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列位神仙排位表
    道家气功 >> 道家思想 >>

    中国列位神仙排位表

    盘古氏-又称元始天王,一名,浮黎元始天尊。

    三清:

    元始天尊

    灵宝天尊又名太上道君

    道德天尊又名太上老君(西游记里也称为太上道祖)


    六御

    中央玉皇大帝妻:王母娘娘,又称为西王母

    北方北极中天紫微大帝

    南方南极长生大帝,又名玉清真王,为元始天王九子。

    东方东极青华大帝太乙救苦天尊

    西方太极天皇大帝(手下:八大元帅,五极战神(天空战神,大地战神,人中战神,

    北极战神和南极战神)

    大地之母:承天效法后土皇地祗
     
    五方五老:

    南方南极观音

    东方崇恩圣帝

    三岛十洲仙翁东华大帝君(即东王公,名"金蝉氏",号木公)

    北方北极玄灵斗姆元君(佛教中二十诸天的摩利支天)

    中央黄极黄角大仙
     
    中央天宫仙位表

    千里眼|顺风耳|金童|玉女|雷公|电母(金光圣母)|

    风伯|雨师|游奕灵官|翊圣真君|大力鬼王|七仙女|太白金星|

    赤脚大仙|广寒仙子(鹣勺樱╂隙玉兔|玉蟾|吴刚|天蓬元帅|

    天佑元帅|九天玄女|十二金钗|九曜星|日游神|夜游神|太阴星君|

    太阳星君|武德星君|佑圣真君
    托塔天王李靖|金吒|木吒(行者惠岸)|三坛海会大神哪吒|巨灵神|

    月老|左辅右弼|二郎神杨戬|太乙雷声应化天尊王善王灵官|萨真人|

    紫阳真人(张伯端)|文昌帝君|天聋|地哑

    三官大帝:天官|地官|水官

    四大天王:
    增长天王、持国天王、多闻天王与广目天王

    四值功曹:
    值年神李丙|值月神黄承乙|值日神周登|值时神刘洪

    四大天师: 张道陵、许逊(字敬之,号许旌阳)、邱弘济、葛洪

    四方神
    青龙孟章神君、白虎监兵神君、朱雀陵光神君、玄武执明神君。

    四渎龙神
    黄河|长江|淮河|济水河神


    马赵温关四大元帅:
    马元帅又名马天君,又称华光天王、华光大帝

    赵元帅即武财神赵公明,又名赵玄坛

    温元帅温琼,东岳大帝部将

    关元帅关羽。
     
    五方谒谛:金光揭谛、银头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摩诃揭谛


    五耪婢/p>

    东方岁星木德真君|南方荧惑火德真君|西方太白金德真君|

    北方辰星水德真君|中央镇星土德真君


    五岳

    东岳泰山天齐仁圣大帝 南岳衡山司天昭圣大帝 中岳嵩山中天崇圣大帝

    北岳恒山安天玄圣大帝 西岳华山金天愿圣大帝

    (五岳帝君:东岳帝君,名金虹氏,东华帝君弟。其它四岳帝君为东华帝君的四个

    儿子。)及碧霞元君


    五斗星君:

    东斗星君|西斗星君|中斗星君|南斗星君|北斗星君


    六丁六甲:

    六丁为阴神玉女|丁卯神司马卿|丁已神崔巨卿|丁未神石叔通|

    丁酉神臧文公丁亥神张文通|丁丑神赵子玉|

    六甲为阳神玉男|甲子神王文卿|甲戌神展子江|甲申神扈文长|

    甲午神卫玉卿|甲辰神孟非卿|甲寅神明文章
     
    南斗六星君

    第一天府宫:司命星君

    第二天相宫:司禄星君

    第三天梁宫:延寿星君

    第四天同宫:益算星君

    第五天枢宫:度厄星君

    第六天机宫:上生星君


    北斗七星君:(《狮驼国》中的北天七皇)

    北斗第一阳明贪狼星君

    北斗第二阴精巨门星君

    北斗第三真人禄存星君

    北斗第四玄冥文曲星君

    北斗第五丹元廉贞星君

    北斗第六北极武曲星君

    北斗第七天关破军星君

    (《狮驼国》中的北斗七星君为北斗星君的另一个称号: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摇光。 "天枢、天璇、天玑、天权"合起来又称为"斗魁"或"璇",后三星组成斗柄,称"杓")

     

     

    "天仙、神仙、地仙、人仙、鬼仙"仙道修炼层次鉴别
      道家气功 >> 道家思想 >>

      "天仙、神仙、地仙、人仙、鬼仙"仙道修炼层次鉴别

      古代有首诗说“三十三天天重天,白云上面有神仙,神仙本是凡人做,只怕凡人心不坚。”  

      仙是人的高能形态,与失去肉身之后的“神”是不同的,以仙道的概念来说,神的级别是排在仙之下的,这种认识在上古时代就已经渗入了中国文化之中,如古代小说《封神榜》就明确地认为天地诸神都是仙界所册封的,而现在,由于近代以来西方文化糟粕的入侵而造成中国文化信息的混乱,竟然有些人把仙和鬼神的概念混为一谈了,以为成仙是死亡之后的延续,实在可悲,所以这里特将仙道五品仙(修炼的五个层级)的正统概念公诸于众,希望以后大众对此有个正确的认识。    

      天仙——阳神成就之后,继续加强序化程度而不断壮大,能力逐渐扩展,最终彻底超越宇宙物理限制,依元神界生起新的宇宙,并主宰其宇宙,摄受有缘众生,以无量化身引导众生趋向无上成就。   

      天仙级修炼者是以阳神有足够的能力随意进入超信息态(不是隐形术,而是身体与元神界合一),并可以随意由超信息态化出形体身(如同无中生有)为成就标志。    

      神仙——超越玄关境界,进入明体境界,依元神力量铸造阳神。   

      神仙级修炼者是以阳神可以离开肉体独立生存为成就标志。   达到神仙品则为圣贤级修士,地仙人仙鬼仙均为凡夫级修士。   

      如何了解你是否达到了神仙品?如果你在定中已经由明点境界进入能所合一的无边的“无云晴空”境界,并能自由掌握这种境界,同时以这种境界为基础起修,则说明你的修炼层次已经达到了仙道所定名的“神仙”这一品级。在其他修炼体系中,修炼佛教藏密噶举派正宗大手印禅道的修士,如果真实进入“一味瑜珈”的境界,亦即等同于神仙品级。    地仙——由正定而获得玄关(明点)显现,但因见地不到故不能超越玄关境界,即以此境界为究竟住处,依玄关之力量摄持改造身体,或依玄关求神通,肉体寿命可以突破基因限制。   

      地仙级修炼者是以肉体不再受到基因的衰老限制为成就标志,另有发展方向不同者,则以近似于阳神力量的空间物理作用能力为成就标志。   

      地仙级的修炼比神仙级还要复杂繁难,修炼者之所以到地仙级便不能再上一层,完全可以说是因为对宇宙三态叠加存在形态的根本理论不了解,所以刚到了门口就以为是终极境界了,由此可知,在人仙鬼仙级的修炼中见解高低并不重要,而一旦到了地仙境界,见解不到位就没办法了,所以说修道是智慧的成就,智慧不到量是不行的。   

      地仙级以上的修炼不可能以业余活动的形态完成,必须断绝外缘专修,所以得法之人有一定基础之后大都遁处深山老林人迹不到之所,修炼所需时间因人而异,根基好的数年即可成功,根基差的则可能数十年尚未达到究竟之处。此外,颇有一些未得法的人也莫名其妙地跑到深山老林里住山洞住茅棚,好象在山林中蹲几年就能成道似的,真是不可理喻。   

      如何了解你的修炼是否达到了地仙品?如果你在定中见到了一个蓝色或紫蓝色的明亮光点(不是作意观想出来的),并能随时进入这种见到明点的定境,以此境界为基础起修,并能在一定程度上获得明点的力量,则说明你的修炼层次已经达到了仙道所定名的“地仙”这一品级。     

      人仙——不追求成就道果,而以调摄真气之术养生健身,提高生命场序化强度,提高抗御外界邪恶信息能量侵袭的能力。   人仙部修炼者以达到百邪不侵、百病不生、延年益寿为成就标志。   

      人仙部诸法不能使修炼者寿命长度超过基因的控制,基因对寿命的控制是对生命体种群进化的保护,一般来说,平均寿命越短的生物种进化(变异)速度就越快,由此种群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也就越强(特别是原始生物,如病毒、细菌等),所以基因对生物个体寿命的控制实际上是为增强生物种群的生存能力,基因中的这种控制信息是从最初的单细胞生命形态时期一直继承下来的,寿命控制是一种原始的生命保护能力,由此也可以看到生命来源信息的同一性,正如龙极宝典所述——一切生命源于同一个元神(原始超信息),事实上宇宙也是依元神而存在,宇宙本身也是一个生命体。  

       

       

      道教门派
        道家气功 >> 道家思想 >>

        道教门派

        道教门派:道教内部门派众多,因分派示准不同而名称各异。

        据学理分有积善派、经典派、符录派、丹鼎派(金丹派)、占验派五类。按地区分有龙门派、崂山派、随山派、遇山派、华山派、嵛山派、老华山派、鹤山派、霍山派、武当派等。

        按人划分则有少阳派(王玄甫)、正阳派(钟离汉)、纯阳派(吕洞宾)、海蟾派(刘操)、三丰派(张三丰)、萨祖派(萨守坚)、紫阳派(张伯端)、伍柳派(伍冲虚、柳华阳)、重阳派(王中孚)、尹喜派(关尹)、金山派(孙玄清)、阎祖派(阎希言)等。

        按道门分有混元派(太上老君)、南无派(谭处瑞)、清静派(孙不二)、金辉派(齐本守)、正乙派(张虚静)、清微派(马丹阳)、天仙派(吕纯阳)、玄武派(真武大帝)、净明派(许旌阳)、云阳派(张果老)、虚无派(李铁拐)、云鹤派(何仙姑)、金丹派(曹国舅)、玉线派(樵阳真人)、灵宝派(周祖)、太一教(萧抱珍)、全真教(王重阳)、正一教(张宗演)、真空派(鼓祖)、铁冠派(周祖)、日新派、自然派(张三丰)、先天派、广慧派等。

        历史上还有正一宗(张道陵)、南宗(吕纯阳)、北宗(王重阳)、真大宗(张清志)、太一宗(黄洞一)、五大宗之分法和天师道、全真道、灵宝道、清微道四大派的分法。还有道德、先天、灵宝、正一、清微、净明、玉堂、天心八派的说法。

        而今许多教派式微,尚存的著名教派有北方的全真教、南方的正一教、茅山教、崂山教、武当教、闾山教及香港、台湾的民间道教派别。(《中华道教大辞典》第46页)

        经派

        以信奉某一符为特征的道派统称为经派道教。晋代出现的三皇派(传三皇经)、灵宝派(传灵宝组经典)、上清派,皆为经派道教。南朝陆修静总括三洞经典,将三种道派统称为经派。唐代经派道教盛兴一时,各派别之间并无逾越的界限,但有严格的道阶品位制度,按传授经戒法品位的高低来区分道阶品次和道位职称。如受正一盟威法等正一派经典者称正一盟威弟子,可以为人上章斋醮。在每一道派中,又有不同的道阶,正一派中即有弟子、真人、法师等不同道阶。自正一派再受洞神及其经典,称太上洞神法师。修洞真经有功再迁受高玄法,受《道德经》、《老子西升经》等高玄派经典,便可升为太上紫虚高玄弟子、高玄法师。自高玄部再迁受升玄法,称灵宝升玄内教弟子。由升玄部再迁升太上灵宝洞玄弟子、无上洞玄法师。再逐次迁升洞真法师、三洞法师、大洞法师,达到最高一级道职。经派经典和法以正一派为低,上清派为高。唐代以后,金丹派兴起,龙虎山正一派天师道统领三山经派道教(阁皂山灵宝派、茅山上清派、龙虎山正一派)。经派道教遂成为和金丹派道教分立的大宗派。

        辟谷派

        易心莹《道教分宗表》又称葆和宗。祖述鬼谷子、张良,以吐纳、服气、休粮为法门。谓此宗炼真气以稽(禾旁应为提手旁)有形,绵绵不绝,而寿永无极。若躐阶躁进,强咽鼓努,必樱暴虐之患,痛疽奇疾,而自蹈戕身之壑。辟谷在早期道教修炼中,亦被用作开发人体潜能的仙术,其术较易得气,促使体质变化。

        胎息派 

        易心莹《道教分宗表》称为长淮宗,祖述矩(矢字旁应为犭字旁)神氏、中广真人,以住气、内
          

        据易心莹《道教分宗表》,南宫宗别名灵图、符、天罡。其法门有阴阳、五行、六壬、奇门、神符、秘咒、罡令、禹步、假形、解化,实即精于法术的符派道教,祖述九天玄女、鬼臾区。又云:南宫宗者,望气知方,遁世密法,趋吉避凶,剑气除邪,或假形而蜕化隐影。及放者为之,则魇盅术、魑魅行,狂惑四方,颠倒黎庶,而不容于世。剑仙派亦为南宫派。

         

        中国古代气功要籍导读
          道家气功 >> 道家思想 >>

          中国古代气功要籍导读

          中国古代气功历史悠久,流派多,内容丰富。自先秦到清代,有气功文献数千种。以下对一些主要的气功古籍,按年代进行整理,并对主要内容进行介绍,希望能对气功爱好者有所帮助。

          先秦

          周易

          简称《易》,分经与传两部分。传说由伏羲、周文王、孔子演络共同完成此书。它原是占筮之书,但它的丰富哲学内涵使它成为儒家群书之首。书中认为阴阳二气相互作用,是产生万物的根本,与气功内炼要求达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目的相通。书中阐述了气功意念入静的道理。后世气功家尤其是内丹家,十分重视该书。东汉·魏伯阳等人依据《周易》原理,结合黄帝、老子的学说,以及炼丹的经验,著成“万古丹经王”——《周易参同契》以及北宋·张伯瑞著的《悟真篇》均用卦象来说明内炼过程。后世内丹养炼的书,在理论上很少有离开易象来描述的。可以说《周易》的哲学思想是炼养 内丹的原头。

          老子

          道家经典著作。分为八十一章。又名《道德经》、《老子五千文》。为周·李耳著。书中提出以“道”为核心的哲学体系,主张清静无为、贵柔、守雌、返朴归真、顺其自然,含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以养生的道理解释治国,以治国的道理指导养生,融汇了古代气功学说的精华,被后人尊为气功经典。北宋·张伯瑞在《悟真篇》中说:“《阴符》宝字愈三百,《道德》灵文止五千。今古上仙无限数,尽从此处达真诠。” 《老子》说:“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载形魄抱一,能无离乎”等。这些论述已成为气功实践的指导思想。尽管后世功法千变万化,但基本要点乃与《老子》相同。

          庄子

          道家经典著作。为周·庄周撰。又称《南华真经》,全书三十三篇,多以寓言阐述哲理,其中也有不少关于气功的论述。如“踵息”、“心斋”、“坐忘”、“缘督以为经”、“吹暮粑鹿誓尚rdquo;等等,对后世影响较大。

          列子

          道家经典著作。为周·列御寇撰。又称《冲虚至德真经》,全书八篇。以“至虚”、“终天”的思想家为本,其宗旨与《老子》、《庄子》相同。书中很多阐述与气功养生有关,为后世气功重视。

          管子

          为周·管仲撰。实系稷下学派论著的大汇编,全书七十六篇,内容庞杂,其中《心术》、《内业》等篇与气功有关。书中的精气学说,对气功养生有一定影响。

          黄帝内经

          中医经典著作。为黄帝撰。全书分《灵枢》与《素问》两大部分,各八十一篇。以问答形式阐述中国医学的基本理论。其学术思想,基本上是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对于生命运动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疾病的成因等都有精辟的论述,其摄生学说与气功养生的关系更为密切。《素问》中的《上古天真论》,《四气调神大论》以及《灵枢》中的《本神》等篇,提倡“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任为“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敝天地,无有终时”。为中国医学和气功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阴符经

          道教经典著作。传为黄帝撰。全称为《黄帝阴符经》一篇。该书自唐代李筌公开传播以来,就受到
           

          养生方

          气功养生著作。湖南长沙马王堆西汉古墓出土。全书分四篇,即《十问》、《合阴阳方》、《杂禁方》《天下至道谈》。内容以养生、服食、吐纳、房中为主,而尤以“房中”为详细,是研究气功养生的可贵资料。

           

           

          气功胎息浅说
            道家气功 >> 内丹理论术语 >>

            气功胎息浅说

            气功胎息本是道家的一种重要的炼养术。练功实践证明,胎息功对于培育元气,涵养精、气、神,治疗五劳七损都有显著效果,还可延年益寿,故而历代养生家极为重视,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因儒、释、道、医等各家的理论基础不同,因而对胎息的认识也存在着较大的分歧。今试就胎息的几个问题作一粗浅探讨。
              胎息真义
              胎息一词,现认为最早出于晋代葛洪的《抱朴子·释滞》:“得胎息者,能不以鼻口嘘吸,如人在胞胎之中。”认为胎息是练功达到一定境界而出现的无需口鼻呼吸的一种状态。《大成捷要·胎息经注》中认为:“修道者,常伏其气于脐下,守其神于身内,神气相合而生玄胎。”把胎息看成是练功中神气相合于下丹田而达到的一种高深的气功态。更多的人则把胎息看成是一种呼吸方法,如《万密斋书十种·养生四要》所说:“呼吸绵绵,如儿在胎之时,故曰胎息。”强调练功者要最大限度地减慢呼吸频率,以达到“胎息微微,若有若无”的境界。也有人指出胎息即内丹,如《胎息铭》中说:“假名胎息,实曰内丹”,从而把胎息与内丹混为一谈,否认了胎息的独立存在性。
              那么,究竟怎样来认识胎息呢?从人体的呼吸生理来看,人体呼吸过程可分为内呼吸与外呼吸两种。外呼吸是指人体本身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它包括以下3 种类型:①借助于人体呼吸系统,经口鼻、气管、肺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气体交换。②人在胚胎之时,通过脐动脉、脐静脉和母体进行气体交换。③人体的皮肤、毛孔、喻穴等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内呼吸则是指人体的细胞呼吸,即人体细胞经过细胞膜从体内环境中摄取氧气,经过氧化还原代谢后又向体内环境排出二氧化碳的过程。有关的研究表明,经过气功锻炼,可使人体体表的固有换气功能得到强化,并使内呼吸显著增强,从而使人体的口鼻呼吸大大减弱,出现绵绵若存的状态,甚至会出现完全停止。这个时候练功者可感觉到全身毛孔完全张开,身体内外融为一体,有飘飘欲仙之感,恰如苏东坡在《苏沈良方》中所谈到的“一息自住,不出不入”。由此可见,所谓胎息,只不过是人体在高度入静状态下所表现出来的一种自然本能,是通过气功锻炼而使人体的内外呼吸和谐一致,充分发挥其功能的一种生理状态。它并不象一些文献所说的那么神秘,只要持之以恒,方法正确,任何人都可达到这种境界,从而有效地降低人体能耗,延年益寿,增色美容,强身健体,并可促进人体潜能的开发。
              胎息层次
              从上巳知,胎息是人体已退化的自然本能通过一定的锻炼途径重新激活起来,这是一个比较长而艰巨的过程,因而胎息修炼表现出一定的层次性。根据练功的反应及要求不同,可以分为3个层次。当练功者按照正确要求,持之以恒地修炼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就会有一些非常奇妙的感觉出现,如痒、麻、凉、胀等。皮肤敏感度提高,呼吸频率降低,绵绵若存。随着气感的进一步增强,练功者会有内气氤氲,与天地融为一体的感觉,此时皮肤、细胞的呼吸功能显著增强,意味着胎息真正开始,亦即胎息的第一层次。进入胎息状态后,练功者要排除一切杂念,在恬淡虚无中,人体的自然本能被激活,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已通过人体的皮肤、毛窍、俞穴、细胞膜等直接进行交换,从而产生了更高层次的活动,口鼻呼吸自然完全停止,进入胎息的第二层次,,当胎息持续到一定程度后,便会出现内气不出、外气不入的混沌状态。人体的一切高级神经的感知活动就会完全停止,进入神气合一的高级气功念之中,此时,人体的许多潜能被激发,会出现许许多多的奇妙景象和特异功能。修炼者千万人可迷恋于这些景象,贪图特异功能的奇妙效应,而是要做到身心两忘、使这些奇景怪相复归于虚无之中,人体生命固有的无限生机得以充分展现,是谓胎息的第三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