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etails
- Category: 儒家经典
《诗经》246 行苇周族统治者宴请族人宾客,并举行射箭比赛 敦彼行苇,牛羊勿践履。 方苞方体,维叶泥泥。 戚戚兄弟,莫远具尔。 或肆之筵,或授之几。 肆筵设席,授几有缉御。 或献或酢,洗爵奠斝。 醓醢以荐,或燔或炙。 嘉肴脾臄,或歌或咢。 敦弓既坚,四鍭既钧, 舍矢既均,序宾以贤。 敦弓既句,既挟四鍭。 四鍭如树,序宾以不侮。 曾孙维主,酒醴维醽, 酌以大斗,以祈黄耇。 黄耇台背,以引以翼。 寿考维祺,以介景福。 芦苇成堆聚路旁,牛羊千万别踩伤。 苇草发芽初成长,叶儿柔嫩生机旺。 戚戚相关好兄弟,彼此亲近莫远离。 有人负责铺筵席,有人负责摆案几。 铺筵设席又摆几,侍者相继忙不已。 主人敬酒客还礼,洗杯置盏轮番递。 肉汁肉酱端上来,有的烧来有的烤。 牛肚牛舌是佳肴,唱歌击鼓兴致高。 雕弓已经很坚韧,四支箭头也调整。 放手射出中靶心,宾位排列看本领。 雕弓拉开如月满,四个箭头搭上弦。 箭箭射出立靶上,排列宾位不轻慢。 曾孙是个好主人,米酒味厚香又清。 斟来美酒一大斗,祈求黄发老寿星。 黄发驼背老年人,前头牵引两旁扶。 高寿百岁真吉利,老天赐你大幸福。 1、敦(团tuán):聚貌。行(形xíng):道路。《毛传》:"行(航háng):道也。" 2、体:成形;生长。《通释》:"苇之初生,如竹笋之含苞,故曰方苞。体,当读如'无以下体'之体,谓成茎也。" 3、泥泥:柔嫩貌。 4、戚戚:亲密貌。 5、具:《集传》:"具,俱也。尔与迩同。" 6、缉(其qí):轮换不断。御:侍奉。《郑笺》:"缉,绦病S桃病P值苤险撸任柚叵诩福钟邢嘈陶摺!? 7、献、酢:《集传》:"进酒于客曰献,客答之曰酢。" 8、斝(假jiǎ):《毛传》:"斝,爵也。夏曰盏,殷曰斝,周曰爵。" 9、醓醢(坦海tǎn hǎi):带汤的肉酱。《传疏》:"以肉作酱谓之醢,肉酱有汁谓之醓醢。" 10、臄(剧jù):舌头。《集传》:"臄,口上肉也。" 吴闿(凯kǎi)生《诗义会通》:"脾,析牛百叶也。" 11、咢(恶è):击鼓不唱歌。《毛传》:"歌者,比于琴瑟也。徒击鼓曰咢." 12、敦:《集传》:"敦、雕通,画也。" 13、鍭(喉hóu):箭。《集传》:"鍭,金鍭翦羽矢也。钧,参亭也。谓参分之,一在前,二在后,三订之而平者,前有铁重也。均,皆中也。" 14、句(够gòu):拉满弓。《集传》:"句,彀(够gòu),渭引满也。" 15、不侮:恭敬严肃。 16、醽(如rú):酒味醇厚。《传疏》:"小麴(区qū)多米曰醴" 《说文》:"醽,厚酒也。" 17、黄耇(苟gǒu):高寿。《毛传》:"祈,求也。黄耇,老人之称。" 18、台背:长寿老人。《郑笺》:"台之言鲐(抬tái)也,大老则背有鲐文。既告老人,及其来也,以礼引之,以礼翼之。在前曰引,在旁曰翼。" 19、祺:吉祥。 20、介:佑;助。景:大。 《毛诗序》云:"《行苇》,忠厚也。周家忠厚,仁及草木,故能内睦九族,外尊事黄耇,养老乞言,以成其福禄焉。"此为汉古文经学之说。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引刘向《列女传·晋弓工妻》"君闻昔者公刘之行,羊牛践葭苇,恻然为民痛之,恩及草木,仁著于天下",王符《潜夫论·德化》"公刘厚德,恩及草木、牛羊六畜,仁不忍践履生草,则又况于民萌而有不化者乎"、《边议》"公刘仁德,广被行苇,况含血之人,己同类乎",班彪《北征赋》"慕公刘之遗德,及行苇之不伤",赵晔《吴越春秋》"公刘慈仁,行不履生草,运车以避葭苇",说明汉鲁诗(见刘、王书)、齐诗(见班赋)、韩说(见赵书)三家今文经学之说以此为专写公刘仁德之诗。但汉经今文之说也常有附会处,未必可从。胡承珙《毛诗后笺》云:"案此诗章首即言亲戚兄弟,自是王与族燕之礼,与凡燕群臣国宾者不同。然所言献酢之仪,肴馔之物,音乐之事,皆与《仪礼·燕礼》有合。则其因燕(宴)而射,亦如《燕礼》所云,若射则大射正为司射,是也。至末言以祈黄耇,则义如《文王世子》所谓公与父兄齿者,此其与凡燕有别者也。然则此诗只是族燕一事,而射与养老连类及之。《序》以睦族为内,养老为外,盖由养九族之老而推广言之,以见周家忠厚之至耳。"辨析颇有理,今从胡说,以此诗为周王室与族人饮宴之作。 全诗分章,各家之说不同。毛诗分七章,第一、二章每章六句,第三至第七章每章四句;郑玄笺分八章,每章四句;朱熹《诗集传》分四章,每章八句,并说:"毛首章以四句兴二句,不成文理,二章又不协韵;郑首章有起兴而无所兴。皆误。"今从朱说。 第一章先从路旁芦苇起兴。芦苇初放新芽,柔嫩润泽,使人不忍心听任牛羊去践踏它。仁者之心,施及草木,那么兄弟骨肉之间的相亲相爱,更是天经地义的了。这就使得这首描写家族宴会的诗,一开始就洋溢着融洽欢乐的气氛。 第二章正面描写宴会。先写摆筵、设席、授几,侍者忙忙碌碌,场面极其盛大。次写主人献酒,客人回敬,洗杯捧盏,极尽殷勤。再写菜肴丰盛,美味无比。"醓"、"醢"、"脾"、"臄"云云,可考见古代食物的品种搭配,"燔"、"炙"云云,也可见早期烹调方法的特征。最后写唱歌击鼓,气氛热烈。 第三章写比射,为宴会上一项重要活动。和第二章的多方铺排、节奏舒缓不同,这一章对比射过程作了两次描绘,节奏显得明快。两次描绘都是先写开弓,次写搭箭,再写一发中的,但所用词句有所变化。场面描绘之后写主人"序宾以贤"、"序宾以不侮",表明主人对胜利者固然优礼有加,对失利者也毫不怠慢,这就使得与会者心情都很舒畅。 第四章仍是写宴会,重在表明对长者的尊敬之意。先写主人满斟美酒,以敬长者,再写主人祝福长者长命百岁,中间插以长者老态龙钟、侍者小心搀扶的描绘,显得灵动而不板滞。方玉润《诗经原始》评道:"老者不射,酌大斗饮之,座中乃不寂寞。" 本篇写宴会、比射,既有大的场面描绘,又有小的细节点染,转换自然,层次清晰。修辞手法丰富多采,有叠字,如形容苇叶之润泽,则用"泥泥",形容兄弟之亲热,则用"戚戚",贴切生动;有排比,如"敦弓既坚,四鍭既钧,舍矢既均",显得极有气势。这些对于增强诗的艺术效果,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分类:儒家经典书名:诗经作者:孔子(整理) |
- Details
- Category: 儒家经典
《诗经》247 既醉周代统治者祭祀祖先 既醉以酒,既飽以德。 君子万年,介尔景福。 既醉以酒,尔殽既將。 君子万年,介尔昭明。 昭明有融,高朗令終。 令終有俶,公尸嘉告。 其告维何?籩豆靜嘉。 朋友攸攝,攝以威仪。 威仪孔时,君子有孝子。 孝子不匱,永锡尔类。 其类维何?室家之壸。 君子万年,永锡祚胤。 其胤维何?天被尔祿。 君子万年,景命有仆。 其仆维何?厘尔女士。 厘尔女士,從以孙子。 你的美酒我已醉,你的恩惠已饱受。 君子长寿万万岁,赐你大福永不休。 你的美酒已喝醉,你的菜肴真有味。 君子长寿万万岁,赐你光明大智慧。 光明智慧照四方,高明而且结局强。 善终必有好开始,神尸祝你万年昌。 神尸祝辞说的啥?食品精美质量好。 朋友纷纷来助祭,助祭庄严有礼貌。 祭祀礼节很合时,主人又是大孝子。 孝子孝心无穷尽,赐你好处永不止。 他的好处怎么样?家室光大天下平。 君子寿命万年长,赐你子孙大福庆。 子孙后嗣又如何?天赐福禄多如林。 主人寿命长万春,天降大命附你身。 大命附你又怎生?赐你女子和男丁。 赐你女子和男丁,子孙代代都旺盛。 1、德:《集传》:"德,恩惠也。" 2、君子:《集传》:"君子,谓王也。尔,亦指王也。" 3、将:美好。《郑笺》:"肴,谓牲体也。" 《通释》:"将,臧声相近,臧为美,将亦美也。" 4、昭明:显明;光明。《郑笺》:"昭,光也。" 《正义》:"与之以昭明之道,谓使之政教常善,永作明君也。" 5、融:十分明亮。《毛传》:"融,长。朗,明也。" 何楷《诗经世本古义》:"言其明高出,足以照临四方,所谓居上克明也。" 6、俶(触chù):始。《毛传》:"俶,始也。" 7、尸:祭祀中装扮神灵的人。《郑笺》:"公尸以善言告之,谓嘏(古gǔ,又读贾jiǎ)辞也。" 8、摄:《毛传》:"言相摄佐者以威仪也。" 9、有:《通释》:"有,又也。言君子又为孝子也。" 10、匮(愧kuì):《毛传》:"匮,竭。类,善也。" 《传疏》:"尔,孝子也。言孝子有不竭之善,则祖考之神,长予孝子以善也。" 11、壶(捆kǔn):扩充,广大。 12、祚(作zuò):福禄。胤(印yìn):后嗣。《集传》:"祚,福禄也。胤,子孙也。" 13、仆:附着,着落。 14、厘:通"赉(赖lài)",赐予。女:同"汝",你。《毛传》:"厘,予也。" 俞樾《古书疑义举例》卷一:"女士者,士女也。孙子者,子孙也。皆倒文以协韵。" 《毛诗序》云:"《既醉》,大(太)平也。醉酒饱德,人有士君子之行焉。"三家诗无异义。宋严粲《诗缉》云:"此诗成王祭毕而燕(宴)臣也。太平无事,而后君臣可以燕饮相乐,故曰太平也。讲师言醉酒饱德,止章首二语;又言人有士君子之行,非诗意矣。"对《毛诗序》之说认同前半部分而否定后半部分。朱熹《诗集传》则说此诗系"父兄所以答《行苇》之诗,言享其饮食恩意之厚,而愿其受福如此也",但其说实臆测之辞,不可信。今人程俊英《诗经译注》谓"这是周王祭祀祖先,祝官代表神主对主祭者周王的祝辞",高亨《诗经今注》谓"这首诗当是祝官致嘏辞后所唱的歌,可以称为嘏歌",嘏歌是一种特定的祝辞,故程、高二说实际上相同,兹从之。 诗以"既"字领起,用的虽是赋法,但并不平直,相反,其突兀的笔致深堪咀嚼,方玉润《诗经原始》评曰"起得飘忽",颇为中肯。而"既醉以酒",表明神主已享受了祭品;"既饱以德",表明神主已感受到主祭者周王的一片诚心,更为下文祝官代表神主致辞祝福作了充分的铺垫。享受了主祭者献上的丰盛的美酒佳肴,对他的拳拳之意怎能无动于衷?因此,神主代表神愿意赐给献祭人各种福分,自然是顺理成章之事。 诗的前两章,讲的都是享受了酒食祭品的神主的心满意足之情,他深感主祭者礼数周到,便预祝他万年长寿,能永远获得神所赐的幸福光明。而第三章末二句"令终有俶,公尸嘉告",直接点出公尸,说明下文均为神主具体的祝福之辞,诚如陈子展所云,"为一篇承上启下之关键"。如果把此诗比为一篇小说,则前两章用的是第一人称叙述法,而后五章用的是第三人称叙述法,第三章则是两者的过渡。"其告维何"、"其类维何"、"其胤维何"、"其仆维何"云云,等于现代汉语"他的是什么?他的是"这样的结构。这五章中,除第三章是答谢献祭人的隆重礼节外,其余四章都是祝福的具体内容。从尽孝、治家、多仆几个方面娓娓道来,显出神意之确凿无疑。诗的中心词不外"德"、"福"二字,主祭者周王有德行,他的献祭充分体现了他的德行,因此神就必然要降福于他。方玉润《诗经原始》指出:"首二章福德双题,三章单承德字,四章以下皆言福,盖借嘏词以传神意耳。然非有是德何以膺是福?"其说不为无据。而神主所宣布的将赐之福,在诗中主要是属于家庭方面而不是属于军国方面的,颇显示出此诗颂祷的倾向性,对一般读者来说这似乎也更有亲切感。 从诗的艺术手法看,善于运用半顶针修辞格是本篇的一个特色。《诗经》中运用顶针修辞手法屡见不鲜,但像本篇这样上文尾句与下文起句相互绾结,而重复只在上句的末一字与下句的第二字那样的修辞方法(我们姑称之为半顶针修辞),却是并不多见的。其实,接第三章"公尸嘉告"句的第四章"其告维何"句、接第五章"永锡尔类"句的第六章"其类维何"句、接第六章"永锡祚胤"句的第七章"其胤维何"句、接第七章"景命有仆"句的第八章"其仆维何"句,若改为"嘉告维何"、"尔类维何"、"祚胤维何"、"有仆维何",也完全可以,这样各章之间便以纯粹的顶针格相贯连。但本篇的作者却蹊径别出,不取上下章衔接文字完全重复的纯顶针格,而仍收"蝉联而下,次序分明"(方玉润《诗经原始》)之效,并别具曲折灵动之势,实在令人拍案叫绝。这章与章的半顶针衔接又与各章章内的纯顶针修辞(如"高朗令终"与"令终有俶"、"朋友攸摄"与"摄以威仪"、"君子有孝子"与"孝子不匮")连成一片,读来真有"大珠小珠落玉盘"之感。由此可见,我们对《颂》诗的表现力也不可太轻视呢! 分类:儒家经典书名:诗经作者:孔子(整理) |
- Details
- Category: 儒家经典
《诗经》249 假乐周天子有美德,受福于天,政通人和 假乐君子,显显令德。 宜民宜人,受祿于天。 保右命之,自天申之。 干祿百福,子孙千億。 穆穆皇皇,宜君宜王。 不愆不忘,率由旧章。 威仪抑抑,德音秩秩。 无怨无惡,率由群匹。 受福无疆,四方之綱。 之綱之紀,燕及朋友。 百辟卿士,媚于天子。 不解于位,民之攸墍。 周王美好多快乐,品德显著又高尚。 能安人民用贤良,接受福禄自天降。 上天命令保佑他,多多赐福国兴旺。 求得福禄上百样,子子孙孙千亿强。 相貌堂堂德行美。宜做国君宜做王。 没有错误不忘本,遵循祖先旧典章。 仪容美好又端庄,言语政令也正常。 没有怨恨无憎恶,常与群臣共商量。 受天赐福大无疆,统治四方明纪纲。 建立法度统四方,朋友群臣得安康。 诸侯卿士都来到,衷心爱戴我君王。 尽忠职守不懈怠,人民归附国运长。 1、假乐:嘉乐,赞美、喜爱。君子:指周成王。《毛传》:"假,嘉也。" 2、宜民宜人:《毛传》:"宜民宜人,宜安民,宜官人也。" 3、右:通"佑",助。 4、申之:《传疏》:"申之,言申之以福也。" 5、干:《郑笺》:"干,求也。" 6、穆穆:《集传》:"穆穆,敬也。皇皇,美也。" 7、愆(迁qiān):《郑笺》:"愆,过也。率,循也。" 8、抑抑:通"懿懿",壮美貌。《毛传》:"抑抑,美也。秩秩,有常也。" 何楷《诗经世本古义》:"言语、教令、声名,皆可称德音,此德音指言语也。" 9、群匹:《传疏》:"此群匹为群臣。" 10、四方之纲:《郑笺》:"成王能为天下之纲纪,谓立法度以理治之也。" 11、燕:《集传》:"燕,安也。朋友,亦谓诸臣也。" 12、媚:爱。 13、解(懈xiè):《集传》:"解,怠。" 14、塈(戏xì,又读记jì):休息。《通释》:"《方言》:"I,归也。' 民之攸塈,谓民之所息,即谓民之所归。' 这是一首为周宣王行冠礼(成年礼)的冠词。 王闿运《诗经补笺》说:"假,嘉,嘉礼也,盖冠词。"但他将此事归之于成王。实则此为宣王时作品,所以应是宣王行冠礼之词。周厉王被国人赶走,周定公、召伯虎乃与共伯和暂主朝政。太子静由召伯虎抚养。共和十四年(828),太子静即位,即宣王。他"修政,法文、武、成、康之遗风,诸侯复宗周"(《史记·周本纪》)。文武群臣,尤其周、召二公,把匡复周室的重任寄托在宣王身上。所以宣王的冠礼自然而然地便成为周室至关重大,举足轻重的事。本诗便是当时行冠礼时所采用的冠词。看来可能是召伯虎所作。通观《假乐》,除了对宣王无以复加的赞美之外,也深蕴着殷切的希望。所以魏源说:"《假乐》,美宣王之德也。宣王能顺天地,祚子孙千亿,卿士多贤,皆得获天佑所致也。"(《诗古微》)是与诗的主题、情调相符合的。 全诗仅四章,表现了周朝宗室,特别是急切希望振兴周王朝的中兴大臣对一个年轻君主的深厚感情和殷切期望。"假(嘉)乐"点出诗的主题或用途。"显显令德",开门见山地赞扬了受冠礼者的德行品格。以下称赞他能尊民意顺民心,皇天授命,赐以福禄。这一章看似平实,但在当时周王朝内忧外患摇摇欲坠的情况下,表达对宣王的无限期待和信赖,实言近而旨远,语浅而情深。第二章顺势而下,承上歌颂宣王德荫子孙,受禄千亿,落笔于他能"不愆不忘",一丝不苟地遵循文、武、成、康的典章制度,能够听从大臣们的建议劝谏。这些话里包含着极其深刻的教训:夷王、厉王因为违背了这两点使宗周几乎灭亡,其代价不可谓不大。因为本诗是举行冠礼的仪礼用诗,有着它现实的要求,故而第三章便转锋回笔,热烈地歌颂年轻的宣王有着美好的仪容、高尚的品德,能"受福无疆"成为天下臣民、四方诸侯的"纲纪"。末章紧接前文之辞,以写实的手笔勾勒了行冠礼的活动场景。宣王礼待诸侯,宴饮群臣,其情融融,其意洽洽。"百辟卿士"没有一个不爱戴他、不亲近他的。"不解于位,民之攸墍"。使国民能安居乐业,不再流离失所,这不是对一个明君的最主要的要求吗?短短的一首诗,围绕着"德、章、纲、位"赞美了年轻有为,能为天下纲纪的宣王,于有限的词句内包容了无限的真情,美溢于辞,其味无穷。 过去不少学者认为这首诗"无非奉上美诗","近谀"、"全篇捧场,毫无足观",似未能弄清诗的主旨和特定的创作背景。 分类:儒家经典书名:诗经作者:孔子(整理) |
- Details
- Category: 儒家经典
《诗经》248 凫鹥祭祀的次日,主人设宴酬谢神尸,酒菜丰美,求得福禄 鳧鹥在涇,公尸来燕来宁。 尔酒既清,尔殽既馨。 公尸燕飲,福祿来成。 鳧鹥在沙,公尸来燕来宜。 尔酒既多,尔殽既嘉。 公尸燕飲,福祿来为。 鳧鹥在渚,公尸来燕来處。 尔酒既湑,尔殽伊脯。 公尸燕飲,福祿来下。 鳧鹥在潀,公尸来燕来宗。 既燕于宗,福祿攸降。 公尸燕飲,福祿来崇。 鳧鹥在亹,公尸来止熏熏。 旨酒欣欣,燔炙芬芬。 公尸燕飲,无有後艱。 野鸭鸥鸟河中央,神尸赴宴多安详。 你的美酒清又醇,你的菜肴味道香。 神尸赴宴来品尝,福禄大大为你降。 野鸭鸥鸟沙滩上,神尸赴宴来歆享。 你的美酒清又多,你的菜肴美又香。 神尸赴宴来品尝,助你福禄长安康。 野鸭鸥鸟在洲诸,神尸赴宴来居住。 你的美酒已滤清,你的菜肴有干脯。 神尸赴宴来品尝,为你降下大福禄。 野鸭鸥鸟港汊中,神尸赴宴位居尊。 已在亲庙设酒席,福禄降临你家门。 神尸赴宴来品尝,福禄不断降你身。 野鸭鸥鸟在峡门,神尸赴宴醉醺醺。 美酒饮来欣欣乐,烧肉烤肉香喷喷。 神尸赴宴来品尝,从此太平无艰辛。 1、凫(扶fú):野鸭。鹥(以yǐ):鸥鸟。《集传》:"凫,水鸟,如鸭者。鹥,鸥也。" 《传疏》:"泾,水中也。" 2、宁:享安宁。《传疏》:"燕,燕饮也。" 3、来成:《通释》:"来成,犹言来崇,成亦重也。" 4、宜:安享。《通释》:"凡神歆其祀通谓之宜。" 5、为:助。《郑笺》:"为犹助也。助成王也。" 6、处:这里指坐。 7、湑(许xǔ):《传疏》:"尔酒既湑,犹云尔酒既清矣。" 8、脯(葡pú):《说文o肉部》:"脯,干肉也。" 9、潀(忠zhōng):港汊。《毛传》:"潀,水会也。" 10、宗:尊敬,尊崇。《毛传》:"宗,尊也。" 李樗(初chū)、黄埙(勋xūn)《毛诗集解》:"来居尊位也。" 11、崇:《毛传》:"崇,重也。" 12、亹(门mén):峡中两岸对峙如门的地方。《集传》:"亹,水流峡中,两岸如门也。" 13、熏熏:和悦的样子。何楷《诗经世本古义》:"熏熏,当依《说文》作醺醺,谓尸醉也。" 14、欣欣:《毛传》:"欣欣然,乐也。芬芬,香也。" 本诗是《大雅·生民之什》的第四篇。关于此诗的主旨,《毛诗序》在解《生民之什》的第一篇《生民》为"尊祖也",解第二篇《行苇》为"忠厚也",解第三篇《既醉》为"大平也"之后,解此篇为"守成也",云:"大平之君子能持盈守成,神祇祖考安乐之也。"孔颖达疏云:"《凫鹥》诗者,言保守成功不使失坠也。致太平之君子成王,能执持其盈满,守掌其成功,则神祇祖考皆安宁而爱乐之矣。故作此诗以歌其事也。"似未为探本之言。宋范处义《诗补传》云:"《既醉》、《凫鹥》皆祭毕燕饮之诗,故皆言公尸,然《既醉》乃诗人托公尸告嘏以祷颂,《凫鹥》则诗人专美公尸之燕饮。"清胡承珙《毛诗后笺》云:"《既醉》为正祭后燕饮之诗,《凫鹥》为事尸日燕饮之诗。"差为近之。今人程俊英《诗经译注》说:"这是周王祭祀祖先的第二天,为酬谢公尸请其赴宴(古称"宾尸")时所唱的诗。"高亨《诗经今注》也说:"周代贵族在祭祀祖先的次日,为了酬谢尸的辛劳,摆下酒食,请尸来吃,这叫做'宾尸',这首诗正是行宾尸之礼所唱的歌。"程、高之说皆从范、胡之说变化而来,而更妥贴圆通,兹从之。 诗分五章,章四句,除每章的第二句为六言外,其余均为四言句。其结构有如音乐中的装饰变奏曲:将一个结构完整的主题进行一系列的变奏,而保持主题的旋律。就诗而言,此歌主题旋律便是:野鸭沙鸥在水泽畔欢快地嬉戏觅食,公尸来到宗庙接受宾尸之礼就像野鸭沙鸥自得其所那样恬适愉悦,献给公尸的酒清醇甘甜,献给公尸的食香酥鲜美,有劳公尸沟通献祭的人们与受祭的神灵,人们答谢你,祈求神灵将福禄赐给你,并继续将福禄赐给我们!首句的"在泾"、"在沙"、"在渚"、"在潨"、"在亹",其实都是在水边。郑笺分别解释为"水鸟而居水中,犹人为公尸之在宗庙也,故以喻焉","水鸟以居水中为常,今出在水旁,喻祭四方百物之尸也","水中之有渚,犹平地之有丘也,喻祭地之尸也","潨,水外之高者也,有瘗埋之象,喻祭社稷山川之尸","亹之言门也,燕七祀之尸于门户之外,故以喻焉",虽对每章以"凫鹥"起兴而带有比意看得很透,但却误将装饰变奏看作主题变奏,其说不免穿凿附会。我们觉得,每章的章首比兴,只是喻公尸在适合他所呆的地方接受宾尸之礼而已,用词的变换,只是音节上的修饰,别无深意。以下写酒之美,用了"清"、"多"、"湑"、"欣欣"等词,写肴之美,用了"馨"、"嘉"、"芬芬"等词,从不同角度强化祭品的品质优良,借物寄意,由物见人,充分显示出主人宴请的虔诚。正因为主人虔诚,所以公尸也显得特别高兴,诗中反覆渲染公尸"来燕来宁"、"来燕来宜"、"来燕来处"、"来燕来宗"、"来止熏熏",正说明了这一点,语异而义同,多次装饰变奏更突出了主旋律。因为公尸高兴,神灵也会不断降福给主人,这就是诗中反覆强调的"福禄来成"、"福禄来为"、"福禄来下"、"福禄攸降"、"福禄来崇"。只有诗的末句"无有后艰",虽是祝词,却提出了预防灾害祸殃的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前引《毛序》"大平之君子能持盈守成,神祇祖考安乐之也"的发挥倒是值得注意的。居安必须思危,这一点至今能给人以很大的启发。孙鑛评曰:"满篇欢宴福禄,而以'无有后艰'收,可见古人兢兢戒慎意。"(陈子展《诗经直解》引)这并不是泛泛之言。 分类:儒家经典书名:诗经作者:孔子(整理) |
- Details
- Category: 儒家经典
《诗经》25 驺虞猎人的射击本领
彼茁者葭, 壹发五豝, 于嗟乎驺虞! 彼茁者蓬, 壹发五豵, 于嗟乎驺虞! 春日田猎芦苇长, | 芦苇茂盛真茁壮, 箭箭射在母猪上, | 发箭射杀五头猪, 啊!射技真高强! | 多可恶的驺虞啊! | 春日田猎蓬蒿生, | 蓬蒿丛丛真茂盛, 箭箭射在小猪上, | 五头小猪瞬间杀, 啊!射技真高强! | 多可恨的驺虞啊! ①葭(jiā):芦苇。②壹:发语词。豝(bā):幼小的母猪。③驺(zōu)虞:古时司牧猎的官吏。④蓬:蓬草。⑤豵(zòng):小猪或小兽。 对于这首诗的主旨,《毛诗序》认为是歌颂文王教化的诗作,说:"人伦既正,朝廷既治,天下纯被文王之化,则庶类蕃殖,蒐田以时,仁如驺虞,则王道成也。"朱熹《诗集传》发挥此义,宣传"诗教",说:"南国诸侯承文王之化,修身齐家以治其国,而其仁民之余恩,又有以及于庶类。故其春田之际,草木之茂,禽兽之多,至于如此。而诗人述其事以美之,且叹之曰:此其仁人自然,不由勉强,是即真所谓驺虞矣。"旧说另有乐贤者众多、怨生不逢时、赞驺虞称职等说,今人高亨《诗经今注》、袁梅《诗经译注》则认为是小奴隶为奴隶主放猪,经常受到驺虞(猎官名)的监视欺凌,有感而作。但大多数学者都认为本诗是赞美猎人的诗歌。 本篇之所以有不同的解释,分歧主要源于对"驺虞"一词的理解。坚持"诗教"的学者们视驺虞为仁兽,认为此诗是描写春蒐之礼的,人们驱除害兽,但又猎不尽杀,推仁政及于禽兽,但是将驺虞解释为兽名最大的缺点是与诗意不能贯通。因此《鲁诗》就已将"驺"释为天子之囿,将"虞"释为司兽之官,今人鲍昌《释》一文,解"驺"为饲养牲畜的人,解"虞"为披着虎皮大声呼叫的人,将驺虞合训为猎人,至此,这首诗的诗意涣然冰释。 全诗两章,每章三句,第一章首句"彼茁者葭",点明了田猎的背景,当春和日丽之时。风煦润物,花木秀出,母猪藏匿在郁郁葱葱的芦苇之中,极为隐密,猎人却能够"壹发五豝",所获不菲。第二章首句"彼茁者蓬",指出行猎是在蓬蒿遍生的原野,天高云淡,草浅兽肥,虽然猎物小猪不易被发觉,但猎人仍然能够"壹发五豵",轻松从容。打猎的地点、背景在变,但猎人的收获同样丰厚,足见其射技之高超。作者截取了行猎过程中的两个场景,简笔淡墨,勾勒出猎人弯弓搭箭、射中猎物的生动画面,可谓以少少许胜多多许。 分类:儒家经典书名:诗经作者:孔子(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