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鲁迅艺术文学院(简称鲁艺)创立于1938年4月,初设戏剧、音乐、美术三系,后扩大为文学、戏剧、美术、音乐四部,院长先后由毛泽东和中共元老吴玉章挂名,实际工作由副院长周扬负责。周扬既担任了边区政府教育厅厅长,又是鲁艺事实上的总管,这使他成为延安文艺、教育、宣传系统中叱咤风云的人物。
整风之初,中央文委系统组成分学会,由周扬负责,他在鲁艺依照中央总学委的部署,在1942年领导全院教职学员开展了反王实味的斗争。到了整风转入审干阶段后,周扬又积极排队摸底,清查可疑分子,在1943年4月1日大逮捕前夜,已经揪出重大特务嫌疑人员二十九人,并将其全部移送边区保安处侦讯。①
1943年3月16日,中共西北局常委会议决定,将鲁艺、新文字干部学校、民族学院、自然科学院合并入延安大学,校址设于桥儿沟鲁艺内,合并后的延大校长仍由吴玉章担任,周扬任主持工作的副校长。这次会议同时决定,“将政治上没有问题与不合条件的调出分配工作,适合于继续学习的留下学习,政治上有问题的留下整风”。②
鲁艺等院校并入延安大学,使延大人数达到一千六百多人。为了避免出现混乱情况,影响整风、审干的进行,西北局常委会议宣布,继续保留原各学校的单位形式,自然科学院的整风学习由西北局直接领导,鲁艺等单位由周扬主持,受中宣部领导。
虽然3月16日西北局常委会议提到“适合于继续学习的留下学习”,但是在当时的形势下,这已完全不可能。在1943年4月1日大逮捕后,坦白运动已全面展开。
5月18日,周扬在合并后的延大主持召开第一次全校规模的坦白动员大会,部署在延大四个单位分别进行坦白大会的预备工作。几天后,四个单位都发现了特务嫌疑分子,其中由周扬直接领导的鲁艺成果最大,一举揪出各类问题人物十二人。③
①陈永发:《延安的阴影》,页194。
②《中共中央西北局常委会议关于延大、自然科学院等精简问题的决议》(会议记录),载《延安自然科学院史料》,页28-29。
③陈永发:《延安的阴影》,页196、201、204-205。
5月21日,鲁艺坦白大会如期召开,会计科科长蔡光华等八人登台坦白,大会气氛紧张,共开了十三个小时,直至深夜十一时左右才结束。
周扬要求各单位以这些已坦白的人员为榜样,开展三天突击坦白活动,来一个坦白检举的大比赛。①
在周扬领导的三天突击坦白活动中,鲁艺师生成立了许多规劝小组,按照组织的安排纷纷找嫌疑分子谈心,“早上劝,下午劝,夜深人静还劝;今天劝,明天劝,后天仍劝,有的更深夜不眠劝”。在密集性的劝说攻势下,鲁艺有二十三人在三天突击坦白活动中交待问题,加上以前已坦白的二十五人,仅鲁艺就有五十二人承认自己是“特务”。②
应该指出,在1943年7月“抢救”正式开场前,鲁艺的“坦白”活动总的说来是相对温和的,还没有使用捆绑吊打等暴力手段。但是在7月以后情况发生重大变化。一方面,“如火如荼的群众反奸斗争以开大会、开小会、个别规劝、小组规劝等群众自己创造的各种形式进行着”,③ 另一方面,暴力因素迅速渗入,鲁艺等单位不时传来有人因不堪斗争而自杀的消息。
当时在延安有几位在国内享有盛名的非党作家塞克(陈凝秋)夫妇、艾青夫妇和高长虹等人,他们因来延安之前即闻名全国,因此在一段时间内受到优待。塞克等被安置在桥儿沟西山由中共西北局领导的“创作之家”,享有单间窑洞的待遇,获准可以进行创作。刚从华北根据地来延安的周而复、杨朔(1943年还是非党作家)也被允许住进“创作之家”,“以文艺形式反映八路军和广大人民的战斗生活”。
但是,“仿佛是世外桃源”的桥儿沟西山的“创作之家”很快也受到“抢救运动”的冲击。在“抢救”的暴风骤雨中,在塞克、周而复、高长虹等居住下方的鲁艺的“政治空气越来越紧张了”,该院有一位艺术家因不堪迫害,全家自焚。④鲁艺教员、木刻家彦涵亲眼看到鲁艺一位被审的青年冲出关押室,纵身跳下悬崖,嘴里大声哭喊“冤枉”,凄厉的声音回荡在沟底。⑤塞克等居高临下,西山下面的情况一目了然,只见“一批批干部被抓走,一声声逼供信的声音传来”,在山下不断传来的“地动山摇的口号声”中,原准备在“创作之家”创作剧本的塞克终究无法写完他的剧本。
①陈永发:《延安的阴影》,页196、201、204-205。
②陈永发:《延安的阴影》,页196、201、204-205。
③《延安自然科学院史料》编辑委员会:《延安自然科学院史料》(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北京工业学院出版社,1986年),页179。
④韦君宜:《思痛录》;页15。
⑤孙志远:《感谢苦难:彦涵传》(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页242。
塞克无法在阶级斗争的疾风暴雨中创作出剧本,只能说明他的思想水平低,真正的无产阶级革命文艺战士只会欢呼“让革命的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在“抢救”高潮中,革命文艺战线的“领导同志”周扬一刻也没忘了自己肩负的使命。他虽然为挖“特务”忙得不可开交,但还是想到要用文艺为当前的政治服务。在周扬的直接领导下,鲁艺竟然在短时间里排出一场《抢救失足者》的话剧!这场话剧由周立波、陈荒煤、袁文殊等集体编写,水华导演,“剧情是一个特务领导另一个人,他们潜入延安进行了破坏活动”。为了让戏剧效果逼真,还特别安排让正受审查的骆文扮演特务,美其名曰“亲自演,体会会更深”。这场话剧以后因为政治风向发生变化,又遵周扬命停止了排演,但骆文仍在夜晚被鲁艺戏剧系审干小姐唤去接受“车轮战”式的审讯。①
1944年5月,延安大学的规模又有新的扩大,西北行政学院也被并入了延大。
西北行政学院成立于1940年7月,原是为边区培养行政干部的学校。但是到1942年10月,该校性质发生变化,被中共西北局改成集中审查嫌疑分子的反省机关。1942年11月,王子宜被派到该校任副院长,不久就在该校原领导机构和教员中发现了一批嫌疑分子。1943年4月17日,保卫机关正式将原院长王仲言逮捕,至4月底该校共查出“特务”三十二人。②显然,西北行政学院不仅仅是一个集中关押边区各单位嫌疑分子的临时拘押营,它自身也在经受一次严格的清洗。
到了1944年5月,在延安大学1877名教职学员中,共清查出嫌疑人员440 人。③
①骆文:《延安时代,他总是在思考探索》,载王蒙、袁鹰主编:《忆周扬》(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8年),页66-67。
②陈永发:《延安的阴影》,页223-224。
③《延安大学概况》(1944年6月),载《延安自然科学院史料》,页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