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毗达摩讲要》,佛经

《阿毗达摩讲要》第 10 讲 美心所


二、念

接着要讲的心所是念(sati) 。念的意思是忆念(saranti tà ya, sayaü và sarati sara? amattameva và esà ti sati)。不过,"念"作为心所,是心能够在当下清楚地觉知对象,而不只是纯粹回忆过去。念是心于当下对目标保持清楚的知道、觉知。

特相:心不漂浮。(apilà panalakkha? à )

作用:不忘失。(asammosarasà )

现起:守护,或者面向对境的状态。(à rakkhapaccupa??hà nà , visayà bhimukhabhà vapaccupa??hà nà và )

近因: 坚固的想,或者身等念处。 (thirasa¤ ¤ à pada??hà nà , kà yà disatipa??hà napada??hà nà và ) (Vm.465; Dhs.A.p.165)

念犹如一块石头沉入水中,而不会像浮萍一样在水面随波逐流、漂来漂去。平时说到修行要有正念,就是要把心沉入所缘。有许多业处都使用"念"来命名,说明"念"在修行当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例如"入出息念",即是把心念沉入呼吸。又如"佛随念",取佛陀的功德为心的对象,把心沉入于佛陀的功德。修习法随念、僧随念、戒随念、捨随念、天随念、身至念等都一样。

念在修行当中是很重要的。对禅修者来说,有三法非常重要:

第一,如理作意。作意是生起善心或不善心的关键,只要如理作意,接着生起的速行必定是善心。

第二,正念。禅修者要有正念,要保持正念,意即心很好地守护禅修的目标,沉入所缘,不漂浮,不忘失。

第三,正知。正知就是智慧,清楚地觉知对象,对禅修的目标保持了了分明。

如理作意,保持正念、正知对禅修是必不可少的。

正念有四个目标 ,称为四念处 。念处,巴利语satipa??hà na, 义注解释有三种含义:

1. 念的行处、范围为念处(satigocaro satipa??hà nan'ti vuccati)。

2. 念的住立、确立、建立、安住、依止、支持之处为念处。(Satiyà pa??hànaü sat ipa??hànaü )。

3. 念的现起之处为念处。(Satiyeva pa??hà naüsatipa??hà naü )。(D.A.2.373; M.A.1.106)

哪些是念的行处、住立处、现起处呢?有四种,即四念处(cattà ro satipa??hà nà ):身念处(kà yasatipa??hà na)、受念处(vedanà satipa??hà na) 、心念处(cittasatipa??hà na) 和法念处(dhammasatipa??hà na)。因此,四念处即是念的四种行处,念的四种住立处,或者念的四种现起之处。也就是说,四念处即是正念的四种目标:身、受、心、法。

第一,身是身体、组合、聚合之意。《无碍解道》里提到有两种身:

1.名身(nà ma kà ya),包括受、想、思、触、作意等名及名身,又称心行(cittasa? khà rà )。

2.色身(r? pa kà ya),包括四大种及四大种所造色、入息、出息等,又称为身行(kà yasa? khà rà )。身念处的身是指色身。对于入出息念,则是指呼吸身(assà sapassà sakà ya)。

第二,受(vedanà ),即受心所。

第三,心(citta),即五蕴中的识蕴。

第四,法(dhamma),包括其他心所。这四种是培育正念的对象。

四念处是关于正念与观智的完整修法。四念处的唯一要义是:正念地观照诸法,它们的差别只在于正念所观照的四种对象而已。又因为四念处侧重在修观,是观智观照的四种所缘,所以又称为身随观(kà yà nupassanà )、受随观(vedanà nupassanà ) 、心 随观 (città nupassanà ) 和 法 随观(dhammà nupassanà )。对于身、受、心、法四种所缘,身在阿毗达摩里叫色法,受是受心所,心是心法,而法是指其他的心所。因此正念的四种对象还是离不开名色法。

为什么说四念处是观智的完整修法呢?且让我们一起来简要地探讨一下佛陀教导禅修的一篇重要经文--《大念处经》(Mahà satipa??hà na sutta)。

一、身念处

在《大念处经》里,佛陀一共教导了 21 种禅修业处。其中身念处有 14 种业处。它们依次是:

第一,入出息念(à nà pà nassati)。入出息是呼吸,念是正念。正念于呼吸,称为入出息念。

第二,威仪路(iriyà patha)。对行、立、坐、卧这四种身体姿势保持正念。

第三, 正知(sampajà na)。 无论在做任何事情:往前走、往回走、往前看、往旁看、伸手、放下、穿衣服、吃饭、喝水、咬东西、尝东西、吞下去、大便、小便、行走、站着、坐着、躺卧、醒来、说话、沉默等,都保持清楚的觉知,即对当下所做的事情保持了了分明。

义注解释有四种正知:

1. 有益正知(sà tthaka sampaja¤¤ a)。 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不要一想到就立刻去做,而先要考虑做这件事情有没有利益。这里的利益是指对善法的利益,而不是指可不可以赚钱、获得名利。对培育善法有益的事情就去做,这是一种正知。

2. 适宜正知(sappà ya sampaja¤¤ a)。 即使是有益的,还要知道适不适合,要看时间、地点。即使有利益的事情,假如时机不适合,也不应当做,这是适宜正知。

3.行处正知(gocara sampaja¤ ¤ a)。行处原指比库托钵集食的村庄,在此也可引申为禅修业处。在禅修时,无论行走或做任何事情,都要把禅修业处放在心中的第一位。例如修入出息念,在任何时候都正念自己的呼吸。修四界差别,则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观照身体的四界。培育慈爱,则做任何事情都对一切众生散播慈爱。修佛随念,则一切时都随念佛陀的功德。这叫行处正知。

4.无痴正知(asammoha sampaja¤ ¤ a)。无痴即不生起"我"想,"有情"想。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修维巴沙那,观照名法与色法,或观照名色法的无常、苦、无我三相,这是无痴正知。有这四种正知。

第四,厌恶作意(pa?ik? la manasikà ra)。厌恶作意即是观照三十一个身体部分的厌恶、不净。三十一身分是:头发、体毛、指甲、牙齿、皮肤,肉、筋、骨、骨髓、肾,心脏、肝、膜、脾、肺,肠、肠间膜、胃中物、粪便,胆汁、痰、脓、血、汗、脂肪,泪、膏、唾、鼻涕、关节滑液、尿。⑨佛陀教导观照身体这些部分的厌恶、不净,称为厌恶作意。

第五,界作意(dhà tu manasikà ra)。界作意即四界差别。佛陀在这篇经文中教导: "比库如其住立,如其所处,以界观察此身:'于此身中,有地界、水界、火界、风界。'"辨识身体里的地、水、火、风四界,称为界作意。

第六,九墓地观(navasivathika)。九墓地观是分别观察一具尸体被抛弃在坟场,从死后两、三天尸体开始肿胀、青瘀,一直到腐烂成剩下一堆白骨,到最后连骨也风化成粉末的九个过程。

以上 5 种业处再加上 9 种墓地观,一共是 14 种。

这 14 种业处有一个共同特点,都是以身体为所缘,都是色法,因此称为身念处。入出息属于色法;威仪路和正知也是以身体的动作为主;厌恶作意是身体的部分;界作意是身体里的四界;九墓地观是外在的尸体--观外在尸体为不净的同时,还要对比自身,思惟自己身体也同样会有这样的结果,会有这样的下场,这种下场是无法避免的。所以佛陀在这里教导的是身念处。

二、受念处

佛陀一共讲到九种受,包括乐受、苦受及不苦不乐受三类。每一类受又再分为两种: 有物染的(sà misa)和无物染的(nirà misa)。有物染之受是贪著物欲的、受到五欲污染的眼、耳、鼻等六种世俗感受;无物染之受是依出离而生起的六种感受。这六种受加上前三种受,共计 9 种。因为观照受也是一种业处,所以称为受念处。

三、心念处

心念处一种。经典中提到一共有 8 对 16 种心:

1.有贪心,离贪心;

2.有瞋心、离瞋心;

3.有痴心、离痴心;

4.昏昧心、散乱心;

5.广大心、不广大心;

6.有上心、无上心;

7.得定心、无定心;

8.解脱心、未解脱心。

心是五取蕴中的识蕴,观照心也是一种修观业处。

四、法念处

对于法念处,佛陀教导了 5 种业处:

第一, 观照五盖(pa¤ ca n?vara? à ni)。 五盖即: 1.欲贪盖,2.瞋恚盖,3.昏沉睡眠盖,4.掉举追悔盖,5.疑盖。因为它们能障碍禅修,障碍培育定力,障碍培育智慧。如何观照五盖呢?当内心存在欲贪时,了知有欲贪。内心不存在欲贪时,了知没有欲贪。他了知未生起的欲贪如何生起,了知已生起的欲贪如何捨断,也了知已捨断的欲贪在未来如何不再生起。对于瞋恚、昏沉睡眠、掉举追悔和疑盖也是这样。

第二,观照五取蕴(pa¤ cupà dà nakkhandhà ):了知色、受、想、行、识五取蕴,及其生起与坏灭。

第三,观照十二处(dvà dasà yatanà ni):眼与颜色、耳与声音、鼻与气味、舌头与味道、身体与触所缘、意与法,共十二处。

第四,观照七觉支(satta sambojjha? gà )。七觉支即: 念觉支、择法觉支、精进觉支、喜觉支、轻安觉支、定觉支、捨觉支。

第五, 四圣谛(cattà ri ariyasaccà ni)。 四圣谛即: 苦圣谛、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趣向苦灭之道圣谛。

因此,佛陀在这篇经里教导了 21 种禅修业处。这 21种禅修业处其实也是止观业处。有些人说:"我不修止观,不修戒定慧,我只修四念处。"这种言论既无知又武断!为什么呢?修入出息念可以证得禅那,这是止业处;接着佛陀也教导了依禅那到证悟阿拉汉果的方法, 这是观业处。威仪路和正知包括修止和修观的方法,行处正知是修止,无痴正知是修观。厌恶作意即三十二身分,属于修止,可以证得初禅。界作意即四界差别,既属于修止,也可作为修观之门。九墓地观前半部分是修止,即取外在尸体之相来修不净;之后拿自己的身体来对比,这是修观。义注里讲得很清楚:入出息念可以证得第四禅,厌恶作意能证得初禅。九墓地观作为修观业处,只能达到近行定,称为近行业处。受念处、心念处及法念处属于名业处,在观照它们为无常、苦、无我时,即是修维巴沙那。例如法念处的五盖部分,当欲贪生起的时侯,观照它如何生起,它们生起有多少种缘,它们又是如何灭去,应当用什么方法止息贪;当瞋恨心生起的时候,要觉知瞋恨如何生起,了知已经生起的瞋心如何去除, 如何让尚未生起的瞋心不再生起。佛陀在经典里是这样教导的。

四念处是依照禅修的所缘来分的。如果依禅修的次第来分,则是戒定慧。请不要把佛陀的教法人为地分割开来,武断地认为止观与四念处毫不相关。依禅修的次第是先修止,后修观。对于修观,所缘离不开名色法,离不开色、受、想、行、识,也离不开身、受、心、法。所以佛陀的教法是完整、系统的, 请不要把佛陀的教法弄得支离破碎。

⑨根据《清净之道》等义注,以及禅修的教学实践,通常在此三十一身分再加上"脑"而成三十二身分。


分类:佛经 书名:《阿毗达摩讲要》 作者:玛欣德比库
《阿毗达摩讲要》,佛经

《阿毗达摩讲要》第 10 讲 美心所


三、惭与愧

接着再讲另外两个心所:

第一,惭(hiri)。惭是对身恶行等感到惭耻,也即是羞耻作恶的意思(kàyaduccarità d?hi hiriyat?ti hir?. lajjàyetaü adhivacanaü )。

特相:厌恶恶行。(pà pato jigucchanalakkha? à )

作用: 因惭耻而不作恶。 (lajjà kà rena pà pà naü akara? arasà )

现起:因惭耻而回避作恶。(lajjà kà rena pà pato sa? kocanapaccupa??hà nà )

近因:尊重自己。(attagà ravapada??hà nà ) (Vm.466)

第二,愧(ottappa)。愧是对身恶行等感到羞愧,也即是惊怕作恶的意思(tehiyeva ottappat?ti ottappaü . pà pato ubbegassetaü adhivacanaü )。

特相:害怕恶行。(uttà salakkha? aü )

作用:因害怕而不作恶。(uttà sà kà rena pà pà naü akara? arasà )

现起:因害怕而回避作恶。(uttà sà kà rena pà pato sa? kocanapaccupa??hà nà )

近因:尊重他人。(paragà ravapada??hà nà ) (Vm.466)

也就是说:做人要有惭愧心,有惭愧心才懂得尊重自己并尊重他人;没有惭愧心,就像穿着衣服的禽兽,叫做衣冠禽兽。正因如此,佛陀说惭愧能保护世间。因为世间有惭愧,人和动物才有区别。人有惭愧心,动物没有惭愧心,所以人有社会秩序,有道德、有伦理、有良心,有教养。假如没有惭愧心,人就像动物一样。


分类:佛经 书名:《阿毗达摩讲要》 作者:玛欣德比库
《阿毗达摩讲要》,佛经

《阿毗达摩讲要》第 10 讲 美心所


五、中捨性

接着讲下一个心所--中捨性(tatramajjhattatà )。它直译为"处于中间的状态"。中捨性和捨心的捨是同义词,而不是捨受(upekkhà vedanà )的捨。中捨性是指心对诸法保持 中立、 平 衡 、 平 等 、 不 偏 的 状 态 (Tesu dhammesu majjhattatà tatramajjhattatà )。

特 相 : 使 心 与 心 所 保 持 平 衡 。 (cittacetasikà naü samavà hitalakkha? à )

作用 :防止 不足 或过度 ,或者断绝偏向一边 。(? nà dhikatà nivà ra? arasà , pakkhapà tupacchedanarasà và )

现起 : 中 立的状态 。 (majjhattabhà vapaccupa??hà nà )(Vm.474; Dhs.A.p.177)

中捨性保持身心处于平衡状态,不会走向极端。

经典中提到有几种捨:

第一,禅那捨。禅修者证得第三禅和第四禅,特别是第四禅时,他的心处于中捨的状态, 其时忧受已经没有了,喜受也没有了,他的心非常平等,因此第四禅之捨既包括捨受,也包括这种中捨性。

第二,行捨。在十六观智中的第十一观智,称为行捨智(Sa? khà rupekkhà ¤ à ? a),即对一切行法保持中捨的智慧。行捨智之捨属于慧心所。

第三,精进捨。既不过度精进,也不会精进不足。这种捨属于精进心所。

第四,梵住捨。四梵住也叫四无量心,即:慈、悲、喜、捨。这里的捨是对众生的得失苦乐保持中捨的状态。如果你很在意一个人,当他快乐的时候,你的心会跟着快乐;当他受苦的时候,你的心会跟着受苦。对一切众生修捨无量心,知道一切众生的苦乐都是他们的果报:一个人在享福,他有钱、高贵、美丽、长寿、健康,这是他的乐报、福报;一个人贫穷、下贱、丑陋、短命、多病、倒霉,给人看不起,遭人伤害,这是他的苦报。有了业果智,心不会偏向任何一边,不会对他人的福报感到兴奋,也不会对他人的不好境遇感到过度得失忧伤。心处于平等、不偏,不会过度,也不会不足,称为捨。亦即做任何事情,心都保持中等的状态,不会极端。有些人做事要么很冲动、很偏激,要么很消沉、很消极。中捨是做事不偏不倚,做人不亢不卑, 既不高傲,也不自卑。对人、对事都保持中捨、平等的状态。对待他人不会过度亲昵,也不会过度疏远,不会执著,也不会厌恶。

对于禅修也应如此。《清净之道》举了一个例子:好比一个人驾着马车,当马车平稳地走在大路上时,他既没必要勒缰绳,也没必要打鞭子让马跑快一点。用现代的比喻,当司机开车奔驰在高速公路时,若时速是 100 千米,他既没必要踩油门加速,也没必要减速,让车子平稳地跑就可以。禅修也是这样,只要心平稳地专注禅修所缘,其时既没必要逼自己精进,也没必要放松,让它持续下去,这就是捨, 就是中捨性。 中捨性作为证悟的一个重要因素,称为捨觉支。(Vm.66, 474)

从《清净之道》的譬喻和开车的譬喻可以了解:不仅是禅修,平时对人、对事都要这样,应使心经常保持平衡状态, 既不要过度,也不要不足, 如此对待周围的人事物。同时也要拥有业果智,思惟一切众生的苦乐都是由于业的果报,如此,心既不会过度紧张,也不会麻木不仁、不闻不问。心既不应过于黏著世间,也不应抗拒对象,只是处于中捨的状态。能够做到这样,身心一定很超然。


分类:佛经 书名:《阿毗达摩讲要》 作者:玛欣德比库
《阿毗达摩讲要》,佛经

《阿毗达摩讲要》第 10 讲 美心所


四、无贪与无瞋

接着再讲另外一对心所:

第一,无贪(alobha)。无贪是心不贪求、不贪婪、不执著(na lubbhanti tena, sayaü và na lubbhati, alubbhanamattameva và tanti alobho)。

特相:心对所缘不贪求,或者不执著的状态,犹如荷花叶上的水珠一般。(à ramma? e cittassa agedhalakkha? o, alaggabhà valakkha? o và kamaladale jalabindu viya)

作用:不执取,犹如解脱了的比库。(apariggaharaso muttabhikkhu viya)

现起:不执著的状态,犹如曾掉进粪坑中的人一样。(anall?nabhà vapaccupa??hà no asucimhi patitapuriso viya) (Vm.467; Dhs.A.p.170-171)

贪是心想要所缘,执著对象,想要占有、拥有对象。无贪正好与贪相反,是心不执取对象,不贪求对象。贪是心黏著对象,好像烧焦的肉黏著油锅一样,难以拔出来。但是无贪就像水滴到荷叶一样,荷叶稍微一提起来,水就滚下去,不会黏著在上头,或者像油和水一样,不会混在一起。由于不如理作意,认为对象有乐味,于是产生贪;由于如理作意,知道对象是无常、苦、无我、不净的,于是产生无贪,使心能远离对象,不黏著所缘。

第二, 无瞋(adosa)。 无瞋与瞋相对。 瞋是心排斥所缘,厌恶、抗拒、讨厌对象;无瞋则是心不排斥对象。

特相:不粗暴,或者不对抗,犹如温和的朋友。(aca? ó ikkalakkha? o, avirodhalakkha? o và anuk? lamitto viya)

作用:调伏瞋害,或者调伏热恼,犹如檀香木。 (à ghà tavinayaraso, pari?à havinayaraso và candanaü viya)

现起:温和的状态,犹如满月。(sommabhà vapaccupa??hà no pu? ? acando viya) (Vm.468; Dhs.A.p.171)

无瞋表现温和、和蔼、友善、慈爱等素质。

在散播慈爱的时候,慈爱就是无瞋心所。慈爱(mettà )的特点是促进有情的幸福,希望一切有情、众生幸福快乐。作用是祝愿有情快乐。表现为去除瞋恨。近因是视有情为可爱。并非另有一个心所叫慈爱,慈爱是无瞋的特别表现。在祝愿、祝福一切有情,希望他们拥有快乐时,这就是慈爱。


分类:佛经 书名:《阿毗达摩讲要》 作者:玛欣德比库
《阿毗达摩讲要》,佛经

《阿毗达摩讲要》第 10 讲 美心所


六、六对十二美心所

讲了中捨性之后,接着讲一组在禅修中也是很重要的心所,一共有六对十二个心所。它们分别是:1.身轻安、心轻安,2.身轻快性、心轻快性。3.身柔软性、心柔软性,4.身适业性、心适业性,5.身练达性、心练达性,6.身正直性、心正直性。

当知这里的"身"主要是指名身,亦即受想行三蕴,即所有的心所(kà yoti cettha vedanà dayo tayo khandhà )。不过,《清净之道》的复注说,这里的身轻安等也可包括色身的轻安等(kà yapassaddhià d?hi pana r? pakà yopi)。 而这里的"心"则只是指心识。

第一 , 身 轻 安 (kà ya-passaddhi) 与 心 轻 安 (cittapassaddhi)。

特相:平静身与心的不安。(kà yacittadarathav? pasama- lakkha? à )

作用: 破除身与心的不安。 (kà yacittadarathanimaddanarasà )

现起:身与心不颤动与清凉的状态。(kà yacittà naü aparipphandanas?tibhà vapaccupa??hà nà )

近因:身心。(kà yacittapada??hà nà ) (Vm.470; Dhs.A. p.174)

身心的轻安性很重要,它们能对治由于身心的不平静而导致的掉举等烦恼。在禅修的时候,由于心对禅相、禅那、观智、圣道等成就存有期待,心就会感到烦躁不安。只要放下期待,就能体验身心的轻安、平静、安稳、安宁。察觉到心烦躁的时候,不要记挂那些不开心的事情,也不要牵挂自己的负担、任务、责任等,把它们暂时放到一边,尝试让心平静下来,体验一下内心的平静,这就是身轻安与心轻安。

第二,身轻快性(kà ya-lahutà )与心轻快性(citta-lahutà ),也即是身心处于轻快的状态。

特相:平静身与心的沉重状态。(kà yacittagarubhà vav? pasamalakkha? à )

作用:破除身与心的沉重状态。(kà yacittagarubhà vanimaddanarasà )

现起:身与心不迟钝。(kà yacittà naü adandhatà paccupa??hà nà )

近因:身心。(kà yacittapada??hà nà ) (Vm.470; Dhs.A. p.174)

身心的轻快性是灵活、灵敏而不迟钝。它们能对治由于身心沉重而导致的昏沉睡眠等烦恼。

第三 , 身 柔 软 性 (kà ya-mudutà ) 与 心 柔 软 性 (cittamudutà ),也即是身心处于柔软、柔和的状态。

特相:平静身与心的僵硬状态。(kà yacittatthambhav? pasamalakkha? à )

作用: 破除身与心的僵硬状态。 (kà yacittathaddhabhà vanimaddanarasà )

现起:不对抗。(appa?ighà tapaccupa??hà nà )

近因:身心。(kà yacittapada??hà nà ) (Vm.470; Dhs.A. p.174)

身心的柔软性与由于身心的僵硬而导致的邪见、傲慢等烦恼相对立。身心僵硬表现为身心的紧张、绷紧、僵硬和不适。感觉身心紧张、绷紧、用力的时候,要学会放松,让身心柔软,放下使身心感到紧张的所缘,尝试体会一下身心的柔软。

第四,身适业性(kà ya-kamma¤ ¤ atà ) 与心适业性(cittakamma¤ ¤ atà ),也即是身心处于适合工作的状态。

特相: 平静身与心的不适业状态。 (kà yacittà kamma¤ ¤ abhà vav? pasamalakkha? à )

作用: 破除身与心的不适业状态。 (kà yacittà kamma¤ ¤ abhà vanimaddanarasà )

现起 : 身 与 心 成 功 地 取 得 所 缘 。 (kà yacittà naü à ramma? akara? asampattipaccupa??hà nà )

近因:身心。(kà yacittapada??hà nà ) (Vm.470; Dhs.A. p.174)

身心的不适业性能对治由于身心的不适业而导致的欲贪等其馀诸盖。身心适合工作也即身心听话、好用,想做什么就能做什么。我们能做心的主人,而不是心的奴隶。我们通常都做了心的奴隶, 想要它做什么,它却无法办到。想要让心平静下来,它却无法平静;想要认真听课,听不到一分钟就开始胡思乱想;想要看书,无法专心看书。想要做什么事情,都无法专心。为什么呢?因为心不听话,心不适业,不适合工作,没有适业的状态。

第五 , 身练达 性 (kà ya-pà gu¤ ¤ atà ) 与心练达性 (cittapà gu¤ ¤ atà )。 这里的练达(pà gu¤ ¤ a)是身心的健全,没有缺陷,处于健康的状态。

特相:身与心无疾病的状态。(kà yacittà naü agela¤ ¤ abhà valakkha? à )

作用:破除身与心的疾病。(kà yacittagela¤ ¤ animaddanarasà )

现起:无过患。(nirà d?navapaccupa??hà nà )

近因:身心。(kà yacittapada??hà nà ) (Vm.470; Dhs.A. p.175)

身心的练达性能对治由于身心不健全而导致的无信仰等烦恼。

第六,身正直性(kà yujukatà )与心正直性(cittujukatà )。身心处于正直、不歪曲的状态。

特相:身与心的正直。(kà yacittaajjavalakkha? à )

作用:破除身与心的谄曲状态。(kà yacittaku?ilabhà vanimaddanarasà )

现起:不歪曲。(ajimhatà paccupa??hà nà )

近因:身心。(kà yacittapada??hà nà ) (Vm.470; Dhs.A. p.175)

身心的正直性能对治由于身心的谄曲而导致的虚伪、狡诈等。

这 6 对 12 个心所属于遍一切美心心所,亦即能生起于一切美心的心所。这 6 对 12 个心所都是可以培育、开发的心的素质。虽然它们在一切美心里都会生起,但有时候所起的作用不一定很强,所以应该培育它们。现代人的心往往比较僵硬,容易紧张,容易导致烦躁、焦虑,其实是这些内心素质没有被培育起来。好像慈爱一样,只要经常培育慈爱,慈爱就很容易生起。这些心所也是,只要好好地培育,这些心态也很容易生起。例如身心的轻安可以去除身心的烦躁、焦虑、不安;身心的轻快性、柔软性、适业性也一样。我们不要过于固执,自以为是,而应培育身心柔软,因为身心柔软可以让心想做什么事就能够做什么事。如果心硬邦邦,学习也难,做事也难,禅修更难。

因此,平时生活当中对人、对事、对物也好,禅修也好,都需要把身心的轻安、柔软、自然、正直、健康、健全的素质培育起来。这些素质只要一个被培育起来,全部都会一起生起。例如培育身心的轻快性,使身心灵活,自然就会有柔软性,有柔软性自然就会有适业性,有适业性自然就有正直性和练达性。犹如雕塑家要塑一尊佛像,如果摆在他前面的是一团硬邦邦的泥块,就无法塑出佛像。无论他怎么掐那块泥团,那块泥团都不听使唤。应该怎么办呢?加水,然后练泥,将那块泥练得很柔软。当这块泥团变柔软后,就可以随心所欲,随那名雕塑家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他想要塑佛像就塑佛像,想要塑人像就塑人像。如果心很顽固,很固执,自以为是,那想要让它做什么事情都很难,自己无法使唤自己的心。

修行要培育一颗柔软的心,不是越修行越顽固,越修行越傲慢, 越修行越自以为是,而应该越修行内心越柔软,越修行心越包容。表现在脸上是越修行越慈颜善脸,不会越修样子越凶。我们需要开发这些内心的良好素质、善心素质、美心素质。要如何开发这些素质呢?感到紧张的时候,先让自己放松下来;内心烦躁的时候,应培育身心的轻安;内心感觉僵硬、硬邦邦的时候,应培育身心的柔软性;心不听使唤的时候,应培育身心的适业性;身心感觉不健康、有缺陷的时候,应培育身心的练达性;内心感觉虚伪扭曲的时候,应培育身心的正直性。这些素质能对抗不好的心态、不良的情绪,让身心拥有健全、健康、良好、美好的素质。因此,柔软也好,健康也好,正直也好,诚实也好,都是内心的良善素质。

这些良善素质可以通过适当的方法开发出来。只要知道方法,就可以培育。犹如培育慈心一样,如果不特别培育慈心,虽然生起任何善心时也有无瞋心所,但是这种无瞋不能叫做慈,唯有心能够毫无差别、平等地对一切众生散播慈心,祝愿他们快乐,这才叫做慈。否则只能叫做无瞋。 中捨性也是一样,心对所缘保持平衡,这叫做中捨性。但是唯有培育业报智,对他人的苦乐不会过度紧张,也不会无关痛痒,这才叫做捨无量心。任何的心里都有一境性心所,即使在生气或胡思乱想的时候,都有心一境性,但是这种一境性很弱。唯有持续地专注一个目标,达到一定的时间与质量时,才叫做定力,否则它只是心一境性。同样地,任何的善心都有这 6 对 12 个美心所,但并非一切时它们都明显。要强化它们,让它们成为内心的素质,就应该培育这些。这些素质可以让身心变得柔软、柔和、正直、诚实。把这些心所培育起来后,会发现你的性格开始慢慢地改变,对人、对事不再容易冲动、偏激、烦躁,不再顽固、伪诈,代之以诚恳、柔软、轻松、快乐。

把这些素质用在禅修上也很有效,因为这些素质和禅修相应。禅修就是要培育内心的平静和智慧。拥有这些素质,禅修就很容易,因为心的素质能很好地与禅修所要求的素质相应。同时,心拥有适业性,让它专注,它就可以专注,专注就是定力。专注达到一定的时间和质量,定力就培育起来。定力培育起来,这些素质自然也都被培育起来,身轻安、心轻安,身轻快性、心轻快性,身柔软性、心柔软性,身适业性、心适业性,身练达性、心练达性,身正直性、心正直性,都一起得到提升。即使不禅修,把这些素质好好地运用到生活当中,也可以去除内心的烦躁、不安、焦虑、紧张、顽固、伪诈等。它们有去除内心不良素质、去除内心负面情绪的作用。


分类:佛经 书名:《阿毗达摩讲要》 作者:玛欣德比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