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写诗,咏物言志。咏物是依托,言志是目的。咏物咏得巧妙,就能收到极好的言志效果。毛泽东的诗词,借景抒情,咏物言志,得心应手,自然得体。他在诗词中,状山写水,唱雪咏梅,取材极为广泛。然而涉及最多的还是大山。你看,在他公开发表的三十多首诗同中,山几乎无处不有,无处不在。从南国的武夷山、乌蒙山、井冈山、白云山,到人西北的昆仑山、六盘山。这些山,各具情态,各有性格,不同色调,不同神采。有的明媚秀丽,有的峥嵘险峻;有的磅礴雄浑,有的如微波细澜;有的令人乐观,有的气氛悲壮;有的善解人意,有的桀骜不驯??这些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用不同笔调状写的大山,无不跃然纸上,给读者留下清晰而又深刻的印象。
在艰苦的长征路上,毛泽东在马背上哼成的《十六字令三百》,实际就是三首歌唱大山的组诗。你听:
一山,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离天三尺三。
二山,倒海翻江卷巨澜。奔腾急,万马战犹酣。
三山,刺破青天锷未残。天欲堕,赖以拄其间。
三首小令犹如三个特写镜头,兀现于读者面前。第一幅画面,直逼云端的高山,站在峰巅回首惊喜的战士;第二幅画面,千山万壑,重峦叠嶂,山脉起伏,犹如翻江倒海的狂涛巨
澜,又如万马奔腾、鏖战正酣的战场。第三幅画面,峭峰陡立,直插青天,宛若擎天石柱,挺立于天地之间。多么生动而有气魄的高山峻岭图!它们高大雄伟,气势磅礴,挺拔刚毅。
它们各自独立,而又构成统一完整的画面,并从中闪射出一种战斗的风采和阳刚之美。《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是一曲歌唱首次反“围剿”取得伟大胜利的辉煌赞歌。开头两句“万木霜天红烂漫,天兵怒气冲霄汉”,先赞颂奋起迎敌的红军“气吞万里如虎”的战斗威势。
“雾满龙冈千嶂暗”,是具体描绘工农红军在峰峦迭嶂的龙冈一带设险埋伏诱敌深入的战场外景和气氛。这时,整个龙冈山区,云遮雾障,硝烟弥漫。无数山峰,一片昏暗。此处犹如藏龙卧虎,令人莫测。这险峻的地势和惊险紧张的气氛,足以使敌人心惊胆寒,这就为下文活捉敌酋张辉攒,取得龙冈大捷,蓄好了文势。
《渔家傲・反第二次大“围剿”》,词的一开头就写:
白云山头云欲立,白云山下呼声急,枯木朽株齐努力。
诗人用拟人手法,以具体的形象告诉读者,面对敌人的第二次“围剿”,不用说根据地军民,就连白云山也好象有了人的灵性与感情:山头怒云腾起,犹如一个汪怒的人要陡然而起向敌人扑去;山下一片喊杀声震天撼地;满山的枯木朽株也好象在为我军助战,一齐向敌人示威。诗人把白云山描绘成一幅怒不可遏、威不可犯的凛然神态,有力地烘托出根据地军民同仇敌忾,奋勇杀敌的感人情景。
粉碎了敌人的四次“围剿”,毛泽东率军经过用战斗保卫下来的大柏地,他禁不住诗兴大发,作《菩萨蛮》一首以抒情怀。词的上阕写道:
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雨后复斜阳。关山阵阵苍。
这是一幅明丽动人的山乡风光图:天边出现了七色彩虹,仿佛有人手持彩绸当空挥舞。骤雨初歇,烟霭方收,夕阳斜照,清新如洗的山峦,呈现出时明时暗的苍翠之色。这是一幅多么迷人的大自然的风光画面。看到这幅画面,你会联想起“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解放区的人民好喜欢,解放区的太阳永远不会落,解放区的歌声永远唱不完”那令人耳目一新、精神振奋的歌声,联想到生活在这片红色土地上的人民是多么幸福。
最令人难以忘怀的是《忆秦娥・娄山关》最后一句对山势气氛的描写:“苍山如海,残阳如血。”这是毛泽东描写的红军攻占并越过娄山关的雄伟场面:夕阳的光焰辉映着群山巨峰,放眼望去,前面征途上那层层叠叠的山峰,如同狂涛巨澜浩瀚无边;象鲜血一样染红了半边天的一抹夕阳,有力地烘托着娄山关和遵义大战的壮烈气氛。这壮阔的画面,将战争胜利的场景与大自然的景象融为一体,形成一种极为深邃的艺术境界,不仅给人以壮美的感受,还使人产生深沉的思考。
而在长征路上红军翻越的最后一座大山――六盘山却是另一番风采风貌。在《清平乐・六盘山》一词中,毛泽东是这样写的。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仅就山景而言,六盘山的风貌与以前的许多大山都不相同。这里的画面是明朗的,调于是欢快的。它展现的是这样一幅图景:秋高气爽,蓝大万里,空中飘动着几缕淡淡的白云。在巍峨高耸的六盘山上,鲜艳的红旗迎着秋风自由的舒卷、飘拂??
画面是如此的鲜艳,意境是如此的开阔,使人强烈地感受到胜利的自豪和无比的喜悦。
《七律・长征》是毛泽东怀着胜利完成长征之后的欣喜,以极其轻松的笔调写下的中外知名的伟大诗篇。诗中曾有三处写到了山。有意思的是诗人为了突出红军战士的精神力量,便有意缩小了人的视觉比例,把绵亘四省的五岭山脉比作轻轻腾起的微波细浪,把气势磅礴的乌蒙山说成是在地上滚动的小小泥丸。其想象之新奇,用意之巧妙,简直令人拍案叫绝!难怪姚雪垠要为这两个妙句举酒干杯了。
《七律・答友人》是毛泽东在1961年用浪漫主义手法写成的歌颂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美好诗篇。一开头对九嶷山的描写就极为优美:
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
九嶷山高高耸立,■■白云在这里浮动飘飞。一对仙女从青翠隐约白云缭绕的山中乘风驾云翩然来到人间。
这想象中的画面优雅绮丽,而且带有一种迷人的古典美,与下文描绘的如火如茶的社会现实互比互衬,效果十分理想。
1965年,毛泽东写了一首《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词中井冈山的景象气氛与当年的井冈山大不相同。三十八年前,这里是“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黄洋界上炮声隆”,一派战火硝烟的战争气氛。三十八年过去,毛泽东“千里来寻故地”,看到的则是“旧貌变新颜”,一片新气象:
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云端。
这里不似当年,却又胜似当年。遍山黄鸳呖呖,紫燕翻飞;高山流水,琴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