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古人去: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赢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鸣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摘自苏洵《六国论》,见姚鼐《古文辞类纂》“论辨类”
[毛泽东读书的笔记和谈话]
凡势强力敌之联军,罕有成功者。此论未必然――毛泽东读姚鼐《古文辞类纂》“论辨类”苏洵《六国论》的批语(见《毛泽东读文史古籍批语集》第105、106页)
[解析]
《古文辞类纂》所收《六国论》,是古代政论散文名篇。作者苏洵(1009――1079),字明允,四川眉山人。二十五岁始发愤为学,曾作秘书省校书郎。是北宋著名散文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并称“三苏”,均名列“唐宋八大家”。苏洵著有《权书》、《衡论》等。
《六国论》即《权书》中的一篇。该文旨在论述战国时六国对付强大的秦国的政治斗争形势、六国灭亡的原因和历史教训。在这一过程中,六国曾建立起联合阵线来对抗秦国,但阵线内部对秦的态度并不一致。苏洵在文中指出了三种情况。一是韩、魏这样的国家,割地给秦,以求得暂时的苟安,结果较早灭亡。一是燕、赵这样的国家,举兵相抗,还时有胜仗,灭亡较晚。一是齐国,因与秦相隔较远,常袖手旁观,但最终还是被秦国吞并。他的结论是:如果六国都固守自己的土地,笼络人才,联合军队西向攻秦,“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毛泽东在批语中不同意这个观点。他认为,联军内部如果是实力相当的军队组成,“罕有成功者”。至于为什么,他没有说。直观看来,或许是因为实力相当,也都有各自的利益需要维护,在形成核心,统一调度上是非常困难的,这就无法同利益一致、指挥统一的强敌抗衡。就战国时期秦国和六国的情况来看,毛泽东认为,即使六国联军攻秦,也未必能制之,关健恐怕还是在各国的内部体制。毛泽东对贾谊的《过秦论》很熟,或许更能接受贾谊的观点。贾谊提出,秦国的霸业始于秦孝公:“秦孝公据看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秦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蒙故业,因遗策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秦王扫六合”,大抵国势国运使然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