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奥尔科夫斯基于1857年生于俄国列山省伊柴夫斯克村一个守林人的家里。他在九岁的时候,不幸患了猩红热,两只耳朵完全变聋了。耳聋和家境贫困使他没法进学校读书。这个孤苦的孩子于是只得靠自学来求得学问。
由于自己的刻苦钻研,齐奥尔科夫斯基20岁便开始当数学教师挤时间自学天文学、化学,特别是航空科学。他从小就爱幻想。当他只有八岁的时候,他从母亲那里得到了一个氢气球的玩具,这个气球在他小小的头脑中撒下了飞向天空和无穷的宇宙的科学幻想的种子。这些种子在他当数学教师时期,由萌芽而至茁壮成长起来了。
一天,齐奥尔科夫斯基看见窗外有几只燕子在雷雨前的阴霾密布的天空中疾掠而过,无数的幻想在他头脑中沸腾起来:人一定能够比燕子飞得更快,他的面前出现了像绞鱼一样的飞艇人们都称他为“大胆的幻想家”。
――摘自新华社《大胆的幻想家――齐奥尔科夫斯基》
[毛泽东读书的笔记和谈话]
此件也可看。――毛泽东读新华社《大胆的幻想家――齐奥尔科夫斯基》写的批语
[解析]
新华社编发的《大胆的幻想家》一文,介绍苏联喷气技术和星际火箭理论的奠基人齐奥尔科夫斯基(1857―1935)的生平事迹,发表在1958年6月11日《光明日报》“苏联科学人物”栏目里面。毛泽东对这篇文章很感兴趣。在我们前面所引的三个段落的句子下面,都画了直线。在其中“20岁便开始当数学教师”一句里,毛泽东把“开始”两字四掉,改成“在一个中学校”。也许是觉得这句话表达不够完整,也可能是毛泽东此前读过齐奥尔科夫斯基的有关资料,特意加上的。这说明他读得是相当仔细的。
毛泽东国画的内容,主要是表现齐奥尔科夫斯基小时候遭受的贫困磨难,和他自我奋斗大胆幻想的内容。这与毛泽东当时的思想兴奋点有关。在1958年5月18日八大二次会议上写的一个批语中,毛泽东就说:科学技术发明大都“出于那些社会地位较低、学问较少、条件差的那些人。”他还指示有关部门编印了一份《400个科学技术创造发明家的小传资料》,印发与会者。总之,在毛泽东看来,出身低徽、遭受磨难,与大胆幻想、勇于创造之间,似乎有天然的联系,在“大跃进”时期,尤其应树立这个观,久。这是他注意到《大胆的幻想家》这篇并不起眼的文章的思想背景。
他说“此件也可看”。这个批语,是写给当时任中共中央政治研究室主任、《红旗》杂志总编的陈伯达的,大概是提醒他应多宣传些这方面的材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