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煜 周晓英
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商品生产,商品交换,商品经济的问题,是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中的一个最基本的理论问题。自从社会主义制度在世界上出现以后,各国共产党人都在探讨这个最基本的理论问题。对这个问题的正确认识和解决,不仅关系到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发展,而且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成功。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以后,中国共产党人对这个问题也作了艰辛的探索,其中包括党的第一代领导人毛泽东。虽然毛泽东在探索过程中既有正确的方面,也有失误的方面,但无论哪一方面,都对我们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新的探索具有开拓性的启示。
(一)
毛泽东对社会主义条件下商品经济的探索,是他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的组成部分,他关于社会主义商品生产思想的发展轨迹分四个阶段:
一、1956年《论十大关系》到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前后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有步骤地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在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党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开创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并取得了很大成功。但是,在改造的目标模式上,由于缺乏经验,由于把商品经济与资本主义视为一体,我们逐渐形成了一种与苏联模式基本类同的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这种体制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既显示出了它可以集中国家的财力、物力、人力办大事的优越性,又逐步暴露出了它过度集中的弊病。1956年4月,毛泽东以苏联经验为戒鉴,并总结了我国的经验,在《论十大关系》一文中,初始提出了一些商品生产的思想。他在谈到国家与农民的关系问题时指出:“苏联的办法把农民挖得很苦。他们采取所谓义务交售制等项办法”。我们对农民的政策不是苏联的那种政策。“工农业品的交换,我们是采取缩小剪刀差,等价交换或者近乎于等价交换的政策。”①这里,毛泽东就提出了不能剥夺农民,必须按照等价交换原则进行工农产品交换的思想。这表明毛泽东当时已经意识到工农之间的经济联系还要通过商品交换。
接着,在9月召开的党的八大上,陈云提出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应是“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思想,这个思想为毛泽东和大会所接受,其基本点被写进了大会的决议。按照这一方针,中共八大以后我们党初步调整了经济关系,使自由市场明显活跃,个体工商户明显增加,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地下工厂”、“地下商店”。对此,毛泽东在1956年12月同工商联和中央统战部的负责人多次谈话,指出:“现在我国的自由市场,基本性质仍是资本主义的,虽然已经没有资本家。它与国家市场成双成对。上海地下工厂同合营企业也是对立物。因为社会有需要,就发展起来。要使它成为地上,合法化,可以雇工”②。并指出,现在合作工厂做衣服质量差,最好开私营工厂,同地上的作对。只要有原料,有销路,这样的工厂还可以增加。“可以消灭了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③。他把这称作“新经济政策”。可见,他已意
识到,过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存在着某些弊端,通过发展一定的私营经济,自由市场,既可以使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有个对立面,保留一定的竞争机制,又可以满足社会的需要。同时,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占统治地位之后,自由市场,私营经济的地位和作用已与资本主义私有制占统治地位时有很大不同,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社会主义可以消灭了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这里就显露出毛泽东的搞一点私营经济,自由市场,即搞一点商品生产,商品交换对搞活社会主义经济有利的可贵思想,使毛泽东对商品生产思想的探索有了一个好的起点。
二、1958年冬到庐山会议前期
这是毛泽东和党中央针对“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出现的浮夸风,“共产风”等“左”倾错误,初步纠“左”的时期。也是毛泽东通过纠“左”,其商品生产思想获得充分发展的时期。1958年的“大跃进”不仅导致经济建设上的急于求成,违背了客观经济规律,而且推动着生产关系方面急于向更高级的形式过渡,使人民公社化运动一哄而起,出现了混淆两种所有制界限,否定商品、货币,主张取消商品生产,直接过渡到产品经济的错误倾向。毛泽东及时察觉到这些错误,头脑开始冷静下来。在纠正失误的过程中,他号召各级干部联系中国经济建设的实际,认真学习斯大林的《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等马克思主义理论著作,并身体力行。这使他能够在思想上摆脱一些空想色彩,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落在中国国情这个现实基础之上,提出了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生产、遵守价值规律的许多闪光的思想。在当时,这些闪光的思想,集中地代表了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思想探索的最高水平。
第一,社会主义必须利用还有积极意义的商品生产、商品交换,为发展生产服务。
针对党内有些人企图过早地取消商品生产、商品交换的错误观点,毛泽东在1958年11月的郑州会议上明确指出:“在社会主义时期,废除商品是违背经济规律的,我们不能抛开一切必须使用的还有积极意义的诸如商品、价值规律等经济范畴来为社会主义服务,中国是商品经济很不发达的一个国家,商品生产不是消亡的问题,而是要大大发展”④。
对于为什么还要利用商品生产,毛泽东首先特别强调了这是巩固工农联盟的需要。他接受了斯大林的思想,认为“只要两种所有制没有变成单一的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商品生产就还不可能废除,商品交换也还不可能废除”⑤。因为,这是两种所有制条件下,农民可以接受的,与工人进行经济联系的唯一形式。在社会主义现阶段,两种所有制的关系,主要反映的就是城乡之间、工农之间的关系。毛泽东无论是从事革命,还是从事建设,都是从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农民人口占80%以上这个实际出发。因此,他曾反复说过,“中国革命的问题,始终是农民同盟军的问题”⑥。他批评那些号称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家“不懂得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利用商品生产的重要性,不懂得社会主义的现阶段,价值、价格和货币在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中的积极作用。这些表明,他们根本不认识无产阶级对五亿农民应该采取什么态度”⑦。他指出。我们在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前,利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来团结几亿农民,现在,我们还要利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来团结五亿农民。“想废除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实行物资调拨。这样做,就是剥夺农民”⑧。对农民“只能贸易,不能剥夺”⑨。因此,我们必须经过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去引导农民大大发展社会生产,正是基于这种认识,毛泽东强调“只要还存在两种所有制,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就极其必要,极其有用”⑩。我们应当充分利用这个有利工具。
其次,毛泽东从实践中已经看到了发展商品生产、商品交换对于满足人民生产和生活需要,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积极作用,是农民走向富裕的一条道路。他指出,公社应该多搞商品生产,“要尽可能多地生产能够交换的东西,向全省、全国、全世界交换”(11)。这样,既可以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需要,又可以换回等价物资,满足公社生产上和社员生活上日益增长的需要。他强调,不发展商品生产、商品交换,生活不可能富裕,他说,“京、津、沪郊区农村所以比较富裕,是因为这些地方商品生产比较发展,商品交换比较发达”(12)。中国原来是商品生产很不发达的国家,比印度、巴西还落后。“很需要有一个发展商品生产的阶段,否则,公社货币收入很少,很难有钱分给社员。”(13)通过发展商品生产,全国农民才可以逐步富裕起来。因此毛泽东强调,在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必须大大发展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应当利用这些形式来促进生产的发展,这是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所必需的。虽然毛泽东对社会主义条件下商品生产作用的认识还带有很大的局限性,但他从中国国情出发,对商品生产在巩固工农联盟中的作用和促进社会生产发展的作用的分析却是正确的,对当时澄清思想混乱,纠正“左”的错误起了重要作用。
第二,社会主义商品生产与资本主义商品生产有本质区别。
毛泽东针对有的人一提商品生产就认为这是资本主义的东西的思想,指出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和资本主义商品生产有本质区别。他赞成斯大林的观点,认为决不能把商品生产看作是某种不依赖周围经济条件而独立存在的东西,要看它与什么经济相联系。商品生产和资本主义相联系,是资本主义商品生产,和社会主义相联系,是社会主义商品生产。他指出:“我国现在的情况是,已经把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所有制变成了全民所有制,已经把资本家从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中排挤出去,现在在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领域中占统治地位的是国家和人民公社,这同资本主义的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是有本质区别的”(14)。他还认为,社会主义的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是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地进行的,而不是在资本主义私有制基础上无政府状态地进行的。这就从所有制和有计划性两个方面阐明了两者的本质区别。因此,他很明确地指出,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不会引导到资本主义,因为已经没有了资本主义的经济基础,它可以乖乖地为社会主义服务。同时,毛泽东也看到商品生产也会有消极作用,对此要限制,否定。
第三,商品生产的命运,归根结底取决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斯大林认为,商品生产存在的原因是由于存在两种不同的所有制,毛泽东同意这一观点,但认为,这个阐述是不全面的。他指出:“两种所有制存在,是商品生产的主要前提,但商品生产的命运,最终和社会生产力的水平有密切关系。因此,即使是过渡到了单一的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如果产品还不很丰富,某些范围的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仍然有可能存在”(15)。这样,他就突破了斯大林的观点,指出了商品生产存在与否是由社会生产力的水平最终决定。当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还较低,产品还不丰富的时候,商品生产就有存在的必然性。这就从更深的层次上揭示了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存在的原因。因此毛泽东强调指出,继续发展商品生产和继续保持按劳分配的原则,对于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是两个重大的原则问题,必须在全党统一认识。
对于社会主义条件下商品的范围,毛泽东也突破了斯大林的观点,提出,商品不仅限于个人消费品,有些生产资料也属于商品。他举例说,卖给公社的拖拉机等农业生产资料,以及为了公社办工业,卖给公社的一部分工业生产资料都是商品。可见,毛泽东根据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把对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某些认识向前推进了一步。
第四,价值规律仍然是客观存在的经济规律。
毛泽东在肯定社会主义社会还存在商品生产、商品交换的同时,也肯定作为商品生产基本经济规律的价值规律仍然存在,并且是不能违反的客观经济规律。他在批评“共产风”时尖锐地指出,价值法则,等价交换,这是个客观规律,客观法则,违反它,要整得头破血流。他还提出,价值法则“是一个伟大的学校,只有利用它才有可能教会我们的几千万干部和几万万人民,才有可能建设我们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否则一切都不可能”(16)。这是毛泽东总结“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的经验教训得出的正确结论。关于价值规律的作用问题,他基本赞成斯大林的观点,认为,在社会主义国家,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范围受到了严格的限制,它对生产不起调节作用,即不起决定作用,起决定作用的是计划。但“所有的经济单位(包括国营企业和集体企业),都要利用价值规律,作为经济核算的工具,以便不断地改善经营管理工作,合理地进行生产和扩大再生产”(17)。毛泽东把价值规律的作用主要看作是在流通领域中起作用的认识显然带有局限性,但是他提出价值规律是一个大学校;是客观存在的经济法则;要利用价值规律进行经济核算,改善经营管理的思想对于我们总结经验教训,注重利用客观规律,以纠正“左”的错误,意义是重大的。
从以上可以看出,在这一时期毛泽东形成了关于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一系列思想,其中许多思想虽然是从斯大林那里引发的,但他结合中国实际,继承和发展了这些思想,使他关于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思想前进了一大步。
三、庐山会议以后到1962年七千人大会
由于经过庐山会议后期的错误地批判彭德怀及紧接着的反右倾运动,毛泽东的注意力又开始转向阶级斗争,“左”的指导思想也有所抬头。因此,在1959年底到1960年初他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其思想出现了微妙的变化。这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
首先,他对按劳分配表现出了消极态度,对否定商品经济的供给制仍然留恋。他说,彻底运用按劳分配的经济规律,“‘彻底’两字,带来个人主义危险”(18)。他认为,我们党连续打了二十多年的仗,长期实行供给制,大体是过着平均主义的生活,大家工作都很努力,打仗很勇敢,这完全不是靠物质刺激。“这些历史经验,对于我们解决社会主义建设的问题,有着很大的意义”(19)。
其次,毛泽东在提出要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大大发展商品生产之后仅隔一年多时间,就把注意力从强调商品生产、价值规律的积极作用方面转到强调按劳分配、商品生产、价值规律总有一天要完结自己的命运方面。
他说,“难道我们能让这两种所有制‘彻底巩固’下去吗?在社会主义社会里面的按劳分配、商品生产、价值规律这些经济范畴,难道是永生不灭吗?难道它们只有生长、发展而没有变化、死亡吗?”(20)
毛泽东思想上的这种变化就为后来进一步否定商品生产打下了伏笔,但由于当时面临国内严峻的经济形势,从总的方面来说,他还是肯定商品生产、价值规律的。他说:“社会主义社会里面的按劳分配、商品生产、价值规律等等,现在是适合于生产力发展的要求的”(21)。1962年七千人大会期间,他在修改党的工作报告时,特意增加了这样一段话“按劳分配和等价交换这两个原则,是在建设社会主义阶段决不能不严格地遵守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两个基本原则”。这是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理论总结。
四、中共八届十中全会到“文化大革命”
毛泽东对“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的失误下决心予以纠正,但他并没有从根本指导思想和发展战略上认识“左”倾错误,他始终认为“三面红旗”是正确的,丝毫不能动摇。而随着纠“左”进程的逐步发展,势必触及到对根本指导思想的重新估计。这样,他就对纠“左”中党内的一些不同认识和经济调整中的一些措施愈来愈不满意,甚至认为这是阶级斗争的表现。七千人大会之后,他的注意力日益从经济工作转向阶级斗争,到中共八届十中全会,其阶级斗争扩大化错误理论进一步系统化。但在这个期间,毛泽东毕竟没有让经济工作受到过多干扰。他采纳了刘少奇的意见,提出不要因为强调阶级斗争而放松经济工作,要把工作放在第一位。因此,使经济调整工作基本上能按原计划继续进行,到1965年胜利完成。但由于“左”的指导思想的发展,逐步达到了支配全局的程度,终于导致了“文化大革命”。“文化大革命”是以“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为指导的、向所谓“党内走资派”夺权的一场“革命”,当然也要向经济领域中的所谓“资本主义自发倾向”,“资本主义尾巴”开战。因此,这一时期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商品生产持限制、否定的态度。这表现在下述两个方面:
首先,他提出了一个没有商品生产的自给自足的社会主义发展的组织形式。他在1966年5月7日给林彪的一封批示信中,要求全国各行各业都要办成亦工亦农、亦文亦武、又批判资产阶级的社会组织,在这种社会组织中当然就不需要商品生产、商品交换,而是在经济上自给自足或半自给自足了。这个被称为“五七指示”的构想实际上是他1958年关于人民公社的一些构想的继续发展。这个构想显然是要在社会主义社会取消商品生产、商品交换。
其次,他把社会主义的商品生产、商品交换看作是旧社会的残余,是产生资本主义的土壤和条件。1974年他在关于理论问题的指示中就说,社会主义的商品制度、货币交换、按劳分配和旧社会没有多少差别,必须在无产阶级专政下加以限制,否则,林彪一类如上台,搞资本主义制度很容易。这样,他就把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商品生产、货币交换、按劳分配看成是资本主义性质的或者是容易产生资本主义性质的东西。这是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认识的一个倒退。
(二)
毛泽东在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关于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要发展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思想是正确的。在实践上,对克服“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所出现的“共产风”等严重剥夺农民的“左”的错误,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毛泽东探索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过程中,他根据当时中国的实际情况,不满足于苏联的经验,进行了理论思考,确实提出了一些难能可贵的但又有待充分发展的符合中国情况的理论观点。这些有待充分发展,尚不成熟、尚不彻底或有所失误的理论观点,主要有以下一些:
1.对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存在的原因、条件和范围的认识,尚不彻底,有待发展。毛泽东和斯大林一样,认为社会主义制度下之所以存在商品生产的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社会主义存在着全民和集体两种所有制。他们认为这两种所有制之间的经济联系,还必须利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形式,因为只有这种形式,才会被农民所接受;才能巩固工农联盟;才能使集体所有制的形式过渡到单一的全民所有制;发展生产,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这一思想无疑是正确的,但又是很不够的。这是因为在商品生产和交换的范围上,仍然局限在全民所有制与集体所有制、集体所有制内部之间的生产和交换上。作为社会主义经济的主体,即全民所有制内部不存在商品交换,只能根据国家的计划来组织生产和交换。因此,他认为社会主义经济的本质仍然是计划经济,而不是商品经济。社会主义经济是不是商品经济,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史上有过一个从否定到部分肯定再到肯定的认识发展过程。马克思、恩格斯预测社会主义是没有商品和商品生产的社会。列宁解决了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仍然需要保留商品生产的问题。1952年斯大林著《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一书,又在理论上前进了一大步,部分肯定了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历史必然性。这是斯大林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一大贡献。但斯大林的理论仍然是不彻底的,他不承认全民所有制内部的商品关系,不承认生产资料也是商品,不承认价值规律在生产领域中也起调节作用。毛泽东和斯大林相比,根据中国的具体情况,在某些个别问题上有所前进,但在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存在的原因、条件和范围这个问题上,仍然停留在斯大林的认识上。
承认不承认全民所有制内部的经济关系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关系,是承认不承认社会主义经济是不是商品经济的关键。毛泽东和斯大林主要是从所有制关系来分析商品生产存在的原因和条件的。这是很不够的。商品生产存在的原因和条件固然和所有制关系有关,但社会主义经济离不开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社会主义时期还必须承认人们在物质利益上的差别。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是不同的。社会主义时期由于生产力还没有极大的发展,物质财富还没极大丰富,人们的思想觉悟还没有极大的提高,社会主义时期劳动的性质还是一种谋生的手段,没有成为人的第一需要。社会主义实行了生产资料的公有制,人们在根本利益上是一致的,但仍存在物质利益上的差别。不承认人们物质利益上的差别,不承认物质利益上的你我界线,办得好的企业不因此多得,办得差的企业不因此少得,这正是传统社会主义缺乏活力的根本原因。承认全民所有制企业之间的先进与落后,承认全民所有制企业内部职工物质利益上的差别,承认他们之间的生产与交换仍然需要等价交换,这是全民所有制内部存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根本原因。1984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根据新的实践经验,得出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科学结论,突破了把计划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发展,也是对毛泽东社会主义商品生产思想更高层次上的开拓和创造。
2.对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在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还不成熟。毛泽东认识到在社会主义时期,废除商品生产是违背经济规律的,必须利用商品生产为社会主义服务;对发展商品生产与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关系也有所认识,但认识还不深,他还没有认识到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不可逾越的阶段,是实现经济现代化的必要条件,是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在漫长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里,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在自然经济中,社会生产缺少分工和交换,劳动者的生产是为了满足剥削阶段的消费和自身的需要。与商品经济相比,自然经济是落后的经济形式,它墨守陈规,固步自封,排斥技术进步和劳动在社会范围内的按比例地分配,排斥各个部门的交换和流通,生产力的发展是非常缓慢的。而商品经济则要求生产在科学技术基础上不断增长,要求各经济单位密切配合,通过交换和流通,完成生产任务;要求通过经济核算,提高效益,以最小的劳动付出获取最大的收益,成为发展生产力的强大动力。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十月革命成功以后的社会主义实践,已经充分证明,离开了社会化大生产,离开了商品经济的发展,社会主义是建设不起来的。从本文前一部分中,我们可以看到,毛泽东对发展商品生产与发展生产力的正比例关系是有所认识的。但在认识的深度方面,由于受传统社会主义观点的束缚,是很有限的。例如,他在读《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一书,谈到发展商品生产的目的时说:“我们发展商品生产,不是为了利润,而是为了满足社会需要,为了五亿农民,为了巩固工农联盟,为了引导五亿农民从集体所有制过渡到全民所有制”(22)。其着眼点,仍停留在处理好工农关系,使集体所有制过渡到全民所有制上,并没有把大力发展生产力,实现生产的社会化和现代化作为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目的。
在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动力问题上,毛泽东还片面强调生产关系,特别是所有制关系的变革,对于发展生产力的反作用。在毛泽东对社会主义的看法中,非常重视生产关系,特别重视所有制标准,在多次讲话中,他认为,“社会主义,它作为社会制度,就是生产关系。我们建立了一种关系,跟过去的关系不同..过去是资本家和工人的那么一种关系,地主和农民的那么一种关系;现在,我们建立成为一种社会主义的关系,用这样一种相互关系去进行生产”(23)。毛泽东在1958年11月21日的武昌会议上说:“建成社会主义的一个主要标准,是全国的全民所有制..我们建成社会主义,是所有制合为一个标准,都是全民所有制。我们以完成全民所有制为第一标准”
(24)。“建成社会主义的集中表现是实现社会主义的全面的全民所有制”(25)。从这些思想观点出发,毛泽东非常关心从集体所有制向全民所有制的过渡,他认为人民公社制度,就是这样一种向全民所有制、将来向共产主义过渡的一种好形式。他批评苏联、斯大林没有找到这样一个好的形式。毛泽东认为中国有了人民公社,就能够加快社会主义建设的速度,他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说:“人民公社将来从基本队所有,经过基本社所有,转变为全民所有以后..会大大促进生产力发展”(26)。他不完全同意教科书说的两种公有制是富强的根源的观点,认为“在实现了单一的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以后,这种源泉还会更加强大..到了共产主义所有制实现以后,那就更加强大得多了”(27)。毛泽东在谈到斯大林关于建成社会主义的三个先决条件时,认为基本不坏,缺点是没有讲政治条件,没有政治挂帅,没有定期的整风运动,没有逐步废除资产阶级法权的斗争。在这些讲话中,毛泽东过分强调了生产关系、所有制关系的变革和政治工作对发展生产力的反作用。认为,只要所有制公有化程度越高,就越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是毛泽东对社会主义认识的一个理论误区,也是妨碍他认识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在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原因所在。
3.对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性质的认识,仍不坚定,有摇摆。由于毛泽东没有从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的区别上来认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历史必然性;没有从根本上确立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地位,搞清楚社会主义和商品经济的关系,因而他不可能在理论和实践上彻底坚持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思想和政策。当客观经济形势严峻的时候,毛泽东主张发展商品生产,按价值规律办事。在这种时候,他往往认为商品生产和社会主义相联系,是社会主义的商品生产,是没有资本家参与的商品生产,搞社会主义商品生产不要怕,不会引导到资本主义,商品生产可以乖乖地为社会主义服务。但当经济形势有所好转的时候,毛泽东往往忽视商品生产,过多地强调商品生产的消极作用。在这种时候,他往往把商品生产看作是产生资本主义、产生新生资产阶级分子的土壤;看作是复辟资本主义,搞修正主义的经济基础。这种又相区别又相混淆,自相矛盾的状况,正说明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商品生产性质的认识的不彻底性,在实践中,使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经常出现反反复复,进进退退的情况。4.否定价值规律对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调节作用。毛泽东强调价值法则是一个伟大的学校,强调只有自觉地利用它,才能教育干部和群众,才有可能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这一点是十分可贵的。但同时他又认为,价值规律在社会主义社会中不能起生产调节者的作用,起作用的是根据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的要求而制定的国民经济计划,计划第一、价格第二。价值规律是计划的工具,但不是计划工作的主要依据。价值规律是商品生产的规律,是不以人们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规律是不受限制的,要限制也限制不了。例如农产品
的价格长期偏低,是违反价值规律的,影响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不管时间多长,最后还是要解决的。只要有商品生产的存在,价值规律就必然起调节作用。这种调节作用指价值规律要求社会劳动在不同部门的分配,要按一定的比例分配,通过投资效果,通过价格来调节生产。毛泽东否定价值规律对生产的调节作用,只承认在流通领域中起作用。他认为利用价值规律的目的,在于作为经济核算的工具,以便改善经营管理,合理地进行生产和扩大再生产。与部分肯定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相对应,毛泽东只是部分地肯定价值规律的作用。
5.怀疑按劳分配原则,否定物质利益原则,欣赏供给制,是毛泽东社会主义商品生产思想中的一个重大失误。承认生产者应当有自己的物质利益,使生产者从物质利益上关心生产,提高生产的数量和质量,调动他们的生产积极性,这是我们发展社会主义生产的强大经济原动力。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动力问题,除了上面提到的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发展的反作用以外,毛泽东没有正面地系统地论述过这个问题,只是在讲提高劳动生产率,讲开展社会主义劳动竞赛,讲国家、集体、个人三者的关系时,顺带地提一下,但他强调的侧面是政治、是精神、是国家和集体的利益。很多场合、很多时候他却把物质利益原则当作资本主义和修正主义加以批判。毛泽东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严厉地批评了教科书说的“在社会主义阶段,使工作者从个人的物质利益上关心劳动结果是刺激生产发展的决定因素之一”,毛泽东认为决定性动力不对,“物质利益是个重要原则,但总不是唯一的原则,总还有另外的原则”(28)。他认为讲物质利益这种倾向,“是资本主义时期无产阶级队伍中的经济主义,工团主义在社会主义时期的表现”(29)。“强调物质刺激,一定会走向自己的反面”(30)。毛泽东认为在经济工作中要强调政治挂帅,精神鼓励,要“尚贤”,要经过批评,提高觉悟。毛泽东在批判物质刺激的同时,对按劳分配的政策,有时也提出责难,他认为彻底实行按劳分配,会带来个人主义的危险,不适当地将物质利益原则视为个人主义。他还留恋根据地时候的供给制,说实行供给制,人还“健康”些。进城以后实行工资制,是一个倒退,是向资产阶级让步。供给制具有共产主义性质,供给制生活是马克思主义的作风。他很希望在社会主义社会实现战争年代那样的人与人的平等关系。
6.对恩格斯“一旦社会占有了生产资料,商品生产就将被消除”的公式的教条式理解,是毛泽东社会主义商品生产思想不能彻底的最大的理论障碍。在读斯大林《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一书时,毛泽东肯定斯大林对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提出的“一旦社会占有了生产资料,商品生产就将被消除,而产品对生产者的统治也将随之消除”的解释,认为斯大林对恩格斯的公式“一旦社会占有了生产资料”不是指占有部分生产资料,而是占有“一切生产资料”,占有“全部生产资料”包括把农业中的生产资料都转归全民所有的分析是正确的。毛泽东对恩格斯这一公式的深信不疑,是毛泽东社会主义商品生产思想不能彻底的根本原因。(三)
毛泽东在60年代初,特别是在七千人大会上,非常强调我们搞社会主义没有经验,包括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在内,还有一个很大的盲目性,还有一个很大的未被认识的必然王国,我们还没能深刻地认识它。他经常用江西人的话:“蒸酒煮豆腐,不敢称师傅”来形容我们搞社会主义缺乏经验。毛泽东的这一思想是十分正确的。他关于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思想是毛泽东在艰辛探索过程中的一个认识阶段。既然是探索,就会有可能产生两种发展趋向,一个是正确的或比较正确的发展趋向;另一个是不太正确的或错误的发展趋向。正像《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一书中所说,“正确的发展趋向和错误的发展趋向并不是截然分开的,许多时候都是相互渗透和交织的,不但共存于全党的共同探索的过程中,而且往往共存于同一个人的认识发展过程中”(31)。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认识,正是这样一种相互交织的情况,表现出来的那种正确的错误的两种发展趋向的反反复复,进进退退,正是探索过程的一个特征。在认识问题上不能苛求毛泽东。不能要求毛泽东做因缺乏实践经验或历史条件限制而不可能做到的事情。认识的发展总是要有一个过程,我们分析这个过程,只是为了更好地了解党和领袖在对待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这一重大理论问题的认识发展中的一个阶段;为了客观他说明毛泽东提出来的一些正确的理论观点,由于没有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由于它本身的不成熟、不彻底,终于没有力量阻挡得住错误趋向的进一步的发展,导致“文化大革命”这样一种错误性质完全不同的探索的历史原因。
毛泽东和其他伟大人物一样,他们的理论观点不可能不受到时代的局限。马克思、恩格斯生活的年代,社会主义制度还没有诞生,他们对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问题的看法,只是一种预测,预测就不可能不带有某些理想主义的因素,列宁和斯大林也只能够解决他们面临的问题。毛泽东在探索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年代,正是以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为标志的东风压倒西风的年代,是社会主义为世界人民所想往的年代。在这样的时代条件下,不能不影响毛泽东理论思考的角度和重点,影响他对真理的追求和认识。他不可能完全破除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式的理解和一些附加在马克思主义下的错误观点;也不能完全清除某些空想社会主义,包括他年轻时受到的“新村”思想和农民起义中的原始共产主义的思想。
建国以后,毛泽东谦虚谨慎,卓有成效地领导全党和全国人民,迅速恢复了受到战争破坏的国民经济,接着又成功地在中国大地上完成了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毛泽东对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作了艰辛的探索,从1956年4月讲《论十大关系》到1966年6月发动“文化大革命”,这是毛泽东积极探索的十年。在这十年中,毛泽东作为党的领袖亲自领导了各方面的社会主义建设工作,思想非常活跃,非常注意倾听实践的呼声。这一时期虽然产生了大跃进那样严重的失误,但在社会主义建设问题上有许多理论建树。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起到很好的作用,也为后人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珍贵的精神财富。在毛泽东的一生中,有过“大跃进”和发动“文化大革命”两次严重的失误,但与他对中国革命和建设所作出的贡献相比,终究是一个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所犯的错误。不能把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关于社会主义制度下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思想,不加分析地完全地和空想社会主义、农业社会主义混同起来。要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现代化伟大的社会主义强国是毛泽东毕生为之奋斗的事业。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
注释
①《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第727、728页。②③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上册,第433页,第434页。④转引自中共中央党校《理论动态》第915期,1990年9月10日。⑤⑥⑦⑧⑨⑩(11)(12)(13)(14)(15)(17)(22)《中共党史教学参考资料》(22),第517页,第567页,第565页,第566页,第567页,第571页,第565页,第565页,第569页,第568页,第572页,第572页,第569页。(16)《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8册,第172页。(18)(19)(20)(21)(26)(27)(28)(29)(30)《中共党史教学参考资料》(23)第277页,第278页,第280页,第280页,第280页,第280页,第276页,第275页,第275页。(23)(24)(25)《毛泽东经济年谱》,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年3月,第397页,第463页,第433页。(31)《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第41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