所住,住不可得故,是故僧名不动性。文殊师利,一切法行处名为不动。"
"世尊,云何是事名为不动相?"
"文殊师利,一切虚空行处、不可思议行处、断行处,无根本无别异,不可得故,是故一切法行处名不动相。文殊师利,一切法无缘名不动相。"
"世尊,云何是事名不动相?"
"文殊师利,一切法无依止无住处,无缘无顺,离诸缘故,是故一切法无缘名不动相。文殊师利,一切法不取不舍相名不动相。"
"世尊,云何是事名不动相?"
"文殊师利,一切法皆归于如,同于法性。是法不可取不可舍,无求无愿诸愿断故,从本已来常寂灭相同于虚空,是故不取不舍名不动相。文殊师利,一切法无咎名不动相。"
"世尊,云何是事名不动相?"
"文殊师利,一切法无垢无所有,清净显曜如虚空无翳,诸罪定相不可得故,是故一切法无咎名不动相。文殊师利,一切法无归处名不动相。"
"世尊,云何是事名不动相?"
"文殊师利,一切法空无根本故无归处,是故无归处名不动相。文殊师利,一切法无学名不动相。"
"世尊,云何是事名不动相?"
"文殊师利,一切法性无学、不应学,不应修、不应思,不应念、不应住,不应发、不应行,不应断、不应证,不应语、不应言,不应求、不应说,不应取、不应舍,不应离、不应除。何以故?文殊师利,一切诸相毕竟离故,从本已来无所取常是舍相,诸法非智慧所及、非愚痴所及,是故无学名不动相。"
分类:佛经 书名:《诸法无行经》 作者:[姚秦]鸠摩罗什(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