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结是党的生命,但是没有斗争党的生命就会停止。毛泽东很早就发现了这个辨证法秘密。因此,为了使党永葆青春活力,必须有两只手:一只手搞团结,一只手搞斗争。
党内斗争主要是思想斗争,方法是批评和自我批评。毛泽东把斗争换成批评,创造了一个正确开展党内斗争的公式:“团结――批评――团结。”他把这个公式解释成,从团结的愿望出发,经过批评和自我批评,在新的基础上达到新的团结。
为什么要这么做?因为毛泽东需要把党的纯洁性和广泛性两个要求统一起来。共产党既需要纯洁一致,又需要五湖四海,两者缺一不可。没有五湖四海,党就会孤立、缩小,兵可能是精了,但武器不多,队伍不庞大,不能战胜敌人。没有纯洁一致,什么人都可以呆在党内,并且各唱各的调,那样,队伍可能很庞大,场面也很活跃,但形成不了一股集中统一的力量,同样战胜不了敌人。
纯洁性与广泛性是有矛盾的,可以说历史上没有哪一个政治家,哪一个政党首领解决好了这个矛盾。他们要么兵多但队伍不整齐,要么兵精但队伍很有限,或者多而不精,或者精而不多。毛泽东成功地解决了这个矛盾,办法就是又批评(斗争)又团结。他通过批评斗争来保证党的纯洁性,又通过团结这只手保证五湖四海。
当时的共产国际不理解毛泽东的做法,他们以为中共在延安开展整风是在搞清党活动,甚至是无原则的派别斗争。他们的想法是要团结就不能斗争,要斗争就是在清除异己。
毛泽东认为斗争正是为了团结。要团结得好,就必须开展积极的思想斗争,不斗争,一团和气,反而团结不好。事实确也如此,任何一个人,要想很好地与别人团结合作,把别人紧紧团结在自己身边,就必须使自己处于主动、主导地位。迁就、忍让是不行的,一人如此,一党亦如此;党外如此,党内亦如此。以斗争求团结则团结存,以忍让求团结则团结亡。
为了使批评斗争达到团结的目的,毛泽东规定党内斗争的原则是“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既要弄清思想,又要团结同志。
一个人患了病,不能讳疾忌医,否则他的生命就发生危险。同样,一个人在思想、作风上有毛病,就必须像接受医生的好意治疗那样虚心接受别人的批评。这批评不是为了害他,仅仅是为了帮助他,拯救他的政治生命。所以被批评者不但不应拒绝批评,还应以积极的自我批评来配合“医生”的治疗。
毛泽东是全党的“主治医生”,他诊断症状,说某些同志如何如何;他察究病因,说这是因为什么什么;他开出处方,说现在应该怎样怎样;他发放药物: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革命实践活动等等。其他党的干部和一般党员,或者是“医生”,或者是“患者”,但多半既是“医生”又是“患者”。
“患者们”意识到别人、上级对他的严厉批评是出于对他的关心、爱护、帮助、救治,所以他不但不能怨恨批评者,还要感谢批评者,要求对方多给他一点帮助。当然他会无条件接受对方的批评,承认自己确实有错,并痛下决心加以改正,不然就对不起党和人民,对不起“医生”们的一片好心。
批评中暴露出来的缺点错误怎么办?批评者说,那是过去了的事,让我们一笔勾销吧。但是你必须吸取教训,以后再不能犯这样的错误。“再不犯”,就是说更团结了,再不会出现以前那样影响团结的事。
毛泽东通过这种办法把党的队伍清理得更纯洁,但是人几乎一个也不会少。因为,凡是被诊断犯了错误的人,绝大多数是会改正的。他们改了错误,还要感谢党对他们的关怀爱护,感谢党宽大为怀,不记前过,从而更加努力地为党工作,更加紧紧地与党团结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