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们为什么编写这本书
1为一般读者认识毛泽东、了解毛泽东提供一个新的角度。近年来,出现不少有关毛泽东生平轶事和著作研究的读物。对其阅读古今中外著作的情况,也有一些回忆和叙述,但多数缺少注解分析;或单一研究某木书对毛泽东的影响,难给人以整体的印象。木书将弥补这一缺陷,力求为人们展示一个“书斋里的毛泽东”形象。
2扩展和深化毛泽东研究领域。毛泽东的理论和实践的形成及其发展基础,首先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也包括对古今中外各种书刊典籍内容的吸收、扬弃和发挥,后一个方面始终是毛泽东研究中的薄弱环节。本书将尽量全面地使读者体会到毛泽东的理论渊源。
3使人们从毛泽东读书的角度了解他的个性情趣,特别是他联系实际而不为书所拘的读书方法。这些,都生动地反映在毛泽东对一些书籍和文章的批注和大量谈话当中,这就需要广泛地汇集、严肃地选取、客观地解析。
(二)、编写原则
1.范围要全。时间跨度,从毛泽东8岁发蒙读《三字经》、《增广贤文》、《幼学琼林》,到他83岁逝世前半月读《容斋随笔》;据此分门别类,包括政治、军事、经济、哲学、历史、文学诸篇,早期单列一篇。
1以准确性、文献性为材料的选择原则,使之有永久的保留价值。
2叙述方式和语方表达,朴实、生动,力求可读性。
(三)、编写体例
每个条目包括3个部分:
1原文(某书或某文中的某段)摘引,即毛泽东所批注或评论的原书(文)中的段落。上下引文尽量全面,避免断章取义。如果毛泽东是就全书的基本情况或该书叙述的某个观点、某件事情发表评论,则放在“解析”部分客观介绍,概括毛泽东评论对象的内容。
2毛泽东读书的笔记和谈话。其中不仅包括毛泽东的读书批注,而且摘引毛泽东著述、谈话中有关读书的心得体会。所引都保持原貌,能查明时间的,均注明;有的批语无法断定时间,则注明毛泽东读某某书的批语。这部分文字,主要摘引自公开出版和发表的毛泽东著作(言论),也有的是摘引自当事人的回忆和有关论著中所披露的文献材料,对这两方面的材料,均注明出处,以备读者查考。
3注解分析。包括:①原书(文)基本情况。作者及出版或发表时间;全书(文)的基本倾向及其影响;毛泽东阅读的版木,如果是文章,则说明原文发表的时间及刊物。一本(篇)书(文)可能设若干条,这个内容则只在第一条内出现。②毛泽东阅读的现实社会背景及其阅读过程或谈话背景。有的书是早年读过,而晚年也读,将过程说清。③分析毛泽东读评的基本观点。毛泽东在阅读或评论同一部书时,常常有好些相近或相似的批注和谈话,另设条目则重复,这种情况一律将原文和批注、谈话揉进这一段叙述分析,并在行文中顺带出毛泽东是在什么场合、什么时间、什么书上发表这些批注、谈话的,以充实毛泽东的观点及其发展情形。分析则指明毛泽东观点的特色。④如果这些观点在毛泽东的实践中有所反映,或在毛泽东的思想发展中有突出意义,也作必要的说明。前后观点若有变化也有所交待。从总休上看,有的条目侧重于理论分析,有的条目侧重于毛泽东读书情况的交待。
4.条目设置。除早期篇按毛泽东阅读和评论的时间顺序外,其他诸篇均按原书(文)的形成时间。国外著作一般效在后面。
(四)、参阅书刊
为广泛收集素材,编写者分工查阅了大量出版物,吸收了近几年的研究成果,并对一些材料做了认真的考证核对。参考的主要出版物有:
1.毛泽东本人的著作
《毛泽东选集》第1―4卷(第2版)、《毛泽东文集》第1―2卷、《毛泽东早期文搞》、《毛泽东农村调查文集》、《毛泽东著作选读》(上、下)、《毛泽东哲学批注集》、《毛泽东读文史古籍批语集》、《毛泽东军事文集》、《毛泽东诗词选》、《毛泽东论文艺》(增订本)、《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毛泽东书信选集》、《毛泽东外交文选》、《老一辈革命家家书选》(中央文献研究室编)等。
2.有关研究和回忆的著述
书籍有:《毛泽东年谱(1893―1949)》(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西行漫记》(斯诺》、《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薄一波)、《毛泽东的读书生活》(龚育之、逢先知、石仲泉)、《毛泽东读史》(张胎玖)、《毛泽东和诗》(张贻玖)、《毛泽东早年读书生活》(李锐)、《庐山会议实录》《李锐)、《毛泽东和他的秘书田家英》(逢先知等著)、《毛泽东谈文说艺实录》(刘汉民编)、《办(光明日报)十年自述》(穆欣)、《缅怀毛泽东》上、下(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研究组编)、《毛泽东读古书实录》(黄丽镛编著)、《毛泽东交往录》(于俊道、李捷编)、《毛泽东与中国史学》(王子今)、《中国共产党执政四十年》(马齐彬、陈文斌等)、《忆毛主席》(吴冷西)、《毛泽东在上海》(上海党史研究室编)、《我眼中的毛泽东》(郭思敏编)等。刊物有:《文献和研究》、《党的文献》(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合办)、《中共党史研究》(中央党史研究室主办)等。
此外,还有许多散见于各种出版物的单篇文章,以及一些当事人的回忆著述。
以上出版物是本书中“毛泽东读书的笔记和谈话”材料的来源。个别条目还引述了《毛泽东的读书生活》(龚育之、逢先知、石仲泉)、《毛泽东早年读书生活》(李锐)等书中的一些论述。
五、编写人员
木书由下列从事毛泽东研究的同志参加编写,具体分工如下:
策划:陈晋、李师东
主编:陈晋早期编:陈晋、樊静(以编写字数多少为序,下同)政治篇:陈晋、张爱茹、张鸣军事篇:樊静、张贻玖、陈晋经济篇:孙纲、毛立言、陈晋、宋玉洛哲学篇:陈晋、黄宪起、张晓玲、杜志明、高路历史篇:陈晋、樊静、张贻玖、王汉田文学篇:陈晋、张贻玖稿成后,由陈晋、李师东统稿,张呜部分统稿,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转
送中共中央有关部门审稿。参加审稿的研究毛泽东的专家有汪裕尧、冯慧、吴玉裕、刘宝玉、鲁振祥、张素华等6位同志,他们非常认真负责,提出许多重要的修改意见,在此表示特别的谢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