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etails
- Category: 练习气功
医疗气功治疗心悸
病因病机
心神不宁:过度悲虑惊恐或精神刺激,均能引起心神不安。
心血不足:失血过多,或病后气血未复,均可造成心血不足。当血不养心,心失所养,不能藏神,则心神不安而心悸、怔忡。
心肾两亏:一般由于房室过度,遗泄频繁,或久病不愈,伤及肾阴,或肾阴素亏所致。由于肾阴亏损,不能上济于心,心肾不交,心火偏旺,心神不安,发为心悸。
心阳不振:心阳不足,心气亏损,无以鼓脉,甚至气阳不足,心血瘀阻,而心悸不宁。
辨证论治:
一、心神不宁
临床表现:心悸、善惊易怒,坐卧不安,多梦易醒,舌苔如常,脉象小数。
主证分析:惊则气乱,恐则气下,以致心神不能自主,甚至坐立不安,心悸不已,形成善惊易怒,影响饮食睡眠,常为恶梦惊醒,脉动小数。
治疗法则:松舒安神
气功处方:惊恐不安,宜练简易动功,如六节保健功,逍遥步,不宜练静功。待心神稍安,教练"坐式松静练气法"。即正坐式;诱导三线放松;默念口诀:"松静自然,祛病保健";自然呼吸;收功(搓手,抹面梳头,擦耳轮,擦腰)。十天后,第二次处方:正坐式;三线行气;意守外景;自然呼吸;四收功,气息归元。均每日二~四次,每次半小时。按摩:内关双,补法36;神门双,补法36。
方解:突然惊恐后,交感神经处于过度兴奋状态,不可能骤然安静下来,故宜练舒松自然的简易动功以安神。如稍安,或迁延已久,相当于现代医学的神经官能症,大脑皮层神经活动失调,故宜精神放松和肢体放松,守致宁静。由于这类病人高级神经活动强而不平衡,其灵活性可能也强于正常人,故不宜内守,以防"着意"出偏。
二、心血不足
临床表现:心悸头晕,面色不华,唇与指甲苍白,四肢无力。舌淡,苔薄,脉濡细。
主证分析:血虚故面色不华,唇与指甲苍白。血虚不能养心,故心悸。心血不能上荣于脑,故见头晕。血虚不能养筋,故四肢无力。舌淡,脉濡细,均是血虚之象。
治疗法则:益气养血,补心安神。
气功处方:坐式:一般放松;心经意守;自然呼吸;收功,气息归元。每日二~四次,每次半小时。
方解:松静练气是基本功法,患者血虚头晕,故宜一般放松,即不宜由上而下放松,以免气机向下而加重病情。心经意守,就是在肢体放松后,两手缓缓提起,指尖向前,两中指尖相接,两内劳宫穴相对,成捧物状,置于小腹前。中指尖(中冲穴)在经络属心包络经,在五行属火,两中指尖相接并意守之,可产生"真气",经心包经而"气至病所",以补益心气,"气为血帅"、"养血必先养气",故也有养血作用,心经意守又一特点是简单易学、容易意守,不会出偏。又由于杂念减少,神不外驰,故能安神。
三、心肾两亏
临床表现:心悸不宁,心烦眩晕,夜眠不安,耳鸣健忘,腰膝无力,舌质红,脉细弱。
主证分析:肾阴不足,不能上济于心,心火偏旺,故心悸。心烦,夜眠不安,健忘。肾阴下亏,故腰膝无力。阳亢于上,故眩晕,耳鸣。舌质红,脉细弱,是阴虚火旺之象。
治疗法则:滋阴清火,养心安神。
气功处方:
初诊处方:坐式松静练气法。
二诊处方:坐式;三线行气;心经意守;自然呼吸;收功;气息归元。每日二~四次,每次半小时。
三诊处方:坐式;三线行气;心经感应;中冲、涌泉交替意守,自然呼吸;收功,气息归元。每日二~四次,每次半小时。
- Details
- Category: 练习气功
失眠症的气功疗法
气功疗法治疗失眠症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大脑皮层抑制性的保护作用:气功入静状态,就是大脑皮层处于抑制状态。这种抑制状态,通过调心或调神,使大脑细胞处于有序化的同步活动状态,有利于脑细胞的修复,纠正神经系统的紊乱,使大脑皮质和皮下各级生命中枢,处于最佳的协调状态,从而影响到全身各个内脏器官和组织的机能活动。据现代医学研究发现,人类有70%的疾病,是因为精神和体力均处于长期过度紧张的应激状态而引起的所谓“心身障碍病”,最易导致的就是失眠症。由于气功可调整神经系统机能,消除应激状态,因而对这类疾病可以针对发病原因,从根本上进行防治。
实践证明,练气功可以改善睡眠,使人心情愉快,神清气爽而归于宁静。而练功时的脑电图表明,抑制性的γ波波幅增高,γ节律减慢,说明抑制过程加强。气功对失眠有较好的疗效,可能与这种抑制性保护有关。
(2)低代谢生理状态的保护作用:练功时,身体的耗氧量减少(比练功前减少30%左右),能量代谢率减少(比练功前减少20%左右),呼吸频率和每分钟通气量也减少,这种状态称为低代谢生理状态。有助于减少体耗,重新积聚精力。
(3)调整身体的异常反应:身体对内外环境的反应是否正常,与植物神经的功能状态密切相关。植物神经包括交感和副交感神经,正常时二者平衡。患病时,交感神经兴奋过度,表现为心率加快、血压增高,以致失眠、烦躁易怒。而练功时,人体心电活动、心率、呼吸率有所降低,而末梢血流增加,说明交感神经兴奋性减弱,这是由于练功时深长呼吸使副交感神经兴奋增强,从而拮抗了交感神经的兴奋性。在练功完全入静后,肢体肌肉、关节完全放松,来自这些部位的内激感减少,由动物实验证实,内激感减少能降低丘脑下部和内脏交感神经的反应。
(4)生理机能的自我控制:实验证明,通过一些特殊的暗示方法,可以教会一些人控制诸如心率、血压、肌电、脑电等内部机能活动。练功时,一些良性的自我暗示,如在呼气时默念“松……松……”,可使肌肉和关节初步有放松感,继续默念“松……松……”,可使全身进一步放松,其结果的确可使肌肉皮肤电活动减少、血压降低、精神松缓,从而易于入睡。
(5)调整内分泌和促进免疫作用:脑垂体具有神经和内分泌调节的双重功能,全身各种内分泌腺几乎都受它控制,而它又受大脑皮质控制。气功通过调养心神,具有保精存气的作用,而内分泌属于人体的精微物质。中医认为,人体衰老主要由于“肾气衰”,而“肾”具有“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的功能,所以“肾气衰”也就是精气衰,这与现代医学衰老学说中的内分泌学说相一致。而练功可抗衰老、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在抗衰防病的同时,也对睡眠具有很好的调整作用。
怎样运用气功疗法治疗失眠?
(1)小周天安眠法:仰卧床上,头、躯体、腿自然放平,两手互搭,手心向下,放于丹田上。由鼻深吸一口气,似先用气充满全身,而后再把气缓缓呼出,随着呼气,意念从头自脚渐渐的松静下来,如浮于云雾之中,身体似有似无。再吸气时意念由丹田绕会阴沿督脉上行,直至头顶,呼气时意念由头顶沿经脉下行归入腹内丹田。如此往复,直至入睡。
(2)三层安眠法:如有人觉得按规定的方法呼吸或作手势有所拘束,可采用本法。姿势同前,手势随意,呼吸自然。全身放松后,意念先从头顶沿着身躯前面缓缓下降,至脚尖为止;接着意念从头顶沿着身躯的后背缓缓下降,到脚跟为止;再接着意念从头顶沿着身体中间缓缓下降,到脚心为止。如此往复,直至入睡。
(3)按摩穴位安眠法:如用上两法难以入静,不习惯于意念导气,可改用本法。姿势同前,两手心相合,五指交叉,握置于丹田上,先用左手大拇指压迫按摩右手睡眠穴,默数1~120 ;再换手用右手大拇指压迫左手睡眠穴,默数1~120。如此往复2~3遍,便可入睡。
- Details
- Category: 练习气功
奇迹在气里发生!(真人真事)
我14 岁时经常扁桃体发炎、发高烧 39 0 C 以上, 1969 年参军体检未合格,北医三院的医生在体检表上写:心脏听诊有Ⅲ级强收缩期杂音。 1977 年心脏听诊检查,医生讲听诊有磕啦音(二尖瓣脱垂的特有心音)。1980 年 5 月份因心脏不好,从酒泉卫星基地回北京在 309 医院终止了 3 个月的妊娠后,到解放军 514 医院(现 306 医院)做 B 超彩色多普乐检查,诊断有二尖瓣脱垂,闭锁不全,有血液返流到左心房,后多次检查均如此。
1977 年夏天我在酒泉卫星基地医院工作时,一天晚上突然发生心衰,端坐呼吸,把头伸到窗外呼吸空气,大有要被憋死的感觉,头晕、气短、胸闷,心率失常,心率不齐持续了一周才恢复。 1980 年夏天我陪父亲到济南治病,住在济南军区第五招待所。一天晚上也发生过心衰,这两次发病是最厉害的,还有过多次心脏不舒服、头晕、气短、心率失常、心率不齐(注: 1977 年我才 24 岁半, 1980 年我 27 岁半)。
1985 年我从部队转业到北京市朝阳区卫生局工作,当时我脸浮肿、头晕、胸闷、肢体无力、双腿沉重的抬不动。当时 32 岁确觉得自己是个 70 多岁的老人,上、下公共汽车都非常困难,有种活不动的感觉,自己都有些绝望了。后来经亲戚介绍找到中医药大学的王锦之教授看病,口服中药一年多,不见好转。 1989 年 12 月份我找杜洛伊老师看中医想继续服中药。杜洛伊老师看完病后讲:“你体内湿气排不出来,我还是教你练姜老师的功吧!”于是当天就给我接气 15 分钟。我就开始练气功了,在练气功 20 几天后我身体就发生了质的改变。脸不浮肿了,全身有劲了,腿也轻快了,跑起来追公共汽车自己觉得体力恢复到自己 20 多岁的感觉。另外,我年青发育时,脸上从未起过青春痘,现在练了 20 几天气功, 37 岁的我却内分泌发生了改变,脸上居然起了 7 — 8 个青春痘。熟人看见了我都讲我一下子像变了一个人,短短的 20 几天就把病了二十多年的我给治好了,我就像获得了重生一样。
从 1989 年练气功到现在,已有 18 年了,从刚开始练气功 20 多天后,我就用 5 分钟游 100 米 ,可以连续游 70 分钟共游 1400 米 ,走路上班 1 小时可以走 5 公里 ,奇怪的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却再也没发生过心衰,心功能不全。更神奇的是 2007 年 11 月我到解放军 306 医院做 B 超彩色多普尔检查,竟然二尖瓣不脱垂了,也没有闭锁不全,左心房没有血液反流了(有医生检查报告证明),我从 1980 年至 2005 年多次检查超声心动图,显示二尖瓣轻度脱垂,轻度反流。练功多年今年我 55 岁了,年青时我的双眼视力均为 1.5 ,现在我的视力仍然特好,一点也不花,许多比我小的朋友都羡慕我的视力好。
以上是我练气功的真实情况和神奇效果,我写这份材料是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气功,相信气功,受益于气功,更好地宣传、发展祖国医学的气功事业,节约医疗资源,节约医疗费用,利国利民。
- Details
- Category: 练习气功
气功治疗高血压
气功属于现代新名词,虽然古代已有之,晋许逊著的《宗教明净录》已有记载,但未被普遍采纳。五十年代初,经刘贵珍先生提倡,气功一词才开始流行。古代称之为导引、吐纳修炼、养生等,太极拳作为内家拳的一种,也可列为广义的气功之范畴。属于气功之动功。气功主要是通过意识的运用,使自身的生命运动处于优化状态的自我锻炼方法,几千年来,对我国人民的保健起到很大作用,对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起到了独特的作用。气功防病治病的机制基本与中医理论相通,中医古典医著《黄帝内经》就以气功养生做为开首,通过气功锻炼,日久天长可逐渐起到平和阴阳,调和气血,疏通经络,扶正祛邪的作用,中医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正是合气功作用的真实体现。
(一)气功防治高血压病的原理
近代国内外科学家对气功的机制进行了大量的科研工作,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的本森(H.Benson)一直从事气功对高血压疗效的研究,另一名医学家达蒂(K.Datey)也证实气功疗法对高血压的疗效,他指出,对于那些已为药物控制住血压的患者,练功后虽未能使血压进一步下降,但却使服药量明显减少。纽约的洛克菲勒基金大学用气功治疗高血压,参加实验的有500人,半年后75%以上都有明显疗效。研究表明:气功训练可使人体功能处于一种“松驰反应”状态。这一反应可使交感神经活动性减弱,动脉血乳酸含量降低,代谢率下降,血浆多巴胺β羟化酶(DBH)活性减弱,肾素活动性下降。这样使肾素、血管紧张素分泌发生变化,所以血管紧张程度缓解,血压下降,大量的临床实践和基础研究表明:①气功锻炼对机体内部功能具有综合性调整作用;②气功疗法对降低血压\稳定血压\巩固疗效有肯定效果;③长期锻炼具有防治高血压病患者对靶器官的损害,如冠心病、脑血管病等.上海市高血压研究所对204例原发性高血压病人随机分为气功组和对照组,气功组104例,对照组100例,均给予相同的小剂量降压药物,除气功锻炼外,其他年龄、性别、职业、病程、病期、血压水平一致,有可比性。专人负责观察随访达20年,结果表明在此期间气功组累计死亡率为17.3%,而对照组达32%,两组之间有显著差别,组间对比P<0.05。
(二)高血压病常用的功法
临床中可用于治疗高血压病的功法很多,各有特点,大致可分为动功和静功,从形式上可分为坐功、站桩、行功。最常用的功法有松静功,站桩功和太极拳,可根据病人的年龄和体质强弱选用不同的功法,也可综合锻炼,动、静功结合锻炼。功法虽多,但气功锻炼基本原则大致相同,心静体松,意气相随,动静结合,辨证施功,循序渐进。
1.姿势 练功对人体要有一定的姿势要求,松静功开始学习是以坐式为主,辅以卧式,逐渐可以配合站式,练功的要求头正颈直,全身放松,松而不懈,紧而不僵,舌抵上腭,双目微闭,牙关不要咬紧,站立时微微曲膝,松跨含胸拨背,达到全身浑然一体。
2.意念 高血压病人平时易紧张激动,练功的杂念多,不易一下子静下来,采取逐步诱导的方法,意守丹田部位,若证属阴虚火旺,上盛下虚明显者可意守涌泉穴,意守时用意不要太浓,要若有若无,因为过分执著,反而会造成心烦意乱。
3.呼吸 调整呼吸是气功锻炼的重要环节。要求通过锻炼使呼吸逐渐达到细、长、均匀、息息归根,归入丹田,练功久时可感觉到丹田部位在呼吸,高血压病人因自主神经中枢不稳定,心肺贮备功能欠佳,呼吸频率一般不太平稳,所以在开始练功时不要急于求成,由胸式呼吸平稳后,过度到腹式呼吸,既之忘掉呼吸又出现胎息,出现胎息的程度是调节气血的最佳状态。
4.导引 是动功的重要方式,最佳导引是太极拳,应该是在静功锻炼的基础上,由练精化气阶段,气足血旺,意气相合,自然而然地,有意无意之中导引出自发的动作,很类似太极拳动作,动作缓慢而圆,高低起伏,前后首尾连贯,如锦裹针之力,深透含蓄,弹簧力浑身都是,每次导引动作不尽相同,因时因地因人而异,从而对自身气血达到充分的调理,经络逐渐畅通,内气充盛,以致向练气化神发展。
- Details
- Category: 练习气功
气功治疗鼻牙出血例证
气功治疗方法:
①患者站立,全身放松,术者顺任督二脉拍打5—10分钟,力量适中,加引血下行意念。
②运丹田气顺手太阴肺经至商阴穴,发放凉气,意念加止血。在发外气时,患者自诉,鼻内侧有凉风吹拂感。鼻出血在30秒内止住,7天后,随访未复发。
例二 杨××,男;52岁,工人,有肝硬化腹水,于5日前,牙龈出血;经中西药和口腔压迫止血无效,症见面色咣白,身体消瘦,精神疲惫,少气懒言,食欲不振,腹胀便溏,腹软,腹水(+),下肢明显浮肿,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白蛋白/球蛋白比例倒置,TTT,CFT异常。中医辨证:脾肾两虚型。出血原因,西医认为肝脏功能受损,凝血因子缺少所致;中医则为脾肾气虚,摄血无力,血溢脉外引起出血。
气功治疗方法:
①患者全身放松,用劳宫穴在患者气海、肾俞、胃俞、脾俞穴位补气。每穴位补1—3分钟,
②治疗同上例。患者牙龈出血在一分钟止住,随访15日未复出。
体会:其一、气功外气治疗鼻、牙出血应以中医治则为指导,笔者根据寒则血凝的原则,从阴经发放凉气加止血意念,疗效好。其二,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应对其原发病加以治疗,笔者观察,单纯止血,病人易复发,而以原发病灶治疗后,则不易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