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主题阅读【文集文稿、文集、传记、回忆录、研究资料大汇总】

dsbj315
dsbj315
dsbj315
dsbj315
dsbj315



12.中国文学批评的历史发端(读曹丕《典论・论文》、萧统《文选・序》、陆机《文赋》等)






  [原文]

  (略)

  [毛泽东读书的笔记和谈话]

  中国文学批评的历史是从魏文帝开始的吧?有《典论・论文》。以后有《文心雕龙》。《昭明文选》里也有批评,昭明太子那篇序言里就讲,“事出于沉思”,这是思想性;“义归乎翰藻”,这是艺术性。单是理论,他不要。要有思想性,也要有艺术性。

  ――摘自毛泽东1957年3月8日同文艺界人士的谈话

  陆机、陆云,都是晋代的文学家。陆机的《文赋》是很有名的,具有朴素的唯物观点,可惜太冗长了些。

  ――摘自余湛邦《鲜花一束》(见《缅怀毛泽东》下册第473页,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

  [解析]

  从以上两段谈话可知,毛泽东读过魏晋六朝的一些文学批评论著,肯定魏文帝曹丕在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上的特殊地位。

  曹丕(187―226)的《典论》是一部学术著作,共5卷20篇,《论文》为其中一篇。《典论》亡佚于北宋,《论文》由于萧统选编入《昭明文选》而得以保存。《论文》高度强调了文章的作用与意义,认为是“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提出了“文以气为主”的命题,概括了作品与创作主体的关系;进一步划分了文体,指出了不同文体的特征;探讨了文学批评的方法原则;具体分析了“建安七子”的创作风格。在曹丕以前,虽不乏人撰文谈到诗歌文学,但多是就一部分、一篇文章或某种文体立论,而《典论・论文》则是把整个文学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肯定了文学的独立价值。由此被称为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上的第一篇文学批评专论。所以,毛泽东说中国文学批评是从曹丕开始的。

  《文心雕龙》,南朝刘勰(466?―520?)著。刘勰与梁昭明太子萧统大致同世。其《文心雕龙》是古代文学批评史最重要也是最系统的专著之一,共50篇。《文心雕龙》总结了先秦以来文学创作的经验,又继承和发展了先秦以来文学理论批评的成果,从文学的本质论、创作论、文体论、因革论、批评论、修辞学等各方面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文艺观点,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就其论述问题之广,体系之严整而言,不但是前无古人,甚至可以说后乏来者。

  萧统的《昭明文选》是现存最早的古代诗文总集。他在“序”里从理论上说明了他的取舍标准。认为,文学作品之所以不同于经籍子史,在于“以能文为本”,而“能文”的特征,就是“事出于沉思,义归乎瀚藻”。意即描写任何题材,须有意义可寻;而这意义的表现,又不同于一般的哲学论文、历史书籍和其他应用文字,必须是通过深沉的艺术构思,见出语言词藻之美。故毛泽东说,《文选》里也有批评,它既讲思想性,也讲艺术性。

  前面引的毛泽东评陆机《文赋》的话,是1958年9月在安徽同张治中讲的。《文赋》是毛泽东仔细读过的一篇文学论文。作者陆机(261―303),西晋著名文学家,字士衡。出身名门,祖陆逊,父陆抗皆三国吴名将。西晋太康末年,陆机与弟陆云同至洛阳,名动一时,时谓“二陆”。擅诗赋。其《文赋》较早地把文学创作的过程、方法、形式、技巧等重要问题提高到文学批评的范畴来专门研究。其头一段论述文学创作的动因时说:“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心懔懔以怀霜,志眇眇而临云;慨投篇而援笔,聊宣之乎斯文。”这就明确把玄览感物,作为文学创作的重要触发点。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毛泽东认为它具有原始唯物主义观点。

  1959年12月27日,《光明日报》“文学遗产”专栏第293期里发表晏震亚的《如何评价〈文赋〉》一文,作者对陆机《文赋》的价值和在文学批评史上的进步意义,作了较充分的肯定。该文不同意《光明日报》“文学遗产”栏在278期上的一篇题为《关于〈文赋〉一些问题的商榷》的文章的观点。那篇文章说:“《文赋》讲的主要是结构修辞的作文方法,甚至于是汉赋的铺张方法。”因此,陆机“是六朝形式主义文学的开先人”。而晏震亚的这篇文章则认为,“这个结论仍然站不住脚”。《文赋》所涉及的内容范围中,“尤其”包括了“文学与现实的关系;文学的社会作用问题;作家的个性与作品的风格问题;继承与革新的问题,等等。”毛泽东读后,将此文批示给一些同志阅读,并说这是“一篇好文章”。
dsbj315

Add comment


Security code
Refre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