胞波情谊,源远流长
1954年11月,北京已进入冬天。寒气袭人,北风呼啸。然而在中南海丰泽园的菊香书屋里却温暖如春,靠南面窗户处放置的两盆水仙花,生机勃勃,青翠挺拔,刚开放的几朵白色黄心的小花,散发出阵阵清香。在宽面的大办公桌上,堆放着一些夹着纸条的线装书和一摞待批的文件和材料。毛主席坐在桌前的靠背椅上,一边吸着烟,一边聚精会神地阅读即将来访的缅甸总理吴努的有关材料。青烟袅袅,阵阵花香。毛主席弹了弹手中的烟灰,抬起头来,凝视着窗前的水仙花,沉思逻想。现在,新中国刚成立不久,百废待举,发展经济,建设家园,改善人民生活是刻不容缓的历史任务,这就需要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首先是一个和平的周边环境。缅甸总理吴努应周恩来总理的邀请,即将来我国访问,商讨双边的重大问题,如果这次同缅甸谈得好,可以使四邻相安,有利于争取亚洲国家的和平共处,有利于新中国的和平建设。
毛主席对缅甸的情况是非常了解的,尤其是对中缅两国友好交往的历史更为熟悉。中国和缅甸是山水相连,人民相亲的友好邻邦。流经缅甸全境的伊洛瓦底江和萨尔温江(在中国境内称怒江)均发源于中国,穿越西藏、云南的丛山峻岭,浩浩荡荡,奔流不息,从北到南,纵贯缅甸,汇入印度洋。滔滔的江水,带着中缅两国人民世代友好相处的情谊,从远古的洪荒时代,流淌到今天。“我吸川上流,君喝川下水,川流永不息,彼此共甘美。”在长达2100公里的边界上,繁衍生息的两国人民,头顶一块蓝天,共饮一江清水,朝夕相处,友情无限,其部落关系、家族关系、亲戚关系,盘根错节,交往频繁。特别是近代,中缅两国有着共同遭受帝国主义奴役的惨痛经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又曾有过相互支援、共同抗击日本法西斯侵略的光辉历史,当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最艰难的时期,大量国际援助的抗战物资,就源源不断地通过当时闻名中外的中缅公路,从缅甸运到中国云南昆明,再转运到抗日大后方四川,为了保护这条运输线不破日军切断,中国曾派远征军人缅,配合盟军对日作战。大战结束后,缅中两国相继于1948年和1949年取得了民族独立和人民的解放,两国又很快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缅甸人民把中缅两国人民自古以来用血汗建立起来的这种亲密关系,亲呢地称为“胞波”(意即同胞兄弟)之情。
缅甸政府非常重视同中国的友好关系,一贯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认为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在国际上,始终为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而努力,并积极为中国出席亚非会议牵线搭桥。这些正义的立场和行动,深受中国政府和人民的欢迎和赞赏。但是,由于历史上遗留下来的一些问题尚未解决,加上美国政府和台湾蒋介石集团的威胁拉拢,挑拨离间,因此,缅甸当局对中国存有疑虑和戒心。世界上的一些国家,特别是东南亚和南亚国家,也关切地注视着中缅关系的动向和发展。所以,毛主席在处理缅甸问题时特别慎重。当时,国民党军李弥部的大批残匪,正越境流窜在缅甸边境一带,干着破坏、袭扰、贩毒、劫掠的勾当。为了尊重缅甸的领土主权完整,毛主席一再指示,无论如何不能过界搜剿,这一英明决定,赢得了缅甸政府的信任和好评。
为了加强同缅甸的友好关系,消除疑虑,增进友情,1954年6月,毛主席特派周恩来总理首次应邀访问缅甸,同缅甸首任总理吴努进行了极为亲切的友好会谈,发表了联合公报,倡导举世闻名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即相互尊重领土完整和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声明强调,“如果这些原则能为一切国家所遵守,则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的和平共处就有了保证。而侵略和干涉内政的威胁和对侵略和干涉的恐惧,将为安全感和信任感所代替。”周恩来总理的这次访问获得巨大成功,产生了极好的影响。吴努总理曾向周恩来总理表示,“阁下这次来访,起了很好的作用,消除了缅甸人民对中国抱有的恐惧的相当大部分。”
毛主席掐灭了手中的香烟,将烟蒂丢进烟缸,站了起来,在屋内来回踱步,冬天的阳光,透过玻璃窗射了进来,照得室里暖和和的。毛主席思考着,吴努总理这次来华,会有不少问题,应该好好地同他谈谈,使他不虚度此行,有所收获。毛主席停住脚步,又重新坐到靠背椅上,拿起了有关缅甸总理这次来访的材料,仔细地研究起来..
真诚坦荡,互敬互谅
1954年11月30日至12月16已应周恩来总理的邀请,缅甸总理吴努冒着严寒,首次访问中国。中国政府和人民以隆重、热烈和高规格的礼遇欢迎吴努总理一行。12月1日,吴努总理抵达北京的当晚和11日晚上,毛泽东主席在中南海勤政殿和颐年堂先后两次亲切会见了吴努总理一行,进行了长达6个多小时的谈话。朱德副主席、刘少奇委员长、周恩来总理、陈云、陈毅副总理以及我国首任驻缅甸大使姚仲明参加了会见和谈话。
毛主席深知吴努总理一直生活在炎热的南国,害怕寒冷,所以一见面就关切他说:“今天天气有点冷。”
“很冷,我们是从一个气候炎热的国家来的。”吴努总理显得有点拘谨,很有礼貌地向毛主席表示:“我有这个机会来向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伟大领袖致敬,非常高兴。我们听到毛主席的名字,已经很久了。主席的名字,对于为自由而斗争的缅甸青年来说,一直是一个鼓舞的泉源。”
“谢谢。我们也高兴看到吴努总理、吴努夫人和其他几位朋友。中国人民也很高兴,因为我们两国是密切的邻邦,多年的友好国家。”毛主席谦虚他说,并针对当时一些周边国家因受美国等的造谣挑拨,而对中国产生恐惧心理。的情况,转过话题,开门见山地问吴努总理:“在历史上,中国同缅甸打过仗吗?恐怕次数很少吧?”
“打过两次,一次是在元朝忽必烈的时期;另一次是在清朝。但是我们同汉族从来没有打过仗。”吴努总理不明白毛主席提这个问题的用意,小心翼翼地回答。
“这两次战争,都是中国人不对,中国侵略了你们。”毛主席自责他说着,略一沉思,情真意切他说:“在历史上,朝鲜和越南受中国的气最多,缅甸比较少。以后我们两国应该和平共处。”毛主席胸怀坦荡,谦虚自责的态度,使吴努总理很感动,消除了来时紧张、拘谨的心情和不必要的顾虑。吴努总理也敞开心扉,坦诚他说:“很坦率他讲,我们对于大国是恐惧的。但是周总理访问缅甸以后,大大消除了缅甸人的这种恐惧。”
毛主席专注地听着吴努总理发自内心的讲话后,真诚地说:“我们之间来往多了,更熟悉了,就能更好相处。两个国家在一个时期之内,互相不够了解,这是很自然的。我们应该在合作中增进了解。我们很需要和平的环境,我们还有许多事没有办好”。“我们所需要的是国际合作和帮助,我们需要朋友。因此,我们看到吴努总理,感到很高兴。”
吴努总理点了点头,动情他说:“中国对缅甸的态度一直是正确的。如果中国政府利用了国民党军队在缅甸这一事实,那是可能使缅甸政府遇到很多麻烦的。但是中国政府不但不加利用,而且对缅甸政府的困难表示同情。对于中国政府这样一个正确和友好的态度,我代表缅甸政府和人民向主席致谢。”
毛主席摆了摆手,体谅他说:“国民党军队继续在缅甸存在,是因为你们有困难,而不是你们故意允许他们留在缅甸。你们的困难,我们是谅解的。我们决不借口国民党军队在缅甸,而破坏我们两国间的和平关系”。“我们曾对边境上的人下过严格的命令,叫他们只采取防御措施,不得越过边境一步。”
吴努总理对毛主席如此重视中缅关系的友好情谊,非常感谢。他说,我们也非常重视同中国的友谊,“因为上一次战争使我们的国家遭到很大的毁坏,许多城市被夷为平地。过去我们曾从美国政府接受过两年援助,但是后来我们停止接受了。虽然我们非常需要援助,但是我们更需要和平和中国的友谊。我们把中国的友谊看得比美援还要重。”
两国领导人越谈越亲近,越谈越深入,从中国同周边国家的关系谈到华侨国籍问题,从政治避难问题谈到中缅两国边界问题,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谈到不久将要举行的亚非会议,气氛热烈友好,感情真挚融洽,无拘无束。
毛主席点燃了一支烟,深深地吸了一口,语重心长地说:“我们应该想出各种办法来解决我们之间的问题,这样可以增加我们的互信。也许有些问题现在还不能解决,例如边界问题,不过将来是要解决的,可以留到以后解决。总之,要使双方的利益不受损害。”
毛主席略加思索后继续说道:“国家不应分大小。我们反对大国有特别的权利,因为这样就把大国和小国放在不平等的地位,大国高一级,小国低一级,这是帝国主义的理论。一个国家不论多么小,即使它的人口只有几十万或者甚至几万人,但是它同另外一个有几万万人口的国家,应该是完全平等的。”
说到这里,毛主席将烟掐灭,挥了一下手臂,加重语气说:“这是一个基本凉则,不是空话。既然说平等,大国就不应该损害小国,不应该在经济上剥削小国,不应该在政治上压迫小国,不把自己的意志、政策和思想强加在小国身上。既然说平等,互相就要有礼貌,大国不能象封建家庭里的家长,把其他国家看成是它的子弟。”“不论大国小国,都应该是平等的、民主的、友好的和互助互利的。应该是平等互利的关系,而不是不平等的和互相损害的关系。”
为了进一步表示我国同缅甸友好的诚意,毛主席以商议的口气,诚挚他说:“我们同缅甸已经有了五年的相互关系,我们可以再看五年,再进行五年的共处和合作,来看看我们究竟是讲讲算了,还是要真正实行的。以后,我们两国之间还会发生一些问题,互相之间还会有些怀疑和不满意的地方,希望我们互相都讲出来,以便采取措施,解决问题。这样就可以使我们的关系更好,使我们的友好合作更发展。”
毛主席这种虚怀若谷的胸襟,剖肝沥胆的真情,人情入理的精辟分析,以及完全以平等的态度来商讨问题,使吴努总理更加信服和崇敬。他推心置腹他说:“坦率他说,过去我们是不敢有什么话都讲出来的,怕的是我们会被误会为英国、美国的走狗。不过现在我们互相见面了以后,互相进行了讨论和有了了解以后,我们就不再怕有话直说了。这是我这次访问所取得的最大成就之一。对于这几次恳切的谈话,我感到十分高兴。”
毛主席不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思想家、政治家,而且也是一位卓越的外交家。毛主席在同缅甸政府领导人的接触中,他以深邃的战略眼光,广阔的革命胸怀,高瞻远瞩,豁达大度,通情达理,真诚相待,慎重地认真处理同缅甸的有关问题,赢得缅甸总理吴努的敬仰和信服,不仅消除了吴努总理的疑虑,加深了相互了解,而且也为中缅友好事业奠定了坚实牢靠的基础,促进了中缅两国友好关系的发展。
吴努总理这次访华是非常成功的。他兴致勃勃地访问了广州、武汉、北京、沈阳、鞍山、长春、大连、南京、上海、杭州等10大城市,认真地参观了工农业、著名大学、佛教寺庙,观赏了我国著名艺术家的精湛表演,游览了包括长城、中山陵在内的许多名胜古迹,广泛地同我国各界人士进行了接触,而且还同刘少奇委员长、周恩来总理、陈云、邓小平、邓子恢副总理等我国领导人就共同关心和彼此有利的事项交换了意见,发表了中缅两国总理会谈公报,这充分表现出中缅两国的友好合作有了发展,密切了两国的友好关系。正如吴努总理所说:“这一次的访问是极有兴趣和富有教益的,我特别高兴我能有机会同中国的领袖们会晤。”“今天,中缅友谊非常坚实的基础已经很好地和真正地奠定了。”“我现在带着要竭力促进中缅两国的友好关系的决心回到缅甸去。不但如此,我将尽我力之所能来促进世界和平。”吴努总理一行回到仰光后,在他的创议下,缅甸文学宫出版了《中国纪实》一书,该书图文并茂,汇集了包括吴努总理在内的7名代表团主要成员的文章和吴努总理访华期间中缅两国总理、彭真市长公开发表的讲话全文。这大大促进了中缅两国友谊的发展。
青山不老,友情长存
中国政府根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精神,从珍视中缅两国人民传统友谊出发,本着诚恳、平等、互凉的态度,同缅甸政府经过反复友好协商,在50年代和60年代前半期,非常圆满地处理了许多复杂的双边事务,签订了航空运输、公路交通、邮政电讯以及贸易、文化、科技、经援、换货、支付等一系列协定和协议,顺利地解决了两国互设总领馆问题。两国的文化、和平、青年、工会、妇女等民间团体的友好交流,更加频繁,尤其是两国领导人之间的互访,更为密切,其范围之广,次数之多,居当时中国与其它国家交往之首。据不完全统计,缅甸国家领导人吴奈温将军以国家总统、总理、执政党主席、总参谋长等身份,先后11次访华;吴努以政府总理、执政党主席的名义,前后6次来中国访问;其他领导人如吴巴瑞、吴觉迎副总理、苏瑞泰议长等也相继到中国访问过。我国领导人也多次去缅甸访问,国家主席刘少奇曾两次出访缅甸,周恩来总理9次访缅,邓小平、李先念、陈毅、贺龙、邓颖超等领导人也先后访问过缅甸。两国领导人之间的互访以及两国各界人士的广泛接触,增进了两国的相互了解,加深了彼此友谊,密切了两国关系。陈毅元帅用情深意切的诗句,描绘了当时中缅两国友好的情景:“彼此为近邻,友谊长积累。不老如青山,不断似流水。”
1960年1月,缅甸总理吴奈温将军应周恩来总理的邀请来我国访问,两国总理经过亲密友好的会谈,签订了《中缅友好和互不侵犯条约》和《中缅两国边界问题的协定》,并组织联合委员会对边界进行实地勘察。这两个条约和协定的签订,为亚洲人民和睦相处树立了一个榜样,也为世界各国解决悬而未决的双边问题创造了一个良好的范例。正如吴奈温将军所说:“我们在短促的逗留期间,就缔结了近百年来一直无法解决的边界问题的协定,还商议和签订了友好互不侵犯条约。我相信上述协定和条约的缔结,将作为中缅关系中的一个新的里程碑而永垂青史。它们不仅进一步加深了我们两国之间的传统友谊,而且无疑地将在巩固和进一步加强两国间的友好合作方面发挥巨大的作用。”周恩来总理也盛赞这两个条约和协定的签订,“更有力地证实了独立了的亚非国家应该而且可以团结友好的信念,并且为发展亚非国家的这种团结友好创造了一个新的范例。”
1960年9月28日至10月4日,正是北京最好的季节,金风送爽,果实飘香,花繁似锦,首都人民再次热烈隆重,亲切友好地接待了来自西南邻邦的友好使者――缅甸总理吴努和参谋长吴奈温将军率领的由370余人组成的庞大友好使团,这是中缅两国历史上人数最多、规模最大的空前盛举。宾主都视此举为“走亲戚”。友好使者走到哪里,哪里就洋溢着友好情谊。10月1日,吴努总理和吴奈温将军同毛泽东主席等中国领导人一起登上了天安门城楼,同中国人民一道共庆新中国成立12周年。当日下午,中缅两国总理顺利地签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缅甸联邦边界条约》。至此,有关中缅边界所有未能解决的问题,在条约中都得到了公平合理的解决。周恩来总理称赞“中缅边界条约是中缅两国友好关系进一步发展的里程碑,是亚洲各国之间解决边界问题和其他争端的榜样。”
1961年新年伊始,为了进一步推动中缅友好关系的发展,为了参加1月4日缅甸独立节活动和互换中缅边界条约批准书,毛主席决定,周恩来总理亲自率领政府、军事、佛教、体育、文化、新闻、电影、云南省和边界联委会中方代表等9个庞大代表团430余人,前往缅甸庆祝和联欢。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派出的规模最大的友好代表团。北京的一月,正是冰封大地的隆冬季节,然而来到缅甸,呈现出来的却是草绿花红,蜂飞蝶舞的春天。各代表团分别到各地参观、访问、演出,同缅甸各族各界人士广泛接触。到处是缅甸人民热情欢迎的笑脸,到处是色彩斑斓的友谊之花,真是友情洋溢,盛况空前。“中缅人民是胞波”、“中缅人民世世代代友好下去”的口号家喻户晓,深入人心。正如缅甸报纸所说:“缅甸全国人民沉浸在中缅友好万岁的海洋中。”
1月4日,中缅两国总理在仰光成功地互换了《中缅边界条约》批准书。至此,历史遗留下来的中缅边界问题圆满解决。在仰光市庆祝互换条约批准书的群众大会上,周恩来总理兴奋激动地宣告:“维护、巩固和发展中缅友好关系,不仅是我们这一代人神圣的职责,我们世世代代都要友好下去。我深信,在我们两国人民的一致努力下,中缅友好这座壮丽、宏伟的大厦,将放射出更加灿烂的光彩,永远照耀在辽阔的亚洲大地上。”
(黄里蜀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