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etails
- Category: 佛经
《胜鬘经》译文及注释--06 无边圣谛章
【译文】
「世尊! 修声闻乘、缘觉乘的人刚开始理解领悟圣人的真理,用觉知一切现象的总相即空相的智慧断绝各种烦恼,用觉知一切现象的空相的智慧成办四事,即:我已具有脱尽生死果报的智慧、建立清净涅槃行的智慧、一一办完应该奉行的道谛的智慧、不再受未来果报身的智慧,也能明了这四种佛法义理。
「世尊!超出世间的无上佛智,是不可能由声闻、缘觉的四智渐至的,及由四缘渐至的。
因为如来所得的出世间上上智,都是无渐至法,换句话说,如来的出世间智慧是顿起的,不是渐次的,所以才是出世间上上智。
「世尊!金刚喻智,就是最高的佛智。世尊!声闻乘、缘觉乘刚开始理解领悟圣人真理的智慧只能断四住烦恼,不能断绝无明烦恼,所以不是最高的佛智。世尊! 因为唯有以第二圣谛智,才能断诸根本烦恼。世尊!如来,应受一切众生供养的、遍知一切法的法王,不是一切声闻乘、缘觉乘所能达到的境界,如来是用不可思虑议论的契合真如空性的无上智慧,断绝所有藏含一切烦恼的根本烦恼的。世尊!如此坏灭所有含藏一切烦恼的根本烦恼的无上智慧,就称为最高的佛智。
「刚开始理解领悟圣人真理的智慧,不是究竟的最高佛智,只是趋向无上的真正觉知一切真理的智慧。世尊!「圣」这个字的意义,不是一切声闻、缘觉可称为圣,声闻乘、缘觉乘成就的只是有限的功德,声闻乘、缘觉乘成就的只是不圆满的功德,所以只称他们为圣人。能契合真如的,不是声闻乘、缘觉乘所能达到的真理,也不是声闻乘、缘觉乘所能成就的功德。世尊!这究竟真理,只有如来、应受一切众生供养的、遍知一切法的法王才能初始觉知,然后在被无明烦恼包含的世间显现、开示和演说这佛法真理,所以才称为圣谛。
【原典】
无边圣谛①章第六「世尊!声闻、缘觉初观圣谛②,以一智③断诸住地,以一智四断知功德作证④,亦善知此四法义。
「世尊!无有出世间上上智⑤,四智渐至⑥,及四缘渐至⑦。无渐至法,是出世间上上智。
「世尊!金刚喻者⑧,是第一义智。世尊!非声闻、缘觉不断无明住地初圣谛智是第一义智。世尊!以无二圣谛智断诸住地⑨。世尊!如来、应、等正觉,非一切声闻、缘觉境界,不思议空智⑩断一切烦恼藏⑾。世尊!若坏一切烦恼藏究竟智,是名第一义智。
「初圣谛智,非究竟智,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智。世尊!圣义⑿者,非一切声闻、缘觉,声闻、缘觉成就有量功德,声闻、缘觉成就少分功德,故名之为圣⒀。圣谛者,非声闻、缘觉谛,亦非声闻、缘觉功德。世尊!此谛,如来、应、等正觉初始觉知,然后为无明壳藏⒁世间开现演说,是故名圣谛。
【注释】
①无边圣谛:圣人所见的具有无限意义的真理,其实就是佛谛。无边,属于佛的范畴。圣,也作圣人、圣者,梵语为阿离野或阿梨耶(Arya),佛家特指大小乘已经领悟到佛道,修行断惑证理获得一定果位的尊者。谛,真理,佛家指佛法义理。圣谛,即圣人所见证的真实不虚的理体;又圣谛,作四圣谛,专指原始佛教(释迦牟尼在世时所传的佛教内容)中的苦谛、集谛、灭谛、道谛。无边圣谛,作为圣之至者(称为圣主、圣师子、圣仙、圣尊等)的佛所见证的真理。
上一章,经文反复地从各个方面论述了佛乘在断无明烦恼上,与小乘有根本区别,肯定了佛乘的广大义、究竟义、第一义、无余性,既区别于小乘又涵盖小乘,从而引出三乘归入一乘的重要命题。然而佛乘究竟凭借什么样的义既区别于小乘又涵盖小乘呢?尚未进一步展开论述。
这一章便承接上章展开论述,讲到在各自觉知或者说认识、掌握到的真理上,佛觉知的真理(无边圣谛)根本区别和涵盖二乘所觉知的真理(初圣谛),并具体提出无边圣谛的核心内容即不思议空。
在领会经义时,一定要掌握无边圣谛、初圣谛、圣谛、声闻缘觉谛、无二圣谛等概念的差别。
②初观圣谛:刚开始起心理解领悟圣人的真理。初观,又作初心观,又作初心证。
③一智:也作一切智。佛家有三智之说,㈠为一切智,即声闻、缘觉的智,意即知一切法的总相,所谓总相即空相;㈡为道种智,菩萨的智,即知一切种种差别的道法;㈢为一切种智,即佛智。
④以一智四断知功德作证:即以第一智成就四事。四断知,四种断惑的智慧知见,其实就是指的「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受后有」四智。
⑤出世间上上智:即佛智。佛家只有三智的说法,㈠为凡夫、外道的智,虽对一切现象能分别种种,却执着其有无,所以不能出离世间,仍受果报轮回;㈡为出世间智,即声闻、缘觉二乘的智,能证见四谛,出离世间,获一定果位;㈢为出世间上上智,能观一切诸法的实相,证得妙觉,超出二乘之智,究竟成佛。
⑥四智渐至:即先生苦谛智,再生集谛智、灭谛智、道谛智。
⑦四缘渐至:即先缘苦知苦,再缘集、灭、道谛。声闻缘觉无论是断烦恼,生智慧,证谛理,都是渐次的。
⑧金刚喻者:指金刚喻定、金刚喻智。以金刚喻智慧的能破一切烦恼,断尽无余.金刚喻,本为三乘所共。如证阿罗汉的前一念心,起金刚喻定或智,断烦恼,证无学果。然约破尽一切烦恼的金刚喻智说,声闻、缘觉是还不配称金刚喻智的。金刚喻智,要到等觉后心。这时,顿断一切烦恼,即引起佛智。
⑨ 以无二圣谛智断诸住地:用唯一性的圣人真理断绝一切根本烦恼。佛家从各种角度说明唯一,但都归向佛谛,如《法华经?方便品》说「如来但以一佛乘故为众生说法,无有余乘若二、若三。」有余乘,指仍留有今生身果报的小乘;若二,指居第二的缘觉乘;若三,指居第三的声闻乘;居第一的则是佛乘。
⑩ 不思议空智:不思议空,又作究竟空。空是佛家极重要的概念,几乎无空不成佛,但大乘与小乘的空谛颇不一致。小乘认为一切诸法(一切物质的精神的现象)生成流转或存在,无非是依赖因缘和四人五蕴假合,不过是暂有的幻相,没有真主(真实的主宰),修行人观得这一切皆空的义理后,决心灰身灭智以脱离这虚幻的一切所带来的生死苦痛,本经前面讲到的「声闻、缘觉初观圣谛」就属于这一范畴。大乘则把侧重点放到内心,认为既然一切诸法依因缘生虚幻无可得,只要内心不执定诸法实在,不产生占有欲念,保持一种无碍自由的境界,便证入空性,心住涅槃,得以成佛,这样修行人身处世间法无须「灰身灭智」也能出世间涅槃,这就叫在有不有(处在尘世心住涅槃),在空不空(心住涅槃处在尘世),空即妙有。大乘的这一义理便成为大乘的「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的思想根据。另外,大乘重法,将诸法空性抽象成本元性的真如理体,将理体作为绝对的唯一的真实存在,而理体的空性则是无限无量、遍一切处,在一切物质的精神的现象中都存在,因而修行人只要通过最高的智慧(佛智)觉知获得真如理体便能涅槃成佛。从这一义理也能导出「一切众生皆能成佛」。上述大乘的空谛,由于它的涵盖广大无边、通融空有无碍、肯定众生佛性,所以褒之为不可思议,当然不可思议也是对佛的范畴的界定。所以,观不思议空谛之智,其实也就是佛智。
⑾烦恼藏:藏含一切烦恼和如来法身的四根本烦恼和根本的无明烦恼。藏,含摄、藏纳。五住地既藏含一切烦恼,又藏含如来法身。
⑿圣义:此处指「圣」这个字的义理,圣与正的意义相近。能证见正法,得正性决定,名圣。圣应有究竟圆满的意义,不究竟不圆满的,不配称为圣。
⒀圣:此处的圣即圣人,与凡夫相对,仅仅义指入了道,有果位。从阿罗汉、辟支佛到菩萨、佛,都可以直接称为圣。
⒁无明□藏:无明烦恼包含。□(くㄩㄝ)鸟卵。
分类:佛经 书名:《胜鬘经》 作者:(刘宋)求那跋陀罗(译)
- Details
- Category: 佛经
《胜鬘经》译文及注释--07 如来藏章
【译文】
圣谛是什么?「是甚深的道理,奥妙精细难以领会,是不可思虑量度的境界,只有具备出世间无上智的圣人才能理解领悟,是一切未断绝烦恼的世间众生所无法相信的。什么缘故呢?「因为所讲述的甚深的道理是如来藏的义理。如来藏,是如来的无上境界,一切修声闻乘、缘觉乘的人都无法领会。在如来含藏的义理基础上,演说圣谛意义,由于如来藏的义理甚深,所以说圣谛也很甚深,奥妙精细难以领会,那是不可思虑量度的境界,只有具备出世间无上智的人才能理解领悟,是一切未断绝烦恼的世间众生所无法相信的。
【原典】
如来藏①章第七「圣谛者,说甚深义,微细难知,非思量境界,是智者②所知,一切世间所不能信③。何以故?「此说甚深如来之藏。如来藏者,是如来境界,非一切声闻、缘觉所知。如来藏处说圣谛义,如来藏处甚深,故说圣谛亦甚深,微细难知,非思量境界,是智者所知,一切世间所不能信。
【注释】
①如来藏:梵语为Tathagatagrbha,是大乘义理中的重要概念。如来藏的义理也是主要为大乘教义「一切众生皆能成佛」提供理论依据的。诸经宣说的如来藏义理不尽相同,或各有侧重,大致可以归结为三个方面,即所摄、所缠、能摄,三方面的内容在《胜鬘经》中都有涉及。
㈠为如来藏所摄,指如来的真如理体含藏或胎藏一切法(一切物质精神现象),也含藏一切众生,即众生是如来的胎儿,这实际是强调了佛性存在的普遍性,真如的普适性,众生既然是如来的胎儿,因而原是具有佛性可以成佛的。
㈡为如来藏所缠,也作如来藏在缠,意即如来法身被裹缠在无量烦恼藏之中。众生之所以为众生,是因为他们有烦恼,而如来法身又含藏在烦恼之中,所以众生本有如来性,一旦破除烦恼,如来得以显出即为如来法身。
㈢为如来藏能摄,如来真如虽然在烦恼的裹藏之中,但它仍具备无量的功德,即佛应具足的一切功德被库藏在如来藏中,一旦破除烦恼,如来显出,即无量功德具足。能摄其实是对所缠的补充说明。
②智者:此处智者,不包括声闻、缘觉。
③一切世间所不能信:经文作者的这种说法是有所指的,如来藏具有浓重的理论色彩和奥妙的辩证成份,它以曲折的形式反映了一般和个别的统一、逻辑和伦理的统一,一般的世俗教徒确实难以理解。
分类:佛经 书名:《胜鬘经》 作者:(刘宋)求那跋陀罗(译)
- Details
- Category: 佛经
《胜鬘经》译文及注释--09 空义隐覆真实章
【译文】
「世尊!如来藏智慧,也就是如来空智。世尊!如来藏是一切阿罗汉、辟支佛、大力菩萨原本不知晓的,原本所未曾证得的。
「世尊!如来藏空智有二种。世尊!一种要领悟所谓空如来藏,即含藏的真如性空的如来藏,此如来藏的真如虽然被烦恼隐覆,却是远离、断脱、而不与隐覆的一切烦恼合一。
世尊!一种要领悟所谓不空如来藏,即含藏的真如不是空无性,而是具备无量功德、不可思虑议论的佛法。此如来藏的真如不远离、不脱绝、无差别的不可思虑议论的佛法。世尊!这二种领悟空性的智慧,唯有诸大声闻能信受如来所说。一切阿罗汉、辟支佛领悟真如空性的智能,只是从原来的四种颠倒(无常颠倒、无乐颠倒、无我颠倒、无净颠倒)转变为四种不颠倒的境界生起的,所以,一切阿罗汉、辟支佛对如来的含藏,原本不知晓,原本所未曾证得的。灭一切苦的究竟涅槃,只有佛才能证得;只有佛才能坏灭一切烦恼的隐覆,修满一切灭苦的道谛内容。
【原典】
空义隐覆真实①章第九「世尊!如来藏智②是如来空智。世尊!如来藏者,一切阿罗汉、辟支佛、大力菩萨本所不见,本所不得。
「世尊!有二种如来藏空智。世尊!空如来藏③,若离、若脱、若异一切烦恼藏。
世尊!不空如来藏④,过于恒沙不离、不脱、不异、不思议佛法。世尊!此二空智,诸大声闻能信如来⑤。一切阿罗汉、辟支佛空智,于四不颠倒境界转⑥,是故,一切阿罗汉、辟支佛本所不见,本所不得。一切苦灭,惟佛得证,坏一切烦恼藏,修一切灭苦道。
【注释】
①空义隐覆真实:烦恼隐覆着的真如真实的空性义。空义,空性的道理,此处的空侧重指寂灭妄相垢染心净中空。隐覆,裹缠不得显出。真实,真如真实不虚。本章讨论了认识如来藏中的真如隐显的智慧,这一智慧基于真如的空性理义。
②如来藏智:即是如来空智。如来藏,约众生本依的一切法空性说。如如法性中,摄得无边功德性;无边功德中,主要的是般若。般若智性,与如来藏不二,众生虽本有而还不曾显发大用。要到修道成就,圆满显发,即如来空智。因地的如来藏智,与果证的如来空智,相即不二。
③空如来藏:指如来藏,从无始以来,即为一切烦恼垢所缠缚,虽为烦恼所缠,但并不因此而与烦恼合一。
④不空如来藏:指如来藏具足过恒河沙不思议佛功德法。此处的不空,不是否定空性,而是强调真如并非无任何体性纯属虚无,因此此处的空与「空如来藏」中的空,概念不同一。
⑤诸大声闻能信如来:指能信受如来所说的声闻众。大声闻,即指利根声闻。
⑥于四不颠倒境界转:转,生起,产生。颠倒,与佛道真如的道理相反,如以虚为实,以妄为真,以苦为乐等。阿罗汉、辟支佛的四种颠倒:㈠无常颠倒,即将本来是常(永恒)的涅槃视为无常;㈡无乐颠倒,将本来是乐的涅槃视为无乐;㈢无我颠倒,将本来是有我(自性融通周遍随意自在无碍)的涅槃视为无我;㈣无净颠倒,将本来是清净的涅槃视为无净的。常、乐、我、净是大乘就净土佛国的理想境界所提出的四种佛界功德。此处经文讲阿罗汉、辟支佛入空智,只是从原来的四种颠倒转变为在这四方面不颠倒开始的。
分类:佛经 书名:《胜鬘经》 作者:(刘宋)求那跋陀罗(译)
- Details
- Category: 佛经
《胜鬘经》译文及注释--08 法身章
【译文】
「若有人于此无量的根本烦恼裹藏着如来真如,对这义理不疑惑,那么对破灭无量根本烦恼显出真如法身这一义理也不疑惑;如来含藏如来法身唯有佛所知的不可思议的佛境界,及由佛善巧而行的、大方便说,我们如果能于佛所证的、所说的,心得决定不疑的信解,这样就会相信和理解如来含藏的二种真理。像这样的难以知晓、难以理解的义理,就是佛所说如来含藏理论的二种圣谛义。所说的二圣谛义,到底在说那二种呢?就是所谓的说作圣谛义,说无作圣谛义。
「所说的「说作圣谛义」,就是所讲述的有限量的、不能使人破灭一切烦恼获得真如法身的四圣谛,什么缘故呢?因为它使人依赖他力,所以不能了知苦谛的一切内容,不能断绝集谛中的一切因缘,不能完全契合灭谛的彻底涅槃,修满道谛中的一切品类。所以,世尊!生死有两种:凡夫的分段生死与圣人的变易生死,涅槃也是这样:有余今身果的涅槃与脱离一切因果的涅槃。
「所说的「说无作圣谛理义」,就是所讲述的无限的、能使人破灭一切烦恼获得真如法身的四圣谛。什么缘故呢?因为它使人凭借自力,了知心领的苦谛中的一切内容。断绝内心的集谛中的一切因缘,内心彻底契合灭谛的涅槃,修行一切达到彻底寂灭涅槃的道谛内容。
【原典】
法身章①第八「若于无量烦恼藏所缠如来藏不疑惑者,于出无量烦恼藏法身亦无疑惑②;于说如来藏如来法身不思议佛境界,及方便说心得决定者③,此则信、解说二圣谛,如是难知难解者,谓说二圣谛义。何等为说二圣谛义,谓说作圣谛义④、说无作圣谛义⑤。
「说作圣谛义者,是说有量四圣谛义⑥。何以故?非因他能知一切苦,断一切集,证一切灭,修一切道。是故,世尊!有为生死、无为生死,涅槃亦如是,有余及无余。
「说无作圣谛义者,说无量四圣谛义。何以故?能以自力知一切受苦,断一切受集,证一切受灭,修一切受灭道。
【注释】
①法身章:此章承上章对如来藏的义理展开论述,而论述的内容主要是如来藏义理中最富于辩证意味的、最精微的所缠义。
②于出无量烦恼藏法身亦无疑惑:对于破灭无量烦恼显出真如法身这一义理也不疑惑。经文作者的意思是,只要懂得和相信真如是裹藏在无量烦恼里,就会懂得和相信显出真如便是法身的道理。
③于说如来藏如来法身不思议佛境界,及方便说心得决定者:此句前省一「若」字。
心得决定,也作心得究竟,意即在彻底理解领悟的基础上坚定信心修习此理义不改志向。
④作圣谛义:又名「有量四谛」。作,是功勋、加行,约修行说,依四谛修行--知苦、断集、证灭、修道。声闻、缘觉名作圣谛,由于四谛事还未究竟,还有苦应知,集应断,灭应证,道应修。
⑤无作圣谛义:又称「无量四谛」。无作圣谛约如来智境说,佛于四谛事圆满究竟了,不须再作功行,所以名无作圣谛。
⑥有量四圣谛义:四种圣谛义是有限的,不能使人破灭一切烦恼获得真如法身的。
【译文】
「如此八种圣谛,而如来实只说四种圣谛。如此四种无作的圣人真理,只有如来、应受一切众生供养和遍知世界一切法的佛才能彻底觉知施行,阿罗汉、辟支佛不能彻底觉知施行。什么缘故呢?因为非由下而中而上的渐次证悟法,能得究竟涅槃。什么缘故呢?只有如来、应受一切众生供养和遍知世界一切法的佛才能彻底觉知?以一切如来、应受一切众生供养和遍知世界一切法的佛,能觉知一切的未来苦,佛断绝一切根本烦恼,随起烦恼所摄受的一切生死因,而且灭一切三乘的意生身,修行契合灭除了一切苦的最高理想境界涅槃。世尊!佛法真义,非是灭坏烦恼苦法,就名为苦灭谛,佛所讲述的除一切苦的灭谛,可说是没有初始没有因缘造作的,因此,灭谛无有生起,也无有灭尽,是不生不灭的无为法,此涅槃为离尽一切烦恼的,是永恒的法,自性清净,是离绝一切根本烦恼的。世尊!只有获得比恒河沙数还要多的不远离、不脱绝、无差别、不可思虑议论的佛法,才能讲述为真如显现的如来法身。世尊!如此真如显现的如来法身,在凡夫位时,为烦恼所缠,不离烦恼藏,所以就称为如来藏。
【原典】
「如是八圣谛①,如来说四圣谛。如是四无作圣谛义,惟如来、应、等正觉事究竟,非阿罗汉、辟支佛事究竟,何以故?非下、中、上法得涅槃②。何以故?如来、应、等正觉于无作四圣谛事究竟,以一切如来、应、等正觉知一切未来苦,断一切烦恼、上烦恼、所摄受一切集,灭一切意生身,除一切苦灭作证。
世尊!非坏法故,名为苦灭。所言苦灭者,名无始无作,无起无尽,离尽常住,自性清净,离一切烦恼藏。
世尊!过于恒沙不离、不脱、不异、不思议佛法成就,说如来法身。世尊!如是如来法身,不离烦恼藏,名如来藏。
【注释】
①八圣谛:即作四圣谛和无作四圣谛。
②非下、中、上法得涅槃:指得涅槃是顿悟顿得的,不是由下中上渐次证悟的。
分类:佛经 书名:《胜鬘经》 作者:(刘宋)求那跋陀罗(译)
- Details
- Category: 佛经
《胜鬘经》译文及注释--10 一谛章
【译文】
「世尊!这无因缘造作的四圣谛中,苦谛、集谛、道谛三种谛属于有生灭变迁的范畴,唯有灭谛是属于无生灭变迁的范畴。什么缘故?「因为苦谛、集谛、道谛三种谛是具有因缘造作的现实尘世现象。具有因缘造作的现实尘世现象,就有生灭变迁。既有生灭变迁,就是虚妄不实的现象。虚妄不实的现象,就不是究竟的真理,就不是超出生灭变迁的永恒真实,就不是众生归依的所在。所以,苦谛、集谛、道谛不是至高无上的真理,不是超出生灭变迁的永恒真实,不是众生归依的所在。
「唯一永恒真实的苦灭谛即灭谛,远离有因缘造作的现实尘世现象。远离有因缘造作的现实尘世现象就是超出生灭变迁的永恒真实,无生灭变迁的永恒真实不是虚妄的现象,关于不虚妄的理性的义理是真理,是永恒真实的,是众生归依的所在。所以,灭谛是至高无上的真理,是不可思虑议论的真理。这灭谛,超脱一切众生心意识所认识的外界现实事物,也不是一切阿罗汉、辟支佛的智慧境界。就像生来眼瞎的人看不到各种物,出生七天的婴儿看不到太阳,对灭一切苦的灭谛的认识也是如此,一切未能断惑悟理的凡夫的心意识认识不到灭谛,阿罗汉、辟支佛的智慧也通达不了它。
【原典】
一谛①章第十「世尊!此四圣谛,三是无常②,一是常。何以故?「三谛入有为相③,入有为相者是无常。无常者,是虚妄法。虚妄法者,非谛,非常,非依。是故,苦谛、集谛、道谛非第一义谛,非常,非依。
「一苦灭谛,离有为相。离有为相者是常,常者非虚妄法,非虚妄法者是谛、是常、是依。是故,灭谛是第一义,不思议。是灭谛,过一切众生心识所缘④,亦非一切阿罗汉、辟支佛智慧境界。譬如生盲不见众色⑤,七日婴儿不见日轮,苦灭谛者亦复如是,非一切凡夫心识所缘,亦非二乘智慧境界。
【注释】
①一谛:本章是将说四圣谛义,实为一谛,即灭谛。此灭谛才是第一义谛。其它之谛是生死杂染法,当然也是有为法。
②三是无常:无常,梵语阿你怛也(Anitya),有生灭变迁的现象。阿(A)即无,你怛也(Nitya)即常。三是,即苦谛、集谛、道谛。
③入有为相:涉入有因缘造作的境相,即涉及的是具有因缘造作的现实尘世现象。相,梵语攞乞尖(上奴下手)(Laksana),事物表于外的相状;表象(心中事物外相)也称为相。
④过一切众生心识所缘:超脱一切众生的心意识所缘的外界现实事物的认识。过,此处用为超脱。心识,此处泛指人的心意识功能。佛家说心识为能缘,即能认识外界事物;心识认识的对象为所缘。缘,即攀缘的略说。佛家说,心识作用独自不能起(发生),只有攀缘外境才能起,即只有在进入认识事物的实际过程才能起。认识,就要涉及、接触、思虑、忽此忽彼对照选择,犹如猿攀缘树木、老人攀借拐杖,所以称为攀缘。由于佛家所说的攀缘是带有情欲和对现实现象的执定(妄执),因而是与寂灭的佛法相悖的,修佛者必须离攀缘,所以《楞伽经》卷一说:「法佛者离攀缘」。
⑤生盲不见众色:生来就眼瞎的人看不见各种外物。生盲,生来即盲。色,此处用为外物,不只是指物的颜色。
【译文】
「凡夫的心意识,对断和常的二种观念是颠倒的,一切阿罗汉、辟支佛的智慧,则局限在于远离恶行烦恼的清净。
「不能断惑悟真的偏颇思想观念即边见,是凡夫对于由烦恼产生的色、受、想、行、识五蕴的谬见。他们的想法违悖真实,固执地把本来是虚假的自身和身外之物当作是可以由自己主宰的真实存在,从而产生二种观点,这些观点就称为偏颇思想观念。这二种观点,就是所谓认定人身心过去、现在、死后永不间断、欢乐长享的常见,认定人身心死后断绝不再续生、不受报应的断见。仅仅认识到世间一切现象是因缘和合、迁流转变的,是断见,不是断妄悟真的佛法正见;仅仅认识到涅槃脱离因缘和合、迁流转变、永恒真实,是常见,不是断妄悟真的佛法正见。由于观念想法违悖真实形成的,所以才得出这样非正见的认识。
凡夫对自身的诸根进行思考辨识时,只认识到现世现象在不断变坏,却没有认识到三世因果连续不绝,于是生起断见,这就是观念由违悖真实的想法形成的缘故;凡夫对于心相续的真义,愚昧不解,不知道心意识在极短的时间里也有生灭流转,于是生起常见,这也是观念由违悖真实的想法形成的缘故。这违悖真实的想法形成的观念,相对于关于五受阴的正确观念,有的过分了,有的却不及,由于是抱着违悖真实的想法对事理进行辨识,所以才形成或断见或常见的错误观念。持颠倒观念的众生,对于五受阴认识是颠倒的,本来是无常的却想成常的,本来是苦的却想成是乐的,本来无永恒主宰的我却想成有永恒主宰的我,本来是不净的却想成是清净的。一切阿罗汉、辟支佛所具有的领悟清净的智慧,于生死法的无常等,虽有所了知,但于如来一切智所知的如来藏境界,及如来法身,还是本所不见的。
「有的众生由于相信佛所讲的关于如来法身的理义,想到如来法身体性是无生灭迁流恒常不变的、功德无量其乐无穷的、融通周遍随意自在的、超脱尘世清净无染的,即具有常、乐、我、净四德,这并非是颠倒的观念,这就称为断妄悟真的佛法正见。什么缘故?因为如来法身就是通过契合常、乐、我、净度达涅槃彼岸,对如来佛法身作这样认识的,就称为正见。得此断妄悟真的佛法正见,才是佛的真子,有的是从听受佛的演说后生起的,有的是从真正的佛法生的,有的是从法身的感化中产生的,有的不得佛的法分,但从其它法如布施、持戒而得福报。
【原典】
「凡夫识者,二见颠倒。一切阿罗汉、辟支佛智者,则是清净。
「边见①者,凡夫于五受阴②,我见③妄想计着,生二见,是名边见,所谓常见、断见。见诸行无常,是断见,非正见;见涅槃常,是常见,非正见。妄想见故, 作如是见。于身诸根,分别思惟④,现法见坏,于有相续不见,起于断见,妄想见故;于心相续愚闇不解,不知剎那意识境界,起于常见,妄想见故。此妄想见于彼义,若过若不及,作异想分别,若断若常。颠倒众生,于五受阴,无常常想,苦有乐想,无我我想,不净净想。一切阿罗汉、辟支佛净智者,于一切智境界及如来法身,本所不见。
「或有众生信佛语故,起常想、乐想、我想、净想,非颠倒见,是名正见。何以故?如来法身是常波罗蜜、乐波罗蜜、我波罗蜜、净波罗蜜,于佛法身作是见者,是名正见。
正见者,是佛真子,从佛口生,从正法生,从法化生,得法余财。
【注释】
①边见:有二种,即㈠常见,认为「我」死后常住不变。㈡断见,认为「我」死后断绝。亦即于五取蕴执取断、常一边之谬见。此边执见缘于萨迦耶见(有身见)所执之我、我所之事法,而起断、常二见,障碍处中之道谛与出离之灭谛。
②五受阴:又作五取蕴。无论领纳外境生情感,还是怀有贪爱而执取虚幻,都给人带来烦恼。人作为五蕴假名(结合)之物,正是由烦恼而生,所以称为五受阴(五取蕴)。
③我见:为我见、我所见的略说,我见又称为身见,或身见包括我见、我所见。身见为五恶见之首。
佛家认为人身原本是五蕴和合的虚假现象(「五蕴假名」或「五蕴和合之假」),但是有的人却把自身看作是实有,企图主宰自己、满足自己的欲求,结果落得饱受苦痛烦恼,所以视自己为实有是妄见、恶见,佛家就称这种妄以虚假的自身为实的妄见为我见。佛家又认为,环绕人身的外物也是生灭流转四大和合无实的,但是有的人却把身外之物看作实有,并起贪爱欲占为已有,结果烦恼重重落得空无所有,所以视外物为实是妄见、恶见。佛就称这种妄以虚假的外物为实有的妄见为我所见。
④分别思惟:内心对事物现象进行思考辨识,以认识到对象属性。分别,思量识别诸事理;思惟,思量所对的境加以分别。两种概念有部分重合,思惟包含分别。用在此处,分别侧重辨识思惟,侧重思考推度。佛家对人的心理研究成就甚着,但不能以现代心理去套合。
分类:佛经 书名:《胜鬘经》 作者:(刘宋)求那跋陀罗(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