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etails
- Category: 佛经
《维摩经》译文、注释、经文对照 《维摩诘所说经》序
【序】
【序】
维摩诘所说经传译到中国,始于东汉。
本白话解以后秦天竺僧鳩摩罗什于公元四O六年口译、僧肇笔录并集注的十卷本为蓝本。此译本文字流畅易读,加之僧肇熟习儒道,故经中可见儒道思想融入佛经之痕迹,因而甚为秦汉以降士大夫所钟爱。
维摩诘是与释迦牟尼同时代的在家居士,精通大乘法,有不可思议的神通力。
经文像讲故事一样,叙述维摩诘超凡的功德和无碍的辩才,让人们在听优美的故事中接受大乘深法。
【译者简介】
僧肇序载:罗什译经时,一言三复,陶冶精求,务存圣意。其文约义诣,其旨婉而彰。微远之言,于兹显然。
鸠摩罗什(梵语 Kumārajīva )(公元 344 ~ 413 年),音译为鸠摩罗耆婆,又作鸠摩罗什婆,简称罗什。其父名鸠摩罗炎,母名耆婆,属父母名字的合称,汉语的意思为"童寿"。罗什是东晋时后秦高僧,著名的佛经翻译家。与真谛(499-569)、玄奘(602~664)、并称为中国佛教三大翻译家。另说还有义净(700-711)(又说为不空(743-774))并称为四大译经师。
原籍天竺,生于西域龟兹国(今新疆库车县)。幼年出家,初学小乘,后遍习大乘,尤善般若,并精通汉语文,曾游学天竺诸国,遍访名师大德,深究妙义。他年少精进,又博闻强记,于是备受瞩目和赞叹。
在东晋后秦弘始三年(公元401年),姚兴派人迎至长安(今陕西西安西北)从事译经,成为我国一大译经家。率弟子僧肇等八百余人,译出《摩诃般若》、《妙法莲华》、《维摩诘》、《阿弥陀》、《金刚》等经和《中》、《百》、《十二门》和《大智度》等论,共七十四部,三百八十四卷。
由于译文非常简洁晓畅,妙义自然诠显无碍,所以深受众人的喜爱,而广为流传,对于佛教的发展,有很大贡献。所介绍之中观宗学说,为后世三论宗之渊源。佛教成实师、天台宗,均由其所译经论而创立。
著名弟子有道生、僧肇、道融、僧叡,时称"四圣"。
【内容提要】
经文共十四品。
一、佛国品讲长者子宝积带领五百长者子,人手一顶宝盖,来参拜供养释迦牟尼佛,佛以神通力把五百宝盖合成一大盖,在其中示现无比庄严的佛国净土。引出一个结论,不论何方国土,以佛的智慧观察,都是净土。正是,世间无烦恼,庸人自扰之。
二、方便品讲维摩诘行方便法门,示现自身有病。上至国王,下至百姓,都来探问。维摩诘给所有来问疾的人,随起根智应机说法,从世间法说到出世间法,从小乘说到大乘。
三、弟子品借释迦牟尼十大弟子的口讲维摩诘的智慧辩才,同时揭露小乘的流弊,阐发大乘的精神。以大乘的观点讲述坐禅、随缘、不二、离文字相、离生灭、无相、离垢、真出家、方便等法门。
四、菩萨品借弥勒、光严、持世、善德等菩萨之口,更进一步表彰维摩诘的功德,同时阐发了菩提、、道场、法乐、法施、的真实义。
五、文殊师利问疾品,以文殊师利与维摩诘两位大士生动而又奥妙的对话阐发菩萨与众生同病、如何调伏众生心、何谓缚、何谓解等菩萨行的根本观点。
六、不思议品叙述了维摩诘借师子座的神通变化,阐发无上正等正觉菩提法的不可思议解脱法门。
七、观众生品讲众生如幻,一切法如幻。讲慈悲喜舍、无住为本的菩萨行。还通过天女散花和舍利弗转女身的故事说出了淫怒痴即是解脱,一切法无在无不在、无证无得的大乘观点。
八、佛道品讲菩萨行于非道,就能通达佛道。这正是火宅生红莲、世间出佛法的人间佛法。
九、入不二法门品,三十一位菩萨各各就自己体会最深的方面讲了不二的观点,文殊师利总结说:于一切无言、无说、无示、无识,离问答相,就是入不二法门。文殊师利要维摩诘说,维摩诘默不作声,应了无言、无说。不过,针默也是示。看来,不二法门,全靠修行人心领神会了。
十、香积佛品叙述维摩诘派化身到众香国向香积佛请来了香饭,大众吃了,毛孔放香。从这段故事引出释迦牟尼为什么要说六道、说果报等等苦切之法。原来这娑婆世界的人刚强难化,心像猿猴,必须用刚强的语言、苦切之法以调伏其心,像西游记中的孙悟空,要有个金刚箍才得入律。
十一、菩萨行品讲尽无尽无阂法门,即不尽有为、不住无为的法门。有为是为了无为,在无为观点的指道下行有为之事。
十二、见阿閦佛品讲怎样得见如来。观自身实相,便得见如来。如来即是自己修得的清净法身佛。维摩诘只在心中念想,进入三昧,运用神通力,轻而易举把妙喜世界搬到了大众的面前。这提示了一个奥秘,妙喜世界在人的心中。
十三、法供养品通过王子月盖问药王如来的故事指出,一切供养以法供养最胜,法供养福德无量。
十四、嘱累品讲到佛授记弥勒为未来佛时,分析了末世众生及菩萨对深经的不同态度。最后嘱阿难好好受持这经卷,广为流布,无令断绝。
分类:佛经 书名:《维摩经》 作者:(经文)鸠摩罗什(译) (白话)观辉居士
- Details
- Category: 佛经
《维摩经》译文、注释、经文对照 佛国品第一
第一章 佛国净土诸大比丘大菩萨功德
本品有五章佛国净土诸大比丘大菩萨功德 与会诸大菩萨天龙八部四众人等五百宝盖合一盖 宝积唱偈赞佛的功德 随其心净则佛土净 佛以神通示现严净佛土
【原文】
如是我闻一时①,佛在毗耶离庵罗树园②。与大比丘③众八千人俱,菩萨④三万二千。
【注】
①如是我闻一时: 现在传世的佛陀说的一切经书,是在佛灭度后的第一个结夏安居,在七叶窟举行有五百位大阿罗汉参加的第一次经律结集时,由阿难背诵出来,由大伽叶记录整理而成的。句中的"我"字,即是阿难自称。
《龙胜论》载:世尊将辞世时,阿难向世尊请教:"如来在世亲自说法,人皆信受。如来灭后,一切经首当立何言?"世尊答:"当置'如是我闻一时'六字"。如是,表明实有这回事;我闻,表明是如来说的,是我听闻的;一时,指某一日,表明佛说这经法的时间。
②毗耶离庵罗树园:毗耶离,汉译广严城,即中印度之都城,因此城广大庄严而得名。庵罗树园,是庵摩罗女所有,净信施佛,故佛陀在此说法。
③比丘:出家修行的男子。
④菩萨:发大菩提心,修习大乘菩萨行,求自己得解脱,并且化度广大有情众生,同登极乐佛国净土,这样的修行人都可称为菩萨。
【白话解】
这是我亲自听闻的。有一次,释迦佛在一个土地肥沃、物产丰盛、欣欣向荣的名叫毗耶离的国度里,落脚菴罗树园。
当时,跟随佛在一起的有八千出家修行的大比丘,还有从四面八方来赴会的三万二千功德超凡的菩萨。
【原文】
众所知识,大智本行,皆悉成就,诸佛威神之所建立,为护法城受持正法,能师子吼,名闻十方。众人不请,而安之。
【白话解】
这些菩萨,都通晓世间大众的各种知识,有高超的智慧,高尚的德行。他们的大智大德和神通本事,不是凡人所能,而是依仗佛的威神,为护卫法城、受持正法而努力修行的结果。他们像狮子那样无畏,他们宣讲正法的语言声音,像狮子吼,威震邪魔外道,声名远播。众人到来,无须客套,各自就位。
【原文】
绍隆三宝,能使不绝。
降伏魔怨制诸外道①。
悉已清净,永离盖缠②,心常安住无碍解脱。
【注】
①外道:佛教经典中把不是佛教的教派都称为外道。在佛教初创时期,婆罗门教是最大的外道,此外,还有著名的外道六师,他门是阿耆多、散惹夷、末伽梨、不兰加叶、婆浮陀和尼乾子,
阿耆多是顺世派的先驱,主张人由地、水、火、风四大元素合成,死后断灭,否认有不灭的灵魂。
散惹夷是舍利弗、目犍连的老师,主张实实在在地修习禅定,对形而上学的问题不做定论。
末伽梨是邪命外道的代表,说无因论,否定业报轮回。
不兰加叶,这派人是首陀罗(贱民)出身,说无因果,怀疑伦理学的价值。
婆浮陀 认为人身由地、水、火、风、空、见、识七大元素合成,如果七大分离了,人便死亡了。
尼乾子 认为人生贵贱苦乐都是因前世所作之业决定的,主张修苦行以赎前世罪业,便可求得解脱。
②盖缠:盖,即盖覆义,此有五种:一、贪欲盖,能障出离;二、嗔恚盖,能障慈悲;三、掉举盖,能障禅定;四、昏沉盖,能障智慧;五、疑盖,能障正信。"缠"谓缠绕,此有八种:谓无惭、无愧,此二障戒;昏沉、睡眠,此二障慧;掉举、恶作,此二障定;嫉、悭,此二障自利利他。因这些恶法障碍止观,闭塞定慧,所以叫做盖缠。
【白话解】
他们绍隆佛法僧三宝,能使三宝流传千秋万载,永不断绝。
他们降伏欲魔、身魔、死魔、天魔,永断烦恼,得自在身,离生死海,邪恶天魔不得其便,所以四魔不侵。他们心存正见,不为外道戏论所迷惑。
他们身、口、意三业清净,无屏蔽,无缚缠,安住无生佛地,不生妄心,通达无碍,解脱自在。
【原文】
念定总持辩才不断,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及方便力,无不具足。
逮无所得不起法忍,已能随顺转不退轮。
善解法相,知众生根,盖诸大众得无所畏功德智慧,以修其心。相好严身,色像第一。
【白话解】
他们正念正定,念念正受。他们辩才无碍,说法圆通。于布施、持戒、忍欲、精进、禅定、智慧这六度门,及随机、契根、契理的方便化度等法力,无不具足。
得无生法忍,既已无生,则无所得。已能随顺转*轮,且不复退转。
善于理解诸法实相,善于察知众生根智,得无所畏功德智慧,于大众中有无所畏功德智慧,修得清净本心。相貌端庄严肃,得好身相,形像堪称第一。
【原文】
舍诸世间所有饰好,名称高远,踰于须弥。
深信坚固,犹若金刚。法宝普照而雨甘露。
于众言音,微妙第一。深入缘起,断诸邪见。有无二边,无复余习。
【白话解】
舍离世俗外表装饰及庸俗嗜好。德高望重,功德比须弥山还高,名望比须弥山还重。
深深敬信三宝,信心如同金刚一样坚固。以法宝普照天下万物,以甘露润育有情众生。
语音超群,微妙第一。依缘起法,深入浅出,破除邪见,确立正法。彻底远离有无二边,亦断除了余习无明。
【原文】
演法无畏,犹师子吼。其所讲说,乃如雷震。
无有量,已过量。集众法宝,如海导师。
了达诸法深妙之义。善知众生往来所趣及心所行。
近无等等佛自在慧,十力①,无畏②,十八不共③。
【注】
①十力:大乘十自在力 : 深心力,增上深心力,方便力,智力、愿力、行力、乘力、神变力、菩提力、转*轮力。
②无畏:如来佛四无畏是:一、说一切智无所畏;二、说漏尽无所畏;三、说障道无所畏;四、说尽苦道无所畏。此四无畏前二依自利德说,后二依利他德说。无畏即无怯惧,如来智力,内充明了,凡有所说,皆安稳清净,不可倾动,无惊恐怖畏,故名"四无畏"。
楞严经观世音菩萨说十四种无畏功德:
一者,由我不自观音以观观者。令彼十方苦恼众生,观其音声,即得解脱。
二者,知见旋复。令诸众生,设入大火,火不能烧。
三者,观听旋复。令诸众生,大水所漂,水不能溺。
四者,断灭妄想,心无杀害。令诸众生,入诸鬼国,鬼不能害。
五者,熏闻成闻,六根销复,同于声听。能令众生,临当被害,刀段段坏。使其兵戈,犹如割水,亦如吹光,性无摇动。
六者,闻熏精明,明遍法界,则诸幽暗性不能全。能令众生,药叉、罗刹、鸠槃茶鬼、及毗舍遮、富单那等。虽近其傍。目不能视。
七者,音性圆销,观听返入,离诸尘妄,能令众生,禁系枷锁,所不能著。
八者,灭音圆闻,遍生慈力。能令众生,经过险路,贼不能劫。
九者,熏闻离尘,色所不劫,能令一切多淫众生,远离贪欲。
十者,纯音无尘,根境圆融,无对所对。能令一切忿恨众生,离诸嗔恚。
十一者,销尘旋明,法界身心,犹如琉璃,朗彻无碍。能令一切昏钝性障诸阿颠迦,永离痴暗。
十二者,融形复闻,不动道场,涉入世间。不坏世界,能遍十方。供养微尘诸佛如来。各各佛边为法王子。能令法界无子众生,欲求男者,诞生福德智慧之男。
十三者,六根圆通,明照无二,含十方界。立大圆镜空如来藏。承顺十方微尘如来秘密法门,受领无失。能令法界无子众生,欲求女者,诞生端正福德柔顺,众人爱敬有相之女。
十四者,此三千大千世界,百亿日月,现住世间诸法王子,有六十二恒河沙数,修法垂范,教化众生,随顺众生,方便智慧,各各不同。由我所得圆通本根,发妙耳门。然后身心微妙,含容周遍法界。能令众生持我名号,与彼共持六十二恒河沙诸法王子,二人福德,正等无异。世尊,我一名号,与彼众多名号无异。由我修习得真圆通。是名十四施无畏力福备众生。
③十八不共:十八不共佛法是:一、身无失;二、口无失;三、意无失;四、无异想;五、无不定心;六、无不知已舍;七、欲无减;八、精进无减;九念无减;十、慧无减;十一,解脱无减;十二、解脱知见无减;(佛于解脱中知见明了,分别无碍。)十三、一切身业随智慧行;十四、一切语业随智慧行;十五、一切意业随智慧行;十六、智慧知过去世无碍;十七、智慧知现在世无碍;十八、智慧知未来世无碍。此十八种功德,唯佛具有,不共于声闻、独觉、菩萨,故名"十八不共佛法。"
【白话解】
演讲正法,正直无畏,如狮子吼,群邪破胆。所讲法音,犹如春雷,震撼大地,万象葳蕤。
他们无为而无所不为,法身无量,功德无量,凡夫智慧无法比拟。犹如导师,引导众生,过大乘海,到达无生净土。
他们了达甚深种种法的微心妙旨。善知众生心思所向及心行美恶,所以能因势利导,化度凡愚脱离一切苦厄。
他们虽然未成无上至尊的无等等佛,但他们已十分接近佛的境界。得自在智慧,有十力和四无畏力,还有十八种与众不同的功德。
【原文】
关闭一切诸恶趣门,而生五道以现其身。为大医王善疗众病。,应病与药令得服行。
无量功德皆成就,无量佛土皆严净。其见闻者,无不蒙益。诸有所作,亦不唐捐。
如是一切功德皆悉具足。
【白话解】
他们无为无生,随意关闭一切恶趣门,故而能于天、人、饿鬼、畜生、地狱五道现身说法以化度迷情。他们以法药疗众生心病,应病施药,药到病除,是大医王。
他们功德无量,样样具足。佛土无量,处处严净。见其形、闻其声的人,无不受益。随缘变化,作无虚作。
前面所说一切功德,到会大菩萨无不具足。
分类:佛经 书名:《维摩经》 作者:(经文)鸠摩罗什(译) (白话)观辉居士
- Details
- Category: 佛经
《维摩经》译文、注释、经文对照 佛国品第一
第三章 宝积唱偈赞佛的功德
【原文】
于是长者子宝积即于佛前以偈颂曰:
目净修广如青莲,
心净已度诸禅定,
久积净业称无量,
导众以寂故稽首。
【白话解】
长者子宝积在佛前唱偈赞颂:
世尊您眸子明净,目光远大,双眼美若青莲,
您心地清净,无染无着,早已度诸禅天。
无始以来种下善根,净业无量,
世尊引导大众以寂灭无为,宝积如今稽首圣前。
【原文】
既见大圣以神变,普现十方无量土,
其中诸佛演说法,于是一切悉见闻。
法王法力超群生,常以法财施一切,
能善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
【白话解】
今见大圣神力化变,普现十方无量刹土。
十方诸佛于中为世间众生演说佛法,启我见闻,叹世尊德重功高。
法王法力远超群生,常以法财施与愚蒙。
既能善分别五光十色纷繁法相,又能安住于第一义始终不动。
【原文】
已于诸法得自在,是故稽首此法王,
说法不有亦不无,以因缘故诸法生。
无我无造无受者,善恶之业亦不亡,
始在佛树力降魔,得甘露灭觉道成。
【白话解】
诸法存于一心得大自在,是故稽首法王表我寸衷,
圣智说法不说有亦不说无,于因缘起从而有种种法生。
人无我法无我则无造作亦无受者,善亦忘恶亦忘而造作之业离而不亡。
初时菩提树下力降邪魔,及至修得甘露寂灭觉道圆成。
【原文】
已无心意无受行,而悉摧伏诸外道,
三转*轮于大千,其轮本来常清净。
天人得道此为证,三宝于是现世间,
以斯妙法济群生,一受不退常寂然。
【白话解】
心无妄想意无邪念无受无行作,口发莲花,音传十方,圣言雷音,外道震惊。
三转*轮于大千世界,如此*轮本来常清净。
诸天人等得道以此为证,三宝从此现于世间。
以斯妙法普济群生,一受得法宝,永不退转常处寂然。
【原文】
度老病死大医王,当礼法海德无边,
毁誉不动如须弥,于善不善等以慈。
心行平等如虚空,孰闻人宝不敬承,
今奉世尊此微盖,于中现我三千界。
【白话解】
度众生老病死,世尊是大医王,我及大众当礼法海,赞颂世尊功德无边。
面对毁谤赞誉,如须弥山不摇动,观察善与不善,以慈悲心平等见。
心行平等犹如虚空包罗万象,人间至宝怎不受人人敬仰流布万年?
我今奉献世尊微小一盖,世尊示现出世界三千。
【原文】
诸天龙神所居宫,乾闼婆等及夜叉,
悉见世间诸所有,十力哀现是化变。
众睹希有皆叹佛,今我稽首三界尊,
大圣法王众所归,净心观佛靡不欣。
【白话解】
内有诸天龙神所居宫殿,还见乾闼婆等鬼怪神仙。
所见世间一切所有相,全是十力功德所化变。
大众目睹如此希有景象,都齐心赞叹我佛功德,今我虔诚带领众长者子稽首三界尊。
大圣法王为诸天人等众所归依,我等以清净心瞻仰佛圣颜靡不欢欣。
【原文】
各见世尊在其前,斯则神力不共法。
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
皆谓世尊同其语,斯则神力不共法。
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各各随所解,
【白话解】
各人都见世尊在其身前,这是世尊超越小乘及外道的神力不共法。
佛以一种音声演说无量法门,各种众生随其种类各自得解。
都说世尊所说合其心意,这是世尊超越小乘及外道的神力不共法。
佛以一种音声演说无量法门,各种众生随其自心各有所解。
【原文】
普得受行获其利,斯则神力不共法。
佛以一音演说法,或有恐畏或欢喜。
分类:佛经 书名:《维摩经》 作者:(经文)鸠摩罗什(译) (白话)观辉居士
- Details
- Category: 佛经
《维摩经》译文、注释、经文对照 佛国品第一
第二章 与会诸大菩萨天龙八部四众人等
【原文】
其名曰:等观菩萨,不等观菩萨,等不等观菩萨。定自在王菩萨,法自在王菩萨,
【白话解】
下面是来参加法会的诸位大菩萨的名号:观一切众生平等的等观菩萨,智慧善分别的不等观菩萨,兼有前两种功德的等不等观菩萨,于诸定中得自在的定自在王菩萨,说诸法得自在的法自在王菩萨,
【原文】
法相菩萨,光相菩萨,光严菩萨,大严菩萨,大宝积菩萨,辩积菩萨,宝手菩萨,宝印手菩萨,
【白话解】
以功德法相现身的法相菩萨,身现光明形象的光相菩萨,光明庄严的光严菩萨,其身相示现大庄严的大严菩萨,积聚智慧宝的宝积菩萨,积聚四辩才的辩积菩萨,手中能出无量珍宝的宝手菩萨,手有出宝印的宝印手菩萨,
【原文】
常举手菩萨,常下手菩萨。常惨菩萨,喜根菩萨,喜王菩萨,辩音菩萨,
【白话解】
以大悲之手抚慰众生、令众生不恐怖、常举手向人唱言不要惊怖的常举手菩萨,常垂下其手示现慈心屈下、无伤物之像的常下手菩萨,悲念众生的常惨菩萨,于实相法中生喜及随喜的喜根菩萨,清净欢喜的喜王菩萨,善于辨别言辞音声的辩音菩萨,
【原文】
虚空藏菩萨,执宝炬菩萨,宝勇菩萨,宝见菩萨,帝网菩萨,明网菩萨,无缘观菩萨,慧积菩萨,宝胜菩萨,
【白话解】
实相慧藏、心如虚空的虚空菩萨,执慧宝炬、除众生暗冥的执宝炬菩萨,勇于德宝亦得珍宝的宝勇菩萨,以智慧宝见于诸法的宝见菩萨,,此大士神变自在的帝网(幻术称为帝网)菩萨,明示手有缦网能放光明的明网菩萨,观照时不取相无攀缘的无缘观菩萨,积聚智慧的慧积菩萨,功德宝超胜世间的宝胜菩萨,
【原文】
天王菩萨,坏魔菩萨,电德菩萨,自在王菩萨,功德相严菩萨,师子吼菩萨,雷音菩萨,山相击音菩萨,
【白话解】
修行到达色界无色界诸天号称天王的天王菩萨,破坏魔道的坏魔菩萨,能放电光的电德菩萨,于法得大自在的自在王菩萨,以功德之相庄严其身的功德相严菩萨菩萨,以大法音演说佛法、声如狮子吼、震慑外道的师子吼菩萨,所说法能令天人欢喜、群邪振悚、犹若雷音的雷音菩萨,以大法音消伏刚强、音声震击若两山相搏击的山相击菩萨,
【原文】
香象菩萨,白香象菩萨,常精进菩萨,不休息菩萨,妙生菩萨,华严菩萨,
【白话解】
如青香象身出香风的香象菩萨,如白香象身香最胜的白香象菩萨,始终不退的常精进菩萨,学佛修禅、度己度人不疲倦的不休息菩萨,能幻生玄妙影像的妙生菩萨,以三昧力示现众花、遍满虚空、显示大庄严相的华严菩萨,
【原文】
观世音菩萨,得大势菩萨,梵网菩萨,宝杖菩萨,无胜菩萨,严土菩萨,金髻菩萨,珠髻菩萨,弥勒菩萨,文殊师利法王子菩萨。如是等三万二千人。
【白话解】
观世间众生危难、闻众生称其名号音即现前令得解脱的观世音菩萨,以大神力飞到十方、所至之国六反振动、恶趣休息的得大势菩萨,多行梵行的梵网菩萨,以物宝或法宝为杖的宝杖菩萨,世间无人能胜的无胜菩萨,严净国土的严土菩萨,髻现金色的金髻菩萨,髻中有如意珠宝、悉见十方世界及众生行业果报因缘的珠髻菩萨,南天竺婆罗门之子弥勒、世尊的弟子、世尊记说为未来佛的弥勒菩萨,以妙德法身游方、莫知其所生、来补佛处的文殊师利法王子菩萨。如是等等,前来赴会的菩萨有三万二千人。
【原文】
复有万梵天王尸弃等,从余四天下来诣佛所而听法。复有万二千天帝,亦从余四天下来在会坐。并余大威力诸天、龙神、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等悉来会坐。
【白话解】
还有来自我们这个娑婆世界之外的一万梵天王和尸弃等佛,从外面的四天下来拜会释迦牟尼佛,听受法音。
还有一万二千天帝,亦从外面的四天下来会就座。
还有大威力的各种天人、龙神、夜叉(轻捷勇健的使役鬼)、乾闼婆、(香神,天帝释的司乐官)、阿修罗(有大威力、且工心计而好斗)、迦楼罗(金翅鸟)、紧那罗(乐神)、摩睺罗伽(大蟒神)等等,都到会上就座。
【原文】
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俱来会坐。
彼时,佛与无量百千之众恭敬围绕而为说法,譬如须弥山王显于大海,安处众宝师子之座。蔽于一切诸来大众
【白话解】
还有许多出家僧尼、在家善男信女,共聚一堂,在会场就座。无量百千的众人恭敬围绕,释迦牟尼佛居中,譬如须弥山王巍峨耸立于汪洋大海之中。释迦牟尼佛安坐在众宝严饰的狮子座上,为来会大众说法。佛法身金光普照,遍照一切来会大众。
【原文】
尔时毗耶离城有长者子。名曰宝积。与五百长者子俱。持七宝盖来诣佛所。头面礼足。各以其盖共供养佛。
【白话解】
毗离耶城中的长者子宝积,是城中很有威望的名士。他与维摩诘居士过从甚密,经常两人一起来参诣释迦牟尼佛。这一次,宝积带着五百长者子,人人手持宝盖前来参拜释迦牟尼佛,行头面贴足大礼,献上宝盖,作为对佛的供养。
【原文】
佛之威神令诸宝盖合成一盖,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而此世界广长之相悉于中现。
【白话解】
佛以威神力把这五百宝盖合成一顶大宝盖,遍覆我们这三千大千世界(包括四部洲、六欲天、四禅天)。这广大的世界,一下子全都在大宝盖中显现出来了。
【原文】
又此三千大千世界,诸须弥山、雪山、目真邻陀山、摩诃目真邻陀山、香山、宝山、金山、黑山、铁围山、大铁围山,大海江河川流泉源,及日月星辰,天宫龙宫,诸尊神宫,悉现于宝盖中。
又十方诸佛,诸佛说法,亦现于宝盖中。
【白话解】
这三千大千世界所有的须弥山(无比高大的宝山)、雪山、目真邻陀山、大目真邻陀山、金山、黑山、铁围山、大铁围山,大海、江河、川流泉源,与及日月星辰,天宫、龙宫,诸尊神宫,都在这宝盖中显现出来。
在宝盖中,还见到十方诸佛,诸佛都在这里现身说法。
【原文】
尔时一切大众,睹佛神力,叹未曾有。合掌礼佛,瞻仰尊颜,目不暂舍。
【白话解】
这时候,与会大众亲眼见到佛的神力,如此神通广大,同声赞叹,的确见所未见。闻所未闻。大众合掌向佛礼赞,瞻仰尊颜,目不稍瞬。
分类:佛经 书名:《维摩经》 作者:(经文)鸠摩罗什(译) (白话)观辉居士
- Details
- Category: 佛经
《维摩经》译文、注释、经文对照 佛国品第一
第四章 随其心净则佛土净
【原文】
尔时长者子宝积说此偈已白佛言:
世尊!是五百长者子,皆已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愿闻得佛国土清净。唯愿世尊,说诸菩萨净土之行。
佛言:善哉!宝积,乃能为诸菩萨问于如来净土之行。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当为汝说。
于是宝积及五百长者子,受教而听。
【白话解】
长者子宝积说了偈颂,对佛说:
世尊!这五百长者子,都已发无上菩提心,祈望知道怎样能得佛土清净,恳请世尊讲授各种菩萨净土的修行方法。
佛说:善哉!宝积,你能为诸菩萨问如来净土修行之法,你们静心听着,好好忆念,我现在给你们说。
宝积和五百长者子恭敬受教。
【原文】
佛言:宝积,众生之类是菩萨佛土。所以者何?菩萨随所化众生而取佛土,随所调伏众生而取佛土,随诸众生应以何国入智慧而取佛土,随诸众生应以何国起菩萨根而取佛土。
所以者何?菩萨取于净国,皆为饶益诸众生故。
譬如有人欲于空地造立宫室,随意无碍。若于虚空终不能成。菩萨如是,为成就众生故,愿取佛国。愿取佛国者,非于空也。
【白话解】
佛说:宝积,一切众生都是菩萨佛土。为什么这样说?菩萨随着所化度的是什么的众生,所调伏的是什么样的众生,随不同众生而考虑选取什么样的佛土。还要考虑具体入门的方法,从什么角度入佛的智慧之门,选取方便法门而採取最合适的佛土。因为众生根智不同,还要考虑从什么角度入门能声起菩萨根而选取最合适的佛土。
为什么要这样呢?菩萨为了众生能得到饶益,所以要选取最能见效的佛国净土。
譬如在清净的空地上建造宫室,就可随意无碍。但是,在虚空是建不成宫室的。所以要成就众生,便要选取佛国净土。佛国净土不是空的。
【原文】
宝积!当知直心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不谄众生来生其国。
深心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具足功德众生来生其国。
菩提心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大乘众生来生其国。
【白话解】
宝积,你应当知道,直心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没有谄曲心的众生都来在他的国土里生长。
深心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具足功德的众生都来在他的国土里生长。
菩提心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修习大乘的的众生都在他的国土里生长。
【原文】
布施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一切能舍众生来生其国。
持戒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行十善道满愿众生来生其国。
忍辱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三十二相庄严众生来生其国。
精进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勤修一切功德众生来生其国。
禅定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摄心不乱众生来生其国。
智慧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正定众生来生其国。
【白话解】
布施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一切能施舍的众生都来在他的国土里生长。
持戒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行十善道(不杀、不盗、不淫、不欺诳、不搬弄是非、不额语伤人、不说下流话、不贪、不嗔、不痴)圆满的众生都来在他的国土里生长。
忍辱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三十相庄严(容颜体态端庄)的众生都来在他的国土里生长。
精进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勤修一切功德的众生都来在他的国土里生长。
禅定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收摄心性、自心不乱的众生都来在他的国土里生长。
智慧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得如来正觉正定的众生都来在他的国土里生长。
【原文】
四无量心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成就慈悲喜舍众生来生其国。
四摄法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解脱所摄众生来生其国。
方便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于一切法方便无碍众生来生其国。
三十七道品①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念处、正勤、神足、根、力、觉、道众生来生其国。
【注】
①三十七道品:包括四念处、四正勤、四神足、五根本、五力、七觉支、八正道。分述如下:(一)四念处:观身如虚空,观受内外空,观心但名字,观法善恶都不可得。(二)四正勤:未生恶法令不生,已生恶法恒令灭,未生善法令生出,已生善法令断长。(三)四神足:欲如意足,坚定不移;勤如意足,坚持不懈;心如意足,集中专一;观如意足,智慧观照。(四)五根本: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五)五力:五根淳熟,则具信力、精进力、念力、定力、慧力。(六)七觉支:正确简择,日见精进,心生喜悦,身心轻安,不失正念,摄心入定,一切善念恶念、善法恶法悉皆舍离。(七)八正道:正见,正思,正语,正业,正命(正当的营生),正精进,正念,正定。
【白话解】
四无量心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成就慈悲喜舍四无量心的众生都来在他的国土里生长。
四摄法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因布施、爱语、利行、同善恶等事而摄引的众生都来在他的国土里生长。
方便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于一切法方便无碍的众生都来在他的国土里生长。
三十七道品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成就三十七菩提分法,包括四念处、四正勤、四神足、五根本、五力、七觉支、八正道的众生都来在他的国土里生长。
【原文】
回向心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得一切具足功德国土。
说除八难①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国土无有三恶八难。
自守戒行不讥彼阙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国土无有犯禁之名。
十善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命不中夭,大富梵行,所言诚谛,常以软语,眷属不离,善和诤讼,言必饶益,不嫉不恚,正见众生来生其国。
【注】
① 八难:地狱饿鬼畜生无佛处长寿天、盲聋喑哑世智辩聪、佛前佛后八种难得见佛的事处。
【白话解】
回向心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在国土里的众生都具足一切功德,回向一佛乘。
说除八难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其国土内没有八难的众生都来在他的国土里生长。
严于律己,遵守戒行,宽厚待人,不讥讽别人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其国土内没有犯禁恶行的众生。
十善业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其国土因不杀而命不夭折,因不盗而积大富,因不淫而离欲,因不妄语而言出必诚,因不恶口而语气平和亲善,因不两舌而无争讼,因不綺语而言必饶益,因不贪嗔痴而无嫉妒、无怨怒,这些众生都来在他的国土里生长。
【原文】
如是,宝积,菩萨随其直心,则能发行。随其发行,则得深心。随其深心,则意调伏。随意调伏,则如说行。随如说行,则能回向。随其回向,则有方便。随其方便,则成就众生。随成就众生,则佛土净。随佛土净,则说法净。随说法净,则智慧净。随智慧净,则其心净。随其心净,则一切功德净。
是故,宝积,若菩萨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
【白话解】
因此,宝积,菩萨有直心,就能发心实行。随着实行,就得深心。有了深心,便能调伏自己的心猿意马。调伏了心猿意马,就能照上面所说的逐一兑现。一一兑现了,便能回向。发心回向,则生方便法门。有了方便法门,便能成就众生。上述众生都成就了,佛土就清净了。佛土净了,则说法净,演说不离正法。说法净则智慧净,得理法圆融。智慧净则心净,一尘不染。心净则一切功德净,得自觉圣智究竟,万法如如。
因此,宝积,如果菩萨想得净土,先要净心,心净了,佛土就净了。
分类:佛经 书名:《维摩经》 作者:(经文)鸠摩罗什(译) (白话)观辉居士