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主题阅读【文集文稿、文集、传记、回忆录、研究资料大汇总】

dsbj118
dsbj118
dsbj118
dsbj118
dsbj118



19.莫如今之军区党委制(读冯梦龙《智囊》)






  夫能使民者,守令也。今为兵者一,而为民者百,奈何以战守并责将校也?夫守令勤,则粮饷必不乏;守令果,则探哨必不误;守令警,则奸细必不容;守今仁,则乡兵必为用。臣以为重责守令可也。

  汉法之善,民即兵,守令即将,故郡国自能制寇。唐之府兵,犹有井田之遗法。自张说变为■骑,而兵农始分。流为藩镇,有将校而无守令矣。迄宋以来,无事则专责守令,而将校不讲韬铃之术;有事则专责将校,而守令不参帷幄之筹。是战与守两俱虚也。徐文贞此议,深究季世塌冗之弊。

  ――摘自冯梦龙《智囊》卷八《明智部・经务・徐阶》

  [毛泽东读书的笔记和谈话]

  莫如今之军区党委制。党政军民统一于党委。――毛泽东读冯梦龙《智囊》卷八《明智部・经务・徐阶》的批语(见《毛泽东读文史古籍批语集》第57页)

  [解析]

  毛泽东读古书,也常常注意古代军事管理体制的问题。

  《智囊》“徐阶”一条说,明世宗时倭寇躁踊东南沿海,巡抚告急,请朝廷出兵。兵部一官员说:等我们发兵去,倭寇已撤,这过失谁来负?于是兵部尚书便勉强派3000名瘦弱士兵前往。徐阶不同意,说对发兵这事,只应考虑该不该发,要是不该发,无论精兵、弱兵都不该发,以节省开支;要是应该发兵,就一定要发精乓,以求取胜,怎么能用虚应文章来掩人耳目?兵部尚书害怕了,就发精兵6000,派两位偏将军带领出征。结果在初获胜利后又遭伏击,军队溃败。当政的人把这事看成徐阶的过错,徐阶又上疏说:“按法律当责罚州县的守令。军队将校负责打仗,州县守令负责防守。如今将校打仗一旦失利就要判死刑,而守令却平安无事;要是城池陷落,将校又得判死刑,而守今只是降职。这怎么能起到奖惩的作用呢?能够支配百姓的是州县的长官,现今当兵的在全国百姓中只是百分之一,我们怎能把打仗和防守的责任都责求军队将校来完成呢?守令辛勤,军队粮饷就不会少;守令果断,探哨侦察敌情就不会有误;守令譬惕,奸细就无处藏身;守令仁爱,乡兵就能配合军队作战。所以我认为重责守令就可以了。”毛泽东读至此,来一个古今对照,深有体会地批道:“莫如今之军区党委制。党政军民统一于党委。”正像《智囊》作者所总结的那样,兵民分治,将校与守令(行政长官)各行其事,“是战与守两俱虚也”,打起仗来,就很难集中各方面的力量。毛泽东强调的党的一元化领导,则是从战争年代总结出来的取胜经验。

  明代那种兵将分离,地方与军队互不通气的制度,是由于封建帝王担心臣下谋反而特意设制的,其无效率可想而知。战败并非那个人的过失。
dsbj118

Add comment


Security code
Refre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