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etails
- Category: 练习气功
太极拳的三合六进-张迎忠
外三合,即手与足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拳论曰:"既知三合,又有六进。头为周身之主,头不可不进。手为先锋,根基在膊,膊不进,则手不能前,膊不可不进。气聚于腕,机头在腰,腰不进则气馁不实,所以腰贵于进。意贯周身,运动在步,步不进而意则索然无能为矣,所以取其进,以及上左必进右,上右必进左,共为六进,未及其进,周身毫无关动之意,言其进,统全体全无抽扯之形,方进如是而已。"
任何事物间都不是孤立的,都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六进也不例外,六进是依据技击客观性而提出的。技击交手是对立统一规律的表现,技击要求以静制动,后发先至,静如山岳,动如江河。进攻取胜是的共性,拳并不例外,太极拳进攻靠的是引化对方空背而击。进击要求:抓住机会,定准目标,速度要快,力度要大,距离要短。因此,六进要符合以上条件,要研究人体生理结构特点。掌握六进特点,进攻才能干脆利落,不拖泥带水,没有抽扯之形。
一、头进。头为周身之主,头作为首脑,其意义在于领进为尚。头是指挥官,也是先行官,只有头进,身才能跟随。由于"虚领顶劲"和"尾闾正中"的要求。若头不进,重心必歪斜。头进身随,技击才能成功。如:"前趟腿"、"金刚捣捶"、"掩手肱拳"等势最为明显。头进身随、弓腿击发。练功要保护头。头是主要技击对象。头部一但受害,大脑失控,眼睛闭塞,其全身必乱,战必败无疑。因此,练太极拳要重视头部的训练,要求不低头,不仰面,不左右歪斜,不摇头晃脑。两手划圆时要注意看护好头部。若技击头动要慎之,护之。要时刻注意头的顶劲、领劲训练。陈鑫讲:"拳自始自终,顶劲绝不能失,一失顶劲,四肢者无所附攀,且无精神,故必领起,以为周身纲领。"领起精神,动作就能圆活自然。眼睛活,反应快,判断准。耳朵灵,辨音准。头脑清醒思维敏捷,头主宰胜利。因此,头须进。
二、膊进。手为先锋,根基在膊,膊不进,则手不能前。以臂的三节而言,膊是三节之根,技击用三节,手须领劲,为先锋侦察并交接。中节用肘护之,根节膊摧劲。膊与身相连,通过沉肩垂肘,膊与身体组合一体,膊进带身进,内气才有根源。俗话说:"打人如亲嘴,手到身要拥,身拥靠膊进。"膊关节有连接身体,作为传送内气通道的作用。因此,膊亦不可不进。
三、腰进。拳论曰:"主宰于腰"。"命意源头在腰隙"。"气聚于腕,机头在腰,腰不进则气馁而不实。"这些理论都强调了腰的作用。腰是人体转动的关键,是杠杆变形的轮轴,轮轴旋转带动四肢,内气周流全身,腰又是人体中心与重心所在,气海与命门都在腰部。通过呼吸气沉丹田,丹田鼓荡,稳定重心,产生爆发力。因此,要练好腰,要保持腰松、沉、直竖的形态。练柔劲,要活腰;练沉劲,要塌腰;练发劲,要拧腰并进腰。
拳论曰:"腰胯微转鸟难飞"。"如不得机不得势,必于腰胯求之。"这些拳理都强调了腰在技击中的重要作用。随气来源于脚跟,蹬地送力脚进并旋转,利用圆切发力。腰部运转适当,攻守就能随心所欲。
四、步进。拳论:"手进三分,足进七分","胜在进步占势,不败在退步避锋"。这些道理都强调了步法运用的作用。
太极拳是短打拳种,要求打人不见手,手到不能走,寸劲击发。无论是抢占要地,还是封闭进攻,都须步法快速敏捷。要做到上下相随,身体才能粘贴对方,才能发挥太极拳的短打功能。太极拳步进有三种情况:身进步随,身步齐进,步进身随。这三种进步根据进攻目的不同而选择。
意贯周身,运动在步。四肢百骸主于动,身实运以步,步为一身之根基,运动之枢纽。应战和对战随机应变在于手,手之转移者,又在于步,进退反侧,步可作鼓动之机,抑扬伸缩,步可示变化之妙。动作出于无心,鼓舞出于不觉;身欲动而步为之周旋,手将动而步早为之催迫。总之,活不活在于步,灵不灵也在于步。步占巧地,步能进身,步能定向,步能定根,步能生力。因此,要练好五行步法。
五、右侧旁进。上左必进右,这是技击进攻的客观动作。左右进击应是辨正的,不论是向前进攻,还是横向左右进招,势势之间都须有连接转化的动作。"上左"是用左旁侧身防守粘接,"进右"是见机快速进打。这样侧旁攻守,既可以减少攻击面积,还可以利用轮轴旋转加速进攻。因此,练拳者在细心揣摩承上启下的动作。"意欲往左,必先往右,意欲往右,必先往左。"要接好劲,做好发劲准备。
六、左侧旁进。上右必进左,"上右"即右旁防守与对方接劲,而见机用左旁进攻。左旁进击让一般人感到动作不顺,因此,练拳推手要多练左旁进击。
欲迈左步应侧身向右腿上移放重心,左肩要与右胯相合,右腰肾先下旋落实,右胯根右旋内收落实。技击时,右侧劲先上搭粘紧,并有引逼之举,让对方势背劲空。然后,左足蹬地,提膝开胯迈步,上步应占巧地,左侧武器立即进攻对方背向。练时缓慢,用时要快,如"六封四闭","前趟腿"等。
太极拳架中许多动作的组合,都是相互对立,如一左一右,一上一下,一引一放,一反一正,一卷一展等等,而这些对立动作组合,发劲前后,都必须有一个接劲。实质上就是这种欲左先右的折叠劲。例如"懒扎衣"、"掩手肱拳"。再换势时要划小圈转换。
总之,练太极拳研究拳理是必要的准则,知理实践才能成功。技击切记此要诀:"心要占先,意在胜人,身要攻人,步要过人,头须仰起,胸须挺起,腰须竖起,丹田须运起,自颈自足,一起相贯。"
- Details
- Category: 练习气功
太极拳整座大厦的基础-"不用力"
本文为2010年有较大增删完善的修改稿。修改前的文稿《我对不用力的认识》发表于《精武》2010年第4期。本文从多角度论述证明杨澄甫先生所说的"不用力"的正确性,对现代界有成为主流趋势的对于"不用力"的质疑和否定进行了批驳,并论述了"不用力"是学练拳入门的标志和根本性的基础。
(一)拳"不用力"之提法与概念的历史
太极拳"不用力"的说法,最早出现于1925年北平中华书局出版的陈微明先生所著的《太极拳术》一书的一篇题注为"杨澄甫口授、陈微明笔述"之《太极拳术十要》中。《太极拳术十要》中的大多数"要"的提法在当时的出版物与传抄本中都是首次出现的。近代此后出版的太极拳著作几乎都受到了这本书的影响与留有这本书的痕迹。反映该书出版对当时太极拳向全国的传播发展起到了十分巨大的推波助澜的作用,该书中的"十要"此后也一直被全国的太极拳传承者奉为座右经典,尤其是"十要"中的"用意不用力"更是从当时开始就被当作是太极拳特征性、标志性的要领。
虽然太极拳之"不用力"是杨澄甫先生最早提出来的。但古代太极拳经典拳谱中的"柔而无刚"、"极柔软",《杨氏老谱》中的"决不可失其绵软"、"外终柔软而迎敌"等等显然都已经包含了"不用力";1935年首次公开的《廉让堂本太极拳谱》所载的李亦畲先生写于清光绪六年(1880年)的《五字诀》中也有"此全是用意不是用劲"之言,反映"不用力"的概念在古代太极拳经典拳谱中就已经出现并一直传承下来。当然,《五字诀》中所谓的"劲"与杨澄甫先生所说的"不用力"之"力"是同一个概念的。
"不用力"从1925年开始被当作是太极拳特征性、标志性要领的一个重要因素是近代所有太极拳家对"不用力"的一致推崇。陈微明先生的《太极拳术》一书开篇在"张真人传"与"太极拳术源流"之后的第五页,就是《太极拳术十要》,可见陈微明先生对包括"不用力"之"十要"的推崇;尽管中国近代的太极拳家们没有与人生死搏斗的记载,但从一些老前辈的回忆文章中,杨澄甫、牛春明、田兆麟、李雅轩、陈微明、郑曼青等先生都有与人较技显露出令人耳目一新高超技艺的轶事,尤其是孙禄堂先生一生经历过上百次的较技实战,他们对"不用力"都是没有丝毫疑义的,他们的无数传人对"不用力"也都是没有丝毫疑义的。可见"不用力"是受到了近代众多太极拳家的实践检验与认同的。然而,约上世纪末本世纪初,"用意不用力"中的"不用力"开始受到了广泛的质疑与批评,从已经出版的有的太极拳书籍和各类杂志中可以了解到质疑与批评"不用力"的不仅有练外家拳者,还有练太极拳者。
由于近代抗战前全国各地提倡国术强国期间,太极拳就以其他任何都无法比拟的优势在全国走红,是全国各国术馆的必修之课;现代约六十年代开始,太极拳又是被国家尤其提倡作为健身运动项目的唯一的武术而一直受到优先的推广传播,因此,许多练外家拳者也学过某些太极拳套路,并从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以为所有武术的规律都是相同的出发,约于本世纪初,很多练外家拳者开始按照其自己的观点与经验审视评论太极拳,有些外家拳名家在著书立说与杂志文章中也热衷于对古代太极拳经典拳谱加以解释评述;由于太极拳的许多经典理论是一般武术所绝对不能接受与容忍的,于是在这些外家拳名家的著作中,古代太极拳经典拳谱要么是被用外家拳的观点牵强附会地进行违反太极拳原理的解释,要么就是被诽谤批驳,如一本叫《拳经洞微》的书直言不讳地认为被所有太极拳传承者奉为经典的《王宗岳太极拳谱》是"由于对于武术知识的欠缺与无知,故而编造出来的",因而是被不少人"至今对之不屑一顾"的。这些抨击首当其冲遭到嘲笑、挖苦、批评与否定的就是"不用力",被认为是既不可能出现也不可能操作,是犯了武术的大忌。
对于练外家拳者否定"不用力"应该说是并不奇怪,也是不令人感到遗憾的。因为所谓"隔行如隔山",许多事物虽然具有共性,然又是各具有特殊性的,往往共性还是存在于各自特殊性之中的。所谓没有吃过梨子怎么能够知道梨子的甜味与苹果的甜味不同呢?仅仅看到了画饼怎么就能够知道烧饼的滋味呢?太极拳的内涵属于本质,套路属于现象,本质通过现象表现,但现象又是不一定能够真实表现本质的。练外家拳者学了某些太极拳外在的套路就能够读懂古代太极拳的经典拳谱了,那就如同没有学过英语的中国人模仿了几句英语就能够听懂和解释全部英语了。然而,令人感到奇怪与遗憾的是现在也有数量很多的太极拳锻炼者与传承者对于太极拳的"不用力"不理解。约上世纪末开始,从一些武术书籍与杂志中可以经常见到有的太极拳锻炼者与传承者提出要对太极拳的传统理论进行重新的疏理与认识,尤其是对于"不用力",不断有太极拳锻炼者提出质疑与批评;甚至其中还有当代的太极拳名家、名师,比如名家、名师中有说:"'不用力'这句话是有语病的,是不符合力学的,如果不用力,站立也是不可能的";有说:"'不用力'是矫枉过正;'不用力'不是说一点不用力,是指尽量少用力,是指不用多余的力、不用过头的力、不用无谓的力而已";有说:"'不用力'是对高境界而言的,初学者未必适合"等等。显然,其说"有语病"与"不符合力学"的意思就是"不用力"是"不可能"的,其实就是否定"不用力";其说"并不是说一点不用力"与"矫枉过正"等的意思就是"不用过头的力",也是将"不用力"否定了;其说"'不用力'是对高境界而言"的意思就是初、中阶段的学练者是无需"不用力"的,这不过是认为绝大多数太极拳锻炼者无需"不用力"的遁词而已。虽然上述各种措词不同,弦外之音都是否定"不用力"。这种既称为太极拳的锻炼者、传承者和名家、名师,又否定"不用力"这一太极拳特征性、标志性的要领这种情况,不仅令人感到奇怪与遗憾,而且由于现代的信息畅通与交通便利,书刊发行可以遍及国内外、一些名家的讲课、授拳也遍及国内外,其影响恐怕不会亚于近代陈微明先生之《太极拳术》对于当时之太极拳。事实也确实如此,练外家拳者对"不用力"的直言批驳、一些太极拳名家对"不用力"的隐晦否定,使得许多太极拳锻炼者对"不用力"的认识正在发生变化,上世纪八十年代之前太极拳界清一色地奉"不用力"为无可怀疑之经典的现象已经消失,许多练太极拳者和太极拳传承者不再信奉"不用力"了。如现在公园里随处可见的、目的在于健身、播放着伴奏音乐的太极拳锻炼者绝大多数对于所谓"不用力"是不以为然的;热衷于竞技推手、讲究技击的太极拳锻炼者中也有许多人认为太极拳"不用力"是不可能的。
太极拳之"不用力"是真实的吗?太极拳之"不用力"可能吗?太极拳的"不用力"真的是"矫枉过正"与不用过头的力吗?初学太极拳者真的无需"不用力"吗?"不用力"究竟是不是太极拳特征性、标志性的要领?"不用力"对健身与武术有好处吗?可以十分肯定地说:太极拳之"不用力"是千真万确真实的;太极拳之"不用力"是完全可能的,并且是完全符合力学的;太极拳之"不用力"也绝对不是"矫枉过正"与不用过头的力,而是追求一点也不用力;对于学习太极拳,绝对不是初学者无需"不用力",而是学习太极拳的第一课就必需是从"不用力"开始的,没有开始学习"不用力"就等于没有开始学习太极拳;"不用力"确实是太极拳特征性、标志性的要领,可以说"不用力"是太极拳整个大厦的基础,是太极拳健身与武术的根本保证之一。所以,可以肯定地说:对于"不用力"不理解,不论是什么人,至少反映其在理性认识方面还没有进入太极拳之门,甚至在实际的技能方面也还没有进入太极拳之门,反映了还没有得到太极拳的最基础的真传,反映了其所练的拳不可能是纯正的太极拳,或者根本就不是太极拳,这样的锻炼也是不可能得到太极拳的健身效果和武术效果的。为什么这么说呢?理由简要陈述如下。
(二)"不用力"无论从力学与术语角度讲都是能够成立的
①要弄清楚"不用力"究竟是不是可能等,必须首先弄清楚"不用力"究竟是什么意思。必须明白,世界任何民族的词语都是具有历史承续性和多义性的,因此,英国语言学家帕默尔在《语言学概论》中指出词语的意义往往是不能单单凭某词语本身就能够理解清楚的。汉语中的"力"既有古今相承续的表示力量、力气的概念,这一概念又是有广义的和狭义的多义之别的。从《杨氏老谱》与《太极拳术十要》等太极拳经典著作中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杨澄甫先生所说的"不用力"中的"力"不是指汉语中一般概念的广义的"力",而是指与太极拳狭义的术语性的"气"与"劲"相对而言的太极拳狭义的术语性的"力"。就是说,从广义的"力"的角度说,一般人日常所说的"力"并没有包括人体所有的力,而杨澄甫先生所说的"不用力"中的"力"也并不包括人体所有的力;或者说杨澄甫先生"不用力"的意思并不是指不用人体所有的力;而从狭义的"力"的角度说,杨澄甫先生所说的"不用力"中的"力"就是指一般人日常所谓的人体的力,"不用力"的意思就是指一点也不用力。
②太极拳先人发现、现代运动力学也反映人体的力量有两种,一种是一般所说的实质上就是人体杠杆性质的局部的力量,也就是一般人日常所说的"力"、"劲"、"气力"、"力气"等。比如手臂局部的力量就是由手臂局部肌肉收缩引起骨杠杆作用所发生的。手臂的局部用力又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维持手臂形态持续不变的用力,比如竞技推手中的两手持续向前顶撑着的"顶牛";或者肘部弯屈捧着一台电视机。这种手臂的局部用力要保证手臂的形态维持持续不变,从而能够将别人推动和将电视机捧住。这种用力中手臂的局部肌肉发生的是等长收缩。另一种是手臂形态发生了伸缩变化的用力,比如由于手臂的伸开而将别人推动,或者由于手臂的屈拢而将别人拖拉过来。这种用力是由于手臂局部肌肉的缩短收缩与拉长收缩协同作用所造成的,其中包括连接肱骨与尺、桡骨的一边肌肉发生了缩短收缩、另一边肌肉发生了拉长收缩,从而引起肱骨与尺、桡骨发生了杠杆变化,手臂就发生了伸缩的用力。这些用力由于手臂局部肌肉的收缩紧张,手臂的坚硬度必然要比不用力时明显增大,用力时手臂就象是挖掘机工作活动时的多节臂杆,外力如果要将多节臂杆上下左右再推动,必然要将力作用动整座挖掘机,人在这种用力时,外力加于用力的肢体上也必然会作用到人的躯体重心的。人体还有另外一种力量,那就是传递性的,现代运动力学称其为"动量传递",只不过这种力量人类一般很少使用,这种力量的最佳传递都是以人体的下支撑作为始发部位,对于站立的人而言下支撑就是脚;但这并不是说人的脚能够自发地产生出力量来,这种力量以脚为始发部位其实质是全身的力量由腰脊作用于地面,由于反作用而人体发生的反方向的力量从脚而始;运动力学认为力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在任何物体中传递的,当人体具备了满足这种力量传递的条件,这种力量就发生了由脚开始向上的反馈传递,可以达到某一肢体的末端;这个条件主要就是人体多个部位的相互反作用,现代运动力学称这种多个部位的相互反作用为人体各个环节的"相向运动"。这种力量传递到手臂也能起到手臂局部肌肉收缩发生的骨杠杆性质力量的作用,主要区别在于①这种力量是波浪形的,象飘动的绸带、挥动的鞭子似的,是不可能持续的,古代太极拳经典拳谱因此称其为是"如练一气";《杨氏老谱》因此称这种力量是"似不能持几斤",就是说以这种力量持续地提拿几斤重的物件也是无能为力的。②手臂肌肉对于其活动是不增加收缩的,是可以同没有用力之前同样松弛的。这就象带着强劲的力量挥动着的鞭子仍然是柔软的相似。③经过训练,手臂上的这种传递性的力量可以比手臂局部肌肉收缩发生的骨杠杆性质的力量大得多。因此《杨氏老谱》称这种力量是"犹有妙出于硬力者"。等等。手臂使用这种力量时,就象是一条湿毛巾,或者就象是一条鞭子,如果有外力作用到手臂上,就象是作用到挥动着的湿毛巾或鞭条上,不能将力量落实到人的躯体重心上。太极拳追求与使用的正是这样的力量,反映于《杨氏老谱》中,太极拳先人将其称为"气",并将力量强度很大的"气"又称为"劲",而将人体局部肌肉收缩发生的骨杠杆性质的力量称为"力"。
③反映于太极拳古代拳谱、《杨氏老谱》、近代太极拳家著作中与一些前辈口中的"气"、"劲"与"力"的概念是太极拳的一家之言,是太极拳术语性的狭义的称谓。因为对于古今汉语而言,广义的"力"、"劲"、"气"在表示力量方面是一回事,是没有什么区别的,都是可以通用的;然对于太极拳而言,反映在《杨氏老谱》中,这些称谓就都是有区别的。这种术语性的概念对于没有接受过真正太极拳传授的人是闻所未闻的;而由于太极拳的一家之言,自古至今的所有词典中也没有收载这种概念,没有得到真正太极拳内涵传授者当然是感到难以理喻的。太极拳先人在有的语言环境中还不排斥广义之"力"与"劲"的使用。如杨澄甫先生在《太极拳术十要》中论述"用意不用力"所说的"或疑不用力何以长力",语中所谓"不用力"之"力"指的是《杨氏老谱》所说的这种狭义的"力",是太极拳锻炼所要摒弃与避免的力量;而"何以长力"之"力"就是指广义的力,其实就是指文中紧接着所说的"真正内劲",是太极拳锻炼所要追求得到的力量;而董英杰先生执笔的杨澄甫先生的《太极拳使用法•原文解明》中所说的"用劲不对,不用力不对,绵而有刚对"中的"力"与"劲"显然又都是指广义的"力"与"劲",其中的"劲"其实指的就是《杨氏老谱》所说的"力",而"力"其实却是指《杨氏老谱》所说的"劲"了。不过在太极拳的日常交流中,所说的"力"都是指狭义的"力",也就是一般人日常所说的"力"。如郑曼青先生在《郑子太极拳十三篇》中就肯定地说"劲与力不同"。正因为如此,这"不用力"仅仅是太极拳承传者圈中交流的语言,如《大道显隐》中孙金星先生的一文所引载的其老师李经梧先生的话"你什么时候把你胳膊和手上的劲练没了,你就有了"就是李经梧先生对其弟子而言的(当然,这"胳膊和手上的劲"是指手臂上局部的广义的劲,就是"力");李经梧先生的再传弟子杨庆丰先生在《大道显隐》的一文中也说:"在练拳的初中级阶段时,劲与力是截然对立的,有我无你,互不相容,力乃劲之天敌,有力不生内劲,欲生内劲就必须不用力。一点儿力也不用地动行拳不用力即是太极拳修炼的第一要诀"。这些话,按照现行的词典是解释不通的,因为这些话中的"力"、"劲"都是太极拳的术语,而绝大多数的术语是通用的词典所没有收载的。
④这种实质为"动量传递"的"气"和"劲"还有这样的特性,那就是肌肉越放松,或者说越不使用骨杠杆性质的力量,也就是"不用力",经过特定的训练后,这种传递性的力量也就是"气"或"劲"就越能够通畅传递和强度能够越大。也可以说是"越不用力越有力"。这也是为现代运动力学所证明的。所以,正宗的太极拳老师总是不断强调"要用劲、不要用力",并且强调要追求"一点也不要用力",也就是李雅轩先生所反复强调的"大松大软"。不少练太极拳者不认同李雅轩先生所说的"大松大软",就反映这些人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还没有"劲"与"力"的概念、分不清"劲"与"力"的区别,也反映这些人练的并不是真正的太极拳。当然,这所谓的"真正的太极拳"也是一家之言。中国近代最先称为"太极拳"的是约1925年开始由北平向全国辐射状传播的以王宗岳等古拳谱和《杨氏老谱》为经典的杨门弟子所传的古称为"十三势"的拳。"真正的太极拳"是对传承这一门拳的人而言的。
(三)"不用力"无论从数学与语言学角度讲也都是能够成立的
上述四点完全可以从理论上证明太极拳之"不用力"确实是千真万确真实的,是完全符合力学的;太极拳之"不用力"绝对不是不用过头的力,不是"矫枉过正",而是追求一点也不用力。但是,理论与实际往往又不是完全是一回事。从绝对精确的角度说,杨澄甫先生所说的"不用力"的太极拳其实还是存在着用力的。就是说这"不用力"是将某些用力忽略掉了。那么,是不是可以说杨澄甫先生所说的"不用力"是属于表述不确切、有语病呢?那也不能这样认为。为什么呢?理由如下。
①几乎所有的词都是具有多义性的。正如《语言学概论》所指出的:"词不是象数学符号那样严格于一个固定的、明确的意义。说真的,言语不外是一连串粗略的暗示。"所以,许多词义都是有一定前提的。杨澄甫先生所说的"不用力"也正是如此,这"力"既是指一般人日常所说的"力",对照广义的"力"而言具有狭义的术语性,而且还是有前提的。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忽略了人体维持静态姿势的感觉不明显的局部用力。太极拳的练用,两手臂总是悬置着的,身躯是站立的,从精密的微观角度讲,维持这种姿势,身体各局部也是需要用力的,但是,杨澄甫先生所说的"不用力"明显是将其忽略了。因为如果不忽略,太极拳的语言交流就会十分困难,甚至是不可能的了。也就是说,杨澄甫先生所说的"不用力"其实是一种模糊的粗略的说法。那么,这种模糊的粗略的说法是不是违反了力学与语言表述规则呢?必须明白人类生活包括科学是离不开模糊概念的,人类在很多方面的判断都是不需要十分精确、不可能十分精确和必须不能十分精确的,或者说人类的许多认识都是、也必须是属于模糊概念的判断。模糊概念是人类不可或缺的重要思维。比如活人由于不断进行着新陈代谢,因而从精密的角度而言,其面孔每天都在不断发生着细微的变化;每个人和自己先后所写的同一个汉字几乎都有或长或短、或高或低、或大或小等的不同,这是有目可睹的;圆周率是无限不循环小数,这无疑是数学定论;电影其实是人不能分辨的一秒钟调换24次的一幅幅不动画面的放映;电视其实是自上到下一条条快得人无法分辨的扫描线,每一个瞬间屏幕上其实只是一个点,每一个瞬间屏幕上是连不动的画面也是没有的,这些也是无需怀疑的。然而由于人类根据与自己的感官分辨能力相适合的模糊概念,就认为一个人的面孔在几年之中是没有变化的,认为不同的人所写的不同形状的同一个汉字都是同一个字,认为圆周率在大量的生产、科研的广泛应用中连精确到六位也是不需要的,认为电影、电视的画面是活动的,这些认为都是属于人类所必需的模糊概念。世界上至今还没有一个人看了电影说"我看到了一幅幅不动的画面不断交换放映",世界上也至今还没有一个人看着电视说我只看到了屏幕上一个点上下左右移动,什么画面也没有。毫无疑问,说电影银幕上放映的是一幅幅不动的画面、说电视屏幕上是一个点上下左右移动,什么画面也没有,这是完全符合科学的,但也是完全不符合实际的。人如果离开了模糊概念、认为处处都必须十分精确,假设也能够做到十分精确,那么,一个人出了门与家里的人分别,几天后回到家里,与家里的人相互就都不认识了;不同的人所写的同一个汉字,包括自己前后所写的同一个汉字就会认为不是同一个字了;凡有关圆周率的计算由于进行无限不循环小数计算,那就永远没有计算答案了;电影、电视也就根本不能享受了。有个笑话说一个呆子第一天上学,老师教他认识了一个"一"字,第二天老师写了个"一"字考他,因为这个"一"字写得比昨天长了些,这个呆子就不认识而以为是另一个字了,老师告诉他这就是昨天教他的"一"字,他感到很诧异,说"怎么过了一夜就长了这么多了"。这个笑话正是说明模糊概念判断对于人类生活是重要得不可或缺的。杨澄甫先生所说的"不用力"正是属于符合太极拳实际的模糊概念的语言表述。
②杨澄甫先生所说的将某些用力忽略的"不用力"说法是符合人类历来日常一般语言表述习惯的。因为自古以来在人类的各种活动中都必需有模糊概念的应用,许多生产、生活内容不仅没有必要、也不可能应用必须凭借现代精密科学仪器才能了解到的十分精确,而是必须用适合实际所需要的与感觉相符合的模糊概念来作为判断的。数学中的四舍五入近似计算其实就是模糊概念的体现。模糊概念反映了质量互变的辩证法观念,这一观念认为一个事物的变化如果数量上还没有达到一定的值,就认为这一事物的质没有改变,也就是认为这一事物没有变化。汉语中含义确实的数量词还有用以表示模糊范围的,比如"三"、"百"、"千"等都可以用作为表示不同层次之多的概数。如"三思"不是说只思考三次,而是说思考多次,就是说思考了五次也称为"三思"、思考了十次也称为"三思"、思考了二十次也称为"三思"。对于"有"与"无"等,人类自古以来也是经常应用着模糊概念判断的。比如《三国志
- Details
- Category: 练习气功
太极拳锻炼与经络没有直接关系-魏坤梁
【提示】
本文为2010年有较大增删完善的修改稿。修改前的文稿《与经络》曾发表于2006年台湾《》总168期。本文首次明确提出和全面论证了经络与拳没有直接的关系,约二十世纪末盛行的将经络与拳具体直接联系的各种说法都是错误的,对于太极拳都是误导。
作者 魏坤梁
一.八十年代之前还没有太极拳之气循经脉的说法
约二十世纪末开始,有些人或著书立说或在杂志上发表文章,说太极拳的内气就是中医所说的"经络之气",说练太极拳意念随着拳式动作变化,就相应有内气在人体十四经脉中循行流动,随着意念关注的拳式动作不同,内气循行流动的某经某段也不一样;有的还具体精细到说做某拳式动作时,就会意识到内气从某经的某穴流到某经的某穴某穴,打一套拳自然要不断调换意念关注的不同穴位。这种练拳法还被称为是"循经合脉"。对照古代太极拳经典拳谱、中医典籍与道家典籍关于各自之"气"的论述,这种"循经合脉"等的说法不仅违反太极拳经典理论,也篡改歪曲了中医有关"经络"的理论与道家有关练"气"的理论,无论在古代和近代的太极拳经典拳谱中、古代和近代的道家典籍中、古代至现代的中医学说中都是没有依据的,在事实上也纯属子虚乌有,是经不起科学验证的,纯粹是属于胡编瞎造,是对太极拳学练的严重误导。论述于下。
中医学中的经络是几千年前中国古人通过医疗实践等总结确认的一个人体生理现象,在《黄帝内经》中己经形成系统的理论;到了晋代,在皇甫谧编撰的《黄帝三部针灸甲乙经》中,穴位命名全部完成;到了金、元时,在何若愚、滑伯仁等的著作中经络学说又有了很大的完善,自古以来经络理论对中医临床实践起到了重大的指导作用。经络的实质虽然至今有关专家仍在探索研究中,一直未找到实质的解剖形态,但现代许多研究证明经络的客观存在,如《中国针灸》1981至1985年各期陆续报道了经穴的低电阻、高电位特性,经穴的冷光高于非经穴部位的特性,经穴在高频高压静电场下发光高于非经穴部位的特性,经穴针刺后用热象仪可观察到近体表经脉呈现温度高于非经脉部位的低温带特性,许多人穴位经针刺有明显的酸麻胀重热冷等感觉循经脉传导的特性等等;医疗实践证明:经络与人体生命活动的生理与病理关系十分密切。
上世纪约八十年代热时期,界的就有某些人提出练气功中有"内气"沿人体经脉流行的说法,随之上世纪末,练太极拳"内气"随动作沿人体经脉流行的说法也开始在太极拳界中流行,究竟是谁开此说法先河的,现在谁也说不清楚。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顾留馨太极拳研究》一书记载的顾留馨先生与唐豪先生的来往书信反映他们当时既尚不懂中医经络,又认为中医经络可能与太极拳有关。顾留馨先生在1982年9月第1版出版的《太极拳术》一书中指出太极拳有畅通经络的功效,但只字未提练太极拳有内气循经脉而行的说法。这种说法是完全符合中医学说的,是慎重、严谨、科学的,是正确的。因为所有的运动项目,不论是舞蹈、体操、田径、拳等等都是具有畅通经络功效的,太极拳也同样具有畅通经络的功效;但畅通经络与循经脉是两回事。总之,上世纪八十年代之前还没有太极拳之气循经脉的说法
二.《陈氏太极拳图说》没有说气循经脉
把经络内容载入书籍,从古今文献看,首先见于陈鑫先生1929年完稿的《太极拳图画讲义》(出版时被改为《陈氏太极拳图说》),根据该书76页经穴图的右下方所写的"经穴歌录内经注",这些内容是抄录自讲解介绍《黄帝内经》的书籍。由于《黄帝内经》中的哲学内容是《周易》的重要补充,尽管《黄帝内经》不属于儒家所十分重视的二十四经,古代和近代的不少读书人还是都读了《黄帝内经》。然《黄帝内经》毕竟是医学专著,结果不少读书人居然也潜心于中医研习,其中有的还精通了经络学说,不仅会诊病处方,对中医经络学说的发展也作出了重大贡献,如晋代的皇甫谧、唐代的孙思邈、金元时的窦汉卿、滑伯仁等;但《陈氏太极拳图说》全书76页至120页共45页篇幅的经络内容抄录中,错误竟达100余处,既有经穴名称的错误,又有经穴位置的错误,既有前和后、图与文记载不一的错误,还有对于《黄帝内经》条文脱字漏抄的错误等,这些错误大多是属于中医经络学说基础性的知识,反映陈鑫先生在《陈氏太极拳图说》完稿时对中医经络学说仍然并不熟悉。陈鑫先生抄录这些内容的目的在120页中陈述道:"打人必识穴道,不识穴道恐打伤人故将针灸面背图、任督脉图绘之于前,以备学者观览,关紧穴熟读记之。"陈鑫先生抄录这些内容的目的并非是全面介绍中医经络,只是作个大致的介绍,并且己经说明仅为抄录,所以对抄录错误也不必厚非。
陈鑫先生的《陈氏太极拳图说
- Details
- Category: 练习气功
太极拳之"气"与"劲"的探讨-魏坤梁
本文为2010年修改稿,修改前的同名文稿曾发表于2009年的《精武》第9期和台湾《》总185期。本文首次提出和证明古拳谱和近代拳家所说的"气"和"劲"就是人体力量的"动量传递","力"就是骨杠杆性质的人体力量,并列表加以简明总结;力图使读者明白:不知道区分劲、气与力,要想学会拳是不可能的。
太极拳的古代经典拳谱多次提到了"气"和"劲",近代过来的太极拳前辈们尤其强调练太极拳要用"劲",要"用意不用力"。这"气"究竟是什么?这"气"与之"气"、中医所说的人体生理之"气"是一回事吗?这"气"能在中医所说的十四经脉中流行吗?这"气"能放出体外攻击人吗?这"劲"究竟是什么?这"劲"与"力"究竟是不是一回事?这"劲"能储藏在身上某处吗?"用意不用力"究竟是何意?"意"究竟是什么?"意"和"力"是什么关系?等等这些问题,现代太极拳界绝大多数的锻炼者一直感到困惑。由于这些问题至今没有得到有令人信服之科学根据的解释,中国近代所没有的众说纷纭的不同见解层出不穷,加以细细分析,可以发觉其中有很多见解是牵强附会的、故弄玄虚的、不科学的、没有根据臆想的,而因此各种各样、形形色色的、有意或无意的误导就得以滋生,太极拳的真面目因此遭到了蒙蔽和误会,太极拳的学练和发展因此受到了严重的干扰和破坏。所以这些问题应该探讨清楚。
一、太极拳之"气"不是之"气",也不是中医所说的所有人体生理之"气"
必须清楚,"气"在中国古代是一个可以表示宇宙、精神、物质、行为、现象、状态等等任何概念的代词,相当于古今语言中的"东西"。所以,不同概念的"气"是不能混为一谈的。根据太极拳古代经典包括《王宗岳太极拳论》、《杨氏老谱》等文献和中国近代杨澄甫先生等太极拳家的著作,可以肯定太极拳古拳谱大量所说的"气"是指太极拳动作的原因,所谓"意到气到力到"也反映了"气"是因、动作是果这一事实。现代太极拳界不少人把这个因果颠倒了,这是太极拳之"气"被蒙上一层扑朔迷离的神秘面纱,弄得不识其庐山真面目,以致不少误说萌生的一个主要原因。太极拳古拳谱反映动作原因的太极拳之"气"具有"主宰于腰"与"其根在脚的特点"。而气功之"气"、中医所说的所有人体生理之"气"则都是没有这些特性的。
佛家及其它气功是没有"气"这个概念的,气功之"气"是道家的说法。道家气功的文献介绍道家气功之"气"又称为"真气",这种"气"与人体小腹部的下丹田关系密切,是由这下丹田培养发生的,这种"气"在练功结束时必须回归下丹田,这种"气"在静坐等中与动作无关,在动功中动作对这种"气"有一定的影响,在自发动功中这种"气"则对动作有影响。太极拳之"气"显然没有这样的情况,显然这气功之"气"与太极拳之"气"是不同的,气功之"气"的实质究竟是什么,现在尚不清楚,但可以肯定除了自发动功,它不是引起动作的原因。虽然不少拳家往往拳与道家内功同练,但直至中国近代末1949年为止,哪一本道家的功法书籍和太极拳书籍也都没有说过道家内丹功之"气"就是太极拳之"气"。可见太极拳之"气"与道家内丹功之"气"没有直接关系。
太极拳之"气"也绝对不是中医所说的所有人体生理之"气"。中医所说的人体生理之"气"有很多种类,如"先天之气"、"后天之气"、"宗气"、"营气"、"卫气"、"精气"、"脏腑之气"、"经络之气"、"三焦之气"、"元气"等等,现代研究总结指出这些"气"既有功能性的,也有物质性的。比如"营气"主要是指营养物质,现在来说主要就是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卫气则指抗病因素、热量、调节控制肌肤腠理开合和汗液排泄的功能等;"脏腑之气"中的"心气"大多是指心脏的生理功能;"脾气"既指消化功能又包括了与消化有关的一些腺素、酶、有益菌等等;"肾气"既表示肾泌尿功能、性功能、免疫功能,也可能包含多种有关腺素;中医所说的所有人体生理之"气"与下丹田都没有直接关系,都不是人体动作的直接原因。显然这些"气"既与道家气功的"气"不同,与太极拳之"气"也是不同的。
根据《黄帝内经》等医学经典的论述,十二经脉是经络之气循行的通路,其中的营气行于脉中,每日寅时从肺经开始一昼夜依次循行十二经脉及有关脏器一周如环无端;卫气则行于脉外,日夜沿全身经脉循行五十周,并且数经并行,日行阳经,夜行阴经,经络之气的循行既与下丹田没有直接的关系,其循行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固定的次序与时间规律;中医针灸可以引起针感缓慢地沿近体表的某一段经脉路线循行也被称古人称为"气",但这是针刺效应,现代被称为"循经感传",现代研究大多认为其实质主要是针刺引起微血管活动使得外周神经受到刺激发生的感觉。中医认为在人体中有"任脉"和"督脉"两条奇经合称为"任督" 两条经脉都是由小腹下的"胞中"向上经过头面部,各止于上下唇,而道家所说的"任督"是"中黄直透"的别称,是不经过头面部的,明清时的著名内丹功家柳华阳还明确指出道家所说的"督脉"是行于脊柱之前的,而中医所说的"督脉"则是行于脊柱之后的;中医所说的"任督"不参加"气"之循行并且与丹田都是没有关系的,而道家所说的"任督"则是不断由下丹田出发向下过尾骨之前进入头内,由咽喉部向下进入下丹田,如此循环周流不休,练功结束仍回归下丹田。可见中医所说的"任督"与道家所说的"任督"是两回事,太极拳之"气"与气功之"气"也是不同的与十二经脉以及"经络之气"既不同也是没有直接关系的,与中医所说的"任督"也是没有关系的。
从古拳谱中可知太极拳之"气"的发生与气沉丹田有根本性的关系,是由腰所主宰、始于脚、发于脊的,是人体动作的原因,而上述这些"气"都没有这些特性;虽然气功之"气"与丹田关系密切,但这种关系反映为蕴育、始发与回归,太极拳之"气"与丹田的关系则反映为沉聚与发生,不存在回归,在这点上两者有很大的不同;至于太极拳之"气"的活动部位,如杨澄甫先生在《太极拳使用法》中所说"意气即骨外肉内流动物也必使流动物满身能跑"("意气"之意为杨澄甫先生在同书同文中所说的"意为向导气随行"),按中医理论的说法,这"骨外肉内"就是十二经筋,也就是现代解剖学所说的全身的运动肌部位,不是近人体体表的经脉,这是完全符合太极拳锻炼的实际体会,也是符合运动解剖学的。现代太极拳界有的人说太极拳之"气"就是"经络之气",说可以随动作不同在经脉间任意穿行活动。这既不符合太极拳的所有经典理论,也是根本不符合中医理论的。因为按照中医理论,即使经络之气也是不可能这样的。在至中国近代末1949年为止,没有哪一本太极拳书籍说过太极拳之"气"就是经络之气。现代太极拳界有的人把气功之"气"、中医所说的经络之气混为一谈,纯属牵强附会。
二、人类所使用的力有性质不同的两种
人体动作的原因就是由于力的作用,太极拳之"气"既然是动作之因,所以,这太极拳之"气"的实质就是力。其实古今汉语中都存在着将"气"和"劲"、"力"相通称的情况,有合称为"气力"和"力气"的;古代太极拳经典、《杨氏老谱
- Details
- Category: 练习气功
如何练气
收势与收功
我们在练习过程中,经常发现有的拳友对套路的练习较为认真重视,而对收势收功却马虎应付,随便了草收场,这对练习内功极为不利。殊不知,收功直接影响练功质量。
拳属内家拳,先辈们发明创造的各式拳都有起势和收势,且对起势和收势都有很详细和明确的动作说明和要求。内功太极拳尤如,对收势收功的要求更为严格。在练功过程中,人体内部能量被充分调动,经络处于激烈的运动和锻炼,练功结束前,应该把活动的能量重新梳理归位,让其各就各位,否则,人体能量流将处于流散、泛滥和"无政府"状态,如此对练功后的身体新陈代谢非常不利,严重者或许会产生头晕、胸闷、腹胀等不适症状。
如何收功?应在所有动作或阶段动作结束前进行收功动作。太极拳的收势与内功练习的收功有所区别。
一是动作要求。利用沉肩坠肘将双手缓慢下行收至两胯旁,再由两侧分开向上环绕,在胸前合掌,双手指腹相对接触,慢慢向下坠行,接触的指腹依次按小指、无名指、中指、食指、大拇指的顺序逐渐分开,至小腹前双手分开至身体两侧;双手再由两侧分开向上环绕至头上方,用双手十指从额前向脑后用指腹梳头,顺着后脑勺、耳后下行至颈部,双手再由颈部两侧向胸前、腹前按摩下行至小腹部;再之,按男左女右原则(男左掌在下,右掌在上;女右掌在下,左掌在上)将双手掌叠放在小腹部,先按逆时针方向并稍用力环绕按摩小腹部(下丹田)36下,再顺时针环绕轻抚按小腹部36下。再用双手上下磨擦按摩背部两侧腰肌,按摩至腰肌有热感后,双手分别延两腿后侧下行按摩至脚踝,通经理气。再双手按摩腹沟几下,尔后,顺大腿内侧下行按摩至脚踝。静默片刻,脚指用意稍用力抓地10次。最后,全身放松做6个深呼吸,再做6个抬腿放松动作完成收功。初练功者,可再用手分别按摩颈部两侧和手臂外侧,略思意念,想着内气随手按摩而出,也可再用双手按摩脸部和耳朵,神清气爽地完成收功。
二是呼吸要求。初学者最好自然呼吸,呼吸越自然越均匀越深沉越好。千万不要为调整呼吸而憋气。
三是意念要求。意念要随手而动,无论双手环绕或下行按摩,意念都要随手而动,想着内气跟着手感走,这是锻炼和培养意念的好方法。如双手下行时,就要想着内气顺着手对应的后背部位往下行走,此时的感觉非常妙的。
四是其它注意事项。一是小腹按摩一定要先逆时针,后顺时针。逆时针为泄,按掌稍重些;顺时针为补,按掌轻扶即可。先泄后补为练功原则。二是练功后宜休息会儿,有条件的喝点温水,夏天也要喝温水,切忌练功后急于喝吃冰冷饮料、吃冰冷食品。三是练功场所要冬天避风、夏天避阳,空气新鲜的场所。且尽量面朝南练拳。
内家三宝:松、静、桩
1、松是周身肌肉关节放松。平常我们身上有大量的无意识紧张。不管动静都是。就是走路也是,就如大多数人走路脚底与地面都是有不小的角度。都是绷着脚的。静时要体会周身状态,让紧张的地方放松。动时也一样,注意一举一动俱要轻灵。要遵循太极的先减后加,即先放松后紧张。
2、静是情绪的平稳、安宁。这里有个误区就是以为静就是要求没有念头。这个是错误的。应该是念头归念头。但情绪上不因念头,身上的感受,以及外界的影响而波动。不管出现什么境界、感觉,保持不急不躁,不烦不恼。该处理的处理,该调整的调整。只要情绪平稳、安宁,其实念头不碍事的。正如六祖说的"慧能没伎俩,不断百思想"。站桩也不需要消除念头。我看到论坛上有些人为念头多而烦恼。那真是没有必要。念头多也有念头多的好处。
3、桩就是周身骨骼的撑拔。按照头正立项,含胸拔背,命门后贴,尾骨下压,双臂外撑,膝盖弯曲等要领进行撑拔,不可太用力,得慢慢来。尤其要注意的是必须是在肌肉关节放松情况下做这些要领。注意不能用肌肉关节的紧张力量去帮助身体做到这些要领(包括无意识的)。周身骨骼正确的撑拔让人慢慢自然有站如松如桩的感觉和气质。
(肉)僵、(心)躁、(骨)散是常人不知不觉的习惯和毛病。只有深入体察,细细体会才能觉察到(情绪平静,即心静),才能知道僵、散,才能有针对的去松、撑。反过来肌肉关节放松、骨骼撑拔可以促进改善气血运行,锻炼筋骨、关节,身上舒服,对情绪的平稳安宁起促进作用。情绪安宁平稳能让对身体周身的松紧状态的觉察力进一步加强。这样转辗增上。
久坐有禅,久站有功。为什么有很多人站桩很能很快出效果,有些人进展很慢,站了一辈子效果也不行,没出什么功夫呢?我想就是因为把练功和日常生活打成两截了。站桩时或许有感觉,不站就没有了(日常回到僵躁散的常态而不知去省察改正)。三宝松静桩的要领要贯彻到日常生活中的一举一动中,要经常省察身心状态,不对的就调整。
行走坐卧不离松、静、桩。这样子功夫才会得力。否则站桩犹如烧水,每次烧到60几度,但日常生活中又被以前的习惯带跑(如烧热的水凉下来),这样烧烧凉凉,一辈子也不行。有些人很用功,虽然不知道要贯彻到日常生活中,但每次站的时间长,如烧水多烧一些到80多度,那虽然凉下来了,但底子厚,每次只凉60、70几度。就能突破那个点,一突破那个点就变成习惯了。功夫也就上身不退了。一定要突破那个点。把松静桩练成常态(习惯)来代替常人的僵躁散。那就不会出现热一会凉一会,而是持续加热。真会得,不需要特意的站桩,自然道功日日增长。但站桩是万缘放下,一心专注站桩,更快更容易获得身体感受和功夫长进更快养成习惯。所以初学一定要站桩。但如果能用别的方式得到松、静、桩的习惯,那不用站桩也可以(也可以通过打坐,打太极拳等等)。但我感觉站桩是最快的。
真是叹服哪位大师提出松静桩的概念。这三个字准确把握到内家功夫的根本。如果真能把握松静桩。那么其他的招式、技巧都可弃之不用,不用在意,当然玩玩可以。因为通过松静桩来修身,身体自然日渐完善起来。状态出功能。那么各种功夫自然唾手可得,易如反掌。松静桩是树干、根本,其他是树叶、枝节。把握到了树干,其他树叶、枝节自然会生长起来。不求道而道自得,不求功而功自长。
太极内功与中医经络
练习内功太极拳第二承功夫----以气带手,最初的体会就是全身经络循环和气血流畅。
初期练习阶段(两个月左右时间),就可以感觉手掌及手指关节有麻感,逐渐因人出现麻胀感,尤其是大拇指、食指及小指更为明显。
中期练习阶段(半年左右时间),时而会出现肘关节和背脊有膨胀和微热感,有时因人出现背部、肩膀的局部剌痛感,有的像针剌似的,有的像反跳痛,尤其是夹脊、肩膀较为明显、多见。
中晚期练习阶段(一年左右时间),就可慢慢体会到气血的流动。有时随着拳势和意念的变化作用,气血涌动的线路十分明显,脊椎及髋关节、胯关节部位气感十足,尾闾有冲气节、胀气感,或顺时针转、或逆时针转、或平面转、或垂直转、或斜面转,气血所到之处有热感、胀感和舒适感、柔和感,这种感觉尤如热血流动,可体会到一股无形的来自尾闾部位的力量在运动。
高级练习阶段(一年以上时间),就可因人感觉周身有热气升腾,热气升腾的程度随功力的增强而增强。初期可感觉热气弥漫周身,尤为手掌背较为明显,觉得有一层薄雾胧罩,或感觉皮肤表层有静电负荷。当手背靠近他人或自己身体时,尚未接触就有触感。热气感明显时,手背靠近头部,头部会有一种懵怵的感觉,甚至出现晕眩,顿感头脑空空发轻发虚。我在练习老六路玉女穿梭动作时,左右手靠近头部左右侧时,头部左右侧会有晕眩、懵懵的感觉。
前些日,与一学医拳友交流,谈及内功的气感,感觉与中医经络相似。通过进一步了解中医经络知识,能体会到练功过程中出现的气血流动行程路线与经络肺经、大肠经、心经及膀胱经的循环路线类同,难怪练习内功太极拳对健身功效如此明显。
练气的真切体会
太极拳属内家拳、内家功,通俗点说也是一种气功,所不同的是太极拳的"气功"与通常所说的气功有所区别。通常意义上的气功是静气功,外家拳练的"硬气功"是"气"的集中,而太极拳所练的"气功"是"气"的化合。一聚一化就有本质的区别。因而,太极内功的练习方式方法也与外家拳和静气功有本质的区别。
太极内功完成是由"内气"作后援。没有"内气"的太极拳,那就是太极操了。
我练习李和生大师所传内功太极拳的体会颇深,练气应着重注意三个问题:
一是认识"内气"。"内气"是人体自身存在的生命源动力,没有"内气"就意味着死亡。人之将尽,也就是吐尽最后一口"内气"之时。"内气"有先天和后天之说。先天"内气"也称元气,是从母体中带来的,这种元气伴随你成长,至男16女14岁时几乎耗尽先天"内气"。后天的成长,就是靠自身吸收各种营养成分和锻炼形成后天元气。后天元气维持生命的延续。据相关史料称,后天元气因人而异,基本上人从青年到中年即40岁间,后天元气培养较为充足,之后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消耗后天元气,直至气尽身亡。但后天元气是可培养的,可通过充分发挥自身潜能增强元气,即固本培元之说。可见"内气"对生命对的重要性。
二是培养"内气"。我认为,"内气"与日常消耗品一样,如汽车、家电等,虽有使用寿命,但与保养有直接关系。人也是一部机器,工作生活就是使用机器,休息养生就是保养机器。如何休息养生,直接关系人的身体健康状况和寿命。"内气"充盈,疾病消除,身体康健。影响"内气"培养的因素较多,有环境因素、身体因素、营养因素等。我着重要说的身体因素之锻炼,即打太极拳培养"内气"。练气是在松腰的基础上进行的,腰不松,气不通且难盈。练习内功太极拳老六路是练气的最好方法,练习过程中,把腰忘掉,身体就像一个大圆筒子,筒子里空空荡荡,什么感觉都要没有,感觉越空,表示腰越松,只有把身体内部都"腾空"了,气才能装的进装的多,这个比拟比较恰当,好比把身躯当作粮仓,"内气"就是粮食了,心中有粮不慌呀,这是我练气最初最真切的体会。同时,练气还要结合松静桩的训练,这样进气更快些更纯足些。如此老老实实的坚持练习一年以上,你就会有新的收获新的感觉,什么收获什么感觉,我在日记里其它文章有记叙不再重述。
三是巩固"内气"。"内气"无止境的。不是练成后就大功告成。"内气"是用来养身体的,若不继续巩固,也是会消耗殆尽的。因此,内功太极拳的练习要坚持坚持再坚持,保持每天都要练上一遍以上,且练习的速度不宜过快,一趟拳最少也要半小时以上。作为初练者,练拳速度过快,难以将腰放松,不宜体会到"内气"的流畅与涌动,如此久而久之,"内气"将不断充盈和纯足,内功也将随之产生和增强。
松静桩
松静桩(预备式)训练指导:
一.姿势要领及练功心法:
身体正直站立,全身放松,不可绷劲使力。两脚平行站立,大约与肩同宽,脚尖指向前方(可微微外八字),两臂自然放松下垂,头部正直,下颌稍微内收,不要挺胸。静立片刻。身体整体稍微下蹲,好像坐在一个高凳上,膝盖略曲,千万不许挺直,尾闾骨微微向前向上卷,带动骨盆微微上翻,使腰部命门部位向后贴,体会腰椎骨挺拔支撑的内在力感。
后背往后靠,带动前胸内收,但不要做成窝胸和驼背。在此基础上,放松胸部肌肉。
保持两肩放松,肘部外旋,转至手心向后,使腋下空出。两手手指自然松开,刚开始做这个动作,肩部可能会发紧,可用意识调节,意想肩关节脱臼,两臂挂在锁骨外端。体会手头产生的沉坠感。再利用这份沉坠感,把肩背部位的韧带、筋腱慢慢地耗开。
呼吸放慢放长,体会胸部放松后,呼吸深长匀净、气息下行的感觉,此法为滋养身心按摩内脏之根基。后与其它配合,其效甚宏。
体会到骨盆上翻、腰椎挺拔、肩膀放松、胸部内含后,保持桩架,体会骨架整体挺拔,周身肌肉放松的感觉。注意不要用意识去求,只要按要领做到后,静心放松体会即可。宋氏形意为道艺之功,道法自然,自然而然。非可以做作之法。
二.练功时间与强度:
初学者开始训练松静桩,一定要贯彻放松的要点,以舒适内养为主,要求保证每天练习一次,多则不限。初练的时间不用太长,以自己能坚持住为标准。5-10分钟即可,但是也不可过于贪图舒适,每次训练都要冲击一下自己的时间极点,每次增加一点练功时间,即使增加数十秒也可,这样才能达到练功的目的。无论是为了什么目的练功,疲劳关都是横在初学者面前的第一道难关,必须克服。通过一段时间的适应和学员自己的锻炼,如果练习方式正确,一般情况下,学员应该在一个月时间内使自己的站桩时间达到30分钟左右,既可以进行下一步的深化训练。
三.注意事项:
1.本功法虽为免费功法,但其知识产权为中华民族所共有。在未经允许的情况下,请学员不要擅自公开、传播、复制,以免所传非人,亦免别人在无指导的情况下练功出现偏差。
2.此功法具有非常良好的养生内壮功效,练后应感觉到精力充沛,虽身体稍有疲惫,是为疲劳关未过之故。
3.以上功法在练习过程中,如有疑问,请与我们联系,我们负责指导到底。
4.以上功法虽然简单,却是内家功夫入门的根基,大道至简之说既是如此。望大家刻苦练习,细心体会,成功取决于您迈出的每一步!
shaolingongfu.com was founded in China in 1996. The company has four divisions: Shaolin Services, Publication Services, Translation Services and Design Services.
Tel:0086-371-63520088
Email:webmaster@shaolingongfu.com
Skype:webmaster@shaolingongfu.com
QQ:76257322
Subscribe Us
Write your email into below field and join our mailling l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