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sgj035
lsgj035
lsgj035
lsgj035
lsgj035



第二节 民族统一战线的战略






  要使抗日救亡的历史主题成为党的政治主题,就必须采取相应的政治战略。瓦窑堡会议期间,中国共产党初步实现了政治主题与政治策略的转变。毛泽东的《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奠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理论基础,并在抗日战争过程中得到充实与发展,使统一战线理论成为毛泽东思想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一民族统一战线理论基础的确立

  这一理化基础的核心是如何处理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的关系,其中尤其是对待民族资产阶级的态度和政策问题。在这个问题上,王明“左”倾路线统治下的中共临时中央,长期实行着“左”倾教条主义路线。“四・一二”政变后,中共接受了斯大林关于“蒋介石的政变表示民族资产阶级退出革命”

  ② 《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9 册,第573 页。① 《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9 册,第577 页。的论断,把民族资产阶级当作革命的主要敌人之一。1931 年“九・一八”事变后,临时中央继续沿用这一理论根据,无视日本帝国主义要变中国为其殖民地的事实而引起的国内阶级关系的重大变化,坚持着工农阶级与资产阶级、苏维埃政权与国民党政权尖锐化对立的理论与观点,否认以民族资产阶级为主体的中间势力的抗日要求,否认国民党内部在抗日问题上正在发生的分化。由于错误地把革命与反革命的决战(阶级斗争)看作当时形势的主要特点,因此,衡量各个阶级、阶层和派别的政治标准就是是否拥护苏维埃政权与推翻国民党政府,而不是抗日与不抗日。于是对民族资产阶级等政治势力的抗日要求与主张,采取一概排斥的态度。在“九・一八”、“一・二八”事变后,民族资产阶级的一些政治代表由于敏感地意识到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对于本阶级利益所构成的威胁,虽然不同意苏维埃革命运动,但却抓住了抗日救亡的历史主题。他们有的提出对日绝交,“立请宣战”;有的提出“集中全国人才,组织国防政府”;有的甚至提出“停止剿共”,“一致对外”,有的则极力说明“不分党派”组织统一战线。这些主张在抗日已经开始成为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时,本来就是倾向于革命或至少是有利于革命的。但在“左”倾路线的理论模式下,则成了非常危险的“欺骗”宣传,因为它们模糊了阶级斗争意义下的革命与反革命决战的界线。认为“国民党的民族武断宣传与欺骗已经不能使广大群众相信了。在这种情况之下,一切反革命的在野派别都积极行动起来,..所有这些主张,他们的一致作用,是帮助国民党来维持它的统治,来使群众不去反对与推翻国民党的统治,而向国民党去‘官民合作’。在革命危机迅速成熟的时候,这些派别是最危险的敌人,应该以主要的力量来打击这些妥协的反革命派。”①因此提出“我们的枪锋,应注射在这些政党上面”②。这种极“左”路线的关门主义策略,严重脱离了中国革命的实际,给党的事业造成了严重的危害。清除关门主义“左”倾思想影响,论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与民族资产阶级等政治势力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可能性与必要性,就成为瓦窑堡会议期间毛泽东思考的重心与焦点。

  毛泽东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从而改变了国内阶级关系这一事实出发,论证了同民族资产阶级建立抗日统一战线的可能性。他认为,“九・一八”事变就开始了变中国为日本殖民地的阶段,“这种情形,就给中国一切阶级和一切政治派别提出了‘怎么办’的问题。”③工人、农民及小资产阶级都是要求抗日的。“问题摆在民族资产阶级、买办阶级和地主阶级面前”,而“民族资产阶级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毛泽东需要向全党解释民族资产阶级在“四・一二”政变后附和蒋介石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是否有可能重新参加革命的问题。他认为民族资产阶级与地主阶级、买办阶级是有区别的,既没有地主阶级那么多的封建性,也没有买办阶级那么多的买办性。虽然中国半殖民地的政治经济规定了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但也“正是因为这样,帝国主义敢于欺负他们,而这也就规定了他们不喜欢帝国主义的特点。”④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决定了这个阶级在大革命失败后附合了反革命营垒,但什么好处也没得到,“得到的只不过是民族工商业的破产或半破产的境

  ① 《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8 册,第33~34 页。② 《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8 册,第300 页。③ 《毛泽东选集》第1 卷,第143 页。④ 《毛泽东选集》第1 卷,第147 页。遇”。而在日本帝国主义大举侵华的形势下,这个阶级改变了它的政治态度,倾向于抗日。①这种情况,基本他说来是不利反革命,而有利于革命的。毛泽东从“九・一八”事变后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代表的抗日表现,说明了这个阶级的变化及其在国民党营垒中所造成的分化,批判了“地主资产阶级营垒是统一的,固定的”论点,重要的是共产党必须加强对这个可能的有时是动摇的同盟者的争取和领导权,从而论证了同民族资产阶级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可能性。

  从建立抗日统一战线的必要性来说,毛泽东的出发点是“日本帝国主义决定要变全中国为它的殖民地,和中国革命的现时力量还有严重的弱点”这两个基本事实。“这两种事实,都一齐跑来教训我们,要求我们适应情况,改变策略,改变我们调动队伍进行战斗的方式”②。这就需要同包括民族资产阶级在内的一切愿意抗日的武装与政治力量联合起来。在这里,毛泽东着重批判了党内长期存在着的“关门主义”理论与策略。这种“关门主义”理论机械地套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与词句,不仅错误地把握了历史的主题,而且错误地过高估计了革命的力量,犯有严重的革命急性病与“左”倾幼稚病,认为“革命的力量是要纯粹又纯粹,革命的道路是要笔直又笔直。圣经上载了的才是对的。民族资产阶级是全部永世反革命了。对于富农,是一步也退让不得。对于黄色工会,只有同它拼命。如果同蔡廷锴握手的话,那必须在握手的瞬间骂他一句反革命。”③不懂得要战胜日本帝国主义与汉奸卖国贼,必须“组织千千万万的民众,调动浩浩荡荡的革命军”。“关门主义”实际上是“‘为渊驱鱼,为丛驱雀’,把‘千千万万’和‘浩浩荡荡’都赶到敌人那一边去”。毛泽东着重向全党指出,如果不足够地估计到日本帝国主义变中国为殖民地的行动能够变动中国革命和反革命的阵线,就不能足够地估计到组织广泛的民族革命统一战线的可能性。如果不足够地估计到日本反革命势力、中国反革命势力和中国革命势力这几方面的强点和弱点,就不会足够地估计到组织广泛的民族革命统一战线的必要性;就不会组织统一战线,向日本帝国主义这个最中心的目标进攻。“而把目标分散,以至主要的敌人没有打中,次要的敌人甚至同盟军身上却吃了我们的子弹。”①毛泽东严厉批判了极“左”路线的孤立妥协的政策,我们的枪锋应注射在这些政党上面的所谓“领导原则”。毛泽东从中国实际出发,不仅把握住了抗日救亡这一中心主题,而且实事求是地分析了革命力量的弱点,论证了革命的长期性和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必要性。

  为了与民族资产阶级建立统一战线,就必须调整有关国内阶级关系的政策。为此,毛泽东等人将工农共和国的口号改为人民共和国,尔后又改为民主共和国,使之适合统一战线的需要。这个“国”的概念突出了民族性质,它“不但是代表工农的,而且是代表民族的。”②如果民族资产阶级参加到统一战线中来,“那未,工人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就有了共同的利害关系”,

  ① 《毛泽东选集》第1 卷,第147 页。② 《毛泽东选集》第1 卷,第153 页。③ 《毛泽东选集》第1 卷,第154 页,第155 页。① 《毛泽东选集》第1 卷,第154 页。② 《毛泽东选集》第1 卷,第158 页。“劳资问的斗争是有限度的”③。这就是说,阶级矛盾必须服从于日益突出的民族矛盾。但毛泽东指出,民族矛盾的突出和统一战线本身并不是消弭了阶级矛盾的存在,“工人阶级的利益同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也是有冲突的”④。工农阶级是统一战线的主体,因而必须保护工农基本群众的利益,这是保证党在统一战线中实现领导权的基础,否认这一点,也就否认了统一战线本身。

  毛泽东关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理论基础的思索与论述,表明他将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与革命的学说,与中国社会的特殊的历史背景与条件紧密地结合起来了,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革命实践的历程中又深化了一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要能够成为一种可操作性的实践观念与模式,必须充分考虑实践的具体环境与条件,撇开了具体的环境与条件,把初始理论或别国经验机械地直接诉诸实践和操作过程,必然是方枘圆凿,格乎不入,这正是“左”倾教条主义的致命弱点。

  这里与此相关的一个问题是,毛泽东关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理论与共产国际七大和八一宣言的关系。我们认为,共产国际七大关于必须抛弃那种认为统一战线只能在下面进行的观点以及王明等人据此而发布的八一宣言,对于长征后到达瓦窑堡的中共中央确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的确起了积极的影响和促进作用,毛泽东也曾赞扬过王明起草八一宣言的积极行动。但是,比较一下八一宣言的内容以及王明此时关于统一战线的讲话与毛泽东在瓦窑堡会议后所作的报告,我们可以看出,首先,王明只作关于统一战线的一般号召,缺乏对“九・一八”事变后各阶级、各政治派别尤其是民族资产阶级特点的深入分析,同时对当时党和红军的力量往往夸大其词,这在逻辑上并不证明建立抗日统一战线的必要性。而毛泽东则是基于对“九・一八”事变后中国社会各阶级尤其是民族资产阶级的深入分析,从敌(日本帝国主义与汉奸卖国贼)我力量的强弱对比的事实出发,充分论证了与民族资产阶级及一切抗日力量建立统一战线的可能性与必要性。其次,王明虽然也反对关门主义,但缺乏对关门主义危害的深切了解,尤其是对自己所犯关门主义的错误没有作任何反省,而毛泽东则深入批判了关门主义的错误,而且正是针对王明“左”倾路线而发的。其三,更深刻的问题是,毛泽东的参考框架和思想基础与王明根本不同。王明长期在国外,缺乏对中国社会的深切了解。他的理论依据是马克思主义的词句与共产国际的指示,他的思想是随共产国际路线的变化而变化的,他以前倡导极左路线,随后倡导统一战线,盖由于国际路线变化使然,这也是他以后从极左倒向极右的深刻根源。而毛泽东则主要是以中国社会的历史条件与具体情况为参考框架的,他对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了解如同他熟悉中国农民一样。在统一战线问题上,他从青年时候起就倡导“民众的大联合”。在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学说后,更是具体地分析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地位及其政治态度,对民族资产阶级等中间阶级非常注意。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指出,民族资产阶级虽然依附了反革命营垒,但“没有得到丝毫政治上经济上的解放。”①因此,毛泽东给予蒋介石统治下的民族资产阶级的改良主义运动以很大关注。在土地革命战争初期,毛泽东注意到“中间阶级之所以反叛,受到革命的过重打击是主因”,“贫农

  ③ 《毛泽东选集》第1 卷,第159 页。④ 《毛泽东选集》第1 卷,第159 页。① 《毛泽东选集》第1 卷,第47 页。阶级成了孤军,此问题实在严重得很。”②因此注意争取中间阶级(包括民族资本家和商人)。在对待民族资产阶级的态度上,从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土地革命战争,到瓦窑堡会议期间,毛泽东思想发展的轨迹,清楚可见。毛泽东关于同民族资产阶级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可能性与必要性的论述,既充分反映了历史主题的要求,也是他思想发展的合乎逻辑的结果。

  二从抗日反蒋到逼蒋杭日

  瓦窑堡会议期间所确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着重解决的是与民族资产阶级及国民党地方实力派的联合抗日问题,并没包括联合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大买办资产阶级在内。毛泽东在《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一文中说:“大土豪、大劣绅、大军阀、大官僚、大买办们的主意早就打定了。他们过去是、现在仍然是在说:革命(不论什么革命)总比帝国主义坏。他们组成了一个卖国贼营垒,在他们面前没有什么当不当亡国奴的问题,他们已经撤去了民族的界线,他们的利益同帝国主义的利益是不可分离的,他们的总头子就是蒋介石。”①因此,瓦窑堡会议期间中共中央的基本口号仍然是“抗日反蒋”。之后,毛泽东等人继续采取了“抗日反蒋”的策略。在对东北军的统战工作中,在一系列的文件、书信、布告、宣言中,“抗日反蒋”(或“抗日讨逆”)是毛泽东的一个基本口号。

  瓦窑堡会议期间及其以后一段时期内的“抗日反蒋”与“左”倾中央统治时期的“抗日反蒋”的性质根本不同。后者是在突出两个政权尖锐对立、突出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突出“革命与反革命决战”的政治路线下的“抗日反蒋”,“反蒋”的内涵主要是反对整个国民党,推翻国民党的统治,置阶级矛盾于民族矛盾之上。而此时期的“抗日反蒋”,则正是在突出了民族矛盾基础上的“反蒋”,因此“反蒋”的范围仅局限于以蒋介石为代表的一小部分国民党最高当权人物,“反蒋”的内涵是反对蒋介石对日采取不抵抗主义的卖国内战的政策,是把蒋介石当作“卖国贼”和“民族叛逆”(而非阶级敌人)的前提下的“反蒋”。因此,从政治主题来说,它是与抗日救亡的历史主题相吻合的,并不是否认了中日民族矛盾是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瓦窑堡会议期间之所以采取抗日反蒋的方针,主要是因为红军刚到陕北,对蒋介石政治态度的些微变化不太清楚,对蒋介石在国民党统治集团中的地位与影响估计不足。毛泽东等人所看到和面对的则是蒋介石在根本上未放弃“安内攘外”政策,对刚到陕北、立足未稳的红军布置重兵“围剿”。同时,国共两党长期内战,血侮深仇,要消除这种敌对情绪需要一个过程。因此,这时期的“抗日反蒋”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从当时的实际情况来看,蒋介石控制着中央政权和绝大部分的武装力量,反蒋在事实上不能抗日。从这点来看,“抗日反蒋”虽然在政治主题上突出了中日民族矛盾与抗日救亡,但在策略上,排除蒋介石于统一战线之外,便不能保证这一主题的实现。这就促使毛泽东等人把思考的焦点放在与蒋介石国民党统治集团重新建立统一战线的可能性与必要性的问题上,这就是“逼蒋抗日”方针的提出。

  ② 《毛泽东选集》第1 卷,第70 页。① 《毛泽东选集》第1 卷,第144 页。1936 年5 月5 日,毛泽东与朱德联名发表《停战议和一致抗日通电》,

  第一次公开放弃反蒋口号,称蒋介石等人为“蒋介石氏”和“南京政府”诸公,申明“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并“慎重地向南京政府诸公进言,在亡国灭种紧急关头,理应翻然改悔,以‘兄弟阅于墙外御其侮,的精神,在全国范围、首先在陕甘晋停止内战,双方互派代表磋商抗日救亡的具体办法。”①这一通电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的新发展,开始由抗日反蒋转向逼蒋抗日。6 月20 日,《中共中央致国民党二中全会书》,再次提议“停止内战一致抗日”。8 月20 日,中共中央《关于今后战略方针》第一次确认南京政府为统战的“必要与主要对手”。接着在25 日,中共中央致国民党书,称国民党为“贵党”,称蒋介石为“蒋委员长”。对蒋介石在国民党五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中所表现的某些进步表示诚恳的欢迎。同时针对蒋介石继续坚持先安内(实即内战,消除异己)后攘外,先集中统一,后御侮的政策,严正指出这“实在未免本末倒置”,“全国人民现在所要求的是抗日救国的集中统一,而不是媚外残民的集中统一。”②表示在建立抗日的民主共和国的总目标下,共产党愿意同国民党“结成一个坚固的革命统一战线。”这封信说明毛泽东等人逼蒋抗日的方针甚为明显。9 月1 日,中共中央向全党发出《关于逼蒋抗日问题的指示》,正式提出“逼蒋抗日”的方针,指出“目前中国人民的主要敌人,是日本帝国主义,所以把日本帝国主义与蒋介石同等看待是错误的,抗日反蒋的口号,也是不适当的。”

  毛泽东等人“逼蒋抗日”方针的形成,无疑与共产国际的新的指示有关。1936 年7 月23 日,季米特洛夫在共产国际执委会书记处关于中国问题的会议上指出:“我们对南京政府、蒋介石和国民党的政治方针有些不正确的地方。..不过亡羊补牢,未为晚矣。现在是必须转到正确的方向上去的时候了。”“蒋介石本人并不想建立统一战线,害怕统一战线,但是,必须在中国制造一种应有的局势,必须在蒋介石的军队和国民党内部制造一场运动,让蒋介石被迫接受统一战线,让蒋介石率同南京军队的其他将领加入共同的抗日统一战线。”①季米特洛夫在这里实际上提出了逼蒋抗日的思想。8 月15日,共产国际执委给中共的电报指出:“我们认为,把蒋介石与日本侵略者相提并论是不对的。这个观点在政治上是错误的,因为日本帝国主义是中国人民主要的敌人,在现阶段,一切都应服从对于日本帝国主义的斗争。此外,不可能左右开弓,既顺利进行反对日本侵略者的斗争,又顺利进行反蒋斗争。..要真正武装抗日,还必须有蒋介石或他的绝大部分军队参加。”②我们可以看出,共产国际的新精神在中共8 月25 日致国民党书、9 月1 日《关于逼蒋抗日问题的指示》以及9 月17 日关于《抗日救亡运动的新形势与民主共和国的决议》中得到了体现。

  不过,共产国际新的指示考虑问题的主要出发点是苏联的处境。当时德、意、日法西斯战争的危险日益加剧。苏联为了避免两面作战的被动局面,急需在东方寻找一个阻止日本入侵的力量。而在莫斯科看来,中共的力量还很弱小,只有蒋介石才能完成这一使命,因而于1935 年春同南京政府恢复了外

  ① 《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0 册,第24 页。② 《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0 册,第78 页,81 页,84 页。① 《共产国际有关中国革命的文献资料》第三辑,第5 页。② 《共产国际有关中国革命的文献资料》第三辑,第9 页。交关系,更加重视南京政府与蒋介石的作用,从而迫使共产国际重新探讨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1936 年国际执委会7 月会议实质上体现的正是斯大林的战略算盘。这虽然对中共实现逼蒋抗日方针起了促进作用,但毛泽东等人主要是根据实际情况探讨与蒋建立统一战线的可能性与必要性问题的。

  从可能性来说,首先,毛泽东一贯认为中国是受许多帝国主义国家掠夺的半殖民地国家,他们在中国境内彼此划分势力范围,为了自身的利益,彼此间是有矛盾的。与此相适应,依赖于帝国主义的中国买办阶级营垒也存在着矛盾,日本独占中国的企图促使这种矛盾加剧与买办阶级营垒的分化。因此,在《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中,毛泽东就说:“在整个地分析中国地主资产阶级在大震动中的姿态时,还有一个方面应该指出,那就是:即使在地主买办阶级营垒中也不是完全统一的。这是半殖民地的环境,即许多帝国主义争夺中国的环境所造成的。当斗争是向着日本帝国主义的时候,美国以至英国的走狗们是有可能遵照其主人的叱声的重,同日本帝国主义者及其走狗暗斗以至明争的。”①事实的演变也的确如此。随着日本侵华活动的深入,国民党营垒内逐步发生分化,对日态度也日趋强硬;其次,由于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开展,同国民党许多地方实力派达成重要谅解,同时全国各界无不响应“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号召,使蒋介石的“安内攘外”政策发生极大动摇,陷入孤立状态,其中尤其是两广事件更给南京政府以极大刺激,使得蒋介石在国民党五届二中全会上表现出一定程度上的抗日姿态;其三,在上述背景下,蒋介石在继续坚持武力“剿共”的政策的同时,也开始同中共进行秘密谈判,企图通过与共产党的对话取得苏联的援助,同时也企图通过军事、政治双管齐下引诱共产党投降。由于蒋介石没有谈判诚意,谈判没有取得结果,但也反映出蒋介石急于结束内战以便把力量转向对外的心理,从而加深了中共对蒋介石政治态度的了解。正是基于这些,毛泽东等人认为:“在日寇继续进攻,抗日救亡运动继续发展,国际形势新的变动等条件下,国民党南京政府有缩小以至结束其动摇地位,而转向参加抗日运动的可能。”②

  从必要性来说,当时的实际情况使毛泽东等人意识到反蒋在实际上不能实现全国规模的对日抗战。1936 年2 月20 日,为了表示红军抗日的决心,以毛泽东为政治委员、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锋军正式实行东征。首先向山西、绥远进军,并逐步向接近抗日前线的华北广大地区发展,以便与日军作战。结果进入山西后不久即遭到阎锡山军队的堵截,蒋介石也派了10 个师的兵力进入山西,阻止红军东进,红军不得不回师。在这种情况下,毛泽东与朱德于5 月5 日联名发表《停战议和一致抗日通电》,开始放弃反蒋口号。同时,在与东北军的统战谈判工作中,张学良将军的态度也是促使毛泽东等人转变策略方针的一个重要因素。张学良认为抗日非拥蒋不可,蒋介石“是中国现在的实际统治者,我们发动抗日战争,如果不把他争取过来,困难是很大的。他势必与我们作对,甚至可以用中央政府的名义讨伐我们,像在张家口对付冯焕章先生那样。”①张学良认为,蒋的错处只是在

  ① 《毛泽东选集》第1 卷,第148 页。② 《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0 册,第87 页。① 应田德:《张学良与西安事变》,第65 页。于他坚持必须先消灭共产党然后才抗日的所谓“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因此目前最主要的问题在于设法把蒋这个错误政策扭转过来,采取种种方法逼迫蒋介石走上抗日的道路。周恩来将上述情况报告中共中央后,中央政治局经过讨论认为,蒋介石当时是国民党的领袖,掌握着国民党的军队,在国民党中有一定影响,抗日反蒋不利于团结国民党中的其他人,而二月东征的事实也证明不联蒋就无法抗日。蒋介石虽有参加抗日统一战线的可能性,但他继续推行“先安内后攘外”的政策,剩下的只有“逼蒋抗日”一途了。因此毛泽东等人认为:“推动国民党南京政府及其军队参加抗日战争,是实现全国性大规模的严重的抗日武装斗争之必要条件。”②

  “逼蒋抗日”方针的确立,在抗日统一战线策略的发展过程中具有转折性的意义,它对实现联蒋抗日,对建立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具有关键性的作用。毛泽东在确立这一方针后,立即展开逼蒋抗日的强大攻势。从8 月下旬开始,几个月的时间内,他频繁致信杨虎城、宋哲元、傅作义、王以哲、王均、朱绍良、李济深、李宗仁、白崇禧、蒋光鼐、蔡廷锴、于学忠、张学良、冯玉祥等地方实力派,并派人与他们联络,加强对他们的统战工作;致信蔡元培、宋庆龄、宋子文等社会名流和国民党要人,以期利用他们的影响,“当民族危亡之顷,作狂澜逆挽之谋”,“痛责南京当局立即停止内战,放弃其对外退让对内苟求之错误政策”①;直至致信蒋介石本人:“吾人敢以至诚,再一次地请求先生,当机立断,允许吾人之救国要求,化敌为友,共同抗日,则不特吾人之幸,实全国全民族唯一之出路也。”②通观毛泽东这些信件,纯粹是从民族大义出发,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寇深祸亟”,“风雨同舟”,“情切嘤鸣”,一片救国之诚,跃然纸上。正如国外有的研究者所指出,在日本帝国主义入侵中国的情况下,毛泽东远比蒋介石成功地激发了全民族的爱国热情。在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影响下,蒋介石的“安内攘外”政策越来越陷入孤立状态,终于引发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

  西安事变标志着蒋介石一意孤行的“安内攘外政策”的破产,为实现逼蒋抗日方针创造了条件,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毛泽东等人逼蒋抗日方针的本意即是推动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南京政府参加抗日统一战线,亦即联蒋抗日。在致王以哲的信中,毛泽东就说:“蒋氏及国民党果能毅然抛弃过去之政策,恢复孙中山先生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停止进攻红军,开放各派党禁,弟等极愿与之联合一致,共同担负抗日救亡之事业。”③因此,在解决西安事变过程中,毛泽东等人采取了和平解决的方式,蒋介石被迫答应停止内战,共同抗日,得以安全返回南京。12 月28 日,针对蒋介石12 月26日发表的歪曲西安事变真相的所谓《对张杨的训词》,毛泽东发表《关于蒋介石声明的声明》,批评了蒋对事变真相的歪曲,重申了蒋所允诺的和平解决事变的条件,继续迫使他“不打折扣”的实行自己的诺言。1937 年2 月,中国共产党发表《致国民党三中全会电》,提出五项要求与四项保证,表达了全国人民团结抗日的意志,国民党三中全会基本上接受了中共的主张,终

  ② 《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0 册,第87 页。① 《毛泽东书信选集》第67 页。② 《毛泽东书信选集》第88 页。③ 《毛泽东书信选集》第49 页。于确定了与共产党重新合作的方针,此后,毛泽东居后筹谋,周恩来等人在外周旋,国共两党展开了多轮谈判,随着“七・七”事变的爆发,终于通过逼蒋抗日实现了从反蒋抗日到联蒋抗日的历史性转变,以国共两党重新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得以形成,从此展开了中国近现代史上抗击外国侵略最为波澜壮阔的一幕。

  三统一与独立,联合与斗争

  中日民族矛盾的突出,只是在政治比重上降低了国内阶级间、政治集团问矛盾的地位,但这些矛盾“本身依然存在着,并没有减少或消灭”①,因此,统一战线的形成,同时也造成了极端复杂的中国政治。在这云波诡谲的政治场景中,毛泽东面临着两个方面的极为棘手的问题,一是既要与蒋介石联合,共同抗日,同时又必须保持党的原则性和独立性;二是与此相联系,必须反对来自党内“左”右倾思想的干扰。毛泽东总结了大革命时期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的血的教训和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左”倾路线的严重危害,把马克思主义应用于中国的政治环境,极为成功地驾驭了复杂的政治形势。他细密地分析国际国内各种情况,谨慎地对待各种事变,为党制定了既统一又独立、既联合又斗争的统一战线政策,而这一切都是为了彻底实现抗日救亡这一政治主题,并保证抗日朝着有利于人民的方向发展。

  既统一又独立,这是毛泽东从着手制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开始,一直到抗日战争初期所特别注意的一个问题。其主旨在于坚持统一战线的独立自主原则,即保持党在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与军事上的独立自主权,反对在统一战线问题上的右倾机会主义。早在瓦窑堡会议期间,毛泽东在反对“左”倾关门主义、论证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可能性与必要性的同时,就提请全党注意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引导革命归于失败的历史教训。在确定逼蒋、联蒋抗日的方针之后,为了求得统一战线的形成,毛泽东等人在与蒋介石的谈判过程中,向蒋作了重大让步,但他同时指出:这种“让步是有限度的。在特区和红军中共产党领导的保持,在国共两党关系上共产党的独立性和批评自由的保持,这就是让步的限度,超过这种限度是不许可的。”①抗日战争爆发,统一战线形成之后,独立自主问题愈来愈成为毛泽东思考的一个重点。在洛川会议上,毛泽东作军事问题与国共两党关系问题的报告。在军事问题上,他强调红军的作战方针是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创造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建立起支持长期抗战的战略支点;在国共两党关系问题上,他指出要坚持、巩固和扩大统一战线,但同时要保持共产党在政治上、组织上的独立性,并起草了《中国共产党抗日救国十大纲领》,提出全面抗战路线,以此作为与国民党片面抗战路线相区别的政治路线。1937年11 月,毛泽东在延安中国共产党的活动分子会议上作《上海太原失陷以后抗日战争的形势和任务》的报告,把全面抗战路线与片面抗战路线看作是共产党与国民党的原则分歧,着重提出“在党内,反对阶级对阶级的投降主义”

  ②,指出:“任何破裂国共两党的统一战线的主张是不许可的。‘左’倾关门① 《毛泽东选集》第1 卷,第254 页。① 《毛泽东选集》第1 卷,第258 页。② 《毛泽东选集》第2 卷,第391 页。主义仍然要防止。但是在同时,在一切统一战线工作中必须密切地联系到独立自主的原则。”③在1938 年10 月至11 月间召开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又对统一与独立的辩证关系作了深刻说明:“没有问题,统一战线中的独立性,只能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如果认为它是绝对的,就会破坏团结对敌的总方针。但是决不能抹杀这种相对的独立性,无论在思想上也好,在组织上也好,各党必须有相对的独立性。即是说有相对的自由权。如果被人抹杀或自己抛弃这种相对的自由权,那就也会破坏团结对敌的总方针。”①“我们的方针是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既统一,又独立。”②

  综观这一时期毛泽东对统一战线中独立自主原则的强调,主要是从当时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与党内的具体情况来考虑的。

  首先,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统治集团是在各种因素下被迫停止军事“剿共”而转向抗日的,并转而对中共采取政治“诱降”政策。蒋介石根本不承认共产党的平等地位,把中共提出的统一战线政策和联蒋抗日主张看作是“输诚”,被视作政策转变标志的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却是所谓《关于根绝赤祸案之决议》。在国共联合抗日的谈判过程中,蒋介石提出种种苛刻要求,暴露出他统制共产党、限制和消弱红军的企图。抗日战争爆发后,又提出所谓“在抗日战争中削弱共产党力量五分之二”的计划,并对抗日根据地采取限制与削弱政策。这一切不仅在毛泽东心中唤起1927 年大革命失败的血的教训,而且加重了现实危机感。毛泽东在1937 年8 月27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座谈会上说,现在以蒋介石为代表的资产阶级右翼集团“特别表现其被动性,比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不同,那时以孙中山、廖仲恺为代表的国民党左派要勇敢些,力量要好些;现在更胆小、更小气些,非逼迫着不想分出其已得的宝座。西安事变后,更自觉地来限制我们。”③因此毛泽东认为,坚持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就是为了“保持自己已经取得的阵地。这是我们的战略出发地,丧失了这个阵地就一切无从说起了。”①

  其次,在蒋介石的政治“诱降”与统制政策下,党内形成了一种右倾机会主义倾向,“在卢沟桥事变后,党内的主要危险,已经不是‘左’倾关门主义,而转变到右倾机会主义,即投降主义方面了。”②这种右倾倾向在事实上迎合了蒋介石的企图。特别是王明右倾机会主义的形成,给党的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危险性。一贯“左”倾的王明,自从倡导统一战线后,就愈来愈变得右倾了。王明从不考察国内的实际情况,唯共产国际指示是尊。此时斯大林为防止日本从东边进攻苏联,急需寻找力量拖住日本。他认为中国共产党力量大弱小,只有依靠蒋介石,不仅大力援蒋,而且要共产党以国民党为中心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对蒋介石国民党多加迁就与服从,支持蒋,尽量避免发生摩擦③。共产国际根据斯大林的意向,授意王明这样“熟悉国际形势

  ③ 《毛泽东选集》第2 卷,第394 页。① 《毛泽东选集》第2 卷,第524~525 页。② 《毛泽东选集》第2 卷,第540 页。③见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著:《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卷,第517 页注①。

  ① 《毛泽东选集》第2 卷,第394 页。② 《毛泽东选集》第2 卷,第391 页。③ 见崔可夫:《在华使命》,第35、36 页。的人去帮助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④王明临回国前就对前去苏联养病的王稼祥说,对于蒋介石,“不仅听,还要绝对服从,不然叫什么统一战线。”⑤1937 年11 月29 日,王明回到延安,为了贯彻他的右倾主张,立即提议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会议干12 月9 日至14 日召开,王明作《如何继续全国抗战与争取抗战胜利呢?》的报告。对这次报告的意图,王明自己在《中共五十年》一书中也说:“1937 年12 月9 日,我从莫斯科到延安,在12 月初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所作的报告中顺便谈了以下情况:季米特洛夫同志建议我们运用法国共产党组织人民阵线时期的经验,并建议在中国提出这样的口号:‘一切服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一切经过抗日民族统一战线。’”⑥王明不仅传达“一切服从统一战线”、“一切经过统一战线”的口号,而且把它发展为“五统一”,“受蒋统一指挥”,对毛泽东等人的统一战线政策提出了批评。由于他是打着共产国际的旗号,在党内制造成了思想混乱,“造成了首脑部一些不安的情绪”①。毛泽东后来说:“十二月会议的情形,如果继续下去,那将怎么样呢?有人说他奉共产国际命令回国,国内搞得不好,需要有一个新的方针。所谓新的方针,主要是在两个问题上,就是统一战线问题和战争问题。在统一战线问题上,是要独立自主还是不要或减弱独立自主?在战争问题上,是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还是运动战?”②这场论争一直到六届六中全会才基本解决,毛泽东在会上批判了“一切经过统一战线”的口号,强调了既统一又独立的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的原则,克服了王明右倾投降主义的错误。

  其三,更主要的是,在毛泽东看来,坚持独立自主原则,是夺取和坚持共产党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领导权的前提,而这一领导权的归属问题实质上涉及到能否坚持抗战到底,担负起战胜日本帝国主义这一历史重任,这也是毛泽东与王明争论的实质所在。毛泽东认为,在国民党实力占优势的情况下,领导权的获得必须不是把共产党降低到依附于国民党,必须独立自主地提出自己的正确的政治口号并模范地实行之,必须独立地开展群众运动和创立抗日根据地,壮大自己的力量,并团结国民党中的左派,争取中间派,从而影响整个国民党,实现共产党的领导权,并由此引导民族革命战争达于彻底胜利之途。资产阶级由于其经济上与政治上的软弱性,不能领导革命彻底胜利。1927 年大革命的失败,主要是由于“无产阶级(由共产党负责)在政治上变成了资产阶级的尾巴”③,而“在今天,以国民党为代表的资产阶级还带着很多的被动性和保守性”①,其右翼集团“是民族投降主义的大本营。一方面害怕战争对于他们的财产的破坏,另一方面害怕民众的起来,他们的投降倾向是必然的。”②因此,毛泽东指出:“必须尖锐地提出谁领导谁的问题”

  ④ 《共产国际有关中国革命的文献资料》第三辑,第19 页。⑤ 朱仲丽:《黎明与晚霞》。⑥ 转引自《王明评传》第357 页。① 张国焘:《我的回忆》第3 册,第1333 页。② 《关于王稼祥的评价》,载《文献与研究》1986 年第4 期。③ 《毛泽东选集》第1 卷,第262 页。① 《毛泽东选集》第1 卷,第262 页。② 《毛泽东选集》第2 卷,第392 页。③,“在统一战线中,是无产阶级领导资产阶级呢,还是资产阶级领导无产阶级?是国民党吸引共产党呢,还是共产党吸引国民党?”④这是抗日救亡成败的关键。否认独立自主原则,实际上否认了无产阶级的领导权,而“在抗日民族革命战争中,阶级投降主义实际上是民族投降主义的后备军,是援助右翼营垒而使战争失败的最恶劣的倾向”⑤。因此,毛泽东认为,“‘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这个原则的说明、实践和坚持,是把抗日民族革命战争引向胜利之途的中心一环”。⑥联合与斗争是统一与独立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发展过程中的推演,但这种推演就其背景来说是更为复杂的政治形势;就党内思想路线来说,既反右,又反“左”,且更主要的是反“左”;就政策的操作来说,更具有灵活性。1938 年10 月日军占领广州、武汉以后,中日战争逐渐转入战略相持阶段。由于中国人民坚持抗战,粉碎了日本侵略者速战速决的亡华计划,大量消耗了日军的进攻力量。面临这种战争长期化的形势,日本侵略者对侵华策略作了一些调整,在政治上采取了所谓“以华制华”的方针,尤其是“国共之合作,乃抗日联合阵线之基于,实有加以打击之必要”⑦。于是逐渐将其注意力用于打击八路军与新四军,而对国民党政府则从军事进攻为主、政治诱降为辅,转变为以军事进攻为主,政治诱降为辅的方针,逐有策动汪精卫为首的亲日派公开投降之举。在日本诱降活动下,加上国际上英美帝国主义国家对日本的侵略采取绥靖主义政策,又由于害怕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力量的发展壮大,蒋介石集团对日妥协与反共倾向明显增长。1939 年1 月召开的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制定了““溶共”、“防共”、“限共”、“反共”的反动方针。从这以后,蒋介石统治集团的注意力,逐步由对外转向对内,抗战初期比较积极的抗日态度日趋消极,而对共产党和人民抗日的限制则日益加强,在抗日民主根据地周围接连制造摩擦事件,直至发动了几次反共高潮,甚至发动皖南事变,把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推向破裂的边缘,投降反共的空气笼罩一时,时局几度恶化。但是,另一方面,由于日本灭华总方针并没改变,日本与英美等国家的利益矛盾仍然存在,国内抗日力量的发展,以及国民党内部各派之间的矛盾,使得蒋介石也下敢公开降日,不敢发动类似于1927年的全面的反共内战。因此,争取蒋介石抗日,维持统一战线的可能性仍然是存在的,但这需要运用正确而灵活的统战策略。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毛泽东分析了国际国内复杂的政治形势与阶级关系,制定了既联合又斗争的政策,以防止时局恶化,力争时局好转。

  就当时党内的思想状况而言,面对蒋介石的“限共”、“反共”政策,右倾思想还有一定影响。他们为了怕破裂统一战线,对蒋介石的反共摩擦不敢反击而一味地让步。他们不知道,这只会助长顽固派的反共气焰,恰恰会破坏统一战线。因此,毛泽东认为,在顽固派坚决地执行其反共政策时,必须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否则就会是绝大的错误”①。但是,在蒋介石发动

  ③ 《毛泽东选集》第2 卷,第396 页。④ 《毛泽东选集》第2 卷,第391 页。⑤ 《毛泽东选集》第2 卷,第396 页。⑥ 《毛泽东选集》第2 卷,第394 页。⑦(日)松本慎一:《争取支那民族大众问题》,见《大公报》1939 年1 月23 日。

  ① 《毛泽东选集》第2 卷,第754 页。反共高潮时,党内“左”倾思潮更普遍,成为更主要的危险。有些人把第一次反共高潮估计为“马日”事变,把第二次反共高潮估计为“四・一二”事变,混淆民族资产阶级与大资产阶级的区别,强调阶级斗争,提倡土地革命,只讲斗争,忘记了联合。对此,毛泽东深为注意,他紧紧抓住中日矛盾这一主题,着重向全党指出:“在整个抗日战争时期,无论在何种情况下,我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是不会变更的”①。针对党内一些人思想上的左右摇摆,毛泽东在《论政策》中说:“现在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既不是一切联合否认斗争,又不是一切斗争否认联合,而是综合联合和斗争两方面的政策”②,其间的辩证关系是:“斗争是团结的手段,团结是斗争的目的。以斗争求团结则团结存,以退让求团结则团结亡。”③既联合又斗争的辩证关系,在实行中是非常灵活的,它要求根据不同的对象进行不同程度的联合与不同形式的斗争,“需要一整套的战术,万万不可粗心大意”④。毛泽东认为,对于民族资产阶级,实行坚决联合的政策,在此前提下,对其动摇性与某些错误,进行说服与善意的批评。对于亲日派的大资产阶级,有的投降日本成为民族敌人的,必须坚决打倒,对其他伪军、汉奸和亲日派分子,除不侮改者外,也须既斗争又联合。⑤对于以英美派大资产阶级为主体的国民党,应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不同的联合斗争。毛泽东指出,整个国民党并不等于顽固派,其中有进步派、中间派与顽固派之分,而中间派与顽固派则因各种矛盾而因时因地发生某些变化,对友好者坚决团结之,对中立者争取之,对于其中的顽固派,“对其尚能抗日的方面是加以联合的政策,对其坚决反共的方面是加以孤立的政策。在抗日方面,顽固派又有两面性,我们对其尚能抗日的方面是加以联合的政策,对其动摇的方面(例如暗中勾结日寇和不积极反汪反汉奸等)是进行斗争和加以孤立的政策。顽固派在反共方面也有两面性,因此我们的政策也有两面性,即在他们尚不愿在根本上破裂国共合作方面,是加以联合的政策;在他们对我党和人民的高压政策和军事进攻的方面,是进行斗争和加以孤立的政策。”①特别是在与顽固派的斗争方面,毛泽东提出了有理有利有节的著名原则。通过这种灵活策略的运用,以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使蒋介石既不敢公开降日,又不敢全面反共,从而维护和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实现抗日胜利创造了基本的条件。

  这种统一与独立、联合与斗争的统战策略,的确是马克思主义策略理论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的产物。与教条主义不可同日而语。需要指出的是,这种“结合”实际上也包含了由各种各样的计谋韬略组成的中国悠久的谋略文化传统,它内有独特的精神运思之术(“心术”),外有大量警戒愚智的历史事例编撰(“通鉴”、“汇览”),它是以“争利”为核心,以“斗智”为手段,在无明朗规则下的任智巧夺。马克思说,中华民族在一切实际事务中远胜于西方人,当指这种谋略文化。毛泽东青少年时代即好读历史小说与历史书籍,深得其中三昧。就当时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言,既没有一定的

  ① 《毛泽东选集》第2 卷,第762 页。② 《毛泽东选集》第2 卷,第763 页。③ 《毛泽东选集》第2 卷,第745 页。④ 《毛泽东选集》第2 卷,第782 页。⑤ 《毛泽东选集》第2 卷,第784 页。① 《毛泽东选集》第2 卷,第763~764 页。组织形式,又没有国共双方认可的共同政治纲领,彼此又经过了十年内战,在这种状况下,要对付蒋介石的反共政策,的确“需要一整套的战术”――“谋略”。“共产党人现在已经不是小孩子了,他们能够善处自己,又能够善处同盟者”②.. “蒋介石能够用纵横捭阖的手段对付革命队伍,共产党也能够用纵横捭阖的手(,) 段对付反革命队伍”③,“以打对打,以拉对拉,这就是革命的两面政策”。④张国焘在回忆录中说张闻天在保安曾向他表示:“老毛懂得旧社会旁门左道的那一套,就让他去干罢!”⑤不论此话真假,毛泽东应付当时复杂的政治形势,党内恐怕无有出其右者。但应该指出,毛泽东对谋略的运用,服从于宏伟的目标――中华民族的独立与人民的解放。否则,这种谋略会“心术”不正,失去民心,毛蒋高下之分,除了谋略智慧高低之外,根本原因在此。
lsgj035
lsgj036
lsgj036
lsgj036
lsgj036
lsgj036



第三节 抗日主题下的民主思考






  抗日救亡主题的突出,并没有冲淡反对封建专制主义的民主运动的潮流,反而二者呈相互促进增长之势。毛泽东关于抗日主题下的民主思考,把近代以来开始的反帝与反封的两大目标紧紧结合起来了。

  一“为民主和自由而斗争”

  中国近代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使得反帝的救亡爱国运动与反封的民主自由运动成为社会思潮的两大主旋律。虽然某一具体历史时期都有自己的中心一环,但从整体上看,两者总是相伴而行,互相促进的。

  抗日战争是在更深刻的民族危机下爆发的,它在更深广的程度上激发了民族救亡意识,同时也把近代以来的思想启蒙运动推向现实的民主政治运动。1927 年大革命失败后,蒋介石把孙中山“训政”阶段的“以党治国”变成了“以蒋治国”,开始建立封建性的专制统治。“九・一八”事变后,面对蒋介石的高压政策,曾一度沉寂的民主自由呼声又高涨起来,著名民主人士马相伯发表《为日祸敬告国人》书,呼吁“我国主权在民,所望真正民意,彻底充分表现,定息内争,共御外侮。”与此同时,以“反对摧残人权,要求保障自由”为口号的“人权运动”沛然而兴,并成立了“中国民权保障同盟会”,要求释放政治犯,废除“酷刑及蹂躏民权之拘禁杀戮”,争取结社集会自由、言论自由、出版自由等等。这一运动无疑是因民族危机的加深而引起的,其矛头直指蒋介石“先安内后攘外”的反动政策。

  毛泽东在确立了抗日救亡的政治主题之后,即开始放弃“工农专政”,提出“民主共和国”的口号。1937 年5 月,他在苏区党代表会议上,作《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时期的任务》的报告和《为争取千百万群众进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斗争》的结论。指出停止内战、争取和平的任务已基本实现,新的阶段中最本质的东西是争取民主和自由,提出了“为民主和自由而斗争”的

  ② 《毛泽东选集》第1 卷,第157 页。③ 《毛泽东选集》第1 卷,第158 页。④ 《毛泽东选集》第2 卷,第783 页。⑤ 张国焘:《我的回忆》,明报月刊出版,第3 册,第1235 页。口号。其含义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政治制度上的民主改革,即将政治制度上国民党的反动独裁政体,改变为各阶级各党派合作的民主政体,具体的作法是使当时开始蕴酿召集的国民大会实行民主选举和保证大会的自由开会,制定真正的民主宪法,选举真正的民主政府,执行真正的民主政策;二是保障人民的言论、集会、结社自由,释放政治犯,开放党禁。可见毛泽东提出的“为民主自由而斗争”的口号,是与国统区的民主运动相呼应的。芦沟桥事变发生后,毛泽东这一思路也并未消隐,提出要在抗日过程中继续进行尚未实现的民主改革运动,并把它标举为“国共合作成立后的迫切任务”。

  总起来看,毛泽东基本上是在抗日的政治主题下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理论框架内来思考民主自由问题的,其意义主要在于下述几个方面:

  首先,民主改革是在抗日主题下解决国内阶级矛盾的适当方式。这一点实际上已蕴含在中国共产党《致国民党三中全会电》中,其中提出的四项保证与五项要求,表明中共放弃阶级斗争的武装暴动形式,而以民主要求的方式调整国共两党关系与阶级关系。毛泽东后来在解释这一政策转变的理由时说,中日民族矛盾的发展,使国内阶级间、政治集团间的矛盾变成次要的与服从的东西,但它们依然存在,这些矛盾必须得到适当解决,这就是中国共产党要求和平统一、民主政治等种种方针之所由来。①从国共两党统战关系来看,国民党并未放弃专制统治,民主改革运动将为共产党的独立自主原则创造基本的政治条件,毛泽东明确说过:“民权主义,在党派问题上说来,就是容许各党派互相联合,又容许各党派独立存在。如果只谈统一性,否认独立性,就是背弃民权主义。”②

  其次,民主政治是扩大和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需要。毛泽东认为,要战胜日寇,必须有一个“充实的坚固的统一战线”③,必须扩大和巩固统一战线,而其关键则在于实行民主政治。就扩大统一战线而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各党各派各界各军的统一战线,是工农兵学商一切爱国同胞的统一战线,现在的统一战线事实上还停止在两个党的范围之内,广大的工人、农民、兵士、城市小资产阶级及其他许多爱国同胞还没有被唤起,还没被发动,还没有组织起来和武装起来。这是目前的最严重的情形。”④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唤起民众”――实行民主政治。就巩固统一战线而言,需要一个共同的政治纲领,这就是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其民族主义固然引导内战的停止,和平的实现与统一战线的建立,但国民党不愿意真正实行民权主义与民生主义,反而把“统战”变成了“统制”,“统一”变成了“专制”,这就抹煞了各集团各阶级的政治要求,从而影响和平和统一,影响统一战线的巩固。所以毛泽东指出:“要巩固和平并实现真正的统一,就得实行民主政治。”⑤

  其三,民主政治是实行全面抗战路线的关键。芦沟桥事变发生后,中日战争正式全面展开。蒋介石虽然在庐山谈话中声称“如果战端一开,那就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但实际上实行的是片面抗战路线,即单纯的政府与军队抗战,“其结果就是政府与人民隔离,

  ① 《毛泽东选集》第1 卷,第254 页。② 《毛泽东选集》第2 卷,第524 页。③ 《毛泽东选集》第2 卷,第365 页。④ 《毛泽东选集》第2 卷,第365~366 页。⑤ 1937 年4 月12 日毛泽东在西北青年第一次救国代表大会上的讲演。军队与人民隔离,军队中指挥员和战斗员隔离”①。与此相反,毛泽东提出全面抗战路线,即把单纯的政府抗战变为全民族的抗战,把单纯的军队抗战变为全民的抗战,这就是毛泽东起草的《中国共产党抗日救国十大纲领》所体现的抗战方针,也是”救中国的关键”②。这一方针的要旨是政府与人民的一致以及军民一致与官兵一致,即实行民主政治。因此,毛泽东说,要实行全面抗战路线,“最主要的条件,必须是为着抗战胜利而发展民主权利,并放手发展民众爱国运动”③。他批评了国民党中某些人所鼓吹的“要等到抗战全面胜利以后才能实现民主”、“要抗战就要牺牲自由”的观点,指出“没有民主,抗战就不能胜利”,“如果没有政治自由,爱国的自由,要发动民众参加抗战就成为不可能”④。这就发生“战时政府”与民主自由的关系问题,“战时政府”要求集中权力,减少自由与民主,两者是冲突的。毛泽东认为这两个方面并不矛盾,而是一种辩证的关系。一方面,民主改革所要求的政府必须真正代表民意,获得人民群众的支持与拥护,而人民群众也必须能够自由地支持政府,有机会影响政府的政策,这是民主制的意义;另一方面也必须集中必要的行政权力,“当人民要求的政策一经通过民意机关而交付与自己选举的政府的时候,即由政府去执行,只要执行时不违背曾经民意通过的方针,其执行必能顺利无阻”。⑤,因此,集中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这是集中制的意义,毛泽东民主集中制理论的提出,影响深远,但在当时主要是针对蒋介石的专制政策与片面抗战路线而提出来的。他指出:“如果战争的目的是直接代表人民利益的时候,政府越民主,战争就越好进行。这样的政府就不应畏惧人民反对战争,相反,这个政府所顾虑的,应是人民的不起来和对于战争的冷淡。”①这里矛头直指蒋介石实行片面抗战,畏惧人民,把抗日战争纳入他们所代表的大资产阶级利益轨道的真实企图。

  其四,民主自由口号是使民族资产阶级的一些政治代表在国共两党双峰对峙中偏向中共并结成统一战线的关键。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理想是实现民主政治与自由,在社会改革上持和平、渐进的改良方案。这就决定了他们对专制统治一般抱有憎恶态度,而对暴力革命、阶级斗争与共产主义则怀着某种恐惧心理。因此,当北伐战争中,蒋介石中途倒戈,打着“三民主义”旗帜实行“清党”时,民族资产阶级是支持的,这就是毛泽东所说的附和了反革命营垒。但两者的蜜月非常短暂,蒋介石随后的政治实践所构筑的社会制度恰是民族资产阶级所企望的反面物。由于中国共产党在苏区时期实行一切斗争、否认联合的极左路线,使得民族资产阶级依然附合着蒋介石政府,但两者之间的关系也开始紧张起来。与此同时,民主自由主义者也惊奇地发现在苏区“共产主义对社会生活的改变如此之大,一个农民可以直接到行政长官那里去,把自己的扁担靠在衙门的墙上,面对面地与长官谈话,就像和平常人谈话一样。这种思想已经根深蒂固”②,这当然并不是在赞赏共产主义,

  ① 《毛泽东选集》第2 卷,第366 页。② 毛泽东:《日本进犯中国的近因及其前途》,1937 年8 月25 日。③ 毛泽东:《日本进犯中国的近因及其前途》,1937 年8 月25 日。④ 毛泽东:《日本进犯中国的近因及其前途》,1937 年8 月25 日。⑤ 《毛泽东选集》第2 卷,第383 页。① 《毛泽东选集》第2 卷,第384 页。② 林语堂:《中国人》,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 年版,第169 页。而是发现了与蒋介石专制统治相对照的苏区的民主气氛。随着红军北上,共产主义的危险似乎有所减弱,民主自由主义者与国民党的紧张关系更加日甚一日。当到达陕北的中国共产党倡导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民主共和国时,毛泽东所标举的“为民主和自由而斗争”,普通受到民主派的欢迎和赞赏。此后抗日战争爆发,蒋介石似乎一时成为民族领袖,因而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代表继续卵伏干蒋介石的重压下。但蒋的愈来愈专制和中国共产党争取民主的斗争,使他们在这种双峰对峙的格局中越来越同情和支持中国共产党,使蒋介石陷入孤立地位,并给予战后局势的发展以深刻影响。

  二手段与目的

  民主、自由本是作为西方国家的富强之道而被引进的舶来品,虽然它反映了近代中国弱小资产阶级的政治要求,但它作为一种运动,总是在救亡图存的“忧患意识”的引发下而形成与发展的。从早期改良主义者的“富强之道”,到维新变法时期严复式的“自由”、谭嗣同的“平等”、康有为的“博爱”,从孙中山的民族民权革命到“五四”时期“民主与科学”口号的标举,无不是以民族忧患情结为基调。从这个意义上看,中国近代的民主自由运动是先进的知识分子们所追求的一种“强国保种”之“道”――救亡图存的手段。

  但是,另一方面,民主自由既然反映了资产阶级的要求,因而在与封建主义对垒中也是近代知识分子所追求的一种价值目标;严复曾严厉批判专制政体,因为在专制政体下“其百姓谓之无自由,谓之奴隶”①,高扬立宪政体,因为它能保障人民的自由权利。对于自由的价值,严复将其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大自由一言,真中国历古圣贤之所深畏,而从未尝立以为教者也。彼西人之言曰,唯天生民,各具赋界,得自由者,乃为全受”②。这种价值目标的追求,到了“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似乎更加获得了某种独立的意义,个性解放、民主自由成为“五四”启蒙思想家称道不止的纲领。

  学界对近代知识分子上述民主③自由观念的两个方面,一般用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界说之,的确揭示出相互矛盾的特征。民主自由作为一种价值信念与目的,强调的是个体的自由与价值,但它同时又是富强之道与救亡图存的工具与手段。因此这两者之间便存在着某种紧张关系。以严复为例,他强调“西人之言教化政法也,以有生之物各保其生为第一大法,保种次之”,这当然是强调个体自由与幸福为第一义,但他笔锋一转:“而至生与种相较,则又当舍生以存种,践是道者,谓之义士,谓为大人”①,在民族危亡面前,民主自由作为手段就成为第二义的东西了。这种紧张关系不同程度地反映在近现代一些思想家的理论层次中或潜意识中。当然,在指出这种矛盾特征的同时也必须看到两者之间的相互促进的关系:一方面,民主自由运动给救亡运动以深刻影响;另一方面,也主要是由于民族危机给民主自由运动的发展

  ① 《严复集》第5 册,第1284 页。② 《严复集》第1 册,第3 页。③ “民主”作为一种制度,无论在何种意义上都是一种手段,但就其与封建专制而言,就其本质而言,与政治自由同义,因而有价值目标的意义。① 《严复集》第1 册,第18 页。以有利机会,它们是作为富强之道而受到欢迎的,否则,在中国的土壤上这些舶来品很难为人们所接受。所以问题的实质不是救亡压倒启蒙②,而在于启蒙主要因缘于救亡的需要。两者之间既相互紧张又相互促进的关系,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中国民主自由运动的历史命运与发展轨迹。

  毛泽东在青年时候经过“五四”运动的洗礼,在他的早期思想中,我们可以发现这样一些对恃性的词:小我与大我、肉体之我与精神之我,利己与利他等等,实际上和个体解放与救国爱民之间存在着一种对应关系,因此他一方面张扬唯我论,另一方面以救国救民为职志。唯我论与个人主义的强调的确具有追求自由的价值意义,但同时也似乎是他在寻找救国救民真理的道路上所发现的一种手段。

  抗日战争与抗日时期的民主自由运动是近代以来救亡与启蒙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出,毛泽东关于民主自由的论述也具有手段与目的的双重意义。

  从手段的意义上来看,如上所述,他基本上是在抗日主题下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理论框架内来思考民主与自由的。一切为了抗日,一切为了争取抗日的彻底胜利,民主自由也是如此:“民主政治是发动全民族一切生动力量的推进机,有了这种制度,全国人民的抗日积极性将会不可计量地发动起来,成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深厚渊源”;“保证抗战建国纲领所规定的人民言论、出版、集会、结社、信仰等自由权在全国范围内之充分实施。这种自由是在抗战建国范围之内的,只有充分地保证了这种自由,才利于普遍发挥抗日救国的力量。”①这里民主自由的工具性意义是非常明显的。因此民主是“抗日的民主”,自由是“爱国的自由”。而且毛泽东认为,也只有抗日,才能给民主与自由的发展以有利条件,反过来,民主与自由似乎也只有联系抗日才有意义②。毛泽东在给彭德怀的一封信中曾写道:“你在二个月前发表的‘关于民主教育谈话’我们觉得不妥。兹将我的意见列下:例如谈话从民主自由博爱的定义出发,而不从当前抗日斗争的政策需要出发。又如谈话不强调是为着抗日的,而强调是为着反封建,不说言论出版自由是为着发动人民的抗日积极性与争取并保障人民的政治经济权利,而说是从思想自由的原则出发。又如不说言论结社自由是为着争取抗日胜利与人民政治经济权利,而说是为着人类相互团结与有利于文化科学发展。”因此,当强调民主与自由不利于抗日局势的发展时,毛泽东持否定态度。1939 年民族投降主义开始成为时局的主要危险,毛泽东同年6 月10 日在延安高级干部会议所作报告及结论中指出:“不应过分地强调民生民主。不适当的,目前应强调反投降(强调抗战),不能同时有几个强调,是联系不是强调”,党内“必须更加集中,减少不必要的民主”。

  但是,另一方面,毛泽东关于民主自由的论述也具有价值目标意义的一面。他说:“中国缺少的东西固然很多,但是主要的就是少了两件东西:一件是独立,一件是民主..另一面却多了两件..一件是帝国主义的压迫,一件是封建主义的压迫..现在我们所要的东西,主要的是独立和民主,因

  ② 李泽厚:《救亡与启蒙的双重变奏》,见《中国现代思想史论》。① 毛泽东:《反投降纲领》,1939 年6 月。② 《毛译东选集》第1 卷,第274 页。此我们要破坏帝国主义,要破坏封建主义。”①这里把民主与封建专制对举,显然不是作为抗日救亡的手段而获得价值目标的意义。毛泽东还针对“强调民主是错误的,仅仅应该强调抗日”的观点说:“况且无论什么情况,民主的口号都能适应,民主对于中国人是缺乏而不是多余,这是人人明白的。”②这就更把民主从工具性意义中游离出来而赋予其独立的价值意义了。应该指出,即使毛泽东在工具性意义上论述民主自由时也未失去其价值面,他提出“为民主和自由而斗争”,“目前阶段里中心和本质的东西,是民主和自由”

  ③,尽管是作为“抗日的保证”,但也不能仅从工具层面去理解。毛泽东认为,应该在抗日战争中完成国家民主化的任务,他规定民主化的任务是用自由民主的办法选举国民大会,制定民主的宪法,选举民主政府,将政府置于宪法和法律之下,同时保障人民的言论、集会、结社、信仰等自由权,这都是民主政治下的本质性的东西。毛泽东还希望边区与抗日根据地成为民主的模范区,实行“三三制”。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边区群众对于民主选举的意义缺乏了解,对民主政治的操作非常陌生,因此这一运动也是伴随着党和政府大力宣传的启蒙运动,“选举运动,对选举人和被选举人都是重要的教育”④。从这一意义出发,事前将干部派往各地,通过传单、广告、报纸、演讲、戏剧、秧歌等形式,宣传选举的意义,接着在每个选举区召开人数众多的集会,决定候选人,并进行正式选举,使广大人民获得参政权利,政治自由的价值意义也就从中突显出来。最后应该指出的是,毛泽东关于民主自由的论述,不能仅从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来规范与理解,还需注意如下二点,一是他一切从具体情况与实际出发,因而有时强调的角度就有所不同,这种似乎矛盾的现象不能仅从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紧张关系中去说明。但总的来说,当时的历史主题决定了毛泽东政治思想的主题是抗日救亡。二是毛泽东对民主自由的看法带有阶级观点,这使得他关于民主自由的价值取向区别于中国近代以来资产阶级自由主义者的理解,前引毛泽东致彭德怀的信就表明了这一点。正是以具体实践为基础,以马克思主义阶级观点为指导,在抗日救亡与民主自由运动过程中,毛泽东把反帝与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双重任务统一起来了。

  ① 《毛泽东选集》第2 卷,第731 页。② 《毛泽东选集》第1 卷,第275 页。③ 《毛泽东选单》第1 卷,第256 页、275 页。④ 《陕甘宁边区选举条例》。
lsgj036
lsgj038
lsgj038
lsgj038
lsgj038
lsgj038



第一节 独创体系的诞生






  毛泽东的军事理论,根源于10 年内战的深厚的实践土壤,是党内在军事路线上激烈争论的理论总结,乃发愤之作。同时,这一独具特色的军事体系又是更为广阔的抗日救亡的现实民族战争的理论表现,也是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与方法应用于中国革命的特殊战争环境而获得的丰硕成果。

  一血战史的理论总结

  毛泽东似乎并不喜欢枪杆子,并不喜欢战争。在他的煌煌军事大著中,他都以浪漫的激情声称:“人类社会进步到消灭了阶级,消灭了国家,到了那时,什么战争也没有了”①,“从此以后,人类将亿万斯年看不见战争。”

  ②这多少透露出他早年对“呼太和之气,而吸清海之波”的大同境域的向往。但历史的逻辑规定了他,同时也是他的自觉选择:不要战争必须进行战争,“不要枪杆子必须拿起枪杆子”③。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中,他悟出了枪杆子和军队的重要性,于是他起义、上山,开始游击战争与创建根据地,开始了刀光剑影的战争生涯。这当然是一条艰难的充满着血与火的道路。它面临着许多特殊的、书本上找不到答案的棘手问题,而军事斗争则显得尤为突出。“边界的斗争,完全是军事的斗争,党和群众不得不一齐军事化。怎样对付敌人,怎样作战,成了日常生活的中心问题。所谓割据,必须是武装的。哪一处没有武装,或者武装得不够,或者对付敌人的策略锗了,地方就立即被敌人占去了。”④..残酷的军事斗争,特别是幼小红军与强大敌军的拼搏,使得军事上的战略战术的正确与否,具有生死攸关的立杆见影的实践后果,如兵力的分散与集中的问题,在战斗中,“分兵几乎没有一次不失败,集中兵力以击小于我或等于我或稍大于我之敌,则往往胜利。”⑤正是这种严酷的战争环境,迫使毛泽

  ① 《毛泽东选集》第1 卷,第186 页。① 《毛泽东选集》第1 卷,第174 页。② 《毛泽东选集》第2 卷,第475 页。③ 《毛泽东选集》第2 卷,第547 页。④ 《毛泽东选集》第1 卷,第63 页。⑤ 《毛泽东选集》第1 卷,第67 页。东等人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战略战术,它们并不是根据某种理论原则推导出来的,而是由血与火的实践逻辑所规定的。“我们三年来从斗争中所得的战术,真是和古今中外的战术都不相同。用我们的战术,群众斗争的发动是一天比一天扩大的,任何强大的敌人是奈何我们不得的。”①这就是所谓的游击战术:“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分兵以发动群众,集中以应付敌人”等。这种游击战术也迅速扩散到其他根据地。如“你来我飞,你去我归,人多则跑,人少则搞”(鄂西);“吃得下就吃,吃不下就跑”、闽北),有效地指导了红军初期的军事斗争。

  勿庸说,这是相当朴素的东西,它是适应红军初期小部队作战的形式,但其中却蕴含着丰富的战争经验与智慧,毛泽东尔后的军事理论正是从中萌芽与生长出来的。1930 年,红军经过3 年的游击战争,己发展到10 万人,创建了10 余个根据地。6 月,红军主力开始整编,创建了正规军团,统一和健全了编制,在组织上实现了从游击战向运动战的战略转变,同时也迎来了蒋介石大规模的“围剿”。毛泽东亲自指挥了中央根据地的三次反“围剿”战役,“作战原则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到了江西根据地第一次“反围剿”时,‘诱敌深入’的方针提出来了,而且应用成功了。等到战胜敌人的第三次‘围剿’,于是全部红军作战的原则就形成了,这时是军事原则的新发展阶段,内容大大丰富起来,形式也有了许多改变,主要地是超越了从前的朴素性。”

  ②这就是说,毛泽东反“围剿”时期的军事思想虽然脱去了朴素的外衣,但也还未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它只是在形式上有了改变,在内容上丰富起来。因此“基本的原则,仍然是那个十六字诀”③。因为当时的运动战只不过是扩大了的游击战,敌我力量还十分悬殊,传统的作战原则仍然有效;同时,紧迫的战争环境也容不得毛泽东去作军事理论上的思考。正是这种理论上的不足,毛泽东成了“国际派”讥笑和攻击的一个因素:“红军中狭义的经验论,在实际工作中产生了不小的影响,根本否认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革命理论,单凭自己的狭小经验和短小眼光来分析各种问题,这完全是农民的落后思想。”①当然,更主要的是毛泽东的军事战略战术根本上就是与王明“左”倾进攻路线相对立的。进攻路线从“目前中国革命形势转到了一个新局面,中国统治阶级在全部崩溃”的局势估计出发,认为“当前红军作战的环境和任务,不仅在政治上有了一个新的转变,同时在敌我力量对比上,在地理条件上..有了与过去不相同的条件,因此红军一切的建设必须根据当前和将来作战的环境和任务转变过来,建筑在大规模的作战基础上”②,要争取一省数省的首先胜利,红军要巩固战斗力,要有正规的特科技能,进行“堡垒战、白勺战、街市战”③。因此,在进攻路线的领导者们看来,“目前红军中表现最严重的问题,就是游击主义的传统”,它是“目前红军须要适应于大规模作战中(的)最大障碍”④。从此,“反‘游击主义,的空

  ① 《毛泽东选集》第1 卷,第103~104 页。② 《毛泽东选集》第1 卷,第204 页。③ 《毛泽东选集》第1 卷,第204 页。① 《红军问题决议案》,1931 年11 月中共苏区第一次代表大会通过。② 1931 年11 月中共苏区第一次代表大会:《红军问题决议案》。③ 1931 年11 只中共苏区第一次代表大会:《红军问题决议案》。④ 1931 年11 月中共苏区第一次代表大会:《红军问题决议案》。气,统治了整整的三个年头。”⑤毛泽东因此被排除在军事领导之外,去作经济工作了。进攻路线在第五次反“围剿”的斗争中开始实行军事冒险主义,最后变成军事逃跑主义,其导致红军的惨败就无需赘言了。

  如上所说,军事斗争具有立杆见影的生死效果,实践使红军将领认识到了军事指挥的正确与错误之所在。在遵义会议上,毛泽东重新获得了军事指挥权。我们常说遵义会议在关键时候挽救了红军,挽救了党,这后就其最直接的意义而言,就是“四渡赤水”之战。当时最迫切的问题就是如何摆脱强敌的围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毛泽东愈是在最险恶的环境中,愈是显示出其坚定的意志与军事指挥才能,他重新运雨其原本行之有效的战略战术。“‘四渡赤水,战役,是一场非常高超的运动战,红军根据毛泽东同志的指挥与部署,时南时北,忽东忽西,又进又退,迂回穿插于数十万敌军之间,生龙活虎,处处主动,而敌人则被弄得扑朔迷离,晕头转向,处处挨打,疲干奔命”①。这种地道的中国式战法,自然使洋人李德不能理解:“行军越来越成为一场退却,有时竟变成了道地的逃窜”,“红军在一条弯弯曲曲的路线上行进”,“队伍时而并行,时而前进和后退,时而迂回和佯攻,有时甚至是在兜圈子。”②然而事实证明,正是这种战法,使红军在“关键时候”脱离了危险。

  “国际派”的进攻路线在铁的事实面前已彻底瓦解了,但尔后毛泽东的军事指挥却受到张国焘的挑战。张一方面也攻击毛泽东的“游击主义”:毛“鄙薄当时军事典籍所载的一切,认为都是陈腔滥调,他要不受拘束地发挥他的游击天才”,“一般说来,我们当时都是一些游击专家,多少与毛泽东有相同的气质,不过他在这方面发挥得最明显,连我们都有点觉得他太离谱了”③;另一方面他说毛泽东害怕蒋介石的飞机大炮,把毛的北进主张说成是逃跑主义,但事实又证明,真正实行右倾机会主义与逃跑主义的是张国焘自己。

  毛泽东的军事理论正是在这枪林弹雨的血战史中孕育出来的。在马背上毛泽东还来不及系统思考理论问题,只能一边战斗,一边以充满浪漫激情的诗词描绘那一幕幕的战争场面。待到红军到达陕北,统一战线在望,环境相对稳定下来,这时倒不是用闲情逸致的心情去吟唱那铁马金戈,血战的实践形式变成了思想形态,诗意情怀化为深沉的理论思考。

  这种理论思考当然首先是针对过去党内军事上的两条路线斗争而发的,《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是第二次国内战争时期党内在军事问题上的一场大争论的结果,是表示一个路线反对另一个路线的意见。”①对这场争论,长征途中的遵义会议已作出了结论,会议所通过的《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决议》,批判了“左”倾军事路线,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意见,其在政治上的意义自不容低估。但应看到,这场争论虽然以党的决议的形式得到了解决,但并没有在思想上征服对方,会议上的激烈争论,充分表明了这点。同时《总结决议》也只是张闻夭根据毛泽东在会上的发言而起草

  ⑤ 《毛泽东选集》第1 卷,第205 页。① 伍修权:《遵义会议的光辉不容玷污》,《红旗》,1981 年第21 期。② 李德:《中国纪事》。③ 张国焘:《我的回忆》第3 册,第1156、1129 页。① 《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题解。的,并非毛泽东亲自所作。而且《总结决议》也只是战略战术的经验陈述,并未上升为理论形态。从理论的层次上来说,它并未真正解决这场争论。因此真正从理论的高度来总结这场争论,就成为《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书的重要主题。所以毛泽东说:“历史告诉我们,正确的政治的和军事的路线,不是自然地平安地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而是从斗争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方面,它要同‘左’倾机会主义作斗争,另一方面,它又要同右倾机会主义作斗争。不同这些危害革命和革命战争的有害的倾向作斗争,并且彻底地克服它们,正确路线的建设和革命战争的胜利,是不可能的。我在这本小册子中时常提到错误方面的意见,就是为了这个目的。”②..

  《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是对红军血战历史的总结。在这部著作中,毛泽东处处以过去的战争经验为立论依据,进行军事理论的创造。它是一部优秀的内战史,又是一部辉煌的军事论著,是一部土地革命战争历史与军事理论高度统一的著作。过去的血战历史以物化形态(战争)表现了《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的军事理论,而《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则从理论的高度再现了过去的战争历史。因此,从根本上说来,正是在红军残酷的战争实践的基础上,毛泽东创立了他那独特的军事理论。

  二现实的迫切需要

  毛泽东的《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写于1936 年12 月,《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与《论持久战》作于1938 年5 月。他这时热衷于军事理论的研究,最终是出于现实的需要,这个现实就是抗日救亡。

  1935 年12 月,中国共产党实现政治主题的转变之后,主要集中于倡导和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实现。与此同时,毛泽东也开始注意和研究抗日战争的战略和战术问题。1936 年7 月,毛泽东接受斯诺采访时,就已对抗日战争发展的基本趋势作了大概的描绘。当斯诺问到抗日民族解放战争的战略方针是什么时,毛泽东说:“我们的战略方针,应该是使用我们的主力在很长的变动不定的战线上作战。中国军队要胜利,必须在广阔的战场上进行高度的运动战,迅速地前进和迅速地后退,迅速地集中和迅速地分散。这就是大规模的运动战,而不是深沟高垒、层层设防、专靠防御工事的阵地战..除了调动有训练的军队进行运动战之外,还要在农民中组织很多的游击队..中国农民有很大的潜力,只要组织和指挥得当,能使日本军队一天忙碌二十四小时,使之疲于奔命..”①。这可以看作是红军战略战术在民族战争条件下的运用。因此,毛泽东接受斯诺采访不久后写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虽然是对过去战争经验的理论总结,但同时也是现实的迫切需要。新的战争危机表明,敌强我弱依然是未来抗日民族解放战争的特点,如果不能树立正确的战争指导思想,就可能重新发生第五次反“围剿”战役中的错误。虽然战争条件起了变化,但系统总结土地革命战争的经验,对红军进行科学的适应中国特点的军事理论的教育,使之在新的战争中有一个科学的指导思想,就成为一项严重而迫切的任务。这一点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已非常明显:“在新的抗日民族革命战争的阶段上,我们将引导

  ② 《毛泽东选集》第1 卷,第186 页。① 《毛泽东选集》第2 卷,第444~445 页。中国革命走向完成,也将给予东方和世界的革命以深刻的影响。过去的革命战争证明,我们不但需要一个马克思主义的正确的政治路线,而且需要一个马克思主义的正确的军事路线,十五年的革命和战争,已经锻炼出来这样一条政治的和军事的路线了。今后战争的新阶段,我们相信,将使这样的路线,根据新的环境,更加发展、充实和丰富起来。”①因此,《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在毛泽东的军事思想体系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这不仅在于它标志着毛泽东军事理论的成熟,而且在于它上承土地革命战争的经验,下启抗日战争的军事指导战略。《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论持久战》以致解放战争时期的“十大军事原则”,不过是《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的军事思想在新的战争条件下的运用、丰富和发展罢了。

  如果说《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更主要的还是总结过去的战争经验与军事争论,那么,毛泽东写于抗日战争前期的军事著作则是直接回答现实的迫切问题。

  毛泽东在1938 年指出,国内战争和抗日战争两个过程可以划分为四个战略时期,其间存在着三个战略转变②:第一是国内游击战争向国内正规战争(运动战)之间的转变,这一转变使红军从小股游击部队发展为正规部队,从完全的游击战争转变为带有游击性的运动战。虽然在这一转变中同时也导致了军事冒险主义,但就其战略转变的性质而言,是一大进步,使红军成功地打破了蒋介石大规模的三次“围剿”;第二次转变则是抗日战争爆发后,共产党领导的军队以国内正规战争向抗日游击战争之间的转变,第三次则是抗日游击战争向抗日正规战争的转变。其中第二个转变是把党所领导的军队从过去的正规军和运动战,转变为游击军和游击战,这“在现象上表现为一个倒退的转变,因此这个转变应该是非常困难的。”①它是在特殊情况下的必要转变,但同时却引起了一场严重的争论,毛泽东的《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就是为了批判在这个问题上的错误观点而写的。

  就国民党方面来说。以蒋介石为首的统治集团一开始就实行片面抗战路线,并把抗日的胜利寄希望于国际的干涉,根本就不愿意发动广大农民进行游击战争,也因此否认抗日游击战争的重要性。就共产党方面来说,毛泽东提出了全面抗战路线,并开始酝酿、讨论红军的作战方针和战略转变问题。1937 年9 月21 日,毛泽东在致彭德怀的电报中指出:“今日红军在决战问题上不起任何决定作用,而有一种自己的拿手好戏,在这种拿手好戏中一定能起决定作用,这就是真正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争。”毛泽东作出这一决策,不仅仅是从政治上的独立自主原则出发,而主要是根据于抗日战争中的敌、友、我三方面的具体情况。敌人是日本帝国主义,它是一个资源贫乏的小国,却是一个军事强国;友军是以前的敌人,即国民党军队,对共产党仍抱有仇恨心理;八路军数量少武器差,即使集中起来打运动战,不但不能对日军构成威胁,反而有被包围与歼灭的危险。在这种情况下,八路军发挥自己的特长,深入敌后,一面打游击,一面发动群众,扩大武装,建立根据地,就会造成日军后顾之忧,对之构成严重威胁,在战略上配合正面战场,并逐渐发展为最后战胜日寇的决定性力量。因此,八路军的这一战略转变,表面

  ① 《毛泽东选集》第1 卷,第185~186 页。② 见《毛译东选集》第2 卷,第550 页。① 《毛泽东选集》第2 卷,第551 页。上是一个退步,实际是一个进步,它“关系于整个抗日战争的坚持、发展和胜利,关系于中国共产党的前途非常之大。”②但毛泽东的这一决策,并未获得广泛的理解。在1937 年8 月的洛川会议上,对游击战与运动战的主次关系就有不同的认识,也未充分交换意见。会后基本上按毛泽东的战略方针执行。9 月25 日,毛泽东致电中共中央北方局,指出“整个华北工作,应以游击战争为唯一方向。”北方局书记刘少奇坚决执行这一方针,并发表《抗日游击战争的若干基本问题》一文。是年底,王明回国,中央召开政治局会议,王明对党的政策提出了批评。他不仅打着共产国际的旗帜在政治上提出“一切经过统一战线”的口号,而且在军事上,也从这一口号出发,提出“受蒋统一指挥”,指斥了刘少奇的《抗日游击战争的若干基本问题》一文,反对八路军新四军在统一的抗日任务下执行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的战略方针,轻视共产党领导的游击战争的伟大作用,把抗战胜利的希望寄托于国民党军队的“正规战”,要求党把主要精力放在国民党统治下的大城市的合法运动上。对于王明的这些意见,毛泽东在会上作了辨别和解释,继续强调了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的重要性。由于王明挂着共产国际的招牌,他的观点使许多与会者产生盲目的信赖,连忙检查过去的工作,承认有“狭隘观念”和“不策略”的地方。连彭德怀也有点茫然:“我认真听了毛主席和王明的讲话,相同点是抗日,不同点是如何抗法..回去传达就只好是,毛主席是怎么讲的,王明又是怎么讲的,让它在实践中去证明吧。”①

  1938 年2 月至3 月,中共中央在延安又召开政治局会议,王明仍未改变立场,在军事问题上,他仍指望通过外援组建几十个有新式武器装备的师团,仍然反对八路军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的战略方针。毛泽东在发言中着重讲了军事问题,强调坚持抗战与争取抗战胜利,要以自力更生为主,为此必须创造许多抗日区域,形成敌我之间的包围与反包围,并从游击战争中创造出大兵团,过去红军就是从许多小队伍扩大起来的②。会后王明继续回武汉主持长江局的工作,仍然把重点放在大城市和同国民党的谈判上,无视中央关于发展游击战争的指示。所以毛泽东在六届六中全会上说,关于从运动战向游击战的战略转变,“曾经在中央和一部分军事干部之间发生过严重争论”①。为了回答这一问题,1938 年5 月毛泽东写了《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一书,把游击战争提高到战胜日寇的战略高度来进行论述,并阐述了游击战在抗日战争中为何具有战略的意义,具体说明了抗日游击战争中的战略战术、建立根据地以及向运动战发展等重大军事理论问题。“其结果,在抗日时期内,在一九三七年只有四万余人的八路军和新四军,到一九四五年日本投降时就发展成为一百多万人的大军,并创建了许多革命根据地,在抗日战争中起了伟大的作用..而到一九四六年(蒋介石)发动全国规模的内战时,由八路军新四军编成的人民解放军就有力量对付蒋介石的进攻了。”②《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一书也因此成为毛泽东军事理论体系中的光辉篇章。如果说《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主要是回答当时党内的争论,正确

  ② 《毛泽东选集》第2 卷,第551 页。① 《彭德怀自述》第266 页。② 1938 年2 月28 日,毛泽东在政治局会议上的讲话。① 《毛泽东选集》第2 卷,第551 页。② 《毛泽东选集》第2 卷,第404 页,《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题解。解决党所领导的军队的战略方针问题,那么同时期的另一论著《论持久战》则主要是从全国范围内论述有关抗日战争的重大问题。

  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与日本侵略者进行的一场空前规模的决死战争,人们普遍关心这场战争的发展趋势与结局。对此,当时有三种看法。第一是亡国论,这一论调实际上在抗战爆发以前就存在。就国民党当局来说也患有严重的恐日病,蒋介石曾于1934 年散布过“三天亡国论”。他说:对日本“如果不待时而动,贸然作战,那只是败亡而已!不仅十天之内,三天之内他就可以把我们中国所有沿江沿海的地方都占领起来。”③抗战以后,这种亡国论调为亲日派承袭。汪精卫被日军的猛烈炮火所吓倒,积极散布失败主义谬论,策划促使蒋介石对日投降,提出“大战必亡”论,公开发表《最后关头》的广播讲话,散布“抵抗就是牺牲”,“战必大败,和未必大乱”的亡国论。在他的影响下,一些国民党高级将领和文官,以周佛海为首,形成了一个“低调俱乐部”,酝酿“和平运动”①,这种亡国论严重影响了抗日士气,导致降日逆流,影响极坏。第二是速胜论,早在1937 年“八・一三”事变时,国民党中有些人就说“只要打三个月,国际局势一定变化,苏联一定出兵,战争就可解决。”台儿庄胜利后,有些人主张徐州战役是“准决战”,“是敌人的最后挣扎”②。这种速胜论也影响到共产党内,认为国民党一抗战,与共产党一起配合,日本不值一打。这种观点导致轻敌思想和错误的军事战略,同样不利于抗日;第三是持久论。这一观点也为当时许多人所主张,其中蒋介石也是一个代表。他以前鼓吹亡国论,主要为他的“安内攘外”政策作辩护。抗战以后又想依靠外援迅速解决战争,但他还是比较清楚地看到这是一场持久战,1937 年8 月18 日,蒋介石发表《敌人战略政略的实况和我军获胜的要道》一文,指出对付日军速决的办法之一,“就是持久战、消耗战”,“因为倭寇所恃的,是他强横的兵力,我们就要以逸待劳,以拙制巧,以坚毅持久的抗战,来消灭他的力量..他不能实现速战速决的企图,就是我们的胜利。”③但蒋介石并未解决为什么是持久战,怎样进行持久战的问题。因此在实际作战中却实行与持久战方针相反的单纯政府抗战和阵地保守防御,导致国民党军队与日作战接连失败。上海、太原、南京、武汉相继失守后,蒋一面声称抗战,一面则暗中谋和,大大违背了他的“持久抗战的决心”。

  毛泽东的《论持久战》正是为了回答这些问题而写的,痛驳了亡国论,唤醒速胜论的梦想,阐明了为什么是持久战,根据10 个月的抗战经验,准确地揭示了抗日战争发展的规律――从防御到相持到反攻三个阶段,并具体论述了如何进行这场持久战的方法,规定了抗日战争三个阶段的相应的战略战术。《论持久战》的逻辑内容就是抗日战争的历史过程,二者达到了高度统一。它因此成为毛泽东军事思想体系中的瑰宝,也是军事理论史上的空前绝唱。

  三独创体系的方法论

  ③秦孝仪主编:《蒋总统集》第1 集,第795 页,(台)中华学术院1974 年版。

  ① 参见《汪精卫集团投敌》,第199~200 页。② 参见《毛泽东选集》第2 卷,第441~442 页。③ 《先总统蒋公全集》,第1 册,第1073 页。不可否认,毛泽东在总结战争经验、写作他的军事著作时,的确参考了一些军事理论书籍,阅读了一些马列著作。但也应当看到,他并没有多少时间在卷帙浩繁的马列著作中去寻找他们的军事理论,尤其是在紧迫的战争环境中,更是如此。至少毛泽东自己就说过:“我本来也没有读过军事书”,“我们打仗,一本书也不带,只是分析敌我斗争形势,分析具体情况。”①到了陕北,毛泽东总结战争经验,写作他的军事著作时,他的最基本的论点就是反对把各种军事理论套用于中国革命战争。江西时期和遵义会议上,毛泽东被指斥为“你懂什么马列主义!”他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回敬道:“他们自称为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其实一点马克思列宁主义也没有学到。列宁说:马克思主义的最本质的东西,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就在于具体情况具体分析。”②这就是毛泽东所理解的马克思主义,而不需要更多的马克思等人的军事理论去论证他的各种观点。

  因此,从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出发,注重中国革命战争的特点、经验、特殊,并把这种特殊和经验尽量提高到一般与理论的高度来论述,这就是毛泽东创立军事理论的方法论原则。《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第一章辟头就指出“如何研究战争”,提出了研究战争的方法论问题。这种方法论的主旨就在于突出中国革命战争的特殊性。战争或革命战争虽然比较其他的活动有它的特殊情形和特殊性质,但在其自身领域内仍然是抽象的和一般的东西,它总是寓于特殊的战争或革命战争中。因此毛泽东思考的焦点是在中国的特殊环境内和特定的阶段内所进行的革命战争,如果不了解它的特殊性,“就不能在中国革命战争中打胜仗”①。一般的战争、苏联十月革命的战争乃至中国20 年代的北伐战争的经验如果套用到中国后来的红军战争或抗日民族战争,必然是削足适履,要打败仗。因此,“我们固然应该尊重过去流血的经验,但是还应该尊重自己流血的经验”;“我们固然应该特别尊重苏联的战争经验..但是我们还应该尊重中国革命战争的经验,因为中国革命和中国红军又有许多特殊的情况”;“我们只应该采用北伐战争中那些在现时情况下还能适用的东西,我们应该按照现时的情况规定我们自己的东西”②。

  因此,注重战争的特殊性,就是注重战争的时间、地域和性质,“从时间的条件说..各个历史阶段有各个历史阶段的特点,因而战争规律也各有其特点,..从战争的性质看,革命战争与反革命战争,各有其不同的特点,因而战争规律也各有其特点,..从地域的条件看,各个国家各个民族特别是大国家大民族均有其特点,因而战争规律也各有其特点”,凡此种种都规定了“不能呆板地移用”,“应着眼其特点和着眼其发展”③,反对搬用书本或套用一般的战争公式来规范或抹煞战争的特殊性。

  对于一个具体的战争而言,如何找出其特殊性从而发现战略上的指导规律呢?首先是要照顾全局与局部的关系。全局与局部当然是相对的,但对于某一确定的战争、战区、战役来说,全局与局部是固定的。战争的全局是由

  ① 毛泽东:《同哲学工作者的谈话》,1965 年12 月。② 《毛泽东选集》第1 卷,第187 页。① 《毛泽东选集》第1 卷,第171 页。② 《毛泽东选集》第1 卷,第172~173 页。③ 《毛泽东选集》第1 卷,第173 页。局部构成的,这里的特殊性就在于从全局出发找出那对全局起决定性作用的局部的东西,有的“连战皆捷”却因“一个败仗”而全盘皆输,有的“连战皆败”却因“一个胜仗”而转败为胜。在这里,“连战皆败”或“连战皆胜”都是无关宏旨的局部东西,而“一个胜仗”或“一个败仗”则是关涉全局的紧要东西。因此,“任何一级的首长,应当把自己注意的重心,放在那些对于他所指挥的全局说来最重要最有决定意义的问题或动作上。”①其次,这种对具有决定意义的特殊东西的把握,以及据此而确定的战略指导规律,仍然“不能按照一般的或抽象的情况去规定,必须按照具体的情况去规定”②。这就需要知己知彼,“熟识敌我双方各方面的情况,找出其行动的规律,并且应用这些规律于自己的行动。”③这都是不能从书本上学到的,它勿宁说是一种如何行动的逻辑,只能从特殊的环境和战争经验中去获得。“战争的学问拿在讲堂上,或在书本中,很多人尽管讲得一样头头是道,打起仗来却有胜负之分”④,关键就在于能否从特殊的环境中找出自己的行动逻辑。

  毛泽东指挥过许多震惊中外的大战役并获得胜利,究其根源,就是运用了上述方法。他在考察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时,更是从理论高度赋予这种方法以一般的意义,并运用这种方法,深刻揭示了中国国内革命战争与抗日民族革命战争的规律,确立了一条马克思主义的正确的军事路线。

  按照毛泽东的方法,要揭示中国革命战争的规律,注重中国革命战争的特点就具有极端的“重要性”⑤。他认为中国革命战争的特点主要有四个:第一,中国是一个经过了大革命时期的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大国;第二,敌人的强大;第三,红军的弱小;第四,共产党的领导与土地革命。第一和第四个特点规定了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可能;第二和第三个特点形成敌强我弱的尖锐对比,这就规定了中国革命战争不可能很快取得胜利,弄得不好,还可能失败。这就“使红军的作战不能不和一般的战争以及苏联内战、北伐战争都有许多的不同”① “红军的战略战术,是在这种尖锐的对比上发生的。”②这些特点的彼此映对,(,) 成为“中国革命战争的根本规律,许多规律都是从这个根本的规律发生出来的..谁要是睁眼看不见这些根本性质的规律,谁就不能指导中国的革命战争,谁就不能使红军打胜仗。”③由此,毛泽东总结和规定了红军作战的独特的战略战术。

  抗日战争比国内战争具有更多的复杂的参考因素,在这种情况下,八路军新四军应采取什么战略?整个民族战争的发展趋势如何,应采取什么作战方针?毛泽东仍然认为要从其特点出发。就八路军和新四军而言,如上所述④,他从敌、友、我三方面的特点出发,规定了八路军和新四军队运动战向游击战的战略转变,开展敌后武装斗争,创立根据地,并确立了与之相适应的① 《毛泽东选集》第1 卷,第176 页。② 《毛泽东选集》第1 卷,第176 页③ 《毛泽东选集》第1 卷,第178 页。④ 《毛泽东选集》第1 卷,第178 页。⑤ 《毛泽东选集》第1 卷,第186 页。① 《毛泽东选集》第1 卷,第189 页。② 《毛泽东选集》第1 卷,第190 页。③ 《毛泽东选集》第1 卷,第191 页。④ 见本节第二个问题。战略战术。就整个抗日民族战争而言,毛泽东分析了敌我双方相互映对而又各自相互矛盾的特点,这些特点用一句话来说,就是“中日战争不是任何别的战争,乃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和帝国主义的日本之间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进行的一个决死的战争。全部问题的根据就在这里。”⑤毛泽东正是根据这些特点,充分地论证了中国既不能亡国,也不能速胜,而是一场持久战,天才地预示了这场战争的发展以及应采取的战略战术。其分析之细入毫芒,其论证之令人心折,已是众所周知的事了。

  总之,毛泽东的军事理论不是书本和马列词句所能规范的,他只是从马克思主义那里借来了“望远镜”和“显微镜”(毛泽东语),这就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注重特点。在那令人扑朔迷离的战争环境中,他运用这一方法纵横游刃,解难析义,故能独辟溪径,戛戛独造,自成体系。
lsgj038
lsgj037
lsgj037
lsgj037
lsgj037
lsgj037



第十章 军事园地的奇葩






  1936 年12 月,毛泽东在红军大学的演讲中说:“过去的革命战争证明,我们不仅需要一个马克思主义的正确的政治路线,而且需要一个马克思主义的正确的军事路线。十五年的革命和战争,已经锻炼出来这样一条政治的和军事的路线了。”①如果说,毛泽东1935 年12 月《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标志着这样一条政治路线的成熟,那么,一年后他写成的《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书,则标志着这样一条军事路线的成熟。它与尔后的《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论持久战》一起,共同构成了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独创体系,蔚为军事园地的一朵瑰丽的奇葩。
lsgj037
lsgj039
lsgj039
lsgj039
lsgj039
lsgj039



第二节 弱者的战略战术






  毛在东的军事思想,博大精深。我们这里只从最主要的特点――弱者的战略战术出发,挂一漏万,谈谈几个主要的方面。

  一积极防御

  无论是土地革命战争,抑或是抗日战争,乃至解放战争的前期,毛泽东所面临的突出问题,就是敌强我弱。这既是他所揭示的中国革命的特点,同时也因此规定了他的军事理论的最突出的特色,就是关于弱者的战略战术。如何以弱敌强,弱中取胜,从而由弱转强,可以说是毛泽东整个军事理论所关注的焦点。积极防御便是其中的最主要的一个方面。

  积极防御的思想形成于江西时期。它的背景是“从游击战争开始的一天起,任何一个独立的红色游击队或红军的周围,任何一个革命根据地的周围,经常遇到的是敌人的‘围剿’。敌人把红军看作异物。一出现就想把它捕获。敌人总是跟着红军,而且总是把它包围起来。这种情形,过去十年是没有变化的。”①面对如此严重的敌强我弱的形势,毛泽东等人采取了“十六字诀”的游击原则,后来又形成“诱敌深入”的方针。但这些正确的原则与方针却来自两种倾向的排挤。一是“左”倾冒险进攻路线,无视敌强我弱的形势,企图进攻速胜。他们认为“我们的国家成立了②,我们的红军已正规化了。我们和蒋介石作战是国家和国家作战,大军和大军作战”③。王明在共产国际执委第13 次会议上的报告中,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领地已经发展到比任何西欧或东方资本主义列强的领地都大些,”它“已经完全具备有现代国家的一切条件和成份”①。这一精神贯彻到苏区,加强了进攻路线,否认中国革命在战略上的持久性与长期性,反对防御。这一“左”倾进攻路线待到第五次反“围剿”时,面对事实上的敌强我弱形势,为气势汹汹的敌人所吓倒,从

  ⑤ 《毛泽东选集》第2 卷,第447 页。① 《毛泽东选集》第1 卷,第192 页。② 指1931 年11 月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③ 《毛泽东选集》第1 卷,第205 页。① 《王明言论选辑》第323、330 页。军事上的进攻路线转至另一倾向――军事保守主义,采取消极防御的作战方针,导致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

  毛泽东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认为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决不能冒险进攻,必须在战略上采取防御战。但这种防御不是消极防御。消极防御是一种“专守防御,又叫做单纯防御”,它“实际上是一假防御”②,因为单纯防御或消极防御并未把进攻包括在防御的范围内,不能达到打破“围剿”、消灭敌人和保存自己的目的。毛泽东把江西时期行之有效的作战原则概括为“积极防御,又叫攻势防御或决战防御”③。只有这种积极防御,把攻势与消灭敌人的进攻包括在防御的范畴内,才能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保存力量,待机破敌,达到打破“围剿”之目的。因此,毛泽东主张“基本的原则是承认积极防御,反对消极防御”④。

  战争和军事行动中的基本矛盾是攻与防,其目的是消灭敌人,保存自己。但在敌强我弱的环境中,进攻首先是包含在防御之中的,因此,积极防御或攻势防御本身就是进攻与防御的矛盾统一体,它包含着比进攻性战争更丰富的内容,也因此“成为红军作战中最复杂和最重要的问题”⑤,由此生发出毛泽东一整套的战略战术。

  首先是战略上的退却和战役战斗上的进攻,这是积极防御中的两个最基本的东西。战略退却在红军初创期叫“敌进我退”,在反“围剿”时期叫“诱敌深入”,曾经被“左”倾机会主义者斥之为“游击主义”、“右倾机会主义的单纯防御路线”,他们主张“御敌于国门之外”。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对此作了反批评:“这是鲁莽家和门外汉的理论与实际,是丝毫没有马克思主义气味的东西,是反马克思主义的东西。”①因为它完全忽视敌强我弱这一现实,在敌人“围剿”进攻面前,命令弱小红军对付强敌,当然没有不失败的。毛泽东认为,战略退却是劣势军队处在优势军队进攻面前而采取的一个有计划的步骤,它之所以必要,是因为在强敌进攻时,若不退让一步,势必危及军力的保存。但这种战略上的退却决不是一种逃跑或单纯的消极防御。战争的直接目的是为了消灭敌人,保存自己,但在敌强我弱的条件下,首先必须保存自己,才能消灭敌人。因此,战略退却是“因为顾到不能迅速击破其进攻,为了保存军力,待机破敌,而采取的一个有计划的步骤”,它的目的是为了造成有利条件,“准备反攻”②。所以战略退却不是消极的,而是积极的,只有在退却过程中,才能造成有利于我而不利于敌的因素,为战役战斗上向敌人发起进攻创造条件。毛泽东分析了战略退却必须造成以下条件中至少两个以上才有利于反攻:积极援助红军的人民;有利作战的地形;红军主力的集中;发现敌人的薄弱部分;使敌人疲劳沮丧;使敌人发生过失。只有这样,才能使战略上的敌强我弱,转变为战役战斗上的敌劣我优或至少优劣均衡,对敌人的进攻才有胜利的把握。如若不然,宁可继续退却,持重待敌。故战役战斗上的进攻是以战略上的退却为前提的。

  ② 《毛泽东选集》第1 卷,第198 页。③ 《毛泽东选集》第1 卷,第198 页。④ 《毛泽东选集》第1 卷,第200 页。⑤ 《毛泽东选集》第1 卷,第197 页。① 《毛泽东选集》第1 卷,第206 页。② 《毛泽东选集》第1 卷,第203、206 页。前者是目的,后者是手段。关于退却后的反攻与战役战斗上的进攻问题,毛泽东特别注重“初战”或“序战”,认为初战必胜,必须是全战役计划的有机序幕,必须想到下一战略阶段的文章,这是毛泽东总结五次反“围剿”的血的经验教训而得出的结论,在尔后毛泽东的军事指挥活动中,尤其是在解放战争中得到出色运用。

  其二是战略上的持久,战役战斗上的速决。“战略的持久战,战役和战斗上的速决战,这是一件事情的两方面”①,是积极防御概念的应有之义。这一原则仍是由敌强我弱的基本形势决定的。毛泽东认为,十年内战史,就是“围剿”与反“围剿”往返重复的历史,而且“‘围剿’与反‘围剿’的规模一次比一次大,战斗一次比一次激烈”②,在这一个过程中,红军一直处于战略上的防御地位。因此,从战略上来说,这是一场艰苦的持久战。在敌我力量悬殊的情况下,“中国的战争不能不以最大的忍耐性对待之,不能不以持久战对待之”③。但对这种战略上的持久战方针,“左”倾机会主义者讥笑为是“打拳战术”,说的是打过来打过去仍然在山沟里转,要等到头发白了才能看见革命的胜利。他们要求战略上的速决战,直攻大城市,迅速争取一省数省的首先胜利。毛泽东说:“这些看起来好像革命的‘左’倾意见,来源于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革命急躁病”④。战略上之所以必须坚持持久战,是“因为反动势力的雄厚,革命势力是逐渐生长的,这就规定了战争的持久性。在这上面性急是要吃亏的,在这上面提倡‘速决’是不正确的。干了十年的革命战争,对于别的国家也许是值得惊奇的,对于我们却好似八股文章还只作了破题、承题和起讲,许多热闹文章都还在后面。”⑤因此,由于敌强我弱,战略上不是速决战,而是持久战。也正因为这一原因,在战役和战斗上,则不是持久战,而是速决战,毛泽东不无讽刺地指出,“左”倾路线要求速决,反对持久的批评意见,“如果不是放在战略问题上而是放在战役和战斗问题上,则是非常之对的”⑥。敌人兵多,装备良好,我军则枪少,尤其是缺乏弹药,几乎都取之于敌人,并且打来打去只有一支部队,必须连续作战;敌人的“围剿”虽然分兵进击,但多是比较密集,打其一部如不能迅速解决战斗,其余各部就相互靠拢,“为了这些理由,不能不实行速决战”①,迅速解决战斗。这就要求,战役战斗上的速决战不能打成消耗战,必须是歼灭战。消耗战实际上是战役战斗上的持久战,拼消耗“对于中国红军来说是不适时宜的,‘比宝’不是龙王向龙王比,而是乞丐向龙王比,未免滑稽。对于几乎一切都取给于敌方的红军,基本的方针是歼灭战。”“对于人,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对于敌,击溃其十个师不如歼灭其一个师。”②可是“左”倾领导者们全都拧反了,他们在战略上要求速决,而在战役与战斗上则堡垒对堡垒,打持久战,拼消耗,第五次反“围剿”打了长达一年之久,终不能

  ① 《毛泽东选集》第1 卷,第233 页。② 《毛泽东选集》第1 卷,第193 页。③ 《毛泽东选集》第1 卷,第234 页。④ 《毛泽东选集》第1 卷,第212 页。⑤ 《毛泽东选集》第1 卷,第234 页。⑥ 《毛泽东选集》第1 卷,第234 页。① 《毛泽东选集》第1 卷,第235 页。② 《毛泽东选集》第1 卷,第236~237 页。打破而实行大长征。毛泽东认为,战略上的速决战与战役战斗上的持久战是根本不适合敌强我弱这一根本特点的。只有在战役战斗上实行速决战和歼灭战,积小胜为大胜,逐步壮大自己,削弱敌人,最后使我强敌弱,最终才能战胜敌人,这是在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上必须采取的军事原则。

  其三是战略上的内线与战役战斗上的外线。由于敌强我弱,敌人深入根据地,在战略上采取外线作战与进攻的形式,或是步步为营,或是长驱直入,或是堡垒推进。敌人以这种战略上的外线进攻或“围剿”,居于战略上的主动地位。反之,红军则在战略上实行退却,取守势,反“围剿”,一句话,是实行战略上的内线作战。这样,红军就蒙受许多的不利,处于非常被动的地位。如何打破敌人的“围剿”,击退敌人的进攻,在战略内线作战的被动中获得主动?这就必须通过在战略退却中所创造的有利条件,将战略上的内线作战变为战役战斗上的外线作战。前述所谓战役战斗上的进攻、速决战与歼灭战,必须通过战役战斗上的外线作战才能实现。这种所谓战役战斗上的外线作战,就是在战略上的内线中,分割敌军,迂回包围,“将敌军对我军的一个大‘围剿’,改为我军对敌军的许多各别的小‘围剿’。将敌军对我军的战略上的分进合击,改为我军对敌军的战役或战斗上的分进合击。将敌军对我军的战略上的优势,改为我军对敌军的战役或战斗上的优势”。这样形成“‘围剿’中的围剿,封锁中的封锁,防御中的进攻”,“这即是所谓内线作战中的外线作战”,从而取得“劣势中的优势”,成为“弱者中的强者”,变“不利中的有利,被动中的主动”①。这其中的机巧,只有那亲历血战场面的人方能领悟,也只有亲自指挥这些战役的大军事家毛泽东方能用语言道出这机巧。

  其四是集中兵力作战。战略上处于防御、持久、内线作战的弱小军队,要实现战役战斗上的外线作战,包围和歼灭敌人,打速决战,最关键的问题,是集中兵力。具体说来,集中兵力能够改变敌进我退的形势,“过去是敌进我退,现在是企图达到我进敌退之目的。集中兵力一战而胜,这个目的在本战斗中就达到了”②;其次能够改变敌攻我守的形势,“退却到退却终点,在防御战中基本属于消极阶段,即‘守’的阶段,反攻则属于积极的阶段,即‘攻’的阶段,..集中兵力就是为达此目的”③;再次能“改变内外线的形势”④,只有集中兵力,才能将分进的敌人之一部包围起来,以优势兵力临之,从而使战略上的内线作战改变为具体战役和战斗上的外线作战,“将战略上处于强者地位的敌军,使之在战役或战斗上处于弱者的地位。同时,将自己战略上的弱者地位,使之改变为战役上或战斗上的强者的地位。..从战略防御中争取胜利,基本上靠了集中兵力的一着。”⑤毛泽东认为,人人都知道以多胜少是最好的办法,因此看起来集中兵力很容易,但实行起来却颇难,往往分散兵力,原因就在于指挥者缺乏战略头脑,为复杂的环境所迷惑,因而受环境所支配。为了应付这种环境,往往分散兵力。毛泽东关于集中兵力的思想,是他在扑朔迷离的战争环境中,紧紧抓住敌强我弱这一根本特点所

  ① 《毛泽东选集》第1 卷,第224 页。② 《毛泽东选集》第1 卷,第223 页。③ 《毛泽东选集》第1 卷,第223~224 页。④ 《毛泽东选集》第1 卷,第224 页。⑤ 《毛泽东选集》第1 卷,第224 页。形成的一整套战略战术的关键点。他从不为环境所迷惑,总是集中必要的兵力,打运动战,声东击西,调动敌人,在运动中以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军。“左”倾路线的领导者全不知此中奥秘,面对四面合击的敌人,往往分散兵力,应付敌军。1932 年有所谓“全线出击”的口号,要求从根据地的东南西北四面出击,这“是伴随着军事冒险主义而来的军事平均主义”①;1933 年则有所谓“两个拳头打人”的说法,把红军主力分割为二,企图在两个战略方向同时求胜,结果一个拳头置之无用,另一个则打得很疲劳;待到1934年,军事平均主义则愈加发展到“六路分兵”,“全线抵御”,以为可以制敌,结果为敌所制。毛泽东总结正反经验,使集中兵力成为其用兵要道。他说:“中国红军以弱小者的姿态出现于内战的战场,其迭挫强敌震惊世界的战绩,依赖于兵力集中使用者甚大。”②..

  毛泽东上述战略战术思想,虽然主要是对10 年内战经验的总结,一但基本的东西仍然贯穿于他以后的军事活动与军事思想中。比如《论持久战》中提出的“防御中的进攻,持久中的速决,内线中的外线”与上述思想是一脉相承的。解放战争时期提出的十大军事原则,基本的精神也与上述思想相通。当然,这些思想在以后的运用中得到了丰富和发展,此处就不加详述了。

  二主观能动性

  强调主观能动性,是毛泽东以弱敌强的战略战术思想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在敌强我弱,我的客观条件处于劣势的情况下,如果不肯定主观能动性在一定条件下的决定作用,那就意味着只有失败一条路了,以弱胜强的概念就被根本否认了。所以,在必要的客观条件的基础上,积极地、正确地、最大限度地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弱中取胜的必要条件。主观能动性的思想似乎是毛泽东从早岁到晚年一以贯之的东西,而尤其在他的军事活动与军事理论中得到了正确的出色的运用,获得了充分的发挥。

  毛泽东在青年时候起,其思想就有两条似乎相互矛盾的线索,一是注重国情和实践,二是抽象地突出主观能动性,就后者而言,其思想的直接来源是谭嗣同与杨昌济。谭嗣同标举“心力”之说,倡导“冲决网罗”的精神。谭的思想与为国捐躯的人格形象为毛泽东的老师所称道,在讲课中常常对“心力”、“意志”、“奋斗”等字眼详加发挥,认为“人生斯世,无在而不须苦战奋斗。不解苦战奋斗者,无生存之希望也。”①“夫以五千之卒,敌十万之军,策罢乏之兵,当新羁之乌,如此而欲图存,非奋斗不可。”②对老师这套思想,毛泽东深得要旨,曾在日记中一连写下三个奋斗,并著文《心力说》,深为杨先生嘉许,得了100 分。在《体育之研究》一文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他对主观能动性的极为重视:“教师之教训,乃外的客观的也,吾人盖尚有内的主观的。夫内断于心,百体令从。”③在与同学张昆弟的谈话中,他认为

  ① 《毛泽东选集》第1 卷,第224 页。② 《毛泽东选集》第1 卷,第225 页。① 《杨昌济文集》第366 页。② 毛泽东:《讲堂录》,引文为杨昌济讲课内容。③ 《毛泽东早期文稿》第69 页。“人之心力与体力合行一事,事未有难成者。”④

  不过从整体上来说,毛泽东在早年,如同马克思所说的,是“抽象地发挥了主观能动性”。在后来的战争环境中,这种抽象性被修正,对意力与心力的过分强调因战争的严酷现实的制约而未流于主观主义。但同时,也正是在这“以五千之卒,敌十万之军,策罢乏之兵,当新羁之马”的恶劣环境中,主观能动性成为极有价值的因素而保存下来并得到强化。在江西时期,从红军与根据地的初创到大规模的反“围剿”,红军的力量与物质资源是非常薄弱的,“敌人超过我们十倍到二十倍,我们的资源和作战物资有限”①,在这样的条件下,正是依靠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红军得以打破了敌人的多次“围剿”。长征的情况则更糟,在敌人的围追堵截下,毛泽东写下了“平生得意之笔”(毛泽东语)――四渡赤水之战。虽然从此使红军摆脱了全军覆灭的危险,但环境的恶劣仍难以想象。毛泽东向斯诺回忆说:“红军经历了无数艰难险阻,横渡中国最长、最深、最湍急的江河,越过一些最高、最险的山口,..跋涉荒无人烟的大草地,经受严寒酷暑、风霜雨雪,遭到全国白军半数以上的追击”,但这一切都被克服了,靠的是“勇气、决心以及几乎是超人的吃苦耐劳”②。可以说,长征更加强化了毛泽东对意志力量的信念,使他更加注重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待到延安时期,主观能动性以及伴之而来的意志、决心和热情,几乎透露在他的即兴讲话抑或煌煌论著之中,而在军事论著中尤为表现得鲜明和突出。

  毛泽东认为,“自觉的能动性是人类的特点。人类在战争中强烈地表现出这样的特点。”③但是战争的逻辑是:一方面“一着不慎,全盘皆输”,必须谨慎从事,不能盲目蛮干,否则立杆见影,流血牺牲;另一方面则是“狭路相逢勇者胜”,必须勇敢战斗,英勇无畏,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方能决出胜负。毛泽东从这种战争逻辑与10 年血战的历史经验中,锤炼出发挥“正确的主观能动性”的思想。这种“正确的主观能动性”首先是要反对主观主义的盲目的能动性。《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的主旨之一就是批判“左”倾教条主义者在军事上的盲目和急躁病,无视敌我力量悬殊这一客观事实,幻想革命很快取得胜利,由此制定一条冒险主义的进攻路线。迄至进攻不成,依次变成军事保守主义与逃跑主义,由盲目的能动性变成了毫无能动性,这种脱离实际的盲动主义成为毛泽东屡屡批判的对象。但是另一方面,《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又主要是根据敌强我弱这一事实,阐述如何以弱敌强,弱中取胜,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它指出:在既定的条件下,战争的胜负“决定于作战双方主观指导的能力”①,把主观能动性提高到决定战争胜负的高度。在《论持久战》一书中,毛泽东总结说:“我们反对主观地看问题,说的是一个人的思想,不根据和不符合于客观事实,是空想,是假道理,如果照了做去,就要失败,故须反对它。但是一切事情是要人做的,持久战和最后胜利没有人做就不会出现。做就必须先有人根据客观事实,引出思想、道理、意见,提出计划、方针、政策、战略、战术,方能做得好。思想等等

  ④ 《毛泽东早期文稿》第638 页。① 斯诺《西行漫记》第149 页。② 斯诺:《西行漫记》第157 页。③ 《毛泽东选集》第2 卷第478 页。① 《毛泽东选集》第1 卷,第182 页。是主观的东西,做或行动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都是人类特殊的能动性。这种能动性,我们名之曰‘自觉的能动性’,是人之所以区别于物的特点。一切根据和符合于客观事实的思想是正确的思想,一切根据于正确思想的做或行动是正确的行动,我们必须发扬这样的思想和行动,必须发扬这种自觉的能动性。”②这里对正确的主观能动性的规定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正确的思想,即符合于客观实际的思想;一是正确的行动,不是盲动。这种表述用的是哲学语言。但毛泽东的目的在于说明战争中的自觉能动性。因此,用军事语言来说,自觉能动性表现为正确的战略战术和指导能力,以及在这种战略战术指导下的军事行动。这是贯穿于毛泽东整个军事理论中的一个基本思想。

  既然正确的主观能动性以符合客观实际为前提,因此,这种能动性的发挥就必然受到限制:“指导战争的人们不能超越客观条件许可的限度期求战争的胜利”③,“战争的胜负,主要地决定于作战双方的军事、政治、经济、自然诸条件”①。但是,战争的条件只是规定了胜负的可能性,而不是胜负的现实性。主观能动性的作用就在于将这种可能性变为现实性:战争“固然决定于双方军事、政治、经济、地理、战争性质、国际援助诸条件,然而不仅仅决定于这些;仅有这些,还只是有了胜负的可能性,它本身没有分胜负。要分胜负,还须加上主观的努力..这就是战争中的自觉能动性。”②这话的直接背景当然是批判抗日战争中的亡国论,但如上所述,毛泽东的这一思想却是根深蒂固的。他进一步认为,战争虽然是力量的竞赛,但力量在战争过程中是可以起强弱变化的,在这里,主观上的努力,指导的正确,“是决定的因素”③。因此,以弱对强,弱者取胜,关键就在于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主观指导的正确与否,影响到优势劣势和主动被动的变化,观于强大之军打败仗、弱小之军打胜仗的历史事实而益信。”④本来,事物在发展中由可能变为现实有两种情况:一是人不参与和控制的过程,其从可能发展为现实是盲目的过程,与人的能动性无关;二是人的实践活动参与控制的过程,在这种过程中,事物发展的多种可能性因人的能动作用使其中的某种可能性根据人的需要而变为现实。战争完全是人参与的过程,它的结局与人的努力的关系至为密切。在既定的战争力量下,胜负谁属,以人的主观能动性为断。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要想战胜强敌,更只有靠发挥主观能动性。所以在毛泽东的军事理论中,主观能动性问题占着极为突出的地位。他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和《论持久战》中,几乎用同样的语言再三指出:“军事家不能超过物质条件许可的范围外企图战争的胜利,然而军事家可以而且必须在物质条件许可的范围内争取战争的胜利。军事家活动的舞台建筑在客观物质条件的上面,然而军事家凭着这个舞台,却可以导演出许多有声有色威武雄壮的活剧来。”①毛泽东是大军事家,他自己正是靠发挥主观能性,在反“围剿”

  ② 《毛泽东选集》第2 卷,第477 页。③ 《毛泽东选集》第2 卷,第478 页。① 《毛泽东选集》第1 卷,第182 页。② 《毛泽东选集》第2 卷,第478 页。③ 《毛泽东选集》第2 卷,第487 页。④ 《毛泽东选集》第2 卷,第491 页。① 《毛泽东选集》第1 卷,第182 页。斗争中,在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中,导演了一幕幕宏阔的战争活剧。

  三人民战争

  毛泽东是一个军事家,但他同时而且首先是一个政治家。因此,当他领导武装斗争和进行军事理论思考时,从来不是用单纯的军事眼光来看待军事问题。“人民战争”这一概念可谓最充分地体现了他的这一特点。他正因为这样,“人民战争”的概念在形成、发展与演变中,特别是在解放以后,其内容变得十分复杂,它具有政治的、经济的、军事的、文化的等多方面的涵义,但其最初则是发源于军事和政治的斗争。从军事理论的角度来考察,进行人民战争是毛泽东以弱敌强的战略战术的一个最为重要的思想。正如大多数研究者所指出的,共产党之所以能够打败强大的敌人,最根本的原因是她发动了一场真正的人民战争,人民战争的思想也因此成为毛泽东军事理论的重要篇章。

  实际上,毛泽东早在青年时候就倡导“民众的大联合”。那时候他就认为“社会的改革和反抗,两造都必有其大联合。胜负所分,则看他们联合的坚脆。”②而在各种联合中,民众的大联合力量最强,“因为一国的民众,总比一国的贵族资本家及其它强权者要多”③。毛泽东此时虽然还排斥暴力革命,倡导呼声革命,但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他以后政治上实行统一战线、军事上发动人民战争的某些端倪。

  大革命时期,毛泽东也还未认识到武装斗争的重要性,但他已经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来精细地计算革命的力量,尽管这种革命力量还是潜在的。在1925 年12 月发表于《革命》半月刊第4 期上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的原文中,他详细地列了一个表,计算了敌友我的力量:大资产阶级:100 万;中产阶级:400 万;小资产阶级:1500 万;半无产阶级:2万万;无产阶级(包括农业无产阶级与游民无产阶级):4500 万。他说:“我们的真正敌人有多少?有一百万。那可友可敌的中间派有多少?有四百万。让这四百万算作敌人,也不在他们有一个五百万人的团体,依然抵不住三万万九千五百万人的一铺唾沫。”①..

  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带着不足千人的队伍开进了井冈山。在那惨淡经营的严酷岁月里,面对如此弱小的红军与强大的敌人,如何使“星星之火”成为“燎原之势”呢?毛泽东并未忘记他原来看到的人民大众的力量。他在批判悲观论调时认为,1927 年大革命失败以后,革命的主观力量确实大为削弱了,剩下的一点小小的力量,如果仅从某些现象上去看,自然会发生悲观念头。但若从实质上去看,则“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现在虽然力量弱小,但在中国的现时环境里,是会发展壮大起来的。因为中国的各种矛盾日益尖锐化,工人在资本家的压榨下正在反抗,尤其是“地主阶级和农民的矛盾更加深刻化,即地租和高利贷的剥削更加严重了,农民更加仇恨地主”等等②。毛泽东坚信自己从事的事业与进行的武装斗争是代表大多数人的利益的,是

  ② 《毛泽东早期文稿》第338 页。③ 《毛泽东早期文稿》,第339 页。① 《革命》第4 期,1925 年12 月1 日。② 《毛泽东选集》第1 卷,第101 页。正义的,而正义的战争是必然会获得人民的支持并取得胜利的。他毫不怀疑在他身后有雄厚的力量支持着他。但问题是如何使这些潜在的力量变为现实的力量?如何使弱小的红军在这样严酷的环境里扎根、生长并壮大起来,从而使弱小的红军对强敌的战争因获得广大农民的支持而发展为人民战争?首先,毛泽东着手对军队进行政治改造,其中除了规定红军的各种纪律之外,还着重批判单纯的军事主义观点,指出红军除了打仗消灭敌人的军事力量之外,还要担负起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帮助群众建立革命政权等,并实行军民一致,军政一致,官兵一致,使军、政、民融为一体;其次,“民以食为天”,毛泽东深知农村社会的症结所在,深知农民对土地的渴望。因此开始土地革命,把武装斗争与土地革命紧密结合起来,逐渐形成了切实可行的土地革命路线、政策与方法。武装斗争以土地革命为内容,土地革命以武装斗争为形式。当“军阀重开战,洒向人间都是怨”的时候,毛泽东领导的红军却形成“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①的欣喜气象。如此双管齐下,一方面红军士兵“感觉不是为他人打仗,而是为自己打仗”②;另一方面,农民把红军看成自己的军队,并在根据地开始形成童子团、少年先锋队、赤卫队、纠察队、红军预备队、区特务营和正规红军的武装力量体制,以各种手段开展对敌斗争。毛泽东所看到的潜在的革命力量开始逐步变现实,人民战争的形式也开始形成。毛泽东对此充满信心地说:“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什么?是群众,是千百万真心实意地拥护革命的群众,这是真正的铜墙铁壁,什么力量也打不破的,完全打不破的。反革命打不破我们,我们却要打破反革命。在革命政府的周围团结起千百万群众来,发展我们的革命战争,我们就能消灭一切反革命,我们就能夺取全中国。”③

  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书中,毛泽东总结红军反“围剿”的经验时说,“人民这个条件,对于红军是最重要的条件”④,并且由于这个条件,进攻敌军的其他条件也容易造成和发现。人民在反“围剿”过程中,积极“封锁消息、侦察、运输、参战”⑤,“弱军要战胜强军,是不能不讲究阵地这个条件的。但是单有这个条件还不够,还要求别的条件和它配合。首先是人民的条件。”①由于人民的支持,敌军深入根据地之后,捕捉不到攻击目标,“肥的拖瘦,瘦的拖死”,“国军处处黑暗,红军处处明亮”,由此,虽然战略上敌强我弱,但在战役和战斗上却形成了我强敌弱或敌我均衡的形势。所以,毛泽东运用兵力的一整套战略战术的有效性,首先是建立在依靠人民进行战争的基础上的,毛泽东自己说:“革命战争是群众的战争,只有动员群众才能进行战争,只有依靠群众才能进行战争。”②朱德曾经也指出:“一、二、三次反‘围剿’,是中国很好的革命战争经验。主要一点是在于依靠群众。三次反‘围剿’,我们都是为了群众,又很好地依靠了群众。”③

  ① 毛泽东:《清平乐・蒋桂战争》,1929 年秋。② 《毛泽东选集》第1 卷,第63 页。③ 《毛泽东选集》第1 卷,第139 页。④ 《毛泽东选集》第1 卷,第207 页。⑤ 《毛泽东选集》第1 卷,第247 页。① 《毛泽东选集》第1 卷,第247 页。② 《毛泽东选集》第1 卷,第136 页。③ 《朱德选集》第131 页。如果说江西时期的土地革命与武装斗争所发动的群众力量还非常有限,

  那么,抗日战争则为毛泽东发动人民战争提供了绝好的机会。中国近代以来蓄之已久的普遍的救亡热情因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华战争而达到了沸腾的顶点,爱国救亡的主旋律远比苏维埃运动从更广泛更深刻的层次上激发了人民的力量。这时毛泽东紧紧抓住抗日救亡的政治主题,更加超出军事的眼光来看待抗日的军事行动,提出为“争取千百万群众进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斗争”④的口号,批判国民党的单纯片面的政府和军队的抗战。认为抗日战争是全民族的革命战争,它的胜利,离不开战争的政治目的――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建立自由平等的新中国,离不开坚持抗战和坚持统一战线的总方针,离不开全国人民的动员,离不开统一战线政策的良好执行,离不开文化的动员,离不开争取国际力量和各国人民援助的努力。一句话,抗日的胜利,离不开抗日的政治动员。这种动员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要把抗日的政治精神贯注于军队之中,实行“官兵一致”、“军民一致”、“瓦解敌军”的三大政治工作原则。不这样,“就不能激发官兵最大限度的抗战热忱,一切技术和战术就不能得着最好的基础去发挥它们应有的效力”①;另一方面,则是动员全国的老百姓,动员全体人民。毛泽东指出:“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刻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日本敢于欺负我们,主要的原因在于中国民众的无组织状态。”中国军队数量少,动员了人民,军队就有“源源不绝的补充”;抗日财政困难,动员了人民,“则财政也不成问题”。毛泽东着重强调:“政治上动员军民的问题,实在太重要了,我们之所以不惜反反复复地说到这一点,实在没有这一点就没有胜利。”②毛泽东认为,从军事上来说,敌强我弱,但他是一个小国,是在进行侵略的野蛮战争,我是大国,是反侵略的正义战争,只要“动员了全国老百姓,就造成了陷敌于灭顶之灾的汪洋大海,造成了弥补武器等等缺陷的补救条件”③;只要军队与民众打成一片,“使军队在民众眼中看成是自己的军队,这个军队便无敌于天下,个把日本帝国主义是不够打的”④,因为“兵民是胜利之本”⑤。

  但是,在蒋介石坚持片面抗战的情况下,如何实行全面抗战,进行人民战争呢?这是一个极端复杂而困难的问题,但毛泽东非常策略地解决了这个问题。一方面以极大的努力推动国民党改变政策,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另一方面,则精心部署八路军进行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争,分兵发动群众,扩大武装,创建敌后根据地,在敌人后方开辟抗日救国、实行全面抗战的广阔天地,充分发动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在抗战过程中,共产党所领导的军队逐渐形成了主力兵团、地方兵团和游击队、民兵相结合的武装力量体制;在斗争形式上,则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外交等各条战线上,开展广泛全面的斗争。朱德在《论解放区战场》一文中总结抗日战争的经验时说:“总的经验何在呢?简单的同时又是明确的,就是解放区经过了我们党的领导,依据毛泽东同志人民战争的方针..实现了解放区的全民抗战总

  ④ 《毛泽东选集》第1 卷,第271 页。① 《毛泽东选集》第2 卷,第511 页。② 《毛泽东选集》第2 卷,第511、512,513 页。③ 《毛泽东选集》第2 卷,第480 页。④ 《毛泽东选集》第2 卷,第512 页。⑤ 《毛泽东选集》第2 卷,第509 页。动员,..实现了解放区各阶级的大联合..如果没有这一切,就没有解放区全面的人民战争,而如果没有这种人民战争,也就没有了一切。”①..

  人民战争是一个历史的范畴。江西时期的人民战争范围狭小,人民也主要限于工人农民及红军;抗日战争则动员各界各阶层,虽然主体是农民,但也包括了抗战的其他军队。抗日战争是一个极力重要的历史环节,通过这一环节,毛泽东的人民战争思想使得弱小的红军武装发展成为一支强大的获得广泛支持的人民军队。迫至解放战争时期,蒋介石成了人民的公敌。毛泽东在大革命时期所预示的那“三万万九千五百万人的一铺唾沫”终于变成一股现实的强大洪流,蒋介石的强大战争机器最终消失在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
lsgj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