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教义》|天台宗 | 佛经

《四教义》卷第四


第三约三藏教明菩萨位以释净无垢称义者。三藏教诠因缘生灭之理。明菩萨藏义。亦应具有四门。今约毗昙有门。明大乘菩萨位。即为四意。一翻译。二辨位。三料简。四释净无垢称义。第一翻译。所言菩萨摩诃萨者。是天竺语。若具依彼语。应云菩提萨埵摩诃萨埵。但诸师翻译不同。今不具述。而智度论翻云。菩提名佛道。萨埵名成众生。摩诃言大。此人用诸佛大道成众生也。又有师翻云。菩提名道。萨埵名心。摩诃名大道是以为道心大道心。而诸经论多云菩萨摩诃萨者。什师以天竺语繁。两句八字标名。故除三字留五字。合为一句。名菩萨摩诃萨也。但三乘菩提通名为道。而菩萨独受大名者。以其缘四谛起慈悲四弘誓愿。上求佛果下化众生。此心矌大故别受摩诃萨埵之称也。第二辨菩萨位。略为七意。一发菩提心。二行菩萨道。三种三十二相业。四六度成满。五一生补处。六生兜率天。七八相成道。一发菩提心者。如释迦牟尼菩萨。于过去世为陶师。值释迦牟尼佛供养彼佛。又见彼佛智慧第一弟子。名舍利弗。神通第一弟子。名目揵连。多闻侍者名曰阿难。尔时陶师供养佛已。即便发菩提心。作是誓愿。愿未来世我得作佛。还号释迦牟尼。智慧弟子名舍利弗。神足弟子名目揵连。多闻侍者名阿难。可悦其愿。从是初发菩提心。即慈悲四弘誓愿发也。但三藏教慈悲四弘誓愿。皆缘生灭四谛而起。所言慈悲心者。一大慈心。欲与爱见二种众生道灭之乐也。二大悲心。欲拔爱见二种众生苦集之苦也。四弘誓愿者。一未度者令度者。即是天魔外道爱见二种。六道众生未度三界火宅之苦谛。令得度也。二未解者令解者。即是爱见二种众生。未解爱见二十五有业。集令得解也。三未安者令安者。即是爱见二种众生。未安三十七品一切诸道令安道谛也。四未涅槃者令得涅槃者。此爱见二种众生。未灭二十五有生死因果。皆令得灭谛涅槃也。若缘爱见二种众生。生灭四谛而起慈悲四弘誓愿者。即是菩萨初发菩提心也。知爱见四谛故。智慧胜诸天魔一切外道。有慈悲誓愿功德故胜一切声闻缘觉。故大智度论云。初发心以为天人师。胜出一切声闻缘觉。二行菩萨道者。即是三阿僧祇劫行六度也。从过去释迦牟尼佛至罽那尸弃佛时。名一阿僧祇劫。从此常离女人身。尔时不自知我当作佛不作佛。此初阿僧祇劫。即是得五停心别想总想念处之位。用性念处共念处缘念处。行六度也。三种念处义略如前说。所以者何。修性念处为坏属爱魔业。破属见一切智六师修共念处。欲坏爱结破神通六师修缘念处为一切爱见众生说法。属爱坏故一切天魔眷属坏。爱见坏故三六十八种六师。及一切外道眷属坏也。故用三种念处行六波罗蜜。意欲降伏天魔制诸外道。菩萨用三种念处行六度时。虽修性念处而不断结。为生三界度众生故。常欲多修共念处观为得神通。成四摄法同事。调伏爱见众生。又常多修缘念处观。为欲成四辨说三乘法。化一切爱见众生。共出三界火宅也。是为初阿僧祇劫修行六度。用四弘誓愿安抚生死心无怯弱根坏女人之业。常受丈夫之身也。尔时未发暖解位在外凡。故不自知己身当得作佛不得作佛也。次明从罽那尸弃佛至燃灯佛。为第二阿僧祇劫。是时菩萨用七茎青莲华。供养燃灯佛。敷鹿皮衣布发掩泥。时燃灯佛便授其记。汝当来世必得作佛。名释迦牟尼。尔时菩萨虽能自知我必作佛。而口不称我当作佛。谓此是用暖法智慧修六度也。所以者何。因总想四念处。初得善有漏五阴。即是性地顺忍初心之位。既有证法之信。故必知作佛。而用暖解修行六度。心未分明故不向他说。次明从燃灯佛。至毗婆尸佛。为第三阿僧祇劫满。是时菩萨内心了了自知作佛。口自发言无所畏难。我于来世当得作佛。今谓此是顶法之位。行六波罗蜜四谛观解分明。如登山顶四方顾分明。了了自知作佛。亦向他人说也。三明过三阿僧祇劫。种三十二相业。今谓此是入下忍之位。用此忍智修行六度。成百福德。用百福德成一相。以为三十二相之业因也。种三十二相业因。于下忍之位。修六波罗蜜成百福之相。以为三十二相业因也。是三十二相。于欲界阎浮提人中。受男子身。佛出世时缘佛身相故得种也。

问曰:所言百福德成一相者。几功德成一相福德耶。

答曰:异解不同。难可定判。有人言。是福不可称量不可譬喻是菩萨入三阿僧祇劫。心修大行种是三十二相因缘。以是故福无能量。唯佛能知。

问曰:菩萨几时种三十二相。

答曰:极迟百劫。极疾九十一劫。弗沙佛观释迦菩萨自身生弟子熟。弥勒菩萨自熟弟子生。多人难度一人易化。故弗沙佛于宝窟中。放光照释迦。菩萨释迦菩萨寻光至弗沙佛所。于七日七夜一心观佛。目不暂眴。但用一偈称叹云。天地此界多门室。逝宫天处十方无。丈夫牛王大沙门。寻地山林遍无等。以苦行力超越九劫。在弥勒菩萨前成正觉也。四明六波罗蜜满者。

问曰:檀波罗蜜云何满。

答曰:一切能施无所遮碍。乃至以身施时心无所惜。如尸毗王。以身施鸽解剔皮肉。虽受痛苦。举身上秤以赎鸽命心不悔恨。立誓自证我心无悔者。身可平复。既立誓已。天地震动身还如故。如是等菩萨本生舍身命施。心不退悔。是檀波罗蜜满也。

问曰:云何尸罗波罗蜜满。

答曰:不惜身命护持净戒。如须陀摩王。是王精进持戒常依实语。与劫磨沙波陀大王共期。乞暇还国七日供养沙门竟。即来就终。是王期满。为持实语戒故。趣期就死。是则为持一戒不惜身命。如是等处处因缘经说本生。菩萨因地。持戒舍身命心不悔恨。即是尸罗波罗蜜满相。

问曰:羼提波罗蜜云何满。

答曰:若人来骂。挝捶割剥支解夺命。心不起嗔。如羼提比丘常修慈忍。在林树下入禅三昧。时迦梨王。为女色故生爱弊。垢截其手足耳鼻。心忍不动。时王问言。今截解身定。能忍否。比丘答言。意实不嗔恨。王言。今谁信汝耶。比丘答曰。若实忍心不嗔恨。当令我身即寻平复。说是语时身即如故。如是等不惜身命修行忍辱。是名羼提波罗蜜满相。

问曰:毗梨耶波罗蜜云何满。

答曰:若有大心。如大施太子。为一切众生入海采宝。从龙王得如意珠。欲将还阎浮提。雨衣服宝物布施众生。海神惜珠。因其睡卧即盗取其珠。将还海宫。太子觉已为此珠故。誓以此身抒大海水令海干尽。从海神索珠心定不懈。帝释诸天感太子心。为物精进不惜身命。即将诸天助抒海水。水遂减半。海神怖故惭愧还珠。亦如释迦菩萨值弗沙佛。七日七夜翘一脚目不暂眴。如是等不惜身命。为物精进。是名毗梨耶波罗蜜满相。

问曰:云何名为禅波罗蜜满相。

答曰:如一切禅定自在。又如尚阇梨仙人坐禅时。无入出息。鸟于螺发中生子。不摇动乃至鸟子飞去。是名禅波罗蜜满相。

问曰:般若波罗蜜云何满。

答曰:菩萨大心分别。如劬嫔婆罗门大臣。分阎浮大地作七分。若干大城小城聚落村民。尽作七分。般若波罗蜜亦如是。是菩萨般若波罗蜜满相。今谓此皆下忍智慧。能调伏诸根满足六度也。所以者何。下忍智慧力强烦恼力弱。用此智慧修行六度。能忍六弊不惜身命成六度也。四波罗蜜满。正是性念处力至下忍也。禅波罗蜜满。多是共念处力至下忍也。般若波罗蜜满。正是缘念处力至下忍也。

问曰:罗汉尚不能不惜身命。修行六度。下忍智慧之力。何能成六度也。

答曰:若无慈悲誓愿。积劫修行之力罗汉智慧尚不能尔。何况下忍。今外缘慈悲誓愿久积熏修。内有忍法智慧。助破六弊之力也。五住一生补处者。即是释迦菩萨。在生迦葉佛所。为补处弟子。净持禁戒行诸功德。迦葉授记次当作佛。恐此由在中忍之位也。六生兜率陀天者。舍阎浮之报。上生此天为诸天人师。于在此天用三种念处。修八胜处。为欲伏结清净。下阎浮提。神通变化降伏天魔。四辨说法破诸外道。及度一切众生也。此由属中忍之位。

问曰:菩萨何意。从初发心伏结至此伏而不断也。

答曰:若断结即不得受生化物。观无常伏结令诸烦恼脂消。用清净心修行六度。令诸功德肥也 七下生成道者。即是三藏教明八相成道菩提果。所言八相成道者。一从兜率天下。二托胎。三出生。四出家。五降魔。六成道。七转法轮。八入涅槃。一兜率天下者。菩萨将欲下生时。用四种观人间。一观时。即是人寿百岁时是佛出世之时。二观土地。诸佛常依中国生迦维罗卫。即是百亿日月之中也。三观种姓。佛生二种姓中。一刹利姓势力大故。二婆罗门姓智慧大故。释迦牟尼佛生刹利姓也。四观生处。何等女人。能怀那罗延力菩萨。唯中国迦毗罗婆城净饭王后。能怀后身菩萨。如是思惟已。后从兜率陀天下。问何故作白象形非余。二明处胎。即是正慧入母胎。一切众生邪慧入母胎。菩萨忆念不失。故名正慧入母胎。中阴住则知中阴。入胎时。知入胎。歌罗逻时。知歌罗逻时。七日赤白精血合。安浮陀时。二七日如茧状。伽陀时。三七日如凝酪。五胞时出生时。皆忆念不失。是名正慧入母胎。复次余人住中阴。入母胎欲受生时。于父母生颠倒心。生不净心。菩萨不尔。正慧明识父母相续入胎。是名正慧也。三明出胎相者。是菩萨满足十月。正慧不失念。从右腋而出胎生堕于地。即行七步。口自发言。天上天下唯我为尊。当初生时。国中即有三十二瑞事在。瑞应经具明。乃至将示相师阿姨相太子。身具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即便悲泪。王恐不祥。问阿姨曰。我子不祥故悲泪也。仙人答曰。吉无不祥。太子相好分明。其若在家当作转轮圣王。飞行皇帝王四天下。十善化世。其若出家。必成自然之佛度脱万姓。但太子相好分明。必不在家作转轮王。若其出家。必得菩提度脱天人。伤吾年老不睹佛兴。故悲泪耳。所以用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庄严其身故。欲为得三菩提之器也。

问曰:何故现相三十二好有八十。

答曰:成佛庄严法如此故。四明出家者。是时菩萨年渐长大。出四城门见老病死苦。厌怖心生。夜半踰城出家六年苦行。食难陀婆罗门石蜜乳糜益身十六功德。五明降魔相者。即于菩提树下。破万八千亿鬼兵魔众。魔王败绩鬼兵退散。六成道相者。魔众散已摄心端坐。于第四禅住中忍。修观成中忍一刹那。上忍一刹那。世第一法一刹那。发真无漏。三十四心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三十四心者。八忍八智九无碍九解脱也。具足佛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法三达无碍三意止大悲四无碍智一切诸法总想别想悉知。故名为佛。第九解脱具足一切种智并在未来。故名小乘佛。七明转法轮相者。于鹿野苑中为拘邻等五人。三转生灭四谛法轮。天人得道。此为证三宝于是现世间。次说十二因缘法轮。次为菩萨说六波罗蜜法轮。是则开三乘之教。名修多罗藏。十二年后。佛在毗舍离国。为须邻那迦陀长者子作淫欲。以是因缘结初大罪。二百五十戒。次佛在舍婆提城。告诸比丘。诸有五怖五罪五怨。不除不灭。是因缘故。于此世未来受无量苦。是名佛自说毗昙教。从此转三藏法轮。乃至涅槃。教三乘弟子。是名转法轮相。八明入涅槃相者。于拘尸那城沙罗双树间。逆顺出入超越三昧。于第四禅中。入火光三昧。烧身灭度唯留舍利。为人天福田。身智俱灭入无余涅槃。是为声闻经中说大乘之位。次第三明料简者。

问曰:声闻经中开三乘。何故二乘即生断结。菩萨从初发心。乃至至降魔都不断结。

答曰:声闻缘觉。厌患生死自求涅槃。不为利物。是故贪取真断结。结尽则不受生入涅槃也。菩萨大慈怜愍欲度一切。受生死苦教化众生。众生出世善根淳熟。即便成道。说三乘教。共三乘人同入涅槃。若因中断结。即不得受生。岂能利物。是故忍受生死不断结使。三阿僧祇处在生死。教化众生。共出三界故不断结使。意在于此。

问曰:菩萨断结誓愿神通应化利物。何必须留结而受生耶。

答曰:断结誓愿神通应化受生。此乃是摩诃衍之所说。非三藏之所明。所以者何。断结誓愿受生。通教之所说。法性身神通受生。别教之所说。法身应生。圆教所说。

问曰:声闻经教为何意不得论断结受生。

答曰:三藏之教。正化小乘傍化菩萨。若说菩萨结尽受生。二乘即疑。若结尽而得受生者。诸声闻人得罗汉果。将不更受生耶。是故不说菩萨断结受生。

问曰:若为二乘生疑。不说菩萨断结受生者。大乘方等摩诃般若通教三乘。亦应不得说菩萨断结。用誓愿神通受生。

答曰:此是生苏熟苏之教。二乘渐淳熟信解分明。闻菩萨事心不疑惑。故法华经云。过是已后心相体信。入出无难。然其所止故在本处。

问曰:所明声闻经菩萨义。为是佛说。为佛去世诸声闻弟子说耶。

答曰:有是佛说。亦有是诸罗汉作鞞婆沙阿毗昙中说。

问曰:何者是佛所说。何者是罗汉所说耶。

答曰:如说菩萨从初发心乃至不断结使。坐道场时正习俱断。此是佛说。何以得知。龙树论主答数人言。若后身菩萨不断结者。是佛方便所说也。亦有是诸罗汉佛去世后之所说者。如言初阿僧祇不自知作佛。二阿僧祇自知作佛。而口不宣说三阿僧祇劫。了了自知作佛。亦发言向他说。此义者非佛三藏中所说。乃至是诸罗汉作毗婆沙释菩萨义。

问曰:若佛自说三藏教明菩萨义。此则可信。若诸罗汉所说。云何可信。

答曰:诸罗汉既是圣人。共采佛三藏教意。明菩萨义何容全失。

问曰:若尔智度论何意。从始至终一一弹破。

答曰:龙树为欲申摩诃衍。明菩萨所行之道。以大破小皆可破也。若就小乘明三藏宗徒。罗汉圣人之所撰集。何容顿乖僻也。若诸罗汉明声闻经。所释菩萨义遂并乖僻。末世凡人法师。何可谬有申释。凡情解释小乘。既不可长承用。大乘深经。岂可出在妄情而论。故知虽非佛说。若是罗汉作论亦须信受。第四约三藏教位释净无垢称义者。正是中忍补处之位也。六度之道即是净义。所以者何。三种药中无三种病。六度是道谛。即是净义。故法华经云。又见佛子修种种行。求无上惠为说净道也。维摩大士成就六度即是净义。无六弊垢故言无垢。以相似解。内称生灭四谛之理。外称根缘。助释迦如来。显三乘之教。故云净无垢称也。是以方便品。现疾为国王长者。说无常苦空无我不净之法。呵责诸人劝求佛果。意在于此也。

问曰:维摩折挫声闻弹呵菩萨。此是不思议之行位。何得用声闻经所明菩萨之位挍量。

答曰:住不可思议解脱菩萨。能种种示现。岂不能现声闻经所明菩萨之像辅释迦而弘化乎。

问曰:何故化国王长者而示三藏菩萨之形说法。诃声闻菩萨即现摩诃衍不思议之言教。

答曰:凡俗界内结业未除故。说生灭四谛。此正是对治。罗汉菩萨界内因疾已除。但迷不思议三谛之理。是故说三种四谛。以折声闻。说无作四实谛。诃菩萨也。

第二约通教辨位。以释净无垢称义者。通教既诠因缘即空之理。三乘同禀契理证道。必有浅深。故须判位。通教入道亦具四门。四门者。一实门。二不实门。三亦实亦不实门。四非实非不实门。此四门入诸法实相。出智度论。中论虽不作门名。四句既能通行人入第一义。今立门名观其义意。谓于理无失。至下辨体当略释。今判三乘同入第一义。智断之阶级。此通教具有四门入道。而经论多用空门。若论逗机化物随缘而说四门。岂可偏用经论义。便事须如此。是故今约通教明三乘位。正就空门以辨也。就此即为五意。一略明半满辨位有同不同。二明约通教开三乘。三正辨通教三乘次位。四料简。五正约位释净无垢称义。第一略明半满辨位有同不同者。若三藏半字教门。明位大同小异。如毗昙成实释三藏教。辨贤圣位虽复小异。而大意是同。不足疑也。若摩诃衍满字教门通论。只是一摩诃衍教。若细寻义理。即有三教明位高下不同。其不达大乘方便实可疑也。故大品经云。有菩萨从初发心。即与萨婆若相应。此恐约通教明入位。亦是法华经小树增长之譬也。又大品经云。有菩萨从初发心。即游戏神通。净佛国土成就众生。此恐约别教以明入位。即是法华经所明大树增长之譬。又大品经云。有菩萨从初发即坐道场度众生。当知是菩萨为如佛。此恐约圆教初入位。亦是法华经明一地所生之譬也。故大智度论释灯炷品云。有人言。从干慧地为初焰。佛地为后焰。有人言。欢喜地为初焰。佛地为后焰。有人言。初发心为初焰。佛地为后焰。如此解释不同者。恐此是诸大乘论师释满字教门。三教明位不同。各取此意已释初焰后焰。

问曰:何意三藏教明位多同。摩诃衍教。开为三教。判位不同耶。

答曰:半字教门止明界内。一世断结使入涅槃。小乘狭劣明事浅近。不可动逾。若是满字教门广大深远。备明界内外行位法门权实无方。说诸菩萨行类相貌位次不同无挂碍也。故涅槃经云。譬如隘道不容二人并行。解脱不尔。多所容受。即真解脱。真解脱内权实行位何所不容。故龙树菩萨作大智度论。种种因缘破迦旃延。引毗婆沙释三藏义。明菩萨义。正是欲申摩诃衍教。不可思议行类阶级随缘不同。第二略明约通教开三乘者。此通教约因缘即空之理。分三乘也。三人同禀通教。见第一义谛。同断三界见思得一切智。同求有余无余二种涅槃。此义既同。故约通教义以辨位也。而分为三乘者。声闻总想体法入空。智慧力弱但断正使。根性不同。亦有二种解脱。如前三藏教中分别。缘觉福德利根。能少分别。别想体法入空。生无佛世不因闻法。时至道熟自然晓悟。见第一义断三界结尽侵除习气。是名辟支佛乘。根性不同亦有二种。一者小辟支迦罗。二大辟支迦罗。已如前说。若菩萨具修总想别想智慧。体因缘即空。起大悲誓愿。以修诸行见第一义。断界内烦恼。用誓愿扶习还生三界。用道种智游戏神通。净佛国土成就众生。三乘善根淳熟即坐道场。用一念相应智慧。断烦恼习尽。得一切种智。名之为佛。转生灭无生灭二种法轮。化三乘众生入无余涅槃。是为大乘。故大品经云。三乘之人同用以第一义谛无言说道断烦恼。但是人烦恼习尽不尽为异。又中论云。诸佛以甘露味教化众生。诸法实相是真甘露味也。佛说实相分为三种。若得诸法实相灭诸烦恼。名声闻乘。若生大悲发无上意。名为大乘。若佛灭度后。时世无佛因远离生智。名辟支佛乘。

问曰:若尔与前三藏教明三乘何异。

答曰:前已处处说见第一义不殊。但教门有拙度巧度之别。观门则有折体见真之殊。彼明菩萨从初发心乃至补处。未言断结使。此明菩萨从初发心即断结使。乃至补处正使久尽残习微薄。此为大异。复次三藏教。约生灭四谛十二因缘六波罗蜜三法分三乘。今明通教则不如此。三乘同观无生四谛。见第一义。而分三乘之别者。事如前解。三乘同体假入空。观十二因缘见第一义。而分三乘之别者。事如前释。三乘同观六波罗蜜。见第一义。而分别三乘之别者。如前分别。如此岂同三藏教之三乘也。

问曰:菩萨可修六度。二乘何得亦同修六度耶。

答曰:涅槃经云。福德庄严有为有漏无漏。是声闻法。何处有悭贪声闻。破戒嗔恚放逸散乱愚痴罗汉辟支佛也。但二乘之人。不能遍行其事成就众生。何曾不同修六度第一义谛无言说道。而能断结也。

问曰:上引中论所明。即应是大乘声闻缘觉也。

答曰:不然。此虽通从大乘门入。而二乘取涅槃证即身灭度。故中论简别。得诸法实相灭诸烦恼。名声闻乘。若生大悲发无上意。名为大乘。若佛不出世。辟支佛人因远离生智。此二既无大悲。何得名为大乘声闻缘觉耶。故法华经云。身子自叹云。我等同入法性。云何如来以小乘法而见济度。然是我咎非世尊咎也。此即自述得法性实相。非是大乘声闻。若如迦葉领解。闻法华开权显实云。我等今日真是声闻。以佛道声令一切闻也。故不得言见诸法实相。即是大乘声闻辟支佛也。第三正明通教三乘位者。即为二意。一明三乘共行十地。二简名别义通。一明三乘共行十地位者。即为二意。一标名。二解释。一标名者。一干慧地。二性地。三八人地。四见地。五薄地。六离欲地。七已辨地。八辟支佛地。九菩萨地。十佛地。故大品经云。菩萨从初干慧地至菩萨地。皆行皆学而不取证。佛地亦学亦证。故言三乘通位也。二解释者。释干慧地。三乘初心通名干慧地者。干慧地即是三贤之位也。一五停心。二别想念处。三总想念处。一五停心者。就此为三意。一分别拙巧不同。二正明五停心之位。三简真伪。一分别拙巧不同者。三藏所明初贤。与通教不同。彼约信解生灭四谛修五停心。今约无生四谛信解修五停心。二种信解既拙巧不同故。入停心之位。目足不同也。二正明五停心位。所言贤者。本是邻圣之义。亦是直善之名。今言直善即为二意。一释直义。二释善义。一释直义者。信解直正异于外人邪僻。又不同拙度之曲。离此二边名之为直。所以然者。三乘之人同闻无生四谛。信解分明故得然也。信无生苦谛者。信五阴十二入十八界不生。皆如幻化如梦响水月镜像。毕竟空无所有。是则解苦无苦。苦虽无苦。若不知无苦。则为苦所苦。名曰愚夫。若知无苦此则无苦。而有真谛信无生。集谛者了一切烦恼业行。皆如梦幻响化水月镜像。毕竟空无所有。无有和合相。若不知无所有。则有结业流转。故知无所有是则解集无集。是故无集而有真谛信无生。灭谛者。知一切生灭之法皆不可得。设使有法过于涅槃。亦如梦幻响化水月镜像。本自不生今亦无灭。若不知不生不灭。则生灭终不自灭。若知不生不灭。则生灭自然而灭。是则有灭而有真谛也。信无生道谛者。信一切至涅槃道。皆如梦幻响化水月镜像。无有二相。是则不见通与不通。若见有二相有通不通。则无明壅塞。若知不二之相。不见通与不通。则任运虚通入第一义。是则知道有道而有真谛也。若三乘之人。初入佛法信解此悟分明。名正直心。但菩萨因此无生四谛。起慈悲誓愿故名摩诃萨也。

问曰:若知诸法皆无所有。是则不见真与不真。何须结无生四真之名。

答曰:此皆约思益经涅槃经制义。非凡情自立。得意忘言。无生四真之名何足疑碍。二释善义者。即是五停心之善法也。此之五法能发诸禅。禅名弃恶。亦名功德丛林。止行二善无过于禅。禅因五法。此之五法内善之本也。行人初心信解虽直。但以五种不善。随其重者常心驰散。不得暂停。如风中灯。照物岂了。欲知因缘即真。必须一心禅寂。如水澄清珠相自现。是故觉观多者。教令修数息。因数息故心不动散。得欲界定住未到地。能发初禅乃至四禅四无色定。如明镜不动。净水无波。目足备故入清凉池。是名直善。直善之人能发无漏。故说邻圣曰贤也。是以大品经云。阿那般那即是菩萨摩诃衍。以不可得故。此约初停心。明贤人干慧地之位。不净观对破贪欲明停心。入初贤干慧之位亦如是。故大品经云。不净观即是菩萨摩诃衍。以不可得故。慈心界方便因缘明停心。入初贤干慧之位亦如是。三简真伪者。

问曰:三乘初心。信解无生四谛有真伪不。

答曰:迦罗迦果镇头迦果伪多真少。末世学三乘之人。虽知无生四谛。不识正因缘义。即是迦罗迦果。若无道心贪著名利。即是迦罗迦果。不知善巧修习止观。即是迦罗迦果。破法不遍。即是迦罗迦果。不知通塞。即是迦罗果。不知道品调适进极修习。即是迦罗迦果。不知对治助开三解脱门。即是迦罗迦果。不知位次生增上慢。即是迦罗迦果。不能安忍内外强软两贼。即是迦罗迦果。是则迦罗迦果乃有九分。如女人不别将还家食眷属皆死。若能了知毕竟无所有。而精解此之得失。发诸顺道法门而不爱着。即是镇头迦果。才有一分也。故中论云。佛去世后人根转钝。闻大乘法中说毕竟空。不知何因缘故空。即是生见疑。若都毕竟空。云何分别有罪福报应等。如是则无世谛第一义谛。取此空相而生贪着。于毕竟空中生种种过。龙树菩萨造论意在此也。智度论云。第三邪见破因缘果报。亦破一切法与观真空何异。龙树论主八番复次简别真伪具出(云云)。

问曰:五停心善法有真伪不。

答曰:一家次第禅门明发禅觉支。若过若不及有二十种。坏禅邪觉。即是迦罗迦果。十种成禅善觉。即是镇头迦果也。

问曰:信解无生四谛。智慧辨才即是波若。何须数息五停心观耶。

答曰:大智论云。空无相无作。虽是智慧。若无定心即是颠智慧狂智慧。岂可说颠狂之人。是初贤干慧地。二明别想四念处干慧地位者。三乘之人住静定心。修三种念处事相。略如前三藏教分别。但此通教所明性念处。但观五阴即空。法性之智慧。名为性念处。是以大品经云。即色是空非色灭空。色性自空空即是色。离空无色离色无空。受相行识亦复如是。若观此属爱属见。身边二见四见十四见。及一切诸色皆不净。虚妄不实本自不生(破色四边见生。有四十八番乃至九十六番。类前体假入空观可知之)不生即是空。空即法性。法性非垢非净。即破垢净二倒。是真不净义。名身念处。若观属爱属见一切诸受皆苦。虚妄不实本自不生(破爱四边见生。有四十八番乃至九十六番。类前可知)不生即空。空即法性。法性非苦非乐。破苦乐倒。是真苦义。名受念处。若观属爱属见。一切心皆无常。虚妄不实本自不生(破心四边见生。有四十八番乃至九十六。类前可知)不生即空。空即法性。法性非常非无常。即破常无常倒。是真无常义名心念处。若观属爱属见。一切想行二阴皆无我。虚妄不实本自不生(破想行四边见生。有四十八番乃至九十六番。类前可知)不生故即空。空即法性。法性非我非无我。即破我无我倒。是真无我义名法念处也。三乘之人。观五阴第一义谛修四念处时。四念处中四种精进名正勤。四种禅定名如意足。信等五种善生名之为根。善根增长遮诸烦恼。名之为力。分别道用名为七觉。安稳道中行名八正道。此性四念处。对(破身边二见四见生。结成四十八番乃至九十六番。明无生四念处。意甚难解。自非彻思终不可知之)若修共念处事相如前。但以膖相胀相烂相坏相。背舍胜处皆如梦幻。毕竟不可得为异也。若修缘念处分别名义如前。但知名字性离即解脱相无句义。是菩萨句义。如是通达一切名义。即是缘念处。三乘人修此三种念处。皆以正勤如意足根力觉道善巧调适。观五阴一切诸法。不取不舍能伏一切属爱属见八十八使三界二十五有一切结集。故言善灭诸戏论也。略说三乘通观别想四念处住干慧地。但菩萨虽知五阴毕竟空寂。而大悲誓愿不舍众生。以无所得调伏诸根修行六度。即是摩诃衍。故大品经云。四念处是菩萨摩诃衍。以不可得故。

问曰:通教性念处。理既是通破八倒。何须别对。

答曰:三藏教别想四念处。既别破四倒。明干慧地。今干慧位。既是齐对其别破拙。但破四倒。今明别破之巧。故还用别以破八倒也。三明总想四念处干慧地位者。总想三种四念处。如前三藏教分别。但以如幻如化体法即空为异耳。是为无生总想四念处。住是总想念处中。若修身念处。即观五阴十二入十八界一切诸法。总破八倒。是名身念处。受心法念处亦如是。住是总想四念处。修正勤如意足根力觉道。虽未发暖法相似无漏法水。而总想观五阴智慧深利。胜别想四念处。是则名总想四念处干慧地外凡之位也。

问曰:三乘人通观第一义谛。同破八倒应同见佛性。何故通教人入二涅槃也。

答曰:破八倒有四种意。一破八倒不结枯荣。是则通别圆不定。二破八倒结成四枯定成通教。三破八倒结成四荣定成别教。四破八倒结成荣枯。即是圆教。今明破八倒。用净名诃迦旃延破三藏五义。说摩诃衍五义。即结成四枯。故二百比丘心得解脱。正属通教意也。二明性地者。若因总想念处成三十七品。初发善有漏五阴名暖法。暖法义如前说。增进初中后心入顶法忍法。乃至世第一法义。名为性地内凡。性地之义。皆如前说。但以从干慧地习无生方便异故。所说性地初中后心解慧善巧亦有殊别。拙巧虽复不同。而俱伏界内见谛之惑也。三明八人地者。即是三乘信行法行二人。体见假以发真断见谛惑。在无间三昧。即八人之位也。四见地者。即是三乘同见第一义无生四谛之理。同断见惑八十八使尽。

问曰:上明体法入空。后破属爱属见。今何故见惑前尽。属爱在后方断。

答曰。见新爱旧。体假入空虽复俱破。见则易尽爱则难除。譬如断藕若手折断藕断丝连。若用刀断藕丝俱绝。次第证果之人。见惑虽尽思惑犹在。超越证之人则见思俱断也。五薄地者。体爱假即真发六品无碍。断欲界六品证第六解脱。欲界烦恼薄也。六离欲地者。即是三乘之人。体爱假即真断欲界五下分结尽。离欲界烦恼也。七已辨地者。即是三乘之人。体色无色爱即真。发真无漏断五下分结七十二品尽也。断三界事惑究竟故。言已辨地也。八辟支佛地者。缘觉菩萨发真无漏功德力大。故能侵除习也。九菩萨地者。从空入假道观双流。深观二谛进断习气。色等无明得成界外法眼道种智。游戏神通净佛国土。成就众生。觉佛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法大慈大悲断习气将尽也。十佛地者。大功德力资智慧。一念相应慧观真谛。习气究竟尽也。故智度论云。声闻智慧力弱。如小火烧木。虽燃犹有炭在。缘觉智慧力胜。如大火烧木。木燃炭尽余有灰在。诸佛智慧力大如劫烧火。大灰炭俱尽。亦如兔马象三兽渡河之喻也。

问曰。菩萨佛地名异。二乘何得言通也。

答曰。名虽有异同是无学应供。得二涅槃。共归灰断。证果是一名义不殊。是则名义究竟俱同也。二简名别义通者。即为二意。一约前三乘共十地。菩萨别立三忍名。二明用别教名名别义通。一明用通教位立别位。名别而义通者。义通以如前说。今言名别者。别为菩萨。立伏忍柔顺忍无生忍之名也。所以者何。干慧地三乘同伏见惑。而菩萨更加伏忍之名者。菩萨信因缘即空。而于无生四谛降伏其心。起四弘誓愿。虽知众生如虚空。而发心度一切众生。是菩萨欲度众生如度虚空。故金刚般若经云。菩萨应如是降伏其心。所谓灭度无量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次明三誓愿降伏其心亦如是。故在干慧地修停心时。别名为伏忍异二乘也。别想总想念处。皆名伏忍亦如是。复次三乘之人。同发善有漏五阴。生相似解皆能柔伏见惑。顺第一义谛理。而菩萨独受柔顺忍名者。菩萨非但伏结顺理。又能为一切众生。伏心遍行六度。一切事中福德智慧皆令究竟。如三藏教门。三阿僧祇修六度。乃至不惜身命至中忍满。今此菩萨亦如是。以空无想无愿。调伏诸根。欲为众生满足六度。故名顺忍也。复次三乘之人。同发真无漏。若智若断同名无生。而菩萨独受无生法忍名者。以其见第一义谛。虽断结使而不生取证之心。故别受无生法忍之名。所以者何。若生取证心即堕二乘地。不得入菩萨第九地。复次三乘同得神通。而二乘不能用神通。成就众生净佛国土。故不名得受游戏之名。菩萨能尔。故名菩萨受游戏神通之名。阿那含虽断五下分结。而不能舍深禅定来生欲界。和光利物而不同尘。菩萨能如是。故别说为离欲清净也。

问曰。通教三乘同观二谛。约位云何分别。

答曰。二乘虽观二谛。一向体假入空用真断结。至无学果。菩萨亦观二谛。始从干慧终至见地。多用从假入空观。得一切智慧眼多用真也。从薄地学游戏神通。多修从空入假观。得道种智法眼多用俗也。从辟支佛地。学二观淳熟双照二谛。入菩萨地。自然流入萨婆若海。是则无功用心。修种智佛眼。佛地圆明成一切种智。佛眼圆照二谛究竟也。故大智度论云。声闻法中名干慧地。于菩萨即是伏忍。声闻法中名性地。于菩萨法中名柔顺忍。声闻法中名八人地。于菩萨法中名无生法忍。声闻法中名为见地。于菩萨法中是无生法忍果。声闻法中名为薄地。于菩萨法中名为游戏五神通。声闻法中名离欲地。于菩萨法名为离欲清净阿罗汉地。于声闻法即是佛地。三藏佛三十四心发真断三界结尽。与罗汉齐也。大品经云。阿罗汉若智若断。是菩萨无生法忍。辟支佛地。大品经云。辟支佛若智若断。是菩萨无生法忍。即对菩萨八地侵除习气。九地过辟支佛地入菩萨位。菩萨位者九地十地。是则十地菩萨当知如佛齐。此习气未尽。过菩萨地则入佛地。用誓愿扶习气。生阎浮提八相成道。五相如前料简。大小乘同异。如大智论分别。六成道相者。菩提树下得一念相应慧。与无生四谛理相应。断一切烦恼习尽。具足大慈大悲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法四无碍智。一切功德智慧。名之为佛。七转法轮相者。权智开三藏生灭四谛法轮。实智说摩诃衍无生四谛法轮。通三乘人也。八入涅槃相者。双树入无余涅槃。如薪尽火灭。留舍利为一切天人之福田也。是名通教大乘八相成道。是则三乘之人。同见真谛之理。同得二种涅槃。但大乘有八相成道之异。是为通教大乘。别为菩萨立名位也。二明用别教位名。名别而义通者。即是三乘同观第一义谛之理。取别教之名。辨菩萨位也。就此即为二意。一正约名别义通辨位。二料简。一正约名别义通辨位者。名别者即是十信三十心十地之名也。铁轮位即是干慧地伏忍。三十心即是性地柔顺忍。八人地见地。即是初欢喜地。得无生忍故。大品经云。须陀洹若智若断。皆是菩萨无生法忍。薄地向果。向即离垢地果即明地。故大品经云。阿那含若智若断。是菩萨无生法忍。阿那含向果。向即炎地果即是难胜地。故大品经云。阿那含智断是菩萨无生法忍。罗汉地向果。向是现前地果是远行地。故大品经云。阿罗汉智断是菩萨无生法忍。辟支佛地。即是第八不动地。侵除习气也。故大品经云。辟支佛智断是菩萨无生法忍。菩萨即第九善慧地。第十法云地。当知如佛。佛地如前说。坐道场时一念相应慧。断二障习气尽。所谓烦恼障法障之习气也。化一切有缘众生竟。入无余涅槃。如薪尽火灭。八相成道如前说。是则用别教名辨位。名异而义同。犹属通教之位也。第四料简者。

问曰。从初地至七地对四果出何经论耶。

答曰。经论非不对当。但高下不同。末代法师对当亦多殊异。所以然者。或云。见地止对初地。此如今所用。或取三地并对见地。仁王经明四地并对见地。此则难可定依。但通教见地。本是无间之道。不出观证须陀洹。岂得从初地断见乃至三地或云四地也。若断别惑不共二乘。如此明义。或当有之。又或言六地断结罗汉齐。或言。七地名阿罗汉。此难定执。前后两果经论对既不定。其间二果以意可知。既不可定依。今用义推作比对位。虽一往少便终不可定执也。第五约通教明位释净无垢称义者。大士位在补处真谛之理性自皎然。名之为净。界内二障正惑已尽习气微薄。故名无垢。智慧内与真谛相应。外能称三乘根性神通说法。故云称也。是则略辨通教大士受净无垢称之名。所以须示现此菩萨之像者。用此形声。托疾为国王长者。说如梦幻之法。劝求菩提。又破三藏教三乘对守拙度之迷僻也。若寻什师生肇注维摩。同用此意。陈梁诸法师讲此经文。判菩萨位历意高下虽少少不同。今家往望皆并是用通教意释此经耳。


分类:佛经 书名:《四教义》 作者:智者大师
《四教义》|天台宗 | 佛经

《四教义》卷第五


第三约别教明位。释净无垢称义者。别教诠因缘假名。如来藏佛性之理。菩萨禀此教门。修行得证必有浅深。故须明位。此别教入道亦有四门。一有门。二空门。三亦有亦空门。四非有非空门。别教虽有四门。而寻经论意。多用亦有亦空门明行位也。如涅槃经云。第一义空名为佛性。又云。智者见空及以不空声闻辟支佛但见于空不见不空。不空者即佛性也。若趣机利物四门入道。各还根缘岂可偏用。但一往明位义便事须如此。是以今明别教行位。还约空有门以辨也。就此即为四意。一经论出别教菩萨位不同。二总明位。三别解释。四约别教位释净无垢称义。第一经论出别教菩萨位断伏对法门不同者。寻别教正明因缘假名。恒沙佛法佛性。涅槃常住之理。菩萨禀此教。观三谛理。历劫修种种行。断恒沙无知别惑。欲见佛性求常住四德涅槃。是则教别理别。断别。行别位别。因别果别。此唯明一乘。二乘闻此如聋如哑。但诸经明此别位名数多少断伏高下。对诸法门多有不同者。即为三。一者位数不同。二断伏高下不同。三对诸法门不同。一位数多少有不同者。如华严经明。三十心十地佛地。有四十一地。璎珞经明五十二位。仁王经明五十一位。新翻金光明经。但出十地佛果。胜天王般若大品经等。亦但明十地佛地。不辨三十心等觉地也。涅槃经明五行十功德。约义配位。似开三十心十地佛地。而文不出名。又十地论摄大乘论地持论十住毗婆沙论大智论。并释菩萨地位。如此等诸经论。明诸菩萨位。名数多少不同。断伏高下亦异。对诸法门明位非无殊别。所以然者。此既明界内界外生法两身菩萨行位。如来方便。用四悉檀。化界内众生随机利益。岂得定说。若不广寻经论则不知同异。偏取定执空增诤论。此同无目诤天上日。今明别教大乘次位。须用璎珞仁王两经。若明断伏高下。须约大品三观。若明观行对法门意。属涅槃五行。释义对诸法门随便采诸经论。一家说法正在初心。观门教门须分明也。诸佛菩萨三乘圣位。此非凡测岂可妄说而须明位。知大乘意者。若行人修道破增上慢心。若说法讲经权须消文引物希向。又欲令听者咸知大乘经论。出别教菩萨位行不同。宁可偏执是非诤竞也。

问曰:何意明数的取璎珞仁王判位名目。

答曰:华严顿教。多明圆位四十一地。又不出十信之名。诸大乘方等经文。多明诸法门正不辨位。前四时般若亦多明菩萨观行法门意。亦不明正辨位。今谓璎珞经明五十二位。名义整足。是结成诸大乘方等别圆之位也。仁王般若明五十一位。恐是结成前四时般若别圆之位也。法华但开通别之权位。显一圆位。涅槃大乘亦明别圆两位。而不的出名目。

问曰:断伏高下。何故取大品三观。

答曰:一家义便。

问曰:别教观行对法门。何故取涅槃五行。

答曰:末代入道正得其宜。别教明观行有二种。一者不共二乘说。如华严十地论地持九种戒定慧。及摄大乘论。二者共二乘说。如方等大品中论释论。今明涅槃五行实为末代行用之要义也。第二总明别教菩萨位者。即为三意。一约璎珞经明位数。二约大品经三观明断伏。三约涅槃经对法门辨位。一约璎珞经明位数者。璎珞有七种明位。七位者。一者十信。二者十住。三者十行。四者十回向。五者十地。六者等觉。七者妙觉地。初十信心即是外凡。别教干慧地伏忍之位也。十住即是习种性位。从此已去尽三十心解行位。悉是别教之内凡性地。柔顺忍位也。约别教义推如暖法。十行者。即是性种性。别教义推如顶法也。十回向即道种性。别教义推如忍法。世第一法也。

问曰:别教何须明暖顶忍也。

答曰:十地既对四果故须明也。通教通真似解。说为暖顶忍世第一法。今别教别真似解。义立此名以比决分明也。次十地即是圣种性。此皆入别教四果圣位。悉断无明别见思惑。六明等觉位。即是等觉性。若望菩萨名等觉佛地。若望佛地。名为金刚心菩萨。亦名无垢地菩萨。七明妙觉地。亦名妙觉性。即是究竟佛菩提果。大涅槃之果也。二约大品经及三观合位明断伏高下者。大品经云。佛告舍利弗。菩萨欲具足道慧。当学般若波罗蜜。此即是十信习从假入空。伏爱论见论欲入十住位。若得十住即断界内见思也。欲以道慧具足道种慧。当学般若。此即从空入假入十行也。欲以道种慧具足一切智。当学般若。此即修中道正观。入十回向位也。欲以一切智具足一切种智。当学般若。此即是证中道正观。入十地也。欲以一切种智断烦恼习。当学般若。此即是等觉地也。无明烦恼习尽名之为佛。即是妙觉地也。

问曰:智度论何故。云佛说三智一心中得。

答曰:为显圆教从初一地即具足一切诸地。若执此义。即乖三慧品说别相三智之义也。三约涅槃经明五行合位者。初戒圣行定圣行生灭四谛。慧圣行即是十信位。次无生四真谛圣行。即是十住位。次无量四圣谛。即是十行位。次明修一实谛无作四圣谛。即是十回向位。次若发真见一实谛。证无作四圣谛。即是圣行满位。无畏地得二十五三昧。能破二十五有。名欢喜地。五行具足。而说十功德者。恐此表住大涅槃十地之功德也。过此明住大涅槃。即是妙觉地也。第三历别解释者。释七番别位。初明十信心者。一信心二念心三精进心四慧心五定心六不退心七回向心八护法心九戒心十愿心。此十通名信心者。信心者顺从为义。若闻说别教因缘假名无量四谛。佛性之理常住三宝。心顺不疑名信心也。今略释初信心义。即为二意。一者发菩提心。二者行菩萨道。发心即是目。修行即是足。目足备故入清凉池。即是别教初贤善直之义也。一发菩提心者。闻大涅槃方等经典。因信解心大悲誓愿发也。大涅槃经明有五行。一圣行二梵行三天行四婴儿行五病行。云何菩萨修行圣行。若从如来闻是大涅槃经。闻已生信作是思惟。诸佛世尊有无上道。有大正法大众正行。复有大乘方等经典。我当愿乐割爱修道。即是信心。所以者何。若闻大涅槃经信心欢喜。即信佛性常住三宝。即是信非因非果大涅槃果也。若闻五行心生爱乐。即是信非因之因圣行因也。若信心开发。即是发菩提心。欲行菩萨道。发菩提心者。即是慈悲怜愍一切众生。故于无量四圣谛。慈与众生无量道灭之乐。悲救众生无量苦集之苦。起无量四弘誓愿。未度无量苦谛者令度。未解无量集谛者令解。未安无量道谛者令安。未得无量灭谛者。令得大涅槃常乐我净。是为别教菩萨因于信解。初发菩萨心也。

问曰:前明因大涅槃经四种圣谛。约此人辨别教菩萨位。今何故但约无量四圣谛发弘誓。愿不取余三种四谛发愿也。

答曰:若总在别教。此四种四谛皆名无量。所以者何。菩萨观无量生灭四谛。调心异于二乘。观无量无生灭四谛。断界内结异于二乘。观如来藏无量四谛之理。虽非即是无作。而二乘亦不闻其名。若证无作四谛。尔时无作亦名无量。所以者何。依一实谛即有四谛。名为无作。世间出世间因果法相。数量无边与虚空等。亦名无量。缘无量四谛发菩提心。即是四种四谛也。

问曰:若生灭无生灭二种四谛。皆名无量者。何故胜鬘经。说名有量四圣谛耶。

答曰:虽复数无边量。在二乘心同归灰断。故名有量也。

问曰:若有无作。何意不约无作发心。

答曰:此无作犹是无量。以无量以无作证果时。名非不思议无作也。如生灭尽。无非是无生四谛也。二明修菩萨行者。即是受持读诵大乘方等。为人解说。自行圣行亦教人行圣行。自行圣行者。大涅槃经。明圣行者有三种。一戒圣行。二定圣行。三慧圣行菩萨思惟佛性之理。幽微难见。初心不可顿入。必须持戒修定慧。次第三观调心而入中道。三谛惑障若除方乃得道。见于佛性住大涅槃。别相三观如前说。一戒圣行者。菩萨护持五篇之戒如护浮囊。爱见二种烦恼罗刹来乞。若能与我令汝得入涅槃者。令得属爱世间乐之涅槃。属见世间乐之涅槃也。菩萨若不随爱见破戒。即具五支诸戒。所谓具足菩萨根本业清净戒。前后眷属余清净戒。非诸恶觉觉清净戒。护持正念念清净戒。回向具足无上道戒。又复护持性重戒息世讥嫌戒等无差别。如是持戒施与一切众生。愿一切众生。令得禁戒善清净戒善戒不缺戒不折戒大乘戒不退戒随顺戒毕竟戒具足成就诸波罗蜜戒。菩萨善能护持诸戒。得入于初不动地。菩萨住不动地中。不动不退不堕不散。是名菩萨修戒圣行。二修定圣行者。所谓从初安般随息观息。入根本持胜通明净禅。见身三十六物。如明眼之人开仓见谷粟麻豆。又分别三十六物不见有我。又修八背舍观禅。观身内外不净。除却皮肉谛观白骨。见骨色相异。所谓青黄白色鸽色。如是骨相亦复无我。得观禅欲界之定。菩萨尔时次第观骨。观青骨时。见此大地东西南北悉皆青相。黄白鸽色亦复如是。此即是得观禅未到地定成也。又云。作是观时。眉间则出青黄赤白鸽等色光。光中见佛。是为初背舍。乃至成就八背舍。八胜处十一切处九次第定师子奋迅三昧超越三昧。菩萨住背舍胜处诸禅定中。修四无量心六波罗蜜四摄法神通变化。即是共念处。又因受持读诵大乘方等。于禅定中思惟名义。修四无碍辨。即是缘念处。若念处成就。得住堪忍之地。是名菩萨修定圣行。此二念处。若未与性念处相应。犹属停心初贤位也。三修慧圣行者。即是四谛。大涅槃经云。所言苦者逼迫相。集者能生长相。灭者寂灭相。道者大乘相。又复苦者现相。集者转相。灭者除相。道者能除相。又苦者三苦相。集者二十五有。灭者灭二十五有。道者修戒定慧。此即先观生灭四谛。调伏界内见思烦恼。修性念处。即是正观生灭苦谛。若观是苦集是苦灭是苦灭道。如是正观生灭四谛。谤观无生无量中道佛性之理。而正用生灭四谛。伏界内属见爱一切烦恼结集。皆是性念处智慧力也。性念处义具如前说。若菩萨得是性念处。与前共缘念处合。即于堪忍地。智慧善根增长。从初信心。乃至愿心。十心成就。即是铁轮外凡干慧伏忍也。

问曰:别教菩萨。成就几法。所得信心异前通教。

答曰:还约十法即知不同。一信正因缘者。即是知四种四谛因缘不乱。二真正发菩提心者。知于无量四谛。发慈悲誓愿心也。三勤修止观者。即知次第善修四种止观也。四破法遍者即观因缘。生灭空假中道破三谛惑遍也。五知通塞者。即是知四种道灭是通。四种苦集即是塞也。六善修道品者。即是知次第。修四种三十七道品也。七善修助道法者。即背舍胜处。能成一切对治。六波罗蜜助开三脱也。八善识次位者。即知因四种四谛。入七位不叨监也。九安忍强软贼者。即是知修四种道谛时。于四种苦集。心能安也。十顺道法爱不生者。即知次第。修四种道谛发诸顺道法。不生爱着心也。别教信心菩萨解此十事分明。异于通教之信心也。此之十法深解义趣。即得用释十信心。至下明圆教十信。备出其相也。璎珞经云。一信有十十信有百。此之百法为一切道法之根本也。二明十住位者。即是十解习种性。初入内凡十贤之位也。一发心住。二持地住。三修行住。四生贵住。五方便具足住。六正心住。七不退住。八童真住。九法王子住。十灌顶住。此十通名住者。会理之心名之为住。故仁王般若经云。入理般若名为住。此即体假入空观。成发真无漏。见通教真谛之理。断界内见思惑九十八使故名发心住也。此有二义。一发真解。住偏真法性之理。二生中道似解。住第一义佛性之理。若生偏真之解。即是通教八人地。见地智断齐生中道似解。是初得别教善有漏五阴。入别教内凡性地。柔顺忍之位也。所以者何。是菩萨因前持戒禅定生灭四谛智慧。调心观无生四谛。断界内见思烦恼。是声闻经说。五种佛子位齐。五种佛子位者。一须陀洹佛子。二斯陀含佛子。三阿那含佛子。四阿罗汉佛子。五辟支佛佛子。开一为二。合十品即对十住位。断见思烦恼及习气。是辟支佛齐。侵断恒沙上品。但菩萨观无生四谛。如涅槃经说。凡夫有苦无苦谛。声闻缘觉有苦有苦谛。而无真谛。诸菩萨等解苦无苦。是故无苦而有真谛。凡夫有集无集谛。声闻缘觉有集有集谛。诸菩萨等解集无集。是故无集而有真谛。声闻缘觉有道非真。菩萨有道有真。声闻缘觉有灭非真。菩萨有灭有真。无生四真谛具如通教初说。但大涅槃经。明此灭谛是常乐者。此意与通教有同有异。同即四谛即真。通教三乘观无生四谛。见第一义即真谛也。别者菩萨能知于空即是不空。别知佛性涅槃常乐我净也。

问曰:若尔涅槃经何得说二乘有苦有苦谛而无真实。

答曰:此明声闻经三藏教门所辨。非关摩诃衍初门通教也。若得灭道。能观佛性常住即发中道似解。为别教之暖法也。三明十行位者。即是性种性。内凡十贤。一欢喜行。二饶益行。三无嗔恨行。四无尽行。五离痴乱行。六善现行。七无著行。八尊重行。九善法行。十真实行。此十通名行者。行以进趣为义前既发真悟理。从此加修从空入假。观无量四谛。无量四谛如大涅槃经说。知诸阴苦。名为中智。分别诸阴有无量相。悉是诸苦。非诸声闻缘觉所知。是名上智。是名无量苦谛。知诸入者名之为门。名为苦谛。分别诸入有无量相。悉是诸苦。即是无量苦圣谛也。知十八界名之为分。亦名为性。即是苦谛。分别诸界有无量相。悉是诸苦。是名无量苦圣谛也。所言无量集圣谛者。知爱因缘能生五阴名之为集。一人起爱无量无边。况一切众生所起诸爱。如是等爱无量无边。即是无量集圣谛也。所言无量灭圣谛者。知灭烦恼名为灭圣谛。分别烦恼不可称计。灭亦如是不可称计。即是无量灭圣谛也。所言无量道圣谛者。能断烦恼名为道谛。分别道相无量无边。所离烦恼亦无量无边。即是无量道圣谛也。如是四谛大涅槃经说。悉云非诸声闻缘觉所知。故知此属别教菩萨之所学也。菩萨住此无量道谛。学十波罗蜜。一切诸道断尘沙无知。十品十行成就。从空入假平等观成也。得道种慧法眼清净。相似中道之解。转更分明。即是别教顶法之位。菩萨住此位中。游戏神通净佛国土。成就众生也。四明十回向位者。即是道种姓内凡位十贤也。一救护一切众生离众生相回向。二不坏回向。三等观一切佛回向。四至一切处回向。五无尽藏功德回向。六随顺平等善根回向。七随顺等观一切众生回向。八如相回向。九无缚无著解脱回向。十法界无尽回向。此十通名回向者。回事向理回因向果。回己功德普施众生。事理和融顺入法界。故名回向。正修中道第一义谛观。从无量四谛学无作四谛也。约实说四实。不作四故名无作之四。观四得实故名四实。因名无量得果名无作。证果断苦集有道灭。非圆教之无作也。今立无作四实谛名义意在此。故涅槃经云。一实谛者名为真法。若法非真不名实谛。实谛名无颠倒。无颠倒者名为实谛。实谛无有虚妄。若有虚妄不名实谛。实谛名为大乘。非大乘者不名实谛。实谛是佛所说。非魔所说。若是魔说非是实谛。实谛者一道清净无有二也。有常有乐有我有净。是即名为实谛之义。又涅槃经云。一实谛者。即是如来虚空佛性无差别也。有苦有谛有实。有集有谛有实。有灭有谛有实。有道有谛有实。如来非苦非谛是名为实。虚空佛性亦复如是。又涅槃经云。所言苦者名无常相。是可断相。是为实谛。如来之性非苦非无常非可断相是名为实。虚空佛性亦复如是。所言集者。令五阴和合而生。亦名为苦亦名无常是可断相。是为实谛。如来非是集性。非是阴因非可断相。是为实谛。虚空佛性亦复如是。所言灭者。名烦恼灭。亦常亦无常。二乘所得名曰无常。诸佛所得是则名常。亦名证法。是为实谛。如来之性不名为谛。能灭烦恼。非常非无常。不名证知。常住无变。是故名实谛。虚空佛性亦复如是。所言道者。能断烦恼亦常亦无常。是可修法。是名实谛。如来非道能断烦恼。非可修法常住不变。是为实谛。虚空佛性亦复如是。若菩萨学无量无作四谛观。观知如来藏无量无生死种子。恒沙佛法。断恒沙下品烦恼。伏无明别见相似中道之外。更转增明法界愿行事理和融。成别教一切智。得六根清净。即是别教忍法世第一法位也。

五明十地者。此是圣种性位。从此位见佛性。发中道第一义谛观。双照二谛心心寂灭。自然流入萨波若海。证无作四谛。一实平等法界圆融。从初地至佛地。皆断无明。但以位约分为三道。初地名见谛道。二地至六地名为修道。从七地已去。名无学道。十地者。初欢喜地。二离垢地。三明慧地。四焰慧地。五难胜地。六现前地。七远行地。八不动地。九善慧地。十法云地。此十通名地者。一能生成佛智慧住持不动。二能以无缘大悲荷负一切。故名地也。初欢喜地名见道者。初发真中道见佛性理。断无明见惑。显真应二身。缘感即应百佛世界。现十法界身。入三世佛智地。能自利利他真实大庆。故名欢喜地。大涅槃经云。菩萨圣行满。即是住于无所畏地。即是初地。初地菩萨离五怖畏。无死畏。无不活畏。无恶道畏。无恶名畏。无大众威德畏。涅槃经虽不作此名。义推孱同。若言不畏贪欲恚痴。内无三毒。外离八风。无恶名畏也。若言不畏地狱等。即无恶道畏。若言不畏沙门婆罗门即无大众畏。今既入无畏地。见中道则无二死。故言无死畏也。法身常命以显无不活畏也。以得入此地故。则具二十五三昧。破二十五有。显二十五有之我性。我性即是实性。是名慧行成就。得五三昧即五行成就。住于无畏之地。即得初地之名也。就此即为五意。一明得二十五三昧圣行成。二明梵行。三明天行。四明婴儿行。五明病行。一明得二十五三昧圣行成者。即为三意。

一释二十五三昧名。二正修明二十五三昧成。三外用利物。一释二十五三昧名者。略为四意。即是约四悉檀而立名也。一者随时趣立名。二随便立名。三随对治立名。四随理立名。一随时立名者。譬如人有二十五子。随时名作一字。大者初生为作一字。次者后生。又作一字。不可见大儿名。此亦令第二者名此。如是则不滥。此二十五名亦如是。各举一名令世谛不乱。世间名字皆尔。不可求定实也。二者随二十五有便而立名。若作余名事义非不便。是故随便立名也。三者随对治立二十五三昧名。各治一有用是故对治立名。四者随理立名者。此二十五三昧不出法性理。理合于义。从义而立名。名义虽异理实无别。约此四意故。得立二十五三昧名也。详经文意。多有对治约理两义。以立二十五三昧名。二正释二十五三昧修成者。一一三昧中皆有四意。一出诸有行业惑障。二用三昧治破。三结成三昧。四慈悲破有。一一悉具此四意也。初明无垢三昧破地狱有。即为四意。

一明业结者。罪之尤重莫若地狱。恶业垢重见思垢尘沙垢无明垢。二明用三昧破无明者。菩萨为破是诸垢故。修前根本戒破恶业垢。修前八背舍等定伏见思垢。修有作无生等慧断见思垢。修无量慧破尘沙垢。修无作慧破无明垢。三明结成三昧者。破见思垢故真谛三昧成。破恶业垢及尘沙垢故。俗谛三昧成。破无明垢故。中道第一义三昧成。四明慈悲利物。菩萨已自破地狱垢故得三谛三昧。

有大慈悲冥薰法界。众生有机关于慈悲。以王三昧力。法性不动而能应之。如婆薮调达。应入地狱。随其所宜。而为说法破地狱有。如圣行品所明。自修戒定慧等诸行。故自证三谛三昧成。于圣行中有慈悲誓愿。故破他三谛上垢。亦破他三谛上恶业烦恼垢。自既无垢。令他无垢。故此三昧名无垢三昧也。因此下具此四意类前可知。次明不退三昧破畜生有者。畜生无惭无愧。起恶业故退失善道。见思故退失。尘沙故退。无明故退。菩萨为破诸退故。修戒忍破恶业退。修定伏见思退。修生灭无生慧。破见思退。修无量慧破尘沙退。修无作慧破无明退。见思破故位不退三昧成。尘沙破故行不退三昧成。无明破故念不退三昧成。自以修行力破三种退。成三不退。自得三谛三昧。慈悲之力冥薰法界。随畜生有机感。或为象王啄鸟大鹫之身。随其所宜而生其中。现为说法破畜生有。自既不退令他不退。故此三昧名不退三昧也。次心乐三昧破饿鬼有者。饿鬼有常为悭恶业缠绕贪爱饥饿苦。见思烦恼苦。尘沙无知苦。无明闇弊苦。菩萨为破是诸苦。修戒施破悭恶业苦。修定伏见思苦。修生灭等慧破见思苦。修无量慧破尘沙苦。修无作慧破无明苦。破见思苦真谛无为心乐三昧成。破悭恶业尘沙苦。俗谛分别多门心乐三昧成。破无明苦中道常乐三昧成。以自修行证得三乐三谛三昧。以诸行中慈悲之力薰。现诸鬼形声。施令得饱满而为说法。令破三种苦得三种乐。菩萨自得此乐。又令他得乐。是故三昧名心乐三昧也。

次欢喜三昧。破修罗。有修罗多忿恚恶业怖。见思怖尘沙怖无明怖。菩萨为破是诸怖故。持戒精进而修习诸行。不破欢喜破恶业怖。修禅悦喜伏见思怖。修生灭无生灭等慧得喜觉喜破见思怖。修照镜喜及无量惠破尘沙怖。修无作慧破无明怖。见思破故真空喜悦三昧成。恶业尘沙破故。一切众生喜见三昧成。无明破故喜王三昧成。以自修行力。得如此三谛欢喜三昧。以诸行中慈悲之力。薰修罗有而生其中。软语调伏而为说法。破修罗有令得无怖。自无三怖自证三喜。令他无怖。令他得欢喜。是故三昧名为欢喜三昧也。次日光三昧破弗婆提有者。日初出于东随便为名。日譬智光能照迷闇。破恶业迷闇。见思尘沙迷闇。无明迷闇。菩萨为照此诸迷闇故修善业戒光。修禅定流光。修生灭无生灭一切智光。修道种智光。修一切种智光。明生闇灭。以善戒光破恶业闇。以禅定光伏见思闇。以生灭无生灭光破见思闇。修无量道种智光。破尘沙闇。修无作一切种智光破无明闇。破见思闇故。一切智日光三昧成。破尘沙闇故。道种智日光三昧成。破无明闇故。一切种智日光三昧成。以修行力自证如是三谛三昧。以慈悲力薰弗婆提有。应现说法破其三迷。显三谛智日故。此三昧名为日光三昧也。次月光三昧破瞿耶尼有者。月之初生光现于西。此随便立名也。月光亦譬破闇。释三昧四意。类日光三昧可知。次热焰三昧破郁单越有者。北方是阴地冰结难消。自非热焰终不消也。郁单越人。冰执无我我所。难可化度。非智火热焰。无我我所心终不可消。破无我我所。乃是妄计无我我所理。实犹有性。人我之惑。有法我惑真如我惑。冰蛰未融也。菩萨为破此诸我惑冰执。修生灭等真无我慧。破性人我惑。修无量四谛慧破法我惑。修无作四谛慧。破真如我惑。若得真人空智焰。破性人我惑。真谛三昧成。得真法空智焰。破法我惑。得俗谛三昧成。故能如空种郁树。空顺俗以化物也。得真如无我智焰。破真如我惑。知非我非无我。是真我义。无我法中有真我。即见郁单越之我性。即有三昧成。心心寂灭也。菩萨自证三谛三昧。慈悲力故现郁单越形声。破北方无我我所。令成真我三昧。故此三昧名为热焰三昧也。

次如幻三昧破阎浮提有者。南方果报杂杂。寿命短促不定。犹如幻化。此是心幻出生恶业果。幻出烦恼幻出无知。幻出无明。一切众生不知如幻。今菩萨为破是诸幻故修三种三昧。修真谛三昧幻出无漏。破见思之幻。修俗谛三昧幻出道种智。破无知之幻。修中道三昧幻出一切种智。破无明之幻。修行力故自证三谛三昧。成慈悲力故破他力成。是故名为如幻三昧也。次不动三昧。破四天王有者。此天守护国土。游行世界身报流动。此则是果报动。见思动无智动无明动。一心修善不动。及修背舍等不动业。破果报动。真慧不动破见思动。出假慧不动破无知动。中道慧不动如须弥顶。破无明动。修行力故自证三种不动。慈悲力。故破他三动。故此三昧名为不动三昧。次难伏三昧破三十三天有者。此天居四天之顶。即是果报难伏。见思难伏无知难伏。无明难伏。菩萨为破其高心。是故修戒定智。破果报难伏。修生灭无生灭。故破见思难伏。自行力故成三难伏。慈悲力故破他三难伏。故此三昧名为难伏。三昧次悦意三昧破炎摩天有者。此天虚空无刀杖畏。以之为悦。实非是悦。未有不动业悦。未有无漏悦。未有道种智悦。未有中道悦。菩萨为破此故。修四谛观八背舍中禅悦。破其动散不悦。生灭无生灭慧破其有漏不悦。无量慧破其沈空不悦。无作慧破其二边不悦。以无生悦故真谛三昧成。出假称机之悦故俗谛三昧成。中道悦意故中道三昧成。自行力故自证三昧成。以慈悲力故破他三昧成。故名悦意三昧也。次青色三昧破兜率天有者。此天果报乐青眼玩皆青。菩萨为破此有。故修第一义。

非青真见青真。非青假见青假。故得中道。见青中道破其青有。义推可知。次黄色三昧破化乐天有。次赤色三昧破他化自在天有。类前青色三昧可解。次白色三昧破初禅有者。初禅离欲界五盖不善。即是定心善白。但未离见思尘沙无明等黑。菩萨为破是诸黑行故。修三谛白法。破戒之义推之可知。次种种三昧破梵王有者。梵王主三千大千。大千品类既多。故有种种之号。为破其种种故修种种空。入种种假。见种种中道。如来藏多所含藏。名种种三昧也。义推可知。次双照三昧破二禅有者。二禅独有内净喜两支故。受双名。菩萨为破此双故。修双空双假双中。双照二帝。义推可知。次雷音三昧破三禅有者。此禅受乐最为第一。着乐深入如冰鱼蛰虫。菩萨为破此乐故。用三谛雷音以惊骇。推之可解。次霔雨三昧破四禅有者。四禅如大地具种种芽。若不得雨芽则不生。一切善根。在四禅中。若三谛雨三智善发生也。义推可解知。

次如虚空三昧破无想天有者。此是外道天实非无想。而计为无想涅槃。如小儿梦尿。菩萨为破是有故。以三谛空破无想故言如虚空三昧次照镜三昧破那含有者。修薰禅随禅生此。虽得净色不能知。色如镜像。菩萨知色如镜像即空。分别无量像依镜。即见本性中道。成三谛三昧破那含有也。次无碍三昧破空处有者。此处得出色笼飘扬无碍。未是三谛三昧之无碍碍。见思碍尘沙碍无明等碍。菩萨为修三谛三昧破是诸碍。故名无碍三昧次常昧三破识处。有识相续不断即无常。菩萨为破此无常。故修数缘常。化用相续常佛性常湛然常破之。次乐三昧破不用处有者。此不用处如痴。痴故是苦。菩萨用三谛三观三昧。破得三谛三昧乐。是为乐三昧次我三昧破非想天有者。此天最顶计为涅槃真我。菩萨见此。犹有细烦恼不自在。即是见思不自在。尘沙不自在。无明不自在。何得是我。为破此我故。修三谛三昧破之。令得无我。随俗我八自在我。是故名我三昧。二十五有三昧用自除二十五三昧。一有之中悉有三谛。三昧菩萨自修三谛三昧。自除二十五有三谛之惑。以慈悲力。除他二十五有三谛之惑。由是得二十五三昧之名。或从无住之本。用四悉檀立二十五有名。如说。通言三昧名调直定也。真谛三昧以离爱见而为调直。俗谛三昧以称机为调直。中道三昧以无二边之曲为调直。是故皆名三昧。若但入空之直不为直。声闻人得入空非王三昧。若入假亦非究竟。菩萨虽得道种智。亦不名王三昧。以得中道三昧故称之为王。以二十五三昧。一一皆有中道三昧故。故称二十五三昧。悉是王三昧。涅槃经云。是二十五三昧名诸三昧王。若入王三昧。一切三昧悉入其中。是故菩萨住不动地。具得此二十五三昧种种力用。须弥高广内于芥子。吞吐出没变通自在。能入地狱不受碎身等苦。若圣行成能有是事。具如涅槃经说。三明外用利物者。所谓能隐显二种利益者。入王三昧。一切三昧王悉入其中。是故一切众生受诸苦恼。一心归依称名求乞救护。菩萨住三昧中即观三业皆得解脱。解脱有八种。一破二十五有果报之苦。二破二十五有因苦。三破声闻二十五有见思烦恼苦。四破缘觉二十五有见思烦恼苦。五破三藏菩萨二十五有见思烦恼苦。六破通教三乘人二十五有见思烦恼苦。七破别教菩萨二十五有恒沙无知别惑苦。八破圆教菩萨二十五有三谛无明之惑苦。一心称名皆得解脱。意在此也。故说二十五三昧。能破二十五有也。二显利益者。即是住二十五三昧。十法界众生机缘来感。普现色身八番与众生乐。如观音普门示现神通之相也。若有众生。应以佛身得度者。即能八相成道现身说法。即是此经明住不思议解脱。种种示现也。此菩萨初地圣行满足。具无缘大慈大悲。如磁石吸铁也。二明梵行者。即是无缘慈悲喜舍。菩萨以大涅槃心。修于圣行得无畏地。有二十五三昧无方大用。尔时慈悲是真梵行。非余梵天所修。四无量心。亦非三藏教通教等众生缘法缘之慈悲也。菩萨尔时。以此慈悲无缘无念。薰修众生行无不成辨。此之梵行即是一切法故。涅槃经云。慈即如来悲即佛性。慈若不具足。佛十力三十二相四无畏者。非如来慈故。智力弘深能具足一切福德。以自庄严名梵行也。

三明天行者。即是中道第一义天。天然之理。籍行显理因理成行。故名理为天行。菩萨虽入初地。初地不应住。以有所得故。又应修上地智慧。十重发真修慧契理显理成行。名为天行。天行即是智慧庄严。梵行即福德庄严。上求佛道。是故有圣行天行。下化众生即有梵行病行婴儿行也。四婴儿行者。若菩萨福德智慧转增。是则实相弥显。虽不作意利益众生。任运能有冥显两益。以天行之力则有冥益。以梵行之力则有显益。众生应有小善之机。无菩萨开发不能生长。以慈善根力。如磁石吸铁。和光利行能令众生得见。菩萨同其始学。渐修五戒十善人天果报。三十三天杨叶之行。又示二百五十戒观练薰修禅。四谛十二因缘。三十七道品。同二乘婴儿行。又示同修六度。百劫种相好柔伏烦恼。六度菩萨小善之行。又示同即色是空无生无灭。通教小善之行。又示同别教历别次第相似中道。小善之行。皆是慈心之力。俯同群品提接成就。从心与乐起婴儿行。如涅槃经言。婴儿者。能说大字。所谓婆和。此即同六度也。六度是小行而求作佛故言大字。所谓婆和。又云。不见昼夜亲疏等相此即同通教菩萨。即色是空第一义谛意也。又云。不能造作大小诸事。大事即五逆小事即二乘心。此则同别教别教非生死故。无五逆非涅槃故无小乘心。又云杨树黄叶。即同人天五戒十善之婴儿。又云。非道为道。以能生道微因缘故。说非道为道。即是同二乘婴儿。故知大慈善根之力。能出假化物。同其小善方便。引之令趣佛慧。故名婴儿行也。五病行者。此行从无缘大悲起。若生小善必有病行。今当分别同生善边。名婴儿行。同烦恼边名为病行。病行从大悲生众生病。是故我病大悲熏心游戏地狱。同众生恶业之病。如调达在地狱。如三禅乐。乃至畜生饿鬼修罗亦如是。又同人天有结业生老病死之病。又同二乘有见思之病。方便附近语令勤作。三藏教通教菩萨亦如是。又同别教尘沙无明之病。是故菩萨还同彼病。遍于法界利益众生。是为五行之相也。病行即是此维摩经问疾品。室内六品之所明也。初地菩萨五行具足。或是初功德也。余九种功德。或可对九地。所言破无明见惑者。涅槃经云。自此以前。皆名邪见人也。是则两教三乘之人。皆未见此理。故名邪见人也。是以大士呵须菩提。六师是汝之师。天魔外道一手作诸劳侣意在此也。乃至别教十信。三十心虽伏此或。既未能断。犹是成就无明别见。呵诸菩萨或意在此也。此二从二地至六地名修道。断别惑三界爱。如智度论明。迦葉闻瓢迦罗琴声不能自安。云三界五欲我已断竟。此是菩萨净妙功德所生五欲。故于是事不能安忍。例色无色爱亦复如是。此经。大士呵须菩提云。同于烦恼不到彼岸。入于八难不得无难。意在此也。故从二地至六地。通名修道断此别惑也。今以义推。二离垢地。即假断别教欲爱名斯陀含向。三明地。即是别教斯陀含果。四焰地。即是别教阿那含向。五难胜地。即是别教阿那含果。断别惑欲爱尽也。六现前地。即是别教阿罗汉向。断别色爱也。七远行地。即是别教阿罗汉果。断别无色爱尽。故从此名无学道也。

问曰:此对四果出何经论。

答曰:别教明断伏对四果。经论多不同也。诸大乘法师所用。亦异地论师。通教判位云。初地断见。二地断欲爱。三地断色爱。四地断无色爱。地论师通宗判位。有用三地断见名须陀洹。从四地至六地名斯陀含。第二依法师。七地名阿那含。第三依法师。十地等觉名阿罗汉。是第四依法师。有三地断见。四地名斯陀含。五地名阿那含。六地名阿罗汉。有用仁王经。四地断见五地名斯陀含。六地名阿那含。七地名阿罗汉。如是等异说不同。难可定依。今以义推作此对四果也。一往似解便。既无的文佛意难知。不须苟执也。

问曰:何故解释不定。

答曰:已如前释。八不动地即是别教辟支佛地。地论师云。从此明无学道。未知的出经论。不但八地得无生忍寂而常用。用而无相无功用心。自然断法界无明惑色习尽也。九善慧地。无明稍薄断心习尽。慧转分明善入实相也。十法云地。慈悲智慧犹若大云。慈悲普洽一切。皆雨慧云。能持十方诸佛所说法雨。断无明也。六等觉地者。即是边际智满入重玄门。若望法云名之为佛。望妙觉名金刚心菩萨。亦名无垢地菩萨。三魔已尽余有一品死魔。在断无明习也。

问曰:前通教何意不辨等觉佛耶。

答曰:界内习气易尽。故不须开法云出等觉也。

问曰:别教经论。何故有处处明法云之后。更有金刚等觉。自有经论止明十地行满。便成佛果。南北法师抑诤此义。

答曰:更立等觉未足为碍。所以然者。华严经。明法云十地功德智慧。用此比于佛。如爪上土方于大地。若尔虽说一品无明而实不可说品。何以得后心菩萨无功用道。其疾甚风。一日之间。能破无量品无明障惑。何况璎珞经明等觉地。于百千万劫入重玄门。倒修凡夫事。是故开法云地。更立金刚心等觉佛于理无失。若知一品有无量品无明。因法云地无碍之智即尽。复何须开出等觉地也。七妙觉地者。金刚后心朗然大觉。妙智穷源无明习尽。名真解脱。肃然无累寂而常照。名妙觉地。常住佛果具足一切佛法。名菩提果。四德涅槃名为果果。

问曰:为定用金刚智断无明。为用妙觉智断无明耶。

答曰:涅槃经云。有所断者名有上士。无所断者名无上士。

问曰:胜鬘经云。无明住地其力最大。佛菩提智之所能断。

答曰:若用别教通十地等觉。即是佛菩提智。所以者何。涅槃经云。九住菩萨名为闻见。十住菩萨名为眼见。虽见佛性而不了了。以无碍道与惑共住。故不了了。诸佛如来了了见者即真解脱。肃然累外故了了也。若别教明义。从初欢喜地。即用佛菩提智。断初品无明。乃至等觉后心方乃断尽。若圆教明义。即是初发心住。得用佛菩提智。断初品无明。乃至等觉后心方断尽也。第四约别教位释净无垢称位者。维摩既是一生补处大士即是法身。居等觉金刚心无垢菩萨之位也。佛性理显故名为净。别惑正习俱尽。无明余习。譬若微烟虽有如无。故名无垢。边际智满内称深理外用无方。法界平等赴缘行化。故名为称。故云净无垢称也。岂可同彼三藏通教。辨净无垢称义。所以教迹现同补处位者。为呵通教三乘。别教大乘接义也。


分类:佛经 书名:《四教义》 作者:智者大师
《四教义》| 佛经

《四教义》六卷

作者:[隋]智者大师

《四教义》是天台宗的智者大师的重要著作。智者大师是中国佛教第一个成立的宗派--天台宗的实际创始人。他在中国佛教发展史上,除了首创天台宗,对后来相继成立的中国佛教各宗派都有巨大影响外,其最大的贡献是一生写下了大量的佛学着述,丰富了中国佛教理论的宝库。

《四教义》目录
第一卷 第二卷 第三卷
第四卷 第五卷 第六卷

《四教义》|天台宗 | 佛经

《四教义》卷第六


第四约圆教明位。释净无垢称义者。圆教诠因缘即中道不思议。佛性涅槃之理。菩萨禀此教门。理虽非浅非深。而证者不无浅深之位。今明圆教入道。亦具有四门。一有门。二空门。三空有门。四非空非有门。圆教虽有四门而诸大乘经意。多用非空非有门以明位也。正如此经。诸菩萨各说入不二法门。一往虽同细捡不无四门之别。而多用非空非有门。入不思议解脱也。此义在下自当可见。若随机利物四门赴缘。皆入不思议解脱。岂可偏用。但一往明行位义便。事须如此。是以今明圆教次位。正约非空非有门以辨也。就此为五意者。一简别圆二教明位不同。二正明圆教辨位。三引众经论证。四料简。五约圆教位。释净无垢称义。第一简别圆两教明位不同者。圆教既诠圆理。菩萨禀教圆断五住之惑。开佛知见住大涅槃。是则教圆理圆。智圆断圆行圆位圆。因圆果圆。不同别教具如前说。今略更用五义。释别圆两教不同之相也。一约断无明判位高下不同。二约断界内界外见思不同。三约断不断不同。四约位明法门别圆不同。五约位通不通不同。一约断无明判高下不同者。若别教明位。同三十心断界内结尽。即伏界外无明。至回向后心。初地方发真智断无明一品。乃至断十品名为十地。等觉后心断无明方尽。妙觉常果萧然累外无所断也。此如前说。若圆教所明。从初随喜心。修一心三观入十信位。断界内惑尽。即伏界外无明。十住初心即发真智。断无明住地初品。从此四十心。皆断无明至等觉后心。无明方尽。妙觉极地肃然累外。名究竟菩提无上之涅槃也。此即判位高下殊别故。有圆别二教明位不同也。二约断界内界外见思无明不同者。若别教三十心。断界内见思。伏界外无明。十地断界外见思无明分为三道。如前别教明十地中分别。若圆教十信。断界内见思。圆伏界外见思无明。发趣初心。圆断界外见思无明。终至等觉方尽。故地持论明清净净禅云。离一切见清净净禅。烦恼障智障断清净净禅。此并等觉之位明此义也。大涅槃云。十地菩萨为无我见轮惑之所转也。即是断见不尽之义。又十地菩萨。虽见佛性而不了了。诸佛如来见于佛性。而得了了。此皆约见惑尽不尽。故有了了不了了殊也。断欲爱至佛果方尽者。欲爱即是六欲。鸯崛经云。所谓彼眼根。于诸如来常具足无我减。修了了分明见。乃至意根亦复如是。如法华经说六根清净。虽未得无漏。而其六根清净如此。当知即是伏欲爱烦恼之位。发趣初心发真无漏。即分断欲爱。至等觉方尽。故华严经。明得佛六根究竟清净也。断色爱至等觉方尽者。大涅槃经云。因灭是色获得常色。名为色解脱。涅槃色爱方尽断无色爱至佛方尽者。因灭是受。获得常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是名受想行识解脱。涅槃无色爱方尽也。四住惑与无明共合。四住若尽无明亦尽。若无明尽四住亦尽。是则圆伏圆断圆尽故。大品经云。色无边故。般若波罗蜜无边。阴入界一切诸法。皆亦如是。又云。诸法等故般若波罗蜜等故。此经云。于食等者诸法亦等。诸法等者于食亦等。以一食施一切。若能如是乃可取食。食法尚等。何况复见思无明所缘之法。而不等也。如此之义。岂与前别教断伏而不异乎。经说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三约断不断不同者。至论其理虚无。无明体性本自不有。既无无明何论智慧。无解无惑。岂可分别别圆之殊。故涅槃经云。谁有智慧谁有烦恼。而言毗婆舍那能破烦恼。此则不论断与不断。而涅槃云。闇时无明。明时无闇。有烦恼时则无智慧。有智慧时则无烦恼。今约有智慧无烦恼义。故说为断。若约别教。多就定相论断。即是思议智断明位。大乘之拙度义也。若圆教明义。多说不断。不断而断者。即是不思议断。非次位以明次位。正是大乘巧度之义。故此经云。淫怒痴性即是解脱。又云。不断痴爱起诸明脱。

问曰:义推断不断。有三十六句。今何意取断属别教。不断属圆教耶。

答曰:此两句是佛法正意。余皆是傍。不断而入位义同须弥入芥子。此是不思议智断之位也。四约法门别圆简别者。别教明位对诸法门。非但法门不圆。约位亦有齐限。如十地论云。初地具足檀波罗蜜。于余非为不修。但随力随分是义有余。圆教明诸法门则不如是。一法门具足一切法门。悉皆通至佛地。五约位通不通简别不同者。若别教明位初地不得通二地。何况具足诸地。若圆教明位。如华严经说。从初一地具足一切诸地功德。第二正明圆教位者。亦还约七位。明五十二位不同。一十信。二十住。三十行。四十回向。五十地。六等觉地。七妙觉地。但解者不同。有师言。圆教顿悟。一悟即是佛。无复位别之殊。说十地位者为钝根人耳。如思益经云。如此学者。即不从一地至一地。又有师解言。圆教既是顿悟。初心一悟即究竟圆极。而有四十二位。但是化物方便。立浅深之名耳。故楞伽经云。初地即二地。二地即三地。寂灭真如有何次位也。又有师云。圆教初顿。至十住即是十地。而说有十行十回向十地者。此是重说意谓此诸解释悉是偏取。平等法界。尚不论悟与不悟。孰论浅之与深。不悟而论悟者。不浅不深论浅深也。寻诸大乘经。明理究竟。无过华严大集大品法华涅槃。虽明法界平等无说无示。而菩萨位行终日炳然。是以今还约七位。以明圆教菩萨之位也。一明十信位者。即为四意。一明因闻法生信。二明因信修行。三明因行入位。四明经说不同。一明因闻法生信者。上根利智。闻圆教诠因缘即中道。无作四实谛理。即便信解一实谛。即是如如来来虚空佛性。非世间非出世间。非因非果。不可宣说非可显示。无说而说世间因果。即是无作苦集。说出世间因果。即是无作道灭。故此经大士呵弥勒云。佛知一切众生毕竟寂灭。即涅槃相不可复灭。一切众生即菩提相。若知涅槃即生死。是为无作之苦谛。若知菩提即烦恼。是为无作之集谛。若知生死即涅槃。是为无作之灭谛。若知烦恼即菩提。是为无作之道谛。但以非生死非涅槃。非菩提非烦恼。是一实谛。一实谛论此四谛者。即是无作四实谛也。所以者何。约一实以明四。一实谛不作于四。四不自作四。不他作四。亦非共作四。亦非无因缘而作四也。而说为四者。此是无作之四。此四毕竟不可得。即是一实谛。名为无作四实谛也。若闻此信解无碍者。即信一切众生即是不思议解脱也。即是大乘即是般若。即是首楞严。即佛性。即是法身。即是实相。即是中道第一义谛。即是如来藏。即是法界。即是毕竟空。即是一切佛法。因此慈悲誓愿菩提心发。是为圆教名字即之信解也。二明因信修行者。因此名字信心。即已发菩提心。若欲行菩提道。应当受持读诵解说书写大乘经典。出世行人若欲疾得入十信位。具六根清净。宜起精进。不惜身命。应当加修四种三昧。四种三昧者。一常坐三昧。如文殊般若经说。二常行三昧。如般舟经说。三半行半坐三昧如方等经法华经说。四非行非坐三昧。即是诸大乘经所说种种行法。此诸三昧行法。具如诸大乘经中说。此即代于初停心观。今约圆教。明修初信心行诸三昧应信解十法。十法者。名字如前三观中说。一善识思议不思议因缘者。思议因缘者。如上三教所明。不思议因缘者。即是今所说。不思议无作四实谛。如前三观中明。譬如一念眠心具一切法。不纵不横即是不思议因缘。无作四实谛也。如此的取维摩大士呵弥勒云。一切众生即大涅槃。即菩提相。明此不思议因缘。余九法亦如是。义意玄隐。今次第明。寻者可善思之。二次明真正发心者。即是无缘慈悲。无作四弘誓愿也。无缘大慈。观生死即涅槃。烦恼即菩提。与众生此灭道之乐也。无缘大悲。观涅槃即生死。菩提即烦恼。欲拔众生此之虚妄苦集也。无作四弘誓愿者。知涅槃即生死。未度苦谛令度苦谛也。知菩提即烦恼。未解集谛令解集谛也。知烦恼即菩提。未安道谛令安道谛也。知生死即涅槃。未得涅槃令得涅槃也。菩萨如是慈悲誓愿。无缘无念而覆一切众生。犹如大云不加功用。如磁石吸铁是名真正菩提心也。三明行菩提道勤修止观者。知生死即涅槃。即是善修止也。若知烦恼即菩提。即是善修观也。如阴阳调适万物长成。若善巧修止观。即能一心具万行也。

问曰:以何为集。

答曰:依此经及涅槃经。无明爱一切烦恼为集谛。集局于苦。于今对义为便也。四明破诸法遍者。若知生死即涅槃。即破分段变易二种生死皆遍。若知烦恼即菩提。即破一切界内外烦恼遍也。譬如转轮圣王。能破一切强敌。亦不有所破。般若波罗蜜亦复如是。能破一切法。亦不有所破。五善知通塞者。知生死即涅槃。烦恼即菩提。则一切皆通。知涅槃即生死。菩提即烦恼。则一切皆塞。六善修道品者。观十法界五阴生死。即是法性五阴。法性五阴。即是性净涅槃。即是四念处破八倒。知涅槃即生死显四枯也。知生死即涅槃显四荣也。知一实谛。即是见虚空佛性。住大涅槃也。因此四念处。修正勤如意足根力觉道。即是道品善知识。由是成正觉亦是庄严双树。是则烦恼即菩提也。七对治助道修诸波罗蜜者。知菩提即是重恶烦恼。是以知生死即涅槃。以起对治诸波罗蜜。诸度法等侣助。烦恼即菩提。开三解脱门。对治若成烦恼即菩提也。八善识次位者。涅槃即生死。菩提即烦恼。此是理即。若知生死即涅槃。烦恼即菩提。是为名字即。因此观行分明成五品弟子。即是观行即。得六根清净名相似即。成四十一地。即是分证真实即。证妙觉果。即是究竟即。若能善解此之次位。即不起大乘增上慢。大乘旃陀罗之过罪也。九安忍成就者。若知生死即涅槃。即不为阴界入境。病患境。业相境。魔事境。禅门境。二乘境。菩萨境之所坏也。若知烦恼即菩提。即不为烦恼境诸见境增上慢境之所坏。能忍此无作苦业。不为所坏者。此如大智论说。能忍成道事不动亦不退。是心名萨埵也。十顺道法爱不生者。观生死即涅槃。生一切诸禅定三昧等功德。观烦恼即菩提。生诸陀罗尼门。四无所畏十八不共法四无碍智一切种智。于顺道法不爱不着。若生爱着是名顶堕。知如虚空不住不着。即得成初信心。乃至十信心也。三明因修十法入十信心者。解正因缘不思议无作四谛。即修初信心。信平等法界佛法僧三宝也。二真正发菩提心。慈悲誓愿怜愍一切。即是修念心也。三勤修止观成一切万行。即是修进进心也。四用观破诸法遍。即是巧修慧心。五止心澄静。一切得失通塞之相自现。即是修定心也。六道品次第增长善根。不退不没。即是修不退心。七回事中诸度。助开三解脱门。即是修回向心。八善知次位。所防增上慢离旃陀罗业。即是修护法心。九安忍成就。内外恶法皆不得生。即是修戒心。十顺道法。爱不生。若愿求胜果。即不爱着所得浅近法门。故名愿心。是以菩萨知生死即涅槃。知烦恼即菩提。故能巧修此十法。即是修十信心。名观行即。因此若得三昧陀罗尼门。得入初信心位。如此一信有十。十信有百。成铁轮十信心位。住此信中。得六根清净功德不可思议。如法华经说。是名圆教柔顺忍位。亦是圆教之暖顶忍世第一法之位也。故仁王般若经云。十善菩萨发大心。长别三界苦轮海。故知住此十信之位。断界内见思尽。破界外尘沙无知。伏无明住地之惑也。四明经说不同者。如华严经。法慧菩萨答正念天子。明菩萨观十种梵行空。学十种智力。入初住位。即是此教十信位也。所以者何。观十种梵行空。即是观一实谛。学十种智力。即是观无作四谛。此经即是方等之教。明即大涅槃即菩提相。若止若观生相似解。即是璎珞经明十信。大品经云。是乘从三界出也。十法成乘如前三观中说。初出三界即十信也。又大品经云。譬如入海先一见平相。即是仁王般若明。十善菩萨发大心。长别三界苦轮海。法华经明。入如来室着如来衣坐如来座。此即是修四安乐行。行处近处得六根清净。住十信位。普贤观经明。修大乘人未得无生忍。前有十种证相。此即是十信之位。涅槃经云。复有一行是如来行。所谓大乘大般涅槃。如大智度论云。菩萨从初发心。即观涅槃行道。若观涅槃行道。生相似解。即是一行。是如来行也。二明十住者。十住名如前说。今明初发心住。略为四意。一正释初发心住。二明经说不同。三略辨功德。四类明九住。一正释初发心住者。所言发心住者。三种心发故名发心住。三德涅槃名为住也。云何名为三种心发。一者缘因善心发。二者了因慧心发。三者正因理心发。一缘因善心发者。众生无量劫来。所有低头合掌。弹指散华发菩提心。慈悲誓愿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等。一切善根一时开发。一心具足万行诸波罗蜜也。二了因慧心发者。众生无量劫来。闻大乘经。乃至一句一偈。受持读诵解说书写。观行修习所有智慧。一时开发成真无漏也。三正因理心发者。众生无始已来。佛性真心常为无明之所隐覆。缘了两因力。破无明闇朗然圆显也。此三种心开发故。名之发心也。二住三德涅槃名之为住者。一法身。二般若。三解脱。此三不纵不横。如世伊字名秘密藏真实心发即是法身。了因心发即是般若。缘因心发即是解脱。三心既发同世伊字。假名行人。以不住法住此三心。即是住于三德涅槃秘密之藏。故言初发心住也。若住三德之理。即是住不思议解脱。即是住于大乘。以不住法住于般若。即是住首楞严三昧。修持于心犹如虚空。即是住法性。即是住实相。即是住如如。即是住如来藏。即是住中道第一义谛。即是住法界。即是住毕竟空。即是住大慈大悲。即是住十力。即是住四无畏。住十八不共法四无碍智。住大悲三念处。住大神通。住四摄法。住诸波罗蜜一切三昧一切陀罗尼门。举要言之。即是住真应二身一切佛法也。二明诸大乘经明初发心住名义不同者。华严经云。初发心时便成正觉。了达诸法真实之性。所有闻法不由他悟。是菩萨成就十种智力。究竟离虚妄无染如虚空。清净妙法身。堪然应一切。当知即是发真无漏断无明初品也。即是此经明。一念知一切法是道场。成就一切智故。又即是此经。明入不二法门。得无生法忍也。是大品经。明从初发心即坐道场。转法轮度众主。当知此菩萨为如佛。又大品经。明菩萨从初一日行般若智慧。犹如日光。假使舍利弗目连。满阎浮提四天下。如稻麻竹苇。智慧欲比菩萨。如满阎浮提四天下萤光欲比日月光也。又即是大品经。明阿字门所谓一切法初不生也。即是法华经云。为令众生开佛知见。又法华经说。龙女于刹那顷。发菩提心成等正觉。即往南方无垢世界。坐道场转于法轮。即是大涅槃经云。发心毕竟二不别。如是二心前心难。即是涅槃经。复有一行是如来行。所谓大乘大般涅槃。初住分证真涅槃也。如此等诸大乘经。悉是圆教。明初发心住也。三明初发心功德。发心功德无量无边。非是凡夫二乘所测。不可宣说。今采大乘经意。略以十种法门。称述初住圆满功德。一者住圆满清净菩提之心。即是生无生法忍。无缘慈悲无作誓愿。普覆法界。二于一念中。成就一切万行诸波罗蜜。三得一切种智。圆断法界见思无明。四得佛眼圆见十法界三谛之法。五圆入一切法门。所谓约二十五三昧。入王三昧。一切三昧悉入其中。冥益众生。八番破二十五有。六成就菩萨圆满业。能显一切神通。所谓三轮不思议化。弥满十法界显益众生。八番利益二十五有。七能成就众生。开权显实入一乘道。八能严净一切佛土。如佛国品所明。九能起法界三业。供养一切十方诸佛。得圆满陀罗尼。受持一切佛法如云持雨。十能从一地具足一切诸地功德。心心寂灭自然流入萨般若海。故华严经。明初住菩萨所有功德。三世诸佛叹不能尽。佛若具足说。一切凡夫人闻迷乱心发狂。此乃不可思议难解之事。诸大乘了义经之所称说。岂同通教所明。十住功德比格此。明初住与别教初地智断功德神通变化用一往是齐。而经论所说或深或浅意有所在。四类释九住者。如此初住三观现前。无功用心念念断法界无量品无明。不可称计。一往大分略为十品智断。即是十住故。仁王经云。入理般若名为住。即是十番进发无漏真明。同入中道佛性第一义谛之理。以不住法从浅至深。住佛三德涅槃之理。即是十品。住一切佛法。故名十住也。三明十行者。即于佛性第一义谛。无漏真明一心具一切行。念念进趣。流入平等法界海。故破十品无明成十品智断。一切诸行诸波罗蜜不可思议。增长出生自行化他功德。与虚空法界等。故名十行也。四明十回向者。无功用不可思议。无漏真明念念开发。增长一切法界愿行。事理和融心心寂灭。自然回入平等法界萨婆若海。又进破十品无明。证十品智断。故名十回向也。五明十地者。无漏真明入无功用道。犹如大地能生一切佛法。荷负法界众生。普入三世佛地。广大如法界究竟如虚空。又进破十品无明。成就十品智断。约此以明十地也。六明等觉地者。观达无始无明源本。边际智满毕竟清净。断最后穷源微细无明。登中道山顶。与无明父母永别。是名有所断者。名有上士也。七明妙觉地者。究竟解脱无上佛地。故言无所断者。名无上士。此即是三德不纵不横。究竟后心大涅槃也。是大涅槃名诸佛法界。竖深横阔能用二十五三昧。普化众生隐显。十番利物究竟周普。譬如大树其根若深入枝条亦大。若实相智慧穷源尽性化用之功则弥满法界。无方大用究竟圆极也。故大智度论云。智度大海佛从来。智度深海佛穷底也。大品经云。过荼无字可说。涅槃经云。不生不生不可说也。若作如此而辨位者。皆是寂灭真如平等法界不思议。无次位之次位也。

第三引众经论证诚明圆教位者。大涅槃经明月爱三昧。从初一日至十五日。光明渐渐增长。又从十六日至三十日。光明渐渐灭尽。月光渐渐增长。譬智德十五摩诃般若光明。渐渐灭尽。譬十五断德。无累解脱无明渐渐灭尽也。十五种智断者。三十心为三智断。十地为十智断。等觉为一智断。合为十五智断。故从初一日至十五日。故以月为譬也。月体即譬法身。法身是一光明渐增譬般若智德不生而生。光明渐减譬解脱断德不灭而灭。故涅槃经明。从初实安置诸子秘密之藏三德涅槃。然后我亦当于此秘藏藏而般涅槃。此最后究竟涅槃。名为不生不生。般若毕竟不生不灭。更无惑可灭也。

问曰:若是圆位顿悟一证即便应究竟。何得引月爱三昧十五日月喻。

答曰:一向无浅深已如前破。但证位是诸佛境界。凡夫未识岂可定执。今借十五日月喻者。此约不可喻中而论喻耳。故涅槃经云。又解脱者。名无譬喻。无譬喻者即真解脱。譬如面譬如满月。实非无有五根相同彼月也。

问曰:何得知月喻譬地位。

答曰:胜天王般若具出此义。

问曰:若约佛性中道明无明所覆。何得定有四十二品。

答曰:此义前已略明。无明虽无所有。不有而有。不无浅深阶品。一往大分为四十二品。然论品数。实自无量无边不可说示。故大智论云。无明品类其数甚多。是故处处说破无明三昧。又云。法爱难尽。处处重说般若也。法华经云。诸佛为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为令众生开佛知见。示佛知见。悟佛知见。入佛知见道故。此之四义。南岳师解云。开佛知见即是十住。示佛知见即是十行。悟佛知见即是十回向。入佛知见即是十地。及等觉地。皆言佛知见者。悉得一切种智也。皆言佛知见者。悉得佛眼也。又法句云。是为诸佛一大事因缘者。同入一乘诸佛实相也。又云。唯佛与佛乃能究尽诸法实相。又火宅品。诸子门外索车。长者各赐诸子等一大车。是时诸子。乘此宝车游于四方嬉戏。快乐自在无碍直至道场。言四方者。即譬开示悟入之四位也。直至道场。即究竟尽诸法实相妙觉极位。如此皆是明圆位之异名也。大品经。明阿字等四十二字门。南岳师解云。此是诸佛之密语。表四十二心之位。若学问人多疑此语。谓大智论无此释。然龙树释大品经。论有千卷什师并略。何必无此释也。今谓此解深应冥会。所以然者。经说初阿后荼。中有四十二字。初阿字门亦具四十二字。后荼字门亦具四十二字。华严经云。从初一地具足一切诸地功德。详此义意。极似相关。又大品经云。若闻初阿字门。则解一切义。所谓一切法初不生故。此岂非圆教菩萨。初得无生法忍之位也。过荼无字可说。此岂非是妙觉极地无上无上无过。不可过此字有法而可说也。又大品经广乘品。说一切法门竟。即说四十二字。岂非是圆教菩萨。从初发心得诸法实相。具一切佛法。故名阿字。至妙觉地穷一切诸法源底。故名荼字。作此解释圆教之位极似分明。又四十二字门。后即说十地。此即是显别教方便之次位也。又次十地说三乘共十地。即是显通教方便之位也。经文三处宛然。比决圆别通三教。显在大品经文也。故大品经云。是乘从三界。出到萨婆若中住。又三慧品云。菩萨从初发心修习三慧。至坐道场。仁王般若经云。三贤十圣忍中行。唯佛一人能尽源。前所引思益楞伽等经。明寂灭真如有何次位。即是无次位之次位也。又璎珞经云。三贤菩萨心心寂灭。自然流入萨婆若海。华严经明四十一位。既是圆顿之教。明圆位之意甚自分明。但有时开别教方便之说。事相隔别似如浅近。故十地论师。作教道证道二道明义。或作地相地实二种明义。正是为修行别教方便事相之文也。又云。一切无碍人一切道出生死也。智度论云。菩萨从初发心。观涅槃行道。乃至坐道场。又云。菩萨从初发心。观诸法实相慧。名为般若波罗蜜。至佛心中变名一切种智。譬如入海有始入者。有后入者有至半者。有到彼岸者。皆名入海。菩萨亦尔。从初发心观诸法实相。实相虽一。而观智不无浅深之殊也。第四料简。

问曰:何不依大乘经论对诸法门明位。

答曰:今引此等经论。释成圆教次位者。此约不思议平等法界。辨不思议非次位之次位也。若别对法门。寻者若不得意。多别解别执。则失圆通中道之正意。不思议诸佛菩萨之次位也。是事非凡夫所知。正可仰信而已。故华严经云。诸地不可说。何况以示人。所以然者。且置大乘。忏悔发初随喜。一信心获一施陀罗尼门。已不可向一切人说。虽复种种分别。亦不可解。何况圆教四十二心法门。二乘尚不闻其名。岂有凡夫而能说也。且置是事。如声闻法中学四念处。发暖法时。亦不可向一切外凡未证者说。设种种因缘而解说者。终不可能解。岂况圆教诸佛菩萨位行。而可知可说也。且置是事。如世凡人坐禅。发禅五支功德。尚不可为未证者说。设方便巧说。未证之者亦不能解。岂况诸佛菩萨地位法门而可分别也。末代法师。多取经论方便所明断伏。对诸法门。释大乘贤圣地位(云云)。今意不尔。所以者何。如水性冷饮者方知。心无实行何用问为。是以今辨四教四位者。出诸经论。此乃诸佛权实法门。于四不可说中。用四悉檀而说。此是诸佛大菩萨境界。非诸小菩萨声闻缘觉所知。岂况末代凡夫所能解也。深属一家学道说法之者。自非得证分明。慎勿偏执诸经论诸佛菩萨方便赴缘之言。空诤不思议不可测量之行位也。普愿法界众生。归僧息诤论。入大和合海也。第五约圆教位释净无垢称义者。维摩大士。若是位在法身补处。即是等觉金刚无垢之位。智慧将圆。如十四日月。无明将尽。如二十九日月。故智度论云。普贤文殊。亦有十力四无所畏。如十四日月。佛亦具足十力四无所畏。如十五日月也。法性理显。故名为净。无明惑垢将尽。故称无垢。等觉智慧称理圆明。称机而照。故言净无垢称也。是则位邻妙觉。若论圆应。乃至十方佛土现十法界身八相成道。此土应宜现补处之形。故居无动佛所。为补处菩萨。来游忍界。呵诸菩萨。皆称不任问疾者。正以圆破偏也。又说入不二法门而独默然者。表圆教内证法门。不可说示也。第五约五味譬。明四教位者。大涅槃经明五味譬不同。以成四教辨位不同之相也。经云。凡夫如乳。须陀洹如酪。斯陀含如生苏。阿那含如熟苏。阿罗汉辟支佛如醍醐。此譬意。恐是显三藏教明位也。经又云。凡夫如乳声闻如酪。辟支佛如生苏。菩萨如熟苏。佛如醍醐。此譬意恐是显通教明位也。经又云。凡夫如杂血乳。罗汉如清净乳。辟支佛如酪。菩萨如生熟苏。佛如醍醐。此譬意恐显别教明位也。经又云。雪山有草名曰忍辱。牛若食者即得醍醐。忍辱草者喻八圣道。乳喻十二部经。随有能修八圣道者。即见佛性住大涅槃。此即譬于圆教菩萨。从初发心即开佛知见。见佛性住大涅槃也。涅槃经明此之四譬。譬四教明位其义宛然。若不信四教明位不同者。云何消释此五味四种譬也。今明前四教明位合此四譬。一往似如目睹。只自圣人密意难知。何可定执。又涅槃经云。譬如有人置毒于乳。乃至醍醐。亦能杀人。此譬应得两用。若对经教五味明义。处处皆得见佛性。入涅槃也。此即是不定教门事在下释。若是约位明杀人义。四位五味根缘不定。随其大乘机发。即皆以如来灭度而灭度之故同杀人之义也。第六辨众经明四教位多少不同者。华严顿教。但明别圆二教位。渐教之初。声闻经但明三藏教三乘之位。若方等大乘具用四教明位。摩诃般若但明通别圆三教之位。若法华经但明圆教一佛乘。开示悟入之位。俱通大乘。明二乘如前。但通教菩萨位。用别接通。明佛性四德涅槃。三藏二乘如前。废三藏大乘之位。三阿僧祇劫伏结之因。三十四心断结之果入二涅槃也。又通教三藏教明二乘位至大涅槃。俱引入别圆二位也。

问曰:若废三藏佛位。何得言罗汉辟支佛。佛如醍醐。

答曰:三位但界内结尽。此结成往昔之义。非今涅槃之所用也。大门第五明权实者。就此即为三意。一略明权实。二明格位。三明兴废。一明权实者。权是暂用之名。实以永施为义。方便波罗蜜随情近益。故名为权。智慧波罗蜜称理究竟。故名为实也。是则三教暂赴物情。故名为权。圆教究竟利物。故名为实。分别权实应须四义。一明一切非权非实。二明一切皆权。三明一切皆实。四明一切佛法非权非实而权而实。一明一切非权非实者。若论四不可说。无说则无四教可分无三教。即非权。无圆教则非实。是则一切佛法皆非权非实。二明一切皆权者。若论四不可说有因缘而说。是则四教皆是权巧化物也。故佛言。我坐道场时。不得一法实。空拳诳小儿。以度于一切也。三明一切皆实者。无说而说之。必应机赴缘之益。其义皆实。故四教皆名实也。故智度论云。有世界对治为人故实。有第一义故实。此即皆实不虚之义也。四明一切佛法非权非实而权实者。若四不可说则无权实之可分。故言非权非实。不说而说三教即是权也。而说圆教即是实也。但一家明权实义有三种。一化他权实。二自行化他权实。三自行权实。若是化他权实。前三教非但是权。就此权中。亦各说权实也。若明自行化他权实。即是前三教并是权用。圆教所明一向是实。若论自行权实。即就圆教之位辨。照中道为实。双照二谛为权也。第二明格位者即为三意。一约三藏教位格后三教。二约通教位格后二教。三约别教格后圆教。一约三藏教位格后三教者。即为三意。一明三藏教位格通教。二格别教。三格圆教。一格通教者。若论声闻缘觉。与通教明二乘不殊。若约大乘明位。此则大为殊别。所以者何。三藏教明三阿僧祇劫修行乃至补处即是无垢位。正得齐于通教柔顺忍信地忍法中忍也。若三藏之佛则得齐于通教佛地正习俱尽八相齐也。傍论。三藏佛是折法智力拙。通教佛是体法。故为巧。

问曰:智度论云。阿罗汉地于声闻经中名之为佛。但得二种涅槃。

答曰:今谓皆除正使。已辨地齐。若取二谛满正习尽。二佛齐也。二明用三藏教位格别教位者。三藏教明一生补处净无垢称位。格别教。与铁轮位十信第十愿心齐。佛地但与别教第十回向齐。或可与初地齐也。此乃正意。傍论类通教可知。三明三藏教格圆教位者。三藏补处净无垢称位。但与圆教五品弟子第五品齐。佛地但与铁轮位十信后愿心齐。正义如此。傍论亦有优劣。三藏佛正习俱尽。以此为胜。不明六根清净不思议之妙用。此为劣也。故华严经叹初发心住菩萨云。初发心以过于牟尼也。二明用通教位格后二教位即为二。一格别教。二格圆教。一明格别教位者。通教明补处净无垢称位。别教第十法界无量回向齐。通教佛果但与十地初欢喜地齐。正义如此。傍论有劣者。无相似中道智伏无明也。二明格圆教者。若通教明补处净无垢称位。但与圆教铁轮位十信第十愿心齐。通教明佛果。但与初发心住齐。此是一往格之。正论则劣。初发心住。以初发心住即能显中道法身。断无明一品为胜也。三明别教格圆教位者。若别教明法身法云一生补处净无垢称位。但与圆教十位第十灌顶住齐。佛地断十一品无明。但与十行初欢喜行齐。若依仁王经。开十地为三十生。是则无垢与法界无量回向位齐。佛地与十地初欢喜地齐。是则别教明一生补处望圆教。若依前释。以义往推。犹有三十一品无明。若依引仁王经。即有十一品无明。是则别圆法身补处。虽通约位。无垢称义悬殊。岂得一概而释维摩诘之名也。

问曰:寻至道即是一。若格前方便三教。所明补处佛果遂传尔悬殊。此意难解。

答曰:二义往释。一有教有人。二有教无人。若是三教方便之说。因中禀教之者。即并有教有人。佛果补处及上位菩萨能说三教。此并有教无人。所以者何。所禀三教行人因教各获利。故有教有人也。能说之教主示现为三教之佛菩萨。令物慕果行因。因行既成则无复化主。如斯乃缘感便应。缘谢便息。空拳诳小儿。引将还家。手中实无物也。三教化主亦皆如是。若是圆教有教有人者。因中禀教。乃至法云有教有人。断四十一品无明。法身补处此实非虚。妙觉法身无说之说。即是果上有教有人也。有教无人因之为权。有教有人。名之为实。

问曰:若尔四教明果可分权实。四教因地皆有教有人。何得分其权实。

答曰:今明。三教之人名为权人。禀圆教之人。则人教俱实。故约四教明因分权实也。

问曰:三教之因。既立权人。三教之果何意不得辨权人也。

答曰:三教行人可成圆人。无有三教之佛修因作圆佛。故非类也。第三明兴废者即为二意。一权教有兴有废。二实教兴而不废。一明权教有兴有废者。即为三意。一三藏教机起即兴。机谢则废。所言机兴者。可发之义名之为机。前缘有小乐欲可起。小善可生。小恶可治。偏真之解可发。故须用四悉檀。于声闻经中。说因缘生灭四谛十二因缘六度之教。开三乘之道。闻则称机。乐欲心起。生善断恶。若是二乘发真无漏。证有余涅槃。若是菩萨六度调心。得伏忍柔顺忍也。法华经云。小智乐小法。不自信作佛。是故以方便分别说诸果。为此机缘。虽无三藏伏结。补处菩萨。净无垢称义。三十四心佛果。住有余涅槃之佛。为欲以四悉檀教赴此故。示现此教形声。赴机度物。故法华经明。长者即脱璎珞。着弊垢衣。执持粪器。状有所畏。语诸作人。即是三藏教兴之义。废者。此小欲将歇。小善已成。事恶已除。真解已发。是则四缘俱息。则三藏所说之教能说之人俱废也。二明通教兴废者。兴则机兴。废则机废。机兴而教兴者。无生四谛乐欲将起。体假入空之善可生。迷理见思可断。即真之解可发。故须用四悉檀说无生四谛通教。三乘闻则乐欲心起。生善断恶。三乘同发即真无漏之慧。见第一义。二乘住有余涅槃菩萨则不滞空。慈悲入假化物。誓求佛果。为赴此之机缘。虽无通教断结侵习。上地补处菩萨净无垢称位。一念相应慧断习。佛果住有余涅槃。为赴通教赴此三乘根缘。示现此教形声。悉檀赴缘逗物。故名为兴。废者。四机既息缘谢。所说通教能说之人俱废也。三明别教兴废者。兴则机兴教兴。无量四谛乐欲将起。从空入假善根可生。无量恒沙烦恼别惑见思可治。中道第一义谛真解可发。故须用四悉檀说无量四谛起别教。菩萨闻则乐欲心起。生界外之善。断界外之恶。发中道相似无漏及真无漏。求常住佛果大般涅槃。为赴此之机缘。虽无别教断十品无明。法身补处菩萨断十一品无明。究竟佛果。而示现此教形声。用四悉檀赴物机缘。说无量四圣谛。故名别教兴也。废者。四十二品补处菩萨。此教佛果俱废也。二明圆教俱兴而不废者。若于华严方等法华涅槃。所说圆教赴圆机乐欲生善断惑见中第一义谛。是则从初发心至无垢地。赴四根缘。常说此教。至等觉佛。故名为兴。故三十二菩萨文殊师利等。皆说入不二法门。即是教兴之意也。若证妙觉。无师自悟。无法可叹。无善可生。无恶可断。更无深理可见。言词相寂灭。本自无兴。故无废也。无废亦得论废者。四悉檀机尽则教息。故名废也。故大品经云。过荼无字可说。涅槃经云。不生不生不可说也。故净名默然杜口。不须复以言言于无言之理。文殊称叹表绝言也。是则在因有人有教。至果则教废人存。三德涅槃湛然清净。岂同前三教补处菩萨菩提佛果皆有教无人。教废人亦随废。权实之意显在于此。第六约观心明四教者。从三观起四教。已如前辨。今但论即心行用。识一切教门皆从初心观行而起。四教既摄一切经教。若一念观心分明。能分别一念无明因缘所生之心。四辨历然。则一切经教大意皆约观心通达。就此即为四意。一约观心明三藏教相。二约观心明通教相。三约观心明别教相。四约观心明圆教相。第一约观心明三藏教相者。即是观一念因缘所生之心生灭相。折假入空。约此观门。起一切三藏教也。若观生灭四谛入道。即是修多罗藏。故增一阿含云。佛告诸比丘。谓一切法者只是一法。何等为一法。心是一法出一切法也。智度论云。从初转法轮至大涅槃。结修多罗藏。此只是约心生灭说四圣谛。即是法归法本之义也。观心出一切毗尼藏者。佛制戒时。问诸比丘。汝法何心作。若有心作。即是犯戒。有犯故有持也。若无心作。则不名犯。犯义不说持也。故重心发戒。无心则不发戒也。所言从心出阿毗昙藏者。四卷略说名毗昙心。达磨波罗处中而说名为杂心。如此皆是约心辨毗昙。无比法者。分别诸心心数法。一切法不可比也。二约观心明通教者。观心因缘所生一切法。心空则一切法空。是为体假入空。一切通教所明行位因果皆从此起。三约观心明别教者。观心因缘所生。即假名。具足一切恒沙佛法。依无明阿梨耶识。分别无量四谛。一切别教所明行位因果皆从此起。四约观心明圆教者。观心因缘所生。具足一切十法界。无所积聚。不纵不横。不思议中道二谛之理。一切圆教所明行位因果皆从此起。如轮王顶上明珠。是则四教皆从一念无明心起。即是破微尘出三千大千世界经卷之义也。第七通诸经论为二。一明对诸经论。二通释此经文义。就初四教对经论者。佛用四教成一切顿渐诸经。论释经岂越四教也。即为二意。一对经二对论。一对经者。若华严经但具二教所成。一别教。二圆教。所以者何。别教则诸菩萨宣说历劫修行四十二心断结行位阶差。圆教明一心具足一切诸行。从初一地具足一切诸地功德。次明渐教之初声闻经。但具足三藏教。方等大乘及以此经具足四教。摩诃般若具足三教。除三藏教。法华经开权显实。正直舍方便。但一圆教。涅槃经具足四教。成五味义也。

问曰:方等大乘亦具四教。何故不成五味义。

答曰:不明声闻作佛。五味之义不成。约不定中。得论四教也。释迦出世所有经教更不过此四教。摄此诸经。罄无不尽。二对论者。论有二种。一者通申经论。二者别申经论。一通申经论者。即为二意。一通申小乘经。二通申大乘经。一通申小乘经者。如毗昙成实昆勒等论。并是通申小乘经论故成实论主云。我今正欲论三藏中实义。二通申大乘经论者。如地持论、摄大乘论、唯识论.中论.十二门论等。并是通申诸大乘经所明别圆两经也。二别申经论者。即为二意。一别申小乘经。二别申大乘经。一别申小乘经者。如俱舍论别申修多罗。明了论别申毗尼。毗婆娑论.阿毗昙论别申佛在世说毗昙也。二明别申大乘经论者。如十地论别申华严经别圆两教。大智度论别申摩诃般若经通别圆三教。应有别申大集方等及此经论。不来此土。金刚般若论别申金刚般若经。法华论别申法华经一圆教。涅槃论别申涅槃经四教五味。论度此土不尽。如是等论申经。即是申观心。此等诸经今分明也。是则精修观心。洞解一切经论。若经论不从心出者。观行之人。既不听不读。何得内心通达耶。此乃有所言说。冥与经论相应。意在此也。第二正明用四教通释此经云文义者。即为二意。一释经五义。二通经文。一释此经五义者。即如前约四教位释净无垢称之名。名一而义异。次辨体者。三教所诠即是思议解脱之体。圆教所明即是不思议解脱也。次明宗者。是即四教明四种四谛因果感佛国不同也。次显用者。即是四教从浅至深。次第以深呵浅也。次判教相者。此经具明四教。与诸经有同有异。如前分别。二用四教释此经文者。即为三意。一通室外四品。二通室内六品。三通出室四品。一通室外四品者。用四教明因果不同。故释迦现佛国有异。如身子梵王所见不同。诸天共宝器。食随其果报。饭色有异故。以禀四教不同故。见佛国有异也。释方便品。正用三藏教通教。所以者何。说折法入空因缘生灭无常。复说如梦幻体假入空之意。是则因中用拙巧二度。破其界内爱见着心。勤修二教之法身也。弟子品用通教别教圆教。弹呵十大弟子及五百罗汉。用通教弹者。如呵迦旃延说三藏教拙度五义。用别教折呵者。此如呵富楼那秽食置宝器也。用圆教者。如弹身子善吉云。不起灭定。现诸威仪。不断废爱。起于明脱。亦不缚不解。并是用圆教意弹也。四教释菩萨品。正是用圆教。呵四大菩萨用三藏通教别教自行化他偏僻法华不思议圆顿之道。二明室内用四教释六品经文者。大士无三教之疾。以方便现同三疾。约此辨问疾也。不思议品正明住圆教不思议示现四教之事也。观众生品即是辨不思议别圆两教从假入空也。佛道品即是辨不思议圆教从空入假行于非道通达佛道也。不二法门品正明圆教不思议中道正观入不二法门也。香积品即是不思议圆教所明双照二谛法界圆融也。三明四教通出室四品经文者。通菩萨行品。令菩萨遍行四教之行。四土化众生也。四教通见阿閦品者。明若依四教修四行。发菩提心。始得生阿閦佛国也。亦用此成无动如来佛国之行。得成佛时。所有佛国如妙喜世界也。用四教通法供养属累二品者。付属天帝弥勒。令于佛去世后流通此经。四教利益未来弟子令不绝也。


分类:佛经 书名:《四教义》 作者:智者大师
四十二章经 | 佛经

四十二章经


总起分

世尊成道已,作是思惟:离欲寂静是最为胜;住大禅定降诸魔道。于鹿野苑中转四谛法轮,度憍陈如等五人而证道果。复有比丘所言说诸疑,求佛进止;世尊教敕一一开悟,合掌敬诺而顺尊敕。

正说分

第一章

佛言:辞亲出家,识心达本,解无为法,名曰沙门。常行二百五十戒、进止清净,为四真道行成阿罗汉。阿罗汉者,能飞行变化,旷劫寿命,住动天地。次为阿那含,阿那含者,寿终灵神上十九天证阿罗汉。次为斯陀含,斯陀含者,一上一还即得阿罗汉。次为须陀洹,须陀洹者,七死七生便证阿罗汉。爱欲断者,如四肢断,不复用之。

第二章

佛言:出家沙门者,断欲去爱,识自心源,达佛深理,悟无为法,内无所得,外无所求,心不系道亦不结业,无念无作非修非证,不历诸位而自崇最,名之为道。

第三章

佛言:剃除须发而为沙门。受道法者,去世资财,乞求取足,日中一食,树下一宿,慎勿再矣!使人愚蔽者,爱与欲也。

第四章

佛言:众生以十事为善,亦以十事为恶。何等为十?身三,口四,意三。身三者:杀、盗、淫。口四者:两舌、恶口、妄言、绮语。意三者:嫉、恚、痴。如是十事不顺圣道,名十恶行;是恶若止,名十善行耳。

第五章

佛言:人有众过而不自悔,顿息其心,罪来赴身,如水归海,渐成深广。若人有过自解知非,改恶行善,罪自消灭;如病得汗,渐有痊损耳。

第六章

佛言:恶人闻善,故来挠乱者,汝自禁息,当无嗔责;彼来恶者而自恶之。

第七章

佛言:有人闻吾守道,行大仁慈,故致骂佛,佛默不对。骂止,问曰:子以礼从人,其人不纳,礼归子乎?对曰:归矣。佛言:今子骂我,我今不纳,子自持祸归子身矣!犹响应声,影之随形,终无免离,慎勿为恶!

第八章

佛言:恶人害贤者,如仰天而唾,唾不至天,还从己堕。逆风扬尘,尘不至彼,还坌己身。贤不可毁,祸必灭己。

第九章

佛言:博文爱道,道必难会;守志奉道,其道甚大。

第十章

佛言:睹人施道,助之欢喜,得福甚大。沙门问曰:此福尽乎?佛言:譬如一炬之火,数千百人各以炬来分取,熟食除冥,此炬如故,福亦如之。

第十一章

佛言:饭恶人百不如饭一善人,饭善人千不如饭一持五戒者,饭五戒者万不如饭一须陀洹,饭百万须陀洹不如饭一斯陀含,饭千万斯陀含不如饭一阿那含,饭一亿阿那含不如饭一阿罗汉,饭十亿阿罗汉不如饭一辟支佛,饭百亿辟支佛不如饭一三世诸佛,饭千亿三世诸佛不如饭一无念无住无修无证之者。

第十二章

佛言:人有二十难:贫穷布施难,豪贵学道难,弃命必死难,得睹佛经难,生值佛世难,忍色忍欲难,见好不求难,被辱不嗔难,有势不临难,触事无心难,广学博究难,除灭我慢难,不轻未学难,心行平等难,不说是非难,会善知识难,见性学道难,随化度人难,睹境不动难,善解方便难。

第十三章

沙门问佛:以何因缘得知宿命?会其至道?佛言:净心守志,可会至道。譬如磨镜,垢去明存。断欲无求,当得宿命。

第十四章

沙门问佛:何者为善?何者最大?佛言:行道守真者善;志与道合者大。

第十五章

沙门问佛:何者多力?何者最明?佛言:忍辱多力,不怀恶故,兼加安健;忍者无恶,必为人尊。心垢灭尽,净无瑕秽,是为最明。未有天地逮于今日,十方所有,无有不见,无有不知,无有不闻,得一切智可谓明矣。

第十六章

佛言:人怀爱欲不见道者,譬如澄水致手搅之,众人共临无有睹其影者;人以爱欲交错,心中浊兴,故不见道。汝等沙门当舍爱欲,爱欲垢尽,道可见矣。

第十七章

佛言:夫见道者,譬如持炬入冥室中,其冥即灭而明独存,学道见谛,无明即灭而明常存矣。

第十八章

佛言:吾法念无念念,行无行行、言无言言,修无修修;会者近尔,迷者远乎!言语道断,非物所拘;差之毫厘,失之须臾。

第十九章

佛言:观天地念非常,观世界念非常,观灵觉即菩提,如是知识得道疾矣。

第二十章

佛言:当念身中四大各自有名,都无我者;我既都无,其如幻耳。

第二十一章

佛言:人随情欲求于声名,声名显著,身已故矣!贪世常名而不学道,枉功劳形!譬如烧香,虽人闻香,香之烬矣,危身之火而在其后。

第二十二章

佛言:财色于人,人之不舍;譬如刀刃有蜜,不足一餐之美,小儿舐之,则有割舌之患。

第二十三章

佛言:人系于妻子舍宅甚于牢狱,牢狱有散释之期,妻子无远离之念。情爱于色,岂惮驱驰!虽有虎口之患,心存甘伏!投泥自溺,故曰凡夫;透得此门,出尘罗汉。

第二十四章

佛言:爱欲莫甚于色,色之为欲,其大无外。赖有一矣,若使二同,普天之人无能为道者矣!

第二十五章

佛言:爱欲之人犹如执炬逆风而行,必有烧手之患。

第二十六章

天神献玉女于佛,欲坏佛意。佛言:革囊众秽,尔来何为?去!吾不用。天神愈敬,因问道意;佛为解说,即得须陀洹果。

第二十七章

佛言:夫为道者犹木在水,寻流而行不触两岸,不为人取,不为鬼神所遮,不为洄流所住,亦不腐败,吾保此木决定入海。学道之人不为情欲所惑,不为众邪所娆,精进无为,吾保此人必得道矣。

第二十八章

佛言:慎勿信汝意,汝意不可信;慎勿与色会,色会即祸生;得阿罗汉已,乃可信汝意。

第二十九章

佛言:慎勿视女色,亦莫共言语。若与语者,正心思念:我为沙门处于浊世,当如莲华不为泥污。想其老者如母,长者如姊,少者如妹,稚者如子;生度脱心,息灭恶念。

第三十章

佛言:夫为道者,如被干草,火来须避; 道人见欲必当远之。

第三十一章

佛言:有人患淫不止,欲自断阴,佛谓之曰:若断其阴,不如断心。心如功曹,功曹若止,从者都息;邪心不止,断阴何益?佛为说偈:欲生于汝意,意以思想生,二心各寂静,非色亦非行。佛言:此偈是迦叶佛说。

第三十二章

佛言:人从爱欲生忧,从忧生怖;若离于爱,何忧何怖?

笫三十三章

佛言:夫为道者,譬如一人与万人战,挂铠出门,意或怯弱,或半路而退,或格斗而死,或得胜而还;沙门学道应当坚持其心,精进勇锐不畏前境,破灭众魔而得道果。

第三十四章

沙门夜诵迦叶佛遗教经,其声悲紧,思悔欲退。佛问之曰:汝昔在家曾为何业?曰:爱弹琴。佛言:弦缓如何?对曰: 不鸣矣。弦急如何?对曰: 声绝矣。急缓得中如何?对曰:诸音普矣。佛言:沙门学道亦然,心若调适,道可得矣。于道若暴,暴即身疲;其身若疲,意即生恼;意若生恼,行即退矣;其行既退,罪必加矣。但清净安乐,道不失矣。

第三十五章

佛言:如人锻铁,去滓成器器即精好;学道之人,去心垢染行即清净矣。

第三十六章

佛言:人离恶道得为人难;既得为人,去女即男难;既得为男,六根完具难;六根既具,生中国难;既生中国,值佛世难;既值佛世,遇道者难;既得遇道,兴信心难;既兴信心,发菩提心难;既发菩提心,无修无证难。

第三十七章

佛言:佛子离吾数千里,忆念吾戒必得道果,在吾左右虽常见吾,不顺吾戒,终不得道。

第三十八章

佛问沙门:人命在几间?对曰:数日间。佛言:子未知道!复问一沙门,人命在几间?对曰:饭食间。佛言:子未知道!复问一沙门,人命在几间?对曰:呼吸间。佛曰:善哉!子知道矣。

第三十九章

佛言:学佛道者,佛所言说皆应信顺;譬如食蜜,中边皆甜,吾经亦尔。

第四十章

佛言:沙门行道,无如磨牛,身虽行道,心道不行;心道若行,何用行道!

第四十一章

佛言;夫为道者,如牛负重行深泥中,疲极不敢左古顾视,出离淤泥乃可苏息;沙门当观情欲甚淤泥,直心念道,可免苦矣。

第四十二章

佛言:吾视侯王之位如过隙尘,视金玉之宝如瓦砾,视纨素之服如敝帛,视大千界如一诃子,视阿耨池水如涂足油;视方便门如化宝聚,视无上乘如梦金帛,视佛道如眼前华,视禅定如须弥柱,视涅盘如昼夕寤,视倒正如六龙舞,视平等如一真地,视兴化如四时木。


分类:佛经  书名:四十二章经  作者:迦葉摩腾、竺法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