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毗达摩讲要》,佛经

《阿毗达摩讲要》第 12 讲 色界心


五、第二禅至第五禅

论教法依色界善心把色界禅那分为五种,而经教法的划分又稍有不同,通常把寻、伺、喜、乐、一境性俱初禅善心称为初禅;喜、乐、一境性俱第三禅善心称为第二禅;乐、一境性俱第四禅善心称为第三禅;舍、一境性俱第五禅善心称为第四禅。这是色界的四种禅那。

因为有些禅修者在舍禅支时是逐个逐个舍,比如先舍寻,再舍伺,所以成为五禅。但是经教法的教导是寻和伺一起舍,在帕奥禅林的禅修教学实践也是如此。因此,我们平时所讲的第二禅等于论教法五种禅那中的第三禅。

当禅修者有能力证得初禅之后,若想要继续证得第二禅,应当先学习查有分和查初禅的五禅支,查到禅支之后,再练习初禅的五自在。

为什么要查禅支呢?有些禅修者在查禅支时遇到一些问题,就生气地说:"我是来体验内心平静的,现在您给我这么多功课,禅修变成一种任务!"然而,如果禅修者不会查禅支,当他想要上第二禅的时候,如何透过去除禅支上第二禅呢?因为证得第二禅、第三禅等更上一层的禅那是通过去除粗的禅支而证得的。

我们现在依论教法来讲如何证得第二禅:当他练习了初禅的五自在之后,再进入初禅约一个小时。从初禅出定之后,在有分之处查五禅支。查到五禅支之后省思:"由于初禅接近敌对的五盖,而且还有粗的寻禅支,所以其禅支弱(寻是让心投入禅相,是一种动态强的心所,所以较粗。伺是心保持在似相上,相对较细),它不如第二禅那么寂静、殊胜。"于是他决意去除寻禅支进入第二禅,然后通过专注似相,他将能证得有伺、喜、乐、一境性的第二禅。

对于第三禅和第四禅也是一样,都是通过去除更粗的禅支而证得的(第五禅通过平静乐禅支而证得)。在这五种禅支当中,寻是最粗的,第二粗是伺,第三粗是喜,第四粗是乐,但不能把心一境性都舍掉了。

当禅修者证得第二禅之后,应当练习第二禅的五自在,练习纯熟之后,应当尝试修更上的禅那。

有能力进入第二禅,就应当修习第三禅。如何证入第三禅呢?先入初禅,再入第二禅,进入第二禅一个小时出定之后,再查伺、喜、乐、一境性这四个禅支。于是他省察:"由于第二禅接近敌对的寻,而且还有粗的伺禅支,所以禅支也弱,它不如第三禅那么寂静。"于是他抱着对第三禅的希求而再把心投入似相,将能成就第三禅。

当他成就第三禅之后,应 当练习第三禅的五自在,然后再上第四禅。成就第四禅和练习五自在之后,再成就第五禅。这是简单地讲述如何培育五种色界善心的方法。


分类:佛经 书名:《阿毗达摩讲要》 作者:玛欣德比库
《阿毗达摩讲要》,佛经

《阿毗达摩讲要》第 12 讲 色界心


六、色界果报心

通过专注特定的、基于色法形成的概念所生起的定心,称为色界善心。如果一个拥有禅那的人、天人或者梵天人,只要他在临终时还有能力进入禅那,他可以随自己的意愿投生到自己喜欢的梵天界。其时他只要进入某一种曾经证得的禅那,在其下一生就能投生到与该禅那相符的梵天界。

如果他在临终时进入初禅,下一生将能投生到初禅梵天;如果进入第二禅或第三禅,下一生将投生到第二禅梵天;如果进入第四禅,下一生将投生到第三禅梵天;如果进入第五禅(这里指论教法的第五禅,即经教法的第四禅),他将投生到第四禅梵天。

当他投生到色界梵天的时候,其结生心和有分心就是果报心。色界果报心也有五种,分别与所证得的禅那善心一一相应。善心是造业之心,果报心是体验业的果报之心。

这五种色界果报心分别是:

1. 寻、伺、喜、乐、一境性俱初禅果报心;

2. 伺、喜、乐、一境性俱第二禅果报心;

3. 喜、乐、一境性俱第三禅果报心;

4. 乐、一境性俱第四禅果报心;

5. 舍、一境性俱第五禅果报心。

这五种果报心不会发生在心路中。当人或梵天人入禅的时候,这些果报心是不会生起的,它们只会生起于色界梵天人的离心路,即结生心、有分心和死心。也即是说,有情投生到色界梵天的心--结生心--就是色界果报心,因为投生到梵天界属于果报,是由于禅那善业带来的果报,所以结生心不是善心而是果报心。同时,一个梵天人在一生当中只能生起其中的一种果报心,五种果报心不可能在生命期间同时生起。如果一个人证得禅那,前面的五种色界善心在他的一生当中都可以体验到,一旦他投生到梵天界,那一生当中就只能生起与投生时相应的果报心。因为结生心已经决定他投生为哪一界的梵天人。

这五种色界果报心不是欲界众生能够体验到的,也不是无色界众生能够体验到的,这些心甚至不会生起于梵天人的心路,只会出现在他们的离心路,执 行得禅者投生到梵天界的结生作用,以及梵天人的有分心和死心。

投生到初禅梵天的所有梵天人都是寻、伺、喜、乐、一境性俱初禅果报心,无论初禅天梵天人有多少千万亿位,都是这一种心;第二禅天梵天人有第二、第三禅两种果报心;第三禅天梵天人是第四禅果报心;第四禅天有六种梵天人是第五禅果报心,凡夫和初果、二果圣者可以投生到广果天,三果圣者可以投生到净居天(分为五层:无烦天、无热天、善现天、善见天和色究竟天),他们的结生心都是舍、一境性俱第五禅果报心。


分类:佛经 书名:《阿毗达摩讲要》 作者:玛欣德比库
《阿毗达摩讲要》,佛经

《阿毗达摩讲要》第 13 讲、无色界心


一、无色界心的定义

无色界心可以分为四种:

1.空无边处心;

2.识无边处心;

3.无所有处心;

4.非想非非想处心。

也可以分为三类:善心、果报心、唯作心。

为什么称为无色界呢?

一、想要证得无色定,必须专注非色法,无论专注概念法还是心法都可以,总之必须远离一切色法,更准确地说是通过超越色法而证得。

二、投生到无色界的所有有情(梵天人)没有任何色法,只有心和心所,因此佛陀把无色界梵天人称为"四蕴有"。因为无色界梵天人没有色法,只有受、想、行、识这四名蕴,所以叫"无色"(ar?pa)。我们所处的世间称为"五蕴世间",因为拥有色、受、想、行、识五蕴。

想要达到无色定必须先修习遍业处。佛陀教导了十种遍业处(kasi?a),称为十遍:地遍、水遍、火遍、风遍、青遍、黄遍、红遍、白遍、光明遍和限定虚空遍。在这十遍中,前面九种是进入无色定的基础禅那。换言之,如果想进入无色定,就要通过遍禅而进入。修入出息念达到的禅那不能直接增修进入无色定,唯有通过这九遍才可以。


分类:佛经 书名:《阿毗达摩讲要》 作者:玛欣德比库
《阿毗达摩讲要》,佛经

《阿毗达摩讲要》第 12 讲 色界心


七、色界唯作心

除了以上五种果报心之外,还有五种色界唯作心。色界唯作心和色界善心一样,都是一个人在生命期间可以体验到的,只不过这五种唯作心只有佛陀和阿拉汉圣者才能体验到。凡夫、欲界天人、梵天人和初果圣者、二果圣者、三果圣者入禅定时生起的只是善心,唯有佛陀和阿拉汉圣者在没有般涅槃之前进入禅那时生起的心才是色界唯作心。佛陀也会进入初禅、第二禅、第三禅、第四禅、第五禅,入禅那时生起的心就是色界唯作心。

这五种色界唯作心分别是:

1. 寻、伺、喜、乐、一境性俱初禅唯作心;

2. 伺、喜、乐、一境性俱第二禅唯作心;

3. 喜、乐、一境性俱第三禅唯作心;

4. 乐、一境性俱第四禅唯作心;

5. 舍、一境性俱第五禅唯作心。

可以这样来区别善心、果报心与唯作心:善心是一般禅修者可以体验到的心,既可以在欲界发生,也可以在色界发生。色 界果报心只会发生在色界,欲 界有情和无色界梵天人都不可能有这种心。色界唯作心可以发生在欲界,也可以发生在色界,但是只有断除烦恼的漏尽者才能够体验到,一般的凡夫和有学圣者则无法体验。


分类:佛经 书名:《阿毗达摩讲要》 作者:玛欣德比库
《阿毗达摩讲要》,佛经

《阿毗达摩讲要》第 13 讲、无色界心


二、如何证得无色定

第一、如何证得空无边处定

想要证得空无边处定的禅修者,先要修习十遍,例如地遍,他可以先做地遍的遍相。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无禅那者的方法,另一种是有禅那者的方法。

我们在这里讲有禅那者证得地遍的方法:先找一块像黎明颜色的地面,这块地面必须平坦,没有凹凸不平,没有树叶、树枝等粗的所缘。他看着那块地面,作 意为"地",即通过眼睛取相;取相之后回到自己的座位,依次地进入根本业处(例如入出息念)的初禅、第二禅、第三禅、第四禅;从第四禅出定之后,决意用经由禅那培育出来的光去照见刚才所看到的那块地面,地的相将清晰地出现在他的意门,此时他不应去作意地的颜色、坚硬、质材等,只是对地的概念数数作意"地、地、地",或者用巴利语"pa?hav?, pa?hav?, pa?hav?"来作意。

由于其心一直专注在"地"上,这块粗的地相逐渐变得清澈、光滑。当地的遍相稳固之后,再把地的遍相慢慢扩大,扩大到遍一切处,这个叫做kasi?a。kasi?a的意思是"遍一切处"。这时他将发现整个世间都是一片地,他把心投入到"地"的遍相中,从而证得初禅。当他证得初禅之后,检查禅支,然后再次第证得第二禅、第三禅、第四禅,并练习它们的五自在。

想要证得无色定者,应思惟色法的过患:"由于有了色法,才会出现施加棍棒、施加刀枪、纷争、争辩、争斗等现象;有了色法,才会遭受头痛、牙痛、喉咙痛、肩膀痛、腰痛、肚子痛等数千种病苦,但在无色界中却没有这一切过患。"

为了超越色法,禅修者先修习地遍至第四禅,出定后思惟该禅那的过患:"此第四禅是以我所厌恶的色法为所缘,且接近敌对的第三禅,它不如空无边处那么寂静。"于是他抱着想要超越一切色法而证得无色定之心,对空无边处定加行、作意、努力。

如何从地遍第四禅转到无色定呢?由于地遍初禅、二禅、三禅、四禅的所缘都是遍一切处的地,于是他作意地遍中的空间,正如我们看到皮肤是一整块,但如果仔细看,会发现皮肤上还有很多毛孔。同样地,此时他作意地遍相里的空间,并把空间慢慢扩大,扩大到最后地遍遍相不见了,剩下的是原来地遍所占有的那一整片空间,这些空间已经没有地、没有色法的概念,剩下的只是无边的虚空。他作意"无边的虚空、无边的虚空"或者"虚空无边、虚空无边",如是持续专注无边的虚空一个小时、两个小时、三个小时、四个小时乃至更久,他将能成就空无边处定。这里的"空"是"虚空","无边"是没有边际。当禅修者证得空无边处定的时候,他生起的心就是空无边处善心(àkàsàna¤càyatana-kusalacittaü)。

如果禅修者想要证得更高的无色定,他应为证得识无边处定而努力。

第二、如何证得识无边处定

想要证得识无边处定的禅修者,先次第进入地遍的四种禅那和空无边处定,从空无边处定出定之后如此省察:"由于空无边处定接近敌对的第四禅,它不如识无边处定那么寂静、殊胜。"于是对识无边处定加行、努力。他不再注意无边的虚空,转为专注空无边处定的禅心,作意"识无边、识无边"或者"无边的识、无边的识",如此成就识无边处定。他所专注的空无边处定心就是此处的识--心识,由于此心识遍一切处,所以称为"识无边处定"。当禅修者进入识无边处定的时候,所生起的心就称为"识无边处善心"(vi¤¤à?a¤càyatana-kusalacittaü)。

证得识无边处定之后,还有更殊胜的定,那就是无所有处定。

第三、如何证得无所有处定

禅修者依次进入遍业处的初禅、第二禅、第三禅、第四禅,再进入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从识无边处定出定之后,他省思识无边处定的过患:"由于识无边处定接近敌对的空无边处定,它不如无所有处定那么殊胜、寂静。"于是他转而专注空无边处定心的"没有(natthi)、没有"、"空无(su¤¤aü)、空无"或"远离(vivittaü)、远离",从而成就无所有处定。

入空无边处定的时候,只是专注无边的虚空;入识无边处定的时候,专注遍满无边虚空的心识;入无所有处定的时候,反而作意这种心识的不存在,所以叫做"无所有处定"。当 他进入无所有处定的时候,生起的心就称 为"无所有处善心"(àkinca¤¤àyatana-kusalacittaü)。

当他证得了无所有处定之后,还有更高的定,叫做非想非非想处定(nevasa¤¤à-nasa¤¤àyatana)。

第四、如何证得非想非非想处定

禅修者依次进入初禅、第二禅、第三禅、第四禅、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从无所有处定出定之后,他省思无所有处定的过患,以及生起对非想非非想处定的希求。他转而专注无所有处定的定心"这很寂静、这很殊胜"(Etam santaü, etam pa??taü)。他通过专注无所有处定心的微妙、寂静、殊胜,所证入的定即是"非想非非想处定"。

为什么称为"非想非非想"呢?因为此时他的想已变得极其细微,若说已经断除了想,但还是有想;若说有想,又好像没有,所以既不能说有也不能说没有。在《清净之道》中如此表述"非想非非想":有位长老对他的弟子说:"把那个油筒拿过来。"弟子说:"油筒里有油。"长老说:"那就把油倒出来吧。"弟子却说:"油倒不出来,只是油筒里黏着有点油。"同样地,于此定中说有想,但又好像没有想;说没有想,但又好像有想。非想非非想处定就是这种情况。

非想非非想处定中的心想已经微细到既不能说有,也不能说没有的微妙境界。在所有世间心中,唯有佛陀才能够清楚地辨识这种心中的名法,连智慧第一的沙利子(Sàriputta)尊者也没办法辨识,因为这种心实在太微细了。当一个人进入非想非非想处定的时候,他生起的心就是非想非非想处善心(nevasa¤¤à-nasa¤¤àyatana-kusalacittaü)。


分类:佛经 书名:《阿毗达摩讲要》 作者:玛欣德比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