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主题阅读【文集文稿、文集、传记、回忆录、研究资料大汇总】

hjm023
hjm023
hjm023
hjm023
hjm023



二十四






  在庐山会议上,胡乔木又一次深深地参与了这场冲突,他为自己不得不充当某种角色而痛心疾首。

  对于庐山,毛泽东是熟悉的,他多次来过这里。而每次来这里,他是很少不写诗的。这次,他写下这样一首诗:

  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茏四百旋。

  冷眼向洋看世界,热风吹雨洒江天。

  云横九派浮黄鹤,浪下三吴起白烟。

  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

  毛泽东经武汉、九江,6月29日登上庐山。一到庐山,他就将日前写就的两首诗交给胡乔木、周小舟,并附信征求意见。诗文与后来发表的有些出入。如《登庐山》原先有小序一篇,题曰:

  一九五九年六月二十九日登庐山,望鄱阳湖、扬子江,千峦竞秀,万壑争流,红日方升,成诗八句。

  刚刚登上庐山时,大概是受到毛泽东赋诗言志的豪情的感染,大家心情格外轻松。人们朝观日出,夕赏黄昏。

  6月29日,毛泽东在船上与各大区负责人柯庆施、李井泉、林铁、欧阳钦、张德生等座谈,征求对形势的看法,谈了准备在庐山会议讨论的问题。上山以后,毛泽东又召集30日上山的刘少奇和朱德,7月1日上山的周恩来等,召开了一次常委会,继续船上的话题。前后几次,毛泽东共谈了19个问题。他要杨尚昆把这些问题印发给与会代表,准备围绕这些问题,开一个神仙会。

  7月3日,与会代表都拿到了关于这些问题的通知,上面写着:

  一、读书。高级干部读《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第三版下册。读者范围,由中央委员到县委书记,都要读。县级主要干部,首先是第一书记,另读三本书:“好人好事”一本、“坏人坏事”一本、中央的政策和工作方法的文件一本。三本书不要超过十万字,七天能够读完。然后讨论三个星期,共学一个月。每年轮训县社干部。二、形势。三、今后的任务。四、明年的任务。五、四年的任务。六、宣传问题。七、综合平衡问题。工业和农业中都有。八、群众路线问题。工业和农业中的。九、建立和加强工业企业的各项管理制度和提高工业产品的质量问题。这两个问题,都是极大的问题,立即抓起,一年完成,某些两年完成。十、体制问题。即人权、工权、财权、商权问题。四大下放权力,现要收回,由中央、省市区党委两级控制,反对无政府主义。十一、各大区关系问题。十二、公社食堂问题。十三、学会过日子问题。富日子当穷日子过,立于不败之地。十四、三定政策。粮食定产、定购、定销,三年不变。十五、农村初级市场的恢复问题。十六、使生产小队成为半基本核算单位。(即要它负担一部分发工资的任务。允许生产小队之间,由于生产和经营的好坏,可以在工资、口粮、肉食上有差别。)十七、农村党团基层组织的领导作用问题。十八、团结问题。中央至县委。十九、国际问题。

  毛泽东想在轻松气氛中,解决工农业生产存在的矛盾和问题。毛泽东深知,问题已十分严重。但是,多数与会者并不这样看,这就注定冲突和矛盾不可避免。这场冲突造成的巨大冤屈,曾使时人和后人痛心不已。

  人们无法理解的一切,终于发生了。胡乔木又一次深深地参与了这场冲突,他为自己不得不充当某种角色而痛心疾首,长久不能忘怀。

  当毛泽东在两湖考察,赋诗言志时,胡乔木还在北京。他实在太忙了。6月底,他接到上山开会的通知,也大略知道此次会议主要议题。由于武汉会议、上海会议连续纠“左”,他多少看到一线希望。有关人士还通知他,会议要作决议,离不开他。胡乔木是6月30日晚与田家英、李锐等乘火车南下的,次日下午到达武汉,随即乘船下九江,再上庐山。

  由于事先知道会议的内容,一路上秀才们免不了要谈些相关话题;又由于这次参加的是神仙会,按毛泽东在延安时讲,神仙会,就是无拘无束地谈,“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几位秀才格外谈得开。

  7月2日,神仙会开始。会议先按大区分6个组开座谈会,按照预先通知的19个问题,摆情况,提意见,谈看法。大多数人感受是,中央选择远离尘嚣的地方开会,是要求大家开怀畅谈,总结经验教训,安排好今后工作,再接再厉。按照毛泽东的估计,最困难的时期已经过去了。

  为了让大家轻松畅快,毛泽东还亲自点戏,要大家观看。其中就有赣剧《思凡》、《惊梦》、《悟空借扇》等。毛泽东还走进舞场,带头放松。

  神仙会阶段,各组基本上可以说畅所欲言。

  7月4日,刘少奇在中南组发言,说凡事不要轻信,要有办法使人不说假话。一股风,批右倾保守,拔白旗,老在帽子的威胁下,说实话的人不好混。1958年经验丰富,教训深刻,最大的成绩是得到了教训,全党全民都得到了深刻的教训。要充分估计,讲清楚,出点冷空气,右倾也不怕。

  7月6日,朱德在中南组发言,对58年的吃食堂作了相当激烈的批评,说去年吃大锅饭把东西吃掉了,食堂办不起来就不要硬办。

  最令人注目的是彭德怀的发言。正是这些发言及此后上书,决定了彭德怀在庐山会议中的命运。然而,一场为挽救共和国带来的灾难由彭德怀来承担,无论如何不能说是公平的。

  从7月3日上午到7月10日上午,彭德怀在西北组作了7次发言。他讲得很多,摘录其中的几段,也许就不难发现悲剧诞生的因由了。他说:

  1959年整风反右以来,政治上、经济上一连串的胜利,党的威信高了,得意忘形,脑子热了一点。

  毛主席家乡的那个公社,去年提的增产数,实际没那么多,我了解实际只增产16%。我又问了周小舟同志,他说那个社增产只有14%,国家还给了不少帮助和贷款。主席也去过这个社,我曾问主席,你了解怎么样?他说没有谈这个事,我看他是谈过。

  要找经验教训,不要埋怨,不要追究责任。人人有责任,人人有一份,包括毛泽东同志在内。“1070”是毛主席决定的,难道他没有责任!上海会议他作了批评,说他自己脑子也热了一下。

  政治与经济各有不同的性质,因此思想教育不能代替经济工作。毛主席与党在中国人民中的威信之高,是全世界找不到的,但滥用这种威信是不行的。去年乱传主席的意见,问题不少。

  我们党内总是“左”的难以纠正,右的比较好纠正;“左”的一来,压倒一切,许多人不敢讲话。

  彭德怀的发言,多少有些出乎毛泽东的意料,同时也打乱了会议既定计划。毛泽东感到,会议如继续开下去,不但解决不了多少问题,而且,由于很难取得统一认识,势必要损害党内的团结,而这是他所不希望的。
hjm023

Add comment


Security code
Refre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