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喻经》译文及注解,佛经

《百喻经》译文及注解--愚人集牛乳喻


【译文】

往昔有一个愚人,将要宴请宾客,便想积集牛乳,准备设宴时供用,因而想道:我如今若是预先天天挤取牛乳,牛乳渐渐多起来,终究无处安放,或许还会变酸败坏呢,不如就让它盛在牛腹里,待临到宴会时,便可一下子全部挤出来。想罢,就捉牢母牛和小牛,各各系在不同的地方。过了一个月之后,他方才设置宴会,将宾客迎入,安顿好,方牵过牛来,想挤取牛乳,而母牛的乳房瘪塌塌的,一点奶也没有了。这时宾客们或是瞪着他,或是嗤笑他。

其他的愚人也是这样,想要修行布施,只是说待我大有财物之时,然后才一下子布施掉。还没来得及积聚起来,或是被贪官、水灾、火灾、盗贼侵夺掉了,或是猝然命终了,赶不及布施,那些愚人也如集牛乳的愚人一样。

【原典】

昔有愚人,将会宾客,欲集牛乳,以拟供设,而作是念:我今若预于日日中����取①牛乳,牛孔渐多,卒无安处,或复酢败。不如即就牛腹盛之,待临会时,当顿����取。作是念已,便捉牸牛②母子,各系异处。却后一月,尔乃设会,迎置宾客,方牵牛来,欲����取乳,而此牛孔即乾无有。时为宾客或瞋或笑。

愚人亦尔,欲修布施,方③言待我大有之时,然后顿施,未及聚顷,或为县官、水火、盗贼之所侵夺,或卒④命终,不及时施,彼亦如是。

【注释】

①����取:挤取,����音勾。

②悖牛:母牛。

③方:仅、只。

④卒:同猝。

【源流】

《众经撰杂譬喻经》卷上载:昔有一婆罗门,居家贫穷,正(止、只、仅)有一悖牛,����乳日得一斗,以自供活。闻说十五日饭诸众僧沙门得大福德,便止不复����牛,停至一月并取,望得三斛,持用供养诸沙门。至满月,便大请诸沙门至舍皆坐。时婆罗门即入����牛乳,正(止)得一斗。虽久不����乳而不多。诸人呵骂言:汝痴人!云何日日不����乃至一月也,而望得多?

今世人亦如是,有财物时,不能随多少布施,停积久后,须多乃作。无常水火及以身命,须臾难保。若当不遇,一朝荡尽,虚无所获。(比丘道略集、鸠摩罗什译,《大正藏》第四册第五三二页)

【解说】

生命飘忽,身外之物,更是聚散不定,因而布施之举,当时时实行,多少无论,毋须等待什么时机。


分类:佛经 书名:《百喻经》译文及注解 作者:求那毗地(译)
《百喻经》译文及注解,佛经

《百喻经》译文及注解--以梨打头破喻


【译文】

早先有一个愚人,头上光秃无发。当时有一个人用梨打他的头,一下,二下,三下,头全都被打得受伤破裂了。此时这个愚人默然忍受着,不知躲避离去。傍人见了这般情景,就对他说:「为什么不避去呢?竟然一动不动地受打,致使头都破了。」愚人答道:「像他那种人么,骄横侮慢,凭借力气而已,其实是愚痴的,缺少智慧。见我头上没有发毛,便以为是石头,用梨来打我,头就破成这个样子。」傍人说道:「你自己愚痴,为何反说他愚痴呢?你若是不愚痴,怎么会被他打得头破,却不知逃避!」

某些出家人也是如此,无能力具有澄净之心、清凉之行,也无能力修习教法,更无能力思惟教法之理而生慧解,仅仅是整饬出家人的容仪法度而已,用以招来利养,恰如那个愚人,被别人打了头,却不知躲避离去,直至破伤了,反而说别人愚痴。这样的出家人也像那愚人一般。

【原典】

昔有愚人,头上无毛。时有一人,以梨打头,乃至二三,悉皆伤破。时此愚人,默然忍受,不知避去。傍人见已,而语之言:「何不避去,乃住受打,致使头破?」愚人答言:「如彼人者,憍慢恃力,痴无智慧,见我头上无有发毛,谓为是石,以梨打我,头破乃尔。」傍人语言:「汝自愚痴,云何名彼以为痴也?汝若不痴,为他所打,乃至头破,不知逃避。」

比丘亦尔,不能具修信戎闻慧,但整威仪①,以招利养②,如彼愚人,被他打头,不知避去,乃至伤破,反谓他痴。此比丘者,亦复如是。

【注释】

①威仪:谓起居动作皆有威德有仪则,即习称之行、住、坐、卧四威仪。佛门中,出家之比丘、比丘尼,戒律甚多,且异于在家众,而有「三千威仪、八万律仪」等之说。

②利养:亦即供养,以衣、食、卧具、汤药等为主。本文指以他人的种种布施来养色身。

【解说】

此则譬喻指责了某些出家人徒守威仪,以此来求得利养,那么,这种利养就如打愚人光头的梨,伤害了出家人的功德根本,而出家人依然只是固着于威仪,不知转而具修信戒定慧,则利养带来的损害亦愈益扩大。


分类:佛经 书名:《百喻经》译文及注解 作者:求那毗地(译)
《百喻经》译文及注解,佛经

《百喻经》译文及注解--渴见水喻


【译文】

过去有一个人,愚痴无智慧,渴极了须要饮水,见炎热时远处野地里腾升的水气,以为是水,即便追寻而去,直逐至印度河边。既已到了河边,却定定地看着不饮。傍人说道:「你这么渴,望着水气而奔逐,如今到了水边,为何不饮呢?」愚人答道:「倘若可以饮尽的话,我便饮了。而今这水极多,完全不可饮尽,所以就不饮了。」众人当时听了这话,都哄然地嗤笑他。

这就好比那些外道,执着于事理的某一端,认为自己不能完全受持佛法的戒律,于是便索性一戒也不受持了,致使将来毫无得道的缘分,流转于生死苦海之中,不得出离。就如那个愚人见了水,却不饮,为当时人所笑,道理正是一致的。

【原典】

过去有人,痴无智慧,极渴须水,见热时焰,谓为是水,即便逐走,至辛头河①。既至河所,封视不饮。傍人语言:「汝患渴逐水,今至水所,何故不饮?」愚人答言:「若②可饮尽,我当饮之。此水极多,俱不可尽,是故不饮。」尔时众人闻其此语,皆大嗤笑。

譬如外道,僻取于③理,以己不能具持佛戒,遂便不受,致使将来无得道分,流转生死。若彼愚人见水不饮,为时所笑,亦复如是。

【注释】

①辛头河:即印度河,系俗语Simdhu的音译,玄奘《大唐西域记》作信度河,系梵文Sindhu的音译。

②「若」,《丽藏》作「君」,形似有误,今从宋、元、明三藏改。

③「于」,《丽藏》作「其」,今从宋、元、明三藏改。

【源流】

《中阿含经》卷三十二:譬如有人以渴入池而反渴还。(见《中华大藏经》第三十一册第六八四页)

【解说】

佛经中多有受持一戒而得道的记载。世间众生于浩瀚之法海,取其一瓢而饮,受持而行,也可祛除生死烦恼。《法句譬喻经》卷二载:有位大商贾,名叫波利,与五百估客入海求宝。当时海神掬着一捧水问波利道:「海水多呢,还是这一掬水多?」他答道:「这一掬水为多。海水虽多,无益于应急时用,不能救那饥渴之人:这一掬水虽少,恰碰上渴者,便可持用与他,以救性命。」(可参见《大正藏》第四册第五八五页)


分类:佛经 书名:《百喻经》译文及注解 作者:求那毗地(译)
《百喻经》译文及注解,佛经

《百喻经》译文及注解--妇诈称死喻


【译文】

过去有位愚人,他的妻子生得端正,愚人心内很是爱重她。女人却没有贞洁忠信之情,中途与他人有了私通。邪淫的心意炽盛起来,欲追随情夫而去,舍离自己的丈夫。于是就对一个老太婆密语道:「我离去之后,你可携来一具死女人的尸体,安着于屋中,对我丈夫说我已死。」老太婆此后瞅准那丈夫不在家的时机,将一具死尸放置在他家中。待到那丈夫回家来了,老太婆告诉他道:「你妻子已经死了。」那丈夫即便前去查看,以为真是自己的妻子,便哀哭着,心情很是难受,积集了许多木柴和油,将死尸烧了,拾取了骨灰,用囊盛了,昼夜挟在怀中。女人后来对情夫起了厌倦之心,便回家来了,对她丈夫说:「我是你的妻子。」丈夫答道:「我妻子已死多时了,你是谁呢?乱说是我的妻子。」女人一而再、再而三地说,丈夫依然如故,不肯相信。

就如那些外道,听闻了其他的邪说,心内产生了迷惑,就执着在这点上了,以为是真理,这种心念便永远无法改转过来,虽然后来听闻了佛法正教,也不肯信而受持奉行。

【原典】

昔有愚人,其妇端正,情甚爱重。妇无贞信,后于中间,共他交往。邪淫心盛,欲逐傍夫,舍离己婿。于是密语一老母言:「我去之后,汝可赍①一死妇女尸安着屋中,语我夫言,云我已死。」老母于后伺其夫主不在之时,以一死尸置其家中。及其夫还,老母语言:「汝妇已死。」夫即往视,信是己妇,哀哭懊恼,大积薪油,烧取其骨,以囊盛之,昼夜怀挟。妇于后时心厌傍夫,便还归家,语其夫言:「我是汝妻。」夫答之言:「我妇久死,汝是阿谁?妄言我妇。」乃至二三,犹故不信。

如彼外道,闻他邪说,心生惑着,谓为真实,永不可改,虽闻正教,不信受持。

【注释】

①赍:携。

【源流】

《鸯崛摩罗经》卷二:譬如有愚夫,见雹生妄想,谓是琉璃珠,取已执持归,置之瓶器中,守护如真宝。不久悉融消,空想默然住,于余真琉璃,亦复作空想。(《中华大藏经》第二十三册第五十七页)

【解说】

假作真时真亦假。


分类:佛经 书名:《百喻经》译文及注解 作者:求那毗地(译)
《百喻经》译文及注解,佛经

《百喻经》译文及注解--子死欲停置家中喻


【译文】

从前有位愚人,养育了七个儿子,其中一个先死掉了。愚人这时见儿子已经死了,便想将他停置在家中,自己弃家到别处去。傍人见了,就对他说:「生与死的境地不同,应当速速入殓了,运至远处去埋葬吧,怎么能停放在家里,自己却欲弃家而去?」愚人当时听了这话,便想:倘若不可停放,定要葬掉的话,还须再杀掉一个儿子,担子两头,各放一个,这样才可稳顺地担到那儿去。于是便再杀了一个儿子,挑着,到远处的林野之地葬掉了。当时人们见了,不禁愕然,竟有这般闻所未闻的事情,大大地嗤笑了他。

就譬如比丘私底下违犯了一条戒律,心内害怕改悔,便默然覆藏住了,自己骗说自己是清净的。或有知情者对他说:「出家人守持禁戒,就如守护明珠一样,不使它们有所缺漏。你现在违犯了所受的戒律,为什么不想忏悔?」犯戒者答道:「倘若须忏悔的话,要再犯一戒,然后才表出罪过,以求改悔。」

于是便继续破戒,多作不善的事情,这样才一下子发露自己的罪过。如那愚人一样,一子已死了,又杀一子。如今这比丘也是如此。

【原典】

昔有愚人,养育七子,一子先死。时此愚人见于既死,便欲停置于其家中,自欲弃去。傍人见已,而语之言:「生死道异,当速庄严,致于远处而殡葬之。云何得留,自欲弃去?」尔时愚人闻此语已,即自思念:若不得留,要当葬者,须更杀一子,停担两头,乃可胜致。于是便更杀其一子而担负之,远葬林野。时人见之,深生嗤笑,怪未曾有。

譬如比丘私犯一戒,情惮改悔,默然覆藏,自说清净。或有知者,即语之言:「出家之人,守持禁戒,如护明珠,不使缺落。汝今云何违犯所受,欲不忏悔?」犯戒者言:「苟须忏者,更就犯之,然后当出。」

遂便破戒,多作不善,尔乃顿出。如彼愚人,一子既死,又杀一子。今此比丘,亦复如是。

【解说】

不善的事,不可一不做,二不休。


分类:佛经 书名:《百喻经》译文及注解 作者:求那毗地(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