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人们为什么给这个学校取这个名字,谁也没有考证。但这个“里仁”确实是出自于孔子的《论语》。
《论语》“里仁”篇中讲:“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子曰:‘不仁
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也正是由于这个学校名字与孔子“里仁为美”相对应,以及因为伟人毛泽东曾经在这里带领中国工农革命军活动,特别是在这里做出了“走向井冈山”重大的决策而更加著名、更加享誉中华大地。
那是1927年的9月20日,毛泽东带领参加秋收暴动部队的1500多名官兵,在这里的简易教室里组织了会议,以举手表决的形式作出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走向井冈山”的决策。可见,当时的争论是非常激烈的。因为,当时的中央要他们这支仅有1500人的部队继续攻打长沙。然而,毛泽东则审时度势,暂时放弃执行湖南省委关于继续攻打长沙的指示,决定走向罗霄山脉里去找“朱聋子”---一个民间传说的占山为王的“草寇”。
有人指责他,说:
“你这是占山为王!”
“你这是违抗中央的命令!”
“你是怕死鬼!”
毛泽东对此不屑一顾地从容答道:
“对。我们就是要占山为王。当一个红色的山大王!”
“至于中央的决策和省委的指示,那也是可以修改的嘛,执行指示也应该根据我们现在所处的环境,依据实际情况来决定,事后向上级报告。因为,现在我们确实不能再去硬拼了。硬拼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把我们1000多革命的火种断送掉!”
里仁小学,确实是一个普通的小学。而就是这个普通的小学,因为召开极不普通的会议,决定了最不普通的大事,才关乎了发展到后来的决战决胜的---一伟大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命运。
而就是这个普通的小学,在校门两侧镶嵌着一幅很具特色且有浓烈文化色彩的对联:
上联为:
以文会友:
下联是:
为国储才。
横批:
里仁学校
那是1927年的9月20日晚上,毛泽东与余洒度师长等人发生了激烈的争执-----事关我军生死存亡的两条军事路线和政治路线的争执。
应该说,在上级明令攻打长沙的环境中,毛泽东与他的战友们,顶着上级指示的压力,确定向井冈山进发。这不能不说是一种伟大的革命家的胆略、气魄和勇气!如果没有救国救民的革命志向,没有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没有对人民群众的革命感情,没有对人民军队高度负责的精神,那是做不出这种决定的!
同时,巧合的是毛泽东在这里作出这样的重大决策,是不是受了“为国储才”的启示呢?人们不得而知。但客观事实上,毛泽东作出的这一决策,确实是为革命留下了火种,为国储了“才”。倘若不是按照毛泽东的主张,而让仅剩的那1500名官兵去继续攻打长沙,那就一个也活不了,革命火种就很难保存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