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太极实战

再谈太极实战

     现在还有很多人不理解实战的原理是什么,不明白这么慢,怎么能实战,其实很简单,不管什么,它的套路都只是基本功的练习,练的是基础,而不是目标。那么,拳远离了实战的问题出在哪里呢?那就是后来被国家体委传得不成样了!杨氏拳架里面的动作、拳理他们断章取义,不要全部内容,只是提取一部分适合多种年龄段人练习的简单、缓慢的动作,然后一大批老年人去练了,年轻人就开始瞧不起太极拳了,开始崇洋媚外的学起外国拳术        再次说明,太极拳有很多流派,其中陈氏太极是最古老而又最保守的,样杨氏太极是最广泛而又最新潮的的,所以在人们眼里太极拳永远就是缓慢柔和,不可能用于实战。至于陈氏太极,虽然也是太极拳,但这个相对来说刚多柔少,所以年轻人才适合练。但是太极拳一定不能打架,更不可以伤人!只是实战而已!什么意思呢?既然要修身养性,自然不是伤人的,要伤人,去学别的拳,然后等着赔钱吧!呵呵。        太极实战的方法总结起来就四个字"舍己从人"。这四个字从字面上解释就是:对方进攻的时候,不要以自我为中心,不要只顾着自己的安全而去硬碰硬,而是服从对方的进攻、状态而顺势化解,使对方失去重心摔倒。说得再明白点就是,你要打就打,我不去和你硬碰硬,而是顺着你的力走,然后让你失去重心而摔倒。        当陈氏太极传到十四代,河北人杨露禅去陈家沟,跟当时著名的陈氏太极拳嫡传人陈长兴学太极拳,他被太极拳玄妙的实战技术所吸引,十几年来三次去陈家沟跟深造,后来还真的学到了真功夫,到清朝王府去教拳了!在王府,杨露禅和很多高手打过,大多数都是胜利的,只是后来因为王府的王爷、阿哥、大臣们都是不堪劳苦的贵人,所以只好改动拳架,把陈氏太极的爆发力动作全部删除,然后把速度减慢,最后还把一些高难度动作简化,但仍然保留实战作用。可是,刚说了的,太极拳远离了实战的原因,就是因为各大类的太极拳的真功夫已经少有人知,众所周知的是老年人活动的太极操!        还有,所谓的"四两拨千斤",全都理解错了!什么叫拨啊?拨不是生拉硬扯的意思啊!要是用四两力去生拉硬扯千斤力肯定是找死啊!要做到四两拨千斤,必须掌握"粘、黏、连、随"这四个字。粘的意思很明确,就是和对方接触时,如胶似漆的贴着,不可以和对方的肢体断开。黏的意思差不多,套牢对方,不得让对方离开,但也不能蛮干。连是连贯的意思,不能断断续续和停滞。随,这个是最重要的!随着对方的力走,但也不可以盲目的随,盲目的随,就是挨打!随,也是随机应变,这需要很灵敏的反应。

 

 

太极拳的柔弱

太极拳的柔弱

 

 

太极拳的意念问题

太极拳的意念问题

主讲名家:名家 陈正雷 杨振铎 吴文翰 赵幼斌     中国讲究"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的内三合,而更是重视意念的训练,有人说:"拳是意识体操。"足见意念的重要。有关拳意念的说法很多,比如:"用意不用力"、"在意不在气,在气则滞"、"劲断意不断"等等,对这些说法,每个太极拳的习练者都有自己的体悟,可谓众说纷纭。在这一期'名家讲堂"中,我们邀请几位太极拳名家就这一问题阐述了自己的观点,望对广大读者有所裨益。   陈式太极拳名家 陈正雷 不同阶段对意念有不同要求 什么是意念?意念就是一种思想.一种感受.一种体悟。意念讲的不是套路的结构、动作的要领.而是一种感悟。陈式太极拳追求的是灵感、灵敏和速度.要求"用意不用力"。这是因为.意念集中了.周身放松了,才能肢体协调.内气贯通.然后。才能产生速度.产生力量。这种力量是在高速运动中产生的冲击力.不是低速运动产生的推力。所以.太极拳的松柔.不是有些人认为的那样不用力就是松柔.用力就是刚硬。在不失棚劲的条件下.放松下沉.这叫柔;"刚"则是通过速度产生一种灵活性的力量.是一种松活弹抖的力量。"用意不用力",是要求思想洁净、精神集中.达到入静程度,在这种情况下.进行拳术演练。"不用力"是说在初学阶段.初学者很容易用僵劲拙力.这时你要放松,不要刻意用力。 太极拳还要求"劲断意不断",是说在定式时.动作停止了.劲力似乎断了,但是意念没有断,这是内气回归丹田的一种表现.其中蕴含着下一个动作的开始。内气回归丹田时.丹田会产生一种强大的膨胀力.身体既有收缩又有膨胀.极其灵敏。从外形上看.劲断了.但是,内气通过意念,在周身贯串得非常饱满。随时都可以喷发而出。这种感觉是初学者感受不到的.要达到中高级阶段才能有所体悟。 "在意不在气.在气则滞".则是说意念是一种灵感.意念始终集中在这个灵感上.就非常灵活.如果没有这个灵感.没有圆活饱满的内气感觉.刻意地用力,去追求某种感觉.就不会灵活.就滞重。 总之.太极拳的意念问题是比较抽象的.也是难于把握的。我认为,练习太极拳.在不同的阶段对意念有不同的要求。对于学习陈式太极拳.对意念的要求我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初学阶段.练习者的意念主要是仔细看老师的示范动作。思考、记忆动作的要领、.套路的结构等问题。老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要由浅入深地引导。这时如果要讲一些"意守丹田""劲断意不断""用意不用力""内气运行"等等意念问题,学生是很难理解接受的.而且很容易出偏差。 第二个阶段.练拳达到套路熟练、动作规范标准的程度后,再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练习者手上会出现麻、热、胀的感觉.这是有了初步内气的表现。此时.可以开始讲一些意念的问题。这时.学生练拳时的意念是动作协调、周身放松、内劲连绵不断,要把手上的感觉保持住.不要跑掉,贯串始终。 以上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用外形引动内气.让内气与外形结合.使内劲连绵不断:第二个阶段的意念是调整身法.让这种感觉不要跑掉。能够贯串始终.意识连绵不断地跟着动作运行。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后会产生内气注入丹田的感觉,丹田充实饱满.这就进入了第三个阶段。这时.意念要引导内气下沉丹田.在每一个动作的定式时,都要用意把内气完全收入丹田。内气回归丹田的感觉是沉重、饱满。 第四个阶段是用意使内气下到脚上.降于涌泉穴。要有脚踏实地的感觉。达到这个程度.就有步法轻灵稳健、稳如泰山的感觉。这时.你才能体会到内气在周身的运行。   杨式太极拳名家 杨振铎 着意求开展,内气存丹田 练太极拳强调"用意不用力"。这里说的是不能用拙劲、僵劲,不能强努着用劲。不用力.并不是说一点劲都不能用.如果一点力量都不用.人体就不能做任何运动.更不用说练拳了。 我以为,练太极拳用"意"首先是要有开展的意念.也就是.在意念上要有身肢放长、舒展大方的想象.这对初学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只有身肢放长了.动作才能舒展大方.内气才能贯串周身.才能打通周身的血脉。这对和增长内功都是很重要的。 其次,在意念上要有气沉丹田的意识.也就是意守丹田。太极拳拳论中说:"虚灵顶劲.气沉丹田。"就是说意念上既要有头顶百会穴上领的意思.又要有内气归于丹田的沉稳的意思。练习太极拳特别注意养气.也就是"气沉丹田"。但是这里的气沉丹田在意念上不能过于执着、沉重.要自然而然.若有若无。否则.如果过于注重内气的运行,就会造成迟滞、重浊.也就是拳论中说的"在意不在气.在气则滞"。"在气则滞".还表现在用拙劲、僵劲上。如果一个人打拳时.努气、用劲.好像很有力量.其实.这些劲力都僵滞在肢体上.不能完全地发放出来.这样.不仅对养生不利,而且.在技击搏斗中.也会动作迟缓、无力.因而受制于人。所以.太极拳论中要求意念要放松。这样才能"运气如九曲珠.无往不利"。也就是说.在放松的情况下.内劲才能"由脚而腿而腰.形子手指.达于四梢"。所以.意念不能过于执着,要纯任自然。 再有.要注意.练习太极拳时的意念是有阶段性的。初学阶段.意念在于动作的规范,多体会、模仿老师的动作。随着动作的熟练,意念可以关注内气沉于丹田.可以体会动作的连贯.体会劲力的表现等等。这时要了解动作的技击含义.在意识上要有技击含义的表现。当然.如果你是为了健身养生而练习太极拳.也可以不注意这些意识内涵。但是.如果你了解了太极拳动作的技击内涵.则有利于动作的规范和内劲的运行表现。   武式太极拳名家 吴文翰 我对太极拳用意的几点认识对于太极拳的意念问题,我想谈如下几点。 1、练习太极拳如何用意? 《十三势行功歌诀》讲  "势势存心揆用意.得来全不费工夫。" 这里要求练习太极拳要用意。那么怎么用意呢7根据我的经验.在练习太极拳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用意。用意.就是用心揣摩的意思。 第一个阶段是开始学习太极拳的时候.用意在了解拳势的名称.比如"单鞭""白鹤亮翅"等.最好知道这些名称的意思.比如为什么叫"懒扎衣";其次.还要知道练拳的规矩.比如:身法要正确、拳势要规范。这是第一个阶段需要注意的。 第二个阶段是要知道每个拳势的用法。这个阶段和第一个阶段的要求不一样.练拳要眼前无人似有人.就像和人进行搏斗一样.有实战意识。 第三个阶段是要懂得招式的变化.也就是太极拳要求的懂劲.在意念上要体会每个动作劲力的变化。 第四个阶段是在拳势的开合虚实上下工夫.用意体会开合虚实的变化。开合虚实。是太极拳最核心的内容.要了解每个招式开合虚实的变化,这样才能使拳艺臻于神明。 2、如何理解意、气、力、神之间的关系? 太极拳的特点是内外兼修.不仅是对形体的锻炼.还有对意、气、神等内在的东西的修炼。武禹襄说:"身虽动.心贵静。气须敛.神宜舒。心为令.气为旗。心为驱使.神为主帅。"这里.武禹襄阐述了练习太极拳时心、气、神和身体之间的关系。如何把心、意、气、神和身体动作结合起来呢?我的体会是:第一是从心静体松入手.心要静.体要松。第二是用意来指导动作.这就是"心为令".也就是意在动先。其实,不仅太极拳如此.任何其他的运动.都是意在动先的。练习太极拳.更强调用心意来指导动作。第三是要善于养气。武禹襄说:"气以直养而无害。"这是太极拳的精髓.也是太极拳能够养生、使人健康长寿的根本原因。太极拳善于蓄养人体的精气神。具体养气的做法是"以气运身.务令顺遂".呼吸要纯任自然。练太极拳.重要在蓄神.也就是养精蓄锐.不在气.如果你用意念去控制气.必然会出现弊病。所以.他提出了"在意不在气.在气则滞"。在这里.气是次要的.神是主要的。呼吸和动作的配合是自然而然的.不用刻意追求。第四是蓄神.也就是注重精神上的修养。武禹襄说:"身动心静。内固精神.外示安逸。"这里强调的是既注意身体的锻炼.又注意精神的修养.达到内外双修。 3、如何理解"用意不用力"? 太极拳的特点是随曲就伸.无过不及。这样.就要求练太极拳的人.肢体要柔顺.不柔顺.就不能达到随曲就伸。怎样才能达到肢体柔顺呢?李亦畲的《五字诀》中说:"此全是用意.不是用劲。"这里的劲就是力。所以.以后就有了"用意不用力"的说法。李亦畲的这句话是"用意不用力"的来源。这句话的意思是练太极拳不要用僵劲、拙力。无论是练习拳架还是推手.都不能用僵硬的力量.需要用一分的力量.就用一分的力量.不能用多余的力量.而且是要在意念指导下练拳.不求力量的锻炼。如果追求练拳的力量.那么.动作一定僵硬.不能轻灵圆活。只有用意不用力.才能灵活圆转。 那么如何做到"意到、气到、劲到"?简单来说.做每一个动作的时候,都要先做到胸有成竹.也就是要明白做这个动作的目的.同时还要用心意指导动作。这时.眼睛向目标注视.身体向目标运动.劲力向目标发放。这样.就能做到心到、意到.气到、力到。正如武禹襄说的,要做到:"其跟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自上而下.指、腕、肘、肩、背,腰、胯、膝、脚九节劲要节节贯串.要上下相随.完整一气,这样就能做到意到.气到、力到。 4、如何理解"有气者无力.无气者纯刚"? 这句话的原文出自武禹襄的《打手要言》,原文是:"尚气者无力,养气者纯刚。"武禹襄的这句话来源于孟子《公孙丑(上)》  "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武禹襄认为.练拳太过重视气力.反倒无力;而养气.特别是正派的养气.则能达到纯刚的地步。武禹襄之所以这么认为.是与他的哲学思想有关的。尽管中国哲学有刚柔相济之说.但是.刚和柔还是有主次区别的。儒家认为.阳是主要的.阴是次要的;刚是主要的.柔是次要的。而老子的道家则是以阴柔为主。孟子是儒家学派代表.崇尚阳刚.所以提出"其为气也.至大至刚"。武禹襄是个儒生,当然也就遵从孟子的学说.提出"养气者纯刚".认为练习太极拳不能追求气力.而要涵养内气。培养浩然之气。   杨式太极拳名家 赵幼斌 纯以意行,应物自然 "意"指意念、意识.是大脑的功能。太极拳之意.强调的是静心用意。心要静,即排除杂念使思想能够集中。心为意的全体.意是由这个主体发出的信息。用意.即以意识指导动作.意动形随。"力"泛指力量的大小.它的运动效果是靠人的大脑反应和肢体运动的状态所决定的。任何动作都是在意识指导下进行的.如动作的快慢刚柔、僵滞断脆等等,都和意识有关。但是.太极拳的用意不是一个简单的目的和指令.而是在动作的整个过程中都要由意识领着躯体进行。比如起势.不光想着两手举起.而是在一开始或未动之前就要想着(即用意识)领着两手.似乎逐渐排开某种无形的阻力而举起.或者在某种无形的推力作用下而下落。劲力大小、方向、快慢的转变.是靠一种意识的听觉而转换的。这种起落转换动作和劲力运动的特点是:松柔粘活、似水如流.且运劲如抽丝.劲断意不断.实际上劲也没有断。太极拳这种由意识指导动作的运动状态和效果.就叫"用意不用力".也是太极拳入门和达到"身知"的前提。 拳论说:"意到气到.气到劲到。"这是说.演练太极拳.动作劲力质量的好坏与气有关。这种介于意与劲之间的气.我认为是得之子运动.运营于人体经络血脉间之气(营气).是以意识为先导.自然发生的.而非指"呼吸"之气.但呼吸对运营体内的"营气"有直接的影响。"气顺则体舒".凡以意念为先导.着意于周身骨节肌体的放松.使上下通顺节节贯串.内外意气劲势相合.做到呼吸与开合动静之间自然顺遂地结合,自会产生"意到气到.气到劲到"的效果,这叫"在意不在气"。反之."气滞则疾生"。滞.滞留不通的意思.主要表现在过分注重呼吸.过分讲究运气.把气和力憋在肌体里.滞留于筋骨血脉间.以自束缚.误认为是灌劲.致使动作僵滞.失去机灵.易被人制.甚至会出现呼吸急促,憋气胸闷.这叫"在气则滞"。所以.太极拳之气是"意之所至.气即至焉.曰曰灌输.周流全身.无时停滞".从而使遍体肌肉、神经得到充分营养而产生积极有益的健身效果.也可获得"极柔软.然后能极坚刚"的真正内劲。而呼吸则宜遵循"气以直养而无害".甚至要忘掉如何呼吸的原则。 那么.在练习太极拳中意识的内容有哪些呢?练太极拳.需要思维的内容很多.凡太极拳经.论、歌、诀的诸般要点,都构成练太极拳的意念范畴。从这个概念出发.我想太极拳的意念应包括:入静.放松.顶悬.中正.用腰.守丹田.分虚实.求开合.用折叠.内外相合.相随贯串.连绵不断.粘连黏随.用意不用力.探动静快慢之机.寻柔中寓刚之妙.感天人合一之道.运超然物外之虚神等等.不一而足。 尽管有着林林总总的意念思维内容.但拳练到纯熟时.可不用分心更多.只要做到以意领气.以气运身.纯以意行,应物自然即可。

 

 

杨式太极拳的几种练法

杨式太极拳的几种练法

我练杨式有二十多年,觉得杨氏要有实战用法和水平提高,要通过不同的方法练习,高中低架子是纵向和横向的练习,还是那几着,只是空间的改变。提高了肌肉的力量和刁钻角度方向的攻击,其速度均匀,是拳的无极阶段。全套动作都要以起式为内涵基础。要想进一步提高,就要进入阶段联习。此阶段就要加入矛盾的练习,很重要是松紧功法的练习,即每一式都要有极松极紧的状态过程,当然像心脏跳动一样,松的时间长,紧的时间短。长时间积累你的爆发力会增加,正如所云:发拳犹如抖火星,静若山岳,动如脱兔,一松全身皆阴,一紧全身皆阳。达到太极的顶点后转回。当你松松的引化后或引化同时,相侧方向其空虚之处刚性攻击,一举击溃。有时把人弹起来,网上视频多不实用,给你一个定式情况,腾,人跳起来了。实际战斗中是无规则和定式的,一个老拳师弹性再好,给一个铁腿钢膝铜拳王是很不好消化的,所以,松紧功练习很重要,松到极点,积蓄大量能量,刚到极点,发的干脆,有助于肌肉力量速度弹性硬度增加。 这就增加了打击和化解的功力。拳吗,本身就是为打架而创造的。如果不以实战打架为目的,那马它就失去了灵魂。 拳套练的是打架的方法和自己的身法,真正打架还需要,本地距温县只有几十公里,是苌家拳地的发源地,当地几种功法几近失传,今日说出来以供太极同道共享,入骨功:每日两拳相击一百次,小力逐渐增到大力,用三年功夫则轻易击伤人的骨骼。 穿透功:每日天蒙蒙亮站在井边对着井底水面打一百拳,三年功夫可击坏人的内脏。捋树皮功:找一颗小树,每日捋一百次,数年后与人博,一捋拉,可将人的臂皮腿皮扯开,抓功:两抓扣碗,手心空虚不沾碗,放入水中,排精空气,垂直上提,碗出水面功成,到那时候,你抓主人什吗效果。。。。。。苌家拳当时威猛天下,就是在精妙的内家拳术中加入了功夫,苌家拳套练起来,迹象太极,又似,人称相似而别,苌家拳与太极同以易理为拳理,而苌家拳同时非常重视功夫。可悲的是,苌氏武技门内人现在多重视拳理套路,说起来一套一套,练起来一套一套,打起来一败涂地,以至拳将不拳,行将失传,却也以宁可失传不可烂传聊以自慰。在苌氏武技门外,苌三寨的功夫默默的片片段段地流传下来,人们练上几种,就很厉害,打架很实用,《李小龙说的功夫该如此》陈鑫说过:不贵踢,不疼不痛。一人胜数十人之大战法,非有功夫不能。其相当重视功夫, 内外兼修,适应实战,太极拳就有了灵魂,我们就不在是跳太极舞,而是打太极拳。 杨式太极拳传统套路因该有多种练法,我觉得有以下几种,1圆练不断地无极式常规练法,2八法中突出一种练法,即每一招只有棚劲或肘劲等,3松紧式练习即瞬积瞬发的练习,4运气式练习,5突出腿法的练习,蹬踹拌套等。5跳跃式练习,每一式要有腾空动作。6擒拿式练习。。。多种练习熟练后再归太极或无极式练习,做到要刚有刚要揉出揉,从而刚柔相济。适应真正的比赛----无规则比赛,一切为了战胜对手,太极拳在这种长达几千年无规则比赛中,找到了规律,抓拿掷打或跌拿掷打,点穴擒拿各得其法,练得就是用最小的能量,达到最大的效果,效果是什吗,不便明说,谁说出来谁就没有武德,中国功夫现在又已经上升到嘴上功夫啦,网络为我们提供了武台。 说道最后:十招九灵,无功不成。胜利者才可以谈武德,胜利者的功夫代表了什么拳法,什么拳种才有生命力,传说中的杨无敌杨氏三公应该不是虚传,而看看现在,老太太老大爷们把太极拳练得那个舞蹈性,那个美劲,再看看WMA那样的比赛,使我们对大名顶顶的内家前辈不禁产生了怀疑。 我想,杨璐婵当年和那莫多人比赛,只凭那绵软化骨掌是不可能长胜,他肯定有"核武器",不然就不叫太极拳啦。其后人杨登普也说,太极拳是绵里裹针之艺术,其棉需要下功夫,其针更需要下功夫。当时北平藏龙卧虎高手林立,高人拳疾如风,腿快如箭,他要跟不上,如何运化,身体不壮怎样接住铁拳铁腿,捏石成粉的鹰爪,人们都说杨无敌功夫了得,很少人说他练起拳套动作优美,姿态定式好看。他是怎样练拳的?青装老三个阶段不会一样,身体状体不同练得又不一样,发现自己那些地方有弱点有待提高时练法就有不一样,所以,一个人老是在跳速度均匀的太极韵律操,其水平也不过在同道中论论高低,一经交手,就像拳经中说,空洞无物,率自为人制也,陈鑫也说:。。。难临强敌。

 

 

太极拳"劲点说"对吗-魏坤梁

太极拳"劲点说"对吗-魏坤梁

现代界有一种"劲点"说,认为"劲点"对于的练拳与推手等都十分重要,认为一出手,无论与人有没有接触,手上都应该都有"劲点",这个"劲"就是"意到气到劲到"之"劲",用通用的话概括地说,这"劲点"就是"力量的作用点"。然而,现代拳界又有另一种相反的观点,认为拳的练拳与推手等都不能有"劲点",不仅一出手与同人接触不能有"劲点",连发劲时也不能有自己主观决定的"劲点"。这两种观点虽然截然不同,追溯观点持有者的师承,其中居然都有杨门的弟子。那么,这两种相互矛盾的观点究竟那一种是正确的?或者两种都是正确的呢?这是每一位太极拳学练者都必然要面对抉择取弃的问题。 太极拳学练必须重视"劲"的学练,这是毋庸置疑的。杨澄甫先生在《太极拳术十要》中明确指出:太极拳锻炼之所以"用意不用力"的一个目的就是要得到"真正内劲"。当然,现代也有个别名家在其著作中认为太极拳锻炼不能有"劲",不然就不是太极拳。这种说法只能认为是不懂太极拳、标新立异的无稽之谈。不过,"劲"与"劲点"是两回事。因为身上的"劲"是可以不外露形迹的,而"劲点"则是"劲"在肢体表面的暴露之处。从太极拳文献上看,太极拳的"劲点"之说出现于六十年代初,近代出版的所有太极拳著作里都是没有"劲点"之说的。事实上谁都知道,任何都必然存在"力量作用"的。古代太极拳经典拳谱所说的"极柔软然后极坚刚",这"极坚刚"无疑就是"强大的力量";而太极拳的发劲就是属于"力量作用于对方"。而有力量的作用必然存在"力量落实之处"。那么,太极拳这对于对方力量的作用应该是怎样具体的表现呢?《杨氏老谱》对此是有阐述的。如《八五十三势长拳解》指出:"决不可失其绵软"。那么,怎么个"绵软"法呢?《太极下乘武事解》进一步指出:"所难者,内要含蓄坚刚而不施,外终柔软而迎敌,以柔软而应坚刚"。这就是说:太极拳无论是锻炼还是应用,都必须有"坚刚"也就是"劲"的;但这"劲"对于外面又要"不施",也就是不能作用于人,这种状况就是"柔软"。当然,这是指"沾粘连随"的"柔软"。既然"沾粘连随"是没有主动力量作用于人的,当然也就没有"劲点"了。太极拳的"沾粘连随"为什么没有"劲点"?这是因为太极拳"沾粘连随"的特性是"舍己从人"、"缓应急随"的"不丢不顶"。 任何主动的力量与速度显然都是对"不丢不顶"的"破坏"和"帮倒忙"。因此,《王宗岳太极拳论》才说:"察四两拨千斤之句,显非力胜;观耄耋能御众之形,快何能为"。显然,《杨氏老谱》与《王宗岳太极拳论》等古拳谱关于"沾粘连随"不能有"劲点"的拳术思想是一脉相承的。 杨澄甫先生是怎么说的呢?杨澄甫先生在《太极拳术十要》的"用意不用力"中指出要"全身松开,不使有分毫之拙劲以留滞于筋骨血脉之间以自缚束",并指出这"拙劲"就是"外劲、浮面之劲"。那么,什么是"外劲、浮面之劲"呢?杨澄甫先生在《太极拳使用法》里有这样的说明:"意为向导气随行不能沉着则气不收入骨矣,即是外劲也,练太极拳能收敛入骨此真正太极劲也。"当然,这"收敛入骨"并不是说真的"气"都进入到骨头里面去了,说气"收敛入骨"与"恨之入骨"是同样的修辞,显然恨是不会进入骨头的,因为骨头是没有思维与情感功能的,说"恨之入骨"是形容恨之深刻,恨仍然是在心(大脑)里的。太极拳的"气"也就是传递性的力量也是不会完全进入骨头的,"气"会有部分经过骨头传递,但主要还是由肌肉传递的。杨澄甫先生在《太极拳使用法》里就明白指出:"意气即骨外肉内流动物也"。所以,所谓的气"收敛入骨"无非是说"气"在肌肉里的传递运行肌肉是没有明显痕迹反映的,就像是"气"进入到骨头里似的。既然肌肉里也没有"气"传递的痕迹,怎么还可能在肌肉之外有"劲点"呢?当然,初学者肌肉之外可能会有"劲点",这当然是属于杨澄甫先生所说的"气不收入骨矣"的"外劲",不是"真正太极劲"。可见杨澄甫先生的这种"收敛入骨"思想与《杨氏老谱》、《王宗岳太极拳论》等不能有"劲点"的思想也是一脉相承的。 李雅轩先生《随笔》里的不少论述也涉及到了"劲点"。如他说太极拳应该"我之身躯柔软百折若无骨"、"来之无形、去之不觉,打人于不知不觉之中"。那么,"柔软百折若无骨"、"来之无形、去之不觉"是怎样的呢?李雅轩先生是这样说明的:"未发时是无所有、已发时又是松软如无物,所以能打人于不知不觉之中"、"两臂要极软打去,如炮弹又脆又沉重,又冷弹又快,有令人无法预防之妙如这样子才可以打人于不知不觉之中劲先被对方察觉则无效也"。这就是说太极拳的发劲也是要追求十分的"柔软"不能有"劲点"被对方"察觉"的。当然,太极拳的发劲必然会发生力量的着落之处,但这种发生是及其迅速、转瞬即逝的,不仅被发者来不及觉察"劲点",连自己也不是预先主观决定"劲点"的。如杨澄甫先生在《太极拳使用法》里就说太极拳"练成之后,无须有心之变化,身受击处自能应敌,心中不知,敌跌出矣"、"我如弓、敌如箭,出劲之速,敌如箭跌出矣"。说明了太极拳发劲是不假思索地打送上门来的敌人与"劲"传递的极其迅速,连究竟自己是怎样将人发出的在发劲的瞬间也还来不及知道,怎么会自己预先决定"劲点"呢? 太极拳能够"打人于不知不觉之中","听劲"自然是一个重要的因素。而之所以能够有灵敏的"听劲",放松不用力是重要的先决条件。如李雅轩先生就说:"听劲细微全靠一松百松,如稍有力在身上就绝对听不出对方之劲来"。如果与人的接触处出现了"劲点","听劲"自然就会受影响的。实践也完全可以体验到如果在与人接触之处有了主观力量的作用点,触觉必然迟钝。 杨澄甫先生在《太极拳使用法》里对"多悟舍近就远"的解释还指出不少人"与敌对手多是不用近而用远。"而且指出"静以待动、机到即发为近。出手慌乱、上下寻处击敌为远。"这就是说,太极拳在未发劲之前的任何动作都是属于"静以待动"也就是没有力量作用于人的。杨澄甫先生的这种思想在李雅轩先生的《随笔》等遗著里有很多具体的论述。如"有许多人误认舍己四字,以为是从对方研究来势,早安排一个你来如何应的心思,这就是舍近求远了"、"最忌在应战时,心中东想西想,预先拿个主意。因为先有主意就会影响了我的自然灵机的活动,这个道理务要知道。否则就把太极拳的变成了杂拳的功夫。"一出手预先主观地在自己的肢体上安排"劲点"不正是杨澄甫、李雅轩先生所批评的"舍近就远"吗? 由于太极拳传递性的力量分为"气"与"劲","气"的强度仅仅是"牵动"肢体的"四两","四两"的力量显然的不足以在手上形成"劲点"的;而"劲"的强度虽然大,也有外在的作用处,然而却是转瞬即逝的,是无法持续的,太极拳发劲又不应该"舍近就远"预先盘算好,而是随机发生的,因而这"劲点"是不确定的并且是如放箭般一闪而已的,因而,如果练拳一出手就有的"劲点"的力量往往还不是"劲"而是局部的"力"了,那就更是违反"不用力"的原则了。 按照没有"劲点"的观点,太极拳凡出手就都应该是"无所有"的,手上是没有主动力量的,与人相接触也是没有主动力量作用于别人的。这样练拳,一方面,就必须追求手的任何动作都是被由下而上传递的力量通过身躯所带动的,这样,全身的放松与不用力就能得到保障;另一方面,手的任何动作又都不能完全是被身躯所带动的,由下而上的力量主要是使得身躯与手臂形成适当的姿势,手的运动必须还有其按照适当的惯性似乎的匀速,从而可得以模拟"沾粘连随"。而推手练习,除了发劲,手的活动也不能完全是被身躯所带动的,是必须"我不动,跟你走"地"借人之力"、"随人而动"的,除了手臂自重引起的"沉重"外,不应该有主动的力量作用于对方,自己由下而上的力量主要也是带动身躯与手臂形成适当的姿势与位置而已,这样,与人所搭的手也是"无所有"的;否则,手尽管对于身躯不是主动的,然而对于别人却是形成主动变成"有所有"了,也就是形成有"劲点"而不是"随人而动"了,那就必然不可能"我不动,跟你走"了,这样的推手也就不属于"沾粘连随"了。而推手发劲,也应该追求手臂是软软的、一发即收的,是没有预先决定之"劲点"的。这样的推手才能够避免变成外家拳的"顶牛"较力。这种观点应该认为是符合太极拳的经典拳谱与杨澄甫先生等太极拳家教导的。而"劲点"说从以上的分析可见,违反了"不用力", 违反了"气敛入骨", 违反了"内要含蓄坚刚而不施",违反了"柔软",妨碍了"听劲",又犯了"舍近就远"的毛病,对于太极拳应该是属于画蛇添足的,因而是不正确的。当然,以上论析仅仅是一部分人的观点;但以上论析也反映"劲点"说对于太极拳不是属于仁者智者的枝叶末节,而是涉及到了太极拳根本性的是非,因此,"劲点"说究竟是对是错应该引起太极拳界广泛的关注与思索,应该辩论出一个水清明白,这应该是太极拳的正确继承发展所必须要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