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etails
- Category: 道家
《性命圭旨》59.真空炼形图
天人一气相呼吸,以法追来炼形质。(图上"笑"字有误)
真空炼形法,五蕴空非空。 真空炼形法则普照怫心曰:异端有白我其观,却叹人从瓮里盘。最上一乘含蓄远,好从玄窍觅天宽。 盖真空炼形之法,譬喻运瓮相似。若处瓮内,焉能运之,必也处于瓮外。身处瓮外者,即释氏所谓外其身而虚空之是也。 故老子曰:外其身而身修,忘其形而形存。 薛道光曰:若人空此幻化身,亲授圣师真规则。 张全一曰:太虚是我,先空其身。其身既空,天地亦空。天地既空,太空亦空。空无所空,乃是真空。 清静经曰:内观其心,心无其心。外视其形,形无其形。形无其形者,身空也;心无其心者,心空也。心空无碍,则神愈炼而愈灵;身空无碍,则形愈炼而愈清。直炼到形与神而相涵,身与心而为一,方才是形神俱妙、与道合真者也。 古仙曰:形以道全,命以术延。此术是窍无涯之元炁,续有限之形躯。无涯之元炁,是天地阴阳长生真精灵父圣母之炁也。有限之形躯,是阴阳短促浊乱凡父凡母之气也。故以真父母之炁变化凡父母之身为纯阳真精之形,则与天地同寿也。 按孙陀罗尊者云:世尊教我观鼻端白,我初谛观,经三七日,见鼻中气出入如烟,身心内明,圆洞世界,遍成虚净,犹如硫璃烟相渐消,鼻息成白,心开漏尽,诸出入息化为光照,照十方界,得阿罗汉。 朱元晦云:鼻端有白,我其观之。 莫认真云:平生姿韵爱风流,几笑时人向外求。万别千差无觅处,得来原在鼻尖头。 夫人未生之先,一呼一吸,气通于母。人之既生之后,一呼一吸,气通于天。天人一气,联属流通,相吞相吐,如扯锯焉。天与之我,能取之得其气,气盛而生也。天与之天,复取之失其气,气绝而死也。 故圣人观天之道,抉天之行,每于义驭未升,肠谷之时,凝神静坐,虚以待之,内含意念,外舍万缘,顿忘天地,粉碎形骸。自然太虚中有一点如露如电之阳,勃勃然,入玄门,透长谷,而境上泥丸,化为甘霖而降于五内。我即鼓动巽风以应之,使其驱逐三关九窍之邪,扫荡五脏六腑之垢,焚身炼质,煅滓销霾,抽尽秽浊之躯,变换纯阳之体。累积长久,化形而仙。 陈翠虚曰:透体金光骨髓香,金筋玉骨尽纯阳。炼教赤血流为白,阴气消磨身自康。 丘长春曰:但能息息常相顾,换尽形骸玉液流。 张紫琼曰:天人一气本来同,为有形骸碍不通。炼到形神冥合处,方知色相即真空。 薛复命曰:不知将谓气,得后自然真。 董汉醇曰:金用矿消,形由炁炼。炼形之法,总有六门。其一曰玉液炼形,其二曰金液炼形,其三曰太阴炼形,其四曰太阳炼形,其五曰内观炼形。若此者总非虚无大道,终不能与太虚同体。唯此一诀,乃曰真空炼形。虽曰有作,其实无为,虽曰炼形,其实炼神,是修外而兼修内也。 依法炼之,百日则七魄亡形,三尸绝迹,六贼潜藏,而十魔远遁矣。炼之千日,则四大一身,俨如水晶塔干,表里玲珑,内外洞彻,心华灿然,灵光显现。灵光者,慧光也,故曰惹光生处觉花开。盖慧觉花开非炼形入微与道冥一者不能有此。 故生神经曰:身神并一,则为真身;身与神合,形随道通。隐则形固于神,显则神合于气。所以蹈水火而无碍,对日月而无影。吾亡在己,出入无间。或留形住世,或脱质升仙。有白日而飞肉尸者,黄帝之谓也。有留形在世者,彭祖之谓也。有受命而居天职者,张天师之谓也。有拔宅而上升者,许施阳之谓也。有示疾而终者,王重阳之谓也。有入仕而臣者,东方朔之谓也。至于老子为柱史,辛鈃为大夫,尹喜为关令,伯姬为卿上,唐典隐昆陵,孑休治漆园,帝者师四,皓辅汉惠,仇生仕殷,辅光仕汉,马舟仕晋,海蟾仕燕,正阳弃官,纯阳应举,常有执鞭,琴高执笏。若此者,多不可以枚数。 噫!神仙之隐显去留,岂世之凡夫所能测度者哉。更若凭虚御风之,列子折芦过江之,达摩非若淘质炼形之功,又安能如此轻举之身乎?此形神俱妙之道,非坐脱立亡者之所能知。所以不免有抛身入身之失尔。 故学仙佛之流,若独以炼神为妙,不知炼形为要者,所谓清灵善化之鬼,何可与高仙为比哉?大抵温养炼形,无分彼此,虽然在两处发明,其实是一个道理。内外兼修,不相违背。若十日功夫无间,乃悬崖撒手时也。自然言语道断,心思路绝。能所两亡,色空俱泯,无滞无碍,不染不着,身似翔鸿不可笼,心如莲华不着水。火光净净,潇潇洒洒,腾腾任运,任运腾腾,做一个无事无为、自在消逼之散汉也。此际婴儿渐露其形,与人无异,愈要含华隐曜,镇静心田,若起欢忻,就要广境。 如陈泥丸云:我昔功夫行一年,六脉已息气归根。有个婴儿在丹田,与我形貌亦如然。 婴儿既长,穴不能居,自然裂窍而出、贯顶而升。此之谓出离苦海而起彼岸也。 永明寿禅师云:身在苦海中,赖此铁罗汉。苦海既脱离,舍筏登彼岸。 观吾陈真人云:此岸波涛已脱离,到彼方知寿可跻。一得归来宜永得,渡河筏子上天梯。 分类:道家 书名:性命圭旨 作者:佚名 |
- Details
- Category: 道家
《性命圭旨》60.出离苦海图苦海中业水济茫,爱河间黑流混漾。谁施那慈悲慧光济沉沦,无边无量显慈航? 昭灵贶(líng kuàng,神灵赐福的意思),现津渠,悉脱众生诸业障,心飇飇(biāo),意恍恍,摄入如来藏。 分类:道家 书名:性命圭旨 作者:佚名 |
- Details
- Category: 道家
《性命圭旨》62.移神内院 端拱冥心始则有作有为者,采药结丹以了命也;终则无作无为者,抱一冥心以了性也。 悟真篇云:始则有作人争觉,及至无为众始知。但见无为为道妙,不知有作是根基。 证道歌云:到无为处不无为,方知吾道是希夷。 今之在象凡夫、出家外道,只知有这边道理,不知有那边境界,只知有此间之妙,不知有彼岸之玄;只知无事,而不知希有之事;只知无为,而不知有为之法。此乃知其一不知其二。修其性不修其命者也。 故丹道未成之先,若不知下学之有为,而着于空焉,则谓之落空汉。丹道已成之后,若不知上达之无为,而着于相焉,则谓之守尸鬼。 石杏林曰:有物非无物,无为合有为。 陈泥丸曰:我闻前代诸圣师,无为之中无不为。 阴长生曰:无为真人居上界,空寂更无尘可碍。有为功就又无为,无为也有功夫在。 所谓真人居上界者,即婴儿出离苦海、移居天谷之时也。空寂冥心者,即吕祖向晦冥息真心合道之法也。 施肩吾曰:达摩面壁九年,方超内院世尊。冥心六载,始脱樊笼。 夫冥心者,深居静室,端拱默然,一尘不染,万虑俱忘,无思无为,任运自如;无视无听,抱神以静,无内无外,无将无应,离相离空,离迷离妄,体含虚寂,常觉常明,但冥此心,万法归一,则婴儿安居于清灵之境、栖止于不动之场。色不得而碍之,空不得而缚之,体若虚空,安然自在矣。 故达观禅师云:色不缚兮空不碍,昙息冥心观自在。大千万有总归无,世界坏时渠不坏。 谭长真云:婴儿移在上丹田,端拱冥心合自然。修到三千功行满,凭他作佛与升仙。 此处是纯一不杂的工夫,岂能空纤毫情想,但起希仙作佛之心,便直生死窍中,不能得出。 所以关尹子云:若有厌生死心,超生死心,只名为妖,不名为道。 益清静体中,空空荡荡,晃晃朗朗,一无所有,一切无住。 故心要诀云:冥心本乎无住无,住心体圆融不测。 如金刚经云: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生无所住心。 金刚齐菩萨云:我不依有住而住,不依无住而住,如是而住。 憎肇云:圣人之心,住无所住,其住坐忘。 论云:不依一法,而心常住。 了心经云:心无所住,住无所心,了无执着,无住转真。 净名经云:一切法以无住为本,安住无为,名之为住,住无方所,故名无住。无住心者,是为真心。 禅源集云:言心者是心之名,言知者是心之体。 菏泽云:心体能知,知即是心,心本空寂,至虚至灵。由空寂虚灵而知者,先知也。由空寂虚灵而觉者,先觉也。不虑而觉者,谓之正觉。不思而知者,谓之真知。 故祖师云:空寂体上,自有本智能知,即此空寂之知,便是达摩所传清净心也。心常寂是自性体,心常知是自性用。 所以六祖云:一切万法,不离自性,自性自知,自性自见,自性自悟,自悟自度。悟性还易,了心甚难。故了心也者,了此心也。了心,则心无其心矣。无心之心,是谓真心。真心是性,真性是心。 太上云:了心真性,了性真心,空无空处,无处了真。此谓真空不空,空无所空,即是了见本心也。 庞居士云:十方同聚会,个个学无为。此是选佛场,心空及第归。 与夫空觉极圆,空所空灭,即是了见本性也。 华严经云:法性本空寂,无取亦无见。性空即是佛,不可得思量。 原夫性体本空,心体本定。无空无无空即名毕竟空,无定无无定即名其如定。虽修空,不以空为证,不作空想,即是真空也。虽得定,不以定为证,不作定想,即名真定也。空定衡极,通达无碍,一旦天机透露,慧性灵通,乍似莲花开,恍如睡梦觉,忽然现出天然境界,充满于上天下地而无尽藏也。此是心性常明,炯炯不昧,晃朗宇宙,照彻古今,变化无方,神妙莫测。虽具肉眼而开慧眼之光明,非易凡心便同佛心之知见,乃是见性见到彻处,修行修到密处。故得-性圆明六通顿足。 何谓六通?按玉阳大师曰:坐到静时,陡然心光发现,内则洞见肺腑,外则自见须眉,智神踊跃,日赋万言,说妙谈玄,无穷无极,此是心境通也。不出庐舍,预知未来事情。身处室中,又能隔墙见物。此是神境通也。正坐之间,刹时迷闷,混沌不分,少顷心窍豁然大开,地理山河,犹如掌上观纹,此是天眼通也。能闻十方之音如耳边音,能忆生前之事如眼前事,此是天耳通也。或昼或夜,入于大定,上是天堂,下见地狱,观透无数劫来宿命所更,此是宿信通也。神通变化,出如自如,洞鉴十方众生,知他心内隐微之事。他虽意念未起,了了先知,他虽意念未萌,了了先觉,此是他心通也。 子思曰:心之精神之谓圣。故心定而能慧,心寂而能感,心静而能知,心空而能灵,心诚而能明,心虚而能觉。 四祖道信曰:一切神通作用,皆是自心感现。 璎珞经曰:神名天心,通名慧性。天然之慧彻照无得,故名神通。神通具足,愈加默耀,韬光慧而不用,若露圭角,恐染邪魔。 古云: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正定之时,或闻种种善恶之声,或现种种违顺之境,总是魔障,不可着他。又须反观一身,四大皆是假,合如梦幻,全体非身。但在此心,魔自消灭。 古语云:见怪不怪怪自亡,见魔非魔魔自灭。或脑中有霹雳之声,或眼内有金星灿耀,或顶下红霞了绕,或眉间涌出圆光,此皆幻景,心莫受他,但行工夫,休证效验。 所以古仙云:项下有光犹是幻,云生足下未为仙。又于静中忽见楼台珠翠、女乐笙簧、异草奇花、触目如画,彼人不悟,将谓是到天宫,不知自身内院,认作真境,因循而不出。入此际须用虚空观而扩充之,则我天谷之神升入太虚,合而为一也。 其虚空观者,应观自心。心本不生,自性成就,本来空寂,光明遍照,犹如虚空莹彻,清净廓然,周遍圆明,皎洁成大月轮,量等虚空,浩然无际。复应观察自身,则心之虚空而通于身之虚空,身之虚空而通于天地之虚空,天地之虚空而通于太极之虚空,虚虚相通,共成一片,岂不与太虚混之而为一耶? 始而虚其心也,既而虚其身,又既而虚天地,虚而无虚,无虚而虚,虚也不知,无虚也不知,则我阳神冲虚出入而无障碍矣。然后方可与天地合德,太虚同体,而为混虚氏之人欤。 此处只言到太虚之阶梯,未曾造到太虚之实际。谓之炼神则可,谓之出神则未也。 欲要高奔帝境,当炼演谷神,常以灵和寂照,为心虚空不住,为观抱本还原归太极,由此进进不已,及其无上可上,玄之又玄,无象可象,不然而然,则一灵之妙有遍法界,而圆通贯云汉,以高跻与穹冥而俱合,此天谷元神炼到至极至妙之处也。 故章思廉曰:得太极全体,见本来面目,先天一点真,后天却是屋。 莹蟾子曰:炼阳神了出阳神,自色界超无色界。既然证成妙道,须要混俗和光。虽处凡尘,而不可流俗;虽居浊世,而莫测行藏。日唯销隐,匿积阴功,开诚心,施法乳,汲引后学,普度众生,上报佛恩,下资群品。 金刚经曰: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若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故世尊成道之旦,发普度众生之悲,乃曰:先度众生,然后作佛。 肇法师曰:性本无生,故亦无灭,此实千圣同然之真心。众生度尽,方入涅槃,此亦千圣同归之实际。 王方平曰:鸾鹤来时乘紫雾,玉皇有敕登仙路。九玄七祖尽升天,度了群生方自度。 噫!试观古佛高仙何等运心之普,如今人有一法一诀者,秘密珍藏,犹恐漏泄,较之古人,可不愧死。 予之无念也久矣,但未得自度,先要度人,一念存心,不能自释,今之此作,尽泄天机,唯末后一着,尚未发明。今再言之,道书曰:阴神能见人,阳神使人见。盖独修一物者,所出乃阴神也。阴神则有影无形,世所谓鬼仙是也。若双修性命者,所出乃阳神也。阳神则有影有形,世所谓天仙是也。故曰:道本无相,仙贵有形。然而出神太早,丹经之所深诃既得,其母当返其始。常留神于天谷,复归如婴儿,不识不知,唯深唯寂,阳光无漏,则愈扩愈大,弥远弥光,自然变化生神。生之再生,则生生而无尽;化之又化,则化化而无穷,又生孙百千万亿。 张紫阳曰:一载生个儿,个个会骑鹤。 陈泥丸曰:一载胎生一个儿,子又孙兮孙又枝。 白玉蟾曰:一体遍多犹朗月,而影分千水多身。 入一着明镜,而光寓万形。 仙家谓之分身,佛氏谓之化身。如世尊之不离菩提树下,而遍升天宫说法。又如善财之不出莎罗林,历二百十城而遍参诸友。 东华帝君曰:法身刚大通天地,真性圆明贯古今。若未顶门开具眼,休教散影与分形。 分形散影非不妙也,奈何还滞幻躯中,尚未超脱,欲千变万化,岂不反伤于本体耶?直到九载功完纯,亦不宜忽然跳出五行之外,返于无极之初。证实相妙之,更妙得真功全之,又全成金刚不坏之体,作万年不死之人。自觉觉他绍隆佛种三千功满,而白鹤来迎,八百行圆,而丹书宣诏飞升金阁,返佩帝乡。 即钟离翁云:九载功成人事尽,纵横天地不由亲。 萧紫虚云:功成须是出神经,内院繁华无累身。会取古仙超脱法,飘然跨鹤观三清。 诸仙奔壳,各有不同。有从宝塔出者,有从红楼出者,有看月而出者,有对镜而出者,有冲顶门而出者。 所以玄奥集云:塞断黄泉路,冲开紫府门。如何海蟾子,化鹤出泥丸。 中和集云:成就顶门开一窍,个中别是一乾坤。 盖顶门一窍岂易开哉。先发三昧火透之,不通。次聚太阳火冲之,略启。二火腾腾,攻击不已。刹时,红光满界,紫焰弥天,霹雳一声,顶门开也。 故吕纯阳曰:九年火候直经过,忽尔天门顶中破。真人出现大神通,从此天仙可相贺。 真人出现,乘云气,御飞龙,升玉京,游天阙,飘飘云际,翱翔太空。凤篆金书,朝赴九阳之殿;蟋桃玉液,位登万圣之筵。适意则鸾舆前引,登云则龙驾前迎。紫府鳌宫欲去,而顶中鹤舞,丹台琼苑拟游,而足下云生。劫火洞烧,我则优游于真如之境;桑田变海,我则逍遥于极乐之天。聚则成形,散则成气,隐显莫测,变化无穷。人水火而不溺不焚,步日月而无形无影。刀兵不能害,虎兕不能伤。阴阳不能变迁,五行不能陶铸。阎罗不能制其死,帝释不能宰其生。纵横自在,出入自由。信乎! 紫阳云:一粒灵丹吐入腹,始知我命不由天。 此大丈夫得意之秋,功成名遂之日也。人生到此,宁不快哉? 上阳子云:总皆凡世播英雄,做尽功名到底空。唯有金丹最灵妙,大罗天上显神通。 分类:道家 书名:性命圭旨 作者:佚名 |
- Details
- Category: 道家
《性命圭旨》61.端拱冥心图未到彼岸不能无法,既到彼岸又焉用法。顶中常放白毫光,痴人犹待问菩萨。元君端拱坐玄都,三叠胎仙舞入隅。变化纯阳天地合,长生因此妙工夫。 遗照于外,宅神于内。冥心至趣,而与吉会。无心于事,无事于心。超出万幻,确然一灵。 分类:道家 书名:性命圭旨 作者:佚名 |
- Details
- Category: 道家
《性命圭旨》63.化身五五图"化身五五"指阳神超脱,形神俱妙,分化无穷的境界。若双修性命者,所出乃阳神也。阳神则有影有形,世所谓天仙是也。故曰道本无相,仙贵有形。然而出神太早,丹经之所深诃。既得其母,当返其胎,常留神于天谷,复归如婴儿,不识不知,唯深唯寂。阳光无漏,则愈扩愈大,弥远弥光,自然变化生神,生之再生,则生之而无尽,化之又化,则化之而无穷;子又生孙,百千万亿。张紫阳曰:"一载生个儿,个个会骑鹤"。陈泥丸日:"一载胎生一个儿,子又孙兮孙又枝。"白玉蟾曰:"一体遍多,犹朗月而影分千水;多身入一,若明镜而光寓万形。"仙家谓之分身,佛氏谓之化身。这种境界在柳华阳《慧命经》"化身"说中被描述为形神皆化于虚无,分念成形,出有人无的境界。 分类:道家 书名:性命圭旨 作者:佚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