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史》志第二十一 乐下|正史

《金史》志第二十一 乐下


○宗庙乐歌

殿庭乐歌

鼓吹导引曲

采茨曲

禘祫亲飨,皇帝入门。宫县无射宫《昌宁之曲》:出、入步武同。

惟时升平,礼仪肇兴。鸣銮至止,穆穆造庭。百辟卿士,恪谨迎承。恭款祖考, 神宇攸宁。

皇帝升殿,登歌夹钟宫《昌宁之曲》:升阶及将还板位,皆同登歌。

笙镛既陈,罍樽在户。升降有容,惟规惟矩。恭敬明神,上仪交举。永言保之, 承天之祜。

皇帝盥洗,宫县无射宫《昌宁之曲》:

惟水之功,洁净精微。洗爵奠斝,于德有辉。皇皇穆穆,宗庙之威。宜其感格, 福祉交归。

皇帝降阶,宫县无射宫《昌宁之曲》:

于皇神宫,象天清明。有来肃肃,相维公卿。礼仪卒度,君子攸宁。孔时孔惠, 绥我思成。

迎神,宫县《来宁之曲》。黄钟宫三奏,大吕角二奏,大蔟徵二奏,应钟羽二 奏,词同:

八音克谐,百礼具举。明德维清,至诚永慕。神之格思,云軿风驭。来止来临, 千祀燕处。

司徒引俎,宫县无射宫《丰宁之曲》:

维牲维牺,齐明致祠。我将我享,吉蠲奉之。博硕肥腯,神嗜为宜。千秋歆此, 永绥黔黎。

始祖酌献,宫县无射宫《大元之曲》:

惟酒既清,惟肴既馨。苾芬孝祀,在庙之庭。羞于皇祖,来燕来宁。象功昭德, 先祖是听。

德皇帝,《大熙之曲》:

万方欣戴,鸿业创基。瑶源垂裕,绵瓞重熙。式崇毖祀,爰考成规。笾豆有楚, 益臻皇仪。

安皇帝,《大安之曲》:

爰图造邦,载德其昌。皇仪允穆,诞集嘉祥。明诚昭格,积厚流光。祇严清庙, 钟石琅琅。

献祖,《大昭之曲》:

惟圣兴邦,经始之初。鸠民化俗,还定攸居。迪德纯俭,志规远图。时哉显祀, 精诚有孚。

昭祖,《大成之曲》:

天启璇源,贻庆定基。率义为勇,施德为威。耀武拓境,功烈巍巍。永昌皇祚, 均福黔黎。

景祖,《大昌之曲》:

丕显鸿烈,基绪降昌。圣期诞集,邦宇斯张。尊严庙祏,昭格休祥。煌煌缛典, 亿载弥光。

世祖,《大武之曲》:

桓桓伐功,天监其明。惟威震叠,惟德绥宁。神策无遗,鸿图以兴。会孙孝祀, 遹昭厥成。

肃宗,《大明之曲》:

于皇神人,武烈文谟。左右世祖,怀柔扫除。威震遐迩,化渐虫鱼。垂光绵永, 成帝之孚。

穆宗,《大章之曲》:

烝哉文祖,钦圣弘渊。慈爱忠信,典策昭然。歆此明祀,繁祉绵绵。时纯熙矣, 流庆万年。

康宗,《大康之曲》:

惟明惟听,晔晔神功。仪刑世业,昭格上穹。持盈孝孙,荐芳斯丰。锡我祉福, 皇化益隆。

太祖,《大定之曲》:

功超殷周,德配唐虞。天人协应,平统寰区。开祥垂裕,肇基永图。明明天子, 敬承典谟。

太宗,《大惠之曲》:

巍巍德鸿,无为端扆。祚承神功,究驯俗美。清宫缉熙,孝毖时祀。钦奠羞诚, 牺樽嘉旨。

熙宗《大同之曲》:

昭显令德,神基丕承。对越在天,享用跻升。于穆清庙,来燕来宁。神其醉止, 惟钦克诚。

睿宗,《大和之曲》:

皇祖开基,周武殷汤。猗欤圣考,嗣德弥光。启佑洪绪,长发其祥。严恭庙享, 万世烝尝。

世宗,《大钧之曲》:

神之来思,甫登于堂。稞圭有瓚,秬鬯芬芳。巍巍先功,启祐无疆。万年肆祀, 孝心不忘。

显宗,《大宁之曲》:

于皇神宫,有严惟清。吉蠲孝祀,惟神之宁。对越在天,绥我思诚。敷祐亿年, 邦家之庆。

章宗,《大隆之典》:

两纪践阼,万方宁康。文经天地,武服遐荒。礼备制定,德隆业昌。居歆典祀, 亿载无疆。

宣宗,《大庆之曲》:

猗欤圣皇,三代之英。功光先后,德被群生。牲粢惟馨,鼓钟其铿。神兮来思, 歆于克诚。

文舞退,武舞进,宫县无射宫《肃宁之曲》:

明明先皇,神武维扬。开基垂统,万世无疆。干戚象功,威仪有光。神保是飨, 昭哉降康。

亚终献,无射宫《肃宁之曲》:

涓辰之休,昭祀惟恭。威仪陟降,惟礼是从。笾豆静嘉,于论鼓钟。惟皇受祉, 监斯德容。

皇帝饮福,登歌夹钟宫《福宁之曲》:

牺牲充洁,粢盛馨香。来格来享,精神用彰。饮此纯禧,简简穰穰。文明天子, 万寿无疆。

彻豆,登歌夹钟宫《丰宁之曲》:

孝祀肃睦,明德以荐。乐奏九成,礼终三献。百辟卿士,进彻以时。小大稽首, 神保聿归。

送神,宫县黄钟宫《来宁之曲》:

洁兹牛羊,清兹酒醴。三献攸终,神既燕喜。神之去兮,载锡繁祉。万寿无疆, 永保禋祀。

郊祀前,朝享太庙乐歌。

皇帝入门,宫县无射宫《昌宁之曲》:

郊将升禋,庙当告虔。锡銮戾止,孝实奉先。祀事斯举,有序无愆。祗见祖考, 神意欢然。

皇帝升殿,登歌夹钟宫《昌宁之曲》:

皇皇天子,升自阼阶。奠见祖祢,肃然有怀。百礼已洽,八音克谐。既昌且宁, 万福沓来。

迎神,宫县《来宁之曲》。黄钟宫三奏,大吕角二奏,太蔟徵二奏,应钟羽二 奏,词同:

以实应天,报本反始。洁粢丰盛,礼先肆祀。风马云车,神之吊矣。来止来宜, 而燕翼子。

皇帝盥洗,宫县无射宫《昌宁之曲》:

有水于罍,有巾于篚。帨手拭爵,圭衮有炜。玄酒大羹,德磬维菲。万年昌宁, 皇皇负扆。

皇帝升阶,宫县无射宫《昌宁之曲》:降阶,同。

巍巍京师,有严神宫。圣主戾止,多士云从。来享来献,肃肃其容。将昭大报, 庸示推崇。

司徒奉俎,宫县无射宫《丰宁之曲》:

陈其牺牲,惟纯与精。苾芬孝祀,于昭克诚。不疾瘯蠡,或剥或亨。洋洋在上, 以交神明。

始祖酌献,宫县《大元之曲》:

猗欤初基,兆我王迹。其命维新,贻谋丕赫。绵绵瓜瓞,国步日辟。堂构之成, 焜煌今昔。

献祖,《大昭之曲》:

以圣继兴,成王之孚。民从其化,咸奠攸居。清庙观德,猗欤伟欤。金石备乐, 以奉神娱。

昭祖,《大成之曲》:

东夷不庭,皇祖震怒。神武削平,贻厥圣绪。犹室有基,垣墉乃树。亿万斯年, 天保孔固。

景祖,《大昌之曲》:

于皇艺祖,其智如神。修法施令,百度惟新。疆宇日广,海隅咸宾。功高德厚, 耀耀震震。

世祖,《大武之曲》:

于皇先王,昭假于天。长驾远驭,麾斥无前。王业犹生,孙谋有传。圆坛展礼, 敢先告虔。

肃宗,《大明之曲》:

猗欤前人,简惠昭融。相我世祖,成兹伐功。敷佑来叶,帝图其隆。将修熙事, 先款神宫。

穆宗,《大章之曲》:

仁慈忠信,惟祖之休。功光岐下,迹掩商丘。言瞻清庙,怀想前修。神其来格, 歆兹庶羞。

康宗,《大康之曲》:

猗欤前王,惠我无疆。仪刑典法,日靖四方。永言孝思,于乎不忘。昭告大祀, 祗率旧章。

太祖,《大定之曲》:

天生聪明,俾乂蒸人。惟此二国,为我驱民。挞彼威武,万邦咸宾。明昭大报, 推而配神。

太宗,《大惠之曲》:

维清缉熙,于昭明德。我其收之,骏奔万国。南郊肇修,大典增饰。清庙吉蠲, 纯禧申锡。

睿宗,《大和之曲》:

维时祖功,肇开神基。昭哉圣考,其德增辉。上动天监,明命攸归。谋贻翼子, 无疆之辞。

文舞退,武舞进,宫县《肃宁之曲》:

先皇开基,比迹殷汤,功加天下,武德弥光。容舞象成,干戈戚扬。于昭报本, 怀哉不忘。

亚终献,宫县《肃宁之曲》:

于皇宗祊,朝献维时。芬芬酒醴,棣棣威仪。诚则有余,神之格思。神孙千亿, 神其相之。

皇帝饮福,登歌夹钟宫《福宁之曲》:

皇皇穆穆,丕承丕基。躬亲于禋,载肃载祗。对越在天,神歆其诚。于以饮酒, 如川之增。

彻豆,登歌夹钟宫《丰宁之曲》:

物维其时,既丰且旨。苾苾德馨,或将或肆。神之居歆,洽于百礼。于万斯年, 穰穰介祉。

送神,宫县黄钟宫《来宁之曲》:

济济多仪,皇皇雅奏。献终反爵,荐余彻豆。神监昭回,有秩斯祐。无疆之福, 申锡厥后。

昭德皇后别庙,郊祀前荐享,登歌乐曲。

初献盥洗,夷则宫《肃宁之曲》:

神无常享,时歆精诚。惟诚惟洁,感通神明。先事盥涤,注兹清冷。巾篚既奠, 尊彝荐馨。

初献升、降殿,中吕宫《嘉宁之曲》:

有来肃肃,登降以敬。粲粲袨服,锵锵佩声。金石节奏,既协且平。其仪不忒, 乃终有庆。

司徒奉俎,奏夷则宫《丰宁之曲》:

馨我黍稷,洁我牲牷。降升有节,荐是吉蠲。工祝致告,威仪肃然。神之吊矣, 元吉其旋。

酌献,奏夷则宫《仪坤之曲》:

伣天之妹,坤德利贞。圆丘有事,先荐以诚。我酒既旨,我肴既盈。神其居飨, 福禄来成。

彻豆,奏中吕宫《丰宁之曲》:

明昭祀事,旧典无违。乐既云阕,神其聿归。礼之克成,神保斯飨。于万斯年, 迓续丕贶。

祫禘有司摄事。

初献盥洗,宫县无射宫《肃宁之曲》:

祀事之大,齐栗为先。洁精以献,沃盥于前。既灌以升,乃荐豆笾。神其感格, 歆于吉蠲。

升自西阶,登歌奏夹钟宫《嘉宁之曲》:余并同亲祀。

国有太宫,合食以礼。跻阶肃肃,降陛济济。锵然纯音,节乃容止。神之格思, 永绥福履。

时享,摄事登歌乐章。

初献盥洗,无射宫《肃宁之曲》:

酌彼行潦,维挹其请。洁齐以祀,祀事昭明。显允辟公,沃盥乃升。神之至止, 歆于克诚。

初献升殿,夹钟宫《嘉宁之曲》:余同亲祀,惟不用宫县。

济济在庭,祗荐有序。雍容令仪,旋规折矩。爰徂于基,鸣佩接武。敬恭神明, 来宁来处。

昭德皇后时享,登歌乐章。

初献盥洗,无射宫《肃宁之曲》:

时祀有章,礼备乐举。爰洁其盥,亦丰其俎。俯仰升降,中规中矩。神其来格, 百神是与。

初献升殿,夹钟宫《嘉宁之曲》:三献及司徒降,同。

假哉神宫,神宫有侐。惟时吉蠲,登降翼翼。歌钟锵煌,笙磬翕绎。于昭肃恭, 灵釐来格。

司徒奉俎,无射宫《丰宁之曲》:

宫庭枚枚,钟磬喤喤。既仪圭鬯,既奠惣芗。齐庄奉馈,笾豆大房。灵之右飨, 流庆无疆。

酌献,无射宫《仪坤之曲》:

于皇坤德,作合乾仪。涂山懿范,京室芳徽,容声如在,典祀惟时。神其克享, 荐祉来宜。

亚终献,无射宫《仪坤之曲》:

嘉羞实俎,高张在庭。申献合礼终献改申为三

,坤德仪刑。神其是听,用 鬯清明。清明既鬯,来享来宁。

彻豆,夹钟宫《丰宁之曲》:

礼成于终,神心禗禗。惣萧发馨,乐阙献已。徒驭孔多,灵舆载轙。青玄悠悠, 归且亿矣。

宣孝太子别庙,登歌乐章。

初献升殿,夹钟宫《承安之曲》:

有腯斯牲,有馨斯齐。美哉洋洋,升降以礼。礼容既庄,乐亦谐止。神之格思, 式歆明祀。

酌献,无射宫《和宁之曲》:

于惟光灵,孝德昭宣。高丽有奕,来宁来燕。于荐惟祫,既时既蠲。从我烈祖, 载享亿年。

亚终献,《和宁之曲》:

金石和奏,豆笾惟丰。祠宫奉事,齐敬精衷。笙吟伊浦,鹤驻缑峰。是保是飨, 灵德无穷。

彻豆,夹钟宫《和安之曲》:

寝成奕奕,今兹其时。明称肇祀,将礼之仪。侯安以怿,羞嘉且时。乐阕献已, 神其飨思。

大定三年十月,追上睿宗册宝,应钟宫《显宁之曲》:

天开休运。积仁而昌。命兹昭考,敢忘显扬。上仪肇举,涓日之良。来格来享, 惠我无疆。

大定十九年,升祔熙宗册宝乐曲:

恢大帝业,敉宁多方。懿德茂烈,金书发扬。肇举上仪,涓择吉日。鸿名赫赫, 与天无极。

上册宝,宫县《静宁之曲》:

日卜其吉,承祀孔肃。广号追崇,孝心克笃。于乎悠哉,来思晬穆。宝册既陈, 委于宗祝。

皇帝降殿,宫县《鸿宁之曲》:

继世隆昌,临朝静默。追谥鸿名,发辉潜德。玉质金章,煌煌简册。涓辰展仪, 永传无极。

殿庭乐歌。

大定七年正月,上册宝,皇帝将升御座,宫县奏太蔟宫《泰宁之曲》:降座, 同。

德隆帝位,承天而兴。侯邦来庭,民居安宁。归美以报,传之无极。鸿名徽称, 寿时万亿。

册宝入门,奏《天保报上之曲》:

四方既平,功归圣明。定功巍巍,丕享鸿名。股肱良哉,揄扬元首。储精优游, 南山等寿。

奉册宝官将复班位,奏《归美扬功之曲》:

圣德高明,万邦咸休。锱铢唐虞,糠骰商周。维时群臣,对扬稽首。天子明明, 令闻不朽。

册宝初行,奏《和宁之曲》:册宝将升殿,皇太子自侍立位至降阶,曲并同。

四方攸同,昭哉成功。时和年丰,诸福来崇。英声昭腾,和气充塞。于乎皇王, 维寿时亿。

皇太子升殿贺,奏《同心戴圣之曲》:

穆清皇风,遐方来同。于昭于天,物和岁丰。丕受鸿名,对扬伟迹。纯厘穰穰, 敷锡罔极。

上寿,皇帝将升御座,宫县《和宁之曲》。同前。

举酒,《万寿无疆之曲》:

四海太平,吾皇之功。群臣对扬,诞受鸿名。霞觞琼腴,君王乐岂。皇天垂休, 万寿无极。

皇太子升阶、降阶,及与宴官升殿,并奏《和宁之曲》。同前。

进第一爵,登歌奏《王道昌明之曲》:

对天鸿休,于以铺张。巍巍煌煌,超冠百王。皇图皇纲,时维明昌。祉福无疆, 于民敷扬。

行群官酒,宫县《和宁之曲》。文舞入,设群官食,奏《功成治定之舞》,三 成止:

圣德高明,如天强名。多方治平,功大有成。流于声音,形于蹈舞。颁觞群臣。 以昭礼遇。

进第二爵,登歌奏《天子万年之曲》:

惟明后,驭寰瀛。跻升平,飞英声。功三王,德五帝。游岩廊,亿万岁。

行群官酒,宫县《和宁之曲》。武舞入,设群官食,奏《四海会同之舞》,三 成止:

地平天成,时和岁丰。迓衡弗迷,率惟敉功。受天之祜,四方来荷。于万斯年, 不遐有佐。

进第三爵,登歌《嘉禾之曲》:

景命赫斯归吾皇,仁风洋洋被远荒。琛贽旅庭趋明光,气和薰蒸为嘉祥。殊本 合穗真异常,庾如坻京岁且穰。猗欤鸿休超前王,播为声诗传无疆。行群官酒、设 群官食、群官降阶,宫县并奏《和宁之曲》,皇帝将降御座,奏《泰宁之曲》,并 用太簇宫。

大定十一年十一月,行册礼,皇帝升御座,宫县《泰宁之曲》:

皇皇穆穆,衮服玉趾,如日之升,如山仰止。九宾在列,媚兹天子。愿言无疆, 介以繁祉。

册宝入门,奏《天保报上之曲》:

穆穆元圣,天迪子保。相维臣工,以奏丕号。扬于路朝,玉牒神宝。于万斯年, 吾君寿考。

奉册宝官将复班位,奏《归美扬功之曲》:

玉册玉宝,尊圣天子,丕扬鸿名,昭受帝祉。闳休对天,其隆孰比。臣下同心, 翼戴归美。

皇太子升殿贺,奏《同心戴圣之曲》:

大矣我后,徽册膺受。欢趋彤庭,拜手稽首。休明御辰,无疆万寿。灵贶沓来, 天地长久。

举酒,奏《万寿无疆之曲》:

圣德懋昭,民归天祐。煌煌金书,典册光受。备乐在庭,八音谐奏。群公奉觞, 天子万寿。

进第一爵,登歌《王道昌明之曲》:

明明我皇,道光化溥。百度惟新,礼修乐举。藻饰太平,烂然可睹。超跻三王, 晖映千古。

设群官食,奏《和宁之曲》、《功成治定之舞》:

穆穆我君,威折群丑。辉光日新,仁洽九有。容典葳蕤,超前绝后。端拱深严, 宝册膺受。

第二爵,登歌奏《天子万年之曲》:

典礼修,惟明后。扬鸿名,灿琼玖。罗华绅,为万寿。歌南山,坚且久。

行群官酒,奏《和宁之曲》、《四海会同之舞》:

道隆政平,天开有德。万国和宁,来王来极。昭受鸿名,俯徇列辟。锡饮行觞, 欢心各得。

第三爵,登歌奏《嘉禾之曲》:

众瑞毕至昭升平,爰生嘉禾乃合穗。膴膴大田无南东,稼茂如云成丰岁。既刈 既获百室盈,击壤歌沸野老声。陶唐之民兹其比,帝力何有若自遂。

大定十八年十二月,上受命宝,皇帝将升御座,宫县奏《泰宁之曲》。并大吕 宫:

上帝有赫,怀此明德。畀之神宝,庸镇万国。临轩是膺,登降维则。群臣拜首, 年卜万亿。

宝入门,奏《天保报上之曲》:

受命大宝,昭答眷佑。珍符明贶,人为天授。文物具举,《韶》、《濩》迭奏。 群臣上之,天子万寿。

群臣合班,奏《归美扬功之曲》:

德冒生民,明明元后。端冕临轩,神宝是受。群工来贺,咸拜稽首。无疆无期, 享祚长久。

皇太子升殿、并自侍立位降阶,宫县《称觞介寿之曲》:

上仪昭举,膺时瑞玉。群辟在列,跄跄肃肃。衮衣桓圭,归美稽首。升降惟时, 天子万寿。

举酒,登歌奏《万寿无疆之曲》:

上帝眷命,纯休兹至。诞膺洪宝,光临大器。称觞对扬,嵩岳万岁。其宁惟永, 无疆卜世。

天德二年十月,册立中宫,皇帝将升御座,宫县奏《乾宁之曲》:降座,同。

人道大伦,王化所基。明圣稽古,阴教欲施。临轩发册,备举彝仪。《麟趾》 《关睢》,宜播声诗。

册宝入门,奏《昌宁之曲》:出门,同。

羽卫充庭,淑旗徽章。礼仪具举,涓辰以良。相我内训,来仪椒房。亿万斯年, 邦家之光。

将受册宝、以册宝入门,宫县奏《肃宁之曲》:命妇升、降,同。

涂山兴夏,《关睢》美周。坤仪之尊,母临九州。瑶册祎衣,光配凝旒。地久 天长。福禄是遒。

后出阁,奏《顺宁之曲》:升、降座,同。

天立厥配,任姒比隆。母仪四海,化行六宫。日月并明,乾坤合德。于万斯年, 作俪宸极。

受册,奏《坤宁之曲》:

风化之始,由于壶闱。礼文斯备,爰正坤仪。维顺以慈,俪圣同德。则百斯男, 垂统无极。

天德四年二月,册皇太子,皇帝将升御座,宫县奏《乾宁之曲》:皆用夹钟宫。

大君有为,先图本固。涓辰之吉,礼成储副。文物备陈,声乐皆具。人心载宁, 克昌福祚。

册使入门,《昌宁之曲》:

在天成象,焕乎前星。惟圣时宪,典礼以行。一人有庆,万邦以贞。社稷之福, 浸昌浸明。

皇太子入门,奏《元宁之曲》:出门,同。

皇矣上帝,纯佐明圣。笃生元良,日跻德性,册命主器,万邦以正。龙楼问寝, 亿年之庆。

大定八年正月,册皇太子,皇帝将升御座,宫县《洪宁之曲》:并用太簇宫。

会朝清明,临轩备礼。天威皇皇,臣工济济。于昭元良,膺兹典册。对扬闳休, 卜年万亿。

皇太子入门,奏《肃宁之曲》:

光昭前星,惟天垂象。稽古而行,主器以长。曲礼告成,迩遐属望。国本既隆, 繁厘永享。

群臣合班,奏《嘉宁之曲》:

于皇临轩,礼崇上嗣,维眷之祺,傃方正位。言观其仪,翔翔济济。美归吾君, 太平万岁。

皇太子复受册位,奏《和宁之曲》:

祖功艰难,经营缔构。基牢根深,枝繁叶茂。于昭贻谋,骈休集佑。元良斯贞, 吾皇万寿。

大定二十七年三月,册皇太孙,皇帝将升御座,宫县《泰宁之曲》:并姑洗宫。

上天丛休,申锡祚胤。孙谋有诒,临轩体正。煌煌上仪,欣欣众听。隆我邦本, 无疆惟庆。

皇太孙入门,奏《庆宁之曲》:出门,同。

宝源流光,流光惟远。孙谋有贻,庆序昭衍。于乐众望,于皇备典。动容周旋, 承兹嘉羡。

群臣合班,奏《顺宁之曲》:

冕旒当宁,徽章备举。彩仗充庭,金石列虡,济济多士,翼翼就序。海润山晖, 倾听乐府。

皇太孙复受册位,奏《保宁之曲》:

礼之攸闻,丕建世嫡。众论协从,天心不易。名崇震宫,辞著瑞册。社稷宗庙, 无疆夷怿。

鼓吹导引曲

天眷三年九月,驾幸燕京,导引曲:无射宫。

五年一狩,仙仗到人间,问稼穑艰难。苍生洗眼秋光里,今日见天颜。金戈玉 斧临香火,驰道六龙闲。歌谣到处皆相似,天子寿南山。

天德二年三月,祫享回銮,导引曲:

礼成庙享,御卫拱飞龙,诸道起祥风。太平天子多受福,孝德与天通。凤箫龙 管《韶》音奏,声在五云中。粲然文物昭治世,万亿祀无穷。

贞元元年三月,驾幸中都,导引曲:并姑洗宫。

銮舆顺动,嘉气满神京,辇路宿尘清。钩陈万旅随天仗,缥缈转霓旌。都人望 幸倾尧日,鰲扑溢欢声。临观八极辰居正,寰宇庆升平。

《采茨曲》:

新都春色满,华盖定全燕。时运千龄协,星辰五纬连。六龙承晓日,丹凤倚中 天。王气盘山海,皇居亿万年。

贞元三年十一月,祫享回銮,《采茨曲》:并用。

庆成回大驾,仙仗紫云深。龙衮辉千骑,嵩呼间八音。太平兴缛礼,万国得欢 心。孝格迎遐福,穰穰永降临。

正隆六年六月,驾幸南京,导引曲:并林钟宫。

神宫壮丽,宫殿压蓬莱,向晓九门开。圣明天子初巡幸,遥驾六龙来。五云影 里排仙仗,清跸绝纤埃。都人齐唱升平曲,更进万年杯。

《采茨曲》:

双阙层云表,澄景开清晓。六龙天上来,驰道平如扫。虞巡五载合,夏谚一游 同。都人欣豫意,写入颂声中。

大定三年十月,祫享回銮,《采茨》、导引曲:皆应钟宫。自后亲祀,二曲并 用。

太宫崇烈考,大礼庆初成。彩仗回云步,天阶严跸声。舜宫合至孝,周《颂》 咏维清。介福应穰简,欢交万国情。

导引曲:

礼行清庙,华黍荐年丰,圣孝与天通。六龙回驭千官卫,玉振珮环风。黄麾金 辂严天仗,非雾郁葱葱。工歌叠奏升平曲,福禄自来崇。

大定二十七年三月,皇太孙受册,谢庙,导引曲:

璇源浚发,衍庆自灵长,圣运日隆昌。震闱显册遵彝典,基绪焕重光。练时庙 见严昭报,礼乐粲成章。精诚潜格神明助,福禄永无疆。


分类:正史 书名:金史 作者:脱脱等
《金史》志第二十二 仪卫上|正史

《金史》志第二十二 仪卫上


○常朝仪卫 内外立仗 常行仪卫 行仗法驾 黄麾仗

金制,天子之仪卫,一曰立仗,二曰行仗。其卫士,曰护卫、曰亲军、曰弩手, 曰控鹤、曰伞子、曰长行。立仗则有殿庭内仗、殿庭外仗,凡大礼、大朝会则用之。 其朔望常朝,弩手百人分立两阶而已。行仗则有法驾、大驾、黄麾仗,凡行幸及郊 庙祀享则用之。其非大礼远出,则有常行仪卫、宫中导从焉。大抵模仿宋制,错综 增损而用之。其宿卫则见《兵志》云。

初,国制,凡朔望常朝日,殿下列卫士,帘下置甲兵。正隆元年,海陵去甲兵, 惟存锦衣弩手百人,分立两阶。其仪,都副点检,公服偏带。常朝则展紫。

左 右卫将军、宿直将军,展紫,金束带,各执玉、水晶及金饰骨朵。左右亲卫,盘裹 紫袄,涂金束带,骨朵,佩兵械。供御弩手、伞子百人,并金花交脚幞头,涂金铜 鈒衬花束带,骨朵。左右班执仪物内侍二十人,展紫,涂金束带。朝参日,弩手、 伞子直于殿门外,分两面排立。司辰报时毕,皇帝御殿坐,鸣鞭,阁门报班齐。执 擎仪物内侍分降殿阶,南向立。点检司起居,弩手、伞子于殿门外北面山呼声喏, 讫,即于殿门外东西相向排立。都点检以次三员升殿,都点检在东近南,左副又少 南,右副在西,东向对立。左右卫将军在殿下东西对立。省臣随班起居毕,左右司 侍郎从宰执奏事。殿中侍御史随班起居毕,东西对立于左右卫将军之北,少前。修 起居注分殿陛东西对立于殿栏外副阶下,以俟。奏事毕,皇帝还阁,侍卫者乃退。

凡遇大礼、大朝会,则有内外立仗。熙宗皇统元年正月,上册宝,立仗一千一 百八十人。自是以后,至海陵时,俱用三千人。世宗大定七年,上册宝,颇损其数, 且以天德、贞元不设车辂,遂并去之。是后,或减至二千,或一千、或八百、或六 百人。天德二年,海陵立后,发册勤政殿,设黄麾细仗,用前六部,摄官七十一, 擎执六百七十八人。受册泰和殿,用后六部,摄官三十六,擎执三百二十二人。大 定八年正月,册皇太子于大安殿,用黄麾半仗二千二百六十五人,奉表于仁政殿用 黄麾细仗一千四百二人。二十七年,册皇太孙,亦如之。

大定八年,黄麾半仗,摄官一百七十五人,擎执二千八十一人,编排职掌九人。

殿庭内仗。以中心东西相向一重,并面北旗帜为中道。

左行,自北西向排 列。黄麾幡一首,执者三人。碧襕官一,大雉扇二。碧襕官一,中雉扇六,碧襕官 一,小雉扇六。碧襕官一,硃团扇六。碧襕官一,睥睨四。碧襕官一,红大伞一。 碧襕官一,紫方伞二。碧襕官一,华盖一。右行,东向列者,并同。面北,第一行, 牙门旗八,共二十四人,分左右。留中道。第二行,监门校尉十二,分左右。第三 行,长寿幢一,押旗大将军一,居中,次东五方龙旗十五,次西五方凤旗十五。第 四行,自内而东,青龙旗五,红龙旗二十。自内而西,青龙旗五,红龙旗二十。第 五行,同上,又君王万岁旗一,五人居中。日旗一,五人在左。月旗一,五人在右。 第六行,自内而东,天下太平旗、苣纹旗、日月合璧旗、苣纹旗、青龙旗、赤龙旗、 河渎旗、江渎旗各一,旗五人,排仗通直官一,排仗大将一。未、午、巳、辰、卯、 寅旗各一,青天王旗、白天王旗各一。自内而西,祥云旗、五星连珠旗、祥云旗、 黄龙旗、白龙旗、黑龙旗、淮渎旗、济渎旗各一,旗五人,通直官一,大将一。申、 酉、戌、亥、子、丑旗各一、绯天王旗、皁天王旗各一。第七行,自内而东,孔雀 旗一,五人。苍乌旗、兕旗、牦牛旗、騼蜀旗,赤熊旗、白狼旗、金鹦鹉旗、驯 犀旗、角端旗、狖鸃旗、驺牙旗、野马旗、瑞麦旗、甘露旗各一,旗五人。自内而 西者同。

外仗。在门外

。左边,西向,自北排列。第一部,第一行,侍御史、大将 军、折冲都尉各一,主帅三。第二行,绛引幡五首十五人,龙头竿四、弓矢五、揭 鼓二、龙头竿四、仪锽斧五、龙头竿四、硃刀盾五、龙头竿四、绿刀盾五、龙头竿 四、小戟五。第三行,与第一行同。第四行,与第二行同。第二部、第三部、第四 部、第五部以次而南,各为前后四行,其名数与第一部同,惟无绛引幡。右五部, 东向排列,色数皆同。左第五行,从北,每大旗一,均用小红龙旗二间之。角宿旗 一,三人,均用二。亢宿旗一,三人,均用二。氐宿旗一,三人,均用二。房宿旗 一,三人,均用二。心宿旗一,三人,均用二。尾宿旗一,三人,均用二。箕宿旗 一,三人,均用二。斗宿旗一,三人,均用二。牛宿旗一,三人,均用二。女宿旗 一,三人,龙旗并黄排襕旗各一。虚宿旗一,三人,红、黄排襕旗二。危宿旗一, 三人,红、紫排襕旗二。室宿旗一,三人,黄紫排襕旗二。壁宿旗一,三人,红, 黄排襕旗二。重轮旗一,三人,红、紫排襕旗二。左摄提旗一,三人,黄、紫排襕 旗二。青龙旗一,三人,红、黄排襕旗二。木星旗一,三人,红、紫排襕旗二。火 星旗一,三人,黄、紫排襕旗二。土星旗一,三人,红、黄排襕旗二。金星旗一, 三人,红、紫排襕旗二。水星旗一,三人,吏兵并紫排襕旗各一。北岳旗一,三人, 吏兵并龙君旗各一。东岳旗一,三人,龙君并黄熊旗各一。中岳旗一,三人,黄熊 并赤豹旗各一。西岳旗一,三人,赤豹并力士旗各一。南岳旗一,三人,力士并虎 君旗各一。硃雀旗一,三人,虎君并天马旗各一。右第五行,从北。奎旗一,三人。 娄旗一,三人。胃旗一,三人。昴旗一,三人。毕旗一,三人,觜旗一,三人。参 旗一,三人。井旗一,三人。鬼旗一,三人。皆均用二旗如前。柳宿旗一,三人, 红龙并黄排襕旗各一。星宿旗一,三人,红、黄排襕旗二。张宿旗一,三人,红、 紫排襕旗二。翼宿旗一,三人,紫、黄排襕旗二。轸宿旗一,三人,红、黄排襕旗 二。重轮旗一,三人,红、紫排襕旗二。右摄提旗一,三人,紫、黄排襕旗二。白 虎旗一,三人,红、黄排襕旗二。东方神旗一,三人,红、紫排襕旗二。南方神旗 一,三人,黄、紫排襕旗二,中央神旗一,三人,红龙排襕旗二。西方神旗一,三 人,红、紫排襕旗二。北方神旗一,三人,力士并紫排襕旗各一。风伯旗一,三人, 力士并虎君旗各一。雨师旗一,三人,虎君并黄熊旗二。雷公旗一,三人,黄熊并 赤豹旗二。电母旗一,三人,赤豹并吏兵旗二。北斗旗一,三人,吏兵并龙君旗二。 玄武旗一,三人,龙君并。天马旗二。三人执一旗者重立,二人各执小旗者亦重立。

殿门外仗,亦从北,留中道。飞麟旗、駃騠旗、鸾旗、麟旗、驯象旗各二,共 十人,从中分列为第一重。鹖鸡旗、貔旗、玉马旗、三角兽旗、黄鹿旗各二,共十 人,次外分列为第二重。其次,第一部都尉三员,第二部至第五部俱二员,为第三 重。又其次五部,各刀盾二十,为第四重。又其次五部,各弓矢二十,为第五重。 左右同。

黄麾细仗,摄官八十八人,擎执一千三百五人,编排职掌九人。

内仗,中道左一行,自北西向排列。黄麾幡一首,执者三人。大雉扇六、中雉 扇六、小雉扇六、硃团扇六、睥睨四、红大伞一、紫方伞二、华盖一,凡伞扇之上 皆有碧襕官一。右行东向,排次同。面北,第一行,长寿幢一,居中。牙门旗八, 共二十四人,分左右。第二行,君王万岁旗五人,居中。日旗五人,监门校尉五人, 在左。月旗五人,监门校尉五人,在右。第三行,五方龙旗十五在左,五方凤旗十 五在右。第四行,红龙旗三十四,第五行,红龙旗三十四,皆分左右。第六行,自 内而东,太平、苣纹、合壁、苣纹、赤龙、青龙旗各一,旗五人,通直一人,大将 一人。未、午、巳、辰、卯、寅旗各一,青天王旗、白天王旗各一。自内而西,祥 云、连珠、祥云、黄龙。白龙,黑龙旗各一,旗五人,通直一人,大将一人。申、 酉、戌、亥、子、丑旗各一,绯天王旗、皁天王旗各一。第七行,自内而东,河渎、 江渎、兕、赤熊、驯犀、角端、狖鸃、纲子旗各一,旗五人。自内而西,淮渎、济 渎、兕、赤熊、驯犀、角端、狖鸃、纲子旗各一,旗五人。

外仗,左边西向,自北排列,第一行,五部,侍御史、大将军、折冲都尉各一, 主帅各二。第二行,第一部,绛引幡五首,十五人。龙头竿四、弓矢五、揭鼓二、 仪锽斧五,龙头竿四、弓矢五、硃刀盾五、绿刀盾五,龙头竿四、仪锽斧五、硃刀 盾五、绿刀盾五,龙头竿四、小戟五,龙头竿四、小戟五。第二部至五部无绛引幡, 余色并同,以次相接而南。右五部东向,亦如之。左第三行,从北,角、亢、氐、 房、心、尾、箕、斗、牛、女、虚、危、室、壁旗各一,旗三人。次重轮、左摄提、 青龙旗各一,木、火、土、金、水星旗各一,北、东、中、南、西岳旗各一,旗三 人。次紫排襕四、黄排襕四、红排襕四、吏兵旗二、天马旗一。右第三行,从北, 奎、娄、胃、昴、毕、觜、参、井、鬼、柳、星、张、翼、轸旗各一,旗三人。次 重轮、右揶提、白虎旗各一,东、南、中、西、北方神旗各一,风伯、雨师、雷公、 电母、北斗旗各一,旗三人。次紫排襕四、黄排襕四、红排襕四、吏兵旗二、天马 旗一。

行仗。天子非祀享巡幸远出,则用常行仪卫。弩手二百人,军使五人,控鹤二 百人,首领四人,俱服红地藏根牡丹锦袄、金凤花交脚幞头、涂金银束带,控鹤或 皁帽碧袄,各执金镀银蒜瓣骨朵。长行四百人,拳脚幞头、红锦四衤癸袄、涂金束 带,二人紫衫前导,无执物,余执列糸骨朵七十八、瓜八十八,镫三十四,在控鹤 前,金吾仗八十、金花大剑六十俱垂红绒结子、仪锽斧五十八,在控鹤后。其常朝、 御殿、郊庙、临幸,凡步辇出入则有近侍导从,执金镀银骨朵者二人,左右扇十人, 拂子四人,香盒二人,香球二人,节二人,幢二人,盂一人,唾壶一人,净巾一人, 鐁锣一人,水罐一人,交椅一人,斧一人,皇帝出阁则分立阁门之外,导引至殿, 皇帝升座则降阶以俟,入阁然后放仗。

天眷三年,熙宗幸燕,始备法驾,凡用士卒万四千五十六人,摄官在外。海陵 迁都于燕,用黄麾仗万三百四十八人。天德二年祀庙,用黄麾四千人。世宗即位, 凡行幸祀享并用三千人,间亦不满其数。大定十一年前,祀南郊、朝享太庙及至郊 坛,用大驾七千人,此其大较也。

天眷法驾人数。摄官六百九十九人:将军、大将军四十三人,折冲、果毅一百 二十六人,校尉五十六人,郎将三十四人,帅兵官二百四十六人,统军六人,都头 六人,千牛一人,旅帅二人,部辖指挥使二人,押纛二人,押衙四人,四色官四人, 押旗二人,引驾官四人,进马四人,押仗通直二人,押仗大将二人,碧襕一十六人, 长史二人,鼓吹令二人,鼓吹丞二人,典事五人,太史令一人,太史正一人,司丞 一人,府牧一人,刻漏生四人,县令一人,御史大夫一人,僚佐一十人,进辂职掌 二人,夹辂将军二人,陪辂将军二人,教马官二人,四省局官八人,导驾官四十八 人,抱驾头官一人,执扇筤一人,尚辇奉御二人,殿中少监二人,供奉职官二人, 令史四人,书令史四人,押仗二人,殿中侍御史二十四人。诸班直队二千九百四十 五人:钧容直三百六人人员六,长行三百

,执旗一百三十六人,引驾六十二人 人员二,长行六十

,驾头天武官一十二人,执从物茶酒班一十一人,御龙直仗 剑六人,天武把行门八人,殿前班击鞭一十人,御龙直四十人人员二,长行三十八

,骨朵直一百三十四人,部押二人,殿前班行门三十五人,捧日马队七百人, 奉宸步队七百人,天武骨朵大剑三百一十人人员一十,长行三百

,东第四班三 十一人人员一,长行三十

,扇筤天武二十人,捧日队从领人员一十七人,簇辇 茶酒班三十一人人员一,长行三十

,钧容直三十一人,人员一,长行三十。 招箭班三十三人人员三,长行三十

,天武约襕三百一十人。人员一十,长行 三百。

车辂下驾士六百三十八人:玉辂下一百四十人控马踏路四,驾士一百二 十八,挟辂八

,金辂下六十四人控马踏路四,驾士六十

,象辂下驾士四十 人,革辂、木辂、耕根车驾士同上,革车二,共五十人,指南、记里车各三十人, 辂车、鸾旗、皮轩车各十八人,黄钺、豹尾车各十五人,属车八,共八十人。辇舆 下六百八十五人:小舆一,长行二十四人,逍遥一,共三十五人什将节级九,长行 二十六

,平辇下四十二人什将节级九,人员七,长行二十六

,腰舆共一十 九人人员一,什将虞候二,长行一十六

,大辇下三百七十一人掌辇人员四,什 将十二,长行三百五十五,分五番

,芳亭辇一,长行六十人,御马三十二,共 百三十四人。控马,天武官六十四。挟马,骑御马直长行六十四人。骑御马直人员 三,天武节级三人

,押马六人,象二十三人。擎执人、舁士共八千七百七十一 人。鼓吹乐工九百九十四人。马六千七十八匹。

天德五年,海陵迁都于燕,用黄麾仗一万八百二十三人摄官在内

,骑三千 九百六十九,分八节。

第一节。中道,象二十三人。节级二人,铜锣,七宝,俞石、银钩各一,铁 钩二,小旗十五,并服花脚幞头、青锦络缝绯衤癸衫,金镀银双鹿束带

第一引, 七十二人:清道一,武弁、绯云鹤袍、袴、革带,执黑漆杖。

幰弩一,赤平巾帻、绯辟邪衫、革带、赤袴。

诞马二,控四人,赤平巾帻、 绯绣宝相花衫、银革带,缨辔凉屉二副。

轺车一,赤马二,驾士十八人,武弁、 绯绣雉大袖衫、白袴。马,缨辔凉屉、铜面、包尾。

县令一员,朝服,坐轺车。

僚佐四员,并朝服。

控马八人,锦帽、络缝紫衫、大佩、银带。

紫方 伞一,黄抹额、宝相花衫、银带、大口袴。

硃团扇一,曲盖一,绯抹额、宝相 花衫、革带、袴。

青衣二,青平巾、青衫、袴、革带,执青竹杖。

车辐棒 二,赤平巾、绯白泽衫、革带、赤袴。

告止幡二,执者六人,绯抹额、宝相花 衫、革带,袴。

传教幡一,信幡一,各三人,并黄抹额、宝相花衫、革带、大 口袴。

小戟十六。服同上。

第二引,二百六十四人:清道二,幰弩一,诞马四,控八人,服并如前。

鼓一,金钲一,平巾帻、绯鸾衫、抹带、袴、锦螣蛇。

大鼓六,黄雷花衫、 袴、抹额、抹带。

节一,幢一,麾一,夹槊二,角四,仪刀十,并平巾帻、绯 绣宝相花衫,银革带、大口袴。

革车一,赤马四,驾士二十五人,武弁、獬豸 大袖、勒帛、马饰如前。

府牧一员,朝服坐车。

僚佐四员,控马八人,服 并如前。

铙鼓一,箫二,笳二,笛一,筚篥一,并平帻、绯宝相花衫、银褐抹 带。

大横吹一,绯苣纹袍、袴、抹额、抹带。

青衣四,车辐棒四,紫方伞 一,硃团扇四,曲盖一,告止幡二,六人,传教幡二,六人,信幡二,六人,小戟 四十,服并如前。

刀盾三十六,银褐抹额、宝相花衫、银革带、袴。

弓矢 三十六,锦帽、青宝相花衫、银革带、袴。

槊三十六。锦帽、紫宝相花袍、革 带、袴。

硃雀旗队三十四人:折冲都尉三人,平巾帻、紫辟邪衫、革带、大口锽、锦螣 蛇、横刀弓矢。

皞槊二,平巾帻、绯绣宝相花衫。革带、袴。

硃雀旗一, 五人,绯抹额、宝相花衫、革带、大口袴、横刀,引夹人加弓矢。

弩六,弓矢六,槊十二。并平巾、绯宝相花衫、横刀、革带、袴。

龙旗队七十一人:大将军一人,朝服。

引旗四人,黄抹额、宝相花衫、革 带、大口袴。

旗十二,风伯旗一、雨师旗一、雷公旗一、电母旗一、北斗旗一、 五星旗五、左右摄提旗二,执、夹共六十人,皆五色宝相花衫、抹额、革带、袴、 横刀,引夹人加弓矢,后凡执旗者并同。

副竿二,锦帽、黄宝相花衫、革带、 袴。

护旗四人。加黄抹额、弓矢。

太仆三车八十一人:指南车,驾士三十人,武弁、绯霡绣孔雀大袖、银褐带、 袴。

记里鼓车,驾士三十人,獬豸大袖。

鸾旗车,驾士十八人,瑞鹰大袖。

驾车赤马十二,执黑杖者三人。

外仗。牙门旗队二十八人:分左右。

白泽旗二,执夹各五人,绿具装冠、 人马甲、锦臂鞲、横刀,引夹加弓矢。

金吾牙门旗第一门,牙门旗四,执夹十 二人,青宝相花衫、抹额、革带、大口袴、横刀,引夹人加弓矢。

监门校尉六人。长脚幞头、绯抹额、狮子裲裆、银带、横刀、弓矢、乌皮靴, 后队同。

前部马队,第一队七十人:折冲、果毅都尉二人,锦帽、绯辟邪袍、袴、革带、 横刀、弓矢。

角宿、亢宿、斗宿 、牛宿旗四,旗各五人,并五色宝相花衫、 抹额、革带、横刀,引夹加弓矢。

弩六,弓矢十四,并锦帽、青宝相花衫、革 带、袴。

槊二十八。绯色衫,余同上。

第二队七十人:折冲、果毅都尉二人,白泽衫。

氐宿、女宿、房宿、虚宿 旗四,旗五人,弩六,弓矢十四,。槊二十八。服、执如前。

第三队七十人:折冲、果毅都尉二人,心宿、危宿、尾宿、室宿旗四,旗五人, 弩六,弓矢十四,槊二十八。服、执如前。

第二节。中道。金吾引驾骑二十人:折冲都尉二人,平巾帻、绯辟邪衫、革带、 袴、横刀、弓矢。

弩六,弓矢六。槊六。并平巾帻、绯宝相花裲裆、革带、袴。

前部鼓吹五百四十七人:鼓吹令二人,长脚幞头、绿公服、角带、丝鞭、乌皮 靴。

府吏四人,长脚幞头,绿宽衫、角带、黄绢半臂、乌靴。

部辖指挥使 一人,平巾帻、紫宝相花衫、革带、锦螣蛇。

主帅四十八人,分五项,平巾帻、 绯鸾衫、革带、袴、执仪刀。

鼓、金钲各十二,平巾帻、绯鸾衫、银褐抹带、 锦螣蛇。

大鼓、长鸣各百二十,黄雷花衫、抹额、抹带。

铙鼓十二,绯苣 纹衫、抹额、抹带。

歌二十四,拱辰管二十四,箫二十四,笳二十四,服如钲 鼓,无螣蛇。

大横吹百二十。服如饶鼓

。外仗。马部第四队六十人:分左 右。

折冲都尉二人,绯麟衫。

箕宿、壁宿旗各一,旗五人,弩六,弓矢十 四,槊二十人。服、执并如前队。

第五队六十人:折冲都尉二人,奎宿、井宿 旗各一,旗五人,弩六,弓矢十四,槊二十八。服、执并如前队。

第六队六十 人:折冲都尉二人,绯瑞鹰袍。

娄宿、鬼宿旗各一,旗五人,弩六,弓矢十四, 槊二十八。服、执并如前队。

第七队六十人:折冲都尉二人,胃宿、柳宿旗各 一,旗五人,弩六,弓矢十四,槊二十八。服、执并如前队。

第八队六十人: 折冲都尉二人,昴宿、星宿旗各一,旗五人,弩六,弓矢十四,槊二十八。服、执 并如前队。

第九队六十人:折冲都尉二人,赤豹袍。

毕宿、张宿旗各一, 旗五人,弩六,弓矢十四,槊二十八。服、执同前。

第十队七十人:折冲都尉 二人,瑞马袍。

觜宿、翼宿、参宿、轸宿旗各一,旗五人,弩六,弓矢十四, 槊二十八。服、执如前。

步甲队,第一、第二两队百一十人:领军卫将军二人, 平巾帻、紫白泽袍、袴、带、锦螣蛇、横刀、弓矢。

犦槊四,平巾帻、绯宝相 花袍、大口袴。

折冲都尉四人,服如将军。

鹖鸡旗二,貔旗二,旗各五人, 硃牟甲弓矢四十,硃牟甲刀盾四十。兜牟、甲身、披膊、锦臂鞲,行縢、鞋袜、勒 甲、革带。

第三节。中道,前部鼓吹第二,五百二十三人:侍御在外。

节鼓二,笛二 十四,箫二十四,筚篥二十四,笳二十四,桃皮筚篥二十四,黑平巾帻、绯对鸾衫、 银褐勒帛、大口袴。

主帅二十六人,分四项,革带、执仪刀、服如上,无勒帛

。鼓、金钲各十二,黑平巾帻、绯绣对鸾衫、银褐勒帛、大口袴、锦螣蛇。

小鼓百二十,中鸣百二十,黄雷花袍、袴、抹额、抹带。

羽葆鼓十二,青 苣纹袍、抹额、抹带

。歌二十四,拱辰管二十四,箫二十四,笳二十四,服如 前色。

侍御史二员,朝服。

黄麾幡一,三人。武弁、绯宝相花衫、银褐勒 帛、大口袴,执者马、袴者步。

外仗。步甲,第三队五十二人:折冲、果毅都 尉二人,紫瑞马袍。

玉马旗二,旗五人,青牟甲弓矢四十。服、执并同前队。

第四队五十二人:折冲、果毅都尉二人,瑞鹰袍。

三角兽旗二,旗五人, 青牟甲刀盾四十。第五队五十二人:折冲、果毅都尉二人,白泽袍。

黄鹿旗二, 旗五人,黑牟甲弓矢四十。第六队五十二人:折冲、果毅都尉二人,服同。

飞 麟旗二,旗五人,黑牟甲刀盾四十。第七队五十二人:折冲、果毅都尉二人,赤豹 袍。

駃騠旗二,旗五人,银褐牟甲弓矢四十。第八队五十二人:折冲、果毅都 尉二人,服同。

鸾旗二,旗五人,银褐牟甲刀盾四十。第九队五十二人:折冲、 果毅都尉二人,瑞鹰袍。

麟旗二,旗五人,黄牟甲弓矢四十。第十队五十二人: 折冲、果毅都尉二人,驯象旗二,旗五人,黄牟甲刀盾四十。服、执如前。

金 吾牙门旗第二门,牙门旗四,执夹十二人,监门校尉六人。服、执同第一门。

左右屯卫将军二人,平巾帻、紫飞麟袍、大口袴、锦螣蛇、革带、横刀、弓矢。 绛引幡二十,执者六十人,武弁、绯绣宝相花衫、银褐勒帛、大口袴。

共八 十人。

第四节。中道,六军仪仗二百五十二人:统军六人,花脚幞头、紫绣抹额、孔 雀袍、革带、横刀、胡鲁、器仗、珂马。

都头六人,长脚幞头、紫宝相花 大袖、革带、横刀。

神武军旗二、羽林军旗二、龙武军旗二,旗各五人,执人 锦帽,引夹人贴金帽。

排襕旗四十八、吏兵旗四、力士旗四、赤豹旗四、黄熊 旗四、龙君旗四、虎君旗四、掩尾天马旗六,旗一人,锦帽、五色宝相花衫、革带、 锦臂鞲。

白簳枪九十,交脚幞头、五色宝相花衫、抹额、革带、汗袴。

柯 舒二十四,镫杖十八。并贴金帽、五色宝相花衫、革带。

引驾龙墀旗队六十五 人:排仗通直二人,排仗大将二人,并长脚幞头、紫公服、红鞓带、丝鞭、乌皮靴。

天王旗四、十二辰旗各一、旗一人,并锦帽、五色宝相花衫、革带、臂鞲。 天下太平旗一、五方龙旗五,旗五人,执人锦帽,引夹人贴金帽,服并如上,横 刀、弓矢。

君王万岁旗一、日月旗各一、旗五人。执人锦帽,引夹人贴金帽, 服、执已见前例。

御马六十六人:马十六匹,匹四人,控马三十二人,贴金帽、 紫宝相花衫、革带。夹马三十二人。皁帽、青锦袄、涂金铜束带。

广武节级一 人,锦帽,执黑杖,服同控马。

管押骑御马直人员一人。皁帽、红锦袄、涂金、 铜束带。

中道队三十二人:大将军一人,朝服、丝鞭。

日月合璧旗一、苣 纹旗二、五星连珠旗一、祥云旗二,旗各五人。服、执见前例。

长寿幢一。平 巾帻、绯宝相花衫、革带、大口袴。

金吾细杖一百人:青龙旗一、白虎旗一、 五岳神旗五、五方神旗五,旗各四人,并四色宝相花衫、青黄银褐皁抹额、抹带、 横刀,引夹如前。

押旗二人,长脚幞头、紫公服、红鞓角带、乌皮靴。

五 方龙旗各三、五方凤旗各三,旗一人,并五色衫、抹额、革带、横刀。

四渎旗 四,旗五人。并皁宝相花衫、抹额、革带、横刀、引夹如前。

外仗。黄麾前第 一部二百七十二人:殿中侍御史二人,朝服。

左右屯卫大将军二人,折冲都尉 二人,平巾帻、紫飞麟袍、革带、大口袴、锦螣蛇、横刀、弓矢。

主帅二十人, 平巾帻、绯宝相花衫、革带、袴、仪刀。

龙头竿一百,揭鼓六,仪锽斧二十, 小戟二十,弓矢四十,硃縢络刀盾二十,槊二十,绿縢骆刀盾二十。并青宝相花衫、 抹额、抹带、行螣、鞋袜。

第二部二百七十二人:殿中侍御史二人,左右领军 卫大将军二人,折冲都尉二人,紫绣白泽袍。

主帅二十人,龙头竿一百,揭鼓 六,仪锽斧二十,小戟二十,弓矢四十,硃縢络刀盾二十,槊二十,绿縢络刀盾二 十。服并绯。

第三部二百七十二人:殿中侍御史二人,左右屯卫大将军二人, 折冲都尉二人,紫瑞鹰袍。

主帅二十人,龙头竿一百,揭鼓六,仪锽斧二十, 小戟二十,弓矢四十,硃縢络刀盾二十,槊二十,绿縢络刀盾二十。服并黄,余同 上部。

第五节。中道,八宝香案共三百人:舆士九十六人,平巾帻、绯宝相花衫、大 口袴、涂金银束带。

烛笼三十二,大佩银腰带,服同舆士。

行马十六,服 同烛笼。

碧襕官十六人,弓脚幞头、碧襕衫、涂金铜束带、乌皮靴,后四人执 长刀。

符宝郎八人,长脚幞头、绿公服、角带、槐简、步导。

援宝三十二 人,人员二人,武弁、紫宝相花衫、革带、执黑漆杖。

长行三十人,绯宝相花 衫、执黑漆杖。

香案八,舆士三十二人,服同烛笼、行马。

案后金吾仗六, 方伞二,大雉扇四,服并同碧襕官。

金吾仗十二人,四色官四人,长脚幞头、 绿公服、大口袴、金铜腰带,前二人执槐简,后二执金铜仪刀。

押仗二人,长 脚幞头、紫公服、红鞓带、乌皮靴。

金甲二人,披膊,兜牟、钺斧、锦臂鞲、 勒甲绦。

进马四人。平巾帻,紫犀牛裲裆、革带、袴、刀、矢弓。

金吾引 驾四十九人:千牛将军一人,千牛十人,郎将二人,并绯绣抹额、紫犀牛裲裆、革 带、大口袴、横刀、弓矢、珂马,将军平巾帻、无抹额,千牛郎将花脚幞头,余同。

长史二人、长脚幞头、绿公服、金铜腰带、袴、乌皮靴。

引驾官四人。长 脚幞头、紫公服、红鞓带、乌皮靴。

中雉扇十二,大伞二,小雉扇四,华盖二, 香蹬一座,八人,火燎一,二人。武弁、绯宝相花大袖、革带、大口袴。

腰舆 人员、什将三人,皁帽、红锦袄、涂金银束带。人员执杖。

长行十六人,拳脚 幞头、红锦四衤癸袄、涂金银腰带。

排列官二人,长脚幞头,紫公服、红鞓带、 乌皮靴。

小舆二十四人,白鞓银束带,服同长行人。

逍遥辇人员、什将共 十六人,皁帽、涂金银束带、红锦方胜练鹊。人员执黑漆杖。

长行二十六人, 红地白狮锦袄、涂金银带、冠同。

平辇人员、什将十六人,皁帽、红锦团袄、 涂金银带。

舆辇共一百三人。诸班开道旗队一百七十七人:开道旗一,铁甲、 兜牟、红背子、剑、绯马甲。

皁纛旗十二,旗一人,黑漆铁笠、皁皮人马甲。

引驾六十二人,皁帽、红锦团袄、红背子、铁人马甲、箭、兵械、骨朵。

辅龙直一百二人。皁帽、红背子、骨朵、铁人马甲。

外仗。黄麾前第四部二百 七十二人:殿中侍御史二人,左右武卫大将军二人,折冲都尉二人,主帅二十人, 龙头竿一百,揭鼓六,仪锽斧二十,小戟二十,弓矢四十,硃縢络刀盾二十,槊二 十,绿縢络刀盾二十。黄宝相花衫,余并如前第一部。

第五部二百七十二人。 除左右骁卫大将军与都尉服赤豹袍,龙竿以下服银褐花衫,余名色并如前第二部。

第六部二百七十二人。除将军、都尉服瑞马袍,龙竿以下服皁花衫,余名色并 如前第三部。

第六节。中道,门旗队一百二十三人:骑执门旗四十,五方色龙旗十,步执红 龙门旗六十,麋旗一,簇辇红龙旗八,日月旗二,麟旗一,凤旗一,旗皆一人。并 铁甲、兜牟、红锦袄、红背子,马执者惟红背子,步执门旗仍带剑。

金辂,皇 太后乘之,公主侍坐,故在玉辂之前。

驾士九十四人,赤平巾帻、绯绣对凤大 袖、绯抹额、赤袴、鞋袜。

击鞭内侍十人,皁帽、红锦袄、涂金银束带。

驾头下,御床也。

抱驾头内侍一人,长脚幞头、紫罗公服、涂金银束带。

控马二人,锦帽、锦络缝宽衫、银大佩腰带。

广武官十二人,锦帽、白鞓银束 带、袄。

茶酒班执从物十一人,水罐二、香球二、唾盂一、厮罗一、手巾一、 御椅三人、踏床一,皁帽、碧锦团袄、红锦背子、涂金银束带。

共百三十人。 拱圣直,人员二人。长行三十八人。真珠头巾、红锦四衤癸袄、涂金银束带。

导驾官四十二人,朝服。

从人八十四,锦帽、紫络缝宽衫、大佩银腰带。

仗剑六人,皁帽、红锦团袄、红锦背子、铁甲、弓矢、器械。

广武把行门八人, 殿班把行门三十五人。服并如仗剑。

玉辂,帝后同乘,太子陪坐。

驾士百 二十八人,服如金辂,惟用青色。

千牛将军一人,具装,执长刀于辂右。

左右点检二人,披金甲。

夹辂大将军二人,陪辂将军二人,并朝服。

进辂 职掌二人,长脚幞头、紫宽衫、涂金银腰带。

教马官二人,长脚幞头、绯抹额、 紫宝相花衫、涂金银腰带。

部押二人,皁帽、铁甲、红锦袄、执骨朵。

挟 辂八人,控踏路马四人,马二匹,铜面、包尾、凉屉,人服如驾士。

共一百五 十三人。龙翔马队二十队,六百二十人,分左右,每队人员三人,皁帽、铁甲、红 锦袄、红背子、弓矢、剑、骨朵、甲马。

殿侍二十八人。铁甲、红锦背子、弓 矢、器械、甲马。

东第五班,金枪六队,每队旗三人、枪二十五人,内二十人 佩弓矢。

共一百六十八人。并裹铁兜牟、金枪。

银枪六队,每队旗三人、 枪二十五人,内二十人佩弓矢。

共一百六十八人,并裹铁笠,银枪。

东第 四班,二队,每队旗三人、弩二十五人,共五十六人。铁笠、兜牟。

神勇步队 七百人:分左右作四重,每重人员十,皁帽、红锦团袄、弓矢、器械、骨朵。 长行六百六十人,并铁兜牟、甲。

内拱圣骨朵直一百六十四人,拱圣枪直一 百六十四人,内执子旗者二人,余执枪。

拱圣弓箭直一百六十六人,弓矢、器 械、执骨朵。

拱圣弩直一百六十六人。挟弩、胡鲁。 广武骨朵大剑三百一十人:指挥使五人,红锦袄、红背子。

都头五人,红袄、 红背子、并皁帽、涂金腰带、骨朵。

长行三百人。内一百人簇四金鹏锦帽、紫 孔雀宽袄、白鞓银束带、骨朵,二百人金镀银花硃红笠、绯对凤宽袄、银带、执银 花大剑。

导驾官四十二员,从者八十四人。服已见前。

外仗。青龙白虎队 五十二人:果毅都尉二人,青龙旗一、白虎旗一,旗五人,弩六人,弓矢十四,槊 二十。服已见前。

第七节。中道,驾后辅龙直乐三十一人:拍板一,筚篥十五,笛十四,人员一 人。长行三十人,乐器自备,并皁帽、红锦袄、涂金束带,并马。人员执骨朵。 扇筤二十五人:执筤官一人,控马二人,服并如前例。

红龙扇二,长脚幞头、 紫公服、涂金银束带。

广武二十人:锦帽、绣宽袄、白鞓银束带、紫对凤十领、 绯对凤十领。

七宝辇舆士四十二人:什将、人员十六人,皁帽、红锦团袄。 长行二十六人。盘裹幞头、红锦四衤癸袄、涂金束带。

持鈒队五十人:旅帅 二人,服如都尉。

重轮旗二,旗五人,服同前例。

红罗大伞二,大雉扇八, 小雉扇八,红罗绣华盖一,武弁、绯宝相花衫、革带、袴、锦螣蛇。

硃团扇八, 黄宝相花衫。

真武幢一,皁宝相花衫。

睥睨八,绯宝相花大袖。

麾一, 幢一。紫宝相花衫、银褐抹带。

后部鼓吹三百三十七人:鼓吹丞二人,典士四 人,部辖指挥使一人,主帅十八人,金钲、鼓各三,羽葆鼓十二,歌二十四,拱 辰管二十四,箫二十四,笳二十四,节鼓二,铙鼓十二,歌十六,箫二十四,笳二 十四,小横吹一百二十。青苣纹袍、抹额、抹带,余并与前同。

金吾牙门旗第 三门,牙门旗四,旗三人,监门校尉六人。服、执同第一门。

黄麾后第一部二百七十二人,第二部二百七十二人,第三部二百七十二人,殿 中侍御、卫大将军、折冲都尉、龙头竿以下名色,并如前三部。

第八节。中道,后部鼓吹第二,百二十人:笛二十四,箫二十四,筚篥二十四, 笳二十四,桃皮筚篥二十四。服并如前。

属车八,牛二十四,驾士八十人。武 牟、绯绣云鹤大袖、银褐抹带、大口袴。

黄钺车,赤马二,驾士十五人。武牟、 绯对鹅大袖、银褐抹带、大口褥。

豹尾车,赤马二,驾士十五人。武弁、绯立 豹大袖、银褐抹带、大口袴。

玄武队六十一人:金吾折冲都尉一人,平巾帻、 紫辟邪袍、革带、袴、螣蛇、横刀、弓矢。

皞槊二,平巾帻、绯宝相花衫、革大带。

仙童旗一、玄武旗一、螣蛇旗一、 神龟旗一、旗五人,服、执如前例。

槊十九,弓矢十五,弩四。平巾帻、绯宝 相花衫、革带、袴。

黄麾后第四部二百七十二人,第五部二百七十二人,第六 部二百七十二人,摄官名数服色并如前第四、第五、第六部。绛引幡二十,执者六 十人。并武弁、绯绣宝相花衫、银褐抹带、大口袴。

诸从驾官并于仗后陪从, 朝服不足者公服。凡应乘马者,并同宋制。


分类:正史 书名:金史 作者:脱脱等
《金史》志第二十四 舆服上|正史

《金史》志第二十四 舆服上


○天子车辂 皇后妃嫔车辇 皇太子车制 王公以下车制及鞍勒饰

古者军舆之制,各有名物表识,以祀以封,以田以戎,所以别上下、明等威也。 历代相承,互有损益,或因时创始,或袭旧致文,奇巧日滋,浮靡益荡。加以后世 便习骑乘,车用盖寡,惟于郊庙祀享法驾导引,为一代令仪而不敢废也。其于先王 经世立法之意,寥乎阔哉!金初得辽之仪物,既而克宋,于是乎有车辂之制。熙宗 幸燕,始用法驾。迨至世宗,制作乃定,班班乎古矣!考礼文,证国史,以见一代 之制度云。

大定十一年,将有事于南郊,命太常寺检宋南郊礼,卤簿当用玉辂、金辂、象 辂、革辂、木辂、耕根车、明远车、指南车、记里鼓车、崇德车、皮轩车、进贤车、 黄钺车、白鹭车、鸾旗车、豹尾车、轺车、羊车各一,革车五,属车十二。除见有 车辂外,阙象、木、革辂、耕根、明远、皮轩、进贤、白鹭、羊车,大辇各一,革 车三,属车四。

按《五礼新仪》,玉辂以青,金辂以绯,象辂以银褐,革辂以黄,木辂以皁, 盖其物有合随辂之色者,有当用别色者,如玉辂用青丝绣云龙络带,青罗绣宝相花 带,青画轮辕,青氂牛尾,此随辂之色者也。若象、木、革辂则当用绯、用银褐、 用黄及皁。若至尊乘御步武所及,非若余物但为美观,其踏床、倚背、踏道之褥皆 用红锦,座褥、及行马褥、透壁软帘三,用银褐、黄、青罗锦三色。又大辇,宋陶 谷创意为之,至祥符中以其太重,减七百余斤,可见当时亦无定制,各以意从长斟 酌造之。其制,金玉辂阙,可见者象辂、革辂、木辂,耕根、皮轩、进贤、明远、 白鹭、羊车、革车、大辇,凡十有一:

象辂,黄质,金涂铜装,以象饰诸末。轮衣以银褐。建大赤。余同玉辂。

革辂,黄质,鞔之以革,金涂铜装,轮衣以黄,建大白。余同玉辂。

木辂,黑质,漆之,轮衣以皁,建大麾。余同玉辂。

耕根车,青质,盖三重,制如玉辂而无玉饰。

皮轩车,赤质,上有漆柱,贯五轮相重,画虎纹,一辕。

进贤车,赤质,如革车,绯轮衣、络带、门帘并绣凤。上设硃漆床、香案,紫 绫衣。一辕。

明远车,制如屋,锐顶,重檐,勾栏。顶上有金龙,四角垂铎。上层四面垂帘, 下层周以花板。三辕。

白鹭车,赤质,周施花板,上有漆柱,柱杪刻为鹭鸶,衔鹅毛筒,红绶带。柱 贯五轮相重。轮衣、皁顶、绯裙、绯络带,并绣飞鹭。一辕。

羊车,赤质,两壁油画龟纹,金凤翅,幰衣、结带并绣瑞羊。二辕。

大辇,赤质,正方,油画,金涂银叶龙凤装。其上四面施行龙、云朵、火珠, 方鉴、银丝囊网,珠翠结云龙,钿窠霞子。四角龙头衔香囊。顶轮施耀叶,中有银 莲花,坐龙。红绫里,碧牙压帖。内设圆鉴、香囊,银饰勾栏台坐,紫丝条网帉錔。 中施黄褥,上置御座、曲几,香炉、锦结绶。几衣、轮衣、络带并绯绣云龙宝相花, 金线压。长竿四,饰以金涂银龙头。画梯、托叉、行马。

七宝辇,制如大辇,饰以玉裙网,七宝,滴子用真珠。宋钦宗为上皇制,海陵 自汴取而用之。

皇后之车六。

一曰重翟车,青质,金饰金涂铜鈒花叶段装钉,燿叶二十四,明金立凤一,紫 罗销金生色宝相帷一,青罗、青油幰衣各一,硃丝络网、紫罗明金生色云龙络带各 二,两厢明金五彩间装翟羽二,金涂鍮石长辕凤头三,横辕立鸾八,香炉香宝子一 副,宜男锦带结,硃红漆杌子、踏床各一,扶板扶鱼一副,红罗明金衣褥,红罗衬 褥一,青罗行道褥四,青罗明金生色云凤夹幔一,红罗明金缘红竹帘二,金涂铜叶 段行马二,硃红漆金涂银叶装钉胡梯一,青罗胡梯寻仪褥二,踏道褥十,青绢裹大 麻索二,油蒙帕一。二曰厌翟车,赤质,倒仙锦帷一,紫罗、紫油幰衣各一,硃丝 络网,宜男锦络带各二,余同重翟,惟行道褥、夹幔、寻仪褥罗及裹索等用红。三 曰翟车,黄质,金饰鍮石叶段装钉,宜男锦帷,黄罗油幰衣,鍮石长辕凤头三,而 无横辕立鸾,余同厌翟,而罗色用黄。四曰安车,赤质,倒仙锦帷,紫、油幰衣, 硃丝络网,天下乐锦络带,鍮石长辕凤头三,无横辕立鸾及香炉香宝子,余同翟车, 而色皆用红。五曰四望车,硃质,宜男锦帷,青、油幰衣,辕端螭头二,余并同安 车。六曰金根车,硃质,紫罗、紫油幰衣,硃丝络网、倒仙锦络带各二,踏床衣褥 用红绫,寻仪褥、踏道褥并用绫,余并同安车。

造六车成后,复改造圆辂、重檐,方辂、五华、亭头、平头六等之制,又增制 九龙车一,高二丈、广一丈一尺、长二丈六尺。五凤车四,各高一丈八尺,长广如 之。圆辂车一、方辂车一、重檐车一,各高一丈七尺,长一丈八尺,广八尺。皆驾 马四,驾士各五十人,并平巾帻、生色青绯黄三色宝相花衫、银褐抹带、大口袴。 平头辇一、五华辇一、亭头辇一,各高一丈九尺,广丈五寸,长三丈。舁士各九十 六人作两番代,并生色绯宝相花衫,余如前制。管押人员三十五人,长脚幞头、紫 罗窄衫、金铜带束。驾马繁缨、凉屉、铃拂、包尾皆从车色,金铜面,插翟尾,硃 辔,硃总。龙车合用红罗伞一,伞子二人用本服锦帽幞带。又检定扇、障等制。偏 扇如仙人羽扇。行障六扇,各长八尺、高六尺,用红罗表、硃里,画云凤,龙首竿 衔鞶结,每障用宫人四。坐障三扇,各长七尺、高五尺,画云凤,红罗表、硃里, 余同行障。锦六柱八扇,各阔二尺、高三尺,冒以锦,内给使八人执。宫人车制如 属车,驾士八人,平巾帻、绯衫、大口袴、鞋袜、供奉宫人三十人,云脚纱帽、紫 衫束带,绿靴。明昌元年三月,定妃嫔车辇同镀金凤头、黄结。御妻、世妇用间金 凤头、梅红结子。

皇太子车制。

大定六年十二月,奏皇太子金辂典故制度,及上用金辂仪式,奉敕详定。辀、 旗、旂首及应用龙者更以麟为饰,省去障尘等物。上用金辂名件色数,依上公以九 为节,减四分之一。上用辂,轼前有金龙改为伏鹿,轼上坐龙改为凤,旂十二旒减 为九,驾赤骝六减为四,及帘褥用黄罗处改用梅红,余并具体成造。其制,赤质, 金饰诸末,重较。箱画虞文鸟兽,黄屋。轼作赤伏鹿,龙辀。金凤一,在轼前。设 障尘。硃盖黄里。轮画硃牙。左建九旒,右载闟戟。旂首衔金龙头,结绥及铃緌。 八鸾在衡,二铃在轼。驾赤骝四,金勣釳方,插翟尾,镂锡鞶,缨九就。皇帝辂自 顶至地高一丈七尺,今閷四分之一为一丈三尺二寸,修广之閷亦如之。

王公以下车制。

一品,辕用银螭头,凉棚杆子、月板并许以银装饰。三品以上,螭头不得施银, 凉棚杆子、月板亦听用银为饰。五品以上,辕狮头。六品以下,辕云头。庶人坐车 平头,止用一色黑油。亲王鞍,涂金银裹,仍鈒以开花。障泥用紫罗,饰以锦。辔 以涂金银装,束用丝结。皇家小功以上、太皇太后皇太后大功以上、皇后期亲以上、 并一品官、及官职俱至三品以上者,障泥许用金花。若经赐或御球场内,不在禁限。 旧制,亲王、宰执任外者,与大兴尹,皆服小帽、束带、银鞍、丝鞭。大定中,世 宗以京尹亦外官三品,而与亲王无别,遂命不得御银鞍、丝鞭,惟同外三品例,幞 头、带、展皁视事。承安二年,制护卫铜装鞍辔不得借人。庶人马鞍许用黑漆,以 骨、角、铁为饰,不得用玉较具及金、银、犀、象饰鞍辔。

◎舆服中

○天子衮冕

昔者圣人制为玄黄黼黻之服,以象天地之德,以章贵贱之仪,夏、商损益,至 周大备,不可以有加矣。自秦灭弃礼法,先王之制靡敝不存,汉初犹服袀玄以从大 祀,历代虽渐复古,终亦不纯而已。金制皇帝服通天、绛纱、兗冕、逼,即前代之 遗制也。其臣有貂蝉法服,即所谓朝服者。章宗时,礼官请参酌汉、唐,更制祭服, 青衣硃裳,去貂蝉竖笔,以别于朝服。惟公朝则又有紫、绯、绿三等之服,与夫窄 紫、展皁等事,悉著于篇云。

天眷三年,有司以车驾将幸燕京,合用通天冠、绛纱袍,据见阙名件,依式成 造。礼服,袍、裳、方心曲领、中单、蔽膝、革带、大带、玉具剑、绶、佩、褵、 袜。乘舆服,大绶六采,黑、黄、赤、白、缥、绿、小绶三色,同大绶,间施三玉 环,大绶五百首,小绶半之。白玉双佩、革带、玉钩。

冕制。天板长一尺六寸,广八寸,前高八寸五分,后高九寸五分,身围一尺八 寸三分,并纳言,并用青罗为表,红罗为里,周回用金棱。天板下有四柱,四面珍 珠网结子,花素坠子,前后珠旒共二十四,旒各长一尺二寸。青碧线织造天河带一, 长一丈二尺,阔二寸,两头各有真珠金碧旒三节,玉滴子节花。红线组带二,上有 真珠金翠旒,玉滴子节花,下有金铎子二。梅红线款幔带一。黈纩二,真珠垂系, 上用金萼子二。簪窠,款幔、组带钿窠,各二,内组带钿窠四并玉镂尘碾造。玉簪 一,顶方二寸,导长一尺二寸,簪顶刻镂尘云龙。

衮,用青罗夹制,五彩间金绘画,正面日一、月一、升龙四、山十二,上下襟 华虫、火各六对,虎、蜼各六对。背面星一,升龙四、山十二,华虫、火各二十对, 虎、蜼各六对。中单一,白罗单制,罗领、褾、襈。裳一,带、褾襈,红罗八幅夹 制,绣藻三十二,粉十六、米十六、黼三十二、黻三十二。蔽膝一,带、褾、襈, 并红罗夹制,绣升龙二。绶一副:大绶以赤黄黑白绿缥六彩织,红罗托里,小绶三 色,同大绶,销金黄罗绶头,上间施三玉环,皆刻云龙,大绶五百首,小绶半之。 绯白大带一,销金黄罗带头,钿窠二十四。红罗勒帛一,青罗抹带一。玉佩二,白 玉上中下璜各一,半月各二,皆刻云龙,玉滴子各二,皆以红真珠穿制。金篦钩、 兽面、水叶、环、钉。凉带一,红罗裹,缕金,上有玉鹅七,钅宅尾束各一,金攀 龙口,以玳瑁板衬钉脚。褵,重底、红罗面,白绫托里,如意头,销金黄罗缘口, 玉鼻仁饰以珠。袜用绯罗加绵。凡大祭祀、加尊号、受册宝,则服衮冕。行幸、斋 戒出宫或御正殿,则通天冠、绛纱袍。

镇圭,大圭。皇统九年十月二十四日,礼部下太常,画镇圭式样,大礼使据 《三礼图》以进,用之。大定十一年,太常寺按《礼》"大圭长三尺,抒上终葵首, 天子服之"。自西魏、隋、唐以来,大圭长尺二寸,与镇圭同。盖镇圭以镇天下, 以四镇山为饰,今其圭已依古制,惟无大圭。今御府有故宋白玉圭,圆,无上閷及 终葵首。自西魏以来,所制玉笏皆长尺有二寸,方而不折,虽非先王之法,盖后世 玉难得,随宜故也。拟合以御府所藏,行礼就用。

○视朝之服

初,太宗即位,始服赭黄,自后视百官朝御袍带。章宗即位,以世宗之丧,有 司请御纯吉,不从,乃服淡黄袍、乌犀带。常朝则服小帽、红襕、偏带或束带。

○皇后冠服

花株冠,用盛子一,青罗表、青绢衬金红罗托里,用九龙、四凤,前面大龙衔 穗球一朵,前后有花株各十有二,及鸂鶒、孔雀、云鹤、王母仙人队、浮动插瓣等, 后有纳言,上有金蝉鑻金两博鬓,以上并用铺翠滴粉缕金装珍珠结制,下有金圈口, 上用七钿窠,后有金钿窠二,穿红罗铺金款幔带一。祎衣,深青罗织成翚翟之形, 素质,十二等,领、褾、襈并红罗织成云龙,中单以素青纱制,领织成黼形霰十二, 褾、袖襈、织成云龙,并织红縠造。裳,八副,深青罗织成翟文六等,褾、襈织成 红罗云龙,明金带腰。蔽膝,深青罗织成翟文三等,领缘,緅色罗织成云龙,明金 带大绶一,长五尺,阔一尺,黄赤白黑缥绿六彩织成,小绶三色同大绶,间七宝钿 窠,施三玉环。上碾云龙,拈金线织成大小绶头,红罗花衬,大带,青罗硃里,纰 其外,上以硃锦,下以绿锦,纽约用青组,拈金线织成带头。玉佩二朵,每朵上中 下璜各一,半月坠子各二,并玉碾,缕金打鈒兽面、篦钩佩子各一,水叶子真珠穿 缀。青衣革带,用缕金青罗裹造,上用金打鈒水地龙,鹅眼钅宅尾,龙口攀束子共 八事,以玳瑁衬金钉脚。抹带二,红罗、青罗各一,并明金造,各长一丈五寸。褵 以青罗制,白绫里,如意头,明金、黄罗准上用,玉鼻仁真珠装,缀系带。袜,青 罗表里,缀系带。犀冠,减拨花样,缕金装造,上有玉簪一,下有玳瑁盘一。

○皇太子冠服

冕用白珠九旒,红丝组为缨,青纩充耳,犀簪导。衮,青衣硃裳,五章在衣, 山、龙、华虫、火、宗彝,四章在裳,藻、粉米、黼、黻。白纱中单,青褾礻巽裾。 革带,涂金银钩。蔽膝,随裳色,为火、山二章。瑜玉双佩,四采织成大绶,间 施玉环三。白袜,硃褵,褵加金涂银釦。谒庙则服之。远游冠,十八梁,金涂银花, 饰博山附蝉,红丝组为缨,犀簪导。硃明服,红裳,白纱中单,方心曲领。绛纱蔽 膝,白袜黑褵。余同衮冕。册宝则服之。桓圭,长九寸、广三寸、厚半寸、用白玉, 若屋之桓楹,为二棱。太子入朝起居及与宴,则朝服,紫袍、玉带、双鱼袋。其视 事及见师少宾客,则服小帽、皁衫、玉束带。

○宗室及外戚并一品命妇

衣服听用明金,期亲虽别籍、女子出嫁并同。又五品以上官母、妻,许披霞帔。 唯首饰、霞帔、领袖、腰带,许用明金、笼金、间金之类。其衣服止用明银、象金 及金条压绣。正班局分承应带官人,虽未出职系班,其祖母及母、妻、子孙之妇、 同籍兄弟之妻、及在室女、孙、姊妹并同。又禁私家用纯黄帐幕陈设,若曾经宣赐 鸾舆服御,日月云肩、龙文黄服、五个鞘眼之鞍皆须更改。

○臣下朝服

凡导驾及行大礼,文武百官皆服之。正一品:貂蝉笼巾,七梁额花冠,貂鼠立 笔,银立笔,犀簪导,佩剑,绯罗大袖、绯罗裙、绯罗蔽膝各一,绯白罗大带,天 下乐晕锦玉环绶一,白罗方心曲领、白纱中单、银褐勒帛各一,玉珠佩二,金涂银 革带,乌皮履,白绫袜。正二品:七梁冠,银立笔,犀簪导,不佩剑,绯罗大袖, 杂花晕锦玉环绶,余并同。正四品:五梁冠,银立笔,犀簪,白狮锦银环绶,珠佩, 银革带,御史中丞则獬豸冠、青荷莲绶,余并同。正五品:四梁冠,簇四金雕锦铜 环绶,银珠佩,余并同。正六品至七品:三梁冠,黄狮锦铜环绶,铜珠佩,铜束带, 余并同。大定二十二年祫享,摄官、导驾二品冠七梁,三品四品冠六梁,服有金花, 五品冠五梁,六品冠四梁,七品冠三梁,监察御史獬豸冠、青绶,八品九品冠二梁, 余制并同。三品旧无。

○祭服

皇统七年,太常寺言:"太庙成后,奉安神主,祫享行礼,凡行事、执事、助 祭、陪位官,准古典当服衮冕、九章画降龙,随品各有等差。《通典》云虞、夏、 殷并十二章,日、月、星辰、山、龙、华虫作绘于衣,宗彝、藻、火、粉米、黼、 黻絺绣于裳。周升三辰于旂,登龙于山,登火于宗彝,作九章之服,龙、山、华虫、 火、宗彝绘于衣,藻、粉米、黼、黻绣于裳。'公之服自衮冕而下如王之服,候伯 之服自冕而下如公之服'。又后魏帝服衮冕,与祭者皆朝服。又《开元礼》一品 服九章。又《五礼新仪》正一品服九旒冕、犀簪,青衣画降龙。今汴京旧礼直官言, 自宣和二年已后,一品祭服七旒冕、大袖无龙。唐虽服九章服,当时司礼少常伯孙 茂道言:'诸臣之章虽殊,然饰龙名衮,尊卑相乱,请三公服冕八章为宜。'臣 等窃谓历代衣服之制不同,若从后魏则止服朝服,或用宋服则为七章,若遵唐九章, 则有饰龙名衮尊卑相乱之议。"尚书省乃奏用后魏故事,止用燕京大册礼时所服朝 服以祭。大定三年八月,诏遵皇统制,摄官则朝服,散官则公服,以皇太子为亚献, 服衮冕。十四年,用唐制,若祭遇雨雪则服常服,谓今之公服也。泰和元年八月, 礼官言:"祭服所以接神,朝服所以事君,虽历代损益不同,然未尝不有分别。是 以衮冕十二旒,玄衣纁裳备十二章,天子之祭服也。通天冠、绛纱袍、红罗裳,天 子之视朝服也。臣下之服则用青衣硃裳以祭,硃衣硃裳以朝。国朝惟天子备衮冕、 通天冠二等之服,今群臣但有朝服,而祭服尚阙,每有祀事但以朝服从事,实于典 礼未当。请依汉、唐故事,祭服冕旒画章,然君臣冕服虽章数各殊而俱饰龙名衮, 而唐孙茂道已有尊卑相乱之论。然三公法服有龙,恐涉于僭,国初礼官亦尝驳议。 乞参酌古今,改置祭服,其冠则如朝冠,而但去其貂蝉、竖笔,其服用青衣、硃裳、 白袜、硃履,非摄事者则用朝服,庶几少有差别。"上曰:"朝、祭之服,固宜分 也。"

○公服

大定官制,文资五品以上官服紫。三师、三公、亲王、宰相一品官服大独科花 罗,径不过五寸,执政官服小独科花罗,径不过三寸。二品、三品服散搭花罗,谓 无枝叶者,径不过寸半。四品、五品服小杂花罗,谓花头碎小者,径不过一寸。六 品、七品服绯芝麻罗。八品、九品服绿无纹罗。应武官皆服紫。凡散官、职事皆从 一高,上得兼下,下不得僭上,窄紫亦同服色,各依官制品格。其诸局分承应人并 服无纹素罗。十五年制曰:"袍不加襕,非古也。"遂命文资官公服皆加襕。带制, 皇太子玉带,佩玉双鱼袋。亲王玉带,佩玉鱼。一品玉带,佩金鱼。二品笏头球文 金带,佩金鱼。三品、四品荔枝或御仙花金带,并佩金鱼。五品,服紫者红鞓乌犀 带,佩金鱼,服绯者红鞓乌犀带,佩银鱼,服绿者并皁鞓乌犀带。武官,一品、二 品佩带同,三品、四品金带,五品、六品、七品红鞓乌犀带,皆不佩鱼,八品以下 并皁鞓乌犀带。司天、太医、内侍、教坊,服皆同文武官,惟不佩鱼。应殿庭承应 五品以下官,非入内不许金带,又展紫入殿庭者,并许服红鞓,不佩鱼。又二品以 上官,许兼服通犀带,三品官若治事及见宾客,许兼服花犀带。大定二年制,百官 趋朝、赴省,并须裹带。五品以上官,趋朝则朝服,赴省则展皁,雨雪沾衣则从便。 凡朝参,主宝、主符展紫,御仙花或太平花金束带。近侍给使、供御笔砚、直长、 符宝吏紫袄子,涂金束带。轮直,则近侍给使并常服,常服则展紫。阁门六尚,遇 朝参侍立则服本品服,若宫中当直则服窄紫、金带。学士院官、修起居注、补阙、 拾遗、秘书丞、秘书郎,朝参侍立则服本品服、色带。当直则窄紫、金带。东宫左 右卫率、仆正、副仆正、典仪、赞仪、内直郎丞,当直亦许服之。太子太师出入宫 中则展紫,至东宫则展皁,三少则展紫。

◎舆服下

○衣服通制

君子之服,以称德也,故德之备者其文备。古者王公及士庶人莫不各有一定之 制,而不敢相逾者,盖风俗之奢俭,法令之齐一,必于是而观焉。《诗》曰:"彼 都人士,狐裘黄黄。其容不改,出言有章。"其三章曰:"彼都人士,充耳琇实。 彼君子女,谓之尹吉。"此言都邑之盛,人物之懿也。明昌间,章宗谓宰臣曰: "今风俗侈靡,莫若律以制度,使贵贱有等。其令礼部具典故以闻。"他日又谓参 知政事张万公曰:"山东风俗如何?"万公对以奢,左丞守贞因言衣服之制,上曰: "如卿所言,正恐失人心耳。"守贞曰:"止是商贾有不悦者。"万公曰:"乞宽 与之期,三年之内当如制矣。"于是,上以礼部所拟太繁,以尚书省所拟而行之。 嗟乎!人君以风俗为言,其亦知所务矣。

金人之常服四:带,巾,盘领衣,乌皮靴。其束带曰吐鹘。巾之制,以皁罗若 纱为之,上结方顶,折垂于后。顶之下际两角各缀方罗径二寸许,方罗之下各附带 长六七寸。当横额之上,或为一缩襞积。贵显者于方顶,循十字缝饰以珠,其中必 贯以大者,谓之顶珠。带旁各络珠结绶,长半带,垂之,海陵赐大兴国者是也。其 衣色多白,三品以皁,窄袖,盘领,缝腋,下为襞积,而不缺袴。其胸臆肩袖,或 饰以金绣,其从春水之服则多鹘捕鹅,杂花卉之饰,其从秋山之服则以熊鹿山林为 文,其长中骭,取便于骑也。吐鹘,玉为上,金次之,犀象骨角又次之。銙鞓,小 者间置于前,大者施于后,左右有变双钅宅尾,纳方束中,其刻琢多如春水秋山之 饰。左佩牌,右佩刀。刀贵镔,柄尚鸡舌木,黄黑相半,有黑双距者为上,或三事 五事。室饰以酱瓣桦,钅剽口饰以鲛,或屑金鍮和漆,涂鲛隙而礲平之。酱瓣桦者, 谓桦皮班文色殷紫如酱中豆瓣也,产其国,故尚之。

初,女直人不得改为汉姓及学南人装束,违者杖八十,编为永制。

妇人服襜裙,多以黑紫,上编绣全枝花,周身六襞积。上衣谓之团衫,用黑紫 或皁及绀,直领,左衽,掖缝,两傍复为双襞积,前拂地,后曳地尺余。带色用红 黄,前变垂至下齐。年老者以皁纱笼髻如巾状,散缀玉钿于上,谓之玉逍遥。此皆 辽服也,金亦袭之。许嫁之女则服绰子,制如妇人服,以红或银褐明金为之,对襟 彩领,前齐拂地,后曳五寸余。

明昌六年制,文武官六贯石以上承应人并及廕者,许用牙领,紫圆板皁条罗带, 皁靴,上得兼下。系籍儒生止服白衫领,系背带并以紫圆绦罗带,乾皁靴。余人用 纯紫领,不得用缘,杂色圆板绦罗带不得用紫,靴用黄及黑油皁蜡等,妇人各从便。 泰和四年,以亲王品官既分领缘,而复有皁靴之禁,似涉太烦,遂听亲王用银褐领 紫缘,品官皆紫领白缘,余从明昌制。

书袋之制。大定十六年,世宗以吏员与士民之服无别,潜入民间受赇辒狱,有 司不能检察,遂定悬书袋之制。省、枢密院令、译史用紫襜丝为之,台、六部、宗 正、统军司、检察司以黑斜皮为之,寺、监、随朝诸局、并州县,并黄皮为之,各 长七寸,阔二寸、厚半寸,并于束带上悬带,公退则悬于便服,违者所司纠之。

大定十三年,太常寺拟士人及僧尼道女冠有师号、并良闲官八品以上,许服花 纱绫罗丝绸。在官承应有出身人、带八品以下官,未带官亦同,许服花纱绫罗襜丝 丝绸,家属同,妇人许用珠为首饰。其都孔目与八品良闲官同,京府州县司吏皆与 庶人同。庶人止许服霡绸、绢布、毛褐、花纱、无纹素罗、丝绵,其头巾、系腰、 领帕许用芝麻罗、绦用绒织成者,不得以金玉犀象诸宝玛瑙玻璃之类为器皿、及装 饰刀把鞘、并银装钉床榻之类。妇人首饰,不许用珠翠钿子等物,翠毛除许装饰花 环冠子,余外并禁。兵卒许服无纹压罗、霡绸、绢布、毛褐。奴婢止许服霡绸、绢 布、毛褐。倡优遇迎接、公筵承应,许暂服绘画之服,其私服与庶人同。


分类:正史 书名:金史 作者:脱脱等
《金史》志第二十三 仪卫下|正史

《金史》志第二十三 仪卫下


○大驾卤簿

世宗大定三年,袷享,用黄麾仗三千人。分四节:第一节,无县令、府牧,即 用黄麾前三部,次前部鼓吹,次金吾牙门旗,次驾头,次引驾龙墀队,次天王、十 二辰等旗。第二节,黄麾第四、第五部,次君王万岁日月旗,次御马,内增控马司 圉、挟马司圉各一十六人,次日月合璧、五星连珠等旗,次八宝,内增执黑杖传喝 一十八人在香案前,次七宝辇。第三节,黄麾后第一、第二部,次玉辂,次栲栳队, 次导驾门仗官。第四节,黄麾后第三、第四、第五部,次金辂,次牙门旗,次后部 鼓吹。大定六年九月,西京还都,用黄麾仗二千五百四十二人摄官在内

,骑七 百六十二匹。分四节:第一节,摄官五十四人,执擎三百二人,乐工一百七十人。 第二节,摄官三十二人,执擎三百七十六人。第三节,仗内摄官四十四人,导驾官 四十二人。门仗官一百人,玉辂青马八、驾士一百四十人,护驾栲队五百人,执擎 二百四十二人。第四节,摄官五十人,金辂赤马八、驾士九十四人,控鹤二十二人, 乐工八十四人,执擎二百九十人。是岁,上还自西京,有司备仪仗,皇太子乘缀辂, 上疑其非礼,以问礼官,无能知者,上怒,皆责降之。明年,将册皇太子,宰臣奏 当备仪仗告庙,上曰:"前朕受尊号谒谢,但令朕用宋真宗故事,朝服乘马,于礼 甚轻,今皇太子乃用备礼何耶?"丞相良弼谢,上徐曰:"此文臣因循,不加意尔。" 先是,凡行幸皆役民执仗,是后诏以军士易之。

大定十一年,将有事于南郊,朝享太庙,右丞石琚奏其礼,上曰:"前朝汉人 祭天,惟务整肃仪仗,此自奉耳,非敬天也。朕谓祭天在诚,不在仪仗之盛也,其 减半用之。"于是,遂增损黄麾仗为大驾卤簿,凡用七千人摄官在内

,分八节。

第一节。第一引,七十人,县令。第二引,二百六十四人,府牧。第三引,二 百二十九人,御史大夫,名色与府牧同,颇损其数,而增行止旗一。

第二节。金吾皁纛旗一十二人,硃雀队三十四人,指南、记里鼓车皆五十二人, 鸾旗车一十八人。前部鼓吹一百二十九人。清游队七十二人:内白泽旗二,旗五人, 绿具装冠、绿皮甲勒皮、锦臂鞲、横刀,引夹加弓矢,绿皮马甲、包尾全。

折 冲都尉二人,黑平巾帻、紫绣辟邪袍、革带、银褐大口袴、锦螣蛇、横刀、弓矢。

弩六、弓矢二十四,槊三十。并锦帽、青绣宝相花衫、革带、银褐大口袴。 佽飞队四十八人:内果毅都尉二,黑平巾帻、紫绣飞麟袍、革带、银褐大口袴、 锦螣蛇,佩横刀、弓矢。

虞候佽飞三十人,铁甲、兜牟、横刀、弓矢、黑马甲 全。

铁甲佽飞一十六人。服、执如上。

前部马队,第一队六十四人,第二、 第三队皆六十人,第四、第五队皆五十八人。殳叉仗五十四人:内帅兵官二人,黑 平巾帻、绯宝相花衫、革带、银褐大口袴,执仪刀。

殳二十六,叉二十六。五 色宝相花衫、抹额、抹带、行縢、鞋袜。

行止旗一。绯绣宝相花衫、抹额、银 褐抹带、大口袴。

第三节。前部鼓吹第二,三百六十九人。前步甲队,第一至第五队皆四十二人。 衙门旗二十人。黄麾前第一部一百五十人,第二部一百二十人。殳叉仗五十八人。 行止旗一。

第四节。黄麾幡三人,六军仪仗二百二十六人,御马三十三人,黄麾前第三至 第五部皆一百二十人,青龙白虎队五十二人,殳叉仗五十六人,行止旗一。

第五节。八宝二百三十二人,平头辇三十人,七宝辇四十二人。班剑、仪刀队 二百人:内将军二人,折冲都尉二人,平巾帻、绯辟邪袍、革带、银褐大口袴、锦 螣蛇,执仪刀。

班剑、仪刀各九十八。并平巾帻、绯绣宝相花衫、革带、银褐 大口袴、锦螣蛇、执仪刀。

骁卫翊卫队六十人:内供奉郎将二员,黑平巾帻、 绯绣宝瑞马袍、革带、银褐大口袴,执仪刀。

凤旗二,旗五人,服、执如前。

弩、弓矢、槊皆一十六。服如班剑,横刀。

夹毂队,第一队九十二人:内折冲都尉二人,平巾帻、绯绣飞麟袍、革带、银 褐大口袴,执仪刀。

宝符旗二,旗五人,硃鍪甲刀盾八十。硃甲、锦臂鞲、行 縢、鞋袜。

第二队八十二人:内果毅都尉二人,白泽袍。 飞黄旗二,旗五人,银褐鍪甲刀盾七十。第三队八十二人:内果毅都尉二人,赤 豹袍。

吉利旗二,旗五人,皁鍪甲刀盾七十。殳叉仗五十六人。行止旗一。

第六节。马步门旗队一百人,驾头一十五人,广武官、茶酒班执从物者二十三 人。御龙直四十人。红锦团袄、镀金束带,内人员二皁帽,三十八人真珠头巾。 玉辂一百五十一人。栲栳队五百人:内金枪队一百二十六人,分左右,人员十八、 并铁甲、皁帽、红锦背子,执小旗,马甲,红锦包尾。

长行一百八人,铁甲、 兜牟、红锦背子、锦臂鞲,甲马、红锦包尾,执金枪。

银枪队一百二十六人, 人员十八、长行一百八人,服并如上,银枪。

弓箭直步队一百二十四人,人员四、铁甲、皁帽、红锦团花战袍、弓矢,执银 骨朵,马甲全。

长行一百二十人,铁笠、红锦团花战袍、铁甲、弓矢、骨朵。

骨朵直步队一百二十四人,人员四、长行一百二十人。服甲同上,无弓矢。 金吾牙门旗二十人,黄麾后第一部一百五十人,第二部一百二十人,殳叉仗五十 二人,行止旗一。

第七节。扇筤二十五人,金辂九十四人。大安辇一百八十一人:内尚辇奉御二 人,殿中少监二人,奉职官二人,并公服。

令史四人,书令史四人,七人乌介 帻、绯四衤癸素衫、银褐抹带、大口袴、皁靴,一人长脚幞头、紫罗公服、角带皁 靴。

掌辇四人,武弁、黄绣宝相花衫、银褐抹带、大口袴。

人员十二,皁 帽、红锦团袄、铜束带,内指挥使一人执银骨朵。

舁士一百五十一人。服同掌 辇。

御马三十三人。持鈒队三十九人。后部鼓吹一百六十人。黄麾后第三至第 五部皆一百二十人。后步甲队第一至第二队皆四十二人。殳叉五十六人。行止旗一。

第八节。后部鼓吹第二,一百四十人。象辂、革车、木辂皆五十人,进贤车二 十六人,豹尾车一十八人,属车八十人。玄武队六十一人。后步甲队第三至第五队 皆四十二人。金吾牙门旗二十人。后部马队第一队七十六人,第二队六十四人,第 三队六十人。殳叉仗六十人。行止旗一。后分行旗、止旗为二。

以上名数与黄 麾同者不重述。

章宗明昌五年六月,尚书省奏:"大定六年,世宗自西京还都,采宋省方还京 之仪,用黄麾仗二千人、及金玉辂、栲栳队甲骑五百人、导驾官四十二员,自后遂 不复用。今车驾幸景明宫,还都之日宜依用之。"制可。承安元年,省臣奏:"南 郊大礼,大驾卤簿当用人二万一千二百一十八、马八千一百九十八。世宗亲行郊祀, 仗用七千人。今拟大定制外量添甲卒三百,栲栳队、执楇人二百四十八,通七千五 百四十八人,仍分八节。"从之。泰和六年,上欲亲行祫享,命有司计其役费,尚 书省奏:"当用仗三千五百人,钱一万余贯,马八百六十五匹。旧例,马皆借取于 民,亲军、班祗皆自备从事。今军旅方兴,官马以备缓急,不可借用,民亦不可重 扰,宜令有司摄事。"上诏再议之。八年四月,禘于太庙,依元年例,用黄麾仗三 千人,屯门仗五百人。

○皇太后皇后卤簿

用唐、宋制,共二千八百四十人。清旅队三十人,清游旗一,执一人、引二人、 夹二人。并平巾帻、绯裲裆、大口袴、佩弓矢、横刀、执槊、弩、骑。

次金吾 卫折冲都尉一人,平巾帻、紫槊裆、大口袴、锦螣蛇、弓矢、横刀。

皞槊二人, 平巾帻、绯衫、大口裤,夹折冲。

领四十骑:二十人执槊、四人弩、十六人横 刀。并平巾帻、绯裲裆、大口袴、横刀、弓矢。

次虞候佽飞二十八人。并平巾 帻、绯裲裆、大口袴、弓矢、横刀,骑夹道,分左右均布至黄麾仗。

次内仆令 一人,丞一人,依本品服,分左右。

各书令史二人。平巾帻、绯衫、大口裤, 骑从。

次黄麾一,执一人,夹二人。武弁、硃衣、革带,正道骑。

次左右 厢黄麾仗,厢各三行,行百人,从内第一行,短戟、五色氅,执者并黄地白花綦袄、 帽、行縢、鞋、袜。

次外第二行,戈、五色氅,执人并赤地黄花綦袄、帽、行 縢鞋、袜。

次外第三行,仪锽、五色幡。并青地赤花綦袄、帽、鞋、行縢、鞋、 袜。

次左右领军卫、左右威卫、左右武卫、左右骁卫、左右卫等,卫各三行, 行二十人,分前、后。

卫各主帅六人,唯左右领军卫各三人,并平巾帻、绯裲 裆、大口袴,领军卫前后狮子文袍、帽、余卫豹文袍、帽,各执鍮石装长刀,骑领, 分前、后。

每卫各果毅都尉一人检校。被绣袍,以上各一名步从。

左右领 军卫有绛引幡,引前、掩后各三。执者六人,并平巾帻、绯衫、大口袴。

次内 谒者监四人,给事二人,内常侍二人,内侍少监二人。并骑,分左右。以上各有内 给使一人,步从。

次内给使百二十人。皆宫人,并平巾帻、绯衫、大口袴,分 左右,在车后。

次偏扇、团扇、方扇各二十四。分左右,以宫人执之,皆服间 彩大袖裙襦、彩衣、革带、履。

次香蹬一,执擎内给使四人。平巾帻 、绯裲 裆、大口袴,在重翟车前。

次重翟车,马四,驾士二十四人。平巾帻、青衫、 大口裤、鞋袜。

次行障二,坐障二。分左右夹车,宫人执之。服同执扇。

次内寺伯二人,领寺人六。分左右,平巾帻、绯裲裆、大口袴、执御刀,并骑,夹 重翟车。

次腰舆一,舆士八人,团雉扇二。夹舆。

次大伞四,次大雉扇八。 分左右,横行为二重。

次锦华盖二。单行,正道。

次小雉扇、硃团扇各十 二。并横行,分左右。

次锦曲盖二十四。横行,为二重。

次锦六柱八扇。 分左右。自腰舆以下并内给使执之,服同前。

次宫人车。次绛麾二。分左右, 执各一人,武弁、硃衣、革带、鞋袜。

次后黄麾一,执一人,夹二人。并骑, 武弁、硃衣、革带,正道。

次供奉宫人。在黄麾后。

次厌翟车,马四,驾 士二十四人。次翟车、安车皆四马,驾士各二十四人。次四望车、金根车,皆驾牛 三,驾士各十二人。服同前。

次左右厢牙门各二,每门执二人,夹四人。并赤 綦袄、黄袍、帽。第一门在前黄麾前,第二门在后黄麾后。

次左右领军卫,每 厢各一百五十人,执殳,并赤地黄花綦袄、帽、行縢、鞋袜。前与黄麾仗齐,后尽 卤簿。

厢各主帅四人,检校。平巾帻、绯衫、大口袴、被黄袍帽,执鍮石长刀, 骑。其服豹文者二在内,服狮文者二,一引前,一护后。

次左右领军卫、折冲 都尉各一人,检校殳仗。以上各一人骑从。

次后殳仗内正道置牙门一,每门监 门校尉二人,皆平巾帻、绯裲裆、大口袴,执银装长刀,骑。

每厢各巡检校尉 一人、往来检校。服仗同前。

前后部鼓吹,金钲、鼓、大鼓、长鸣、中鸣、 铙吹、羽葆、鼓吹、横吹、节鼓、御马并减大驾之半。

是岁,重翟等六车改用圆方辂辇,及行障、坐障、锦六柱、宫人等车,其制度 人数并见《舆服志》。天德二年,海陵立后,皇后乘龙饰肩舆,有司设二步障于殿 之西阶,设扇左右各十,伞一,此盖殿庭导引之仪也。又设皇太后导从六十人,伞 子不在数内,并服簇四盘雕团花红锦袄、金花幞头、涂金银束带。永寿、永宁宫导 驾各三十人,伞子各二人,此亦常行之仪也。

○皇太子卤簿

受册宝谢庙,凡大礼、大朝会则用之。有司奏当用唐、宋仪礼,诏止用千人。 中道。清游队二十四人:折冲都尉一人,白泽旗一,五人,弩四、弓六、槊八。并 骑。

清道直荡队一十八人:折冲都尉二人,皞槊四,弓矢十二。并骑。

诞 马四,控拢八人。正直旗队三十三人:果毅都尉一人,重轮旗一、驯犀旗二、野马 旗一,驯象旗二,旗各五人,副竿二。并骑。

细引队一十四人:果毅都尉二人, 弓矢六,槊六。槊与弓矢相间,并骑。

前部鼓吹九十八人:并骑。

府史二 人,金钲、鼓各二,大鼓十二,长鸣八,铙鼓二,箫六,笳六、帅兵官二、节鼓 二、小鼓十二、中鸣八、桃皮筚篥四、歌四、拱辰管六、筚篥六、大横吹十二、羽 葆鼓二、帅兵官二。伞扇八:梅红伞二,大雉扇四,中雉扇二。小舆一十八人。导 引官一十二人:中允二人,谕德二人、庶子二人、詹事二人、太师一人、太傅一人、 太保一人,少师一人在金辂后。并骑。

亲勋翊卫围子队七十四人:郎将二人。 仪刀七十二。并骑。

金辂七十人。三卫队一十八人。执仪刀。

厌角队六十 二人:郎将一人,祥云旗一,五人,弩三,弓七,稍十五,并骑。

又郎将一人, 祥云旗一,五人,弩三,弓七,槊十五。并骑。

硃团扇一十六人:司御率府校 尉四人,骑。

硃团扇三,紫曲盖三,硃团扇三,紫曲盖三。大角一十八。后部 鼓吹五十四人:并骑。

管辖指挥一人,金钲、鼓各一,铙鼓二,箫六,歌六, 筚篥六,节鼓一,主帅二人,笛六,笳四,拱辰管六,小横吹十,主帅二人。后拒 队四十六人:果毅都尉一人,骑。

三角兽旗一,五人,弩四,弓矢十六,槊二 十。外仗。左行二百四人。牙门十六人:并骑。

牙门旗一,三人,监门校尉三 人,郎将一人,班剑九。前第一队二十七人:司御率府一人,果毅都尉一人,折冲 都尉一人,主帅一人,并骑。

绛引幡三首,九人,麟头竿二,仪锽斧二,弓矢 二,麟头竿二,仪锽斧二,硃刀盾二,小戟二。第二、第三、第四、第五队各一十 四人。与第一部麟头竿已下同。

后第一队四十七人:牙门旗一,三人,监门校 尉三人,果毅都尉一人,主帅一人,绛引幡三,九人,鹖鸡旗一,五人,槊四,弩 三,槊四,弓矢三,槊四,弓矢三,硃刀盾二,小戟二。并骑。

后第二队二十 九人:果毅都尉一人,纲子旗一,五人,槊五,弩三,槊五,弓矢三,槊三,弓矢 四。并骑。

后第三队二十九人:果毅都尉一人,黄鹿旗一,五人,槊五,弩三, 槊五,弓矢三,槊三,弓矢四。并骑。

右行二百四人,排列同。

太子常行仪卫,导从六十二人,伞子二人,并服梅红绣罗双盘凤袄、金花幞头、 涂金银束带。凡从物鏾锣、唾盂、水罐等事并用银金饰。伞用梅红罗、坐麒麟金浮 图。椅用金镀银圈、双戏麒麟椅背,红绒绦结。殿庭与宴,衤敦用绣罗间金盘凤, 卓衣则用绣罗独角间金盘兽。东宫视事,硃髹饰椅,涂金银兽衔、红绒绦结,明金 团花椅背,案衣则用素罗,色皆梅红,蒙帕踏脚同。

○亲王傔从

引接十人,皁衫、盘裹、束带、乘马。牵拢官五十人,首领紫罗袄、素幞头, 执银裹牙杖,伞子紫罗团荅绣芙蓉袄、间金花交脚幞头,余人紫罗四衤癸绣芙蓉袄、 两边黄绢义襕,并用金镀银束带,幞头同。邀喝四人。伞用青表紫里,金镀银浮图。 椅用银裹圈背。水罐、鏾锣、唾盂并用银。郡王牵拢官三十人,未出宫者二十人。 国公牵拢官二十人,未出宫者十四人。郡王引接六人,国公四人,未出宫者各减半。 人从仪物并依一品职事官制。

○诸妃嫔导从

四十人,幞头、绣盘蕉紫衫、涂金束带。妃用偏扇、方扇、团扇各十六,诸嫔 各十四,皆宫人执,服云脚纱帽、紫四衤癸衫、束带、绿靴。大伞各一,伞子二人, 就用本服锦袄幞带。大长公主导从一十二人,皇妹皇女一十人,并服紫罗绣胸背葵 花夹袄、盘裹、幞头、大佩银腰带,牙杖各二。其诸宗室女,各以亲疏差降之。伞 制,皇太子三位妃皆青罗表紫里、金浮图,亲王公主王妃金镀银浮图、郡主县主夫 人银浮图,皆青表紫里,诸臣下母妻各从其夫子勋封品级用伞。

○百官仪从

正一品:三师、三公、尚书令,硃衣直省各十人,三公称直府。

牵拢官各 六十人,并服紫衫帽、银偏带,内执藤棒二对、骨朵三对,牙杖三对,簇马六人, 伞子二人。交椅、水罐、鏾锣、盂子、唾碗等事以次执之,服皁衫帽、涂金铜束带。 后凡执色人并同。

邀喝四人。伞用青罗紫里、银浮图。从一品:尚书左右丞相、 平章政事、都元帅、枢密使,直省同,枢密称直院,以班祗人充。

牵拢官五十 人,邀喝四人。判大宗正,引接十人、牵拢官四十人。大兴尹,面前两对,余并同。 以上交椅并用银裹圈背、紫丝涤结。正二品:东宫三师、左右副元帅。尚书左右丞, 直省八人,牵拢官四十人,邀喝三人,伞用硃浮图。从二品:参知政事、枢密副使、 御史大夫,直省同,御史台称通引,以皞使班祗人充。

牵拢三十六人,邀喝数 同。正三品:东宫三少、元帅左右监军、殿前都点检、六部尚书、诸京留守、宣徽、 劝农使、翰林学士承旨等官,凡同品者,各引接六人,牵拢官二十人。以上交椅并 用直背银间妆、青丝涤结。诸京都转运使、招讨使、诸路提刑使、诸府尹兼本路兵 马都总管及留守,牵拢官五十人。外任,统军使、都运、招讨使、副使、诸府尹兼 总管,牵拢官五四十五人,公使七十人。从三品:元帅左右都监、劝农副使、殿前 副都点检及御史中丞等官,凡同品者,各引接六人,牵拢官一十八人,内中丞引从 则给绯衫。外任,运使、节度使、牵拢官四十人,诸节镇、诸部族节度同,公使上 镇七十人、中镇六十五人、下镇六十人。以上外任官人从服色,除诸招讨、总管、 部族节度、群牧使自来无射粮军人力者并仍旧外,留守、统军、总管、都运、招讨、 府尹、转运、节度使人力亦仍旧,其数虽多,俱不得过四十人,并服紫衫、银带, 银裹圈背交椅、银水罐、鏾锣、盂、碗、牙杖,内银裹骨朵、大剑各两封,及邀喝, 唯运使无骨朵、大剑。正四品:左右谏议大夫、国子祭酒、六部侍郎等官,凡同品 者,各引接八人,本破十二人。外任,留守同统军都监、提刑副使,各牵拢官三十 人。从四品:殿前左右卫将军、诸猛安千户、亲王府尉、诸京同知转运等官,凡同 品者,各引接四人,本破十二人。外任,牵拢官三十五人,公使上防御六十人、中 防御五十五人、下防御五十人。正五品:尚书左右司郎中、翰林待制、太常少卿等 官,凡同品者,各本破八人。外任,牵拢官三十人,公使上州五十人、中州四十五 人、下州四十人。凡防御、刺史、知军、并京府统军司、节镇佐贰官人从,并服紫 衫、角束带,直背银交椅、鏾锣、盂子、唾碗、牙杖,伞用青表碧里青浮图。防御、 刺史、知军仍用银裹骨朵、大剑一对,邀喝,唯随路副统军则不邀喝。从五品:六 部郎中、侍御史、大理少卿等官,凡同品者,本破七人,侍御引从则给绯衫。外任, 本破十人。以上职事官并许张盖。正六品:尚书左右司员外等官,凡同品者,本破 六人。外任,本破九人。从六品:尚书六部员外等官,凡同品者,本破五人。外任, 本破九人。正七品:殿中侍御史等官,凡同品者,本破四人。外任,本破七人。县 令,公使十人。都军,公使六人。从七品:应奉翰林文字等官,凡同品者,本破四 人。外任,本破六人。县令,公使十人。正八品:大理评事等官,凡同品者,本破 二人。外任,本破六人。从八品:太常太祝等官,凡同品者,本破二人。外任,本 破五人。正九品:御药都监等官,凡同品者,本破一人。外任,本破三人。从九品: 随殿位承应、同监等官,凡同品者,本破一人。外任,本破一人。尚书省枢密院令 译史通事、六部御史台及统军司通事、诰院令史、国史院书写等职,各设本破一人。 以上职官,人力从物不得僭越。其外任官,人从服执,以本处公用或赃罚钱置。

凡内外官自亲王以下,傔从各有名数差等,而硃衣直省不与。其贱者,一曰引 接亦曰引从

,内宫从四品以上设之。二曰牵拢官,内外正五品以上设之。三曰 本破,内外正四品以下设之。四曰公使,外官正三品以下设之。五曰从己人力,外 官正三品京都留守、大兴府尹以下等官设之。本破如牵拢之职,公使从公家之事, 从己执私家之役者也。五等皆以射粮军充,其军非验物力以事攻讨,特招募民年十 七以上、三十以下魁伟壮健者收刺,以资粮给之,故曰射粮。其首领则有将节、承 局、什将等名,而皆统于随路都兵马总管府焉。金之所以礼臣下、足任使者,其亦 先代之遣法欤?

外任官从己人力,诸京留守、大兴府尹,五十人。统军、都转运、招讨、按察 使,诸路兵马都总管,四十五人。转运、节度使,四十人。提控、诸群牧、防御使, 三十五人。外任亲王傅、同知留守、副统军、按察副使、诸州剌史知军事,三十人。 同知都转运使事、副招讨、副留守、同知府尹兼总管,提举漕运司,诸五品盐使, 二十五人。都转运副使、按察司签事、少尹、副总管、同知转运节度使事,二十人。 京都兵马都指挥使,一十八人。转运节度副使,十七人。兵马都钤辖,十五人。亲 王府尉、诸京留守总判官、同知防御使事,十三人。警巡使、兵马副都指挥、同提 举漕运司,正六品,盐副使,从六品,酒曲盐税使、同知州军事,一十人。统军都 转运司京府总管散府等判官、京推官,九人。亲王府司马、招讨判官,赤剧县令, 提举上京皇城兵马钤辖,正七品,酒曲盐税副使、都转运判官、府推官、节度观察 判官,八人。京县次剧县令、都巡检使、正将、府军都指挥使,七人。司属令、亲 王府文学、招讨司勘事官、诸县令、警巡副使、知城堡寨镇,从七品、盐判、同提 举上京皇城、节镇军都指挥使、都巡河、同七品酒使、防御判官,六人。市令、录 事、赤剧县丞、副都巡检使、副将、都巡检、州军判官,五人。统军司知事、亲王 府记室参军,司属丞,正八品,酒使副、京县次剧县丞、诸司使,四人。大兴府招 讨、按察司知事、京府运司节镇司狱、管勾河桥关度讥察官,从八品,盐判官、漕 运司勾当官、警巡判官、诸县丞、市丞、司候、主簿、录事司判官、县尉、副都巡 检、诸巡检、巡河官,正九品,酒使、诸司副使,三人。盐场管勾、防刺以下司狱、 部队将、同管勾河桥、副讥察、司候判官、教授、统军按察司知法、军辖、诸司都 监、节镇以上知法,二人。盐场同管勾、防刺以下知法、诸司同监、统军按察司书 史、统军司译书通事,一人。婆速公使、从己人力,于附近东京澄州招募汉人百姓 投充。谓非猛安谋克所管者。

合懒、恤品、胡里改、蒲与路并于各管猛安谋克 所管上中户内输差驱丁,依射粮军例支给钱粮,周年一易。部罗火、土鲁浑扎石合 亦同。其诸飐及群牧官员,若猛安谋克应差本管户民充人力者,并上中户轮当。

诸内外官有兼职各应得人从者,从多给,余各验品类差。诸亲王引接、引从, 在都兵马司差,公主随朝者从守部本破内差,外路者并所在州府就差。诸王府引从、 相府牵拢官、引接,周年替代,自余十月满代,并以射粮军充。诸随朝六品以下职 官、并诸局承应者,愿令从己输庸者听,仍具姓名申部,本处官司周年内不得占使。 诸职官之任、以理去官者,接送人力于从己人内给半,取接者皆于所在官司出给印 券差取,送还者须到本所给券发还,如无验者权阁支请,候会问别无逃亡将带,然 后放支。诸致仕官职俱至三品者,从己人力于愿往处给半,不得输庸。身故应送还 者又减半给之,若年未六十而致仕及罢去者,则不给。


分类:正史 书名:金史 作者:脱脱等
《金史》志第二十五 兵|正史

《金史》志第二十五 兵


○兵制

金兴,用兵如神,战胜功取,无敌当世,曾未十年遂定大业。原其成功之速, 俗本鸷劲,人多沉雄,兄弟子姓才皆良将,部落保伍技皆锐兵。加之地狭产薄,无 事苦耕可给衣食,有事苦战可致俘获,劳其筋骨以能寒暑,征发调遣事同一家。是 故将勇而志一,兵精而力齐,一旦奋起,变弱为强,以寡制众,用是道也。及其得 志中国,自顾其宗族国人尚少,乃割土地、崇位号以假汉人,使为之效力而守之。 猛安谋克杂厕汉地,听与契丹、汉人昏因以相固结。迨夫国势浸盛,则归土地、削 位号,罢辽东渤海、汉人之袭猛安谋克者,渐以兵柄归其内族。然枢府签军募军兼 采汉制,伐宋之役参用汉军及诸部族而统以国人,非不知制胜长策在于以志一之将、 用力齐之兵也,第以土宇既广,岂得尽任其所亲哉!驯致极盛,乃自患其宗族国人 之多,积其猜疑,卒自戕贼,遂致强本刊落,醇风锲薄,将帅携离,兵士骄惰。迄 其亡也,"忠孝"等军构难于内,飐军杂人召祸于外,向之所谓志一而力齐者,不 见可恃之势焉。岂非自坏其家法而致是欤?抑是道也可用于新造之邦,不可以保长 久之天下欤?金以兵得国,奉诏作《金史》,故于金之《兵志》考其兴亡得失之迹, 特著于斯。兵制、马政、养兵等法载诸旧史者,户列于篇。

金之初年,诸部之民无它徭役,壮者皆兵,平居则听以佃渔射猎习为劳事,有 警则下令部内,及遣使诣诸孛堇征兵,凡步骑之仗糗皆取备焉。其部长曰孛堇,行 兵则称曰猛安、谋克,从其多寡以为号,猛安者千夫长也,谋克者百夫长也。谋克 之副曰蒲里衍,士卒之副从曰阿里喜。部卒之数,初无定制。至太祖即位之二年, 既以二千五百破耶律谢十,始命以三百户为谋克,谋克十为猛安。继而诸部来降, 率用猛安、谋克之名以授其首领而部伍其人。出河之战兵始满万,而辽莫敌矣!及 来流、鸭水、铁骊、鳖古之民皆附,东京既平,山西继定,内收辽、汉之降卒,外 籍部族之健士。尝用辽人讹里野以北部百三十户为一谋克,汉人王六兒以诸州汉人 六十五户为一谋克,王伯龙及高从祐等并领所部为一猛安。至天会二年,平州既平, 宗望恐风俗揉杂,民情弗便,乃罢是制。诸部降人但置长吏,以下从汉官之号。四 年,伐宋之役,调燕山、云中、中京、上京、东京、辽东、平州、辽西、长春八路 民兵,隶诸万户,其间万户亦有专统汉军者。熙宗皇统五年,又罢辽东汉人、渤海 猛安谋克承袭之制,浸移兵柄于其国人,乃分猛安谋克为上中下三等,宗室为上, 余次之。至海陵庶人天德二年,省并中京、东京、临潢、咸平、泰州等路节镇及猛 安谋克,削上中下之名,但称为"诸猛安谋克,"循旧制间年一征发,以补老疾死 亡之数。贞元迁都,遂徙上京路太祖、辽王宗干、秦王宗翰之猛安,并为合扎猛安, 及右谏议乌里补猛安,太师勖、宗正宗敏之族,处之中都。斡论、和尚、胡剌三国 公,太保昂,詹事乌里野,辅国勃鲁骨,定远许烈,故杲国公勃迭八猛安处之山东。 阿鲁之族处之北京。按达族属处之河间。正隆二年,命兵部尚书萧恭等,与旧军皆 分隶诸总管府、节度使,授田牛使之耕食,以蕃卫京国。六年,南伐,立三道都统 制府及左右领军大都督,将三十二军,以神策、神威、神捷、神锐、神毅、神翼、 神勇、神果、神略、神锋、武胜、武定、武威、武安、武捷、武平、武成、武毅、 武锐、武扬、武翼、武震、威定、威信、威胜、威捷、威烈、威毅、威震、威略、 威果、威勇为名,军置都总管、副总管及巡察使、副各一员。而沿边契丹恐妻孥被 邻寇钞掠,不可尽行,遂皆背判。而大名续授甲之士还迎立世宗于东京。

及大定之初,窝斡既平,乃散契丹隶诸猛安谋克。至三年,诏河北、山东等路 所签军,有父兄俱已充甲军,子弟又为阿里喜,恐其家更无丁男,有误农种,与免 一丁,以驱丁充阿里喜,无驱丁者于本猛安谋克内验富强有驱丁者签充。十三年, 徙东北等戌边汉军于内地。十五年十月,遣吏部郎中蒲察兀虎等十人分行天下,再 定猛安谋克户,每谋克户不过三百,七谋克至十谋克置一猛安。十七年,又以西南、 西北招讨司契丹余党心素狠戾,复恐生事,它时或有边隙,不为我用,令迁之于乌 十里石垒部及上京之地。上谓宰臣曰:"北边番戍之人,岁冒寒暑往来千里,甚为 劳苦。纵有一二马牛,一往则无还理,且夺其农时不得耕种。故尝命卿等议,以何 术得罢其役,使安于田里,不知卿议何如也?"左丞相良弼对曰:"北边之地,不 堪耕种,不能长戍,故须番戍耳。"上曰:"朕一日万几,安能遍及,卿等既为宰 相,以此急务反以为末事,竟无一言,甚劳朕虑。往者参政宗叙屡为朕言,若以贫 户永屯边境,使之耕种,官给粮廪,则贫者得济,富户免于更代之劳,使之得勤农 务。若宗叙者可谓尽心为国矣!朕尝思之,宜以两路招讨司及乌古里石垒部族、临 潢府、泰州等路分定保戍,具数以闻,朕亲览焉。"十八年,命部族、飐分番守边。 二十年,以祖宗平定天下以来,所建立猛安谋克,因循既久,其间有户口繁简、地 里远近不同,又自正隆之后所授无度,及大定间亦有功多未酬者,遂更定以诏天下。 复命新授者并令就封,其谋克人内有六品以下职及诸局承应人,皆为迁之。三从以 上族人愿从行者,猛安不 得过十户,谋克不得过六户。诏戍边军士年五十五以上, 许以其子及同居弟侄承替,以奴代者罪之。二十一年三月,诏遣大兴尹完颜迪古速 迁河北东路两猛安,上曰:"朕始令移此,欲令与女直户相错,安置久则自相姻亲, 不生异意,此长久之利也。今者移马河猛安相错以居,甚符朕意,而遥落河猛安不 如此,可再遣兵部尚书张那也按视其地以杂居之。"二十二年,以山东屯田户邻之 于边鄙,命聚之一处,俾协力蚕种。右丞相乌古论元忠曰:"彼方之人以所得之地 为家,虽兄弟不同处,故贫者众。"参政粘割斡特剌曰:"旧时兄弟虽析犹相聚种, 今则不然,宜令约束之。"又以猛安谋克旧籍不明,遇签军与诸差役及赈济,增减 不以实,命括其口,以实籍之。二十三年,遣刑部尚书移剌綎迁山东东路八谋克处 之河间,其弃地以山东东路忒黑河猛安下蘸荅谋克,移里闵斡鲁浑猛安下翕浦谋克、 什母温山谋克九村人户徙于刘僧、安和二谋克之旧地。其未徙者之地皆薄恶且邻寇, 遣使询愿徙者,相可居之地,图以进。

上尝以速频、胡里改人骁勇可用,海陵尝欲徙之而未能,二十四年以上京率、 胡剌温之地广而腴,遂遣刑部尚书乌里也出府库钱以济行资牛畜,迁速频一猛安、 胡里改二猛安二十四谋克以实之。盖欲上京兵多,它日可为缓急之备也。当是时, 多易置河北、山东所屯之旧,括民地而为之业,户颁牛而使之耕,畜甲兵而为之备, 乃大重其权,授诸王以猛安之号,或新置者特赐之名。制其奢靡,禁其饮酒,习其 骑射,储其粮Я,其备至严也。是时宗室户百七十,猛安二百二,谋克千八百七十 八,户六十一万五千六百二十四。东北路部族飐军曰迭剌部承安三年改为土鲁浑尼 石合节度使

,曰唐古部承安三年改为部鲁火札石合节度使

,二部五飐,户 五千五百八十五。其它若助鲁部族、乌鲁古部族、石垒部族、萌骨部族、计鲁部族、 孛特本部族数皆称是。西北、西南二路之飐军十,曰苏谟典飐、曰耶刺都飐、曰骨 典飐、唐古飐、霞马飐、木典飐、萌骨飐、咩飐、胡都飐凡九,其诸路曰曷懒、曰 蒲与、曰婆速、曰恤频、曰胡里改、曰移懒,移懒后废,皆在上京之鄙,或置总管 府,或置节度使。至章宗明昌间,欲国人兼知文武,令猛安谋克举进士,试以策论 及射,以定其科甲高下。承安四年,上谓宰臣曰:"人有以《八阵图》来上者,其 图果何如?朕尝观宋白所集《武经》,具载攻守之法,亦多难行。"右丞相清臣曰: "兵书一定之法,难以应变。本朝行兵惟用正奇二军,临敌制变,以正为奇,以奇 为正,故无往不克。"上曰:"自古用兵亦不出奇正二法耳。且学古兵法如学弈棋, 未能自得于心,欲用旧阵势以接敌,疏矣。敌所应与旧势异,则必不可支。然《武 经》所述虽难遵行,然知之犹愈不知。"泰和间,又制武举,其制具在《选举志》。

所谓渤海军,则渤海八猛安之兵也。所谓奚军者,奚人遥辇昭古牙九猛安之兵 也。奚军初徙于山西,后分迁河东。其汉军中都永固军,大定所置者也。所谓镇防 军,则诸军中取以更代戍边者也。在西北边则有分番屯戍军及永屯军驱军之别。驱 军则国初所免辽人之奴婢,使屯守于泰州者也。边铺军则河南、陕西居守边界者。 河东三虞候顺德军及章宗所置诸路效节军,京府节镇设三十人,防刺设二十人。 掌同弓手者也。诸路所募射粮军,五年一籍三十以下、十七以上强壮者,皆刺其 缺

,所以兼充杂役者也。京师防城军,世宗大定十七年三月改为武卫军,则掌 京师巡捕者也。其曰牢城军,则尝为盗窃者,以充防筑之役。曰土兵,则以司警捕 之事。凡汉军,有事则签取于民,事已则或亦放免。初,天会间,郭药师降,有曰 长胜军者,皆辽水侧人也,以乡土归金,皆愁怨思归,宗望及令罢还。正隆间,又 尝罢诸路汉军,而所存者犹有威勇、威烈、威捷、顺德及"韩常之军"之号。

凡边境置兵之州三十八:凤翔、延安、邓、巩、熙、泗、颍、蔡、陇、秦、河、 海、寿、唐、商、洮、兰、会、积石、镇戎、保安、绥德、保德、环、葭、庾、宁 边、东胜、净、庆、来远、桓、昌、曷懒、婆速、蒲与、恤品、胡里改。置于要州 者十一:南京、东京、益都、京兆、太原、临洮、临潢、丰、泰、抚、盖。及宣宗 南迁,飐军溃去,兵势益弱,遂尽拥猛安户之老稚渡河,侨置诸总管府以统之,器 械既缺,粮Я不给,朘民膏血而不足,乃行括粮之法,一人从征,举家待哺。又谓 无以坚战士之心,乃令其家尽入京师,不数年至无以为食,乃听其出,而国亦屈矣。 然初南渡时,尽以河朔战兵三十万分隶河南行枢密及帅府,往往蔽匿强壮,驱羸弱 使战,不能取胜。后乃至以二十五人为谋克,四谋克为猛安。每谋克除旗鼓司火头 五人,任战者止十八人,不足成队伍,但务存其名而已。故混源刘祁谓:"金之兵 制最弊,每有征伐及边衅,辄下令签军,使远近骚动。民家丁男若皆强壮,或尽取 无遗,号泣动乎邻里,嗟怨盈于道路,驱此使战,欲其胜敌,难矣!"初,贞祐时, 下令签军,会一时任子为监当者春赴吏部选,宰执命取为监官军,皆愤愠哀号交醖 台省,至冲宰相卤簿以告,丞相仆散七斤大怒,趣左右取弓矢射去。已而,上知其 不可用,命免之。元光末,备潼关黄河,又签军,诸使者历县邑,自见居官外,无 文武小大职事官皆充军。至许州,前侍御史刘元规年几六十,亦选为千户。至陈州, 以祁父从益以前监察御史亦为千户,余不可悉纪。既立部伍,必以军律相临,物议 纷然,后亦罢之。

哀宗正大二年,议选诸路精兵,直隶密院。先设总领六员,分路拣阅,因相合 并。每总领司率数万人,军势既张,乃易总领之名为都尉,班在随朝四品之列,曰 建威、曰虎威、曰破虏、振威、鹰扬、虎贲、振武、折冲、荡寇、殄寇。必以先尝 秉帅权者居是职,虽帅府行院亦不敢以贵重临之。天兴初元,有十五都尉。先六人 升授,在京建威奥屯斡里卜,许州折冲夹谷泽本姓樊,陈州振武温撒辛本姓李,蔡州荡寇蒲察打吉卜,申裕安平完颜斜列,嵩汝振武唐括韩僧。续封金昌府 虎威纥石烈乞兒,宣权归德果毅完颜猪兒,南京殄寇完颜阿拍。宣权潼关都尉三: 虎贲完颜陈兒、鹰扬内族大娄室、全节。复取河朔诸路归正人,不问鞍马有无、译 语能否,悉送密院,增月给三倍它军,授以官马,得千余人,岁时犒燕,名曰忠孝 军。以石抹燕山奴、蒲察定住统之。加以正大已后诸路所虏、临陈所获,皆放归乡 土,同忠孝军给其犒赏,使河朔俘系知之。故此军迄于天兴至七千,千户以上将帅 尚不预焉。又以归正人过多,乃系于忠孝籍中别为一军,减忠孝所给之半,不能射 者令阅习一再月,然后试补忠孝军,是所谓合里合军也。又以亲卫马军,旧时所选 未精,必加阅试,直取武艺如忠孝军者得五千人,余罢归为步军。凡进征,忠孝居 前,马军次之。自正大改立马军,队伍鞍勒兵甲一切更新,将相旧人自谓国家全盛 之际马数则有之,至于军士精锐、器仗坚整,较之今日有不侔者,中兴之期为有望 矣。一日布列曹门内教埸,忠孝军七千,马军五千,京师所屯建威都尉军万人,内 族九住所统亲卫军三千,及阿排所统四千,皆哀宗控制枢密院时所选,教场地约三 十顷尚不能容,余都尉十三四军犹不在是数。此外,招集义军名曰忠义,要皆燕、 赵亡命,虽获近用,终不可制,异时擅杀北使唐庆以速金亡者即此曹也。

○禁军之制

本于合扎谋克。合扎者,言亲军也,以近亲所领,故以名焉。贞元迁都,更以 太祖、辽王宗幹、秦王宗翰之军为合扎猛安,谓之侍卫亲军,故立侍卫亲军司以统 之。旧常选诸军之材武者为护驾军,海陵又名上京龙翔军为神勇军,正隆二年将南 伐,乃罢归,使就佥调,复于侍卫亲军四猛安旧止曰太祖、辽王、秦王猛安凡三, 今曰四猛安,未详,岂太祖两猛安耶?

内,选三十以下千六百人,骑兵曰龙翔, 步兵曰虎步,以备宿卫。五年,罢亲军司,以所掌付大兴府,置左右骁骑,所谓从 驾军也,置都副指挥使隶点检司,步军都副指挥使隶宣徽院。大定初,亲军置四千 人。二十二年,省为三千五百。上京亦设守卫军。是年,尚书省奏:"上京既设皇 城提举官,亦当设军守卫。"上曰:"可设四百五十,马一百二十,分三番更代。 异时朕至上京,即作两番巡警,限以半年交替。人日给钱五十、米一升半,马给刍 粟,猛安谋克官可差年四十上下者、军士并取三十以上者充。"章宗承安四年,增 为五千,又增至六千。又有威捷军。承安增签弩手千人。凡选弩手之制,先以营造 尺度杖,其长六尺,立之谓之等杖。取身与杖等,能踏弩至三石,铺弦解索登踏闲 习,射六箭皆上垛,内二箭中贴者。又选亲军,取身长五尺五寸善骑射者,猛安谋 克以名上兵部,移点检司、宣徽院试补之。又设护卫二百人,近侍之执兵仗者也, 取五品至七品官子孙及宗室并亲军、诸局分承应人,身长五尺六寸者,选试补之。 又设控鹤二百人,皆以备出入者也。

大将府治之称号。收国元年十二月,始置咸州军帅司,以经略辽地,讨高永昌, 置南路都统司,且以讨张觉。天辅五年袭辽主,始有内外诸军都统之名。时以奚未 平,又置奚路都统司,后改为六部路都统司,以遥辇九营为九猛安隶焉,与上京及 泰州凡六处置,每司统五六万人,又以渤海军为八猛安。凡猛安之上置军帅,军帅 之上置万户,万户之上置都统。然时亦称军帅为猛安,而猛安则称亲管猛安者。燕 山既下,循辽制立枢密院于广宁府,以总汉军。太宗天会元年,以袭辽主所立西南 都统府为西南、西北两路都统府。三年,以伐宋更为元帅府,置元帅及左、右副, 及左、右监军,左、右都监。金制,都元帅必以谙版孛极烈为之,恆居守而不出。 六年,诏还二帅以镇方面。诸路各设兵马都总管府,州镇置节度使,沿边州则置防 御使。凡州府所募射粮军、牢城军,每五百人为一指挥使司,设使,分为四都,都 设左右什将及承局押官。其军数若有余或不足,则与近者合置,不可合者以三百人 或二百人亦设指挥使,若百人则止设军使,百人以上立为都,不及百人止设什将及 承局管押官各一员。十年,改南京路都统司为东南路都统司,治东京以镇高丽。后 又置统军司于大名府。及海陵天德二年八月,改诸京兵马都部署司为本路都总管府。 九月,罢大名统军司,而置统军司于山西、河南、陕西三路。以元帅府都监、监军 为使,分统天下之兵。又改乌古迪烈路统军司为招讨司,以婆速路统军司为总管府。 三年,以元帅府为枢密院,罢万户之官,诏曰:"太祖开创,因时制宜,材堪统众 授之万户,其次千户及谋克。当时官赏未定,城郭未下,设此职许以世袭,乃权宜 之制,非经久之利。今子孙相继专揽威权,其户不下数万,与留守总管无异,而世 权过之。可罢是官。若旧无千户之职者,续思增置。国初时赐以国姓,若为子孙者 皆令复旧。"正隆末,复升陕西统军司为都统府。大定五年,复罢府,降为统军司。 寻又设两招讨司,与前凡三,以镇边陲。东北路者,初置乌古迪烈部,后置于泰州。 泰和间,以去边尚三百里,宗浩乃命分司于金山。西北路者置于应州,西南路者置 于桓州,以重臣知兵者为使,列城堡濠墙,戍守为永制。枢密院每行兵则更为元帅 府,罢则复为院。宣宗贞祐三年,征代州戍兵五千,从胥鼎言,留代以屏平阳。兴 定二年,选募河南、陕西弩手军二千人为一军,赐号威勇。及南迁,河北封九公, 因其兵假以便宜从事,沿河诸城置行枢密院元帅府,大者有"便宜"之号,小者有 "从宜"之名。元光间,时招义军以三十人为谋克,五谋克为一千户,四千户为一 万户,四万户为一副统,两副统为一都统,此复国初之名也。然又外设一总领提控, 故时皆称元帅为总领云。

金初因辽诸抹而置群牧,抹之为言无蚊蚋、美水草之地也。天德间,置迪河斡 朵、斡里保保亦作本

、蒲速里、燕恩、兀者五群牧所,皆仍辽旧名,各设官以 治之。又于诸色人内,选家富丁多,及品官家子、猛安谋克蒲辇军与司吏家余丁及 奴,使之司牧,谓之"群子",分牧马驼牛羊,为之立蕃息衰耗之刑赏。后稍增其 数为九。契丹之乱遂亡其五,四所之所存者马千余、牛二百八十余、羊八百六十、 驼九十而已。世宗置所七:曰特满、忒满在抚州

、斡睹只、蒲速碗、蒲速碗本 斡睹只之地,大定七年分其地置之。承安三年改为板底因乌鲁古。

瓯里本、承 安三年改为乌鲜乌鲁古。乌鲁古者言滋息也。

合鲁碗、耶卢碗。在武平县、临 潢、泰州之境。

大定二十年三月,更定群牧官、详稳脱朵、知把、群牧人滋息 损耗赏罚格。二十一年,敕诸所,马三岁者付女直人牧之,牛或以借民耕,或又令 民畜羊,或以赈贫户。时遣使阅实其数,缺则杖其官,而令牧人偿之,匿其实者监 察举觉之。二十八年,蕃息之久,马至四十七万,牛十三万,羊八十七万,驼四千。 明昌五年,散騬马,令中都、西京、河北东、西路验民物力分畜之。又令它路民养 马者,死则于前四路所养者给换,若欲用则悉以送官。此金之马政也。然每有大役, 必括于民,及取群官之余骑,以供战士焉。宣宗兴定元年,定民间收溃军亡马之法, 及以马送官酬直之格:"上等马一匹银五十两,中下递减十两。不愿酬直者,上等 二匹补一官,杂班任使,中等三匹,下等四匹,如之。令下十日陈首,限外匿及杀, 并绞。"又遣官括市民马,立赏格以示劝,五百匹以上钞千贯,千匹以上一官,二 千匹以上两官。

○养兵之法

熙宗天眷三年正月,诏岁给辽东戍卒绸绢有差。正隆四年,命河南、陕西统军 司并虞候司顺德军,官兵并增廪给。六年,将南征,以绢万匹于京城易衣袄穿膝一 万,以给军。世宗大定三年,南征,军士每岁可支一千万贯,官府止有二百万贯, 外可取于官民户,此军须钱之所由起也。时言事者,以山东、河南、陕西等路循宋、 齐旧例,州县司吏、弓手于民间验物力均敷顾钱,名曰"免役",请以是钱赡军。 至是,省具数以闻,诏罢弓手钱,其司吏钱仍旧。四年六月,奏,元帅府乞降军须 钱,上曰:"帅府支费无度,例皆科取于民,甚非朕意。仰会计军须支用不尽之数, 及诸路转运司见在如实缺用,则别具以闻。"十年四月,命德顺州建营屋以处屯军。 十七年七月,岁以羊皮三万赐西北路戍兵。承安三年,以军须所费甚大,乞验天下 物力均征。拟依黄河夫钱例,征军须钱,验各路新籍物力,每贯征钱四贯,西京、 北京、辽东路每贯征钱二贯,临潢、全州则免征,周年三限送纳。恐期远,遂定制 作半年三限输纳。

凡河南、陕西、山东放老千户、谋克、蒲辇、正军、阿里喜等给赏之例,旧军 千户十年以上赏银五十两、绢三十匹,不及十年,比附十年以上谋克支。谋克十年 以上银四十两,绢二十五匹,不及十年银三十两、绢二十匹。蒲辇十年以上银三十 两,绢二十匹,不及十年银二十两,绢一十五匹。马步正军、阿里喜等勾当不拘年 分,放老正军银一十五两、绢一十匹,阿里喜、旗鼓、吹笛、本司火头人等同银八 两、绢五匹。三虞候千户,十年以上银四十两,绢二十五匹。不及十年银三十两、 绢二十匹。谋克二十年以上银五十两、绢三十匹,十年以上银三十两、绢二十匹, 不及十年银一十两、绢一十五匹。蒲辇十年以上银二十两、绢一十五匹,不及十年 银一十五两、绢一十匹。正军、阿里喜、勾当不拘年分,放老正军银一十两、绢七 匹,阿里喜、旗鼓、吹笛、本司火头人等同银五两,绢四匹。北边万户、千户、谋 克等,历过军功及年老放罢给赏之例迁官同从吏部格

,正千户管押万户,勾当 过一十五年,迁两官与从五品。不及一十五年年老放罢,迁一官与正六品。若十年 以下,迁一官赏银绢六十两匹。正谋克管押万户,勾当一十五年迁两官与正六品, 不及一十五年年老放罢,迁一官与正七品,若十年以下迁一官赏银绢五十两匹。正 千户官押千户,勾当过二十年,迁一官与正六品,不及二十年年老放罢,迁一官与 正七品,若十年以下迁一官赏银绢四十两匹。正谋克管押千户以下,依河南、陕西 体例。凡镇防军,每年试射,射若有出众,上等赏银四两,特异众者赏十两银马盂。 签充武卫军,挈家赴京者,人日给六口粮,马四匹刍藁。

诸招军月给例物。边铺军钱五十贯、绢十匹。军匠上中等钱五十贯、绢五匹, 下等钱四十贯、绢四匹。黄河埽兵钱三十贯、绢五匹,射粮军及沟渠等处埽兵水手, 钱二十贯、绢二匹,士兵钱十贯、绢一匹。凡射粮军指挥使及黄、沁埽兵指挥使, 钱粟七贯石、绢六匹,军使钱粟六贯石、绢同上,什将钱二贯、粟三石,春衣钱五 贯、秋衣钱十贯。承局押官钱一贯五百文、粟二石,春衣钱五贯、秋衣钱七贯。牢 城并士兵钱八百文、粟二石,春衣钱四贯、秋衣钱六贯。边铺军请给与射粮军同。 河南、陕西、山东路统军司镇防甲军、马军,猛安钱八贯、米五石二斗、绢八匹、 六马刍粟,谋克钱六贯、米二石八斗、绢六匹、五马刍粟,蒲辇钱四贯、米石七斗、 绢五匹、四马刍粟,正军钱二贯、米石五斗、绢四匹、绵十五两、两马刍粟,阿里 喜钱一贯五百文、米七斗、绢三匹、绵十两。步军,猛安马二匹、谋克马一匹刍粟。 每马给刍一束、粟五升,岁仲青野有青草马可收养则止,惟每猛安当差马七十二匹, 四时皆给。又定制河南、山东、河东岁给五月,陕西六月。镇防军补买马钱,河南 路正军五百文,阿里喜随色人三百文,陕西、山东路正军三百文,阿里喜随色人二 百文。诸屯田被差及缘边驻扎捉杀军,猛安月给钱六贯、米一石八斗、五马刍粟, 谋克钱四贯、米一石二斗、三马刍粟,蒲辇钱二贯、米六斗、二马刍粟,正军钱一 贯五百文、米四斗、一马刍粟,阿里喜随色人钱一贯、米四斗、一马刍粟。德顺军 指挥使钱六贯、米二石八斗、绢六匹、三马刍粟,军使什将钱四贯、米一石七斗、 绢五匹,给两马料,长行钱二贯、米一石五斗、绢四匹、绵十五两,给一马料,奚 军谋克钱一贯五百文、米一石五斗、绸绢春秋各一匹,给三马料,蒲辇钱一贯、米 二石七斗、绸绢同上,给二马料,长行钱一贯、米一石八斗、绸绢同上,饲一马。 北边临潢等处永屯驻军,千户钱八贯、米五石二斗、绢八匹、饲马六匹,步军饲两 马、地五顷,谋克钱六贯、米二石八斗、绢六匹、饲五马、地四顷,蒲辇钱四贯、 米一石七斗、绢五匹、饲四马、地三顷,正军钱二贯、米一石四斗五升、绢四匹、 绵十五两、饲两马、地二顷,阿里喜钱一贯五百文、米七斗、绢三匹、绵十两、地 一顷,旗鼓司人与阿里喜同,交替军钱二贯、米四斗,阿里喜钱一贯五百文、米四 斗。上番汉军,千户月给钱三贯、粮四石、绢八匹、饲四马,谋克钱二贯五百文、 粮一石、绢六匹、饲二马,正军钱二贯、米九斗五升、绢四匹。上京路永屯驻军所 除授,千户月给钱粟十五贯石、绢十匹、绵二十两、饲三马,谋克钱六贯、米二石 八斗、绢六匹、饲二马,正军月支钱二贯五百文、米一石二斗、绢四匹、绵十五两、 饲一马,阿里喜随色人钱二贯、米一石二斗,绢四匹、绵十五两。诸北边永驻军, 月给补买马钱四百文,随色人三百文。贞祐三年,军前委差及掌军官,规图粮料, 冒占职役,皆无实员,又见职及遥授者,已有俸给,又与无职事者同支券粮,故时 议欲省员减所给之数,俟征行则全给之。及兴定二年,彰化军节度使张行信言: "一军充役,举家廪给,盖欲感悦士心,使为国尽力耳!至于无军之家,复无丁男, 而其妻女犹受给何谓耶?"五年,京南行三司官石抹斡鲁言:"京南、东、西三路 见屯军户,老幼四十万口,岁费粮百四十余万石,皆坐食民租,甚非善计。"语在 《田制》。诸屯田军人,如差防送,日给钱一百五十文。看管孝宁宫人,月各给米 五斗、柴一车、春秋衣粗布一段、秋绢二匹、绵一十五两。诸黄院子年满者,以元 请钱粮三分内,给一贯石养老。


分类:正史 书名:金史 作者:脱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