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毗达摩讲要》,佛经

《阿毗达摩讲要》第 02 讲 阿毗达摩概说


六、概念法

阿毗达摩以分析究竟法为主,讨论的内容属于胜义谛(究竟谛)的范畴。不过,因为我们平时几乎都是生活在概念当中,所以在探讨胜义谛之前,先来讨论一下属于世俗谛的概念法,对概念法有个大致的了解。

概念(pa¤ ¤ atti),也叫施设、假名。在究竟意义上,概念法是不存在的,但是它们却能够作为究竟法的影像而被人们所认知。

概念可以分为两种:

一、 所知概念(pa¤¤à piyattà pa¤ ¤ atti): 通过所表达的意义而被心认知,故又称意义概念(atthapa¤ ¤ atti)。

二、令知概念(pa¤¤à panato pa¤ ¤ atti):为了表达某种事物或现象而安立的名字、名称,从而使心能够对被表达的对象产生特定的印象、概念。 又称名字概念(nà mapa¤ ¤ atti)。

比如说:"剃光头、穿袈裟、过独身无家生活的人称为出家人。""剃光头、穿袈裟、过独身无家生活的人"是"出家人"的"意义概念",因为它表达了某种意义,可以帮助我们认知和理解"出家人"。而"出家人"这个名称叫做"名字概念"。

第一,意义概念

概念又可依照不同的情况分为几种:

1. 所作概念(kiccapa¤¤ atti): 因为所从事的职业、 工作或职称而安立的概念,称为所作概念。例如从事农耕者为农民,从事工业生产者为工人,从事商业交易者为商人;又如政府部门的部长、处长、科长,学校里的老师、讲师、教授,公司里的董事长、经理、总管、业务员等。

2.形状概念(sa??hà napa¤¤ atti):方、圆、长、短、高、矮,乃至大海、大地、山、树木等等,称为形状概念。因为它们是由形状或者它们的名字表达了由某种形状所组成的物体或现象。

3. 组合概念(sam? hapa¤¤ atti, sa? ghà tapa¤¤ atti):由若干部分组合而成的事物或现象,称为组合概念。比如说房屋,是由屋顶、墙壁、门、窗等组合而成,由墙壁围成一个空间,再盖上屋顶,并由不同的部分组合而成,称为房屋。又如汽车,是由轮胎、座位、方向盘、底盘、车的外壳等组成的物体,称为汽车。比如村庄,是由若干的房子所组成的;城市,是由许许多多的街道、建筑物、公园、广场等所组合而成的,称为城市。

4.变化概念(pari?à mapa¤¤ atti):某种事物由某一状态转变为另一状态后所安立的概念。例如由牛奶变成乳酪,大米煮熟后成了米饭, 由水凝结成冰, 由甘蔗提炼成蔗糖,毛毛虫变成蝴蝶,小女孩长大成大姑娘等等。

5. 时间概念(kà lapa¤¤ atti):早上、 中午、 晚上, 今天、明天、后天,一个月、两个月、三个月,今年、明年、后年,一百年、一千年等,或者说一秒钟、一分钟,一个小时,现在是 9 点多等等,都是时间概念。在胜义谛上并没有时间,时间是人们假定的。好像现在说 24 个小时为一天,中国古代十二个时辰为一天,印度古代以六时为一天,都可以假定。阴历以月亮绕地球一周为一个月,公历以地球绕太阳一周为一年,手表的时针转动两圈称为一天,这些都是人们所施设的概念。

6. 空间概念(à kà sapa¤¤ atti):比如说室内的空间、山洞、原野、楼上、楼下等等,这些是空间概念。

7. 方位概念(disà pa¤¤ atti):东方、南方、西方、北方、上面、下面、前面、后面、左面、右面等等,都是方位概念。方位概念是不固定的,现在说这里是东方,到了那里就成了西方;现在这里是中央,到了那边又成了南方。方位概念是以某一个参考物所在的地方为中心所形成的方位。

8.地方概念(bh? mipa¤¤ atti):比如说欲界、色界、无色界,中国、美国、新加坡、印度,北京、上海、广州等由于地方而安立的概念,称为地方概念。

9.各自概念(paccattapa¤¤ atti):由于种类、家族、父母或自己所起的用于区别其他种类或个人的名字为各自概念。例如人类、狮子、老虎,李家、陈氏、张姓,李世民、赵志强、何敏静等等。

10. 相的概念(nimittapa¤¤ atti):通过修止业处所获得的内心影像,叫禅相(nimitta),称为相的概念。 禅相也因修行方法的不同而分为很多种。比如专注呼吸所产生的禅相,称为入出息禅相;修习白遍、红遍、地遍、水遍、火遍、风遍所产生的影像,称为遍相的概念。

"人"也是概念法。人属于什么概念?组合概念,或者各自概念。因为"人"必须由头、躯干、手、脚等身体部分组合而成,才能形成"人"的概念。又因为人拥有社会属性等而与动物有区别,故形成了"人"的特有概念。

第二,名字概念

名字概念可以分为以下六种:

1. 真实的概念(vijjamà napa¤ ¤ atti)。 它虽然是概念,但是所代表的还是真实存在的。比如红色、黄色、蓝色、白色等等,颜色本身属于究竟法,但是对这些颜色的影像还是属于概念,这称为真实的概念。

2. 不真实的概念(avijjamà napa¤ ¤ atti)。比如说男人、女人、公司、城市等等,这些属于不真实的概念,因为它们并不拥有自性而存在,是可以被分解的。

3.真实的不真实概念 (vijjamà nena avijjamà napa¤ ¤ atti)。比如说"有智慧的人",智慧属于心所,它是真实的存在,但人是不真实的,只是个概念。

4.不真实的真实概念 (avijjamà nena vijjamà napa¤ ¤ atti)。比如说"女人的声音",女人是概念,但是声音是究竟法。

5. 真实的真实概念(vijjamà nena vijjamà napa¤ ¤ atti)。比如说"眼识",眼是指眼净色,属于究竟法,依它而生的心称为眼识。

6. 不真实的不真实概念 (avijjamà nena avijjamà napa¤ ¤ atti)。比如说上海人。依胜义谛并没有上海,上海属于组合概念,或者名字概念;依胜义谛来说也没有所谓的"人"。所谓的中国人、新加坡人、日本人、印度人等,都只是名字概念。两种在胜义谛上都不存在的概念组合成的词组,称为不真实的不真实概念。

为什么说概念法在究竟意义上是不存在的呢?在这里举"人"为例子来说明。有人会问:"你说人是不存在的,但是我明明不是存在吗?为什么说我不存在?"好,我问你,如果你真的存在,那么,头是你?手是你?还是脚是你?所谓的人,是由若干部分组合而成的,这些部分还可以继续再分。如果把皮剥掉,剩下的还可不可以称为人呢?如果再把肉剥掉,剩下的骨头还可不可以称为人呢?就好像一头猪,把猪宰了,把猪头、猪前脚后脚、猪尾巴、猪内脏全部取下来,那么,它只是一堆猪肉、猪骨头而已。那时猪的概念还在不在?可不可以把碗中的猪肉称为猪呢?不能!猪已经被分解了。但是所谓的肉还是可以再分解的。用生物学、物理化学的方法来分解,肉可分解成很多细胞,再分就成了分子、原子等等,即使原子也还是可以继续再分。所以说"人"属于世俗谛,是一般人所共认的;但从究竟意义上来说,人只是一堆五蕴的组合。

什么是五蕴(pa¤ cakkhandha)呢?pa¤ ca 是五,khandha是堆、组合的意思,五蕴即是色、受、想、行、识这五堆东西的组合。

所谓的人是身心的组合。身是不同物质的组合;心又称名法,它有更多的组合,最简单的分法是心和心所。用五蕴法来分,色是色蕴,受、想、行、识是名蕴。识蕴依所生产之门分为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或者分为 89 心,心所又有 52 种。因此"人"其实是个概念,在究竟意义上并不存在一个真实的人。

例如这位叫某某先生,这是他父母所给的、被大家共知的名字。当人们提到某某先生时,自然会联想到某一个特定的人。古人有更多称谓,父母取的为名,二十岁举行冠礼时取的为字,别名或尊称则为号,此外还有封号、谥号等等。如唐代李白号青莲居士,因做过翰林,故人称李翰林;宋代苏轼号东坡居士等。 这些名字称谓等都是概念。名字称谓能帮助人们认知一种影像、形成一种概念,属于世俗谛。概念都是世俗法所施设、安立的名字。因为它们被人们依照各种各样的方式、方法进行想象、推理、表达、认知、命名,所以称为"概念"。

又比如说:"大家今晚 8 点来这里上课。 ""大家"属于组合概念,一旦每个人离开了就没有所谓的 "大家" 。 "今晚 8 点"是时间概念,"这里"是空间概念,这些表达方式都是概念。


分类:佛经 书名:《阿毗达摩讲要》 作者:玛欣德比库
《阿毗达摩讲要》,佛经

《阿毗达摩讲要》第 28 讲 涅槃与戒定慧


五、七清净与三学

通往涅槃之道是循序渐进、按部就班的。 《中部·转车经》(Rathavin?ta sutta)讲到,导向无取著般涅槃有七个次第(anupubba),称为"七清净(satta visuddhiyo)", 它们分别是:

1. 戒清净(S?lavisuddhi)

2. 心清净(Cittavisuddhi)

3. 见清净(Di??hivisuddhi)

4. 度疑清净(Ka? khàvitara? avisuddhi)

5. 道非道智见清净(Maggà magga¤ à ? adassanavisuddhi)

6. 行道智见清净(Pa?ipadà ¤ à ? adassanavisuddhi)

7. 智见清净(¥ à ? adassanavisuddhi)

对于这七清净循序渐进的关系,经文中沙利子尊者问本那尊者说:

"问您'贤友,是否戒清净是无取著般涅槃?'您说'不是,贤友。'问您'贤友,那心清净是无取著般涅槃?'您说'不是,贤友。'问您'贤友,是否见清净是无取著般涅槃?度疑清净道非道智见清净行道智见清净是无取著般涅槃贤友,是否智见清净是无取著般涅槃?'您说'不是,贤友。'问您'贤友,那除了这些法之外有无取著般涅槃?'您说'不是,贤友。'贤友,那么应如何理解这些话语的意思呢?"(M.1.257)

于是本那尊者讲了一个譬喻:

"贤友,好像高沙喇国的巴谢那地王(Rà jà Pasenadi Kosala)住在沙瓦提城,在萨给德城(Sà keta)发生了紧急的事情,从沙瓦提城到萨给德城之间为他准备了七辆车。贤友,当时高沙喇国巴谢那地王从内宫门口登上第一辆车离开沙瓦提城,乘第一辆车到达第二辆车之处;放弃第一辆车登上第二辆车,乘第二辆车到达第三辆车之处;放弃第二辆车登上第三辆车,乘第三辆车到达第四辆车之处;放弃第三辆车登上第四辆车,乘第四辆车到达第五辆车之处;放弃第四辆车登上第五辆车,乘第五辆车到达第六辆车之处;放弃第五辆车登上第六辆车,乘第六辆车到达第七辆车之处;放弃第六辆车登上第七辆车,乘第七辆车到达萨给德城的内宫门口。在他到达内宫门口之后,同僚、朋友、亲戚、血亲这样问他:'大王,您是否乘这辆车从沙瓦提城到达萨给德内宫的呢?'贤友,高沙喇国巴谢那地王应如何正确地回答所问的问题呢?"

例如,从新加坡到达缅甸的帕奥禅林需要换乘很多次交通工具。先从"新加坡帕奥禅修中心"(PAMC)这里坐车到樟宜(Changi)机场,然后乘飞机到仰光,再坐大巴到摩拉棉(Mawlamyine), 到达摩拉棉车站后, 还要坐出租车到帕奥禅林。当你到达帕奥禅林时,有人问你:"你是不是坐这辆出租车从新加坡过来的?"你当然会说:"不是的! "这个譬喻说明七清净是次第的关系,一个接一个, 环环相扣, 没有成就前面的清净,就谈不上培育后面的清净。

本那尊者接着说:

"贤友,正是如此,戒清净只是为了心清净,心清净只是为了见清净,见清净只是为了度疑清净,度疑清净只是为了道非道智见清净,道非道智见清净只是为了行道智见清净,行道智见清净只是为了智见清净,智见清净只是为了无取著般涅槃。贤友,乃是为了无取著般涅槃而依跋嘎瓦住于梵行。"(M. 1.259)

对这七清净的修学次第讨论得最详细的禅修巨著是《清净之道》 , 该巨著对七清净进行了详尽的解说和系统的指导。

七清净和戒定慧三学是什么关系呢?戒清净属于戒学;心清净属于定学;见清净、度疑清净、道非道智见清净、行道智见清净和智见清净五种属于慧学。也就是说, 这七清净即是戒、定、慧三学,而且是侧重于修习慧学的。

《清净之道》解释说:

"应如何修习呢?在此,以蕴、处、界、根、谛、缘起等各种法为此[观]慧之地。戒清净及心清净这两种清净为[慧]根。见清净、度疑清净、道非道智见清净、行道智见清净和智见清净这五种清净为[慧]体。所以应以学习、遍问而熟知作为[慧]地的诸法,在成就了作为[慧]根的二种清净之后,应努力修习作为[慧]体的五清净。"(Vm.430)

这里的"修习"是指培育观慧。 智慧作为名法需要对象,培育智慧所观照的对象就是五取蕴、十二处、十八界、二十二根、四圣谛、 缘起支等,这些法称为"慧地" (pa¤ ¤ à bh? mi)。戒清净及心清净这两种为"慧根"(pa¤ ¤ à m? la)。见清净、度疑清净、道非道智见清净、行道智见清净和智见清净这五种是"慧体"(pa¤ ¤ à sar?ra),它们又可细分为十六观智。

我们以种树来譬喻。树木必须生长在大地上, 其生长基础是根,没有根,就不会有树,没有树,也就不会有花果。蕴、处、界、根、谛、缘起作为慧地,即名色法及其因作为观智的对象,好比树要有大地的土壤才能生长。没有持戒、没有禅定这两种慧之根,长出来的智慧之树就像墙上芦苇一般,风一吹就倒。根扎得越深,树就能长得越茁壮。树的本身比喻见清净、度疑清净、道非道智见清净、行道智见清净和智见清净这五种清净,五清净是次第而成的。唯有完全地培育五清净,才可能开出智慧之花,结出解脱之果。

"应以学习、遍问而熟知作为慧地的诸法":阿毗达摩讲的都是名色法、五蕴、十二处、十八界、四圣谛、缘起等,这些都是应当在学习、遍问后熟知并理解的作为慧地的诸法。 这说明培育观智,需要有一定的教理基础,要有阿毗达摩理论的指导,如此禅修才能有的放矢,才不至于盲修瞎练。"在成就了作为慧根的二种清净之后,应努力修习作为慧体的五清净" :在持戒清净和拥有禅定的基础上,才开始培育观慧。


分类:佛经 书名:《阿毗达摩讲要》 作者:玛欣德比库
《阿毗达摩讲要》,佛经

《阿毗达摩讲要》第 28 讲 涅槃与戒定慧


七、定

培育戒清净之后,应当进一步培育定。

什么是"定"?《清净之道》说:

"善的心一境性为定。"(kusalacittekaggatà samà dhi)

定,巴利语 samà dhi 的意译,是心一境性心所的异名。只有经过训练并高度集中的心一境性才称为禅定。

《清净之道》接着解释说:

"以何义为定?以等持之义为定(samà dhà na??hena samà dhi)。什么称为等持呢?心与心所平等并完全地保持、安置(samaü sammà ca à dhà na, ?hapananti)在一个所缘上。所以,以该法的威力使心平等并完全地、不散乱、不杂乱地住立在一个所缘上,当知这即是等持。"(Vm.38)

所以,定是等持(samà dhà na)的意思,即心平等并完全地保持、固定、集中、专注于特定的目标,处于不散乱、不杂乱的状态。

在圣典中,佛陀通常把"定"解释为四种禅那:

1.初禅

"诸比库,什么是正定呢?诸比库,在此,比库已离诸欲,离诸不善法,有寻、有伺,离生喜、乐,成就并住于初禅。"

禅修者应先远离心的污垢、 使慧羸弱的欲贪等五盖,即远离诸欲、不善法,培育并成就具足寻、伺、喜、乐、一境性五禅支的初禅。

2.第二禅

"寻、伺寂止,内洁净,心专一性,无寻、无伺,定生喜、乐,成就并住于第二禅。"

平息了寻和伺,内心洁净,心达到专注,已经捨去了寻、伺,由内心的平静产生强烈的喜与乐,成就并安住于具足喜、乐、一境性三个禅支的第二禅。

3.第三禅

"离喜并住于捨,念与正知,以身受乐,正如圣者们所说的:'捨、具念、乐住。'成就并住于第三禅。"

已捨离了喜,并安住于捨(内心的平静),拥有正念与正知,用名身(心) 体验快乐,正如圣者们所说的:"捨 (内心的平静)、具念(拥有正念) 并住于安乐(微妙的快乐)。"成就并安住于具足乐、一境性两个禅支的第三禅。

4.第四禅

"捨断乐与捨断苦,先前的喜、忧已灭没,不苦不乐,捨念清净,成就并住于第四禅。"

已捨断了乐,也捨断了苦,先前的喜受和忧受也止息了,唯有不苦不乐的捨受,由于捨而内心平静,住于正念,成就并安住于具足捨、一境性两个禅支的第四禅。

正定又作心清净。 《清净之道》如此定义"心清净" :

? Cittavisuddhi nà ma saupacà rà a??ha samà pattiyo.?

"'心清净'名为包括近行的八种定。"(Vm.662)

接近禅那的定力称为近行定(upacà rasamà dhi)。有两种近行定: 一种是即将进入禅那前的定力,这是真正的近行定,因为在它之后即生起禅那速行; 另一种是接近于近行定的欲界定,这种定力不可能达到禅那,故又称为"刹那定" 。 《清净之道》把刹那定和近行定都包括在心清净之内。

又如《摄阿毗达摩义论》(Abhidhammatthasa? gaha)说:

"近行定和安止定两种定称为心清净。 "

两种近行定都属于欲界定,生起的是欲界速行心,还不是色界广大心。安止定(appanà samà dhi)又称禅那(jhà na),指八定,即四种色界禅那与四无色定。四种色界禅那是:初禅(pa?hama jhà na)、第二禅(dutiya jhà na)、第三禅(tatiya jhà na)、第四禅(catuttha jhà na);四无色定是: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非想非非想处定。

如何培育心清净呢?想培育心清净、成就定力, 就应当修止(samatha)。什么是止?诸经论的义注解释:

? Kà macchandà dayo paccan?kadhamme samet?ti samatho.?

"令欲贪等诸敌对法止息为止。 "(Ps.A.83; Dhs.A.132)

什么是敌对法?心清净的障碍称为敌对法,即心的污垢、 使慧羸弱的五盖。使五盖止息下来,称为止。因此, 止即是令称为敌对法的五盖止息下来,使心处于平静、专一、无烦恼、安宁、稳定、不动的状态。

业处分别--四十种业处

必须通过特定的方法修止,才能培育定力。 这些特定的方法称为 "业处" 。业处, 巴利语 kamma??hà na 的直译, kamma是工作,?hà na 是地方、处所,意为工作的地方,或者心专注的所缘。

佛陀教导过许多修止的业处,《清净之道》将之归纳为四十种,称为"四十业处"(cattà l?sa kamma??hà nàni)。它们分别是:十遍、十不净、十随念、四梵住、四无色、一想、一差别。

十遍(dasa kasi? à ):地遍、水遍、火遍、风遍、青遍、红遍、黄遍、白遍、光明遍和限定虚空遍。

十不净(dasa asubhà ):是指专注一具尸体从刚死亡不久直到腐烂化为一堆骸骨的过程来培育定力的方法。这个过程可分为十个阶段,称为十不净。它们分别是:肿胀相、青瘀相、脓烂相、断坏相、食残相、散乱相、斩斫离散相、血涂相、虫聚相、骸骨相。

十随念(dasa anussatiyo):佛随念、法随念、僧随念、戒随念、 捨随念、天随念、死随念、身至念、入出息随念和寂止随念。佛随念、法随念、僧随念是忆念佛法僧三宝的功德,戒随念是随念自己清净的戒行, 捨随念是随念自己布施的功德, 天随念是随念自己拥有犹如诸天般的种种功德, 死随念是随念自己命根的断绝, 身至念是专注身体三十二个部分的厌恶不净, 入出息念是专注呼吸, 寂止随念是随念涅槃的寂静与殊胜。

四梵住(cattà ro brahmavihà rà ):又作四无量心,依次是:慈、悲、喜、捨。

四无色(cattà ro à ruppà ):是指四无色界定,即: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非想非非想处定。

一想(ekà sa¤ ¤ à ):是食厌恶想,思惟食物的厌恶不净。

一差别(ekaü vavatthà naü ):是四界差别,辨识自身的地、水、火、风四界。

定分别

在这四十业处中,有些业处可以证得近行定,有些业处可以证得安止定。

"除了身至念和入出息念以外的其馀八种随念、食厌恶想、四界差别,这十种业处为近行导入。其他的为安止导入。"(Vm.47)

十种近行导入(upacà ravaha),是指十种只能证得欲界近行定的业处,修习这些业处并不能证得禅那。它们分别是:佛随念、法随念、僧随念、戒随念、捨随念、天随念、死随念、寂止随念、食厌恶想、四界差别。

三十种安止导入(appanà vaha),是指三十种能证得禅那的业处,分别是:十遍、十不净、身至念、入出息念、四梵住、四无色定。

禅那分别

在三十种安止业处中,有些业处可以证得高层次的禅那,但有些只能证得低层次的禅那。 《清净之道》解释了修习这些安止业处所能证得的不同禅那:

"对于安止导入, 其中,入出息念以及十遍属于四种禅那;身至念以及十不净为初禅;前面三种梵住为三种禅那,第四梵住及四种无色属于第四禅。这是依禅那的分别。"(Vm.47)

修习十遍与入出息念这十一种业处,可以次第证得初禅、第二禅、第三禅、第四禅。修习十不净与身至念这十一种业处, 只能证得初禅。修习慈、悲、喜梵住可以次第证得初禅、第二禅、第三禅, 捨梵住与四无色定可以证得第四禅。

可能有人会问:"不是有八种安止定吗?为什么把四无色定也称为第四禅呢?" 这是依禅支来分的。四无色定--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非想非非想处定的禅支和第四禅的禅支相同,都是捨与一境性, 所以, 依禅支来分,四无色定也属于第四禅。佛陀在教导正定时, 也只提到四种禅那,没有提及四无色定,但事实上佛陀在提及第四禅时,已经包括了四无色定。

所缘分别

业处意为心工作的地方, 即心专注的对象。 修定是心专注于特定的目标,修观是心观照诸行法。无论修定、修慧,修止、修观,都是心面对所缘的工作。四十种止业处都是依所缘来分的。 换言之,四十业处就是通过专注四十种不同的对象来培育定力的方法。

四十止业处的所缘又可以分为三类:

"在十种随念中,除了入出息念和身至念以外的其馀八种随念,食厌恶想、四界差别,识无边处、非想非非想处,这十二种为自性法所缘。十遍、十不净、入出息念和身至念这二十二种为相所缘。其馀六种为不可说所缘。"(Vm.47)

什么是自性法(sabhàvadhamma)?拥有自性之法为自性法,即究竟法。每种究竟法都有特定的特相、作用、现起、足处,例如地界之相是硬等。但是概念法并没有自性。

十二种以自性法为所缘的业处,其专注对象都是究竟法。佛随念的所缘是佛陀的功德。 我们不能以佛陀的身相来修佛随念,也不是念着佛陀的名号,而是专注佛陀的功德,佛陀的戒定慧等功德属于自性法。法随念的所缘是九出世间法和教理。僧随念的所缘是证得圣道圣果的圣贤僧的素质。戒随念的所缘是自己清净的戒行,戒是离心所。 捨随念的所缘是自己布施的功德。天随念的所缘是诸如信心、戒行、智慧等如诸天般的功德。四界差别的所缘是地、水、火、风四界。识无边处的所缘是空无边处定心。非想非非想处的所缘是无所有处定心。这些业处的所缘都是究竟法、自性法。

相所缘(nimittà ramma? a)是十遍、十不净、入出息念和身至念,这二十二业处都可以生起称为似相的概念。

不可说所缘(na vattabbà ramma? a)是慈、悲、喜、 捨四梵住及空无边处和无所有处,这些业处的所缘也属于概念法。

四梵住取的所缘是一切有情, 有情属于概念法。所以在这里把概念法分为两种:相概念与不可说概念。有情的概念属于组合概念。空无边处定的所缘是无边的虚空, 属于空间概念。无所有处定的所缘是空无边处定心的没有,也属于概念。

因此,这四十种业处有十二种取究竟法所缘,剩馀二十八种取概念法所缘。在十二种究竟法所缘中,除了识无边处和非想非非想处这两种无色定可以证得禅那以外,其他十种取究竟法所缘的业处并不能证得禅那。

三种禅相

相所缘的相(nimitta)是指禅相。有三种禅相:

1.遍作相(parikamma-nimitta): 又称预作相。 parikamma是准备,nimitta 是标志、标记,是定力提升的标记。

2.取相(uggaha-nimitta)。

3.似相(pa?ibhà ga-nimitta)。

这三种禅相的出现有先后顺序,先是遍作相,然后是取相,最后是似相。

以入出息念业处为例。在专注呼吸时,鼻头、人中一带的呼吸就是遍作相。持续地专注呼吸,在人中一带开始出现朦胧的光,这还是遍作相。定力提升时, 人中一带的光变成了白色,像烟、像云、像雾这是取相。 取相稳定后, 禅修者才可以专注出现于人中一带的取相。持续地专注取相,随着定力的提升, 出现于鼻头、人中一带的光会变得很明亮、晃耀,犹如太阳、十五的月亮、宝石这时称为似相。

由于禅相是由心想而生,所以, 不同禅修者的禅相也不尽相同,有的像太阳, 有的像晨星, 有的像水晶, 有的像车轮等等。 《清净之道》中说:犹如听闻同一篇经文,不同的人会产生不同的感觉, 虽然专注的业处都是入出息念,但现起的禅相却不尽相同。 是不是禅相不应自己判断,应请教业处老师并由业处老师决定。

"在这四十种业处当中,十遍、十不净、入出息念、身至念这二十二种为似相所缘,其他的为非似相所缘。"(Vm.47)

《摄阿毗达摩义论》进一步解释说:

"对于禅相,一切[业]处都能够通过适当的方法获得遍作相和取相。但只有遍、不净、身分、入出息才能获得似相。在此,确实是通过专注似相而转起近行定和安止定。"

也就是说, 十遍、十不净、入出息念和身至念这二十二种似相所缘业处, 必须通过专注似相才能证得近行定和安止定。

想通过这二十二种业处的任何一种来培育定力, 必须获得似相。假如有人说不用似相也可以证得禅那,那是不可能的! 比如有些人也在修所谓的入出息念,他们说没有禅相也能入禅定,那么他所入的 "禅定" 必然不是真正的禅那。为什么?因为入出息念属于相所缘业处,必须在定力达到某一阶段后产生似相,再把心完全投入似相, 通过专注似相才能证得禅那。

十遍也是同样。例如修地遍,首先要做遍相--地的圆相(ma? ó ala)。用泥土做成一个直径约三十厘米的圆饼,挑掉表面的沙子、树枝、草根等,然后磨平整、光滑。把它斜放在自己的面前,专注它并默念"地、地、地",不要注意地的坚硬或颜色,只是注意地的概念本身。张开眼睛看着的地的圆相,称为遍作相。当闭上眼睛时,地的遍相犹如睁眼一般出现在面前,这时称为取相, 即意门获得了地相。闭上眼睛继续专注,地的遍相会变得越来越洁白、明净,这是似相。 持续地专注似相,当其变得非常洁净、 稳固之后,再把它扩大到一切处,只要心能达到的地方,都是地的遍相,这称为地遍,也是地遍的似相。把心投入地遍的似相,作意"地、地、地"而证得地遍初禅。 熟练地遍初禅并练习了五自在之后,再次第地培育地遍第二禅、第三禅、第四禅。

对于水遍、火遍、风遍、青遍、黄遍、红遍、白遍、光明遍、限定虚空遍的修习方法也类似,具体如《清净之道》中广说。


分类:佛经 书名:《阿毗达摩讲要》 作者:玛欣德比库
《阿毗达摩讲要》,佛经

《阿毗达摩讲要》第 28 讲 涅槃与戒定慧


六、戒

接下来谈谈如何修习七清净,如何修习戒定慧。

禅修以戒为根本,以戒为基础。什么是戒?戒,巴利语s?la,有"训练、行为、习惯、质量、本性、自然"等义,通常也指道德规范、好素质、良善的行为、佛教的行为准则等。在诸心所中,它包括正语、正业、正命三种离心所。

《清净之道》中解释:

"以何义为戒?以训练之义为戒。 什么称为训练呢?正持(samà dhà na)--以身业等好习惯的无杂乱性之义;或保持(upadhà ra? a)--以建立诸善法的基础状态之义。这两种意思实是通晓语法者所允许。但也有人以头义为戒,以清凉义为戒,用如是等方式来解释其义。"(Vm.7)

所以, 戒的本意是良好的行为习惯,或保持良善素质的状态。这些都是偏向于正面的、积极的因素,而不是像有些人片面理解的消极的禁戒,认为戒就是约束、 限制,受了戒就不自由了,这个不能做,那个不能做。 当然,良好的品行也是要靠避免某些不道德、不适当的言行来培养的。

出家人的戒清净

《清净之道》 解释戒的不同分类时,特别强调了四种遍净戒(pà risuddhi-s?la)。

四遍净戒分别是:

1.巴帝摩卡律仪戒(pà timokkhasaü vara-s?la);

巴帝摩卡,巴利语 pà timokkha 的音译。 《清净之道》解释说:

? Ta¤ hi yo naü pà ti rakkhati, taü mokkheti mocayati à pà yikà d?hi dukkhehi, tasmà pà timokkhan'ti vuccati. ?

"若他看护、保护此者,能使他解脱、脱离恶趣等苦,所以称为护解脱。"(Vm.14)

因为保护、看护学处能够解脱一切恶趣之苦,所以"巴帝摩卡"意译为"护解脱" 。

不过,《律藏》这样解释:

? Pà timokkhan'ti à dimetaü mukhametaü pamukhametaü kusalà naü dhammà naü , Tena vuccati pà timokkhan'ti. ?

"巴帝摩卡者,此是最初,此是头首,此是诸善法之上首,因此称为'巴帝摩卡'。"(Mv.135)

因此,采用音译的含义更广。

佛陀这样教导巴帝摩卡律仪戒:

"诸比库,应当具足戒与具足巴帝摩卡而住!应以巴帝摩卡律仪防护而住,具足正行与行处,对微细的罪过也见到危险,受持学习于诸学处。"

一名比库应当具足种种戒行,应当具足巴帝摩卡而安住, 应当以巴帝摩卡的律仪防护而住!比库的巴帝摩卡主要有 227 条。 "具足正行与行处"是指比库应当有适当的行为以及去处。对于很微细的罪过也应见到危险。由此受持学习跋嘎瓦所制定的各种学处。

2.根律仪戒(indriyasaü vara-s?la);

佛陀这样教导根律仪:

"当他眼看见颜色,不取于相,不取随相。若由于不守护眼根而住,则会被贪、忧、诸恶、不善法所流入。实行此律仪,保护眼根,持守眼根律仪。当耳听到声音鼻嗅到香舌尝到味身触到触当意识知法,不取于相,不取随相。若由于不守护意根而住,则会被贪、忧、诸恶、不善法所流入。实行此律仪,保护意根,持守意根律仪。"

这里的"相"(nimitta),是指男相、女相、美丽相等,能够促成烦恼滋长的各种对象。 "随相" (anubya¤ jana)指手、脚、微笑、说话、对视、回眸等细部特征。如果不去守护眼门,看到美好的容易生起贪,看到不好的容易生起忧受的瞋。于是,诸恶、不善法随之生起。如果好好守护眼根律仪,保护眼门,就能持守好眼根律仪。对于耳、鼻、舌、身门也是同样。 "守护意根" 是防护好自己的心念,如果不守护心念,想到好的容易生贪,想到不好的容易生瞋,内心充满了烦恼,心就成为烦恼的奴隶。

3.活命遍净戒(à j?vapà risuddhi-s?la);

"远离违越为活命之因而制定的六种学处,以及诡诈、虚谈、作暗示、诈骗、以利求利如是等诸恶法,为'活命遍净戒'。"

"为活命之因而制定的六种学处"是指跋嘎瓦禁止比库为了生活、为了获得供养而制定的六条学处。例如为了得到他人的恭敬供养而伪称自己证得上人法,自己是凡夫却妄称圣者,没有神通却说自己有神通。又例如比库为人做媒,把男方的话传达给女方,女方的话传达给男方;为在家人服务、劳作、送信等,这些都是佛陀禁止的学处。如果比库从事这些行为,并因此得到任何的供养、必需品,就是邪命,是违越了活命遍净戒。

"诡诈、虚谈、作暗示、诈骗、以利求利"是指用各种不适当的语言、方式而获得供养。例如比库看到施主有一台手机,他说:"这个手机的功能很齐全,我还没有呢!"虽然这比库说的是事实,但由于这句话, 不管该施主出于信心还是不情愿, 只要那比库接到手机的供养, 即犯邪命。远离种种邪命, 任何生活必需品的获得途径都是完全清净、无可指责的,称为活命遍净。

4.资具依止戒(paccayasannissita-s?la)。

比库如理省思所受用的袈裟、 饮食、 住所和药品四种生活资具,称为"资具依止戒"。比库的梵行生活必须依靠这些生活用品, 需要通过省思而明白它们的用途,提醒自己正当、适当地使用它们。

下面是对四资具的省思:

对衣的省思--"我如理省思所受用(穿着)之衣,只是为了防御寒冷,为了防御炎热,为了防御虻、蚊、风吹、日晒、爬虫类的触恼,只是为了遮蔽羞处。"

比库的袈裟是经过割截并染了色的布块, 正确地省思披着它只是为了抵御寒冷、炎热、爬虫等的触恼, 只是为了遮羞。 比库披着袈裟既不像在家人那样要讲究漂亮、得体、时髦、 名牌,也不像裸体外道那样无耻地裸露身体到处跑。 通过这样省思来正确地使用袈裟。

对食物的省思--"我如理省思所受用的食物,不为嬉戏、不为骄慢、不为装饰、不为庄严,只是为了此身住立存续,为了停止伤害,为了资益梵行,如此我将消除旧受,并使新受不生,我将维持生命、无过且安住。"

正确地省思我所受用的饮食,不像村里的小孩般为了嬉戏而吃,不像拳师、角斗士般为了威力、强壮的骄态而吃,不像宫女、妓女般为了美丽、身材娇美而吃,不像舞女、演员般为了打扮、 肤色红润而吃,也即是为了避免自他生起烦恼。只是为了这个色身能够继续生存, 为了去除饥饿的伤害,为了支助修行的生活,有体力修持戒定慧三学。通过受用这些饮食,我将能消除先前饥饿的苦受, 也不会由于无限量地饮食, 而生起吃得过饱的新的苦受。身体依食物而生存,就如病人服药一般, 没有不适当的觅食及食用的过失,通过适量的食物而安住。

对住处的省思--"我如理省思所受用(居住)的坐卧处(住处),只是为了防御寒冷,为了防御炎热,为了防御虻、蚊、风吹、日晒、爬虫类的触恼,只是为了免除季候的危险,而好禅坐(独住)之乐。"

正确地省思所居住的住所,只是为了防御寒冷、炎热,冷了可以关闭门窗,热了可以遮挡烈日,为了预防虻、蚊、风吹、日晒、 蛇虫鼠蚁等的触恼,为了避免由于刮风下雨等带来的危险,并享有独处禅坐的快乐。

对医药的省思--"我如理省思所受用(服用)的病者所需之医药资具,只是为了消除已生起的病苦之受,为了尽量没有身苦。"

正确省思所服用的医药用品有两种用途:1. 为了消除已生起的病苦之受--有病时为了治病;2. 为了尽量没有身苦--没有病时为了预防。

这是每位比库所应持守的四种遍净戒。

在家人的戒清净

在家人的学处要简单多了,最低限度只是守持五戒。 五戒分别是:

1.离杀生(pà ? à tipà tà verama? ? )

杀生是指故意夺取有命根者的生命。 具足五个条件即构成杀生:(1)对方是生命;(2)明知是生命;(3)想要对方死的心; (4)努力, 包括身体或语言的努力; (5)对方因此死亡。

2.离不与取(adinnà dà nà verama? ?)

不与取是指非法占有他人的财产。 具足四个条件构成不与取: (1)属于其他人类所有的物品; (2)明知是他人的物品;(3)偷盗之心;(4)用各种方法获得。

3.离欲邪行(kà mesu micchà cà rà verama? ?)

欲邪行是指不正当的性行为。具足三个条件即构成欲邪行:(1)没资格发生性行为的对象;(2)有享受之心;(3)以道入道。

4.离虚妄语(musà và dà verama? ?)

虚妄语即虚妄不实话语。具足两个条件即构成虚妄语:(1)有欺骗之心; (2)表达, 包括口头说出来或用文字写出来。

5.离放逸之因的诸酒类(surà -meraya-majjapamà da??hà nà verama? ?)

诸酒类不仅包括谷酒、花酒、果酒等一切酒精类,还包括一切会使人上瘾的消遣性麻醉品, 如香烟、鸦片、 海洛因等。 pamà da??hà nà 意为导致麻醉者,所以这条学处并非只是指酒类,它还包括一切消遣性麻醉品。 具足三个条件即构成违犯这条学处:(1)麻醉品;(2)想要迷醉、消遣之心;(3)饮(使)用。

在家人只要远离这五种不良行为,就能做到戒清净。

如果条件许可,在家人还应持守 "近住八戒" (a??ha? ga uposatha-s?la)。近住八戒是在五戒的基础上,把第三条离欲邪行换成离非梵行学处,并且在其后再增加三条学处。

3.离非梵行(abrahmacariyà verama? ?)

即在持八戒期间避免性生活。

6.离非时食(vikà labhojanà verama? ? )

不在午后进食。 "非时"是在正午之后,直到翌日明相出现之间的时间段。在非时吃食物,即是非时食。

7.离观听跳舞、唱歌、音乐、表演;妆饰、装扮之因的穿戴花鬘、芳香、涂香(nacca-g?ta-và dita-vis? ka-dassanàmà là -gandha-vilepana-dhà ra? a-ma? ó ana- vibh? sana??hà nà verama? ?)

这条学处包括娱乐和化妆两个内容。 在持八戒期间,不应娱乐、观听歌舞表演,也不应使用化妆品、 装饰品及香水等。

8.离高、大床座(uccà sayana-mahà sayanà verama? ? )

高床是高脚的床座,大床是豪华的床座,例如用羊毛、绣有人像、镶珠宝等的床单敷的床。这条学处在现代不容易违犯。

近住八戒是佛陀为了让在家人在某些时段体验出家人生活而特别制定的学处。在传统上一个月有四个或六个近住日,四天约相当于中国农历的初八、十五、 廿三和三十 (小月为廿九);六天是初八、十四、十五、 廿三、 廿九和三十。当然,只要条件许可,每一天皆可持守近住八戒。

在 《增支部· 九支近住经》 中, 佛陀又教导在受持近住八戒之后, 可以持续地对一切世间散播慈爱,从而成为近住九戒。(A.9.18)


分类:佛经 书名:《阿毗达摩讲要》 作者:玛欣德比库
《阿毗达摩讲要》,佛经

《阿毗达摩讲要》第 28 讲 涅槃与戒定慧


八、慧(1)

当禅修者培育定力后,应当继续培育智慧。

什么是"慧"?《清净之道》说:

"与善心相应的观智为慧。"(Kusalacittasampayuttaüvipassanà ¤ à ? aü pa¤ ¤ à )

慧,巴利语 pa¤ ¤ à 的意译,属于无痴心所。在经典中,慧有许多异名,例如无痴、智、慧、慧根、慧力、择法觉支、正见等。 智慧的涵盖面较广,在这里特指与善心相应的观智。

《清净之道》接着解释说:

"以何义为慧?以了知之义为慧(pajà nana??hena pa¤ ¤ à )。什么称为了知呢?是比认知、识别的行相更殊胜的各种知。"

想、识和慧三种名法都能起到识知的作用,但它们识知的程度不同。想只能识知对象是青、黄等,但不能通达无常、苦、无我等特相。识既能识知对象是青、黄等,也能通达特相,但不能达到圣道的生起。至于慧,既能识知对象是青、黄等,也能通达特相,还能令圣道生起。(Vm.423)

观业处

要培育能令圣道生起的智慧必须修观。 什么是观?诸经论的义注解释:

?Aniccà divasena vividhehi à kà rehi dhamme passat?'ti vipassanà .?

"通过无常等种种行相观照诸法为观。"(Ps.A.83;Dhs.A.132)

观,巴利语 vipassanà 的意译,音译为维巴沙那。有人把 vipassanà 翻译为"内观" ,那是不正确的。如果要直译,只能译为"异观" ,因为 vi 在此意为种种、不同的,passanà意为看、观照。 观, 即是以无常、苦、无我等种种不同的角度,来观照诸行法,以培育智慧的禅修业处。

以无常、苦、无我三相观照诸行法,有三种随观:

1.观无常相(aniccalakkha? a)为无常随观(aniccà nupassanà );

2.观苦相(dukkhalakkha? a)为苦随观(dukkhà nupassanà );

3.观无我相(anattalakkha? a)为无我随观(anattà nupassanà )。

观智的所缘

观智的所缘是慧地,即: 五取蕴、 十二处、 十八界、 二十二根、 四圣谛、 十二缘起支。所有这些法主要归纳为色法与名法 (十二处、十八界、四圣谛还包括出世间名法和涅槃,须知出世间名法和涅槃并非观智的所缘) 。

五取蕴:色取蕴、受取蕴、想取蕴、行取蕴、识取蕴。

色取蕴是色法;受、想、行、识取蕴是名法。

十二处:眼处、耳处、鼻处、舌处、身处、意处,色处、声处、香处、味处、触处、法处。

眼处、耳处、鼻处、舌处、身处,色处、声处、香处、味处、触处和一部分法处属于色法;意处及一部分法处属于名法。

十八界:眼界、耳界、鼻界、舌界、身界、意界,色界、声界、香界、味界、触界、法界,眼识界、耳识界、鼻识界、舌识界、身识界、意识界。

眼界、耳界、鼻界、舌界、身界,色界、声界、香界、味界、触界和一部分法界属于色法;意界、一部分法界、眼识界、耳识界、鼻识界、舌识界、身识界、意识界属于名法。

二十二根: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女性根、男性根、命根、乐根、苦根、悦根、忧根、捨根,信根、念根、精进根、定根、慧根、未知当知根、已知根、具知根。

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女性根、男性根、色命根属于色法;其馀诸根属于名法。

四圣谛:一切色法, 以及除了贪心所之外的一切世间心与心所皆是苦谛;集谛是贪心所;灭谛是涅槃;道谛是出世间道心及其心所。后两谛并不属于修观的所缘。

因此,修观的所缘基本上都是一样的,只是色法和名法。如此,止业处依所缘有四十种,但维巴沙那只有两种业处:

1.色业处(r? pakamma??hà na);

2.名业处(nà makamma??hà na)。

修观总是离不开观照色法和名法。离开了名色还能观什么?观空花水月、观龟毛兔角?!

色业处

究竟色法一共有 28 种。若干的色法组成色聚而存在于身体内的六处门中。其中:眼处门有 63 色,耳处门有 63色,鼻处门有 63 色,舌处门有 63 色,身处门有 53 色,心处有 63 色。辨识六处门和四十二身分诸色法的禅修方法,称为色业处。

当禅修者培育了强有力的禅定之后,应转修维巴沙那。应如何入手呢?《清净之道》说:

"纯观乘者或此止乘者,应以四界差别中所说的那些把握诸界之门的其中一门,或简略或详尽地把握四界。"(Vm.664)

禅修者通过观照身体里的地、水、火、风来修习四界差别,直到见到色聚。见到色聚后,再辨识和分析色聚里的究竟色法。

每一粒色聚至少有八不离色:地、水、火、风,色、香、味、食素。有些业生色聚有十种色法,例如眼十法聚, 有地、水、火、风,色、香、味、食素、命根、眼净色。在眼处门里有 63 色,包括眼十法聚、身十法聚、性根十法聚、命根九法聚、 心生八法聚、时节生八法聚、食生八法聚。耳处门、鼻处门、舌处门、心处也是同样,有 63 色。但身处门只有一种净色,没有眼净色等特定的色法,所以只有 53 色法。如此依六处门的方法来修色业处。

然后, 禅修者可依四界差别的详尽法来逐一辨识四十二身分里的色法,如头发的 53 色,体毛的 53 色,指甲的 53色,牙齿的 53 色,皮肤的 53 色等。 如此辨识身体里的诸色法,修习色业处。

名业处

名法又作四名蕴,即:

1.受取蕴:受心所。

2.想取蕴:想心所。

3.行取蕴:除了受和想以外的其他 50 种心所。

4.识取蕴:89 种心。

修习名业处时,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辨识,只辨识这期生命中能体验生起的心,对于不能体验的心则无法辨识。在一期生命当中,不可能体验到所有 89 心,例如:凡夫不能体验出世间心,也不能生起大唯作心、色界唯作心、无色界唯作心;人类不能生起色界果报心和无色界果报心;阿拉汉圣者不会生起善心、不善心。

名法按照心的定律(cittaniyà ma)生起于六门心路:眼门心路、耳门心路、鼻门心路、舌门心路、身门心路和意门心路。 未漏尽者的心路中的速行心又分为善与不善两大类,如理作意生起善速行心,不如理作意生起不善速行心。

如何辨识呢?以眼门心路为例: 颜色所缘撞击有分和眼净色,有分波动两下,然后有分断,一个五门转向心生灭过去, 接着依次生起眼识、领受、推度、确定,然后生起七个速行, 若所缘是大所缘则有两个彼所缘生起,然后落入有分。耳门、鼻门、舌门、身门也如此。 如果其中确定心的作意心所是如理作意, 接着生起的是善速行心;如果是不如理作意,生起的则是不善速行心。

对于意门心路,应根据禅修者的实际禅修体验进行辨识。若禅修者没有禅那体验,他只能辨识欲界心路,色界和无色界心路超出了他的能力范围。 拥有八定者除了需要辨识欲界心路外,还应辨识色界和无色界的广大速行心路。例如初禅心路, 禅修者需逐一辨识意门转向、 遍作、近行、随顺、种姓,以及紧接着生起的无数的初禅速行心。

每一心识刹那里的名法数目也各不相同。例如眼门心路:眼门转向有 11 个名法;眼识有 8 个名法;领受有 11个名法;推度有两种情况, 捨俱是 11 个,悦俱是 12 个;确定心有 12 个;紧接着生起的速行又根据善心或不善心而各各不同。如此辨识六门心路中的究竟名法来修习名业处。

"阿毗达摩"对修观的重要性

五蕴、十二处、十八界主要是名色法,修习色业处是辨识六门的色法,修习名业处是辨识六门心路中的心法、心所法,亦即把我们在《阿毗达摩讲要》上、中册所学习的内容应用到禅修实践中去。 色业处和名业处所辨识的色法、心法和心所法即是五取蕴,五取蕴即苦圣谛(Dukkha ariyasacca)。在《阿毗达摩讲要》下册, 我们讲了业和缘起,即名色之因。缘起可归结为烦恼轮转、业轮转和异熟轮转,这是苦集圣谛(Dukkhasamudaya ariyasacca)。

慧地包括蕴、处、界、根、谛、缘起,即名色法以及名色法之因,这些是禅修者修观时观照的所缘。也就是说,观智的所缘即是苦圣谛和苦集圣谛。现在我们应该明白,"阿毗达摩"所讲的色法、心所法、心法、 六门心路等,主要是为了指导修观。 假如没有"阿毗达摩" 的知识, 没有经论基础, 又没有业处老师的指导,所谓的修观就是盲修瞎练。 修观必须观照究竟名色法,而不是概念法。除了观照名色法之外,还要观照名色法之因,也就是缘起。假如禅修者不修缘起,他将无法辨识名色法之因,也无法成就度疑清净。


分类:佛经 书名:《阿毗达摩讲要》 作者:玛欣德比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