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论》,佛经

《百论》下卷 破空品第十


外曰。应有诸法破有故。若无破余法有故(修妒路)。汝破一切法相是破若有。不应言一切法空。以破有故。是破有故。不名破一切法。若无破一切法有。

内曰。破如可破(修妒路)。汝着破故。以有无法欲破是破。汝不知耶。破成故。一切法空无所有是破若有。已堕可破中空无所有。是破若无。汝何所破。如说无第二头。不以破故便有。如人言无。不以言无故有。破可破亦如是。

外曰。应有诸法。执此彼故(修妒路)。汝执异法故说一法过。执一法故说异法过。是二执成故有一切法。

内曰。一非所执。异亦尔(修妒路)。一异不可得。先已破。先已破故无所执。复次若有人言。汝无所执。我执一异法。若有此问。应如是破。

外曰。破他法故。汝是破法人(修妒路)。汝好破他法。强为生过。自无所执。是故汝是破人。

内曰。汝是破人(修妒路)。说空人无所执无所执故。非破人汝执自法破他执故汝是破人。

外曰。破他法故自法成(修妒路)。汝破他法时自法即成。何以故。他法若负。自法胜故。是以我非破人。

内曰。不然。成破非一故(修妒路)。成名称叹功德。破名出其过罪。叹德出罪不名为一。复次成名有畏(修妒路)。畏名无力。若人自于法畏故。不能成于他法。不畏故好破。是故成破不一。若破他法是即自成法者。汝何故先言。说空人。但破他法。自无所执。

外曰。说他执过自执成(修妒路)。汝何以不自执成法。但破他法。破他法故。即是自成法。

内曰。破他法自法成故。一切不成(修妒路)。破他法故自法成。自法成故一切不成。一切不成故。我无所成。

外曰。不然。世间相违故(修妒路)。若诸法空无相者。世间人尽不信受。

内曰。是法世间信(修妒路)。是因缘法世间信受。所以者何。因缘生法是即无相。汝谓乳中有酪酥等。童女已妊。诸子食中已有粪。又除梁椽等别更有屋。除缕别有布。或言因中有果。或言因中无果。或言离因缘诸法生。其实空不应言说世事。是人所执谁当信受。我法不尔。与世人同故。一切信受。

外曰。汝无所执是法成(修妒路)。汝言无执是即执。又言我法与世人同。是则自执。

内曰。无执不名执如无(修妒路)。我先说因缘生诸法是即无相。是故我无所执。无所执不名为执。譬如言无。是实无。不以言无故便有无。无执亦如是。

外曰。汝说无相法故。是灭法人(修妒路)。若诸法空无相。此执亦无。是则无一切法。无一切法故。是名灭法人。

内曰。破灭法人。是名灭法人(修妒路)。我自无法。则无所破。汝谓我灭法。而欲破者。是则灭法人。

外曰。应有法。相待有故(修妒路)。若有长必有短。若有高必有下。有空必有实。

内曰。何有相待。一破故(修妒路)。若无一。则无相待。若少有不空。应有相待。若无不空则无空。云何相待。

外曰。汝无成是成(修妒路)。如言室空无马则有无马。如是汝虽言诸法空无相。而能生种种心故。应有无。是则无成是成。

内曰。不然。有无一切无故(修妒路)。我实相中。种种法门。说有无皆空。何以故。若无有亦无无。是故有无一切无。

外曰。破不然。自空故(修妒路)。诸法自性空。无有作者。以无作故。不应有破。如愚痴人。欲破虚空。徒自疲劳。

内曰。虽自性空。取相故缚(修妒路)。一切法虽自性空。但为邪想分别故缚。为破是颠倒故。言破。实无所破。譬如愚人见热时焰。妄生水想。逐之疲劳。智者告。言此非水也。为断彼想。不为破水。如是诸法性空。众生取相故着。为破是颠倒故。言破实无所破。

外曰。无说法。大经无故(修妒路)。汝破有破无。破有无。今堕非有非无。是非有非无不可说。何以故。有无相不可得故。是名无说法。是无说法。卫世师经。僧佉经。尼干法等大经中。皆无故不可信。

内曰。有第四(修妒路)。汝大经中。亦有无说法。如卫世师经。声不名大。不名小。僧佉经。泥团非瓶非非瓶。尼干法。光非明非闇。如是诸经。有第四无说法。汝何言无。

外曰。若空不应有说(修妒路)。若都空以无说法为是今者何以说善恶法教化耶。

内曰。随俗语故无过(修妒路)。诸佛说法。常依俗谛。第一义谛。是二皆实。非妄语也。如佛虽知诸法无相。然告阿难。入舍卫城乞食。若除土木等。城不可得。而随俗语故。不堕妄语。我亦随佛学故无过。

外曰。俗谛无不实故(修妒路)。俗谛若实。则入第一义谛。若不实。何以言谛。

内曰。不然。相待故。如大小(修妒路)。俗谛于世人为实。于圣人为不实。譬如一柰。于枣为大。于瓜为小。此二皆实。若于枣言小。于瓜言大者。是则妄语。如是随俗语故无过。

外曰。知是过得何等利(修妒路)。如初舍罪福乃至破空。如是诸法皆见有过得何等利。

内曰。如是舍我。名得解脱(修妒路)。如是三种破诸法。初舍罪福中破神。后破一切法。是名无我无我所。又于诸法。不受不着。闻有不喜。闻无不忧。是名解脱。

外曰。何以言名得解脱。不实得解脱耶。

内曰。毕竟清净故。破神故。无人破涅槃故。无解脱。云何言人得解脱。于俗谛故。说名解脱。


分类:佛经 书名:百论 作者:[姚秦]鸠摩罗什(译)
《百论》,佛经

略述《百论》要义


一、简释《百论》论题的含义

所谓"百论"者,是因为此论有一百个偈颂而名为"百论"。所以是以"偈"而得名,也叫依"法"得名。这里要说明一点,"偈颂"相当于中国的诗歌,是一种文章体裁,也是佛教十二部经中的一部,即"重颂"。但对"偈颂"的形式有两种不同:一者是通颂,二者是别颂。言别颂者,有四言、五言、七言等成为一句的,以四句而成为一颂,名为别颂;言通颂者,无论是长行还是偈颂,满三十二字为一颂,这也是古印度的一种数经文的方法,名为通颂。今此《百论》是属于通颂,如同《般若经》有十万颂、二万五千颂或八千颂等"般若",虽然是长行形式可用"颂"来计算,就是以"通颂"而言。如《中论颂》、《俱舍颂》、《唯识三十颂》等是用"别颂"的形式来计算。所以《百论》就是用"通颂"的形式来计算,因为有一百个偈颂,所以名为《百论》。

《百论》有三种不同的《百论》,一是《经百论》、二是《百字论》、三是《四百论》,今所讲的《百论》是《经百论》。所谓《经百论》者,也叫《百论经》,因为《百论》是属于长行体裁,长行就是"修妒路",而"修妒路"是"经"的梵名,也叫"修妒路",在《百论》中标有"修妒路"字样。今《百论》虽然说有一百个偈颂,但并不是以四言、五言或七言的偈颂形式表现,而是以长行形式为论的体裁,所以名为"经"。所以此论也名为《经百论》或《百论经》。另外,"修妒路"者译为"契经",意思是上契诸佛之理,下契众生之机。今《百论》即是上契佛理下契众缘如同佛经,所以称为《百论经》。原《百论》有一百个偈颂、共二十品、每品有五颂、共一百颂。今此《百论》为罗什翻译时,认为后十品无益于此土,只翻译了前十品,但仍然用原名,名为《百论》。此《百论》有两次翻译,最初于弘始四年,又六年后罗什重译。

《四百论》者,也是因为有四百个偈颂,而名为《四百论》,全论有十六品、每品二十五颂、共计四百颂。此《四百论》又名为《法百论》、《辩百论》或《广百论》,玄奘法师所译的《广百论》共八品二百颂,其实就是《四百论》的后半部。因为《四百论》在印度当时被分成两部流行,前八品二百颂名为《法百论》,主要讲布施、持戒、苦、空、无常、无我等一般修行的次第的法门;后八品二百颂名为《辩百论》,主要讲如何辩析诸法皆空的第一义谛的甚深理论。这是护法论师在注释《四百论》时分的,在藏文中有完整的《四百论》,并且有月称论师的注释,玄奘法师所译《广百论释论》十卷是护法论师所释,仅解释《四百论》的后半部,把一部论分成两部并另立名题。玄奘法师翻译时见《辩百论》之名与罗什所译《四百论》内容大意相同,但是《辩百论》的偈颂却比《经百论》多出一半,所以玄奘法师便改名为《广百论》,其门下弟子文轨法师著有《广百论疏》(大正藏中仅存残卷部分)。

《百字论》者,又名为《字百论》,因为此论只有一百个字而立名《百字论》。是提婆菩萨在临终时用血写成的,因为此论是综合了《经百论》和《四百论》的精华,其意义与前二论相同,所以后人很少注释,至今尚无发现有《百字论》的任何注释。

此三部论皆是以数字而立名,三部论皆有"百"字,因此皆可称为《百论》,玄奘法师认为"百"是"为欲显多,非谓实数唯有百"。这是为了给解释《广百论》时而创造根据,其实三种《百论》的"百"字皆是实数,因有"百"而名为《百论》。龙树、世亲造论皆是以实数为名,如龙树有《大乘二十颂论》、《六十如理论》、《七十空心论》等,世亲有《唯识三十论》、《唯识二十论》等,皆是以实数为名,今《百论》亦是以实有百偈而名为《百论》。


分类:佛经 书名:百论 作者:理 净
《百论》,佛经

略述《百论》要义


三、略述《百论》的宗旨大意

根据《三论玄义》所讲,三部论皆以"破邪显正"为宗,"破邪"即是破斥外道的一切邪执邪见,"显正"即是申展如来正教。表示实相正法无住无著、无得无依,所以说三论以"无所得正观"为宗,若就三部论分别而各有差别,《中论》以真俗二谛为宗,《十二门论》以境智为宗,今《百论》以权实二智为宗。

为什么说《百论》以权实二智为宗?因为《百论》的产生,主要是提婆菩萨破斥各家外道的理论主张而所说的言论。不同于龙树的《中论》、《十二门论》是龙树大士在自己的居住处,思惟、研究外道的理论而写出的论文。《百论》是提婆菩萨在与外道当面对辩,没有思考研究的充分时间,需要头脑的清醒、智慧的辩才,才能使外道屈服,这样必须要具备权实二智。也就是说要具备善巧方便智和真实无碍智,对外道的思想理论能当机立断予以反驳,并且使外道没有还口之地,这非常人所能为,因此说《百论》是以二智为宗。

正因为《百论》是因破外道而造,所以《百论》以"破邪"为主,但破邪又不离显正,只是偏重于破邪而已,"邪"尽"正"自申。《百论》虽破外人,但又自己不立一法,因此《百论》云:"言而无当,破而不执",虽然破外道实无可破,因为外道有执才破,若邪见即除则不需破。既然所破即除,能破亦舍,所以说破如可破,破可破既去、亦破可破、非破可破,四句内外一切不依,亦不见无依,如此踪迹不可得,则无难不通。若破而反执,则无通而不难。因此《百论》是破而不执,才能通而无难,将外道彻底驳倒,使得其心服口服,甘愿剃发出家为佛弟子。

所以《百论?序》云:"百论者盖是通圣心之津途,开真谛之要论。"说明了《百论》是破众生邪见而通向圣道的必经要道,众生迷惑不悟,《百论》如同灯光照明了黑暗,是打开如来真谛的论点,唯有破除迷执,才能显现真谛。我们学习《百论》就是为了破我们众生的迷执和邪见,分别虚妄之心,使人们能够悟入诸法实相之本性。《百论》在一千年前破众生迷惑,能令众生悟入正道,一千年后的今天仍然适合于我们,可见真理永远是不能改变,只有经过历史的检验才能称真理。《百论》经过历代高僧大德的研究和探讨,代代相传流传到现在,使每一个修学佛法者必须应了解和掌握。


分类:佛经 书名:百论 作者:理 净
《百论》,佛经

略述《百论》要义


二、略述《百论》的造论缘起

提婆菩萨出世于佛灭后八百年间,正值正法之末像法之初期,是小乘部派佛教衰退时期,印度的外道又死而复生盛行一时,佛教纷纷败于外道之下,日益衰败。大乘佛教则刚刚复兴人材空泛,佛教的性命危在旦夕。虽然已有马鸣、龙树等人大光大乘佛教,但由于人单力溥,无法敌对当时的外道及部派佛教,而提婆正逢此时,需要有非常雄辩口才和渊博知识的人,才能胜任此时的佛教匡扶重任,而提婆正是最佳人选。

在提婆出世之前,由于部派佛教的力量强大,使外道无有出头之时。因为佛教部派的分裂各持己见、互相排斥,使得佛法失去往日的正气,而外道逐渐兴起并且排斥佛教。当时外道众多各种不同的思想主张也争逐而起,但总归有五种情况:一者是过去本学大乘正道,后弃正向邪;二者是中途忘正学邪;三者是舍邪从正。正因为外道如此的盛行,所以感化菩萨出世而造论破邪显正。由此提婆出世与外道辩论以善巧方便破斥外道之邪见谬理申佛正理,故造《百论》。所以僧肇的《百论?序》云:"仰慨圣教之陵迟,俯悼群迷之纵惑,将远拯沉沦,故作斯论。所以防正闲邪,大明于宗极者矣。"意思是说向上看慨叹圣教的衰颓,向下看悲伤众生的迷惑,而纵生邪见烦恼。为了拯救于轮回之中流转恶趣的众生,而菩萨造此《百论》。所以说《百论》是护持正法、清除邪见的宝剑。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在佛教的发展过程中也是如此,每当佛教在危难之时,总会有大德高僧或菩萨化身匡扶正法、拯救众生。提婆菩萨也处于当时"乱世"之时,使他成为匡扶正教的"英雄",佛教的中兴祖师。为匡扶佛教正法、换救沉沦的众生作出最大贡献。这就是说做任何事都有一个重要的原因,也就是"缘起"。如果没有客观条件或一定的因缘,是无法完成一项重大的事业。无论是佛说法也好,菩萨造论也好都有当时一定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意义,也就是客观因缘。佛说经是为了众生能够悟入佛之知见,菩萨造论是为了能申佛教义,亦是为了众生能够正确悟入佛之知见。所以佛、菩萨的出世皆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的,那就是度众生出离沉沦、趣向涅槃。可以归纳为四句话:破邪申正,护持正法;匡扶正教,拯救众生。


分类:佛经 书名:百论 作者:理 净
《百论》,佛经

略述《百论》要义


四、略述《百论》的组织

今《百论》共有十品、五十颂、每品五颂,从"舍罪福品"到"破空品"依此逐渐由浅到深循序渐进,不同于《中论》先深后浅。《百论》从"舍罪福品"开始说明凡入佛门者,从不信到信、从邪到正。首先要舍邪归正,依次归依三宝,修学佛法。归依之后须要受持戒法,依五戒十善修福修善,依福才能舍罪,舍罪才能出三途。但是世间的人天福报还是无常之法,仍然在轮回之中、还如三界火灾。若想了脱生死必须舍离三界人天福报,正因为人天福报是无常所以说是"空",然后依空而舍福。

故有"破神我品"说明没有一个真实的"我"存在,如《金刚经》说:"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即是我空,而外人不服举法来救,故有"破一品""破异品""破情品""破尘品""破因中有果品""破因中无果品""破常品"。以此诸法说明"法"也是缘起的假有,没有一个真实的"法"存在,即是"法"空。如果我法二空,则"空"亦不可得,故有"破空品"。如此我空、法空、空空三空不可得,则知人法皆空,无法可得、无法可依、本自清净。只因众生虚妄分别心所染,而有人法及无明烦恼、六道轮回、因果报应。今《百论》破一切法不成,说明善恶罪福本来无有,是众生贪心妄想分别而起的贪、嗔、痴,由此三毒而有因果轮回,今破一切法即破众生分别心、执著心,而令众生体悟诸法自性清净悟入佛道。

《百论》文体长短不齐,品偈多少不等,不同于《中论》等有规律性。这是《百论》在组织上不同于其它论典之处,但《百论》原论实际上也是有规律的、长短是相等的,只是在翻译后而不等,主要有以下五个原因:一者、注释论的人解释有广有略而不同;二者、翻译论的人有重复增减而不同;三者、因为方言不同,所以翻译后会有长短不等;四者、注释的人对各品的文义明显与深隐不同,为了连贯则有长短不相等;五者、在翻译时罗什认为对此土无益的部分删去、增减不一,故形成长短不相等。


分类:佛经 书名:百论 作者:理 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