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下:
接书,得悉教务殷繁,七日作书,改为十日,甚□□。前书初九发,今十九,适十日矣。又得来书,宜答雅意。吾人立言,当以身心之修养、学问之研求为主,辅之政事时务,不贵文而贵质,彩必遗弃,惟取其神。易言之,每为一书,必有益处,言必载物,不然,与庸众人何异?此日如金,甚可爱惜!仆自克之力甚薄,欲借外界以为策励,故求友之心甚热。如足下,诚能策励我者也。□〔3〕无他长处,惟守“善与人同”“取人为善”二语,故己有得,未尝敢不告于人;人有善,虽千里吾求之。前望足下上希古人,乃本心也。近以友不博则见不广,少年学问寡成,壮岁事功难立,乃发内宣,所以效嘤鸣而求友声〔4〕,至今数日,应者尚寡。兹附上一纸,贵校有贤者,可为介绍。馀见赞周〔5〕书中。秋凉腹疾,剧一二日,近小愈矣。身体万宜防,重病时始识健时乐也。
东上 十九
根据毛泽东手稿刊印。
注释
〔1〕此信无写作年月。信中所提“乃发内宣(即“征友启事”)……至今数日”和“秋凉腹疾”等事,与1915年11月9日致黎锦熙信中所提“夏假后,乃作一启事,张之各校”等语对照,此信当写于1915年下半年开学之初。信末落款日期“十九”,当为农历8月19日,即公历9月27日。萧子升,见本书第17页注〔2〕。
〔2〕原件缺,似为“子升足”三字。
〔3〕原件此字不显,疑为“仆”字。
〔4〕1915年秋,毛泽东发出“征友启事”,署名二十八画生(毛泽东三字的繁体共二十八画),意欲结交对学问、时政感兴趣,能耐艰苦,有决心,直至能为国牺牲的朋友。“启事”最后引用《诗・小雅・伐木》中“嘤其鸣矣,求其友声”句。“启事”寄发长沙部分学校,并在信封上注有“请张贴在大家看得见的地方”等字句。应征者有李立三、罗章龙等五六人。
〔5〕赞周,即陈赞周(1892―1921),又名绍休,湖南浏阳人。毛泽东在湖南省立次第一师范学校读书时的同学,新民学会会员,1920年5月赴法国勤工俭学,年在巴黎病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