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毗达摩讲要》,佛经

《阿毗达摩讲要》第 26 讲 缘起(一)


四、十二支缘起(4)

第七,识缘名色(vi¤ ¤ à ? apaccayà nà mar? paü )

《清净之道》中说:

? Ya¤ hi nà mar? passa hetu vi¤ ¤ à ? aü , taüvipà kàvipà kabhedato, dvedhà mataü .?

"作为名色之因的识,分为果报与非果报两种。"(Vm.639)

在"行缘识" 中的 "识"只是指果报识(vipà ka vi¤ ¤ à ? a),而在"识缘名色"里的"识"除了果报识以外,也包括非果报识(avipà ka vi¤ ¤ à ? a)。

"识缘名色"的"识"包括两类:

1.果报识:今生的果报心。

2.非果报识:前一生的业识(kamma vi¤ ¤ à ? a),即前一世造业的行作识(abhisa? khà ra vi¤ ¤ à ? a)。 行作是造作的意思。

依此分法,今生的果报识与名色之间是俱生的关系(sahajà tapaccayo,俱生缘) ,它们同时发生于同一生中。 对于非果报识与名色,则是过去生所造作的业识和今世果报名色法的关系,它们贯穿过去和现在两世。

三种结生与三有

三界有情依结生时的名色呈现方式分为三类结生,并分别对应的三有( "有"(bhava)是生命的意思) :

1.无想有情:这类众生投生到第四禅无想有情天的时候,由于没有任何心识,只有色法,称为"色结生"。换言之,这类有情并没有结生心,从生命一开始就只有一堆色法。他们在整整五百大劫的生命当中都只有命根九法聚和时节生色。这类有情的生命只有色蕴存在,称为"一蕴有"。

2.无色界梵天人:无色界梵天人只有心识而没有身体、没有色法,他们的结生称为"名结生"。在五蕴中,无色界有情只拥有受、想、行、识四蕴,称为"四蕴有"。

3.除了无想有情天以外的色界和欲界众生:他们在结生时色法与名法同时生起,称为"名色结生"。由于他们都拥有色、受、想、行、识五蕴,称为"五蕴有"。

三有与识缘名色的关系

"三有"依五蕴分为: 1.一蕴有; 2.四蕴有; 3.五蕴有。依结生分为:1.色结生;2.名结生;3.名色结生。表现为:1.无想有情天; 2.无色界天人; 3.色界天人、欲界天人、人类和所有恶趣众生。色结生是称为一蕴有的无想有情天;名结生是称为四蕴有的无色界天人;五蕴有是欲界和色界的有情众生。

一蕴有:对于只有色法的一蕴有众生来说,识缘名色是不完全适用的,只能说"识缘色" 。这里的"识"只能指前生所造的业识。因为他们以无想定善业成熟而投生到无想有情天,投生时只有色法而没有名法,所以只有"识缘色" 。

四蕴有:对于只有名法的四蕴有众生来说,识缘名色也不完全适用,只能说"识缘名"。识缘名可以有两种关系:一种是前世造过的使他投生到无色界的无色界善业;另一种是那一生的果报心与心所。这里的 "识缘名" 是指由于过去世所造的业识,而有今生果报名法的生起。

五蕴有:对于拥有五蕴的众生来说,才可以说"识缘名色"。因为这一类众生拥有色、受、想、行、识五蕴,拥有名色法。

只要有生命, 就可以用缘起来解释,而在解释的广度上也涉及三界的一切有情,包括欲界、色界和无色界。一蕴有属于色界,四蕴有属于无色界,五蕴有是除了无想有情天之外的所有色界和欲界有情。除非有些禅修者在观照他们的过去世时, 发现曾经投生到无想有情天或无色界梵天,那时才需要辨识"识缘色"或者"识缘名" 。所以,我们在这里并不打算讨论一蕴有和四蕴有,只讨论五蕴有。 因为众生在轮回中绝大多数都是流转于欲界或色界中,所以在辨识过去世的时候,主要是观照"识缘名色"这种关系。

如何辨识"识缘名色"

可以用两种方法来辨识"识缘名色" :1.业识的方法,即《清净之道》所说的非果报识;2.果报识的方法。

如果禅修者在观照缘起时, 发现他过去确实曾投生为某一类有情,那么他应该如实地观照,但详细讨论起来会比较复杂,所以在这里只以欲有(kà mabhava,欲界有情)为例子来说明。

1."识缘名色"的第一层关系--业识缘名色

(1)结生时

过去世造业的心识称为业识。 对于欲界有情,这里的"业识"是指过去世造作的带来今生结生的八大善心和 11 种不善心(除了掉举相应心)。由过去造业的心识带来今生结生的果报名色法,其中的"名"是 10 种欲界结生心与心所,"色"是业生色。

例如一个人在过去造了殊胜的三因善业,是悦俱智相应心或捨俱智相应心,这种业在他临终时成熟并带来今生的结生,他的结生心就是智相应果报心。如果是悦俱智相应心,则是 1 个心(果报心)加上 33 个心所,其结生名法为 34个。如果是捨俱智相应心,因为少了喜心所, 名法为 33 个。

对于色法而言,人在结生的刹那有 30 种色法:身十法聚、性十法聚和心处十法聚。结生的刹那,也就是现代医学讲的卵子和精子结合成为受精卵的一刹那。 在受精卵里,有身十法聚,包括地、水、火、风、颜色、香、味、食素、命根和身净色;有性根十法聚,一个人的性别在投生的刹那已经决定了; 还有心处十法聚,即地、水、火、风、颜色、香、味、食素、命根和心处色。 此心处色也是结生心的依处。欲界天人是化生的,在结生时的色法有 70 种,分别是:眼十法聚、耳十法聚、鼻十法聚、舌十法聚、身十法聚、性根十法聚、心处十法聚。人在结生时眼、耳、鼻、舌还没有形成,只有身体。

所以,由于过去造了业,造业的心称为业识,它在结生的刹那带来了结生名法和业生色法,称为"识缘名色" 。

(2)生命期间

对于欲界有情,这里的"业识"是指过去世造作的、能在今生产生果报的八大善心和十二不善心。由于前生造了业,获得成熟的业能够在这一生的生命期间产生果报心。"名"是指在生命期间能够体验到 23 种果报名法: 双五识、2 个领受心、 3 个推度心和 8 大果报心。 "色" 则是在生命期间继续生起的业生色法。

虽然过去造作的大量的业没有机会带来结生,但是它们可以在生命期间成熟。当它们成熟时,在名法方面体验为23 种果报名法;在色法方面,这些过去业会不断地成熟而带来和维持这个业生身,称为业生色法。在结生时,前生业识是指带来投生的令生业; 在生命期间,前生业识不仅包括令生业,还包括支持业、阻碍业和毁坏业。 尽管造业是由思心所来负责,但思不能单独运作,必须和心识一起生起, 所以把造业之心叫做业识。 过去造善与不善业的心识,只要在今生获得机会成熟的,都是这里所讲的前生业识。而能够体验过去所造之业在今生成熟的是这一堆身心,亦即名色法。

所以,由于过去所造的业识,它在生命期间持续地带来果报名法和业生色法,称为"识缘名色"。

2."识缘名色"的第二层关系--果报识与名色

(1)结生时

佛陀在《大因缘经》(Mahà nidà na sutta)中解释"识缘名色"时,问阿难尊者:

"阿难,假如识不入于母胎,是否有名色在母胎中生起呢?"

"没有,尊者。"

这段经文的意思是:如果没有结生识的生起,在母胎里是否还会有称为受精卵(kalala)的名色生起呢?那是不可能的!这段经文揭示这里的"识缘名色"专指结生刹那。

在色、受、想、行、识五蕴当中,识通常指所有的心法--89 种心。 但这里的 "识" 作为果报识, 是指 10 种欲界结生识:八大果报心,善、不善果报推度心。

心必然伴随着一定数量的心所同时生起,称为"俱生"(sahajà ta),即一同生起。一堆色法的组合称为色聚; 名法也不会单独生起,而是以聚的方式出现,称为名聚。因为心所必定和心同生同灭,取同一目标,拥有同一依处,它们的关系犹如国王和大臣,有心就必定有和它在一起的心所。在同一名聚里,和心同时生起的心所,即是和该心相应的心所。

在结生的时候, 和结生识一起生起的心所称为"俱生相应心所"。如果过去生所造的殊胜三因善心是悦俱智相应善心,这种心有 34 个名法--1 个心加上 33 个心所。由于这种业成熟而带来结生, 所以结生心是由过去的悦俱智相应善心带来的, 也同样是三因心, 即悦俱智相应果报心。 这里的"识"是指结生心; "名"是指和结生心同时生起的其他 33个心所,称为"俱生相应心所"; "色" 是和结生心同时生起的"俱生业生色",也是由过去所造的悦俱智相应善心带来的。人类结生时的俱生业生色有 30 种:身十法聚、性十法聚、心处十法聚。

"识缘名色"在这里是指:在结生的刹那,结生心称为识;和结生心一同生起的心所称为名;结生时一同生起的色法称为色。

(2)生命期间

作为果报识的识在生命期间属于俱生识,它和名色法之间的关系是: "识"是指 23 个果报心,包括双五识、2 个领受心、3 个推度心和 8 大果报心; "名"是和果报心俱生的相应心所; "色"在这里是指心生色法。

例如有分心, 有分心是识,和有分识俱生的 33 (或 32)个心所为名。 因为名法在生起时是最强的,它能够产生心生色法,所以与果报识一同生起的心生色法是这里所指的色。"识缘名色"在这里是指:在生命期间,以果报识为缘,而有和它同时生起的心所,以及和它同时生起的心生色法。

因此,应当用这两种方法来辨识"识缘名色":

1. "识缘名色" 的 "识" 作为过去生所造的善或不善业的业识, "名色"则是由业识带来的今生的果报名色法。它又分为(1)在结生时和(2)在生命期间两种。

2."识缘名色"的"识"作为今生的果报识, "名"则是指俱生相应心所, "色" (1)在结生时是指俱生业生色, (2)在生命期间则是指俱生心生色法。


分类:佛经 书名:《阿毗达摩讲要》 作者:玛欣德比库
《阿毗达摩讲要》,佛经

《阿毗达摩讲要》第 27 讲 缘起(二)


五、十二支缘起(1)

第八,六处(sa?àyatana)

"引导来者伸展及扩大故为'处'(àye tanoti àyata¤ ca nayat?ti àyatanaü )。"

相、味、现起、近因

六处的特相是范围; 作用是见、 闻、嗅、 尝等;现起为名法生起的依处和门;近因是名色。

何为六处?

佛陀这样定义"六处" :

? Katama¤ ca, bhikkhave, sa?àyatanaü ? Cakkhàyatanaü , sotàyatanaü , ghà nàyatanaü , jivhàyatanaü , kàyàyatanaü , manàyatanaü -idaü vuccati, bhikkhave, sa?àyatanaü .?

"诸比库,什么是六处?眼处、耳处、鼻处、舌处、身处、意处。诸比库,这称为六处。"(S.2.2)

这里讲到的六处是指眼处、耳处、鼻处、舌处、身处和意处。其中,眼、耳、鼻、舌、身五处都属于业生色法,意处属于心,特指果报心。

第九,名色缘六处(nà mar? papaccayà sa?àyatanaü )

"名色缘六处" 可说是在十二支缘起中最复杂的,一共有五种关系:

1.名缘意处(nà ma-paccayà manàyatanaü )

这里的"名"是指俱生相应心所;"意处"是指俱生识(心)。"名缘意处"是心所和心的俱生关系,称为"俱生缘"(sahajà tapaccaya)。

"名缘意处"可以理解为:因为有了相应心所为缘,所以才有心的生起。因为心的生起必定伴随着心所一起生起,有了心所也必定会有心一起生起,所以, 作为"名"的心所和作为"意处"的心之间的关系是同生同灭的俱生缘。

每个果报心都包括心与心所,例如眼识,眼识是一个心,还有七个心所:触、受、想、思、一境性、命根、作意。眼识的"名缘意处"是这七个心所与眼识同时生起。

2.名缘色处(nà ma-paccayà r? pàyatanaü )

这里的"名"是指后生的心与心所;"色处"是指名法生起的依处色,即眼处、耳处、鼻处、舌处、身处五种处色。名与色处的关系是后生缘(pacchàjà tapaccaya)的关系。因为先有色处的生起,才有后面名法的生起; 后面的名法必须依靠前面的依处色而生起。

五蕴世间里的一切心都离不开物质而单独存在。例如眼识能够看,它必须以眼净色作为依处, 执行看的眼识才能生起。 虽然眼识在眼依处后面生起,但它反过来支助前面生起的依处, 就像后来出生的儿子反而能支助母亲一样, 这称为后生缘。在这里,作为"名"的眼识通过"后生缘"支助作为"依处"的眼净色,这种关系称为"名缘色处" 。对于其他名法支助其依处色也应如此理解。

3.色缘色处(r? pa-paccayà r? pàyatanaü )

这里的"色"是指一粒业生色聚里的俱生四界、命根和食素;"色处"是指五种依处色。

五种依处色都属于业生色法,"俱生四界"是指在一粒业生色聚里的同时存在的地、水、火、风四界。 其中:四界以助力(upatthambhaka satti)支助同一粒色聚中的处色,如果没有地的支持,眼净色等处色就不可能存在;命根以随护力(anupà laka satti)支助同一粒色聚中的处色;食素也是以助力支助同一粒色聚中的处色。

我们以眼处为例子来说明,眼处是指眼净色,它不能单独地存在,而存在于眼十法聚中。在眼十法聚中,地、水、火、风称为业生四界,此四界和命根、食素支助着眼净色。眼净色必须依靠地界才能存在,水界使眼净色所依的这粒色聚黏结在一起,火界提供温度并使它成熟,风界支持着眼净色所依的这粒色聚,命根保护着眼净色所依的这粒色聚的生命,而食素为眼净色所依的这粒色聚提供营养素。所以,在这粒眼十法聚中,眼净色必须依靠地、水、火、风四界的支助,也必须有命根的保护与食素的支助, 这些关系称为 "色缘色处" 。

4.色缘意处(r? pa-paccayà manàyatanaü )

这里的"色"是指前生依处色;"意处"是指后生的心与心所。

五蕴世间的所有心和心所都必须依靠依处色才能生起。例如:能看、听、嗅、尝、触的分别是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这些心识的生起必须依靠眼睛、耳朵、鼻子、舌头、身体,没有眼睛就不能看,没有耳朵就不能听等等。眼净色、耳净色等都是依处色, 必须先有这些色法,才能作为提供心生起的物质基础,这称为"前生依处色"。因为有了前面生起的色法作为依处(vatthu),才会有心与心所的产生。这种"色缘意处"的关系是前生缘(purejà tapaccaya)的关系。

5.名色缘意处(nà mar? pa-paccayà manàyatanaü )

这里的"名"是指俱生相应心所, "色"是指依处色,"意处"是指心识。因为心的生起必定伴随着心所一起生起,所以这里的名与意处是 "俱生缘" 的关系。而心的生起又必须依靠依处,所以色与意处是"前生缘"的关系。

再以眼识为例。眼识是一个心,伴随着眼识同时生起的心所有七个,分别是:触、受、想、思、一境性、命根、作意。这里的"名"是指这七个俱生相应心所;"色"是指眼识赖以生起的依处眼净色。"意处"是指眼识。这种关系称为"名色缘意处" 。对于其他果报心也应如此理解。

第十,触(phassa)

"接触故为'触'。"(phusat?ti phasso)

相、味、现起、近因

触的特相是接触;作用是接触、撞击;现起是集合,集合依处、所缘和心三者;近因是六处。

什么是触?

佛陀这样定义"触" :

? Katamo ca, bhikkhave, phasso? Chayime, bhikkhave, phassakàyà - cakkhusamphasso, sotasamphasso, ghà nasamphasso, jivhà samphasso, kàyasamphasso, manosamphasso. Ayaü vuccati, bhikkhave, phasso.?

"诸比库,什么是触?诸比库,此六触身:眼触、耳触、鼻触、舌触、身触、意触。诸比库,这称为触。"(S.2.2)

第十一,六处缘触(sa?à yatanapaccayà phasso)

六处

六处分为内六处和外六处,一共有十二处。

内六处是:眼处、耳处、鼻处、舌处、身处和意处。

外六处是:色处、声处、香处、味处、触处和法处。

法处的范围比较广,包括 16 种微细色、 52 个心所及涅槃。在这十二处当中,有十个半属于色法,分别是:眼、耳、鼻、舌、身,色、声、香、味、触这十处,还有法处里的16 种微细色(水界、性根色、心处色、食素、命根、空界、身表、语表、色轻快性、色柔软性、色适业性、色积集、色相续、色老性和色无常性)。属于名法的有:意处(89 种心)和法处里的 52 个心所。此外还包括无为法的涅槃。

法处为什么不包括概念法?因为佛陀教导十二处只是讨论究竟法的范畴,所以概念法并不包括在内。

六触

这里的"触"是指七遍一切心心所里的第一个心所--触心所,特指 32 种世间果报心中的触。

眼识有善果报和不善果报两种,这两种眼识里都有触心所,所以有两种眼触。耳触、鼻触、舌触、身触也是同样。意触(manosamphassa)也是世间果报心里的触心所,一共有22 种,分别是:善和不善果报领受心 2 种;善和不善果报推度心 3 种;8 大果报心;5 个色界果报心;4 个无色界果报心。 所以,与双五识相应的 10 种触,加上 22 种意触,共有 32 种触,和前面"行缘识"所说的 32 种世间果报识一样。

六处缘触

六依处、六所缘、心和心所三事结合或接触,为"触"。有了眼、耳、鼻、舌、身作为依处,又有色、声、香、味、触、法作为所缘,还有心作为意处,心所属于法处,它们之间的接触结合,称为触。

佛陀在《相应部· 六处相应》等许多经文中解释了"触"的产生:

? Cakkhu¤ ca pa?icca r? pe ca uppajjati cakkhuvi¤ ¤ à ? aü , ti? ? aü sa? gati phasso.?

"缘于眼、颜色而生眼识,三者结合为触。" (S.4.60-61; M.3.421)

这里先以眼触(cakkhusamphassa) 为例来说明"六处缘触" 。在六处中,眼处是指眼净色,属于内六处;色处是指颜色所缘,属于外六处。 在眼识名聚里,眼识一心属于意处,剩下七个心所,扣除触心所后,还有六个相应心所,即:受、想、思、一境性、命根和作意,它们属于法处。对于在眼识名聚里的触心所,它必须缘于六处中的眼处、色处、意处和法处,才会有此眼触的产生。

对于耳触、鼻触、舌触、身触也依此类推。

除了与双五识相应的眼触等之外,和其馀一切心相应的触都称为意触(manosamphassa)。这里以领受心取颜色所缘而生起意触为例。 领受心的依处是心处色, 心处色是微细色,属于法处;颜色所缘属于色处; 领受心属于意处; 除了触以外的其他 9 个相应心所属于法处。 而此领受心中的触心所称为意触。于是,以六处中的色处、意处和法处为缘,才有领受意触的生起。

如果没有以前学习过的"阿毗达摩"知识作为基础,学习缘起会比较吃力。 缘起并不是纯粹的理论体系,而是要在实际修行中亲见亲证的,修习缘起其实就是应用这些关系去辨识。因此,修行必须依照经论的教导。假如背离了经论,背离了佛陀的教导,所谓的"修行"是不可能断除烦恼的!


分类:佛经 书名:《阿毗达摩讲要》 作者:玛欣德比库
《阿毗达摩讲要》,佛经

《阿毗达摩讲要》第 27 讲 缘起(二)


五、十二支缘起(3)

第十六,取(upà dà na)

"执取故为'取'。"(upà diyat?'ti upà dà naü )

相、味、现起、近因

特相是执持;作用是不放开;现起是强烈的爱与见; 近因是爱。

什么是取?

佛陀这样定义"取" :? Katama¤ ca, bhikkhave, upà dà naü ? Cattà rimà ni, bhikkhave, upà dà nà ni - kà mupà dà naü , di??hupà dà naü , s?labbatupà dà naü , attavà dupà dà naü . Idaü vuccati, bhikkhave, upà dà naü .?

"诸比库,什么是取?诸比库,有四种取:欲取、见取、戒禁取、我语取。诸比库,这称为取。"(S.2.2)

取可以分为四种:

1.欲取(kà mupà dà na): "欲"是颜色、声音、香、味、触感等欲乐对象;"取"是强烈的执著。执取欲乐的对象为欲取,或者说欲乐和对欲乐的执取为欲取。

2.见取(di??hupà dà na): "见"是邪见、观点、主张。邪见和对它的执取为见取,或者执取邪见为见取。 例如相信灵魂,相信我和世间是永恒的,这是执取常见; 执著人死后什么都没有,这是执取断见。

3.戒禁取(s?labbatupà dà na): "戒禁"是指宗教仪式和修行方法。执取戒禁为戒禁取,或者戒禁和对它们的执取为戒禁取。例如执取牛戒、 牛禁等错误的修行方法为清净,认为可以导向解脱或生天。

4.我语取(attavà dupà dà na):执取自己之语为我语取,或者只是执取我之语为自我称为我语取。也即是执取五蕴为我的"有身见"(sakkàyadi??hi)或"我见"。共有二十种有身见或我语取,例如对于色蕴的执取分为"见色是我,我拥有色,色在我中,我在色中"四种, 对于受想行识四蕴,也是同样。(M.1.461; Dhs.1223; Vbh.938)

一个人会执著欲乐, 也会执著自己的观点、主张。欲取属于贪心所;见取、戒禁取、 我语取属于邪见心所,是邪见的呈现方式。所以说取表现为强烈的贪爱与邪见。

第十七,爱缘取(ta? hà paccayà upà dà naü )

由于有了爱, 依止于欲爱, 进一步被加深、强烈的欲爱即是欲取。爱与欲取在十四不善心所中都属于贪心所。 邪见只出现于贪根心中, 缘生邪见的贪称为爱,当邪见在贪的影响下被接受时即称为取。

第十八,有(bhava)

"存在及令有故为'有'。" (bhavati bhà vayati cà 'ti bhavo)"有"包括生存和导致生存的业有。

相、味、现起、近因

特相是业与业果; 作用是令存在及存在;现起是善、不善、无记;近因是取。

什么是有?

《分别[论]》中这样定义"有" :

? Tattha katamo upà dà napaccayà bhavo? Bhavo duvidhena - atthi kammabhavo, atthi upapattibhavo.

Tattha katamo kammabhavo? Pu¤ ¤ à bhisa? khà ro, apu¤ ¤ à bhisa? khà ro, à ne¤ jà bhisa? khà ro - ayaü vuccati `kammabhavo'. Sabbampi bhavagà mikammaü kammabhavo.

Tattha katamo upapattibhavo? Kà mabhavo, r? pabhavo, ar? pabhavo, sa¤ ¤ à bhavo, asa¤ ¤ à bhavo, nevasa¤ ¤ à nà sa¤ ¤ à - bhavo, ekavokà rabhavo, catuvokà rabhavo, pa¤ cavokà rabhavo -ayaü vuccati `upapattibhavo'.Iti aya¤ ca kammabhavo, aya¤ ca upapattibhavo. Ayaü vuccati `upà dà napaccayà bhavo'.?

"其中,什么是'取缘有'呢?有两种有:有业有,有生有

其中,什么是业有呢?福行、非福行、不动行。这称为业有。一切能带来有(生命)的业为业有。

其中,什么是生有呢?欲有、色有、无色有,想有、无想有、非想非非想有,一蕴有、四蕴有、五蕴有。这称为生有。

如是,此业有与生有,这称为'取缘有'。"(Vbh.234)

"有"分为"业有" (kammabhava)和"生有" (upapattibhava)两种。这里先解释"业有"。为了获得来世而造作的业,称为业有。在这种情况下,业有相当于缘起支中的行。不过,有时也可根据它们造作的时间不同而分为"行"和"业有" 。能带来今生果报的过去之业称为行, 能带来来生的现在之业称为业有。于是,业有是指 29 种能带来未来生命的造业之思。 其中,福行有 13 种 (8 大善心之思和 5 色界善心之思) ,非福行是 12 不善心之思,不动行是 4 无色界善心之思。这29 种心中的思心所称为业有。

由这些善或不善业引生的下一世的业生诸蕴, 即业生色(果报身)和果报名法,称为生有。这些业生诸蕴包括 32世间果报心及其相应心所和业生色。 32 世间果报心分别是:10 双五识、 2 领受、 3 推度、 8 大果报心、 5 色界果报心和 4无色界果报心。

第十九,取缘有(upà dà napaccayà bhavo)

"取缘有"包括两种关系:

1.取缘业有--以取为缘,造作能引生来世的业有。

因为有执取,才会造作带来来世之业,称为取缘业有。例如发愿投生为天人,对天人的生命执著为取, 在这种执取的推动下造作善业,这种善业、福行就是业有。

2.取缘生有--以取为缘,众生依所造之业而再生。

由于执取天人的生命,并依所造的相应之业而获得投生,称为生有。

例如一个人由于贪爱、执取他人的钱财而偷盗,这些恶业使他以后投生到鬼道。 执著他人的财物是取,所造的偷盗等不善业是非福行。由于执取而造投生为鬼的不善业,这是取缘业有。由于执取他人的钱财,他依照偷盗的不善业而投生为鬼,这是取缘生有。

业有与生有是从不同的角度来说的:业有是指业,是从因的角度来说的; 生有是指果报,是从果的角度来说的。因此,"取缘有"包含了三种关系:1.取是烦恼,2.因烦恼而造业,3.业带来果报。


分类:佛经 书名:《阿毗达摩讲要》 作者:玛欣德比库
《阿毗达摩讲要》,佛经

《阿毗达摩讲要》第 27 讲 缘起(二)


五、十二支缘起(2)

第十二,受(vedanà )

"感受故为'受'。"(vedayat?ti vedanà )

相、味、现起、近因

受的特相是领纳;作用是受用对象之味;现起是苦乐,也可以是捨受;近因是触。

什么是受?

佛陀这样定义"受" :

? Katamà ca, bhikkhave, vedanà ? Chayime, bhikkhave, vedanà kàyà - cakkhusamphassajà vedanà , sotasamphassajàvedanà , ghà nasamphassajà vedanà , jivhà samphassajà vedanà , kàyasamphassajà vedanà , manosamphassajà vedanà . Ayaüvuccati, bhikkhave, vedanà .?

"诸比库,什么是受?诸比库,此六受身:眼触生受、耳触生受、鼻触生受、舌触生受、身触生受、意触生受。诸比库,这称为受。"(S.2.2)

有六种受,分别是:

1.眼触生受(cakkhusamphassajà vedanà );

2.耳触生受(sotasamphassajà vedanà );

3.鼻触生受(ghà nasamphassajà vedanà );

4.舌触生受(jivhà samphassajà vedanà );

5.身触生受(kàyasamphassajà vedanà );

6.意触生受(manosamphassajà vedanà )。

即与眼、耳、鼻、舌、身、意这六触俱生的受心所称为受。

这六受是指与 32 果报心相应之受。这 32 果报心是: 10双五识、2 领受心、3 推度心、8 大果报心、5 色界果报心、4 无色界果报心。这些果报心中的受心所是这里的受。

眼触生受是与眼识俱生的两种受:不善果报眼识里的受和善果报眼识里的受。耳触生受、鼻触生受、舌触生受、身触生受也各有两种。眼、耳、鼻、舌触生受这八种受都是捨受, 而身触生受的两种受则有所不同, 区别是: 与不善果报身识俱生的身触生受是苦受, 与善果报身识俱生的身触生受是乐受。

意触生受有 22 种(32 果报心减去 10 双五识),分别是:2 领受心, 捨受; 3 推度心, 2 个捨受和 1 个悦受; 8 大果报心,4 个悦受和 4 个捨受;5 色界果报心,有 4 个是悦受,第五禅果报心是捨受;4 无色界果报心,都是捨受。

由于依处、所缘、心与心所的接触、集合并一同生起的受,称为"六触生受" 。

第十三,触缘受(phassapaccayà vedanà )

这里的"触"是指果报心里的触心所,"受"也是指果报心里的受心所。 触是依处、所缘、 心识三者的结合。由于有了眼净色、颜色所缘、眼识和除了触之外的其他六个心所,它们的集合称为触。有了眼触,伴随着眼触生起的受即是眼触生受。 由于触与受同时生起,所以是俱生缘。耳触和耳触生受、鼻触和鼻触生受、舌触和舌触生受、身触和身触生受、意触和意触生受也以此类推。

触心所的生起,必定会有缘于这种触而生起的感受,受也属于同一名聚里的心所, 和触是同时生起的。 因为有了接触,才会有受。如果没有眼净色、颜色所缘与眼识的接触,就不会有"看"发生,也不会产生或苦或乐的感受。对于耳触、鼻触、舌触、身触和意触生受也一样。

有三种受,分别是:苦受(dukkha vedanà )、乐受(sukhavedanà )、不苦不乐受(adukkhamasukhu vedanà )。

受又可以依身心之受分为五种受,分别是:苦受(dukkhavedanà )、忧受(domanassa vedanà )、乐受(sukha vedanà )、悦受(somanassa vedanà )和捨受(upekkhà vedanà )。

其中,不善果报身识之受为苦受,瞋根心之受为忧受;善果报身识之受为乐受,心之乐受为悦受。五分法的苦受和忧受相当于三受中的苦受,乐受和悦受相当于乐受, 捨受等于不苦不乐受。这些分法已在《上集》详细解释过了。

识、名色、 六处、 触和受都侧重于果报,即由过去所造之业带来的结果。接下来的环节则是转折点,从"爱"开始,即属于造业的范畴。

第十四,爱(ta? hà )

"渴望故为'爱'。"(paritassat?'ti ta? hà )

相、味、现起、近因

爱的特相是因, 即诸苦生起之因; 作用是喜欢; 现起是不满足的状态;近因是受。

什么是爱?

佛陀这样定义"爱" :

? Katamà ca, bhikkhave, ta? hà ? Chayime, bhikkhave, ta? hà kàyà - r? pata? hà , saddata? hà , gandhata? hà , rasata? hà , pho??habbata? hà , dhammata? hà . Ayaü vuccati, bhikkhave, ta? hà .?

"诸比库,什么是爱?诸比库,此六爱身:色爱、声爱、香爱、味爱、触爱、法爱。诸比库,这称为爱。"(S.2.2)

爱依对所缘的渴爱分为六种,分别是:

1.色爱(r? pata? hà ):对颜色的贪爱。 例如:喜欢看漂亮、好看的东西,男人喜欢看漂亮的女孩,女人喜欢看英俊的男人等。

2.声爱(saddata? hà ):对声音的贪爱。例如沉迷音乐,喜欢听美妙的声音。

3.香爱(gandhata? hà ):对气味的贪爱。 例如为了吸引他人而涂香水,或喜欢香气等。

4.味爱(rasata? hà ): 对味道的贪爱。 例如贪著美味食物。

5.触爱(pho??habbata? hà ): 对柔软、舒适之触感的贪爱。例如贪著皮肉细滑、触感舒服等。

6.法爱(dhammata? hà ):对于概念、观念等的贪爱。

这六种爱每一种又可依欲爱、 有爱、 无有爱而分为三种,成为十八种:

1.欲爱(kà mata? hà )

《清净之道》解释说: "当色爱对来现于眼睛视域的色所缘,转起为欲乐而享受时,即名为欲爱。"每当眼睛看到悦目的对象时, 内心把它视为欲乐的目标而享受它、爱著它,这就是欲爱。把色、声、香、味、触、法当成欲乐的目标,并贪著、享受它们,称为欲爱。

2.有爱(bhavata? hà )

"当认为该所缘是 '恒久、永恒' 而与常见一起转起时,即名为有爱。与常见俱行之贪称为有爱。" "有"是指生命、存在。 认为看到的颜色等对象是恒久的、 永恒的, 这是常见。和这种常见同时生起的贪爱称为有爱。

3.无有爱(vibhavata? hà )

"当认为该所缘是'灭绝、消失' 而与断见一起转起时,即名为无有爱。与断见俱行之贪称为无有爱。"持断灭见的人认为生命结束就是断灭、完全消失。和这种断灭见同时生起的贪爱称为无有爱。

这十八种贪爱的每一种还可依内、外来分,成为三十六种。对内的贪爱,例如:喜欢自己的漂亮,这是内色爱;喜欢自己的声音,这是内声爱。对外的贪爱,例如:喜欢他人的颜色、喜欢外在美好的东西,这是外色爱;喜欢听好听的声音,这是外声爱。其他也是这样分的。

这三十六种贪爱的每一种还可以依过去、现在、未来来分。 例如: "我年轻时多么漂亮啊!"这是对过去的色爱;"以前我唱歌多么动听啊!"这是对过去的声爱。对自己现在容颜的贪爱,这是对现在的色爱。你希望老了还是很漂亮,或者希望下一辈子能变得漂亮,这是对未来的色爱。对于声爱、香爱等也是同样。对外的贪爱,例如:以前的恋人很美丽,丈夫年轻时很英俊等,这些是对过去的外色爱。 现在所喜欢的外在颜色,这是现在的外色爱。希望以后得到好看的东西,这是对未来的外色爱。对于声、香、味、触、法也是这样。

于是,一共有 108 爱(a??hasata ta? hà )。色爱、声爱等 6种× 欲爱等 3 种=18 种;内色爱 18 + 外色爱 18=36 种;过去 36 + 未来 36 + 现在 36=108 种。

第十五,受缘爱(vedanà paccayà ta? hà )

虽然爱可以依色、声、香、味、触、法六种对象分为六爱,但它们是依靠接触目标生起的受而产生的。当一个人体验可爱的对象时, 乐受会伴随着体验的心而产生, 并通常表现为享受这种乐受。只要他追求这种乐受,贪图这种乐受,这就是贪爱。 认为对象有乐味,可以使人感到快乐,于是追求、黏著该对象, 这就是贪爱。当一个人体验到苦受时,他渴望摆脱苦,希望苦受尽快消失,或寄托于未来有乐受代替这种苦。不苦不乐受被体验为平静、宁静,它也可以成为心贪爱、染著的对象。所以,不仅缘于乐受可以产生爱, 缘于苦受、不苦不乐受都可以产生爱。

因为善业成熟,可以体验到可爱所缘或极可爱所缘,体验这些所缘的果报心中的受心所通常是乐受, 但也可以是捨受。受属于遍一切心心所,它本身并非善或不善。只有人们贪求这些感受、追求可以获得乐受的目标时,这才是爱。 贪爱属于不善心所的贪(lobha),它只会出现在只属于不善的贪根心中。 如果只停留在感受本身而不生起任何贪爱,这是精进禅修者,特别是漏尽者的领域。

当漏尽者体验到可爱所缘或极可爱所缘,其善果报心中的受心所仍然可以是捨受或乐受, 在唯作速行心中也可能生起乐受,但是他不会因为体验到乐受而产生贪爱,即不会再生起贪根心。所以,对漏尽者来说,前面的名色缘六处、六处缘触、触缘受还会生起,而受缘爱已经被中断了,也就是说漏尽者不会再产生任何的爱,包括欲爱、有爱、无有爱。


分类:佛经 书名:《阿毗达摩讲要》 作者:玛欣德比库
《阿毗达摩讲要》,佛经

《阿毗达摩讲要》第 27 讲 缘起(二)


五、十二支缘起(4)

第二十,生(jà ti)

"生故为'生'。"(jananaü jà ti)

相、味、现起、近因

生的特相是于各处生命的最初生起。 无论是地狱、畜生、鬼、人、天或梵天等各处生命的最初生起为生。 作用是归还[诸蕴]。 当一个有情命根断绝、 五蕴离散、 身坏命终后,由于过去所造之业仍然在发挥作用, 于是在另一处产生一堆新的五蕴,并被执取为新的生命, 称为归还五蕴,即重新获得诸蕴。现起是从过去生浮现于此,或种种苦。近因是业有。

第二十一,有缘生(bhavapaccayà jà ti)

在《分别[论]》中说:

? Tattha katamà bhavapaccayà jà ti? Yà tesaü tesaüsattà naü tamhi tamhi sattanikàye jà ti sa¤ jà ti okkantiabhinibbatti, khandhà naü pà tubhàvo, àyatanà naü pa?ilà bho - ayaü vuccati `bhavapaccayà jà ti'.?

"其中,什么是 '有缘生' 呢?无论任何的有情,即于其有情的部类中,诞生、出生、入胎、再生、诸蕴的显现、诸处的获得。这称为'有缘生' 。"(Vbh.235)

无论是欲有、色有,还是无色有,无论是想有、无想有,还是非想非非想有,无论是一蕴有、四蕴有,还是五蕴有,在各种有情的部类(趣)当中,诸蕴的呈现,眼、耳、鼻、舌、身诸处的获得,称为生。

人类的结生发生在卵子受精的刹那, 这个阶段即是人类生命的最初呈现。结生之后,受精卵在母胎中慢慢发育成小胚胎,然后逐渐发育成形。对于胎生者,从结生开始直到从母胎中诞生出来, 这段期间所转起的诸蕴称为生。对于卵生、湿生和化生者,结生诸蕴即称为生。

第二十二,生缘老死、愁、悲、苦、忧、恼

(jà tipaccayà jarà mara? aü sokaparidevadukkhadomanassupàyà sà sambhavanti)

生缘老死(jà tipaccayà jarà mara? aü )

除非是已经断尽一切烦恼的阿拉汉,否则,所造之业成熟必定会带来投生。有了生, 想要不走向衰老、不走向死亡是不可能的,所以说"生缘老死" 。

在《分别[论]》中说:

? Tattha katamaü jà tipaccayà jarà mara? aü ? Atthi jarà , atthi mara? aü .

Tattha katamà jarà ? Yà tesaü tesaü sattà naü tamhi tamhisattanikàye jarà j?ra? atà kha? ó iccaü pà liccaü valittacatà àyunosaü hà ni indriyà naü paripà ko - ayaü vuccati `jarà '.?

"其中,什么是'生缘老死'呢?有老,有死。

其中,什么是老呢?无论任何的有情,即于其有情的部类中,年老、衰老、牙齿损坏、头发斑白、皮肤变皱、寿命减损、诸根成熟。这称为老。"

该论继续说:

? Tattha katamaü mara? aü ? Yà tesaü tesaü sattà naütamhà tamhà sattanikàyà cuti cavanatà bhedo antaradhà naümaccu mara? aü kà lakiriyà khandhà naü bhedo ka?evarassanikkhepo j?vitindriyassupacchedo - idaü vuccati `mara? aü '.

Iti aya¤ ca jarà , ida¤ ca mara? aü . Idaü vuccati `jà tipaccayàjarà mara? aü '.?

"其中,什么是死呢?无论任何的有情,即于其有情的部类中,死亡、灭殁、破坏、消失、逝世、命终、诸蕴的分离、身体的捨弃、命根的断绝。这称为死。

如是,此老与此死,这称为'生缘老死'。"(Vbh.236)

为什么会有死亡呢?间接的原因是有生命。 生命是一个历程, 只要有生,必定会走向尽头,生命的尽头就是死。 所谓的长生不老、永恒存在是根本不可能的事。

在生与死的过程中,还要遭遇各种不如意的事情:

(soka)

? Tattha katamo soko? ¥ à tibyasanena và phu??hassa, bhogabyasanena và phu??hassa, rogabyasanena và phu??hassa, s?labyasanena và phu??hassa, di??hibyasanena và phu??hassa, a¤ ¤ atara¤ ¤ atarena byasanena samannà gatassa, a¤ ¤ atara¤ ¤ atarena dukkhadhammena phu??hassa soko socanàsocitattaü antosoko antoparisoko cetaso parijjhàyanàdomanassaü sokasallaü - ayaü vuccati `soko'.?

"其中,什么是愁呢?由于遭受亲戚的不幸、遭受财产的损失、遭受疾病的不幸、遭受戒行的不幸,或遭受[邪]见的不幸,由于具有任何一种的不幸、遭遇任何一种的苦法而愁虑、忧愁、哀愁、内[心]忧愁、内[心]悲哀,心的燃烧、忧虑、愁箭,这称为愁。"(Vbh.237)

虽然人在轮回诸趣中属于善趣,但人生总不可能一帆风顺,必定会有兴衰浮沉、吉凶祸福。虽说人生有苦也有乐,但其实还是苦多乐少。

(parideva)

? Tattha katamo paridevo? ¥ à tibyasanena và phu??hassa, bhogabyasanena và phu??hassa, rogabyasanena và phu??hassa, s?labyasanena và phu??hassa, di??hibyasanena và phu??hassa, a¤ ¤ atara¤ ¤ atarena byasanena samannà gatassa, a¤ ¤ atara¤ ¤ atarena dukkhadhammena phu??hassa à devoparidevo à devanà paridevanà à devitattaü paridevitattaü và càpalà po vippalà po là lappo là lappanà là lappattaü - ayaü vuccati`paridevo'.?

"其中,什么是悲呢?由于遭受亲戚的不幸、遭受财产的损失、遭受疾病的不幸、遭受戒行的不幸,或遭受[邪]见的不幸,由于具有任何一种的不幸、遭遇任何一种的苦法而哭泣、悲叹、悲泣、悲哀、哀号、悲痛、诉说、哭诉、悲唤、涕泣、号叫,这称为悲。"(Vbh.238)

(dukkha)

? Tattha katamaü dukkhaü ? Yaü kàyikaü asà taükàyikaü dukkhaü kàyasamphassajaü asà taü dukkhaüvedayitaü kàyasamphassajà asà tà dukkhà vedanà - idaüvuccati `dukkhaü '.?

"其中,什么是苦呢?身体的不适,身体的苦,由身触而生的不适、痛苦感觉,由身触而生的不适、痛苦感受,这称为苦。"(Vbh.239)

这里的"苦" 包括一切病痛, 即身体的苦受。例如:头痛、眼痛、牙痛、喉咙痛、心脏痛、胃痛、肚子痛、手痛、脚痛等。

(domanassa)

? Tattha katamaü domanassaü ? Yaü cetasikaü asà taücetasikaü dukkhaü cetosamphassajaü asà taü dukkhaüvedayitaü cetosamphassajà asà tà dukkhà vedanà - idaü vuccati`domanassaü '.?

"其中,什么是忧呢?心的不适,心的苦,由心触而生的不适、痛苦感觉,由心触而生的不适、痛苦感受,这称为忧。"(Vbh.240)

苦是指身的苦受,忧是指心的苦受。心的苦受又依不同的程度分为愁、悲、忧和恼。

(upàyà sa)

? Tattha katamo upàyà so? ¥ à tibyasanena và phu??hassa, bhogabyasanena và phu??hassa, rogabyasanena và phu??hassa, s?labyasanena và phu??hassa, di??hibyasanena và phu??hassa, a¤ ¤ atara¤ ¤ atarena byasanena samannà gatassa, a¤ ¤ atara¤ ¤ atarena dukkhadhammena phu??hassa à yà so upàyà soàyà sitattaü upàyà sitattaü - ayaü vuccati `upàyà so'.?

"其中,什么是恼呢?由于遭受亲戚的不幸、遭受财产的损失、遭受疾病的不幸、遭受戒行的不幸,或遭受[邪]见的不幸,由于具有任何一种的不幸、遭遇任何一种的苦法而郁恼、忧恼、憔悴、绝望,这称为恼。"(Vbh.241)

第二十三,苦蕴集起(dukkhakkhandhassa samudaya)

有生就必定有老与死,在老与死过程中就会体验到愁、悲、苦、忧、恼,总之:

? Evametassa kevalassa dukkhakkhandhassa samudayohot?'ti, evametassa kevalassa dukkhakkhandhassa sa? gati hoti, samà gamo hoti, samodhà naü hoti, pà tubhàvo hoti.

Tena vuccati `evametassa kevalassa dukkhakkhandhassasamudayo hot?'ti.?

" '如此,这整个苦蕴集起':如此,这整个苦蕴组合、组成、集合、出现。

因此说'如此,这整个苦蕴集起。'"(Vbh.242)

经文在这里解释了苦的生起、苦的原因,这是四圣谛中的苦集圣谛。

为什么人生会有各种不如意、不圆满的事情发生呢?为什么人会衰老、死亡呢?因为有了生,所以要承受各种苦。为什么会有生呢?因为过去曾经造了业,业成熟带来今生的投生,父母只是助缘,没有父母也不可能有生, 因此我们不能埋怨父母生下我们来受苦,那都是因为前生的业有。为什么会造业呢?因为有执取。为什么会执取呢?因为有渴爱。有了贪爱,就会去追求,有追求就会患得患失,于是带来了苦。为什么有渴爱呢?因为喜欢快乐,或体验到所喜爱的对象时能带来乐受。为什么会有乐受呢?因为有接触。为什么会有接触?因为有了六处(感官)和外界的接触,接触到喜欢的就会追求。为什么会有六处呢?因为有名色(身心) 。为什么会有名色?因为有生命的结生。为什么会有结生?因为过去生所造之业。为什么会造业?因为无明。为什么会有无明呢?诸漏即是无明之因。

它们的一般运作是连锁反应、 环环相扣的,周而复始地循环着,这就是生命有那么多不圆满、不如意,有那么多苦的原因。佛陀并没有否定人生有快乐,如果人生只有苦而没有乐,人就不会有追求了。正因为人生有快乐,人们才会贪求快乐,才会贪爱。有了贪爱就会去追求,会执著、执取。有执取就有行为,这些行为即是造业。当所造之业成熟时,就要承受,就会有生、老、死、愁、悲、苦、忧、恼。

我们不要把苦的根源归结于他人,归结于外在的原因,不要认为是父母生我来受苦,或者上天不公平,让我这么命苦。现在的苦乐,取决于过去的善恶。现在生活艰苦、命途多舛,也无需责怪别人、无需怨天尤人,要怪就怪自己。

所以说:"如此,这整个苦蕴集起。"


分类:佛经 书名:《阿毗达摩讲要》 作者:玛欣德比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