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鬘经》译文及注释--源流,佛经

《胜鬘经》译文及注释--源流


如来藏的概念虽然不是《胜鬘经》创设的,但如来藏的系统理论特别是其中的核心义理「在缠位」说却是本经建立的。如来藏系统理论一经建立,便形成了一种具有激动力的思潮,在印度佛教史上,作为大乘中期的重要思潮,激励着瑜伽行派的学术活动,促进了唯识学说的发展;在中国佛教史上,从南北朝起,成为涅槃学系的重要支撑,后终于导出以《大乘起信论》为代表的具有中国特点的真如缘起的宏论,遂又藉《大乘起信论》的增上力,裨益天台、贤首、法相等。宋以后,本经的讲习研究虽转衰赢,但近代又受到重视,直到八十年代末,中国佛学院重编的《释氏十三经》,将它列为天台学系的代表经典之一。

先说在印度佛教史上的影响。本经对瑜伽行派的影响是逐渐发生的。本经凸出讲到「在缠位」隐覆义,但在论述自性清净心如何有染,又如何离染时却非常含糊,甚至反复感叹「难可了知」。但是本经也流露出想搞清其中的内心机制和行运过程,所以提出了要「观察施设根、意解境界」①(这一句在唐译本中写作「观根、识、境」,其理论取向体现得更为明显)。

但是本经的作者尚停留在旧有的心识知识上,只提出了「于此六识及心法智,此七法剎那不住」②。由于缺乏新的理论工具,所以「七法」仍含糊在旧的根、识、境知识范畴里。

然而它毕竟启示人们确认掘进方向之所在。

踵后出现的《解深密经》正是紧紧抓住了根、识、境,不过改造了「心法智」这个纯「向上门」的含糊概念,代之以唯识范畴的阿赖耶识(Alaya)。阿赖耶的梵语意就是含藏,此经还把阿赖耶识称做阿陀那识(Adana),阿陀那的梵语意为执持,不过是含藏的同义辞。

究竟什么是阿赖耶识?此经借如来之口说:「汝今为欲利益安乐无量众生,哀愍世间吾当为汝说心意识秘密之义于六趣生死,彼彼有情,堕彼彼有情众中,或在卵生,或在胎生,或在湿生,或在化生,身分生起,于中最初一切种子心识成熟,展转和合,增长广大此识亦名阿陀那识,何以故?由此识于身随逐执持故。亦名阿赖耶识,何以故?由此识于身摄受、藏隐、同安危义故。亦名为心,何以故?由此识色、声、香、味、触等积集滋长故。阿陀那识为依止,为建立故。」③这里最清楚不过地表达了从心意识秘密着力的理论取向和建立阿赖耶识缘起义理体系的理识意图。此经所提出的著名的三相三无性即遍计所执相(Parikalpita)无自性、依他起相(Paratantra)无自性、圆成实相(Parinispanna)无自性,无非是以阿赖耶识为核心讲通「流转」与「还灭」,这正是如来藏的关注范畴。但是,此经也没有明确地系统结合如来藏说来论述阿赖耶识。

将如来藏和阿赖耶识结合起来详论的,是迟至五世纪才产生的《楞伽经》,此经将如来藏与阿赖耶识等而视之,且将《解深密经》中讲述的七识,进一步细分为八识,即将阿赖耶识定为第八识,另立一个末那识(Manas)为第七识,定前七识为「转识」,第八识为「本识」,此经说「如来之藏是善不善因」,当阿黎耶识(即阿赖耶识)不与「无明七识共俱」时名如来藏,与「无明七识共俱」时就叫阿黎耶识④,并说「阿黎耶识名如来藏,无共意转识熏习,故名为空;具足无漏熏习法故,名为不空。」⑤这二空义与《胜鬘经》二空智前后照应。

佛学界认为《楞伽经》第八识还有许多没讲明确的地方,两种中译本(汉译、宋译)的文义也不甚清晰。其实也不奇怪,将如来藏融入唯识论,建立全面系统、义理明确的唯识学说,是由瑜伽行派无着(Asanga,约公元三一0--三九0年)、世亲(Vasubandhu,约公元三二0--四0 0 年)、陈那(Dignaga,公元四二0--五0 0 年)、护法( Dharmapala,公元五三0--五六一年)等几代人的努力完成的。

次说在中国佛教史上的影响。《胜鬘经》译介到中国后,受到涅槃师的极大重视,当时著名涅槃师慧观即为此经作序。最早为此经作注的是道生的弟子道猷,道生圆寂后,道猷为弘扬道生遗教,作《胜鬘经注解》五卷。道猷弟子道慈,将《胜鬘经注》缩写成《要解》二卷。其后南朝、北朝均有习涅槃或兼习涅槃的弟子竞相作注疏,南地有意超的《胜鬘经注》、法瑗的《胜鬘经注》、僧馥的《胜鬘经注》、僧璩的《胜鬘经文旨》、法珍的《胜鬘经义疏》、慧通的《胜鬘经义疏》、梁武帝还为此经撰了《别释》;北地则有道辨的《胜鬘经注》、慧光的《胜鬘经注释》、昙延、僧苑、灵佑分别作了「疏」。十分遗憾的是,上述著作均散佚不存。

隋唐以前的注疏,幸赖敦煌保存下来两卷,即北魏正始元年(公元五0四年)的写本《胜鬘经义记》、延昌四年(公元五一五年)写本照法师《胜鬘经疏》残本。涅槃师看重《胜鬘经》是因为他们高扬「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其义中连一阐提(Ic- chantika,意即不具信,不信佛法者)也不例外。隋代的吉藏归纳涅槃师的教义时曾说:「我者即是如来藏义,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即是我义。」⑥

隋唐僧人的注疏也散失不少,如元晓的《胜鬘经疏》二卷、道伦的《胜鬘经疏》二卷、攀法师的《胜鬘经义记》一卷、靖迈的《胜鬘经疏》一卷均不存。现仅存慧远的二卷《胜鬘经义记》中的上卷、吉藏的《胜鬘经宝窟》六卷、窥基的《胜鬘经述记》二券、明空的《胜鬘经义疏私钞》六卷。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吉藏的《宝窟》。吉藏关注《胜鬘经》也与他兼习《涅槃经》有关。由于吉藏学贯诸系、广识博洽,《胜鬘经》许多难解之处有赖他得以疏通,唐时菩提流志译的《胜鬘夫人会》,大量参照了吉藏的《宝窟》。

对照两种译本,颇为有趣,除了后者大量照抄前者外,也有不少区别。刘宋译本行文用辞古奥理解较难,唐译本行文浅近简明较易阅读;刘宋译本保留了不少外来语句式情趣,唐译本努力写得接近汉语习惯;有的经文,刘宋译本用否定表述法,唐译本则蓄意改成肯定表述法,如刘宋译本「见诸行无常,是断见,非正见;见涅槃常,是常见,非正见。」唐译本作「见生死无常、涅槃是常,非断、常见(意即不抱以断、常见),是名正见。」⑦但为什么历代学人多用刘宋译本呢?这是因为刘宋译本除古趣盎然外,面貌更接近原本;而唐译本更多带有吉藏注的影响,人工汉化的痕迹重,且有的地方明显谬误,如唐译本「一乘章」前文明明写着:「僧者是三乘众,三乘众者,有恐怖故,归依如来。」后文却写作:「而以方便说于二乘::二乘者同入一乘。」然而刘宋译本就明白无误地写作:「即是大乘,无有三乘。三乘者,入于一乘。」刘宋译本不仅前后文一致,而且体现了所从来是《法华经》的「三乘方便, 一乘真实」。

《胜鬘经》激起的如来藏思潮,在中国佛教史上造就的最显赫的成果,就是堪称佛学伟大著作的《大乘起信论》。此论系统论述的真如缘起义理具有中国佛教特色,含纳各宗各派精华,其思想也因之具有很强的辐射能力,唐宋以来无论贤首、天台、禅宗、净土、法相都弘扬此论,以此为进阶;影响远播海外日本、朝鲜已有千余年,近世更传译至西欧。此论原题为马鸣(Asvaghosa,约公元二世纪)著,真谛三藏(Parmartha 即波罗末陀, 公元四九九年--五六九年)译,唐代就已有人疑为伪作,现代中、日众多学者反复考证,断定此论是中国佛家创作,梁启超因此欣喜若狂:

「巍然成为世界学术界之一重镇。前此共指为二千年前印度大哲所撰述,一旦忽证明其出于我先民之手,吾之欢喜踊跃乃不可言喻。要之在各派佛学中能撷其菁英而调合之以完成佛教教理最高的发展;在过去全人类之宗教及哲学学说中,确能自出一头地有其颠扑不破之壁垒;此万人所同认也。而此业乃吾先民之所自出,得此足以为我思想界无限增重。」⑧

《大乘起信论》所讲的真如缘起,其实也就是如来藏缘起。此论讲及如来藏作为如来法身、不思议佛法的本体义,几乎照抄《胜鬘经》:「具足如是过于恒沙不离、不断、不异不思议佛法,乃至满足无有所少义故,名为如来藏,亦名如来法身。」讲及二空义,也是承袭《胜鬘经》的旨趣:「此真如者,依言说分别,有二种义。云何为二?一者如实空,以能究竟显实故;二者如实不空,以有自体,具足无漏性功德故。」但是,此论特别凸出了「一心真如」,强调其为「一法界大总相法门体」,把「自性清净心」的「还灭」义建立在「性自满足一切功德」上,这就为我国佛学高扬向内求的精神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楞伽经》的本意是讲如来藏和阿赖耶识本来为一,只是讲佛性便用如来藏,讲人心便用阿赖耶识。但是魏译《楞伽经》却误译成:「如来藏识不在阿黎耶识中,是故七种识有生有灭,如来藏识不生不灭。」⑨这样就把本来一心的自性清净心说成了二心,即净心和染心。

《大乘起信论》继承了这种思想,也将如来藏和阿赖耶识分开,即完全用染、净二心之说来组织其理论体系,从根本上否定了一心说,「也就是将如来藏看成是阿赖耶识的「觉」的一方面而另找一个自体,强调离开妄念而自有其体。这样也就在生灭流转的根源问题上,以为生灭和如来藏无关,从而形成了与印度佛教迥然不同的新说。」⑩这种论断符合中国佛教史发展的实际情况。

《胜鬘经》在宋代以后注疏讲习衰歇,再也没有出现南北朝时的热潮,显然与《楞伽经》、《大乘起信论》更受到佛学界的广泛重视有关。这也是势所必然,佛学和其它的学术一样,总是随着历史的发展前进的,《楞伽》、《起信》比《胜鬘》更丰富、更精微,更具有包容性、更能体现大乘精神。然而,如果没有《胜鬘》对如来藏思想的开展,是不可能有后者理论的壮观的。

唐代菩提流志编译了《大宝积经》一百二十卷,并把他译的《胜鬘夫人会》编入了其中的第四十八会。无独有偶,由胜友、善帝觉、智军译的《胜鬘经》藏文本,也被编入了《大宝积经》。自唐代以来,人们都习惯地在著录内典时将《胜鬘经》列入「宝积部」。将《胜鬘经》归入「宝积部」并非全无道理,因为《大宝积经》讲求的「根本正观」,是基于般若智慧持「中道」,即既反对「实有」,也反对以空为实在的「空观」;而反对「边见」,主张「二种如来藏空智,也正是《胜鬘经》的重要内容。但是在近现代佛学界对学系分类越来越细密,更多的人或主张将《胜鬘经》列入涅槃部,因为此经的「一乘」、「一谛」都指归涅槃,或主张列入法华学系,因为它弘扬了《法华经》「一乘」理论。

近现代,佛学家专攻唯识、禅宗者居多,也兼讲习《胜鬘经》。另外,佛学院、教团仍将此经作为僧伽学习的必修要典。现代教界著名佛学家印顺法师就在教内讲授过《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他将此经的意义概括为如下三个方面:一、约人而言是平等义,本经主张三点平等:一是出家与在家的平等;二是男子与女人平等;三是老年与少年平等。

二、约法而言是究竟义,本经有三方面的究竟:一是如来的功德究竟,不论从哪方面看,唯如来常住功德多是究竟的。二是如来的境智究竟,境是佛证悟的诸法实相,智是佛证悟诸法实相的平等大慧,境与智在佛的无量功德中统摄,均超越二乘而圆满究竟。三是如来的因依究竟,如来的因依便是如来藏即佛性,如来藏人人有故人人可成佛;从如来究竟的境智,推求此究竟境智的根源,便指出了如来究竟所依的如来藏:如来依如来藏之因,而成究竟如来之果,果已究竟故因亦究竟。

三、约人与法的相关而言是摄受义,此即摄受正法,就是接受佛法领受佛法,使佛法成为学佛者自己的佛法,达到自己与佛法合一的目的。⑾印顺法师从僧伽修习的需要对《胜鬘经》意义的归纳,是十分精赅便学的。

注释:①刘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如来真子章》第十四。

②同上经,第十二。

③唐三藏法师玄奘译《解深密经?心意识相品》第三。

④北魏?菩提流支译《入楞伽经?佛性品》。

⑤同上经。

⑥隋?吉藏《大乘玄论》卷三。

⑦引文分别见两种译文《胜鬘经?一谛章》第十。

⑧梁启超《中国佛教研究史》,上海三联书店,一九八八年二月版三四八页--三四九页。

⑨同注④⑩方立天《佛教哲学》二0四页。

⑾印顺法师《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讲记?悬论》,摘引自圣严法师《印度佛教史》福建莆田广化寺版,一七八页--一七九页。悬论,即绪论。


分类:佛经 书名:《胜鬘经》 作者:(刘宋)求那跋陀罗(译)
《胜鬘经》译文及注释--解说,佛经

《胜鬘经》译文及注释--解说


与其它诸经相比较,《胜鬘经》颇具特色。它没有《法华经》的妙喻、《般若经》的鲜活对话,也没有《楞伽经》的那种宏论气势,但它却令人展卷阅后感到灵魂贯摄、襟怀廓落而又亲切自然。《胜鬘经》带有中期大乘经典的特点,它虽然在形式上显得平淡,却具有很强的思辩成分。这部经书古奥、简朴,与其所论述的如来藏理论体系十分和谐统一。许多佛经特别是早期的大小乘经往往是结集后再经加工编撰而成,免不了构思欠精、结构松散的弊端。

而《胜鬘经》恰恰相反,其风格严谨独特,可能系佛门大德中敢于创新者所创作之成果。

即非如此,至少也应是一部以个人创作为基础而编撰的经书。这也大概是它一传入中国便广为流传的原因。

《胜鬘经》共十五章,经文主要以叙述为主,这是佛经写作的通例。在经书中,作者根据佛门信众的阅读习惯,弘扬大乘精神,将演说此经义理的盛会氛围描绘得异常多彩,这无疑是一种让人感动的弘法精神。本来佛陀住世说法时,佛教尚处于原始时期,不可能产生如来藏理论体系,但作者身为大乘佛教精神的弘法者为提高这部经书的威望、并强调其教法的正法性,才如此设定全经内容。

在经文里,胜鬘夫人所说的偈语,读起来似乎无多少新意,且言辞大都是古经书中常见的。但细读下去,我们会发现这些偈语中深藏着的大乘精神和智慧。无论是佛作授记也好、胜鬘夫人被预言将来成佛也好、或是其国人皆悉这一消息、快乐胜于他化自在天等等,其实都是经文内容在形式上的一种美好象征。它启发人们:研习佛经不仅仅是修身养性,更重要的是重视经文阐述的深刻哲理和导善伦理,并着力表达经文内容中蕴含的文化精神及其超越的智慧。阅读《胜鬘经》,确应透过经中描述的那些神灵化的情景,去发现大乘精神向世间众生展示的智慧,化导我们的人生。

《胜鬘经》共十五章,分为六个部分。它所论述和强调的内容,也正是其惠溉后世僧俗、裨益现代文化的胜义。归纳起来,整部经主要是四个内容:摄受正法义、三乘入一乘义、如来藏义、二空智义,称为「四义」。这四义体现了大乘的一个重要精神:普度众生,使人生达到至真至善至美的境界。

摄受正法讲的是奉行佛法的准则,应是摄救教化众生,在这一过程中,又以三大愿来巩固对摄受正法的信念。这三大愿一是讲知其法,即具有理解和领悟摄受正法的智慧;二是传其法,即将自己接受和掌握的正法无私地传授给众生;三是护其法,这是对真理至善的追求。同时也就讲述了摄受正法卓著出世快乐、普度众生的无量功德。其内涵有如下四黠:

第一,摄受正法是正法,是佛法的根本精神。

第二,摄受正法要求必须接受的是真正的佛法。

第三,摄受正法必须对众生施以真正的佛法,使众生奉行接受。它包括两个含义:接受正法;施行正法,二者缺一不可。

第四,奉行摄受正法的方法(即六度);度众生达到涅槃彼岸的理想境界。

简明扼要地讲,摄受正法就是普度众生之法、受普度众生之法、施普度众生之法。这是全心全意、毫不改变的。

其次是三乘入一乘义,讲的是三乘必归唯一大乘,正如第四章中讲的「如是大乘少摄受正法,胜于一切二乘善根」。这三乘其实是菩萨、缘觉、声闻。而奉行了大乘的摄受正法就可以涵盖其它二乘。因为大乘生出涵盖出世间一切法,二乘自然属于被生出之行。同时,二乘旨在求得自身的解脱和摆脱恐怖,即时时处处害怕自己有什么不善,将来堕入恶道受苦的怖畏心理,因此不可能成就一切功德、获究竟涅槃得究竟乐。哇有佛乘才能获究竟涅槃。

另外,二乘之所以只能停滞在有余境地的原因,是因为断不了无明住地,也就是断不了最根本的烦恼。佛家将无明住地称为无始无明、根本无明、元品无明、最后品无明等。它是人彻底涅槃必须断绝的最后烦恼,也是四种有爱的根本烦恼所生之源。换句话说就是,无明住地的断否与能否证悟最高真如理体有关,而有爱四住地的断否只与情欲的灭否有关。

二乘只能断有爱四住地获得有余清净解脱,只有佛乘(大乘)才能断无明住地获得彻底的一味等味之解脱,既能不依赖他力而得无碍法自在,又能度生死畏离生死苦。因此,三乘必入一乘,一乘才是唯一通达真如成就如来法身、彻底觉悟涅槃成佛的道法,是唯一成佛之道。

它本身就是佛乘,为方便人们的理解才说成是大乘。

奉行一乘是有前提的,首先是要理解、了悟佛法,而不是愚昧无知;其次是要归依如来,有献身于普度众生的理想。决不能只限于在理性上的了解或形式上的出家而不付诸于社会来践行。其实也就是强调了不能只归依僧众、限于具戒出家,还要彻底奉行佛乘。

因此可以说,三乘入一乘,讲的就是将一切善法都摄统于普度众生的佛法,是对真理至广的追求。

三是针对如来藏演说圣谛,经文在第六章至第十一章作了论述。而圣谛义理则作为如来藏论的构成部分,在经文中被分为有作与无作四圣谛,即八圣谛说,将传统的四谛说创新了一步。在经文中,有两句话「若于无量烦恼藏所缠如来藏不疑惑者,于出无量烦恼藏法身亦无疑惑」是我们理解如来藏理论的关键。这两句话有三层意思,其一:如来法身是被藏在烦恼之中的,是对「流转」义的新解释;其二:破出烦恼的藏缠即显现出如来法身,这是对「还减」义的新解释;其三:只要了解如来含藏在烦恼中,就会明了真如的获得之道。

那么,在缠的法身中,怎样才能出烦恼藏呢?经文中开始阐述前面所提到的二圣谛(即有作四圣谛、无作四圣谛)。「无作」与「有作」的根本区别在于奉行苦、集、灭、道能否实现彻底苦灭,即达到自性清净,也就是出离破出了烦恼藏。

经文的第十章指出关系到永恒真实之法的只有苦灭,并将苦灭称为「一谛」。凡夫、二乘之所以对此认识、领悟不了,原因就在于他们持的是偏见或颠倒见而非正见。经文在第十二章至十四章里,还从被一般人容易误解的生死说起,通过对生死的阐释来论述心识现象与内心如来藏的关系。所谓生死,其实指的是内心的诸新受根起,诸旧受根坏,讲述人的心理意识观念精神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有生有灭,往复循环。而如来藏所藏隐的真如却是不生不灭的,是自性清净心。但为什么众生既有自性清净心,却不能觉悟成佛以至堕入恶道饱受生死苦果呢?答案是因为有客尘污染,而不是清净心本性具有的烦恼污染了清净心。要理解这一点,必须借五种巧便观作为方法。

要完整地理解如来藏,可以这么看:在众生未成佛前,内心具有成佛的这种种因性便叫「如来藏」,属于「因位」。成佛后就称为「如来法身」了,这属于「果位」。如来藏全部内容讲的是众生能普度尔后成佛之因,这是对真理至深的追求。

《胜鬘经》最后一章讲的是二空智,它又是对「在缠中」的如来法身或真如真实的体性理解的关键。对二空智慧,可以如此理解,即「在缠中」的如来法身是自性清净的,是远离一切烦恼的,因而是空的;但它又具有佛的境界和佛的一切功德,所以又是不空的。此谓「二空智」。二空是从《华严经》的「真空妙有」化过来的,它实际上指的是觉知苦谛的智慧,是对真理智慧的追求。

以上四义都体现了大乘精神,使我们从经文的字里行间中感受到大乘精神的宽宏诚挚。

如果说佛教文化是一种复杂的文化现象,那么大乘文化则是人类文化中极富特色、且对现代文化裨益最大的一种宗教文化现象。纵观古今,任何一个佛教宗派都视其教法是正宗无上的,但唯有大乘日盛不衰,远播四海,普遍受到近现代东西方思想的青睐,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其精神和思想核心是利他、是普度众生。大乘文化的各个方面都始终闪耀着这一无私博大的精神光辉。其义理及哲学方法都是围绕着这一核心来加以阐释论述的。因此,大乘所追求的摩诃境界标志着贯彻这一核心主题的程度,也表明了进一步弘扬这一主题的态度。

再从大乘的意义来看,我们确实感受到了它的博大和宽阔。现代社会在经历了世界性、世纪性的大震荡、大变易和大发展之后,仍然处于不停的变幻之中。社会的良知始终在坚持呼唤着真正的至真至善至美,而且不断地扩弃自私、狭隘、妄见偏执等等影响社会进步的东西。越来越多的人都在苦闷、反思之余,转向各宗教和文化,以求找到参照寄托。这是近年来东西方社会宗教热加剧的原因。人们都在探求同一个问题,即是非的界标是什么?是利他还是利己?是普度众生还是结党营私?于是人们都会注意到大乘为众生舍身、命、财的牺牲精神和狮子吼的大无畏气概。为实现人类共同的理想,弘扬大乘应当也必将是世界人民的共识。

从四义精神分别对现代社会,对我们的社会生活、思想的启示来看,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摄受正法的义理精粹是把主体的自我完善,建立在对社会有所贡献的践行上。这既是行为准则、教育准则、道德准则,也是一种价值观体现。当然,拯救现代观念的滑坡,并不是意味着放弃自我完善或实现自我,放弃的只是唯我。摄受正法义除了具有接受义外,还要求接受一切能为众生服务、教化的本领,做到尽善尽美,既自我完善又实现自我。经中特别强调了般若波罗蜜要为众生「演说一切论、一切工巧究竟明处,及至种种工巧诸事」。

我们也发现了,历代高僧大多是同时代杰出的艺术家、科学家、工艺家、思想家。就是现代佛学院,也总是将社会实务科技列入修习功课中,以便佛子们在普度众生大业中更好地实现自我。正如经中所说「究竟涅槃、无作唯一灭谛、一味等味解脱」,彻底扬弃唯私行为,达到最高理想境界。因此,摄受正法作为社会伦理和人生哲理的精义,它已远远超越了宗教本身。

再看三乘入一乘义,同样具有超越自身宗教形式而滋养一切良知文化的能动性。它不是狭义地强调阿罗汉、辟支佛、菩萨三乘皆入大乘(佛乘),而是讲世间一切善法皆为佛法。

这一点在佛教文化的内部是一种进步的文化现象。众所周知,历史上,佛教内部曾存在着宗派之间观点意见互不兼容的现象。但至大乘时,对这种现象进行了反思,并最终以佛的博大胸怀,一反大乘初期与小乘的对立情绪,树立起了含摄一切良知文化的范畴。这样一种宽容的文化模式,在世界人类文化中不单纯是一种文化外在形式,更主要的是创立了一种理性精神的显现方式、社会良知的承载方式及社会践行的行为方式。我们观察现代五光十色的文化模式,就会发现没有任何一种进步的文化是狭隘自私的。因为这种自我封闭的行为和观念都是与一己、一帮、一党、一族、一国、一域之私相关联。反之,一切有利于全世界人类和平幸福的文化都与上述的私欲水火不容,大乘的意义正是如此。

经文还更进一步强调,破除一切文化、学说中障碍的关键在于要真正领悟「为一切众生故」的大乘精神。如果把如来佛智觉知的真如还原为社会伦理来讲,说的还是普度众生。

经文中所云「无限大悲,无限宽慰世间,作是说者,是名善说如来」也是这个意思。现代东西方文化中最闪光的内容也都充满着利益一切众生的崇高理想。如来藏理论中的智慧思想则对西方文化产生了一种补偏和救佑的作用。早在本世纪三十年代,熊十力先生就说过这样一段话:「佛家哲学,以今哲学上术语言之,不妨说为心理主义。所谓心理主义者,非谓是心理学,乃谓其哲学从心理学出发故。今案其说,在宇宙论方面,则摄物归心,所谓「三界唯心,万法唯识」是也。然心物互为缘生,剎那剎那,新新数起,都不暂住,都无定实。

在人生论方面,则于染净,察识分明。而以此心舍染得净,转识成智,离苦得乐,为人生最高蕲向。在本体论方面,则即心是涅槃。在认识论方面,则由解析而归趣证会,初假寻思,而终于心行路绝。其所以然者,则于自心起执,由慧解析,知其无实,渐入观行,冥契真理,即超过寻思与知解境地,所谓证会而已。吾以为言哲学者,果欲离戏论而得真理,则佛家在认识论上,尽有特别贡献,应当用心参学。今西洋哲学,理智与反理智二派,互不相容,而佛学则可一炉而冶。」①这一段十分精辟的论断至今仍不失其意义,它在方法论上更是为现代西方学术发展的良性趋向提示了极为诱人的前景。

如来藏义理便集中体现了佛学方法论的这一优势,也就是心理主义(在现代方法论上称为心理学方法),它是理性与非理性的统一。心理主义作为现代西方学术的主潮之一,从实验心理学、分析心理学,到精神分析心理学、格式塔(Gestalt)心理学,再到人本心理学、文化心理学,都表明心理主义作为一种方法的普遍适应性越来越强。在中国大陆现代学术中,文化心理学方法是伴随哲学主体论的议论热潮而来的,尽管各家各派主体论的基本理论立场大相径庭,但似乎很少有人认为,文化心理分析方法和主体论热不是目前大陆社会科学界产生的重要现象。

现代西方学术在它开始发展时就刻意破坏德国古典哲学体系和理性的桎梏,纷纷走向非理性,以致于难以自拔。而心理主义型学术也不例外,它面临着许许多多的问题。日本的铃木大拙、阿部正雄学派洞悉西方文化哲学的危机,毅然用东方佛家的禅学来包容和救助西方文化哲学。这种做法,已受到了东西方哲人们的普遍关注。

但用禅学救助西学应该说略嫌狭隘了些,而大乘如来藏阿赖耶识的理论对于裨辅校助西学却十分有益。因为禅学理论的本体论仍是自性清净、心性真如,不出如来藏阿赖耶识范畴。禅宗顿悟所依据的「即心即性」义理也还是源于心性净染论的。其实,阿部正雄的禅学已不注重顿悟了,而直接划出了纯禅学的范畴②。

如果说如来藏理论对于现代西学的辅助是间接的话,那么二空智义对于西学的校补则更为切实。西方的现代哲学普遍对抗历史文明和传统形而上义理,争相追求否定性范畴。影响最大的如尼采(Friedrich Wilhlm Nietzsche 公元一八四四--一九00年)对非存在的追求、海德格尔(Marfin Heidergger 公元一八八九--一九七六年)对无的执着。以海德格尔为代表的存在主义哲学(Existenz-phwsoplie)在否定传统古典本体论中建立了以无为基础的本体。

海德格尔认为传统古典哲学把本体的范畴诸如理念、物质、上帝、绝对理念等等作为根本的对象、存在来把握。但现代西方诸科学却在各自的领域里把这一切都否定了,即把诸如此类的存在变成了虚无。不过,西方哲人对形而上的执着还需要一种本体。于是海德格尔提出了「即无(Nionti)」。在这里,「无」是对一切存在者的否定,是根本的不在者③。「无」不等于虚无(Neanot),因为作为与所谓「本质」性的本体相对立的现象而存在的具体的人和文化,毕竟是有意义的,但是「无」又不等于有,这是由于作为存在的对象都被科学必然否定。这样一来,如此之「无」便超脱了知性、科学、理智的对象范畴,只能通过主体的现象性体验或经验来证明「无」的存在。我们由此看出,海德格尔的「无」论与本经的二空智在形式上是极其相似的,当然二者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

二空义之空,不等于虚无或虚空,也不等于根本不存在或一无所有。二空义不否定一切有,而肯定其妙有,所谓真空即妙有。海德格尔不相信众生能以理智认知无的义蕴,提倡人们用经验和体验等诸如此类非理性来验证它。然而二空义却引导众生运用智慧(理智与非理智融于一炉而冶的智慧)去知解领悟(即觉知)真如之真空、本无。如果西方存在主义者早一些应用东方佛学思想来惠泽、校正自己的理论体系,也许不会陷入今天这样有些穷途末路、岌岌可危的境地,也不会那么深地陷入「荒诞」、饱尝「孤独」、「(左口右恶)心」及「焦虑」、「畏怯」④的烦恼。

虽然历史的发展由于不存在我们善意的假设而有些遗憾,但所幸的是,越来越多的人已经开始认识到了东方文化对于人类文化的拯救作用。东西方文化只有相融汇、互补充, 才能给人类文化带来一个美好的前景,更好地帮助我们认识自身、认识世界。这也应当是《胜鬘经》所开示、启迪我们的一个重要内容吧。

注释:

①熊十力《佛家名相通释》,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一九八五年七月版六页--七页。

②参见(日本)阿部正雄《禅与西方思想》。

③《西方现代资产阶级哲学论著选辑》商务印书馆,一九六四年版三四六页。

④「孤独」、「(左口右恶)心」、「焦虑」、「畏性」是存在主义归纳的作为荒诞的人而存世的基本体验。


分类:佛经 书名:《胜鬘经》 作者:(刘宋)求那跋陀罗(译)
《十地经论》 | 佛经

《十地经论》序


侍中崔光撰

十地经者。盖是神觉之玄苑。灵慧之妙宅。亿善之基舆。万度之纲统。理包群藏之秘。义冠众典之奥。积渐心行。穷忍学之源。崇广住德。极道慧之府。所以厚集肇虑。朗成圆种。离怖首念。赫为雷威。其为教也。微密精远。究净照之宗。融冶莹练。尽性灵之妙。自寂场启旭。固林辍晖。虽复圣训充感。金言满世。而渊猷冲赜。莫不网罗于其中矣。至于光宣真轨。融畅玄门。始自信仁。终泯空寂。因果既周。化业弥显。默耀大方。影焕八极。岂直日月丽天。洞烛千象。溟壑带地。混纳百川而已哉。既理富瀛岳。局言靡测。廓明洪旨。寔系渊儒。北天竺大士。婆薮槃豆。魏云天亲。挺高悟于像运。拔英规于季俗。故能徽踪马鸣。继迹龙树。每恨此经文约而义丰。言迩而旨远。乃超然遐慨。邈尔悠想。慕释迦之余范。追刚藏之遗轨。诚复岁踰五百。处非六天。人梵乖辽。正像差迥。而妙契寰中。神协靡外。通法贯玄。莫愧往烈。遂乃准傍大宗。爰制兹论。发趣精微。根由睿哲。旨奥音殊。宣译俟贤固以义嘱中兴。时凭圣代。大魏皇帝。俊神天凝。玄情汉远。扬治风于宇县之外。敷道化于千载之下。每以佛经为游心之场。释典为栖照之囿。搜隐访缺。务乎昭扬。有教必申。无籍不备。以永平元年岁次玄枵四月上日。命三藏法师北天竺菩提留支。魏云道希。中天竺勒那摩提。魏云宝意。及传译沙门。北天竺伏陀扇多。并义学缁儒一十余人。在太极紫庭。译出斯论十有余卷。斯二三藏并以迈俗之量。高步道门。群藏渊部。罔不研揽。善会地情。妙尽论旨。皆手执梵文。口自敷唱。片辞只说。辩诣蔑遗。于时皇上。亲纡玄藻。飞翰轮首。臣僚僧徒毗赞下风。四年首夏。翻译周讫。洋洋斖斖。莫得其门。义富趣玄。孰云窥测。刚藏妙说。更兴于像世。天亲玄旨。再光于季运。忝厕末筵。敢窃只记。


分类:佛经 书名:十地经论 译者:菩提流支(译)
《胜鬘经》| 佛经

《胜鬘经》

[刘宋]求那跋陀罗(译)

【胜鬘经】佛教经典。属如来藏系。全称《胜鬘狮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一称《狮子吼经》。南朝宋求那跋陀罗译。1卷。胜鬘传为古印度拘萨罗国波斯匿王之女,阿逾阇国王后,其母即佛陀堂弟摩诃男之养女末利夫人。此经为记述胜鬘夫人劝信佛法的说教。本经是大乘如来藏系经典中的代表作之一。全经结构共分十五章,内容包括如来真实义功德、十受、三愿、摄受、一乘、无边圣谛、如来藏、法身、空义隐覆真实、一谛、一依、颠倒真实、自性清净、真子、胜鬘等。

南朝刘宋求那跋陀罗(394-468)译。师刘宋译经僧,中印度人,原属婆罗门种姓。幼学五明诸论,广研天文、书算、医方、术等学。后读《杂阿毘昙心论》而崇信佛法,遂剃发出家,并受具足戒。师为人慈和恭顺,专勤学业,先习小乘教法,博通三藏,后转学大乘教法,深研《大品般若经》、《华严经》等诸经,进而读诵宣讲,并以佛法劝化父母归信佛教。

 
《胜鬘经》原文
01、如来真实义功德章 02、十受章 03、三愿章
04、摄受正法章 05、一乘章 06、无边圣谛章
07、如来藏章 08、法身章 09、空义隐覆真实章
10、一谛章 11、一依章 12、颠倒真实章
13、自性清净章 14、如来真子章 15、胜鬘章

《胜鬘经》译文注释与原文对照
胜鬘经题解 01、如来真实义功德章 02、十受章
03、三愿章 04、摄受正法章 05、一乘章
06、无边圣谛章 07、如来藏章 08、法身章
09、空义隐覆真实章 10、一谛章 11、一依章
12、颠倒真实章 13、自性清净章 14、如来真子章
15、胜鬘章 源流 解说

《十地经论》 | 佛经

《十地经论》第一卷 初欢喜地第一之一


说此法门者  及诸劝请法
分别义藏人  受持流通等
法门等最胜  顶礼解妙义
欲令法久住  自利利他故

十地法门。初地所摄八分。一序分。二三昧分。三加分。四起分。五本分。六请分。七说分。八校量胜分。

经曰。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成道未久第二七日。在他化自在天中自在天王宫摩尼宝藏殿。与大菩萨众俱。一切不退转。皆一生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从他方佛世界俱来集会。此诸菩萨一切菩萨智慧境界悉得自在。一切如来智慧境界悉皆得入。勤行不息善能教化一切世间。随时普示一切神通等事。于刹那中皆能成办具足。不舍一切菩萨所起大愿。于一切世一切劫一切国土常修一切诸菩萨行。具足菩萨福德智慧。如意神足而无穷尽。能为一切而作饶益。能到一切菩萨智慧方便彼岸。能令众生背世间道向涅槃门。不断一切菩萨所行。善游一切菩萨禅定解脱三昧神通明慧。诸所施为善能示现。一切菩萨无作自在。如意神足皆悉已得。于一念顷能至十方诸佛大会。劝发咨请受持一切诸佛法轮。常以大心供养诸佛。常能修习诸大菩萨所行事业。其身普现无量世界。其音遍闻无所不至。其心通达明见三世。一切菩萨所有功德具足修习。如是诸菩萨摩诃萨功德无量无边。于无数劫说不可尽。其名曰金刚藏菩萨。宝藏菩萨。莲华藏菩萨。胜藏菩萨。莲华胜藏菩萨。日藏菩萨。月藏菩萨。净月藏菩萨。照一切世间庄严藏菩萨。智慧普照明藏菩萨。妙胜藏菩萨。栴檀胜藏菩萨。华胜藏菩萨。俱素摩胜藏菩萨。优钵罗华胜藏菩萨。天胜藏菩萨。福德胜藏菩萨。无碍清净智藏菩萨。功德藏菩萨。那罗延德藏菩萨。无垢藏菩萨。离垢藏菩萨。种种乐说庄严藏菩萨。大光明网照藏菩萨。净明胜照威德王藏菩萨。大金山净光明威德王藏菩萨。一切相庄严净胜藏菩萨。金刚焰胜胸相庄严藏菩萨。焰炽藏菩萨。宿王光照藏菩萨。虚空库无碍智藏菩萨。无碍妙音远藏菩萨。陀罗尼功德持一切世间愿藏菩萨。海庄严藏菩萨。须弥胜藏菩萨。净一切功德藏菩萨。如来藏菩萨佛胜藏菩萨。解脱月菩萨。如是等菩萨摩诃萨无量无边阿僧祇。不可思议。不可称。不可量。无有分齐不可说。不可说种种佛国土集。金刚藏菩萨。而为上首。

论曰。时处等校量显示胜故。此法胜故。在于初时及胜处说。此处宫殿等胜是名处胜。何故不色界说。此处感果故。何故不初七日说。思惟行因缘行故。本为利他成道。何故七日思惟不说。显示自乐大法乐故。何故显己法乐。为令众生于如来所增长爱敬心故。复舍如是妙乐悲愍众生为说法故。何故唯行因缘行。是因缘行显示不共法故。何故菩萨说此法门。为令增长诸菩萨力故。何故唯金刚藏说。一切烦恼难坏。此法能破。善根坚实犹如金刚故。不异名说。何故名金刚藏。藏即名坚。其犹树藏。又如怀孕在藏。是故坚如金刚。如金刚藏。是诸善根。一切余善根中。其力最上犹如金刚。亦能生成人天道行。诸余善根所不能坏故。名金刚藏。已说序分。次说三昧分。

经曰。尔时金刚藏菩萨摩诃萨。承佛威神。入菩萨大乘光明三昧。

论曰。入三昧者。显示此法非思量境界故。已说三昧分。次说加分。

经曰。尔时金刚藏菩萨。入是菩萨大乘光明三昧。即时十方过十亿佛土微尘数等诸佛世界。有十亿佛土微尘数诸佛。皆现其身。同名金刚藏。是诸佛如是赞言。善哉善哉。金刚藏乃能入是菩萨大乘光明三昧。复次善男子。如是十方十亿佛土微尘数等诸佛。皆同一号。加汝威神。此是卢舍那佛本愿力故加。

论曰。何故多佛加。显法及法师。增长恭敬心故。何故同号金刚藏。加本愿力故。何故如来作如是愿。显示多佛故。此三昧是法体。本行菩萨时皆名金刚藏。同说此法。今成正觉亦名金刚藏。故不异名加。又是菩萨闻诸如来同己名已增踊悦故。何故不言过无量世界。方便显多佛故。何故定言十亿佛土。为说十地故。此经如是多说十数。彼佛先作是愿。今复自加。后余佛加故言卢舍那佛本愿力故加。何故加。为说此法故加。复云何加。

经曰。又一切菩萨不可思议。诸佛法明说令入智慧地故。摄一切善根故。善分别选择一切佛法故。广知诸法故。善决定说诸法故。无分别智清净不杂故。一切魔法不能染故。出世间法善根清净故。得不可思议智境界故。乃至得一切智人智境界故。又得菩萨十地始终故。如实说菩萨十地差别方便故。念随顺一切佛法故。观达分别无漏法故。善择大智慧光明方便故。令入具足智门故。随所住处正说无畏辩才明故。得大无碍智地故。忆念不忘菩提心故。教化成就一切众生界故。得通达分别一切处法故。

论曰。此二十句。依一切菩萨自利利他故加。如是初十句依自利行。后十句依利他行。是中一切菩萨者。谓住信行地。不可思议诸佛法者。是出世间道品。明者见智得证。说者于中分别。入者信乐得证。智慧地者谓十地智。如本分中说。此是根本入。如经又一切菩萨不可思议诸佛法明说令入智慧地故。此修多罗中说依根本入有九种入。一者摄入。闻慧中摄一切善根故。如经摄一切善根故。二者思议入。思慧于一切道品中智方便故。如经善分别选择一切佛法故。三者法相入。彼彼义中无量种种知故。如经广知诸法故。四者教化入。随所思义名字具足善说法故。如经善决定说诸法故。五者证入。于一切法平等智见道时中善清净故。如经无分别智清净不杂故。菩萨教化众生即是自成佛法。是故利他亦名自利。六者不放逸入。于修道时中远离一切烦恼障故。如经一切魔法不能染故。七者地地转入。出世间道品无贪等善根净故。如经出世间法善根清净故。复有善根能为出世间道品因故。八者菩萨尽入。于第十地中入一切如来秘密智故。如经得不可思议智境界故。九者佛尽入。于一切智入智故。如经乃至得一切智人智境界故。是诸入为校量智义差别次第转胜。非根本入。一切所说十句中。皆有六种差别相门。此言说解释应知除事。事者谓阴界入等。六种相者。谓总相别相。同相异相。成相坏相。总者是根本入。别相者余九入。别依止本满彼本故。同相者入故。异相者增相故。成相者略说故。坏相者广说故。如世界成坏。余一切十句中随义类知。第二十句所谓得菩萨十地始终故。此根本始终。是中始者信欲亲近等。终者念持诸地。复有阿含及证。如是次第依初相。应知依根本始终。有十种始终。一者摄始终。思慧智随所闻义受持说故。如经如实说菩萨十地差别方便故。二者欲始终。令证一切佛法故。如经念随顺一切佛法故。三者行始终。观分时中无漏道品分别修相觉故。如经观达分别无漏法故。四者证始终。见道时中法无我智方便故。如经善择大智慧光明方便故。是中善择者。择中最胜。最胜者。法无我智故。大智慧者。过小乘故。光明者。对治无明故。此事中彼时中皆善知故。五者修道始终。出世间智智力得入法义故。如经令入具足智门故。此处菩萨于菩提有五种障。一者不能破诸邪论障。已说正义他言能坏。复眷属离散。二者不能答难障。于他问中茫然无对。设有言说人不信受。三者乐着小乘障。自不能得大菩提。复舍利益众生。四者化众生懈怠障。于中舍利他行。不助他善。复自善根不增长故。五者无方便智障。不能善化众生。复自菩提行不满足故。对治是障有五始终。一者能破邪论障始终。随彼所著显己正义。对治邪执无畏辩才性不闇故。如经随所住处正说无畏辩才明故。二者能善答难始终。证大无碍智地故。如经得大无碍智地故。三者乐着小乘对治始终。大菩提愿大菩提念不忘失故。如经忆念不忘菩提心故。四者化众生懈怠对治始终。利益众生无疲倦故。如经教化成就一切众生界故。五者无方便智对治始终。于五明处通达分别故。如经通达分别一切处法故。已说何故加。复云何加。谓口意身加。云何口加。

经曰。复次善男子。汝当辩说此诸法门差别方便法故。承诸佛神力如来智明加故。自善根清净故。法界净故。饶益众生界故。法身智身故。正受一切佛位故。得一切世间最高大身故。过一切世间道故。出世间法道清净故。得一切智人智满足故。

论曰。此十句中。辩才者。随所得法义忆持不忘说故。诸法门者。谓十地法。差别者。种种名相故。此法善巧成。是故名方便。依根本辩才有二种辩才。一者他力辩才。二者自力辩才。他力辩才者。承佛神力故。云何承佛神力。如来智力不闇加故。如经承诸佛神力如来智明加故。自力辩才者有四种。一者有作善法净辩才。如经自善根清净故。二者无作法净辩才。如经法界净故。三者化众生净辩才。如经饶益众生界故。四者身净辩才。是身净中显三种尽。一者菩萨尽有二种利益。二者声闻辟支佛不同尽。三者佛尽。菩萨尽者。法身离心意识唯智依止。如经法身智身故。二种利益者。现报利益。受佛位故。后报利益。摩醯首罗智处生故。如经正受一切佛位故。得一切世间最高大身故。二乘不同尽者。度五道复涅槃道净故。如经过一切世间道故。出世间法道清净故。佛尽者。入一切智智满足故。如经得一切智人智满足故。自力辩才校量转胜上上故。已说口加。云何意加。

经曰。尔时诸佛与金刚藏菩萨真实无畏身。与无障碍乐说辩才。与善净智差别入。与善忆念不忘加。与善决定意方便。与遍至一切智处。与诸佛不坏力。与如来无所畏不怯弱。与一切智人智无碍分别法正见。与一切如来善分别身口意庄严起故。

论曰。此十句意加。无畏身者有二种。一者与无上胜威德身。如王处众自在无畏。二者与辩才无畏身。前色身胜后名身胜。是名身有九种。一者不着辩才。说法不断无滞碍故。如经与无障碍乐说辩才故。二者堪辩才。善净堪智有四种。一者缘二者法三者作四者成。善知此义成不成相故。如经与善净智差别入故。三者任放辩才。说不待次言辞不断处处随意不忘名义故。如经与善忆念不忘加故。是不忘加意力加故。四者能说辩才。随所应度种种譬喻能断疑故。如经与善决定意方便故。五者不杂辩才。三种同相智常现前故。如经与遍至一切智处故。六者教出辩才。得佛十力不坏于可度者令断烦恼故。如经与诸佛不坏力故。七者不畏辩才。得佛决定无畏于他言说不怯弱故。如经与如来无所畏不怯弱故。八者无量辩才。于一切智随顺宣说修多罗等法六种正见故。如经与一切智人智无碍分别法正见故。九者同化辩才。得一切佛无畏身等三种教化。随所度者显示殊胜三业神化故。如经与一切如来善分别身口意庄严起故。又诸佛有力有慈悲。何故以十种无畏身唯加金刚藏而不加余者。

经曰。何以故。以得菩萨大乘光明三昧法故。亦是菩萨本愿起故。善净深心故。善净智圆满故。善集助道法故。善修本业故。念持无量法故。信解清净光明法故。善得陀罗尼门不坏故。法界智印善印故。

论曰。以是菩萨得大乘光明三昧法余者不得故。得三昧法有二种。一者本愿成就现前故。如经亦是菩萨本愿起故。二者三昧身摄功德故。此三昧身摄功德有八种。依自利利他故。一者因净。深心趣菩萨地尽清净故。如经善净深心故。深心者信乐等。复是一切善法根本故。二者智净。趣菩萨地尽修道真如观智故。如经善净智圆满故。此真如观内智圆满普照法界。犹如日轮光遍世界故。三者身转净。生生转胜善行成满故。如经善集助道法故。四者心调伏净。善断烦恼习故。如经善修本业故。五者闻摄净。堪能受持一切如来所说秘密法故。如经念持无量法故。六者通净。得胜通自在故。如经信解清净光明法故。以决定信力摄取通故。七者辩才净。善知陀罗尼门不相违故。如经善得陀罗尼门不坏故。于中所有初章字者是陀罗尼门。一一字门摄持无量名句字身故。不坏者前后不相违故。八者离慢净。谓真实智教授不异故。如经法界智印善印故。于中三昧身摄功德有四种依自利因。善净深心故。善净智圆满故。善集助道法故。善修本业故。此修多罗中四句次第说。精进因。不忘因。势力因彼不染因。复依利他因有四种。念持无量法故。断疑因。信解清净光明法故。敬重因。以神通力示现不思议处。令诸见者决定信入故。善得陀罗尼门不坏故。转法理因。法若坏时假余尊法诵持故。法界智印善印故。教授出离因。如是化者得自利不忘故。已说意加。云何身加。摩顶觉故。

经曰。尔时十方诸佛。不离本处以神通力皆申右手。善摩金刚藏菩萨摩诃萨顶。

论曰。不离本处而摩此者。显示殊胜神力。若来此处则非奇异。是如意通力非余通等。已说加分。云何起分。

经曰。诸佛摩金刚藏菩萨顶已。尔时金刚藏菩萨即从三昧起。

论曰。即从三昧起者。以三昧事讫故。又得胜力。说时复至定无言说故。已说起分。云何本分。

经曰。起三昧已告诸菩萨言。诸佛子。是诸菩萨愿善决定无杂不可见。广大如法界。究竟如虚空。尽未来际覆护一切众生界。佛子。是诸菩萨乃能入过去诸佛智地。乃能入未来诸佛智地。乃能入现在诸佛智地。诸佛子。此菩萨十地是过去未来现在诸佛已说今说当说。我因是事故如是说。何等为十。一名欢喜地。二名离垢地。三名明地。四名焰地。五名难胜地。六名现前地。七名远行地。八名不动地。九名善慧地。十名法云地。诸佛子。此菩萨十地过去未来现在诸佛已说今说当说。佛子。我不见有诸佛世界是诸如来不叹说此菩萨十地者。何以故。此是菩萨摩诃萨增上胜妙法故。亦是菩萨光明法门。所谓分别十地事。诸佛子。是事不可思议。所谓菩萨摩诃萨诸地智慧。

论曰。何故不请而说。若不自说众则不知为说不说。又复不知欲说何法。愿善决定者。如初地中说发菩提心。即此本分中愿应知。善决定者。真实智摄故。善决定者。即是善决定。此已入初地。非信地所摄。此善决定有六种。一者观相善决定真如观一味相故。如经无杂故。二者真实善决定。非一切世间境界出世间故。如经不可见故。三者胜善决定。大法界故。一切佛根本故。如经广大如法界故。大胜高广一体异名法相义故。一切法法尔故。复法界大真如观。胜诸凡夫二乘智等净法法尔故。复法界大方便集地。谓说大乘法法尔故。复法界大白法界善法法尔故。四者因善决定有二种。一成无常爱果因善决定。是因如虚空。依是生诸色。色不尽故。如经究竟如虚空故。二常果因善决定。得涅槃道。如经尽未来际故。五者大善决定。随顺作利益他行。如经覆护一切众生界故。次前善决定。此愿世间涅槃中非一向住故。六者不怯弱善决定。入一切诸佛智地不怯弱故。如经佛子是诸菩萨乃至入现在诸佛智地故。复此十地生成佛智住持故。如经诸佛子此菩萨十地是过去未来现在诸佛已说今说当说故。于中善决定者是总相。余者是别相。同相者善决定。异相者别相故。成相者是略说。坏相者广说故。如世界成坏。何故定说菩萨十地。对治十种障故。何者一障。一者凡夫我相障。二者邪行于众生身等障。三者闇相于闻思修等诸法忘障。四者解法慢障。五者身净我慢障。六者微烦恼习障。七者细相习障。八者于无相有行障。九者不能善利益众生障。十者于诸法中不得自在障。何故十地初名欢喜。乃至十名法云。成就无上自利利他行。初证圣处多生欢喜故名欢喜地。离能起误心犯戒烦恼垢等。清净戒具足故名离垢地。随闻思修等照法显现故名明地。不忘烦恼薪智火能烧故名焰地。得出世间智方便善巧能度难度故名难胜地。般若波罗蜜行有间大智现前故名现前地。善修无相行功用究竟能过世间二乘出世间道故名远行地。报行纯熟无相无间故名不动地。无碍力说法成就利他行故名善慧地。得大法身具足自在故名法云地。如是受法王位。犹如太子于诸王子而得自在。是处有微智障故不自在。对治此障故说佛地。又如怀孕在藏。菩萨十地亦复如是。以诸地有障故。如子生时。佛时亦尔。事究竟故。又如生时诸根觉了。佛亦如是。于一切境界智明了故。藏有十时。一者陀罗婆身时。二者捭罗婆身时。三者尸罗他身时。四者坚身时。五者形相似色身时。六者性相似身时。七者业动身时。八者满足身时。于中有三种根满足时。男女相别满足时。广长诸相满足时。如是十时诸地相似故。佛子我不见有诸佛世界是诸如来不叹说此菩萨十地者。显此胜法为令时众增渴仰故。佛世界者。于中成佛。喻如稻田。往作佛事者。亦名佛世界。叹说者。于中有二种。一者为说阿含义。二者为证入义。摩诃萨者。有三种大。一愿大。二行大。三利益众生大。胜妙法者。诸法门中最殊胜故。光明者。此大乘法显照一切余法门故。法门者。名为法故。分别十地事者。显示世间智所知法故。是事不可思议。所谓菩萨摩诃萨诸地智慧者。显示出世间智故。此非世间分别地智能成菩萨清净道故。已说本分。云何请分。

经曰。尔时金刚藏菩萨。说诸菩萨十地名已。默然而住。不复分别。是时一切菩萨众闻说菩萨十地名已。咸皆渴仰欲闻解说。各作是念。何因何缘。是金刚藏菩萨说诸菩萨十地名已。默然而住。不更解释。时大菩萨众中有菩萨名解脱月。知诸菩萨心深生疑已。即以偈颂问金刚藏菩萨曰。

何故净觉人  念智功德具
说诸上妙地  有力不解释
决定此一切  菩萨大名称
何故说地名  而不演其义
此众皆乐闻  佛子智无畏
如是诸地义  愿为分别说
此众皆清净  离懈怠严净
安住坚固中  功德智具足
迭共相瞻住  一切咸恭敬
如蜂欲熟蜜  如渴思甘露

论曰。何故默然住。欲令大众渴仰请说故。复增菩萨尊敬法故。何故解脱月菩萨初请。彼众上首故。余问则乱众调伏故。何故偈颂请。少字摄多义故。诸赞叹者多以偈颂故。此五偈说何等义。显示说者听者无诸过故。若有过者则不应说。是中显示说者净觉无过故。复显听者同法决定故。有乐闻故。复示余者净心故。又显此众皆堪闻法故。偈言迭共相瞻住故。云何叹说者。偈言。

何故净觉人  念智功德具
说诸上妙地  有力不解释

何故唯叹净觉。净觉是说因故。觉名觉观。是口言行有净说因何故不说。叹净觉有二种。一摄对治。二离诸过。是中念智具者。摄对治故。所治有二种。一者杂觉。二者杂觉因忆想分别故。念者四念处。对治杂觉故。智者真如无相智。对治杂觉因忆想分别故。余者显示离诸过。是过有三种。有三过者则不能说。何者为三。一悭嫉。二说法懈怠。三不乐说。悭者其心吝法。嫉者忌他胜智。功德具者。不嗔等功德具。示无初过故。说上地者。示无第二过故。有力者。示无第三过故。如是二种净觉叹说者已。次叹听者。偈言。

决定此一切  菩萨大名称
何故说地名  而不演其义

决定者。黠慧明了故。决定有三种。一上决定。愿大菩提故。二名闻决定。他善敬重故。三摄受决定。彼说者善知故。偈言。菩萨故。大名称故。说地名故。如是次第应知。虽有决定堪受法器。心不欲闻亦不得说。偈言。

此众皆乐闻  佛子智无畏
如是诸地义  愿为分别说

决定者。是中有阿含决定非证决定。有非现前决定无现前决定。如是决定法器不满足故不能听受。示现此众具足决定故能听受偈言佛子智无畏故。智有二种。一证法故。二现受故。如是善知法器满足请金刚藏。如是诸地义。愿为分别说。已叹同法众决定乐闻功德。次复叹异众。偈言。

此众皆清净  离懈怠严净
安住坚固中  功德智具足

清净者不浊故。浊有六种。离此诸浊故言清净。何者为六。一不欲浊。二威仪浊。三盖浊。四异想浊。妒胜心破坏心故。五不足功德浊。善根微少故。是故于彼说中心不乐住。六痴浊。谓愚闇等故。此对治有六种不浊。安住坚固者。于所说法修行坚固。如是次第相对。离懈怠者。对不欲浊。严者对威仪浊。净者对盖浊。坚固者对异想浊。功德具者对不足功德浊。智具者对痴浊。此六句示现是二偈显同生众净。次一偈显异生众净。后一偈显二众清净。偈言。

迭共相瞻住  一切咸恭敬
如蜂欲熟蜜  如渴思甘露

迭共相瞻者。示无杂染心故。咸恭敬者。示敬重法。非妒心故。下半偈喻敬法转深。此偈迭共相瞻是总相。一切咸恭敬是别相。如是余偈初句总相。余句别相。同异成坏如上所说。偈曰。

大智无所畏  金刚藏闻已
欲令大众悦  即时说颂曰
难第一希有  菩萨所行示
地事分别上  诸佛之根本
微难见离念  非心地难得
境界智无漏  若闻则迷闷
持心如金刚  深信佛智慧
心地无我智  能闻智微细
如彩画虚空  如虚空风相
智如是分别  难见佛无漏
我念佛智慧  第一世难知
难信希有法  是故我默然

论曰。此初偈中。欲令大众悦是总正詶答相。詶答有二种。一堪詶答。二不怯弱詶答。偈言大智故。无所畏故。离不堪答。离不正答。此二示现自他无过故。何者是正答相。此法难说复难闻故。云何难说。偈言。

难第一希有  菩萨所行示
地事分别上  诸佛之根本

难者难得故。难有二种。一最难。二未曾有难。偈言。第一故希有故。此二示现所说难。何者是难。偈言菩萨所行示地事分别上。菩萨行者。是出世间智。示者。显示故。地事者。谓诸地菩萨行事。分别上者。说胜故。何者菩萨行。偈言。诸佛之根本。佛者觉佛智故。已说难说复说所以难。何者是难。彼菩萨行事义住不可如是说。云何彼义住。偈言。

微难见离念  非心地难得
境界智无漏  若闻则迷闷

此偈中。难得者是总。余者是别。难得者难证故。是难得有四种。一微难得。二难见难得。三离念难得。四非心地难得。微难得者。非闻慧境界故。粗事不须思惟。难见难得者。非思慧境界故。离念难得者。非世间修慧境界故。示现三界心心数法分别。世间修道智非境界故。非心地难得者。示现报生善得修道智非境界故。此示现心境界者是心地此谁境界。偈言智境界。何者是智见实义故。何故非余境界。无漏故。无漏者。出世间义。是义非世间智境界。如是甚深义。如是可解。如是不可说。若闻则迷闷者。云何迷闷。随闻取着故。闻者即闻非是不闻。已辩难说。复显难闻。偈言。

持心如金刚  深信佛智慧
心地无我智  能闻智微细

如金刚者。坚如金刚。坚有二种。一决定信坚。二证得坚。此三句示现坚者是总。余者是别。云何深信佛智慧。唯佛所知。非我境界。佛菩提无边。佛化众生所说法门种种信故。何者是心地。云何无我智。心地者。随心所受三界中报。又随心所行一切境界亦名心地。无我智者有二种。我空法空。如实知故。能闻智微细者。难知。如是微细如前所说。复以譬喻显微细义。偈言。

如彩画虚空  如虚空风相
智如是分别  难见佛无漏

此偈示现如空中画色如壁。是中不住故不可见。如空中风如树叶。是中不住故不可见。此动作者。非不空中有是二事。如是虚空处事不可说处。是画风如说。以非自性不可得见。是不住故。以其客故。非不于中有此言说。如是佛智言说显示地校量胜分别难见。画者。喻名字句身。何以故。依相说故。风者以喻音声。说者以此二事说。听者以此二事闻。若如是可说。如是可闻。如是难见。何故不说。

我念佛智慧  第一世难知
难信希有法  是故我默然

难知者难证故。难信者难生决定心故。此偈示现有证有信可说可闻。世间难得证信故。我不说。

经曰。尔时解脱月菩萨闻说此已。请金刚藏菩萨言。佛子。是大菩萨善净众集。善清净深心。善清净诸念。善集诸行多亲近诸佛。善集助道法。具足无量功德。离痴疑悔无有染污。善住深心信于佛法中不随他教。善哉佛子。敷演此义。是诸菩萨于是深法皆能证知。

论曰。圣者解脱月何故复叹此众。上言世间证信者难得。示现此众有堪能故。善净深心者是总。此善净深心有二种。一阿含净。二证净。是阿含净有五种。一者欲净。随所念阿含得方便念觉净。如经善清净诸念故。二者求净。得随顺身口敬行。如经善集诸行故。三者受持净。于无量世多闻忆持不谬故。如经多亲近诸佛故。四者生得净。愿得上上生胜念胜。如经善集助道法故。五者行净。求善证法习少欲头陀等成就多功德。如经具足无量功德故。证净者有四种。一者得净。现智善决定故。如经离痴疑悔故。二者不行净。修道中一切烦恼不行故。如经无有染污故。三者无厌足净。不乐小乘得上胜悕望心。如经善住深心信故。深心者悕欲故。信者决定故。复念持彼功德故。四者不随他教净。趣尽道中自正行故。如经于佛法中不随他教故。

经曰。尔时金刚藏菩萨言。佛子。虽此菩萨众善清净深心善清净诸念善集诸行多亲近诸佛善集助道法具足无量功德离痴疑悔无有染污善住深心信于佛法中不随他教。其余乐小法者。闻是甚深难思议事多生疑惑。是人长夜受诸无利衰恼。我愍此等。是故默然。

论曰。是圣者金刚藏领彼解脱月菩萨所叹众清净功德已。于所说法中不见法器闻增疑惑。是故不说。于一法中有二种过。疑者正行相违犹豫义故。惑者心迷义故。能坏善法远离善法故。如是显示不受行因受行退因。

经曰。尔时解脱月菩萨请金刚藏菩萨言。善哉佛子。重请此事。愿承佛神力。善分别此不可思议法佛所护念事。令人易信解。所以者何。善说十地义。十方诸佛法应护念。一切菩萨护是智地勤行方便。何以故。此是菩萨最初所行成就一切诸佛法故。佛子。譬如一切书字数说。皆初章所摄。初章为本。无有书字数说不入初章者。如是佛子。十地者。是一切佛法之根本。菩萨具足行是十地。能得一切智慧。是故佛子。愿说此义。诸佛护念加以神力。令人信受不可破坏。

论曰。圣者解脱月何故复重请。示彼疑惑此不可避。若不说者有多过咎。不得成就一切佛法故。以是义故重请金刚藏菩萨。若诸佛有力能令生信。何故众生于彼法中犹起谤意。有二种定。一感报定。二作业定。此二种定。诸佛威力所不能转。最初所行者。依阿含行故。成就一切佛法者。谓是证智。书者是字相。如嘶字师子形相等。字者恶阿等音。数者名句。此二是数义。说者是语。一切书字数说等。皆初章为本。

经曰。尔时诸菩萨众。一时同声以偈颂请金刚藏菩萨言。

上妙无垢智  堪无量义辩
演说美妙言  真实义相应
念坚清净慧  为十力净心
无碍分别义  说此十地法
定戒深正意  离我慢妄见
此众无疑心  唯愿闻善说
如渴思冷水  如饥思美食
如病思良药  如众蜂依蜜
我等亦如是  愿闻甘露法
善哉清净智  说胜地无垢
具十力无碍  尽说善逝道

论曰。初偈叹证力辩才成就。第二偈上句叹阿含力辩才成就。以证力阿含力故能有所说。是故赞叹。上者是总。又复上者显证力辩才胜故。叹辩才有三种。一真实智二体性三者果。真实智者是无漏智。胜声闻缘觉智等。偈言妙无垢智故。体性者成就无量义辩才。偈言堪无量义辩故。果者字义成就。复是滑利胜上字义成就。偈言演说美妙言真实义相应故。第二偈上句叹阿含力。偈言。

念坚清净慧  为十力净心
无碍分别义  说此十地法

念坚者受持显说故。是菩萨于阿含中净慧无疑故。如是叹证力阿含力已。次令听者入证入阿含。是故请说。云何入证。已入地者令得佛力故。未入地者令得入地故。偈言为十力故为净心故。云何为入阿含。无碍分别义令受持十地法故。如是叹说者成就证力阿含力已。次复叹听众堪受阿含及证力故。偈言。

定戒深正意  离我慢妄见
是众无疑心  唯愿闻善说

此偈中唯愿者是总。唯愿有二种。一求阿含。二求正证。有二种妄想不堪闻阿含。一我二慢。以我慢故于法法师不生恭敬。复有二种妄想不堪得证。一见二疑。见者颠倒见故。疑者于不思议处不生信故。妄者谓妄想见中同使故。有二种对治堪闻阿含。一定二戒。定者心调伏故。戒者善住威仪故。次有二种对治堪能得证。一正见二正意。正见者善思义故。正意者得欢喜故。深者细意善思惟故。复以诸喻显示大众求法转深。偈言。

如渴思冷水  如饥思美食
如病思良药  如众蜂依蜜
我等亦如是  愿闻甘露法

此四喻者喻四种义门。示现正受彼所说义。何等为四。一受持。二助力。三远离。四安乐行。此义云何。如水不嚼随得而饮。如是闻慧初闻即受随闻受持。如食咀嚼身力助成。如是思慧嚼所闻法智力助成。如服良药药行除病。如是具闻思慧随顺正义如法修行。远离一切烦恼习患。如蜜众蜂所依乐行住处。如是闻思修慧果圣所依处。现法爱味受乐行故。如是赞叹说者听者请说已。次叹所说法利益咸皆共请。偈言。

善哉清净智  说胜地无垢
具十力无碍  尽说善逝道

善哉者所说法中善具足故。善哉有三种。一所依二体性三果。所依者谓净慧。体性者谓说诸地未曾说法。胜地者地挍量胜。无垢者说不违义。违义说者有三种垢。一者倒说。二谤如来。三诳闻者。果者谓具十力无障碍佛菩提故。如是请已犹故不说。何故不说请不满故。


分类:佛经 书名:十地经论 译者:菩提流支(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