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xkt010
jxkt010
jxkt010
jxkt010
jxkt010



毛泽东统一战线思想的重要发展






  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法宝和中国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之一。但是,正如毛泽东在党的七大的政治报告中指出的,这个正确的思想是从哪里来的呢?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不是。是外国送来的?不是。它是从中国的土地上生长出来的。它同毛泽东思想的整个理论体系一样,有一个逐渐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毛泽东选集》1至4卷比较系统地反映了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统一战线思想发展的历史,是学习和研究毛泽东统一战线思想的重要文献。

  毛泽东民主革命时期的统一战线思想非常丰富。建国以来,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对毛泽东统一战线思想的研究已取得了相当可观的成绩。从方法论上看,无论横向的研究还是纵向的研究都已相当深入,从不同的角度、方面论述毛泽东统一战线思想的著作都相当不少。本文试图着重截取毛泽东统一战线思想发展的一个阶段来进行断代研究,以期进一步揭示毛泽东统一战线思想发展的内在逻辑;并通过典型时期思想发展的具体分析努力开拓一个新的视野,以进一步认识毛泽东统一战线思想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在笔者看来,抗日战争中期的1939年到1941年,是毛泽东统一战线理论和政策获得巨大发展的特殊岁月。在这个时期,毛泽东领导全党打退国民党发动的两次反共高潮,不仅在政治上挽救了岌岌可危的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统一战线,维护了中华民族的抗战大业;而且他的许多分析和论述,在理论上异常地丰富、充实和逐渐地完善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思想。自此之后,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统一战线思想渐趋成熟,并基本定型。本文结合《毛选》修订本(即1―4卷第2版)的出版,在介绍毛泽东统一战线基本思想的时候,着重对这个时期的统一战线思想的发展作些初步分析。

  一、抗战中期以前毛译东统一战线的墓本思想

  毛泽东很早就参与了中国共产党的统一战线的实践活动,是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实践的开创者之一。

  本来,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的两个基本特点。但是,中国共产党这两个方面的实践和思想不是同时发生的。从党的发展吏看,统一战线的思想和实践先于武装斗争的思想和实践,从毛泽东个人的情况看,他的统一战线的实践和思想也是先于武装斗争的实践和思想的。

  1922年党的二大提出了组织“民主主义的联合战线”即统一战线的任务①,对中国民主革命统一战线的各个阶级的状况进行了初步分析,确定了共产党与国民党进行合作的意向。毛泽东虽然没有参加党的二大,但参加了1923年6月召开的党的三大。在这次代表大会上,决定共产党员以个人身分参加国民党,以这样的方式来实现国共合作。毛泽东被选为中共中央执行委员,参与中央领导工作。在此期间,毛泽东先后发表了《外力、军阀与革命》和《北京政变与商人》二文,初步阐发了反帝反封建的统一战线思想,指出:

  “惟有号召全国商人、工人、农人、学生,教职员乃至各种各色凡属同②受压迫的国民建立严密的联合战线,国民革命才可以成功”。

  党的三大以后,1924年1月毛泽东参加了实现国共合作的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并被选为国民党中央委员会的候补执行委员,一度还担任过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代理部长。这以后就是大革命,大革命失败后进行了10年的土地革命战争。七七事变后又开始了抗日战争。与这段革命史的历程相同步,在1939年至1941年前,新民主主义的统一战线经历了1924年至1927年大革命时期的反封建的民族统一战线,1927年至1937年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反封建压迫、反国民党的大一统的工农民主的民族统一战线,以及抗战开始以后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这样三个发展阶段。毛泽东参与了这三个发展阶段的全过程。从20年代中期起,他的统一战线思想就在党内渐露锋芒。这以后,通过对以上几个阶段革命的胜利与失败、前进与后退、发展与挫折的实践经验的总结,他的统一战线思想逐步得到展开。他先后发表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1925年12月)、《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1935年12月)、《为争取千百万群众进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斗争》(1937年5月8日)、《上海太原失陷以后抗日战争的形势和任务》(1937年11月)、《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1938年10月)和《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问题》(1939年11月)等著作都是阐发其统一战线思想的名篇。在这些著作中,毛泽东的统一战线思想已经有了这样一些基本观点:

  (一)无产阶级是统一战线的领导力量,通过共产党实现对统一战线的领导权。这个观点。毛泽东在土地革命后期和抗日战争初期的著作中无疑讲得很多,但就是在20年代中期他也有明确的认识。在1926年9月发表的《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一文中,他坚决指出:“进步的工人阶级尤其是一切革命阶级的领导。”当时的国民革命就是以国共两党为基础的统一战线的反帝

  ①在中国共产党内,最早使用“统一战线”概念的是瞿秋白。1923年2月,他在《现代劳资战争与革命》

  一文中,介绍共产国际之策略的问题时说:“励行无产阶级的统一战线起来,各派联合向资本界作战”。(《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论编第1卷第477页)②《向导》第31、32期合刊,1923年7月11日。

  反封建的大革命,毛泽东不但在理论上强调了要坚持统一战线的领导权,而且与大革命后期放弃领导权的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展开了斗争。

  (二)农民是无产阶级的最坚固的同盟者,在任何时候都是统一战线的主要力量。还在大革命时期,毛泽东对此就有非常明确的论述。他连续发表过4篇大作,即《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1925年12月1日)、《中国农民中各阶级的分析及其对于革命的态度》(1926年1月1日)、前已提及的《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1926年9月)日)和脍炙人口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1927年3月5日)。这是他最早研究农民问题的。篇重要著作,奠定了他关于农民问题理论的基础,阐发了中国农民在革命统一战线中的伟大作用。

  (三)城市小资产阶级作为无产阶级可靠的同盟军,也是统一战线的基本力量,这是毛泽东通过对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而作出的正确结论,即使在中国革命处于最困难阶段的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的这个观点也没有动摇,仍把城市小资产阶级包括在工农民主的统一战线之内。城市小资产阶级的上层与中下层对待革命的态度很一不样,即使在其上层对革命的态度有所变化时,毛泽东仍坚持认为应把它视为工农民主统一战线的团结对象。

  (四)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一方面,它受着帝国主义的压迫和封建势力的排挤,在一定程度上有参加反帝反封建斗争的积极性,在一定的历史时期,无产阶级应该同它建立统一战线;另一方面,由于其在经济上、政治上的软弱性,在另一种条件下,不可能始终留在统一战线之内,会发生动摇甚至变节。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中,毛泽东虽精彩地分析了这个阶级的矛盾惶恐状态,但是对其两面性的深刻认识还是在大革命失败之后。日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使中国内部的阶级关系发生了巨大变动,毛泽东的认识得到了进一步升华。在《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和《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时期的任务》中,毛泽东严厉批评“左”倾关门主义,强调党的任务就是建立包括民族资产阶级在内的民族统一战线。

  (五)中国的资产阶级尤其是大资产阶级参加统一战线时,不可能完全接受无产阶级的领导,并会对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的发展感到恐惧,甚至不惜采取欺骗、诱感与打击的破坏政策,作为投降敌人与分裂统一战线的准备。这是对大革命失败教训的深刻总结。抗日战争爆发后,建立了包括一部分大资产阶级在内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毛泽东多次告诫全党,一方面要善于利用敌人营垒内部的矛盾,争取上部分大资产阶级参加民族统一战线;另方面又要时常提防它们反抗无产阶级的政治领导、破坏统一战线的行径。

  (六)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在同资产阶级组织统一战线时,也必须坚持独立自主原则,实行坚决的两条战线斗争,既要反对排斥资产阶级参加统一战线的“左”倾关门主义,又要反对放弃资产阶级及其政党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的独立性,使无产阶级去迎合资产阶级一群一党私利的右倾投降主义。这是在土地革命后期和抗战初期,毛泽东反复强调的重要思想。鉴于大革命失败的血的教训,在反对“左”倾关门主义的同时,毛泽东非常强调坚持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他指出:“‘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这个原则的说明、实践和坚持,是把抗日民族革命战争引向胜利之途的中心一①环。”在1938年的党的六届六中全会批评王明的右倾错误时,毛泽东进一②步指出:“我们的方针是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既统一,又独立”,强调坚持共产党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抗日战争的领导权。

  (七)在统一战线内,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要实行又联合又斗争的政策。所谓联合,就是把资产阶级视为统一战线的伙伴而不是敌人;所谓斗争,就是搞联合时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开展和平的不流血的斗争,而在被迫同资产阶级分裂时就转为武装斗争,毛泽东的这个思想是在总结了大革命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我党与资产阶级关系的教训之后,在抗战初期逐步明确的。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批判王明的右倾错误、强调坚持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后,对资产阶级采取又联合又斗争的政策基本上在全党形成了共识。

  毛泽东统一战线的这些基本观点,在1939年10月《共产党人》杂志创刊时他发表的《发刊词》中已经作了初步总结。他认为:这是第一次国共合作以来中国革命统一战线的一些基本特点和“规律”,抗日战争还在继续进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还在实践中,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特点和“规律”的认识远没有完结,它还会得到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随后,抗日战争历史的进程完全证实了这一点。这样,上述思想也可以视为他随后即将发展统一战线思想的认识起点。

  ①《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2卷第394页。②《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2卷第540页。

  二、抗战中期毛译东统一战线思想发展的历史条件

  1939年至1941年是中国抗战史上统一战线各方关系最为错综复杂、统一战线内外形势变化最为扑朔迷离的特殊岁月。它为毛泽东发展统一战线思想提供了丰厚的历史土壤。

  从统一战线的外部形势看,首先是日本政策的变化对中国统一战线发生着直接的影响。自中日战争进入战略相侍阶段后,日本政府把对国民党政府以军事打击为主、政治诱降为辅的方针改变为以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的方针。这对瓦解抗日统一战线具有极大的破坏力。在汪精卫1938年12月叛国投敌(并于1940年3月在南京成立伪政府)后,日本方面继续对蒋介石集团开展诱降活动。

  其次,英、法、美对中日战争的态度也影响着中国统一战线的走向。在德国没有西进吞并一些西欧国家以前,它们对日本采取“绥靖主义”政策,在1940年夏天日本己暴露了即将对南太平洋英美殖民地入侵的企图后,英美政府才放弃了以牺牲中国利益来换取日本妥协的“绥靖主义”,转而积极拉拢蒋介石加入它们的联盟,以遏制日本南进。这不能不影响中国统一战线的内部关系。

  到1940年10月,国际上诸多力量对蒋介石或拉、或诱、或援的结果,使他顿时感到身价陡增,开始飘飘然了。毛泽东描述蒋介石那时的心态说:“蒋介石现在是待价而沽,一方面准备加入英美同盟,一方面也准备加入德意日同盟。如果日美战争能早日爆发,并有胜利把握,他是愿意做戴高乐的。一个月来,他已利用德意日的声势。不久他还会利用日本向他的让步,向英美再敲一笔竹杠,并要英美自己用卡车送进来,目前是蒋介石最得意的时

  ①候”,“他是在于手挥五弦目送飞鸿的勾当”。

  从内部关系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具有全民族的最大的广泛性。但是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起决定作用的是国共两党。这个统一战线就是以国共两党的合作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国共两党曾经是结盟同志,又是冤家对头。自1924年大革命以来,两党经历了合作――分裂――再合作的曲折发展过程。卢沟桥一声枪响,抗日利益高于一切。两党才释开过去的仇怨,重新携起手来。但是,两党实行抗战的路线是不一样的。蒋介石国民党由于继续坚持代表大资产阶级、大地主利益的一党专政制度,顽固推行单纯依靠中央政府和国民党军队的片面抗战路线,虽然也进行了一些有影响的会战,但抵挡不注日军的强大进攻。在抗战开始后的一年零三个月内,国民党正面战场丢失了华北、华东、华中、华南的大片国土,与国民党相反,中国共产党实行人民战争的全面抗战路线,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及其他人民武装力量深入敌后开展游击战争,不仅有效地打击和牵制了日军的进攻,而且自身得到了很大发展。到1933年10月,八路军、新四军发展到近20万人,建立的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总人口达5000万以上。两条抗战路线,两种抗战结果。这下会不反馈到统一战线中,对其内部关系发生影响。

  在抗战转入相持阶段以后,面对着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力量的壮大和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发展,蒋介石国民党的仇共、惧共心理日益加剧。再加上

  ①毛泽东1940年10月29日致周恩来、彭德怀、项英电。

  日本对华政策的变化和国际“绥靖主义”潮流的渗透,国民党当局政策的重点迅即发生了逆转,并在1939年1月的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上制定了“溶共”、“防共”、“限共”、“反共”的具体方针。随后,即在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周围接连制造武装磨擦事件,袭击和打击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抗日力量。更有甚者,先是在1939年12月到1940年2月在华北以进攻山西新军达到顶点,发动了第一次反共高潮;接着从1940年10月的何、白“皓电”开始,到1941年1月制造血腥大屠杀的皖南事变,发动了第二次反共高潮。从而,在全民族抗战处于困难之际,又在局部地区燃起了内战硝烟。这是整个抗日战争阶段阶级斗争最激烈并达到白热化的特殊岁月。国共两党的统一战线几乎濒于破裂。

  这样,中国共产党在统一战线的发展史上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复杂情况,从大革命到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无论国共两党合作还是完全分裂,主要是阶级斗争关系,相对他说,矛盾比较单纯些,对处理这样的关系,我们党从没有经验到逐渐地积累了不少经验,比较能够应付了。抗战初期,尽管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交错,但由于国民党还积极抗日,能把对外的一致性置于对内的矛盾性之上,国共两党关系总的说来是和平相安的,能够团结御敌,共赴国难。但是,在国民党实行消极抗日、积极反共方针,并且发动了反共的武装冲突以后,在这种情势下,如何处理两党关系,维护统一战线,就成为一个非常棘子的新问题。一方面,大敌当前,民族矛盾仍是基本矛盾,八路军、新四军等人民武装不能不以主要力量继续抗日;另方面,为了自卫求生,对于国民党顽固派蓄意制造的武装冲突,甚至挑起的局部战争,又不能不进行反击。困难不在于要不要开展两方面的斗争,而在于如何把这两者结合好,使抵御内阅之争不影响抗击外侮之敌。

  如果说历史的特殊性和矛盾的复杂性为发展统一战线思想提供了某种契机,那未经过20年左右战斗洗礼的以毛泽东为代表的走向成熟的共产党人,则有能力使发展统一战线思想的可能转变为现实。中国共产党历经厂两次胜利、两次失败的风风雨雨的考验,是早已走出狭隘圈子并在中国的政治舞台上导演过许多有声有色威武雄壮的活剧的大党。她对于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已经有了深刻的认识。“共产党人现在已经不是小孩子了,他们能够善处自己,又能够善处同盟者。日本帝国主义者和蒋介石能够用纵横捭阖的手段对

  ①付革命队伍,共产党也能够用纵横掸阅的手段对付反革命队伍。”毛泽东经历了党领导的中国革命的全部历史过程,不仅积累了丰富的实践斗争经验,而且在到达延安以后,经过研究和撰写《实践论》、《矛盾论》、《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论持久战》、《〈共产党人〉》发刊词》和《新民主主义论》等著作,对中国革命的发展规律也有了透彻的了解。他创造性地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卓识和运用马列主义理论驾驭中国革命的能力,得到了全党普遍的认同。他已经是全党无可争辩的领袖。他对于抗战以来统一战线形势的逆转和两党关系的恶化,以及可能发生的突然事变早有思想准备,并酝酿了相应的对付措施。因而在国民党发动第一次反共高潮时,他能审时度势,提出对国民党展开针锋相对斗争的一系列原则、政策和策略,从而领导全党打退了第一次反共高潮。在粉碎国民党以制造皖南事变为主要内容的第二次反共高潮期间,他进一步总结了与国民党斗争的经验,发展了打

  ①《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1卷第157―158页。

  退第一次反共高潮期间提出的原则、政策和策略,使其统一战线的思想更加系统比、完善化。

  三、抗战中期统一战线思想发展之一: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将资产阶级区分为两个部另,并进一步加以区别

  统一战线,从阶级关系上讲,实质上是劳动阶级与剥削阶级、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联盟问题人口何认识和对待中国资产阶级,是关系着中国革命成败的大问题。从大革命以来的中国革命的曲折发展,无不与能否正确处理同资产阶级的关系问题密切相关。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了中国的资产阶级分为大资产阶级(买办资产阶级、官僚资产阶级)与民族资产阶级两个部分。1925年1月的党的四大虽然开始看到有“大商买办阶级”和“民族的工业资产阶级”这两个部分,但却不认为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已形成独立的阶级。毛泽东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中虽然已将中国资产阶级区分为大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但其当时的认识并不牢固,彻底解决这个问题还是在抗日战争时期,而具有决定意义的认识则是在打退第一次反共高潮之后形成的。

  毛泽东在1940年12月4日的政治局常委会上谈及这个问题时说:过去我党没有把大资产阶级与民族资产阶级区别开来,直到写《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时,才正确地认识清楚。这是讲的这篇著作的1940年的修改稿。在1939年12月写作该书初稿时,诚如他在1940年致萧向荣的信中所说:当时“正在第一次反共高潮的头几个月,民族资产阶级与开明绅士的态度是否与大资产阶级大地主有区别,还不能明显地看出来”“到今年三月就可以看出①来了”。因此,《共产党人》杂志1940年第4、5期发表的该书初稿只是一般地将买办阶级与民族资产阶级加以区别,而将大资产阶级纳入民族资产阶级范畴之内,认为“民族资产阶级中又有大资产阶级与中等资产阶级的区别。在大资产阶级,那是妥协性很大的很不可靠的部分,而在中产阶级尤其是中②等民族工业资本家,即是比较多带革命性的部分。”这就是说,在当时的毛泽东看来,买办阶级与大资产阶级还不是一回事(改变了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中的看法),因而没有将大资产阶级列入买办阶级,而是视为民族资产阶级的一部分。正因为是这样的认识,因此,在初稿中分析民族资产阶级两重性时,对其“反动性”作了份量比较重的评论。

  经过打退第一次反共高潮,毛泽东的认识发生了很大变化,这就是无论从提法到内容分析都将大资产阶级与民族资产阶级区别开来了。这个变化首先反映在1940年3月11日的《目前抗日统一战线中的策略问题》一文之中。这是在延安党的高级干部会上的“报告提纲”。这个提纲是对打退第一次反共高潮的经验的深刻总结,全面地发展了统一战线的理论和策略,堪称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的经典文献之一。在这篇文献里,毛泽东从各阶级对待抗日的态度上,不仅将大资产阶级与民族资产阶级作了区别,还将亲日派大资产阶级与欧美派大资产阶级、大地主与中小地主及开明绅士加以区别;不仅对民族资产阶级、开明绅士的抗日积极性作了充分肯定,而且对大资产阶级的两面性作了具体分析。他指出:目前的大资产阶级抗日派,尽管在执行摧残进步势力的极端反动政策作为准备将来投降的步骤,但“他们还愿团结抗日,

  ①《毛泽东书信选集》第161―162页、161页。②《共产党人》1940年第5期第8页。

  所以我们还有可能争取他们留在抗日统一战线里面,这种时间越长久越好。忽视这种争取政策,忽视同他们合作的政策,认为他们已经是事实上的投降①派,已经就要举行反共战争了,这种意见是错误的”按照这个指导思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就能联合一切能够联合的力量,把打击对象孤立到最低限度。这是根据抗日形势的变化所做的正确的阶级分析和采取的正确方针。

  根据这样的认识,毛泽东对《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作了修改。这就是他在致萧向荣的信中说的:“宣传部正在付印的一本书中。我已将《中国②革命与中国共产党》第二章关于这一部分加了修改”。从1948年东北书店印行的《毛泽东选集》中收入的该文可以看到,其修改是不小的。最重要的修改就是将大资产阶级明确地从民族资产阶级中区分出来,并将其纳入于买办阶级。这样,资产阶级的两个部分就是“有带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与民族资产阶级的区别”。这个修改稿还加上了对于“亲日派大资产阶级”与“欧美派大资产阶级”的不同政策的一整段文字,删改了将大资产阶级放在民族资产阶级之中而对民族资产阶级进行的不妥当分析的有关文字。建国初出版的《毛泽东选集》中的《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基本上是建国前的修改稿,只是在文字上又作了些改动,使表述更加准确。

  毛泽东对资产阶级分为两个部分,并对大资产阶级作进一步分析的新认识,还反映在对《(共产党人)发刊词》的修改上。《(共产党人)发刊词》的写作比《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早两个多月。在1939年10月《共产党人》创刊号刊载的原发表稿总结统一战线的规律时讲了5条,对资产阶级没有作明确区分。建国初的《毛泽东选集》收入该文时对此作了修改,除了其他的文字性修改外,最大的修改就是对大资产阶级与民族资产阶级作了明确区分,增加了对大资产阶级作具体分析的第3条,将5条规律改为6条规律。新增加的第3条就是根据1940年打退第一次反共高潮后形成的认识写的。这一修改也说明,这个认识的变化不是一般性的,而是对资产阶级的理论认识的飞跃。

  为了进一步从社会实际中弄清资产阶级的问题,1940年9月6日,毛泽东还向在国统区工作的南方局、东南局发出指示,要求将大资产阶级与民族资产阶级(还包括将大地主与开明绅士)加以区别的问题进行广泛的社会调查,以人为单位,每类每省调查数十人至一百人。毛泽东指出:大资产阶级是带买办性的,与外国资本有联系,是现时主要当权者,如蒋介石、孔祥熙、宋子文、虞洽卿等;民族资产阶级是受大资产阶级统制,与外国资本联系少,现时还基本上没有政权,主张团结抗战的,如陈光甫、穆藕初、康心如、范旭东等。他还提出,对这个问题分省调查时,要为被调查的每人立一小传,包括籍贯、年龄、出身、履历、派别、资产活动、嗜好、政治动向、对我态度等(与此相联系,调查对象还包括国民党军队的各总司令、军长、师长三①级军官在内)。毛泽东对于阶级调查有一个庞大的计划,想先从经济、军事两方面着手,将来扩大到政治、文化方面,最后汇总为名人录,供召开党的七大作研究用。

  ①《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2卷第748页。②《毛泽东书信选集》第161页。①毛泽东请周恩来负责调查四川、云南、贵州、湖南、湖北五省,李克农负责调查广西、广东、福建三省及香港,饶漱石负责调查江西、浙江、安徽、江苏四省及上海。

  同年9月23日,毛泽东在杨家岭作报告,对资产阶级问题作了进一步分析。他说:以前我们没有指出民族资产阶级即中等资产阶级是可变派,是较好的同盟者。现在他们的代表人物在军界、政界是张学良、杨虎城、于右任、冯玉祥、卫立煌等,在经济界是陈嘉庚等。对这些人,我们要研究,要代为立传。在毛泽东看来,民族资产阶级分左中右三派,而以两面派为多,希望祖国复兴者为多,极少数是亲日派,另外的少数很左,对于民族资产阶级主要是团结,对于其中的右派也需要某种必要的批评。对于大资产阶级,毛泽东认为在抗战问题上也分为三派:(1)右派,即投降派;(2)中派,即顽固派,包括蒋介石、阎锡山,他们又要反共又要抗战,又抗战又准备投降,是半身不遂:(3)顽固派中的左派,也是可变派。对投降派要打倒,完全孤立他们。对中派要团结,同时斗争。在军事斗争停止以后主要是批评,也要孤立他们。但这与孤立投降派不同,还要团结他们。毛泽东从顽固派中分出可变派,提出对可变派采取分化和拉拢的办法,同时进行必要的斗争与批评。这是对大资产阶级认识上的又一个变化,有利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巩固和发展。

  这以后,毛泽东继续注意研究资产阶级问题。即使是在何,白“皓电”、”齐电”之后,国共两党关系处于千钧一发之际,他仍强调要对资产阶级加以区别。1940年12月25日,毛泽东在为党中央起草的关于时局与政策的指示中说:既须对于反对抗日的亲日派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和主张抗日的亲英美派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加以区别;又须对于主张抗日但又动摇、主张团结但又反共的两面派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和两面性较少的民族资产阶级和中小地主、开明绅士加以区别。在这些区别上建立我们的政策。并且指出:党的统一战线

  ①的既联合又斗争的一切政策,“都是从这些阶级关系的区别而来的”在打退第二次反共高潮之后的1941年6月28日,毛泽东致电刘少奇进一步阐述了对待大资产阶级的政策,指出:我们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包括一切还在抗日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在内的,是全民族联盟。在抗日过程中,在全国范围内,在根据地内,除汉奸外,对大地主大资产阶级是一打一拉政策,拉其抗日,打其反共反民主,但目前拉还是主要的,打是辅助的,打是达到拉之手段。并说,在中国孤立大资产阶级与俄国孤立资产阶级不同,在中国只孤立其反共方面,在俄国则是绝对孤立政策。

  这样,毛泽东将资产阶级区分为两个部分之后,相应地产生了对两个部分的正确政策,在整个抗日战争期间,尽管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始终交织一起,阶级斗争以或隐或显、时伏时起,甚至以军事冲突和局部战争的形式表现出来,我们党却牢牢地把握住了斗争的大方向,在任何情况下都保持着清醒的头脑,没有自乱方寸,这是与毛泽东在抗日斗争形势下对阶级关系的正确估量,特别是对资产阶级两个部分的分析及其采取的正确政策分不开的。

  ①《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2卷第764页。

  四、抗战中期统一战线思想发展之二:提出争取中间势力的政策和扩大中间势力的争取对象

  对待中间势力的不同认识,长期以来是中国共产党内正确与错误的思想倾向之间的斗争的一个重要内容。所谓中间势力,是指对待中国革命的态度持中间政治立场的势力而言。在不同的革命阶段,它包括的对象不完全相同。在土地革命时期,它主要是指民族资产阶级和上层小资产阶级的政治派别及其代表人物。在一般情况下,它是中国革命的动力之一,但是当革命处于低潮时,一部分中间派可能脱离革命队伍,甚至变节,但整个中间势力不是中国革命的对象。王明“左”倾机会主义者在土地革命时期却提出“中间势力是最危险的敌人”的主张,在1932年1月的《关于争取革命在一省与数省首先胜利的决议》中要求把中间派别作为“主要的力量来打击”。基于这种错误认识,他们拒绝与由代表民族资产阶级利益的国民党第19路军将领和其他反蒋势力组成的“福建人民政府”建立统一战线,坐视其反蒋失败,从而使中央苏区陷于严重孤立的地位。

  毛泽东始终反对王明中央拒绝争取与团结中间力量和利用国民党内部矛盾的“左”倾政策。在1935年12月的瓦窑堡会议上,毛泽东批评上述“左”倾政策是“孤家寡入的策略”,是“‘为渊驱鱼,为丛驱雀’,把‘千千万

  ①万’和‘浩浩荡荡’都赶到敌人那一边去,只博得敌人的喝采”。在这个讲话中,毛泽东事实上提出了争取中间势力的思想,认为:日本帝国主义者灭亡中国的政策不能不驱使很多的力量特别是“中间势力”跑到我们这方面来,我们要努力争取和团结他们。抗战开始后,毛泽东关于争取中间势力的思想进一步明确起来。在1937年11月12日延安党的活动分子会议上的报告中,他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分为“左翼集团”、“中央集团”(即中间集团)和“右翼集团”。所谓“左翼集团”,即共产党率领的群众,包括无产阶级、农民和城市小资产阶级,党的任务是用一切努力去扩大与巩固这个集团。”右翼集团”则是大地主和大资产阶级,这是民族投降主义的大本营,党的任务是坚决反对民族投降主义,毛译东认为,中央集团(即中间集团)就是民族资产阶级和上层小资产阶级,党的任务就是“争取中央集团的进步和转变,

  ①这一步骤如果不做到,转变时局是不可能的”这是毛泽东较早地明确地把争取中间势力提高到关系抗战形势发展的关键意义上来认识。在1939年1月国民党的政策发生逆转后,其顽固派不断在河北、山东,特别是陕甘宁边区进行破坏性与准备投降性的磨擦及武装冲突,毛泽东更加强调对中间分子要加紧工作,提出要把所有的老百姓,所有一切抗战的爱国分子,统统组织到统一战线中来,每个革命同志都去办“小统一“战线”使其愈多愈好,“许多

  ②许多的小统一战线,作为基础,组成大统一战线”结成全国四万万五千万人的大统一战线。

  在打退国民党两次反共高潮的过程中,毛泽东总结各根据地斗争的经验,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关于争取中间势力的思想。首先,明确地提出了发

  ①《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1卷第155页。争取中间力量的思想在井冈山时期就已有了萌芽。①1948年东北书店印行的《毛泽东选集》第419页。②毛泽东1939年9月18日在延安纪念“九一八”8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反对顽固势力的策略,把争取中间势力与发展进步势力和反对顽固势力视为不可分离的三个环节。

  1940年2月10日,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在一份关于当时形势和任奢的指示中对这个思想的初始表述是:极力孤立一切向我进攻的投降派、反共派、顽固派,以便消灭之;极力团结进步派与之长期合作;极力麻痹中间派使之不为敌助,1940年3月11日,毛泽东在总结打退第一次反共高潮的“报告提纲”(即《目前抗日统一战线中的策略问题》,下同)中,不仅明确地将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反对顽固势力概括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基本策略,而且对这三种势力的基本倾向作了较深层次的剖析,阐述了三者之间的具体关系,他指出:中间势力在对顽固派的斗争中,有些人可以在一定限度内参加,有些则可以保持善意的中立,有些则可以保持勉强的中立,有些则采取暂时的中立立场。他们的态度是容易动摇的,并且不可避免地要发生分化,我们应当针对着他们的动摇态度,向他们进行适当的说服和批评。怎样争取中间势力呢?毛洋东认为,必须同发展进步势力与反对顽固势力紧密结合起来,只有坚持对顽固派的斗争,才能争取动摇的中间派。如果不同顽固派作坚决斗争,并收到确实的成效,就不能抵抗顽固派的压迫,也不能消释中间派的怀疑,进步势力也无从发展。因此,他提出争取中间势力必须有三个基本条件,即:(1)我们有充足的力量:(2)尊重他们的利益;(3)我们对顽固派作坚决的斗争,特别是第3条很重要,因为顽固派也在极力争取中间派,以便使我们党陷于孤立,并且指望中间派充当他们的同盟军。毛泽东进一步强调争取中间势力的意义,指出:“在中国,这种中间势力有很大的力量,往往可以成为我们同顽固派斗争时决定胜负的因素,因此,必

  ①须对他们采取十分慎重的态度”。在蒋介石指使韩德勤酝酿苏北战争期间,1940年8月8日,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继续强调争取中间势力的意义,指出:利用矛盾、联合多数、反对少数的策略,是从大革命时期、苏维埃时期和抗日时期逐步总结出来的,中间势力是一个中心问题。现在注意了中间势力,过去许多干部没有这个观念,不了解中国的阶级关系。今后还要加强这项工作。经过党中央和毛泽东的反复强调,争取中间势力的观念在全党逐步地树立起来,并成为我们党巩固和发展统一战线的一条基本经验。

  其次,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权中实行“三三制”原则,给中间派以三分之一的位置。

  在抗战进入相持阶段以后,建立抗日民主政权是华北、西北和华中地区斗争的一个焦点。国民党顽固派反对建立,广大人民群众普遍要求建立。抗日民主政权是共产党领导下的几个革命阶级的联合政权,无论在政策上和阶级实质上都是抗日统一战线的政权,即一切拥护抗日统一战线、不投降、不反共、不倒退的人都应当吸收其代表参加。毛泽东很重视抗日民主政权的建设。在人员分配上,他在1940年3月6日为中央起草的关于抗日根据地政权问题的指示中提出,共产党员、非党的左派进步分子和不左不右的中间派各占三分之一。规定这样的比例是经过反复考虑的。共产党员占三分之一是为了保证共产党在政权中的领导地位,党外进步分子占三分之一是为了联系广大的小资产阶级群众,中间派占三分之一则在于争取中等资产阶级和开明绅士,有利于孤立顽固派。在《目前抗日统一战线的策略问题》中,毛泽东分

  ①《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2卷第748页。

  析政权性质时指出:这种政权,即是一切赞成抗日又赞成民主的人们对于汉奸和反动派的民主专政,它既和国民党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专政相区别,也和土地革命时期的工农民主专政相区别。“这种人员分配的政策是我们党的真实政策”,这种政权的建立,将“给全国抗日统一战线政权树立一个模型”①。随着抗日战争的发展,“三三制”政权的作用越来越显得重要。在国民党发动第二次反共高潮的严重关头,为了打退这次反共高潮,毛泽东进一步强调政权政策的作用,指出:关于政权组织,必须坚决地执行“三三制”,共产党员只占三分之一。在苏北一些地方还可以少于三分之一。不论政府机关和民意机关,均要吸引那些不积极反共的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开明绅士的代表参加,切忌我党包办一切,在有的机关中还可以容许不反共的国

  ②民党员和少数右派分子参加。在打退第二次反共高潮之后,毛泽东总结党的政策的重要意义时指出,我党争取中间派和实行“三三制”政权的政策,“是去年三月以来中央就屡次指出了的。这次反共高潮再一次地证实了它的正确

  ③性。”整个抗日战争时期,我们党坚持实行“三三制”政策,有力地巩固和发展了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政权建设,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具有更加广泛的基础。

  第三,逐渐地扩大了中间势力的对象,以争取一切可以争取的力量共同抗日。

  中间势力是个政治概念。它的内涵随着不同历史阶段任务的变化而变化,在抗战时期比土地革命时期宽广得多,在打退反共高潮之后又比在此以前扩大了许多。抗战初期的中间势力主要指民族资产阶级、上层小资产阶级和开明绅士。在打退第一次反共高潮的“报告提纲”中,中间势力的对象增加了“地方实力派”。包括有地盘的实力派和无地盘的杂牌军。地方实力派的领导成分虽然多为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但在抗日战争中同国民党中央势力亦有矛盾,有时表现进步,只要我们有正确的政策,他们有可能在我们党同顽固派斗争时采取中立态度。一个多月后,即1940年4月22日,毛泽东在中央关于湖南工作的指示中又提出,不要把整个国民党和三青团的党员、团员都看做是一样的,其中大部分是可以争取的中间分子,在1940年5月4日给东南局的指示中,毛泽东进一步把争取中间势力明确为:民族资产阶级、开叫绅十、杂牌军队、国民党内的中间派、中央军中的中间派、上层小资产阶级和各小党派,共七种。两个月后,在1940年7月7日中央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政策的决定中,中间势力的概念又扩大为可以包括国民党中的多数党员、中央军中的多数军官、多数的杂牌军等等。毛泽东谈及这个变化时说:中间势力的成份现在比前次更有了新的补充,把国民党中央军的大部分也放在里面了。中间势力观念在党内尚未普遍,这是要注意纠止的。在国民党发动第二次反共高潮期间,毛泽东进一步把国民党中夹军中的黄埔生也划入中间势力。他指出:我党我军中过去把黄埔生看作一个笼统的反共集团的传统观念是错误的、有害的。在目前严重时局,极须改正此观念,利用一切机会与黄埔生军人进行统一战线的工作,不要刺激他们,而应以民族至上的观念来打动他们,使他们不肯投降日寇,使他们对反共战争取中立或消极态度。

  ①《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2版第2卷第751页。②参见1940年12月25日中央关于时局与政策的指示。③《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2卷第783页。

  ①这对挽回危局有重大意义。

  在1939年至1941年间,我们党不断扩大中间势力概念的内涵,坚持实行争取和团结的政策,并极力从顽固势力中分化出一部分作为中间势力来对待,无论在政治上还是军事上对打退两次反共高潮都起了重要作用。在1940年5月29日的中共中央书记处会议上总结打退第一次反共高潮的经验时,朱德介绍了争取中间力量的情况。他说:对中央军我们经常有人和他们来往,和卫立煌的关系很好,使他在国共两党的磨擦中保持中立。这样,我们得到一个大的教训,就是争取中间力量是非常重要的。毛泽东讲话肯定朱总司令说得很对,指出不但还要争取中间势力,对顽固势力也要争取与分化,就是打了他们也还要争取他们,不能把顽固派当汉奸打,不能把中间派当作顽固派打。在国民党发动第二次反共高潮期间,我们党对中间势力作了大量工作,特别注意了争取友军、瓦解顽军的工作。使他们在政治上对我党的自卫立场表示理解甚至同情,在军事上表示中立不介入。1940年11月4日,毛泽东致电华中各部的军政首长,要求他们根据华北(国民党朱怀冰3个师打八路军,由于火线上的统战争取,其中1个师守中立)、陕甘宁边区(国民党保安队和八路军交战,由于加强了对国民党其他部队的联络,预三师则在旁观望不助)和苏北黄桥(由于陈毅亲自出面作统战,地方实力派李明扬、李氏江和宋子文系统陈泰运部严守中立)的经验,运用各种方式陈明利害,晓以大义,把加紧争取友军对我同情或严守中立的工作,作为最中心的任务之一。

  由于广泛地开展了争取中间势力的工作,尽量扩大中间势力的争取对象,第二次反共高潮期间国民党地方实力派的态度发生了明显变化。毛泽东在打退第二次反共高潮的总结中指出,上次反共高潮中反共最力的阎锡山,这一次就站在中间立场;而上次居于中间立场的桂系,这一次虽然转到了反共方面,却和蒋系仍然有矛盾,不可视同一律。其他各地方实力派更不待论。他强调说:我们有许多同志“至今还把各派地主阶级各派资产阶级混为一谈,似乎在皖南事变之后整个的地主阶级资产阶级都叛变了,这是把复杂的中国政治简单化。如果我们采取了这种看法,将一切地主阶级都看成和国民党顽固派一样,其结果将使我们自陷于孤立。须知中国社会是一个两头小中间大的社会,共产党如果不能争取中间阶级的群众,并按其情况使之备得其所,

  ①是不能解决中国问题的。”这不仅是对打退第二次反共高潮的经验的总结,也是对整个中国革命的经验的一个重要总结。中间派在过去虽然人数众多,但是力量分散,对中国社会的政治生活没有发生重大影响。自此以后,由于我们党的正确的统战政策,中间派在中国的政治舞台上日趋活跃,逐渐地形成为一股共产党领导下的重要的政治势力。

  ①见毛泽东1940年11月16日在一份材料上的批语。①《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2卷第783页。

  五、抗战中期统一战线思想发展之三:形成了同国民党斗争的一整套策略

  中国的统一战线,从阶级关系上说,最根本的是无产阶级如何处理与资产阶级的关系;从政党关系方面说,最主要的是共产党如何处理与国民党的关系。毛泽东将资产阶级区分为两个部分之后。不仅为制定争取中间势力的政策提供了理论根据,也使孤立和反对国民党顽固势力的斗争有了更为明确的理论基础。国民党顽固势力是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政治代表,自1939年1月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确定实行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方针以后,所谓国共两党关系,说到底就是共产党同以当权的蒋介石集团为核心的国民党顽固派的关系。

  我们党与蒋介石国民党的关系,不仅在历史上,而且直至抗战期间都有着深刻的教训。大革命后期发生过一切联合、否认斗争的错误,土地革命后期又发生了一切斗争、否认联合的错误。抗战开始后,在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过程中,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批判了在对待与国民党关系中的上述错误,确定同国民党的关系是又联合又斗争,既不是绝对的联合,也不是绝对的斗争,而是综合联合与斗争两方面来制定对国民党的政策。在党领导下的绝大部分地区都坚持了又联合又斗争的政策来巩固与发展同国民党的统一战线关系。但是,在皖南,负责东南局和领导新四军工作的项英,受到抗战初期王明鼓吹的“一切经过统一战线”、“一切服从统一战线”的影响,在与国民党的关系上没有坚持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只搞片面的联合而放弃斗争,这是造成我党和新四军在皖南事变中遭受惨重损失的最根本的主观原因。

  自1939年1月国民党的政策发生逆转后,毛泽东就在研究如何处理同国民党的特殊关系的问题。他总结了我们党10多年来与国民党打交道的经验教训,在制止国民党制造的磨擦事件和打退其发动的反共高潮的斗争中,异常地深化和细化了我党与国民党的又联合(团结)又斗争的策略原则。

  (一)揭示了叉团结又斗争的多层次多侧面关系,强调要以斗争求团结

  在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刚闭幕时,毛泽东就对又团结又斗争的原则作了阐释。1939年2月5日,他在中央党校发表反对投降主义的讲演,从哲学理论上指出:统一里有斗争,天下万物皆然。同志们如果能找得到只讲团结,没有斗争,那我就不姓毛。如果有人认为只有团结没有斗争的,那他还没有学过马克思主义。联合与斗争是统一战线的原则问题,但两者既不是半斤与八两,也不是斗争更重于联合。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第一个基本原则便是联合、统一、团结,但还有一个原则就是斗争。这是不可缺少的,是谁都不能也不应忘记的。当然,如果人家拿了机关枪对准着我们,拿了刀架在我们脖子上,我们就只有拿机关枪、刀子去斗争,在那时就是斗争第一了。斗争不是仅有一种形式,而是多种多样的。

  在打迟第一次反共高潮之后,毛泽东对又团结又斗争的关系作了进一步总结,提出众所周知的那段名言:在抗日统一战线时期,斗争是团结的手段,团结是斗争的目的;以斗争求团结则团结存,以退让求团结则团结亡,从而透彻地揭示了两者关系的辩证法。1940年7月6日,毛泽东在延安干部会议上还就团结与斗争的关系的不同意义作了具体分析:(1)我们历来是强调团结的,今后还是一样――对付一切抗战派:(2)我们历来是强调斗争的,今后还是一样――对付一切投降派;(3)我们又强调团结又强调斗争――对付一切又抗日又反共的顽固派;(4)有时强调团结,有时强调斗争――依顽固派的态度是抗日为主还是反共力主而定;(5)斗争为了团结――为了延长合作时间;(6)不论那一方面(政治、军事、文化),目前时期都以团结为主,但不论那一方面都同时斗争,因为国民党的反共政策是没有变化的;(7)即在目前时期,某些地方,反磨擦斗争还可表现为地方“高涨,例如苏北(这是指韩德勤向苏北根据地的进攻)。毛泽东的这种多层面的分析是正确的。这不仅概括了第一次反共高潮时的情况,也为随后开始的第二次反共高潮所证实。毛泽东指出:“一切皆在变化中,不应该用顽固的形式主义的观点,而应该用活泼的辩证法的观点,去注意一切变化。”这个总结具有普遍的思想方法论意义,对于认识整个抗战时期国共两党的变化多端的又联合又斗争的关系是十分重要的。

  在国民党发出何、白“皓电”(1940年10月19日)之后,面对其十分嚣张的政治进攻和军事威胁,毛泽东对又联合又斗争的问题做进一步分析,指出:在抗日问题上对国民党又拥护又斗争。在反共问题上,既有现在与将来之分,也有反共的高潮与低潮之分,还有对某一个具体的顽固派如阎锡山的反共高潮与低潮之分。要根据不同情况来处理关系。总政策是在团结中要

  ①斗争,在斗争中又要团结;是统一中的独立,统一是主,独立是辅。在第二次反共高潮期间,我们党正是坚持了这些原则,既打退了国民党顽固派的猖狂进攻,又维护了抗日统一战线。

  (二)提出实行革命的两面政策,以对付反共的两面政策

  自抗战进入相持阶段以后,国民党蒋介石的政策愈益带有两面性。一方面,他们还不放下抗日旗帜,欲联合其他各派势力特别是共产党的力量对付日本;另方面,他们又害怕觉醒的人民大众,极力摧残各种进步势力,尤其是打击共产党。在发动第一次反共高潮后,这种两面政策尤为鲜明,上述毛泽东的以斗争求团结的政策,实际上就是为了对付国民党顽固派的两面政策而提出的。在打退第一次反共高潮的总结中,毛泽东指出:国民党顽固势力采取既抗日又反共的两面政策,我们“必须采取反抗他们这种反动政策的斗争策略,同他们作思想上政治上军事上的坚决斗争。这就是我们对付顽固派

  ①两面政策的革命的两面政策。”此后,毛泽东还说过,他们是两面派,我们

  ②也是两面派,是革命的两面派,要同他们斗争。

  在打退第二次反共高潮期间,毛泽东对这个思想作了充分发挥,并把这个政策运用得淋漓尽致。他自始至终坚持以革命的两面政策来对付反共的两面政策。在何、白“皓电”后,毛泽东确定实行政治进攻、军事防御的战略方针,就是实行针锋相对的两面政策。他在1940年11月21日和30日致周恩来等人的电报中解释这个方针说:蒋介石的一切做法都是吓我让步,以攻势之手段达到防御之目的。本质上依然是两面政策。我对一切吓我之人亦应以政治攻势转吓之,采取表面和缓、实际抵抗、有软有硬的方针,除表示皖南一点小小的让步外,其他是才土不让,有进攻者必粉碎之。毛泽东认为,

  ①毛泽东1940年12月4日在政治局常委会上的讲话。①《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2卷第748页。②毛泽东1940年9月23日关于对时局与边区问题的报告。

  我们“和缓可以争取群众,抵抗可以保卫自己,软可以给他以面子,硬可以给他以恐怖”。“只有软硬兼施,双管齐下,才能打破蒋介石的诡计,制止何应钦的投降,争取中间派的向我,单是一个软或单是一个硬,都达不到目的”。在蒋介石的“手令”(即1940年12月9日的限期新四军北移的最后通告)发出后,毛泽东又指出:国民党顽固派仍是一面抗战一面反共的两面政策,我们亦仍是一面团结一面斗争的革命的两面政策,即在抗日方面,对其尚能抗日的方面加以联合,对其动摇的方面加以孤立;在反共方面,对其当不愿根本破裂两党合作方面加以联合,对其向我党和人民的政治高压和军事进攻方面实行坚决斗争和加以孤立。这也是软硬兼施。开展斗争是硬,但

  ①硬不硬到破裂统一战线;实行团结是软,但软不软到丧失自己立场。皖南事变发生后,蒋介石猖狂至极,1941年1月17日发布宣称新四军为“叛军”、取消其番号、将叶挺交付“军法审判”的反动命令。为了打退国民党的政治攻势,毛泽东进一步阐发了革命的两面政策思想。他在一系列文电中指出:我们应紧紧捉注蒋介石1月17日令坚决反攻,像反对第一次反共高潮那样采取强硬立场,只有不怕破裂才能打破他们的进攻。如蒋准备全面破裂,我们便以破裂对付破裂;如蒋并未准备全面破裂,我们便以尖锐对立求得暂时缓和。对于一个强有力的进攻者,只有把他打到防御地位,使他不能再进攻了,国共暂时缓和的可能性就有了。根据这样一些思想,我们党制定了各个方面的具体政策,在采取军事守势的同时开展了全面的强大的政治攻势,最后打退了第二次反共高潮,使形势迅即发生了有利于我党和全国抗战的巨大变化。19U年5月8日,毛泽东在关于打退第二次反共高潮的总结中对党的革命的两面政策作了深刻概括,指出:国民党顽固派在反共方面既要反共,甚至反到皖南事变和1月17日的命令那种地步,又不愿意最后破裂,依然是一打一拉政策。极端复杂的中国政治要求我们的同志深刻地给以注意。我党的方针是“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以打对打,以拉对拉,这就是革

  ②命的两面政策。

  (三)阐述了同国民党顽固势力的斗争中必须坚持的“有理、有利、有节”原则

  同国民党顽固势力的关系既然是又联合又斗争,那未这个斗争怎么掌握?这既是一个政治原则,也是一门政治艺术。自抗日统一战线建立后,毛泽东就在思索这个问题。“有理、有利、有节”原则是在反对顽固势力不断制造的磨擦事件中逐步形成的。

  这个思想是从提出斗争的自卫原则开始的。1938年底,国民党政府要调第八十四师高桂滋部进驻陕北。12月4日,毛泽东电告彭德怀等,明确指出:绝对不许可任何部队借名进驻,实行破坏边区之企图。过去已打过八九仗,都是执行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的方针。1939年1月以后,国民党在陕甘宁边区制造的磨擦事件日益增多,毛泽东进一步阐释了这个思想。这一年5月5日,他在延安后方留守兵团的军事会议上指出:巩固边区有一个方针、两条原则。一个方针,就是“一步不让”,对于他们的捣乱给以无情的打击,决不让步。两条原则的第一条便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同他讲亲爱、讲团结;要是他对我们不客气,我们就来第二条,就是

  ①参见1940年12月25日中央关于时局与政策的指示。②《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2卷第782页。

  “人要犯我,我必犯人”,这叫磨擦,人家磨擦来,我们磨擦去,也就是孔夫子所谓的“来而不往非礼也”,否则不叫“礼尚往来”。这是圣人之言,天经地义,我们一定要磨擦去,同年6月10日,毛泽东在延安党的高于会议上提出了“磨而不裂”的“有节”思想。他说:对于国民党的破坏性磨擦和武装冲突必须给以坚决的抵抗,但是这种抵抗必须严格站在自卫立场上,决不能过此限度,给挑衅者以破裂统一战线之口实。这种自卫的防御的反磨擦斗争之目的在于巩固国共合作。为此目的,一定条件下缓和退让也是必要的,“磨而不裂”。1939年12月毛泽东在与写《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时首次将上述思想概括为“有理、有利、有节”原则,在打退第一次反共高潮之后,毛泽东在1940年3月11日的“报告提纲”中,总结与顽固势力的斗争经验时对这个原则作了深刻的阐述,指出:“有理”是自卫原则,体现了斗争的防御性;“有利”是胜利原则,体现了斗争的局部性;“有节”是休战原则,体现了斗争的暂时性。坚持这三个原则,就能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派,并使顽固派尔后不敢轻易向我们进攻。毛泽东的“三有”原则在打退第二次反共高潮的斗争中得到了充分运用。是我们党强大的政治攻势和发展华中的军事战略能够取得胜利的重要原因之一。

  (四)强调同国民党顽固派斗争的基点要放在随时准备应付可能发生的突然事变上,同时为争取时局的好转而斗争

  在毛泽东看来,国民党顽固派的两面性不仅决定了我们党与之联合时要实行革命的两面政策,进行有理有利存有节的斗争,而且要保持高度的政治警觉性,把工作的基点放在随时准备应付可能发生的突然事变上,以掌握斗争的主动权。随着国共两党关系日趋恶比,他的这个思想愈益明确和强烈。在第一次反共高潮到来前夕,1939年6月10日,毛泽东在反对投降的报告中指出,全党努力从思想上组织上准备自卫、准备舆论、准备群众,随时可以对付事变――各种意料之外的袭击,各种大小事变。反共高潮开始后,毛泽东在1939年10月10日为党中央写的关于日前形势和党的任务的决定中又指出:我党各级领导机关和全体问志应该提高对当前时局的警党性,用全力从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巩固我们的党,巩固党所领导的军队和政权,以准备对付可能的危害中国革命的突然事变,使党和革命在可能的突然事变中不致遭受意外的损失。在第一次反共高潮后期,毛泽东在1940年1月28日的党内指示中还指出:力争时局好转,同时提起可能发生的突然事变(在目前是局部的、地方性的突然事变)的警党性,这就是党的目前政策的总方针。第一次反共高潮被打退后,蒋介石不甘心其在华北的失败,将军事进攻的重点开始转向华中地区。1940年5月4日,毛泽东致电项英和东南局,要他们充分准备应付可能发生的任何地方性和全国性的的突然事变,采取坚决斗争的方针,这样,才能使全党全军在精神上有所准备,在工作上有所布置。否则,就将再犯1927年的错误。在国民党发动第二次反共高潮前夕,毛泽东不但致电项英,要他们做好应付突然事变的思想准备、组织准备和行动准备,而且告诫全党:蒋介石决心驱我军于黄河以北,然后沿河封锁,置我军于日蒋夹击中而消灭之,其计甚毒。我们应估计到最困难最危险最黑暗的可能性,并把这种情况当作一切布置的出发点,而不是把乐观情况作出发点,要准备任何一种情况发生后都要有对付的办法。毛泽东甚至作了可能出现全国规模的黑暗局面的思想准备、并提出了应采取的相应对策,指出:把重点放在应付投降、应付内战方面,方不吃亏,方不上蒋的当,立即准备对付黑暗局面,①这是全党的中心任务,有了这一着,就不会重蹈陈独秀的覆辙了。当时我党领导的西北、华北、山东、苏北等根据地都按照毛泽东的指示作了可能发生最黑暗局面的各种准备,唯独项英在皖南迟疑不决,对蒋介石存在幻想,未作可能发生突然事变的充分准备,结果遭致皖南事变的惨重损失。毛泽东在打退第二次反共高潮后的总结中批评项英的错误时指出:同国民党的反共政策作战,要准备对付时局发展的最坏的一种可能性,万万不可粗心大意。蒋介石对于人民革命力量的仇恨和残忍,不但为过去十年的反共战争所证明,更由抗日战争中的两次反共高潮特别是第二次反共高潮中的皖南事变所完全地证明了。他还指出:我们在向着最坏的可能性作准备时,也不抛弃好的可能性。这次我们充分地准备着对付国民党的破裂,就使国民党不敢轻于破裂了。毛泽东的这个思想不仅是同国民党顽固派斗争的一个重要方针,而且具有普遍的方法论意义,后来毛泽东关于“要想到事情的几种可能性,估计情

  ②况的几个方面”的思想,就是总结了我党长期革命斗争的血的经验教训而作的哲学概括。

  毛泽东在1939年至1941年间对统一战线思想的发展是多方面的,这里不可能一一论列。从上述各点可以看到,经过对与国民党的统一战线关系的长期经验的总结,特别是对打退国民党反共高潮的经验的总结,毛泽东统一战线的理论与政策基本形成了具有丰富内容的科学体系。

  ①见毛泽东1940年11月3日致周恩来等电。②《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第820页。

  六、解放战争时期统一战线思想的新发展

  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领导全党卓越地运用抗战时期已经成熟的统一战线的思想和政策,与国民党进行了决定中国前途和命运的武装的和非武装的斗争,抗战胜利,中国人民与日本帝国主义之间的民族矛盾基本解决了。但是,美国政府支持蒋介石发动反人民的内战,国共两党的合作关系濒于破裂。新的民族矛盾和已经尖锐化的阶级矛盾更加复杂地交织在一起。为了争取国家独立,为了反对独裁统治,中国共产党领导各阶层人民结成了极其广泛的全民族的统一战线,它以反帝、反封建、反官僚资本为目标,与抗日时期的统一战线相比,不但规模同样广大,而且有更加深刻的社会基础。它把各少数民族、各社会阶层的人民群众最广泛地团结在了中国共产党的周围,使蒋介石政权空前孤立,分崩离析,最后从大陆上垮台已成为不可逆转之势。

  在这个时期统一战线的实践中,毛泽东的统一战线思想又有了新的发展。在《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关于目前党的政策中的几个重要问题》、《关于民族资产阶级和开明绅士问题》、《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在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上的讲话》、《论人民民主专政》等论著中,毛泽东对党的新民主主义统一战线思想作了重要阐发。例如:

  在统一战线的领导权问题上,毛泽东进一步强调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重要作用,指出:新民主主义的统一战线必须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之下,“没

  ①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任何革命统一战线也是不能胜利的”他还论述了实现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即党对被领导的阶级、阶层、政党和人民团体的领导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一)率领被领导者(同盟者)向着共同敌人作坚决的斗争,井取得胜利;(二)对被领导者给以物质福利,至少不损害其利益,同时对被领导者给以政治教育。“没有这两个条件或两个条件缺一,就不能实现领导。”①

  毛泽东进一步论述了与国民党斗争的策略原则,阐发了党的谈判立场。他反复强调,在国民党经过周密布置决心发动反人民的内战之后,绝对不要对与国民党的谈判存有幻想,绝对不要指望国民党发善心,而必须“坚决依靠人民”,“依靠自己手里的力量”,针锋相对,进行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为了击破国民党的内战阴谋,教育广大人民,取得政治上的主动,有时也要作必要的让步,但是,“让步是有限度的,以不伤害人民根本利益为

  ②原则”。毛泽东还指出,对于已经达成的协议也不要迷信,“纸上的东西并

  ③不等于现实的东西”,“要把它变成现实的东西,还要经过很大的努力”。

  随着政治形势和阶级关系格局的变动,毛泽东论述了统一战线成份的可变性,强调了统一战线内部的层次性。在抗日战争时期,大资产阶级的一部分,即亲美派,还属统一战线内部关系。但随着内战的爆发,它们已完全变成了革命对象。反对官僚资本主义,即是反对以蒋宋孔陈为代表的官僚垄断资本集团。民族资产阶级接受共产党领导,赞同反帝、反封建、反官僚资本,

  ①《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4卷第1257页。①《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4在第1273页。②《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4卷第1154页。③《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4卷第1156页。

  因而仍是统一战线的同盟者。对待民族资产阶级将应采取两重政策。一方面,新民主主义革命要发展资本主义,对资产阶级心须采取团结、利用政策;另方面,随着革命的胜利和反封建的土改运动的完成,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将成为主要矛盾,“限制和反限制的斗争”将成为“新民主主义国家内

  ④部的主要形式”。在毛泽东看来,新民主主义统一战线的内部结构是:以工人阶级为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以劳动人民为主体”(所谓劳动人民,

  ①系指“一切从事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人民”),包括民族资产阶级和开明绅士等在内的一切反帝、反封建和反官僚资本主义的人们。这也是那个时期的“人民大众”概念的内涵。

  毛泽东进一步强调了党的统一战线政策的真诚惟和长期性。他反复指出,对于在抗日战争和抗日战争以后的困难时期帮助过我们的朋友,不要忘记他们。“我党同党外民主人士长期合作的政策,必须在全党思想上和工作上确定下来。我们必须把党外大多数民主人士看成和自己的干部一样,同他们诚恳地但白地商量和解决那些必须商量和解决的问题”,“使他们在工作

  ②上有职有权”,“做出成绩来”。这是长期共存、肝胆相照思想的最初萌芽。

  这个时期,统一战线思想的最重要的成就是解决了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问题。在抗战前期,蒋介石一直不承认共产党的平等地位。我们党多次提议要成立相应的机构,国民党始终不同意。所以抗战中尽管组织起了统一战线,但没有固定的具有法律效力的组织形式。抗战胜利后,共产党力量强大了,国民党赞同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虽然没有实行民主政治的诚意,但一段时间内毕竟有了一个形式。在解放战争后期,我们党接过“政协”这面旗帜,将它作为我党领导下的统一战线的组织机构。在中共中央1948年发布的《纪念“五一”劳动节口号》中,根据毛泽东的提议,正式提出了召开有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社会贤达参加的政治协商会议,讨论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等问题的号召。1949年6月新政协召开了第一次筹备会。在同年9月召开的第二次筹备会上,决定将新政治协商会议改称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从此,“政治协商会议”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长期性的统战组织。

  在作为对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经验进行总结的《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毛泽东进一步强调了统一战线的伟大作用。他说:“到现在为止,中国人民已经取得的主要的和基本的经验,就是这两件事:(一)在国内,唤起民众。这就是团结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小资产阶级,在工人阶级领导之下,结成国内的统一战线,并由此发展到建立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二)在国外,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的民族和各国人民,共同奋斗。这就是联合苏联,联合各人民民主国家,联合其他各国的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结成国际的统一战线。”①这样,毛泽东对统一战线的认识又升华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统一战线思想,不仅对于中国革命的胜利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新中国建立后统一战线的巩固与发展也有重要意义。半个世纪过去了,重温毛泽东的这些具有巨大理论价值

  ④《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4卷第1432页。①《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4卷第1287页、1288页。②《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4卷第1437页。①《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4卷第1472页。

  的思想,无论对于认识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统一战线关系,还是对于观察世界范围内的国际统一战线关系,都可以从中获得教益。我们相信,中国共产党有了包括统一战线在内的各样法宝,像夺取中国革命的胜利一样,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一定能够胜利实现。中华民族必将能够更早地跻身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

  (原载中央文献出版社1991年12月出版的《(毛泽东选集)1―4卷第2版讲座》)
jxkt010
jxkt011
jxkt011
jxkt011
jxkt011
jxkt011



抗日战争与毛泽东思想的辉煌①






  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遭受帝国主义列强一百年蹂躏之后取得的反对外来侵略者斗争的首次伟大胜利,是中国共产党在经受严重挫折后转危为安、由弱变强的重要历史契机。它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革命的全面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

  与革命实践的巨大发展相对应,在大革命后期和土地革命战争前期就己初步形成的革命理论――毛泽东思想,经过抗日战争得到了多方面的展开和系统总结而达到成熟,在党的七大获得全党拥护,成为党的指导思想。抗战时期是中国共产党人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第一次伟大飞跃的具有决定意义的历史阶段,是毛泽东思想走向辉煌灿烂的重要历史阶段。这里从思想史的角度作些论述。

  一、毛泽东思想在抗日战争时期得到巨大发展的背景、墓础和原因

  还在抗日战争前期,毛泽东就认为,中国革命斗争如此伟大丰富,应当出理论家;马克思主义是空前而不绝后,“说中国不能出马克思,我不相信”,将来会有马克思的“儿子”、“孙子”、“孙孙子”的“新马克思主义”。

  ①“我们要使中国革命丰富的实际马克思主义化”。那时,毛泽东虽然自认为他对马列理论的把握还没有成熟。不宜宣传,但是到了抗战后期,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毛泽东思想被全党公认为马克思主义在“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民族民主革命中的继续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民族化的优秀典型”。是“我们这个民族的特殊的、完整的关于中国人民革命建国的正确理论”。是

  ②“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什么毛泽东思想在八年抗战时期能够得到如此巨大的发展呢?其背景、基础和原因是多方面的。最重要的有以下几点:第一,中国革命的曲折路程使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革命规律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有了更为深刻和完整的认识,为毛泽东思想的巨大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历史基础。

  中国革命的发展是“之”字形,而不是“一”字形。从党的建立到抗日战争,中间经过了大革命和土地革命战争的两次胜利和两次失败。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发展的一个转折点。他确立毛泽东在全党全军的实际领导地位,使毛泽东思想在抗日战争走向辉煌有了根本的政治前提。毛泽东通过对中国革命经验教训的反思,对中国社会的现状和历史、对中国革命的规律和特点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他回顾这段历史说:“在抗日战争前夜和抗日战争时期,我写了一些论文,替中央起草过一些关于政策、策略的文件,是革命经验的总结。“那些论文和文件,只有在那个时候才能产生,在以前不可能,因为没有经过大风大浪,没有经过两次胜利和两次失败的比较,还没有充分的经验,还不能充分认识中国革命的规律”。③

  中国革命的规律是什么呢?到陕北以后,特别是抗日战争以后。毛泽东进行了深入的长时间研究。在他的著作中,从认识与实践的角度多次讲的中国革命的总路线和总政策,就是关于中国革命的实践规律。从主观与客观的关系上来看,这就是对中国革命客观规律的揭示。他详细地论述关于中国革命的一系列基本问题,诸如中国现代社会的性质,中国革命的对象、任务、动力、性质、前途等。这就回答了中国革命的规律问题。两次胜利、两次失败的曲折路程为认识中国革命的规律提供了丰富的生动的实践经验,因而是毛泽东思想获得大发展的重要历史基础。

  第二,抗日战争的复杂矛盾关系和党在抗日战争的多方面的伟大实践是毛泽东思想获得巨大发展的现实土壤。

  毛泽东思想的大发展,不仅是对以往历史经验的反思,更重要的是对抗日战争波澜壮阔的现实斗争经验的科学概括。日本帝国主义的入侵和抗日战争的爆发,使中国社会本来存在的重重矛盾更加错综复杂、激烈和尖锐。一

  ①毛泽东1938年8月至9月对抗大毕业学员的两次讲话。毛泽东1941年9月10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

  大会议上的讲话。②《刘少奇选集》上卷第333页。③《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第825―826页。

  方面,日本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上升为最主要的矛盾;另一方面,国内各阶级、阶层、政治集团和政治派别之间的矛盾在这期间得到了最为充分的展开。

  就国民党来说,它既与日本帝国主义存在着民族利益冲突,因而有抗战的一面;同时由于对日作战的失败和惧怕民众与仇共情绪的增长,因而又有对日妥协的一面,它的一部分军队和官吏甚至公开投降,在日本侵略者的卵翼下成立了傀儡政权。

  就共产党来说,尽管与国民党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现了第二次国共合作,但实际上肩负着两面斗争的任务。一方面,大敌当前,民族矛盾是主要矛盾,它的主要力量放在伉击日本侵略军和伪军上;另一方面,为了自卫求生,对于国民党顽固派蓄意制造的武装冲突,甚至挑起的局部战争,又不能不进行反击,同时还要使抵御内阋之争不影响抗击外侮之敌。此外,还要在中共中央所在地陕甘宁边区和其他根据地,开展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建设,在使其成为抗战堡垒的同时,使之成为全国“民主的模范”,

  ①让中国人民懂得边区“是通向民族解放和国家建设的唯一道路”就国共之外的政治力量来说,在日军入侵和国共合作的形势下,各种各样的中间政治势力,从资产阶级、开明绅士到各种地方实力派和各种倾向的小党派,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也空前活跃起来,出现许多新的动向和组合。

  在国际上,日本帝国主义大规模入侵中国,同其他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利益发生矛盾,它们在世界范围的争夺和矛盾也在激烈展开。尽管中华民族和其他帝国主义之间有矛盾,但为了共同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又有可能也有必要和这些帝国主义国家结成统一战线。社会主义的苏联在根本上支持中国抗日,但一度与德日签订互不侵犯条约;当它与英美结成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时,又主要采取支持中国国民党的立场。

  因此,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面临的历史的异常特殊性和矛盾的异常复杂性都是前所未有的。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共中央以深远的政治洞察力和高超的斗争艺术正确地处理了这些矛盾,在善处自己的同时善处各类同盟者,纵横捭阖,应付变幻万端的政治风云,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毛泽东思想的发展正是对这些丰富的实践经验进行理论总结的必然结果。

  第三,抗日战争期间,延安作为中共中央所在地,较为稳固和安定,使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央领导有较多的时间和较为便利的条件学习马列著作。这是毛泽东思想获得巨大发展的重要理论前提。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始,即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但是,它有一个极大的弱点.就是在思想上的准备和理论上的修养不够。因此,尽管党在早年的革命斗争中表现出艰苦卓绝的英勇牺牲精神和出色的组织能力,但由于在指导革命的理论上的幼稚,仍不能不导致严重失败。这一方面是因为那时马列著作特别是全译本的重要著作较少,不可能对马列理论作深入研究;另方面是因为中国革命运动的迅猛发展,使中国共产党人来不及做了充分的理论研究之后再去投入革命斗争,只能是边干边学,在于中学。毛泽东说,“惟①②做事则不能兼读书”他早年读马列著作较少,深感“为荒学,甚为不安”

  ①见毛泽东1939年1月18日在陕甘宁边区的报告,1938年7月12日同世界学生协会代表的谈话。①见《新民学会会务报告》第2号。②见《毛译东书信选集》第9页。

  大革命失败后,斗争环境异常艰苦,戎马倥偬,出生入死,更无条件读书。应当指出的是,他读马列书少,不等于他运用马列理论的水平不高。他读马列书有别人难以企及的优点,即善于把握真谛,得到认识问题的方法论,用它去研究实际的阶级斗争。因此,在革命转折关头,他能够实现革命中心由城市向农村的转移,开辟中国革命的正确发展道路,使江西中央革命根据地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形势。

  但是,推行王明“左”倾教条主义路线的领导人,动辄以“拿本本来”吓唬人,以会背诵马列词句当资本,把自己打扮成“马列主义理论家”。他们到中央革命根据地后,狂妄地声称“山沟里出不了马列主义”,讥讽毛泽东从实际出发是“狭隘经验论”,拒绝毛泽东的正确主张,排挤毛泽东出领导核心。

  为了批判王明的“左”倾教条主义错误,总结中国革命的丰富经验,毛泽东需要用大量马列著作来武装自己,“作工具的研究,即研究哲学、经济

  ③学。列宁主义”在中央红军到达陕北,特别是抗日战争爆发后,尽管与日本侵略者的大小战争频繁不断,与国民党顽固派的斗争时起时伏,但延安毕竟有了相对安宁的环境,读书条件显著改善,读书时间相对增多。毛泽东发愤读书,有时通宵达旦。凡是在延安能找到的马列著作和有关读物,他都找来读;在延安没有的,他写信请在“外面”从事统战工作的同志买来读。对一些重要的马列著作和阐释马列理论的读物,他反复地阅读多遍,作详细的批注。他不仅自己刻苦读书,还号召全党认真读书,要求全党高级干部三年读40本马列著作,并开列了阅读书目。

  抗战时期,全党读马列著作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马列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一方面使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另方面也将中国革命经验马克思主义化。抗日战争时期是毛泽东读马列著作花费时间最多、阅读书量最大的时期,也是他写作著述最丰的时期。毛泽东思想在这个时期经过多方面展开达到成熟,走向辉煌,不能不说与他本人和全党高级干部联系中国实际大量研读马列著作有密切关系。这是其发展的厚实的理论基础。

  第四,抗日战争时期的整风运动,对于推进毛泽东思想进一步成熟,建立起独特的理论体系,并成为全党的指导思想,起了重要的催化作用。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国共两党关系渐趋紧张。毛泽东深感党的一些高级干部还没有完全摆脱土地革命战争后期错误路线的影响,不会运用马列主义立场与方法来具体地分析和解决中国革命问题。在1941年1月发生的皖南事变中,新四军遭受那样惨重损失,毛泽东事先未估计到,这使他不仅对土地革命战争后期的“左”倾错误,而且对抗战初期的右倾错误有了更为痛切的感受。“左”和右看似两极,但像项英那样由一个时期犯“左”的错误转到又犯右的错误,则说明“两极相通”,都源于不认识中国革命客观规律的主观主义思想方法。

  在打退国民党第二次反共高潮后,毛泽东就不断采取措施为开展整风作舆论上和组织上的准备。1941年9月中央政治局会议揭开了中央领导层整风运动的帷幕。1942年开展全党普遍整风。当时正值根据地进入抗战以来财政经济最困难时期。毛泽东认为,开展整风总结党的历史经验教训,教育干部

  ③见《毛泽东书信选集》第136页。

  既可以把马列主义搞通,把主观主义反倒,还能振作精神,现在可以对付黑暗,将来可以迎接光明。历时三年的整风运动,在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中央领导下,广大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在学习马列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对党的历史路线的讨论,在政治上明辨了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基本是非,认清了错误路线对中国革命的危害,心悦诚服地拥护毛泽东的正确领导;在思想作风上有了根本转变,纠正了主观主义、教条主义倾向,确立了马列主义基本原理一定要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根本原则。这次整风运动为党创造了巨大的理论财富,既在提出“毛泽东思想”科学概念之后,又通过制定《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概括了毛泽东思想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内容。整风运动以毛泽东思想统一了全党思想,既为顺利召开党的七大奠定了思想基础,也为打倒日本侵略者,建立新民主主义的中国奠定了思想基础。

  二、毛译东思想在抗日战争时期获得巨大发展的主要内容

  抗日战争期间,毛泽东思想获得巨大发展的内容,主要表现为以下诸多方面:

  (一)建立起了哲学理论

  毛泽东的哲学理论是毛泽东思想的哲学基础。毛泽东在大革命时期以来撰写的政治论著,贯穿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想方法。他的许多独特分析体现了毛泽东哲学思想的萌芽。他的不少名著通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光芒。但是,只有到了抗日战争初期,他写的《实践论》和《矛盾论》,以此前写的《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着重从政治路线上批判“左”、右倾机会主义错误)和《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着重从军事路线上批判“左”、右倾机会主义错误)为先导,进一步从思想路线上批判“左”、右倾机会主义错误,并对中国革命经验进行哲学概括,才实现了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巨大飞跃。对毛泽东来说,这就是实现了由萌生有特色的哲学思想到建构有特色的哲学体系的飞跃,由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到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飞跃。《实践论》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论。《矛盾论》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法。如果说这以前毛泽东尽管有丰富的哲学思想,并写有像《反对本本主义》这样的哲学论文,但人们还难以将他称之为哲学家的话,那末,“两论”的创作则毫无疑问地确立了他的哲学家地位。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中间的第一个当之无愧的马克思主义大哲学家。

  在整风运动中,毛泽东思想的哲学之花再度盛开。最引人注目者有三:一是提出以“立场、观点、方法”为核心的“思想方法论”,第一次将马列著作中分别使用过的提法,联系起来固定并用,形成中国共产党人特有的“立场、观点、方法”的传统表述。二是提出了群众路线的认识论。这不仅使长期只被视为方法论的群众路线具有了认识论意义,而且使认识论与历史唯物论融于一体,展现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历史唯物论基础,三是继写作《实践论》后。毛泽东继续指出:马克思主义者量一切东西的尺子就是实践,“实

  ①践是考验真理的标准尺度”;在党的七大,他又提出了人所共知的生产力标准和人民利益标准思想,后者即是“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以合乎

  ②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这“三个标准”思想的提出,从一个侧面表明毛泽东的哲学理论已高度贯通。

  (二)形成了人民军队、人民战争理论

  在土地革命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已积累了丰富的军事经验。抗日战争期间,毛泽东对党领导的革命战争的丰富的军事经验进行科学总结,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毛泽东军事思想,其核心即是人民军队、人民战争的理论。

  建设人民军队的思想,在古田会议决议中已阐明了基本原则。在抗日战争期间写的一系列文献,包括经他审定的1944年留守兵团《关于军队政治工作问题》报告,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古田会议决议。在这些文献中,毛泽东等强调指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人民军队的唯一宗旨;我们的原则是党

  ①见毛泽东1939年4月在延安活动分子会议上的讲话,毛泽东1942年11月关于布尔什维克化的十二条的报告。②《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3卷第1096页。

  指挥枪,而绝不容许枪指挥党;人民军队会打仗,会做群众工作,又会生产,就无敌于天下;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政治工作是革命军队的生命线,军队政治工作的三太原则是官兵一致、军民一致和瓦解敌军。这些原则表明了人民军队和其他军队的根本区别。

  对人民战争的思想,毛泽东在《论持久战》等著作中作了重大发展。他强调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动员了全国的老百姓,就造成了陷敌于灭顶之灾的汪洋大海。他批判了“唯武器论”,明确指出武器是战争的重要的因素,但不是决定的因素,决定的因素是人不是物。他提出人民战争要建立主力兵团、地方兵团和民兵三结合的武装力量;实行全体总动员的战时体制,要以武装斗争为主,把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外交等各方面斗争结合起来,从而形成全面的人民战争。

  关于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思想,继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之后,毛泽东在《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和《论持久战》等著作中作了阐述。在抗日战争行将爆发之际,他在总结土地革命战争经验时提出了“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抗日战争展开后,他进而指出,贯彻积极防御战略方针,必须采取运动战、阵地战和游击战三种作战形式,并将游击战争提到重要战略地位,形成了八路军和新四军“基本上是游击战,但不放松有利条件下的运动战”的战略方针。他还阐发了要以局部优势击破敌人局部劣势,转而造成全局优势的作战方法,此外,他还总结了争取掌握战争主动权的一系列指挥原则,将在战争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问题分析得淋漓尽致。

  (三)发展了统一战线理论

  还在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前,中国共产党就提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随着抗日战争的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虽然形成了,但内部充满复杂斗争。特别是1939年至1941年,这是中国抗战史上各方关系最为错综复杂、统一战线内外形势最为扑朔迷离的特殊岁月,毛泽东在指挥八路军、新四军等人民武装力量抗击日本侵略军的同时,领导全党打退了国民党顾固派连续发动的两次反共高潮,这些斗争在政治上挽救了岌岌可危的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统一战线。毛泽东在抗战初期和在指导与总结这两次斗争中写出的一系列著作,对抗战新形势下各个阶级,各种政治力量的态势和变化作了分析,正确地说明了阶级斗争与民族斗争的关系,规定了同国民党开展针锋相对斗争的一系列原则、政策和策略,丰富和发展了统一战线理论。

  其一是从理论和实际政策上将资产阶级区分为民族资产阶级和大资产阶级两个部分,并进一步加以区别,从而使抗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联合一切能够联合的力量,把打击对象孤立到最底限度,成为包括一切还在抗日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在内的全民族联盟。毛泽东对抗日形势下各阶级关系的正确分析,为制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确的斗争政策和策略奠定了基础。

  其二是强调统一战线的独立自主原则,坚持无产阶级的领导权。毛泽东提出,“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这个原则的说明、实践和坚持,是把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引向胜利之途的中心一环;在统一战线中共产党要始终保持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的相对独立性,“我们一定不要破裂统一战线,但

  ①又决不自己束缚自己的手脚”,既要巩固已经取得的阵地,还要不断发展阵地,具体办法可以“先奏后斩”、“先斩后奏”,“暂时斩而不奏”或“暂

  ①《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2卷第540页。

  时不奏不斩”,一切视具体情况灵活处置。这使共产党人在复杂的民族斗争与阶级斗争中能保持清醒头脑。

  其三是提出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反对顽固势力是三个不可分离的环节,把争取中间势力视为抗战形势发展的重要关键。强调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权中实行“三三制”原则,中间派占三分之一的位置;随着形势变化,要从顽固势力中分化出一部分作为中间势力对待。这对孤立顽固派,发展人民革命力量,夺取抗战胜利起了重要作用。

  其四是形成了同国民党斗争的一整套策略。这就是:又团结又斗争有多层次、多侧面的关系,要有区别地以斗争求团结;要坚持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方法和“利用矛盾,争取多数,孤立少数,各个击破”的斗争策略;要以革命的两面政策来对付反共的两面政策;斗争的基点要放在随时准备应付可能发生的突然事变上,但要力争取时局的好转而努力等。

  (四)提出了完整的新民主主义理论

  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导人提出过若干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思想。在土地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探索中国革命道路时,将新民主主义理论向前推进了一大步。到了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将这个理论发展成为完备形态。

  从思想史说,新民主主义理论在抗战期间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在l939年底以前,可视为提出新民主主义理论体系的酝酿阶段,针对抗战爆发后中国社会内部的阶级矛盾和政见分歧,毛泽东进一步分析中国革命的发展阶段及其前途,将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区别开来,阐发了新民主主义理论的一些重要基本观点。一是认为中国革命要经历多个阶段,中国目前进行民族民主革命,建立新的民主共和国;将来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立社会主义共和国,由于帝国主义存在,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前途不可能走资本主义道路,一定是发展到社会主义。二是进一步分析中国革命的特点,论述了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对中国革命道路思想作了理论概括。三是提出要实现革命转变,首先必须进行好当前阶段的革命;认为中国革命如同上篇和下篇两篇文章,只有上篇做好,下篇才能做好。四是指出民族民主革命阶段的目标就是建立自由平等的新国家,实行彻底的民主制度与不破坏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原则。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陕甘宁边区在1937年和1939年先后发布了两个“施政纲领”,努力以民主制度的普遍实行来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给全国人民做出个榜样。这时虽还没有使用“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概念,但无论在理论的认识还是边区的实践上,都已呼之欲出。

  从1939年冬至1945年党的七大,这可视为新民主主义理论体系的成熟、确立和展开阶段。《〈共产党人〉发刊词》、《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等重要著作的发表,标志着这个理论体系的诞生和确立。在后两篇著作中,毛泽东创造性地阐释了“新民主主义”概念的科学内涵。这些著作,从中国的历史状况和社会状况出发,说明了中国革命的规律和特点,并就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时代背景和革命的对象、动力、领导、目的、转变和前途等根本问题进行了分析,基本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体系化的工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毛泽东在全面阐发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基础上第一次论述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他指出:中国的两个革命阶段是在共产主义思想体系指导下的两个有机构成部分,其间不容横插一个资产阶级专政,第一阶段革命的结果就是建立以中国无产阶级为首领的由各个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社会。他以陕甘宁边区和其他根据地的实践为基础,具体地分析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描绘了中国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蓝图。党的七大《论联合政府》报告,发挥了《新民主主义论》的思想,对新民主主义的国家制度和经济制度作了进一步分析,阐述了新民主主义阶段发展私人资本主义经济的意义,强调了这个阶段的历史必然性和重要性。他在六届七中全会上说,这个报告与《新民主主义论》不同的是确定了资本主义的广大发展;我们要搞新民主主义,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①是不可怕的,在新民主主义政权下发展资本主义是无害有益的。这个报告指出:在中国不是多了一个本国的资本主义,相反地,是资本主义太少了,建设新民主主义社会要提倡发展资本主义。新民主主义的资本主义的性质是帮助社会主义的。它是革命的,有用的,有利于社会主义发展的。这段时间,毛泽东对《新民主主义论》的另一重大发展,是特别强调发展工业、发展经济、发展生产力。他在一些书信、讲话中不断指出: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基础是机器,不是手工;日本帝国主义敢于欺负中国,就是因为中国没有强大的工业,如果我们不能解决经济问题、建立新式工业、发展生产力,老百姓就不一定拥护我们;不能解决这些,“共产党就要灭亡”,“那马克思主义也

  ①就不灵了”,“也就是没有马克思主义”。因此,《论联合政府》写道:中国共产党为新民主主义奋斗的时间是长期的,没有新民主主义政治和经济的充分发展,“要想在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废墟上建立起社会主义社会来,

  ②那只是完全的空想。”上述新民主主义革命和建设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是抗战时期毛泽东思想最重大的理论成果。

  (五)丰富了党的建设理论

  中国共产党创立后,它的领导人和活动家立即投入大革命洪流,忙于进行复杂多变的政治斗争,没有能对党的建设理论作更多思考。1929年古田会议决议,可以说是抗战以前关于党的建设的最重要文献之一。

  抗日战争开创了中国革命事业的新局面,客观形势要求中国共产党建设成为一个全国性的、群众性的大党,以肩负起领导抗日战争的重大历史责任。毛泽东适时地把握住了这一历史机遇,向全党提出把加强党的建设作为“伟大的工程”的任务。《〈共产党人>发刊词》,是毛泽东关于党的建设理论走向成熟的代表作。该文回顾党走过的历史道路,提出党的建设和统一战线与武装斗争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主要法宝。整风运动实际上是全党范围内的深刻的整党运动。毛泽东领导全党开展整风运动,创造了加强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正确开展党内斗争的一系列好方法,为把党建设成为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完全巩固的无产阶级化的党积累了宝贵经验。毛泽东的整风报告、刘少奇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和《论党》,以及党的其他文献,极大地丰富了党的建设理论。

  抗战时期对党的建设理论的发展,主要表现为这样四点:首先,强调党的建设是同党的政治路线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的。加强党的建设,首先要正确

  ①毛泽东1945年3月3日在六届七中全会上的讲话。①见毛泽东1944年8月31日致秦邦宪的信,毛泽东1944年5月22日在中共中央党校招待会上的讲话,

  毛泽东1945年5月31日在党的七大作的结论。②见《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3卷第1060页。

  地制定党的政治路线,其次,强调着重于从思想上建设党。要加强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努力提高全党特别是领导层的理论水平和政策水平;要经常以无产阶级思想去改造和克服党内存在的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努力做到不但在组织上入党,还要真正在思想上入党。再次,强调中国共产党的三大优良作风,即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以及自我批评的作风,是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显著标志。第四,强调在党内斗争中贯彻“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延安整风运动在总体上实行了这个正确方针,使整风斗争健康发展,帮助和挽救了犯错误的同志,教育了全党,增强了各个方面的团结。这是整风运动对党的建设理论的重要丰富。

  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思想经过多方面展开达到成熟,上述几个方面理论的成熟性,是毛泽东思想整体理论成熟性的具体体现。经过整风运动,全党对毛泽东思想的独特创造赞佩有加到了中共七大,毛泽东思想被确认为党的指导思想成为理所当然。七大党章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毛泽东思想,作为自己一切工作的指针。”这样,毛泽东思想的地位以党的根本大法形式确定了。抗日战争是毛泽东思想发展史上辉煌的里程碑。

  三、毛泽东思想在抗日战争时期走向辉煌的启示

  回顾抗日战争对毛泽东思想的发展,能得到什么启示呢?辉煌的历史留下的启示是多方面的,也是久远的。

  第一,毛泽东思想既是政策的,也是理论的。作为毛泽东思想主要载体的毛泽东著作有一个显著特点,即属于政策方面的文献占很大比重(其他领导人的著作更为突出)。为什么毛泽东思想会呈现这个特点呢?这是由党的理论的性质决定的。党的理论,不能是书斋中的理论,不能是纯粹思辩的理论,而应当是作为行动指南的理论。它从党和人民的实践中来,又指导党和人民的实践。党制定的各项政策,则是理论和实践之间的双向转化的中介。一方面,理论通过政策的中介去指导人们的实践,因而政策是理论转化为实践的中间环节,即理论的具体化或实证化;另方面,人们的实践经验通过政策的中介上升为理论,因而政策也是实践转化为理论的中间环节,即实践经验通过政策得到初步概括,然后升华为抽象的理论形态。一般地说,中国革命的胜利,特殊地说,抗日战争的胜利,都不是靠搬用抽象的理论,而是靠理论与实践相联系,靠成为理论和实践之间双向转化中介的政策。所以,毛泽东思想关于政策的言论的异常丰富正反映了党的理论的特点和优点。那种认为毛泽东思想仅属于政策而没有形成为理论的观点,是不懂得党的理论的性质所致,经过延安整风和党的七大,这个问题虽然已经得到解决,但是端正对政策与理论的关系和政策对理论的意义的认识,对于今天正确评估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价值,仍是有意义的。

  第二,毛泽东思想既是历史的,也是现实的。毛泽东思想从历史来看,是在抗日战争中成熟。但毛泽东思想作为揭示中国革命发展客观规律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不会随着抗日战争的结束而完全成为历史。毛泽东思想博大精深。它的内容具有丰富的层次性,是各个方面历史的具体与历史的抽象的统一。就具体事物言,抽象(一般)存在于具体(个别)之中,两者不可分。但就理性认识言,抽象可以从具体中分析出来。对毛泽东思想的认识也是如此。说明历史现象的,不能不带有暂时性;揭示历史本质的,会长期起作用。因此,越是属于具体层次的,就越会成为历史;越是属于抽象层次的,就越具有久远性。具体他说,抗日战争时期的毛泽东思想就其与当时历史斗争情况紧紧相连的一些具体论点和论述而言,无疑已经成为历史;但是在这个时期概括起来的根本原则――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原则,以及被称之为活的灵魂的三个基本点,还有上述若干基本理论,仍然具有现实指导作用。毛泽东著作的许多名言、名句、名文,至今还是那样振聋发聩,针贬时弊,无可替代。这就是科学理论的魅力。正因为毛泽东思想还是现实的,所以邓小平强调,老祖宗不能丢,毛泽东不能丢,“马列

  ①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则,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违背”。回顾抗战时期的毛泽东思想,对这一点会感受尤深。

  第三,毛泽东思想既是理论的,也是方法的。人们熟悉恩格斯的名言:“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

  ①见《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14页。

  ②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这里讲整个世界观是方法,不仅指通常所讲的辩证法是方法,也包括唯物论是方法;不仅指辩证唯物论是方法,也包括历史唯物论是方法。正是因为这样,毛泽东不仅在最初接触马克思主义时把它当作认识问题的方法论,而且在抗战时期特别强调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意义。他多次指出:不但应当了解马克思、列宁“他们研究广泛的真实生活和革命经验所得出关于一般规律的结论,而且应当学习他

  ①们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立场和方法。”正是在这个时期,他着力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具体化为正确的思想方法、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创立了具有鲜明特色的方法论系统。这是抗战时期毛泽东思想的一个重大发展。因此,毛泽东思想包括理论和方法,其中有的理论本身就是方法。

  毛泽东思想最根本的方法,就是毛泽东在1939年《〈共产党人>发刊词》中首次提出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按照实际情况来决定工作方针,简单他说也就是他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讲的“实事求是”。邓小平认为这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毛泽东同志所以伟大,

  ②能把中国革命引导到胜利,归根到底,就是靠这个”。还说:“我读的书并不多,就是一条,相信毛主席讲的实事求是。过去我们打仗靠这个,现在搞

  ③建设、搞改革也靠这个。”毛泽东思想所以不仅是历史的,也是现实的,说到底就在于它的根本理论、也是根本方法――马列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是常青的科学方法。

  第四,毛泽东思想既是有体系的,也是发展的。毛泽东思想是在抗战后期发展成为体系的。经过整风运动制定的《历史决议》,已对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作了精辟分析,在党的七大会议上,刘少奇、张闻天、陈毅等发言也深刻地论述了毛泽东思想是个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但是同任何科学理论体系一样,它不是封闭的。需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毛泽东十分强调“要分清创造性的马克思主义和教条式的马克思主义”,作为创造性的马克思主义者,就要发展马克思主义,也要发展关于中国革命的理论。他本人对中国革命的认识在抗战时期仍处在不断发展中。因而他对待自己写的著作也采取要随历史的变化而加以修改的态度。前述对于资产阶级的认识就是如此。在1939年10月写作《<共产党人>发刊词》和12月写作《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初稿时,还没有将大资产阶级从民族资产阶级中区别出来,经过打退第一次反共高潮这个认识发生了变化,到1940年3月以后才将这两篇著作中的相关提法作了重大修改。《新民主主义论》是他的名作,但是其中讲到殖民地半殖民地的资产阶级对待帝国主义的态度并不全面,后来也作了修正。再如《矛盾论》也是这时期写的,但他不甚满意,后来公开出版时作了很多重要修改,这都说明毛泽东思想是发展的。如果我们将反映这个时期的《毛泽东选集》第二、三卷的文章同其原始稿一一对照,就更能看出这一点。

  说毛泽东思想是发展的,不仅仅是指它的具体观点,更主要的还指它的总体理论。任何一个科学理论都具有开放性。毛泽东思想也是一个发展的,开放的科学理论体系。如同不能要求马克思、列宁为解决他们去世后上百年、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9卷第406页。①《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2卷第533页。②《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26页。③《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82页。

  数十年所产生的问题提供现成的答案一样,也不能要求毛泽东为解决八十年代、九十年代中国产生的问题提供现成的答案,作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承担了这个历史任务。它是毛泽东思想在当今的创造性的运用和发展。

  半个世纪过去了。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五十周年,从中国共产党思想史的视角看,是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到第二次历史性飞跃,也是从毛泽东思想的辉煌到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辉煌。中国共产党人曾经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夺取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今天,中国共产党人将在毛泽东思想新发展的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引下去夺取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更伟大的胜利。

  (原载《中共党史研究》1995年第4期,收入本书时加了文内标题)
jxkt011
jxkt013
jxkt013
jxkt013
jxkt013
jxkt013



第二编 建国初期: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论到过渡时期总路线






  社会主义作为一种理想制度,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就已被介绍刊中国来了。但是究竟社会主义是什么样子和怎样实现社会主义,不仅一般人不清楚,就是以它为大目标并为之奋斗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那时也下甚了了。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来源有两个:从理论思想来说,主要是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后来还有斯大休等人的著作;就实践模式而言,则是苏联铸就的社会主义制度。理论毕竟是原则的、抽象的、并带有主体的想象成份。30年代中期,苏联宣布建成社会主义社会以后,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基本上以苏联模式为蓝本,认为这是按照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设计筑成的社会主义大厦,没去怀疑过它的规格与质量是否符合标准,并且无限向往。1938年4~5月间,毛泽东给陕公、抗大的学生发表演讲谈及苏联社会主义时说:现在中国县长月薪不过200元,而苏联工人有500元的进款;苏联从前非常朴素,现在却富裕得很;每个人可当大学生,不论马夫、伙夫、农人都可以天天看电影,可以学科学,可以每人有汽车。他谈到共产主义社会时说,苏联今天还是社会主义社会,而共产主义却是“各尽所能,各取所需”。我想要多少衣服便有多少,你要帆布床便给帆布床,家里小孩子多便多要小桌子。为什么能那样?因为丰富得很,所以能解决问题。苏联今天还不是这个样子,只能“各尽所能,各取所值”如一家八口,两个人做工,得300元;五口人家两个人做工,也得300元。这是不平等。人手少,病多,小孩子多的便吃亏。苏联的社会还不能平等,因为没有这样多东西呀!要到共产主义社会,一切都好办,那便到宿营地了。毛泽东的这两段话是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形象描绘。现在看来,虽然它把握住了社会主义社会的两个基本点――公有制基础上的普遍富裕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原则下的平等,但毕竟比较粗俗,也有些漫画化,对苏联的描绘理想化了,与苏联30年代的实际不完全相符。毛泽东当时没到过苏联,难免有上述局限。但就是在苏联生活、学习和工作过的一些同志回到国内后也大都是这样介绍的。在30年代,我们党对于社会主义的认识还处于幼稚阶段,既有几分天真烂漫,又不能不带有某种表面性、片面性和盲目性。这种认识影响了我们党几十年,直到建国初期还未超脱出俗,尽管已有了一些理论性的表述。这就是党对社会主义认识的起点。如果说对于社会主义蓝图,中国共产党当时不可能有更多的独立思考,那未对于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的途径则表现了巨大的创造性。《新民主主义论》的伟大功绩在于,它不仅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理论,而且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正确理论,即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之后建立新民主主义社会,然后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党的七大和七届二中全会继续阐发井深化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理论,为实现中国革命的转变作了重要准备。按照《新民主主义论》,新中国成立,既意味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也意味着要建设新民主主义社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最初曾拟名为《新民主主义的共同纲领》,后来几经修改才去掉了“新民主主义”的定性称谓,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思想没有改变。《共同纲领》实质上是一个建设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纲领。它描绘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蓝图,规定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各项政策。后来,刘少奇讲“巩固新民主主义制度”,并没有提出另外的构想,其主旨是强调贯彻《共同纲领》所制定的各项新民主主义政策。建国头三年,中国共产党是老老实实、不折不扣地按照《共同纲领》来建设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尽管其间一部分党内同志有些急躁情绪和糊涂观念,但党中央领导人的基本思想是一致的。

  七届三中全会统一了党内认识,带领全国人民经过3年时间,迅速恢复了遭到严重破坏的国民经济,到1952年底全国工农业生产已超过历史最高水平。

  正当全党和全国人民努力建设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时候,毛泽东与党中央其他领导人开始酝酿过渡时期总路线问题,并于1953年向全党正式提出,1954年被载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不同于原来的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的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又一个设想。它的提出和实行对于共和国的历史发生了深刻影响。对于它的功过得失,人们见仁见智,大相径庭。

  这里就三个问题谈点粗浅看法。

  一、过渡时期总路线与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的关系目前有两种截然相反的看法。一是“等同论”,认为过渡时期总路线与新民主主义社会论没有什么区别,只有表述不同,二是“对立论”,或“否定论”,认为两者水火不容,后者的提出标志着党的指导思想转向“左”倾,是时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否定。

  在我看来,过渡时期总路线与新民主主义社会论这两者之间既有相互包容的一部分,又有互相区别的一部分。

  两者的相同性在于:第一,两者的过渡性是一致的。新民主主义社会就是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历史时期。在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等人的著作以及党的各种文献中都是这个看法,没有认为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过渡时期的意见。第二,两者的目标和任务是一致的。七届二中全会规定的新民主主义的任务和目标是:迅速地恢复和发展生产,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建设成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过渡时期总路线也要求使中国由落后的贫穷的农业国家,变为富裕的社会主义工业国家,第三,两者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方法是一致的,毛泽东在讲新民主主义社会时说过,我们不怕资产阶级造反,可以不流血地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去。过渡时期总路线对于资产阶级的政策也是强调和平改造,采取“温和的逐步过渡的办法”,实现“阶

  ①级消灭,个人愉快”。第四,两者转变为什会主义的规划时间是一致的。过渡时期规划的时间是明确的,按照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过渡时期《宣传提纲》的解释,是三个五年计划加上经济恢复的3年,即18年。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延续时间,在党和政府的正式决议上虽然没有明确规定,但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等人在有关的谈话中所讲的时间大体相同,即15年至20年。在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期间,毛泽东在回答党外人士的询问时甚至表示过:过渡到社会主义,“大概二、三十年吧!”这可能是对新民主主义社会延续时间的最长的估计。直到1951年12月毛泽东在修改关于开展增产节约和三反运动的决定时还说,“准备以二十年时间完成中国工业化和农业社会化”,意即在20年内还是新民主主义时期。

  过渡时期总路线与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之间还存在重要区别。仅仅看到两者的一致之处而忽视其区别是不对的。如果没有区别,过渡时期总路线就没有提出的必要,毛泽东也没有必要在总路线提出的同时批评“巩固新民主主义秩序”论。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对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作了重要改变。

  第一,对主要矛盾和任务的重心的认识变了。七届二中全会决议分析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任务和主要矛盾是二元的。一方面认为我国经济基础落后是“一切问题的基本出发点”,提出党的工作重点和中心任务“是动员一切力量恢复和发展生产事业”;另方面又提出国内的基本矛盾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这就是说,当时在理论认识上是将经济建设与阶级斗争并重的。建国头三年也是按此精神来宣传两者关系的,尽管在实际上比较强调阶级斗争。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后,对两者关系的认识不能不说有了某种变化。就总路线的正式表述而言,确实是将社会主义工业化与社会主义改造任务并提的,在解释总路线时还强调国家工业化是“主体”,社会主义改造是

  ①《周恩来选集》下卷第106页。

  “两翼”,但是,总路线提出后的客观印象是强化了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淡化了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任务,使两者的关系与七届二中全会决议讲的相比较,有了明显的倾斜。这以后,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越来越置于经济建设任务之上,认为这是“纲”,是“主题”,提起了这个“纲”,包

  ①括经济工作在内,“一切都有统属了”。毛泽东还明确指出:“总路线就是

  ②逐步改变生产关系”,“总路线也可以说是解决所有制的问题”。由此不难看出,总路线理论的实际重心发生了变化。不仅如此,党的工作重心也更加转向阶级斗争这方面了。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委的主要领导的主要精力,不是放在抓作为“主体”的工业化建设,而是抓作为“两翼”的社会主义改造。毛泽东明确他说:中央现在百分之七八十的精力都集中在抓社会主义改造。他本人可以说是全神贯注、全力以赴了。

  第二,对待非社会主义所有制经济的态度和政策变了。在新民主主义阶段,农业和手工业中的个体经济以及私人资本主义经济都是基本的经济成份。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报告中指出:在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农业和手工业就其基本形态说来,还是和还将是分散的和个体的;私人资本主义经济也将允许存在和发展,对其不利于国计民生的消极作用采取限制政策,对其有利于国计民生的积极作用“尽可能地利用”。新解放区的土改结束以后,这个看法开始变化,认为农业个体经济面临两极分化和两条道路的选择,主张在土改之后“乘热打铁”,发展互助合作运动,“不去发展,就会走资

  ③本主义道路”。对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的政策,在总路线提出后(实际上在三反运动后)逐渐地升了级,不仅讲利用、限制,还讲改造、消灭。在强调工人阶级与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为主要矛盾时,毛泽东就指出“不应再将民族资产阶级称为中间阶级”,意即它已成为社会主义革命的实际对象(尽管按人民内部矛盾方式来解决)。一年之后,明确提出了“利用、限制、改造”的六字政策,所谓“改造”,就是以和平方式消灭资产阶级。当时中宣部的《宣传提纲》指出:“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实质,就是要使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所有制成为我国国家和社会的唯一的经济基础”,“非社会主义因素将不断受到限制、改造直至消灭”。在后来的七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进而指出,总路线的目的就是要使资本主义绝种,使小生产也绝种。这些说法明显地改变了在新民主主义建设阶段不消灭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的经济政策。

  第三,向社会主义转变或过渡的时间起点和实施步骤变了。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之前,在讲新民主主义社会时,党的领导人都强调转变、过渡是15年、20年之后的事,1949年7月,毛泽东向中央团校毕业生讲话时说,20年后我们工业发展到一定程度,看其情况即转入社会主义。1950年6月,他在政协会议上说,实行私营工业国有化和农业社会化,“这个时候还在很远的将来”,我们国家将稳步前进,“经过新民主主义的改革,而在将来,在国家经济事业和文化事业大为兴盛了以后,在各种条件具备了以后,在全国人民考虑成熟并在大家同意了以后,就可以从容地和妥善地走进社会主义的

  ①新时期”。但是,到了1952年下半年,毛泽东的说法开始变了。在9月的

  ①《毛泽东选集》第5卷第120页。②《毛泽东选集》第5卷第123页、119页。③见《毛泽东选集》第5卷第87页。①《毛泽东选集》第5卷第27页。

  书记处会议上,他解释说:10年到15年基本上完成社会主义,不是10年以后才过渡到社会主义。在这以后,毛泽东不断宣传从现在起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观点,并批评“将来突然转变论”。在1953年6月15日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上,他针对“确上新民主主义秩序”的观点说:在人民民主革命成功后,仍然停留在原来的地方;他们没有懂得革命性质的转变,还在继续搞他们的“新民主主义”,不去搞社会主义改造;这就要犯右倾的错误。9月8日,周恩来在政协会议上指出:在过渡时期中,要使社会主义成份的比重一天一天地增加,而不采取激烈的突然变革的办法,“不是在一天早晨突然宣

  ①布实行社会主义”,“而在这一天以前,一切都原封不动毫无变化”,“这

  ②是不可能的”。根据“现在逐步过渡论”,就没有一个像一些同志所想象的那种独立的新民主主义发展阶段,这就是说,新民主主义革命成功之日即是社会主义革命开始之时,过渡时期就是解决社会主义革命问题,这无疑是从《新民主主义论》到七届二中全会决议都没有的一个新观念,这个思想观念的大变化不能不使人产生突然感。

  ①《周恩来选集》下卷第106页。②《周恩来选集》下卷第105页。

  二、毛泽东将新民主主义社会阶段改为过渡时期的原因

  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到建国之初虽然已有10多年历史,但作为一种理论在全国范围内的全面实践则仅仅是开始。为什么毛泽东不强调贯彻这个理论,并要改变这个理论的实践呢?过渡时期总路线尽管有一个酝酿过程,从有关文献中也能找到一些材料说明这个思想的逐步形成和完善过程,但是从党的思想发展史来看,毛泽东提出这个思想的直接动因是什么?他的思想理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对于这些问题,目前党史界正在展开深入的研讨。这里只能作些初步的大概的分析。

  第一,建国以后各项政治运动和国民经济恢复工作的顺利开展,为毛泽东提出或明确社会主义改造任务创造了良好的客观环境,由新民主主义阶段理论到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一个重要变化。是提出或明确了社会主义改造问题。毛泽东原来说20年转入社会主义和在很远的将来实行私营工业国有化和农业社会化,是就完成这些任务的下限时间或终点讲的,至于何时开始进行这些工作,他没有明确的时间表。建国以后,对官僚资本主义企业的没收,对私营工商企业实行的加工订货、统购包销等初级的国家资本主义形式,对老解放区互助合作运动的提倡,尽管在当时还没有产生出已经逐步在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观念,但这些工作的进行无疑促进了这个思想观念的形成。那几年其他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或提前完成,也使毛泽东感到有了一个很好的历史机遇。在1958年春天的成都会议上,他回顾这段历史说:七届二中全会对社会主义问题已讲清楚,当时没有公开讲,直到1953年才讲。原因是抗美援朝、恢复经济、土地改革。但是,那时作的80%是社会主义的,20%是半社会主义的。当时不讲有个策略问题。这把他的一些深层想法讲得比较清楚。关于过渡时期的《宣传提纲》解释说:在头三年中,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巩固了,社会主义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增长了,它的领导作用确立了而且加强了,经济恢复工作基本上完成了。从1953年起,我国己从经济恢复阶段进入有计划的经济建设阶段,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就有更进一步明确化和具体化的必要。

  第二,经过同资产阶级一次又一次的较量与斗争,毛泽东对于资本主义经济有利于国计民生的积极作用估量不足对相对他说,也就过重地估量了其消极破坏作用,忽视了其长期存在的历史价值,因而明确提出改造、消灭的政策。对资产阶级政策的变化是提出总路线后最带有实质性的变化。刘少奇在1951年7月5日对中央党校学员的报告中讲到资产阶级的态度对党的政策的影响时说:实行工业国有化是一个严重步骤,性质是开始破坏资本主义的私有制,方式现在不能决定,实行时间和方式要看当时情况和资产阶级的态度才能决定;资产阶级的恶劣态度可能逼迫我们要早一些,并采取激烈一些的方式来实行这一步,对资产阶级的表现的认识,正是毛泽东改变政策的一个重要原因。七届二中全会尽管指出了限制和反限制的斗争是新民主主义国家内部阶级斗争的主要形式,并号召全党要有一定的警惕,但毕竟只是抽象的认识。建国伊始,私人投机资本对物价和市场的猖狂破坏,不法资本家对抗美援朝物资偷工减料以及盗骗国家资财等种种活动,把资产阶级唯利是图、贪婪无度的本性,强烈发展资本主义的倾向和竭力摆脱国家限制的欲望暴露无遗。在国家正常的经济秩序尚未建立,相应的法律体系还不健全的条件下,人民政府组织一次又一次的斗争,打击了资产阶级的违法活动,使其①陷于完全的孤立,在社会上“变为臭阶级”。三反五反运动以后,资产阶级也感到无路可走,不能自立,要求国家“计划他”。这样,便提出了在过渡时期经过国家资本主义去完成对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重大政策。

  第三,苏联过渡时期的理论和实践的影响。毛泽东在1955年党代表会议上说,过渡时期总路线是“根据列宁关于过渡时期的学说,总结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经验”而提出的,其实,列宁关于过渡时期的学说有一个变化过程。在十月革命后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列宁对过渡时期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斗争看得十分严重。1921年新经济政策的提出,标志着列宁根据小农经济占极大优势的俄国的具体条件,改变了他原来对资产阶级在过渡时期作用的认识。后来斯大林改变新经济政策,恢复列宁1921年前讲的过渡时期理论,在苏联实行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向社会主义过渡。毛泽东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是以列宁1921年前的和斯大林的过渡时期理论与实践为根据的。中宣部的《宣传提纲》在说明总路线时也主要引述的是列宁和斯大林这方面的言论。这与建国初期号召全党学习《联共(布)党史》第9章到12章和列宁、斯大林论社会主义改造与建设的著作不无关系。1955年9月,过渡时期的提法由“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改为“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也是沿用列宁、斯大林的上述观点。我认为,这不仅仅是一个提法的改变,还表明毛泽东已认为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完成了它的历史作用,不再具有积极的现实价值。1956年初,在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超前实现之后宣布进入社会主义,也是以斯大林的“小过渡”理论和实践为依据的。斯大林在1930年7月联共(布)第十七次党代表大会上谈到苏联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完成之后说:“我们已经走出旧意义上的过渡时期而进入在全线直接展开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的时期。很明显,虽然我们离建成社会主义社会和消灭阶

  ①级差别还很远,但是我们已经进入社会主义时期”。在1956年1月的全国知识分子会议上,毛泽东讲话说明我国已进入社会主义时,将“进入”与“建成”加以区别,其理论根据亦源出于斯大林(当然,这个区分是工确的)。

  第四,哲学观点上的变化和“不断革命”思想的形成,是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的皙学理论根据。抗战初期,毛泽东在抗大讲演了《实践沦》和《矛盾论》。建国之后,毛泽东对“两论”进行了校正、修改,分别于l950年12月和1952年4月发表。对《矛盾论》,毛泽东作了较大修改。其中一个较为显著的改动,是更加强调客观事物的可变动性和转化性,批评僵死的、凝固的观点。人们熟悉的共产党人的任务就是“促成事物的转化,达到革命的目的”之名句,正是修改时添加的。毛泽东的这个观点是时中国革命经验,特别是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经验的总结。就解放战争言,毛泽东很强调部队打仗要不怕疲劳和连续作战,认为这是打败蒋介石的重要方法,也是我军的十大军事原则之一。在占领南京后,毛泽东还强调要乘胜迟击,革命到底。这些都是正确的决策)。《矛盾论》的修改不能不时这些经验作哲学概括(这个概括无可非议)。毛泽东当时虽然没有使用“不断革命”的概念,但这个思想已经有了。所谓“乘热打铁”,即是其通俗表述。周恩来在解释过渡时

  ①毛泽东1953年在党中央政治局的讲话。①《斯大林全集》第13卷第7页。期总路线的提出时说:毛主席指导工作有一个原则,当一个任务完成了的时①候,就要赶快提出新的任务,以免松懈下来:我们现在就应该提出新的任务。毛泽东后来在成都会议上谈及建国初期的有关情况时说:过去曾发生老区土改后社会主义改造的劲差一些;原因是新区土改后接着搞合作社,群众没有习惯于“新民主主义秩序”――实际上是资本主义民主秩序,发展资本主义;不断革命就是从这里来的。这就道出了他的思想变化的缘由之一。

  第五,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本身的某些不明晰和不确定性,使毛泽东在贯彻理论的彻底性原则时不能不将它加以改变。新民主主义理论是伟大的创造性理论,但是,它对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某些论述却存在漏隙,例如,关于两个阶段转变时间的衔接不明确。《新民主上义论》说: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新民主主义社会,以完结中国革命的第一阶段,然后再使之发展到第二阶段,以建立社会主义社会。在这里,新民主主义社会作为第一阶段革命的结束是明确的,但是立即开始第二阶段的社会主义革命还是经过一段新民主主义社会之后再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则不明确。既然不明确,就可以有两种理解。总路线提出前,刘少奇是作后一种理解。毛泽东提出总路线,属前一种理解。这就是党内最初的认识分歧的一个由来,再如,对于新民主主义社会实质的认识,毛泽东是不确定的。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毛泽东认为新民主主义社会即是新资本上义社会。在1944年3月的一次讲话中,他说:现在我们建立新民主主义社会,性质是资本主义的,但又是人民大众的,不是社会主义的,但也不是老资本主义的,是新资本主义。1945年在党的七大的结论中,他还说:蒋介石是半陕西斯半封建的资本主义,我们是新民主主义的资本主义;新民主主义的资本主义将来还有用。到了1948年9月的政治局会议,他又批评这种提法,说:外面有人说,我们的经济是“新资本主义”,我看这个名词是不妥当的;因为他没有说明在我们的社会经济中起决定作用的东西是国营经济、公营经济;名字还叫新民主主义经济好。建国以后,既掌握政权,又控制国家经济命脉,就存在一个发展方向问题,也有一个明确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问题。他批评“新民主主义秩序”是“资本主义民主秩序”,表明他又回复到了新民主主义社会是“新资本主义社会”的认识。如果说在抗战时期,为了成立国共合作的联合政府,强调“新资本主义”有策略的考虑,那未建国之后,持这种观点,真的搞20年的“新资本主义”,对于毛泽东来说难以容忍了。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就是要进一步明确中国革命的社会主义发展方向。

  ①《周恩来选集》下卷第106页。

  三、如何认识新民主主义社会阶段改为过渡时期的变化

  了解了毛泽东认识嬗变的社会历史背景和思想理论原因,有助于对这个问题作出客观的、公允的评价。

  第一,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有一定的历史必然性。从世界形势看,二次大战后出现了一系列的人民民主国家,形成了与资本主义世界相抗衡的强大的社会主义阵营。经过战争,资本主义国家很不景气,在走下坡路。与此相反,社会主义国家充满向上发展的活力,显示出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在两大阵营中,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实行封锁禁运战略并在国际事务中采取敌对立场,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则支持和援助中国的革命和建设。这样的世界格局,也是促使中国明确采取社会主义改造步骤的一个国际因素。就国内而言,资本主义经济处于奄奄一息之状,国家不扶植就无法生存。改造使其纳入国家资本主义轨道,既是要逐步消灭它,也是在为它找出路。因为它的种种表现似乎说明它的生命力已经完结,很难还有长期存在的价值。历史的辩证法就是这样:有的事物往往只有当它不存在时才能看出它存在的必要。我们不喜欢资本主义,但历史的现阶段又不能完全没有资本主义因素的东西。这就决定了我国资本主义经济在一定范围内、一定程度上“死而复生”的命运(当然,“复生”不是让其自由发展,而是让其作为社会主义主体经济的补充)。从那时党的思想理论水平看,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既然处在孩童时期,就只能照搬苏联模式。整个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只提供了这样一个模式。这个历史的和认识的局限性,是任何人难以跨越的。

  第二,原来的新民主主义社会构想并非是理想蓝图,也很难说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雏形,前已指出,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本身就有缺陷。从社会主义的认识发展史来说,当时只有社会主义产品经济论,没有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论;当时的工业化作为建成社会主义的标准,是工业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70%的革项指标,而不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的综合指标。因此,就是彻头彻尾地搞20年的新民主主义社会,也不可能完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用100年才能完成的工业化和生产的商品化、社会化、现代化任务。50年代的新民主主义社会论远没有80年代基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认识而提出的理论内容丰富、认识深刻。用80年代的理论认识去构想50年代的蓝图是不科学的,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代替不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第三,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与过渡时期总路线,也可以说是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大体相同又有所不同的两忡设想、两个方案,它们都有各自的短处,但理论上的缺陷表现力实践中的夫误不一定是同步的。就1953年颁布过渡时期总路线而言,虽然不一定是唯一性选择,但直到1955年上半年,不仅经济建设的发展比较顺利,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也比较平稳,没有发生大的偏差。如果将这三年的实践坚持下去,按照既定规划,三大改造以逐步渐进的方式进行15年,其后果也许不一定比原先构想的15年后突然一举转变的“理论模型”差很多。当然,这只是假设。社会主义改造的失误,主要发生在1955年7月发表《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讲话后掀起的社会主义改造高潮之后,这个人为掀起的高潮是可以避免的,它不是总路线提出的必然结果。

  第四,过渡时期总路线无疑孕育着求纯、求快的“左”的倾向,也不排除后来的“左”的错误与它有一定的逻辑联系。但是,它的提出并没有构成党的指导思想的根本偏转。这个时期党的指导思想上的错误还处于量变阶段,虽然也发生了像1955年下半年的社会主义高潮和随后的经济建设的急躁冒进这样的方针性错误。1957年反右派斗争的严重扩大化,既是毛泽东的思想发展的转折点,也使党的失误在这之后逐步发生了由局部性质到全局性质的变化。当然,1958年“大跃进”后的党的指导思想也是有反复的,犯了错误之后在相当长的时期还能努力纠正错误;直到“文化大革命”爆发,指导思想上的错误才长期、全面地占据了统治地位。

  研究历史,特别是现代历史,有一个如何处理评价历史功过和总结历史教训的关系问题。这也可以说是一个方法论问题。对一个事物进行历史评价和总结其经验教训,是既相联系又不能完全等同的。前者侧重于估量其历史作用,后者侧重于探求其普遍适用性。两者的结论既可能同向、同步,也可能不同向、不同步,甚至发生较大的反差。研究的参照系不同,探求的功能及其效用不同,得出的看法即使不同向、不同步也属自然之理。研究者只要正确地把握其区别与联系,对两者的评论可以并行不悖,互相补充,形成一个较为辩证的全面的看法。

  正是基于这一认识,笔者就建国初期由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到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变化,谈了以上粗浅看法,以期与同行们切磋。

  (写于1989年春,改于1990年夏)
jxkt013
jxkt012
jxkt012
jxkt012
jxkt012
jxkt012



中国革命的胜利和关于革命转变的理论






  1949年10月1日,鲜艳的五星红旗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冉冉升起。在28响礼炮――仿佛是向中国共产党经历的28年艰苦卓绝革命斗争致敬而发出的惊天动地的轰呜声中,毛泽东庄严地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从此,中华民族的历史揭开了新的一页。

  中国革命的胜利比预期的要快,装备劣势、兵力弱小的人民解放军仅用3年时间打败了装备精良、兵力强大的国民党军队,是现代战争史上的奇观。这使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不能不有“天翻地覆慨而慷”的感怀。但伟大胜利的提前到来也孕育以忧。胜利太快,使建设新国家的许多工作准备不足,包括实现革命转变,进行经济建设的理论准备不足。毛泽东关于革命转变的理论,是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产生的伟大理论。它的革命精神和正确思想指引着新中国进行革命转变,对中国现代历史前进的方向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同时,它的某些不足也对建国以后历史的曲折发展有一定消极作用。

  一、毛泽东的革命转变理论的提出及其发展

  中国的特殊国情决定了中国革命发展要经历的特殊阶段。中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和党的领导人对于中国革命的发展阶段和发展前途虽然提出了一些重要思想,但是,全面、深刻地阐述两个革命阶段的区别与联系,系统地解决了中国革命的基本理论问题的是毛泽东。

  毛泽东在大革命时期和土地革命战争的大部分时期,不是中共核心领导成员,其主要精力在从事农民运动和武装斗争,对于革命理论问题既没有闲暇、也没有条件去进行系统的全局性的思考。但自遵义会议确定了他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后,便总揽全局。随着革命事业的发展不断研究关于中同革命的基本理论,包括关于革命转变的理论。

  毛泽东最早明确地提出关于革命转变的理论思想是在1935年12月瓦窑堡政治局会议上。当时,日本帝国主义大举入侵华北,民族危机日益深重。经过长征到达陕北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分析国内外政治形势的变化,准备改变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阶级斗争政策,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毛泽东在说明政策的变化时阐述了革命转变的思想,认为中国革命的现阶段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性质的革命,“革命的转变,那是将来的事”,民主主义革命何时转变力社会主义的革命,应以是否具备了转变的条件为标准,“不到具备了政治上经济上一切应有的条件之时,不到转变对于全国最大多数人

  ①民有利而不是不利之时,不应当轻易谈转变”。像毛泽东这样明确地谈论革命转变问题,在党的思想发展史上尚属首次。这以后,毛泽东关于革命转变理论的思想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37年5月至1939年9月是毛泽东建构革命转变理论体系的准备阶段,亦图新民主主义理论的酝酿阶段。

  抗日战争爆发后,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这一方面结束了长期内战的分裂局面,给中国政治带来了生机;另方面,中同社会内部的阶级矛盾和政见分歧并没有完全解决,不同思想理论和政治主张之间的斗争仍很尖锐,针对这种情况,毛泽东进一步阐发中国革命的发展阶段及其前途的思想,逐渐地形成了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基本观点。

  (1)中国革命要经历多个阶段,但前途一定是社会主义。1938年5月,毛泽东答施方白先生问说:中国目前的民族民主革命是要建立新的民主共和国,将来进行社会主义革命要建立社会主义共和国。革命的前途不可能走资本主义道路,“因为帝国主义存在一天,他就一天不容许中国发展资本主义,及至帝国主义被推倒了,那末世界都是社会主义,也不容许中国单独向资本帝国主义发展。所以中国的前途也一定是社会主义。”①

  (2)要实现革命转变,首先必须进行好当前阶段的革命。在1937年5月的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毛泽东第一次把两个革命阶段的关系比喻为两篇文章,认为只有上篇做好,下篇才能做好,并且明确指出不流血的和平转变是我们所希望的。1939年9月,毛泽东会见美国记者斯诺时再次指出:我们永远是社会革命论者,不是改良主义者。中国革命有上篇和下篇两篇文

  ①《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1卷第160页。①毛泽东1938年5月11日的谈话。

  ②章。“文章的上篇如果不做好,下篇是没有法子做的”。他十分强调中国共产党要坚持无产阶级的领导权,执行正确的政策,团结一切爱国的、抗战的各个阶级、阶层,努力争取民族民主革命的胜利。

  (3)民族民主革命阶段的目标就是建立自由、平等的新国家。1938年7月,毛泽东会见世界学联代表团时,说:抗战胜利后,共产党的主要任务是要使我们国家有独立的政府,有适合人民要求的宪法;经济向前发展。农工商业由国家与人民合作经营,工人实行八小时工作制,农民有土地;人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信仰的完全自由,科学与文化部能提高。毛泽东明确指出,这样的国家是实行彻底的民主制度与不破坏私有财产原则下的国家与政府。“中国很需要这样一个国家。有了这样一个国家,中国就离开了

  ①半殖民地与半封建的地位,变成了新中国。”在这里,毛泽东虽然还没有使用“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概念,但实际上初步地勾勒出了新民主主义国家的轮廓。

  第二阶段:1939年12月至1945年党的七大,是毛泽东的革命转变理论体系的确立阶段。

  毛泽东的革命转变理论体系的形成,以1939年12月《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和1940年1月《新民主主义论》的发表为标志。这两篇接连发表的重要著作第一次使用了“新民主主义”的科学概念。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毛泽东从分析中国社会的特殊性质出发,系统地阐明了中国革命的对象、任务、动力和性质;指出中国现阶段的革命是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革命,即新民主主义革命;并且首次阐明了两个革命阶段的逻辑联系,指出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毛泽东不仅全面地阐述了中国式的特殊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而且深刻地论证了马克思主义学说中没有的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从而建构起了关于革命转变理论的科学体系。毛泽东在分析两个革命阶段的性质与任务的基础上,明确指出:两个革命阶段是在共产主义思想体系指导下的有机构成的两个部分,第一阶段与第二阶段之间必须衔接,不容横插一个资产阶级专政的阶段;第一阶段革命的结果,就是建立以中国无产阶级为首须的中国各个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社会。毛泽东还具体地分析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描绘了中国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蓝图,从革命转变思想理论的视角而言,毛泽东关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理论可能具有更为重要的历史价值,新民上主义社会,作为两个革命阶段转变的中介,解决了实现革命转变的具体途径,从而把革命转变思想升华到了一个新的理论层次。这是从中国社会经济文化特别落后的基本国情出发研究革命转变问题的一个伟大理论创造,也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重要补充。

  党的七大肯定了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理论。《论联合政府》的报告发挥了《新民主主义论》的思想,对于新民主主义的国家制度和经济制度作了深入分析,阐述了新民主主义阶段发展私人资本主义经济的意义,强调了新民主主义阶段的历史的必然性和重要性。毛泽东指出:新民主主义就是我们的

  ②毛泽东1939年9月24日与美国记音斯诺的谈话。①毛泽东1938年7月2日与世界学联代表的谈话。

  ①总纲。这里,既包括新民主主义革命,也包括新民主主义社会。两者不可截然分开。凡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地区(例如各抗日民主根据地),实际上已经实行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政策。毛泽东认为,建设新民主主义社会要提倡发展资本主义,在中国不是多了一个本国的资本主义,相反地,是资本主义太少了;中国共产党为新民主主义奋斗的时间是长期的,没有新民主主义政治和经济的充分发展,“要想在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废墟上建立起社会主义社会来,那只是完全的空想”。毛泽东强调指出,中国共产党努力争取建立包括几个民主阶级联盟的新民主主义国家形态和政权形态。“一

  ②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不久就要诞生”。

  第三阶段:从解放战争到新中国建立。

  解放战争开始以后,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和对革命经验的总结,毛泽东在1947年12月的中央会议和1948年4月晋绥干部会议的讲话中,又阐述了革命转变问题,对《新民主主义论》和《论联合政府》中的思想作了重要补充和发展。1948年下半年以后,夺取全国革命胜利的形势日益迫近,革命转变问题即将由理论变成活生生的现实,毛泽东进行了新的深层次的思考。在1948年9月政治局扩大会议和1949年3月七届二中全会上,在纪念七一发表的《论人民民主专政》的文章中,毛泽东都深刻地阐述了革命转变问题,即使革命转变具有了多种涵义,也使革命转变的理论内容得到了多方面的展开。

  革命转变首先是战争向和平的转变。人民解放军从1947年7月转入战略进攻以后,战争形势发生急剧变化。原来估计要打5年的解放战争3年就取得了胜利,提前两年实现了和平。在毛泽东看来,有了和平就有了转变的基础,没有和平什么也谈不上,连年战乱的局面结束了,这就实现了民主革命的基本目标,为实现革命转变创造了起码的政治环境。

  革命转变同时是革命向建设的转变。革命是破坏旧世界,建设是创造新世界。连绵不绝的战争使社会经济遭受了极大的毁坏。国家贫穷,民生凋敝。

  ①革命胜利了,“严重的经济建设任务摆在我们面前”。医治战争创伤,恢复国民经济,发展生产事业,成为全党工作的首要的中心的任务。“三年五年恢复,十年八年发展”,就是为实现革命向建设的转变而提出的战略构想。为了实现这一转变,毛泽东号召全党必须学会自己不懂的东西,学会做经济工作。革命向建设的转变,是实现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基础。

  革命转变也是党的工作重心中乡村向城市的转变。在党的七大,毛泽东就提出,现在的根据地是一个战略的出发地,要有由乡村转变到城市去的精神准备;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当着要乡村时就在乡村,当着要转到城市时就转到城市,现在要准备把重心转到城市去,准备夺取大城市,掌握大的铁路、工厂、银行。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进一步阐述了由乡村向城市转变的深刻意义,指出:从现在起,开始了由城市到乡村井由城市领导乡村的时期,党的工作重心山乡村移到了城市,城乡工作必须密切结合,在城市工作中必须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用极大努力学会管理城市和建设城市,既

  ①见毛泽东1945年4月24日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②《论联合政府》,《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3卷第1060页、1098页。①《论人民民主专政》,《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第687页。

  要学会进行政治、经济、文化和外交方面的斗争,又要以恢复和发展生产为中心工作,并使其他工作围绕和服务于这个中心。不难看出,实现由乡村向城市的转变是实现革命阶段转变的前提。

  革命转变也包括从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变。使我们国家从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是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早在1943年10月,毛泽东就提出:我们的目的是要把中国变成工业国家,在1944年5、6月,又说:中国落后的原因主要的是没有新式工业,我们共产党是要努力于中国的工业化的,要搞工业革命。1945年4月,在七大的报告中进一步指出:在新民主主义的政治条件获得之后,中国人民必须采取切实的步骤,使中国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为着中国的工业化和农业近代化而斗争。随后,在赴重庆谈判时的参政员茶会上的讲话中,还提出要“建设现代化的新中国”的光辉思想。l948年底,毛泽东在《将革命进行到底》中,初步地阐述了由农业国到工业国和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两个转变的关系,在七届二中全会的报告和《论人民民主专政》中,毛泽东明确地把实现前者的转变,作为实现后者转变的重要内容和同步目标,这就是说,由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变的思想,是革命向建设的转变思想的深化,同时也是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生产力发展方面的衡量标准。

  革命转变,归根结底是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实现以上几方面的转变,在根本上都是为了实现这一转变。毛泽东在上述讲话和文章中进一步阐述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基本政策,提出了一些具有重要意义的新思想。

  ――中国工业异常落后,现代性的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只占10%左右(据抗战前统计)。这是“革命胜利以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一切问题的基本出发点”,也是制定党的战略、策略和政策的同情基础。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经济形态由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个体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等五种经济成份构成。

  ――中国革命在全国胜利以后的国内基本矛盾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对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采取利用和限制双重政策。限制和反限制将是新民主主义国家内部阶级斗争的主要形式。

  ――新民主主义社会经济建设的根本方针,是以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的“四面八方”政策达到发展生产、繁荣经济的目的。

  ――新民主主义社会是过渡性质的社会形态。早在1940年3月,毛泽东就指出:新民主主义是暂时的,过渡的,是一个楼梯,将来还要上楼和苏联

  ①一样。刘少奇在1948年12月阐述毛泽东的思想时指出,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种特殊的历史状态,其特点是过渡时期,过渡的性质不能长久,可能是10

  ②年到15年时间。在1949年9月政协会议期间毛泽东也讲过过渡到社会主义“大概二、三十年”。

  这样,毛泽东在解放战争时期,多方面地展开了作为革命转变形态的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基本构想。从毛泽东的思想认识的不断深化来看,他的关于革命转变的理论内容是异常丰富的。它的基本精神载入了作为新中国临时大宪章的《共同纲领》。

  ①毛泽东1940年3月4日在边区党政联席大会上的讲话。②见刘少奇1948年12月25日在华北财经委员会上的报告。

  二、对毛译东与刘少奇的革命转变理论的著于比较

  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后,中共中央从河北平山西柏坡迁入北平。毛泽东仍将主要精力放在战争问题上,指挥人民解放军夺取解放战争的全国性胜利。刘少奇没有肩负指挥战争的重任,对革命转变问题作了相当深入的研究。他赴天津地区指导工作,宣传七届二中全会精神,纠正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的对待资产阶级的“左”的倾向,阐述了建设新民主主义的若干政策。他在天津的十几篇讲话和后来访苏归来的一些讲话中,虽然主要是在解释和发挥毛泽东的思想观点,但是对于如何对待资产阶级以及如何实现革命转变等问题也有不少看法带有明显的个人特色,这些看法,有的改变了他在此以前的一些观点,有的补充了毛泽东的一些思想,有的与毛泽东讲的角度不大相同,有的则是毛泽东没讲的新思维。无论毛泽东还是刘少奇,对革命转变问题都是在进行探索,在探索过程中提出一些不同看法正是为了完善关于革命转变的理论。刘少奇的一些看法,既可以看作是对毛泽东的革命转变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有些思想是否能视为种下了两人后来思想产生分歧的根子,也不是不可以思考的。从研究刘少奇的思想史的视角来看,这是刘少奇的思想理论放出异彩的又一个活跃期。从研究革命转变理论的视角来看,它也增添了某些新的思想内容。毛泽东与刘少奇在革命转变问题的看法上,有以下一些不同层次的区别。

  (一)关于革命向建设的转变。毛泽东虽然提出了“恢复和发展生产事业”是党的中心任务,但是作为城市工作问题讲的。刘少奇发挥了这个思想,并把它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他在1949年8月东北局干部会上的讲话中说:革命已经取得了基本的胜利,敌人肃清了,秩序安定了,造成了一定条件、环境,能使我们从事经济建设。只要第三次世界大战不爆发,经济建设的任务就不变。20年甚至30年不爆发战争,我们的任务就一直是经济建设。同年9月,刘少奇在北平高级干部会议上作访苏报告时还说:现在我们党的任务就是集中全力恢复和发展人民经济,这是中国人民最高的利益。在建国前夕,对于经济建设在革命转变中的地位讲得如此高屋建瓴、斩钉截铁,是十分难得的。30年后,这个思想在新时期党的领导人论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任务时,几乎连措辞带语气都得到了历史的回应。

  (二)关于资产阶级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的作用。毛泽东从中国的现状出发,认为资本主义不是太多而是太少,提出在新民主主义社会应当容许资本主义有适当发展,对于资产阶级实行利用和限制政策。刘少奇发挥了这个思想,从中国资产阶级所处的历史阶段的视角出发,根据生产关系要适合生产力的发展的原理,在理论上对“利用和限制”政策进行了论证。他说:资产阶级在青年时代是有进步性的,它对生产力的提高是有功绩的。今天在中国正是资本家建立功绩的时候。中国的资产阶级不是老年的腐朽的反动

  ①的,而是青年时代,还能够发展,它的进步性、革命性是主要方面。还说:其他国家的资本主义都发展几百年,而我们才只几十年,让资本家存在和发

  ②展几十年,这样做,对工人阶级的好处多,坏处少。他还明确指出:“资本

  ①参见刘少奇1949年5月19日在干部大会上的报告。②刘少奇1949年4月28日在大津职工代表大会上的讲话。

  家是个生产力,农民是个广大的生产力,手工业也是生产力,国家生产也是

  ③生产力。这些生产力都要提高。”一个“中国资本主义处于青年时代”,一个“资本家是个生产力”,这两个观点是刘少奇从中国资本主义实际出发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而得出的重要结论,也是他对于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的一个杰出贡献。基于这样的理论认识,他提出了“剥削有功”论。从伦理主义的立场来看,关于“剥削有功”的一些说法不尽周全、慎密、完善,可能会产生某种逆反刺激;但是从历史主义观点来看,这个思想的根本点是立足于生产力标准这个尺度的,因而无可厚非。它不过是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恶是历史的动力”观点的另一种表述。

  (三)关于中国革命胜利后的主要矛盾。按照七届二中全会的决议,中国革命在全国胜利以后的国内的基本矛盾,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后来正式发表的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的报告对这一表述作了修改,增加了“并且解决了土地问题以后”一语,对历史前提进行了限制。这个修改比原来的论断准确一些。)刘少奇在1948年9月会议上曾阐述了这个观点,并在修改张闻天写的《关于东北经济构成及经济建设基本方针的提纲》时增加了关于主要矛盾的论述。他在天津的讲话也是宣传这个观点的,没有提出疑问。但是到了同年7月,他以中共代表团主要负责人身份写给联共中央斯大林的报告却有了不同的提法。他写道:“有人说,‘在推翻国民党政权之后(在原稿上还有一句,“或者说在实行土地改革之后”。正式稿删去了。――引者注)中国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便立即成为主要矛盾,工人与资本家的斗争便立即成为主要斗争,这种说法,我们认为是不正确的。因为一个政权如果以主要的火力去反对资产阶级,那便是或开始变成无产阶级专政了。这将把目前尚能与我们合作的民族资产阶级赶到帝国主义那一边去。这在目前的中国实行起来,将是一种危险的冒险主义的政策。”刘少奇批评的观点不大可能是冲着毛泽东的报告和七届二中全会决议,但文字表述却很相似。其实,这也是刘少奇本人在1948年9月会议讲话中的观点。在全国解放后,在土地改革运动基本完成的1952年6月,毛泽东明确指出: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是国内的主要矛盾。这时,刘少奇又同意了这个论断,并没坚持致斯大林的报告上的观点。当时对新中国建设的道路还处在探索中。现在,从这个报告的原始提法及其修改中可以看出.刘少奇对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问题的认识,在一个时期发生了较大变化。

  (四)关于对资产阶级的联合与斗争的关系。毛泽东在抗战时期经常谈论对待资产阶级要采取又联合又斗争并以联合为主的政策,解放战争时期讲的很少,在七届二中全会上也只讲到对待资产阶级既要联合又要斗争。刘少奇则明确地认为对资产阶级要实行以联合为主的政策。他说:对资本家有斗争有联合,今天重点是联合,不要把它通通斗争掉。我们对自由资产阶级

  ①的政策重点摆在联合是一个长期的政策。他还指出:今天是保留资产阶级,不是立即消灭资产阶级。立即消灭资产阶级,不是无产阶级的路线,是资产

  ①阶级的平均主义、农业社会主义的倾向,是错误的、反动的、小资产阶级的。这样的观点,毛泽东虽然也讲过,但结合建国前后两个人思想发展变化的轨

  ③刘少奇1949年5月10日在唐山冀东区党委扩大会上的讲话。①见刘少奇1949年4月24日在天津党政军民干部会上的报告。①刘少奇1949年5月19日在干部会上的讲话。

  迹来看,毛泽东更多地是从策略上来分析对资产阶级的关系,刘少奇在这个时期则主要是从战略意义上来认识与资产阶级的关系。这可能是两人对待资产阶级态度的基本分歧。

  (五)关于“四面八方”政策。这是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之后提出的。原来的侧重点是在强调各种经济成份在国营经济的领导下,分工合作,兼顾各方,各得其所。4月18日,刘少奇在天津市委会上的讲话中已传达了毛泽东的这个指示。他说:毛主席要我们考虑问题要全面,四面就是公私关系、劳资关系、城乡关系、内外关系,八方就是城乡两方、内外两方、公私

  ②两方、劳资两方。这四面八方都要照顾到。这以后,刘少奇在天津和北平的一系列讲话中多次讲解“四面八方”政策时,除了讲“全面照顾”之意外,更多地是从“互相限制”的角度加以解释。他说:公私兼顾就是一种限制政策,劳资两利也是一种限制政策。双方要顾,就是相互限制,也是相互斗争。例如,税收是你们限我们一下,我们也要限你们一下,既要允许工人向资本家进行必要的适当的斗争,也要允许资本家向工人作斗争,使企业能够维持正常生产。我们说双方进行必要的适当的斗争,这样才能做到劳资两利。光工方有利或者光资方有利都不成的。应该叫“劳”、“资”两利,同时也要

  ①“公”、“私”兼顾。显然,刘少奇的这种解释已经不完全符合毛泽东的原意了,这里有一个从什么角度来认识的问题。毛泽东提出“四面八方”,更多地是着眼于无产阶级的阶级利益,是一个倾斜政策。正如周恩来所解释的,毛泽东同志确定“劳资两利”的方针,并不是把劳资两个方面平列起来。我们要采取保护劳动的政策,对于资方也要给予适当利润。我们是在发展生产

  ②的基础上保护芳动和限制资本。刘少奇的天津讲话则更多地是从“资本家也是生产力”的观点出发来阐释这一政策的,因而基本上是把“四面八方”的两个方面平列起来看待的。

  (六)关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条件。毛泽东对此没有具体的论述。在建国后一次政协会议上,毛洋东只是说过,“在将来,在国家经济事业和文化事业大为兴盛了以后,在各种条件具备了以后,在全国人民考虑成熟并在大家同意了以后,就可以从容地和妥善地走进社会主义的新时

  ③期”。相比之下,刘少奇对这个问题则作了较为具体的分析。他强调了转变的两个条件,一是只有“生产过剩”了,国家工业充分发展了,才能向社会主义过渡。(他在1949年5月的两个讲话中说,从现在起,就搞到中国的工业是生产过剩的时候,就是要搞社会主义的时候,那时私人资本的视极性用

  ②《炎黄子孙》1988年第5期发表薄一波在该杂志创刊座谈会上的讲话说:刘少奇在天津对资本家讲了“剥

  削越多越好”之类的话后,毛泽东赞同讲话精神,但感到这样的话不大好听,不一定这么讲。于是讲了“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十六个字,并托薄一波转告刘少奇。刘少奇表示,“毛主泽这样提,当然好”。从目前查阅到的文献看,毛泽东讲“四面八方”政策下是在刘少奇的天津讲话之后,而是在这之前。刘少奇的天津讲话,一方面讲“四面八方”政策,另方面讲”剥削有功”论,直到1949年8月访苏归来后在东北高干会上还继续这样讲。可见,“四面八方”政策下一定是针对“剥削有功”论提出的。①参见刘少奇1949年5月在教育座谈会上的讲话,刘少奇1949年6月4日关于财政经济政策的报告,刘

  少奇1949年8月28日往东北局干部会上的讲话。②《当前财经形势和新中国经济的几种关系》,《周恩来选集》下卷第13页。③《做一个完全的革命派》,《毛泽东选集》,第5卷第27页。

  ④完了,那时我们就限制让其过渡到社会主义。他在6月的一个讲话中还指出:“只有在经过长期积累资金、建设国家工业的过程之后,在各方面有了准备之后,才能向城市资产阶级举行第一个社会主义的进攻,把私人大企业及一部分中等企业收归国家经营。只有在重工业大大发展并能生产大批农业机器之后,才能在乡村中向富农经济实行社会主义的进攻,实行农业集体

  ①化。”)二是使资本家不害怕社会主义,愿意捐献资产给国家,实行和平转变。(他对天津的资本家说:社会主义怎样走法?就是对资本主义实行限制政策,如果不从现在想办法限制就不能和平地走向社会主义,就要革你们的命。是从现在限制一下好呢还是将来革你们的命好呢?还是今天限制一下好。和平转变,就是你不反对社会主义,并让你发挥作用。如果你很能干,工厂还归你管。你感觉少了,国家还可以拨厂归你管。不减薪,还加薪,股东的股票由国家有代价的收归国有。10年退不完股,到那时就可以动员将股票献给国家。会有一部分资本家跟着我们共产党一道走到社会主义路上去的。)刘少奇阐述的这两个条件,前者讲的是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后者讲的是阶级关系的变化。这是实现革命转变的两个基本条件。虽然这里的思想还缺乏规范的表述,而且“生产过剩”的说法过于空泛,但是关于由国家收买资本家股票的设想与建国后的赎买定息政策的思路是一致的,因而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

  刘少奇在革命转变问题上的上述思想,既源于毛泽东,又不完全同于毛泽东。有的思想比毛泽东深刻,但有的思想却不如毛泽东正确。各有千秋,又各有长短。将毛泽东的思想和刘少奇的思想进行多侧面的比较研究,是深入总结历史经验,挖掘革命转变理论的思想财富的重要内容。

  ④参见刘少奇1949年5月2日在教育座谈会上的讲话,刘少奇1949年5月10日在唐山冀东区党委扩大会上的讲话。①《关于新中国的经济建设方针》,《刘少奇选集》上卷第430页。

  三、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的罅漏

  毛泽东创立的“新民主主义社会”论。是个伟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它为世界上众多的像中国这样的不发达国家进行民族民主革命,实行革命转变,和平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提供了理论模式。但是,由于这个理论还未充分展开加以论证,全面实践的时间比较短促,许多经验还未来得及进行总结,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过对中国数十年的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进行比较,重新对新民主主义社会论进行再认识,一方面,更加领略到了它那耀眼的理论光辉和强大的生命力;另方面也感觉到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这个理论还存在一些罅漏。现把个人在这方面的认识提出来,同读者讨论。

  第一,关于两个革命阶段转变时间的衔按的模糊性。《新民主主义论》说: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新民主主义社会,以完结中国革命的第一阶段,然后再使之发展到第二阶段,以建立社会主义社会。在这里,新民主主义社会作为第一阶段革命的结果,因而也意味着第一阶段革命的结束是明确的。但是,是立即开始第二阶段的社会主义革命,还是经过一段新民主主义社会之后再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在这个理论提出之时直到在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中对此都没明确。就对民族资本实行“利用、限制”政策而言,似乎要建设一段新民主主义社会,再进行社会主义革命。但是,就没收官僚资本而言,似乎已开始了社会主义革命,但这也是民主革命的任务。它是“一身兼二任”,也是“毕其功于一役”。对待两部分资产阶级的不同政策和没收官僚资本所具有的二重性,使毛泽东对于社会主义革命起点的认识比较模糊,可以有两忡理解,这就导致了建国后党内最初认识分歧的由来。

  第二,关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与中心任务的二元论。在七届二中全会的报告中,毛泽东对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中心任务与主要矛盾的分析是不一致的,即把开展经济建设、发展生产事业视为党的中心任务和工作重点,同时又认为同内的基本矛盾是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这就出现了理论上的脱节或矛盾――主要矛盾下决定主要任务,反之亦然。这种理论上的二元化,既反映了中国社会的复杂特点,也反映了毛泽东努力突破传统观念但又没能完全摆脱的矛盾认识,从中国经济的异常落后状况而亨,新民主主义社会应当把进行经济建设作为中心任务,这实际上是承认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主要矛盾。从由民主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的理论而言,社会的主要矛盾不能不认为是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这种认识又与对于革命转变起点的不明确有一定关系。如果是认为“立即转变”,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无疑应当成为主要矛盾;如果是建设一段新民主主义社会后再进行转变,那末这个矛盾就不应当视为主要矛盾,当时认识的模糊性,反映在对主要矛盾和中心任务的认识上不能不表现为二元论。这种二元论是不能长久的。毛泽东是彻底的一无论者,建国后不久即改变了这个认识。这种二元化状态成为后来毛泽东改变新民主主义社会论的一个认识原因。

  第三,关于新民主主义社会性质认识的不确定性。新民主主义社会属于什么性质的社会?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毛泽东没有明确涉及这个问题。但是在1944年3月的一次讲话中,他却明确地认为,现在我们建立新民主主义社会,性质是资本主义的,但又是人民大众的;不是社会主义的,但也不①是老资本主义的,是新资本主义。这是他认识的一次偶然的偏离吗?不完全是。1945年5月,在党的七大的结论的讲话中,他继续强调,蒋介石是半法西斯半封建的资本主义,我们是新民主主义的资本主义。新民主主义的资本主义将来还有用,它的性质是帮助社会主义的。到了1948年9月的政治局会议上,毛泽东的认识又变了。无独有偶。民主党派负责人施存统也认为新民主主义是新资本主义。毛泽东转而批评这种看法,指出:外面有人说,我们的经济是“新资本主义”,我看这个名词是不妥当的。因为它没有说明在我们的社会经济中起决定作用的东西是国营经济、公营经济。名字还叫新民主主义经济好。但到建国以后,毛泽东又批评“新民主主义秩序”是“资本主义民主秩序”,表明这个认识还在起作用。对于新民主主义社会性质的认识的摇摆及至偏离正确方位,是导致毛泽东改变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第四,关于新民主主义社会形态的短暂性。毛泽东提出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旨在作为一个革命阶段转变的中介环节和过渡形态是毫无疑问的。对于过渡的时间作过15年至20年甚至30年的估计,这也是不容置疑的,但是在《论联合政府》中,毛泽东也说过:“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一经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就使中国革命的面目为之一新;产生了新民主主义的整个历史阶段。”这里,是专指新民主主义革命吗?恐怕不能下此断语。如果包括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后,那就是说,这个历史阶段不应当是太短暂的。历史证明,新民主主义社会,即使是过渡性的社会形态,但这过渡性也应当是不太短暂的历史阶段,把过渡性理解为短暂性缺乏历史主义。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没有指出其较长时期的过渡性特点,因而使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实践同它的理论一样像闪亮的流星似的匆匆消逝。

  “新民主主义社会论”的上述罅漏,比起这个理论的巨大贡献来说无疑是次要的、第二位的,瑕不掩瑜。指出这个理论的罅漏不是要否定它,而是说研究者们不要把它绝对化。在中国,作为革命转变的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实践己成为历史。但是,作为革命转变理论的“新民主主义社会论”却是毛泽东思想的珍贵内容。中国共产党人有责任继续研究它、发展它。

  (写于1989年春,原载《党的文献》1989年

  第5期,收入本书时有个别文字改动)

  ①毛泽东1944年3月22日关于边区文化教育问题的讲话。
jxkt012
jxkt014
jxkt014
jxkt014
jxkt014
jxkt014



重读《论十大关系》






  一、历史转变时期的掇索

  我们被历史带回到本世纪的50年代。

  新中国成立才7年,在恢复国民经济的基础上,开展了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从1955年下半年开始,社会主义改造“高潮”以极广阔的规模和极深刻的程度在全国出现,迅即使改造工作基本完成,我国进入了历史的转变时期。

  这个转变对于新中国的发展来说是下寻常的。一方面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意味着中国从此将进入无数革命先烈和志士仁人梦寐以求的社会主义社会;另方面,我们国家的任务将由阶级斗争转向自然界开战,由政治革命转向技术革命和文化革命,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在这样一个时刻,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问题,提到了党的议事日程。

  建国后的经济建设,一则由于没有经验,二则由于党的工作的着重点还放在解决民主革命的政治遗留问题和社会主义改造方面。因此基本上是照抄苏联的办法。对于这种“抄”,毛泽东同志作过多次表示,认为应当采取辩证分析的态度。1959年12月到1960年2月,毛泽东同志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指出:解放后,3年恢复时期,对搞建设,我们是懵懵懂懂的,接着搞第一个五年计划,对建设还是懵懵懂懂的;只能基本上照抄苏联的办法,但总觉得不满意,心情不舒畅。这就是说,第一,在毛泽东同志看来,“抄”还是必要的,自己不懂,没有别的法子,只能“抄”;第二,毛泽东同志对“抄”不满意。搞社会主义建设从1953年执行“一五”计划算起,已有了3年实践。苏联的好的经验,对我国的经济建设起了有益的作用。苏联一些不好的经验,被我们“抄”过来后,也暴露出了它的许多弊病,影响了我国的经济建设。特别是在苏共二十大揭露出苏联工作中的错误后,毛泽东同志更感到探索中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和紧迫。

  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同探索社会主义改造道路一样,毛泽东同志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也从农业开始。1955年10月到1956年1月,他研究农业的发展间题,为《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写了一批按语,主持制定了《全国农业发展纲要四十条》。这些文献虽然带有当时在某些问题上急于求成的历史印记,但从其指导思想的主导方面而言,反映了毛泽东同志对中国农业发展道路的思考。

  1956年2月中旬到4月下旬,毛泽东同志由对农业问题的研究,转向了对工业问题的调查。他连续听取了党中央和国务院三十几个部长关于工业生产和整个经济工作的汇报。他还准备“分别听取各省委、市委、区党委关于工业、运输、农林水、财金贸等方面工作的汇报”,也准备以后每年搞一次

  ①汇报,找一些工厂作典型研究,“切实摸一下经济工作”。这些计划没有实现,他还阅读了斯大林1946年在莫斯科斯大林选区选民大会上的演说,认为

  ①见中共中央1956年3月30日关于工业、运输、财贸等方面工作的汇报提纲,毛泽东1956年4月28日

  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的讲话。①见中共中央1956年3月30日关于工业、运输、财贸等方面工作的汇报提纲,毛泽东1956年4月28日

  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的讲话。

  苏联从1921年到1940年内,增加了1400万吨钢,中国有苏联经验作借鉴,可以少走弯路,可以比苏联搞得好点、快点。

  在经过对农业、工业将近半年的调查与研究后,1956年4月25日,毛泽东同志在有各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参加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了关于十大关系的报告。接着,又在5月2日的最高国务会议上作了进一步阐述。这是毛泽东同志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所取得的巨大成果。这个成果的意义是深远的。正如他后来所说:1956年4月提出十大关系,开始提出自己的建设路线,原则和苏联相同,但方法有所不同,有我们自己的一套

  ①内容。

  ①毛译东1958年3月10日在成都会议上的讲话。

  二、提出工农业“并举”,主张企业要有点“独立王国”

  在《论十大关系》中,讲到经济关系的有五大关系,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工化与农业这两个产业的关系。正确处理工业与农业的关系,正确处理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这是毛泽东探索中国的建设道路时首先考虑的问题,也是这篇讲话中首先阐述的关系。

  中国原来是个落后的农业国,要改变落后面貌,建设成为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发展工业,必须发展重工业,这是确定无疑的。问题在于怎样发展工业,怎样发展重工业?苏联的办法实际上是牺牲轻工业和农业,片面发展重工业,造成了两大产业发展的不平衡,重、轻、农三莆的关系不协调,农业产量长期达不到十月革命前的最高水平,市场上缺乏生活用品,物资供应总是处于十分短缺的紧张状态。一些东欧国家盲目照搬苏联的这个办法,使同民经济和人民生活受到了严重损害。后来发生的政治动乱,经济问题就是一个重要因素。我们国家是个有几亿农民的大国,农业问题不解决好,整个国家无论在经济上还是在政治上,都没有牢固的基础。因此,决不能走苏联的老路。毛泽东同志对农业问题研究之后,对这一点认识得更加清楚。他提出的正确处理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的思想,就是从中国这个大农业国的实际状况出发提出来的。尽管在这篇著作中没有明确形成发展工业与发展农业同时并举的表述,但是正确处理这三者的关系就是“并举”的思想。在1957年发表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中,毛泽东同志指出“发展工业必须和发展农业同时并举”,并说这是“中国工业化的道路”。1959年底1960年初,毛泽东同志进一步阐述了《论十大关系》中提出的“并举”思想,他说:“我们的提法是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条件下,发展工业和发展农业同时并举。所谓并举,并不否认重工业优先增长,不否认工业发展快于农业;同时并举也不是平均使用力量”。他还比较中苏两国的发展道路说:生产资料优先增长的规律,是一切社会扩大再生产的共同规律。斯大林把这个规律具体化为优先发展重工业。斯大林的缺点是过分强调了重工业的优先增长,结果在计划中把农业忽略了。前几年东欧国家也有这个问题。我们把这个规律具体化为,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条件下,工农业同时并举。我们实行的几个同时并举,以工农业同时并举为最重要。这个比较,具体说明了这篇著作中提出的中国道路的优点和特点。

  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的另一个重大经济关系,实际上涉及了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改革。这就是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问题。中央和地方关系,一方面是经济关系,属于生产关系;另方面涉及行政管理体制,属于上层建筑范围。鉴于苏联把权力过分集中于中央、把地方卡得很死造成的许多弊端,毛泽东认为,像中国这样幅员大、人口多、情况复杂的国家,应当在巩固中央统一领导的前提下,扩大一点地方的权力,让地方办更多的事;有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比只有一个积极性好得多。因此在听取国务院和中央各部、委的汇报过程中,他就强调了要与地方分权的问题。在3月初听取汇报,谈到发展地方工业时,他说:地方工业有这么一个问题,就是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问题。苏联有一个时期很集中,也有好处,但缺点是使地方积极性减少了,我们现在要注意这个问题。地方政权那么多,不要使他们感到无事可做。4月24日,在听取“二五”计划汇报时,他总结了六个关系,即《论十大关系》中的前六大关系。在谈到地方与中央关系时,他说:分权正是为了集权,不注意地方,削弱地方的权限,对中央是不利的。4月28日,他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作总结时也谈到了统一与分散的问题。他说:最近这几年,有一种偏向产生,就是集中过多了。过分的集中是不利的,不利于调动一切力量来达到建设强大国家的目的。还说,关于中央同地方分权的问题,准备在几个月之内搞出一个方案来。毛泽东同志的指导思想是一直强调发挥地方积极性的。在1957年9~10月间的八届三中全会上,通过决议对工业、财政、商业管理体制实行部分权力下放。这可以说是,根据这篇著作的思想,我们党关于经济管理体制所进行的一次重大改革。

  与强调发挥地方积极性相联系,毛泽东同志还强调发挥企业的积极性。这个问题涉及国家、生产单位和个人三者的关系,在《论十大关系》中没有展开。这也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问题,毛泽东同志在4月28日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上作了深刻阐述。他明确提出要扩大企业自主权,说:关于社会主义经济体制问题。一长制毫无疑义是不要了,不过形式上的决议案还没有通过。至于企业的独立自主,列宁所谓独立自主到如何程度,请你们大家注意研究。我想,企业应该有怎样一种独立性呢?我随便这么讲,不是很正确的语言,叫做要有点“独立王国”,就是要有半独立性,或者是几分之几的独立性,公开的、合法的“半独立王国”。没有一点“独立王国”,那么事情也很难办。这个问题很值得研究的,请大家研究。在这里,毛泽东同志对一长制的批评,被实践证明既有合理内核,又存在一定的片面性。但是,撇开这点不言,他在讲十大关系思想的过程中,就提出企业自主权问题,并把它作为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突破口来研究,这说明在30年前他已经在叩击改革的大门,这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三、分析五大政治关系,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

  在《论十大关系》中,毛泽东同志讲了五大政治关系。这五大关系实际上属于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范畴。在这篇著作中,毛泽东同志虽然没有明确提出要严格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概念,但这个思想已经孕含其中了。一方面,从毛泽东同志的思想发展来说,他在民主革命时期就注意到了对于社会矛盾的不同性质要加以分析,提出了在解决党内和革命队伍内部的矛盾时,要划清两种不同性质的界限,区分敌人和自己人,对反动派实行专政,对人民内部实行民主的思想;另方面,从这篇著作本身来看,他提出“革命和反革命的关系”,就是“要分清敌我”,严格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其他四种政治关系和五种经济关系,多属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党和非党的关系”,是无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矛盾的反映,在中国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它属于人民内部矛盾,因此,毛泽东同志提出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其他许多关系,大多属于劳动人民内部的矛盾,在这篇著作中,毛泽东同志以主要篇幅阐述了正确处理这些矛盾的原则。

  逻辑和历史是统一的。理论上的矛盾关系是现实生活中客观存在的具体矛盾的抽象。在十大关系即十大矛盾中,绝大多数矛盾关系属于人民内部矛盾范畴这个事实表明,在进入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以后,人民内部矛盾问题已开始上升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建国以后,我国的社会政治矛盾实际上分为“两类三层”:即分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两大类,人民内部矛盾又分为劳动人民与非劳动人民之间的矛盾和劳动人民内部矛盾两个层次。建国后的头三年,肃清国民党反动派在大陆的残余武装力量和土匪,没收官僚资本,没收地主土地,镇压反革命,等等,多属于解决民主革命的重大政治遗留问题,因而多属于敌我矛盾范围。随着这些对敌斗争任务的完成,在一般情况下,大规模的对敌斗争就不再是我们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主要题目。对农业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主要是用民主的方法,说服教育的方法,把广大农民、手工业者和小资产者引上社会主义道路,无疑属于人民内部矛盾。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虽然是激烈的阶级斗争,但由于我国特殊的历史条件和党的正确政策,民族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的矛盾被当作人民内部矛盾。这样,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实际上主要是解决劳动人民与非劳动人民之间的矛盾和劳动人民内部的矛盾这两个层次的矛盾,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是我们党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伟大实践。

  《论十大关系》中的十大矛盾,从政治上讲,正是我国现实生活中客观存在的“两类三层”矛盾的反映。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使不具有阶级斗争意义的劳动人民内部矛盾,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占居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在这之后,随着这些矛盾的进一步暴露和发展,毛泽东同志对这些矛盾的认识也更加深刻。1957年2月,毛泽东同志在最高国务会议上发表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讲话,从思想史这个视角来看,既是对客观存在的现实矛盾的进一步总结,也是对《论十大关系》中的矛盾思想在更高层次上的概括。

  四、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良好开端

  《论十大关系》,既是毛泽东同志和党中央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所取得的重要成果,也是中国共产党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良好开端。

  首先,它体现了把马列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际相结合的指导思想。虽然在这篇著作中还没有明确使用这个提法,但这个思想是突出的。探索任务的提出,就是要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来寻找“反映中国客

  ①观经济规律”、“适合中国的路线”。1962年1月,毛泽东同志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讲话,正式提出这个指导思想原则,是包括了对这篇著作中的这个思想的科学抽象。

  其次,它确定了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基本方针。毛泽东同志在这篇著作中明确指出:“提出这十个问题,都是围绕着一个基本方针,就是要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过去“为了人民民主革命的胜利,我们就实行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的方针”,现在为了“建设社会主义国家,同样也实行这个方针”。这是一个正确的方针。毛泽东同志在后来的大部分时间内,尽管没能正确地贯彻这个方针,但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当代的马克思主义者纠正了“左”的错误,制定一系列正确的政策、措施,这个基本方针开始变成了真正的现实。它目前是,将来仍然是我们党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方针。

  第三,它提出了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所要解决的一些重要问题。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要解决的问题很多,从哪儿入手?主要矛盾是什么?《论十大关系》都抓住了。无论是五大经济关系,还是五大政治关系,都是我们国家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首先必须解决的,具有普遍性的意义。五大政治关系,虽然不属于经济问题,但只有把这些关系解决好・严格区分革命与反革命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正确处理属于人民内部矛盾性质的各种矛盾,才能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创造一个民主的、安定的政治环境,才能把党内党外、国内国外的一切积极因素,直接的、间接的积极因素全部调动起来,在发表这篇讲话之后,毛泽东同志所提出的许多重要思想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尽管在探索过程中跌了大跤子,摔了大跟头,但为中国共产党人后来的探索作了认识上和经验上的丰富的积累。

  最后,它开创了一个好的探索方法。这就是调查研究,从实际出发提出问题。前已指出,若从对农业发展问题的研究算起,毛泽东同志的调查研究前后达半年左右;若仅算对工业问题的调查,也有近两个月。这是毛泽东同志建国以后对经济建设问题所进行的一次时间比较长、内容比较系统的调查研究。毛泽东同志在1958年2月18日的政治局扩大会议上谈到他的思想形成过程说:那个十大关系怎么出来的呢?我在北京经过一个半月,每天谈一个部,找了34个部的同志谈话,逐步形成了那个十条,如果没有那些人谈话,那个十大关系怎么会形成呢?不可能形成。

  人的正确思想从实践中来,这是毛泽东同志一贯强调的思想。调查研究也是他一贯倡导的方法,在他后来的实践中,忽视了这个问题,导致对一系

  ①毛泽东:《十年总结》,1960年6月18日。

  列重大政治经济关系作了错误的判断和分析,犯了严重的错误,这是一个深刻的历史教训。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中央重新确定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一切从中国的实际出发,逐步确立了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这是对毛泽东同志在这篇著作中所开拓的探索事业的继承和发展。

  (原载1986年9月1日《解放日报》,收入本书时有个别文字改动)
jxkt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