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门宗简介》,佛经

《云门宗简介》 云门宗史话--第五部分

作者:冯学成

1.心诚礼至

整个五代的五十余年间,在中原,先是朱温的后梁与后唐的李克用、李存勖父子进行了长达十七年的血战,后梁终为后唐所灭,以后依次为后晋灭后唐,后汉灭后晋,后周灭后汉。960年,赵匡胤陈桥兵变,取代后周,建立了北宋王朝。在江南,则先后出现了吴、吴越、闽、楚、南汉、南平。后来南唐取代吴并灭楚,又与吴越一起分割了闽。在四川,则先后出现了前蜀和后蜀。南汉僻处岭南,力量弱小,别说争霸中原,要在战乱中保持自己的地盘也是不易,故较为注重文饰,崇尚佛儒,把建寺和供僧作为固结人心、消弭强敌的重要方略。因其安全的地理位置和较为妥当的内外策略,南汉刘氏王朝在五代十国中享祚六十六年(905-971),仅次于吴越钱氏七十一年(907-978)。

刘对于佛教,可以说是"心诚礼至",在如敏禅师圆寂后,即遵从其遗命,拥戴云门大师接任住持。为隆重其事,也是在见了云门大师后为其风采所折服,故命其臣韶州防御使、兼检校兵部尚书、上柱国何希范写了一道请疏,恭请云门大师出世说法,其文如下:

弟子韶州防御使,兼防遏指挥使,权知军州事,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兵部尚书,御史大夫,上柱国何希范,洎阖郡官僚等,请灵树禅院第一座偃和尚,恭为皇帝陛下开堂说法,上资圣寿者灵树禅院者,敻古灵踪,最上胜概。自知圣大师顺世,密授付嘱之词,皇帝巡狩,荣加宠光之命,足可以为祇园柱础,梵苑梯航。缁徒虔心以归依,士庶精诚而信仰。希范叨权使命,谬治名藩,幸逢法匠之风,请踞方丈之室。愿以广济为益,无将自利处怀,少狥披榛之徙,佇集如云之众,俯从所请,即具奏闻。

东晋时道安法师曾说过:"不依国主,则法事难立。"禅宗之盛,也曾得力于此。先是武则天礼敬神秀、老安、智诜等北宗大师,六祖也得力于韶州刺史韦琚的拥护。再如临济义玄大师,是因太尉默君和舍宅为寺,并以"临济"为寺额迎义玄大师居之,镇州"府主王常侍"又以礼师事之。赵州从谂禅师一生艰困,八十多岁时在赵州因"赵王"礼敬供养,方在观音院有立足之地。雪峰义存禅师备受闽王的崇敬,其弟子玄沙师备、洞岩可休、鹅湖智孚、长庆慧棱、鼓山神晏这五人,都曾受闽王赐紫衣袈裟。一是需要政治上的安定,一是需要佛法的传布,两者结合在一起,便使五代时的禅宗出现群星灿烂的局面。云门大师在灵树禅院开堂说法,继而在云门山开堂说法,是中国禅宗史上的一件大事,在这里,云门大师奠定了禅宗五宗之一的云门宗的基础,方成就北宋时云门、临济两宗鼎盛繁荣的禅宗局面。

云门大师于后梁末帝贞明五年(919)在灵树禅院开堂说法,历时八年。在后唐庄宗同光元年(923),也就是灵树开法第五年,云门大师"倦于延接,志在幽清,心唯恬默,奏乞移庵"。征得刘的同意后,云门大师率领其弟子在今乳源县云门山麓兴建寺院,历时五年方成,刘赐额"光泰禅院"。

因南汉王朝供奉,历时五年修建的光泰禅院,《南汉甲碑》述其形势云:

四周云合,殿宇之檐楹翼翥,房廊之高下鳞差。邃壑幽泉,挫暑月而寒生户牖;乔松修竹,冒香风而韵杂宫商。近于三十来秋,不减半千之众,岁纳他方之供,日丰香积之厨。有殊舍卫之城,何异灵山之院。

《南汉乙碑》更有如下之描绘:

构创梵宫,数载而毕。莫不因高就远,审地为基。层轩邃宇而涌成,花界金绳而化出。晓霞低覆,绛帷微衬于雕楹;夕露散垂,珠网轻笼于碧瓦。匼匝尽奇峰秀岭,逶迤皆泼黛堆蓝由是庄严宝相,合杂香厨,抠衣者岁溢千人,拥锡者云来四表。

寺院庞大,方得以容众;山林幽深,自便于习禅。云门光泰禅院得天时地利之便,再由云门文偃大师主法,"抠衣者岁溢千人,拥锡者云来四表",法门之盛,除当年雪峰,无可比者。

2.从灵树禅院到光泰禅院

从灵树禅院到光泰禅院,云门禅法的兴盛当然与云门大师清彻的见地和卓绝的魅力分不开,宋时,虽临济宗大师亦赞"云门气宇如王","云门(禅)如九转丹砂,点铁成金"(云峰文悦禅师语)。北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两浙转运副使苏澥在为新刻的《云门广录》所作序中赞叹说:

祖灯相继,数百年间,出类迈伦,超今越古,尽神尽妙,道行于天下者,数人而已,云门大师特为之最。擒纵舒卷,纵横变化。放开江海,鱼龙得游泳之方;把断乾坤,鬼神无行走之地。草木亦当稽首,土石为之发光。

苏澥所赞,绝非虚说。下面摘选几则云门大师的上堂法语,看其龙游凤翔,风驰电掣般的气势,透顶透底的大师识见:

我事不获已,向你诸人道,直下无事,早是相埋没了也。更拟踏步向前,寻言逐句,求觅解会,千差万别,广设问难,赢得一场口滑,去道转远,有甚休歇时!此事若在言句上,三乘十二分教岂是无言句?因甚么更道教外别传?若从学解机智得者,只如十地圣人,说法如云如雨,犹被呵责,见性如隔罗穀。以此故知,一切有心,天地悬隔。虽然如此,若是得的人,道火何曾口著烧。终日说事,不曾动着口唇;终日著衣,未曾挂着一缕丝;终日吃饭,未曾咬破一粒米。此犹是门庭之说,须实得恁么始得。若向衲僧门下,句里呈机,徒劳伫思。直饶一句下承当得,犹是瞌睡汉。(见《云门广录》,以后未注明出处的皆同)

禅宗自六祖大师以来,经马祖、石头、百丈、药山诸师演化,已渐为广大僧人和士众所熟悉和接受。禅宗独特的直指人心的教授方式,如机锋、棒喝、转语等种种作略,经德山、临济、沩山、仰山、洞山、赵州、雪峰等积极提倡,在禅门内更是形成一股热潮。云门大师在这里批评了种种禅法的流弊,如以"直下无事,早是相埋没了也"批评牛头禅的末流,以"寻言逐句,求觅解会"批评其他禅派的末流。它们均未领会前代祖师开法的深意而有刻舟求剑一类迷误。有一则公案,最能说明其中之弊。洞山良价大师曾以六祖和神秀的故事勘验门人:

(有僧)问:时时勤拂拭,为什么不得他衣钵?未审什么人合得?"师(洞山)曰:"不入门者。"曰:"只如不入门者,还得也无?"师曰:"虽然如此,不得不与他。"师又曰:"直道本来无一物,犹未合得他衣钵。汝道甚么人合得?这里合下得一转语,且道下得甚么语?"

时有一僧,下九十六转语,并不契,末后一转,始惬师意。师曰:"阇黎何不早恁么道?"别有一僧密听,只不闻末后一转,遂请益其僧。僧不肯说,如是三年相从,终不为举。

一日因疾,其僧曰:"某三年请举前话,不蒙慈悲,善取不得,恶取去。"遂持刀白曰:"若不为某举,即杀上座去也。"其僧悚然曰:"阇黎且待,我为尔举。"乃曰:"直饶将来,亦无处著。"其僧礼谢。

"九十六转语",缺牙巴咬虱子,碰巧了吧,而且仅仅是聊惬了洞山之意而已,洞山也并未印可他什么。但就为了这一句不值钱的转语,另一僧竟死死缠了三年,最后不惜以杀人相威胁,可见转语流弊之深,为害之大。故明眼宗师对此常常是"旋立旋破",说法不留痕迹。云门大师正是这样的高手,所以批评道:"句里呈机,徒劳伫思。直饶一句下承当得,犹是瞌睡汉。"

3.重叠关山路

对于佛法的修行,有信解行证的过程和体系,禅宗强调顿悟,所以对于这四个方面是同时的,并且从整体上进入。重要的是,在修行过程中,不仅要除掉惯常所说的"烦恼障",同时也要除去因修习佛法而带来的"理障"和"所知障"。同样,以参禅为主要修行方式的禅僧,则应除去"禅障",也就是后来禅门中所批评的"狂禅"、"文字禅"、"野狐禅"、"枯木禅"等等。既是开堂说法,必然会留下轨则,这轨则一方面有利于指导学人进入,但另一方面却难免被学人执著成障。所以北宋著名的云门宗禅师佛印了元曾回顾说:"云门说法如云,绝不喜人记录其语,见必骂逐,曰:"汝口不用,反记我语,他时定贩卖我去。""今对机室中(所)录,皆香林(澄远)明教(师宽)以纸为衣,随所闻,随即书之。后世学人渔猎文字语言中,正如吹网求满,非愚即狂,可叹也。"(见《林间录》)

所以云门大师开堂法语,干净利落,直截了当,既不同于沩仰父子,又不同于临济,更与曹洞父子有别,而独显一家风范。再如其示众云:

学人簇簇地商量个什么?举一句语,教汝直下承担去,早是撒尿在汝头上了。直饶捻一毫头,尽大地一时明得,已是剜肉作疮。虽然如此,汝也须实到这个田地始得。若未得如此,切不可掠虚,退步向自己脚跟下推寻看。是什么道理?实无丝发与汝作解会,与汝作疑惑。况汝等各各当人有一段事,大用现前,更不烦汝一毫头气力,便与佛祖无别。自是汝诸人,信根浅薄,恶业浓厚,突然起得许多头角,担钵囊千乡万里受屈作么?且汝诸人有甚么不足处?大丈夫汉阿谁无分?独自承当得,犹不著便,不可受人欺瞒,取人处分。才见老和尚开口,便好把铁石蓦口塞,便是屎上青蝇相似,斗咂将去,三个五个聚头商量,苦屈兄弟。古人一期为汝诸人不奈何,所以垂一言半句通尔入路。知是这般事,拈放一边,自著些子筋骨,岂不是有少许相亲处。快与!快与!时不待人,出息不保入息,更有什么身心闲别处用?切须在意,珍重。

云门大师的这段法语真是痛快淋漓,却又语之谆谆,与上则法语都是为接引初机,扫除其情见而说。禅宗讲顿悟,而顿是没有时间,没有内容的。"商量"也好,"斗咂(咀嚼)将去"也好,必然落在思维的内容和过程中,这就落入渐而非顿了。"言语道断,心行处灭"原是印度禅法中的紧要之处,中国禅宗则把这句禅铭,升华为开悟见道时的根本准则,并赋予其顿的色彩。"言语道"、"心行处"就是思维流动的轨迹,而流动的思维必然是在思维的内容中穿行,这些内容,不论是凡也好,圣也好,烦恼也好,菩提也好,都非真如菩提本身。所以禅师们常以"开口即错,拟议即乖"来提示学人。云门大师的这一席话,乃至众多的开示法语,都一直贯穿着这样的精神。所以,若不明白禅宗的背景,若不明白祖师当机接人时的背景,祖师的这一类开示法语,真的是令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

在《云门广录》中,云门大师的法语分为《对机》、《室中语要》、《垂示代语》和《勘辨》四大部分,其中还包括了一些偈颂。最后还附有《游方遗录》、《大师遗表》、《遗诫》、《行录》和《请疏》。前面所引录的两则法语都是《对机》中的开示。在《对机》的实例中,更有许多精彩传神的接人机趣。如:

时有州主何公(即写请疏的何希范)礼拜,问曰:"弟子请益。"师曰:"目前无异草。"有官问:"佛法如水中月,是不?"师云:"清波无透路。"进云:"和尚从何得?"师云:"再问复何来。"进云:"正恁么时如何?"师云:"重叠关山路。"

这是云门大师初住灵树院时,应何希范之请为其说法。面对韶州的官吏们,云门大师以其特有的风格为他们作了开示。"目前无异草",乃是对佛教"心佛众生三无差别"的一种形象说明,当时《金刚经》早已风行天下,广为人们熟悉,但能真正体悟的人并不多,用禅宗的话来讲,就是不肯承当。在前面所引云门大师的法语中就可以看到这样的指的之语。这些官员当然对佛法很熟悉,故有"佛法如水中月"之问。云门大师平生决不与人谈玄论道,以自己一贯的风格来面对各种各样请益之人。"清波无透路",这诗一般美的应机答话里,包藏着什么意蕴呢?禅宗讲究问在答处,答在问处。云门大师所答,当然不离所问。现代人讲"思维流",思维是在各种内容中穿行而成流,或者说各种内容在思维中穿行而成流。各样的内容,如同水流中不同的波,此波虽不同于彼波,但仍然是水。此时思维的内容不同于彼时思维的内容,终归同为思维中的念头。故不论思维中的凡、圣、有无、真幻,都平等地作为念头的流动而已,决不能超越出心地。当然,对大师们的,特别是云门大师的接机之语,决不可用意识去卜度。但在理路上却不碍其通达,不然就会把那些胡言乱语、盲棒瞎唱也当作无上菩提,岂非笑话。

4.云门一字禅

在这反复的问答之中,某官员似乎有点明白,故又问:"正恁么时如何?""正恁么时"是唐五代时的流行口语"就是现在"或"就是这样",在唐宋公案中比比皆是。六祖大师在大庾岭上接慧明时曾说:"不思善,不思恶,正恁么时,哪个是明上座的本来面目?"对这个公案,身在韶州的官员自然是亲切熟悉。"正恁么时"是禅宗入室的门径,也是一切思维的门径,现在联系着过去未来,又非过去未来;现在能产生一切,而一切又在现在中沉寂。对"现在"的把握和认识,是检验禅僧们见地的根本尺度,唐末夹山善会禅师(805-881)对此曾有极妙的表述,他接人时曾反复这样提持:"目前无法,意在目前,他不是目前法。""目前无法,意在目前,不是目前法,非耳目之所能到。"明白了夹山善会禅师之意,就明白了云门禅师为什么会以"重叠关山路"来回答"正恁么时如何"的提问了。后来被禅门津津乐道的"云门一字禅",就是云门大师对机时的一期方便运用。如:

(僧)问:"如何是啐啄之机?"师曰:"响。"

"啐啄之机"是"啐啄同时"的另一种表述,就是说,禅师面对将开悟的学人应同孵蛋的母鸡一样,小鸡在蛋中成熟了,要破壳而出,在里面啐,而母鸡应及时地在外面啄。啄早了,小鸡未熟,活不了;啄迟了,小鸡无力出壳,也活不了,故须"啐啄同时",而识时则是机。面对这样的提问,云门大师一个"响"字,就生动形象地予以了断。一字禅的例子很多,再如:

问:"如何是玄中的?"师云:"。"

问:"凿壁偷光时如何?"师云:"恰。"

问:"杀父杀母,佛前忏悔,杀佛杀祖,向什么处忏悔?"师云:"露。"

问:"密室玄宫时如何?"师云:"倒。"进云:"宫中事作么生?"师云:"重。"

师一日云:"作么生是问中具眼?"代云:"瞽。"

一日云:"三日不相见,不得作旧时看,作么生?"代云:"千。"

"如何是正法眼?"师云:"普。""三身中那身说法?"师云:"要。"

以一字一句蓦地截断葛藤,不容当人伫思,这种接人的手段,在其他禅师那里是极难见到的。有关阐述,且放在后面有关纲宗的章节中。云门大师接人之语,往往出人意外,既使人回味无穷,又使人有意外之喜,这是大师熟知个中三昧,方能为之。如:

(僧)问:"如何是诸佛出身处?"师云:"东山水上行。"

问:"如何是透法身句?"师云:"北斗里藏身。"

问:"如何是本来宗?"师云:"不问不答。"

问:"如何是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师云:"我今日不答话。"进云:"为什么不答话?"师云:"驴年会么?"

问:"如何是海印三昧?"师云:"你但礼拜问著,待我东行西行。"

问:"如何转动,即得不落阶级?"师云:"南斗七,北斗八。"

这一类答话脍炙人口,在丛林中广为流传,并常被借来化为接人之机。如北宋末年临济宗著名宗师圆悟克勤和大慧宗杲(1089-1163)父子间的一则公案。被后人称为"云门再来"的大慧宗杲禅师青年出家,"偶阅古云门录,恍而旧习"。他英姿卓绝,机辩过人,经论禅机无不了然于胸,见了许多尊宿,都印可了他,但他却自知未悟。后来他的老师湛堂和尚推荐他去参圆悟克勤,说唯有川勤(克勤禅师是四川人)能启导于你。大慧宗杲说:若他也糊涂地印可我,我便著"无禅论"去。当时克勤禅师住汴京天宁寺,宗杲就随众听法。一日,克勤禅师举僧问云门:"如何是诸佛出身处?"云门说:"东山水上行。"僧众们都静静地在听。克勤禅师沉默了一会儿,说:"若是老僧则不然,若有人问如何是诸佛出身处,只向他道,熏风自南来,殿阁生微凉。"宗杲在这一席话中,忽然前后际断,"虽动相不生,却坐在净裸裸处",终于被斩断情识破了初参。诸佛出身处与东山水上行了不相干,云门大师为什么作如此的回答?克勤禅师为什么举这则公案,略加运作就使大慧宗杲破了初参?这一切,都不是言语可以说明的,必须把自己放进去才行,而且应如大慧宗杲参禅,参得如"狗看热油铛,欲舔舔不得,欲舍舍不得",或许有会心之处。

5.北斗里藏身

再如"北斗里藏身"句,既"透得法身",法身赅遍虚空,南斗也罢,北斗也罢,无处不可藏身。后来禅师多以此语提持,并成为宋代拈古颂古中的重要题材。如在南宋时编纂,元朝时增补的《禅宗颂古联珠通集》中,有关"北斗里藏身"的偈颂竟多达三十一首,拈颂之人包括汾阳善昭、雪窦重显、投子义青、浮山法远、黄龙慧南、白云守端(1025-1072)、真净克文、五祖法演(1024-1104)等临济、云门、曹洞三宗内的著名大师,所颂皆极为精彩。这里试举三例,以供参考。

先看临济宗的汾阳善昭禅师(946-1023)所颂:

藏身北斗最分明,只为人多见不精。

巧妙妄陈心意解,却如平地作深坑。

昏灯日昼何曾易,青竹黄花满地生。

再看云门宗的雪窦重显禅师所颂:

老倒云门泛铁船,江南江北竞头看。

可怜无限垂钩者,随例茫茫失钓竿。

再看曹洞宗投子义青禅师(1033-1083)所颂:

南台峰高北岳低,行人泣泪雨迟疑。

火星昨夜移牛斗,照见西瞿人不知。

三大宗师所颂各有情趣,并表达出了对云门大师"北斗里藏身"的领会。在《云门广录》的《对机》卷中,这样的机语举不胜举。下面还是看后面的《室中语要》吧。

《室中语要》是云门大师借前代祖师的公案机语加以发挥,以启示其门人的心扉,并助其打开开悟之门的一种方法,也就是后人所说的拈古。对此,云门大师自己事先有一段说明:

师示众云:"西天二十八祖,唐土六祖,天下老和尚总在拄杖头上,直饶会得倜傥分明,只在半途。若不放过,尽是野狐精。

师一日云:"古来老宿,皆为慈悲之故,有落草之谈,随语识人。若是出草之谈,即不与么;若与么,则有重话会语。不见仰山和尚问僧:'近离甚处?'僧云:'庐山。'仰山云:'曾游五老峰么?'僧云:'不曾游。'仰山云:'阇黎不曾游山。'"师云:"此语皆为慈悲之故,故有落草之谈。"

这一段说明有两层含义,第一是"西天二十八祖,唐土六祖,天下老和尚总在拄杖头上",也就是说一切禅法、禅心、历代祖师都在这里,都在各人当机一念之中,原不用拈古例举。同时云门大师怕人执著,又旋立旋破,才说便扫:"直饶会得倜傥分明,只在半途。若不放过,尽是野狐精。"第二是说明古德随机接人,万不可按图索骥。随机接人是"慈悲之故",但也却留下了"按图索骥"这种"落草之谈"给后人。故不可"随语识人",一见满口佛语祖语,便以为他是行家里手。所以,"若是出草之谈,则不与么;若与么,则有重话会语"。"落草"就是留下迹印和教条,"出草"就是不留迹印和教条,相当于洞山大师的"鸟道玄路"。云门大师例举仰山大师这则公案来说明,仰山大师对那位从庐山来的僧人的一番问话,深藏玄机,原为接人的一期方便,但后来却被一些禅师生硬地搬来运用。故云门大师说有"落草之谈"。拈古当善为提持,若生硬运用,就会成为"重话"--重鼻子的话和"会语"--并未见道,却自以为会。下面看看云门大师拈古时,既凝重又洒脱,既幽默又明快的风格:

举玄沙(师备)示众云:"诸方老宿尽道接物利生,忽遇三种病人来,作么生接?患盲者,拈槌竖拂他又不见;患聋者,语言三昧他又不闻;患哑者,教伊说又说不得。且作么生接?若接此人不得,佛法无灵验。"有僧请益,师云:"你礼拜著。"僧礼拜起,师以拄杖梗桎,僧后退。师云:"你不是患盲?"复唤近前,僧近前。师云:"你不是患聋?"乃竖起拄杖云:"还会么?"僧云:"不会。"师云:"你不是患哑?"其僧于此有省。

6.自己的无碍智慧

玄沙师备禅师这一公案设得极巧,当年玄沙初作这样的设问时,有一僧问他:"三种病人还许学人商量否?"玄沙说:"许你,但你又作么生商量?"其僧珍重而出,玄沙说:"不是,不是。"罗汉桂琛禅师当时在场,说:"弟子现有眼有鼻有口,和尚作么生接?"玄沙说:"惭愧。"这则公案是思维的陷阱,陷在其中真是令人左右为难,谁又会盲聋哑之病患全了去学禅法?玄沙、桂琛和那位僧人当时都是心明眼亮,早是过来之人,故波澜不惊。而云门大师以这公案来接未悟之人,并现场演示,生动活泼,使那僧"于此有省",收到了极好的效果,这样的教法古来并无多人。

以佛法来看,众生业病之重,又岂止于眼耳口,但恰恰是眼耳口的盲聋哑等业病就是自己的清净法身,就是自己的无碍智慧。云门大师的这番演示,假戏真做,收到了极好的效果。若非洞明其中的关捩,哪有这旋乾转坤的力量?再如:

举僧问云居(道膺禅师):"山河大地从何而有?"(云)居云:"从妄想有。"僧云:"与某甲想出一铤金,得么?"(云)居便休去,僧不肯。

师闻得,云:"已是葛藤,不能折合,得待伊道想出一铤金得么!"拈拄杖便打。

云居道膺禅师的这则公案,使人落入"白马非马"的逻辑怪圈中,原不难解说。道膺禅师以本色宗师接人,只是下手太软,不足以开导那僧,故不为那僧所肯。云门大师在得知这一故事时说:"已是葛藤,不能折合。"既已陷在分别识见(逻辑的理路)之中,又怎能折(斩断情识),又怎能合(因开示而契合)呢?云门大师的方法是,还不等他把话说完,"拈起拄杖便打"。面对这些爱打葛藤的,最好的方法就是用德山、临济那种迅雷不及掩耳的棒喝当下了断。在云门大师的提倡中,还有近代禅人学者极爱引用的,如:

示众云:"诸和尚,莫妄想,天是天,地是地,山是山,水是水,僧是僧,俗是俗。"良久,云:"与我拈将案山来。"时有僧问:"学人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如何?"师云:"三门为什么骑佛殿从这里过?"僧云:"与么则不妄想去也。"师云:"还我话头来。"

云门大师自被南汉王朝请出,"授以章服",在灵树院"为军民开堂"以来,"据知圣院,说雪峰法",致使"问禅者接踵"。迁于云门山后,更是"抠衣者岁溢千人,拥锡者云来四表"。不久,更兴盛到"时谓禅河光涌,佛日辉华,道俗数千,问答响应"的程度。

云门大师于五十六岁之际开法于灵树院,六十岁时开法云门山,六十四岁之时云门光泰寺落成并迁入说法,十年后刘"诏师入阙",到广州南汉王宫,为刘说法。如《南汉甲碑》所载:

至戊戌岁,高祖天皇大帝诏师入阙。帝问:"如何是禅?"师云:"圣人有问,臣僧有对。"帝曰:"作么生对?"师云:"请陛下鉴臣前语。"帝悦,云:"知师孤介,朕早钦敬。"宣下授师左右街僧录,师默而不对。复宣下左右,曰:"此师修行已知蹊径,应不乐荣禄。"乃下诏曰:"放师归山,可乎?"师欣然,三呼万岁。翌日赐内帑香药施利盐货等回山,并加师号曰"匡真"。厥后每年频降颁宣,繁不尽纪。

7.唯福建无云门大师传人

面对刘的恩宠,云门大师不失"孤介"的禅僧本色,应对一如在山对众。刘对如敏禅师和云门大师原本倚若干城,此时则更加钦敬。虽不违云门大师之愿放之归山,却也以后"每年频降颁宣"。后晋天福七年(942),刘去世,其子刘玢袭其位,但次年即为其弟刘晟所弑,其间南汉一度陷于内乱。刘晟之才干远胜其兄,为稳定局势,即把云门大师迎入宫内,经月供养,赐六珠衣一袭及香药施利等,并御制塔额,赐"宝光之塔,瑞云之院"。此时云门大师已是八十岁的老人了。南汉王朝对云门大师是倚重的,待以国师之礼,祈能"冥垂慈贶(赐),密运神通,资圣寿于延长,保皇基于广大"。不仅如此,南汉王朝对云门大师的弟子亦"恩渥异常","其诸上足门人常厚等四十余人,各是章衣师号,散在诸方,或性达禅机,或名高长老。在京小师悟明大师都监内诸寺,赐紫常一等六十余人,或典谋法教,或领袖沙门"。(《南汉乙碑》)

云门道场之盛,在当时国内是罕见的,并超过了福建。福建当年因雪峰禅师倡道,曾兴盛三十余年,其后雪峰诸大弟子亦多在福建开法,但在后晋开运元年(944),福建内乱加剧,引起南唐和吴越的入侵,次年南唐和吴越联手灭闽,福建的佛教亦因之削弱。而云门大师在韶州两寺前后说法三十年,常年听法者不下千人,得法弟子受南汉封赐的就达百余人。据《禅灯世谱》统计,云门大师得法弟子共八十七人,《景德传灯录》所载为六十一人,有机缘语的五十余人。《五灯会元》所载为七十六人,并且全有机缘语录。虽不足南汉甲乙碑所载的百人之盛,已雄冠于当时了。可以说,自马祖以来,法门之盛,云门当为第一。其弟子分布亦广,主要分布于广东和湖南,再则为江西、江苏、湖北、四川,乃至安徽、陕西、山西亦有传人。云门大师唯独在福建没有传人,这一现象,值得禅史留意。

后汉隐帝乾祐二年(949),云门大师给刘晟留下了一篇遗表,给弟子们留下了一篇遗诫后,在云门方丈内坐化,享年八十六岁,僧腊六十有六。在遗诫中,嘱其弟子说:

吾自居灵树,及徙当山,凡三十余载,每以祖道,寅夕激励汝等。或有言句,布在耳目,具眼者知,切须保任!吾今衰迈,大数将绝,刹那迁易,顷息待尽。然沦溺生死,几经如是,非独于今矣。吾自住持已来,甚烦汝等辅赞之劳,但自知愧耳。吾灭后,置吾于方丈中,上或赐塔额,只悬于方丈,勿别营作,不得哭泣孝服、广备祭祀等,是吾切意大期将迫,临行略示遗诫,努力努力好住。还会么?若不会,佛有明教,依而行之。

云门大师圆寂后,"诸山尊宿具威仪,道俗千数,送师于浮图,灵容如昔。依师遗训,塔于方丈内"。云门大师是全身入塔的,当日"学徒感极,瞻雁塔以衔哀;门客恋深,拜禅龛而雪泣"。法事之隆重,为六祖大师后之仅有。十五年后,雄武节度推官阮绍庄,忽于梦中见云门大师在佛殿之上对他说:"吾在塔中多时,汝可言于李特进(秀华宫使特进李托),托他奏闻,为吾开塔。"这神异之事立即轰动南汉王朝,刘晟命韶州官员开塔,迎出云门大师真身,果然"法身如故,眼半合而珠光欲转,口微启而珂雪密排。髭发复生,手足犹软。放神光于方丈,晃耀移时;兴瑞雾于周回,氤氲永日"。当时僧俗朝拜者数千人。

刘晟在得知奏报后,立即命"署人船往云门,修斋迎请"。到了广州,又"迎灵龛于大内,螺钹铿锵于玉阙,繁花例于天衢,圣上别注诚敬"。这相当于唐代诸帝迎佛骨于长安的盛况了。刘晟并"亲临宝辇",为肉身"重换法衣",又特许"群僚庶众,四海蕃商,各得瞻礼"。在大内供养了一个多月后,方把云门肉身送归云门山。云门大师的真身在云门达千年之久,后于"文革"中被毁,真可叹息!


分类:佛经 书名:云门宗简介 作者:网友整理
《云门宗简介》,佛经

《云门宗简介》 云门宗史话--第六部分

作者:冯学成

1.纲宗的修证

一个宗派的创立和延衍,除了外部因素之外,更重要的和最根本的,就是自己内在的凝聚力和对外的感染力。用佛教的话来说,一是法统的纯正,二是教法实践的得力。这两者都需要创宗立派者在理论和实践上有所突破,以建立自己独特的教授体系和方法,这在禅宗则称之为纲宗。"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是禅宗的总纲。对禅宗而言,理论的建立无需费心,它现成地继承了印度大乘佛法的根本精义,更现成地承袭了中国三论、天台、华严三宗的根本理论,天台华严的判教无疑为禅宗安排了一个极佳的理论空间,使它在"圆顿大教"上更标以"教外别传"之旨,并倾其全力,将"圆顿"之旨化为种种可供实践的方法,即所谓"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从六祖、马祖和石头以来的百余年间,不少禅师在"祖师禅"的方法上推陈出新,在思维与存在,经论与修行等复杂层面上不断摸索,使传法者和受法者之间,在语言、文字、动作、情态、生活、劳作等多方面作了全方位的推敲,而形成了机锋、棒喝、转语、圆相等种种实践方法,这些实践方法的成熟,便积淀为禅宗内的纲宗,并因禅门五宗的形成而固化为五家的纲宗。

纲宗是祖师们根据自己的修证体悟,并结合授徒实践中的成功经验加以总结而成,当然有的也是经其弟子整理总结而成。在授徒的实践中,祖师们在开示、接机、应机并引导弟子开悟的系列过程中,用生动机智、幽默含蓄的语言,甚至用推、拉、扭、打、棒、喝、行、走、语、默等丰富的行为动作贯穿其中,以期收到常规教学所难以达到的效果。在灯录中,常常可以看到"师唱谁家曲,宗风嗣阿谁","如何是某山境"之类的问话,就是在探询师家的纲宗。禅门五宗的纲宗各有其相应的特色互不苟同,又互有承袭,故而使唐末五代的禅宗大放异彩,光照千秋,具有极大的魅力。

对五家纲宗,自南宋时起,即有晦岩智昭禅师编成《人天眼目》一书加以总结,并以历代祖师的提唱加以凸显。明末之际,更有汉月法藏、谭吉弘忍父子先后所著《五宗原》和《五宗救》刊行,并在禅宗内部引起轩然大波,争讼达百年之久,最后在清代雍正皇帝的亲自干预下方告平息,同时也致使禅林沉寂一二百年。清初,又有三山灯来禅师著《五家宗旨篡要》。对五家纲宗除《人天眼目》为收集前代评唱编成外,后三书多用一己之见加以发挥,虽有独到之处,但未必合于诸宗本意。所以,若探源于五家纲宗,必须回到纲宗建立的本原之处。

在云门大师建立宗旨之前,已有沩仰、临济和曹洞三家先行于世。沩仰宗的纲宗原不甚明确,宋代禅师在沩山、仰山、香岩三师的语录中,归纳出"三种生"、"圆相"和"三照语"。临济宗的纲宗则分外明确,这就是禅林中最为熟识的"三玄"、"三要"、"四喝"、"四料拣"、"四宾主"、"四照用"等。曹洞宗的纲宗也广为禅人所熟悉,如"正偏五位"、"君臣五位"、"功勋五位"、"三渗漏"、"三种堕"等,更有其包含了纲宗及体系的《宝镜三昧》。云门宗的纲宗,其后各宗的禅师们都曾多加抉择,如《人天眼目》所指,则有"三句","抽顾","一字关",并把云门大师弟子巴陵颢鉴禅师的"三转语"亦作为云门纲宗列入。再如圆悟克勤禅师,除了对"云门三句"推崇备至外,还一再赞叹云门大师的"格外玄机"和"向上全提"。而佛眼清远禅师,则分外留意云门大师的"三种病,两种光"。清初三山灯来禅师在其《五家宗旨纂要》中,全为阐述一己之见地,对云门纲宗,除拈颂上面所举的数则外,还独家拈颂出"云门宗八要",但不知其所据出于何处?

云门纲宗,最为禅人所熟悉并大加称道的第一便是"云门三句",这就是涵盖乾坤句、截断众流句和随波逐浪句。这三句,实际上是云门大师的得力弟子德山缘密禅师对其师风格的总结。宋代临济宗著名的宗师圆悟克勤在其《碧岩录》中亦推崇说:"云门寻常一句中,须具三句,谓之函盖乾坤句,随波逐浪句,截断众流句。放去收来,自然奇特,如斩钉截铁,教人卜度不得。"也就是说,云门大师在演示禅机之时,一句平常的话中,都包含着三重功能:

一是涵盖乾坤--包括全部思想的意蕴和法界的实相。

二是截断众流--使一切思维分别、卜度拟议在此被忽然截断。

三是随波逐浪--顺着思维之路,让其自然流淌。即所谓不坏假名,而说实相。但也包含了根据学人的水平,随机引导一层意思。

这三者是一体的,因涵盖乾坤而可截断众流,因截断众流方得涵盖乾坤;因前两者而得自在,故可以随波逐浪;在随波逐浪中方显截断众流和涵盖乾坤。这与临济大师的"一句语须具三玄门,一玄门须具三要,有权有实,有照有用",有异曲同工之妙。由于有这三重意思,所以在云门大师的每一句禅语中,可以收,可以放,可以杀,可以活,故显得宽阔空灵,意味无穷。但又如斩钉截铁一般,使人不能用思维的方式作哲学式的把握,也不能用灵感来捕捉。

2.随波逐浪

当然,在云门大师的这三句中,还有三层意义,涵盖乾坤,显示自受用;随波逐浪,显示他受用;只有截断众流,才是接引学人的舟桥。但又应看到,有时这三句都可作为接人的舟桥,因为所谓三句,原本为一句。云门大师是怎样演示这神妙三句的呢?先看看云门大师的这一段开示:

师示众云:"函盖乾坤,目机铢两,不涉万缘,作么生承当?"众无对。师云:"一镞破三关。"

就是因为云门大师的这段法语,德山缘密禅师从中得到启示,并体悟到其中的三句妙义。铢是古代中国最小的重量单位,仅为一两的二十四分之一。目机铢两是明察秋毫的另一种表述方式。云门大师这里的意思是说,我们的心,既涵盖乾坤,又能明察秋毫,又不涉于万缘。用经教的话说,就是一切智和一切智智的体用不二。但僧众们都不明白其中之义,云门大师只好代他们回答:"一镞破三关。"这原是见道之人对体相用三即一,一即三的体悟,也是云门大师对前面问话的概括。后代禅师把它引申为"破初参,透重关,砸牢关"也是恰如其分。因为真正的彻悟,是没有三关的;虽没有三关,却又三关历然。在这里,涵盖乾坤自不用说;目机铢两就是随波逐浪,风光分明;不涉万缘自然是截断众流的境界;而一镞破三关,则更是点明了一句中具三句的秘奥。下面试举几例:

僧问:"不起一念,有过无过?"师云:"须弥山。"

问:"如何是尘尘三昧?"师云:"钵里饭,桶里水。"

问:"一言道尽时如何?"师云:"裂破。"

问:"如何是超佛越祖之谈?"师云:"胡饼。"

问:"如何是佛法大意?"师云:"面南看北斗。"

问:"如何是佛?"师云:"干屎橛。"

云门大师这样的应对机语,能表现出涵盖乾坤,截断众流,随波逐浪这三层玄妙的境界和功用吗?当然能,不过需要说明的是,云门大师面对的是那些苦参苦修的禅僧,这在他们各个所提的问题中,就可以看到其中的火候。云门大师因病施药,这"一句中具三句"的功用就显露无遗了。如"不起一念,有过无过",这是修定禅师的疑问,他修定有得,故能不起一念,但心里又不踏实,大概还未做到"定慧等持"吧,也可能想到六祖大师批评卧轮禅师"能断百思想"的那首偈子吧。针对他的提问,云门大师只回答了三个字"须弥山"。须弥山是娑婆世界中最高大的山,云门大师这样回答,当作何领会?那僧怀着有过无过的疑团来,还能自称"不起一念"吗?其过可以说大如须弥山。但须弥山这三字并不等于批评,其中有杀有活,有纵有夺,就得看那僧自己当下的感受了。须弥山可以说是涵盖乾坤般的巨大,也可以在当下截断那僧意识之流,也可因之而随波逐浪,这里旁人的任何诠解都是错误的,只有当事人心里才明白。

"如何是佛法大意?"仍然是禅僧(而非义学僧)对禅法的请益。而"面南看北斗"看似答非所问,但却答在问处。释迦佛说过:"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成法。"这对修行多年的僧人应是坚定不移的理念,并在修行中加以确立。北斗应向北看,看到的是有相。而面南去看,看到的是无相。许多学佛的人都是在有相和著相中修行,参禅的也多著相而参,不知道离心意识去参。"面南看北斗"可以说是极好的讽喻。当事者自会感受到截断众流的力量,回过头来,又会品味到涵盖乾坤和随波逐浪的滋味。

3.任是张良多智巧,到头于此也难施

"干屎橛"是云门大师代表性的答话,更能显示出截断众流的力量。学人抱着一肚皮的疑问来请益"如何是佛",这铜墙铁壁般的答话真使人的思维寸步难行。可是就在思维寸步难行的窘态中,却可以使当事人收到"言语道断,心行处灭"的感受,并在这里领悟到涵盖乾坤的"这个"。

再看云门纲宗中的"抽顾"。《人天眼目》记载说:

师(云门)每见僧,以目顾之,或曰"鉴"或曰"咦"。后来德山圆明密禅师,删去顾字,但曰鉴咦,故丛林目之曰抽顾。

这段记载,虽不见于《云门广录》和《缘密传》,但北宋初年云门第三代传人智门光祚禅师对此已有偈颂云:

云门顾鉴笑嘻嘻,拟议遭他顾鉴咦。

任是张良多智巧,到头于此也难施。

顾鉴咦实际是云门大师"一字禅"或"一字关"的精要。可以设想,当一些新到云门参学的僧人,刚礼拜云门大师之时,云门大师先久久地看他一眼,这就是"顾"。在这一言不发的眼光之中,参学者能有所悟入吗?在这一"顾"之后,云门大师方才略开金口,但仅说了一个"鉴"字。"鉴"是镜子?是观照?是审察?是警戒?是训斥?里面的意蕴无穷。但其中最关键的,还是叫学人自我观照,审鉴。参禅者能从这里进入吗?再后,云门大师又再说了一个"咦"。这似乎是一声轻微的惊叹,这个现成明白的事,你们为什么还见不到呢?智门光祚禅师所作的偈颂别有一番韵味,不过突出了"截断众流"的效果,所以哪怕是智如张良,面对云门大师的顾鉴咦,其智巧也是无法施为的。

其实,在《云门广录》中,是有"顾鉴咦"记载的,大概因刻版时略加疏忽而未为人们留意。在《云门广录》卷上的偈颂末尾处有三首三字短偈,在短偈后有"抽顾颂鉴咦"五字,那三首短偈就是"抽顾颂",只不过"抽顾颂"的小题目是后人编书之时附加的,而非云门大师本人的,况且,在这三首短偈中并未"抽顾":

丧时光,藤林荒。图人意,滞机尪。

举不顾,即差互。拟思量,何劫悟。

咄咄咄,力韦希。禅子讶,中眉垂。

这三首小偈,分别是顾鉴咦而合为一体。在云门大师一顾的眼光中,众生们不是"丧时光,藤林荒"么,那些依经解义,数他人珍宝的不是"图人意"以至于"滞机尪"么?尪为当今的小儿麻痹症,泛指畸形人,或瘦弱不堪之人。这样的人,能在云门大师的一"顾"中回头么?

在云门大师的"鉴"中,云门大师感叹学人对他那一"顾"视而不见,"举不顾"嘛。既视而不见,当然就"即差互"了。哪怕他学维摩大士之默而不顾,仍然"差互"。互者"回互",石头大师在《参同契》中即有"回互不回互"的示机,后被曹洞用作自己的纲宗之一。云门大师接雪峰禅师的法,也是石头大师法脉,所以用"差互"来提醒那些独往独来之人。但是若欲在其中"思量",那也错了,不知"回互"是错,不知"不回互"也错。佛语心为宗,无门为法门,这无门无径之法,的确使人难入。但是既然无门无径,则"人人都在里许",为什么又不知呢?下面第三偈,当然就是"咦"了。

"咄咄咄","咦"的惊叹,在这里强化为呵斥"力韦希"。"韦"者违也,老子说:"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人们善于正面看问题,善于反面看问题的人的确稀少,参禅也是这样,正面参不行,回头即是,可是知道回头的人有多少呢?面对这个现实,当然是"禅子讶",而且"中眉垂"了。这真是对"咦"的生动写照。

4."一字禅"和"一字关"

再看云门纲宗中的"一字禅"或"一字关"。

僧问:"如何是云门剑?"师云:"祖。"

问:"如何是玄中的?"师云:"。"

问:"如何是吹毛剑?"师云"骼。"又云:"胔。"

问:"如何是正法眼?"师云:"普。"

问:"三身中哪身说法?"师云:"要。"

问:"如何是啐喙之机?"师云:"响。"

问:"杀父杀母,佛前忏悔,杀佛杀祖,什么处忏悔?"师云:"露。"

问:"久晴不雨时如何?"师云:"劄。"

问:"凿壁偷光时如何?"师云:"恰。"

问:"承古有言,了即业障本来空,未了应须偿宿债。未审二祖是了是未了?"师云:"确。"

问:"密室玄宫时如何?"师云:"倒。"进云:"宫中事作么生?"师云:"重。"

在《云门广录》里,这类"一字禅"的答语还可选出不少,仅从这里就可以看到,云门大师对各种各样禅机的路数十分熟悉,加之对中国的语言文字的把握又极其高明老到,故应酬时不禁令人拍案叫绝。云门大师这"一字禅"或"一字关",完全具有涵盖乾坤、截断众流和随波逐浪的内涵和力量。当然,这是在面对参禅的学人,其中甚至不乏过来之人,所以云门大量用的这一字类的答话,分量是极重的。如回答"吹毛剑"之问,云门大师回答曰"骼",又曰"胔"。如果遇到吹毛剑,那么这个人就只剩下一把骨头了。但是,如果面对一副骨架,吹毛剑就失去了"吹毛"的作用。临济大师曾有"吹毛用了急须磨"的偈颂,以喻师家的正法眼。胔指一堆烂肉,在吹毛剑之下,什么都会变成一堆烂肉;同样,面对一堆烂肉,吹毛剑又奈其何呢?云门大师的答话,实际上在提持问话之僧更上层楼。

再如云门大师以"普"来回答"正法眼"之问。既是"正法眼",自然"普"照一切。既能照问处,又能照答处。问话之僧在问"正法眼"之时,知道"正法眼"的落处吗?在问处吗?在答处吗?所以云门大师的答语,既可截断众流,又可使人反省。

再如云门大师以"确"来回答"二祖是了是未了"之问。这是佛门中被普遍关注的问题,因为这关系着实修实证和生死解脱。"百丈野狐禅"公案实际也面对这样的问题,即:"大修行的人还落因果也未?"二祖的那首著名的偈子,"了却业障本来空,未了还须偿宿债",和百丈大师的"不昧因果",其实早已说明了这一问题,但对偷心未死的人来说,心里总是不甘。修行到成佛作祖的份儿上了,为什么还不能超越因果,还须去"偿宿债"呢?云门大师斩钉截铁的一个"确"字,便了断此事,使你卜度不得。说二祖"了"是"确",未了怎么会是二祖呢?说二祖"未了"亦是"确",正是因为"未了",二祖才因受诬陷而罹难。但这两端却使人来回奔忙,不知适从,这也是"确"。在这一个"确"字中,云门大师把"涵盖乾坤"、"截断众流"和"随波逐浪"三句运用得妙不可言。

5.格外玄机

什么是云门大师的"格外玄机"呢?云门大师的禅风,在当时的禅林里的确使人耳目一新。如赵州那个著名的"庭前柏树子"、"吃茶去"等话头,在云门大师那里变得更为孤绝硬朗,还具有棒喝一样的力量。你看有僧问他:"如何是佛?"云门回答说:"干屎橛。"在这里使学人没有半点可以"拟议商量"的余地。因为在逻辑中,甚至在非逻辑中,"干屎橛"都与佛挂不上号,何况更有对佛极不恭敬的情调在其中,对那些满腔热情,装着一肚皮理论的人来说,无疑是比挨棒子还要头痛,此时头脑中会产生一种什么样的状态呢?能让人开悟吗?这只有当事人才说得清楚了。不过后来许多禅宗大师则对云门"干屎橛"这样的答话极为推崇,认为这是可以使学人"言语道断"的"格外玄机",下面看一则著名公案:

举:世尊初生下,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周行七步,目顾四方,云:"天上天下,唯我独尊。"师(云门)云:"我当时若见,一棒打杀与狗子吃却,贵图天下太平。"

云门大师的这一句对佛大不敬之语,后来不少禅师加以引用和赞叹,为什么呢!因为这就是"格外玄机",在禅宗的"杀活纵夺"中属于杀和夺的手法,那些对佛的无上智慧和人格不去学习,对禅宗无上心法不去体会,反而天天去谈神说异,追求神通,或者只知有佛,不知有己的人来说,云门大师的这种作为,不是极其伟大么!许多祖师说:"老僧不惜性命,也要点明这一著子。"所指与云门大师相同。对这一公案,有不少禅师加以赞颂,在《颂古联珠通集》中就有三十三首之多。

先看大慧宗杲禅师所颂:

老汉才生便著忙,周行七步似颠狂。

赚他无限痴男女,开眼堂堂入镬汤。

再看长灵守卓禅师所颂:

周行七步便称尊,家丑哪堪放出门。

只向母胎度人毕,也须一棒一条痕。

再看疏山本如禅师所颂:

才出胞胎便逸群,周行七步独称尊。

当时若见云门老,不到如今累子孙。

再看或庵师体禅师所颂:

出走门风相副称,东西南北更无人。

看来不得韶阳老,未免儿孙惹客尘。

云门大师的"格外玄机",往往出人意料之外,却又稳稳坐在情理之中,闻之者先不知所措,回过头来,却是满心的欢喜。再如有人问云门大师如何是"超佛越祖之谈"时,云门大师回答云:"胡饼。"这的确有"超佛越祖"的效应,但那人不服气说:"这是答非所问嘛。"云门大师说:"这的确与所问没有关系。"云门大师以下说得极妙:

汝等诸人,勿可作了,见人道着祖意,便问超佛越祖之谈。你且唤什么作佛?唤什么作祖?即说超佛越祖之谈,便问个出三界。尔把将三界来看,有什么见闻觉知隔碍着尔?有什么声色法与汝可了?了个什么碗!以那个为差殊之见?他古圣不奈尔何,横身为物,道个举体全真,物物觌体不可得。我向汝道,直下无事,早是相埋没了也。汝若实未得个入头处,且中独自参详,除却著衣吃饭,屙屎送尿,更有什么事?无端起得如许多般妄想作什么?更有一般的,如等闲相似聚头,举得个古人话,识性记持,妄想卜度,道我会佛法了也。只管说葛藤,取性过日。更嫌不称意,千乡万里抛却父母师长,作这去就。这个打野榸汉,有什么死急,行脚去!

6.好事不如无

云门大师的这一席话,势如钟鼎,对那些狂禅、文字禅、八股禅无疑是当头棒喝,慈悲之极了。禅宗的兴起,原是以全部佛教的根本教法为基础,若没有隋唐时鼎盛的佛教作为基础,也不可能产生中国的禅宗。那些连佛教基本常识都不具备,连起码的戒定慧素养都没有的人,哪有资格来说禅呢?所以云门大师的这一席话,无疑是救弊之语。但在其中,又给人们透露出了"超佛越祖"的"格外玄机"。云门大师还有一些重要的法语,亦为禅家所重,如:

示众云:"十五日已前不问汝,十五日已后道将一句来。"众无对,自代云:"日日是好日。"

示众云:"人人自有光明在,看时不见暗昏昏,作么生是自己光明?"自代云:"厨库三门。"又云:"好事不如无。"

僧问:"如何是一代时教?"师云:"对一说。"

僧问:"不是目前机,亦非目前事时如何?"师云:"倒一说。"

僧问:"树凋叶落时如何?"师云:"体露金风。"

僧问:"生死到来,如何排遣?"师展手曰:"还我生死来!"

示众云:"拄杖子化为龙,吞却乾坤了也,山河大地甚处得来?"

僧问:"如何是沙门行?"师云:"会不得。"云:"为什么会不得?"师云:"只守会不得的。"

云门大师的这一类机语,在《云门广录》中记载甚多,这里就不烦再举。其于"向上全提",亦为明眼禅师所留意,在《五灯会元》中,曾记载了这么一则故事广为丛林传诵。宋徽宗崇宁元年(1102),临济宗著名禅师圆悟克勤第二次离开四川,出三峡南游,与宰相张无尽(商英)的一席对话:

时张无尽寓荆南(宋荆湖南路的简称,治在今长沙),以道学自居,少见推许。师(克勤)舣舟谒之,剧谈华严旨要,曰:"华严现量境界,理事全具,初无假法。所以即一而万,了万为一;一复一,万复万,浩然莫穷。心佛众生,一二无差别,卷舒自在,无碍圆融。此虽极则,终是无风匝匝之波。"公(无尽)不觉促榻。师遂问曰:"到此与祖师西来意,为同为别?"公曰:"同矣。"师曰:"且得没交涉。"公为之色愠。师曰:"不见云门道:山河大地无纤毫过患,犹是转句;直得不见一色,始是半提,须知更有向上全提时节。彼德山、临济,岂非全提乎?"公乃首肯。

这则故事场面宏大,两位都是在当时极有影响的人物,所谈所论的是禅与华严教观的关系,故对学禅之人有极大的感染力。在这里,圆悟克勤禅师以他独到的慧眼,揭示出云门大师"向上全提"的禅风和作略。从此以后,"向上全提"、"向上一著"就成了禅门师家提持的重要内容,也成了顿悟、彻悟的代名词。

云门大师的"向上全提",克勤禅师所引的只是云门大师说破了的话,其实在云门大师的机语中,无处不是"向上全提",如《联灯会要》中所摘引的:

师云:"有三种人,一人因说得悟,一人因唤得悟,一人闻举便回去,意作么生?"复云:"也好与三十棒。"

7.云门大师的棒子

在当时的丛林里,百十号师僧里自然会有一个半个参禅有悟,其开悟的因缘各别。但对这些开悟的人,云门大师统统"好与三十棒",其中有何玄旨?当然有,许多悟的人,只是会"转句"或"半提",云门大师的棒子,是为人指示"向上全提"之路。再如:

师有时云:"大用现前,不存轨则。"时有僧便问:"如何是大用现前?"师拈出拄杖,高声云:"释迦老子来也。"

"大用现前,不存轨则",原是云门大师交底的话,但若非其亲炙弟子,自难窥其堂奥。

那僧果然不明,上前请益。云门大师现场演示,不知那僧会也无?再如:

师有时云:"要识祖师么?"以拄杖指云:"祖师在你头上跛跳;要识祖师眼睛么?在你脚跟下。"又云:"这个是祭鬼神茶饭,虽然如此,鬼神也无厌足。"

这也是一番绝妙的表述,临济大师常以"无位真人"示人,云门大师这里确有异曲同工之妙,若是明眼人,当下就能领会。这里没有玄言妙语,全是现量境界的流出。云门大师还怕留痕迹误人,旋说旋扫,真是干净彻底。再如:

示众云:"你若不相当,且觅个入头处,微尘诸佛,在你舌头上。三藏圣教,在你脚跟下,不如无事去好。还有人悟得么?出来对众道看!"

还有许多,恕不一一例举了。在云门纲宗里,还有前面章节中所提到的"光不透脱,有两般病","法身亦有两种病",与"向上全提"一样,成了后世师家提持和勘验学人的重要准则。这里不妨再次领略一番:

师有时云:"光不透脱,有两般病,一切处不明,面前有物是一。又透得一切法空,隐隐地似有个物相似,亦是光不透脱。又法身亦有两种病,得到法身,为法执不忘,己见犹存,坐在法身边是一。一直饶透得法身去,放过即不可,子细点检来,有甚气息,亦是病。"

这是云门大师针对那些实修实参的学人所作的重要开示,这段开示,对那些只在文句上玩功夫的人来说,真是不知所云,因为他们缺乏这种禅修的实践,没有这方面的深切体会,自然不会明白云门大师所指。佛法的信、解、行、证是一体的,仅有信解而无行证,哪里谈得上转识成智,现证法身呢?若无信解而只趋行证,则盲人瞎马,祸害更大。所以,那些在丛林中清修三二十年的禅僧,见到云门大师这样透顶透底的开示,自然会欢欢喜喜地信受奉持了。

早在隋唐之际,三论宗的著名大师吉藏菩萨,在其重要著作《大乘玄论》中就"正邪"二法反复辩难,并破邪显正。三论宗的破邪显正与平常的破邪显正不同,而有独家的赋意,即"有所得为邪","无所得为正"。如《大乘玄论》所云:

邪既无量,正亦多途,大略为言,不出二种,谓有得与无得。有得是邪,须破;无得是正,须申。他论有破有立,则有破别有所申。今论唯破不立,则唯破不申。所以然者,若经若论,唯破颠倒虚妄,更无所申。本由病,故有教。在病既除,教药亦尽他论有破有立,此乃是增有所得,非唯不能申,亦不能破,自是有得,何能破他。

吉藏菩萨之论,在教中称为"了义",禅宗之所以在理论上不花气力去别加建立,就是因为有了大乘空宗的了义,又何须在理论上自立门户,这也是禅宗"一切现成"的另一种注脚。禅宗的着力之处,就在于把大乘空宗乃至圆顿教法,从理论转化为实践,并在方法上加以确立。两相互会,就相得益彰。结合吉藏菩萨所言,再看云门大师所云,自是感受不同。

8.为无碍净光

破参的人又称见了"常光"(常寂光)--临济大师说为无碍净光,这是可喜可贺之事,但若执著为"有所得",就是"光不透脱"。轻的病症为"一切处不明",知出世法而不知世间法,但不知世间法,所知的出世间法必然是不圆满。"面前有个物",见"常光"的人总是把这"常光"执著为"有",当然是病。其二,"透得一切法空,隐隐地似有个物相似",透得一切法空,证了空性,但却执著于这个空性,以为实有一个空性,这就没有达到"空空"的境界,当然是病。

法身是空性的另一种表述方式,但不少人都把法身看得过于神秘。"得到法身",也就是现证空性,成就当然比"光不透脱"又高了一层,但"为法执不忘,己见犹存"。大乘佛法的基础就是"我法二空",在实际修证中,似乎达到了这一境界,但又执著于这一境界放不下,故为"坐在法身边",这当然是病。哪怕你"透得法身去",如果还有一丝一毫的凡圣情见未尽,如德山禅师所说的"毫厘系念"、"瞥尔情生"的话,那就会堕入"三涂业因"和"万劫羁锁"之中,所以云门大师说,对这极微极细之处,"放过即不可",也是病。这可是要断人命根的事,若放不下,多年修行的辛苦全都白费了。这里是大丈夫的行径,没有冲决罗网、悬崖撒手、置之死地的精神,是难以取得这一成绩的。基于此,云门大师才提出"法身向上事"这一目标,也就是前面所说的"向上全提"。当然,"法身向上事",与"向上全提"一经提出,对相当多的修行者来说,仍会因执著而成为自己的"理障"或"所知障",如:

僧问:"如何是法身向上事?"师云:"向上,与你道即不难。作么生是法身?"云:"请和尚鉴。"师曰:"鉴即且置,作么生是法身?"云:"与么,与么。"师云:"这个是长连床上学得的,我且问你,法身还吃饭么?"僧无对。

这位前来请益的僧人确非乏乏,真有一股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气概,直问"法身向上事"。云门大师却反话相勘,暗中提持。那僧的"请和尚鉴","与么,与么"的答话,表明自己对禅已有相当的火候,若非云门大师,或许已被印可。但云门大师一眼觑破他是"长连床上学得的",知他对法身尚不明白,又哪有资格谈"法身向上事"呢?"法身还吃饭么?"在这面宝镜的鉴照之下,真是"瞒他一点不得"(南岳怀让大师语)。在《人天眼目》中,有关云门纲宗的几则总颂很有意味,且多用云门大师机语裁剪而成,在下面全部录出,以供参考。

9.古德纲宗颂

云门门庭

云门宗旨,绝断众流,不容拟议。凡圣无路,情解不通。僧问:"如何是雪岭泥牛吼?"师云:"天地黑。""如何是云门木马嘶?"云:"山河走。""如何是学人自己?"云:"游山玩水。"

问:"机缘尽时如何?"云:"与我拈却佛殿来,与汝商量。""如何是透法身句?"云:"北斗里藏身。""如何是教外别传?"云:"对众问将来。"

大约云门宗风,孤危耸峻,人难凑泊。非上上根,孰能窥其仿佛哉!详云门语句,虽有截流之机,且无随波之意。法门虽殊,理归一致。要见云门么?拄杖子跛跳上天,盏子里诸佛说法。

要诀

韶阳一派,出自德峤(山)之源。初见睦州,推出秦时之钻;寄声象骨,脱却项上之枷。使南鳖鼻撺向面前,打东鲤鱼,雨倾盆下。称提三句关键,拈掇一字机锋。藏身北斗星中,独步东山水上。端明顾鉴,不犯毫芒;格外纵擒,言前定夺。直是剑锋有路,铁壁无门。打翻露布葛藤,剪却常情见解。烈焰宁容凑泊,迅雷不及思量。盖其见谛宽通,自然受用广大。花开灵树,子结香林。振佛祖权衡,开人天眼目。夫何源清流浊,根茂枝枯?妄立道眼因缘,谬为声色差别。互相穿凿,滞著语言,取辱先宗,过在后学。此云门宗风也。

古德纲宗颂

楖栗横担宇宙宽,得盘桓处且盘桓。

水流东涧朝西涧,云起南峦下北峦。

生铁郓针挑蜀锦,古松琼叶落珠盘。

折旋未拟经残雨,没足泥途过郁单。

在"要诀"一节后,附有对云门宗后学"妄立道眼因缘,谬为声色差别"的批评:

师逢僧必特顾之,曰:"鉴。"僧拟议,则曰:"咦!"门人录为"顾鉴咦"。后圆明(缘)密删去"顾"字,为之"抽顾"。儿孙失其旨,当接人之际,以怒目名为提撕,名为不认声色,名为举处便荐,相传以为道眼。北塔(光)祚尝笑之,故作偈,有"任是张良多智巧,到头于此也难施"之语。


分类:佛经 书名:云门宗简介 作者:网友整理
《云门宗简介》,佛经

《云门宗简介》 云门宗的传承

本文原载杨羽仪主编《千家写岭南》,花城出版社2004年12月出版。

作者:马步洲,中共乳源瑶族自治县委宣传部副处级干部。

禅宗是中国化的佛教。禅宗的源头,一说为印度南天竺的达摩祖师,一说是六祖。《云门宗史话》的作者冯学成居士则认为:禅宗的源头,不可局于达摩或六祖,而应归于六代祖师的法事积累--传教方法和社会效应的积累,到六祖之后方局面一新,这是较为客观的说法。

达摩大师经一苇渡江,虽说长居嵩山,九年面壁,但身边却没有几位弟子。二祖慧可处于战乱之际,且受到其它教派的打压,甚至没有一处可供立足的寺庙,只好四处流离,以百余岁的高龄死于诬陷。三祖僧璨吸取二祖的教训,舍北而就南,长期隐于安徽舒州的皖公山。只有四祖道信身逢治世,得以在双峰山落脚建寺,聚众开法,常有众五百余人。唐高宗永徽二年(651年),四祖圆寂于双峰山,五祖弘忍承袭其位,后将道场迁到东面十余里的冯墓山,终于成为名动京洛的东山法门。五祖弘忍于高宗咸亨五年圆寂,其后十大弟子分别开法于荆州、安州、资州、潞州、扬州、莘州、随州、越州等地,而六祖慧能开法于广东韶州,则显示了禅宗内大变革的启动。这么一来,东山法门分布的范围,北至山西,南至广东,东至浙江,西至四川,几乎涵盖了大唐帝国大半经济文化的重要区域。这是东山法门在国内的盛况。

印度佛教,本身就存在着从小乘部派佛法、大乘中观和瑜伽佛法到后来密乘佛法的发展和演变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还有各派佛法幷存的形态。不少高僧和学者都把达摩到六祖的禅法看作一个转变的过程,幷且是印度禅到中国禅的转变过程,也就是从如来禅到祖师禅的转变过程。在佛教的三乘教法内,不论是印度的或中国的,不论其何宗何派,也不论是初期阶段还是成熟阶段,面对和需要解决的都是此岸和彼岸、生死和涅槃、烦恼和菩提这一终极问题。在方法上,则是渐修和顿悟的问题。

自东晋末年道生提出顿悟以来,顿渐之争便成了中国佛教中的一个热点,顿悟之说虽渐被人们接受,但其理论体系的成熟和成为僧人们自觉修持的方法却需要好几代人的时间。六祖之前,道生和天台宗的慧思、智者大师等虽倡导顿悟,但同时也强调渐修。传统的佛教确认,人们若要修行,若要取证无上菩提,必须遵循信解行证的次第,也就是先具信仰,然后明解法术义理,再则止观双修,定慧等持,沿着次第禅门和般若观照的路走下去,经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再由十地,经等觉妙觉方转识成智,圆满无上菩提。只有六祖慧能大师把顿悟作为宗眼、宗风,作为自己传授的根本法门,并作了精采的表述,又创立有相应的接人方法和手段,真正意义上的"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顿悟成佛"。南宗,才得到了确立。

渐与顿在修行中的差别显而易见,渐则有能所、有净染、有因果、有次第。顿则无能所、无净染、无因果、无次第,幷且一切俱足,个个圆成,学人无丝毫可取舍可建立处。六祖明确指出:"向者三身在自法性,世人尽有,为迷不见,外觅三身如来,不见自色身三身佛。"众生都是佛,只是未能明见而已。

有了师承,有了经典,在六祖门下二传之后,南宗的顿悟法门,就疾速地推展开,与神秀为代表的北宗展开了激烈的竞争,并从盛唐的南北竞流发展到晚唐的南宗独盛。

安史之乱使北宗受到强烈的冲击。90年后唐武宗灭佛,更是彻底地结束了北宗的存在。南宗由于大多建丛林于荒野山区,远离政治中心,过着自耕自足的"农禅"生活,经济上没有对城市供养的依赖,加上彻底的、不立文字的祖师禅,更没有如其它宗派那样背上沉重的文化包袱,所以唐武宗的灭佛,对它们来说并没有多大的影响,反而为它们消灭了对立面,和对立面消失后所留下的广大传教空间。

至五代时,我国佛教禅宗演绎为五个较大支派--沩仰宗、临济宗、曹洞宗、云门宗、法眼宗,被称为"一花五叶"。云门宗是其中之一叶,由文偃禅师创始于韶州云门山。文偃是慧能下七世弟子,属青原行思一系,初参睦州陈尊宿,后得法于雪峰大师。所创云门宗在北宋时与临济宗并盛。其宗风险峻,简洁高古。据《五灯会元》记载,文偃讲道时指出:"我有三句话,示汝诸人。一句涵盖干坤,一句截断众流,一句随波逐浪。若辩得出,有参学分,若辩不出,长安路上辊辊地。"依次推论:第一句为一心门,第二句为真如门,第三句为生灭门。文偃把云门三句叫作"云门剑"、"吹毛剑",掌握了就能求得解脱。

从文偃大师所承袭的雪峰义存禅师圆寂之年(908年)算起,到南宋雷庵正受禅师圆寂之年(1208年)止,云门宗经历了五代、北宋、南宋三朝整整300年。这期间,在云门宗风铸冶之下,成就了多少英杰才俊,出类拔萃的高僧大德代代相承,如第二代有白云子祥、德山缘密、洞山守初、香林澄远、韶州广悟(乳源双峰山广悟禅师,讳竟钦)、巴陵颢鉴等80余人。洞山晓聪、雪窦重显那一代有200余人。雪窦重显下有天衣义怀、佛印了元等也是200余人。佛印与苏东坡的交往,在千年的禅林中无人不知无不喜闻。再如圆通居讷、大觉怀琏、佛日契嵩、慧林宗本、法云法秀、大通善本等,这些大威德禅师们,因宋王朝的推崇敬重,到了至尊至贵的地位。以后云门宗的重心,便由山林转到了都市,由粗布麻衣,转为紫衣磨衲。这样,就将云门祖师当年的"忘餐待问,立雪求知,困风霜于十七年间,涉南北于数千里外"这种真参实证、刻苦求知的宝贵精神逐渐淡化,甚至忘失了。以至宋朝走向灭亡时,云门宗也随之灯焰熄灭。据《五灯会元》载,沩仰宗兴得最早,衰亡也最早,次之是法眼宗,再次之是云门宗。这三宗都是在宋朝时法脉絶传,正所谓后继无人了。

自雷庵正受禅师圆寂后至虚云老和尚兴灭继絶,续开云门的1944年,前后跨时736年,在这样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里,云门宗灯灭焰熄,何等的空旷沉寂!

虚云老和尚,中国近代禅宗尊宿和代表人物。他一身兼挑禅宗五家法脉,在福州鼓山之时,就接传曹洞,兼嗣临济,在后来于各处重建寺庙的活动中,又续开了沩仰和法眼二宗传承。1934年,虚云老和尚95岁主持并重修南华寺。1943年,虚云老和尚104岁,得知云门古寺残破,尚存文偃大师肉身,于是决定重开云门道场。

续兴云门宗,最关键处在于传承有人,不至于再一次断絶。虚云老和尚详考云门宗的谱系,自宋温州光孝寺已庵深禅师后即无传。再考云门寺的住持,更是续断不定。在法脉的传承上虚云老和尚以云门宗第十二代自任,直续光孝寺,又以妙云等40余人为十三代以续其传。56字的传承法脉口诀,更期以延绵不断之望。

1952年虚云老和尚赴北京,云门寺一时群龙无主,虚老示僧众普书众名,在韦陀菩萨下求断,三次都现佛源和尚之名,虚老于是将云门宗第十三代之重任,嘱咐与佛源和尚。

虚云老和尚示佛源禅人偈曰:

妙心胜德不可量,恺志雄能振宗纲。

佛慈梵畅摩诃衍,源远流长法海康。

1953年6月3日,韦陀圣诞,佛源和尚于云门寺升座,自是檀信依皈海众安和,农禅并举,家风重振。然诸行无常,实莫能测,1958年,佛源因"反右"而蒙冤在狱。三年饥荒,几饿毙狱中。1961年虽获释,仍受监管于南华寺。"文革"时,佛源和尚不顾性命,冒死护匿六祖灵骸。"文革"后,六祖真身方因之得复原貌。1982年,云门寺被国务院列为首批全国重点寺庙,佛源和尚率四众往礼云门祖师,县政府遂请佛源和尚还山。其时寺庙仅余老僧三人,残存殿宇亦为危房,经像法器荡然无存。

1983年的一天,60多岁的佛源和尚找到县长盘才万:云门大觉寺在"文革"期间惨遭破坏,佛像、禅房、财物已毁损80%,山林无竹木, 桂花潭没桂花,原有的20亩田尽被占去,现寺里只剩下五个和尚。眼看香烟难以为继,故特来求见县长大人,救救云门大觉禅寺。盘才万听了,立即找到陈京书记,经县委、县政府研究决定,拨出5万元,支持佛源方丈,作为文物保护和宗教场所的维修费用。接着,佛源方丈又从市里得到15万元,从省里得到20万元,再向海内外开展募捐,共得2000万元,于是开始维修和扩建云门寺。县政府派出统战部副部长专门负责修建工程,直至1993年全面完工。中国佛协常务理事、云门寺住持佛源有感于县领导在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还尽力帮助他,特题辞敬赠:"自治乳源官父母,功垂瑶族利人民。"并于后来也拿出十多万元,帮助县里建起一间云门希望小学。

佛源和尚既归,日夜筹度,事必躬亲,农禅并举,不数年,四众归仰,住僧渐至百余。1986年传戒,殿宇重建已具规模,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来寺,赞云:"十方翘首宗风振,第一功劳在树人。"

佛源和尚牢记虚老遗愿,在辉煌云门祖庭同时,兴办云门佛学院,选贤任能,为培育后继人才呕心沥血。又恢复禅堂,规定禅堂每日必坐香六枝,冬季五七专精参究。故道风远播,德泽普被。1990年,曹溪惟因和尚归寂,南华寺又迎请佛源和尚住持。自1992年入主南华寺以来,8年之间,佛源和尚清肃于内,庄严于外,使六祖道场焕然一新,其气象为千年之最,亦为天下之冠。佛源和尚终以续兴云门为己任,故于近年辞南华院事,以期全力于云门。佛源和尚不负虚老所托,爱国爱教,50多年来,虽屡经骇浪,仍以履薄临深的精神,将云门建设成为当今国内佛教的重寺。

2003年4月2日,云门寺举行盛典,82岁高龄的佛源升座50周年退居,传位给明向大和尚。

这又是:佛法无边源流长远,明灯续慧向往直前。

大觉禅寺

作者:刘 烜

本文原载季羡林主编《中国科学丛书》之一,刘烜、志安(韩)主编《中国禅寺》,中国言实出版社2005年1月出版。

作者:刘烜,北京大学教授。

大觉禅寺位于广东乳源瑶族自治县城东北6公里处的云门山麓,为云门宗祖庭。云门宗以山名宗。宗主文偃为慧能第七代传人,属南宗青原法系。

五代十国中期,文偃奏准南汉王刘,移住云门山。经5年努力,文偃创建了岭南名刹,又在此开创一代新宗风,参拜者"恒逾半千"。

公元927年,五代十国中的南汉国王刘敕赐该寺名光泰禅院。这个名字因云门宗的发展而光耀禅史。不久,刘又敕改为证真禅寺。北宋干德元年癸亥(963年),南汉王刘釒长敕改寺名为大觉禅寺。此名一直沿用至今。不过,当地人习惯上将云门山、云门宗联系起来,称庙为云门寺。

云门宗创于五代,南汉国几代君主都崇佛,为云门宗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环境。入宋,此宗势力迅速向北发展,影响及于京师和朝廷,可以说云门宗挟皇权之势,与临济一起共同担当了发展禅宗的动力,云门的影响在北宋初、中期稍大于临济。云门在南宋时渐衰,元以后法脉不清,历时不足200年。

以文偃为宗主的云门宗风,上承石头希迁、青原行思,坚持南宗禅主张的万事万物都有佛性的主张,着重点突出一切现成,即事即真,事事无碍的思想。与这样的理论重点相联系,在接引学人的方法上又显得很有特色。有人将禅的宗风的区别概括为:云门天子、临济将军、曹洞士民。大体认为,云门宗宗风峭峻,一语中的,不容改易,一语决定万机。临济却是师徒间互相交锋。曹洞宗风细密,犹如农民耕地,默默耕耘。理论上能概括云门宗风的是所谓"云门三句",即涵盖干坤句、截断众流句、随波逐浪句。所谓"涵盖干坤",因为万物有佛性,可以随处感悟到宇宙中的真理, "青青翠竹总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其中也含有师生相合之意。所谓"截断众流",就是对学人习惯上陷于语言文字的迷障时,即刻打断他的固定的思维模式。由于众流难断常为人之固癖,而南宗禅要求直落本心不随众流。而所谓"随波逐浪",是要按照学人的根基和水准加以教化、开导。

云门宗风常用云门"一字关",是说文偃回答学人时常以一个字作答。比如有人问: "如何是心?"答曰: "心。"其实,这是要打断他们的执着,改变他惯用的思维定势,引导学人自己去体验。等待别人的答案时,永远也等不到的。其实,什么是心,什么是禅,事实上也没有现成的答案。这样的禅风可以说参破一字,便破万字,实际是截断众流的一种机用。形式上孤危、险峻,事实上可以意会,不可言传,可以说禅风超逸,言语不群。要旨在于回到重视自身体验,不去求外在的事物攀附。

文偃的公案中,有一则"云门日日是好日"。过去中国人外出办事总得找个黄道吉日,有的日子不宜栽种,有的不宜婚嫁,有的不宜外出,这与云门主张的万事万物都有佛性的主张不合,所以.云门宗主张日有阴晴,月有圆缺,皆合常规,况且从来如此,不必顾忌,产生了日日是好日的思想,看来很有自信。

据说有人对文偃说:"世尊(释迦牟尼的尊称)刚生下来时,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周行七步,目顾四方,说'天上地下,唯我独尊'。"文偃立刻回应说: "我当时若是看见,便把他一棒子打死喂狗吃,好使天下太平。"我们可以将这些话理解成禅的超佛越祖。禅的精神是重自性,排除对外力的依赖,排斥对他力的敬畏。所以文偃又说过: "整个干坤都在你们眼睫上,你们且缓缓细看,是有还是没有。你们都知德山和尚刚见有人进门就挥棒把人打走之事,为什么?不要只知吃别人的涎水唾沫,记住一堆话语,担着一堆古董到处驰骋,管他驴唇马嘴,四处夸耀说自己懂这懂那。"换句话说,如果天下本无佛祖,那么人人都可成为佛祖了。

云门宗风禅意盎然,但太孤危险峻,有时曲高和寡,即列上根而言禅风飘逸,余韵无穷,对一般中下根广大人群,常感不易理解。

现代振兴大觉禅寺的高僧,是虚云老和尚。1943年冬,他在当时广东省长李汉魂的支持下,由曹溪移锡云门,时年104岁,历9年日夜辛劳建成殿、堂、楼、阁180余间,面积达7000多平方米,占地20多亩,1949年以后仍驻锡云门,1952年才以高龄离开云门寺,留下了禅史上的千古佳话。虚云老和尚一直提倡农禅并重的丛林风范,并形成制度。他认为今后的佛教,要不被社会所淘汰,僧伽必须在经济上自信自足,自食其力,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他领导修建云门寺,都带领僧众一齐动手。创立大觉农场,规定在寺共住者均须参加垦荒农耕,做到自给有余。

云门寺"文革"中遭破坏,但1978年得到修复。1983年4月被列为全国重点寺院。1990年修复工程竣工。现今大觉禅寺建有: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藏经楼、伽蓝殿、祖师殿、禅堂、山门、虚云纪念堂、海会塔等。整体布局俨然有序,庄严肃穆。总计维修改建2600多平方米,重建新建9800多平方米。新修虚云和尚舍利塔高7米、山门石牌坊高12米。山门内壁保存有两块石碑:南汉大宝元年(958年)《大汉韶州云门山光泰禅院匡真大师实性碑》、大宝七年(964年) 《大汉韶州云门山大觉禅寺大慈云匡圣弘明大师碑铭并序》。

振兴云门大觉寺,在虚云老和尚的"人间佛教"思想指导下,下一步拟建立"云门山佛教诊所",以发扬佛教利民的宗旨,还准备建设佛学院和藏书10万册的图书馆。大觉寺前有观音山,寺后有桂花潭、九仙岩、钟鼓石、云门峰等景点,正在开发成旅游景点。大觉寺除了发挥佛教的宗教功能以外,还将致力于禅学研究、佛学教学、开展利民服务、旅游活动,以迎接新时代的佛寺建设。

云门山大觉禅寺

本文原载《乳源文物志》,广东人民出版社2007年12月出版。

云门山大觉禅寺,俗称"云门寺",在乳城镇云门村云门山下,即县城北6公里。

云门寺,五代后唐庄宗同光元年,即南汉干亨七年(923年)文偃禅师开山创建,宋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重修。明洪武(1368-1398年)初重修,成化五年至十一年(1469-1475年)重建,嘉靖四年(1525年)重修,万历十一年(1583年)和四十六年(1618年)分别重修。清代曾经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四十三年(1704年)、嘉庆五年(1800年)、道光三十年(1850年)、咸丰元年(1851年)数次重修。民国32年(1943年)虚云和尚重建。新中国成立后,1966至1976年"文化大革命"期间有所损坏,1982年省、市、县拨款40万元,加上各方募捐资助,乳源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组织力量,由佛源和尚主持重修。

云门寺,后唐明宗天成三年,即南汉大有元年(928年)由南汉王刘敕名"光泰禅院",后改"证真禅寺"。 南汉大宝六年(963年),南汉王刘鋹敕升"证真禅寺"为"大觉禅寺"。我国佛教禅宗五宗之一的"云门宗",就是由文偃禅师创立于云门寺。

云门寺东是龙王宫岭,西为云门坳,南系雷公岭,北依主山大慈悲峰,主峰凌驾众山,独出云表,山顶常浮缕缕游云,故名"云门山"。乳源古八景之一的"秀顶奇云"原指于此。寺院坐落在山之东麓,正前方是云门洞,乳(源)桂(头)公路贯穿其间。前面山峰名曰观音山,与寺院遥遥相望。寺西北面1公里多的山谷之中有桂花潭瀑布。寺宇环境清幽,景色秀丽,有碑记载:"匼匝尽奇峰秀岭,逶迤皆泼黛堆蓝。泉幽而声激珠玑,松老而势拏空碧"。古松挺拨,修竹吐翠,浓荫掩映。寺院之建筑,据史料记载,始建时"五载功成",构筑的梵宫,"殿宇之檐楹翼翥,房廊之高下鳞差。日丰香积之厨,有殊舍卫之城"。"层轩邃宇而涌成,花界金绳而化出。晓霞低覆,绛惟微衬于雕楹,夕露散垂,珠纲轻笼于碧瓦。庄严宝相,合杂香厨,抠衣者岁溢千人,拥锡者云来四表。庵罗卫之林畔,景象无殊,耆阇崛之山中,规模非异"。该寺至今历时1000多年,经历代多次重修或重建。

民国32年(1943年),虚云和尚自曹溪移锡云门,重奠地基,改移寺向,大兴土木,历时9年,建造殿堂、厅楼、库房、塔舍等共180余楹,总建筑面积7300多平方米,占地12000多平方米。

1982年起,先后由国家拨款和国内外信徒捐款全面重修,至2006年,修建、重建和扩建的建筑物有天王殿、大雄宝殿、旭日楼、明月楼、钟楼、鼓楼、斋堂、禅堂、法堂、方丈、祖堂、小西天、海会塔、舍利塔(虚云纪念塔)、纪念堂(虚云纪念堂)、桥、路、亭、牌坊、碑廊、放生池、佛学院、释迦佛塔等。重新修建的建筑物为钢筋混凝土或条石结构。经过重修的云门寺院,是一座富丽堂皇的仿古建筑群:殿堂楼阁,亭塔牌坊,碧瓦黄墙,巍峨壮丽。建筑面积5万多平方米,占地近180万平方米,常住僧尼400多人,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全国重点开放寺观之一。1993年12月1日乳源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寺院殿堂各门或殿内,悬挂有匾联。其中:天王殿门楣上方悬挂原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1983年手书的"云门山大觉禅寺"匾。门两边挂顺德岑学吕撰、虚云和尚书的"云覆大千界,门传不二宗"楹联。大雄宝殿门楣上方悬挂当代中国著名书法家启功1983年手书的"大雄宝殿"匾。另外,寺内有摹刻宋代苏东坡手书的"斋堂"匾和建国后到美国定居的原民国时期广东省政府主席李汉魂于1984年为云门寺书写的"大觉禅寺"匾,以及海内外一些佛教界人士书赠的匾联,分别悬挂在一些殿堂的门楣、厅堂或柱子上。这些匾联均为木制,黑地,多阳刻烫金字,匾缘雕纹饰。


分类:佛经 书名:云门宗简介 作者:网友整理
《云门宗简介》,佛经

《云门宗简介》 云门宗祖师云门文偃

禅师也像普通人一样可以分成两类;有些人是温吞吞的,有些人是非常急躁的。在五宗的祖师里,沩山,洞山和法眼是比较慢条斯文的,而临济和云门却是非常激烈急切的,其中临济比较激烈,云门比较急切。临济的方法像闪电攻击。他的一喝有如炮火的凶猛,无坚不摧,有如雄狮的怒吼,使万兽慑伏。没有人碰到他,而不被所砍的。假如他要攻击的话,是不放过任何一个人,那管你是佛,菩萨,或祖师。只要你有名,有位,他便派了"无位真人"立刻把你杀掉,可见临济是多么的可怕啊!但最可怕的还是云门!

临济只是杀掉那些他所遇到的人,而云门却要屠尽天下苍生。甚至在他们未生前,便要消灭干净。在他眼中,"无位真人"已是月的影子,已不值得去杀了。云门很少用喝,用棒。他像一位魔术师是用咒语去杀人。他的舌头是出奇的毒辣,尤其他是一位口才非常好的禅师。

云门是一位彻底的破坏偶像者,有一次说法时,他提到释迦牟尼初生时,一手指天,一手指地,绕行七步,环绕四方而说:"天上天下,唯我独尊"。接着他对大家说:"我当时如果在场看到,一棒便把他打死,拿来喂狗吃,以图天下太平"。

他不喜欢维摩居士,有一天,他敲着鼓说:"维摩的妙喜世界,都是一堆破烂,现在他手中拿着碗,正要到河南来讨点粥吃"。

云门好像对任何人都不尊敬,他有一次对僧众说:"俗子还说:'朝闻道,夕死可矣',何况我们沙门,整天做些什么事,实在应该要大大的努力啊"!

谁都知道他所引的话是孔子说的,但他却不举其名,而且直呼俗子。

云门对自己也是一样的无礼,例如他对僧众说:"即使我能用一句话使你们顿悟,那也只是把粪撒在你们头上罢了"。

这也就是说即使禅师已尽其所能,即使他的话已引导了学生的开悟,但那终究是一种手段而已。在云门眼中,任何的言证,尽管世俗认为是非常有价值的,但与根本的常道仍然是隔靴搔痒的。他似乎极受老子:"道可道,非常道"的影响。但他既然醉心常道,又何须说那么多的废话?因此每次说法时,他都感觉得很遗憾,例如他第一次在灵树地方做方丈时曾说:"不要以为今天我在欺骗你们,实在是不得已,说了这些话,使你们心中更加混乱。如果被明眼的人看见,便会把我当作笑柄了,但现在我却是不得已啊"!

这是云门的一个极大矛盾,他一方面具有特别好的口才,一方面却反对言语,好像每一个字都渎犯了神圣的,不可言的道。为了这点,他的心中是多么的不安啊!幸好他用另一个矛盾来解决了这种不安。他曾说:"如果是得道的人,火不能烧,终日说话,却不曾动过唇齿,不曾说过一字,终日穿衣吃饭,却不曾触着一粒米,挂上一缕丝"。

锐敏的心使他极为烦恼。他对心中的每一念头都很敏感,他的自知使他善于知人。也就由于这种敏感,使他能锐利的看透精神生命的玄秘,例如他说:"人人尽有光明在,看时不见暗昏昏"。

这无疑的是一种极深刻的悟解。

云门知道他的路子比较狭窄,他要追求更高的机智,他这一宗的特质是被公认为孤危险峻的。他自己曾为了一首诗描写其神风说:"云门耸峻白云低,水急游鱼不敢栖;入户已知来见解,何烦再举轹中泥"。

这就是他的风格,现在我们就要勇敢的去窥探一下他的生活思想。据说有一天他把手放入木狮子的口中而大叫:"救命!我被咬死了"!

现在我们也要把手放入云门的口中,但不用担心,即使我们会遭遇到像被狮子咬般的可怖,但也会像云门一样的安然无恙。

云门文偃是浙江嘉兴人,俗姓张,也许他的家境非常穷困,从少便被父母送到空王寺去跟志澄律师出家。他资质聪敏,特别善于言辞。后来他正式落发,跟随志澄律师好几年,这时他特别精于律藏。但这并不能满足他的深切需要,他觉得这样并不能悟见他的自性。因此便去参拜黄檗的学生睦州,要求指示。当睦州一看到他,便把门关起来,他在外面敲门,睦州在里面问:"你是谁"?

他说出了姓名,睦州又问:"你来做什么"?

他回答:"我尚未悟见自性,此来是为了乞求指示"。

睦州打开门,一看到他,立刻又关了起来。接着两天来,云门一再的敲门,也是同样的被拒,到了第三天,当睦州一开门时,云门便挤了进去,睦州抓住他叫道:"快说!说"!

云门正想着要开口时,睦州便把他推开说:"你是秦朝的轹钻啊"!

于是很快的关上门,压伤了云门的脚。至此他才开始悟道。后来经睦州的介绍,去参拜雪峰(公元八三二二年至九零八年)。

当他到了雪峰山下的村庄时,遇到一个和尚,他向那和尚说:"请问你是否上山去"?

对方回答是。于是他便说:"请你为我带几句话给雪峰,不过你不要说出是别人告诉你的"。

对方同意了,他便说:"你到了庙内,等大家集合,方丈步入法堂时,你便出来拍掌,直站在他面前说:'可怜的老家伙,为什么不把颈上所带的枷拿掉'"。

那个和尚一一依照云门的指示去做。雪峰知道不是那个和尚自己的话,便跑过去抓住那和尚叫道:"快说!说"!

那和尚不知要说什么,雪峰便把他推开说:"这些话不是你所说的"。

起先他还是不肯承认,等到雪峰叫侍者拿绳子棒子来时,吓得他只好坦白说:"那些不是我的话,而是村庄中一个从浙江的和尚要我说的"。

于是雪峰便对大家说:"你们都一齐到村庄上去迎接那个可以作为你们五百人导师的和尚回来"。

第二天,云门到了庙里,雪峰一看到他便说:"你来这里为了什么"?

云门低头不语,从这一刻起,他们两心互相契合。云门在雪峰处住了好几年,由于雪峰的指导,使他深得玄旨,而承受了禅的心印。

接着云门旅游各地,去拜禅问道。最后到了灵树地方,那时灵树知圣在当地做了二十年的方丈,颇有神通,曾把首座之位空出来,对僧徒说不久会有人来作他们的首座。某天,他预知云门将来,便叫和尚们敲钟,到大门外迎接,当他们出去一看,来的正是云门。

在灵树逝世后,云门奉广主之命了方丈,在接任的第一天,广方便来说:"请你给我指示"?

云门回答说:"眼前没有别的路"。

云门的意思是只有一条路,不是很多的路。但他心中的一条路又是怎样的路呢?要回答这个问题,便触及了云门整个哲学的重心。

有一次,云门引证马祖的话"一切语言,是提婆宗,以这个为主",而说:"说得对极了,只是没有人问我"!

当是一个和尚便出来问:"什么是提婆宗?"

云门怒道:"在印度有九十六个宗,你是属于最低的一宗"。

马祖那句话最重要的一点是"这个",所谓提婆宗只是掩饰的窗帘而已。即使马祖说其他的各宗,对于该句话的真意并没有任何改变。可是那个笨和尚只是看到皮毛,而不见其血脉。云门的见解正像马祖一关,只重视"这个",也即是每个人的自性。只有这个目标,而没有其他的路,因为没有路可以从外面通向我们的自性。

这个自性是一切具足,没有欠缺的。云门一再的问僧徒"你们有欠缺吗";一再的提醒他们只是有一个东西是最根本的,其他的都是无关紧要的;每个人都只有靠自己,没有人能够取代他的位置。他所有的说法都像一个哑吧似的要把心中的想法暗示出来,下面的一段话可以作为代表:

我事不获已,向你诸人道直下无事,早是相埋没了也,更欲踏步向前,寻言逐句,求觅解会,千差万别,广设门难,赢得一场口滑,去道转远,有什么休歇时,此事若在言语上,三乘十二分教,岂是无言语,因什么更道教外别传,若从学解机智得,只如十地智人说法,如云如雨,犹被诃责,见性如隔罗杀,以此故知一切有心,天地悬殊,虽然如此,若是得底人,道火何曾烧,口终日说事,未曾挂着唇齿,未尝道着一字,终日着衣吃饭,未尝触着一粒米,挂一缕丝,虽然如此,犹是门庭之说也,须是实得恁么始得"。

在禅学里,云门以"一字关"闻名,其实这只是他唤醒学生潜能的一种策略,而不是他的基本悟解。有许多禅学者以为他的一字回答是答非所问,认为这是教人崇尚反理则,以笔者来年,这与崇尚理由是一样的错误。云门与其他大禅师一样,是超越了"理则"和"反理则"的,他的回答只是他对问题的自然反应。它们是被问题所引发,因此对问题来说,它们是问题的反应,自然是有意义的。它们不仅为问题所引发,而且是针对提出问题的人。因为禅师已经从他们的问题中直观到他们的精神境界和需要。因此假如它们对问题没有任何逻辑上的意义,至少它们对提出问题的人,却有极生动的意义。

在这里,我将列举云门的几则"一字关",而不作任何的按语,留给读者自己去参:

1、问:"如何是正法眼"?

答:"普"。

2、问:"如何是啐啄之机"?

答:"向"。

3、问:"如何是云门一路"?

答:"亲"。

4、问:"杀父杀母向佛前忏悔,杀佛杀祖向什么处忏悔"?

答:"露"。

5、问:"如何是道"?

答:"去"。

6、问:"先师(灵树)默然处,如何上碑"?

答:"师"。

云门的"一字关"并没有什么特殊的魔术。不论一字也好,几个字也好,都是让你自己去参破。这是他表达不可道之道的唯一方法。

云门的另一个教法是用棒去直指"这个",即是和绝对合一的真我。当我们看到云门像魔术师一样的挥着棒子时,要牢记住这点。现在让笔者举几个例子看看:有一天,云门在僧众面前掉落棒子而说:"这根棒子已化为龙,一口吞下了整个宇宙。请问山河大地从那里从"?

有一次,他举棒喝着:"啊!你瞧,老释迦已来了"!

又有一次,他突然的问听众:"你们要认识祖师吗"?

接着用棒指着他们说:"祖师在你们的头上跳。你们要认识祖师的眼睛吗?就在你们的脚下"。

有一次,他问一个和尚说:"古人举起或放下拂尘是代表什么意思"?

对方回答说:"在举起之前,放下之后,去表示自性"。

这话赢得了云门的衷心赞美,他很少有如此赞美过一个人的。

有时他不用棒子,去直指自性。正如他说:"一切微尘诸物都在你的舌头上,所有三藏圣教都在你的脚跟下"。

在云门的眼中,这种悟解也只是进入自性的一个途径。这个自性是超越了时空的,它是不拘于任何地方,却又是无所不在的。因此只在你内心的深处去寻求自性,也是永远得不到的。在这一点上,云门和他同时的曹山也是看法一致的。他有一次问曹山:"要如何亲近这个人"?

曹山回答:"不要从最秘密处去亲近"。

云门又问:"如果我们已做到了这点,又怎样呢"?

曹山回答:"这就是真的亲近"。

云门叫道:"对极了!对极了"!

云门是否受了曹山的影响,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的悟解已超越了神秘的公开,内在与外在。他在任何事物,任何地方上都看到了绝对。有一次他引证了僧肇的两句话"中有一宝,秘在形山"。

接着说:"它带了一只灯龙进入佛殿,把庙的三个入口话在灯龙上,请问怎么办"?

听众没有回答,他例自答说:"逐物移意"。

过了一会又说:"雷起云兴"。

有一颗年看不见的宝珠藏在现象世界中,这一点是比较容易了解的;可是为什么这颗珠宝带了灯龙到佛殿内,而把庙的三个入口放在灯龙上呢?他举出这种现象界的荒唐,很显然的是要把听众的心带入超越的绝对境界。

他对自己所提出那个问题的两个答案,是引出了绝对的另一面,即是绝对如何作用于现象界。灯龙象徵了禅的精神。三个入口也许代表三乘。把三入口放在灯龙上,正如六祖所说的使三乘归于一乘。首先,这三乘都是分别的适合每个人的需要,而一乘则适合于悟道者的需要。云门所谓的绝对是要"逐物移意",完全顺应万物,而其作用是自发的,正像自然界的"雷起云兴"。

在这里,便把我们引到了"云门三句"。虽然这三句是由云门的学生德山缘密(知句于第十世纪末),最先把它们连在一起的,但其观念早已存在于云门的言教中。这三句是:"1、涵盖乾坤 2、截断众流 3、随波逐浪。这三句根本上都是属于绝对的。以笔者看来,它们是表现出一套辩证历程的三个方面,就其普遍性来说,是无所不在,涵盖了整个宇宙的;就其超越性来说,是截断众流,超越了宇宙,不是我们所能窥破,触及的;就其对这个世界的作用来说,是与世俗相处,随波逐浪的。

在云门的言教中,我们很容易找到有关于这三句的证明。例如他引证雪峰的话:"三世诸佛向火燄上转大*轮"。

接着他解释说:"火燄为三世诸佛说法,三世诸佛都站在地上听"。

他看出绝对是在火中,沙粒中,甚至最小的微尘中。是最近的,也是最远的;是在自己身中,也是在北斗之上。这印证了他所谓的"涵盖乾坤"。

有一次他被邀请到朝延上吃素斋。一位官员问他:"灵树的果子熟了没有"。

他回答说:"请问灵树上的果子,又有那一年是不熟的"。

这回答非常风趣,巧妙。但这是否已答覆了对方的问题呢?显然,对方是希望知道在他作方丈任内,是否有开悟的弟子!他不直接回答这个问题,而是以灵树的果子为跳板,从时间之流跳入了永恒,而直指常或"这个"。仅仅在时间中,才有所谓进度,生长,成熟,和衰亡。这些在绝对中,都是根本不存在的。云门此处所用的方法就是把问话者的心从现象界提升到超现象界,显然这正是所谓的"截断众流"。

又有一次,有个和尚问他:"在我们渡了夏假之后,假如别人问我前途展望如何,我该要怎样回答"?

云门说:"大众退后"。

他不提到现象界的努力前进,却要回到那个没有进步的地方,在那里正是"清波无透路"的。

去门似乎是特别善于运用绝对的超越一面。

某次有人问他:"树凋叶落时怎么办"?

他的回答不仅漂亮,而且意味深长,他说"体露金风"。

这句话有双重的意思,以自然面来说,当然这是指秋天树干已剥落得光秃秃的;以精神面来说,这是指法身或真我已剩下纯粹的本质--永恒不变的存在。这句话像水晶一样的明亮。像秋天的晴空一样,万里无云,使我们的心进入了无穷的碧空。

如果把这些玲珑透剔得有如珠玉的句子和洞山的"枯木花开劫外春"相比,则更为相映成趣。试看它们所表现的又是如何不同的景象啊!在洞山的句子中,我们看到了春日那种薰人的温暖,而云门的句子中却透出了深秋月夜的清凉和明朗。但他们两人都是精神上的巨人,都是超出了任何轨道的限制。因为"天"好像一所有很多公寓的大厦,可以容纳各种不同的典型。

禅学的各宗所共有的一个特点就是在精神生活上,你永远无法直达最高峰。即使你爬到了山顶,仍然还要再上一层,也就是再回返平地。即使你达到了彼岸,仍然要回到这个世界来过着凡人的生活,然后再向前去。你必须在和"天地精神往来"之后,又回到人间,与世俗相处,你必须在"截断众流"之后,又能"随波逐浪"。

云门惊从之处就在于他一面像火箭似的干云直上;可是当他下来时,却要随着生活上一切的波浪,潮水,暗流,漩涡浮游,因为这正是道在俗世的作用。

有人问他:"什么是道"?

他回答:"去"。

这个"去"字,是如此的含意深长,使他不至于局限在自己的主观意识上。如果以云门所有的言教看来,它的意思可以说是:"自由无碍的去做适合的任何事吧!不要依赖特殊的方法,不要考虑到后果,继续的去做吧"!

他坚信:"真空不坏有,真空不异色"。

他鼓励他的在家弟子说:在家和出家对于见性一点并没有任何不同,他并引证法华经说:"经中道:一切治生产业皆与实相不相违背"。

当然不同的生活,给予他们不同的责任。但每个人都必须脚跟着地,去尽自己的责任。这比那些觉湎于幻想,和空洞思维的人要高明多了。对于一个悟道者来说:"天是天,地是地,山是山,僧是僧,俗是俗"。

他不赞成浪费时间去追求空洞的认识,因为最重要的是人的自性。

当你一旦见到了自性,你便会超脱了由于知和贪心的小我所形成的一切障碍和恐惧。使你作于快乐,游于快乐,生于快乐,死于快乐。有个和尚问他:"谁是我自己"。

他回答:"游山玩水"。

这句话所描写的并不是问话的人,而是云门自己内在的美丽境界。事实上,最能表现他这种境界的乃是:"日日是好日"。


分类:佛经 书名:云门宗简介 作者:网友整理
《云门宗简介》,佛经

《云门宗简介》 云门大师──云门宗初祖

云门文偃,唐末五代高僧;为云门宗初祖。

幼年即切慕佛门,从嘉兴空王寺志澄律师出家。

遍览诸经,深究《四分律》;后至睦州,因顿折一足而开悟,

继参学于道明禅师门下。又谒雪峰义存禅师,依住三年,受其宗印。

游历天下,遍访高僧大德,参究印证,声名渐着。

于云门山创建光泰禅院,道风愈显、法化四播,遂成云门一宗。其机锋险峻,门风殊绝,禅林中有「云门一字关」、「云门三字禅」之美称。

留有《云门匡真禅师广录》三卷和《语录》一卷行于后世。

人是灵长类的动物,灵就灵在他有精神上的追求,他要超越自身从而达到精神的永恒彼岸。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烦恼与幸福的冲突,使人类不得不去寻求一条解决冲突并且调和矛盾的最佳途径,宗教便得以产生了。

佛教以魔难为存在的条件,无魔无佛,无佛无魔,幸福与灾祸同时存在。然而随着时代与社会结构的发展与变化,对灾难与幸福概念也有了不同的理解,所以要求佛教必须加以发展和改革,因而有了小乘和大乘的区别,发展到了中国,与本土的儒教、道教等相结合,便有了中国式的佛教──禅宗的诞生。

佛教的像教对于广大信众的心理安宁来说,的确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和价值。但是,流风所及又成了一种迷信和执着,偶像的执迷只会影响人们对于佛教真谛的领悟,于生死大事毫无帮助。于是,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等禅宗的精要便在灵山会上找了依据。无数人天菩萨请佛说法,佛陀便拈起一朵金色优钵昙花,满座信众都难领会其中的奥妙,只有迦叶尊者展颜微笑而心心相印,便有了正法眼藏的流传。

达摩一苇渡江,慧可立雪断臂,六祖芦芽穿膝,都是要破除偶像、文字以及外境的执迷,从而进入心灵的绝对自由世界。这在当时追逐享乐的社会和崇拜偶像的佛教界中,无疑是一股清新的凉风,带来了彼岸的温馨和亲切,使广大信众精神为之一振。而思想界则欢呼着它所赐予的顿悟模式,人类的认识产生了新的飞跃,人们对幸福与真谛的理解又有了质的升华,而且有了到达彼岸的最直接的途径。

禅风的鼎盛,公案的流播,一方面说明了它的生命力,以及为人们所接受的程度,一方面却在丰富和扩大的同时被分割和曲解,自然会背离它的原始初衷而本末倒置。葛藤禅的出现,虽使人们摆脱了文字障却又陷入到语言障之中,同样影响到人们对于终极真理的体认,于是又有了改革的需要,禅宗史上的五家七宗便应运而生。其中最值得称道的,就是以截断众流、孤危耸峻为宗风的云门禅。

葛藤的缠绕,必须有快刀和利剑来斩断;烦恼的蕴聚,必须有智能和觉悟来扫荡。有名的云门三句、三字关、一字禅等,当体发生,随处寂灭;涵盖乾坤,截断众流;直下承当,不容拟议,让修行者无所措手足的当下,直见本源自性,顿悟真如法身。尽管它接引的是上根利器,即那些聪明智能而有慧根天赋的人,所以只流传兴盛了二三百年,但它所采用的截断众流和随波逐浪等接引修行者的方法,对于人类思维模式的培养,通向真理的终极,都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要了解和认识云门宗风,必先知道它的祖师──云门文偃禅师。

唐末五代时的云门文偃禅师(公元八六四──九四九年),祖籍浙江嘉兴,俗家姓张,是东晋齐王司马冏的部下东曹参军张翰的十三代孙。虽然他出身贫寒,还要经常出坡洒扫,但是,先天所带来的灵秀之气和聪明智能的上根利器,使他在十二三岁时便看破红尘,在自己镇上的空王寺中出家,跟从志澄律师学习律部经典。他天资禀赋极高,反应敏捷,辩才无碍,深得志澄律师的器重和赏识。二十岁远到常州的毗陵坛禀受具足戒,之后又回到志澄律师处继续研究律部并加以修证,时常帮助志澄律师讲解经典,尤其对《四分律》等经典的深奥意蕴有深刻的钻研。

数年之间,他已经彻底明白经典中的真谛,不仅精通戒律的内容和精髓,而且能够清净严肃地身体力行。之后,他便离开自己的启蒙恩师,开始到各地游学参究。他先去参拜的是揖世高蹈、不肯随俗的睦州道踪禅师,道踪禅师的风格就是不容学生落入妄想,而要当下觉悟。文偃连续三天去敲门,他才把门打开一条缝。文偃一脚踏进门里,道踪便一把揪住他的前胸要他说。他正要说的时候,道踪便说了一句『秦朝时候的毂辘钻子』,一把将他推出门去。道踪关门关得急了,文偃的一只脚还夹在门里,就在这一阵疼痛的当下,他恍然大悟,于是便归从睦州道踪禅师修行。

三年之后,道踪禅师看他勤奋好学,天资颖悟,气概不凡,堪当大任,便引介他到雪峰义存禅师处参学。他听从师命,离开睦州,来到雪峰山参拜义存禅师。数年之间,温习研讨,心心相印,深得义存禅师的精髓。然后,便游历天下,遍访高僧大德,曾参拜过洞山、曹山、疏山、天童、归宗、灌溪等,研究印证,声名渐大。后来到了广东韶州灵树如敏禅师那儿,如敏禅师拜他为上座。贞明四年(公元九一八年),如敏圆寂,他继承法席,担任灵树寺的住持。其间,他屡次被南汉皇帝请入宫中说法讲经,深得皇帝的钦仰敬服,并御赐名号为「紫袍大师」。同光元年(公元九二三年),他迁徙到韶州的云门山,创建了光泰禅院,道风越来越显著,天下的禅僧蜂拥而来。云门宗便由此而发扬光大。

云门宗的宗旨包括在三句话中:「涵盖乾坤」、「截断众流」、「随波逐浪」等,世称「德山三句」。首句谓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物相即是法相,法相即是物相;而且都在自身,莫要外求。二、三句是接济印证学生境界的方法,一是直下承当、断绝妄想,一是因材施教、随机度人。他常以一个字来截断学生的妄想情识,禅林称做「云门一字关」。当然,因为太快猛、太急切、太出乎意料,所以一般人都觉得他的门风高危峻险,难以接近。为此,他所接引的学生大多都是所谓的上根利器,一是一,二是二,含糊不得。他的法嗣有香林澄远、德山缘密等六十一人,都很有造诣和名声。乾和七年(公元九四九年),文偃大师圆寂,南汉皇帝敕赐为「匡真禅师」,宋太祖赵匡胤则追谥为「大慈云匡真弘明禅师」。

云门文偃一生辉煌,犹如禅学天空中的北辰紫微,留给后代的是万分的敬仰和崇拜。但是,任合伟人所走过的路,前面永远是充满荆棘和坎坷。文偃大师的路如何呢?让我们从他出生的那一刹那追踪起,跟着他重新经历所走过的心路历程吧!

舍身事佛在髫年,持戒空王律法严。

折脚睦州真谛了,脱枷雪岭道统传。

诸方遍历英名震,灵树冥通上座闲。

御赐紫袍师尊贵,云门绝唱响人天!


分类:佛经 书名:云门宗简介 作者:网友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