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著作选读》新编本的一个重要特色,就是体现毛泽东哲学思想的论著的比重较大。它不仅收录了已经发表过的毛泽东同志的主要哲学著作,以及表现其哲学思想的一些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方面的名著,而且在首次发表的一批文献中,大都具有较多的哲学色彩,这时推动毛泽东哲学思想的研究,必将产生重大影响。
一、应当充分评价毛泽东哲学思想的伟大意义
重读《毛泽东著作选读》中的哲学性著作,感慨甚多。但是,首先要倾吐的,还是浮现在脑际里的一个难以消失的思虑,即应对毛泽东哲学思想的意义给以充分的评价。
中华民族是富于哲学思维的伟大民族。在两干多年的历史上,涌现出了许许多多的卓越哲学家。如果说在欧洲有从赫拉克利特、德蒙克里特、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培根、狄德罗、康德、黑格尔、费尔巴哈、普列汉诺夫,到马克思、恩格斯、列宁这样一大批属于全世界的哲学巨星,那么,在中国,也有从孔丘、老聃、墨翟、孟轲、庄周、荀况、韩非、王充、朱熹、王守仁、王夫之、直到毛泽东这样灿烂的世界级哲学家系列。这两大哲学系统,尤如双峰突兀,构成世界哲学史上的奇观。
如同一些伟大的政治家同时是伟大的哲学家一样,毛泽东同志既是伟大的政治家,也是伟大的哲学家。当然,毛泽东同志的晚年在政治上有严重失误,在哲学上有一些离开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思想。但是,与他缔造了新中国,使中华民族焕发英姿,重新跻入世界伟大民族之林,因而其功业是主要的一样,他把马列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创立了以他的科学思想为主体的毛泽东思想――包括毛泽东哲学思想,则是他在理论上、在哲学上的巨大贡献。他在哲学上的贡献具有世界意义,为中华民族增添了光辉。就哲学而言,他的失误与他的贡献相比是微不足道的。
世界哲学的体系是多元的。在不同信仰的国度里的价值观念也是不同的。但是,在社会主义的中国,我们坚信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念具有客观的真理性,坚信依据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念来评价毛泽东哲学思想是科学的。
二、毛泽东哲学思想的三大贡献
对于毛泽东哲学思想的贡献的评价,近几年来不少研究者进行了精邃的分析,认为毛泽东哲学思想的贡献是多方面的。这是比较一致的意见。但是,见仁见智,不同的研究者的视角不同,对它的概括也不尽相同。
笔者认为,从宏观来看,毛泽东哲学思想的贡献大体有这样三个方面:
第一,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些基本理论观点作了重大的丰富和发展。毛泽东哲学思想是在把马列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社会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经验作哲学的总结所产生、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从《毛泽东著作选读》的开卷篇《在新民学会长沙会员大会上的发言》就可以看到,毛泽东同志在建党之初就已经接触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试图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来认识中国社会,寻求改造中国的办法。自此以后,他在献身中国革命事业的征途上,即使在戎马倥偬的战争岁月,也如饥似渴地寻觅马列著作包括哲学著作来阅读。特别是在到达延安以后,他“发愤读书”,刻苦攻读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著作,对30年代的苏联哲学教科书也进行了潜心研究。
毛泽东同志研究哲学,与旧大学里的哲学教授不同,他不是为研究而研究。主要是为了,总结中国革命斗争的经验而研究。他在批读苏联西洛可夫、爱森堡等合著的《辩证法唯物论教程》第4版时,曾感叹:“中国的个争如此丰富,却不出理论家!”犹如研究其他学问一样,他研究哲学,善于独立思考,联系实际,敢于怀疑,大胆创新,因而在对中国革命经验进行概括和阐述时,能提出新的观点,创立新的理论,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个发展,在民主革命时期。以《实践论》、《矛盾论》为主要代表,在社会主义时期,以《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为主要代表。这个发展,具体表现为,在本体论思想方面,深刻阐述了坚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路线,反对以主观主义为特征的唯心论思想路线;在认识论方面,全面地阐明了以社会实践为基础,以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为特征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体系;在发展观方面,集中论述了作为唯物辩证法核心的对立统一规律,提出了对于客观事物进行研究的矛盾论系统;在社会历史观方面,强调社会基本矛盾,精辟地分析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创立了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的理论。
毛泽东哲学思想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在创立理论体系的过程中,同其他任何思想家一样,毛泽东同志也要借鉴和汲取以前的研究者们的有益的思想资料和理论成果。包括30年代的苏联哲学在内。但是,“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只要全面地比较毛泽东哲学思想和30年代的苏联哲学,以及同时代的其他人的哲学思想,就不难发现,它们是毛泽东同志攀登哲学高峰经过的阶梯。就拿非议较多的《实践论》和《矛盾论》来说,无论从其整体性、系统性、还是深刻性来看,“两论”都有其独到之处,在许多方面高于前人。
因此,任何贬损和抹煞毛泽东哲学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意义的说法,都不是辩证唯物主义者的郑重态度。可以毫不夸张他说,《实践论》、《矛盾论》,还有《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著作,既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绚丽瑰宝,也是世界哲学史上璀灿明珠。
第二,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化为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使马克思主义哲学所具有的世界观、认识论和方法论在理论上的统一性,在实践活动中真正溶于一体。
马克思和恩格斯都很强调他们的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列宁也称唯物辩证法为伟大的认识工具。但是,由于他们的实践的局限性,没能创立把哲学应用于实际工作的方法论体系。中国革命斗争异常的复杂性、曲折性和艰巨性,既考验了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意志,也锻炼了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方法,使他们学会了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原理、原则运用于党的全部实践活动,把科学的世界观具体化为正确的思想方法、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毛泽东哲学思想不仅强调了有无正确的思想方法、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对于革命事业成败的至关重要的意义,而且创立了具有中国共产党人鲜明特色的方法论系统。毛泽东哲学思想的这个成就是巨大的。从,理论上说,它丰富、补充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论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作出了特殊的贡献;从实践上说,中国共产党人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造性地应用,提出正确的路线,制定正确的政策,规定正确的方法,比较充分地发挥了哲学的方法论功能。这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党的许多工作取得成就的一个重要因素。
毛泽东同志十分重视发挥哲学的方法论功能。在60年代前期号召学哲学时,他曾说过:哲学是一种方法,是一种架子,不懂得这个架子,办事就要差一些,想问题就要差一些。还说:历来讲认识论这一套,不把它运用到具体工作,你离开了具体工作,那些哲学干什么的呀?那就没有用了嘛。他还强调,要写“活”哲学,不要写“死”哲学。应当说,毛泽东同志把哲学应用于革命斗争和实际工作,真正实现了世界观和方法论的融合,这样的哲学是“活”哲学的典范。有的同志轻视哲学的方法论功能,看不起毛泽东哲学思想,不能不说这种看法是失之偏颇的。毛泽东哲学思想重视方法论,形成了独特的方法论系统,既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贡献,也把握住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要。这不仅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的显著特点,也是其他哲学无法相比的重要优势。这个优势不仅没有降低毛泽东哲学思想的身价,反而使毛泽东哲学思想发挥了巨大的社会价值。
当然,毛泽东哲学思想的方法论还需要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发达和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互相渗透,一些新的科学方法对哲学的研究发生了较大影响。这些新的科学方法与毛泽东哲学思想的方法论不是相悖的,可以运用来阐释毛泽东哲学思想的某些方法,使之在新的条件下得到丰富和发展。
第三,把哲学从哲学家的课堂里解放出来,使之具有广泛的群众性,井逐渐为人民大众所掌握。这是毛泽东同志对哲学又一个特殊贡献。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始人十分强调哲学与无产阶级的结合,并为此作了许多努力。毛泽东同志比较好地实现了这个结合。首先,他把哲学通俗比、中国化了。他运用中国古代文化典籍和民间成语故事,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形象生动、深入浅出地来说明抽象的哲学道理,使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具有中国的民族风格,而且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这是他的许多哲学思想能够广为流传和被群众广泛运用的一个重要原因。其次,他特别注重宣传哲学和普及哲学的工作。还在延安研读哲学时,他就认为,哲学只有和实际相结合,为群众所掌握,才有生命力。建国后不久,他就指出:“关于辩证唯物论的通俗宣传,过去做得太少,而这是广大工作干部和青年学生的迫切需要”,应当加强这项工作,“使成百万的不懂哲学的党内外干部懂得一点马①克思主义的哲学”。1957年11月,他在莫斯科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会议的发言中,提出了解放哲学的思想。他说:关于辩证法。需要作广泛的宣传。辩证法应该从哲学家的圈子走到广大人民群众中间去。他还建议,要在各国党的政治局会议和中央全会上谈这个问题,要在党的各级地方委员会上谈这个问题。随后,他在我们党的一些会议上,在一些谈话中,都穿插着讲些哲学问题,并为破除哲学的神秘性作了大量宣传。在1963年5月的一次会议匕他进一步指出:要在日常工作中讲哲学,中央、中央局、省三级,开会时都要讲。还说:不要把哲学看得太难和那么神秘,那么神圣不可侵犯,把它看得太黑暗,就不容易进门,还是要破除迷信。同时他指出。不要破除了科学,不要像前几年那样,连不该破的也破了,如提出入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也就是在这次会上。他讲了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的一番道理,提出:这些道理应当让干部懂得、群众懂得,让哲学从哲学家的课堂上和书本里解放出来,变为群众的锐利武器。在毛泽东同志的长期号召和带头讲用下,群众性的学哲学、用哲学的活动得到了蓬勃发展。
当然,在“左”的思想的影响下,这个活动在一段时期内走了弯路,发生了偏差。但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拨乱反正、端正思想路线以后,由真理标准问题讨论所引发的哲学解放运动,对于推动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仍然发生了巨大的威力。
近些年来,哲学界对于编写哲学普及读物做了不少工作,有的读物还在社会上发生了较大影响。这是可喜的成绩。同时,也应当指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于群众性的学哲学、用哲学的活动,却没有花大力气来倡导。哲学有重新回到只属于哲学家们的课堂和书本的趋向。因此,在重读毛泽东同志的哲学性著作,重新认识毛泽东哲学思想的意义的时候,有必要强调这一点。
①《毛泽东书信选集》第407页、487页。
三、正确地认识毛泽东晚年在哲学上的错误
毛泽东哲学思想同其他任何哲学一样,也有它的局限性,特别是在毛泽东的晚年,他没能正确地阐述和运用好物质与精神、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矛盾的斗争性与统一性等矛盾关系,也没有找到解决社会主义社会中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阶级斗争与生产斗争的矛盾等的正确途径。这是他晚年在政治上严重失误的哲学根源。
对于毛泽东同志晚年一些离开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的缺点和错误,我们应当采取辩证分析的态度来看待。不能因为毛泽东同志晚年的错误,就贬低毛泽东哲学思想的意义。“文革”10年把毛泽东哲学思想绝对比,无限地加以拔高,这种非实事求是的做法己为历史的实践所否定,不应当再重新捡拾。但是,如果不充分地估价毛泽东哲学思想的伟大意义,不对毛泽东哲学思想给予应有的宣传和研究,那也不能说是对于我们民族珍宝的科学态度。
毛泽东同志说过,不关心哲学,我们的工作是不能胜利的。这是就哲学对于实际工作的意义而言的。就哲学工作而言,我们是否可以说,如果不关心毛泽东哲学思想,对于中国的哲学工作者来讲,就是没有尽到自己的责任。现在《毛泽东著作选读》出版了,作为哲学工作者,我们应当为加强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宣传和研究而鼓与呼!
(原载《哲学研究》1986年第10期,收入本书时有个别文字改动)
《毛泽东哲学批注集》简论
《毛泽东哲学批注集》是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同其他单位合作编辑的毛泽东著作专集系列中的又一部著作。它收入了毛泽东从30年代到60年代期间研读马克思主义哲学书籍写的批注和摘录,绝大部分为首次发表,为研究毛泽东思想、特别是毛泽东哲学思想提供了大量珍贵的文献资料。下面谈谈我学习和研究这本书的一些体会和认识。
一、毛泽东的读书批注和《毛译东哲学批注集》
毛泽东从早年求学时代起,就对哲学存在浓厚兴趣。他批读过大量中外哲学书籍。由于战乱,他读过的许多书籍已经散失。现在编入《毛泽东哲学批注集》的读书批注有10件(即读10本书的批注),其中8件是延安时期的,另外有2件是建国后的。毛洋东批注各书的时间,有的有明确记载,有的只能根据批注的内容或批读的版本作出推测,还有个别的,连推测出大致的时间跨度都有一定困难,有待于继续考证。
毛泽东研读10本书的批注,可分力两类。第一类,比较重要的,是延安时期读5本书的批往。从批注篇幅看,这5本书上的批注占《毛泽东哲学批庄集》全书批注文字的95%以上;从批注内容看,它集中了读书批注中的主要哲学观点,是这本书的主体和精华所在。第二类,余下的5件,是延安时期读3本书的批注和建国以后的2件。在这几件中,毛泽东批注的文字较少,只有个别件上有重要观点,且已发表过。这里先介绍属于第一类的5件读书批注的情况。
(一)读西洛可夫、爱霖堡等著《辩证法唯物论教程》(中译本第3版)的批注。《辩证法唯物论教程》于1931年在苏联出版。两位主要作者西洛可夫和爱森堡,是苏联共产主义学院列宁格勒分院哲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西洛可夫可能是该所所长。另外,这本书的全部6位作者都是批判德波林的积极分子,时称“少壮派哲学家”。
1932年3月,日本学者将该书译成日文在日本出版。同年9月,中国学者李达及其学生雷仲坚通过日译本转译成中文,以上海笔耕堂名义出版。到1935年6月印行了第3版。李达在“译者例言”中称,这本书是苏联“最近哲学大论战的总清算,是辩证法唯物论的现阶段,是辩证法唯物论的系统说明”。这是译成中文的第一部苏联哲学教科书,在中国学术界颇受重视,对传播马列主义哲学理论起了一定作用。
毛泽东是在到达陕北之后读到这部书的。1936年8月14日,毛泽东在致易礼容的信中说:“李鹤鸣王会悟夫妇与兄尚有联系否?我读了李之译著,
①甚表同情,有便乞为致意,能建立友谊通信联系更好。”李鹤鸣即李达。信中提到的译著,可能是李达与雷仲坚合译的这本《辩证法唯物论教程》(以下亦简称《教程》)。若如此,说明毛译东读到《教程》(指中译本第3版)的最早时间当在1936年8月14日以前。但是。从毛泽东的批注看,他详细、认真地批读《教程》(中泽本第3版)并写下大量批注文字,则在这以后。
②毛泽东对这本朽的部分章节可能批注了四遍”。第一、二遍是用黑铅笔批注的,第三遍是用红蓝铅笔批注的,第四遍是用毛笔批注的。毛泽东在这本书的未页背面上端用毛笔写下了两行字。第一行是“1936.11”;第二行是“1937.4.”。这可能是毛泽东在第四次批读这本书之后注明的批读时间,即第一次批注可能是1936年11月,第四次则是在1937年4月4日批读完毕。这本书近600页,27万字。第一次铅笔批划,每页都有,说明是逐页批读的。
①《毛泽东书信选集》第47页。②根据批注笔休分析,比较大的可能是每批往一遍有的是一种书写工具,因为重叠批划的情况较多。而
已较有现律,似不像同时用几种不同的书写工具进行批注,当然也不绝对排除这种可能性。
最后一次用毛笔字的批注文字较多,说明他经过多次研读己产生了很多想法。全书批注文字12000字,绝大部分是最后一次批读之后写的。毛泽东读《教程》(中译本第3版)的批注文字,从形式上看,大体可分为这四个层次:
1.评论性批注文字,即对原著内容的评论,如“对”,“此例很好”,“不甚清楚”等等。这样的评论文字近200字。2.提要性批注文字,即对原书内容的提要、概述,说明毛泽东在琢磨、凝聚一些思想。宝类批注,占全书批注文字的四分之一,达3000多字。3.结合中国实际的批注文字,即联系中国实际写的批注。其字数虽不足2000,但涉及面较广,包括对中国历史发展过程的回顾。对中国革命经验的总结,对中国抗日战争形势的分析,对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阐述,以及对中国共产党内“左”右倾机会主义路线的批判等。它从一个侧面体现了毛泽东研究哲学的目的和方法。4.理论发挥性批注文字。毛泽东对《教程》(中译本第3版)的许多观点加以引伸、发挥,写下的批注文字达7000多字,超过全书批注的一半。这部分批注最能说明毛泽东的一些理论观点怎样源于苏联哲学教科书,又高于和深于教科书;既显示了毛泽东的创造性的理论思维能力,也表现了他的哲学理论水平。从文字内容看,毛泽东对《教程》(中译本第3版)的批注多集中在认识论和辩证法问题上,尤其集中在论述辩证法三大法则这一章里。这部分的批注文字达9000多字。《教程》(中译本第3版)讲辩证法三大法则是从质量互变法则开始讲起的,毛泽东的批注却以对立统一法则的居多。据统计,关于质量互变规律的批注有1600多字,并于否定之否定规律的批注有1500多字,关于对立统一规律的批注则有6000多字。从这里也可看出,毛泽东是特别重视对立统一规律的。他在《辩证法唯物论(讲授提纲)》中讲辩证法时,首先讲对立统一规律,即矛盾论,决不是偶然的。他对这个问题的理论准备比较充分。
(二)读米丁主编的《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上册(以下简称”米丁本”)的批注。这本书为沈志远翻译。他在“序言”中说:“这部著作在目前苏联是一部流行最广的大学校的哲学课本”。中译本于1936年12月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
沈译“米丁本”有34万多字。毛泽东对这本书的批读,不同于《教程》(中译本第3版)。他不是每页批划。在全书491页中,留下批划符号的有186页,将近全书的2/5。毛泽东对这本书的批注集中在第三章第五节“社会的实践为认识底标度”、第四章第一节“对立体一致底法则”和第二节“量变质和质变量底法则”内。在其他各章节,既无批注文字,且连批划符号也很少。毛泽东读“米丁本”写有2600多字的批注。从内容看,批注最多的仍然是对立统一规律部分,占批注文字的一半;其次是对认识论问题的批注。这说明毛泽东批注的重点仍在矛盾论和认识论方面。毛泽东对这本书的批注没有留下明确时间,但从批注内容看,有些话与《实践论》和《矛盾论》中的话几乎一字不差,只是批注的有些观点在“两论”中得到了进一步发挥,据此推论,毛洋东对这本书的批注同对《辩证唯物论教程》的批注一样,是后来写作“两论”的直接准备的一部分。因此,毛泽东批读此书的时间,当在1937年7月以前。
(三)读李达著《社会学大纲》的批注。《社会学大纲》初版于1937年3月。李达时任北平大学法商学院教授,经济系主任,并在中国大学、朝阳大学兼课,讲受经济学、社会学。这本书原是他讲授社会学的讲义,1935年曾铅印成十六开大字本,1936年定稿后亦由上海笔耕堂书店出版。
在《社会学大纲》出版之前,1936年8月14日,毛泽东曾致函易礼容问及李达夫妇,对他们“甚表同情”,并望易礼容“有便乞为致意,能建立友谊通信联系更好”。这个信息可能没有转达到。据易礼容回忆,他没收到该信。但是李达可能通过其他渠道与毛泽东取得了联系。在《社会学大纲》出版后,李达立即将书寄给延安的毛泽东,请其指正。
毛泽东对李达寄赠的《社会学大纲》十分称赞。据郭化若回忆,毛泽东在延安的一次小型会议上说过:“李达同志给我寄了一本《社会学大纲》,我已看了十遍。我写信请他再寄十本来,让你们也可以看看。”据李达的亲属和助手们回忆,毛泽东在给李达的复信中称赞李达是真正的人,称赞这部著作是中国人自己写的第一本马列主义的哲学教科书;毛泽东还向延安的抗日军政大学和哲学研究会推荐,说这是本好书,在10年反动时期能有这样一部书问世是难得的。
毛泽东批读《社会学大纲》的时间,在他写的《读书日记》上有记载。从《读书日记》看,毛泽东批读这本书,整整用了两个月时间。即便除去其间“没有看书”的24天,实际批读这本书也花了一个多月。每天少则读1页,多则达47页。全书854页,44万字,毛泽东平均每天读25页多,近13000字。
毛泽东对这本书的批划也是密密麻麻,各种符号均有。从批划笔迹分析,有相当多的部分,毛泽东至少批读了两遍。第一遍划的是细铅,第二遍划的是粗铅。因为粗铅的批划有一部分是压在细铅上面的,批注文字也有用粗铅去描不清楚的细铅的。
《社会学大纲》共有五篇。毛泽东批划的重点在第一篇“唯物辩证法”内。不仅批注文字集中在这篇里,连粗铅、细铅重复批划的许多符号也都集中在这里。这篇有385页,接近全书的一半。在其他四篇里没有批注文字。在最后两篇里连批划符号也没有。全书有批划的达640多页,33万多字,占全书的四分之三。在批划较多的第一篇里,毛泽东的批注文字集中在第一章第一节的前三小节里。全书批注文字约为3400字,其中近3000字写在这三小节里。这三小节是讲哲学的起源和古希腊哲学史的,这些内容是以前读的苏联哲学教科书中没有专门讲的,毛泽东甚感兴趣,作了详细批注。
(四)读《哲学选辑》的批注。艾思奇的《哲学选辑》是1939年5月出版的。这是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之后。在1938年9月底六届六中全会即将召开之际,毛泽东提议组织的新哲学会在延安成立。在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号召全党普遍深入地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这里虽然没有专讲哲学,但在毛泽东看来,辩证唯物论哲学是马列主义理论的基础,学习马列理论,首先要学好哲学。他自己也感到了这种必要性和紧迫性。1939年1月,他致函何干之说:“我的工具不够,今年还只能作工具的研究,即研究哲学,
①经济学,列宁主义,而以哲学为主”。1939年2月,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
①《毛泽东书信选集》第136页。
义新哲学一事被列入延安在职干部教育计划。1939年5月27日,毛泽东在延安召开的在职干部教育动员大会上作报告,号召开展学习运动,包括学习辩证唯物论。《哲学选辑》就是为了满足干部学习的需要编辑出版的,也是新哲学会(艾思奇是负责人之一)配合学习运动所进行的工作。毛泽东对这本书的批注既是他过去一系列哲学研究活动的继续,也是他号召全党学习理论、学习哲学所起的表率作用。
《哲学选辑》荟萃了延安出版的中外新哲学著作的精华。它是从四本教科书中选材汇集的。它的绪论“哲学的党性”选自西洛可夫、爱森堡等著《辩证法唯物论教程》;它的第一章“唯物论和唯心论”、第二章“辩证法唯物论”,选自米丁主编的《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它的第三章“唯物辩证法的诸法则”,选自李达著《社会学大纲》;它的第四章“认识的过程”,选自米丁等编《新哲学大纲》。编未还有两个附录,其一为斯大林著《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作为全书的序论;其二为艾思奇本人写的“研究提纲”,以供读者更系统地了解辩证法唯物论的生部基本理论,作为研究的参考。
《哲学选辑》有57万多字,从批划情况看,毛泽东至少批读了三遍。第一遍是用黑铅批划的,第二遍是用毛笔批注的。全书500多页,几乎是逐页都有黑铅批划符号,批注文字也主要是用黑铅写的,毛笔的批注文字不多。批注多集中在“绪论”第二节“哲学是党性的科学”和第一章第一节“哲学中的两条路线”、第二节“机械唯物论”以及第三节“主观唯心论、马赫主义和直观主义”中。第三遍是用红蓝铅笔批划的,毛泽东对《哲学选辑》中收录的斯大林的《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批划不多,只用黑铅批划了为数不太密集的直杠、浪线等符号,没有写下任何批注文字。在《哲学选辑》中,毛泽东对艾思奇写的“研究提纲”批注文字较多,对艾讲的哲学观点发表了较多意见。毛泽东读这本书的批注文字约为3200字,其中写在“研究提纲”中的就占了三分之二。
(五)读《辩证法唯物论教程》(中译本第4版)的批注。西洛可夫、爱森堡等著的《教程》的中译本第4版同第3版内容一样,准确地说,是第4次印刷。延安时期,在苏联哲学书籍中译本中,《教程》是毛泽东读的遍数最多、批划得最多的一本。他至少是第三次批读这部书了,而第一次批读又不止一遍。就遍数而言,这可能是第六遍了。在《教程》的中译本第4版上也留有两、三种批划的笔迹,说明到了40年代初,延安的书籍还甚缺乏,有的书在一些同志之间仍然是辗转批读。
毛泽东这次似为重点批读,前几次批注较多的部分,这次批注较少。全书的批庄约为1200字,大部分写在最后一章“唯物辩证法与形式论理学”内(约870字,占全书的2/3以上)。
毛泽东批注《教程》(中译本第4版),没有留下明确的时间。根据批注内容推断、应当是在1941年3月以后。因为毛泽东在这本书的第四章第二节里写有“三月参政会”几个字,而三月参政会是1941年3月1日至10日在重庆召开的。既有这样的批注,读这本书就只能在这年3月初之后。
至于在3月初以后多久,能否作进一步断定呢?也可以作点分析。毛泽东对这本书的批注,有一个突出特点,即对“中国主观主义”的批注文字特别多,在全部批注中达20多处,可以说是贯串全书批注的一根红线。这里所谓的“中国主观主义”是专有所指,即王明机会主义的代名同。王明的错误路线,就认识论根源来讲是主观主义。此外.毛泽东的批注还有一个特点,即大部集中在上面讲的第六章内。这又为考证他批读这本书的时间提供了一个线索。因为在六届六中全会之后,党内陆续展开了对王明错误路线的批评。1941年5月,毛泽东作《改造我们的学习》报告,强调了反对主观主义的问题。1941年9月10日至10月22日,中共中央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确认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王明等人领导的党中央所犯的错误是“左”倾冒险主义的路线错误,一些受王明影响而犯过错误的同志在会上作了自我批评。毛泽东在会上作反对主观主义和宗派主义的报告,阐明了主观主义的表现、危害、根源和克服办法。会议决定在全党发动思想革命,反对主观主义和宗派主义。9月26日,中共中央决定成立中央学习研究组,毛泽东任组长,组织在延安的高级干部学习马列主义理论,研究党的六大前后的历史文件,总结党的历史经验;同时决定成立各地高级学习组,组织各地高级干部学习。9月29日,毛泽东在他起草的关于中央研究组的研究方针及阅读材料的通知中,规定“李译《辩证法唯物论教程》第六章《唯物辩证法与形式论理学》,为研究思想方法论的学习材料”。11月1日,毛泽东在他起草的发给各地高级学习组的“理论研究材料目录”中,也将该书第六章列入了。这两个通知将李译《教程》第六章列为重点学习材料和毛泽东对该书中译本第4版的批注以第六章为重点相吻合。这个情况说明,毛泽东批注《教程》(中译本第4版)的时间,有较大可能是在这一年的9月前后,而又以左9月之前的可能性更大。因为按一般情况,只有他本人先批读过之后,才有可能提出将这一章列为重点。因此,毛泽东读《教程》(中译本第1版)的批注时间,很可能是1941年3月至9月之间。从目前保存下来的材料看,毛泽东读这本书《教程》(中译本第4版)的批注很可能是他延安时期读书批注中较晚的一次。1936年月以前,毛8泽东就读了《教程》(中译本第3版),到1941年3月至9月,又读《教程》(中译本第4版),前后经历了5年时间。从《毛泽东哲学批注集》看,这5年内,毛泽东批读了9本书,达200多万字,其中重要的至少批读了两遍。这说明,毛泽东在延安时期实践了“发愤读书”的诺言,他的思想理论水平和哲学思维能力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绝不是偶然的。这与他长期刻苦读书、进行细密精深的研究是分不开的。
下面再介绍《毛泽东哲学批注集》中另外五件读书批注的情况。
(一)读艾思奇著《思想方法论》的批注。《思想方法论》于1937年1月出版。毛泽东只在这本书的一页上写有的40字的批注文字。批读这本书的具体时间,无法考证。目前没有注明读该书的批注时间。
(二)读河上肇著《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础理论》的批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础理论》是李达等翻译后于1930年6月初版,11月再版的。毛泽东批读这本书没有留下具体时间,考证起来也有一定困难,所以在《毛泽东哲学批注集》中没有注明时间。当然,根据批注内容也可作些推测。毛泽东对这本书的批语不到1O处,其中一条最长的批注写道:“中日战争问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问题,统一战线形式即国民党民族联盟问题,八路军战略问题,党的发展中新旧党员各种倾向、干部政策等问题。”从这条批注看,毛泽东读这本书的时间在抗战爆发之后是无疑的。有些批注内容也能查到准确的时间,但要确定毛泽东的批读具体在哪一年,就费斟酌。据查党史资料,1938年3月15日,中共中央曾作出关于发展党员的决议,涉及到发展党员的倾向问题,但措词与毛泽东的批语又不完全一致,不能作为充分根据。关于干部政策,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时期讨论较多,陈云作过关于干部政策的讲话,洛甫和毛泽东在会上也讲了这个问题,但是不能说在这之前就没讲过干部政策,因此根据干部政策一语,也很难断定一个具体时间。根据以上分析,毛泽东批读此书的时间有可能在1938年3月以后,但目前的根据尚不充足,这里将这个很不成熟的推测提出来,供研究者们作进一步研究时参考。
(三)读博古译《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的批注。《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系《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的第四章第二节,1938年9月12日发表于苏联《真理报》,博古是根据《真理报》所载原文翻译的,当时没有署名斯大林著,但不久出版的斯大林著《列宁主义问题》即将该文收入。博古译本于1938年12月出版。该书出版后,博古赠送了一本给毛泽东,并在书的扉页上题字:“泽东同志惠存,博古”。毛泽东即是在这本书上写的批注,时间当在这之后不久。因为1939年5月出版的《哲学选辑》收入的《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就是博古的这个译本,除个别译名有所改动(如昂格斯改译为恩格斯)外,其他无变化。毛泽东对《哲学选辑》中博古译的《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批划不多,没有写下任何批注文字。这种情况,一方面可能反映了毛泽东对这本书的看法,另方面也可能是因为博古送他书后即已看过。在博古送他的书上批划密集,全书52页(22000多字),毛泽东几乎在每页上都划有直杠、浪线等符号,也有不少问号,并写有200多字的提要性和疑问性的批注文字。既然己批读过一遍,按照一般的读书习惯,第二遍再读时如果没有新的想法,批庄当然会少些,以至没有。由此反过来推论,毛泽东阅读和批注博古译《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的时间,当在1938年12月以后不久。
(四)读任继愈主编的《中国哲学史》(第三册)的批注。任继愈主编的《中国哲学史》(第三册)于1964年10月出版。毛泽东读这本书的第五章第一节时,对该书关于华严宗的分析写了近百字的批注。该书认为,一方面,华严宗承认个别与一般的内在联系,“总算有一点辩证法观点”;另方面,华严宗又唯心主义地夸大、吹胀了个别与一般的联系,把“联系”(缘)绝对化,甚至抹煞“个别”的存在。毛泽东在这句话旁批道:“何其正确”。毛泽东还写了一段较长的批语,论述相对与绝对的辩证关系,批评书中的某些分析离开了客观辩证法,与书中引述的列宁的观点相矛盾,毛泽东写的这些批注没有留下时间。
(五)读李达著《马克思主义哲学大纲》(上册,唯物辩证法部分)的批注。《马克思主义哲学大纲》的原本就是《社会学大纲》。1961年夏天毛泽东与李达相会在庐山,他提议李达找几个助手将其30年前的《社会学大纲》修改后重新出版。经过5年努力,《马克思主义哲学大纲》出版了内部讨论稿,毛泽东即在这个稿本上写了近300字的批注,具体时间也不详。毛泽东写的较长的一条批注是关于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另一条批语是针对书中根据斯大林的观点讲两种发展观的根本对立的。李达认为,两种发展观对立的第一点是“孤立观点和联系观点的对立”。毛泽东对此批道:“不必抄斯大林”。联系到他在延安时期对博古译斯大林著《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的批注情况,看来他对斯大林的哲学体系和哲学观点是有一定保留的。
除以上10件读书批注外,《毛泽东哲学批注集》收入的一篇读书摘录(即1937年9月读艾思奇著《哲学与生活》一书所写的3000字摘录),是目前所见到的唯一的一篇毛泽东读哲学书的摘录。这个摘录,如毛泽东在1937年致艾思奇的信中所说,还对原书中的一个问题提出了质疑。为此,他专门写了200多字的评论,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这与他的某些摘录性的批注很相近。因此,这个摘录又不单纯是“抄录”,实际上是摘录形式的批注。在这个摘录后,还附有1937年毛泽东就此给艾思奇的上述致函。这两件,连同上述毛泽东读李达《马克思主义哲学大纲》的批注,尽管以前已经分别在一些出版物包括毛泽东的著作和书信集中发表过,但为了便于对毛泽东的哲学批注展开系统研究,《毛泽东哲学批注集》将其重新发表还是有益的。
最后,《毛泽东哲学批注集》中收入的《读书日记》,是1938年2月1日至4月1日期间毛泽东读书情况的记载。这也是目前保存下来的唯一的一本毛泽东的读书日记,尽管只记了2个月,但它却记载了毛泽东读李达《社会学大纲》、读潘梓年《逻辑与逻辑学》和读克劳塞维茨《战争论》三本书的读书时间和读书进度。读《社会学大纲》的批注时间,就是根据这个《读书日记》确定的,因此,在《毛泽东哲学批注集》中,将其作为毛泽东读《社会学大纲》批注的附录发表。这样,《毛泽东哲学批注集》一共有13件材料。这些材料大多是研究毛泽东哲学思想的珍贵文献。毛泽东读10本书写的批注文字约为23000字,再加上300O字的摘录和近1000字的日记,在《毛泽东哲学批注集》中属于毛泽东的文字总共约为27000字。
二、《实践论》、《矛盾论》与苏联哲学教科书的关系
近几年来,一些同志对“两论”与苏联哲学著作的关系发表了不少看法,有的同志还做了这样那样的比较,这对于破除长期以来流行的某些“看法”,澄清对一些问题的认识,开阔思维、把“两论”的研究引向深入起了一定的作用。但是也应当指出,有的形式主义的比较,使认识偏离了正确方向。《毛泽东哲学批注集》的出版,使我们有可能通过“批注”这个中间环节进行科学比较,通过批注与教科书原文的对照,对“两论”与苏联哲学的关系获得较为客观的全面的了解。
从毛泽东的读书批注看,根据目前的材料,只有头两本苏联教科书,即李译西洛可夫、爱森堡等著的《辩证法唯物论教程》和沈译米丁主编的《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上册),在文字和内容上与“两论”有直接的联系。据说“两论”也吸收了米丁编著的《新哲学大纲》的思想营养,但目前却没有找到毛泽东读这本书的批注。因此。这里只能比较“两论”与上述两本苏联哲学教科书的关系。
“两论”与苏联哲学教科书的关系,可以从两方面认识。
首先,应当承认,“两论”吸收和利用了苏联哲学教科书的积极成果。苏联30年代的哲学教科书,根据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的哲学思想,对辩证唯物论的基本理论作了发挥、论证和说明,对构造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是起了重大作用的。这也涉及到人们所说的苏联哲学模式问题。对此,应当采取历史唯物主义态度,不能采取绝对主义和虚无主义态度。一方面,它毕竟建立了第一个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上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个功绩不应当抹煞,不能围为它有缺陷和后来的教科书超过了它就否认它的历史地位;另一方面,也不能把它的作用加以绝对比,这个体系本身毕竟很不完善,一些观点带有明显的片面性,因此它只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种模式,而不是唯一模式,更不是最佳模式。随着教条主义的流行,这种模式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曾经禁锢了人们的思想,不少东西变成了僵化的教条,因而起过阻碍马克思主义哲学进步和发展的消极作用。这是30年代苏联哲学教科书的两面性,如果只看到其中的一面而忽视另一面,就不能作出客观的历史评价。
毛泽东对苏联哲学教科书,实际上采取辩证的态度。首先是吸收和利用,其次是扬弃和发展。同任何一个伟大的思想家在提出自己的理论时,都要利用在此以前已经积累起来的思想资料一样,毛泽东在“两论”中阐述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时,也利用了苏联哲学教科书中的思想资料,他一遍又一遍的反复批读,干什么?就是要从中汲取思想营养。通过他写的批注文字可以看到,西洛可夫和爱森堡等人的《辩证法唯物论教程》和米丁的《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八以下简称《教程》和“米丁本”)中的不少观点和分析,使毛泽东很受启发,并吸收了其中有见地的一些思想,成为自己著作中有机的一部分。就“两论”分别来说,在《实践论》中,毛泽东吸收了《教程》关于在实践以外不能认识外界的观点,关于认识过程的感性和理性阶段的分析,关于感觉到的东西不能立刻理解它和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的思想,以及关于无产阶级对资本主义的认识由“自在阶级”阶段进到“自为阶级”阶段的举例等。《实践论》还吸取了“米丁本”关于实践活动的多种形式的观点,关于马克思以前的旧唯物论离开人的社会性不能了解认识对于社会实践的依赖关系的分析,等等。在《矛盾论》中,毛泽东吸收了《教程》关于主要矛盾制约其他矛盾和矛盾的主导方面起主导作用的思想,关于不同质的矛盾要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的观点,关于对立的双方互相联结和互相渗透的观点,关于差异就是矛盾的观点,关于各个过程和过程的各个方面的矛盾特殊性的分析,关于对立的斗争是绝对的和对立的统一是相对的分析,关于均衡论的批判等。在《矛盾论》中,毛泽东还吸收了“米丁本”关于两种发展观的分析和对外因论的批判,关于对各种运动形式和各个发展阶段的矛盾特殊性的分析,关于马克思、恩格斯是对具体矛盾做具体分析的模范的举例等等。以上这些,是毛泽东的“两论”对苏联哲学教科书表现的某种承继性,或用哲学语言说,是一种“同一性”、相互联系性。
但是,对“两论”与苏联哲学教科书的比较,如果仅仅停留于此,其认识就带有较大的片面性。“两论”与苏联哲学教科书的关系除表现“同一”外,更重要地是表现它们之间的“差异”。仔细地研究毛泽东的批注,更能清楚地看到,“两论”虽然吸收了苏联哲学教科书的一些思想资料,但并非照搬照抄,不是苏联哲学教科书的中国版。“两论”的主旨是用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观点对中国革命的经验进行概括,批判在中国革命实践中产生了很大危害的主观主义、教条主义。在作哲学的概括和分析时,“两论”虽然借助了苏联哲学教科书,某些观点受胎于苏联教科书,但是,它在总体上贯穿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精神,体现了“实践的唯物主义”的特点,没有学院气,没有书斋味,具有理论的恢宏气度;同时,由于对中
①国现实的革命运动进行了理论总结,“事物的辩证法创造观念的辩证法”,因而“两论”对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理论又在一些问题上作了重大发展,并表现了自己的许多重要特色。总之,“两论”具有鲜明的实践性和刨造性,堪称独立的科学著作。具体说来,“两论”与苏联哲学教科书相比较,有这样四方面的区别或特点。
第一,“两论”的框架体系比苏联皙学教科书严密、顺当,内在逻辑性强。就《实践论》来说,毛泽东从实践与认识这一认识过程的基本矛盾出发,既概述认识过程的唯物论,又论证认识过程的辩证法,比较系统他说明了认识的来源、认识的目的、真理的标准、认识的发展过程和认识运动的总规律,
②脉络清楚,递进的层次分明。而《教程》对认识论的阐述则分为四节,不仅相互之间不甚连贯,就是专讲实践论的前两节,其内在逻辑也远不如《实践论》一目了然,过多的枝蔓掩盖了它的主线索。“米丁本”第五节讲实践论,是从实践是真理的标准讲起的,不如《实践论》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讲起顺乎逻辑。“米丁本”的这一节,较多他讲了实践与认识的唯物论关系,而对其辩证法关系(包括认识的两个阶段等)未展开分析;至于人类认识运动的规律等深层次的问题更未涉及。再从有的同志提到的对《实践论》有较大影响的米丁等编的《新哲学大纲》来看,该书第八章“认识的过程”是讲认识
③论的,分了八节,但没有一节专讲实践与认识的关系。这八节主要是从物质
①《列宁全集》第38卷第210页。②这四节是:一、认识与实践,主体与客体之统一;二、认识过程的阶段与动因;三、论理的东西与历史
的东西;四、真理论。③这八节是:(1)经验的认识,感觉;(2)表象:(3)概念;(4)判断;(5)推理;(6)分析和
综合;(7)归纳和演绎;(8)形式论理学的批判。
与意识的关系方面来讲认识论问题。这样,苏联几本哲学教科书的认识论体系都没有突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主要是实践论这个基本思想,因而有重大缺陷。《实践论》克服了上述各书的缺点,抓住认识论的核心和基础,构造体系,独树一帜,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具有开创的意义。
《矛盾论》在结论上也优于苏联哲学教科书中关于对立统一规律的论述。“米丁本”只在“对立体一致底法则”一节中分析了这个问题,没有分
①小节,而且讲得比较杂乱,眉目不甚清楚。《教程》与“米丁本”不同,用
②了七节篇幅来论述对立统一规律。但这七节的内在逻辑也不很清楚。与这两
③本书的论述相比较,《矛盾论》对对立统一规律分节论述,既吸收了《教程》中分节的优点,其结构又比《教程》严谨、顺畅得多。毛泽东根据列宁强调的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核心和实质的思想,依次从两种宇宙观、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的特殊性、主要矛盾和主要的矛盾方面、矛盾诸方面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矛盾的对抗性与非对抗性诸方面进行论述,表现了鲜明的层次性、系统性和整体性,从而,同《实践论》一样,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
第二,“两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和现实化的典范。《教程》和“米丁本”翻译成中文出版后,我国学者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通俗化方面作了不少工作。艾思奇的《大众哲学》作为我国第一本通俗哲学著作,被毛泽④东称誉为“真正通俗的而又有价值的”书。李达的《社会学大纲》被毛泽东⑤赞赏为“中国人自己写的第一本马列主义的哲学教科书”。这两本书在当时都发生了较大影响。但是,包括这两本书在内的一些通俗哲学著作却有一个共同的缺陷:结合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实际讲哲学不够。艾思奇在《哲学的现状和任务》中谈到这种状况时说:“过去的哲学只做了一个通俗化的运动,把高深的哲学用通俗的语句加以解释,这在打破从来哲学的神秘观点上,在使哲学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接近,在使日常生活中的人们也知道注意哲学思想的修养上,是有极大意义的,而且这也就是中国化现实化的初步,……然而在基本上,整个之通俗化并不等于中国化现实化,因此它也没有适应这激变的抗战形势的力量,而另一方面,因为整个没有做到中国化现实比,所以也
①不够充分的通俗化”。这个评论是符合抗战以前和抗战初期马克思主义哲学
①它的主要内容是:两种发展观的对立,在各种事物和各个过程的特殊运动的发展形式中存在着各种矛盾;
科学研究既要抓住一切事物和它们的一切发展阶段上的共同的一般之点,还要把握某一事物及其某一发展阶段所特有的矛盾发展的特殊点;对立的一致律是客观世界和认识的最普遍的法则;对立的一致是相对的,对立的斗争是绝对的,在相对中存在着绝对;冲突是矛盾的个别的特殊的场合;马克思、恩格斯对黑格尔提出的对立的一致的法则的唯物的改造;《资本论》对商品、货币、资本、剩余价值的辩证分析;列宁把对立的一致法则视为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的意义。②这七节是,当作辩证法的本质看的对立之统一及斗争;统一的分裂,本质的对立之暴露;对立的互相渗
透;矛盾之主导方面的意义;自始至终的过程的矛盾的运动;对立的统一、同一性是相对的,对立的斗争是绝对的;均衡论。③《矛盾论》在1952年4月发表时,删去了原稿第一节“形式论理的同一律同辩证法的矛盾律”,把“结
束语”扩充为”结论”,作为单独一节。④毛泽东1936年10月22日致叶剑英、刘鼎的信,《毛泽东书信选集》第80页。⑤转引自《中国哲学》1980年第1期第364页。①原载1938年4月1日武汉《自由中国》创刊号。现载《艾思奇文集》第1卷第387页。
与中国实际初步结合的具体状况的。
毛泽东的“两论”由于是对中国社会实际的哲学分析和时中国革命经验的哲学总结,因而它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和现实化作出的榜样,已为中外哲学界所公认。也正如艾思奇所说:毛泽东写作《实践论》和《矛盾论》,一方面运用了苏联哲学教科书的积极成果,另一方面,是“在丰富的中国革
②命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来系统地阐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辩证法唯物论哲学”。这一点,通过毛泽东写的有关批注能够看得更加明显。
从有关的批注来看,毛泽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和现实化所做出的贡献和努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概念与思想,同中国传统哲学的概念与思想结合起来,赋予中国传统哲学的概念与思想以科学的含义,使之具有新的生命力。《实践论》以“知与行的关系”来说明“认识与实践的关系”;《矛盾论》用“天不变,道亦不变”来说明形而上学的宇宙观等等,为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分析和改造中国传统哲学提供了范例。在这之前,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来开垦中国哲学史这片处女地的学者还不多。毛泽东的“两论”不是专论中国哲学史的,但它把两者加以结合的思想与方法,给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研究中国传统皙学的专家学者以启迪和示范。
(2)用中国古诗、典故、成语、民谚等来解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不仅使抽象的哲学观点通俗化,而且使之具有浓郁的中国民族特色。在对《教程》的批注中,这个特色更明显。例如,毛泽东用“路遥知马力”来解释质与量的关系。他批注道:“路遥知马力,马力是质,路遥是量”。为了说明量变引起质变,他还批道:“人多成王”,“王子筷子集散”。“长袖善舞,多财善贾。韩信将兵”。为了批评“外因论”,他举例说:“‘物必先腐也,然后虫生之,人必先疑也,然后谗入之’。‘非战之罪,乃天亡我’的说法是错误的。”为了说明辩证否定的观点,他举例道:“一刀两断,斩尽杀绝,不是辩证法的否定”;辩证法的否定,是“第一个否定造成了第二个否定之可能,哥哥身上有妹妹,妹妹身上有哥哥”。在“两论”中,毛泽东发挥了这个特色,大量列举中国事例,用适合中国人民习惯的语言和表达方式来阐释马克思主义哲学,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和民族化提供了经验。
(3)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总结中国革命斗争的经验教训,说明抗战初期中国共产党的方针政策,从而生动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原则。这个原则不仅贯穿在毛泽东对《教程》和“米丁本”两书的批注中,也贯穿在延安时期他的其他哲学批注中。在对《教程》的批注中,毛泽东批评机会主义的特征是理论脱离实际,指出“不从具体的现实出发,而从空虚的理论命题出发,李立三主义和后来的军事冒险主义与军事保守主义都犯过此错误,不但不是辩证法,而且不是唯物论。”在批注不同性质的矛盾要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时,毛泽东结合中国革命的实际,指出:“中日民族矛盾要用联合资产阶级的统一战线去解决。一九二七(年)后的国内矛盾,却只用联合农民与小资产阶级的统一战线去解决。劳资间的矛盾,在平常时期要用工人统一战线去解决。党内及革命队伍内正确路线与错误倾向间的矛盾,用思想斗争的方法去解决。在国内,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间的
②《学习(矛盾论)第一辑》,(1953年版)第3―4页。
矛盾,用革命去解决。”毛泽东还结合中国实际,分忻对立转化为同一的情形,写道:“在民族矛盾尖锐的条件下,国共对立部变成同一性,而转化为统一战线。统一战线与侵略战争的对立,在民众起来与世界革命条件之下,却将变为同一性而转化为世界和平。”这些批注的用语,还带有某种朴素性,还未经过去粗取精的加工制作。在“两论”中,这种原始的痕迹不存在了,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及其与中国实际的结合的论述成为有机的结合,浑然一体,用语精当,表达准确,其科学性大大增强了。
第三,“两论”中的许多提法、分析和论述,比苏联哲学教科书具有较大的明确性、概括性。系统性和深刻性,这一点,通过毛泽东的读书批注,能够看得更为清楚。比如,“米丁本”讲旧唯物论在认识论上的局限性是这样写的:“费尔巴赫(即费尔巴哈――引者注)在认识问题上也发挥了形而上的观点,照他底见解,人底本质是在于他底躯体、他底机体、他底感觉和思维的能力,费尔已赫不了解,具有感官和思惟的人是社会历史发展底产物,他丢开了人和社会底关系去观察人,所以他始终没有理解到实在的、行动的人,而永远抽象地去了解人。因为费尔巴赫抛弃了人底社会性,他就不能了解认识对于社会实践的依赖关系。照费氏底意见,认识是不变的。永远如此的肉然之同样不变的反映。这里要顺便指出,丢开人类底实践活动、丢开他底历史发展去观察认识问题,这不仅是费尔巴赫底唯物论底根本缺点,而且也是马克思以前的一切唯物论底根本缺点。”这段活要说明的意思并不复杂,但所用的文字不算少。毛泽东在这段话的下面作了概要式的批注:“马克斯(即马克思――引者注)以前一切唯物论离开人的社会性,离开社会人的历史发展。去观察认识问题,因此不能了解认识对社会实践的依赖关系。”这段批语明确简炼,一语破的,后来基本上成为《实践论》的开头语。又如《教程》分析认识过程两个阶段的特征,是以无产阶级对于资本主义的认识举例
①展开阐述的,没有作一般的概括性的说明,写了300多字。毛泽东在这300多字的上端写了概括性的批注:“感性认识:片面、现象、外的联系”;“理性认识:全体、本质、内的联系”。
这就把《教程》以举例方式所做的“个别”分析,推进到抽象的“一般”分析,完成了认识上的一次升华。在《实践论》中,毛泽东进一步对认识过程的两个阶段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阐述,使之具备了较为完整的理论形态,成为一个理论系统《教程》对认识过程两个阶段的相互关系还有一段精辟议论:“依实践所证明:并不是我们感觉到什么东西,就立刻开始理解它;反之,也不是理解到什么东西,就不感觉到;它只有在理解了什么东西时,才更正确。更深刻的感觉到。”毛泽东很欣赏这段话。他写的批注,先是将这段话作了概括:“感觉到的东西不能立刻理解他,只有在理解了的东西才更
①关于感性认识的特征,《教程》是这样写的:“在普罗列达里亚对资本主义的现实的个别现象做自发
的斗争时的发展阶段上,普罗列达里业也曾企图用一种方法去认识并理解那些现象。普罗列达里亚自身的发展阶段还在低级状态,他们还没有暴露资本上义的本质的能力――这也是因为现实自身在某种程度上还没有充分展开它内在的矛盾――,这种种事实的结果,使得普罗列达里亚对于现实的一切认识,只在理解现实的各个方面或现象的感性的认识形式上表现出来。”关于理性认识的特征,《教程》分析说:“资本主义的现实以及阶级斗争的发展,使得普罗列达里亚感到有在其内的联结上。在其全体性上去认识各个现象的必要……论理的认识所以和感性的认识不同,是因为它先暴露周围世界之内的矛盾,而能在其总体上,在其一切方面的联结上去把握现实。”―369―以深刻更正确的感觉他。”接着,对这个思想又作发挥,写道:“感觉是解决现象问题,理解是解决本质问题,只有在实践过程才能暴露其本质而理解他。”这段批注,比起《教程》来,更明确、更深刻。《实践论》也吸收了这个思想,并在文字上加工得更加完美,成为说明两考辩证关系的一个重要论点。
毛泽东对辩证法问题的批注――许多被吸收到了《矛盾论》中――,像这样比苏联哲学教科书更明晰、更概括、更深刻的思想也不少,这里就不一
①一列举了。
第四,“两论”在吸收苏联哲学教科书的积极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新的思想,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先说《实践论》。
通过毛泽东的读书批注这个中间环节,将《实践论》与苏联哲学教科书加以比较,可以看出,毛泽东在论述认识运动的推移过程时,提出“认识的能动作用,不但表现于从感性的认识到理性的认识之能动的飞跃,更重要的还须表现于从理性的认识到革命实践这一个飞跃”的思想,发展了辩证唯物论关于认识运动的全过程的理论;同时还提出真理性认识不是一次完成的思想,认为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须要经过多次失败才能获得,人们在实践中对于真理的认识随着客观世界的变化运动,永远没有完结,人类的认识运动,包括对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的认识,都“是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从而发展了辩证唯物论的真理论理论。《实践论》最后阐述的关于认识运动的总规律,即“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行到了高一级的程度”。有同志说,这个规律是艾思奇最早提出的。应当提
①出,艾思奇在《大众哲学》中确实有这个思想的原形,功不可没。但是,他没有对此作理论的论证,只是举了若干例子来通俗地加以解释。《实践论》吸收了这个思想,不仅文字表达精当,而且作了理论阐述,使之成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一个重要原理,因而其贡献是重大的。
在《矛盾论》中,毛泽东也提出了许多新的思想。
例如,把“矛盾的普遍性”作为与“矛盾的特殊性”相对立的概念明确提出来。在《教程》和“米丁本”中,都只使用了“矛盾的特殊性”概念;根据列宁的思想,虽也指出了对立统一规律是客观世界和人类认识的最普遍的法则,客观事物的过程自始至终地存在着矛盾运动,但是没有抽象出“矛盾的普遍性”概念,毛泽东在对这两本书的批注中也没有概括出这个概念,只在讲矛盾与对抗时,使用了“矛盾是普遍的存在着”的说法。到写作《矛盾论》时,毛泽东才进一步抽象出了这个科学概念,并作出了关于矛盾普遍性两重含义的新概括,这就发展了苏联哲学教科书的思想。关于矛盾的特殊性的五种情形,是在对苏联哲学教科书的论述加以系统化,并结合中国革命过程中错综复杂的矛盾运动的情况展开地加以阐述和概括之后,形成的新思想。《矛盾论》关于矛盾的特殊性的诸种情况的精辟分析,是毛泽东的辩证法思想中最富有特色的创造之一。
①这里说一下关于外因与内因的关系。“米丁本”认为:“外部条件底作用,经过一定的社会形态之内部
的特性而被曲折了”;只有明白了发展的内部自身的动力,“才能理解发展之真正实质”。毛泽东对此作了旁批:“外因通过内因并被曲折才能发展”,“不废除外因,但内因是主寻的。不明内部,即无从了解发展。”《教程》对这个问题是这样写的:“马克思及依里奇的辩证法并不否认外的矛盾的作用”,但“主要的注意在于暴露内的矛盾”,“不承认外的矛盾是主要的东两,决定的东西”。毛泽东写批注对此作了发挥,强调内因的作用,指出:“流水不腐,非流水腐;户枢不蠹,非户枢蠹。物之本身情况如何,是第一原因。”“任何事物、任何过程,外力是有影响的,且是严重的影响,然必通过内的情况才起作用。决定的东西属于内力。”《矛盾论》提炼这些思想,产生了内因是根据、外因是条件的著名论断,并进行了较为充分的论证。在此之前一年,艾思奇也有这样的思想。①艾思奇的表述是这样的:“从感性到理性,从理性到实践,又由实践得到新的感性,走向新的理性,这种过程,是无穷地连续下去,循环下去,但循环一次,我们的认识也就会更丰富,所以,这种循环是螺旋式的循环,而不是圆圈式的循环,它永远在发展。进步,决不会停留在原来的圈子里。”
再如,提出关于主要矛盾与非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与非主要方面转化的思想。《教程》在这个范畴内只是举例论述了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导方面的决定作用,并且没有展开。毛泽东对这个观点写了在他对该书的整个批注中最长的一段批语(达1200字),结合中国革命战争的实践,展开地作了阐发,提出了主要矛盾与非主要矛盾转化、矛盾的主要方面与非主要方面转化的重要思想。他写道:矛盾之中,“究竟那一方是主导的呢?主要看过程发展之情况在一定条件之下来规定。资本主义社会在长时期中,资产阶级是主导方面,但到革命前夜时期及革命以后,无产阶级就转变为主导方面了”,“在中日对抗的局面中,中国的因素正在由次要地位向主要地位转变中”;矛盾的主导方面,“凭过程发展至一定阶段中,斗争双方的力量如何而定。主导与非主导是互相转变的。”这些批注把矛盾的互相转化思想贯彻到底了。《矛盾论》对这些批注思想作了科学的阐发,从而把《教程》的观点向前推进了。这个转化的思想,既在理论上发展了辩证法,同时又具有不可限量的实践意义。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战争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实践中都自觉地应用了这个思想。
此外,《矛盾论》中提出的关于共性个性、绝对相对的关系是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的思想,关于同一性的两重含义以及具体的同一性与幻想的同一性的区别的思想,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和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相结合的思想,等等,也都发展了苏联哲学教科书的观点。有的还是第一次提出的极为重要的新思想。但是,这些思想在他此前的读书批注中还没有形成,故不赘述。
综上所述,“两论”从基本方面说,是个理论创造工程。过去在“左”的思想影响下,不承认或忽视“两论”与苏联哲学教科书之间的密切关系,对它的意义加以任意“拔高”,是违背实事求是原则的。在纠正“左”的错误之后,如果采取虚无主义,否认或贬低“两论”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也不是科学的态度。“两论”不应当仅仅看成是毛泽东个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贡献,实际上是中华民族对于现代世界哲学所做的贡献。
三、读书批注中的真他重要哲学思想
这主要是指毛泽东读其他哲学著作时写的批注中的一些重要观点,也主要是上面提到的读另外三本书的批注中的观点。摘其要者有这样七点:
(一)关于哲学派别的划分。按照传统划法,首先是分唯物、唯心两大阵营。对近现代哲学家,在唯物论阵营内又分形而上学唯物论(包括机械唯物论、庸俗唯物论)和辩证唯物论;对唯心论则分为客观唯心论和主观唯心论。苏联教科书也是这么划分的,并没有提出新的标准。只是在表述时没有严格地将每个哲学家分别归类。《教程》在批评德波林时,认为德波林派的唯心论表现出形式主义即形而上学,向着理性的唯心论、黑格尔主义的方向倒退。毛泽东在1941年3月以后再次批读这本书时,在这段议论的上端写了一条批注,指出:”唯心辩证(黑格尔),唯心形式(德波林及中国德波林派),唯物形式(德国启蒙者,陈独秀),唯物辩证,四秆之中,只是最后一种是正确的。”这条批语,就其把德波林派列为“唯心形式”即形而上学唯心论来看,是对书中蕴含之意的概括,但是就其提出四个哲学派别而言,则是比较独特的新见解。在一般教科书上,没有这样划分的。至于在人们的思想中,当然也不是没有这样的考虑的。据说,50年代时苏联哲学家也有过这样看法,认为与唯物论阵营相对应,唯心论也可分为辩证唯心论和形而上学唯心论两种,即与毛泽东是一个思路,但是这种分类一直没有得到公认。我个人认为,从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回答看,将唯心论分为客观唯心论与主观唯心论,比其他划分能更准确地揭示唯心论表现形态的基本特征。从哲学史看,这样的划分能说明绝大多数唯心论哲学家的基本立场,而“唯心辩证”和“唯心形式”的标准则缺乏这种普遍适用性。因为属“唯心辩证”的哲学家很少,而“唯心形式”的标准不易把握,大部分唯心论哲学家无一下具有形而上学性质。当然,毛泽东提出的这个分类标准,对于研究哲学家们的某些特点也不是没有意义的。
(二)关于认识过程的阶段。把辩证法运用于认识论,这是列宁的一大贡献。30年代苏联哲学教科书都引述列宁关于“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并从抽象的思维到实践”的思想,对认识过程的辩证运动进行了分析,作了一些正确的阐述。但是,这些分析又有一个共同的缺陷,即往往只分析从物质到意识和从感觉到思维这两个阶段。李达的《社会学大纲》也沿袭了苏联哲学教科书的观点,认为“认识的过程,由实践出发,而复归于实践,其中包括着由物质到感觉及由感觉到思维的认识的发展过程”。一般地说,这表达了唯物主义反映论的基本观点,但是这种说法不完全,因为人的认识到思维理性阶段后并没有结束,还有一个从思维到物质的过程,还需要回复到实践中去检验或再认识。因此,毛泽东对李达的这段话作了批注,写道:“还有,由思维到物质”。李达还有一段话说:“我们当分析认识过程时,第一要阐明由物质到意识的推移的辩证法,第二要阐明由感觉到思维的推移的辩证法,为要阐明由物质到意识的辩证法,就必须展开唯物辩证法的反映论。”毛泽东在此又写了一段批语,指出:“第三要阐明由思维到物质的推移的辩证法,即检验与再认识。”这两条批语,既是对李达书中观点的重要补充,也是对苏联哲学教科书在这个问题上的认识的重要补充。
这两条批语,也不能说是毛泽东在读《社会学大纲》时才产生的新观点。因为在这之前写的《实践论》,已经阐明了认识运动的全过程。他根据列宁的上述思想,实际上已经把认识的全过程分解为了三个阶段,并且特别强调第三阶段“由思维到物质的推移的辩证法”的作用。这两段批注,是《实践论》观点的继续,同时这样对认识过程加以具体分解,也把《实践论》的观点进一步明确化了。
毛泽东十分重视认识过程推移的辩证法的思想。《社会学大纲》引用了列宁的一段话:“‘不单由物质到意识的推移是辩证法,并且由感觉到思维的推移也是辩证法’。‘认识是思维对客观的永远的无限的接近’。……”毛泽东尽管不是第一次读列宁的这段话,但他仍然在引文旁划上了三道杠、两个同心圆圈,在引文上端还划了一个大圆圈和两道短横线,并且还写了一段批语:“将来认识的将是一个别有天地的世界”。这段批语,不是就微观的某个具体认识过程而言,而是讲的客观认识过程。它表明,在毛泽东看来,只要坚持认识运动的辩证法,那末人类的认识就能实现对客观世界的真理性认识,进入“一个别有天地的世界”。
(三)关于普遍与个别的关系。在1941年3月以后,毛泽东研读《教程》中译本第4版时,对这个问题批注较多。国为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和教条主义在认识论上的一个重要错误,就是割裂一般与特殊、普遍与个别的关系。毛泽东针对这一错误倾向指出,“中国主观主义者的一般是脱离个别的(脱离实际)”,“不注意具体特点,要把主观构成的东西当作特点(抽象的特点、没有客观实在性的特点),李立三及其后的主观主义者正是如此”,等等,在批注中,毛泽东对普遍与个别的辩证关系还作了发挥。《教程》对普遍与个别的关系有这样一段活:“辩证法唯物论的论理学,对于普遍与个别的相互关系的问题,给与唯一正确的解说。概念是外界在人类思维上的直接反映的构成的形式,……个别的概念与一般的概念,都反映这个世界。……个别与普遍、特殊与普遍,……不是当作具有自己的存在的独立的对象而在外面互相对立的东西,……离开个别没有普遍,离开普遍没有个别”。应当说,这些是讲得不错的。毛泽东也划了些符号,但是他对这样的论述还不满足。因为这主要是从其客观实在性的唯物论角度写的,毛泽东写了一段批语,先提出问题:“谁是决定的东西?”接着写道:“在认识过程,个别决定普遍;在实践过程,普遍决定个别”。还以战争为例指出:“在认识过程,战术决定战略;在实践过程,战略决定战术”。
所谓“在认识过程,个别决定普遍”,是指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过程中,只有通过对无数“个别”的抽象才能产生“普遍”,没有“个别”就不可能抽象出“普遍”,这是讲的认识的唯物论。所谓“在实践过程,普遍决定个别”,是就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而言的,即用“普遍”的理论原则去指导实践,去认识作为“个别”的具体事物,这是讲的认识的辩证法。这里的认识过程和实践过程中的两个“决定”,就说明个别和普遍各自的作用来说是明确的,是试图在唯物论基础上揭示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但是,这些批往的文字表述是有缺点的,一是有把认识过程和实践过程割裂的味道;二是把实践过程的“决定”同认识过程的“决定”加以等量齐观,似不妥。因为实践过程的“决定”是有条件的,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之下才能说普遍对个别起决定作用。
批注中的这个缺点,后来在《矛盾论》公开出版时加以修正了。《矛盾论》在“矛盾的特殊性”一节里增加了原来在“讲授提纲”中没有的一段话,这就是关于人类认识的“两个循环”问题。《矛盾论》指出:人类的认识是通过由特殊到一般和由一般到特殊这样两个过程循环往复地进行的,每一次循环都使人类的认识不断地深化,而教条主义者不懂得在人类认识中这两个过程的互相联结,把一般真理变成为人们所不能捉摸的纯粹抽象的公式,完全否认并且颠倒了这个人类认识真理的正常秩序。从思路看,这里的“两个循环”和对教条主义的批判,与1941年的上述批注是一脉相承的。但是,这里的表述修正了上述“两个决定”的缺点,对认识运动的概括比较全面和准确。
(四)关于辩证法三大规律的关系。列宁讲的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核心和实质,是认识三大规律关系的指导思想。但是正如他所说,这需要解释和发挥。西洛可夫和爱森堡的《辩证法唯物论教程》仍然是按照恩格斯讲三大规律的顺序和观点展开阐述的。米丁的《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改变了恩格斯讲的顺序,首先讲对立统一规律,指出对立统一法则是“辩证法中最基本、最主要和有决定意义的法则”,这比起西洛可夫和爱森堡等人的《教程》来说,是一个进步。但是它对三大规律的内在关系并没有按照这个观点作论述,视三者为平行关系的色彩还未抹掉。米丁著艾思奇译的《新哲学大纲》比前两本书又前进了一步,认为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
①和若干范畴是对立统一规律的“发现和具体化”,但这个论点没有展开。李达在《社会学大纲》中把《新哲学大纲》的观点向前推进了,明确提出在三大规律中,对立统一规律是最根本的规律,“包摄着”其余诸规律和范畴。他写道:“对立统一的法则,是辩证法的根本法则,是它的核心。这个根本法则,包摄着辩证法的其余的法则――由质到量及由量到质的转变法则、否定之否定的法则、因果性的法则、形式与内容的法则等。这个根本法则是理解其他一切法则的关键。因为在对立的统一发展过程中,所谓‘飞跃’、‘连续性的中断’、‘向反对物的转变’、‘质量间的转变’、‘旧物死灭与新物发生’,都是必然的形态,都是对立的斗争的发展,都是由对立的转变而显现,都是由对立的统一去说明。”在讲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及辩证法范畴的各节中,李达都贯彻了这个思想,十分明确地肯定了它们之间的关系。
毛泽东对李达的这些观点很重视。他对李达著作的批注虽然文字不多,只在李达讲上述关系的另一处写有“包摄着”三个字,但在李达所论各处,却批划有各种符号,表示赞同。因为在《矛盾论》中,毛泽东已明确指出:“对立统一的法则,是唯物辩证法的最根本的法则”,跟李达的观点是完全一致的。只是《矛盾论》提出这个观点之后,没有对对立统一规律与其他规律和范畴的关系作进一步的说明。《社会学大纲》所发挥的也许正是毛泽东想发挥而没能发挥的。在读《哲学选辑》时,毛泽东对艾思奇《研究提纲》的批注,虽然没有直接论述三大规律的关系,但却表明了他用矛盾的观点来解释质变现象的意向。他写道:“质为矛盾的统治方面所规定,质变即矛盾的被统治方面转变为统治方面。”建国以后,毛泽东把这方面的思想作了发挥,比李达讲得更为明确,更加彻底。在60年代前期,他多次谈到这个问题,1965年李达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大纲》出版后,毛泽东读这本书写的批语就是其中讲得较为透彻的一次。毛泽东的批注写道:“辩证法的核心是对立统一规律,其他范畴如质量互变、否定之否定、联系、发展……等等,都可以
①“发现”可能是“表现”的误排,但没有产到俄文原版书,不能最后断定。
在核心规律中予以说明。盖所谓就是诸对立物间在时间和空间中互相联系,所谓发展就是诸对立物(Anorises)斗争的结果。至于质量互变、否定之否定,应与现象本质、形式内容等等,在核心规(律)的指导下予以说明。旧哲学传下来的几个规律并列的方法不妥,这在列宁己基(本)上解决了,我们的任务是加以解释和发挥。至于各种范畴(可以有十几种),都要以事物的矛盾对立统一去说明。例如什么叫本质,只能说本质是事物的主要矛盾和主要矛盾方面。如等(此)类推。”这条批语近300字,概括了他在近30年来所凝聚的思想。与《社会学大纲》相比,他既受了其影响,又对其中的思想作了新的阐发。尽管哲学界对三大规律的关系目前还有争论,但是毛泽东的这个思想对于深入研究三大规律的关系,仍不失为一个重要的思想,至少也是一家之言。
(五)关于斗争的绝对性与统一的相对性。列宁提出这个问题以后,在对列宁观点的把握和理解上,哲学家们一直存在着不同看法。毛泽东赞成列宁的观点,并在《矛盾论》中对它作了深刻的说明和发挥。当时,他比较多地是从运动的相对静止(量变)状态和显著变动(质变)状态的关系上进行分析的,认为矛盾的斗争存在于这两种状态中,并经过质变状态而达到矛盾的解决,国而统一是相对的,斗争是绝对的,这些分析,包括同一的条件性和斗争的无条件性的分析,都是正确的,但又是不充分的,没能完全消除人们的疑问:为什么不能说两者同时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1939年5月以后读《哲学选辑》时,在对艾思奇的《研究提纲》的批注中,毛泽东分析了这个问题,指出:“具体的斗争形态也是在一定条件之下的,说半争无条件,是指矛盾的普遍性、永久性,不是说具体的矛盾。”这就进一步明确了斗争的绝对性的含义,也就是说:斗争的绝对性不是讲的某一具体矛盾,某一具体的斗争形态;若就某一具体矛盾而言,其斗争性也是有条件的、相对的,其统一性倒可能是绝对的。因此,毛泽东继续指出:“统一即事物的暂时安定。事物的安定在暂时是绝对的,在永久是相对的”。“依一时说,统一是绝对的,斗争是相对的;依永久说,统一是相对的,斗争是绝对的。绝对谓占统治地位。”这几条批注说明统一的相对性和斗争的绝对性在一定条件下是能互相转化的,在不同的状态下,矛盾的统一性或斗争性都能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因而,统一的相对性和斗争的绝对性的关系也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这就有助于我们更完整、更全面地理解列宁提出的这个思想。这里的批注是对《矛盾论》的重要补充。
(六)关于中庸思想。这是论述质量互变法则所涉及的一个重要问题。毛泽东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有一个变化过程。1939年2月,毛泽东在致陈伯达、张闻天的信中对它持肯定态度,视之为哲学上两条战线斗争的一个重要思想方法。他说:“一切哲学,一切思想,一切日常生活,都要作两条战线斗争,去肯定事物与概念的相对安定的质。”这里所谓“作两条战线斗争”,就是反对“过与不及”。毛泽东继续写道:“‘过’的即是‘左’的东西,‘不及’的即是有的东西,依照现在我们的观点说来,过与不及乃指一定事物在时间与空间中运动,当其发展到一定状态时,应从量的关系上找出与确定其一定的质,这就是‘中’或‘中庸’,或‘时中’。说这个事物已经下是这种状态而进到别种状态了,这就是别一种质,就是‘过’或‘左’倾了。说这个事物还停止在原来状态并无发展,这是老的事物,是概念停滞,是守旧顽固,是右倾,是‘不及’孔子的中庸观念没有这种发展的思想,乃是排斥异端树立己说的意思为多,然而是从量上去找出与确定质而反对‘左’右倾①则是无疑的。”大约半年以后,毛泽东批读《哲学选辑》时。对中庸思想的看法有了明显的变化,毛泽东此前对中庸思想持肯定态度的观点,艾思奇很可能是知道的,并且也可能是同意的。正因为这样,他在《哲学选辑》的“研究提纲”中写道:“中国的中庸思想,被一部〔分〕人曲解为折衷主义,中庸思想中的精华,是辩证法的,它肯定质的安定性,而不是把肯定和否定平列看待。”但是,毛泽东批读到此,对艾的观点却提出了异议。他指出,“中庸思想本来有折衷主义的成分,它是反对废上剥削又反对过分剥削的折衷主义,是孔子主义即儒家思想的基础,不是‘被曲解’,它本来是这样的。”这是从政治上揭露中庸思想维持剥削制度的本质。不仅如此,毛泽东还指出:“中庸思想是反辩证〔法〕的,他知道量变质,但畏惧其变,用两条战线斗争方法来维持旧质不使变化,这是维持封建制度的方法论。他只是辩证法的一要素,如同形式论理之同一律,只是辩证法一要素一样而不是辩证法。”这就既从政治上,又从理论上基本否定了中庸思想。
毛泽东的认识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呢?具体原因不太清楚。这里只能从他对中胃思想的评论本身来分析。1939年2月,毛泽东把中庸思想视为反对极端的正确思想时,似偏重于认识论。后来对“研究提纲”的批注,则强调了阶级分析方法。两相比较,后者的认识似比前者深入了。在批注里,毛泽东对中庸思想还作了进一步分析,认为它有两种表现形态,一是“死硬派思想”,一是“折衷派思想”。他写道:“当其肯定质的绝对安定性,这是同一律,也就是死硬派思想。当其畏首畏尾于过程正反之间成为排中律的反面之唯中律,代表两端间的过渡形态时,他是折衷主义;当新势力与旧势力斗争激烈而胜负未分时,往往出现这种折衷主义。”毛泽东的这些分析都是比较深刻的,对中国哲学史、对中国政治思想史的研究都有一定价值。
(七)关于发展马列主义理论。毛泽东在较早的批注中没有这方面的想法,尽管他写的不少著作包括《实践论》和《矛盾论》对马列主义理论作了重大发展。但是从延安时期将近5年的读书批注中可以看到,随着在读书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独立意识的不断增强,其在主观上要发展理论的自我意识也逐渐地由隐变显。1941年重读西洛可夫和爱森堡等人的《辩证法唯物论教程》时,他写的批注反映了这一点。《教程》在谈到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总结巴黎公社经验时写道:他们“引出了革命的斗争的教训,充实了普罗列达里亚革命的理论,建立了普罗列达里亚专政的学说”。毛泽东在此批注道:“中国的斗争如此丰富,却不出理论家!”《教程》谈到唯物辩证法的发展时写道:“唯物辩证法怎样的发展了呢?并且怎样才能发展呢?在那从生活割离了的静悄悄的哲学研究的书斋中发展的呢?”毛泽东又批注道:“书斋中不能发展理论。”这两条批注不长,但是它说明中国共产党人找到了发展理论的正确道路。
中国革命的经验异常丰富。自从遵义会议确立毛泽东在党内的领导地位以后,特别是在抗日战争开始以后,党中央不断强调总结中国革命的经验教训,注意把马列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提高全党的理论水平、政策水平和革命斗争水平。就毛泽东本人的情况来看,他当时在全党起了最重要的带头作用。1940年1月发表的《新民主主义论》,对中国新民主主义革
①《毛泽东书信选集》第145―116页、146―147页。
命的经验作了全面总结,揭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的革命斗争规律,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和纲领,实际上对马列主义理论作了重大发展。遵循着这条道路,毛泽东终于成为杰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今天,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同样积累了异常丰富的经验教训,只要继续坚持马列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原则,也一定能创造出不愧于伟大时代的伟大理论。这应当是学习《毛泽东哲学批注集》所给予我们的启示。
(写于1987年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