炼丹火候说注解
    道家气功 >> 内丹仙学 >>

    炼丹火候说注解

    炼丹火候说注解

    [原文]

    夫功夫下手,不可执于有为,有力都是后天。今之道门多流此弊,故世罕传真。亦不可着于无力,无为便落顽空。今之释门多中此弊,故天下少佛子。此道之行,由于道之不明也。

    [文译]

    当下手修炼,有两点尤其值得注意。一点是不可偏执于有为,因为有为一概属于后天,偏执于它就不能返归到先天。现在道教门中修功的人多流于此弊,所以,能修出真功夫的人极少,能传授真功夫的人也极少。另一点是也不能偏执于无为,因为偏执无为便落人毫无收获的顽空。当今佛教门中修功的人多流于此弊,所以天下真正得道的佛子少得可怜。这种大道功夫之所以得不到真正推行的原因,都在于大道真理并未被修道者们弄明白。

    按:有为无为,本是修道者借助的手段。此二者,无论离开那一方面都不行。但同样,如果偏执于某一方面也不行。实际上,大道修炼所讲的无为与有为,与修炼所忌讳、所批判的无为与有为本质上是有所不同的。大道修炼要求的有为,意思有两种,一种指具有目标的修炼意志与信心,一种指修炼过程中所应采取的要领与方法。缺乏前者的"有为",就谈不上修炼什么大道,无非仍与常人一般;缺乏后者的"有为",修烁的过程就无所适从,不得其门而入,仍与常人一般。这两种,尤以修炼过程中的"有为"最重要。而这种"有为",其实就是采取一切行之有效的自律行为,使违背于客观规律的身心状态顺应符合于客观规律。换言之。"有为"即是无违背客观规律的身心调理行为。它既表现在专门的修炼功夫之外,也表现在专门的修炼功夫之内。这种无为并不是无所作为,而是一切作为皆顺应符合客观规律。有为是以后天返归先天,无为是以先天规范后天。有为中贯穿无为,无为中包含有为。

    而修炼所忌讳和批判的有为,是违背客观或不能顺应客观的身心行为,是偏执手后天而不能返归先天的身心行为。比如说,下手兴工凝神调息,先由后夭入手,即先要运用后天识神行使自律,意守丹田;先要调整好站姿、坐姿、睡姿,或一些必要的动动锻炼;先要由口鼻呼吸进行调节。这些都是以后天的有为而通往先天无为的途径。而一入功中,说意守,便守住某一窍穴不放,甚至还要制造一些意守的幻象,如色、光、物、人、神、景等;说调整姿势,便将各种动功视为一成不变的定律或长久坚持的必修课,造成姿势已达正确反而担心不正确,某些姿势动功随着练功进程已无必要,反而觉得不该少;说调节呼吸,便一直关注在口鼻呼吸上而不能放手,或采取一些吐纳呵嘘呼吸法则永不罢休。这些有为,都是偏执行为,不能吻合于大道。只算得后天法的养生健身小术。

    修炼忌讳和批判的无为,就是不采取任何行之有效的入门修炼的身心调节方法,不顾神与气是否结合,性与命是否交接,阴与阳是否循环,而单一片面地使心性进入一种什么都不存在都不去管的空寂态。在这种空寂态中,可能什么也感受不到,即是感受得到,最终什么也不能获得,故而称为"顽空"。佛门中则称为"枯禅"。

    在古代,修道之人可谓是前仆后继,层出不穷,而得道者少如凤毛麟角,除了一些其他复杂原因外,很显然的一个原因,就是大多数的修道者往往不是偏执于有为,就是偏执手无为,各走向一个极端。道门的修炼,大都从有为处导引而入门,故偏执于有为而止步不前者多。佛门的功夫,自从分出禅宗一派,重在渐悟顿悟的优劣论辩,重性薄命,故偏执于无为而落入枯禅者多。所以说,大道之所以不能被有效推行,正是由于人们对大道真理中所包含的极为辩证的有为和无为的道理弄不清。

    [原文]

    初功在寂灭情缘,扫除杂念,除杂念是第一着筑基炼己之功也。人心既除,则天心来复;人欲既净,则天理常存。

    [文译]

    下手练功前最初步的功夫在于消除任何情感牵连的因素,把滋生的一切杂念统通予以扫尽。可以认为,扫除杂念是首当其冲的"筑基炼己"功夫。这步功夫的作用就在于,一切带有利己(已可视为是个人与群体人的代称)特征的人心消除干净以后,天道自然之心就重新返归而来;一切带有利己特征的人欲消除干净以后,天道自然之理就常常存在。

     

     

    太清存神炼气五时七候诀
      道家气功 >> 内丹仙学 >>

      太清存神炼气五时七候诀

      出处:《云笈七签》卷三十三 杂修摄部二

      夫身为神气之窟宅。神气若存,身康力健;神气若散,身乃谢焉。若欲存身,先安神气。即气为神母,神为气子。神气若具,长生不死。若欲安神,须炼元气。气在身内,神安气海;气海充盈,心安神定。若神气不散,身心凝静,静至定俱,身存年永,常住道元,自然成圣。气通神境,神通性慧,命注身存,合于真性。日月斋龄,道成究竟。依铭炼气,欲学此术,先须绝粒,安心气海,存神丹田,摄心净虑。气海若俱,自然饱矣。专心修者,百日小成,三年大成。初入五时,后通七候,神灵变化,出没自存,峭壁千里,去住无碍,湃舨簧ⅲ雌3溆窬驳ぬ铮硇挠拦蹋匀换匮兆ど涮宄上桑宰杂桑榘俦洌欢仁溃旁徽嫒耍斓仄肽辏赵峦佟4朔ú环谎式颍恍量啵缘裕胄菁葱荩栽谧杂桑薨迨逼吆颍胩ザü鄱

      五时  

      第一时,心动多静少,思缘万境,取舍无常,念虑度量,犹如野马,常人心也。

      第二时,心静少动多,摄动入心,而心散逸,难可制伏,摄之动策,进道之始。

      第三时,心动静相半,心静似摄,未能常静,静散相半,用心勤策,渐见调熟。

      第四时,心静多动少,摄心渐熟,动即摄之,专注一境,失而遽得。

      第五时,心一向纯静,有事触亦不动,由摄心熟,坚固准定矣。

      从此已后,处显而入七候,任运自得,非关作矣。

      七候

      第一候,宿疾并销,身轻心畅,停心在内,神静气安,四大适然,六情沉寂,心安玄竟,抱一守中,喜悦日新,名为得道。

      第二候,超过常限,色返童颜,形悦心安,通灵彻视。移居别郡,拣地而安,邻里之人,勿令旧识。

      第三候,延年千载,名曰仙人。游诸名山,飞行自在,青童侍卫,玉女歌扬,腾蹑烟霞,采云捧足。

      第四候,炼身成气,气绕身光,名曰真人。存亡自在,光明自照,昼夜常明,游诸洞宫,诸仙侍立。

      第五候,炼气为神,名曰神人。变通自在,作用无穷,力动乾坤,移山竭海。

      第六候,炼神合色,名曰至人。神既通灵,色形不定,对机施化,应物现形。

      第七候,高超物外,迥出常伦,大道玉皇,共居灵境,贤圣集会,弘演至真,造化通灵,物无不达。修行至此,方到道源,万行休停,名曰究竟。

      今时之人,学道日浅,曾无一候,何得通灵?但守愚情,保持秽质,四时迁运,形委色衰,体谢归空,称为得道,谬矣!此胎息定观,乃是留神驻形,真元祖师相传至此。最初真人传此术,术在口诀,凡书在文,有德志人方遇此法,细详留意,必获无疑,贤智之人,逢斯圣文矣。

       

       

      佛教修行止的修习
      佛教气功 >> 佛家显宗 >>

      佛教修行止的修习

      佛教修行所采取的方法尽管千差万别,但归结起来,不外乎戒、定、慧三者。这三者应密切配合,才能产生修持的功效。虽然以持戒为基础,以戒来约束不良的行为而促发正定。而在修定有了成就之后,则可使得身心安定,自然能调伏烦恼,产生防非止恶的功效—即定共戒。有了定的基础之后,便可在安稳的心境中观察诸法的事理,生起智慧。如阿姜查说:“心借由专注一个禅修主题上而达到平静,这就是奢摩他(止)。”“你必须建立些许多的平静和心一境性,然后用这个来审视你自已。”“这是奢摩他(止)的基础便是促使智或毗钵舍那生起的原因。”(《静止的流水》168页)又说:“你需要具备足够的定力和专注力,方能知道当下的情况——足够使清明和理解生起。”(同上186页)。可见,修习禅定既能更好地持戒,并且由此而促发智慧。因此,修道者必须对修定加以研究。本文试对修定(止)的方法作粗略的探讨。
        一、止的含义
        止者,内心专注於某一善法而不散乱,并能生起身轻安及心轻安,即是止。《菩提道次第略论》卷六中云:“轻安所持,於善所缘心一境性之定,即止自性。”
        二、修止资粮
        修止先应具备充足的资粮,克服各种障碍,保持适当的姿势,才能使禅定功夫顺利地进展。此中分三:
        一、具备资粮方面有二:
        (一)、选择适当的精舍。如《清净道论》引经说:“为修习於定,舍弃不适合的精舍,而住于适合的精舍。”所谓适合的精舍,应具备五种条件:(1)、其住所(离行乞的乡村)不太远、不太近而相宜於往返。(2)、日间不愦闹,而夜间又无声音;(3)、无虻、蚊、风、热及蛇触;(4)容易获得衣服、饮食、床座及医药;(5)有多闻者,如有通达阿含、(受)持法、持律及持论母等比丘长老等居住,时时可以亲近询问,能为解除各种疑惑。
        (二)、具备五种素质:《瑜伽师地论》(以下简称《瑜伽》)卷六十三说:修定者应:(1)获得随宜资具便生喜足;(2)好乐求诸善法;(3)於身财无所顾恋;(4)於生死及涅盘见大过患、最胜功德;(5)於加行堪忍勤苦。
        二、排除障碍方法有三:
        (一)、五盖:贪欲、嗔恚、昏沉睡眠、掉举恶作、疑。《瑜伽》卷十一中说:贪欲者,谓於妙五欲随逐净相,欲见欲闻,乃至欲触;或随忆念先所欲受,寻伺追恋。嗔恚者,谓或因同梵行等,举其所犯;或因忆念昔所曾经不饶益事,而心生嗔怒;或欲当作不饶益事。昏沉者,谓或因毁坏净尸罗等随一善行,不守根门,食不知量,不勤精进,省减睡眠,不正知住而有所作,於所修断不勤加行,随顺生起一切烦恼,身心昏味,无堪任性。睡眠者,谓心极昧略。掉举者,谓因亲属(国土、不死)寻思,或随忆念昔所经历戏笑欢娱之事,心生宣动腾跃之性。恶作者,谓因寻思亲属(饮食、衣服、卧具、病缘医药、资身杂物、国土、出家),或因追忆昔所曾经欢笑等事而心生追悔;乃至悲恋、涕泪盈眶。又於应作而未作,不应作而作之事,心生追悔。此恶作者,由前掉举引生。疑者,谓于师、法、(教)诲、(修)证等中
      ,生起疑惑,由此不能趣入勇猛方便、正断方便。又於去、来、今及苦谛等,生起疑惑,心怀二分,迷之不了,犹豫猜度。
        (二)、十一种修定障难。《瑜伽》卷十三说:“定难差别,有十一种。”(1)疑:於所显现光明色相不善智故,便觉有疑;(2);方便缓故,有不作意;(3)不善守根门;(4)有身粗重,多习睡眠;(5)极作功用,力励思惟,(6)思求光明之相,此于见色若俱生时,希一得二,便生踊跃;(7)於世杂类起种种想;(8)于所修定,生起我慢;(9)多言论;(10)久寻思,令身疲劳,心不得定;(11)舍内修相续作意,愿乐於外谛视众色。
        (三)、呼吸方面的障碍:如惟觉禅师说:“调息方面,息指出入息。平时若能养成丹田呼吸的习惯,比较容易调息。如果习惯用肺部呼吸,调息时
      容易犯三种毛病:1·风相——吸时鼻子出声,守之,心易散乱;2·喘相——上气不接下气,出入息未到尽头,依之数息,容易疲劳;3·滞相——气不顺畅,依之数息胸口胀闷。换句话说,呼吸要无声、绵密、悠悠扬扬、通畅无碍,依之数息,容易得定”。(《见性成佛》)  三、身体威仪(姿式)
        修止本来不拘于行、坐、卧某一特定的姿式(威仪),但初学者散乱心太多,只有坐式(静中)比较容易得力。若在坐中修止有一定的基础之后,可在其它威仪逐步锻炼,从而养成坚固的定力。正如惟觉禅师所开示的:“如古人所说,‘十字街头好打坐’,先从静中养成,动中锻炼,动也动的,静也静的,最后达到动静一如,即是真不动义。”(《见性成佛》)所以这里坐式——座中威仪稍加说明;(1)·足,结全跏趺,如毗卢遮那佛坐,或半跏趺;(2)·眼,不应太闭或太开,垂至鼻端;(3)·身,不过分后仰或前屈,自然正直;(4)肩,两肩平齐;(5)头,不扬也不低,又不歪向一方,使鼻与脐在一条垂直於地面的直线上;(6)齿与唇,自然合拢;(7)、舌,抵向
      上齿。又这种七支坐式“以双跏趺坐为最好的坐势,,六根收摄,全身重心落於中间,最安稳持久,修定容量成就。”

       

       

      顶批试金石
        道家气功 >> 内丹仙学 >>

        顶批试金石

        道书试金石卷之末

        济一子金傅金铨著

        悟明子 荆沙徐立先恭订

        乾阳子 麻城俞慕纯恭订

        定阳子 樊陵熊怀善恭订

        贞阳子 临川李拱辰恭订

        长生

        仙经皆言长生不死。铨昔年末遇真师,肉眼未明,妄抒己见,谓长生为引人入胜之言。有谈长生者,余妄驳之曰:“秦汉以来,且无论矣,前明遗老,有一在者乎?”说者语塞,莫余能屈。又有谓余者曰:“修丹当用女人。”余吒之曰:“妄乃至此,男既用女,则女必用男。从古女真甚多,若麻姑、藐姑、何仙姑、许飞琼等,不可备举。男而用女,固属无妨,女而用男,此大乱之道,必不可信,必无是理。”

        今乃知长生之说,信不诬矣,历有征矣,杏林翁曰:“恭自从得师以来,知此身可不死,知此道可必成。”缘督子曰:“世人不信长生之道,甘为泉下之鬼,千金送葬,果何益哉?”抱朴子曰:“世有积金盈柜,聚钱如山,乃不知有此不死之法,就令闻之,万无一信。”又曰:“大药卒难办得当须且御小药,以自支持,虽服他药万斛,终不能使人长生。世或有好道者,不见此法,不遇真师,无由闻天下之有斯妙事也。”又曰:“达人所以不愁死者,非不欲求,不知所以免死之术,而空自焦愁无益,故云乐天知命不忧耳,岂真不欲久生哉?”阴真君曰:“神道一成,升彼九天,寿同三光,何但亿千。”《洞天秘典》云:“幸遇至人指示长生久视之学。”又曰:“欲学长生又乏囊,可怜无路到仙乡。”张三丰曰:“人能服此药,寿与天地齐,如若不延寿,吾言都是非。”又曰:“世人若会栽接法,长生不死成大觉。”《无根树》曰:“梅寄柳,桑接梨,传与修真作样儿。自古神仙栽接法,人老原来有药医。”《指玄篇》曰:“接命延年。”又曰:“与天齐年。”白玉赡曰:“还年接命,以作长生之客。”又曰:“可怜世上无知识,我得长生寿万年。”又曰:“白头老子能知此,返老还童寿万年。”冲虚子曰:“所以长生者以兵。”李虚庵曰:“阳关一闭,个个长生。”《玉碟记》曰:“天下悠悠,皆可长生。”鬼谷子曰:“贼命可以长生不死。”《参同契》曰:“宅翁复壮丁,耆妪成姹女,改形免世厄,号之曰真人。”又曰:“故为立法,以传后贤,推晓大象,必得长生。”《黄庭经》曰:“独食太和阴阳牛誓懿凰捞煜嗉取I竽苄拗沙ご妫承趴芍鹕1兆泳房沙せ睿僖谕蛩杲杏啵谷顺ど盘臁3ど罘恐屑保ど檬幽朔扇ァrdquo;圣圣相续,皆言长生,愚人少见多怪,习见人世之常理,不睹圣神之奇事。夏虫语冰,其不信宜矣。今略举以证之:许旌阳真君,生于吴孙乾赤乌二年戊子,飞升于东晋孝武帝宁康二年甲戍,涉世一百三十六年;张三丰生于南宋绍兴辛卯,至明永乐尚留人间,几三百岁;

        世传彭祖八百岁;楚狂接舆年七百岁;孔安国年四百岁;天门子二百八十岁,犹有童子色。此皆具有明文,历历可考。有志之士,不当如是耶。

        筑基成则具六通之一,所谓无漏通,即可以长生不死,仅小证人仙之果,百日间事耳。凡男人年老,八九十岁、百岁,精枯气竭,须要使其无精而复有精,且能御女,能种子。然后由有精而炼至无精,并无精窍,小便缩如童子。则知精已化哦梢印8救四昀希司攀辍偎辏每荩胍怪扪从性滦拧H缓笥捎芯吨廖蘧街抖铣嗔砣绱ε蛑鸦哦梢印4苏媸敌а椋巳湛沙伞7怯稣媸χ粘苫秸婢鞅匾嫦墒冢廊怂嫡哂兴妗S衷唬笕瞬凰溃胙安凰廊恕N嵫苑峭聪兔阒

         

         

        两仪桩
        气功心法 >> 硬气功 >>

        两仪桩

        八极拳因其自练拳术和功力的需求,既应技击应用和实力的特别要求,在几代人练习、发展中,形成了自身所需要的,独具特点的内修功法,故“两仪站桩”功法,在练习八极拳的过程当中,占有较大的比重,其内外兼修的意义深重,成为八极拳训练中必须下大气力练习的基础功法之一,也是对自身功力提高很快的不可忽略的训练手段之一。

        中外武林界有谚称曰:撼山易,动八极架不易,足以说明八极拳“两仪桩功法”的威力。八极门内练此功法讲究———盘架子;安拳势;蹲架母(既拙作“八极功架拳术”);行气、排打……而后练习八极拳其他拳术、械术、功法、技击术,依次而深入之,现将此功法的法诀、练法、内气运行介绍给广大网友武友,让我们来一起练。

           

        “两仪桩”功法口诀

        头顶悬领 双目平视微收下颌 项挺颈顺齿扣唇和 舌抵上腭松肩沉肘 两向外撑背圆胸空 握开口拳双膝内扣 敛臀裹裆塌腰坐胯 两足分立提涵涌泉 五趾抓地闾尾中正 行气贯体神圆自如 五内蓄精

        1、两腿跨立,站呈马步之势,身微沉坐。老技击者练此功可蹲的低些、沉一些,着力于腿重些;不以技击为目的,年老体弱,以健体为目的者,女性健身爱好者,可稍微下蹲一点,或者双足平行站立即可,以自身体势适宜而练此功为准。

        2、双手握为“开口拳(五指扣拢住,“虎口”撑圆,拳心呈通状),一臂曲肘挎于胸部乳下约五分

        手(后)抱婴儿 <前肘)肘顶山

        注意:身立中正、两肘撑劲,稳健自如,心无杂念。

        附照:1、两仪桩功架动作;附照:2、两仪桩正视动作;附照:3、两仪桩背视动作。

        3、练习“两仪桩”功法之呼吸,通常用‘腹式深呼吸法”。既行功、修练时,要自然呼吸,既为“鼻吸鼻呼”,深吸缓呼,意守海底(会阴部位),气行周身,腹实胸畅,两肾充蓄,精气神一如。

        “五字诀”释意:

        “静” ———心静意聚,环境亦清{此指练功场地,择草地,树林、溪畔); “畅”———身畅体舒,气走全身; “顺”———心意之指,气力所至; “绵”———勿憋无阻,恰然自如; “炸”———练击技的朋友,行拳练功时,与人交手之际,所发之呼号,声如炸雷,以气催力,内外合一。  女性练功者可采用“胸式呼吸法”,既“鼻吸口呼”,深吸长呼,练习效果依然。   反之,易以气入内下,压迫腹中内脏,不利健康。 · 4、“两仪站桩’’功法练习以早上、晚间(五时——六时;二十一时——二十二时许颇佳)。古时一般讲究“晨、晚’’两课。现在,可根据个人的时间,空闲来安排适当的练功时间。不必过于讲究时辰而刻意按排.   练功讲究:早功———面对东方练习。午时———面对南方练习。晚间———面对西方练习。古人说为采太阳之“精华”,我想,与中国人盖房等习俗相近,故练功时注意一下方向自身之位置。  练功时间青壮年每次(初练)三十秒——六十秒。可根据功力之增长逐渐延长;同时桩架、身势可愈来愈蹲低沉{不可过低)。以蹲时自己臀部稍高过自己膝部五—十公分为好。  切记;勿过于疲劳,更不要因太累而受伤。但练功一定不要因过于轻松,自懈而使功力滞之不增。另外,练功切择清凉处,勿曝于阳光强烈处;勿于污秽处和热闹的娱乐场所之强灯光、强噪音之下练功。心情不好,或郁闷之时,饭后二小时之前,尤其是饮酒、抽烟之后,切勿练功。另外风雨交加,雷鸣电闪之时,亦勿练此功,可以闭目静坐,自养心神,呼吸用胸式呼吸法,自然、徐徐、周身放松坐养顺畅之内气。十四岁以下少年、儿童一般不练此功法,欲练当有明白人指点,勿自行其事。  关于动作正规之练习,可先在老师指导下进行,并可于居室、练功屋内对壁上镜子练习势法,功架、对镜自纠己势之不足处,自规动作,当严格要求自身 <此指初学,初练八极拳者);



        还可以在灯影下练,月光下自审体势,拳架当否。勿盲目瞎练,只练“架子”不“整架子”(自整、老师整架),同时勿蹲沉过低,一般臀部稍过己膝即可,过低者架子蹲“死板”,过高则乏力而不稳固。  总之,练习八极拳的“两仪桩”功法应内外如一,身心透空,身正势稳、劲力通达完整,方能迅捷掌握动势和行气之要势,从而增强自身的功力。中老年人久练可身板正稳,健步如飞,祛疾延年、健康长寿。并通过练功,交流心得,融洽同好之关系。心情舒畅,有百利而无一痹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