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毗达摩讲要》第 07 讲 杂心所
四、精进(2)
第七,以未来的轮回为根基之苦。请想一想,只要还没有解脱,没有证悟涅槃,未来的轮回就必然还要受苦。大家想不想知道下一生会投生到哪里呢?这个问题应该问问自己。我们相信因果,相信业果法则,造善业者能投生善趣,造恶业者能投生恶趣。所造的身业、语业、意业当中,以意业为最重,有了意业,才会有语业和身业。现在想问一问大家:大家平时生起善心多,还是贪、 瞋、痴多?想到布施、持戒、禅修,这些是善心;忆念佛、法、僧是善心;入定是善心;观照诸行法为无常、苦、无我、不净,这是善心。想到这是我的爱人,这是我的儿女,这是我的钱财,这是我的家,这些都是不善心;或者讨厌这个,排斥那个,这都是不善心。大家生起善心多,还是不善心多?如果生起的不善心比较多,那大家知道下一生会投生到哪里了吗?按照比例来说,平时生起越多的善心,投生到善趣的几率就越大。影响投生到善趣或恶趣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惯行业",即经常造作并形成习惯之业。一个人的性格会影响他的造业方式。性格是如何形成的呢?经常造作某些行为,慢慢地会养成习惯,并影响到他的思惟模式,一旦这种思惟模式已经定型,就称为习气。一个人的行为模式、思惟模式变成了习气,会影响他的造业方式,使他造作的都是那一类型的业。当他临终的时候,想要摆脱这种习气、这种思惟模式,容易吗?不容易!所以,习惯为善者, 就容易随着他的善业投生到善趣; 习惯为恶者,就容易随着他的不善业投生到不善趣,这是很自然的事。
佛陀在《如是语·邪恶心经》中说:
"诸比库,在此,有些人的心邪恶,我以心了知其心:'若此人在这时死去,就如[被自己的恶业]运载般扔到地狱中。'什么原因呢?诸比库,其心邪恶故。诸比库,乃是因为心的瞋恶,如是在此有些众生身坏命终后,投生到苦界、恶趣、堕处、地狱。"(It.20)
如果在生起贪、瞋、痴的那一刻死去的话,就好像一块丢向空中的石头掉落下来一样,必然将堕落到恶趣去。如果大家经常不如理作意,经常生起不善心的话,那么不善心会成为习惯。一旦不如理作意成了心的惯性反应--见到好的生贪,见到不好的生瞋--生起不善心、作恶也就成了他的习惯。无论善心或不善心,每一个心里的思心所都在造业,这些业可以决定我们投生到善趣还是恶趣,以及平时遭遇的好或不好,这就是业果法则。业果法则并非由佛陀设定的,佛陀只是发现它并把它宣说出来而已。对比一下获得人生的与失去人生的比例,就知道人生是多么难得,能听闻佛法是多么难得。因此,害怕轮回,害怕未来堕落恶趣,才会精进修行。
第八, 现在以觅食为根基之苦。觅食即是工作、 生计、谋生。现代的年轻人都很忙,忙生活、忙事业、忙生计。在许多发展中国家、贫穷国家,劳动力很廉价,风吹日晒都要做工,辛勤工作才能得到一点点报酬,这是以觅食为根基的苦。大家要上班, 在公司有时候会遭到上司的批评,要忍受上司的刻薄,要忍受下属的刁难,要忍受顾客的刁蛮,要忍受工作的压力。我们要风雨无阻、起早摸黑地工作,这些都是苦。在贫穷国家,人们更能体会到这些苦,他们辛苦地工作,但收入很少,仅仅可以糊口,一旦生病或者发生什么意外,很可能就倾家荡产。但他们还是要生活,要养家糊口,必须承受这些苦。投生为人算是善趣,都要经受这些苦,如果投生到恶趣, 投生为鹿、 羊、 鸟等,它们也要觅食,而且往往就在觅食的过程中赔上小命的。所以古人说: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 (D.A.2.385; M.A.1.118; S.5.232; A.A.1.418; It.A.37; Vm.66)
讲了激起悚惧感的八种事情后,应当如何精进呢?佛陀在《大念处经》里说:
"诸比库,什么是正精进呢?诸比库,于此,比库为了未生之恶、不善法的不生起,生起意欲、努力、激发精进,策励心、精勤;为了已生之恶、不善法的断除,生起意欲、努力、激发精进,策励心、精勤;为了未生之善法的生起,生起意欲、努力、激发精进,策励心、精勤;为了已生之善法的住立、不忘、增长、广大、修习、圆满,生起意欲、努力、激发精进,策励心、精勤。诸比库,这称为正精进。"(D.2.402)
正精进有四项内容:
第一,未生之恶令不生。什么是未生之恶、不善法?只要还没有被断除的烦恼,只要它们还有机会产生,还有机会导致造作各种不善业,就是未生之恶、不善法。为了断除未生之恶、不善法,断除尚未被断除的烦恼而付出努力,就是正精进。
第二,去除已生之恶。努力去除发生于身语意之恶、不善法,使身语意清净。
第三,使未生之善生起。什么是未生之善?还没有培育的戒行,应当培育直到圆满;还没有培育的定力,要培育使它圆满;还没有培育的观智,要培育直到圆满;还没有证悟的圣道,要致力于证悟。为了圆满戒定慧,为了证悟圣道而付出努力,就是正精进。
第四,培育已生之善至圆满。现在正在持戒,要很好地持戒,使戒清净圆满。正在培育定力,要使定力越来越强,越来越有力,越来越稳定。还没有证得禅那,要精进努力以证得禅那。拥有禅那的禅修者,应当培育其他业处,使禅那既强有力,又快捷敏锐。要培育观智,使观智越来越强力、敏锐。既要培育世间智,更要培育出世间智,因为出世间智(道智)能够断烦恼。因此,这里所说的善法是指戒定慧、八支圣道。
正精进的这四项内容也是必须付出努力的四种所缘,即未生的、已生的恶法和善法。要谨慎提防还没有生起的贪瞋痴,身语意的恶行、不善行。对于已经生起的贪瞋痴,已经造作的恶行,已经形成坏习惯,为了去除它而付出努力,这是精进。对于尚未生起的善行,没有布施,现在应当布施;没有持戒,现在应当持戒;没有定力,现在要培育定力;没有证得禅那,现在应当证得禅那;没有培育观智,现在应当培育观智。为了圆满戒定慧、修习止观所付出的努力就是正精进。对于拥有禅那的禅修者,不要贪著禅那;假如贪著禅那之乐,则没有做到第四点。他应当使禅那越来越强有力,越来越稳定,然后再以禅那的定力为基楚进一步修观。修观也不是目的,修观的目的是为了生起道智、断尽烦恼。道智属于出世间智,唯有通过出世间智完全断尽一切烦恼,才称为圆满。圆满是三学圆满、戒定慧圆满。无更上之法需要修习,无更上之法需要培育,这个时候才叫圆满戒定慧,才叫无学。尚未圆满者还是有学。如果连一样都没有培育,那是凡夫。
另外,精进需要中道的精进,不能够偏离中道,不要过度,也不要不足。"中道"是离开极端,也即是在修行的时候要五根平衡。哪五根呢?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
在这五根当中,精进根和定根要达到平衡。精进根是指努力,定根是指心保持平静。因此,精进根属于动的,定根属于静的。过度精进会使心躁动不安,无法平静。在修入出息念的时候, 过度的精进会造成头晕、头胀、紧绷,或妄想很多、烦躁不安。定根太强而精进不足,会变得懒洋洋、懈怠、无精打采,心沉滞不前,也就是过度平静,静到不会动。因此定根与精进根要平衡,也就是在稳中求进。定根偏于稳定、平静的一边;精进根偏于动感、活力的一边。动过度而不稳是轻浮,稳过度而不前进是停滞。所以修行一定要诸根平衡。
信根和慧根也需要达到平衡,这对学佛、修行都很重要。信根过强容易迷信。有哪位大师、上师来了,听说他会加持、会念咒,很灵验,大家一窝蜂涌过去;哪一尊神很灵,大家一窝蜂涌过去拜;就连听说符咒很灵,烧成灰喝了什么病都能除掉都有人相信。这些是迷信,是信根过度而慧根不足。慧根过强也不行。好像有些学者,懂得的佛学知识很多,但就是不信,你叫他做,他就是不做;但你叫他品头论足,他可以评论整一个晚上,好像什么都知道,什么都能讲给你听,但就是做不到,这就是慧根过强而信根不足。信根和慧根要达到平衡,我们的信--对佛法僧的信、对导师的信要建立在智慧上,这种信才是正信,才是智信,而不是人云亦云的迷信。不探究原由就盲目地信,叫做迷信。
《清净之道》中说: "信强而慧弱则成迷信,信于不当之事。慧强而信弱则偏于虚伪一边,犹如由药引起的病般不可救药。唯有两者平等,才能信于正当之事。 " (Vm.62)
信根过强,偏于感性,感性太强容易误事,容易冲动。慧根太强的人偏于理性,喜欢品头论足,爱批评,甚至虚伪,就像吃了过量的药一般难以治疗。学佛、修行要感性与理性两者达到平衡,不要盲目,但是也不要世智辩聪太强。接受一种观点、一种修行方法,先要考虑它符不符合佛陀的教导。若符合佛陀的教导,就应当相信、接受、依教奉行,不要犹豫不决。好像你明知已经进入宝山,人家都在捡宝,你却拿着放大镜在研究:这个是什么?它的成分是什么?没有用!信根过强也不行,慧根过强也不行,要达到平衡,平衡就是中道。中道,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平衡,不要走极端。修行一定要行于中道,不落两边。
同样地,培育七觉支也要达到平衡。哪七觉支呢?念觉支、择法觉支、精进觉支、喜觉支、轻安觉支、定觉支、捨觉支。
"念觉支" 是把心完全沉入所缘,不忘失禅修的所缘。
"择法觉支"是智慧,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不善;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是好,什么是不好。修行时要有择法觉支。择法觉支以正见为前导,知道这样的修行是好的、对的,这样的心态不会偏于一边,不会过度或不足。
"精进觉支"是为达成目标而付出努力、奋斗。
"喜觉支"是内心对所缘有兴趣,对修行的目标有兴趣,也就是喜欢禅修。
"轻安觉支"是身心的轻快、轻安、舒适,不会修出一大堆问题。
"定觉支"是定,是平静、心一境性,心的单纯。
"捨觉支"是身心的平等、中捨,不偏于任何一边,不会极端,不会过度,修行恰到好处,这是捨觉支。
这些称为觉支(sambojjha? ga)。觉支,又称正觉支,由巴利语 sambodhi + a? ga 组成。 sambodhi 是正觉,即完全的觉悟、正确的觉悟; a? ga 是因素、 成分 。因此,sambojjha? ga 是导向完全觉悟的要素,导向正觉的条件。导向正觉的要素有七种,只要想觉悟,就要培育这七觉支。
七觉支可以分为三组:
第一组是念觉支。念觉支在任何时候都需要。
第二组是择法觉支、精进觉支、喜觉支。这些是偏于动态的,与精进根相似。
第三组轻安觉支、定觉支、捨觉支。这些是偏于静态的,与定根相似。
佛陀在《相应部》举了一个譬喻:如果想要让火熊熊燃烧起来,但是却往火中加湿的草、湿的柴、洒水、撒泥沙等,火能烧起来吗?不能!同样地,如果禅修者的心偏于沉滞,反而去培育轻安觉支、定觉支、捨觉支,他的心会越来越沉滞,越来越钝。如果想要让火烧起来,往火中加干的草、干的柴,火就能燃烧起来。同样地,禅修者的心无力时,应当培育择法觉支、精进觉支、喜觉支。
反之,如果想把火熄灭,但是却往火中加干的草、干的柴、干的牛粪,火会不会灭呢?不会!同样地,如果禅修者的心躁动不安,他想要让心平静下来,却去培育择法觉支、精进觉支、喜觉支是不适合的。他应当培育轻安觉支、定觉支、捨觉支。如果想要把火熄灭,然后往火里洒水、撒泥沙,就可以把火熄灭。同样地,如果禅修者的心躁动不安,很亢奋、很兴奋,这时他应当培育轻安觉支、定觉支、捨觉支。(S.5.234)
运用在禅修上也是如此,禅坐时妄念纷飞, 心很烦躁,应当培育轻安觉支、定觉支、 捨觉支。让身心轻松、放松,这是轻安觉支;让心平静、单纯,这是定觉支;让身心保持中捨,这是捨觉支。在精进力不够,心力不足时,应当培育择法觉支,思惟佛陀的教导,应当精进努力,提升对禅修的兴趣,这就是择法觉支、精进觉支、喜觉支。无论在任何时候,把心投入禅修当中,不要忘失禅修的目标,这是念觉支。
如此运用精进,使精进始终达到平衡,行于中道。如果大家真的去实践的话,中道的精进一定很管用;然而,如果大家只是听却不去修行,这些话也只是隔靴搔痒。
分类:佛经 书名:《阿毗达摩讲要》 作者:玛欣德比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