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西〔1〕先生:
京别以来,在天津、济南、泰山、曲阜、南京等处游览一晌,二十五天才到上海,寓哈同路民厚南里二十九号〔2〕,同住连我四人。工读团殊无把握,决将发起者停止,另立自修学社,从事半工半读。同住都有意往俄,我也决去,暂且自习,一年半或二年后,俄路通行即往。想找一俄人,学习俄语,此时尚未找到。我一生恨极了学校,所以我决定不再进学校。自由研究,只要有规律,有方法,未必全不可能。外国语真是一张门户,不可不将他打通,现在每天读一点英语,要是能够有恒,总可稍有所得。我对于学问,尚无专究某一种的意思,想用辐射线的办法,门门涉猎一下。颇觉常识不具,难语专攻,集拢常识,加以条贯,便容易达到深湛。斯宾塞尔最恨国拘〔3〕,我觉学拘也是大弊。先生及死去了的怀中先生,都是弘通广大,最所佩服。可惜我太富感情,中了慨慷的弊病,脑子不能入静,工夫难得持久,改变也很不容易改变,真是不得了的恨事呵!文字学、言语学、和佛学,我都很想研究,一难得书,二不得空时,懈怠因循,只好说“今日不学又有明日”罢了。希望先生遇有关于言语文字学及佛学两类之书,将书名开示与我,多余的印刷物,并请赐寄。收聚了书,总要划一个时间,从事于此。我近来功课,英文,哲学,报,只这三科。哲学从“现代三大哲学家”〔4〕起,渐次进于各家;英文最浅近读本每天念一短课;报则逐日细看,剪下好的材料。我外国文还在孩子时代,不能直接看书。我只想于未出国去的两三年内,用我已经得到的国文一种工具,看新出的报、杂志、丛书及各译本,寻获东方及世界学术思想之大纲要目,以为出国研究的基本。近来国内到处发了丛书热,不管他动机和内容怎样,总于我这种“知识荒”的人多少有些益处。旅京学会〔5〕出报的事可实现否?只是这种混合的团体,很不容易共事,不如另找具体的鲜明的热烈的东西,易于见效,兴味较大。我觉得具体、鲜明、热烈,在人类社会中无论是一种运动,或是一宗学说,都要有这三个条件,无之便是附庸,不是大国,便是因袭,不是创造,便是改良派,不是革命派。我想做一篇“具体,鲜明,热烈,与新运动”的文章,无闲暇构思的机会,恐怕不能做了出来。先生能指挥日常生活,将“上衙门”“下私宅”“作事”“读书”支配得那样圆满得当,真不容易。我因易被感情驱使,总难厉行规则的生活,望着先生,真是天上。北京此时想是很热,上海也热起来了。余话后谈。敬问
近安。
毛泽东
六,七。
根据手稿刊印。
注释〔1〕邵西,即黎锦熙,见本书第31页注〔2〕。
〔2〕哈同路民厚南里二十九号,今为上海市安义路63号。毛泽东在这里,以湖南改造促成会名义,同支持驱张(敬尧)的各界人士进行联络,并协助《天问》的编辑工作。同住者有李凤池、李思安、陈书农等。
〔3〕斯宾塞尔,今译斯宾塞(1820―1903),英国哲学家、社会学家。所著《社会学研究》,由严复摘译出版,名为《群学肄言》。《国拘》为其中的第九篇。此词系严复据原书意译,意即为一国狭隘范围所限。
〔4〕指柏格森、罗素、杜威。 柏格森(1859―1941),法国唯心主义哲学家。曾为法兰西科学院院士、法兰西学院教授。创立直觉主义哲学。192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罗素(1872―1970)。英国逻辑学家、唯心主义哲学家。1920年曾来中国讲学。1950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杜威(1859―1952),美国哲学家、教育家、实用主义的主要代表之一。1919年至1920年曾在中国讲学。
〔5〕旅京学会,指旅京湖南学会,成立于1920年春。会长范源濂。毛泽东为该会编篡干事之一,主要会务是利用星期日请名人讲演或开展学术研究活动。拟出月刊,未成。1920年秋后该会停止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