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etails
- Category: 练习气功
太极发力六桩功
灌顶桩 金刚归真
缠腰桩 带脉玉河
绕臂桩 单缠开山
弹肘桩 风摆荷叶
旋身桩 玉女穿梭
摆掌桩 大鹏展翅
六桩功是武功秘笈.向来珍惜如宝.
六桩功练习的是的内劲发功的练习方法. 拳的最宝贵的内容就是的内劲. 太极内劲的练法就是掌握劲路, 的通道. 这个通道就是太极拳的内劲六桩功. 这套从掌, 臂肘, 腰, 身部位直接练习太极的内劲.
灌顶, 也叫金刚归真. 为太极的三才归一. 特点是强调灌顶, 三气从下而上, 在乾卦即头顶处凝结急迫而成抖力. 成为全桩的统领.
缠腰. 练习的是人体的带脉. 以转丹田为内, 以带脉转为中, 以双掌转动为外.
绕臂是太极拳中的单缠掌, 为顺缠. 这是最常见的一掌, 练习这掌作用是最大的. 它一是练习手臂的缠丝劲, 二练的是单掌的发力.
弹肘, 有明弹和暗弹两种, 外形为风摆河叶, 给人一种轻飘飘柔和的表象. 实际上体内内气鼓荡, 遇到虚则虚, 遇到实则实. 练习此掌时意向引领发劲. 大小左右练到.
旋身掌要求以内领外腰领臂, 以臂领手, 全身运动不断缠绕, 上步以掌击人, 这样一掌的方向灵活变化额方位很大.
摆掌也叫大鹏功, 主要的是练习手臂的前后击打和弹抖.后面的灌顶和前面的有所不同. 变化在手臂的运行方向上面.
六桩功是武功秘笈.向来珍惜如宝.
六桩功练习的是的内劲发功的练习方法. 拳的最宝贵的内容就是的内劲. 太极内劲的练法就是掌握劲路, 的通道. 这个通道就是太极拳的内劲六桩功. 这套从掌, 臂肘, 腰, 身部位直接练习太极的内劲.
灌顶, 也叫金刚归真. 为太极的三才归一. 特点是强调灌顶, 三气从下而上, 在乾卦即头顶处凝结急迫而成抖力. 成为全桩的统领.
缠腰. 练习的是人体的带脉. 以转丹田为内, 以带脉转为中, 以双掌转动为外.
绕臂是太极拳中的单缠掌, 为顺缠. 这是最常见的一掌, 练习这掌作用是最大的. 它一是练习手臂的缠丝劲, 二练的是单掌的发力.
弹肘, 有明弹和暗弹两种, 外形为风摆河叶, 给人一种轻飘飘柔和的表象. 实际上体内内气鼓荡, 遇到虚则虚, 遇到实则实. 练习此掌时意向引领发劲. 大小左右练到.
旋身掌要求以内领外腰领臂, 以臂领手, 全身运动不断缠绕, 上步以掌击人, 这样一掌的方向灵活变化额方位很大.
摆掌也叫大鹏功, 主要的是练习手臂的前后击打和弹抖.后面的灌顶和前面的有所不同. 变化在手臂的运行方向上面.
Add new comment
- Details
- Category: 练习气功
太极意念静功
曲线与意念在人体内外作有规律的同步运动是人类健康的至简法宝
【欢迎大家转载本法,意念静功培训资料首次公诸于世,感谢程伟平先生的无私奉献.】
【只要认真按本法练习,可以达到面授所需效果。】
摘要:
1、目的:通过本法可以发现人体内所得病症及其部位,并激活、疏通病症所及经络穴位,治愈病症,优化神经、血管、淋巴、呼吸等各项循环系统,从而实现人体和谐的阴阳、生理、心理的综合平衡。
2、方法:运用太极曲线与意念在人体内外作有规律的同步运动,并通过在太极曲线上运动着的、有质有量的、可大可小的、能磁化的、无孔不入的意念力量--这一特殊的医疗工具,与人体各部位、脏腑、经络、穴位、气血相结合的对症治疗,是人类健康养生的至简法宝。
3、结果:通过五年多的实践,已发现对治疗慢性疾病,如:心脑、心理、脏腑疾病、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正脊、失眠、视力、呼吸功能、美容美声、挺拔身姿等均有直接的功效,有的甚至胜于药物的疗效;同时可激发智慧。本法简单易学,无需运动;它不同于一般疗法,没有副作用,治病养生,标本兼治。
4、结论: 太极曲线与意念在人体内外作有规律的同步运动是人类健康养生的至简法宝,它揭示了人类健康养生规律的科学方法是疏通经络之气,并可发现经络之气循环系统的存在与生命现象;运用意念之力来激活和导引经络之气,使其循环有序,并运用经络之气的压力差来疏通经穴,从而合乎人体气血运动的正确循环路径--周天循环(小周天与大周天循环路径),如此就会和谐健康。
首先对一些术语作说明:
1、太极曲线:这是笔者的叫法,其实也是古太极图,即把现时的太极图去掉阴阳"鱼",虚空后所留的曲线;具体地讲,从太阴的起点 (圆形与S 形的两个交点中的一个)开始顺时针(或逆时针)沿太极圆圈走半圈后到太阳,再从太阳经 S形曲线到太阴,然后再从太阴逆时针(或顺时针)走半圈后到太阳。这就形成了两条完整的曲线,这两条曲线我把它称为:阴太极曲线,其中有顺逆两条。相反,从太阳起点开始所作的两条曲线为阳太极曲线。(曲线运用,当然也包括原始的圆形太极和S 形曲线;圆圈与S 形曲线可起矫正、磁化、调和、平衡、振动的作用。)
2、太极系统或称太极环境:是由太极曲线,太极原(圆)点,阴阳"鱼"组成的,具有多维空间的环境。
3、太极现象或称太极效能:是在假设的太极环境系统中,通过太极曲线与意念的共同(同步)作用,也就是在实现有太极到无极的过程中,换言之,也是在疏通经络平衡阴阳的过程中出 现的现象。
4、"经络自疗三步曲"
第一步;"意"通"经穴"。即通过意念在太极曲线上所作的运动或导引之力,来激活、疏通人体重要经络穴位,先畅其经脉主干;从而使"气"或气血的循环运行合乎正确的周天循环走向.(人体内脏腑、各个部位按此自由灵活运用)。
第二步;以"经"通"络"。在疏通经脉主干的基础上疏通络脉及其分支,层次高的也可在打通任督两脉的基础上,用意念之力沿十二经脉(包括任督两脉)基本走向循行、排查、按拧其经络穴位,并进一步激活人体之要穴,(熟练者可自由按拧,不必拘泥),使经脉与穴位的畅通带动络脉及其支脉的畅通,效果显著者可渐入佳境。
第三步:疏通经络,自然可还原筋骨。筋骨还原:实质是放松、舒展神经,使被压迫、扭曲的神经还原从而带动筋骨的还原;顺畅气血:疏通经络,可增大了血管内外的空间,无疑畅通了血管,如此百病自愈。
5、经络自疗三步曲是太极意念静功的一个组成部分。
一、易学理念:太极养生,要从对太极或太极曲线动态、立体、多维认识的升华开始。 太极的认识,自古有很多精辟的论述。"易传""系辞"中讲:"易有太极,是生两仪。"; 又有"一阴一阳谓之道"等说,易学大师邵雍讲:"心为太极";易学家朱则讲:"综天地万 物之理,便是太极"。张延生先生在他的《易学入门》中讲得比较具体,又说太极既有整体的"粒 子性"与"波动性"的特征;还有局部的阴和阳"鱼"的特性;又有"阴中有阳,阳中有阴"的 鱼眼的个体特性;李政道博士则说:"太极图画中所包含的抽象概念已超过了物理上的基础理论, 而其形态动荡,更深刻地表达了从宇宙、星云、乃至电子„„的一切形成"。
延伸上述论述,笔者认为:太极是宇宙之大道,生命之大道,是宇宙与生命之气运动及相运动的轨道模型。它客观存在于人与自然、宇宙运动的规律中,阴阳无处不在,太极无物不包。任何事物都可以在太极系统的框架内得以解说;随着对事物认识的提升、科学的发展、规律的揭示就会更加充分,事物的本质就会更加明朗。其中,科学实践起着关键的作用。太极是形而上的,可无形,可有形;可动,可静;可立体,可多维;小则可放之于事物的甚微处,大则可放之于四海、宇宙中。就我们人体而言,有很多对应性的阴阳关系,即阴阳的"太极关系"。如:左脑对应右脑,左眼对应右眼,左肺对应右肺,左心房对应右心房,左脚对应右脚,等等。这一左一右,一阴一阳,在人体大局部中形成了阴阳对应关系(当然在一阴或一阳中,还可层层分解出一个个小的太极对应关系,直至甚微。)在笔者的养生实践中,把这一左一右,如:以人体左眼与右眼作例,就把左眼与右眼分别视同于阴阳的两个"鱼眼",在人体两眼中间,与鼻子中间的交叉点(玄关附近)我视作太极原(圆)点,这样就构成了太极的基本要素,也能形象地勾出了一个个甚至无数个太极或太极曲线,这样一个个立体的、动态的太极或太极曲线在两眼之间就形成了。(其他各部位的对应关系,同理。)在实践中,笔者通过意念("心主神明"的作用或心眼的共同作用或玄关的作用)从太阴或太阳的起点开始,沿着太极曲线作相对缓慢的、匀速的、忘返的、循环的同步运动--有变化的规律性运动,在人体气场磁化后,即"粒子性"在太极曲线和 S形曲线的"波动性"作用下,通过气血的阴阳消长、清升浊降、乃至气压、电压、光压等共同作用下,使内外一气或内外一体来实现整体的、与自然和谐的气血循环流畅,同时在曲线、意念循生、化、返的作用下,会实现人体阴阳的"平衡性"和机体的"还原性",同时最终境界也会实现太极效能或太极现象--即实现"从太极到无极"的过程中出现的现象,这种现象是基于疏通经络后产生的(实践中大家会体会到);进而达到人体阴阳、生理、心理的综合平衡。与此同时,太极曲线可以连贯使用(一顺一逆),即阳太极曲线与阴太极曲线可以连贯循环往复运动,也可以交替使用,在其中明显可感有阴阳调节的作用。同样,也可把一个人作为一颗"鱼眼",与远处某一生命物体(或花草树木,或山川河流,可远可近,甚至可以遥远的星体)作为对应的两个"鱼眼",("鱼眼"质量不一定要等量)构成太极曲线,形成太极系统,并在意念的作用下实现内外一气的动态、立体、多维的太极曲线运动(包括圆运动、S 形运动和螺旋式运动),产生磁气圈乃至 S形振动波,从而达到"天人和合,乃至天人合一"的境界。当然,这曲线是相对的,不必强求标准,也可适当变化。
把上述理念概括起来,再结合分析邵雍、朱熹对太极的论述,我们可以发现:前者是形而上 的论述,是从心、意念、感官、感应等出发认识太极的,大有"心有多大,心有怎想;太极就有多大,就有多样"之意;后者是规律性(理)的揭示,即事物中太极是客观存在的,并在事物与事物之间有着普遍的联系。通过笔者的养生实践,太极曲线与意念的同步运用的养生方法,能较系统、完整地领悟、理解两位易学家对太极的论述。
二、医学理念:太极曲线与意念的有规律的共同作用是一个特殊的医疗工具 太极曲线与意念在人体内外作有规律的同步运动,并通过在太极曲线上运动着的、有质有量的、可大可小的、有磁性的、无孔不入的意念力量--这一特殊的医疗工具,与人体各部位、脏腑、经络、穴位、气血相结合的对症治养是人类健康养生的至简法宝。这一特殊医疗工具,在养生实践中,可视作现在常用医疗工具来操作运用。
这种特殊医疗工具:
1、有发现病症的功能。根据中医"通则不痛,不通则痛"的原理--实质是经络之气压迫神经产生痛点的原理,用此发现人体各部位的病灶,病灶之处就是经络不畅之处,也是影响神经、血管、淋巴管的畅通之处;在太极曲线与意念的同步运作中,人体会自然感觉到,即发现某处有隐痛、病痛,那怕是一丝一毫,由此探明该部位则经络不畅。
2、有治疗的功能。笔者把无孔不入的运动曲线可视作针灸的银针,对发现病痛之处,用曲线运动来"针灸"该病痛之经穴,打通窍穴。隐痛在心可以治心,在脑可以治脑。也可用此来疏通或打通任、督两脉,并在此基础上,再沿十二经脉走向循行(包括任、督两脉),从头至尾,从尾返首,再用意念之力,排查、按拧、激活其穴位,使穴位带动络脉畅通,从而根本上治愈病症,并能发现人体奥秘。
3、通过圆运动,产生磁气圈或螺旋气场,有磁场疗化、气化、光化和能量转化的功能与作用。
4、有调节阴阳、心理、生理的功能。疏通经络就是调节经络中的阴阳之气,产生经络之气的压力差,从而使之升降有序,循环流畅,同时更有助于增大神经、血管等外围的空间,使神经、血管自然放松与还原,当然就自然还原筋骨,顺畅气血,所以,有还原、矫正的功能(如治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正脊等),由此百病可治。
总之,这些功能的综合运用,能达到增强气血的流动,产生磁疗的效能,调节阴阳、心理、生理平衡;能激活、疏通病症之处,还原、修复、顺畅经络、神经、血管、淋巴管等,优化各项循环系统功能,在实践中,已发现对慢性疾病,如:心脑、心理、脏腑疾病、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正脊、失眠、视力、呼吸功能、美容美声、挺拔身姿等均有直接的功效,有的甚至胜于药物的疗效,同时可激发智慧。从而也佐证了《黄帝内经》的经络解说:"经络者,所以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因此可以相信:本法作用远非这些。当然,还有待科研、医学精英进一步用时间、智慧、实践、理论来作检验,论证其科学内涵。
三、太极意念疗法(静功)锻炼的一般步骤
1、 环境:选择一个相对安静的地方,利于功效。防止在过分噪杂和通风的环境,不宜在雷电大风天气或空调等环境下,修炼时远离辐射和声音,如手机与电话机,修炼是要注意身体的保暖,卧式修炼,除了夏天一般要盖好被子,夏天不能躺在凉席上练,可以坐着练,特别注意脚底和膝盖的保暖。(一般戒律常识自己要遵守,如房事要减少,如做那天就不要练,酒尽量不能吃.)
2、 姿势:可坐,可卧,可站,可走。当然,姿势以放松仰卧和在空气清新、环境幽静的 公园站立放松平视锻炼效果更佳,初级以仰卧修炼为好。
3、 时间:时间不拘,一般饭后2 小时就可以练,以早晨 7点之前和深夜(11 点之后)较佳,此时比较安静。在练之前如适当运动,热身一下,效果更佳。一天一次或二次不拘。每次半小时至一小时左右,后逐渐增加时间。保持经常锻炼,一般 6个月后会有明显的功效。如遇某天过度疲劳、不适,可暂停。
4、 步骤:
(1)、放松、平静身心,排除杂念,口、眼微闭,舌尖抵上腭。
(2)、《素问.五脏生成篇》曰:"诸脉者,皆属于目"。据此,先将两眼球以顺时针或逆时针作缓慢匀速运动,即先做"眼操",以达到两眼球可自然灵活自如为止。(注:刚开始学员可以睁眼画圆,譬如想象墙上有一大的圆圈,你就用意念沿着圆圈做眼球运动,到自然灵活了,再闭眼用意念画太极曲线.)
(3)、再以自己两眼球,视为阴阳"鱼",并虚设太极曲线,形成太极系统,为了使表达 能形象、清楚,先把头部作为太极大小,假设把两眼的注意力、意念视为无形的笔,以左耳上方位置作为起点,开始用意念用力匀速、缓慢画太极曲线,从左耳脑后起至右耳画半圆弧,再经右眼前方后至玄关附近,接着,意念再从玄关附近位置穿越头部,至后脑玉枕附近,再到左耳,经左耳在两眼前方画半圆弧至右耳,这样完成了一个太极曲线。接着,原路返回,以右耳为起点,用意念返回作太极曲线,如此往复循环运动。这样,1、可以保护、提高视力。2、增强意念的 力量。3。可以入静。
如此下来,就可以按自己的意愿,任意选择局部或体内某一部位设太极曲线,做太极意念疗法。当然,太极曲线画法多种多样。
(4)、举例:以锻炼肺部为例。(具有对称性的,与两眼锻炼操作同理),即从左腋下开始,在背后用意念画半圆弧至右腋下,经右胸前至"膻中"附近穿越胸膛至后背(夹脊关附近)处出来,至左腋下,再从左腋下画半圆弧到右腋。然后原路返回,再从右腋作太极曲线,这里通过曲线主要激活任、督两脉与肺经之要穴(当然经络是个相互关联的系统)。以上是简单的操作(用意念作笔画法只是形象说法而已),同时,可以也可夸张一点,可做放大或作小,可以放大到很远很远,意念所到的地方,曲线可以倾斜、可立体。如功力到位,太极曲线可以由线变成面, 这样功效倍增。
(5)、在单个眼球、脑、心、肝、脾、肺、肾、耳、脚、手等均可按此运作,只要阴阳顺逆运用、解说到位,意念所至能形成太极系统,再小均可。
以上只是简单的形式介绍,穷通物理,参悟太极,结合人体各部位、脏腑、经络、穴位、气血运用意念激活、疏通是关键,目的是发现病症,并激活、疏通、还原、修复、治愈病症,优化各项循环系统,从而实现人体和谐的阴阳、生理、心理的综合平衡。总之,这一大道至简的养生法,却揭示了人类健康养生的奥秘所在--人体经络是人的生命线。
四、结论
结论:
太极曲线与意念在人体内外作有规律的同步运动是人类健康养生的至简法宝,它揭示了人类健康养生规律的科学方法在于疏通经络之气,同时也有助于了解人体经络与生命的现象与本质--经络的本质是经络之气,经络并无"实体",是"气"的通道与系统,经脉与络脉的情况有所不同,经脉主要是少通以求畅通,络脉有的是不通,以求畅通;这里主要指神经、血管、淋巴管外围的通道,当然,"气"存在的空间也可称为"经络",脏与脏,脏与腑之间"气"的流变或逆从对人的健康、生命影响很大。经络的本质是"气",神经、血管等是它的表象与体用,穴位是"经络之气"途经的神经敏感点、主干和分支交叉点以及神经、血管外围的闭塞点,也是需要疏通的要害。疏通、调和经络之气,大而言之,有助于调节、增大神经、血管外围的空间,抑或也能增大血管内部的空间,"和利肌肉",减少对神经、血管的压迫,进而使其放松、畅通、舒展、伸张。小而言之也可优化、修复细胞。所以,经络也是人的生命线,是生命的能量来源与动力。十二经脉(包括任、督两脉)的基本走向是"气"的主干道,由此分流出来直至皮部的小的通道,就是"络气"及其分支的通道。经、络疏通是相辅相成的。经络之气的疏通也对神经与血管等同时产生相辅相成的还原、伸张和畅通;研究经络的重点是研究"气"的成份、属性、运行、变化与作用,特别是作为能量时的变化与转换。这必须研究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这里还涉及到"气"的阶段与层次,涉及到人体中的主要元素的变化,气血的摩擦、易燃物--磷、脂肪和氮的化合物,还涉及到磁、波、生物电、光子等。把这些关系结合起来研究,才是经络研究的重点,简而言之,经络之气也是阴阳之气,经络的阴阳表现为:清与浊、营与卫、上与下、左与右、前与后、热与寒、动与静、强与弱(力、压力、液压、气压、电压、光压等)、生物电的正与负等等,如此层面上研究,经络与现代生命科学研究是对接的。当然,疏通经络可增强气血流动有利科学发现,因此,相信本法定对人体经络乃至生命科学的研究具有很好的导向和辅助作用。
从上述分析概括起来可以发现:经络之气的现象、规律与自然规律有着必然的联系,我们人体中的主要元素与大气中的主要元素基本是一样的,与地球大气的循环变幻如同一辙,与道家中的"道"异曲同工。这也使我们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道"从数字上来讲,就是"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五"的无限循环,大循环中有小循环,也有逆循环;而对于人体自身的"道"--经络之气的运行、变化的规律也是按"道"的数理演变的;从"气"--"阴阳两气"--"磁,波,生物电"--"五色":即五种光色--生命能量的基本色,经络物质高级阶段的本质;《黄帝内经》中的:黑、白、黄、青(绿)、红,由内而外的五层光色,似同彩虹。经络物质作为质量或能量时,在一定条件下的转化与变化,也是量变到质变的循环往复的过程。这就是经络之气的1235现象,也是经络之气各阶段的物质性状;笔者简称为《经络的1235 现象》。
- Details
- Category: 练习气功
杨式太极拳练了松以后还要练什么
"松"已经被杨氏友所重视,不管是练习传统的杨氏还是练习国标拳都会将"松"作为练习拳的重点要求,有的拳友甚至将"松"作为衡量太极拳架和太极推手的唯一标准和终身追求的目的,有的太极拳友练了二三十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太极拳,入了松的门且松到了极致,自认为已经达到了太极拳"高人"的境界,的确,一般人用手去推"高人"确实就会像推在棉花上一样,而且不管怎样推,怎样用力都会找不到"高人"的力点,但是如果遇到职业散打拳手或外家拳高手使出凌厉的爆发力或短劲,会发现"高人"如果用太极拳来应对,根本没有还手之力,招架不住甚至受伤,为什么会这样?因为"高人"没有跳出"松"没有练习更高层次的。
绝大多数杨式太极拳友应该都是局限在练"松"的范围里,不知道练了松以后还要练什么!大自然,人类社会,无论什么现象都有否定之否定的规律,在道家思想的范畴里就是阴阳变化的规律,包括太极拳的训练也是一样,每一层功夫的飞跃都是建立在前一层次功夫积累的基础上又不同于前层次的功夫,阴极才能变阳,积柔才能成刚,松净才能有意的轻灵变化,所以松净只是杨氏太极拳的一个基础,不是目的,目的是意的轻灵变化。
那该怎样知道自己应该跳出松了,该怎么做?过早的跳出松会造成意短小,内劲增长不够,拳架定型以后就很难改,达不到自己应该能达到的最高境界,但该跳出的时候不跳出就会浪费时光,过了最佳训练年龄以后也是一样达不到自身最高的境界,这个度自己还真是不好把握,需要有明师的引导,只有高明的师傅才可以看出你的最佳的度在哪里,而且需要反复的手把手的教你心法,引导你的意,训练你意的轻灵变化,主要的练习方法是一种对练,每个师傅教法不同,侧重点也不同。
话说回来,如果你只是一个追求养身为目的的,那只要达到松的这个层次就可以达到一个心静,灵敏,自然的状态,如果想练出功夫那还是要继续吃些苦头了!
- Details
- Category: 练习气功
太极推手的训练方法
第一,推手的基础是练拳,而练拳的基础是站桩。只有扎扎实实地把三体式站好,把拳练好,才谈得上推手。这是必须强调的基本原则。实践证明,拳练不好,即使推手的经验再多,也只能在短时间内奏效,基础不牢的弊病迟早要显露出来,真正能在推手上有所造诣的,都是在练拳上下的。这其中的道理很简单,二人相搏最后解决问题的是实力,是你的基本功。推手充其量只是解决了"术"的问题,即招数,属于技术,方法层面的问题。而技术和方法只是"毛",它是要依附在"皮"上的,必须有自己的"根",要具有载体。"根"是什么?就是从练拳中长出来的功夫。最终决定胜负的是内力的修为,内力雄厚者不怕你招数巧妙,所谓"无招胜有招"。只推手的人,手上的感觉再好,再能懂劲,碰到功力高于自己的人,也难以巧胜拙。
第二,推手训练要循序渐进,要按部就班地从单手、双手、定步、活步、大捋、散手这样一步步练上来。各家拳路虽异,但以上几个阶段推手的动作却大体相同,只是个别地方有小差异。作为基础,单手的练习非常重要,它是入门的第一步,从没有搭手的经验到建立起搭手的经验。如果这一步走对了,建立起了正确的感觉系统,你将来找其他推手形式的感觉就不会走偏差。如果单手的感觉没找好,存在着错误记忆,将来要纠正是很困难的。单手训练的重要性还在于,双方只有一只手接触,可以全神贯注地体会而不分心,有利于促进意念的集中。而意念在中的重要地位是不言而喻的。以后推双手时由于接触点多,容易分心,往往效果还不如单手。所以,我们主张要多推单手,把基础打牢。另外,在推单手时要把姿势放得低一点,步子大一点,前后运动的范围要尽可能的大,进要进至极限,退也要退至极限,把腰腿上的筋抻开。筋长而力大,筋长而愈柔。
现在,多数流派所采用的推手训练程序都是从单手开始的,然后双手、定步、活步、大捋、散手,这样的渐进过程,与十三式所给出的进阶层次是相同的。十三式,实际是十三个字--拥捋挤按采捌肘靠进退顾盼定。这十三个字很重要,是习练拳的总纲。但前人对其作的解释多为勉强,不论是"八卦五行"说,还是"八门五步说",都有牵强凑数之感(囿于篇幅,此处不作探讨)。实际上,这十三个字是把太极拳修炼过程分为了五个阶段:一拥捋挤按,二采捌肘靠,三进退,四顾盼和五定。
第一阶段:棚捋挤按是大开大合,大动作。敌人在一臂距离以外,动作幅度大,这是练太极拳最初级的实践,是基本功的训练。只有在此阶段,把身形、步法做扎实,把动作做大做足,做圆满,顺就是顺,逆就是逆,该放的能放出去,放至极限,该收的能收回来,收至极限,才能真正体会到什么是开,什么是合,开合收放吞吐与它们之间的转换是如何运劲儿的。这是一个长功夫、打基础的阶段,也是入门的阶段,却又是不可跨越的阶段,只有在长期的打轮锻炼中才可以把虚浮僵硬之气化去,身体越来越柔,越来越轻灵,动作越来越自然,从招熟而渐入懂劲,生铁已成钢也。
第二阶段:采捌肘靠则是小开小合,小动作。是比较前一阶段的劲力训练则更偏重于手法技巧的训练。经过了前一阶段练习之后,功夫见长了,就敢于把对手放进来,在半臂之内乃至贴身的距离上化敌进招。此时的动作幅度变小了,由外线作战变为内线作战,把敌人放进来打。如果说拥捋挤按阶段的劲路是明的话,那么此时的劲路就是暗的了。由于动作小,隐蔽性强,旋转性强,劲力容易集中,周身容易控制。且开中有合,合中有开,顺中有逆,逆中有顺,人不知我,我独知人,方寸之间把敌之劲力化解,化即是打,能化才能打。敌为我所制,全靠化得掉。要想化得掉,就须自身能至柔。越柔,则越敢将敌放进,无论对方势多沉力多猛,我全敢放在身上,轻松化掉;越柔,我发力时动作越小越脆快,犹如抽软鞭,又像金鸡抖翎或鲤鱼打挺,都是在极放松、极柔软的情况下发出的爆发力,劲力之大,频率之快,是超乎想像的。至此,懂劲之功已成。
第三阶段:进退则是等到功夫再长,周身的动作更小了,可以手臂不动,或基本不动,仅靠脚步的移动即可化解对方的进攻,诸如大捋。身形进退,闪展腾挪,犹如行云流水,绵绵不绝,全是一气之流行,或沾或走,如影随形,敌若进攻,打不到实处,劲力总在似空非空中化去。敌若退却,又总被我之势所压迫,甩也甩不脱,进退两难,左右支绌,只有徒叹奈何耳。
第四阶段:顾盼。再进一步,脚步也可以不动,仅靠眼睛的顾盼和身体的微调就可以知机得势。至此,目力之毒使敌之任何微小企图全收于眼底,我之睛光照住敌之双目,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彼之意念在眸子必有反映,彼心念甫动,我已全然知晓--"人不知我,我独知人","彼不动,我不动,彼若动,我先动",所谓"意在人先"是也。前辈功夫深厚者甚至有以目光摄人神魄使之望而生畏,不敢轻举妄动者。这一层次的"不动",是在前面的"动"基础之上的。没有前面的功底,你想不动也不行;有了前面的基础,你就没了怯敌之心,就敢于不动。从前面的大动到如今的不动,是一个逐步内敛的过程,由外而内,由大而小,由形而意。精神内敛,而后气可以鼓荡,正所谓由动人静,静极而动的螺旋式发展过程。
第五阶段:定。到了最后,眼睛也可以不看,所谓"寂然不动,感而遂通"是也,猝然临之,无故加之,都在无意之中化解。"拳无拳,意无意,无意之中是真意"。"真意"为何?实际就是本能。猫在从高处摔下时会全身完全放松并且把头和前腿扭到面向地面的方向,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冲击力的损伤,这就是本能,不用猫在空中去想。人也有许多本能,有了前面的四层功夫,练到了精纯不用想的本能,后天之功已成,同时也就是由后天返先天的起点。通过"定",也就是中的"入定",与先天之气相接。先天之气是什么?就是人的潜能,潜能之大之强往往达到令人不可思议的地步,所谓特异功能也就是人的潜能之一。练到了"致虚极,守静笃"的地步,静极而动,阴极而阳,先天潜能随处而发,太极拳应该是到了最高境界。说"应该",是因为我们自身目前还达不到这种境界,将来能否达到,也要看我们的努力和缘分。老子云:"吾所以有大患者,以吾有身。若吾无身,则何患之有?"又说:"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太极拳之要领,无非"虚实柔曲"四字,练到至虚至柔,此身虽有而若无,则何患之有?武林前辈有能先知先觉者,亦有能不知不觉中发神功者,足见先天之气非谬也。
以上所说的五个阶段,既是练习太极拳,也同样是练习推手的进阶层次,是"循序渐进"之序,分阶段逐步去练,庶可大成。 第三,推手训练中的双方要敢于用手,敢于进招,不要怕输怕丢面子而消极防御。在自己人,如师兄弟之间,更要提倡互相喂招,也就是故意做个破绽让对方用手,在真发力真打的时候体会拳法。作为喂招的一方是要付出代价、作出牺牲的,但这一步又是绝对必要的。有一种说法,"不挨打就学不会打人"。这其实只说对了一半。挨了打,只能保证你下次再挨的时候学得乖一点,增强防御能力,但并不能从挨打天然地转化为会打人,这另一半仍需训练才能得到。而如果练习的对方不给你一个合适的机会去体验一下规范的动作到底是什么样的,发力成功的滋味怎样,你要想找到真正的感觉是要绕不少弯子的。所以,前辈在拳经中一再教导说,除了要有明师指点外,还要有合适的同伴辅助练习。
第二,推手训练要循序渐进,要按部就班地从单手、双手、定步、活步、大捋、散手这样一步步练上来。各家拳路虽异,但以上几个阶段推手的动作却大体相同,只是个别地方有小差异。作为基础,单手的练习非常重要,它是入门的第一步,从没有搭手的经验到建立起搭手的经验。如果这一步走对了,建立起了正确的感觉系统,你将来找其他推手形式的感觉就不会走偏差。如果单手的感觉没找好,存在着错误记忆,将来要纠正是很困难的。单手训练的重要性还在于,双方只有一只手接触,可以全神贯注地体会而不分心,有利于促进意念的集中。而意念在中的重要地位是不言而喻的。以后推双手时由于接触点多,容易分心,往往效果还不如单手。所以,我们主张要多推单手,把基础打牢。另外,在推单手时要把姿势放得低一点,步子大一点,前后运动的范围要尽可能的大,进要进至极限,退也要退至极限,把腰腿上的筋抻开。筋长而力大,筋长而愈柔。
现在,多数流派所采用的推手训练程序都是从单手开始的,然后双手、定步、活步、大捋、散手,这样的渐进过程,与十三式所给出的进阶层次是相同的。十三式,实际是十三个字--拥捋挤按采捌肘靠进退顾盼定。这十三个字很重要,是习练拳的总纲。但前人对其作的解释多为勉强,不论是"八卦五行"说,还是"八门五步说",都有牵强凑数之感(囿于篇幅,此处不作探讨)。实际上,这十三个字是把太极拳修炼过程分为了五个阶段:一拥捋挤按,二采捌肘靠,三进退,四顾盼和五定。
第一阶段:棚捋挤按是大开大合,大动作。敌人在一臂距离以外,动作幅度大,这是练太极拳最初级的实践,是基本功的训练。只有在此阶段,把身形、步法做扎实,把动作做大做足,做圆满,顺就是顺,逆就是逆,该放的能放出去,放至极限,该收的能收回来,收至极限,才能真正体会到什么是开,什么是合,开合收放吞吐与它们之间的转换是如何运劲儿的。这是一个长功夫、打基础的阶段,也是入门的阶段,却又是不可跨越的阶段,只有在长期的打轮锻炼中才可以把虚浮僵硬之气化去,身体越来越柔,越来越轻灵,动作越来越自然,从招熟而渐入懂劲,生铁已成钢也。
第二阶段:采捌肘靠则是小开小合,小动作。是比较前一阶段的劲力训练则更偏重于手法技巧的训练。经过了前一阶段练习之后,功夫见长了,就敢于把对手放进来,在半臂之内乃至贴身的距离上化敌进招。此时的动作幅度变小了,由外线作战变为内线作战,把敌人放进来打。如果说拥捋挤按阶段的劲路是明的话,那么此时的劲路就是暗的了。由于动作小,隐蔽性强,旋转性强,劲力容易集中,周身容易控制。且开中有合,合中有开,顺中有逆,逆中有顺,人不知我,我独知人,方寸之间把敌之劲力化解,化即是打,能化才能打。敌为我所制,全靠化得掉。要想化得掉,就须自身能至柔。越柔,则越敢将敌放进,无论对方势多沉力多猛,我全敢放在身上,轻松化掉;越柔,我发力时动作越小越脆快,犹如抽软鞭,又像金鸡抖翎或鲤鱼打挺,都是在极放松、极柔软的情况下发出的爆发力,劲力之大,频率之快,是超乎想像的。至此,懂劲之功已成。
第三阶段:进退则是等到功夫再长,周身的动作更小了,可以手臂不动,或基本不动,仅靠脚步的移动即可化解对方的进攻,诸如大捋。身形进退,闪展腾挪,犹如行云流水,绵绵不绝,全是一气之流行,或沾或走,如影随形,敌若进攻,打不到实处,劲力总在似空非空中化去。敌若退却,又总被我之势所压迫,甩也甩不脱,进退两难,左右支绌,只有徒叹奈何耳。
第四阶段:顾盼。再进一步,脚步也可以不动,仅靠眼睛的顾盼和身体的微调就可以知机得势。至此,目力之毒使敌之任何微小企图全收于眼底,我之睛光照住敌之双目,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彼之意念在眸子必有反映,彼心念甫动,我已全然知晓--"人不知我,我独知人","彼不动,我不动,彼若动,我先动",所谓"意在人先"是也。前辈功夫深厚者甚至有以目光摄人神魄使之望而生畏,不敢轻举妄动者。这一层次的"不动",是在前面的"动"基础之上的。没有前面的功底,你想不动也不行;有了前面的基础,你就没了怯敌之心,就敢于不动。从前面的大动到如今的不动,是一个逐步内敛的过程,由外而内,由大而小,由形而意。精神内敛,而后气可以鼓荡,正所谓由动人静,静极而动的螺旋式发展过程。
第五阶段:定。到了最后,眼睛也可以不看,所谓"寂然不动,感而遂通"是也,猝然临之,无故加之,都在无意之中化解。"拳无拳,意无意,无意之中是真意"。"真意"为何?实际就是本能。猫在从高处摔下时会全身完全放松并且把头和前腿扭到面向地面的方向,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冲击力的损伤,这就是本能,不用猫在空中去想。人也有许多本能,有了前面的四层功夫,练到了精纯不用想的本能,后天之功已成,同时也就是由后天返先天的起点。通过"定",也就是中的"入定",与先天之气相接。先天之气是什么?就是人的潜能,潜能之大之强往往达到令人不可思议的地步,所谓特异功能也就是人的潜能之一。练到了"致虚极,守静笃"的地步,静极而动,阴极而阳,先天潜能随处而发,太极拳应该是到了最高境界。说"应该",是因为我们自身目前还达不到这种境界,将来能否达到,也要看我们的努力和缘分。老子云:"吾所以有大患者,以吾有身。若吾无身,则何患之有?"又说:"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太极拳之要领,无非"虚实柔曲"四字,练到至虚至柔,此身虽有而若无,则何患之有?武林前辈有能先知先觉者,亦有能不知不觉中发神功者,足见先天之气非谬也。
以上所说的五个阶段,既是练习太极拳,也同样是练习推手的进阶层次,是"循序渐进"之序,分阶段逐步去练,庶可大成。 第三,推手训练中的双方要敢于用手,敢于进招,不要怕输怕丢面子而消极防御。在自己人,如师兄弟之间,更要提倡互相喂招,也就是故意做个破绽让对方用手,在真发力真打的时候体会拳法。作为喂招的一方是要付出代价、作出牺牲的,但这一步又是绝对必要的。有一种说法,"不挨打就学不会打人"。这其实只说对了一半。挨了打,只能保证你下次再挨的时候学得乖一点,增强防御能力,但并不能从挨打天然地转化为会打人,这另一半仍需训练才能得到。而如果练习的对方不给你一个合适的机会去体验一下规范的动作到底是什么样的,发力成功的滋味怎样,你要想找到真正的感觉是要绕不少弯子的。所以,前辈在拳经中一再教导说,除了要有明师指点外,还要有合适的同伴辅助练习。
- Details
- Category: 练习气功
杨式太极拳的腰圈、胯圈、肩圈
在杨式中,称腰为"中盘";胯为"下盘";肩为"上盘"。"三盘",以"中盘"为主宰,融为一体。
下盘(胯),也叫"底盘"。底盘要稳住,放平,放正。只有底盘稳住平正了,躯干才能中正直竖。就像石碑的底座一样,底座稳住平正了,石碑才能竖得正直稳当,不至歪斜倾倒。
在盘拳架时,底盘始终要稳、平、正。怎样才能做到稳、平、正呢?总体上讲,就是要遵循拳的要则理法,只有依照拳的规矩,才能成就太极拳的方圆。说得具体些,直接些,就是在"沉劲"时,要"开胸""开背"(含胸拔背),肩要放松,肘要屈坠,并侧重"开背",以气下,这时气就下沉丹田。"顶劲"时,也要开胸开背,肩要放松,肘要屈坠,并侧重"开胸",以神提,顺项贯顶,虚灵之气形成,或者说,"虚灵顶劲"形成。这里说的顶劲,不单指头部,而是从胯(底盘)以上皆要神提,经腰而上,顺着脖颈,贯至头顶。顶劲时,沉劲不去;沉劲时,顶劲不失。上下有股对拔对拉劲势,使得躯干直竖中,出现一种空灵憩适伸筋拔骨般的舒展感觉。至于什么是在沉劲时侧重开背,顶劲时侧重开胸呢?这是由于人们在后天演变出一种拙力,就是这种拙力导致躯干形成病态--不同程度的凹胸凸背,随着年龄的增长,凹凸形状越来越大。开背,是在纠正凸背;开胸,是在纠正凹胸。背开胸开了,胸、背就都平正了,内气就能通顺了,这样,就能有效地增进躯干的直竖。躯干直竖了,也相应验证了底盘是稳、平、正的。底盘和躯干都稳、平、正了,"平送腰胯尾闾垂"才能成为可能。底盘稳、平、正了,两腿就会被带动得顺势灵便,气感充盈,"迈步如猫行"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脚底似"植地生根"的感觉也就出来了。
上盘(肩),要松沉。在盘拳架时,上盘始终要松沉、虚腋、与肘相随,与顶劲配合,与开胸、开背协作。
肩(上盘)要松沉,就须虚腋,不虚腋,双臂就会贴着躯干,僵硬劲去不掉,使得内气受阻。肩的放松,须与肘相随;肘的屈坠,可以加大肩松的程度,使之达到松沉境地。尤须注意的是,要与顶劲配合,与顶劲配合起来,才能体现出轻灵劲势,否则,就会导致"上盘神不顶,一身难轻灵"的毛病。这里,要特别留神,顶劲时,肩不能相随俱上(相随俱上是拙力,或叫生活习惯用力);相反,肩要松沉,肘要屈坠劲向底下,这样,有顶有沉、有上有下、对拔对拉,就出现一种伸展虚灵劲势。再就是与开胸开背协作好,因为,两臂与胸背相连,与开胸开臂协作好,可增大两臂的灵活性,增强两臂的气感。在与开胸开背协作、并侧重开背的同时,结合顶劲,"拔背"(一种劲道)的感觉,就明显地出来了。这些与肩直接相关的部位配合得越充分,肩的作用就发挥得越充分。
中盘(腰),系力源所在,四肢拳脚皆由这里带动。上行--腰(中盘)带肩(上盘),肩带肘,肘带腕,腕带手掌达于指尖;下行--腰带胯(下盘或底盘),胯带膝,膝带踝,踝带脚掌达于脚趾。可见,上、下盘皆由中盘带动,中盘在三盘中,居主宰地位。拳论喻腰为"蠹" 、为"车轴",是很恰当的。士兵的作战行动,必须服从司令部的号令;车轮的转动,必须先有车轴转动的带动。可是,人的四肢拳脚动作,在后天背离了"力源",养成自动、直动的不良习惯,已成积习,因此,短时间不易进入太极"力道"里去,这是要有思想准备的。在学习中,不可道听途说、不可自作聪明,要严格按照太极拳的要则理法锻炼,尤其要严格纳入被腰脊带动的状态。即四肢拳脚不可直接出动,不可自行其是,不可局部比划,不可乱动。并且,腰脊的带动必须本着太极拳腰脊的规范,而不是人们习惯上理解的那种腰的带动,如此,才能逐渐体现出太极轻、柔、绵、缠的劲道与腰的奥妙功能和独特感觉。"底盘无腰换,进退如拌蒜","顺项贯顶"起自腰,这是前辈们用经验来说明腰的作用。可以说,处处是腰,腰无处不在,所以,太极先师们指出:"命意源头在腰际(脊)","刻刻留心在腰间(脊)"。
谈到中盘,就自然联系到肘,因为,太极拳的所有动作,都是肘离中盘最近。二者密切相关,互相协作,是内里与外面、手臂与周身相合的关键之处,因此,要求肘要屈坠,意向中盘。中盘合乎要则理法了,行拳走式的纲就抓住了。
三盘在运作过程中,同时伴随着内气的运行。要说明这点,还须接着前面提到过的一句话往下谈,这句话是:"这时气就下沉丹田。"当丹田之气达到一定程度,就向外弥散--向下,经裆沿两腿内侧至涌泉,再由涌泉顺两腿外侧而上至胯;向后,即向丹田背后弥散,再及两旁,与由下而上之气会合,共同形成"胯气圈"。胯气圈之气上行至腰,形成"腰气圈"。腰气圈之气上行至肩,形成"肩气圈"。肩气圈之气再继续运行,弥散至两臂及双手。这样,"三盘气圈"都形成后,就"气遍全身不稍滞"了。
三盘及其相关部位的要则理法体现得越充分,运作就越得体,气感就越酣畅。这时,可以说就达到了练意、气、神的阶段了,盘起拳架来内里的意味就浓厚了,即便是外行人看了,也会有舒服的感觉,这与单纯地比划个拳架的所谓的太极拳完全是两码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